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8: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与科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与科学论文

篇1

【正文】

哲学的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中极其重要的,体现出丰富的方法论思想。认真清理和这些思想,无论对于我们建构当代经济哲学还是分析现实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既非单纯经济学也非纯粹哲学,而是在融合两者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质。这种“新质”,就在于它打破了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考察经济问题的方法:或者从主观概念、理性原则出发剪裁、套用客观经济现实,否认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或者停留和止步于客观经济现象的表层,否认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实践的能动创造性。前者是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后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的批判,在他最初的经济哲学研究成果《哲学的贫困》中就有着充分的体现。他批评蒲鲁东从普遍理性出发建构经济学的哲学体系,把经济范畴视作“不依赖实际关系而自生”的思想,不过是一种先验的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而他关于经济学要能够真正揭示现实经济生活的本质和,就必须跳出哲学的圈子研究经济现象的思想,则蕴含着从经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思想。同时,对庸俗经济学思想的反思,使马克思意识到,经济哲学要走出“在表面的联系内兜圈子”,对“最粗浅的现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释”的误区,就必须突破以往的理论,在面对现实的同时发挥主体能动性,冲破思想障碍,敢于进行理论创新。

集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之大成的《资本论》,既与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现实,从现象分析中揭开资本主义结构、关系、运行机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谜底”有关,又与马克思在充分吸取以往和当时的经济学、哲学思维成果基础上,善于走出哲学和经济学各自的理论藩篱,在综合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无联系。正因如此,马克思才最终实现了其哲学与经济学成果——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论的有机统一。

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经济哲学研究,他不是躲进书斋给自己设定纯抽象思辨的命题,在主观玄想中构造体系,而是立足经济现实,捕捉提出的重大问题;不囿于“现存”和既有的方法、结论,而是让“思想的闪电”在划破理论的迷雾中,揭示现实经济生活的真谛。

今天,虽然时代的巨变使经济哲学研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马克思那个时代有了极大差异,但马克思当年从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角度研究经济哲学的思路和方法,仍能为我们从事当代经济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迪。在此,不妨借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经济哲学要想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主体特有的能动性,破除陈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与时俱进。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科学性与人文性,分别从物与人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两种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前者强调客观性和事实评价,后者强调主体性和人文关怀。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的对象,无疑是“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又是能动的、有价值、理想追求的主体。因此,经济哲学要研究“物”,也要研究“人”,应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这种辩证统一,体现得尤为彻底。

马克思既反对从所谓“纯粹的客观性”或单纯的技术理性、经济模式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认为这种撇开主体的人和缺乏对人的价值需要、利益要求、地位体现、愿望的人文关怀的理论,把人降低或等同于“物”和单纯“经济人”;同时,又反对从抽象的人、人性、人道主义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认为这种抛弃客观的物和缺乏对客体分析的“人文关怀”,只能使人成为虚假的主体和片面的“道德人”。与资产阶级经济学或哲学不同,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时,把它们视为以人的生产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的合规律的过程,强调无产阶级解放之路的寻求,首先必须深入到客观的经济底层,同时,又关注现实的人尤其是无产阶级的地位、处境、命运和出路,认为自己的理论就是为“倍受压迫”的那个阶级提供解放的精神武器。因此,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中,对“人”的探讨既以对客观事实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又以对人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要求为目的;对“物”的探讨既以人的价值取向为参照,又注重从物的基础、本源角度探究人文关怀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今天,借鉴马克思科学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方法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有助于我们关注和研究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转型、变化、发展的现状、历史和未来趋势,立足科学的实证经济学,从人化了的客观世界中认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质及其本质规律,为理解和满足人的价值需求、人生的现实性、时代的变易性、社会生活的真伪性,以及准确定位与之相应的人格模式,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关注和研究人在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现自身价值、发展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善于运用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人的价值要求的客观范围和内在层次,为使人在冷漠、自在的自然物质世界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体现生存的意义,感到人生的温暖、美好和崇高提供激情泉源。具体言之,经济哲学要研究宏观的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微观的诸如经济发展、转型引发的利益与价值、公平与效率等矛盾,以及道德与经济、与经济、与经济乃至社会心理与经济等等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决定性与选择性则侧重于从实践角度表述主客关系。决定性即承认人类及其运动是有自身可循的历史过程;选择性即承认社会历史及其经济运动又是历史主体的人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前者肯定客观世界和其规律的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后者肯定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一身兼任“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双重身份。因此,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运动的规律,是通过现实的人的有选择的能动性活动而得以实现的。人的实践是联接两者的中介,正是在实践基础上,两者达到了辩证的统一。经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对经济现实的理性考察,为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提供根据,因此它应当从决定与选择的统一角度,研究作为客体的世界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这种统一在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陷入纯实证经济论和蒲鲁东陷入纯思辨的经济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离开历史的主客体关系来考察经济,没有看到客观经济规律既是人的能动实践的结果,因而人在它面前并非束手无策;但经济事实作为既定产物又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制约性,因而人在它面前不能随心所欲。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经济活动中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关系,导致他们或者陷于机械决定论,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永恒之手”,完全制约着人的活动;或者陷于唯心能动论,视个体理性、“社会天才”的自由意志为解决经济矛盾的灵丹妙药。与他们不同,马克思一方面认为社会的、历史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生产实践、经济生活的根本,生产力是在人类从事生产的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创造的物质力量,而不是自身无前提的先验假设;同时又认为人类生产实践是主体的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物化,生产关系是人为适应生产力而创造的结果。这样,马克思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历史的主体与客体的基础和中介,地预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活动,是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统一。

今天,借鉴马克思的上述考察当代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和制订新世纪化战略决策,有助于我们走出“超越论”和“循序论”的两极,既立足于“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诸如中国与世界体系的联系与交往中,经济的调整、重组、改革、开放等关系;又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创造性,在历史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交错点上“抓住机遇”,切实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借鉴马克思的上述方法研究生态和可持续等问题,有助于我们走出“人类中心论”或“生态决定论”的两极,进而深入研究诸如经济增长与自然成本和生产效率、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社会发展中的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与精神生产,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与自然可再生性发展等等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四、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

共时性与历时性,是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前者侧重于以特定社会经济运动的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间相互关系为基础,把握社会结构;后者侧重于以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把握社会形态。运动通过静止表现出来,相对静止中有永恒的运动。因此,共时性与历时性两者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上述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哲学中,具体体现为他的“有中介的社会生产体系”观:社会就其静态存在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就其动态展开看,是生产力发展改变生产关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介,既为生产力所决定又决定生产关系,既具生产力功能又具生产关系价值,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人类社会特定结构及其整个历史运动,既是一个以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系统,又是一个由生产方式运动推动的过程。因此,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今天,借鉴马克思的上述观点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既从历史的、现实的国情出发,又把它置于“世界历史”、“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中;既从我国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又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从而既看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因其中介性,可以共存于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并互通互补,生产的技术层面构成生产方式的基础,经济体系以它为坐标系,经济形态的依次演进从根本上决定所有制形态的一般发展,因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不可超越,中国必须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市场经济;又看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中介性必然与一定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结合,生产关系的社会层面决定社会的基本制度,不同的所有制形态可以反映相同的经济形态。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是可以超越的,中国实行的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应该而且必然是社会主义的。

五、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

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中又一基本的方法论思想。它体现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不仅从经济现实出发,在研究经济现实中进行哲理的推论,并从中引出世界观、方法论的结论,而不是止步于实证归纳;而且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哲理的分析与揭示中,融入经济的实证使之有根有据,而不致流于哲理的空洞思辨和抽象演绎。

还在马克思创立经济哲学之初,他就批判地审视了当时的经济理论,既反对蒲鲁东用先验原则、抽象哲学理念投射经济现实,认为这只能导致“可笑的哲学”;[9]又批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停留于纯粹经济事实的肤浅表述和实证归纳,认为其不从经济关系的社会历史性考察、深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导致了他们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固定永恒的规律的唯心史观结论。而马克思《资本论》中贯串始终的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则是他融合经济学实证性与哲学思辨性的结晶。虽然这部研究资本主义的巨著侧重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但这种分析却既因哲学唯物史观的运用而使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超越了纯粹的表象描述而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又因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实证而使哲学的逻辑推演,超越了纯思辨的抽象论证而具有透彻的经验说服力,从而使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单纯的经济学著作或单纯的哲学著作。纵观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其哲学与经济学在相互交融基础上达到了辩证统一。如同劳动、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既是经济学又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一样,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既是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经济学,又是经济的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

今天,借鉴马克思的哲学理性思考和经济学实证分析统一的方法研究和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必须做到:一方面,在探讨诸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等具体问题时,必须运用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形态论加以理性抽象而不能止于经济范式、技术模式、操作手段等经济学的表层。另一方面,在深化诸如的社会结构论、形态论、本质论、动力论等基本理论时,必须结合和依据世界、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现状和趋势,以及新革命、信息革命等问题加以经验证明,而不囿于抽象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在融合两者特征的基础上,创建出既不因满足于繁荣表象而对自身功能产生幻化、又不因囿于空洞思辨而对自身功能产生怀疑的,既适合又能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的经济哲学理论。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0,149.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466-46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篇2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外科感染;教学实效

DiscussionontheRelationshipBetweenCoursewareonNursingofSurgicalInfectiousPatientsandTeachingActivity

Abstract:ObjectiveToprobeintotherelationshipbetweencoursewareonnursingofsurgicalinfectiouspatientsandtheresultofteachingactivity.MethodsAnalyzedthecharacteristicsandsignificanceofthenursingcourseware.ResultsThecoursewareplayedanimportantroleinteachingactivityonnursingofSurgicalinfectiouspatients.ConclusionMultimediacoursewareisanidealmodernCAI.

