医疗废物整改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4 15:0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废物整改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废物整改报告

篇1

根据“卫计委关于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单位情况,对我单位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自纠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门诊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工作制度、专用盛装、运送工具的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制订了本中心院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做到医疗废物规范管理.

二、专用设备、专用包装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过程中使用专用包装袋、专用利器盒、专用运送收集桶,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处,并贴有警示标志和警示语。

三、收集、运送、暂存管理: 

从医疗废物产生地到分类收集、内部转运、暂时存放过程等各种行为规范。

1、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2、将医疗废物分别放入带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利器盒内。 

3、运送前应检查医疗废物标识、标签、封口,防止运送途中流失、泄漏、扩散。

4、运送结束,及时清洁消毒运送工具,有清洁消毒记录。 

5、每日清洁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紫外线消毒及室间墙身用含氯消毒液喷洒。

四、人员防护: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在收集、运送过程中,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鞋等。

五、人员培训情况: 

医务人员每年培训2次,内容为: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等。

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对我门诊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问题有:医疗废物转送时科室记录不及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医疗废物分类的熟悉度,各个环节规范医疗操作流程,及时做好登记等。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通过不断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篇2

一、基本情况

为认真做好2017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我局组织污控股和环境监察大队联合行动,对全县危险废物产生及经营单位进行了筛查,重点对3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对照《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和《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进行了现场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对不达标内容,提出了整改要求并下发了整改通知。

二、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省环保厅《关于印发<“十三五”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修订)>的通知》(环固化发〔2017〕20号)要求,我局制定了《县2017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方案》,按照《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和《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对辖区内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及经营单位组织开展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如下:

(一)考核重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3家,达标企业1家,基本达标2家;

三、存在问题

通过对本次检查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部分企业未对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和从事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利用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危险废物贮存间未设置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的标识。

(三)部分企业环评文件中未对危险废物贮存间进行评价。

(四)部分企业危险废物贮存期超过一年,未获相应环保部门有效批准。

(五)部分企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台账不规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7年我县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县将继续把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执法,并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断提升我县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各项指标要求,全面落实内部管理、申报登记、建立台帐、设置标识标志、应急预案备案、业务培训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且不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

篇3

一、整治范围

全市涉重金属及剧毒物质排放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企业、主要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产生储存企业及其他重点风险源。

二、工作目标

摸清全市涉重金属等环境风险源底数,建立全市涉重金属等风险源动态档案,进一步完善涉重金属等风险源环境管理制度和预警监测制度以及主要河流断面、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超标应急管理制度。

对全市涉重金属及剧毒物质排放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企业、主要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产生储存企业及其他重点风险源排放废水、废气以及危险废物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确保环境安全。

三、组织保障

成立涉重金属等风险源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监察大队、监测站、法制站、管理站、审批科以及各环保所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应急办,负责方案制定、组织协调、抽查督办、信息汇总上报等工作。此次专项整治活动采取辖区负责制,各环保所分管领导为责任领导,监察大队长及各环保所长为第一责任人。

四、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全面排查,摸清全市涉重金属等风险源底数。

1、以全市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排污申报为基础,全面摸清我市重金属等涉毒排放、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以及危险废物产生储存等风险源底数。

责任单位:监察大队、各环保所

2、在摸底过程中要全面查清涉重金属等风险源企业在审批、验收、污染防治设施、排放废水和废气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汇总至监察大队。

责任单位:监察大队、各环保所

3、监察大队及各环保所将摸底排查情况填写附表并由负责人签字后连同电子版报监察大队汇总备案。

4、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全市重点和一般环境风险源,确定重点预警监测点位。

(二)第二阶段:对存在环境问题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直至关停。

(1)对存在问题的涉重金属等环境风险源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凡存在问题的企业一律要制定具体整改方案,并在限期内完成整改要求。监察大队、各环保所要加大督办力度,确保整改到位。

责任单位:监察大队、各环保所

(2)应急办要对全市重点风险源实施抽查督办,并对重点风险源企业下达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书面通知,并与我局在线监控平网,实施全天候无缝式监管。

责任单位:应急办、各环保所

(3)对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重点环境风险源,要实行停产整治。对未经审批擅自建设或投产的要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并立案处罚或报请市政府关闭。

责任单位:法制站、监察大队、各环保所

(三)第三阶段:对全市涉重金属等重点风险源企业进行集中验收。

由应急办牵头成立专项整治验收小组,对全市所有涉重金属等重点风险源企业整改落实以及关停情况进行集中验收评估,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上报市局,实施挂牌督办。

