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7:5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科技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科技论文

篇1

关键词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宁夏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技术服务方式。建设农村科技信息共享平台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促进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宁夏作为我国西部一个民族地区,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方面有着更强烈的需求。现将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情况介绍如下。

1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的现状

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以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将农村信息化工作列为宁夏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经过几年的努力,宁夏无论在农村科技信息传播高速路的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和资源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处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

1.1共享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办法和原则,宁夏整合各级涉农部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初步建成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数据库。全区各信息服务站通过自治区中心平台实现对综合数据库信息的加载、下载存储和在线浏览。

1.2共享网络平台逐步夯实

以“抓整合、促共享、推应用”为重点,建设全区统一的信息中心平台“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中心平台以全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为支撑,以高速宽带交换为通道,以各类基础共用数据库为资源,实现对全区网络、主机、系统软件、应用系统和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整合,共享网络平台逐步夯实。

1.3互联网广泛普及

宁夏建设覆盖全区的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辅以无线宽带Wimax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因地制宜地选择网络接入方式。目前,全区187个乡镇实现通光缆、通宽带,2680个行政村建有信息服务站,农村电视普及率达到95%以上,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初步实现了网络、电话、电视的“三网合”,以利于农村科技共享的实现。

1.4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自治区统筹规划下,整合、集成各部门、各单位所获取与积累的农村科技信息数据资源。建立“三农呼叫中心”和农业科技服务110这样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并通过市县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及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形成跨地区、跨部门、多层次的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大幅提高农村科技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服务水平。

2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影响因素

如何使大量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被全社会充分共享,如何规范科技信息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科技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作用,是宁夏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影响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2.1技术保障体系

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中,共享技术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手段。大量数据资源的存储需要具有物理上分布和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群来实现。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体系,是实现科技数据共享的技术核心[1]。元数据库技术、农村科技信息的共享协议和空间数据网上交换与管理技术、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农村科技信息的智能检索方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与对策等均会影响农村科技信息共享。

2.2政策法规体系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政策先行,政策是关键。要立法重点解决共享的原则、共享的范围、共享的措施、共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共享的评价、共享的监督和法律责任问题。应在自治区层面上规范农村科技信息共建、共享行为,通过建立健全自治区层面上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和协调数据收集、管理和应用,组织从上到下的实施细则,层层负责,严格把关,监督执行。

2.3组织保障体系

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的有效实施和运行离不开高科技人才,更离不开服务意识强的创新人才[2]。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杠杆,不仅需要协调“人与物”的关系,更需要协调“人与人”、“组织与人”等一系列的关系,组织保障体系制约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发展。

3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对策

3.1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是为了使农村基础科技数据资源的共享运作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宁夏目前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归口建设的办法,对全区涉农信息资源进行有限整合,还未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在此建设基础上,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元数据技术、异构数据库技术、网络化数据服务技术[3]。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用户如何准确、全面、快速、方便地查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组织的元数据标准是关键;二是完成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化既要充分考虑工作普遍性,又要注重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的特殊性,即信息内容的特定性、共享方式的多样性,对网络环境中的农村科技信息的查询、调用、处理等实施标准化;三是尽快建立农村科技信息质量控制体系。宁夏目前还没有负责农村科技信息质量的专门质量控制管理机构和组织,而数据资源质量的高低、共享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农村科技信息的使用效果。为保证农村科技信息的服务质量,宁夏必须尽快建立农村科技信息质量控制体系来协调多部门工作。

3.2逐步确立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模式

科技数据共享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有2种模式:国家调控下的公益性共享运行模式和商业化运行模式。公益性运行模式的主要机制是政府投资于公益性事业产业的科技数据,向全社会实行公益性无偿的信息服务,国家通过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应用增益;商业化运行模式的主要机制则是数据投资者与使用者之间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上。宁夏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目前仍然是政府部门唱主角的公益。但就宁夏经济体制和市场体制现状来看,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运行模式上,宁夏还应通过相关科技数据共享政策和共享法规体系的制定,发挥各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采用以“公益性的运行机制为主、市场化运行机制”为辅的模式,并随着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完善而逐渐过渡到2种模式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上来。

3.3强化农村科技信息共享运行机制

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是共享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和独立的“要件”,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下,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进行恰当分级、分类之后,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资源共享。即针对不同类别的信息资源和不同需求以及社会不同层次的用户而采取不同的共享模式,通过共享法律法规、共享技术、共享协议和共享组织管理,构建一种有序、高效的运行环境,并贯穿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活动全过程。宁夏还应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4]。

