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2:3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传播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类的社会音乐实践,其本质就是音乐的传播实践。音乐的传播既是音乐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动力,又是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代大众传播环境中,音乐的传播已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和状态,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弄清音乐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状态,对于理解和探究当代音乐艺术的现实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
所谓传播,从广义上说,就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人类的传播活动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的过程,它一般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传者、反馈信息四个基本要素。作为音乐文化传承原动力的音乐传播,是指“乐音音响符号所负载的音乐艺术意图、音乐思想等音乐信息为人们所分享或共享的过程,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由于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传播与其他信息传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在音乐传播中,传播的信息即乐音音响符号,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的、具有非语义性特征的听觉性符号。由此使得音乐传播的各过程凸显其特有的品质。但与此同时,作为传播子系统的音乐传播,注定会受到社会整体传播环境的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力又是持久的、革命性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人类的传播活动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形态到现代数字多媒体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而且传播的发展和进步总是受到传播媒介的制约,一部传播史就是一部媒介发展的历史。从媒介技术的发展来看,人类的传播可大致划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数字化传播时期。从传播类型和功能来划分,又可分为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几种模式。在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中,传播活动具有不同的状态和特点,并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
毫无疑问,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由广播、电影、报刊,尤其是电视、互联网及摄录音像制品等大众传播媒介强力控制的文化时代,即所谓的大众传播时代。作为“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内容”的大众传播,正在经常而全面地诱导和制约今天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和思想的信息,包括艺术活动的多样现象,纷纷随同大众传播的巨大辐射力及其快捷、直接、形象具体的方式而漂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
如上所述,我们已进入一个传播媒介丰富多彩、大众传播强力控制的文化时代。与其他传播类型相比,大众传播模式更加成熟,其功能更加突出,使得它已成为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传播形态和信息系统。其一,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包括报刊、电台、电视、网络、音像公司等在内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其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其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传播学术语中的“受众”;其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其五,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其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在这样强势的大众传播环境下,当代音乐艺术传播又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和状态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第一,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众)。在大众传播环境下,尽管仍然存在“口传心授”“口头接力”等个体式的、人际式的音乐传播方式,但传播的主体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台、电视台、网络、音像公司、唱片公司等专业化媒介组织完全掌握了传播的主导权,成为了社会音乐艺术的传播主体。在当代音乐传播活动中,创作者与表演者所共同阐释的音乐作品,或被记录、还原、复制的音乐音响信息,都不是直接呈现给受众,而是通过电台、电视台、网络、音像公司等专业化媒介组织进行传送和传播。也正因为大众传媒的强大复制功能和传播效应,昔日笼罩在“艺术”之上的神秘光彩开始褪色,艺术成为当代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而非少部分人的纯粹精神领地。其受传对象也从精英分子、专业人士走向了一般大众和普通平民,从而使音乐受众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音乐接受群体,真正开创音乐艺术传播的“大众化”时代。第二,传播方式和传播形态。“艺术作为审美体验的一种结构性活动,总是同人的活动及其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杜夫海纳《当代艺术科学主潮》)从最早的“留声机”到今天的各种摄录设备,从磁带、唱片到光盘,从广播电视到MP3及互联网,当代音乐艺术传播的技术性质变得日益突出,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得音乐传播能够有组织、大规模、专业化地进行,但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性和技术的控制力。在当代音乐传播活动中,虽然口语传播(现场传播)和乐谱媒介传播仍然发挥着其独特的传承作用,但传播的主要形态却是以电子媒介和网络数字化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由此给当代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比如,一次音乐会或歌会的传播,既有演奏者(演唱者)与听众(观众)之间的现场传播和共同参与,又有电台、电视台或网络进行的同步直播,还有广播电台、电视台采录编辑的专题节目以及音像公司加工复制的音响音像制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音乐传播也呈现出一种综合性、市场化、产业化的特点。
第三,传播过程和时空。由于唱片、光盘、互联网、电视等摄录技术和传播技术的使用,从音乐传播源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更加快捷,音乐符号的记录时间更为持久,当代音乐传播已经突破“面对面、近距离”的“在场性”和“即时性”限制,从而完全实现了长时间、远距离、跨地域的传播。正是电子及网络数字化媒介的记录和传播功能,使我们今天既能欣赏到20世纪初的著名京剧唱段,又对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著名歌唱家的歌声耳熟能详,并能引起那些“不在场”地域居民的“共鸣”,实现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或是“跨地域”传播。比如,在传播媒介的“远距作用”下,摇滚乐从美国传到欧洲和全球的大多数城市,中国的“西北风”以及当下的流行网络歌曲,也成为不同地域人群的共有文化。另外,在音乐的网络传播中,作曲家只要把音乐文件推上互联网,音乐的社会传播和交流活动就已开始。当然,由于技术的使用以及大众传播的“影响(制约)——接受”(认同)过程,也使当代音乐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复杂化了。
第四,传播内容和功能。传播的本质在于信息的流通,即一种符号化的传播内容的移动、变化和共享。在大众传播环境中,“作为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音乐信息(内容),人们通过传播市场来接受和消费,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说明传播的音乐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另一方面,音乐艺术作为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们对它的消费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消费。意义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其内容是一种“神性与物性的双重变奏”。但是,随着音乐商品价值的挖掘和膨胀,以及艺术复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文化的生产被驱回到一种精神空间之内,但这种空间不再是旧的单个主体的空间,而是某种被降低了的集体的‘客观精神’的空间”(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又如阿多诺所批判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当代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个性特征、情感深度等“经典”标准被逐渐“削平”,而大众娱乐功能和商品消费功能得到加强,音乐传播的内容、功能及其整体模式都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 流行音乐;歌手;传播
