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7:4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研究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研究生论文

篇1

有人認為一部哲學史便是人類自我覺醒、自我發現與成長歷程的紀錄,當人類在自己存活的自然環境中覺醒,發現到人與自然的區別之後,便開始嘗試去瞭解自然、瞭解自己,發掘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人類幡然醒悟到認識人自身、解開生命之謎、追求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生命在自然中奮鬥、存活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說認識人本身,追求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終極關懷的首務。從剛開始素樸的理解到現在多學科的發展,例如,醫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等,一言以蔽之,無不是在探究與解釋人類生命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而已。

然而由於近代以來,學術的分工,專門化、部門化的發展,固然深化了各個層面的理解,相對的,也造成各個學科都只偏重研究人類的某一個面向;再則由於受到實證主義的影響,各學科對人的研究也都傾向於把人當作一個客觀事實來研究,並嘗試經由經驗歸納去表述和證明「人這一客觀事實。長期以來,造成人被當作一個客觀的存在物來觀察,並且被割裂地去研究。相較於這種割裂分析的研究,哲學則採取較為宏觀、整體的觀點去思索人的問題,哲學不是將人割裂地、當作一個客觀對象而已,哲學所要研究的是做為一個整全的人是什麼;主要探究的不只是當下的人,而是探索人始終是什麼的問題。主要問題有:人開始時是什麼?什麼力量賦與人去改變所遭遇到的環境?在主體性的意義上,屬於人自身的東西是什麼?人可以相信些什麼,能運思些什麼?人應當在什麼範圍內懷疑自身所要求的對象的確定性?人能對其自身所遭遇而又參與其中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指望什麼?在艱難的人生過程中,人繼續生活的勇氣從何而來?超越自身、超越自身所接納的對象的人本身是什麼?人生命終止於何處?此種種便是哲學所探究人類生命問題的主要課題(赫爾曼。施密茨,1997,頁IX)。換句話說,從哲學立場整體地去探索生命,可以避免把人當作對象物、割裂的研究傾向;而且透過哲學性的探索,不僅只是知道現實上的「人是什麼、「人能知道什麼而已;更可以瞭解到作為一個理想的人,「應當做什麼,「可以期望什麼。如此哲學性探索的方向,可以作為人類謀劃未來,應當如何行事的參考,更是有關人的生命教育課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學科。有關探索生命的課題相當多,無法一一陳述,在此僅嘗試就哲學的立場擇要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問題。對其他生命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則可進一步閱讀有關生命哲學的相關著作。

什麼是「生命的意義

在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之前,首先必須要澄清的是究竟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問題。這個問題不是在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也不是在問「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什麼是有關「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的詢問;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是在追問「生命本身有什麼意義。本文所要探討則是「生命的意義本身是什麼。人的「生命從人類受胎開始就已經存在了,但是「生命的意義並不是始於人的受胎成形,也不是天生現成的,而是人在有所自覺之後才開始自己構畫賦與的。誠如諾齊克(Nozick)所說的:「生命的意義:一個人根據某種總體計畫來構畫他的生命,就是賦與生命意義的方式;只有有能力這樣構畫他的生命的人,才能具有或力求有意義的生命。(尼古拉斯.布寧、余紀元,2001,頁596)「生命的意義是人類自我所賦與的,是在人們根據某個總體計畫,或者說是依照某個總體的生命藍圖來構畫自己的生命方向時才賦加上去的,也就是說隨著每個人所選擇總魯生命藍圖的不同,所構畫出的「生命的意義也有所差異。在這層理解之下,當我們面對生命,或許不必先急著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要先問:「人應該如何賦與生命意義,或者說:「人應該如何去構畫出生命的意義,只有人們開創了自己生命的意義,而後才能去追問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去對人所建構出來的生命意義進行肯認。因此不必惋歎生命沒有意義,畢竟「生命的意義是在每一個人如何去構畫自己「生命的活動中賦與的,責任在每一個賦與生命意義的人,只有人們去構畫自己的生命,並努力成就自己的生命,生命才活出了意義。

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一個人想要活出生命意義的人,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自我立定志向、目標去找尋一個總體計畫或是總體生命藍圖,依照這個總體生命藍圖去構畫自己的生命,同時能夠貫徹實行自己的構畫,才能活出自我生命的意義。一個有的人可能會根據宗教的計畫來構畫自己的生命,並活出具宗教意義的生命;一個注重傳統的人,可能選擇根據傳統的計畫來構畫自己的生命,並活出承襲傳統的生命意義;一個凡事要求合理化的人,可能根據各種不同的理論模型來構畫自己的生命,過著他所認為的合理的生活;……。無論我們從事什麼樣的選擇、找到了什麼樣的總體生命藍圖;然而依照該計畫來構畫生命,進一步活出有意義的生命,並不是件簡單的工作。因為總體生命藍圖不是現成的羅列在眼前,任由我們隨意去評比揀選,就可以對我們的生命活動產生影響力的;總體的生命藍圖必須要內化為自己堅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才能影響生命的方向。

一、總體生命藍圖的內化與建構--一種永恒的追求

總體生命藍圖在內化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的過程中必須經過漫長而艱辛的磨鍊:人必須經過一段不斷選擇、結構、解構、重構的接受過程。這個內化的過程從人們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從我們開始會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去詢問「為什麼並努力找尋解答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從事一種建構的謀劃,至於說要到人生的那個階段才構畫冗成滿則不得而知,或許可以說人終其一生都在構畫一個總體而完整的生命藍圖,這是人終極的追求。這並不是說要構畫完成一個最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人的生命才有意義;事實上,隨著個人生命的成長與發展,隨著個人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之增廣,個人所構畫出的總體生命藍圖有其廣度及深度上的差異,每個階段的完成,對個人而言都有其階段性的意義;只不過對一個追求成為完備的人而言,永遠不會停滯於現階段的完成,因為他明白只有不斷地開拓總體生命藍圖的廣度與深度,個人的生命意義,才能不斷地開展。總之,內化到個人心中的總體生命藍圖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而是開放的,一個可以不斷擴展與加深的內在世界,所以人與其說是在找尋一個總體的生命藍圖,不如說是人在心中不斷地調整與構畫著一個較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而正是因為這個永恒的追求,使人生命的意義具有了無限開展的可能性。

二、建構內在總體生命藍圖的重要性

人究竟該如何在心中建構總體的生命藍圖呢?簡單地說,就是「即事而問,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斷地去扣問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及問自己「為什麼如是存在、「為什麼展現如是的生命現象並積材地去找尋解答。在人生過程中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問「是什麼,與問「為什麼是兩個不同的發問。「是什麼的發問,主要意味著我們想要進一步瞭解所遭遇到的事物本身的結構如何?這個事物本身有那些特性?這個人事物本身之所以為人事物自身的本質又是什麼的問題;而問「為什麼的問題則並不只是想要去認識人事物本身是什麼而已,「為什麼的發問是人們企圖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進行解釋與理解,企圖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納入到他個人內在意義世界時的一種提問。接觸過小孩子的讀者,大概都領教過他們每事必問的工夫吧?!一連串的「為什麼時常會問到大人們無力招架,或感到困窘,甚或有時會因為不耐煩而惱怒。小孩子真的是每事必問,這為什麼這樣,那為什麼那樣,何止十萬個為什麼!孩子這一連串「為什麼,意謂著在孩子的小腦袋瓜子裡正在尋求一個解釋、一種答案,以便去編織一個對自我而言充滿意義的世界,他必須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一一在他腦袋中加以編碼連結,使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能納入到他意識中原本已經自我建構的意義網絡中而得到安頓與理解,才會使孩子暫時的停止發問。若是面臨到無法理解的人事物,也就是無法將現實中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納入原先已經構成的內在意義網絡,孩子們就會又開始進行這個「為什麼的提問過程。在詢闆與找尋解答的過程中,孩子不只是將獲得的答案納入一己原先構畫的網絡中,同時也開始去對原先建構起來的意義網絡進行解-相應新的人事物,調整自己原本建構起來的意義網絡,直到重構出一個可以將所遭遇到的、新的人直物一一納進來的意義網絡為止。這個相應於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不斷地追問「為什麼並找尋解答的過程,並因此而建構起來的內在意義世界,就是一個已經內化為個人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的總體生命藍圖。

人的真實生命是在與情境的互動中展開的,相對於人的內在世界,外在世界雖然是被給與的,但是外在世界也必須被人的內在理智所掌握,並稚有經過人的詮釋才能被人理解。人雖然是世界的一個部分,但是人必須經過不斷的與世界交往互動,並經過人不斷地去向世界追問「為什麼,從而為自己的提問找尋答案,再三琢磨確認,才能消除內心對世界的陌生感,有了這種確切的認知,人在生存世界之中,才能逐漸獲得一種安居其中的熟悉感及確定自己該如何行事的方向感。如果仔細觀察,或許會發現當孩子們面對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事物時,「為什麼、「是什麼的發問特別多,多到令大人們覺得有些聒噪了,換個角度想想,似乎這也意味著這個孩子急著重構自己內在的意義世界,因為他原本建構起來的內在意義世界,無法安置所面臨的哀的人事物;孩子的聒噪,顯示了孩子無法將新的人事物納人內心意義世界時,內心引發的焦慮不安,及不知所措、失去行動方向感的困窘。所以說對所遭遇到人事物去追問「為什麼的問題,並找尋解答的努力,絕不只是哲學家們無聊的思想遊戲而已,基本上這種活動,是參與生存世界中的人,企圖在心中構成總的生命藍圖,活出生命意義的嚴正活動。有意義的生命,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轉化成為可理解的,並且能運用在實際生存情境中,去獲得一種熟悉戊及決定行動的方向感,讓人安居在生存世界中而不致焦慮不安、不知所措。

三、建構內在總體生命藍圖的可能方式

如前所述,人是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斷地去扣問「為什麼並努力找尋解答的過程中建構起生命藍圖的。根本而言,找尋解答的方式非常的多,比如我們問說:「為什麼我會感到痛苦?一方面我們可以對這個問題提出生理學角度的解釋,亦即把痛苦當作一種生理現象,並去描述痛苦的生過程;另方面我們也可以提出宗教上的解釋,將痛苦解釋成源自人本身的無名;或者也可以從心理的角度來理解,將痛苦理解成是某種心理狀態;……總之,找尋解答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同一件生命事件,放在不同的脈絡中則展現不同的意義。換句話說,生命的意義是如何的,決定在我們將生命現象放在什麼樣的脈絡背景中去理解。

醫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乃至哲學,所有的知識都足以提供人們作為理解生命現象的背景。所以廣讀這些學科的知識,可以幫助人們走出狹隘的認知,而廣泛的理解生命現象,從而在其中揀擇、構成總體的生命藍圖。但必須要指出的是,無論我們採取那一個學科領域對人的研究成果來理解生命現象,所構成的總體生命藍圖,仍只是一種思想的存在或是意識的存在。這種思想的或是意識的生命藍圖,所能解決的不過是我們理論理性的要求,滿足我們知性上合理化的需求而已。不可諱言的,凡事要撾有一個合理化的解答,對人類的生存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我們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去思索「為什麼的問題,而各種知識性的理論模式,都是勇於嘗試解答者,儘可能的為我們提供一種可能的、理解生命現象的途徑。然而人類的認識能力終究是有限的,生命對我們而言永遠是個待解的謎,我們似乎永遠無法知道生命「為什麼如此,對一個明白自己認識限度的人而言,再完備的理論體系,都無法完全安頓他對生命的提問。如果他還堅持要問「為什麼,那麼似乎要尋求其他的解答途徑了。在這種狀況下,訴諸傳統、信仰都是可以嘗試的途徑,也是一般較熟悉的途徑。

不過以下所要討論的並不是傳統的或是信仰的答解途徑,而是較為人們所忽略的另一種途徑,亦即人透過身體與周圍的一切保持不斷的互動關聯時,身體所體會和感受到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

四、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

綜觀整個西方哲學的發展,可以發現,西方傳統哲學雖然早就開始研究人,但主要的觀點卻是採取身心二元的理解結構,以致忽略了人的基本生活體驗,受這種理解結構的影響,造成身心的疏離,人們與自己的身體失去了緊密的聯繫:或有人視肉體是罪惡、痛苦之源,肉體是心靈的牢籠而不重視肉體;或認為我們要追求的是心靈的滿足而把肉體放在一邊;或是否認在身體內發生的感覺,以為這些是不好的、有害的,以致逃避而不敢面對自己身體的反應(瑞尼.威爾菲爾德,2001,序言)。廿世紀以來存在主義的發展,促使人們重新開始重視人的基本生活體驗,到了廿世紀中葉,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Merleaau-ponty)創立以身體為基礎的存在現象學,詮釋了身體在世界構成中的基礎作幅,更進一步提昇了身體在當代思想中的地位,引發了人們轉回對身體的關注,並意識到身體是人構成世界的原型這一事實(梅洛.龐蒂,2001)事實上早在一八九六年,柏格森林(H.Bergerson)出版的《物質與記憶》一書中,就已經非常注意身體的問題,指出了身體會選擇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儲存它所發現的東西(柏格森,1999,頁8-9)。有關身體的研究到上世紀八年代以來,更整合為對身體的跟學科研究,在西方並已獲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文化研究、精神分析學、主姓主義等都把它作為主要的研究論題。