3.3.1信息分类分级运行机制方面。信息只有严格进行分类分级和采取不同方式,才能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单位和个人。目前宁夏农村科技信息还没有严格的分类分级制度,因而基本不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今后宁夏必须对农村科技信息进行有效地划分,例如:对国家科技项目和自治区科技项目所产生的原始数据公益性部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该遵循“完全与公开”原则,实施全社会无偿共享。而对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和农业管理部门进行加工形成一定附加值的公益性数据,可以在收取一定的成本费后实施非赢利性共享。

3.3.2组织保障和协调机制方面。宁夏要通过自治区政府建立起跨系统、跨部门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对全区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宏观调控、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实施。

3.3.3资金和技术保障机制方面。要促使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持续、高效运行,必须保证经费的投入和最新信息技术的支撑。宁夏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将信息资源建设和维持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增长幅度等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3.3.4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方面。为了促进与信息用户的交流和信息共享系统的高效运行,宁夏应加大信息共享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兼顾数据保护和数据共享两者的利益平衡。对于在数据保护和数据共享中做出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通过资金和技术给予支持,进而带动整个数据共享的进程。

4参考文献

[1]王文生,刘俊华,王怀惠.基于农村科技数据共享元数据规范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4(8):26-29.

[2]陈良玉,卢兵友.农业信息化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设计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初中思想课堂教学设计也不例外。但是,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解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现存的问题

1.教学目标设计缺乏整体性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的整体性原则,但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过于看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忽略了情感目标,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过于看重情感目标,而忽略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将三维目标进行有效整合,破坏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形式设计缺乏多样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总是重复同一种教学形式,这样会使课堂教学很单调,让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新课改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探究问题。但是一些教师没有合理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思维含量较低,无法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能力提高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3.活动设计缺乏实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设计,过于注重热闹和新奇,忽略了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在设计过程中教学活动脱离教学目标,不符合教学内容,而且活动过于频繁,安排上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一些课堂教学活动既有课堂表演,又有小品,还有课堂讨论,虽然课堂气氛非常轻松、愉快,却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的应对策略

1.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

对于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应辩证地看待,从整体上把握三维目标,不能将这三个目标分离,应将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的充分落实,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包括教材内容、课标要求等有所侧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将情感目标放在第一位,所以教师应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此同时应兼顾知识与能力目标,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例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时,情感目标是本课的重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关爱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播放有关生命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生命,关爱生命。

2.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形式,使教学形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教学方法直观、生动,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贯彻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合理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课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入今天的新课,为学生讲了一个《醉汉爬坑的故事》,讲完这个故事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行自主讨论,并通过这一个问题的提出,启发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

3.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同时还应合理把握教学活动开展的时间及形式,避免教学活动形式过于频繁、复杂。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突况,造成课堂局面失控,所以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遵循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以便于对教学活动随时进行调整。所以,这就要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合理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教师编排了小品,让学生进行表演,这让学生非常开心、兴奋,都在研究、讨论,所以课堂教学出现了混乱的场面,所以教师为了课堂教学秩序,将小品改成了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这样既能保持学生兴趣,又能维持课堂秩序。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加以解决,保证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09-02

小组合作教学是指在班级授课过程中,将学生分成结构合理、能力相当、人数大致相同的学习小组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仍存在许多的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小组组建不合理。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前提。但是目前由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学生们往往选择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经常一起玩的同学组成一组,这样组建的合作小组成员具有相同的性格和共同的兴趣爱好,且组员间成绩高低、能力大小差别不大,这就违背了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的“组内异质”的原则,导致小组内部成员在合作学习时无法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火花,也难以做到成员间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这样最终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明显,课堂效率不高。

2.小组合作教学的内容选择不当。小组合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但并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目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形式化,为合作而合作,无论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动不动就让学生合作。对于某些答案直白、学生容易理解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本应适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教师也盲目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合作教学就显得多余、牵强,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3.小组成员合作参与度不均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本是想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活跃整个课堂气氛,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的总是一些固定的小组成员。这些小组成员一般是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总是充当权威者的角色,每次遇到发言机会,总是一个人独揽。而其他小组成员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其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比成绩优秀的学生逊色,再加上这些小组成员缺乏主动性,懒得思考或回避发言,因此在小组合作中自然而然地成了听众。这样的合作教学不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给每位学生充分的交流学习机会,导致合作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达不到让每位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更使合作教学失去了开展的意义。

