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7:4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哲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哲学论文

篇1

挫折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就是引导受教育者正确的认识失败,辩证的看待失败,将失败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养分,为成功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挫折教育应该是从正面积极的对行为者进行辅导以帮助他们能够在面对日常生活压力方面合理的处理困难。只有在行为者的心理和生理上提高其抵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才可能将挫折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才能使行为者产生最有效的积极的行为的结果。因此,挫折教育应该是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原理为基础,针对普通人群而非病理性人群,尤其面向在校学生,采用适当的方式合理安排、规划教育内容,进行以提高行为者抵抗挫折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方式。

2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2.1中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转折期,是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均不成熟,呈现出半儿童、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而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形成受先天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其中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莫过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按照国家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多种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挫折教育思想并实施挫折教育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2.2体育教育对中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体育教育是基于身体运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体育教育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更在于对学生个性心理的教育与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形成与其所接受教育的类型息息相关。以我国目前教育现状,虽然大多中小学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点教育课程,但其实施过程总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这样学生个性心理教育的重任一部分就回归体育。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也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在学生个性心理形成教育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3挫折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挫折教育放入学校教育这一思想毋庸置疑,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如何践行是个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与挫折教育思想十分相近的观点,这就为挫折教育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3.1挫折教育实施途径分析

人们总是渴求成功,中学生在其年龄段所渴求的成功主要包括:学业成功和人际交往的成功这两个主要方面,其面临的主要挫折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重要方面。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分析失败进而掌握成功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奋斗与失败的一次循环就获得成功的事实很少,因为一个正确认识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时间、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就要在学校教育阶段通过挫折教育让学生了解成功的途径,即通过经历失败,认识失败,寻找原因,战胜失败,不断的抵抗挫折进而通向成功的途径。在学校教育阶段,通过创设不同的、合理的挫折情景,使学生在一个虚拟的“挫折环境”中掌握这一通往成功的途径,掌握这一途径中所经历挫折的应对方法,这便是实施挫折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

3.2中学体育教育中受挫折的因素分析

3.2.1基于体育教育特征的客观因素

(1)体育教育内容多样化:基于体育运动项目多样化的特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中涵盖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游泳等多项运动项目,每一运动项目由于其项目自身的特点又会显现出不同的技能掌握、战术运用、场地器材使用等多样性的特点,这样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先天所具有的身体素质和后天训练程度的不同,学生在进行身体参与与心理参与的进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偶然性因素,存在出现挫折因素的可能。

(2)学校体育教育场地、器材等的影响:由于我国学校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更加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忽略学生身体能力的训练及身体素质的提高,虽然近几年我国逐步重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影响,但是学校体育教育场馆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善,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场地器材导致的客观原因,让学生在更加艰难的环境中体验到顺利实施身体锻炼所经历的困难与挫折,这就为挫折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客观基础。

(3)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多学校体育课程以引导学生在室外进行身体活动为主,这就面临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雾霾等多种恶劣天气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恰巧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抗挫折能力的良好的素材。

3.2.2学生与教师主观因素

(1)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迥异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中出现越来越多“小胖墩”,学生健康体质逐年下降;由于独生子女对父母长辈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学生出现怕苦怕累怕脏等多方面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因素。这就对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体育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体质,也要注重其在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重要影响。

(2)学生个人气质类型的差异: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这就导致不同的人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其不同的心理因素也会导致其对不同体育教学中挫折的反应能力与抵抗能力。

(3)体育教师的影响: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体育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由于青少年思想尚未成熟,体育教师的一些不当言语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在主观上增加了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实施挫折教育的可能性。基于对挫折教育实施途径方式的分析,结合体育教学与体育教学内容实施的特点的对比,在体育教学中的技能反复练习与技战术随机应变等特点与挫折教育中的“反复实践、反复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达到成功”的教育目的类比相似,因此,只要在体育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实施挫折教育将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4中学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推广方法

结合我国现有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实施因素的可行性分析,可将挫折教育按照循序渐进性原则,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

4.1适当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现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挫折教育的宗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是基层教师贯彻体育教学思想与教学任务的指导性文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中具体加入有关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实施指导思想、实施方式等内容,将会对中学体育教学挫折教育的推广产生深远的影响。

4.2体育教师的重视与应用

体育教师作为贯彻实施体育教学思想、践行体育教学目标的领路人,应加强自身有关挫折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挫折教育的本质理论、挫折教育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积极主动的学习国外有关挫折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其具体实施方法,结合我国现有教育现状积极、有计划的应用于自身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在体育课堂中积极有效的营造“挫折环境”,思考多种挫折方式,以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锻炼。

4.3家长与学校的积极配合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学生家长应该转变观念,放心大胆的将学生置身于体育教师营造的相对安全的“挫折环境”中,在体育锻炼中主动体验挫折、真正掌握如何应对抗挫折的本领。学校应当积极配合体育教师,为体育教师提供相应的器材、场地等,对体育教师实施挫折教育的路径进行科学的考量,对其实施的可能性、安全性加以确认,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供后勤保障。

4.4推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2

一、德育哲学的切近基础:德育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的走势

所谓德育哲学的切近基础,就是指现代大德育的时空拓展,需求哲学层面的反思、批判、总结和概括,因而德育哲学应运而生。

现代大德育的基础性问题,是德育的社会化,是德育社会化的内在趋势和必然走向。这集中表现在:一方面,德育概念的涵量更为丰富和广阔。另一方面,德育运动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