Keywords:Multimediacourseware;Surgicalinfection;Teachingeffect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1]引入外科感染患者护理的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使多媒体的图文、声音、动画、视频与教学活动有机融为一体,使得原本枯燥抽象、难于理解的医学、护理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不仅体现了实验教学的部分,也是教学中增强学生护理评估、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孕育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2]。通过该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教学实效。

1课件制作的目的

1.1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是《外科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总论内容之一,目前还没有更好的相关课件供教学参考,市场出售的录像带难以满足授课实际需要,因此设计出既适合教学需要、又符合个人讲课风格的课件,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情境。

1.2为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时间紧(外科感染的概述及6种软组织感染仅为2学时~3学时);理论与实际脱节(在没有预习情境的情况下,学生对各种软组织感染病灶局部的症状体征几乎无感性认识,教师授课难解其详,教学效果不佳)[3]。

2课件制作

课件素材来源: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外科护理学》为蓝本,紧扣教学大纲;课件视频部分: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录像“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部分内容;有些图片取于医学网。制作条件:主要依托〈课件网课件大师〉软件;运行硬件要求不高,使用方便,可在Windows95、Windows98、Xp操作平台上操作;分辨率:800×600。

3课件的特点

3.1图文并茂该章节定义较多,每个定义采用同屏文字描述加图像显示的表现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记忆。

3.2突出重点如疖的教学重点在面部危险三角区,课件利用动画效果,既展示了面部危险三角区,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如,利用破伤风典型四大特征的图例作为菜单,通过点击,使学生一目了然,加强学生对外科感染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能力的培养。

3.3增加视频通过对6种软组织感染患者临床表现的录像编辑,合理创设临床见习的情境,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3.4便于讲明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课件中穿插了外科感染与内科感染、疖与痈、丹毒与蜂窝组织炎等多种文字图表与临床图例的对比,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讲解。

3.5促进知识掌握借助视频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6种软组织感染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加了与教学相关的图例,可任意点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配有复习题:便于学生的复习、思考。

4课件辅助教学的探讨

4.1优化教学内容既理论讲授加同步模拟见习;又弥补临床见习病种不全的不足,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习效率,体现了本课件具有的教育性、科学性。

4.2适应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可完全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边播放、边讲解的形式,既减少板书,又可自由安排和控制时间;空间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操作灵活、简便;教学内容相对独立成块,便于教师自由选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的多媒体信息在不同的界面上有机组合,有丰富的交互功能;促进教师多渠道传递信息,增加了师生的情趣互动。体现了本课件具有的艺术性、技术性。

4.3促进传统学习模式的更新课件丰富多彩的表现力,使教学信息经多渠道传递、短时间作用于学生各个感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根据配备足够的习题复习,通过对重点、难点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主动研究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并经过自我评价,直至完全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和复习巩固的效率。体现了本课件具有的综合教育性。

4.4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创设护理理论、护理技能学习的研学情境,用先进教学手段支持教学工作,突破重点难点,使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变得易如反掌,利于学生对外科感染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完成外科感染患者护理的学习。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教学中,通过该课件的使用,创设学习情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双边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多媒体课件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辅助教学的工具[4]。该课件在2005年南京中等职业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中获“第一名”。

参考文献:

[1]张新明.多媒体技术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7779.

[2]刘树伟,姜启海,丛滋敏,等.建立现代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1417.

篇3

1、丢手机文学指的是无比夸张,令人尴尬或是非常搞笑,需要丢手机冷静一会才能继续看下去的作品。类似丢手机文学还有捡手机文学。

2、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文学都属于艺术。当文字不单单用来记录(史书、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而被赋予其他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才可称为文学艺术,属于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剧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判断题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1.科研论文,就发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会议论文3种基本类型。对

42.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引文检索法。 错

43.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包括教材、专著、学位论文、期刊文章、说明书等。对

44.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仔细填写,初稿讨论,意见综合,修改报送”。对

45.学术惩罚既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最重目的。错

46.理论性科研论文的镇南关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错

47.科学认识工具可分为科研仪器和科研方法两种类型。对

48.学术期刊在出版论文前,一般都要作者填写论文版权转让书,以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对

49.实验性论文的特点是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错

50.科学认识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高度抽象,是对事物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属于高级认识层面。 错

41.科研中,模拟方法可以作为最初的实验研究之用,也可以代替真是的实验。错

42.科学认识工具可分为科研仪器和科研方法两种类型。

提出假说设计是课题研究的基础。

44.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包括教材、专著、学位论文、期刊文章、说明书等。

45.进行任何理论思维活动,都必须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都要使用思维规定和逻辑范畴,而各种思维方式都是一定的方法论的体现,同事也促进了科研方法的发展。对

46.学术惩罚既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最重目的。

47.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内在规律的科学,数学则是研究自然科学最有力的工具。对

48.哲学方法是加工科学研究材料、论证科学问题等普遍适用于各门学科的具体思维工具。对

49.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创新,科研过程绝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步骤。

50.科研论文起着传播科研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课题研究的作用。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1.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类。

42.物化的科技成果,主要评价指标之一为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直接进行社会评价。

43.学术报告是学术会议交往的重要形式,是研究者公开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44.成果创新查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研究,确定研究成果的创新程度。 对

45.期刊是指一些记录的知识比较系统、成熟的文献。

46.科研方向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错

47.根据实验结果性质的不同,科学实验可分为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实验等。

48.论文撰写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 对

49.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统计可分为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种基本类型,他们均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

50.张贴报告与口头报告具有同等的地位,二者相应的论文均被收录到会议论文集中。

41.科研抽象侧重事物的统一性而往往忽略其差异,若使用不当则很容易以偏概全,得出错误的结论。

42.实验型课题设计书的题目和摘要要求必须只能只用中文填写。

4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74年12月正式成为联合国组织系统的一个专门机构。 对

44.科学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起到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变化的作用。

45.哲学方法是加工科学研究材料、论证科学问题等普遍适用于各门学科的具体思维工具。

46.科研方法与科学方法意义相同,所以科研方法等同于科学方法。

47.科研论文起着传播科研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课题研究的作用。 对

48.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引文检索法。

49.目前,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成熟期。体系比较完善。

50.期刊是指一些记录的知识比较系统、成熟的文献。

41.科研方向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错

42.哲学方法是加工科学研究材料、论证科学问题等普遍适用于各门学科的具体思维工具。

4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但哲学并不等于科学。

44.实验性论文的特点是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

45.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46.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是尽快将科研成果公诸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承认的一个有效途径。

47.科研论文中阐述的内容,通常是某个专业领域中在理论或实验方面具有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知识。因此,科研论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48.研究型课题设计书要求必须使用中文,还应注明本课题的项目来源和编号。 错

49.研究工作无新意,科研成果创新能力不强,不能成为学术期刊退稿的原因。 错

50.成果创新查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研究,确定研究成果的创新程度。 对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1.进行任何理论思维活动,都必须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都要使用思维规定和逻辑范畴,而各种思维方式都是一定的方法论的体现,同事也促进了科研方法的发展。

42.学习并实践创新思维方式,是训练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43.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是尽快将科研成果公诸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承认的一个有效途径。

44.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相同的科研方法。

45.论文一旦定稿投出,投稿期刊一般不允许变更作者人数和顺序。

46.科学论文的学术性是指科研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47.科研选题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查阅文献构建方案确立课题。 错

48.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方法问题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科研工作的成效。