4.教师对小组合作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导。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变成了旁观者和看客,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交流讨论,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即使有教师的指导,也只是局限于个别讨论比较热烈的小组。这样就会导致得不到教师有效指导的小组逐渐对合作教学失去兴趣,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热闹,而实际上大部分合作小组学生都在讨论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或干脆就自己看书不参与讨论。

5.合作教学评价不全面,缺少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是小组合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直接关系着合作教学的完整性和再发展。但在实际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存在问题,不科学的评价方法抑制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让学生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对策

科学地分组是进行合作教学的首要条件,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合作学习小组人数规模要适当。高效合理的合作小组人数一般应控制在4~6人左右。如果合作小组人数太少,不仅会使合作小组内成员相互之间得到的启发较少,不能集思广益,而且会导致班级中合作小组数目太多,在合作讨论结束后,每组发表看法时占用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对每小组进行评价也较困难。如果合作学习小组人数过多,会导致部分小组成员失去参与机会,使其处于边缘位置,限制其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合作小组成员内部的整体交流和团结协作局面的形成。

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所倡导和强调的是“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指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把学习成绩、性格、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所谓“组间同质”是指所构建的班级合作小组之间的总体水平是一样的,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样就能通过公平竞争来促进小组间合作学习的实施。

2.选择适当的合作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在合作教学前选择适当的合作教学内容,使小组合作教学发挥最佳作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适合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出现争辩的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合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围绕出现争辩的理论问题,开展小组内或小组间充分讨论探究。(2)答案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对于答案不唯一、多元化的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开阔视野,改善学习效果。

总之,采取小组合作教学内容必须要有可操作性,是适合多人之间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不能太简单或者太难,否则对学生将会失去吸引力,达不到合作教学的目的。

3.落实责任,做到小组成员人人参与。个人责任的落实是思想政治课堂小组合作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人人动手,人人动脑,人人动口”。也就是教师要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明确责任,比如教师可以将小组成员安排为组长、资料收集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职务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只有把责任落实到人,让每个小组成员有事做,让每个小组成员在做事,才能形成小组成员人人参与的局面。这样也可以避免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有些组员包办小组全部工作和学习任务,或者有些组员置身组外,拒绝参与的现象。

4.教师要做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在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关注每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在学生们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应该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要走到学生中间去或参与到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倾听学生的观点。不过教师在参与学生合作讨论时要做到两点:第一,不宜在某一组停留的时间太长,否则不利于该小组成员自由放松地发表自己观点,会造成一种紧张和约束感。第二,教师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还应该顾及到班里所有的合作学习小组,否则会使没有教师参与的学习小组产生一种不受重视的感觉,渐而失去对合作学习的兴趣。

5.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注意把多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1)要注重把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合理的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能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教师要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2)要注重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评价时,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单纯的学习结果评价,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学习态度、情感体验等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只有把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评价的全面而准确。

(3)要注重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小组间互评结合起来。健全的小组学习评价机制应该使学生与教师都能参与其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上进心和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在评价时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小组成员内部互评的评价、小组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篇4

为深入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切实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质量,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构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用人制度和运行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2、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3、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4、坚持能上能下、岗变薪变的原则。

二、竞争职位

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15名,其中站长3名。

三、竞岗范围和条件。

1、竞岗范围。乡镇全额财政开支、学农专业的人员。

2、基本条件。(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村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遵纪守法、爱岗敬业。(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身体健康,作风正派。

3、岗位条件。(1)站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连续三年年度考核称职。(2)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四、竞聘方法

(一)专业技术人员竞聘方法

采取个人申报、资历评价、考试、民主评议的方式,择优聘任。总分为100分,其中资历评价30分,考试60分,乡镇测评10分。

1、资历评价。(1)职称。副高以上职称10分,中级以上职称5分,初级职称3分。(2)学历。全日制本科学历10分,成人本科及全日制大专学历5分,成人专科、全日制中专学历3分,成人中专1分。(3)行政奖励。市级以上行政奖励5分,县级行政奖励3分,系统行政奖励1分。行政奖励不重复计算分值,只计算最高级的行政奖励。(4)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省级科研成果,国家级论文、论著5分;市级科研成果,省级论文、论著3分;县级科研成果,市级论文、论著1分。科研成果(论文)分值不重复计算,只计算最高级别的科研成果(论文)分值。

2、考试。成立命题组进行封闭命题,考试的重点为农业技术基础知识。

3、乡镇考核。所在乡镇乡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分为优秀(10分)、称职(7分)、基本称职(5分)三个档次。参加测评的人数不能低于所在乡镇乡村干部的三分之二。