其實從遠古時候起,神話、巫術與瀰漫下的人類,就是以自己身體的原型去構想宇宙的形態、社會的形態、乃至精神的形態,但西方人卻走了那麼遠的路,到了十九世紀末、廿世紀才回頭重新開始注意到這種現象;相較於西方,或許可以說中國人老早就有意識的、自覺的注意到這個現象了,例如,漢朝的董仲舒就曾經提出了「察身以知天的說法,不僅意識到,更進一步反省與考察人是如何以自己的身體為原型去構想天地萬物的形態,指出想要知道在人們構想中的天地萬物形態究竟是如何的,就必須反身自省,由考察人的「身體入手。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所謂的「身體是包含:感官、心知、百體在內的,身心合一的整體。所謂的「察身,並不是把人從具體的生存情境中抽離,孤立地去研究人類自身內在的事物,如思想、靈魂和肉體的作用如何?而是把人納入實際情境中加以掌握;中國人也觀察人,但是中國人對人的觀察,是將人置於現實生存情境中,所掌握到的是人相應生存情境而產生的一種動態關聯。這種人與情境相關互涉的動態關聯,也可以作為我們構畫生命的總體生命藍圖。有關這種心想,可以在中醫理論中找到系統的說明,對於有興趣從醫學背景中來構畫生命意義的讀者,或許可以進一步去研究中醫理論,並從中發現與理解中國傳統醫學中所提供的總體生命藍圖究竟是如何的狀況。此非本文所探究的範圍,不遑多論。

在此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關「察身的另一層意義──「察身不只是對身體作對象化的觀察,「察身也可以指人們在自己的生存情境中,對自己身體活動的整體知覺,或稱之為身體的知覺。這種身體的知覺不是把身體當作一個對象化的客體,不是從外部來觀察自己的身體,而是「以身觀身(《老子》),回返身體本身,從內部感受身體自己在運動時的震顫狀態。

(一)如何構成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

誠如德國哲學家赫爾曼,施密茨(HermannSchmitz)對哲學所下的定義,以為哲學可以界定為「人對自己在遭際中的處身狀態的沉思(赫爾曼‧施密茨,1997,頁IX)。現代身體現象學的主要意圖,即在試圖揭示性的和理性的去接近身體無意識的生活體驗(赫爾曼‧施密茨,1997,頁IX),而傳統中國思想不僅只是教人揭示性的和理性的去接近身體無意識的生活體驗;更要進一步的教人在生活情境中調整無意識的身體活動,使其能展現理想的活動狀態,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同時也教人開發身體的各種感知能力,去感知原本是無意識的身體震顫。這種以人的身體去建構總體生命藍圖,或生命意義的方式,有其特殊性與簡易性,以下即以中國傳統思想為主,詳細分析中國傳統思想是如何教人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調整自己身體的活動,使身體向所遭遇到的賽事物開放,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以及如何教人用身體去感知身體的震顫;希望由此引述,指出這種構成生命意義方法的特殊性。

(二)論「心齋,「坐忘

大體而言,《莊子》書中有關「心齋、「坐忘的敘述,或可視為瞭解中國古人對於如何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如何開發身體知覺等相關問題,相當典型的範例。為了清晰的說明上述經由身體構成總體生命藍圖的見解,首先得分別解析式的揭示在《莊子》中有關「心齋、「坐忘描述。《莊子‧大宗師》說:

然日:「何謂坐忘?顏回日:「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日:「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在(大宗師)中,莊子借孔子與顏回的對話來闡述何謂「坐忘,根據其中的對話可知,所謂的「坐忘,就是要使自己「同於大道;而「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所描述的是人處於「坐忘狀態中,人包含感官、心知、百體在內的身體與外物的認識關係如何。

首先要說明的是所謂人自己必須「同於大通的意思,基本上指的是《莊子》所認為的一種理想的身體活動方式。所謂的「同除了具有「會合、「淵的意思之外,還有參與共謀以及和諧的意思,循著這些意義,「同於物或是「同於大通(大道),主要是說理想的身體活動方式應廳是指與天地萬物會合,與天地萬省以一種相互關聯、相互配合的方式,構成一種相反相成,共同謀劃的、共在的、和諧關係(林文琪,2000)。

其次所謂的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依莊子的看法,主要在說明人應該要如何調動自己包含感官、心知、百體在內的身體,去完成理想的身體活動狀態。有些人以為(大示師)所謂的「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主要是指人應該要去情去我,而抑制形體、感官、心知的作用。若依照一般的看法,那麼所謂的「坐忘豈不就像是《莊子.天下篇》所記載的慎到之流的人物,追求「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莊子‧天下》),如草木樹石般無情、無知之物的生命狀態?!其實莊子並非如此之主張,反而以為這根本是「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莊子.天下》),由此可見《莊子》所謂的「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並不是要使人的生命「至若無知之物的狀態。那麼竟究該如何理解(大宗師)所謂的「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呢?本文認為應該回到「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等「墮、「黜、「離、「去在人身體上所發生的活動狀態如何,來作重新的反省。(林文琪。,2000)

「墮字,有「易,轉變、簡易的意思:之有惰的意思。循此義衛伸,則「墮枝體,並非要放棄身體的意思,而是指轉變肢體本身的運作方式,使其由繁而簡,讓肢體的運動回復到最簡單、基本的運作狀態:而「墮作「惰的意思,則是指調整肢體相應外界的反應方式,使其由積極主動的活動方式,轉而採取一重被動因應,「待物而動的活動方式。(林文琪,2000)也就是要調整身體的活動使其展現「聽之以氣的狀態。《莊子.人間世》說: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之。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莊子》指出,人與外界的人事物相遇時,若只是開放我們的耳目口鼻等身體的感官去接受他們,那麼就如「聽止於耳般,我們只對所遭遇的人事物開放身體的感官而己。《莊子》以為人與外界的人事物相遇,除了引發我們感官的活動之外,還會進一步的引發心知的成活動-「聽之以心:但是「心止於符,心知構成活動,容易將外物當作一個客觀的存在物來觀察,因此如果囚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進行心知的構成,亥即囚對外界人事物進行知識性的理解,如此一來,心知所建構起的內在生命藍圖,不過與外界的人事物有一種相符合的關系而己,並沒有產生具體的、存在上的關聯。因此《莊子》進一步指出,理想的人與外界人事物的互動方式,是「聽之以氣。所謂「氣,主要是指身心合一的身體在參與情境互動中所展現出來的總體活動狀態:「聽之以氣,則是說我們在與外界的人事物交接互動時,必須整個身體參與到情境中,以整個身體向情境開放,展現「虛而待物,讓身體活動展現「應物而動的狀態,才能與情境保持一種動態的協作關係。

「黜與「屈相通,具有收斂的意思。如《國語.周語下》:「為之六閒,以揚沉伏,而黜散越也。工引之的《經義述聞》說:「引之謹案:黜,讀之屈。屈,收也,謂收斂散越氣之。……沉伏者,發揚之;散越者,收斂之,此陰律所以聞陽律,成其功也。發揚與沉伏義相反,則黜與散越義亦相反。從身體活動的角度而言,「黜是一種反向的調整活動,亦即收斂呈現散越狀態的氣。在這個理解之下,所謂的「黜聰明,是指調整耳目的運作狀態,亦即收斂耳目指向外界,逐物而不反的狀態,轉成為一種「反聽內視的狀態。這就是《莊子.駢拇》所說的:「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己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己矣。「黜聰明就是指調整感官知覺的作用,使其成為「反聽內視的自聞、自見,回返身體活動本身來加以感受。(林文琪,2000)

「離具有兩行並立,以及明的意思,循此義而論,所謂的「離形,並非說「坐忘時要超越形體,心靈脫離形體而進人出神的狀態,而是說「坐忘時人不僅從未超越形體,反而在坐忘狀態的當下,人的身體本身對自已所展現的形體,有一種與形體活動兩行並立的自知之明,亦對活動中的身體形成一種身體的知覺,感受到形體活動時的震顫狀態。(林文琪,2000)

「去具有「人相違、行的意思。循此義而論,則所謂的「去知,人是人用心知、脫離心知的意思,而是「違其心知而行的意思,亦即調整「心知的作用方式,使「心知的作用方式與一般主動構成的用方式相反。例如,相應於我們與物交接時,心知指向外物去認知外物的指向活動而言,所謂的「違其心知而行(「去知),就是說要調整心知的指向作用,使其由向外物的意向轉而成為一種對「思的活動「反躬個省的意思:另就心知的構成活動而言,心知的構成活動,主要是先將外物與我對立,而後去對外物進行批判性的考察,使外物脫離直接經驗的或感知的所對,而成為一種可理解的、具有確定性的、思維的對象。相應心知的這種構成活動,「違其心知而行(「去知),旨在調整心知的構成成活動,使心知能以「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莊子.人間世》)的方式展開,亦即當感官心知「徇耳目內通,經感官、心知作用形成關於外物的知覺時,心知能發揮其「反躬自省的能力,自我調整,不以持有(having)的方式來固持心知構成之成果,不視之為唯一的真理,重反直接面對事物的交往活動。(林文琪,2000)

(三)小結

綜合前面關於「心齋,「坐忘討論中,有關身體活動狀態的說明可知,《莊子》以為理想的人與天地萬物互動的方式是,人整體身心的活動必須處於「同於天地萬物的狀態,亦即與天地萬物的活動相會合,與天地萬物形成一種相互關聯的、相互配合的、相反相成的、共在的、和諧的互動狀態。也就是說,人以實際身在情境中,以與情境融為一體的狀態,與情境互動,而在「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之後,與情境成為和諧共在的整體。

基本上,這種理想的身體活動方式,是通過一種本體同一化的運作,向外物開放,以「虛而待物的方式,因應外物之動而動,與外物的存在活動,使人的存在活動與物的存在活動,在密切而具體的交住(communion)之中,相互諧調,和諧共動。這不只是一種理智的構畫,而是實際身體的活動,在身體實踐中完成的生命意義。

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就是在我們「虛而待物的身體活動中構成的。然而《莊子》認為我們不只要調整身體的活動方式來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而已,而且在相互諧調的互動中,人對自己理想的身體活動方式要有一種「反聽內視和「反躬自省。這種身體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向內的「反聽內視和「反躬自省,就是身體構成自身身體形象的過程,或可稱之為形成身體知覺的過程。比如當自已在打字時,除了調整我們的身體,使自已身體動作都能展現與情境中的條件協調的狀態外,在過程中還要去感受打字時自己身體整體的震顫狀態,像:肌肉的收縮與放鬆,整個身體的運動方向,自己身體在整個環境中的位置等。身體知覺的開發,不僅使我們發現身體所構成的、理想的總體生命藍圖如何,肯定、確認了自己所構成的理想的總體生命藍圖如何:而且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是身心合一的整體,引發一種與整個生存情境相互協調的、共同體的感受。這就是《莊子》所說的「物化。《莊子.齊物論》說: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人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所謂的「物化是人以其自已全身心的存在向物開放,讓自己的生命律動展現為因應外物之動而動的狀態,與外物形成一種交互同步、複調性的和諧互動。在互動中,人不僅致力於調整自己以與外物形成同步的互動,而且體驗著自己活動的成果,形成一種與外物合而為一的感受:但是這種一體的感受,這種與外物合而為一感受,不是自我縮減,放棄自我投入對象的密契經驗,而是如莊周夢蝶般,自己化作另一隻蝴蝶,栩栩然地與所交往的蝴蝶共舞,是一種與他物共在的感受,一種共同體的感受。所以「物化不是化身為對象,而只是調整自己,使自已與對象成為同一層次的存在,以與外物形成交互同步、複調性的和諧互動。雖然「物化時人是調整自已的活動使之與對象成為同一層次的存在,但是人在與物交互同步的互動中,是隨時保持著清楚的自覺,「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儘管在互動中會引發「人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密切不可分割的一體感,但是「周與蚑蝶,則必有分矣,人們不僅感受到整體,而且也能感受到自已是整體的部分,自已與共舞的對象是有分別的。(林文琪,2000)

此外,身體知規的開發,也使得人對自已與外在人事物互動時的身體活動婦身,產生一種全神貫注而且沒有外在目的性的知覺,以及引發「躇躊滿志的「自得之樂這就像《莊子.養生主》中庖丁解牛故事所描述的,解牛本來不過是個技術性的操作而已,但由於庖丁不僅追求技術的純熟,而且對自已整個解牛的活動過程,有非常清楚的感受,且能欣賞自已所完成的動作,引「躇躊滿志的自得之樂,賦與了生命活動審美的性質。

結語

回到本文主要的論點必須再三申明,生命的意義人不是現成的某物,而是我們所賦與的看法。賦與生命意義的方式,主要在根據某一個總體的計畫或是生命藍圖來構畫自己的生命方向,並實踐這種生活,如此才能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一個總體的生命藍圖,必須內化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是人觀,才能在生活實踐中發揮影響力。但是總體生命藍圖內化的過程,人是一勞永逸的追求,而是在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互動中構成的,隨著我們遭遇的不同、個人選擇的不同,所建構出的總體生命藍圖也會展現出不同的廣度與深度。

大體而言,我們可以持以構畫自己生命的總體生命藍圖有很多,比如各種理論模型,例如,醫學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歷史學的、哲學的……等等;或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傳統;或各種的等等。本文集中介紹較為人們忽略,但現在似乎又開始引起注意的一種方式,亦即透過身體來構成身體化、總體的生命藍圖。事實上,對身體而言,「生命藍圖的措詞並不恰當,因為身體化的生命藍圖並不是透過對象化的觀察所得到「視覺圖像,而是身體從內部感受到的身體活動狀態,亦即人們在具體的生存情境中,身體本身所感受到的、在身體中發生的、整體的震顫狀態。

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的建構方式與知識性的總體生命藍圖的建構方式人不同。知識性的總體生命藍圖是透過「為什麼的提問和解答的尋求在意識中這構起來的;但身體本身人問為什麼,身體構成意義的方式,是以相應情境作出不同的活動方式來展現的。也就是說身體會相應情境作出不同的反應,而這些不同的反應方式本身,就蘊含著身體對情境的理解。無論是意識所構成的知識性總體的生命藍圖,或是身體所構成的身體化的生命藍圖,對追求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者而言,二者都是同樣重要的。本文所以特別著墨論述身體所構成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旨在起大家不要因為身體化的生命藍圖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建構,並在無識意識的狀態下影響著我們生命的展,而忽略它。