49.科研活动能够提供认识社会和改变社会的“物质手段”和“思想方法”。 对

50.科学认识工具可分为科研仪器和科研方法两种类型。

41.参会者在会议上的口头报告或张贴报告不论是否通过大会论文评审组的评审,都会由大会统一印刷成论文集并公开出版。错

42.课题方案设计中,应用性研究多属于研究型方案设计。

43.科学认识工具可分为科研仪器和科研方法两种类型。

44.科研选题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查阅文献构建方案确立课题。错

45.科研论文,就发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会议论文3种基本类型。对

46.研究型课题设计书要求必须使用中文,还应注明本课题的项目来源和编号。错

47.学术会议对学术成果具有承认作用。

48.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类。对

篇5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教授在接见自己的弟子时说:“我已经培养 出你们这一代数学家,你们超过了我;而你们还没有培养出超过你们的数学家,这一点你们还不如我。”因此 ,科学界把“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的教育现象,称为“苏步青效应”。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苏步青效应”系 数较高的科学家群落,才能形成培育诺贝尔人才的“温床”,进而把这些人才推到世界科学的最前沿[1]。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2]。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本是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为什么苏步 青教授的弟子却没有培养出超过自己的数学家呢?无论从内因来分析成才的动力,还是从外因来分析成才的压 力,都值得我们深思。从内因来说,要成为顶天立地的科学家,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要“安 贫乐道”,心甘情愿“坐冷板凳”,要有敬业、创业的奉献精神。从外因来说,社会分配不公的冲击波对科学 家的成长造成了相当的影响,出国潮、下海风、官本位、炒股热,导致做学问的人心态不平衡。有些人刚在科 学研究上崭露头角,就被“提拔重用”,担任烦琐的行政工作,在科学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爱因斯坦拒绝以色列总统的职务,说自己“只适合于从事与物理学有关的事情”。谁也不能说他无知,但 他天真。这种天真事实上是一种诚实。诚实最接近于天真。[3]在“官本位”体制下,以为把教授、科学家不适 当地“提拔”到院长、校长、部长、市长的“宝座”,表面上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实往往是用人所 短,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只有那些在科学上前途不大、后劲不足的学者去改行做“公仆”(必须是真正的“ 公仆”而非“主公”),做“后勤部长”,才是明智的选择。“爱因斯坦们”是不应当改行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Bacon,Francis,1561~1626)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他在《科学推进 论》第1卷中,重点论述了知识的价值。他认为当时蔑视知识的社会风气是愚昧的,同时说明了知识与宗教信仰 、政治、人性的关系。他大声疾呼提倡新方法,使人类籍此树立起驾驭自然的合法权力。

    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并不等于力量。知识蕴含着力量,一旦爆发出来,能够呼风唤雨,推山倒海。 知识成了力量有个转换过程。知识分子善于把知识深化,但不善于把知识转化为力量。知识分子只有知识,却 没有力量。他们既无政治权力,又无经济实力。

    二、知识,为什么没有力量?

    按理说,经济学家满腹经纶,总该是知识的化身了吧!可是,“我们的多数经济学家,在纸上纵马驰骋之 时游刃有余,而一将理论用之于实践则一触即溃,凡‘下海’者大多铩羽而归,偏偏是哪些未入流的准文盲在 商海中如鱼得水。”[4]因此,知识分子为什么没有力量,要从知识分子自身找出原因。本来总说知识分子“清 贫”、“清闲”、“清高”,现在看来也并不“清高”。知识分子的“知识”往往令人生疑。大街小巷有不少 “假冒伪劣”产品,我们的书报杂志上也有不少假话、大话、空话。时下,知识贬值很厉害,为了评职称而东 拼西凑的“成果”实在不少。号称经济学家而确有真知灼见和独特理论的为数甚少。不要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 他们无缘,就是国内获大奖的,也很少有突出贡献的理论。西方经济学中有恩格尔定律、格来兴定律、洛伦茨 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蛛网理论、加速理论、创新理论、基尼系数、消费函数、储蓄函数、需求函数、供给函 数、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希克斯—汉森模型等。西方经济学家不断推动经济理论创新,有的还充当政 府或企业经济顾问,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反观我们的经济学界,“这一张张令人眼花缭 乱、以‘对策’、‘建议’名目出现的药方,大多数都是开给中国的国有企业,如承包制、股份制、破产兼并 、现代企业制度,等等,现在又冒出了一个‘托管’的构想。……这些开药方者中有不少人甚至对企业走马观 花式的‘调查’都没进行过,但却并不妨碍他们为中国国有企业开出一张又一张的‘药方’。然而中国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恰恰就在这些真真假假的经济学家们出谋划策最多的领域里‘卡壳’。”[4]相比之下,马克思用毕 生精力写的鸿篇巨制《资本论》,影响了人类的命运;亚当·斯密(Smith Adam,1723~1790)研究了劳动的分工 问题,并以制针为例,说明劳动分工对提高生产率的重大意义。他把制针的全过程划分为18道工序,每人只操 作其中一两道工序。这样做的结果,每天的产量达到48000枚针,平均每人每天完成4800枚。斯密指出,如果不 进行分工,所有工序全部由一个工人承担,他的产量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针。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在19世 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是以今天的观点来审视,这一理论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 ·W·Tayior,1856~1915)长期在工厂里不断观察和试验研究,才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在人类历史上,功勋卓 著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还有许多。人们是从他们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的结果中认知了知识的价值和力量的。

    真知灼见植根于现实的生活土壤之中。只有真知灼见才有价值。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发明了蒸汽 机,在原动力方面促成了革命性变革,使机械的运转不再完全依赖人力、兽力或水力。这是知识转化为力量的 先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知识就是力量的体现。

    如果说“知识没有力量”那是因为我们的知识还没有转化为力量。据报道,中国文献馆备有20多个国家的 2000万件专利,每年以40万件速度递增,而利用率只有1.2%,可见效率极低。

    我国的“科技成果”多,而新优产品少。有人比喻说:只开花,不结果。这似乎是个突出的矛盾。在有些 地方,50年代和60年代出现的产品仍占市场的50%左右,一些明显该淘汰的产品仍占10%左右,于是国外产品乘 虚而入,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

    美国在1993~1994年的专利所引用的科学论文是1987~1988年的3倍,同期的专利总数只增加了30%,这说 明利用率、转化率极高。专利所引用的科学论文的73%来自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学研究,只有27%来自企业。美 国的科学家和大学教授自然也就既不会“清闲”,也不会“清贫”。知识只要是货真价实的,也就自然而然地 显得“清高”了。

篇6

一、提炼学校文化

我校于1927年创办,位于番禺老城区中心,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学校兴办以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培育岭南广府文化。经历几代人的努力,积淀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校本文化。在新形势下,我们实施文化立校战略,深挖“和”文化,构建了内涵发展的核心理念体系。

和,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孔子《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现在,我们所说的“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二、物化核心理念

和合阅读文化区:办公楼架空层区域。以开放书吧为平台,为学生营造快乐阅读的书香氛围。

和合而生形象区:和文化广场位于进入校门后的一带。那里的古木古建,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

和美立德文化区:根据学校教学楼梯主要通道,规划每个楼梯主题,并对楼梯命名。如文明梯、和雅梯等,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文明习惯。

和而不同文化区:校园围墙区域。以桥东风采、桥东历史、和合之韵、学科风采、特色绽放,展示学校的和而不同。

和美艺术文化区:位于教学楼架空层,其主题定位为星海艺术文化。冼星海是番禺人,其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校师生,我校以发展星海精神为已任,全力开展艺术教育。

三、校本课程结构化

我校根据学生文化核心理念体系,编印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结构科学、体系完整的校本系列教材《桥东小学和文化校本课程》。该校本课程分为四大内容版块:和美校园、和乐学子、和乐孩子、和美公民。每个版块细分四个教学内容,课程以高、中、低三个年段划分:低年段建立成长目标――现代岭南人;中年段通过活动形式学习模式,达到立美至和的基本理念;高年段通过实践体验,达到和而不同的和合教育目标。

以校本课程为主干,各学科教育教学都以“和合教育”为手段,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逐步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毽球校本课程、竖笛校本课程、书法校本课程、科技活动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等等。

四、文化活动特色鲜明

1. 班级文化。特色鲜明、内容鲜活的主题班队活动。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使班级文化呈现至和至美的文化特色。班级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学生文化。结合少先队委竞选,培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

3. 生命文化。开展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生命教育活动,并把该项教育作为科研课题来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4. 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冼星海精神为着力点,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情怀的主题活动。

5. 践行文化。以科技活动为着力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头脑。

6. 环境文化。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绿色校园的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7. 校园文化。岭南一脉、和合创新、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