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录取15名人员,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录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为三年,第一年为试用期,聘用期间聘用人员出现重大问题可随时解聘。各乡镇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落聘后,由乡镇政府负责重新安排工作,取消相应的技术岗位待遇。

(二)站长竞聘方法

录用的15名人员符合站长竞岗条件的,采取个人申报、面试竞岗的方式产生,总分100分。拟竞聘人员竞聘专业人员时的综合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

(三)专业技术人员分配方法

本着就近就便、高分优先择岗、组织调剂的原则进行分配。不服从分配的退回原乡镇,空缺岗位按照综合成绩递补。

五、时间步骤

竞聘上岗工作从2005年11月7日开始至2005年11月30日结束。

1、11月7日至11月8日,召开××县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竞聘上岗动员大会,公布竞聘岗位。

2、11月9日至11月11日,组织报名。报名由个人自愿填写报名申请表,每人限报一个岗位,并需出具相关资历证书。

3、11月12日至11月14日,竞聘上岗领导小组按照条件和要求,对申请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进行公示。

4、11月15日,邀请有关人员组成命题小组封闭命题。

5、11月16日,集中进行考试。

6、11月17日至20日,到所在乡镇进行考核。

7、11月21日,张榜公布综合成绩。

8、11月22日,领导小组审定聘用名单,并将聘用名单向社会公示3天。

9、11月25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发聘书。

10、11月26日,竞聘站长

篇5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swot分析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或者说分析方法,用这个是可以,请介绍一下swot的理论

swot是英文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的缩写,即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将公司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

(1)本文旨在通过swot分析方法、以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为例,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主要探讨民族村寨的旅游如何发展,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民族村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本文重点研究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以及提出可行性的发展思路,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肇兴侗寨旅游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这对于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2、研究动态、见解

(1)对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国外尚少。国外有关民族村寨的旅游学研究主要是基于“乡村旅游”这一大概念下进行的。有关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是从60年代开始,而侧重对民族村寨旅游的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christian saglio(1979)在塞内加尔下卡萨曼斯地区对当地的村寨发展旅游进行了研究。

(2)随着中国近30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带动了广大农村发展自身经济的发展,同时民族村寨旅游对民族文化也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的民族村寨大多属边远贫困地区,但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随着我国的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尤其是XX年“中国乡村旅游年”专题的开展,许多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依托丰富的、原生态的自然而发展起来的民族村寨旅游逐渐成为国内外新兴的旅游市场。

自XX年以来,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论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我国近年来旅游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徐新建(XX)论述了我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XX 年钟洁等在《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提出引入宏观经济评测方法与多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深入研究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的观点。XX年卢宏在《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综述》一文对我国大陆民族村寨旅游和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进行了总结、对比和评述。

然而,民族村寨旅游在越来越火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现实问题。旅游资源开发性破坏,旅游区域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污染趋重以及旅游与社区发展矛盾突出等。这就出现了民族村寨旅游如何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如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等等。这些问题己经成为当地相关旅游部门广泛关注的课题。

综上所述,当前对于民族村寨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针对目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个案研究尚少。我们需要拓宽个案实证领域研究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影响,注重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理论特别是村寨保护性和传承性开发理论与实证的研究。为此,本文试图运用swot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领域。就目前民族村寨旅游提出调控策略体系,为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寻求良策。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1)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分析方法从个案的研究方式入手对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理念。

第二,利用文献法概述当前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第三,实地考察肇兴侗寨旅游发展情况。

第四,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肇兴侗寨旅游发展进行分析。

第五,据研究结果,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和实地考察法。

文献法。即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前人对民族村寨及肇兴侗寨的相关研究,吸收有利于本研究的相关成果。但由于各学者或多或少在研究中可能会出现遗漏或错误,对于此主要是结合实地考察进一步核准,采取参考与考察相结合的原则。

实地考察法。即考察主要是对肇兴侗寨的基本区位概况、旅游发展现状实地考查,得出第一手资料,从而与文献法结合对肇兴侗寨的旅游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

(3)运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个案实地走访调查、理论联系实际、推理比较的方法,就目前民族村寨旅游提出调控策略体系,为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寻求良策。

缺少技术路线,请补上。

4、总体安排、进度

本文拟计划9月16日-10月10日间做好选题规划和初步拟定题目。确定研究题目后,研究任务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前期准备阶段、实地考察阶段和室内整理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了解与研究相关理论知识,对研究课题的题目、目的、与研究背景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做调查阶段的调查计划和问卷设计。本阶段的时间在XX年10月10日~XX年10月底。