文中分析《莊子》所敘的「心齋、「坐忘,來進一步說明古人對於身體化的、總體的生命藍圖有何構想。「心齋、「坐忘的身體經驗,並不是一種脫離情境的、純粹心靈的活動,而是可以在日常的行、住、坐、臥當中發生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在日常行、住、坐、臥的當下,關注自己的活動過程,關注自己的身體如何相應外界的人事物來展現如此這般的活動方式;並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身體的活動方式,以「虛而待物的方式向情境開放,展現應物而動的狀態,恢復身體與情境的直接交住;再則要有意識地開發自己的身體知覺,恢復我們與自已身體的關聯,從內部來感知自己身體的震顫狀態。如此,只要持之以恆,我們自然可以在自己日常的行、住、坐、臥中展現出和諧與平衡的身體震顫狀態,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並活出有審美意義的生命。

行文到此,熟悉傳統中國文化的者或許會發現:中國古代用來教育世之、國子的樂之教中,有許多演習禮議、樂舞的課程設計,這些課程至東周禮崩樂壞之際,孔子還依非常重視,並用來教育平民學生。這種重視身體操演的教育課程,意味著什麼呢?順著本文的脈絡,您或許會回答說:古人的禮樂教化課程,不正就是一套訓練學生如何在各種生存情境中做出理想的身體活動,建構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並開發學生身體知覺的課程(林文琪,20001)?沒錯!有與趣的讀者,不妨進一步去探究中國傳統禮樂教育的實質,或許可以從中解消您閱讀本文帶來的、有關如何建構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的疑惑。

參考文獻

郭慶藩輯(1974),《莊子集釋》。台北:河洛。

〔德〕赫爾曼.施密茨(HermannSchmitz)著,龐學詮等譯(1997),《新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

〔美〕瑞尼.威爾菲爾德德著,孫麗霞等譯(2001),《身體的智慧》。遼寧:遼寧教育。

〔法〕梅洛.龐蒂(M.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

〔法〕柏格森(H.Bergerson)著,肖聿譯(1999),《材料與記憶》。北京:華夏。

〔英〕尼古拉斯.布寧(NicholasBunnin)、余紀元編著(2001),《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北京:人民。

篇2

1医学研究生加强论文写作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各高校都要求研究生毕业时要在相关杂志,但是现实表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普遍不高,其原因有:①由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2],扩招后研究生师生比严重失调,有的导师兼职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②研究生学习心态不正确:学生忙于医学专业课,只关心计算机考试和英语考级,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文水平如何没人重视,很少有人下工夫学习中文,或学术研究心态浮躁,简单重复、模仿别人,导致学术论文质量问题很多。③研究生应用写作基本功差:一些人缺乏文科基础,文学、艺术修养及文字的基本功较差,语言文字表达欠佳,在论文写作时表现为论点不明,语句不通,逻辑混乱,错别字多,人文素质亟待提高。

2医学研究生提高论文写作意识的途径

2.1广泛阅读写作和阅读是紧密相连的。书籍和杂志中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贮存着人类宝贵的人生经验。阅读是通向科学圣殿的阶梯,可以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感悟人生道理,了解时代信息。古人云:“厚积而薄发”,持之以恒的阅读,必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阅读也是研究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科技写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必要。尤其是阅读与自己写作有关的本专业的文章和书籍,从其选题、取材、论证等方面认真学习、思考,分析其文章好在何处,有何特点,有何规律,可以使自己在业务能力和写作水平上快速提高。如果是初学者不知如何下笔,还可参考其格式,写入自己的材料、观点,逐步规范整理成文。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写作培训却能将文章写得很好,即源于平时的广泛阅读。

2.2建议院校开设论文写作及相关课程建议有条件的院校应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通过理论教学和写作训练开启学生的学术思维,针对研究生论文出现的情况,教师从论文的体裁、结构、语言、文字等方面予以指导,并适当介绍国家标准和编辑常识,为研究生正式进入课题研究和发表学术论文打好基础。实践证明,知识结构决定了一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为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结合医学专业,增设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并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规定必须修满的学分。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还可以推荐一些人文类经典书目,供研究生参考阅读[3]。

篇3

[关键词]经管类研究生 培养机制 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11-03

经管类研究生是我国经管类科研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管类科研队伍的科研质量。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体制虽然一直将科研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但是,通过多年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观察发现,我国现行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并未实现科研能力的核心目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念,从经管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出发探讨科研能力培养和以其为核心的培养制度构建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拟对经管类研究生科研能力核心化的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努力弥补上述不足,以提升经管类科研队伍水平。

一、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环节概述

目前,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科研能力两个环节,其培养时间的分配比一般为1∶1。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即传统的“教与学”方式)来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并辅以社会实践来培养科研能力。

培养单位对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有着明确的时间安排,即分列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而学术论文的发表及社会实践则在这两个阶段中自由安排。

(二)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问题

1.教学与科研相脱节

伯顿・克拉克教授在《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一书中曾指出,国际上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四个共同趋势,即大众化高等教育运动趋势、劳动力市场对各行专家需求的增长趋势、前沿知识和可教知识之间不断增长的断裂趋势、政府赞助和监督的增长趋势。克拉克教授同时指出,这四个趋势常常使得“科研从教学的环境中漂离,教学活动从科研场所拉开”。

克拉克教授所指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中十分突出,这使得国家对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培养,不仅仅在时间上有明确的划分,而且在培养的实质内容上、培养效果上也存有明显的非衔接性。

2.学术论文要求重量不重质

我国在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方面虽有弱化的趋势,但是仍有多数高校存在硬性要求。①从相关规定来看,各高校仅是将“是或否”发表学术论文与“是或否”准予毕业相挂钩,而对发表学术论文的途径、创新性、专业性等方面不予考量。于是,以功利性为目的发表学术论文不可避免。结果,虽然研究生按照规定发表了学术论文,但其科研能力是否真的获得了提高呢?姚利民等(2008)通过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认为与科研能力相关。这表明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学术的制度性要求脱离了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质。

(三)社会实践环节的设计缺乏科研能力内涵

目前,较多高校对经管类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安排,仅仅是套用本科阶段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做法来组织,即把社会实践停留在参观访问走过场的形式上,而缺乏深入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这种安排,不能够实现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和提高科研能力的目标。

(四)未形成以培养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

通过对经管类研究生各培养环节中有关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缺乏把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的整体意识,并没有形成以培养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系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具有系统观、全局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致研究生培养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社会实践环节甚至流于形式;学术过于指标化;教学、社会实践环节相对于本科生的教育而言,体现不出是针对科研工作者的培养而设计的培养模式。就整个培养环节来看,仅仅是形成了单纯以学位论文为科研能力培养方式的培养模式。

二、科研能力核心化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设计

(一)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与科研并重是19世纪初德国大学改革中威廉・洪堡提出的一个理念。这个理念一直是各国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来说,也应秉承这一理念。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是掌握知识的过程,而科研锻炼则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开展科研实践是合理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是经过了大学本科教育或者说是经过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测试的。这样,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就应以“专业知识深化、专业知识运用”为理念来进行,将研究生尽早纳入课题研究阶段,让课程学习作为课题研究的同步理论学习,这样就可以将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实现以科研为核心的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因此,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与课程学习的安排应该同步进行,并且力争实现课程设置可围绕课题研究进行弹性选择。首先,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导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学识背景和专业,与学生共同探讨后,确定出大致的研究方向。其次,学院需要根据研究生的专业提供较为宽泛的课程选择;导师在明确学生研究方向以后,协助学生完成以研究方向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安排。在此基础上,研究生由入学起就可以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综合起来;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所从事的研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向任课教师提出要求,并且可以提出专业知识应用性方面的问题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问题来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

(二)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柔性学术机制设计

发表学术论文制度设计的本意是通过撰写论文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但是,单纯的数量追求是无法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的。由于高质量的期刊相对于投稿者的数量而言是九牛一毛,同时由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尚处于培养提高阶段,因此,通过规范发表期刊来要求研究生,以达到提高科研能力的目的是行不通的。这也是截至目前,一些高校对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弱化的原因。而发表学术论文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因此构建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术制度势在必行。

1.柔性学术机制设计

一是学校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应该有“数量”要求,目的是通过外力强制约束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的锻炼”。二是通过对学术论文的质量要求提高其科研能力。“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术制度”的设计如下(见表1):将研究生依研究方向设立研究团队;允许和鼓励以研究团队为单位发表学术论文;针对学术论文设立专门的发表途径;设定针对研究生的评审环节;对已发表的论学术探讨和交流;对的激励以进步最大为原则。针对研究生论文评审的基本原则可以设定为:存有学术不端态度问题的不予发表;积极发表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至于这类论文在方法上、结论上的合理与否可以再度探讨。

2.柔性学术机制预期实现目标

通过柔性的学术制度设计可以实现以下五方面的目标:(1)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合作进行专业知识的迅速补充;(2)通过特设的发表途径,使研究生的努力成果都能有所展现;(3)基本评审原则设计的目的是:端正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态度、鼓励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创新精神;(4)对已发表的论文设定学术探讨和交流环节,可以使研究生在所钻研的领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5)的激励原则是使所有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不断获得进步,而不是单纯谋求论文的发表数量。

(三)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机制设计

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应不同于本科,应该以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进行设计。经管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环节应该依照经管类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指导性特征,采取“参与课题”的方式来进行。我国大部分研究生导师会组织自己的学生参与到其课题中来,但这种实践活动的参与仅是导师自发性的,是局部学生的参与,还未形成制度化。

国外许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生科研组织,这些组织由社会、科研机构、 企业、 学校等多方组建,目的是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机会并推动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在这些组织中,研究生不仅可以参与课题的研究,而且还可以申请独立承担课题。

以上方式为加强我国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借鉴,即组织专门的研究生科研机构,该机构以高校的科研力量为支撑、以高校教师为指导团队、以研究生为业务骨干,按照市场的运行机制,承揽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研究课题,目的是让研究生通过参与完成实际的科研课题,真正在实践中使科研能力获得培养和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尚处于培养阶段,科研团队的组织设计应该仍以团队为基本的工作和考核单位,以科研进步最大化为主要的激励原则来进行。

三、结论及建议

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应以教学围绕科研进行安排、以量为约束以质为目标、社会实践以“参与科研项目”为根本内容,从而形成“提高科研能力”贯穿始终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

在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下,培养院校应该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提供宽泛的课程选择,对每一门课程设置教学团队,从而为研究生课程提供即选即开的条件。二是根据研究生的科研方向,设置科研团队,团队中配置相应方向的指导教师。三是为研究生提供专门的途径、设定专门的论文评审专家团队,包括匿名评审专家团。四是为研究生科研团队设定专门的科研奖励基金和科研奖励机制。五是制定鼓励各学院承担各级课题、通过课题参与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激励机制。六是制订旨在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业务能力和指导动力方面的激励机制。

[注释]

① 通过各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到:姚利民等(2008)对重庆、湖南高校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3.4%的学生指出学校要求;56.6%的学生指出学校要求在核心期刊。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秀珍,符得团. 再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1).

[2][3](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 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

[4] 李娟. 研究生科研管理的制度设计[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篇4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导师制;问题

作者简介:王春玲(1973-),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孙明玉(1979-),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山东烟台264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15-02

近年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培养出大量高精尖人才。但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如一些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过多,师生交流不够充分,导师自身素质与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导师过分依赖,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少等。这些问题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指出,要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1]本文拟从导师和研究生两个方面对当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归纳,并对今后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对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有所助益。

一、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1.从导师方面来看

(1)所带研究生数量偏多。调查数据显示,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含10人)。[2]导师本身既有科研任务、研究课题,有的还承担教学任务或行政工作,造成导师负担过重,体力和精力跟不上,无暇顾及研究生。2011年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年龄在61~65岁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为6666人,66岁及66岁以上的为5061人。[3]每年有大量研究生指导教师退休,这需大量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填补,而由一名研究生成长为一名年轻导师需几年的时间,传统的“手把手,师傅带徒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难以造就出大批高质量的研究生,势必要求导师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2)对研究生指导较少。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对研究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但有的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导师对研究生疏于指导。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指出,目前研究生很多几乎是处于“放羊”状态:“师生之间一两个星期见一面,而有的要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能上一次课。有的导师忙于自己‘赚外快’和‘做学问’,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有的甚至导师与学生‘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科研、行政、校外活动较多或长期在国外,对研究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对研究生的学习不闻不问;另外,并不是指导教师没有能力指导研究生,而是认为既然已经是研究生了,应培养其独立研究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论文课题就应该让他自己独立去完成,教师不必过问和指导。导师制中导师的指导很重要,通过个别谈话或小组交流,导师可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思想动向、学术倾向,以便及时予以指正,减少学生学习上的盲目性,学生也可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中养成谦虚谨慎的作风,培养宽广无私的胸怀、乐于助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科研合作精神、团队精神,还可实现教学相长。

(3)导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导师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如上所述,有的导师责任心不强、师德不高,出现“导师不导”的现象。同时,也有的导师业务素质不高、基础知识不甚扎实、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思维,还有的导师不能正确对待科研成果的归属、名利、研究生的培养与科研协作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在近作《想象的异邦》中剽窃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1987年出版的《当代人类学》,[4]在学术界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知识的传播者、学术上的引导者,而且是他们行为的楷模,“名师出高徒”,如果导师自身素质不高,又如何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生呢?当然,大多数导师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精湛的业务水平、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襟,但有的在教学方面缺乏教育艺术,不重视教育方法研究,不能根据不同研究生的不同特点讲究教学与培养方法,因材施教,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能传之以渔。因此,导师应探索育人艺术,增强育人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素质全面的研究生。

2.从研究生方面来看

(1)学生对导师过分依赖。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大多数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但也有一些研究生没有认清导师只是起点拨、指路、启迪的作用,只是在思想、方法上引导、启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开拓能力和求异思维,认为有了指导教师,凡事都可以依赖导师,有了导师的保驾护航,拿到学位是没有问题了,缺乏自觉性和积极主动精神。在学术上不勇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以至于使导师每一步都要亲自指导,把着手教,导师本身就有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研究生的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导师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2)学生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少。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科技问题的重任,如何使研究生教育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更直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一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学习书本知识,参与实际工作较少,不能密切地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重书面知识、轻实践能力的观念,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也不主动从事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有些导师是“从校门进校门”,虽然有较高的学历,善长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较多的科研成果,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与企业联系不够,没有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在与企业联合申请项目、合作攻关或合作培养研究生方面较薄弱,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不能满足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社会经济建设实际工作的需要。尤其是理工科方面的研究生,要培养其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导师要有实践背景,具有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这必然影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单一的导师制向多样化的模式转变。