8. 社团文化。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校内外教师资源,共成立30多个社团,为学生搭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平台,彰显学生个性。

9. 培育课外阅读文化。我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契机,从完善图书室、建设阅览室、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搭阅读交流平台等方面,构建阅读文化。通过多年的努力,学生们已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篇7

[关键词] 审稿 期刊评价 数据库 公益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12-05

The Lac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Discourse Right

Liang Xiaojian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eading academic journals,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have great distance in public trust,journal quality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It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lack of discourse right. The basic method of enhance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discourse right is improving quality.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should improving peer reviewing system, improving public trust.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improving public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selecting and cultivating world first - class academic journals.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creating public welfare database of academic journals,enhanc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Peer reviewing Journal evaluation Database Public welfare

对学术研究来说,学术话语权与学术成果的评价和学术资源的分配密切相关。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平台,是学术话语权发挥作用的重要场域之一。学术期刊通过对学术成果的评价、选择和推荐,对学术研究发展的方向起到引导作用,包括对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等的设定,这体现了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中的话语权。话语权是学术研究发挥影响力的基础,也是学术期刊的核心资源。在全球化的文化开放和学术交流频繁的格局中,缺乏国际话语权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问题。这既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与我国丰富的学术期刊出版资源也不相称。我国学术期刊总体可分为科技期刊和人文社科期刊两大类群,两者的编辑出版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人文社科领域期刊在期刊评价方面特殊性强,问题更为突出,本文论述从学术期刊总体着眼,但把论述重点放在人文社科期刊。

1 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原因

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国际学术期刊评价机构的垄断和偏见,这是造成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直接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我国学术期刊在功能发挥上与国际领先学术期刊相比有很大差距。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期刊质量和功能等方面与国际名刊相比,尚有差距,这是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原因。

1.1 公信力有待增强

学术评价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学术期刊的神圣权利。学术期刊学术评价功能和地位的获得,是在与学术研究和学术共同体的长期互动历史中形成的。1665年,世界上第一份以“期刊”为名称的出版物《学者期刊》,是以报道法国和国外出版的图书目录为宗旨的,并不承担学术评价任务。法国《学者期刊》与英国皇家学会同年出版的会刊《哲学汇刊》(后改名为《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一起,被认为世界学术期刊的鼻祖。19世纪,由于学术研究的繁荣,许多国家成立了由学者组成的专业学会,出版了一大批各个学科的学术期刊,以刊登学术论文和书评为主,在交流信息之外,学术期刊被赋予学术评价的功能。随着学术研究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现代学术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体系复杂、规模庞大的社会建制,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已经发展为学术研究社会建制带动起来的相关服务业,学术期刊因其学术共同体公共空间属性和与学术研究、学术共同体长期互动的实际表现,成为学术传播的主渠道和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学术成果评价者。

组织和代表学术共同体对学术成果进行公正评价,优选刊登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学术期刊公信力的来源,这种公信力一旦丧失,学术期刊就会失去学术共同体代言人地位,随之失去话语权。衡量学术评价是否公正应包括评价制度和评价结果两个方面,即从制度上看学术期刊是否建立了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从结果上看学术期刊是否对学术成果进行了准确的评价。同行审稿制度是学术期刊行使学术评价权利的合法性依据,因此被西方学术期刊普遍采用。事实证明,同行审稿能够将学术成果提交国内甚至国际学术共同体评价,使学术期刊达到本学科研究的较高水准[1]。同时,同行审稿还可以避免由编辑部审稿带来的误判或版面寻租,体现学术期刊学术共同体代言人地位的合法性。尽管审稿制度也存在成本高昂、时效性差、评价质量可控性较差等难题,但基本上利大于弊,因此成为西方学术期刊制度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主流还是“三审制”。“三审制”是一种与我国出版管理体制结合的审稿制度。我国出版管理体制的核心主要是审批制、主管主办制度和属地管理制度,这套体制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出版主体准入机制和有效的事后追惩机制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基本手段就是事前“三审制”和事后审读制度。“三审制”的弊端也很明显,即僭越学术共同体行使学术评价功能,使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被行政权力或商业利益绑架,失去公信力和合法性。一些学术期刊把学术评价作为期刊编辑部的权利,进而把版面作为权利寻租的工具,极大地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公信力不佳的学术期刊,学术共同体代言人的地位尚且难保,何谈取得国际话语权。

1.2 现有主流期刊评价体系难以催生人文社科名刊

国际学术话语权由国际学术名刊掌握。国际学术名刊是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编辑出版,有世界影响,能提供独创性和原创性,属国际一流信息源,文摘率、引文率及利用率高,代表世界科学研究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学术期刊[2]。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遴选世界上权威性强、影响力大的学术期刊编制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其中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反映基础科学研究状况,S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反映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状况。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统计分析,2012年,SCI收录中国期刊135种,约占收录期刊总数2.25%。2012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19.01万篇,排名世界第2,占论文总数11.9%。SSCI收录中国期刊1种,约占收录期刊总数的0.02%(该数据库共收录期刊4648种)。2012年SSCI收录中国论文8012篇,约占收录论文总数的3.1%[3]。SSCI收录的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绝大多数发表在外国期刊上。这反映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在国际学术传播中的话语权缺失。应该指出的是,SSCI数据库基本不收录中国期刊的直接原因是评价机构的偏见,也不能仅仅以是否入选SSCI数据库判断一本学术期刊的水平。这一事实主要反映我国学术期刊评价话语权的缺乏,也反映了在现有评价体系之下,我国学术名刊的匮乏。

现有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难以催生高质量人文社科学术名刊。目前各界普遍认同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方法,是借用图书馆期刊采购部门使用的学术期刊遴选机制,即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遴选机制。该机制承认引文评价的合理性,并将期刊的被引量化统计数据作为评价学术期刊质量的唯一标准,这也是SSCI等的基本评价标准。某本学术期刊内容在规定时间段内被引次数越多,说明其学术水平越高;被引次数越少,说明其学术质量越低。期刊针对目标读者的特定需求定向传播内容的性质,决定了期刊编辑出版活动除了具有共性之外,还存在差别,类群分析是研究期刊的基本方法之一。学术期刊因其学术共同体代言人的性质不同于市场化大众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评价也不能一刀切,只要承认学科的分化和综合是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只要承认学科发展阶段的差异,就应该承认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形式的学科差别。引文评价方式注意到了学科的分化,对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实行分类评估,但引文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科技期刊。科技论文的引文来源与发表来源基本重合,使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自足性。引文评价法没有注意到,学术期刊只是人文学科论文引文的来源之一,而且不是最主要的来源。人文学科论文的引文,多数来自文史典籍或学术专著。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学术资源,只为人文学者提供部分资料。期刊数据库引文量化评价方法,因缺少对数据库之外学术资料来源的判断,难以对人文学科学术期刊及其论文水平进行令人信服的准确评价。期刊数据库引文评价带来的错误导向是部分学科论文的引文来源趋于单一化,作者只依靠期刊数据库材料快速生产论文的行为得到默许甚至鼓励,这是产生学术泡沫的因素之一。

引文评价方法有造成优质学术期刊出版资源分散和诱发学术成果评价标准滑落的趋势。学术论文的主要生产者是职业化的学术研究人员。他们的学术论文一般发表在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主办的学术刊物上,这些是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一些学术资源不足的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频繁向知名学者组稿,造成上知名学者从重要期刊到次要期刊的迁移和学术期刊出版资源的分散,难以集中优质资源出版知名期刊。长期以来,我国大量主要从事实际工作的论文作者和毕业后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学生出于评定职称、职务晋升或取得学位的需要,在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这造成我国出版界对学术期刊缺乏明确的界定。在我国的近万种期刊中,除了部分市场化大众期刊、教辅期刊、小众期刊之外,超过一半的期刊刊登学术成果,大量工作指导类期刊、行业期刊成为学术的重要渠道。学术研究的泛化对学术生态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都产生了影响。非学者身份的论文作者人数众多,论文以实务研究为主,围绕简单主题的论文数以千万计。跟风研究导致论文引用率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成为高被引论文和学术期刊追逐的对象。相反,一些发表在学报上的大块文章因为研究主题的高深和表述的综合性,不能方便引用者寻章摘句,成为低被引论文。这种反差有诱导学术成果评价标准滑落的趋势。

1.3 信息服务意识和传播能力有待增强

学术期刊有两个基本功能,即信息服务和学术评价。信息服务能力是衡量学术期刊话语权的另一指标。国际学术名刊的最大特征是学术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具有很强的信息服务能力。期刊信息服务能力越强,就越受读者的欢迎。我国的学术期刊在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学术名刊差距极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研究者个人琢磨如何能够的参照工具,而不再成为研究者个人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质性知识参照[4]。正因为它在满足国内外读者需求方面“不解渴”,所以才缺乏影响力,出现不了国际名刊。没有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期刊内容与读者需要脱节、停留在自说自话层次,满足不了国内外读者的学术信息需求,何谈掌握国际话语权?

