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剖析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0 05:2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案例剖析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甲供材料;会计处理;营业税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083-02
所谓“甲供材料”,是指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自行组织采购的材料。甲供材料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的问题我们说,甲供材料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于不同的会计处理上,由此衍生出来的甲供材料如何开票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税务问题。为更好地分析甲供材料的会计处理问题,下面用一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某企业委托一个建筑单位新建厂房,工程总造价为1 000万元。其中甲供材料为200万元。
一、首先分析建设单位也就是这个企业对于甲供材料的会计处理问题
该企业从市场购人材料时的会计处理是比较明确的:
借:工程物资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200万元
这里假设该企业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然后,该企业将这200万的材料提供给施工单位用于工程。在该企业将材料提供给施工单位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这里讨论的关键。在目前实务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模式一:建设单位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中都要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提税后计人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建设单位应该支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价款。建设单位在支付现金给施工单位时是作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单位将材料给施工单位时(就是所说的甲供材料)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一个付的是现金,一个付的是实物,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实物,最终预付账款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是1 000万元。
模式二:建设单位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单位认为,我买的物资给施工单位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料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实务的会计处理中,有些建设单位发出甲供材料是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有些就是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了下一步的施工单位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模式一: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单位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单位应该按1 0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并按1 000万缴纳营业税。模式二: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单位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人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单位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800万开票,如果按1 000万开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建设单位重复人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施工单位是按800万开票还是按1 000万开票,甲供材料都必须并人施工单位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单位都必须按l 000万元征收营业税,这和模式是一样的。
因此,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施工单位,无论建设单位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他的税收负担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根据建设单位的会计处理的不同,开票金额有所不同罢了。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营业税是一个流转税,流转税的可转嫁性决定了施工单位所要缴纳的营业税,最终实际是转嫁到建设单位身上的,至少是部分的转嫁。因此,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倾向于采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模式,在这种会计处理模式下,建设单位直接将甲供材料计人工程成本,这样就不需要施工单位开票了。由于税务机关监管的原因,这部分不开票的甲供材料,施工单位也一般不会去主动申报缴纳营业税,而且建设单位甚至在进行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时,对这部分甲供材料就没有提税并人工程总造价。从这个角度考虑,建设单位更倾向于第二种会计处理模式。但在这种会计处理模式下,施工单位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我们知道。如论建设单位会计处理如何,施工单位是甲供材料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补税的话,施工单位只有缴纳,甚至还会承担偷税而被处罚的风险。无论和建设单位如何处理,都必须就甲供材料缴纳营业税。至于甲供材料没有提税的问题,施工单位应自己和建设单位协商或向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说到这里,似乎问题已经比较明确了,无论建设单位是采用模式一还是模式二进行甲供材料的会计处理,对于施工单位缴纳营业税而言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在理想状态下),只是开票金额的差异,模式一,施工单位按1 000万开票,模式二按800万开票。
二、但问题还远远没有完。我们考虑了建设单位的问题后,就要考虑一下施工单位的会计和税务处理问题
模式一:施工单位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200万元
贷:预收账款200万元
施工单位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200万元
按工程进度确认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旋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这里,对于施工企业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施工企业按1 000万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单位,按1 000元在账面上确认收入,但对于200万这部分的甲供材料,由于材料是建设单位购买提供给施工单位的,发票的抬头肯定是开给建设单位,且在建设单位人账的,对于这部分材料,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发票,也就无法人成本。对于这部分,施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扣除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以下两种解决方式:
1.施工单位对于甲供材料发票人成本的问题,由双方在工程结束,决算报告出来后,施工单位凭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计入施工单位工程成本,并允许在税前扣除。
2.部分国税机关认为这是转售业务:即建设单位外购物资转售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最后开总的发票向建设单位结算,对建设单位应征收增值税,至于进项税款当然能够得到抵扣。这样,施工企业就能取得材料的发票,但是建设单位则必须对材料的销售缴纳增值税。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建设单位购买的材料给施工单位最终还是用于建设单位自己的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自用行为,不能视为转售业务征收增值税。但是在实务中,第一种处理方式往往得不到某些税务机关的认可,他们机械地认为只有取得发票才
能入账,其实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只要是真实的,并取得了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这里合法有效凭证不是仅指发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也应视为合法有效凭证,况且是真实发生的。为了避免与有些税务机关不必要的争议,一些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建设单位,在购买材料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申报抵扣,随后按原价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施工单位,这些没有差额也不要缴纳增值税。但在实务中,大多数单位并不愿意按这种方式进行处理。