二、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

1.从导师方面来看

要完善导师制,就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一流的人才取决于一流的教育,而一流的教育取决于一流的师资,即要培养素质优、层次高、业务精、结构好的导师队伍,只有造就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才能培养出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生人才。

首先应加强导师的素质培养。研究生导师不仅应具有崇高的思想素质、精湛的业务水平,而且应具有广博深厚的人文素质。高素质的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给学生以良好的启迪和榜样,因此导师应积极加强师德建设,注重思想品德修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学识要扎实、宽广、深厚,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课题攻关,研究工作要充满生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人文素质基础课修养,阅读哲学、艺术等书籍拓宽知识领域,参加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各种活动,从而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

其次应完善奖罚制度。目前导师制中的一些问题源于奖罚制度不完善,该奖的不奖,该罚的不罚,有的导师兢兢业业,有强烈的育人意识和奉献精神,将全部身心投入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上,但现有的制度没有对这些育人有功的导师进行奖励,真正从物质生活、政治待遇、科研条件等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有的导师对研究生疏于指导,放任自流,全身心扑在从事校外经商活动上,对研究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但现有的制度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机制。所以大学应建立一套奖罚分明的规章制度,完善导师制遴选制度和教书育人制度,将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作为衡量研究生导师是否合格以及聘任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不负责任或不能胜任者要及时调整。对在研究生培养中教书育人工作或成绩突出的导师予以奖励并优先或破格重用;对在研究生培养中未能以身作则的导师应给予必要的教育或处分。

2.从研究生方面来看

首先,研究生应积极向导师学习请教。研究生导师大多有宽广的视野、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研究生从导师身上可汲取丰富的营养,所以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向导师学习、请教,从导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实践中学会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研究生大多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烦恼”,导师在家庭、生活、学业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切身体验,所以研究生应经常与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朝夕相处的导师交流。导师设身处地地与研究生沟通、交流、指导迷津、督促研究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学生可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端正人生的态度,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业中去。

其次,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考核。我国研究生在校期间除了进行所学课程的考试外没有其他形式的考查,学生只要能在指定时间内学完必修课程,通过考试,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即可获得研究生学位,研究生淘汰率很低。事实上,很少有学生因论文答辩不合格拿不到毕业证,这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形成了研究生中较为普遍的懒散现象。所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重视研究生论文答辩。只有建立严格的学术考核办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再次,改变研究生的思维模式。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导师指导,学生照着做;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锻炼。在美国,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就是“不要轻信任何结论,甚至包括自己导师的结论”。在我国研究生大多信奉导师的结论为真理,不讲有争议的话题,这对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造成许多研究生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不强,往往几年下来只是多读了几本书,思维方式并无大的转变。所以研究生应转变观念,研究目前尚未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解放思想,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EB/OL]..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2008中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J].科技导报,2009,27(13).

篇5

1.1人文素养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①人文知识、方法层面,即对各种人文科学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水平;②人文精神层面,对常见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特征的把持程度,如气质、人格等。

1.2医学人文素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体,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医学人文素养,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患者生存价值的关怀;它是医务人员非技术因素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责任情感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长期修炼和内化的结果,均关联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若忽视人的社会性质,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就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1.3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辩证关系

医学包括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绎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学人才的进步。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或只重视其一,不重视其二,顾此失彼,均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不论是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还是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处理,都要遵循这规律。

1.4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文知识:熟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2)人文思想:能将学习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人文方法:能运用人文基本方法去分析、提出和解决医学及其相关问题;(4)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自觉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注重对患者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这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

2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2.1人文课程的局限性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以课程讲授为主要模式。然而,研究生3年学习期间、只有半年时间在校本部集中授课,而且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种类十分有限,一般只有大学英语、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几门课。这种“短时间、少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已无法满足临床研究生所需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亦不适应临床研究生教育特点。

2.2人文教育内容缺乏实践针对性

不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还是本科阶段的陈旧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需要更新、更高的人文素养能力以帮助解决临床实践、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中所面临的价值理念、人际沟通、人文关怀以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多数调查研究表明,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很有必要,但对研究生成长的帮助呈下降趋势。这不是说人文课程对临床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没有意义,而是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不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人文课程没有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即在医院尚未建立人文教育基地;另一方面,人文教育没有贯穿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教育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

2.3人文教育忽视了临床研究生多样性背景

临床研究生的来源参差不齐,有的从本科直接考研的,有的在医院上班后读研的。来源不同和背景不同的研究生对学医的首要目的、个人利益、医患纠纷等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也必须注意个体差异。现在部分院校的集体授课、无差别指导等形式不能适应研究生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

2.4导师忽略对研究生的人文教育

多数学校对研究生导师考核只注重科研成果,有关导师职责中没有硬性规定导师对研究生人文素养负责;因此,不少导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教育。由于科研成果是评价教学和科研产出的最直接标准,研究生往往成为导师实验或者项目的主力军,造成多数研究生认为与导师的关系是“老板雇员型”,如同学之间交流时,把自己的导师通常称为“我的老板”。最终导致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几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一些基本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文关怀能力低下。

3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然要求

3.1Engel医学模式与人文素养

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学 和内科学教授Engel于1977年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Engel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该模式认为人患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把患者当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因此,医生不仅应该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还必须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Engel模式以“人与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强调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要求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并要真正尊重、理解关爱患者,加强医患感情沟通,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3.2“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与人文素养

现代医患关系已由“主动-被动型”转变成了“共同参与型”,患者主动参与医生的诊疗活动。古代西方医学之父Hippcrates曾经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博大的仁爱之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然而,当前医疗市场渐趋于市场化,医患关系呈现“物化、经济化和利益化”倾向。患方辱骂、殴打、敲诈医生,围攻医院,更有甚者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事件在各地频频“上演”,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当然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有患方认知差距,也有社会因素等,然而在医疗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构成医患互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导致的纠纷约占2/3。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爱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用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适当的人性关怀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3.3创新能力是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共同表达

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生教育“重专业、轻人文且二者分离”。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各临床科室轮转实习,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知识和医疗实践整合,最终导致研究生实习质量与临床效率低下、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其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没有人文动力,就没有工作上的尽心与科研上的创新。研究生皆有创新潜能,但其创新欲望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需要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支撑。“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不存在脱离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突破现有思维的转换。”人文教育缺失可能会使研究生因知识结构的单一而无法顺利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这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尴尬,如少数“知名学者”时常出现学术腐败问题等。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使用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衡量研究生合格与否的依据。对人文教育不重视,只会抹杀研究生的韧性和个性,使之无法拥有持续的热情、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成为“缺乏批判思维与独立创造能力、丧失精神追求”的单向度人(One-DimensionalMan),从而导致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创新动力不足。

4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创建与探索

4.1确定导师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孙鹏等和宫福清等研究建议,医药院校要建立“一贯式、内省化、全维度、双螺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一贯式”是指人文教育持续整个研究生教育期间,并延伸至医学生涯;“内省化”是指将显性教育成果如知识、能力与隐性教育成份如感悟、体验、激励,通过心灵感知和情感震撼,内化为研究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全维度”,是指从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分别构建子体系,形教育的支撑体系“;双螺旋”是指生命健康的维护既需要研究生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研究生“救死扶伤”的综合素养能力。基于上述人文教育体系,加上导师的地位与作用,即导师制为研究生与导师深度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研究生在与导师的密切接触中,能充分感知导师的言传身教,导师的一言一行、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均深刻地影响着研究生。这样,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最有效地把人文精神渗透、融合进去,成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力军和第一责任人。

4.2完善导师遴选和评价制度

正因为导师是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要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导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人文素养。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不仅要对导师的学术修养和业务水平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对导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定。作为一名导师不仅应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为人师表。对于不负责任和学术不端的导师,应立即停止其导师资格。青年导师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高达近50%。青年导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自身精力充沛,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饱含爱心,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素养不够过硬,育人意识不强,育人方法不得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青年导师的教育与管理,对于将临床研究生培养为“合格医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3利用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平台,开展研究生人文教育

根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每学期开学初有计划、针对性地提出6~7项医学人文讨论主题或基于背景的讨论专题,研究生在适当的时间就他们感兴趣的、与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与导师进行深度探讨,以摆脱目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反感的说教式空洞理论以及教师讲授、研究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授课模式。期末每位研究生要提交一份医学人文讨论报告或论文,其中优秀的鼓励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从2011年2月开始至今,在我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实施了该项“平台人文交流”教育,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对20多项主题的相关医学人文问题在实践背景下面对面地进行了系统、深度探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4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

临床实践是研究生直接、大量接触患者的时期,有助于帮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深化理性认识,是人文教育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点要与其临床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紧密结合。①培养研究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的优劣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互信、减少医患纠纷。②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应用语言文字、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的习惯,同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还要融入法律知识,既维护患者权力又保护自身利益。③培养研究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去救死扶伤,用和蔼、微笑去温暖患者,用关爱、自信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廉洁行医,不以医谋私。④培养研究生人文关怀意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选择经济、适当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⑤要在查房、手术、抢救等医疗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些素养往往是通过课堂的说教无法完成的。

4.5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中渗透人文教育

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真实、准确的科研态度既是科学研究的根本需求,也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近年来研究生中屡屡发生的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声誉。挪用或剽窃他人成果、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等,这些在以前甚少听闻的科学道德失范行为如今已司空见惯。作为导师,要在研究生“科学选题、科研实施以及科研总结”全过程中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指导研究生科研选题时遵循“需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原则,从战略上选择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研究生要认真书写科研开题报告,并严格履行开题程序,导师及其专家组要审核和批准其开题报告,这样既让研究生明确自己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进度,又有利于导师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避免重复研究与学术腐败。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导师要跟踪研究生实验实施过程,检查其科研实验记录,是否“真实、准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实验过程中杜绝“数据造假”。对研究生论文,导师必须严格审查、修改后方能发表和提交。只要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过程真正负起了责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团结协作精神、科研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4.6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篇6

摘要:魏晋南北朝史学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史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笔者重新回顾学术界关于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原因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和形成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特点的原因。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学;文献综述

魏晋南北朝史学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史学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无论是在历史编撰方面,还是史学思想方面都有着相比以往的空前发展。国内关于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研究已有非常丰富的专著,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方面专门的研究著作国内学者对此问题讨论也非常热烈。

根据董文武的《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述评》一文可知。关于魏晋南北朝史学兴盛的原因,在这方面代表性的论文有瞿林东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学的发展》、黎子耀的《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地位》、朱仲玉的《魏晋南北朝史籍散论》、王俊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顾奎相的《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探源》、高国抗的《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巨大发展》等。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论文研究的着眼点与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得出的结论都大致相似,可以说国内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是基本达成共识的。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辈出,史籍数量增多,史书体裁众多,史学思想发展的原因,得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史学发展繁荣的结论。

笔者将收集到的材料分两个时期。笔者认为以九十年代作为划分的标准,九十年代之前的文章侧重于现象和原因的概括和介绍。九十年代之后文章则更多从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特点出发进行总结性的论述并从新的角度提出和以往不同的相反的声音。

一、九十年代的国内研究成果

黎子耀在他的文章《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地位》中着重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利于史学发展的客观条件。他认为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从而确立了纪传体的编撰体例,这对魏晋以后的史学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有利于褒贬人物的史学思想的发展,使得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史逐渐取得独尊的地位。

高国抗在他的文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中首先提出过去对魏晋南北朝认识存在的问题:“现在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衰落停滞时期。属于‘黑暗时代’。我们认为,这并不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在详细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繁荣的表现后,他指出了这一时期史学繁荣的几个原因,其中他认为“文献资料相当完备,这是魏晋南北朝的史学获得发展的条件之一。”这个观点首次提出,显得格外的新颖。

刘隆有的两篇文章内容相似,《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的内容更为充实,论证更为系统。在文章中作者围绕“发展为堪与经学分庭抗礼的一门独立而重要的学科”这个问题的原因展开讨论。他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从量的方面来说,一是写史的作者多,二是史书的数量多,三是史书的种类多。其次,这时期在地主阶级上层及其知识分子中,对史学的钻研已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总之,作者认为社会的迫切需要同史学自身发展进程的结合,这是我国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能以走向独立的根本原因。

顾奎相在文章《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探源》中强调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是由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他指出史学与政治的紧密的联系,中国又自古就有修史学史的优良传统。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为使国柞长治久安,重视史学,把它视为巩固统治的重要工具,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史学地位,应是这一时期史学繁荣的关键所在”。

柳维本的文章《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总结了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特点,其中也有对形成其独特面貌的原因分析。作者将这一时期是史学特点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撰述当代国史;二、各少数民族史的撰述;三、在南北对峙中,争正统,利用史学着作相互攻击、贬斥;四、史官分职,撰注分工;五、社会矛盾的发展,促进史书的种类增多;六、“史学”的设置、“史部”的确立。

这其中过去文章未曾提到的是南北朝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史学上表现为激烈的“正统”之争。不同民族的统治者为表明自已的地位和所建政权的合法性,纷纷利用史学为本朝歌功颂德,这虽然会导致歪曲历史事实,给史学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史学才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

蒋家骅从意识形态领域来解释当时学士大夫的思想风尚的改变原因,九品官人制的确立,儒家经学因而衰落,道家玄学的兴起,社会上清谈之风因而流行,佛教继续昌盛,唯心论的哲学地位因而加强,学术风气的转变,因而著作家亦不以翰墨辞赋为满足。这些变化自然迫位学士大夫改变学术研究的方向。

二、九十年代后的国内研究的新思维

在黎敏、胡巧利合写的《繁杂≠繁荣――论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繁杂及其原因》一文中,作者从另一角度来看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发展出现的“貌似繁荣实则繁杂的情况”。 他们认为,魏晋南北朝史书留存不多,流传不广,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的价值不高,杂而不精。文章观点笔者觉得不太妥当,仅因为这一时期留存史书不多就断言其价值不高,未免太过牵强。

高敏在《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兴盛及其特征和原因》一文中全面总结了之前学者的观点,文章涵盖的内容很全面。同时作者也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他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编写体裁为增加,既是史学兴盛的特征与表现,又会反过来促进史学兴盛与发展。”

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特点和成因结合起来论述的是石荣伦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特点及其成因》一文,作者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对新王朝的建立认为系天命所归虽无直接的否定,但已不占主导地位。这反映了史学指导思想的改变,“天命重人事”。这一时期的史家在作史的指导思想上开始从天命论、神意史观向总结历史经验上过渡。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文章,这一时期还有一些文章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概括性介绍。如瞿林东先生的《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与史学特点》,李颖科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学发达原因新探》,以及王海燕在唐山师专学报上发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概述》等,本文就不一一记述了。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研究方面的专著还有很多,例如:金毓黼的《中国史学史》,王树民的《中国史学史纲要》,李传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等等,这些前辈的研究成果在本文中都没有反应出来,这是我这篇述评的不足之处。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魏晋南北朝史学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即是在两汉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体裁的基础上发展进步的,又对其后的中国史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考察这一时期的史学特点和概括时必须肯定其是中国史学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并对这一时期的史学成就做更为充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黎子耀.《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地位》[J].杭州大学学报,1979年9月,第3期.