我国高校、社科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绝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印刷版的学术期刊出版传播方式是对单篇论文进行统一打包销售,适合科研院所、图书馆等机构订阅提供阅览服务,供多学科科研人员按需阅读。限于科研领域,科研人员个人极少订阅综合性学报。在网络传播时代,学术传播渠道增多、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期刊数据库中海量的论文资源。网络数据库能够满足读者对学术论文的大数据搜索阅读需求,在对搜索命令的响应中,综合性学术期刊中的单篇论文与专业性期刊单篇论文具有相同的显示概率。数据库增强了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目前,学术数据库被商业机构垄断,学术期刊从数据库运营商得到的稿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于免费提供网络传播,但读者并没有获得免费的服务。学术期刊的数据库传播能力亟待增强。

2 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应对

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提高出版质量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治本之道。完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学术名刊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路径选择。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是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必然趋势。

2.1 完善审稿制度,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提高作者服务水平

审稿是媒体体现编辑宗旨、落实编辑方针、保障内容质量和控制传播效果的一种普遍编辑活动。如果不能对传播的内容进行控制,那么充其量只是一个信息服务提供者,而不是一家媒体机构。在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播媒体一般是专业化的媒介机构,依靠自身编辑记者队伍或采用通讯社稿件进行有组织的内容生产、,审稿不仅是媒体编辑部体现编辑宗旨、保障内容质量的必要环节,而且是传播机构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大众传播媒体的编辑记者为媒体提供的信息产品属于职务作品,其编辑部门对编辑记者的稿件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目前实行的“三审制”,是与大众传媒机构一致的审稿制度。这种审稿制度能简化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组织管理,增强内容的可控性,确保编辑部意图的实现,但忽视了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特殊性,使我国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学术期刊是依附于学术研究和学术共同体的传播媒介,与大众传播机构的内容生产方式有很大差异。学术期刊编辑部门一般没有作者队伍,而是从服务的学术共同体中优选作者和稿件,通过稿酬或约定方式获得投稿者投稿论文的传播权,进行出版传播活动。学术共同体的信任是学术期刊编辑部门从事学术评价活动的合法性来源。学术期刊编辑部只有依托学术共同体进行学术评价活动,才具有公信力,才能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其实现形式必然是同行评审制度。同行评审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以保证学术期刊通过组织同行评审为学术共同体服务,真正起到对学术成果进行准确评价和服务作者功能。

同行评审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同行评审制度一般有两种实现形式,即审稿专家和作者背靠背的“双盲”匿名评审和审稿专家公开、作者匿名的评审。“双盲”匿名评审的“利”在于评审专家在匿名状态下(在编辑部是实名的)可以抛开干扰因素,使同行内部评审看起来更像是外部评审,显得更为客观公正;“弊”则是由于评审专家的不透明,损伤了同行评审的公信力。我国实行同行审稿的部分期刊,由于承担着主管主办单位官方学术刊物的功能,同行评审有时沦为小圈子的游戏,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一些评审专家出于在匿名状态下评审的免责心理,不认真行使评审职责,使对同一学术成果的评价出现很大分歧,损害评审结果的公信力。相比之下,审稿专家公开、作者匿名的评审更具有公信力,也更具有建设性。这种制度设计也能够增强评审专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的评审行为更具有建设性,也能破除同行评审的神秘感,促进学术共同体优良学风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定期公布外审专家名单的做法值得提倡。这些外审专家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外审专家库,使学术共同体能够看到外审专家在学术共同体的广泛代表性,能够增强杂志学术评价的公信力。

同行评审制度不但是学术期刊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的合法方法,而且是学术期刊提高内容质量和服务学术共同体水平的基本方式之一。从理论上来说,学术期刊出版资源是无限的,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优选作者和作品,以保证其刊登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学术期刊提高出版质量的前提是为作者提供最好的出版服务。只有为作者提供了最好的出版服务,才能调动优质出版资源,吸引优秀作者投稿,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学术成果。

2.2 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和评价体系,遴选和培育国家学术名刊

社科学术期刊数量众多、层次不一,办刊宗旨有很大差异,办刊主体多样,还存在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期刊同台竞争的面貌,构成复杂的出版体系。使用引文量化数据对这些期刊进行一刀切的评价,不仅抹杀了上述复杂性,无法反映学术期刊体系的真实情况,也难以承担遴选和培育国家学术名刊的功能。不解决我国学术期刊体系的现实问题,采用另立炉灶方式建设国家学术名刊,对提高学术期刊整体水平没有太大意义。要使国家学术名刊具有坚实的基础,应该改革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和学术期刊体制中的不适应之处,构建和完善开放、有序的学术期刊出版体系和与之对应的层次分明的评价体系。

学术期刊出版体系应该是开放的,这样更塑造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我国有数十万社会科学工作者,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社科院、党校等教学科研机构,这些机构都办有各类学术期刊。在教育部名刊工程社科学报的作者中,本校占比平均值为41.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的本校占比达到77%。《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的本校占比为18.8%,为名刊工程学报中最低。整体而言,社科学报载文的学缘结构较为单一。社科院期刊因与高等院校保有适当距离,被认为在学术评价上能够摒弃高等院校的门户之见,对学术成果实现公正评价,成为高校社科学者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平台。一般认为,社科院系统期刊质量高于高校社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是我国最权威的综合性社科期刊,《历史研究》等分别是史学等一级学科的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权威专业期刊70%的稿源来自高等院校[5],这与社科院系统研究队伍人数较少、高等院校社科学报容量较少有直接关系,但根本原因是社科院期刊的开放度赋予其公信力和话语权。

学术期刊出版体系和评价体系应该是有序、分层次的,这样才能发挥引导作用,有利于遴选和培育名刊。分层评价指的是从学术期刊刊登论文的研究层次不同这一实际出发,把定性评价与引文评价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在横向上,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应分类评价。对那些发表主要不以学术期刊为引文来源论文的期刊,应以学术共同体和学术期刊同行评阅的定性评价为主,参考转载、评论、翻译、文摘、引文等定量评价指标。对那些既主要以学术期刊为引文来源,又主要以学术期刊为主要发表平台的学科的学术期刊,可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并重。在纵向上,同一学科的学术期刊应进行分层评价。那些主要刊发职业学者论文的高校学报、社科院期刊、学会协会期刊,位于学术期刊金字塔的顶端。同行定性评价应主要以成果原创性和创新性为标准,考察其学术规范性和思想启迪性。辅之以评论、转载、翻译、文摘、引文等定量指标进行评价。那些主要刊发职称论文、学生论文的期刊,行业期刊,专业期刊构成学术期刊金字塔的基础。定性评价应主要以知识性和规范性为标准。可主要由相关职业领域的行业协会以及中国期刊协会行使质量评估职责。

学术期刊既是科研工作的龙尾,又是科研工作的龙头。增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培育学术名刊,不仅需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出版体制改革的配合,更需要学术研究管理部门的支持指导。在对学术期刊进行分层评价的基础上,科技部、教育部、等专项科研基金提供者可对高校、科研院所、学会等机构主办的学术期刊予以重点扶持。根据现有学科需求以及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需要,择优培育或新创重点学术期刊,在期刊评价、审稿制度建设、办刊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和资助,推动国家社科名刊建设。

2.3 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

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是我国学术期刊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必然选择。在满足网络时代读者对大数据学术资源的需求过程中,目前世界学术数据库商业出版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学术期刊形成了借助数据库的“小发行、大传播”的 出版传播模式。编辑部以较小的发行量满足管理者、作者、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单位的收藏需要,借助网络数据库出版满足读者在线搜索阅读的需要。世界最大的爱思唯尔数据库独步全球,价格昂贵。我国中国知网、维普数据、万方论文等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读秀电子书全文数据库等占据中文学术资源数据库出版的垄断地位。这些商业数据库出版机构,利用全世界或全国学者的学术成果生产数据库产品,再作为最重要的学术资源之一,卖给学者所在研究机构,并且通过技术手段对学术资源的下载进行限制,仅允许购买者在特定的计算机上下载数据库内容。这限制了学术资源的公平开发和利用。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很多学术期刊自建渠道,在官方网站即时更新内容供公众免费下载,通过微博、微信、云存储等网络应用宣传推广期刊内容,但目前学术期刊的自建网络传播渠道非常零散,信息量小,内容不全,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免费信息服务水平和传播能力有待提高。