人类社会的德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它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发展,规定了德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德育概念更具丰富和广阔的涵量。就内容而言,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等),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就形式而论,倡导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都要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观教育作用,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盲人和服务育人,加强加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功能,尤其是在社会环境、社区建设中的德育功能,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德育作用,等等,都是德育不断获得更为丰富和广阔涵量的基本体现。

随着德育涵量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社会化,德育必然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这主要表现为四个“回归”。其一,德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德育的社会化,德育亦将成为民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德性修养的基本形式,从而实现由国家主体向社会主体的回归。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德育本真化的走势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比如,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加强、社区建设的兴起与功能强化等,都突出表现了这一点。其二,德育的本质存在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党的十五大报告曾讲了这样一段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它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存在方式,它意味着文化建设将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随着德育社会化的推进,德育的本质存在方式也是如此。其三,德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建设人本身回归。德育要为政治服务,要为国家服务,要为社会服务,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本质规定之一。问题在于,德育的本真目的任务是建设人本身。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要求以建设人本身为出发点,这势必推进“主导”者的逐步回归,但这与德育的工具理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因为以建设人本身为主导,将从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层面上发挥出德育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将把德育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工具理性置放于更为坚实的基础上。其四,德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因为德育社会化本身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载体运作过程,都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普遍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在当今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德性修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仅有过去那种一对一的德育单向运作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

总之,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势。这种“走势”显然已经超出传统德育学研究的范围。毫无疑问,德育“领域的发展”,确需德育哲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探索和确证。

二、德育哲学的边界、对象和任务

德育哲学思想的实际存在是渊远流长的,但德育哲学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出,却首见于1996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而作为一个门新兴学科建构,目前仍然处于探索、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

从哲学的视野看,任何事物包括理论学科要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存权,其基本条件是具有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因此,探索德育哲学的学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给定它的边界。

第一,学科界定。一般说来,学科界定总是与研究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必须准确把握其特定视角、特殊层面和内涵应然性的特殊价值指向。黑格尔说,“一个定义和它的必然证明只存在于它的发展里。这就是说,定义只是从发展过程里产生出来的结果”④据此,德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所蕴涵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作为理论形态,德育观是关于德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德育哲学研究首先要立足于这一层面上,但却不是局限于德育观本身,而是探索研究德育观的前提性问题,即追问反思德育(包括其理论和行为实践)运动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依据、条件及其应然性形式。另一方面,哲学有两个主要视角:一是真理性认知,即追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二是价值性把握,即求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评价性确证。哲学思维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运用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研究,德育哲学的对象便获得了真理观与价值观及其相统一的意义。所以总结起来说,笔者以为,德育哲学是否可以这样界定:德育哲学是关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的哲学前提性问题的理论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有机契合,开展对于德育观及其实践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人的德性修养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揭示德育观形成、运演、发展的历史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揭示德育运动规律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及其实现形式,等等。

第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主要是与德育学、哲学、教育哲学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德育”概念在通常语义上有三种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二是德育学科;三是德性培育状态的直接现实。但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作为理论它原本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从中剥离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实际是标示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哲学”通常有三重意义:一是所谓“元哲学”,即哲学的基本原理;二是部门哲学(包括各种应用哲学);三是指某个领域、某类事物的最高理念或信条。德育哲学作为德育学与哲学的结合体,本质上是以哲学思维解读和创新德育理论与实践,开发其哲学价值和效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德育哲学虽然与德育学、哲学等双重“母体”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但三者之间的“边界”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它毕竟要有个学科归类的话,毋宁说它是教育哲学的一个层次,即相对独立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当然,两者的边界也是非常清楚的。转贴于

第三,设定德育哲学的边界,还应从辩证思维中得到深入一步的说明。从这方面看,德育哲学主要不是去建立新的具体的德育范式,而是着重考察已有范式的依据、条件性、特性、表达方式以及范式更迭转换的可能性空间;它不是要描述德育过程本身,而是要规范人们在德育活动中的选择、定位和行为理性;它不是要作出德育学层面的结论和成果,而是要探讨、评价德育学结论和成果中超出德育学层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它主要不是去揭示德育运行的特殊规律,而是要探求反思人们揭示规律的思路、能力和方式;它主要不是去规范和给出德育研究的具体方法,而是要评价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等等。总之,德育哲学植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又超越于这些问题而探索其前提性的哲学底蕴,这实际也就是德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三、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

德育哲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其发生的根源,说到底,在于当今时代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亟需哲学的介入和哲学方法论的统摄。反过来说,即:对于德育理论与实践从哲学视角作出多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对于德育的前提条件、基本理念、结构体系、实践范式以及重要的德育现象做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深层次确证,这就是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从实践操作的意义上看,德育哲学的价值实现,是整个德育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那么,德育哲学具有哪些价值呢?

第一,解读性价值。从泛意上讲,任何精神文化现象都是一种社会性解读。解读与解释意义相近,它们都是直接面对思想和实践的现实的,但解读更接近于操作实践层面。就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而论,其独特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注入了理想性追求。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主要不在于对德育现象的映像式、模本式的解释和说明,而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历史观为基础,以一定理想性追求为参照,反思、解悟和权衡其得失成败,从而发掘和拓展出新的“历史可能性”。二是注入了穷根究底式的思维原则。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不断追索事物、现象的深层次本质,以期不断获得极度而适度的认识成果,因为被解读的“文本”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哲学思维表明:“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⑤所以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并不满足于德育理论的一般解说,更不是停留在德育现象的表层理解,而是不断追问德育现象背后的“更深刻的本质”。