(2)实地调查阶段。此阶段主要是进行景区旅游资源游客感知的调查、镇远古城基本区位概况的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现状调查及分类等。调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全面调查阶段,此阶段预计时间在XX年10月底~XX年1月中旬;第二阶段为验证阶段,主要是对前一阶段调查所统计出的结果进行实地验证,同时对遗漏的调查指标进行补充调查,预计此阶段时间在XX年1月中旬~XX年2月底。

(3) 资料的统计分析与论文撰写。主要是对实地调查的所有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然后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的撰写分初稿、修改稿和终稿三个环节。此阶段预计时间为:XX年2月底~XX年3月底。

5、主要参考文献

[1]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XX(2).

[2]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XX(3) .

[3]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5).

[4]王雯雯.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XX(18).

[5]黄亮.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XX.

[6]卢宏.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综述[j]. 贵州民族研究.XX(28).

[7]许海琴,杜小保,张爱国.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23).

篇6

我们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引用的内容要按顺序编码标注,要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顺序编码,然后在参考文献表中按文中标注的文献顺势依次排列写作。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参考借鉴。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衍用.对旅游资源应该进行深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7(2):11-12.

[2]伍延基,王计平,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田.旅游科学,2008,22(4):28-31.

[3]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23(5):11-12.

[4]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3):7-8.

[5]郭文.无景点旅游: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及影响研究[J].旅游论坛,2010,3(5):566-571

[6]谢彦君.在旅游普查实践中用学术的眼光审视目前国标的得失[J].旅游学刊,2005(4):8-9.

[7]谢朝武,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2002,17(2):30-34.

[8]程遂营.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J].旅游学刊,2006,21(12):9-10.

[9]简玉,峰刘长,生徐钮.无景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长沙与张家界旅游市场的比较分析[J].旅游论坛,2010,3(6):756-762.

[10]方田红,雷可为.关于我国无景点旅游兴起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1):88-90.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川刘松.休闲旅游理论及实证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4-21.

[2]李洪涛.我国自助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2-24.

[3]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11.

[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16-126.

[5]伏六明.无景点旅游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82一84.

[6]克莱尔.A.冈恩(美),特格特.瓦尔(土).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M].吴必虎,吴冬青,党宁.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_5:4.

[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13-115,236-237.

[8]王林伶.银川休闲旅游开发与空间构建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0:1_5-16.

[9]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3-200_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_5:19_5-207.

[10]张景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8.

[11]张素娟,樊莉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9:17.

[12]丁磊.浅析自助旅游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6,(3):9.

[13]陈秀琼.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理性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8):14-17.

[14]林炎钊.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1995,(3):53-56.

[15]林捷.互助旅游者交往特征和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社会基本论的视角[D].广州:中山大学,2009:1-7.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行社经营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69.

[2]王云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3-28.

[3]郭小东.基于旅游心理动机视角的无景点旅游现象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010:31-60.

[4]顾金梅.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14-18.

[5]钟丽娟.武汉市无景点旅游者行为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0:26-40.

[6]钟丽娟,钟丽姬,涂建华.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5):473-474.

[7]袭金红.服务场景中的“其他顾客”.商场现代化,2009(34),27-28.

[8]姜玲玲.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0.

[9]兰龙耀.邮轮旅游体验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3),77-78.

[10]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杜,2002,320-378.

[11]李晓琴.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609-611.

[12]李祗辉,白讳,马琪,等.体验经济视角下服务场景对顾客满意影响的实证.科技管理研究,2014,34(6),197-200.

[13]金立印.服务接触中的员工沟通行为与顾客响应一一情绪感染视角下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9(18),28-35.

[14]倏静,张丽华.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过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43.

[15]王志文.购物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以海南岛为例.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10-12.