国家应加大对学术传播领域的资助力度,仅仅为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提供部分办刊经费,使其能够组织出版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不够的,还要让这些宝贵的学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网络数据库出版环境中,为了让公共资助对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出版的资助惠及学术界,进而服务社会,成本最低、效果也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的数据库公益出版。学术期刊数据库公益出版,是指在网络数据库出版环境中,作者或出版机构将研究成果提交给公益性的学术资源数据库,供国内外研究者和公众免费下载和阅读。无论从互联网逻辑,还是从学术期刊“小发行、大传播”理念和实践来看,我国学术期刊免费传播趋势已经比较明朗,但在功能发挥、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上还远未成熟。从功能上来看,目前学术期刊的自建网络传播渠道非常零散,信息量小,内容不全,其检索功能与传播力与商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相比不成气候。从发展模式看,我国的学术期刊免费传播主体大多是零散的学术期刊出版者,近年开始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上线运营,这是与商业学术数据库以及开放存取数据库不同的新模式,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完善。目前的学术期刊公益数据库遴选期刊的标准不明确、数据库存量较小、版权问题被悬置、数据库功能简单,无法与商业学术期刊数据库比肩。学术资源数据库公益出版和传播的来源遴选机制、质量控制机制、版权管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都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发展学术资源的数据库公益性出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学术期刊在公信力、期刊质量和传播能力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期刊相比,尚有差距。提高出版质量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治本之道。要完善审稿制度,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和评价体系,建设学术名刊;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

注 释

[1]尹玉吉.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42(4):201-216

[2]朱栋梁.我国学术期刊创办国际学术名刊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07 (1):203-205

[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 2012 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27-34

[4]邓正来.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4):7-14

篇8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主创新 综述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政产学研界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十分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研究。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 上共有409篇相关文献,其中科学管理类占156篇,工业经济类占92篇,企业经济占40篇,高等教育占28篇,工业类等也占有小部分篇幅。由此可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相关研究涉及的最为广泛、活跃的研究领域是管理,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绩效创新、技术创新、实证研究等。本文通过分析2004年至今的文献,总结归纳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的内涵,并从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绩效创新以及实证案例五个方面对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研究目前的进展进行回顾,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难点。

二、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最先是由我国提出的。国外有关创新的理论虽然较为成熟,但是却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直接理论基础。我国的自主创新研究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孙爱英等(2006)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来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总的来说就是通过一定手段,获得自身独特的核心技术,并以此生产新产品,从而实现其价值 。

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内涵直接文献较少。张琦、万君康(2005)等人将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定义为能够科学客观的反映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开发过程等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涵纳知识创新能力、人才创新能力及创新管理能力等多方位能力的综合创新 。唐东、曲用心(2012)认为应该将自主知识产权与外部资源整合协调,适应国家和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价值 。

三、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基于本文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内涵的定义,以及对近几年文献的总结,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李茂萍(2009)将创新管理解析为六要素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网络、创新人才、创新风险和知识创新,并提出“数字装备实验室”创新管理的对策 。龙玲(2005)则认为管理的创新归为资源管理、人员管理和管理了制度的创新 。陈柯羽(2009)以国家实验室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美英德法日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国家实验室提出发展建议及战略对策 。雷东(2009)借鉴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实验室管理机构、经费管理体系、人员管理制度和评价考核机制,提出我国国家实验室管理应该从完善主管部门、扩大资金渠道、完善人员管理和建立实验室考核机制这几个方面着手 。杨艳(2006)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内容包括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科研项目、成果和信息,在汲取美英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后,提出应从合理定位实验室功能、多渠道筹资、优化管理队伍、完善评估工作、推进网络化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 。

2、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创新。杨艳(2006)对比美英实验室管理机制提出应加强资源共享机制、全员聘用机制 、学科互动机制、激励创新机制和评估监督机制 。朱映雪等(2009)认为应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完善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机制,建立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危怀安(2005)等认为应该加强实验室开放、革新劳动用工、推进学术联合和健全竞争机制 。易高峰(2008)等认为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宏观管理体制由科技部、依托部门、依托单位等组成,内部管理体制由理事会、室主任、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组成其运行机制主要由经费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公共研究平台支撑和评估机制组成 。任丹、魏鹏(2008)以微观视角,强调作为实验室创新重要部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为研究对象,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首次将培养路径、运行机制和具体路径统一考虑 。曾卫明、吴雷(2008)从“两会一主任”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机制,资产和信息共享机制,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科研组织和成果管理运行机制等提出具体的建议,以使国家实验室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的人事、财务、资产等权利的研究实体为目标 。

3、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李茂萍(2009)提出“数字装备实验室”应该在知识收集、知识共享、知识应用三个环节进行创新,并且通过提高知识利用率和扩大知识量两种途径创造新知识 。吕萍、刘卸林(2011)则通过并且通过调查结论证明,国际合作与科学论文产出呈现倒U型关系,企业的合作、流动人员比例与科学论文产出均呈现正U型关系。以国际合作和流动人员比例衡量的开放性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国际合作与发明专利产出呈现倒U型关系,而流动人员比例与发明专利产出具有线性的负相关关系 。刘桂云(2008)指出要提升技术创新,必须发展特色优势,跨学科合作,拓宽科技创新范围,组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整合科技资源提升联合创新 。甄树宁(2009)认为创新研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并且佐以清华的三大梯队为例,即以老一辈学术带头人为第一梯队,以实验室主任和首席研究员为第二梯队,以及青年创新团队为主的第三团队,分层进行技术创新 。

4、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创新。刘大为(2004)利用数据包网络分析方法对山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产出效率进行分析,在结构性评价中用到并且利用聚类分析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评价,将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引入确定权重和指标体系降维研究 。危怀安、王炎坤指出我国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就,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获得的国外专利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工农业生产、重大工程项目的核心技术突破、重大国防项目上仍有不足 。袁润松(2010)将重点放在除了“投入”因素以外的能够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效率的内部因素上,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其形象进行验证。结论表明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质量、人员和科研经费结构、管理水平以及开放交流程度等是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 。

5、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实证研究。俞前等(2007)总结了浙江大学在实验过程中加强科研自主创新以创建能源清洁的成功经验 。汪艳霞(2008)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剖析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装备与技术实验室”的自主创新战略管理的发展轨迹和运行机制,总结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管理的一般模式和逻辑 。李华威等(2005)分学科对湖北省内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总结双方的不同,吸收外省的成功经验,发扬本省的自身优势,从而提升省内实验室的知识知识创新能力,为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

四、结论与展望

国家实验室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现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体系构建值得探讨。谢桂红(2000)将创新的特征归纳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预期成果的新 。张琪(2005)等认为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管理创新 。但这一系列的文献都只指出了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创新特征,为构建创新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并没给出构建的对策或者方法,也就是说现阶段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阶段。因此接下来研究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是怎么样去构建创新体系。

2、 文化环境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容小亏。实验室的创新文化是在在实验室的久而久之的日常管理建设中积累形成的可通过教学、知识、科研等来激发创新行为的文化氛围。它体现着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为实验室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有助于实验室人员创新思维的形成,增加其创新行为。现阶段直接研究实验室创新文化的文献几乎没有,仅仅只在实验室创新的大范围下有所涉及。在国家重点强调文化的今天,对于重点实验室创新文化的研究还需要很大扩展。

3、 创新绩效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的动力。现阶段国内关于实验室创新绩效的研究并不具体。大部分都是指出我国现阶段实验室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的分类。对于评估体系也有一定研究。王海燕将运行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资源状况、资源配置。李晓轩将我国现阶段的绩效评估方法总结为计量评价方法、专家定性评价方法、基于创新任务书的评价方法。但上面所有的研究都只是将评价方法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并没有形成实际性的具体指导。而且很多评价方法都很少涉及,例如平衡积分卡衡量指标,以学习与成长、内部经营、顾客和财务为四个指标。

4、构建由政府引领的产学研政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当前许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的专业面较窄,研究内容单一,资金来源少,经济效益低,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与企业合作,协同创新,提高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与产业园合作,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竞争力。虽然创新技术的方向可以由市场指引,但推动创新的动力机制存在市场失灵,仍需要公共政策的调节,就是要将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因此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并不只是实验室的创新,要更加注重于研究产学研政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而这恰恰是现阶段研究缺乏的。

虽然现阶段对我国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但取得的巨大进步也不容忽视。随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创新能力研究的越来越重视,笔者相信在将来相关研究一定会更加全面细致。

项目资助:“江苏省江苏科技体制改革思想库(苏科政264号”重点项目资助;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11-06)”;国家统计局软科学课题(2011LY07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9GLD013,12EYD018);江苏省软科学项目(BR2013074,BR2013027);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SJB790027)。

(作者:吴松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组织理论与创新管理,科技政策评价与管理;肖潇,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仲盛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书记,主要从事重点实验室管理和研究工作;汪敏娟、周一帆,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人员,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11-06)开放课题课题组成员)

注释:

孙爱英,李垣,任峰.企业文化与组合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学研究管理2006,2.