[2]. 高国杭.《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巨大发展》[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4年,第三期.

[3]. 刘隆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J]. 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第1期.

[4]. 顾奎相.《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探源》[J]. 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2期,总第三十七期.

[5]. 刘隆有.《魏晋南北朝史学散论》[J].求是学刊,1985年,第3期.

[6]. 柳维本.《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J]. 过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1期.

[7]. 蒋家哗.《论魏晋南北朝史学兴盛及其原因》[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8]. 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丈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9]. 黎敏、胡巧利.《繁杂≠繁荣――论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繁杂及其原因》[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论文专辑,1990年,(75一79).

[10]. 高敏.《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兴盛及其特征和原因》[J]. 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3期.

[11]. 石荣伦.《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特点及其成因》[J].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

[12]. 李颖科.《魏晋南北朝史学发达原因新探》[J]. 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

[13]. 瞿林东.《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与史学特点》[J].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篇7

关键词:读者;情报需求:读者工作

认识图书馆读者工作中读者对情报的需求特点,是发现和解决读者工作问题的思想前提。这里的读者工作问题是指图书馆现阶段的读者工作与读者需求的特点还不相适应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读者工作的发展就是在图书馆管理者不断发现和正确解决读者需求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进入信息时代,读者的需求变的比以往时代更加强烈。使图书馆传统的读者工作许多模式面临诸多挑战,进而产生许多不适应问题,因而为读者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如许多哲学家所讲的,当某种社会问题出现的同时,通常也孕育着解决这种问题的条件和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各系统中的应用,正在创造出一种读者工作的新模式――信息化服务,虽然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信息服务还很不成熟,但却在适应新时期读者需求特点方面表现出传统读者工作模式所没有的优势。

一、新时期读者对情报需求的特点

(一)情报需求的特点

1.情报需求的伸缩性

对于没有任何情报资料的需求者来说,他们最初的情报需求可能是同样的,但在满足了一定情报需求之后,他们就会在情报需求的层次、项目和程度等方面有所不同,这种伸缩性在情报市场中比在物质市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情报需求的复杂性

由于情报需求者各方面条件不同,他们对情报需求与满足方式自然不一致,因此文献情报服务必须面对这种情况,采取多种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来满足。以高校为例,高校是产生情报信息的部门,也是情报需求的部门,而且产生和需求的频率很高,因而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按知识结构大体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工程师)、助教、研究生、本科生,此外还有校、院、系领导及教学科研管理部门,他们是高校情报的主要用户。教授,对情报需求的特点是“尖”“新”“全”,即不仅要了解学科前沿的一般情况,还要掌握前沿冒尖的东西,即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前景及今后的预测。所要求的情报要新,对各种动向反应要敏感,在我国图书馆信息技术正在起步,对资料时间上的要求,至少要“新”到当年;全,则是所利用的文献要全,要有多方面的文献,他们比较强调外文期刊,国际学术会议录,博士、硕士生学位论文及本学科国际权威专著;在文献的语种方面,最好能获得英、俄、日、德语种文献。此外他们还很重视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以此来丰富并发展本学科。讲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也有一部分搞科研,对教学而言所需的材料主要是教师和参考书,对文献一般引用较少,但在编写教材时则要参阅更多的资料和了解学科发展动向。这部分人为数很多,一般占教师总人数的60%,特点是人多需要量少。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前期主要任务是修满有关课程的学分,后期主要任务是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写出高水平的研究生论文。做实验、写论文,首当其冲是提供本课题研究的情报文献背景及研究现状。因此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从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文献和情报,对此他们是十分重视的,他们不仅要求手工检索也要求机器检索。他们对文献情报方面的要求,一般由导师提出和确认,其内容和广度大体与导师相同(因为导师要求研究生做到的他本人必须先做到),只是在深度上低一个档次。以上可看出,不同职称的人,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对文献需求各有侧重。

3.情报需求的发展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会产生新的情报需求者,如我国乡镇从不需要情报到需要单项生产技术的情报信息,进而发展到需要综合性的情报信息。

4.情报信息的可变性

随着社会各种条件的变化,情报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或由誉在需求变为显在需求或由微弱需求变为强烈需求,如我国专利制度实施以后,使得查找专利的需求者增加,而在此以前,这些需求者可能是潜在的。

(二)新时期读者对情报需求特点

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信息时代,读者由于对知识的需要和对情报的重视,从而对情报需求的共同点越来越集中。

1.读者对情报的需求终身的特点

中国有句“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话,表达的是人一辈子都要学习的思想。建设现代化的国家,“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概念正在提出,在以往发展节奏较慢的社会中,承袭老一辈的谋生技能或掌握一种谋生手段就可以过活一辈子,但在快节奏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却已经不行。面对信息时代变化,年纪大、经验多的传统优势已变得不明显。可以说,在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竞赛中,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现代社会的加速度发展,使不同读者产生了比以往时代更为强烈的不断对文献情报需求的特点。正是在此情况下,人们愈加关注“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哲理。随着图书馆读者工作依据读者需求特点而开展创新服务,读者情报需求终身的特点的理解也将不断深化。

2.读者对情报需求的自主特点

由于信息技术在文献情报信息领域的迅速发展,读者对情报需求的自主特点表现在:一是在对情报的主动特点,以便使自己跟上时代步伐;二是读者对情报需求选择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生存的技能;三是随时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对情报需求具有主动性的特点。

进入信息时代,读者对情报需求自主的特点,变得愈加突出起来,其原因在于:现代社会激烈竞争造成的压力,机会以及对社会更多的依赖,使读者对情报需求的主动性变得更加激烈起来,现代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读者有了较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因此满足学习“消费”的条件比以往更好。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图书馆各系统中的应用,为读者的情报需求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3.读者对情报需求的开放特点

绝大多数情报需求者在社会组织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其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及空间是相对固定的,很难在固定时间和封闭空间进行情报需求,由此也就使读者对情报的需求呈现出开发的特点。但是在教育资源和情报信息源不足或分布不均问题,加之信息技术发展还不足以解决这种不足或不均问题的传统社会条件下,对于情报的需求者来说,对情报需求受到抑制,进入信息时代后,虽然读者对情报的需求与文献资源不足或分布不均的矛盾依然存在,但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情报信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却在相当程度上放大了现实不足的情报信息资源,并使分布不均的信息、情报资源在虚拟现实中得以均衡,为读者超越时空限制进行情报需求提供了现实可能。

4.读者对情报需求的功利特点

现代读者的情报需求的根源在于人对全面发展的追求,直接地说推动读者对情报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对现代社会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考虑。可分三类:一是想谋求更为理想的社会角色,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二是保住已有的社会角色而不被社会淘汰;三是在社会结构性调整所造成的流动中找到适合于自己扮演的角色。这体现着现代读者对情报需求的功利特点。特别是当这种需要必须通过付出金钱、时间精力的代价才可能得到满足的时候,读者对情报需要的功利特点就会变得愈加明显。

二、新时期读者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进入信息时代后,读者在现代社会中所感到的竞争压力、流动的机会和对社会的更多依赖,使读者产生了比之以往时代更为强烈的情报需求,与此同时现代社会迅速进步,也为满足这种强烈的情报需求提供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支援。对于情报需求来说无疑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过的大好发展机遇。图书馆读者工作针对新时期读者对情报需求的不同特点,而不断创新和发展变化。

(一)读者工作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读者对情报的需求,离不开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庞大系统,探讨读者对情报需求的特点,就在于构建能够满足读者情报需求的读者工作新系统,不同读者对情报的需求不同,新时期图书馆读者工作要根据上述读者对情报需求的不同特点,建立适应现代读者需要的读者服务工作,就是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建立情报资源体系,针对特定用户群开展情报服务,使用光盘、网络等手段,使情报查找方便。

1.关于读者服务工作观念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改革问题

信息时代开展情报信息服务,以信息和知识为主,不以书为单位,逐渐向数字化的情报信息发展。在传统的读者工作极其管理模式中,作为情报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决定信息情报收藏、开发与利用等,读者只能是被动的需求者,其对文献的需求也被限制在特定时间空间里。这种模式对部分低层次读者来说是需要的,但对新时期的读者来说则是不相适应的,读者情报需求需要的自主、开发特点,要求情报的管理者在帮助读者确定对情报需求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和支援服务,也要求在读者需求的情报资源方式、时间、空间等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选择条件。虽然我们现在对现代读者工作及其管理模式的认识还不清晰,读者工作的原则是满足读者的需要,近年来,普遍被人们认同的针对读者不同的特征,区别服务的服务理念,为我们认识和解决传统的读者工作与现代读者自主和开放式的对情报的需求问题提供了思路。

2.关于良好读者工作环境的营造问题

读者工作在旧的垄断性事业进行管理的情况下,直接决定了读者工作的组织式机构生存发展,同读者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和功利特点,没有直接的影响和联系。因此带来了传统的读者工作规范、有序的特点,同时也带来了读者工作活力缺乏和对读者对情报的需求不能主动适应的僵化弊端。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作为具有情报信息资源中心地位的图书馆,面临着巨大改革挑战,在利益驱动下,不同层面和种类的情报信息组织或机构都在努力研究和探索如何满足新时期读者对情报的需求问题,传统读者工作体系的僵化弊端正在得到克服。笔者认为读者工作要对读者对情报需求的功利进行认可,读者工作的创新要适应现代读者对情报的需求。

(二)依据读者对情报的需求采取的措施

1.基础工作

这是经常地、持久地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工作,它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又不是具体到为某人某课题服务但要持之以恒,本校乃至本系统的成功常窝于这种基础工作之中,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应开展的工作:一是中文核心期刊题录索引、文摘和重点中文图书专著目录,主要提供读者图书情报信息、了解动向用,因为不存在语言障碍,它的读者可以是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同行;二是外文核心期刊题录索引、文献和重点外文图书专著目录用,这是根据读者反映的要求、供信息扫描用,对正、副教授及部分讲师,他们的外语水平较高,可以直接提供原文而不经翻译。这样可以做到快,也可以减少由于翻译而引起失真现象。这部分读者可以采用“送情报上门”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服务于读者。而对大多数外语水平不高的读者,还须译出在公共阅览室展出;三是编制国际学术会议录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索引,主要为正、副教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服务,一般可以不用译出;四是编制专利目录和产品标准目录,为学校和本校系统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一般只需要译出文献的篇名,如读者需求全文则另行代译;五是编年鉴、手册、索引和国外(同类大学)简介,提供校、系和导师用;六是按分类途径和作者途径编制本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的文献篇名索引。

2.目标服务

以本校的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及学科带头人为目标,瞄准为其服务。一是定题服务,即重点科研项目从选题、中间试验到最终成果鉴定,都要提供情报背景及情报分析研究材料;二是定人服务,为学有专长的知名学者单独提供情报服务;三是瞄准国外同类学校、同类重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进行文献跟踪,为本校服务。

3.咨询服务

一是辅导读者使用中外文工具书,特别是一般教师和本科学生要具体指导;二是宣传计算机检索文献的优越性,协助用户选择关键词,写好检索式,填好咨询单,利用校园网等网络终端;三是做好教学科研中的其他咨询服务。

4.提高情报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

做好新时期读者工作必须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一是图书分类方法要掌握,注意交叉科学;二是学习目录学;三是熟悉和熟练使用计算机;四是遵守职业道德。

(三)读者对情报需求的最佳结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情报需求的特点有:求快、求实、求新、求近、选择、求专、求静、习惯、求知、探索和创造等心理特点。因此可以说,情报需求的特点就在于对文献情报有着广泛全面及时省力的需求。由此我们可以构筑一个情报需求的最佳结构:一是最小的代价,使需求者耗费最小的精力,使用最小的物质,冒最少的风险;二是最高的效率,使需求者在最少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三是最恰当的情报,使需求者从浩瀚的情报流中得到小量化、最优化的对口服务;四是最好的效应,使需求者经过情报活动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劳动效果好,能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是情报需求的最佳结构,图书馆读者工作根据这一结构有针对性的、创造性地开展,使读者工作得到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斐章著.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5.23-24.

[2]陈汝翼.论高校情报需求[M].辽宁:大连工学院出版社.384-395.