第二,批判性价值。哲学思维的又一显著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在哲学视野中,“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它的核心思想是否定现状和追求未来,其真谛是“扬弃”和创新。“批判”具有物质实践和精神文化两种基本形态。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主要是精神文化方面的,它价值归宿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是德育的一种前提性批判。所谓“前提”,从逻辑上讲,是指推理过程的确定依据。逻辑结论若要正确,首要条件是逻辑前提必须正确。从行为实践上看,“前提”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德育前提性批判的重要价值,就是以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动为背景材料,以哲学思维和德育本真走势为凭籍,不断重新审视德育既成既有的出发点、根据、真理性标准、价值性尺度,不断重新鉴别、选择、取舍和筛定其前提性认知和价值取向,以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当然,这种前提性批判又是辩证性质的。因为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批判就是一种否定。但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生发的新质要素克服了旧的质的规定性;同时,恰恰又是由于新事物吸收、联合了旧事物的合理成分,才能真正克服旧事物,实现发展。所以辩证性质的批判,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主张以认同、继承传统为特征的‘收敛式思维’与以批判、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发散式思维’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这一影响深远的见解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⑥因此,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前提性批判,而且还在于它是一种辩证性质的批判,由此便孕育了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必然带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革,促进人的德性修养的更新。这便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前提性批判的价值。

第三,导向性价值。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是指向未来的。它的特点是前瞻性、超前性和预示性,这与价值本身的内涵是直接同一的。价值概念回答的问题主要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应当如何”。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在绝对的意义上都是为或远或近的将来“准备着”,亦即面对未来“应当如何”。这样,“导向性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导向即导引方向,实质是事物发展中内部诸要素的历史性趋势性的必然联系。德育的导向性价值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其导向价值的观照和实现在于作用于人的认知和心理层面。二是德育学科理论的教学活动,其导向价值的体现和作用在于德育对象的理性和理论层面。三是德育哲学层面,它的直接对象主要是德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其导向价值在于通过德育的前提性问题研究,革新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活动,导引德育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改革就有一系列前提性问题亟待研究。比如,既要坚持德育的一元化导向,又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化社会生活,发展人的个性品质,两者统一的现实倾向性、历史合理性及未来走势的人性根据、实现条件、理想模式是怎样的,它对德育体系革新具有何种价值?又如,德育的功能作用与人的精神世界自主自组织之间应当建构怎样的合理性尺度?因为有个性需要就意味着有选择,而有选择就意味着至少对部分德育预期效应的否定,所以如何培养和造就人的德育需求理性自觉,便成为德育创新的立足点和前提性问题了,等等。总之,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生发于较深层次,关乎于德育宏观走向,意义深远而重大。

第四,方法论价值。抽象地讲,上述解读性价值、批判性价值、导向性价值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因为方法的实质是理论自身实现过程的“反哺”形式,换言之,拿了理论去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就转化为方法了。所以理论与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更为接近实践的方面看,方法论应当是理论在认识上的深化层次。德育哲学的方法论不同于德育的具体方法论,而是一种宏大而深邃的方法论,具有重要价值。扼要地讲,其一,它对德育一般方法论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其二,它是德育工作者实际工作的最切近的理论基础。其三,它为人们的德性修养提供深刻的哲理性视野。其四,它是德育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原则,等等。

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②转引自《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③《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3页。

④转引自《哲学动态》1991年第7期第12页。

篇3

1.1 转基因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从19世纪细胞学说的出现,到基因论的创立,再到1953年Waston和Crick研究出DNA双螺旋结构,1972年Jackson和Bery开启重组DNA技术的先河,人类从此掌握了一项按自己意愿设计和建构生物体的关键技术,或用来创造的生物品种,或用来诊断,治疗疾病。1982年Palmiter等人首次采用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并获得整合及表达这个外源DNA的超级基因“硕鼠”。此后,按照注射法培育转基因小鼠的思路和技术路线,转基因兔、转基因绵羊、转基因猪、转基因鱼、转基因鸡等相继问世。现在,转基因动物研究正在全球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热潮。

1983年,世界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问世。1986年,抗虫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首次进入田间试验。随后,转基因马铃薯、西红柿、油菜、杨树等植物相继问世,转基因作物得到迅速发展。因此,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会给农业、工业、医疗、环保产业带来一场革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可能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2 全球转基因食品发展概况

1、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比较分析

转基因食品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加工原料加工生产出的产品就是转基因食品。以转基因作物直接为食品有转基因番茄、转基因甜椒,等等;以转基因作物作为原料加工出来的食品如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奶、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色拉油等等。转基因食品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抗草、抗虫、抗逆境”、品质与营养价值高、保鲜性能增强等特点。

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别。传统食品是通过自然选择或人为的杂交育种来进行。虽然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以及新进发展的亚种杂交技术相比,在基本原则上并无实质差别。但生产转基因食品的转基因技术着眼于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操作,因而它更加精细,严密和具有更高的可控制性。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并且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种。比如可以杀死害虫的食品植物,抗除草剂的食品植物和可以产生人体疫苗的食品植物等。而且,转基因食品中可以含有来自很远物种的基因,即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跨物种的基因转入转基因食品中,这在自然状况下是很难实现的。例如,西红柿含有鱼的基因,小米中含有蝎子的基因,猪肉中含有人的基因,这在自然状态下或用传统的杂交技术只能是神话,但转基因技术却将它变为现实。

但是,转基因技术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转基因技术和基因工程发展的时间较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转入基因的表达率很低,经常发生基因沉默。基因表达不稳定,转入基因容易发生突变。第二,人们对转入基因在目标生物体的作用机制缺乏了解。例如,将鱼的基因转入到番茄中去,鱼的基因在番茄中发挥特定的功能外,它对整个番茄的作用机制有什么改变,我们知之甚少。第三,人们对基因工程引起的生物安全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结论。各国对其看法不一,学者、公众更是众说纷纭。