五、相关要求

1、根据省厅《关于对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档案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文件要求,监察大队及各环保所要建立涉重金属等重点风险源动态管理档案,报环境监察大队汇总备案,并实行分类管理、分级监控。

2、对涉重金属等重点风险源要对照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进行逐项落实,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要限期整改。对新建、改建、扩建及未验收的项目要加大督办力度,限期达到验收标准和上级各项要求,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3、不断提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自动化控制水平,涉重金属等重点风险源废水处理加药设施要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

4、规范危险废物管理。涉重金属等重点风险源要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台账,严格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必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5、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涉重金属等重点风险源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台账,台帐包括每日设施运行记录、排污记录、投药记录。同时,涉重企业应每月将排污状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月用水量、月耗电数(污染防治设施要单独安装电表)、使用药品发票(复印件)、监测报告、化验报告、检修记录和有关管理文件等整理装订成册,以备检查。

6、实施重点风险源企业月报制度。重点风险源企业应每月5日前将企业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利用量及去向、化学品使用量、车间排放口和总排口每日监测数据等上报辖区环保所(或大队),所在辖区环保所(或大队)根据申报情况对企业各项环境管理情况进行核查。

7、涉重金属等重点风险源排放企业化验室应具备特征重金属污染物化验能力,并于2012年3月20日前建成相应重金属化验室并完成化验人员培训。

8、涉重金属等重点风险源排放企业要安装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控设备并与市环保局监控平网。

篇4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理;工作管理预防

医院感染随着医院的诞生而产生,并随着医学的发展而日益严峻,由于侵入性操作、器官移植、化疗、介入术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加之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疾病患者的增加,使得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且呈现增多趋势。医院感染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也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为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水平、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依法严格管理,采取预防医学措施,控制相关医院因素的影响来保证医患的安全和社会人群的健康。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1.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护理部及感染科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概念、消毒、灭菌、隔离知识与进展及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消毒、灭菌药械的合理使用与浓度检测。重点科室的医院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

1.2发挥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作用 每周有重点的抽查消毒隔离中的某项内容。每季度按消毒隔离考核标准逐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纠正,追踪检查,充分发挥质控职能。教育护士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

1.3加强素质教育,护士在独立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都关系着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2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监控网络控制医院感染

2.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各级医院都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教科、护理部、临床相关科室、辅助科室、后勤部门等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专家等组成,在院长或业务副院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从而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我院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中,十分重视组织机构的建设,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网络组织结构。其中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包括主管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和各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科有专职监控医生、护士2名,每个临床科室都设立了1~2 名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护理人员担任兼职监控员。从病房的建设、制度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到环境的监控各个环节都有护理人员的参与,形成了完整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监控管理链,从而保证了医院感染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1]。

2.2建立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健全必须依照国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实施。与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制度有: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隔离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各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导管室、监护室等)的感染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以及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2.3制定消毒隔离考核标准 护理部和感染科一道分别制订了重点科室和病房消毒隔离考核标准。从工作人员自身到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空气微生物监测及消毒等方面,均制定了考核标准,定期考核,量化打分,与绩效挂钩,并及时反馈整改,持续质量改进,使消毒隔离工作逐步完善。

3落实护理管理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3.1严格无菌技术的管理 护理技术操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护理部将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护士行为规范下发各科室,并经常下科室指导督促检查。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须注明时间,超过24h不得使用。

3.2加强重点环节的控制,确保预防医院感染各项措施落实 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如手术室、供应室、ICU病房,根据各专科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要求,从布局、洁、污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布合理。严把消毒灭菌关,加强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3.3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医疗废物,如各种污染的针头、纱布、管路等,这些医疗废物是传播艾滋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院制订了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置于防渗耐刺的利器盒中,盛装医疗废物的专用桶贴有警示标识,废弃物装满容器的3/4时扎口密封,贴上标签,运送到指定的医疗废弃物暂时储存点,各科室设有专用登记本,每日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并签名,落实到人。

3.4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素;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只有医生、护士、患者同时意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工作中密切配合,合理使用抗菌素,才能降低医院感染。