篇8

关 键 词:体育学科;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学科规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6-0001-07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opinions put forward in DONG’s paper from such 3 aspects as disciplinary attribution, disciplinary scale and disciplinary regulation,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standards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correctly understand currently faced issues about external standards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follow and refer to general pattern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regarding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exert the guiding functions of academic research via the building of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and its own theory system; strive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other disciplinary areas while perfecting its own theory system.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disciplinary attribution;disciplinary scale;disciplinary regulation

2011年3月,由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上升为新的学科门类。与其同时申报学科门类的体育学却铩羽而归,这在体育学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有体育学术期刊甚至专门为此设立专栏进行学术争鸣[1-3]。学术争鸣或者学术批判可以对以往理论和实践的不足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不断积累,特别是对于近几年发展较快、问题较多的体育学科更是如此。然而,学术争鸣或者批判性的反思需要一定的前提,即学术批判必须建立在对已有文献的理解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否则其论证和结论都难以成立。2015年第3期《体育科学》刊登董德龙等的《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一种学科方向探究》(以下简称“董文”)。“董文”在反思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核心观点:以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及学科规制为外在标准的中国体育学科,在规模和规制上已基本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问题关键在于学科的“内生发展”。并从学科内容、研究范式、知识建构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方向[4]。

对于这一观点,笔者认为“董文”能够从学科内容、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3个层面提出体育学科的未来发展的3个方向:关注问题、解释研究、内生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对于“董文”在整个论述过程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不能完全认同。尤其是“董文”对体育学科3个发展方向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历时”形态批判的基础上,这就意味着,如果“董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反思和批判不够合理或者未能充分理解以往文献,那么“董文”3个发展方向(创新之处)将成为无因之果,其科学性和思想性也将受到质疑。本研究从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学科规制3个方面入手,在研究“董文”所质疑和批判的文献中的观点基础上,指出“董文”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一步深化讨论了体育学科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就中国体育学科未来发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与“董文”作者进行商榷。

1 商榷的起点

关于学科归属与体育学科的发展问题,“董文”开篇即指出:“许多研究指出,由于中国体育学科归属或体系分类不明,导致了学科自身范围的模糊以及学科根基的薄弱,进而衍生了学位、学术管理混乱、国家立项获奖的局限以及学术、学问的缺失。”并在文章中的第1部分 “学科归属是否不明?”、第2部分“学科规模是否有限?”、第3部分“学科规制是否松散?”以反问的形式,从3方面对前人文献中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批判。为了使问题的讨论体现学术研究应有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笔者对“董文”所标注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深入研习。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董文”在质疑的这些“许多研究”的观点中虽然标注3篇不同作者的文献[5-7],但实际上,“由学科归属不明所衍生的学位、学术管理混乱等问题”,包括“董文”在第1部分中对“体育学没有按照学科属性划分所导致的问题”、“国家各级课题申报中‘体育学’术语模糊”、“体育学术期刊示范性弱化”、“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管理混乱”4个导致体育学科归属不明的理由为主题,所展开的对前人观点的质疑和反驳均是来自参考文献[7](以下称“易文”)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董文”第2和第3部分。

基于此,为便于阅读和还原被批判观点的真实,本研究主要以“易文”的观点作为对照,与“董文”作者进行讨论和商榷。

2 关于学科归属

2.1 关于学科分类混乱与学科归属

“董文”对前人的研究提出质疑:“学科归属不明的理由之一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没有按照学科属性来划分……,学科范围模糊、学科性质难以定位等问题,以至于‘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并认为:“学科归属不明与一人多能的现象之间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即使体育学科不划分二级学科,同样会存在这种一人多能的现象……这只能表明,一是研究不够专一;二是当前学者研究质量还不够高;三是学科内部知识交叉明显,具有共通性。如此看来,似乎只有第3点与学科分类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因果关系,其更加倾向于学科发展的一种历时态表现……因此将这种现象归于学科归属不明或分类混乱是不妥的……”由此可见,“董文”的思路和立场是将学科归属不明或学科分类混乱,与“易文”中的“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观点之间理解成充分必要条件,而且在“董文”中一直是将其列入学科归属不明或学科分类混乱“主要原因”进行讨论。

“易文”在原文献中的表述是:“体育学术或科研管理,在学科分类体系混乱的背景下,也很难获得理性、清晰的制度内涵。各体育院校的科研积分,较少会关注科研成果的学科属性,往往只在体育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去思考问题。因此,体育界甚至出现了几个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

通过“董文”和“易文”观点对比可以发现,“易文”通过举例科研积分的学术管理制度是旨在强调和说明,在学科分类体系混乱的背景下,体育科研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在这里,“出现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的直接原因是学术的管理问题,学术分类体系或者学科归属不明相对而言则属于外在的次要原因。“董文”的问题在于在逻辑上:一是“易文”认为学科归属是外在的原因,“董文”却硬将学科的归属与“一人多能、在4个二级学科”联系起来并生造出彼此之间是一种非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而事实上“易文”并没有认为学科分类混乱与“出现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之间是充分必要条件;二是“易文”认为学科归属是导致“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的次要原因,“董文”却将其理解为是主要的。

“董文”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有追求学术造诣,提升学术水平,形成专业领域,才能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做到严格的体育学科分类很难,尤其是每个学科学理性研究很可能会涉及很多学科知识……因此,学科之间的纠缠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完全消除学科之间的交叉不现实,也不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不少学者对学科分类进行了研究……如杨文轩提出的身体教育、健身休闲、运动竞技新的学科分类……其分法正确与否还难以确定,但也表现出对现有的体育学科全面归类和囊括的难度。”

“易文”对以上问题和体育学科分类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学科能否兴旺和发展,是学问、学说、学派共同决定的……体育学如果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学问、学说和学派并逐渐展开丰富的实践,就很难获取独立的学术地位和科学影响力,进行这样的学科划分也难以得到内外部的认同。”;“关于体育学科分类,有学者(杨文轩)指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内容要重组,‘运动竞技学’、‘身体教育学’、‘健身休闲学’将作为体育学科体系的主体发展。不管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至少说明目前官方的学科分类并未得到认可……”

通过观点对比可以发现,“董文”一方面是在通过摘录“易文”的部分观点进行质疑和否定,另一方面却又在此基础上以杨文轩的学科分类为例提出了与“易文”雷同(重复)的观点和看法。逻辑混乱之处在于:体育学科归属与体育学科分类,外在标准与学科的内生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未厘清,对事物的内外因与事物本身之间的总体影响关系也没有考虑,甚至对此存在误识:对“易文”中“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等观点往往采取片面、孤立的对待,进而导致的逻辑和观点缺陷是,“易文”在讨论体育学科外在掣肘的问题,“董文”在论述体育学科面临的内部瓶颈,而“董文”认为内部瓶颈很重要进而批判“易文”没有认识到内部瓶颈的重要性,事实上,“易文”已经强调并提及了。

不止于此,“董文”在学科分类体系的问题表达和体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上前后逻辑也存在矛盾:一方面对“体育学科分类标准继续调整的问题,持赞同的态度……”并引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为例说明学科交叉性或种属关系的混乱现象,提出“体育学科的二级学科分类需要做出新时期的调整”(重复“易文”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后文第4部分又提出“当代的中国体育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国体育学理论体系,此时,如果仍以学科体系的归属……为论证焦点,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中国体育学的发展……今天的中国体育学,应该强调问题关注的价值取向,这是世界体育学历时态转型的一种共时态压缩。”在此,“董文”不仅对历时形态的批评缺乏依据――没有指出有哪些研究是当下仍在围绕学科归属、基本构成、结构要素问题进行论证,而且对“易文”当中所具体论述的体育学科外部掣肘、内部瓶颈、自我困惑等问题之间的彼此联系没有给予充分理解。也正是这种缺乏依据的质疑和对已有研究的片面理解,使得“董文”作者在否定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体育学科发展方向具有重复性、空想性。

2.2 关于国家课题申报“体育学”术语模糊与学科归属

对于国家课题申报“体育学”术语模糊,“易文”的观点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虽然用‘体育学’之名,但明确‘体育学指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实践中体育其它学科的学者,也获批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和评奖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而事实上是体育科学无法整体上归入人文社会科学。”“董文”对此进行质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申报中存在‘体育学’这一项目类别,但主要获批项目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其它两个2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领域获批项目很少,由此得出是将‘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划了等号。”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易文”观点很明确,是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时将“体育学”指称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偏差――其它两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的学者也得已获批国家社科项目。“董文”将其理解成:由于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中主要获批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所以才得出将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划了等号。更甚者,“董文”针对“易文”进行反驳的观点令人不明所以:“对申报课题类型加以限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侧重点不同,国家社科基金偏重人文社会学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偏重自然科学类研究,是正常的事情……”,但后文中提出的观点又与此不一致:“不管是什么研究方向,只要申报课题的性质属于其中的一种,选择合适的部门申报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课题申报的类别差异,重要的是如何开拓更多的申报渠道推动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作者前后观点和认识的自相矛盾,凸显了立场的不够坚定。

2.3 关于体育学术期刊示范性与学科归属

“易文”中对体育学术期刊的观点是通过“反观其它学科,既有一级或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有众多单学科刊物,比如《会计研究》、《工业经济》……”来对比体育学术刊物:“在学术规范上,不少体育学术刊物时而追逐社会科学刊物评比体系,时而参照自然科学刊物评价标准,影响了刊物对学术研究规范的示范作用。”“董文”针对“易文”的“中国体育学术期刊时而追逐人文社科期刊评比体系,时而又转向自然科学期刊评价标准”观点进行质疑,认为:“这有失公允,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世界优秀期刊,如Nature和Science同样也是刊发多种学科的论文,甚至还有体育类,虽然一本期刊只集中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论文,但仍是在一个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下,体育学科同样也有类似的多重性。所以,将体育类期刊性质的偏好同体育学科归属不明归为因果关系有些牵强……”

这里,“董文”再一次误识了“易文”的观点:即“易文”对其它学科学术刊物创办的引述视野是在学科门类下的一级或二级学科,而“董文”所列举的否证例子,却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突破的集众多“学科门类”于一身的综合性杂志《Nature》和同样是非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综合性刊物《Science》为例,与我国目前属于一级学科的体育学科等量齐观进行对比,在如此卯不对榫的论证逻辑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体育学期刊应该朝向多元化命名发展,这样的观点质疑和学术对话已然不在一个层面上。

2.4 关于研究生学位管理混乱与学科归属

“董文”对“易文”中关于研究生论文管理的观点进行质疑:“将这些现象归于学科归属不明并不成立,一是当前大多数院校仅是从体育学一级学科做了规定,并没有从所属二级学科进行考虑,加之招生量的扩大导致管理上的松懈;二是许多专业研究生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生,多数需要具备实验条件或高水平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更是如此了。但相对于人文社会学科就可能容易多了。”

“董文”或是对实行了近30年,在研究层面体育学是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国家分类办法的漠视,或是“当前仅是从体育学一级学科做了规定,并没有从所属二级学科进行考虑”的大多数院校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招生,而事实上在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都已经对各个专业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和报考指向,这里只能说作者的观点是不顾事实的主观臆想;在论文评审存在的问题上,作者认为是招生量扩大所导致的管理松懈的问题,而非管理者无法划清体育学科界限,而这与作者上文中“体育学科二级学科种属关系错乱,急需调整”的观点自相矛盾。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撰写方面,作者似乎并没有认识到“易文”中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所列举的典型实例,也没有思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实验条件阙如的情况下却依旧在自身领域选题的原因,更甚者面对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上的难度――知难而退的学术态度不应该出现在学术研究上,因为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为国家未来储备具有勇于探索精神的科研人才。但“董文”在树立中国体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转变的认识中已经注意到:“目前中国体育学理论研究中,专题的实验性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解释性的实验研究更是不足……”令人费解的是为何有“学术质量的控制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无论学科专业如何划分,只有提升学术质量,才能促成专业化形成……”如此忽视事物内外因与事物之间的总体影响的看法。提升学术水平,提高体育学论文的质量的内因与学科分类、学位管理的外因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孤立地批判外因的观点而对“易文”中内因问题的无视又重复提出内生发展的观点成为“董文”症结所在。

另外,“董文”在第1部分所做的总结性观点中仍然是重复甚至照搬“易文”的论述:“以美国为代表,其学科管理基本呈现松散性特点,全国学科和专业目录以CIP为指导,在16个学科大类中,体育学并未单列独立大类,而是分散到不同学科门类中发展……”对比“易文”:“美国的全国学科和专业目录CIP来指导,这一目录将全国绝大多数学科专业排列16个大类中……在美国的16个学科大类中,体育学没有单列一个大类”而且对“易文”中“当下,体育学科发展和建设的使命或许不在于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而在于如何打牢学科根基、继承学术传统、培育学术特色、彰显学理价值等问题”的观点视而不见,仍在重复强调“相比体育学成立独立学科门类,更应该考虑的是体育学科的生命力――内在建设”,并认为“易文”没有强调学科的内在建设而对其进行质疑,而事实上“易文”已经明确强调了!