篇7

【关键词】寒地乡村;生态景观;崔家村

一、寒地乡村景观的特性分析

景观能成为景观在于景观存在于人们的视觉之中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所以景观必定具有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美学特性,同时它还要具有一定功能,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此外,还需具有生态文化的特性,这样的景观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寒地乡村景观的产生、发展、演变,也说明了其具有美学特性、功能特性和生态环境特向。

(一)美学特性

寒地新农村的乡土景观具有朴素的美学特性,这种美学特性是任何艺术品都无法取代的,它是一种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的体现。

1.自然美

乡村景观,是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自然景观的美化和深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本次训练项目选择的崔家村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自然美,如下图所示。

2.人文美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体现出人文的内在价值。人们在乡土景观中最容易读出人类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大多舒畅恬静且极富生活气息,因而具有特别的魅力。寒地典型案例如雪村。

3.生活美

乡土景观来源于自然和生活,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区域的发展、资源和各类活动相互联系。乡村生活近年来也被很多都市人视为忘却烦扰,适其闲情的一块净土。

(二)功能特性

乡村生态景观是长期以来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其中适应历史发展,功能性和实用性强的部分就得以留存并发展。

1.生产功能

生产功能是乡村景观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乡村景观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创造,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事物,对阳光、土地、植被和其他自然元素进行利用。

2.文化传播功能

乡村生态景观是居住地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空间格局,是乡土文化习俗的外在体现。对乡村生态景观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发展能有效促进地方文化的延续和传播。不同地域的乡村生态景观的差别是很明显的,但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能让人更透彻、深层次的了解地方文化、地方行为和当地特色民俗。

(三)生态环境特性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过分单纯的追求经济使得寒地乡村浓郁的地方特色逐渐消失,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生态效益

乡村自然作为一种次生自然,在规划设计中,不要片面追求景观效果大量运用新产品新技术,要保留其原有乡土气息,保护原生态亲近自然。

2.节约资源功能

将源于自然的景观元素,原汁原味的运用在设计中,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的同时营造出一种毫不逊色于其他类型的景观,又因其取之自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就小,便于维护。可行的做法如下图所示。

二、寒地乡村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一)保护原则

全面保留乡村生活的气息,客观反映地域特征和社会状况。但是考虑到可实施性这个保护是选择一定范围的,乡村生态景观的魅力正是其长久以来发展过程中被选择下来的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二)发展原则

在集中保护之外还应有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部分,适应传统的同时更应包容现代生活。应发展的原则,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使得新型寒地乡村生态景观在现代生活的要求下活跃起来。

(三)补偿原则

补偿实际上是在原有乡土景观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而这种设计方式往往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对于补偿的有关方法和措施的研究,促进了设计的景观环境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不破不足以谈修复,不立不足以论补偿。

(四)再生原则

再生是指对已经破坏或消失的环境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进行人为的修复和重建,并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改善受威胁或受损的景观系统的功能,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寒地乡村生态景观的再生是极为必要的,只有保证物质人文和精神人文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寒地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才能得以保持和延伸。

三、结论

乡村的发展对于农业大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美丽乡村”可以减少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环境的冲击,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景观。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对长春双阳区崔家村实践调研与乡土特色文化的挖掘结合对寒地乡村的生态设计研究,提出以保护,发展,补偿,再生为设计原则,设计材料以乡土材料为主,既能与周围环境协调又做到了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P.乡土化景观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2005

[3] 李佳艺.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

[4] 李,徐析.论乡土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J].山东林业科技,2008

该论文为2016年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项目《双阳区鹿乡镇崔家村“美丽乡村”寒地乡村生态景观设计研究》(吉林省教育厅)部分研究成果。

篇8

后来,我们放下心中的疑团,初步上网查询更认真的科技下乡常识。经由调查,知道很多高校在积年的"回籍大学生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都获得了必然的成就。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大部分乡村都鄙人乡大学生的宣传与赞助下使得农业掉失落了必然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收入,防止了不用要的病虫害挟制,收成倍增。

依据村村民反响,村里农业经济单一,反末侯蔬菜品种少,有的种植办法不迷信,招致很多辛辛劳苦种出来的蔬菜不得不以贱价卖出,甚至倒在残余堆里。我们运用学校的材料以及本人从网上所把握的常识跟农民们认真地解说了豆角,黄瓜,苦瓜等蔬菜的迷信种植方论文法与病虫害预防办法。在我们解说的进程中,农民们也参加了本人的评论以他们丰厚的农业经历反驳回绝我们的一些错误观念。多么一来,我们本人也从农民身上学会了很多。

在此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我们碰到了一些贫困。例如我们不能区分哪些泥土通风性好,酸碱度的大小,还我们也不能清晰蔬菜发展的各个期间如抽蔓期,结荚期的各个特征。于是跟随着农民们到田里去察看。而关于各种病虫害,虽然我们能从材料的认真解说中大约得知病虫害的详细症状,但老是有些恍惚的,后来我们亲眼目击了它们在蔬菜上的详细显示。