在模式二下,由于建设单位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单位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这时,施工单位按800万开票,也就不存在200万甲供材料无法取得发票人成本的问题。
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甲供材料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某种角度讲,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可以的。
从税务机关的角度讲,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第一种模式,这样能很好地将甲供材料纳税收监管的范围。因此,有些税务机关明确规定,对于工程,建设单位不允许直接凭商业发票人工程成本,必须取得建筑业发票人工程成本。否则按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这部分成本不能提取折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当然,这种规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这确实是一种好的监管方法。
篇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业务知识不足,理论业务学习不够。参加工作以来,我虽然一直比较重视学习,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所具备的业务水平,还远远未达到新时期农行工作的要求。总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就可以应付目前的工作了,满足现状,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求精求深不够。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和业务技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同时,我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甚至不学。学习停留一般化,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存在有应付的思想,不能够主动的去学习。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够。以前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主动考虑工作还有欠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主动收和自觉性;不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处理领导与同志们的关系方面,为顾及面子往往自我批评多一些,忽视对同志的帮助,存在“老好人”思想;埋头干工作多,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少;与同志们谈心交流不够,谈思想、交流业务较少。
3、优质文明化服务做的还不够,精细化工作欠缺。在全省农行大力推行优质文明化服务的今天,我在思想深处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优质文明规范化服务的意义,在工作中也没有很好地执行优质文明规范化服务的要求。另外我还不能够做到精细化工作,如在上下班中虽没有迟到、早退现象,但也往往不能够提前上班,在工作中还存在有应付思想,不能精细化在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着诸多方面的思想根源,其中有客观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造成的。
1、学习积极性不足,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还达不到时代要求。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际工作水平是新时期农行对员工的基本要求,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系统学、深入学、广泛学和联系实际学方面还不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自己在工作的开拓进取上存在着差距,不注重学习是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的一个重要根源。
2、是创新意识不够。习惯用老办法、老经验来处理工作,不能勇于打破老框框、老套路,胆子不够大。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农行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意识和其他同志相比还有差距,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
3、优质文明规范化服务的意识不够强。在工作上、学习上、作风上对自己不能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自己、改进工作的紧迫感、责任心还不够强,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这次案件综合治理活动中,使自己看清了自己在思想方面、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我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省行确立的正确的治行理念,牢固树立“利益服从风险控制,发展服从规则制约”的理念,牢固树立“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理念,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农行事业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不断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提高自己的法纪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的优点。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篇3
在学习提高阶段,我乡始终抓住本阶段的主要环节做工作,着力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指导思想、严格学习纪律、细化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这五个方面入手,全乡所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严格按照要求,系统学习,积极讨论,强化观念,达到了预期效果。5月18日召开动员大会后,全乡24个村和乡直单位支部分别制订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组织,使全乡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自始至终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有具体有效的组织形式,有实实在在的活动内容。乡机关开避了“学习园地”,将一些较好的心得体会文章刊登出来以供大家借鉴学习,活跃学习氛围,使全体党员干部在浓厚的舆论氛围中自觉接受教育和熏陶从5月18日开始,坚持每个工作日下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严格签到制度、考勤制度,严格学习纪律,无论自学还是集中开会,都做到了每个党员干部一个不漏,一次不缺。并督促党员干部在由统一购买分发的笔记本上细致地做好了读书笔记,根据所学所做所思所想认真地撰写了心得体会。在学习交流讨论会上,要求人人要发言,发言要精,不能泛泛而谈;要求个个讲体会,体会要深,不能蜻蜓点水,切实做到边学习边记录,边学习边写心得,边学习边交流,边学习边讨论,通过层层引导督促,大家端正了思想认识,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系统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培养起主动学习的习惯,确保了学习的热情不减、标准不降、劲头不松。
在第一阶段学习提高的基础上,我们重点进行了“六查六看”和“三查一看”活动。把自我剖析、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工作放在更高的起点上。在第二阶段伊始,我们就召开了转段大会就对照检查阶段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在明确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工作重点和时间安排的基础上,我们每个机关干部都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肃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了这一阶段的活动之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我们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征求意见: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关干部深入到所包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基层群众对机关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征求他们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意见。三是发放征求意见表。从这些意见和建议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本着关心爱护乡班子、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的精神提出来的,许多意见既一针见血,又非常中肯。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一般干部之间,一般干部与一般干部之间广泛开展了谈心活动。同时,我们还把谈心活动延伸到了基层服务对象。