3.5重视监测和监控管理 医院感染的监测可准确查明和及早预防感染的发生。护理部要协同医院感染办一道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随时抽查和每月的大检查,及时发现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例如:护士操作中不洗手或洗手方法不正确、用后一次性物品及各类管道处理没按要求执行、消毒液浓度不够等情况,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科室每月做好对空气、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的细菌培养监测,上报感染办。感染办每季度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监测,每6个月对紫外线使用过程中的强度进行监测,并把监测结果反馈到各科室。护理部根据感染办反馈的各种监测结果及统计数据,对不达标的科室要求写出细菌超标原因及整改措施上交到护理部,并要求重新消毒灭菌监测[2]。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加强护士素质管理,加强医疗用具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管理,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各项制度,对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一、各项质控指标完成情况

1、无医院感染事故和暴发事件的发生。

2、医院感染发病率1.93%,例次感染率2.07%(≦8%)。

3、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45%(≦1.5%)。

4、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5、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45.9%(≦30%)。;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率46.8%(≦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率78.6%(≦80%)。;

一、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组织网络,强化责任意识

重新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组织网络,明确各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责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保障医疗安全。

二、抓好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管理

  1、抓好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人流室、产房、内镜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上半年由院领导带队对重点部门进行了三次全面的感染风险大排查,对在督查中发现有感染风险隐患的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立即提交了报告,通过院领导的协调,解决了有感染风险的环境清洁中的难点问题。如窗帘的清洗问题、空调出风口的清洗问题,总务科立即给予定期清洗,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了部分科室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对诊疗过程中消毒物品、消毒液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提出了立即整改的措施,并进一步追踪整改情况。

三、及时监测,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1、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上半年监测医院感染病例127例,例次感染136人次,每季度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查看住院时间长的重危病人、发热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病例,给予干预,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今年上半年全院的医院感染漏报病例5例,漏报率是3.94%

 2、做好对高危科室环境卫生学的监测,特别是手术室、供应室、产房、1CU室、内镜室、口腔科等高危科室的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空气、灭菌器械的监测,上半年共监测309件,合格307件,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监测59件,全部合格,高压锅生物监测25件,全部合格,不合格的2件均为洗手监测不合格。

3、做好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通过对高危人群、高危因素、高发部位的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动态信息,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和流行。1-5月份目标性监测:未发生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患者,呼吸机相关5例,千日感染率是18.4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1例,千日感染率1.33‰。

 4、做好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落实多重耐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交叉感染。上半年监测多重耐药菌例75株,其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10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9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6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4株。

5、每月做好医院感染质控数据的上报工作。

四、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

1、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正确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和处置,防止因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中流失到社会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将对全院职工及工勤人员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分批、分次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疗废物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危害,从而保障人类健康。

2、对全体工勤人员进行了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手卫生、职业防护和职业暴露后处置的培训,指导工勤人员正确的做好环境的清洁,提高工勤人员对环境清洁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的认识。

篇6

为贯彻落实XX市卫生局和市环保局《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医疗废物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的通知》(XX[2012]XX号)文件精神,我县组织环保、卫生部门联合开展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检查工作基本情况

(一)关于专项检查工作部署与实施情况。为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县环保、卫生部门按要求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对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检查中存在违法行为的,责令其限期整改。通过此次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我县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进入法治轨道。

(二)关于医疗废物的流向管理情况。目前全县县级医疗机构、大部分医疗单位(含个体诊所)已将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集中焚烧处理,2011年累计集中焚烧处理240吨。从专项检查情况得知,被检查的医疗单位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较好地执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医疗废物登记管理制度和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依法做好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运送和集中焚烧处理等各项工作。尚未进入集中处理收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医疗单位,执行各项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情况仍不尽人意。

(三)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处置单位的内部管理情况。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及处置单位的内部管理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保障,从专项检查情况看,我县医疗机构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较好地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从事医疗废物管理。

(四)关于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监督检查或抽查情况。近年来,我县加大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力度,县环保、卫生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医疗废物焚烧处理设施的监督管理,严防二次污染事故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医疗机构非法处置医疗废物,特别诊所较为突出,如未依法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未按规范分类收集和贮存医疗废物以及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等,存在环境问题与安全隐患。

(二)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县目前的医疗废物集中焚烧仅为过渡阶段,要进一步加快医疗废物处置点的建设速度。

(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收集有待全面铺开,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收集工作。全县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切实做好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开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宣传,加强业内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日常监督和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以及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生活垃圾或向环境排放的违法行为,消除污染隐患。

(二)积极推进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将医疗废物收集覆盖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焚烧的技术规范,规范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和焚烧处置工作,实施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确保医疗废物运输和焚烧处置安全。