篇9

【论文摘要】:文章从乡村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游客对乡村旅游地饮食产品感知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游客对乡村旅游地饮食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供依据,增加乡村旅游地的回头客,并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地饮食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游客的饮食主要是由当地的特色风味和普通便餐组成,当地的民间小吃也是游客感知的重要内容。饮食产品由饮食品、服务、环境综合体现。乡村旅游地的饮食产品更多融入了乡村饮食文化和体验的因素。因此游客对乡村旅游饮食产品的感知是一种体验感知。

一、游客对乡村饮食产品感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乡村饮食产品的技术质量、服务质量与文化内涵

乡村饮食产品在提供给游客时从菜肴的质量、口味、生产、文化品位、服务等一系列程序中影响着游客在消费过程中对产品的感知效果。其中渗透着技术质量与服务质量。游客来品尝乡村饮食除了解决饥饿的需求外还有一部分是体验以往知识积累中所了解到的目的地饮食产品及其文化内涵。

技术质量体现在原料、调味、口感等方面,对饮食产品色、香、味、形、器的感知影响着游客在消费饮食产品过程中的心理感知。另外,文化的熏陶影响着游客对饮食产品的文化性感知,产品中有关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乡村文化现象。如果感知大于预期期望,游客就会获得高的满意度,反之,满意度会降低。

产品的质量除了通过有形的技术质量来呈现外,还通过服务人员的服务方式呈现。服务人员的言行、对客态度等都可以组成产品的服务质量。服务中无形因素不仅可以影响游客感知质量,还可以使环境、设备、饮食产品、员工、旅游地形象等有形的东西产生膨胀,为乡村旅游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游客的个体差异

游客的感知质量源于游客个体的评价,不同个体的游客在消费时存在个体的差异。对同一件饮食产品,游客的购买心理和需求可能不同。这是因为游客的职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收入水平、年龄、性别、个性、教育程度对产品的认知度等因素的差异而对产品及服务有不同的要求,同一产品和服务在不同游客眼中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一些旅行的商人对携带方便的各种大众化小吃比较忠爱,小吃的味道、技法与品种、方便快捷性,产品价格成为影响他们感知质量的主要因素,满足生理的需要占据第一位,对于就餐环境、服务质量等外部因素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工薪阶层人士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对饮食的需求不单单停留在吃上,饮食的安全卫生、绿色环保、质朴自然、原汁原味、舒适的就餐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体味特色的乡村饮食文化等因素将影响他们的感知质量。

(三)游客的预期期望

游客的预期期望是指包括游客从主要媒体、广告、促销人员和其他游客的口碑获得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和经历。预期质量受到诸如游客需求、他人口碑、成本价格及其企业形象、预期的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这种期望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当消费时感知质量高于这种预期,饮食产品就会在游客心中留下较高的满意度,当感知质量低于预期,产品对游客的满意度就会降低,进而对游客的重复购买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产品的口碑宣传。

(四)游客的满意度

游客满意度影响感知质量主要体现在消费后的感知质量上。首先是文化差距,服务员工可能没有完全理解不同文化的游客对服务的要求,出现了交流问题,或者是不同文化的游客没有正确的参与服务过程等等,造成服务感知质量下降。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乡村旅游地的发展的水平,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服务提供能力也有所差异,使游客在日常生活中对服务产生了不同的预期,从而影响到最后的感知质量。

二、如何增强游客感知质量,提高游客对饮食产品的忠诚度

(一)提高饮食产品销售的过程质量

游客在消费产品中,更多经历的是一种体验,除了产品本身特性满足其需求外,还体会到服务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一线服务人员除了充分了解产品的相关知识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服务素质,满足游客日益增加的个性化需求。每一个乡村旅游经营商都是对客服务的员工,经营者应加强自己服务意识的培养,了解更多服务的技能,政府相关部门应请专家学者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培训,提高经营者的整体素质,使其在服务过程中提高服务的过程质量,给游客带来更加完美的体验和经历。

(二)通过管理游客期望提高游客的感知质量

游客过高的服务期望会抵消其体验的感受而降低感知质量,游客对饮食产品的期望是旅游地宣传、以往体验、口碑沟通、游客需求与游客价值的函数,对饮食产品宣传过度带来的质量管理风险是营销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游客"以往的体验"和"口碑沟通"两个变量都是建立在"曾经感受"上,游客希望即将体验到的质量至少不能低于自己或别人"曾经感受"到的质量,这就要求产品提供者坚持不懈地保持和改善服务质量。根据饮食产品的市场定位,制定切合游客水平的期望标准,同时也应当看到游客的期望是动态变化的,今天的理想期望的服务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可能会转化为游客最低可接受的适当期望。所以,经营者不仅应思考如何去超越游客期望,而且还应懂得如何去平衡游客的过高期望。