张琦,万君康,庄越.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及其运行绩效的内涵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05(1).

唐东,曲用心.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D],2012.

李茂萍.“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管理研究[D],2009.

龙玲.面向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6):120-122.

陈柯羽.国内外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初探[D],2009.

雷东.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N].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1).

杨艳.我国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2006.

朱映雪,董伟武.论建立高校自主创新体制与机制[J].理论观察,2009(4).

危怀安,王炎坤.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问题与对策[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4):104-107.

易高峰,赵文华.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任丹,魏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及路径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2):85-87.

曾卫明,吴雷.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8,3:114-116.

吕萍,柳卸林.开放性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6):185-192.

刘桂云.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J].科技科研管理,2008,9:37-39.

甄树宁.加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创新体系[N].改革开放,1994―2-13:28-29.

刘大为.陕西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2004.

袁润松.基础研究创新平台运行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2010.

俞前,王家平.加强科研自主创新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1).

汪艳霞.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主创新战略管理―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8(5).

篇9

关键词:武术教学;个体主体性;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12

1 研究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教育已从以往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了当今社会生活的中心。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高校学科教学活动已从同样化、单一化走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同样,高校武术教学应以培养具有积极运动个性、富有创新精神和武术运动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但长期以来,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体现师生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真正展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本文从高校武术教学中师生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问题为出发点,力图解决其统一性问题,提高武术教育教学质量。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搜集整理了近、现代对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研究资料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研究成果。

2.2 逻辑分析法

根据近、现代对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研究资料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高校武术教学中师生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性问题。

3 结果与分析

3.1 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3.1.1 近、现代对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研究

由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先驱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认为:人通过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而成为主体,当人被确立为主体后,被思之物就成为客体。这种主客二分的主体性,经过洛克、贝克莱和休谟而到康德等哲学大师的探讨,人的主体性不断地得以张扬。

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主体性哲学出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际性”的转向。例如胡塞尔以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交互主体性哲学”[1]、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共在”的主体际性理论、马丁・布伯基以“对话主义”为核心的主体际性理论、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性”和“交往行动理论”等[2]。主体间性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并不否认和排斥主、客体关系中的个体主体性,而是表明了人们对主体性认识的深化,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3]。

而认为,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结构,主、客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和统一性。“任何单一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即‘主体―客体’关系,都不过是‘主体―客体―主体’结构的一个片断和环节;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就载负着、实现着‘主体―主体’交往关系,并受其牵引和制约”[4]。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展现的是个体的主体性,在“主体”和“主体”的关系中展现的是主体间性。

3.1.2 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教学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各自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和实践能力。教学活动的客体主要是指师生所上的课程和采用的教材等。一方面,教学主体与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另一方面,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认识关系。因此,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并进行交往和合作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对教学内容选择和加工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间性表现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合作交往的交互性、平等性、宽容性、合作性等等”[5]。教师的个体主体性是表现在教师自我发展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的,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身心的关注,对教学的反思和创新等。教师的主体间性表现在:与学生和同事的合作交往中的的交互性、平等性、宽容性、合作性等等。

在武术教学活动中,师生以语言、动作等符号为媒介,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而进行的武术知识与技术的传授与学习,以及情感、信息的交流而形成的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共识,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武术教学活动中,只有确立师生的双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师生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在教学活动中的统一。

3.2 高校武术教学中师生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缺失

3.2.1 武术教学中师生自主活动的缺失

一方面,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局外人”编写、强加实施的教学计划、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因此被排斥于所授课程之外,只能考虑“如何教”学生的问题,忠实地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从而被剥夺了自主的、创造性教学的权力。长此以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意识被磨灭得一干二净,因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个性,难有创新。

另一方面,教师是武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宰,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或“储蓄式教育”,它把学生变成了武术知识和技能的“容器”或“存储器”,把武术教育、教学活动简化为简单的技术学习、训练和控制过程。学生对教师俯首听从,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所支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创造性和自主发展。在武术教学活动中师生自主活动的缺失,使教师成为单纯的传授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难以激发武术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教师不能创造性教学,学生也不能主动性学习,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3.2.2 武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客两极模式

3.2.2.1 单一的主体观

在“主体―客体”之间的对象化活动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武术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单一的主体观理念。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赫尔巴特、赞可夫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其观点是将学生的可塑性作为教育预设,在武术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是权威和主宰,把学生看做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容器,是教师实现其教学目标和完成其教学任务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说”,它以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主体,教师应围绕着学生转,把教师看做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工具,这种观点实际上取消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2.2.2 片面的教育关系

由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认识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因此,武术教育教学活动就成了或主要成了对武术知识掌握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是武术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方面的权威,学生是这方面的需要者和接受者,武术教育教学关系就成了武术知识的授受关系,其中的武德教育、审美教育、礼仪教育和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也简单套用了这种教育方法,造成了武术教育教学活动中严重的唯理性色彩,缺少了师生因精神碰撞而产生的非理性活动。因而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无法追求师生在武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人性价值追求,只能停留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外在价值层面上,这种片面的教育关系,使学生沦为武术知识和技能的奴隶,教师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传递的工具。

3.2.2.3 师生关系的异化

3.2.2.3.1 师生关系客体化

师生关系客体化是指在师生交往中,一方不把另一方看作是与自己处于同等地位的主体,使其失去独立性而被控制和支配。师生关系客体化在武术教学中表现为:教师把学生看做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手段和工具;学生把教师看做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工具。

3.2.2.3.2 师生交往的片面化

在武术教学中师生交往的片面化表现为:一方面是师生的交往蜕变成了武术知识信息的交流,片面的围绕着武术知识和技能而交往,失去了师生人格魅力的吸引和碰撞;另一方面是武术教师所扮演角色的专门化,使教师只对学生武术方面的发展负责,从而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往所具有的自由和本性。

3.2.2.3.3 师生关系的疏离和抽象化

现行武术教学的授课形式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师是以学生班集体为教育教学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面对的是整体学生集体,而非具体的某个学生。“个――群”关系交往成为师生课堂交往的主要形式,使得师生关系产生疏离和抽象化。

3.2.2.4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匮乏

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主要的交往场所是课堂。在武术课堂中,他们除了和自己的教师有限的交往外,更多的应该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协作,这是他们在学习集体中促进其自身进步的重要途径。然而受到课堂规则的控制、有效的学习小组没有形成等因素造成学生之间教育交往的匮乏。

3.3 实现武术教学中师生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相统一的措施

3.3.1 师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师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是主体参与。武术教学活动应该是以师生作为共同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以师生积极互动为教学过程,通过师生协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与进步。有学者对北京某高校19种课堂教学行为的频率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6]。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的本科课堂中教学基本上仍未摆脱讲授式教学一统课堂的状态,教师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也很少主动参与课堂,即使参与也仅仅是被动参与、形式参与、阶段参与与无效参与。虽然有的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讲解和示范的频率很高,也不能说明教师的参与是主动的、全程的、有效的,因为武术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主动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主动的相互交流和探讨,才能真正地实现师生主动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

在武术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也要有学生的提问和师生之间的讨论、评价;既要有教师的动作讲解,也要有师生间的交流探讨、学生自主尝试和创新。只有真正的实现师生主动地、全程地、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武术教学过程中师生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

3.3.2 师生协作交流

协作交流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协作交流。协作交流的实质是交往,交往的主体是师生,因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有平等才有协作。在协作交流中,武术师生建立起特殊的“主体―客体―主体”关系,围绕着教学内容主动性参与,相互影响,从而推进武术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因此,这种互动是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权威,重视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只是倾听者和被动的回答者和模仿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缺乏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然而,师生在武术教学中的协作交流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师生是教学中平等的主体,师生关系是以平等基础的,这有利于师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互相提问、相互讨论,对教师和同伴的观点、看法进行批判、超越和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思维能力和拓展学生视野,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与进步。

3.3.3 师生探索创新

探究创新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师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应自主地探索和创新知识、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等。

3.3.3.1 探索创新应成为教师教学改革中的主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研究探索教学技术和方法,创新学科知识,推动学科的发展。“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7],“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精神,没有灵魂的教育”[8]。在武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摆脱对他人意志的盲从,根据社会、工作岗位需求、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兴趣,以及本人的能力、教学方式、思维方式来安排、从事教学活动。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反思,积极、主动地参与武术教学科研,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思想体系等。

3.3.3.2 学生应在探索创新的学习中进步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善于针对武术技战术问题与老师或同学讨论,并进行实践性研究,创新武术专业知识和动作完成技巧。传统的武术教学中教师按照教科书规定的动作套路,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学生对教师所授动作进行机械地模仿和复制,教师认为自己所教的知识是绝对正确的,同样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即使对教师所教的知识产生质疑,也囿于教师知识权威而不敢于从心理、生理、物理学等学科进行实验和论证。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等都会受到抑制。因此,在武术教学中师生应积极进行探索创新。师生只有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师生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

4 结论与建议

高校武术教学中由教师传授武术知识、技术,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师生之间关系的异化现象,使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抑制,学生也难以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只有在武术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师生间的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高度统一,实现教学活动中主体――客体――主体之间的高度融合,才能一改过去武术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全面提升武术教育教学效果,实现高校武术教学的真正价值。

(获奖论文: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2] 江怡.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0、490.