在谈心活动中主要领导带头诚恳地征求大家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被征求人认真负责地指出了班子成员,一般干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一般干部之间、一般干部与一般干部之间也都积极主动地开展谈心,敞开思想,坦诚相见,与人为善,诚心诚意地征求意见,开诚布公地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和看法,共同营造了相互袒露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和谐氛围。在撰写自查剖析材料过程中,我们本着抓实抓牢的精神,坚持时间、进度服从质量,环环相扣,反复修改。为了便于修改我们要求全体干部的剖析材料一律存入微机中。在整个学教活动中乡主要领导自始至终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地精心组织实施,还带头征求各层次干部群众意见,带头谈心交心、沟通思想,带头剖析,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为组织开好组织生活会,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会前精心准备。每名机关干部撰写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发言提纲。二是为发挥局班子成员示范作用,我们要求每一个班子成员分别负责组织相关科室的民主生活会,通过精心组织确保了组织生活会的高质量。在生活会中,每个领导干部坚持做到了带头学习、带头谈心交心、带头撰写发言提纲、带头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第三阶段的学习教育活动中,按照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案例剖析阶段工作安排,崔家庄乡党委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各项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乡党委召开党政班子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把握工作重点,研究制定了学校案例剖析阶段工作安排。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对对照检查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安排案例剖析阶段工作,党委书记冀连明同志在大会上进行了动员部署。在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案例剖析阶段动员会以后,我们又专门组织会议对献计献策活动进行专门发动,讲清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对改进我乡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党员积极投入到献计献策活动中来。为此,我们要求每名党员认真对待献计献活动,不能走过场。为了使献计献策活动更有实效性,党委对党员献计献策的内容进行了细化,使党员做到心中有数,更有针对性。为了使党员同志更广泛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一是下发合理化建议反馈表到每个党员,针对全乡工作重点提出建议;二是组织召开座谈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三是班子成员和个别党员进行交流,单独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党员同志通过不同渠道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乡党委分别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汇报、汇总。为切实开展好专题调研活动,我们按照领导分工情况,在班子成员认真讨论、深入分析的情况下,分别确定了调研专题。乡村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按照调研专题的细化内容分别开展调研,并随时汇报调研情况,最后听取汇报,安排专人汇总。根据个人调研内容,深入到村企单位,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掌握翔实的资料,做好调研记录。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思考,认真撰写了案例剖析报告。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案例教学 机械组件的装配
[作者简介]徐兵(1966- ),男,江苏如皋人,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项目教学研究工作;朱金凤(1981- ),女,江苏杨中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法研究工作。(江苏 苏州 215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SJG08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54-02
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事关专业建设的质量。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类型特点,高职院校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实施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案例教学及案例的界定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于1870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案例教学法也已经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其在高职中的内涵及运行方式,也成为高职研究人员探索的课题。
案例教学在学术界尚有很多不同的界定,我们可以对一些已有的案例定义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职业教育中案例的真正内涵。墨西思认为,案例是一种以叙事形式呈现的描写性研究文本,它源于真实的事件或情境。它强调了案例必须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用于向学生介绍真实的活动。劳伦斯也认为,案例作为某一情境的记录,是一种师生共同分析与学习的工具,用于把真实生活引入课程,并将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方式学会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从劳伦斯的剖析中可以看出,案例是学生认识社会、学习工作的一种有效载体,更是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案例教学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我国教学改革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郑金洲认为,案例除了作为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外,其还应包含情境中的诸多疑难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邵光华也指出,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是对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或例子的具体的叙述。它具有典型性、有效性,但不是课堂实录。马冶国等研究者研究分析了中外教育专家所描述的案例定义,提出了案例的构成要素,即由事件、情境、叙述和问题,在事件中强调其典型性,在情境中要求其真实并且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叙述中追求过程的完整性,在问题中则是要求问题明确,针对性强,同时还隐含着问题解决的其他可能性。
根据上述案例定义的分析,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高职提倡的工学结合学习模式的要求,我们研究得出职业教育的案例的具体内涵。案例是单门课程的学习载体,是对在真实的、复杂的工作情境中发生的典型成果工作过程的完整叙述,阐明了典型工作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与方法,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引导作用,对技能训练有指导作用,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启发作用。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二、案例的建设原则及其结构
(一)案例的建设原则
为切实加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实现以案例为逻辑主线的课程重构,突出过程性知识的获取,体现“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在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融知识、技能、素养于一体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建构,案例的建设应具备以下特性。
1.鲜活性。案例既然作为课程学习的载体,承载现代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毕业时就能快速适应岗位,故案例应能反映现代企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特别是有助于更新现有教学内容。
2.典型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课程内容与职业面向的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有密切关系。因此,案例应选取行业企业中所反映的内容比较全面,所体现的过程比较规范,所隐含的解决问题方法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所呈现的形式一定经过教育加工,有利于工学结合学习的典型工作成果,从而使学生掌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技能与素养。
3.逻辑性。案例作为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进行选取并加工。在案例内,案例的描述要素要与工作过程的结构要素一致,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提高。在案例间,要形成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递进关系,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