2、全球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概况

自第一例转基因番茄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1996―2010年的15年间,转基因作物种植由最初的170万公顷增长到1.48 亿公顷,约占世界15亿公顷农田的10%,面积扩大了87倍。从品种来看,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油菜是四大作物:2010年,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7330万公顷,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0%;其次是转基因玉米,大约种植了4680万公顷,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31%;转基因棉花为2100万公顷,约占14%;转基因油菜为700万公顷,约占5%。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由1996 年的6个上升到2010年的29个,超过100公顷的有10个国家。

3、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农业部曾经批准过的在国内市场出售的转基因食品有:玉米、棉花、番茄、大豆、油菜,木瓜、甜菜、甜椒、线辣椒、大米;农业部10号令要求市场出售时应该标志含有转基因或由转基因作物加工而来的产品为:玉米类、棉花籽、番茄类、大豆类、油菜籽类;2009年前中国允许国内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甜椒,番茄,木瓜。2010年中国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增加了水稻和玉米两种。中国年国产大豆1600万吨左右,2010年进口5480万吨左右,若按国外进口大豆77%为转基因计算,国内市场粗略计59.6%的大豆和大豆制品为转基因食品。油菜籽国内年产量1260万吨,从加拿大进口320万吨,加拿大国内转基因油菜比例77%,则粗略计国内油菜籽和油菜籽油转基因比例为15.6%。目前主要可能接触的转基因食品为:食用油,木瓜;未来主要接触的转基因食品增加了大米和转基因玉米喂养的牲畜。

2 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梳理

2.1 转基因食品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伦理争议

这是一个内在的伦理问题,自然和生态系统都具有整体性,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对生态整体性的影响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旦自然的整体性被打破,人类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而且,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要遵循自然本身进化的规律。当代人对转基因食品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理解DNA作出了卓越贡献的E?查理伽夫说道:“我们有权利为了满足少数科学家的求知欲望而不可逆地抵制亿万年自然进化的智慧吗?未来将会诅咒我们。”加州科技学院生物系主任,基因工程的倡导者之一罗伯特?辛西默也说:“在为了我们的目的而开发设计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对生命的基本责任感吗,我们真的要将我们未来的进化掌握在自己手里吗?对于科学家来讲,这是一件非常反常的事。”

那么,自然和非自然的界限是什么,转入一个基因到一个物种中去,难道就是不自然的?人们对此提出了一些问题:自然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我们很难明确、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只能做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例如,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人为的打破自然界物种的界限,要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用道家的话说,就是遵循“道”,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天人合一”。在科学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人类不干预自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反对的是过分过分干预自然,反对那种违背生物进化的规律、破坏自然整体性的干预自然。

2.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的伦理争议

安全性问题是转基因食品伦理问题的核心,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过的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性的伦理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转基因食品是否含有毒素,转基因食品是否含有过敏原,转基因食品中的抗生素抗性标识基因是否有危险,人体摄取转基因食品有何长期效应,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

支持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以来,人们还没有发现一例危害人体健康的例子,因此它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2)经过严格把关,转基因食品中不会含有毒素。(3)转基因食品中含过敏原的可能性极小,概率

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可能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将一些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打破了自然界的物种界限和生物进化的规律,可能破坏自然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有潜在的危险。(2)转基因食品出现的时间不长,人们对它缺乏了解,转基因食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现在得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结论还为时过早。(3)许多不良食品事件反映了一些科学家、政府管理者和企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是非常地负责任,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商业利益而不是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人们对他们缺乏信任。(4)虽然过敏原与毒素含量少,但是,对某一特定的人群来说,含量很少的过敏原或毒素也可能对他们有不良的后果。(5)转入特定的基因或一味地增强作物的某种性能,可能打破食品中的营养平衡,对人体健康不利。

2.3 人体实验问题的伦理争议

人体实验问题主要是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安全,即食品的安全性。现在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性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进行人体实验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是否应该对它进行人体实验,主要观点有两种:

一种观点是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不应该对它进行人体实验。有些科学家、生产商与销售商就持这种观点。理由如下:(1)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不应该对安全的食品进行人体实验。(2)转基因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只有药品才做人体实验。(3)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人体实验影响它的商业化进程,使人类不能尽早享受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利益,而且还会增加它的成本,转基因食品的价格提高,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影响消费者的利益。(4)转基因食品的人体实验比新药的临床实验复杂得多,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另一种观点是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之前,应该对它进行人体实验,更多的人持这种观点。理由是:(1)既然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潜在危害,应该在其进入市场之前进行人体实验,以便得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结果,再决定是否实行转基因食品商品化生产而将其推向市场,充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人体健康不受伤害。(2)转基因食品是一种新产品,与传统的自然产品有重要区别,在进入市场前进行人体实验,以便检测它的毒性、过敏性、抗性标识基因的抗性,检测它的致病性、致癌性,这同新药进入市场之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一样重要。(3)人体实验是确定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长期影响的重要手段。现在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它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

2.4 标识问题和知情选择问题的伦理争议

是否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大多数国家、许多科学家、广大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没有什么异议。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风险,有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供消费者自主选择。一方面,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一种尊重,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符合尊重他人的伦理原则。不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就是不尊重消费者的权利,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就会伤害消费者的感情。另一方面,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也符合国际惯例。我国于2002年3月20日起实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根据其颁布的“管理办法”,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同时要按危害程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分级。