篇7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和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实施追踪法前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和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实施追踪法后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分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和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8例(6.88%)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低于实施前19例(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分别为呼吸道和皮肤。实施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和患者满意度,可作为血液透析病区常规的感染控制方法推广运用。

关键词:追踪方法;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差,身体在发生炎症反应时免疫能力和应激能力较弱,因此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1]。追踪方法是近年来在医院感染控制评审中广泛使用的新方法,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就医过程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各专业和各部位之间的合作是否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以期能为患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医院评价的公正、客观和公平,并不断改进医疗质量[2]。笔者就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即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给予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的血液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血液透析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追踪方法。观察组116例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47例;年龄为18~79岁,平均年龄(43.85±9.56)岁;长期置管54例,置管时间为1~5年,平均(2.80±0.42)年;透析时间为2~10年,平均(6.03±0.12)年。对照组116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51例;年龄为19~81岁,平均(44.76±9.16)岁;长期置管56例,置管时间为1~5年,平均(2.65±0.78)年;透析时间为1~10年,平均(6.42±0.47)年。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的患者。(2)全身各处均未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3)自愿参加就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免疫抑制的患者。(2)哺乳或妊娠期患者。(4)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按照三级医院感染控制常规管理办法进行质量评价、知识培训、物品消毒和质量评估。

1.2.2追踪法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1.2.2.1成立质量评价小组

由3名科护士长和2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组成追踪方法质量评价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均接受过追踪防范基本原理和应用的培训及学习,并参加省级医院或国家培训获得评审员资格。

1.2.2.2制定医院感染质量评价要点

依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评价要点。(1)手卫生: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和相关知识考核。(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包括物品管理、人员管理、环境管理、消毒隔离、监测等。(3)多重耐药菌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患者隔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卫生、患者物品管理、医疗用品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环境管理、相关知识考核等。(4)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人员包括护士、医生和技师,内容包括法规、法律、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本院流程和相关制度等。(5)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移、处置、交接、职业防护等。

1.2.2.3追踪检查

采用查看现场、查阅资料、考核医院感染知识、访谈人员、追踪患者、系统追踪等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将系统追踪和个案追踪结合使用。

(1)个案追踪:选择血液透析时间超过1年;沟通能力正常;深静脉置管时间超过1个月;伴有贫血、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复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2)路线:以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科室为起点,以完成血液透析返回肾病科为终点,流程为:入科接待-评估-血液透析准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结束后处理-与输血科和肾内科等科室进行交接和沟通。

(3)内容:追踪并了解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感受,需求和满足情况。医院感染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患者的隔离管理情况;医疗用品、环境、患者用品的消毒情况和监测情况;水处理设备、透析机的消毒、维护和监测情况;透析器材的监测和使用情况;透析粉、透析液、透析用水的检测情况,透析液的配制情况;医疗废物处理情况;手卫生执行和无菌操作情况;多重耐药菌管理情况。

(4)方式:由1名医院管理专职人员对患者的病理和资料进行查阅,了解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的开展情况,系统性感染风险管理情况。其余4名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对患者进行追踪。方法:由1人按照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进行追踪,包括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查看透析现场,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承受的医院风险;另1名人员考核相关医护人员,查看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查看各计划的落实程度,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追踪过程中2名追踪人员及时进行讨论和交流,对存在疑问的环节转入系统追踪。

(5)系统追踪:通过系统追踪追查系统的薄弱点和漏洞,或者选取当前工作的主要流程和主题进行系统追踪。如将深静脉置管作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重点追踪内容,流程为:深静脉评估-建立深静脉置管-维护深静脉导管-判定和处理医院感染-深静脉置管穿刺的资质准入制度-护士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寻找该流程中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需改善的环节和应对措施,如透析水监测、透析液配置监测、管道消毒监测、透析机、医疗废物处置、患者隔离措施等。