4.操作性。案例是课堂教学中的中心任务,应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与学习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与技能的形成。案例的描述要利于学生进行剖析与小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案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对学生有明显的指导作用,隐含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并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习能力;案例的工作过程应描述清楚,结果明确,指导性强,有利于学生在基于案例工作过程的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5.成果性。案例应有明确而具体的物化成果。在引入新课时可以演示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实现从已有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在学生操作前,学生观看成果,可以明确学习的目标,从中学习工作过程性知识,并可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案例的结构
关于教学案例的结构问题,不同的教育类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主要基于学生的智力类型。在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师范教学中,就把案例结构分为实录式和条例式两种形式。实录式案例是以事件发展的真实情况为主线,把过程真实记录下来的一种形式,其包括背景描述、过程活动描写、特殊情境的说明以及一系列供学生讨论分析用的讨论问题。而条列式案例是一种按事件背景、问题、解决方法和评论等顺序组织材料的形式 。借鉴师范类案例的结构模式,结合形象思维为主的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及高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突出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案例结构模式。
1.背景描述。背景描述部分主要介绍案例实际的工作条件、任务要求、资源配置等,以利于师生了解案例发生的实际情境,建立工作的关联,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案例。
2.工作过程。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述案例实际发生的工作顺序、操作内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利于学生工艺改进与实践操作。有时,也会在工作过程后增加一些相关知识,如以学习者的身份介绍与案例学习和操作相关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要求,主要用于学生案例剖析与基于案例工作学习时的需要。
3.讨论问题。列出案例操作中所涉及的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以利于解决问题的提高。
4.成果附件。主要是案例的实际成果证明材料,如产品、软件、视频、报告等。用于学生学习案例时参考。
三、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改革实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其教学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成为师生剖析的共同对象,并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改进、操作、评价等过程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下面以笔者主持的国家精品课程“机械组件的装配”为例,介绍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机械组件的装配”课程是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面向的典型工作任务“机械零部件的装配与调试”,经过教学加工得来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主要以来自威特立创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典型组件为教学案例,并以此为载体建设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8个学习情境,其中,第一学习情境为调整块的装配,承载紧固件的装配技术、零件的调整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点,其运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案例剖析。在上课前,教师首先引出调整块的案例,展示实物,介绍其在企业的运用背景,然后安装配图分析、工艺阅读两个步骤进行案例剖析。在师生共同分析装配图时,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需要学习的新内容,如紧固件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在师生共同阅读装配工艺规程时,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装配的工艺过程、装配技术语言、装配工具与紧固件的装配技术。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引出本学习情境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
工艺改进。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的要求,对调整块的装配工艺进行分析,讨论其优点与缺点,进而编写出一个适合在实训室操作的装配工艺规程。每组学生编写完工艺规程后,由各组代表进行交流,并由其他组进行点评发言。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自己编写的工艺规程进行实践操作,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并适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指导学生根据操作的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掌握紧固件的装配与调整技巧。
问题讨论。各小组根据老师布置的讨论题展开讨论学习,如调整块的装配顺序是否有其他可能性、平行度的测量与检查方法有几种、某一尺寸的测量方法等。通过讨论,加强学生对紧固件装配技术的理解与零件调整技术的掌握,巩固了学习的效果。
评价共享。学生在操作完成后,由各组派出一名代表就本次操作进行总结发言,交流装配的工艺、工具的使用、调整的方法等方面的体会,从而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然后由任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从软技能(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时间管理、主动性等方面)和硬技能(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形成)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
5S活动。在学习结束最后阶段,由各小组分别进行5S活动,如物品及时归位、工具与设备的清洁与、工作台的清理与地面的清扫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在案例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基于案例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与训练,通过每个案例的“整体、连续”行动过程,让学生学到普适性的机械装配工作思路,掌握工作过程性知识,适应机械装配的完整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装配作业养成习惯。同时,本课程又通过8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机械部件的“反复、提高”的行动过程,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凯瑟林・K.墨西思.案例、案例教学法与教师专业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04(12).
[2]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1(8).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
[5]马冶国,孔彦.教育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02(2).
篇5
一、增加材料的种类,让材料“留白”
【案例】
某班美工区、益智区、语言区里的孩子特别多,但能给他们游戏的材料却只有一种,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后,部分已完成任务的孩子便无事可做了,因而冠冕堂皇地开起了“小差”。老师的解释是:这些区中要完成一个任务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投放的材料多了一怕孩子分散注意力,二是认为材料多投放了是多余的,孩子玩不了。
【剖析与建议】
陶行知认为“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这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源泉。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提供是幼儿学习、游戏的重要依托,孩子是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获得发展的。区域游戏则是孩子通过材料来学习和获得发展的典型,材料投放的形式和数量将直接影响着区域活动质量。