3 关于学科规模

体育学科规模的局限是带来自我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体育学科规模层面,“易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体育相关本科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近几年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全国设置体育学科和专业点的院校也不断增加……”“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并没有改变体育学科整体规模有限的格局。如原直属国家体委的6所体育院校的体育学本科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40%左右,硕士点在50%上下,形成了传统与新兴学科并存的局面。然而,以传统学科为主的格局在体育院校中并没有改变。以全国规模最大的体育院校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董文”对“易文”的观点不以为意,“从这些原因来看,并不能完全说明体育学科规模不足,虽然与艺术学开设的专业数量对比中,体育学处于弱势,但近些年体育相关本科专业是逐步增加的……且数量的多少不是衡量学科发展规模的唯一指标。”“另外,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存的问题也并不矛盾,传统体育学科只要社会需要,就应继续存在,两者并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更可能是一种历时态表现……不一定是规模导致的。”

通过对比可见,“董文”并没有理解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存,同体育学科规模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将其误认为新兴学科的发展会使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即两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事实上,体育学科发展之所以偏小,跟体育新兴学科发展萎靡有密切关系,背后的原因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够,存在着学科嫁接、交叉、交融本身的一些要求难以满足等问题。

“董文”还提出质疑:“学科交融与互动的不足更倾向于学科规模发展初期的一种表征……”之后又在相关的论述和分析上“离题”地转向了体育学科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互动:“至少在当下的中国体育学科,这种交融与互动是非常明显的。学科交融与互动不是体育学科发展的专利,体育学科知识也正是在学科交融中发展的,如体育经济学、运动人体科学……”随后又转回来重复“易文”的观点:“体育学科在与其他学科联姻与嫁接中走向制度化、系统化,只是这种互动的深度还不够紧密,这种深度需要学科内部知识建构。”最后得出了结论自然也是自相矛盾的。“董文”总是一方面在质疑“易文”的观点,之后的论证要么是讨论跟主题无关的,要么就是重复论述“易文”中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第2部分最后的总结性论述中所引证的中国体育专业院校数量与其它国家相比较,以及世界上体育学科设置的相关论证都是在重复“易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7-8]。

4 关于学科规制

体育学科规制是指凌驾于体育学科之上的学科或类学科管理制度。“易文”分别从体育学名称、体育学术刊物、研究生管理、体育人文社会学管理4个方面,对目前体育学科在规制上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董文”对“易文”观点进行质疑:“当前体育学科的发展恰恰与规制无关,表现在体育学外在的标准都已具备,理由是在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中具有明确地位、有独立的学术组织;在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课;人才培养有自己的专业方向;有自己的学术期刊。”“董文”列举这些外在标准佐证学科发展与规制无关令人有些不明所以,按照笔者的理解,“易文”似乎不知道体育学科有这些外在的标准吗?假如不知道这些外在标准,“易文”又如何在这些标准上指出体育学科的问题?或者说,有了这些外在标准,体育学科在规制上就一马平川没有问题了吗?“董文”进而又给出了问题的所在:“问题出在学科的内在标准上,缺乏扎实的理论体系和科学依据,没有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因此,虽然体育学科规模是否有限还难以确定,但至少体育学科规制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在这里,又充分体现出“董文”没有将导致体育学科问题的内外因与事物之间总体的影响关系进行考虑,对“易文”从“体育学科学问、学说、学派缺失”3个方面大篇幅论述体育学内部瓶颈也是视而不见。另外,“董文”对学科规制的内涵也没有充分理解,仅仅将规制理解成是一种自在的规定和制度,对人之于制度的主体性作用缺乏自觉性的认识。

另外,“董文”对国家各类课题立项或评奖中的“体育学”名称混乱现象的观点也值得商榷:“无论‘体育学’作为一级还是二级学科来对待,国家各类课题立项均会有所侧重,如果一定要在国家立项中明确‘体育学’的具体释义……那么与其他诸多一级学科申报相比,最终必然导致体育学科发展狭小……”显然“董文”作者并没有理解“易文”所提出的“体育学”释义问题。我们可以试想,如果不在国家立项中明确“体育学”的释义,一些难以比较的学科之间进行评奖和立项有合理性吗?概念混乱所导致的立项规制松散、评奖不尽合理等如此不良现象难道不需要改善吗?严格按照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对体育学科进行课题规制、同领域的学科之间进行评优评奖,做到学科规制有序难道会导致发展局限和狭小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董文”在学术期刊命名上以“世界上各种优秀期刊也表现出多元化命名特点”(“董文”在上文列举《Nature》和《Science》两本综合性刊物作为论据笔者已对其进行批驳,此不赘言)为例不仅缺乏论据,而且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及见解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育院校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体育学科发展”误识了“易文”中“多数体育院校不可能涵盖所有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才队伍、教研机构……”的观点;二是“体育院校的学科门类有限,导致了体育院校在发展中规模受限,发展难度很大”不仅与“学科规模是否有限难以界定”自相矛盾,而且“中国各类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情况正突飞猛进,更加具备学科发展的实力”的观点也不符合实际。事实上,“易文”中以事实为依据已明确说明“非体育和师范院校体育学科专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但总体上说,除少数综合性大学成效较好外,多数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主体仍是公共体育教学部。”笔者认为,体育学科教研人员的这种先天不足和学科发展的自我封闭导致“多数体育相关专业的新兴学科惨淡经营,有些甚至半途而废,具有典型代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体育经济和吉林大学的体育新闻专业。”这也是体育学科规模虽然在数量上呈现增长态势,但规模仍然有限的一个内在原因。

5 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理路和未来方向

5.1 厘清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的关系

体育学科虽然在外在标准和形式上已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但是我们仍然要认清因体育研究的轻浮表浅导致学科空心化[1]、借壳换名、脱离实际等弊端的存在。特别是在体育学科飞速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之下的多数子学科是借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之壳换名的做法和外在繁荣的虚幻性,更彰显了学科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必要性[9],对体育学科进行历时形态的批判和反思,既符合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也遵循了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

体育学在内生发展中对实践问题的关注,与学科归属、体系构建等外在标准之间不应也无法完全孤立起来进行纯对象性的问题归纳,因为彼此是一种相辅相成、内因与外因同体育学科整体发展的问题间影响关系。“董文”也在文中承认“中国体育学在学科内容上不能局限于单一问题的单一性解决”,然而在论证方面,“董文”又常常是矛盾的:“从学科内容来看,以学科归属和体系建构为突出特点的时期已经弱化……未来走向应更强调问题关注、问题间的关系研究……要突出关系性或解释性的价值研究这是对世界体育学历时形态转型的一种共时态压缩。”试想:没有对学科分类、学位管理混乱问题的关注,没有对学科内部学问、学说、学派问题的考察,何以得出体育学科归属不明、学科规模有限、规制松散的结论?我们没有对体育学科发展中历时形态问题的总结,不知过去何以指明学科未来发展的应然走向?又如何应对学科快速发展变化的格局?

从问题出发,考虑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仅是体育学科也是众多学科应该坚持的方法论。问题在于历时形态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吗?“董文”对体育学科问题关注的观点是:“不同历史时期应该有所侧重……今天的中国体育学科,问题关注和问题关系的关注是必须面对的两种共时态表征。”这种空泛地对问题关注的描述是否意味着中国体育学科在过了这个共时态时期以后就不需要关注问题研究了?

研究认为作为体育学科内生发展问题关注与体育学科外在标准的研究不应有主次之分。处于相对弱势的体育学科的进步,需要仰仗对其他强势学科(传统学科)的高度借鉴,这是学术发展的一般认知[10]。当然,体育学科的成熟并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同离不开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尽快摆脱对母学科的依附。出路之一是要打破体育圈子内无意识的固步自封的局面,积极、主动、自觉地发挥学科自身综合性的特点与其他学科(传统学科)进行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要凸显传统强势学科对弱势学科扶持作用,积极引进并介入非体育学术背景人才,同时还要努力走出去,使体育学科能够对其它学科领域有所贡献。简而言之,体育学的内生发展需要在不断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创新,而这种创新不仅需要学术思想上的理论创新,同时也需要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发挥体育人的主体能动性,依靠科学、技术理性、人本主义精神规范体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5.2 多元的方法与理论建构

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应是体育学科在发展和建设中的长期追求。根据库恩范式理论:“当某个科学共同体开始遵循某个单一的范式(paradigm)之后,那种在一门科学形成之前的混乱和多样化的活动,最终会转变为有组织和有定向的活动。”[11]133关于范式(在广义被称之为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虽然难以精确定义,但是可以从有关范式的解释和描述中去理解范式的基本内涵:“有陈述明确的基础定律和理论假设;范式包括把那些基础定律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情况的标准方法;还包括使范式定律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所必需的仪器制造和使用技术;范式的另外一部分,由一些非常普遍的形而上学原则构成,这些原则将对在范式框架内所进行的工作提供指导”[11]135。研究范式可以为其所支配的科学中的合理工作确立一些标准,这无疑有助于学科的规范发展。而在库恩看来一门学科研究范式的更替与嬗变是革命性的,这里所说的革命包括摒弃一种理论结构,并用另一种不相容的理论结构取代它,同时还强调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特征所引起的重要作用。那么,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从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式更替和嬗变的角度,则意味着一种新范式对旧范式的取代和突破。就我国体育学科整体(单一)的研究范式而言(由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决定),目前尚未得到学界公认,至多停留在一些相对宏观的合理研究的标准以及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上。研究认为体育学科本身文理融通的学科属性,结合我国体育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要探究体育学科的具体研究范式则需落实到某个子学科或研究方向上。基于以上认识,“董文”似乎并没有理解研究范式的真义――把一些具体的“描述研究、实证研究及解释性研究”研究方法,等同于是整个体育学科的研究范式所要面临的历史选择。不止于此,在一种研究范式取代另一种研究范式中,也并未给出合理的理由,而这却是库恩范式所着力强调的:“当一个范式受到某个竞争对手威胁时,就必须努力清楚地说明一个范式中所包含的普遍定律以及形而上学原则和方法论原则,以便保护他们免受有威胁的新范式中的那些替代者的伤害。”[11]138

我们虽然面临着体育学科研究范式无法回答的尴尬,但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确定的是体育学科的未来走向将由单一的方法趋向多元和混合的方法[12]。人体运动的复杂性、现代社会的异质性,决定了体育学既需要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证、定量和定性(个案)研究。体育学科目前所面临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对方法论的关注。方法论体现的是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关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的比较。例如,描述性研究就一定不可取吗?什么样的描述研究我们可以提倡(库恩对科学的描述性说明是由某种理论构成的――可以提倡)?什么样的描述研究我们应该摒弃(对科学的描述仅仅在于描述科学理论或科学范式以及科学家的活动――应该摒弃)?以体育人类学为例,由于对人类学发展历程中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的忽视,导致很多研究者对研究个案只注重简单的身体测量,仅止于人体运动现象的简单描述。体育人类学固然要实证,应用需求迫切,其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尤其值得提倡,但体育人类学研究对于学科发展的贡献不可以忽略学科的理论建构和理论指导。恰恰相反,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个案的整理和挖掘需要研究者始终具有“如何走出个案”[13]的方法论抱负,通过理论建构(形成体育学自己的理论)或者理论重构(与其他理论进行对比)来发展自己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甚至在与其它学科理论的对话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近几年来,以胡小明教授为代表的体育人类学研究团队正在试图做出这样的贡献,至少正在建立属于体育人类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及范式。由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注重体育学科自身理论建构、重构和发展将是体育学科未来走向。

理论是科学的最高殿堂,是否具有一定数量的独有理论,是学科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按照这样的学科规范和要求,我国体育学科还远没有达成这样的水准,即使“外在的标准已形成”也只是形式上的――徒有其表而无其实。之所以没有达成这样的水准,一部分是跟体育学科分类混乱、学科归属不明的外部原因有关;另一部分是由于体育学科学问、学说、学派缺失的内部瓶颈所致;同时也跟规模、规制的局限所带来的自我封闭密不可分。体育学科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试图通过孤立地看待体育学科的发展问题,只看到部分而置体育学科的整体于不顾,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片面、轻浮和虚假的。体育学科未来的方向,需要正确认识目前所面临的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的问题,遵循和借鉴体育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际经验,通过多元的研究方法和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来发挥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力争在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对其他学科领域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与学科建设[J]. 体育学刊,2013,20(4):1-4.

[2] 易剑东. 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中两个问题的审视[J]. 体育学刊,2013,20(4):5-7.

[3] 体育学何以不能升为学科门类――体育在线学术论坛摘登[J]. 体育学刊,2013,20(4):8-13.

[4] 董德龙,刘文明,SEAMUS Keppy. 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一种学科方向探究[J]. 体育科学,2015,35(3):83-89.

[5] 胡春雷. 关于我国体育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3):6-9.

[6] 杨文轩. 体育学科体系重新建构刍议[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77-280.

[7] 易剑东,熊学敏. 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问题[J]. 体育学刊,2014,21(1):1-10.

[8] 易剑东,詹新寰,舒竞. 当前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出路[J]. 体育学刊,2014,21(2):1-11.

[9] 鲁长芬. 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及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6-10.

[10] 路云亭. 体育的贫困――关于体育学的成长性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13,34(6):28-31.