【中图分类号】 J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227-2
对文艺战线来说,以新的思路推动文艺的繁荣,以贴近群众的方式进一步服务好群众,这是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重要方面,也是包括流行音乐创作在内的所有的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对于从事文化传播工作来说,应用广泛的视角和各种传播方法对我国流行音乐创作、歌手品牌的创立进行宣传。
一、流行音乐的现场表现形式
现场音乐发展到现在为止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所谓的俱乐部文化,Club Culture,在酒吧,现场的这种小型的表演场所,非常典型的北京有一个星光现场。第二种表现音乐的形式就是歌手的巡回演唱会。所谓的巡回演唱会就是这个歌手到处去表演,我们叫做铁打的歌手,流水的地盘。最后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音乐节,我们叫做铁打的地方,流水的艺人。现在有雪山音乐节,北京有朝阳公园音乐节,有摩登天空音乐节等等很多的音乐节,这些都是现场音乐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二、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流行文化的建立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质疑与争议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认可与探究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深化与超越的阶段。
(一)质疑与争议
从1979年到80年代中期,大陆的流行歌曲应该是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但是音乐批评与理论研究界没有趁机积极介入,他们与人民音乐研究、北京音乐周报以及中央音乐学报等这样的全国核心的音乐刊物、报纸为平台,就当时的音乐文化的思想意识和音乐实践的新动态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他们质疑与政论的焦点话题之一,就是对新兴流行音乐所持有的观念、态度以及流行音乐性质问题。
(二)认可与探究
第二个阶段是认可与探究的阶段。认可与探究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讨会的举办,1986-1997年这十年当中,全国各地和各文化部门举办了很多有关流行音乐的研讨会,我在这地举了几个代表性的,比如说1986年的通俗音乐理论研讨会、1987年11月河南郑州全国通俗音乐研讨会等等,这些音乐会的举办反映出理论批评与研究从第一个阶段,民间自发性的研讨上升到一个有组织的研讨,他们广泛地就过去的流行音乐的发展成败、得失、流行音乐所面临的局势问题进行讨论,对流行音乐的发展是起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三)深化与超越
第三个阶段是深化与超越的阶段。深化与超越体现在专注专题性的研究非常的丰富,他们主要有史料的梳理。比如刚才付林老师的中国流行音乐20年,还有金兆钧老师的光天化日之下的流行,这些书籍都给我们研究者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史料资源。还有实践理论的研究,主要是歌词、歌曲的创作,还有演唱的方法等研究。这个阶段的特点可以说它比前面两个阶段来说,它的音乐批评与理论探讨不再只是现象的附属或者回应,而是更多的独立性,而且更加理性,广度和深度都在拓展,并且与其他学科广泛地接触。研究人员也相对的丰富起来,体系性的研究在开始逐步形成。
三、流行音乐的传播和发展
(一)我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形式变迁
传播的本质,就是一种复制。复制的本质就是一种艺术形态,经过技术手段,产生出一种新的、和原来艺术形态相同的形态。
过去,流行音乐的传播靠电视、广播、图书、唱片或者是盗版唱片等。但是,今天的音乐作品经过了数字化的技术处理,已经充满于全国的英特网管道之中,音乐网民的音乐复制已经形成了传统的音乐复制不可能具备的一些特质。这就是复制的海量性、自主性、多重性、和廉价性。相对于广播、报纸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目前对流行的定义是新媒体是一种较为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条件下,对于流行音乐及其文化传播有三方面的改变:
第一,传播载体的改变。音乐需要载体进行传播,而新媒体给流行音乐带来最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了过去传播音乐的载体,在口口相传的年代,空气是音乐进行传播的介质。后来的唱片、盒带、音乐录音带等都是音乐传播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的重要的媒介。而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和以手机为代表的互联网终端成为最具代表的载体。
第二,传播主体的改变。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创作的歌曲上传到互联网上供人下载,或用手机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发给别人,每个人都可以创作自己的歌曲,每个人都是音乐家。近年来迅速走红的一批《那一夜》、《单车恋人》、《香水有毒》、《老鼠爱大米》等。
第三、传播效果的改变。中国流行音乐的主要传播形式是一点对多点,广播对听众,电视对观众,音乐生产商对音乐购买者,使得音乐产品的生产缺乏针对性。而在新媒体时代,没有丰厚的宣传资源的独立音乐像获得了新生一样,在新媒体的点击下迅速地蔓延开来。同时,音乐用户对音乐的各种意见也可以反馈到网络上,促进歌手改进自己的作品。我们知道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新媒体给了流行音乐一个机会,让音乐更加贴近大众,让潮流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情感需要。同时,对于音乐生产者来说,可以无拘无束。歌手只需让听众挑选检验,对音乐发行者来说,用户互动能够记录下所有用户的全部行为轨迹,可以分析歌手总红的规律,降低音乐投资的成本,使投资收益最大化。
最后,传统的广电媒体面临新媒体的严峻挑战。新媒体的传播手段的便捷性、快速性形成了音乐消费群体的广泛性。新媒体的收费模式增加了音乐生产者的经济收入,新媒体信息的海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菜单。受众接触的音乐不再单一化,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带来了冲击,但并不能彻底取代传统的媒体。所以总体而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流行音乐市场上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由此,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传播学家叫做马谢尔说会出现任何一种全国都逃脱不过的电子传播形式。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通过了光纤传输信息的全球性的英特尔网就产生了,英特网覆盖了全球。我们流行音乐的传播也搭上了这条网络信息的高速公路。
(二)流行音乐的传播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我国流行音乐在争议中崛起,在探索中前进,涌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佳作,至今还发挥着很大的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流行音乐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中国社会所有宏大和细微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每一个重大的历史阶段,每一次重大的社会事件,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进入到我们的流行音乐的词曲当中。比如2008年,也就是今年,无论是年初的抗击冰冻灾害,还是5・12之后的抗震救灾,以及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中国流行音乐都迅速地在我们耳边唱响,并因其具有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巨大力量因其反映社会现实的公民心态而广为传播。
(三)流行音乐传播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我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流行音乐的创作很多歌曲都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回报社会;幸福生活在这个美好国家以及对家人对朋友的美好生活相联系。我国的流行音乐自身的传播同时,也建立了流行音乐的交流平台,更紧密地将社会生活、大众文化紧紧的联系在一起。30年来,在每一个重大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中,中国的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奉献于社会。特别是今年,无论是年初的抗击冰雪灾害,还是四川的抗震救灾以及刚刚结束的奥运盛典,我们都真切地感到、看到、听到了流行音乐界的积极行动和有力声音。因此,展望中国流行音乐的创新发展,我们音乐人是充满信心的。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理念投入到音乐创作中,谱写出更多更有特色、更有深度、更有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四、结论
流行音乐以及文化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对大众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媒体融合的趋势里,传统媒体获得了建设新媒体平台的空间,从而使得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成为可能。所以,我们要在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同时,利用新媒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文化观念的价值体系。在音乐作品当中,融铸于人民,与大众共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弘扬共同的理想,培育和谐的精神,畅想时代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付林著.歌星成功之路[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 .