认为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的主要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是为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作为消费者,他们有权知道转基因食品中转入的基因和各种成分,有权知道转基因食品里的化学变化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累积风险,有权选择购买和消费转基因食品还是非转基因食品,任何个人和单位都要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都无权干涉他们的自主选择权。(2)标识转基因成分可以让某些消费者回避特定的物质。(3)为了尊重某些特殊群体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选择,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

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持反对意见的主要是美国的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他们认为:(1)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因此也没必要对它进行标识。传统的杂交技术生产的食品不要求标识,那么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转基因食品也不用标识,因为最终产品都一样。(2)如果对安全的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则会误导消费者,实际向消费者暗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3)实行标识制度会增加转基因食品成本,增加消费者的负担。(4)转基因食品标识会使发展良好的转基因农业处于危险之中。

显而易见,出于遵循对消费者的诚实信用原则,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性标识制度。第一,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性标识制度,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区分开来,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一种尊重,符合伦理学原则与消费者的要求。第二,转基因技术本身还很不成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潜在危险,有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与身体健康,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以便消费者在权衡各种利弊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第三,世界上许多国家是由不同民族与不同信仰的人构成,为了尊重他们各自的信仰与风俗习惯,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第四,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为了防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利用转基因食品谋取暴利,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规范他们的行为,也便于管理和追究违规的个人或单位的责任。

2.5 商业化问题的伦理争议

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是指:转基因食品由研究、开发、应用到推向市场,供人们选择消费的一种过程。在转基因食品的许多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在转基因食品的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一些科学家、许多生物技术公司鼓吹转基因食品的好处,有意掩盖它的风险,要求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以解决当代人类的生存矛盾――耕地减少,人口膨胀。他们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它的风险。(2)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对于解决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饥饿与贫困问题,给饱受饥饿之苦的人提供更多的食品是对那些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进行有力回击的一个重要的伦理砝码。(3)发展中国家利用转基因食品,发挥后发优势,缩小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4)技术的应用不可能没有风险,伦理学阻挡不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伦理学也禁不住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5)新一代转基因产品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好处:营养更丰富、更健康、更美味等。(6)发展中国家只有利用转基因食品,才能解决人口膨胀和粮食短缺的矛盾;反之,就不能解决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主要的生存矛盾之一。

鉴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转基因食品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安全性问题还没有定论,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目前不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其理由如下:(1)从许多研究来看,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2)当经济效益与人类的健康发生矛盾时,人们应该将人类健康摆在第一位,这是SARS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也是国人的一致共识。(3)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将引起严重的分配不公,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4)从目前的供给和需求来看,世界的粮食总量可以养活地球上的人口,而饥饿问题主要是分配不公造成的。(5)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主要是给科学家、生物技术公司带来巨大利益,销售者也能够从中获得一部分利益;而广大的消费者不仅不能从中获益,可能还要承担人类健康的风险和生态风险。

目前转基因食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商业化的利弊还很难确定,对转基因食品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千万不能被某些支持者所鼓吹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但也不能被夸大的风险阻止人们前进的步伐。我们既不能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放任自流,也不能因噎废食;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应该采取是“积极、谨慎”的政策,即我国要积极进行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而对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应该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考虑具体的国情和各方的利益,我国应该对传统农业、绿色农业和转基因农业共同发展,不同的地区有所侧重,使它们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商业化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社会、伦理、法律问题,还是经济、贸易、政治问题。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颇多,在国际贸易中有关转基因食品竞争激烈。

3 转基因食品伦理问题的哲学反思

转基因食品可能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伴随着各种风险。为了使转基因食品更好地造福于人类,这就需要我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进行反思。面对高新技术的高风险,面对“经济决定一切”的论调,面对科学技术无孔不入,面对转基因食品大行其道,面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人类的生存方式、发展模式和思维方式都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或转换。人类的危机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危机和文化危机。时代的病要用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来治愈。

3.1 技术化生存与人性化生存的统一

随着基因工程的广泛应用,人类不仅能够任意的组合自然界的各种基因,发展各种转基因食品,通过基因辅助生殖技术创造人,通过基因检测诊断各种疾病,将来还可能通过基因疗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利用克隆技术克隆人,人类利用技术真是到了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境地。但是,这些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潜藏着巨大的风险,而且使人类更加依赖技术,甚至成了技术的奴隶,这只能说是人类使用技术的悲哀。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展现,是一种“解蔽”。既是技术本身的展现,也是人性的展现和升华。但是,人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展现技术、升华人性,反而消解和剥夺了人性,使技术走向异化,走向“遮蔽”,使人走向失衡的境地。海德格尔在探寻现代技术中人与技术相关意义上存在的“自由关系”,进而追问技术的本质时,曾将技术的本质归为“解蔽”。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革命性的力量”,他对技术持一种乐观或肯定的态度,但不是盲目乐观。恩格斯在技术的观点上,本质上同马克思一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科学技术双刃剑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因此,我们既要看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又要充分的认识到它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换言之,我们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需要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

诚然,无论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伦理争论,还是人们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区分开来,供人们自主选择,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想摆脱技术对人的束缚,崇尚自然,追寻自我,追寻理性,反映了人们向往人性化的生存方式。因此,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面前,技术与人协同进化,彼此相互适应,人要适应技术,技术也要适应人,使技术和人达到有机和谐,实现人类的技术化生存和人性化生存的有机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3.2 不可持续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换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基因技术不断突破各种藩篱而被广泛的应用到许多领域。现代性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生产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现代性也引发了诸多的问题,争论颇多,它受到许多学者的诘难。事实上,现代性首先恐怕还是指一种社会发展观念,即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整个社会发展以工业、技术、经济作为全部发展动力和目标的文明向度,这一向度把整个人类的发展归结为人的物质条件的改善,把整个社会发展归结为运用科学技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无限进程,它把人与自身传统、与自足的精神生活以及与大自然的分离看成进入现代社会的必然环节。