上述现象中,美工区、益智区和语言区里都只投放了一种材料,孩子和材料的互动频率很低,不仅不能满足不同发展层次幼儿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了区域活动的效果,久而久之,会降低孩子在区域中学习和游戏的兴趣。材料的留白是一种等待,它赋予孩子更多的选择和实践。一般而言,各个区域一次投放2-3种材料,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游戏。孩子首选任务完成后,他能对其他材料进行二次选择,甚至三次选择,就不会出现操作速度快的孩子在区域里干与区域无关的事情。
二、增加区域的个数,让空间“留白”
【案例】
有的班级是根据人数或教室的空间利用率来设置区域的,一般设置5-6个区域,而且区域的数量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区域里的人数也是固定的,一般5-6名幼儿,甚至更多。每天进区游戏都要在“区域活动记录表”上做好记录。孩子一天只能选择玩一个区域,一个星期才能玩一轮。
【剖析与建议】
这里所指的“空间”是幼儿进区时的选择空间。区域活动个数的设置和区域活动规则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选择空间和有效性。当区域的个数较多、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个别化学习需求时,孩子的选择空间和学习机会可能增加,反之则束缚着孩子的游戏手脚,影响游戏的质量。空间的留白是一种智慧,它赋予孩子更多的选择和时空。
孩子一天只能选一个区,也就是说对他喜爱的区域一个星期只能玩一次,对于孩子来说这种等待是漫长的,等待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孩子兴趣的丧失,这样的代价是巨大的,对孩子特长的发展是很不利的。综合上述的利与弊,我个人觉得空间的留白是一种智慧,可以这样改进:
1.保留“区域活动记录表”或“选区卡”。
保留幼儿的操作表,这样幼儿的行动就会留下痕迹,给老师观察和教育行为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教师记录表供教师每天将幼儿进区情况进行登记(可由保育员在幼儿活动时进行记录),如周二进入建构区的幼儿是谁,就在对应区域下其名字右侧的“2”字圈上圆圈。而幼儿记录表则是直接贴在每个进区的位置上,要求幼儿进区前或活动完后要在记录表上做上记号,如3号幼儿星期二在美工区活动,那他就在3号那行的“2”字圈个圆圈。在规定的区域活动时间内,幼儿可以玩1-2个区域,当然换区前要收拾好活动材料并做上记号。
2.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3个幼儿感兴趣的区域。
通过增设区域,不仅扩大了幼儿的选择范围,而且缓解了每个区域中因人数较多带来的压力。教师充分利用好橱柜、桌面、窗台及废旧材料等,做好隔断,根据幼儿活动需要和特点布置成封闭的、半封闭的、开放的活动环境,使活动不受干扰地完整进行,也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需要。
3.改变区域游戏规则,允许幼儿串区。
当幼儿在某个区域中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他就可以自由串区,到自己喜欢的区域去一展身手,既满足了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又促使他提高做事的效率,增加区域的魅力。
三、减少教师的设计,让自主“留白”
【案例】
为了增加各个区域的互动、孩子之间的交往,某老师打算增设一个“理发店”和“医院”,于是她开始收集和制作游戏所需的理发玩具、理发用具、医院玩具等材料,并加班加点地创设两个区的环境。大功告成后她向孩子们介绍理发店和医院里的材料、告诉孩子们怎么玩、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理发店”和“医院”便隆重开张了,孩子们按老师的思维和设定的情节开始游戏了。刚开始他们感到新鲜,想进去的孩子挺多,角色区里也很热闹。可几次游戏后老师发现进区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是门可罗雀,角色游戏几乎深入不下去了。
【剖析与建议】
自主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区域活动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是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有利场所,但很多老师却没能用好这个资源,常常自作主张、包办代替。
上述案例中区域都是按老师的意愿设定的,设定的区域孩子喜不喜欢、能不能激起孩子的游戏愿望和原有经验的表达,老师没有作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思考。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智慧火花的闪现、没有激动情绪的流露、没有灿烂的表情绽放。尽管老师的筹备过程很辛苦,但孩子们似乎并没有领她的情,因为这都是老师的游戏,而不是孩子们的,不符合他们的需求和经验,说到底是老师没有给孩子们一定的自主游戏空间。老师们常常会走进这样的误区:在设置区域或开展活动时,总是喜欢自己辛苦地思考、准备,而忽视征求为之服务的主人――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这样的自作主张往往会使游戏或某个活动走入困境,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因此,建议老师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站位――从幕前转向幕后,让孩子成为活动、游戏的设计者和主人。老师只是支持者,支持他们的设计和想法,支持他们所需的游戏材料和环境,以角色的身份适当引导和点拨他们游戏的发展,这样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去专注地游戏和发展。聪明的老师经常会问孩子:“今天你要玩游戏了吗?你们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把孩子的建议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再付诸行动。这才是孩子想要的东西,孩子也会倍加珍惜。
四、减少教师的约束,让自由“留白”
【案例】
角色游戏时,老师们总是这个不放心、那个不放心,就怕孩子的游戏会偏离自己设定的目标,所以从头到尾都在管着、约束着他们的游戏,使得孩子的游戏不敢大胆地进行,不能尽情地发挥,不能个性地处理。
【剖析与建议】
区域活动的氛围应是自由和宽松的,幼儿应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只有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而不是一味的管制和约束。
篇6
关键词:中职 会计 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并借助于图表、相片、计算机等辅助手段,使人能得到某种启示的典型事件。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对会计没有任何感性认识。要理解抽象的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基本方法,很多学生会知难而退。而案例教学法可应用生动的案例再现现实经济生活,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尽快入门,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另一方面,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虽然学生能较好学习和掌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对于如何用会计理论来处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各样复杂问题,则往往显得束手无策。所以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则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会计理论知识,真正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会计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学好。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形成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首创的。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
1、真实性
案例基本是真实的,不加入评论分析,使学生接触到社会实践问题。
2、学生主体性
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启发学生自主分析,大胆思维。
3、过程的动态性
教师与学生互动,但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而应根据学生讨论所形成的问题,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再讨论。
■三、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教师搜集和整理选择会计案例的材料,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在开始集中讨论前十天左右,把案例及相关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加深对分析和处理会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2、讨论阶段
教师将学生划为几个小组,各小组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会计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提出处理意见,各组之间相互辩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针对性地再提出新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重点讨论。教师只是在必要时起指导作用。
3、总结阶段
小组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作出恰如其分的评判,并指出学生分析处理结论中的优缺点。
■四、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讲清基本理论,为案例教学做好准备
教师应事先讲清基本理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教材中相关例子,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事先阅读案例,对案例所设计的知识点认真理解。在分析和讨论时,教师以“导演”的身份进行引导,以学生这些“演员”为主体,学生才能唱主角,进行自主分析、大胆思维。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否则就是”无米之炊”。