[2]金兆均.光天化日之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2.
[3]余明阳,梁锦瑞.名牌:在传播中诞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4]翟群,应妮,任姗姗.演出、推广、交流一个也不能少[J].中国演出,2010,(10).
篇3
课题名称: 浅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2005年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2005年12月中旬:确定选题;
3﹑2005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2006年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2006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2006年5月: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次沼著:《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 修海平 罗小平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 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篇4
1.地方师范院校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2.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
3.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4.山东省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
5.我院首次颁发音乐硕士、学士学位
6.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7.有关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初探
9.综合性大学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研究
10.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思考
11.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硕士诞生
12.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13.关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1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解析
15.中美德音乐表演专业硕士教育的并置比较
16.台湾师范大学在职音乐教学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17.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之反思
18.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19.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积聚能量 服务社会——记流行音乐作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论坛
20.从NBPTS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
21.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2.浅议英国的音乐表演硕士教育
23.音乐教育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
24.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2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上)
27.关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8.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9.2000-201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综述
30.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假劣之风当遏止
31.新疆音乐学硕士点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2.中美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比较之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33.儿童钢琴音乐在硕士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状况综述
34.中美音乐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之比较及思考
35.社会现实下的分享与抗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教学与毕业要求
36.音乐硕士研究生扩招现状与分析
37.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38.留美硕士座谈音乐治疗学
39.论音乐学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40.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论文的社会调查方法审视
42.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点介绍
43.简论加强音乐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44.学术的探讨 人生的启迪——王耀华老师一堂普通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的记录与感想
4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教师调查问卷简析
46.音乐学系92届硕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
4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48.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定位思考
49.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以音乐舞蹈生为例
50.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我国应当设立音乐表演类硕士专业学位
52.音乐治疗的临床操作规律
53.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
54.论艺术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构建的学科价值与意义——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活动周为例
5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的动态致变因素分析
56.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舞台表演实践的教学保证
5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问卷的调查分析
58.《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高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59.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研究的数学实证
60.音乐学硕士“声乐教学与研究”方向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学生马淑慧获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
62.武汉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63.音乐学硕士“声乐类研究方向”名称需准确和规范
64.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65.吉林艺术学院喜获音乐学、绘画艺术(油画版画)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66.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67.長江師范學院艺术硕士(音乐)学科简介
68.来自汾河畔的歌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70.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
71.音乐类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评估
72.音乐节奏与英语节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选题理念 彰显传媒音乐特色——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74.中西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
75.音乐艺术硕士需提高文学修养
76.思考与实践——表演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西方音乐史教育
77.技巧·修养·境界——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的三个基本追求
78.对吉林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79.从博硕士论文看流行音乐传播的研究
80.皖西锣鼓——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奇葩——读田耀农先生的硕士论文《皖西锣鼓研究》
81.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会导师”的可行性研究
83.音乐殿堂里解译密码的行者——记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健
84.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八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85.《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序言
86.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
87.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88.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89.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90.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举行毕业音乐会
9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92.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就业形势
9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报告
94.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95.关于歌剧《党的女儿》中音响运用的实践与探索
96.春花秋实 继往开来——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97.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谈研究生教育
98.为了一个承诺,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促进音乐地理理论建设
100.开启心灵 共筑前沿——访著名音乐心理学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动终端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云平台构建研究
102.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104.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106.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07.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108.美国音乐版权制度转型经验的梳解与借鉴
109.音乐干预在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0.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11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112.中国当代音乐学家
113.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概况
114.“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现象之探究