转基因食品是当代生物技术的产物。由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开发还很不成熟,它们蕴藏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类自己。正如有些科学家所说的那样,在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的情况下,就“大谈特谈”基因工程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是不是为时过早,人们应该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基因工程,防止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淖。面对转基因食品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面对转基因食品可能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那些盲目地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救星,要求大规模实行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种植,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代利益,是在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最终是不可持续发展。在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长,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转基因食品为解决地球上的贫困和饥饿问题,为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选择。但是,这个选择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这要取决于人类自身。因为贫困和饥饿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结构问题。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等等方面的支持。在人类以“我是自然的征服者”自居时,自然留给人类的是一串串苦果,人类已经品尝到技术理性所带来的苦果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必须从历史的悲剧中吸取教训,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模式,必须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模式,走技术化生存与生态化生存的道路。

3.3 人类思维方式的转换

在当今的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发展特点,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维的、立体式的,而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同样展现出非线性的特征。传统的还原论的和线性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大科学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人类只有实现思维范式的转换,由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向有机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的转换,线性的思维方式向非线性的思维方式的转换,才能把握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才有可能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篇4

近日,一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的著作――《中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978-2010)》,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上市。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育的概念体系、价值导向、结构形态、运作机制、社会功能等关乎体育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旨在从人文与社会的视角对体育实践进行描述,探求因果、鉴别得失,并提出发展体育事业的对策与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伴随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面临建设体育强国光荣使命,面对发展与改革的艰巨任务,体育工作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和指导。为此,体育总局设立了专项研究课题,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以任海教授为组长的课题组,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付出了大量心血,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几易其稿,完成了这部70多万字的著作。

这部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研究视野上有所创新。以往类似研究多从学术角度出发,把体育哲学社会科学按学科分类进行总结。这次研究突出体现了理论研究为实践服务的宗旨,侧重实践角度,兼顾学术视野。整个研究紧扣中国体育发展的脉络,从应用角度进行回顾与总结。其主要着眼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实践提出的理论挑战和对这些挑战的应对,论述重点是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二是内容上力求全面。课题组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上下了很大工夫,对30多年时间跨度里的数万篇论文、上千部著作进行了梳理、归纳,条分缕析,大事论述深刻,分支讲解清楚,保证了本书内容的全面性。

从侧重实践、兼顾学术的角度出发,本书分为八个部分:总论、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体育改革研究、群众体育研究、竞技体育研究、体育产业研究、体育法制研究。一册在手,30多年来对体育工作各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重要理论观点尽在其中;不同历史阶段特征鲜明、脉络清晰;既有经验的总结,也指出了问题、不足和发展趋势。对于体育工作者而言,这部书既提供了资料便利,又提高了战略思维和理论思维能力。对后来的研究者,这部书是厚重、坚实、无法绕过的一级台阶,可以作为继续前行的基础。

篇5

1.1强化论文过程管理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位论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综合性、全面性的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平高低进行反应,而学位论文也是对研究生自身学术水准高低进行衡量的重要载体与指标。而要想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保障,就要从源头环节进行强化,保证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监督严格性,并详细的进行评审与答辩。并且还要针对论文的开题、初检、答辩等多个不同环节建立起管理制度。促使论文的形成过程得到更加完善的管理,极大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哈工体育大学就是利用校外教授进行答辩外审的方式,来确认本专业的论文是否能够报送,在通过之后,还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的委员会评审通过,最后再由学校的学术委员进行审批。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则是由校内外的教授来担任评委,利用预开题与预答辩的形式做好准备后,再执行正式答辩。除此之外,哈工体育大学对论文的检测标准,也严格要求在10%以内。只有真正的严格标准,才能够防止不端学术行为的出现,为学术研究树立好风气。

1.2强化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首先,对教学进行实践训练,哈工体育大学针对体育学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便是体育师资,那么教学的能力便成为了培养的核心所在,教师要想使得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要保证实践能力持续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让研究生充分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让其明白教师这一角色的责任。经过学习后的第二阶段,就可以在引导下为本科学生进行5-7周左右的教学实践,但要保证以教学进度为前提来备课,通过教案为大纲来上课,研究生的教师则要对全过程加以指导,这一环节的成绩最终要记录学习档案之中;第二,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深入的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为4-6周的时间,通常在第三、第四学期展开。社会时间活动必须要写实践报告,并交予学院备案,记录学分;第三,实践竞赛。组织完成1-2项校内外的相关工作,学院教师担任裁判,对整个过程进行考核;第四,每个研究生必须每学期参加讲座与学术报告,至少2次,在学生毕业之前,参加校内外体育部报告会的次数不低于2次,并提交相应的学术学习手册,由导师审查签字,记录学分。

2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体育教育改革实践问题

2.1.1师资力量薄弱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哈工体育大学中的体育学教导教师多数是本科教师,多数担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教师都是学校培养,只有小部分教师具备资格与能力参加研究生课程的授课,导致教师自身教学压力大,无法全心投入到教学中。而具备能力的教师则压力更大,不仅要负责课程,还要负责实践、论文等工作。

2.1.2招生持续性问题

哈工体育大学近几年呈现出的研究生招生分数较高,始终没有降低,并且与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导致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形成的结果便是报告人数越来越少。