2、教师精心选择与编写案例
高质量的案例是发挥案例教学作用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案例的选择要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案例应来源于生活,学生感觉有可触摸性,从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出发;(2)选择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思考;(3)要深刻包含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选择贴近日常生活、易于理解的会计案例素材,如材料采购模拟、差旅费的借支与报销模拟等。使案例故事性强并将知识点渗透其中,学生喜闻乐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借助多媒体,丰富会计案例教学手段
增加多媒体教学设施,开发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并与传统的挂图、实物、图片等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多媒体组织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来反映经济业务进行过程,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增加案例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同时可借助网络优势,建立起校企联系的桥梁,通过远程教育,请“一线”财会人员参与到会计案例教学中来,这样也能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
4、案例教学与会计实验教学相结合
会计案例教学法要求会计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加其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厂矿的财会部门调研实习,或条件允许时,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企业,在现场进行会计案例教学,以加深其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回到会计实验室后进行会计岗位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充当各种业务角色,接触经济业务,使会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篇7
[关键词]会计 专业 案例教学 教学实施
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
一、会计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业务能力提高而进行。特别是我们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应以就业为导向,要充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以便他们一出校门就能上岗,所以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则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会计理论知识,真正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会计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必然要求。例如在《财务会计》关于各种结算方式的程序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则免不了教师逐条讲解,学生却很不耐烦的局面,而实际工作中,学生仍可能不会操作。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则可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扮演付款单位、收款单位、付款单位开户行及收款单位开户行,让其模拟整个结算过程,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结算方式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还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课本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并且通过一种结算方式的模拟操作,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地掌握其他结算方式的具体使用方法。
二、会计案例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会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应依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结合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择,选择应遵循如下具体原则。
1.典型性原则。只有典型的案例,才具有代表性,才具有一般的学习指导意义,才能促使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较好地认识会计实际活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针对性原则。会计案例教学应有意识地针对具体、生动和形象的会计实例,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以便于学生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从更高层次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用性原则。会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应以会计实际活动为主体,依据会计案例教学的需要,将会计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才能选编出具有实用性的会计案例,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会计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三、会计案例教学实施的步骤
1.准备工作。一是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搜集和整理选择会计案例的材料,讲授剖析会计案例的相关理论知识;二是学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阅读教材和教材中相关例子,加深对分析和处理会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2.案例简介。在课堂上详尽地讲授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掌握情况,教师应按照授课的内容和进度确定相关的会计案例,对会计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和分析评价的要求等进行必要的介绍,以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会计案例。
3.案例讨论。会计案例讨论旨在说明会计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学生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会计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辩论,形成热烈讨论问题的气氛,老师只是在必要时起指导作用。如债券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买方和卖方不同的账务处理方法,老师则在学生讨论比较成熟的时候提出新的问题,如当债券以不同的价格发行时候,双方又该如何处理,这样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4.案例分析。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会计案例广泛地讨论后,应要求学生在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和进行账务处理时,通过分析复杂的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物资采购案例,可以结合购入物资的成本构成、相关税金、销售折扣、不同的销售方式、结算方式等知识点来归纳分析,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5.教师归纳总结。在学生对会计案例进行讨论、作出分析和处理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要作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分析和会计处理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分析处理结论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和处理是否正确。如在物资采购的案例中,学生肯定不会考虑得那么周全,那教师就应该在总结中提出来,罗列出学生没考虑的几种情况,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注意。
四、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会计案例教学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会计案例教学并不排斥讲授法,就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而言,会计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框架,而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解决,二者结合才能相辅相成。