篇5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音乐传播与文化发展”。10月27日国内相关专家作了大会主旨发言,28日上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分会场的议题分别是:音乐传播教育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音乐传播学的理论与文化发展策略;民族音乐文化与国际交流。其内容涉及音乐传播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音乐传播教育,民族音乐的文化变迁,商业环境下的音乐传播,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音乐著作权,大型音乐演唱会的策划,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网络音乐传播,音乐传播声学、音乐治疗学等多个领域。
一、学科建设深化与教育体系建立
与前两届研讨会相比,本次会议音乐传播的学科建设与教育依然是代表们所关注、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学者们认为,学科的属性、定位问题应从学理的层面继续深化;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多样,其基本方法应采用人文类研究方法(即定性研究的方法)、实证类研究方法(即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学科的发展应与自然学科相结合,如传播声学、治疗学等;音乐传播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等。
《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曾遂今)基于“对音乐传播现象是怎样依赖于时空的?人类音乐传播活动的发展演变,又是怎样影响着音乐传播活动赖以生存的时空环境?在今天音乐传播时空变化的条件下,我们的音乐文化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的思考,将音乐传播方式归纳为音乐的“零信道”传播、“信道”传播、“盲信道”传播、“网络信道”传播四种模式,由此产生两种效应: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也是因为这两种时空效应观念,从而对音乐文化中的一些美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音乐美学、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在研究音乐本质问题上的探究,为今天的音乐传播学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在音乐传播现象的研究中,把握时空观念,以时空作为该学科的切入点之一,是音乐传播学对音乐传播现象考察的关键环节。
《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薛艺兵)通过对“声音景观”概念的界定和其理论引申的阐发,探讨了这一概念在音乐地域分布研究和地方音乐历史流变研究中值得思考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中还提出“流动的声音景观”概念,并对其学术含义进行了理论阐述,指出音乐分布和传播研究应突破以往静态研究的局限,以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动态变化的新视角去审视在历史过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动变化着的“声音景观”。作者认为西方民族音乐学近年来常用的“声音景观”一词是一个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学术新概念,这一概念对于扩展我们有关音乐空间理念的认识具有理论价值,对于深化我国音乐传播学和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在发言时,作者就音乐的时空语境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空间概念、时间概念、传播方式、音乐声音手段分类。
《再谈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汪森)用图表分析的方式,从我国现行的学科设置、体系出发,通过与艺术学、传播学、音乐学的比较,并就美国该专业的发展状况提出:(1)音乐传播学科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地位。认为音乐传播学不属于横向交叉学科、综合交叉学科,而应围绕音乐与传播的本质构建其学科体系的内容和框架。(2)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关系,在音乐传播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方面,可分为作为音乐美学的音乐传播和作为音乐社会学的音乐传播学两个层次。学科关系借助传播学的视角、观念、方法,结合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进行研究,至于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就更是传播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音乐传播导论》(赵志安)运用传播学的研究视角,指出所谓音乐传播,是指“信息化的音乐文化在社会环境中被交流与共享的系统活动过程”,进而提炼出作为学科范畴的音乐传播所具有的特征:(1)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其内容就是“信息化了的音乐文化”。(2)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主题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其活动的展开受到多重社会环境的影响。(3)音乐传播是一种动态的系统传播活动,其中包括多种传播行为和系统活动过程。(4)音乐传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传播活动,其本质是依托音乐艺术符号和共同的艺术经验,音乐信息在音乐传播的传播、接受主题双方之间引起心灵共鸣的一种精神交流行为。
有关学科建设的论文还有:《实践是音乐传播学的永恒话题》(陈荃有),认为音乐传播的实践性很强,应密切联系具体研究对象和实践活动,充分挖掘音乐传播活动的特殊性。《流氓学视野中的音乐传播》(陈镇华),运用跨越了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和美学等多重论域,解析音乐传播过程。《“施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佟雪娜),论述了音乐传播调查方法的分类及步骤的重要性等。
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建设具有科学体系的理论条件还不成熟,学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音乐传播学学科理论是建立在传播学基础之上,“对于音乐信息及其传播活动规律的深入认识,不仅要音乐学的知识素养,还需要依托一般传播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广泛吸收艺术审美、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乃至相关法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尽管传播学是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基础、知识基础、观念基础,但音乐传播学毕竟还是音乐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更多地表现为“音乐学领域的传播学研究”,偏重于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传承、交流、传播。所以,从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治疗学等诸多学科中汲取营养,从而丰富本学科的理论来源,对于构建音乐传播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源泉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王建元从我国音乐传播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出发,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音乐传播专业的定位,即以音乐学、传播学、管理学为基础,整合现代传媒、音乐文化事业 和产业等多种组合方式和管理手段,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传媒和音乐事业、产业的应用操作型、复合研究型的高级应用性音乐人才。对于音乐传播学科建设的设想,他提出四个方向:一是培养音乐传播(音乐编导与策划)人才;二是拓宽音乐商务渠道;三是加强音乐传播研究;四是尽早开设音乐疗法专业方向。
宗晓军则从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学科的成长历程,坚持认为实践是一个学科核心理论成长过程中的必走之路,新兴学科的理论形成与总结应该建立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基础之上,而人才的培养必须和实践、就业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
曾原纪则主要对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做了简单回顾,就该校在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媒介教育领域的优势和培养人才的体系和模式做了简单分析。
《由南广模式引发的思考》(周烨)通过对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近几年的办学经验和自己教学的分析,尤其注重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的特色,认为面对音乐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努力为学生寻求可持续多元发展的道路,走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必由之路。
由于音乐传播所具有的跨学科性质,因此对于该学科人才的培养尤显重要。在我国现阶段,艺术管理与音乐传播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表述,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有的专家认为,音乐传播人才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在立足于传播学研究的视角上,把对音乐传播这一特殊信息传播的研究,与多学科的知识理论联系起来。然而,当面对艺术管理专业或音乐传播专业学生时,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认识仍然很模糊。所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如何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就业体系,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播现象分析与民族音乐传播
音乐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之间实现的。音乐传播现象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现象,因此,在对现实关注的同时(媒体新技术),离不开历史与传统(民族音乐),只有在音乐历史和音乐现实中充分地研究音乐传播问题,通过历史与当代的比较,才能发现音乐传播的规律,揭示音乐现象的本质。
《江南丝竹的传播》(伍国栋)通过江南丝竹历史的、现实的传播事实,尤其是对“天下彝家第一寨”迤沙拉的实地调查和对近现代江南丝竹的外传事实的梳理,运用个案分析与史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在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操纵音乐之主题成员流动,应当是音乐传播方向、途径、范围、影响诸多内容判断之根本的或核心的依据。根据这一乐种的传播现状而言,在现当代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物质的、人文的、精神的诸多因素,共同组成了音乐传播、流动、扩散的综合条件。现代音乐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化的人文学科,也就成为了一个艺术、传媒与教育结缘的综合性学科。
《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冯光钰)在特别强调实地调查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作用下,对音乐传播中的“传者”与接受者的“受众”的研讨,运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将众多的曲牌放在传播视野中进行考释研究,通过追流溯源,力求找出各种曲牌及其变体的血缘关系及变化规律。
《音乐传播媒介与原生态文化保护》(吴非)通过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栏目编导工作的体会,对原生态文化传播理念、特点等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并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作曲包揽制”、非繁衍性传播与中国戏曲声腔的“太监化”》(周来达),通过对目前戏曲音乐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分析认为,只要强大的戏曲音乐自身的繁衍能力能继续存在,戏曲和戏曲音乐的生存就大有希望,当务之急是要抓住戏曲音乐“创作”、“传播”两个根本环节,改变策略,恢复民间戏曲的主体意识和音乐创作机制等,努力改变戏曲音乐的生存环境。
《南高洛古乐本土受众的观演及听闻状况之田野观察》(邓志勇、史东宁)通过田野个案的描述,以南高洛音乐会的本土受众为重点,考察当下古乐的观演和听闻状况,强调本土受众在民间音乐活动所显示出来的流动性和行为的多元性,并初步讨论了本土受众对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大众传播的多元化音乐传播》(曾田力)就作者自己在北京搭建的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为例谈了体会,进而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重建的角度提出了应加强对中西文化的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多元化的传播交流手段,最终建立文化生态平衡,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弱势的不利局面。