[11] A F查尔默斯. 科学究竟是什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篇9

由戴维•斯塔里(David J. Staley)教授主编的《计算机、可视化和历史学:新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对过去的理解》(Computers, Visualization, and History:How New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t)一书可以说正是回应了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多方位探讨。本书论述了历史学家将计算机视觉作为学术思想交流工具的方法论与哲学含义,同时指向历史学本质和历史表征这些更大的主题。它提出以下核心观点:新的视觉显示技术不仅将彻底改革历史学的具体内容(尽管它随时都在改变),而且还会改变人们思考与表征历史事实的方式;与当年技术对自然科学产生的影响类似,现今的技术革命对史学思想的影响同样意义深远,历史学可能变得越来越像自然科学。该书共五章:

第一章(Prose and History)详细研究了文字在塑造人类对过去叙述中的作用,说明文字在历史上作为惯用的表述媒介,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用文字记载过去,与其说是历史学家做出的选择,还不如说是对信息设计方式的一种选择。人类发明多种方式传递思想和描述现实,如绘画、雕刻、舞蹈和乐曲等。人们对信息设计方式的选择决定其如何赋予观念以形状和形式,而历史学家几乎总是选择文字作为学术交流的媒介。选择何种媒介决定了人们如何理解过去,因为交流中使用的惯用媒介就像一块模板塑造着人们的思想。本章将书面文字叙述构成要素分解为单词和语法,它的语法是单维和连续的,这意味着书面语言是以线性序列方式来组织单词的,这也决定了人们以此方式思考和理解过去,因为记录历史的惯用媒介文字是以线性序列形式编排的。人们只有改用以二维或三维语法为特征的媒介,才能改变自己对过去的理解。

第二章(Visualization As an Alternative to Prose)提出一个历史叙事的替代媒介:可视化。可视化指在二维或三维空间组织有意义信息的任何一种形式的图形,包括地图、图解、全景画、图示、图表和时序图等,它是所有可能性图像的一个特定子集。此外,可视化本身就是信息的主要载体,而不仅仅是作为文字叙述的补充或说明。事实上,在一个信息设计良好的可视化中,文字将成为图像的补充。可视化不仅仅指任意一种图像,而是一种可以组织和呈现有意义信息的特殊类型图像,是一种“认知艺术”形式。同样,如果将可视化构成要素分解为符号和语法,那它的语法是非线性的;符号可以被组织编排在非线性空间中,这使得可视化能够同时传达其中文字所有的或部分的线性关系,人们可以利用可视化的这种语法性质,将其作为传递有意义信息的主要媒介。

第三章(Visual Secondary Sources)力图扭转文字叙述和视觉叙述的基本关系。因为相对于在记录、保持和传承人类文明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文字叙述而言,传统的历史学家更相信视觉叙述处于从属地位或视其为“不严肃”历史记录形式,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可视化作为学术交流工具的实效属性。本章建议将设计良好的视觉显示方式作为间接史料的类型之一,历史学家在重构历史过程对于实地经验的提取和压缩整理才是史料的直接来源。只有充分理解了间接史料的形式属性,人们才能清晰地认识到可视化形式作为间接史料的真正价值。可视化作为间接史料形式,包括历史重构、电影、历史再现、图解和地图等。

第四章(Virtual Reality)研究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的视觉叙述形式。虚拟现实指的是参与者沉浸于一组逼真的图形显示中并能与其中经过数字化渲染的对象进行交互。如同历史再现,虚拟现实可以穿过历史长廊为参与者提供与历史人物交流的空间。为了创造还原尽可能真实的历史场景,这就需要历史学家深入研究和熟悉某段历史的文化、习俗、自然环境和人物等内容,本章也列举了一些最早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表征历史的实例。但本书作者同时警告说,虚拟现实毕竟只是依据大量史料的描述用数字技术仿真模拟了过去的某些历史片段,只是建造的人工制品罢了,它与真实的历史情景还是不能等同的,也不能真正使过去的历史复活,这是所有参与者必须清楚的一点。

第五章(History Takes Shape)调查了可视化间接史料作为视觉符号编排进抽象的形状,而不是作为线性序列的单词。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书写,他们通过创作视觉形状来表示自己的想法。人们无论何时看见这些图解、图表,或其它视觉图式,都可以理解这项古老技能的各个方面,即使回溯到很早以前人类制作的首尊维纳斯雕像或用于代表记忆、地位或权利这些抽象概念的服饰。历史学家或许应该尝试使用计算机去挖掘这些古老技能并将过去当作一个抽象的形状来思考。他们应该如何在虚拟现实中展现抽象数据和概念也是本章探讨的内容,这为人们探究数据空间和理解抽象数据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总体看来,本书共有三个方面的显著性特征:

1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在大多数人眼里,历史学就像一个用旧的沙发或穿旧的羊毛衫。人们期望它是口述故事的一个自然延伸,很少有人希望历史学成为一门学科,因为这有违常识,在概念上也根本行不通,这与当初人们对量子物理学、有机化学,抑或经济学的看法类似。斯塔里的研究选取了独特视角,在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大环境下考量新技术媒介对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的影响,大大突破了史学研究基于文字的局限,提出使用可视化等新技术手段表征和思考历史的新颖观点。因而,其研究富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学科张力,不仅具备对曾经占据优势地位媒介的强大追溯力,而且蕴含了对未来可能更多使用媒介的卓越前瞻力。

2结构严谨,内容翔实。本书核心观点基于一系列认知假设展开,在回顾技术与人类文明交融关系的同时,重点论述了符号表征技术尤其是文字的发明对人类文化记忆、保持、提炼并时代累积传承下来的巨大影响。然而,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可视化新技术被越来越多地整合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中,历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似乎一直游离存在于这个发展过程之外。本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借用许多有影响的语言学家、传播学家、认知心理学家的看法佐证自己的观点,说明多种形式的可视化有助于史学思想的表达,它们在描述和说明历史事件,尤其是在建构更好的历史理论方面比文字更具优势;它们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在课程、学术交流、研究生论文和专业杂志中并给予较高的地位。

3言行一致,图文并茂。尽管之前也有许多的历史学家曾质疑传统文字叙述的可信度,但他们的研究论述却依然完全基于文字。本书作者斯塔里发现,包括历史制图学、博物馆、电影和电视、戏剧、因果关系图、多维聚类技巧和网络模拟仿真可能是最有希望被历史学家使用的可视化形式。他在阐明史学研究应该更多使用可视化等新技术观点的同时,也精心设计制作了许多漂亮有用的图表,流程图、地图和其他一些可视化形式的视觉图解贯穿于全书的各章,图文并茂地讲述自己的的故事,打破了史学研究完全基于文字叙述的模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如此做的,

篇10

关键词: 考试 人文 诚信 以人为本

考试是一种集体强制性的管理活动,用以测度、甄别人身心素质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具有人文性。“人文”一词,在中西方的文化中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在西方,人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文”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者的意思与“人性”(humanity)等同,后者的意思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汉语中的“人文”一词同样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经・贲》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礼教文化”的意思,一方面强调礼乐仪等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强调教化方式。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思想把理想人性规定为“仁”,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实现“仁”的教化方式。考试中的“人”包括应试者和考试组织者,在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应试者的理想“人性”是诚信,考试组织者的理想“人性”是以人为本。考试中的“文”则是形成诚信和以人为本的教化方式。

一、应试者应具有诚信的品质

(一)何为诚信

“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真实存在、无妄无伪之义。“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①我国古人把“诚”作为治学、修身的重要内容。孟子更是认为,做人的一切根本在于“诚”。“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②

“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诚实不欺、讲信用、守诺言之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③我国古人十分强调“信”对做人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④

诚信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 《商君书・靳令》。《说文解字》中云:“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诚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格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西方对诚信的理解与中国基本一致,都包含尊重实际存在、诚实无欺、讲究信用、信守诺言等意思。西方的诚信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基督教从希伯来那里学来的犹太教传统。在《旧约・出埃及记》中,耶和华与以摩西为首的犹太人立约,其主要内容是十戒。其中,诚信便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道德训条。诚信也是现代人追求的品质,“诚”即诚实、真挚,“信”即求真、信守承诺,“诚信”就是诚实无欺、遵守诺言的意思。在考试过程中,就理想的“人性”而言,诚信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个过程。作为过程,诚信有待于人们用心去创造和争取。考试过程就是突破人性的虚假和伪善的过程。考试首先是对所谓真诚的人性或人性的真诚的检验,只有经历过人性的真诚的检验之后,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才能得到落实。

(二)如何使应试者诚信

诚信根植于我们生活的文化语境、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中。因此,从根本上说,应试者诚信的养成不能仅靠道德义愤,也不能靠酷罚重典,而是要靠文化生态的培育。

1.让应试者崇尚诚信

应该让应试者有所信仰,崇尚诚信,并把它作为人生存与发展的目标。在西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但对于基督教和上帝的信仰,依然是大多数西方人的一个共同的文化与价值选择。在中国儒学传统中,也表现出对于终极境界的追求。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将诚视为哲学本体,既是天道自然,也是所有人道的本源。信仰的作用就在于让人们有所敬畏而拒绝作恶。因此,离开信仰这个层面,应试者的诚信就不可能得以建构。一贯的诚信只能奠基于信仰,有了坚定的精神信仰,才能恪守不撒谎和兑现诺言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应试者诚信的培育,需要通过制度、文化等多种渠道,使诚信成为应试者认同的主流文化。

2.让应试者守信

现代社会的诚信是以市民社会中的自然人和法人的自由选择为前提的,所体现的是公民、法人间的一种契约精神,是对契约、规则、法及自身人格的忠诚和信誉的保证。而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下的诚实基础很大程度上是靠血缘亲情或其他私人联系方式来维系的,是靠情理意识而不是理性精神来支撑的,责任伦理缺失。因此,对于考试而言,既然没有一个订约的前提,必然没有了守约的顾虑,应试者考试作弊就产生了,还不背负不守信的骂名。相反,们“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儿们义气”,监考人睁只眼闭只眼的“宽容”,倒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情理意义上的真诚。在现代社会,要想应试者守约,必须通过在广大应试者心中建立理性基础上的契约精神,在应试者与考试之间建立契约关系,参加考试就意味着许下诺言、订下契约,就必须执行和遵守。

3.让应试者找到自我

诚信不仅是人际交往中的互信,契约意义上的守信,同时还是一种人格建构。诚信的建立是一个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就是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和人格境界。考试必须以承认个体的自由为前提,没有自由竞争,没有个性独立,就不可能有对诚信的道德要求,也不可能有对取得信任必须承担的责任的规范。无论是互信还是守信都是以自我或自信为前提的。在考试组织中,必须在原则的基础上,给应试者以足够的自我发现的空间,以便主动应对考试,在考试中找到自我。

二、考试组织者应具有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何为“以人为本”

“人”在社会历史领域,是指现实的人,即在社会中生活和活动着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查阅词典可以看到,以人为本中的“人”字,相当于英文的human(being),是一个集合名词,是系统概念,是个人、群体和类的统一。考试中的人,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人,就是指人类、一切人、社会全体成员,当然其中包括应试者和考试组织者在内;二是指人民,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人民始终是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作为考试的组织者,必须对人民负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面对所有的应试者,对他们的生命、利益和前途命运负责,做到既总揽全局,惠及各方,又关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

“本”在社会历史领域是指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也指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根据,即以什么作为出发点、目的和价值尺度。考试中以人为本的“本”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要把应试者当作考试的主体。因为,他们是考试活动的承担者,不能只见考试不见人,把应试者看作考试的奴隶。二是要明确应试者既是考试的依据,也是考试的本质。因为没有应试者,就没有考试,应试者的存在是考试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考试组织者在分析、思考和解决考试中的任何问题时,都要有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和人的维度。三是要清楚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检测、甄别应试者身心水平发展的高低,促进应试者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才是考试的目的,目的在人的发展而不在考试本身。

以人为本,简单地说,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考试中的以人为本应该具有以下三层基本含义:其一,它是一种对应试者在考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应试者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应试者在考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应试者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应试者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人的平等、创造个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应试者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考试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塑造人,是说既要把应试者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应试者塑造成责任的主体。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与考试相关的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共性、人的普遍性、共同人性与人的个性,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

(二)怎样才能使组织者“以人为本”

1.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

作为考试的组织者来说,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考试目的定位于为个人谋生、找工作准备通行证。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着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意愿的现象,考试成了学生被迫学习的唯一理由。考试机构成了一个“贩卖学历”的商业机构,考试失去了文化底蕴。在传统的考试中,我们过分强调考试组织者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应试者的主体地位,考试组织者是绝对的权威和决定者,造成了应试者主体地位的丧失,应试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形成内在的需求和驱动。

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就是既要以应试者为出发点,也要以应试者为归属,始终把应试者看成是有价值、有尊严、有人格的人,坚持应试者在考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既重视应试者主动性、意识、情感和价值观等心理因素的作用,又强调应试者创造力的发挥,注重激发应试者考试的潜能和内驱力,创造最佳的考试心理氛围。

2.学会营造以人为本的考试环境

考试组织者要学会创造以人为本的考试环境。每一个应试者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他们在与环境的信息交流中,不断感受、体验、思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考试的力量更主要地来源于它浓厚的文化,能使学生产生深层感受和体验的强度。因此考试必须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考试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考试文化氛围。

首先,提供良好的考试条件,为应试者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考试环境,满足应试者对良好考试条件的要求,可以提高考试的质量。1943年凯利等人研究发现,学生使用桌、椅分开的设备考试比使用椅子上带一个小桌面的设备考试得分要高。桌子小的话,长时间考试会引发考生不良情绪。而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保持一种积极愉快的心情,轻松愉快的心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应试者的激情和才智。

其次,营造以人为本的考试文化环境。考试文化环境是考试中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环节。考试环境是一种“隐性”文化,它对应试者具有触动灵魂、震撼思想、提升精神的巨大作用。考试文化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试质量的高低,因为应试者本身就是组成考试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同时,考试文化建设还体现在课堂教学、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物质和精神的环境中。建立各项人性化的规章制度,营造一个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考试氛围和考试文化环境,有助于让应试者在考试过程中自由而充分地发挥其创造性。

第三,推动良好考风的形成。良好的考风会对那些不符合周围环境气氛的人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与考试的环境相适应,开始是在外表上接受,然后逐渐产生在行动上与集体环境气氛一致的倾向,这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染缸”效应。良好的考风对应试者具有内在的激励作用。

3.养成以人为本的行为习惯

仅有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它转化为行为才能产生效果。考试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又是“为了人的管理”。在考试管理过程中养成以人为本的行为习惯,就是要求考试组织者在工作实践中,依靠人、相信人,时刻把自己的管理行为与调动应试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

首先,在命题、选择考试方式上养成以人为本的行为习惯。考试的组织者命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编排试卷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和原则,在试卷考题上要对应试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提醒和简要说明,在选择考试方式时要优先考虑充满人情味的考试方式,充分考虑应试者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因素。其次,在监考过程中养成以人为本的行为习惯。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体谅应试者的付出与代价,对他们考试中的问题不要责怪,不要以嘲讽的神情和口气对待他们。要尊重应试者的人格,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让应试者在人文关怀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在考试后的评价过程中养成以人为本的行为习惯。从应试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客观评价他们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注意保护应试者的隐私,不侮辱应试者的人格,不损伤应试者的尊严。

考试具有人文性,应试者通过考试不仅能够改变命运,而且可以培养诚信的品格;考试组织者通过考试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但应试者诚信的养成,考试组织者以人为本精神的确立,不会自然形成,它既需要文化、制度等的规范、影响与推动,也需要应试者和考试组织者具有内在的动机与追求,而且,考试是社会的反映,它还依赖于全社会人文精神的确立与形成。

注释: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一九.

②大学.

③论语・学而第一.

④论语・为政.

参考文献:

[1]高宝珍.论以人为本.山西大学2005届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6.

[2]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沈兼士.中国考试制度史.序言.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版.

[4]戴茂堂.人性诚信与考试.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5]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