2.教师要精心准备,形式多样。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企业财务会计》有关会计业务核算的教学中,若按传统教学方法,则教师免不了要先介绍所设置的账户,然后再讲分录编制,而在讲授账户设置这一内容时,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学习兴趣。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即先将发生的经济业务给学生,要求其核算,学生必然会产生疑问:怎么核算?此时再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账户知识,学生便会因学习目标的进一步明确而增加学习兴趣。
3.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会计案例教学中,应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从单纯的注重“教”向突出“导”转化,即引导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杜秀娟.高等教育财会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新概念.上海会计.
篇8
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对刚开始学习营销的中职学生来说,首先,合适有效、生动鲜活的市场营销案例有助于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营销情境,帮助学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和把握市场营销相关理念、规律;其次,每个学生通过与集体讨论分析,从案例情境中提出或归纳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择优处理,最终领悟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推理能力,今后实践活动中可有效运用这种逐步培育起来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随着工作实践的进行而日趋成熟完善。对教师来说,精心设置案例、设计教学环节和模式,首先能生动阐述各种经济和社会现象、明快立体地解释抽象晦涩的理论。譬如对一个从未见过芒果的人,任何空口解说都比不上把芒果放在其面前、让其亲身感知来得迅速有效。师法自然,这也是卢梭倡导的“自然教育思想”。其次利用案例营造氛围进行教学更能通过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课堂气氛改善和教学效果强化,顺利引导课堂进程。
二、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的具体选择
教师在选择市场营销教学案例时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和层次,结合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通过递进式理解、学习和积累慢慢使每个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营销知识框架,并培养出具备个人特点的剖析、解决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如下适用的案例基本类型。
(一)按篇幅长短选择
1.小型案例:篇幅短小,反映的矛盾单一,层次比较简单,线索清晰,要解决的问题是简单的营销活动问题。如教学营业推广时插入的一个超市推广微波炉这一具体形式为何运用失败、某个印刷广告的出台及其优势等。这种形式的案例比较灵活精悍,穿插运用得较多,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形象、准确地理解并记忆相关概念。我在选择时会注意和教授的知识点恰当对接,平时常注意知识积累。
2.中型案例:反映的是一组相关矛盾,结构、层次较丰富,情节线索也显复杂,反映和解决的问题多是营销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如某一产品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某一新产品的商品化开发等。我通常在章节复习时挑选几堂课,发放有关材料并与学生就某个典型案例(如宝洁的“润妍”洗发水为何从高调上市到无声退市)进行此方面的专项学习讨论,在案例展现的失误和成功的碰撞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大型案例:以反映和解决综合性营销问题为主。矛盾多样、层次复杂、线索繁复。如产品策略或价格策略的综合运用、企业的市场选择和市场进入的过程活动等。我一般选择合适的时间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光盘播放、视频投影)使学生过滤吸收更多更新观念、接受不同视角的熏陶。如在教学“营销渠道策略”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营销渠道选择对企业进军某市场的重要性,我特意组织学生观看“沃尔玛进军中国商界”的相关视频,使学生从中拓宽视野,学到立体现实的营销知识。
(二)按内容侧重选择
1.专题案例:用于阐述营销活动某个方面专门问题的案例,目标较简单,适用的理论知识较集中单一,便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理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教授新课和进行章节内容专项复习时可借剖析此类案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并灵活运用。如在教授“市场定位”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从现实中得到启发,我特意发了“联邦鼻炎片从失败到成功的启示”案例材料进行学习讨论。引导学生主要循着“联邦鼻炎片”经历的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次招商卖得不理想,经销商要退货———因为市场上同类产品太多;第二次它与某策划公司联手,策划公司将其定位在“治疗青少年鼻癣”这一未开垦的卖点上,给了青少年及其父母们一个有说服力的购买理由———充分展现了准确市场分析和定位细分带来的起死回生的契机。学生在学习分析这样的案例时易锻炼抓问题要害的能力并消化创新营销观念。
2.综合案例:是以市场活动中,企业运作时出现的有重大联系的事件为内容,包涵其出现、发展乃至绩效状况等。这类事件或问题往往有许多相关因素,尽数罗列,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掌握的全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类案例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较高,所以我将其作为某次营销教学活动进行,寓教于乐,学生可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刷新思维,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从中得到适合自己的养分。如我曾经组织学生对2005年湖南卫视携手蒙牛酸酸乳举办的“超级女声”活动的成功从营销角度进行剖析,分成的八小组在经过热烈讨论后各自将此活动中隐藏的市场营销“4M”和“4P”找了出来。市场调查:消费对象年龄层比例、蒙牛酸酸乳品牌形象调查、湖视前几年“超级女声”收视率调查。市场分析:产品竞争对手分析、广告代言人选择分析、主力消费群体分析等。市场细分:蒙牛酸酸乳所有消费群体对活动心态的细分。市场定位:蒙牛酸酸乳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和活动口号“想唱就唱”形成对主力消费群体———青春期少女的定位冲击。产品:“超级女声”分析和酸酸乳如何与女生互动分析。价格成本:消费者参与、收看节目的成本如何。渠道便利:五大参赛区域的产品销售和节目宣传渠道铺设。促销沟通:各类媒体的活动合作。举办这样的综合性讨论活动,既能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更能促进他们主动对案例进行思考和探讨,达到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交流沟通的“三合一”效果。
三、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的设计组织和传统理论课教学是有区别的。到位的教学组织是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从我的教学经验看,有两个“点”要事先注意:一是教、学、议的时间。首先应在开头用很短时间精炼地将旧识巧妙引入到新知;其次除去专门的案例训练课,通常营销课教学时案例评授和理论教授的时间分配为3:7较适当,能将相关案例嵌入理论重点充分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二是所用案例教学资料。应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案例和设计流程。在这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组织工作。
(一)明确“以学生为本”的准则
案例教学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组织学生分析、研究案例时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准则,鼓励学生锻炼独立思辨能力并尊重学生提出的个人或所在团队见解,避免在大家观点不一时粗判“是非”,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开发智力,而是包容多方观点并注意把握引导氛围。我认为教师应带领看法不同的各方在思辨中逐步统一认识,如难以统一且超出标准答案范围,但只要学生的分析结论有理有据,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并从中虚心汲取养分。
(二)灵活选用案例研析方式
我在组织案例教学时通常结合议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学生实际能力、教学目标等决定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练习讨论。
1.自主练习:我将案例材料传达给个人,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自主发言或被点名发言,进行有序的简单引导探讨最终获得正确知识。这类方式在讨论小型、中型专题案例时用得较多,如在教学“产品市场定位和创意”时我以百事可乐牢牢抓住新生代,从而在可口可乐垄断中杀出一条血路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成功的产品广告由准确定位+独特创意组成,集中优势明确目标才能在有限范围内占有最大份额”的结论。我在使用这种方式时特别注意挖掘并尊重不同掌握程度学生的见解并再消化,促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2.分队探讨:依座位、性别、爱好、经验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队伍,对案例展开围绕中心的有序讨论,可取长补短、激发灵感。我一般在中型专题案例或大型综合案例讨论时采用此种方式,如“科龙和创维的危机公关对比”、“两大电视巨头如何传播《大长今》”。在讨论中我负责扮演纪律维持者、气氛调护者和见解引导调解者。