《试论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庄元),尝试用传播学的视角就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主要是指以数字技术平台发展的与音乐传播直接相关的数字音视频、计算机与MIDI、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个人媒体和大众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做较为深入的分析。
《当中国音乐家遇到传媒革命的挑战》(冯效刚)从以数字化为代表的传媒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出发提出:中国音乐家必须面对大众流行音乐文化的挑战;中国音乐家必须争夺大众传媒的“话语权”。
《论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多重音乐语境中的比较视野》(张谦)力图将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还原到具体的音乐文化语境中,以多重语境的视野比较了西方艺术音乐、北印度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语境中典型的互动行为,关注互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音乐编辑学、新技术媒体、音乐心理认知等的角度,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的一个重大命题,运用音乐传播学的视角,或者立足于以民族音乐的土壤为资料源泉,针对历史的、当代的音乐传播现象和行为,来探讨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或者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当代的音乐生活,结合现代高科技,诸如媒体、网络、电视等来研究音乐传播现象的新发展。尽管上述每位专家、学者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层面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殊途同归,都会促进民族音乐传统和现实的研究与发展,深化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在当代意义的认知。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在研究文化变迁过程中,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必将大有可为。
三、音乐传播事业与文化产业
“音乐除了拥有文化产品的特质之外,还有商品特质,音乐产品尤其是大众流行音乐产品更多地成为以商业利益为主而产制与分销的商品。”但是,盗版、侵权的发生不仅因为暴利的驱使,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大众媒介,尤其是广播、电视、网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音乐传播环境,使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音乐发生关系。在我国,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音乐著作权的保护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科技与版权夹缝中的音乐产业――从P2P技术所带来的音乐侵权问题谈起》(姚 杰),以P2P网络传输技术为例,认为音乐产业的前提在于传播科技的发展,而版权问题又是传播科技中音乐产业遇到的根本问题。作者从音乐传播科技发展的历史趋势、音乐艺术功能的社会共享性、音乐版权产业的利益博弈行为等综合角度出发,提出国家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版权法的建设,积极引导传统唱片业与新生技术之间相互整合,构建一种和谐的利益分配关系。
《盗之道,非常道――对中国音乐传播活动中侵权现象的思考》(冯玲),以“音乐传播产生权利”为基点,运用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视域,试图在音乐传播活动背景下,来探寻音乐作品使用中的各种侵权现象及其原因,从而提出了在传播中加强音乐著作权保护的意义。
文化传播从业人员张正军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公司在运营方面的困境,建议音乐传播要与商业紧密地结合,希望各位专家把好的理论导人到市场中来,以便规范文化市场运营,建立健全的市场法律保护机制;建立良好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知识养成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讲诚信、不浮躁。
《音乐出版界的思考》(杜晓十)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在文化产业上是一个弱国,究其原因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相关的体系保障还不健全。通过介绍人民音乐出版社近几年的发展,比较了国外专业音乐出版社的出版与经营状况,结合这几年和国外出版界的横向合作情况,提出了加强数字化出版的设想。
《文化产业与音乐的著作权》(谢涛)通过案例分析,就日本文化产业的运行、音乐著作权的保护做了详细介绍。认为日本的文化产业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在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下,他们不仅从艺术创作到所属公司再到所属的行业协会形成的一系列相对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还有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支撑着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保障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分析及其发展》(黄德俊)从流行音乐产业的概念及特征出发,利用产业理论对流行音乐产业的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梳理,尝试运用SWOT方法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与弱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我国流行音乐产业未来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文化产业职业经纪人就文化事业和产业间的关系,原创音乐在网络交易中遇到的一些困境,尤其是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唱片公司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中国演艺业宏观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等有关问题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议期间代表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积极推动了音乐传播和音乐传播学的纵深发展。本次会议对于学科属性及定位的探讨,尽管个别问题(学科属性)还不统一,但是增强了大家对本学科整体的认识。针对诸多的音乐传播现象,观察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所提高。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文化事业,关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得到与会代表的共识。其次,会议代表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其中硕士生、博士生、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对一些新的音乐传播现象,如“粉丝经济”、“3G音乐手机”等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表现出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潜力和蕴含的活力。纵观此次会议,笔者以为还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参与的广泛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出席本次会议有部分文化产业的职业经纪人,有利于音乐传播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但是,对于一个学科来讲,参会单位比较集中,缺少师范性或综合性大学的参与,缺少政府文化部门的参与,缺少全国性的参与,不利于该学科的全面建设。(2)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音乐传播学既然是一门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结缘的交叉学科,那么音乐传播的一些基本问题就必须清楚。如音乐与传播的关系,音乐传播的目的、本质、社会功能,音乐为什么会传播,传播的特性,音乐传播与音乐传播学之间的关系,建立音乐传播学的学科理论与学科体系,音乐传播学的学科方法论,音乐传播事业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等。(3)尽快建立完善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艺术管理本科专业,艺术管理与音乐传播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各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认识却不尽相同。学生认识模糊,社会认可率不高,似乎艺术管理的人才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懂。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不尽相同,更缺乏专业教材。要汲取好的经验,构建招生――教学――就业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合理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篇6
参考文献:
[1]陈建勤:《中国民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
[2]曾田力:《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中国音乐文化》,《第二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5月。
[3]陆小玲:《原生态民歌与大学生人文教育》,《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刘嵘:《原生态民族音乐与当代音乐发展研讨会侧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查子明:《中国原生态民歌生存发展之我见》,《音乐探索》2006年7月。
[6]俞人豪:《“原生态”的音乐与音乐的原生态》,《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7]米永盈:《我看“原生态”民歌——兼谈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发展》,《社会纵横》2006年第12期。
[8]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9]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薛雷:《“原生态民间音乐”的再认识》,《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2]尹萍:《探索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高校探索》2005年第5期。
[13]乔建中:《传统能给我们什么?-关于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14]金兆钧:《关于“原生态”与“学院派”之争的观察与思考》,《人民音乐》2005年第4期。
[15]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16]徐士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版。
[17]王敏:《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安丽.在“民族”的土壤里发展”民族唱法”——对中国戏曲和湘西原生态音乐的思考[J].大家,2010(11).
[2]张敬忠.中国民歌在现代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说起[J].四川戏剧,2012(4):82-83.
[3]李震.湘西原生态音乐的艺术价值及素质教育功能[J].音乐天地,2012(5):4-6.
[4]陈业秀.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艺术教育价值与实现——以台州特色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为例[J].教学研究,2009,06:62-65.
[5]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
[6]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7]张丽华.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8]李芝.论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文艺生存空间的拓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4.
[10]吴小丽.原生态音乐文化分析——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发展[J].戏剧之家,2009,(04).
[11]施王伟.从邻近地区的同类曲艺中寻找“已成绝响”的杭州南词[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01).