(三)进行完备的市场研究,探究游客个体心理因素,开发特色饮食产品

确认游客真正想要什么,将自己的产品特色和工作方式与特定游客群进行匹配,同时,保证服务概念和产品设计能代表当前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趋势。对于同一件餐饮产品,一个饥肠辘辘的游客,其核心产品是消除饥饿,最重要的质量维度是吃饱吃好,这属于服务质量中的技术质量,此外,功能质量中的反应度也比较重要;如果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宴请他人,则游客追求的核心产品可能是展示其慷慨大方的个人形象,有形性就成为游客最关注的维度,他们通过餐馆的装演、档次、服务人员的形象、饭菜的色、形等外在实体来形成对服务质量的初步判断,并通过就餐过程中的同情心、反应度、保证性等维度来进一步修正或增强对服务质量的判断,至于客人是否吃得饱,则退居次要目标,甚至根本不重要。

(四)客观承诺产品质量

实际交付的服务质量达不到游客的期望,就会引起游客的不满,从而影响旅游地的市场形象,甚至失去已有的市场份额。对于服务承诺要重视以下两方面的管理:(1)经营者应通过市场调查弄清游客对饮食服务的各种服务质量属性的看法,在促销宣传时强调游客最为关注的那些属性,使游客能正确判断和认识饮食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质量水平,使其游客期望值保持在合理水平。(2)做好有形证据与价格等隐含性承诺的管理。应当力求做到有形证据和价格水平与实际提供的服务水平相符,使之能准确地向游客暗示产品的质量水平。

(五)深入挖掘乡村饮食文化资源

旅游餐饮深度开发要保持"自然本味"的特色,以本地饮食文化资源为核心,在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之时,突出乡村食品的天然、纯朴、绿色,以及清新的乡村环境氛围,以乡村文化的自然、闲情和野趣为特色,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在对乡村旅游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时,食品制作加工工艺、食品包装要有独特乡土气息,以吸引游客有领略"异味"的冲动。如乡村菜点的招牌菜,原料必须是地方特产,制作方法必须是地方传统工艺,还要使用地方特色的"土"器皿。食品经营地要创造浓郁的田园环境,乡村旅游的游客就是要这种体验。

参考文献

篇10

一、一颗红心永向党

在政治思想上我从俩没有感丝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总是用科学发展观理论知道我的言行,并不断加强学习,在把学习的收获反哺我的教学管理工作。我还关心时事,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圆满完成本年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作为坐班校长的我,还就经常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老师进行政治学习,不断提升他们的政治觉悟。一年来,我校师生无一人次违法犯罪、无一人上访。

二、精益求精促提升

在教学业务上,我虽然是坐班校长,到我主动带毕业班语文。我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在教研上下工夫。目前,把“精心准备放在课前,把精彩留在课堂,把精选作业放在课后”的“三精”教学流程正在我校推广,“快乐语文”教学模式正为我校老师效仿。本年度我还执教校、乡、网片、县级公开课多次,并受到好评。我的论文在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中获得二等奖。我的市级课题已经上报了结题材料。另有两个世纪课题正在研究之中。我还带领全校老师积极投身“高效课堂”的创建,开展了一系列的诸如培训、人人一课、青优评比、反思评比、现场备课等活动,受到县“高效课堂”督导组的肯定。此外,我还带领老师积极投身到省平安校园的创建、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创建、县心理咨询室、县写字合格学校的创建活动并都顺利通过验收。

三、做第一个到校者

虽然我家离校最远,但我总是要求自己做到第一个到校。从不迟到早退。周一到周五吃住在学校。从不缺学生一节课,不但如此,还多次为请假老师顶板上课。凡事做老师的表率,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真正做到以校为家,为师师表。

四、一些成绩催奋进

天道酬勤,虽然在工作中有很多的困难、困惑,的你我都积极面对,用心工作,用心和老师交流,还是花困难为动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顺利通过省平安校园创建的多次检查,被评为省写字比赛优秀组织单位、江苏省科技教学先进学校、县写字合格学校、获得县武术操二等奖。我自己的一个市级课题已经上报了结题材料,另有两个世纪课题正在研究之中。获得县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县校长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被被评为县第七批拔尖人才,我的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工作也由全乡的倒数一下子跃居第一的宝座。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也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