3.集体辩论:轮流派有见解的学生上台阐述对案例的解析、结论,注意包容和分辨异同观点,我则在过程中把准方向、围绕中心,避免出现不着边际的争论,慢慢达成统一认识并注意台上台下的互动反馈和氛围。
4.仿真推演:在案例教学中让不同学生各担负其中一角色,通过这些学生向全班展示案例内容,并各提见解让全班评价。有条件的可采用沙盘推演。
(三)明确案例教学关键步骤
我在营销案例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关键四步必须吃透,最大限度保证教学效果。
1.认真挑选案例:我通常结合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层次、教学内容和目标挑选相称合适的案例,努力让学生悟有所得。这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是否运用自如有一定要求。
2.展示说明案例:文字形式的案例最常见,我在挑选编制时会注意字数控制和逻辑梳理;有时为了更有力地描述状况会加入图表、数据等形式。视情况使用幻灯投影、电脑视频、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加深印象。在学习讨论中型或大型综合案例时我会给予学生充分的研读时间并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3.研析并重审案例: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很注重在这一步中避免案例教学沦为表面,和学生间的互动只剩“是”跟“否”的机械问答。应在准确把握理论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案例设计富有逻辑性、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抽丝剥茧,我则在旁掌好舵;学生得出结论后可反过来审视案例应用此理论导致的成功或其他可能的结果,重返理论指导实践,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我可试着提出新问题或让学生再解析新案例、活跃思维。
篇9
会议特别采用主题报告与专题论坛相结合的形式,旨在探讨新形势下纺织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及发展对策。特别邀请了来自国际权威趋势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品牌采购与设计总监、科研院校的学者及中国优秀纺织企业的研发专家等,从国际色彩风尚趋势、产品创新思路、国际采购与营销模式、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等方面解读了色彩与面料运用信息以及市场和采购需求的变化,剖析了产品创新策略,并探讨了未来纺织品的新发展与新需求,在为与会人员提供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产品开发实战经验的同时,也为企业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注入了新动力。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作了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化产品开发”的主题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的贸易环境、品牌定位与运作对产品开发的影响,指出了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从消费、设计、质量、品牌及营销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应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化产品开发体系。
本届研讨会从趋势、设计、营销、采购、品牌及技术各环节围绕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并获得长远发展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产品开发策略。
在“新产品开发策略”专题论坛中,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材料与工效研究室主任施楣梧及东华大学教授蔡再生分别采用原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高新技术材料和功能性纺织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发展空间,明确了此领域的技术关注点,并从科学的角度指出了目前行业在技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些误区和差距。
来自中国优秀企业的研发专家如志向集团的研发总监孙显康、旭荣集团的研发总监何世贤、天纺投资控股公司的研发总监陈宝建等则分别从新产品创新策略、新产品营销策略及新产品开发策略等方面,结合企业的典型案例,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点对点的分享与交流,为企业如何结合自身产品特色进行产品定位及营销提供了更切实的借鉴。
来自法国巴黎PS工作室的项目主管黄晶传达了2011/12国际色彩风尚趋势,从 4 个主题解读了未来季节的消费、设计和色彩信息,为新产品开发方向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来自欧图(OTTO)国际集团的采购经理王歆,根据自己 10 多年的采购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国际买家的采购模式、采购流程、合作模式及开发模式,为国内企业成为国际优秀供应商提出了更多创造性的建议。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中心设计总监王旭和DAZZLE品牌经理张立伟则从产品设计手法、市场策略与品牌形象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如何创造高附加值的纺织产品。
在“新材料应用”专题论坛中,上海安诺其技术应用中心副总监汤晓飞结合行业现状和实际案例,分享了锦纶超高牢度染色新技术的市场需求、应用工艺及染色性能的优势,为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更具实际价值意义的参考。诺维信中国区纺织部门销售总监周文叶同与会代表分享了诺维信生物技术与可持续解决方案,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给与会代表带来了很多启示。太仓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谈辉介绍了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及应用方向,通过重点分析功能性纤维的原理和技术,配合一些检测标准和产品,提供了直观而令人信服的纤维应用方向。同时,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郭秉臣以及苏州大学教授陈宇岳等也分别从国际新型原料、再生纤维及天然纤维等方面分析了这些纤维的开发新进展及应用方向,提出了一些比较前沿的纤维研究技术及创新理念。
篇10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精心设计本节案例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关于难点突破,我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的。
一、分组活动,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让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亲自感悟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个体的错误集体纠正,个体的缺失集体完善,个体的片面集体丰富。本节的几个案例活动就是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辅助工具
要想突破难点,选择的教学方法总的原则是直观、形象、灵活和富有启发性,做到引而不牵,充分挖掘学生的认识潜力。多媒体教学能很好体现这一点,且知识容量大。本节案例都是利用多媒体展示。
活动1和活动2采用“谷歌地球”联网展示。“谷歌地球”是三维地球仪模型,可以直观高清晰地展示某地。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先由近及远引导学生观察,从学生所在的学校到华北平原再到南方山区,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及聚落分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后,再让学生分析山区和平原地区聚落的不同,会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利用“谷歌地球”分析丽江古城时,可以插播视频和音频,播放古城资料,既直观又形象,学生很容易找出所问问题的答案。
三、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
设问时注意技巧,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达到学以致用。活动1在观看“谷歌地球”平原和山区聚落的情境基础上设问:(1)指定的图中哪个是山区聚落,哪个是平原地区聚落?(2)从分布密度、形态及规模分析二者存在的差异?(3)主要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类型的主要原因?活动2是这样设问的:(1)丽江古城所在地形是什么?大致的纬度位置?(2)丽江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3)从资料上分析,丽江古城形成和发展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四、处理问题时,注重有效方法的引导
在阅读案例的图文资料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有用信息的提取、处理和应用,引导学生从主导因素入手作出分析,增强学生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从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思维角度出发,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