2.1.3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基本是参考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太多,过度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综合性体现不够,局限在一个学科领域,任课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

2.2针对体育教育改革所需采取的解决措施

2.2.1强化师资团

队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认真地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并开设新的选修课和专题课。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开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给研究生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聘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开设课程,

2.2.2提高招生持续性

必须要针对师资力量团队进行扩充,并且采取评职考核的政策来鼓励教师,每年引进优秀的教师以及师资团队,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计划,持续为体育学研究教育团队提供支持。

2.2.3科学设置

课程科目学科想要发展,首先学生源就必须要充足,所以,针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教育发展问题,需要利用招生政策加以支持,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即便是区别对待也要以不影响其他专业的情况下,来降低分数,保证招生计划完成。同时,积极鼓励其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跨学科报考,实现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发展。

3结语

篇6

本科论文致谢词

致谢论文

在本篇论文完成的同时,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老师。在X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论文才能如此顺利的完成。并且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肯定。在本篇论文的完成过程中,X老师对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细心地和我讲解论文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专业上的指导,信心上的鼓励。我能顺利完成本篇论文和老师的认真指导和辛苦的批改是分不开的,在此我由衷论文写作的向X老师表示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学校和学校的领导给我们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论文。感谢同学和家人在这期间的大力支持。

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郑建立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郑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电工楼105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师妹叶秋香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新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华中科技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大一下学期,我转专业来到了一个新集体,开始了新的专业。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是新的,专业是新的,但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种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和融洽!这对我融入新环境,对新专业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公管院的老师更是让我难忘,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篇论文构思和写作过程,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国华教授,对我论文的完成更是功不可没,王老师每次给我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并给出写作建议,对我的论文进行细心的修改,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一步的完善,内容日趋丰满。没有王老师的细心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水平还非常的欠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本科论文致谢词范文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XXX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X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X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XX学院的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感谢给我提供参考文献的学者们,谢谢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文献,使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有了参考的依据。

篇7

要想提高小学作文水平首先就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下手。本篇例举了关于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的范例来展示参考文献的写作规范格式,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参考文献的写作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靳健;;我国小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百年变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石录;;反思小学作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3]王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三、四年级写作标准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4]王铭;;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1期

[5]董俊英;;来源于生活流露于自然——浅谈小学作文教学[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1期

[6]尚凤英;;论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J];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7]杨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学生习作的几点尝试[J];科技信息;2008年27期

[8]潘杏丽;;小学作文教学的忧思与探究[J];科学大众;2008年11期

[9]李桂平;;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10]蔡名华;;创设情境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课堂实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05期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高凤妹;新课程理念下的写作命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鲁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王琪;小学作文“先放后收”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周世国;小学作文迁移训练与作文主体性开发教学策略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杨瑞;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张文彬;小学生作文中审美体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李志远,梁毅刚,李素英;论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郭鸣宇;学习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闫蒙钢;高师化学系学生职业素质结构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张雪峰;陈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国化改革的尝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杨厚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和教学——体育课改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7]袁勇;云瑞江;;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篇8

教育

    论文摘要: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联系作为哲学的基本观点,要求篮球教学与训练应遵循集体协同规律、动态变化规律:质量互变与度的把握规律也是苦练与巧练的哲学依据。二者为篮球进攻基础配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篮球作为一项集体协作的运动,要取得比赛的胜利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篮球运动要求每名队员在比赛中做到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而且要求充分发挥教练员的指挥才能,将全队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战术、制定战略。本文从哲学的角度简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及质量互变规律在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中的体现,以供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作为参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是指在篮球竞赛中,进攻队员两三人之间组成的简单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进攻的基础。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有传切(空切)、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

教育

?一、普遍联系的观点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既指每一个事物内部各要素、部分或方面及其发展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在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中无不体现这一观点。传切战术传切战术是指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所组成的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传切配合是项基 础的进攻配合。要求各个跑到队员之间都要相互观察自己的跑到路线,假动作要逼真、变向切入动作迅速、侧身看球并且要求传球队员动作要隐蔽、及时准确。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培养队员培养运动员的篮球视野,要求队员做到“人球合一” “人球并重”。只有各个队员及人与球之间处理好传接球时机、传与切的关系。此战术才能熟练地应用于比赛之中。

?2.突分配合突分配合是指持球队员突破以后,遇到对方队员补防或协防及时将球传给进攻位置最佳的同伴进行攻击的配合方式。这里的“突”与“分”突出了这两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当持球队员遭遇对方补防或协防时,采用突分配和可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压缩防区,给同伴创造最佳外围投篮或篮下进攻的机会。要是突分的各个环节达到最优化就要求队员在突破中动作要快速、突然。在准备投篮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攻防队员的位置变化及时、准确地将球传给进攻位置更好的同伴。当持球队员突破后,其他进攻队员要摆脱对手,离开原先位置切向空隙区域。准备接球进攻获取抢篮板(要求突破队员要突破快速、突然,还要传球准确无误:无球队员要积极摆脱防守,积极寻找空当)。篮球运动本就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只有积极发挥各个队员的积极性、审时度势篮球的技战术水平才能达到最优化效果。