篇7
论文摘要: 本文以学界对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成果为对象,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为今后对该地区白族音乐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
一、研究现状
大理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白族传统音乐种类最为繁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白族民歌、白族曲艺音乐、白族戏曲音乐、白族器乐音乐、白族歌舞音乐、宗教音乐等六大类。①下面笔者分别对这六类音乐艺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白族民歌
有关大理白族民歌的作品集、论文等,成果丰富、异彩纷呈。主要有:专着《大理白族民歌概述》②、《白族音乐志》③等,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④、《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⑤等,这些专着或学术论文⑥的出版及发表,对于白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白族曲艺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曲艺音乐是大本曲。关于白族大本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收集、整理、编写的《大本曲音乐》(禾雨编)、《白族大本曲音乐》⑦、《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⑧等⑨。另外,有关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⑩的课题正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将密切关注其阶段性的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3.白族戏曲音乐
白族古典戏曲名为吹吹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吹吹腔改称白剧。白剧是在白族吹吹腔、大本曲两种声腔系统基础上综合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剧。在学术界的研究颇有成果,据笔者目前所见资料,有《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11}、《白族吹吹腔唱腔初探》{12}、《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13}、《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14}等文{15}可见。
4.白族器乐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当数龙头三弦和唢呐。对于白族代表乐器的研究,目前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16}、《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17}、《白族八角鼓的演变》{18}等{19},这些论文的发表,使学界对于白族乐器及器乐的了解更加深入。
5.白族歌舞音乐
对于白族歌舞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在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有:《简论白族霸王鞭舞》{20}、《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21}、《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22}等{23}。
6.宗教音乐
过去大多数白族人信仰佛教,同时也奉祀“本主”(即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英雄)。与佛教(包括道教、儒教)活动有关的音乐有“洞经音乐”,在本主节活动中主要是邀请白族民间曲艺艺人弹唱大本曲。
对于大理“洞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大理洞经音乐》{24}、《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25}、《剑川洞经音乐调查》{26}、《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27}等{28}。其它关于白族宗教音乐研究的成果还有:《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29}、《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30}等{31}。这些研究对于大理白族的宗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成果综述
纵观上述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存在如下特点:
1.对于白族传统音乐本体研究的成果不足
所谓音乐本体,即指音乐的旋律、曲调、和声、曲式等。在现有研究成果中,这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较多的研究满足于对白族传统音乐中某类音乐或某地区的音乐作泛泛的介绍或基础性的资料梳理工作,没有典型曲例,更没有音乐分析。如果我们对于一些正在面临消失的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始终深入不到音乐本身,不研究音乐,只介绍大概情况,只满足于音乐形态的最表层描述,那么对于该种音乐文化被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及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2.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史料发掘及研究的成果不足
黄翔鹏先生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在早些年就已经有了不少学术交叉后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目前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对于其历史发展问题关注得非常少,或者说,有关其历史发展的情况多数人云亦云,真正下功夫花时间研究史料的人少之又少。当然,民族音乐学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完善,相信会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3.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的“体验性”和“叙事性”研究的成果缺失
目前的民族音乐学对于田野调查的理解,早已不再满足于把“田野”仅仅当作资料收集的场所,而更多的是描述研究者在田野作业中对于“共时”现状描述的“平面史叙述模式”的反省,即追求一种跨文化的理解,希望田野调查后的研究具有更多“体验性”和“叙事性”的表述。这种新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或称观念,在目前的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中显然还没有体现出来,这就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4.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的成果不足
白族传统音乐和其他的民族音乐一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经历着从音乐思维方式、传承方式、表达方式和音乐制度、活动场合、传播要求等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变。那么,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发生这些改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改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甚至还可以由此引申出,我们在当地的中小学及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白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又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以上种种,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视野中来。
三、结语
结合白族音乐研究这二十多年的回顾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白族音乐的探索期,八十年代为白族音乐研究的起步阶段,九十年代是白族音乐研究走向成熟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则是白族音乐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阶段。这一学术研究上的特征也是与整个现代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致的”。{32}二十多年来,正是有了我们许许多多前辈学者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云南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挖掘、抢救及理论建设、含辛茹苦、忘我耕耘,才奠定了今日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当我们为目前已取得的成果而兴高采烈时,也应关注到这样的现状:不少珍贵的音乐遗产正随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的改变和一些老艺人的逝去而佚失,因此,我们对民族音乐包括白族音乐的考察、采集、整理、保护等工作远未结束。笔者深信,在扎实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工作会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一样,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注释:
①杨秀,赵全胜。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引入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的思考——以大理白族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为例[J].人民音乐,2008.
②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③伍国栋.白族音乐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④赵全胜.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J].音乐探索,2006,3.
⑤冯洋.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J].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第34卷.
⑥关于大理白族民歌的研究成果还有:
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段寿桃.白族打歌及其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赵宽仁.白族的音乐[J].人民音乐,1961,11.
李晴海.西山白族风情与“西山白族调”[J].音乐初探,1985,2.
饶峻妮,饶峻姝.略论大理白族情歌中的白由超越性[J].大理学院学报,2009,5.
赵怀仁.论白族民歌曲调的忧伤色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
杨秀.大理白族原生态民歌的音乐特性[J].民族音乐,2008,3.
⑦大理市文联等编.白族大本曲音乐[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4.