[3]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4]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7.

[5] 曾新.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5).

[6] 周作宇等.大学教学传统与变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2(1):16.

[7]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37.

篇10

关键词:《中国语言学史》;中国语言学;发展;意义

60年代初,王力先生给北大学生开过“中国语言学史”,这门课的讲义后来在《中国语文》杂志上发表。1980年,王力先生又将旧稿重新整理成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这本《中国语言学史》与当时这一领域的其他著作相比,如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诂学史》等,其观点之新,材料之富,体系之严密,研究之深入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以王力先生的学识、成就和他在语言学界的影响,就今天看来,这本书实际上仍然处在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奠基地位上。如今,翻看这部书,不敢说完全领悟,只能在此谈谈自己浅读此书的一些领悟所学罢了。

一、《中国语言学史》内容简介

王力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中国语言学史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作为科学论文,著者假定读者把中国语言学著作都看过了,不须交代任何知识,尽可以单刀直入地叙述这一个学术部门的历史;另一种是作为教材,著者假定读者没有看过中国语言学著作,或者是看得很少,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那些著作的体例及其主要内容,然后谈得上某一学派产生的原因,某一语言学家的学术渊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某书的价值及其缺点。”王力先生这部《中国语言学史》就是按照后一种写法写成的。

王力先生按照中国语言学的特点,把中国语言学史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语言学的阶段(从先秦到清末);第二阶段是现代语言学兴起的阶段(从清末到解放前)。又根据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特点,把第一阶段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以训诂为主的时期(先秦至两汉,而主要是两汉),第二个时期是以韵书为主的时期(魏晋南北朝到明代),第三个时期是文字、声韵、训诂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是不平衡的。王先生根据这三个部门的历史发展情况,按照中国语言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期,对研究和总结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规律,更有其实际意义。其具体分期内容如下:

(一)“训诂为主的时期”

王力在这一时期里,主要讲述了我国语言研究的萌芽时期―先秦的语言研究情况和当时的哲学家们关于语言理论的见解,重点介绍了两汉文字训诂学的主要著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分析了它们的体例,指出了它们的价值和缺陷,同时论述了这个时期语言研究取得的成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韵书为主的时期”

这一时期里,叙述了反切的兴起及其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了《切韵》、《广韵》、《集韵》《平水韵》和《中原音韵》等韵书,并论述了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切韵》的性质,它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及其对上推古音、下考今音的巨大价值;还介绍了受印度声明影响而形成的等韵学及三派韵图如《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四声等子》和《字母切韵要法》的结构、特点与它们所代表的语音系统;同时对六朝到明代的文字训诂学著作,也做了扼要的介绍。

(三)“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

在这里,王力先生详细地论述了清代学者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分析了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等《说文》四大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缺点,重点介绍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还论述了这个时期古音学的研究和训诂学的研究,肯定了自陈第、顾炎武以来的古音学研究的成绩,肯定了段、王打破字形束缚,从声音去研究语言的新的科学方法。同时还叙述了清末甲骨文出土后文字学的兴起和它取得的成绩。

这个时期是中国语言学全面发展的时期,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黄金时代,许多研究成果值得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四)“西学东渐的时期”

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之后到解放前中国现代科学的语言学在西方语言学的影响下正在形成的过程,着重论述了中国语法学的形成和发展,介绍了马建忠、杨树达、黎锦熙、王力、吕程,着重论述了中国语法学的形成和发展,重点介绍了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这个时期,由于采用西方普通语言学理论,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我们的语言,使中国语言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中国语言学史》的价值意义

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第一次给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建立了一个科学的体系。中国语言学历史悠久,成绩辉煌,巨著并出。对这样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过去已有许多学者做了一些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他们往往都是就某一本书或某一方面进行的研究,只是局部的、孤立的。因此,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是对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历史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总结的第一部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功绩。其具体价值意义简述有三:(此处参考唐作藩对其书内容介绍时所提及的)

(一)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武器

对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主要著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系统的介绍和科学的评价。

王力先生的许多论述具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试看王力先生对段玉裁的《说文》的评价。王力先生精辟地指出,段氏最大的贡献有两点:第一是敢于批判许慎,而且他的批判往往是中肯的;第二是注意到了词义的变迁,具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从前人们推崇许慎,认为许书所说的都是对的,对许书的错误不但不敢批评,而且要想方设法去维护。王力先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高度评价了段玉裁突破先贤的成就,指出:“段氏是许氏的功臣,又是许氏的诤臣,他赶上了许氏,由超过了许氏”。具有发展观点,是段氏比其他说文家高超的地方。

王力先生把段氏分析词义时注意了古今词义的不同,具有了历史发展观点,作为段氏另一最大的贡献加以肯定,也正说明了王力先生对历史观点的重视。同时,王力先生对说文段注的分析又是辩证的;既充分肯定段氏的成绩,又具体指出段注的不足。王力先生举出了五点:(1)没有充分证据而擅改《说文》;(2)拘泥于小篆;(3)拘泥于本字;(4)谈字形存在一些穿凿的地方;(5)谈引申义有许多不恰当。对这五个方面,王力先生都举出例证加以说明,令人信服。

(二)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还充分注意到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和汉语汉

字本身的特点对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王力先生说:“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路线,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个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历史;第二个因素是汉族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比方王力先生分析训诂学到汉代才产生的原因时,指出这跟汉族的文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他说:“先秦社会里,人们得书甚难;由于简策的笨重,从前传下来的书很少。《诗》、《书》之类,其中大部分的著作时代不算远,一般人还看得懂,所以不需要训诂。到了汉代,文字简化了,开始有了纸,简策也多了许多,距离“四书”“五经”的时代已经够远了,社会上就要求小学把训诂传授给人们,《尔雅》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当然,国家崇尚经学,也是训诂学产生的原因之一。”

王力先生从社会思想文化的变化对语言学的影响来分析为什么到汉代产生训诂学,把问题阐述得明白透彻。

(三)王力先生特别注意到外来影响对中国语言学发展的作用。

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次外来的影响是由于印度佛教的传入,通过佛经的翻译把梵文的拼音原理介绍到中国来,于是中国创造了反切的注音方法,进而产生了韵书,使中国语言研究的重点从文字训诂转到了声韵。王力先生对汉族人民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以发展自己的语言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反切的产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汉族人民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结合汉语特点来为中国文化服务,这在实际上表现了汉族人民的智慧。”第二次外来影响是以后西方普通语言学理论对中国语言学的巨大影响,这使中国语言学摆脱了以解经为主的语文学的范畴,而走上了独立的科学语言学道路。王先生指出,这一时期的“语言学的领域扩大了,方法改进了,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三、《中国语言学史》的不足之处

参考其他人对王力先生这本书的评价,总结众家所认为的其中不足之处,简而言之有三:

一是理论与具体观点不一致。其认为王力先生用西方语言学理论来衡量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不妥之处。二是有过激之言。其所根据是认为王力先生虽肯定了声训的一些价值,但他对声训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的,有唯心主义倾向。三是类例不纯。即有人指责王力先生分期界限不清。

但总的来看,作为奠基性的著作,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已是难能可贵了。其在中国语言学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四、总结

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在学术上的价值不言而喻,同时其对于像初学此学科的人来说,更具有实用价值。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从整体框架结构来看,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内容简明扼要,叙述深入浅出。对于我这种初接触中国语言学著作的读者来说,在了解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情况方面,受到了很多启发。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山西:山西出版社,1962.

[4]唐作藩.《中国语言学史》介绍[J].语文研究,1981(2): 18-19.

[5]潘杰.重读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6(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