1.2.2.4质量评价和反馈

质量评价小组针对各科室、各环节内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结合追踪的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通过PPT等形式反馈和给出整改建议。各科室确定整改目标后提出整改措施,拟定整改计划,然后质量评价小组对改进效果进行再次复查。同时,对追踪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和反馈,不断提高追踪检查的水平,及时拟定下次追踪的内容和线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分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临床护理效果。(1)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分布情况,包括皮肤、呼吸道、泌尿、消化道、血液。(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医院相关制度和流程、应急预案等方面,共5个条目,满分100分;②手卫生:包括手卫生设施用品、手卫生知识考核、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共12个条目,满分100分;③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运、处置、交接、职业防护,共18个条目,满分100分;④多重耐药菌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知识考核和医疗废物管理,共20个条目,满分100分;⑤消毒隔离质量:包括消毒隔离、无菌物品管理、无菌操作,共7个条目,满分100分。(3)临床护理效果: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信度为0.963,效度为0.917,包括积极配合率、自护方法掌握率、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每项100分,得分≥90分视为达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血液透析对于毒物中毒、各类肾病、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均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但是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从而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影响[3]。已有研究[4-5]指出,年龄>60岁、血液透析时间>1年、住院时间>20d、血白蛋白<30g/L、血红蛋白<60g/L、伴有糖尿疾病等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这是由于高龄、血液透析时间长的患者机体防御屏障较差,免疫系统和应激能力降低,因而感染率较高。且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水平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蛋白质极易被快速分解,因而机体内免疫球蛋白功能下降[6]。同时静脉插管和心力衰竭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因而感染率较高。如何检测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7]。本研究为了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对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即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结果显示,追踪法实施后多重耐药菌管理、手卫生、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废物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实施追踪法后患者的积极配合率、自护方法掌握率、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实施追踪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是由于追踪方法是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且检查过程深入、全面,检查方法灵活,每次追踪方法检查结束后,与医院感染科的医师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针对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分阶段进行改进和落实,经质量检查小组进行再次复查后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追踪方法中的评审员均经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将自我检查变成例行工作,能够全面提高医院的安全和质量,并不断改进。这种评审方式能够增强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心,将追踪检查常态化,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其次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追踪理念,自觉落实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措施。追踪方法通过随机提问,以一个流程作为起点的方式,对医院每一个感染流程的实施进行全过程追踪,能够有效的分析出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系统内感染防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分析,不断完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系统,优化管理流程,进而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追踪法后8(6.8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实施前19(16.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分别为呼吸道和皮肤。这提示我们应当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和呼吸道的监控和预防力度,由科室负责人认真解读每一条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标准,将每一条标准转化为可行的操作流程,并向科室人员进行细致、认真、扎实和深入的培训,直至科室人员掌握和了解,进而降低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2]刘芳印.追踪方法学在迎接新一轮医院评审护理自查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增刊):339-340.

[5]丁飞霞.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环节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703-2704.

[7]尹俊辉,李晓红,杨俐.综合性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65-1667.

篇8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管理规范》和《市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根据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卫生系统工作实际,现就做好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和医疗机构业务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日益突出。一方面一些单位由于人员紧缺,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不完善,严重影响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另一方面是就诊人数的激增给医院感染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并给各医疗卫生单位承担法律责任埋下了隐患。因此,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依法执业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务人员防范医院感染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增强恪守执业规范的自觉性,切实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做好。

二、加强领导,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的组织体系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管理规范》和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等法规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要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三、规范管理,严格遵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建立质量控制和感染控制机构,足额配备符合条件的专(兼)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保障。要明确职责,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把医院感染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医院感染事件,不得隐瞒、缓报或者谎报。

四、加强学习,建立全员培训和考核机制

各医疗机构要制订全员培训、考核计划,建立考核档案,力争达到人人接受培训,个个熟悉管理的效果,特别是加强对新录用和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着力提高工作人员防范医院感染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规定,将日常培训、考核与专项检查结合起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五、狠抓落实,严把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重要环节

(一)医疗废物管理方面

1、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市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废物要统一交由市医疗垃圾处置中心收集并处置。

2、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应当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加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

3、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4、医疗卫生机构应使用专用容器和包装物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使用专用运送工具按单位内部确定的时间、路线运送到单位内的符合要求的暂时贮存设施,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高危废物应当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前就地消毒。

5、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应当严格消毒,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6、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的警示标识、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可直接印制在其外表面。

7、基层医疗机构不得小于20m2,不设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立专用暂存柜和周转箱。

(二)院内感染控制方面

1、凡是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必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其它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全面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有关规定,特别是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资料应详实完整,并长期保存。

3、认真学习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报告与控制制度,及时了解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动态,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

4、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做好消毒灭菌与隔离。特别要注意,自然挥发薰蒸法的甲醛薰箱不能用于消毒和灭菌,也不可用于灭菌物品的保存。甲醛不宜用于空气的消毒。