篇8
音乐剧作为1种集歌、舞、剧为1体的新兴剧种,在国外已有1百多年的发展史,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传入我国。虽说历史不长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人们,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获得了1大批的热心观众。为了能使音乐剧在中国更好的传播与发展,我们需要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本文通过对《猫》等1系列中外音乐剧作品的分析与比较。从剧本、音乐、舞蹈、舞美与服装4个方面总结出音乐剧的艺术特色,并对其艺术特色的重要性作些探讨。
关键词:艺术特色;剧本;音乐;舞蹈;舞美与服装
ABSTRACT
篇9
甘肃音乐家协会 《人民音乐》联合主办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
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通知
中国歌唱艺术源远流长。艺术歌曲作为音乐创作的重要体裁、院校教学的必要内容和音乐会的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长期以来,艺术歌曲的地位以及其本身在创作、表演、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常被人们所忽视。为进一步从创作、表演和教学领域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繁荣和发展,我们拟于明年5月在兰州召开座谈会,就如下问题进行研讨:
1. 关于艺术歌曲的体裁界定;2.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之历史回顾;3. 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现状;4. 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学研究;5. 罗忠、尚德义、陆在易等人的艺术歌曲创作之研究;6.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教学问题;7. 作曲家创作体会交流;8. 如何更好地传播、推广中国艺术歌曲。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会要求:
1. 凡愿参加本研讨会者,请于2007年1月31日前寄交回执单。
2. 2007年4月1日前,组委会将发出第二次通知,通报会议筹备情况,并进一步核实您的论文题目。
3. 论文全文文本请于2007年4月31日前用A4纸激光打印(手稿亦可)寄组委会,并同时以电子邮件发送,以便集印并选入会议论集正式出版。
4.省略
组委会
2006年11月1日
第十二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
评奖近日揭晓
本刊讯由文化部主办、中央民族乐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近日揭晓。在2006年7月16日至10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作品征集期间,共收到来自20个省市、46个报送单位的125部作品,本次比赛评委会由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曲家组成,他们是:刘文金、刘锡津、吴少雄、杨立青、李黎夫、饶余燕、徐占海、唐建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顾冠仁、程大兆、樊祖荫。
经过评委会的评选,有10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和10 部独奏、重奏和多种形式组合的作品获奖。获奖名单如下:
管弦乐作品
一等奖:《乐队协奏曲》(常平,中央音乐学院);二等奖:《图腾》(李滨扬,中央音乐学院)、《乐之舞》(权吉浩,中央音乐学院);三等奖:《庆节令》(王宁,中国音乐学院)、《云山雁邈》(红,中央音乐学院);《音诗――丝路断想》(韩兰魁,西安音乐学院);作品奖:《客风》(房晓敏,星海音乐学院)、《单鼓的传说》(赵夺良,沈阳音乐学院)、《一线天》(臧恒,南京艺术学院)、《京剧印象》(权吉浩,中国音乐学院)
独奏、重奏及多种形式组合作品
一等奖:《第三二胡狂想曲》(王建民,上海音乐学院);二等奖:《酒狂》(梁文曦,中央音乐学院)、《西夜》(杨帆,上海音乐学院);三等奖:《溯》(沈逸文,上海音乐学院)、《叙奏曲》(陆培,南京师范大学)、《情思》(于海英,沈阳音乐学院);作品奖:《碎影》(贾国平,中央音乐学院)、《婆娑》(李美佳,中国音乐学院)、《非不――半边“悲怀”――新五架头》(王斐南,中央音乐学院)、《天鹅的十二月协奏》(吴羿明,中央音乐学院)
(新)
乔羽80华诞暨艺术生涯60周年
研讨会在京举办
11月16日,“老友新朋说乔羽――乔羽80华诞暨艺术生涯6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办。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文化部副部长、词作家陈晓光及老中青词曲名家160余人聚集一堂,为敬仰的前辈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乔羽素有“词坛泰斗”之称,是全国第一届金唱片奖获得者,历任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创作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作品如:《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等都广为流传,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研讨会上,大
家对乔羽60年的艺术生涯作了回顾。
香港中乐团举行“创团总监吴大江
纪念音乐会”
2006年10月13―14日,香港中乐团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了“创团总监吴大江纪念音乐会”。吴大江(1943―2001)于1977年出任香港中乐团创团音乐总监及指挥,带领香港的中乐活动进入职业化阶段,为香港中乐团奠下了稳健发展的基础。他的作品形式多样,除了电影、电视音乐之外,还改编了大量的中国民歌以及创作
大型的中、西管弦乐曲及中乐独奏曲。
音乐会由现任艺术总监阎惠昌指挥,选奏的都是吴大江的代表作品,包括为舞剧《东海奇缘》创作的序曲(1981)、《缘》(1981)、《胡笳十八拍》(1983)、改编自诺多尔江朝鲜族民谣的筝曲《诺多尔江边》和古筝协奏曲《七仙女》(1987)等。
(宁)
沈湘诞辰85周年纪念音乐会
为纪念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诞辰85周年,近日,北京、香港两地沈湘先生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音乐会。北京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先生的嫡传弟子黑海涛教授以学生音乐会的形式举办了此次纪念音乐会,并且邀请先生的夫人李晋玮教授莅临观听和指导。香港纪念音乐会则由沈湘先生20世纪60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弟子邹允真主持,并由邹允真的二十多位非专业的声乐学生登台演唱。
方可杰专场音乐会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省艺术研究院、省音协、郑州日报社承办的“故土―――方可杰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于11月18日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苏夏、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主任王世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和唐建平、郭文景、叶小纲等作曲家以及《人民音乐》副主编出席了音乐会。19日上午,有关专家参加了方可杰交响乐作品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和《人民音乐》等主办。
方可杰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音乐教育家苏夏教授,现任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他长期以来致力于音乐创作,作品体裁广泛,包括交响乐、室内乐、舞蹈音乐、声乐和河南地方戏曲音乐等。1998年、2002年方可杰应北京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热巴舞曲》和《江山多娇》曾产生了普遍的反响,其中前者在2004年“金钟奖”中获奖。这两部作品连同管弦乐《大起板》、第一交响曲《故土》和定音鼓协奏曲《风》组成了18日的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由北京交响乐团
演奏,谭利华执棒。
“中国音乐传播文论征集”
为促使人们不断去观察、思考与反省自身的音乐环境,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联合中国轻音乐学会,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将于2006年底和2007年初主办首届“中国音乐传播文论征集”活动。此次活动的中心为“观察与思考・评论与沟通”,旨在征集一批有质量、有分量、思想导向正确、人文含量厚重的社会音乐文论作品。征文共有8个参考选题,研究者可根据不同专题提交论文,亦可围绕主题自拟论文方向。征文活动的获奖者可获得中国音乐家协会传播学会及中国轻音乐学会颁发的证书及其