?3.掩护配合是指进攻队员选择合理位置,借用自己的身体用正确的技术、动作挡住同伴防守者的移动路线,使同伴借以摆脱防守,获得投篮攻击或其它进行攻击的一种配合方法。掩护形式多样,但从掩护组成行动上来看:一是者主动给同伴作掩护,是同伴摆脱防守。二是摆脱着主动移动,利用同伴的身置将对手挡住,是自己摆脱防守。掩护配合是攻破紧逼人盯人防守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掩护配合要求掩护者应选择正确的掩护动作和位置,掩护的一瞬间掩护着的身体是静止的,并与对方保持适当距离,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双先后交叉放于胸前,有利于保护自己和攻守对抗。同时,要求被掩护者应选择嘴角摆脱角度,隐蔽掩护意图。掩护的同时同伴间根据防守变化组织中投、突破、内线进攻。在掩护教学训练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内部联系,突出整体系统观念,有条不紊的把各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4.策应配合策应配合是指进攻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通过各种传球方式与外线队员的空切、绕切相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各种里应外合的进攻机会的配合方法。在策应配合教学和训练中要求策应队员突然起动摆脱对手,占据合理有利的策应位置。策应队员接球要求两脚开立、两膝微曲、两周外展、用身体护球,准确判断场上攻守变化情况及时地将球传给进攻位置最好的同伴或个人进攻。传球后跟进或抢篮板(策应对队员不要站在限制区内,传球要隐蔽、及时、准确)。外线队员传球后利用起动速度或假动作摆脱对手,接到策应队员的传球后迅速做出投篮、突破或传去的最佳选择。只有把各个环节用合理的方式衔接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策”的效果。同时还要求接应队员传球后,利用速度或假动作摆脱对手或吸引对方防守,给策应队员或自己营造出传球、突破或投篮的时机,真正做到“应”的效果。总之,只有正确策应者及接应者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同时采用合理的方式将“策”与“应”两个部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策应的整体性效果。

?二、质量互变规律 1.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存在的两种形式。其中量变到质变有两种形式:其一,事物事物数量的增减一起事物的质变。其二,事物内部结构引起的质变。篮球的教学与训练也离不开这一哲学规律的指导。所以,篮球进攻基础配合要熟练地运用到比赛之中,就必须经过艰苦的反复磨练。这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同时也可通过总结经验,对某些技术结构和技术环节的调整达到新的境界。这是通过调整事物内部结构引起的事物的质变,它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质量互变规律就是我们平时苦练加巧练的哲学依据。

?2.关于“度” 所谓“度”就是事物自身质的最高限度。在进攻基础配合教学和训练中,要适时讲解各个配合的基本要求,要求各个队员速度快、传、投、准确、换位及时、站位合理。否则战机会转瞬即逝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总之,在篮球实际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根据普遍联系的观点,不仅要注意对基础战术各个环节的组合训练,而且要注重对队员自身篮球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做到“人球并重”“人球合一”的整体训练和同步训练:同时根据质量互变规律,则应正确把握苦练、巧练和训练的强度,只有充分把握各个配合各个环节的联系,把握进攻防守中质量互变规律才能促进球队的快速发展。

?

?参考文献:

?[1] 江俊文.哲学教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2] 王福华.对篮球运动基本特征的哲学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翁培荣,许根平.从哲学角度探索篮球及其发展规律[J].体育科研,1997(2).

篇9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新乡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6060

国内刊号:41-1382/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10

训练理念是人类进行训练实践的指南,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其训练实践便是一种低级、落后的传习式重复活动因此,构建篮球运动先进的训练理念,更新和完善我国篮球训练理念是我国篮球运动不断创新、发展、提高的前提,也是改变我国篮球运动落后局面的根本出路,本研究的任务是在探讨运动训练理念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我国专业篮球运动与训练的现状,寻找我国篮球训练理念的偏差,从更深层次寻出我国篮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监宣现有体育学、运动学理论,造笠国外的篮球训练理念和中国运动训练理念倡导之先行者的思想。建立系统哲学、管理学等的人文社会学理论,兰达建立适合中国现状的篮球运动训练理念,从而为我国制定出符合现代篮球运动特点和规律的训练实施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为有关部门指导篮球训练工作、尽快摒弃不符合现代篮球运动实际需要的训练思路和方法提供佐证。

1982年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委员会和中国篮球协会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篮球学术论文报告会,征到论文篇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还召开了篮球国家级教练员复核、套改高级教练员技术职称论文答辩会,这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阶段。1984年,中国篮球协会、北京体育科研所,联合召开了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讨论会,随之展开的科学化训练研究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篮球训练和竞赛之中,研究重点集中在篮球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方法、途径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篮球训练的特点与规律、篮球训练原则、篮球训练方法、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等一整套系统的训练理论。

1985年12月,中国篮球协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篮球科学成果讲学班,以《篮球科学化训练》为主题的13个子课题的优秀论文在讲学班上报告这些成果为我国篮球科学化训练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我国篮球训练理论的基础,这一时期我国广大篮球科研工作者以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为前提,围绕篮球运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不仅研究的范围明显扩大,涉及到篮球教学、训练、竞赛、心理、选材等诸多领域,而且研究的问题也不断深入这一时期,我国篮球专业理论建设进展较快,从我国出版的篮球书籍和发表的篮球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明显反映出来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王家宏等人的研究成果《从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规律谈心理训练》,通过对全国甲级联赛和其它比赛的观察与调查,提出了影响运动员心理过度紧张产生的因素,即比赛规模与比赛性质、比赛的动机与目的、比赛环境与比赛条件、比赛名次与成绩、赛前准备与比赛对手、比赛中缺乏适应力与应变力等,并提出训练中应培养运动员的自我控制力、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重视准备活动等建议;王家宏、茅鹏等的《关于儿童、少年篮球适宜形式的研究》认为,小学篮球的适宜形式是应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满足小学生体育的需要,有利于培养正确的篮球基本技术及其意识,对小学生,特别是对高身材儿童普遍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