5、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器械使用后,必须进行分离、毁形和无害化处理。当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用,并报当地药监部门,不得自行退换。

6、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认真学习、执行《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原则》,切实纠正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7、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产房、新生儿病室、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位要按照专项标准进行管理。

8、严格落实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范和工作流程,认真执行卫生部《预检分诊管理办法》,防止传染病疫情在院内交叉感染、暴发。

9、针灸科室的针具消毒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篇9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以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企业为重点,对全县所有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企业进行排查整治,督促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整治环境污染隐患、建立环境风险管理台帐和信息档案、制定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二、排查整治对象

(一)河库沿岸地区、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内可能产生或排放汞、镉、铬、六价铬、砷、铅、镍、氰化物、黄磷等特征污染物的环境风险隐患企业,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产生、处置危险废物企业(医疗危废除外)。

(二)庐山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集中区内已投入运行及在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三)工业集中区和地处偏僻、工艺简单、设备简陋、规模小、季节性生产的化工企业。

(四)铬盐行业、多晶硅行业、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设施运行企业、电子废物拆解利用单位、污水处理厂及污泥处置单位。

(五)年以来排查发现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企业。

三、排查整治内容及要求

(一)企业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情况。检查企业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企业环评、审批和“三同时”验收文件是否齐全、实际生产工艺是否与环评验收文件相符;企业环评文件是否包含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环评文件及批复是否对特征污染物监测提出明确要求;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是否包含环境应急预案和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并提出明确结论,是否存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生产的情况。

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条件、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土小”等重污染土小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以及其他应予取缔的企业和项目,依法责令停止生产;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停止建设、生产和经营,限期整改到位并补办手续;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无针对化学品特性或特征化学污染物要求、环境风险评价内容不完善的,限期补做或补充完善环境风险评价,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核;已完成环境风险评价和验收的,必须严格按照环境风险评价和验收要求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对未落实“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不到位的,一律责令停止生产。

(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检查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包括在线监测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或增建),污染治理设施是否完善、运行是否正常,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以监督性监测或委托有资质监测单位的监测报告为依据)。

对治污设施不完善或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污的企业,要停产治理;未开展特征污染物监督性监测及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依法进行处罚,并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责令关闭;对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对没有按期落实整改要求的,责令停产整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三)危险废物处置管理情况。结合污染源普查、排污申报登记、环保专项行动和日常环境监管情况,重点加大铬盐行业、多晶硅行业、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设施运营企业排查、整治力度。

1、铬盐行业重点检查内容:(1)列入《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中的历史堆存铬渣治理情况。截止年年底历史遗留铬渣累计处置量、现有堆存量,年年底前所有历史堆存铬渣无害化处置任务完成情况。(2)现有铬盐生产企业年后产生铬渣治理情况。年以来历年铬渣的产生量、处置量、现有堆存量,年年底前处置任务完成情况。(3)铬渣贮存、处置相关标准规范执行情况。铬渣堆存方式及堆存场所是否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铬渣处置方式及是否符合《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T301—),对铬渣解毒效果的监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委托或提供给其他单位处置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执行是否到位。(4)铬盐生产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情况。新建铬盐生产项目情况,包括是否通过环评,环评文件中是否包含铬渣处置方案;是否配套建设铬渣处置设施;技术工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通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2、多晶硅行业重点检查内容:(1)产生四氯化硅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四氯化硅产生量、贮存量、自行利用处置量和转移量;四氯化硅综合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情况;委托或提供给其他单位利用处置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执行及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落实情况。(2)利用四氯化硅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四氯化硅的来源、接收量、贮存量及利用量,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有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执行情况。对年新建企业同时检查是否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要求。(3)多晶硅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3、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设施运行企业重点检查内容:(1)危险废物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危险废物的种类,贮存、管理、利用、处置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及达标情况。(2)处置选矿、冶炼、电镀、电路板生产企业灰渣、污泥和废液的涉重金属企业是否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

4、电子废物拆解利用单位重点检查列入名录(包括临时)的电子废物拆解利用处置单位以及家电以旧换新定点拆解处理单位。在拆解利用过程中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拆解后的危险废弃物种类、产生量、处置量以及最终处置去向。

5、污水处理厂及污泥处置单位重点检查建立污泥管理台帐情况,污泥转运联单制度执行情况;工业污水比例较高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是否开展危险废弃物鉴别工作;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和转移量,污泥接收处置单位处置量及最终去向。

对年年底前未完成年后新产生铬渣治理任务的,一律停产整顿;对家电以旧换新定点拆解处理企业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一律永久取消补贴资格;对存在没有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危险废物处置、危险废物暂存场所不规范、无危险废物标识、未严格落实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的产生与处置台帐不符等情况,以及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转移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和单位,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对发生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的,按照危险废物实际转移、倾倒批次,依法从严从重分别予以处罚;未按要求完成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任务、建成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限期整改到位;对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或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高限处罚,责令停止违规经营行为;对铅蓄电池行业不能达到防护距离要求的,一律停产整治。

督促各相关企业每年定期向社会企业年度环境报告,公布危险废物产生、储存、去向、处置等情况。对未按要求公布相关信息的,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暂缓审批其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向其提供各类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不得受理其上市环保核查申请,不得为其出具包括信贷、生产许可证等各方面的环保合格、达标或守法证明等文件。

(四)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分布及数量,是否依法履行区域环评手续;化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数量、名称及所有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情况;园区内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转情况、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及污泥产生和无害化处置方式。采用焚烧、填埋、堆肥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应分别提供相应文件。

工业园区未履行规划环评手续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补做规划环评;未配套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限期整改;园区内建设项目违法建设和不达标排放的,限期整改到位。

(五)环境风险隐患整改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在历次检查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对存有重大环境风险、不能有效控制的企业和建设项目,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责令限期改正。

四、责任分工

(一)对辖区内所有存在环境风险隐患企业进行排查,监督整治到位,确保辖区生态环境安全。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于11月19日前对本所辖区域内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排查整治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县环保局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组织协调、督导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组织现场检查并对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核查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发放情况,组织环境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纠改。责任单位:县环保局。

(三)监督各有关部门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措施,依法开展执法监察,依据《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违纪违法人员责任。责任单位:县监察局。

(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责任单位:县经信局、节能办。

(五)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监督管理。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六)加强对各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指导及时完善安全生产措施,防止或减少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责任单位:县安监局。

(七)查处未取得生产许可证而擅自生产危险化学品的违法行为,监督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责任单位:县质监局。

(八)加强剧毒化学品公共安全管理,对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严厉打击剧毒化学品非法流通等行为。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九)加强对危险运输化学品运输企业及运输工具的行业监管,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规定,依法查扣非法营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辆。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十)严格营业证照管理,对未办理环保审批、安全审批等前置手续的企业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对被关闭取缔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变更、注销直至吊销营业执照。责任单位:县工商局。

(十一)全面进行环境风险隐患自查,完善环境风险和安全防范工程;未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限期补做环境风险评价,并落实环境风险和安全防范工程。在拟建、新建、改(扩)建项目时,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严格落实环境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三同时”制度。责任单位:各企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县政府成立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机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的企业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格局。

篇10

今年上半年,我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部署,狠抓组织纪律,强化内部管理,不断加大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力度,先后开展了2018年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整治、医疗废物专项整治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共对500余家单位监督检查,覆盖率100%,上半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能力

做好卫生监督员业务知识培训,是提高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能力的保障,今年上半年,我所不断加强对卫生监督员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水平。一是制定了卫生监督员2018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全体监督员开展自学和利用网上培训平台进行网上学习。二是选派卫生监督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依法执业知识培训班等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技能和卫生综合监督执法水平,为今后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专项行动,确保卫生安全

一是开展美容美发场所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美容美发场所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医疗美容、从业人员无健康证上岗、公共用品不按规定清洗消毒等违法行为。通过此次专项整治,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许可证、健康证持证率大幅度提升,公共用品用具得到规范清洗、消毒、保洁,有效的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是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围绕春季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发生特点,我所以自建集中供水和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为重点,对供管水人员未取得健康证上岗、储水箱(池)未按照规定清洗、消毒、集中式供水设施未配备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未正常运转、供水设施卫生安全防护不到位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专项检查, 及时发现并排除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三是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无证“黑诊所”。通过开展双节期间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维护了全区正常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四是顺利完成中、高考保障工作。中、高考期间卫生监督人员对考场周边公共场所开展专项检查,检点是住宿单位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卫生监督所责令立即整改。另外卫生监督人员认真检查考场二次供水检测报告及管供水人员的健康证,确保考生的卫生安全。

三、开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检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我所在全区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开展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执法监督专项检查。提高了医疗机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广大医护人员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处置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