他奖励。投稿截止日期为2007年3月5日,咨询电话:010-65783246。
中国交响乐团成功出演日本“中国文化节”
开幕式音乐会
为加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进一步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共同主办的2006日本“中国文化节”于11月17日在东京隆重开幕,中国交响乐团应邀为开幕式演奏。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及副部长孟晓驷、中国驻日本大使以及日本皇室高圆宫久子妃、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参议院议长扇千景、官房长官盐崎恭久等中日各界人士、团体20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音乐会。音乐会以日本作曲家团伊久磨的《庆典进行曲》开场,当乐队演奏到关峡根据京剧唱腔创作的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时,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感动。此外,李文平创作改编的管弦乐曲《日本随想
曲》也颇受欢迎。
(王廷瑛)
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钢琴家罗伯特-
布洛克访问中央音乐学院
11月11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国际知名钢琴家罗伯特-布洛克先生(Robert Blocker)访问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院师生为他的来访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王次院长向布洛克先生颁发了荣誉教授证书,并赠送了礼物。布洛克先生欣然接受了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的聘任,并高兴地表示将积极推动中央音乐学院和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欢迎仪式结束后,布洛克先生还为广大师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大师课。当晚,布洛克先生携手胡咏言艺术总监及乐队学院成员共同为听众朋友们献
上一场精心准备的音乐会。
(吴叶)
希腊国际指挥比赛杨洋喜摘金奖
11月12日,中国青年指挥家杨洋在希腊雅典举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Dimitris Mitropoulos)指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该比赛始于1996年,是希腊文化部为纪念已故希腊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诞辰100周年设立的,指挥和作曲比赛两年轮流举办一次。比赛由希腊多彩交响乐团和雅典音乐厅承办。
今年的比赛共有44个国家的203名指挥报名参加,最终16名选手入围决赛。经过三轮比赛,杨洋表现出色,一举夺魁,成为该比赛举办十年来首次获得此殊荣的中国指挥。
(周美芬)
杨博在西班牙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
第11届胡里安・加亚雷国际声乐比赛9月23日在西班牙北部城市潘普洛纳市落下帷幕,男高音、我国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学生杨博取得男声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2000欧元的奖学金,这是中国选手在这一欧洲重要国际赛事中
取得的最好成绩。
来自世界各国的80多名选手参加了本届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杨博以超常发挥进入决赛,同时进入决赛的男选手还有一名美国男高音法比亚诺。比赛最终结果是一等奖空缺,美国选手夺得二等奖,杨博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荣誉奖及奖学金。担任此次国际比赛荣誉主席的是西班牙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贝尔冈扎。
杨博是在今年4月参加了由中国音协和加拿大20世纪歌舞剧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暨大师班”活动而入选这一国际声乐比赛的。杨博和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学生童韬均被罗马尼亚布拉索夫歌剧院邀请,于今年10月至12月赴罗马尼亚参加歌剧演出。此外,德国盖尔森基兴歌剧院也已正式邀请杨博明年赴德国参加该歌剧院2007―2008演出
季的出活动。(张锡海)
四川音乐学院宁峰获帕格尼尼
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
四川音乐学院宁峰在10月1日结束的意大利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上,荣获第一名和其他两个奖项。这是四川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迄今为止在世界重大国际比赛上取得的
最佳成绩。
宁峰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4岁起
篇10
一、美籍华人对中国音乐的传播
19世纪中叶,以广东佛山为主的大量华人劳工因淘金热(gold rush)涌入美国,他们聚居至一起,形成中国城(chinatown);“广东音乐社”“粤剧社”从此登上美国舞台,节日锣鼓开始成为中国城内之靓丽风景线。但当时正值中国国势衰弱之际(前后),西人对中国有严重偏见,华人音乐活动多为自娱,故而导致中国音乐在美国的报导如凤毛麟角。半个世纪后,美国新移民法《1965年移民和国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实施生效,来自中国各地的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涌进美国,“粤剧”“广东音乐”也失去了其在中国城的霸主地位,“京剧团”“中国乐团”“古琴社”等各种中国音乐社团在中国城内遍地开花。赵如兰、荣鸿曾、韩国等华裔音乐学者也开始在美国各校开设中国音乐课程,组建中国乐团,如赵如兰在哈佛大学开设戏曲课,韩国在北伊利诺伊大学组建中国乐团等等。这些形式各异的中国音乐活动对华人及美国白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若论中国音乐在美国的发展过程,那时十分艰辛的。首先,在美的中国乐团多为业余性质,团员都有其非音乐的谋生工作,极具不稳定性,排练无法满员是常事、演出需要拉角更是自然现象;其次,乐团之指挥需精通各种乐器,此种人才在当时的美国可谓寥若晨星;再次,在美国组织乐团所遇财力物力之困难亦是比比皆然,经费须自筹不说,乐器行头更得从国内进口。韩国先生在文中所介绍的9个中国民间乐团,其中8个为经费自筹,只有“纽约中国民族乐团”由纽约州政府、市政府及曼哈滩储蓄银行共同辅助一部分,但其主要来源还是自筹。此外,在美开设中国音乐课程也是困难重重,研究学者不多,学生所功专业不同,从而导致学生在一所大学注册,可能得去另一大学上课,再加上中国乐器种类繁多,让其如西洋传统音乐般从纯粹研究迈入实际参与实难进行。幸运的是,即使在如此困难的背景中,又是在西方音乐文化主宰的环境下,这批教师、研究者、团员依然坚守着、传播着自己的音乐文化,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演出奇迹。然而,我们对中国音乐传统文化之继承、保存是怎样的呢?有多少人在传统节庆中表演中国音乐?有多少人了解中国戏曲、说唱等传统音乐?有多少学生喜欢《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类课程?笔者并未对此展开详细调查,在此提出,只因我们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之态度直接决定外国人对我们音乐的态度,我们自己对中国音乐之研究、传播直接影响着外国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概率。
二、非华裔美国人对中国音乐的态度
相信每一位民族音乐学研究者都听过“音乐是世界的语言”这句话,可这句话指的音乐范畴、世界范畴是什么呢?韩国B先生在文中提及自己的观点“世界各地人民的音乐都是美的”,笔者亦赞成“凡是人类有组织的声音都是音乐”这一观点①。但韩国B先生在文中还呈示了许多美国学者对这句话的另一种理解,即西方之音乐,大家之世界。其实,民族音乐学界对音乐的概念问题一直是各持己见,分多种流派,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笔者在此谈论这句话,一方面希望大家在引用这句话时要注意将它的含义界定清楚;另一方面,笔者欲讨论这句话所引申出的另一问题――非华裔美国人对中国音乐的态度问题。
不由分说,持“西方之音乐,大家之世界”这一观点的美国人认为中国音乐不是音乐。在当时的美国学术界,持此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还有一些学者虽不如其如此绝对,但也对中国音乐持抵制态度。如有人认为“中国音乐是未开化之音乐”;有人认为“中国音乐是地域之乐”;有人认为“中国唐朝以前的音乐才是音乐,那些受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影响而创造的音乐不是音乐”②等等,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当然,一部分学者对中国音乐的态度是肯定的,如俄裔美国钢琴家、作曲家Alexander Tcherepnin对中国音乐尤感兴趣,其妻子Lee Hsien Ming,儿子Ivan Tcherepnin,以及其The Tcherepnin society均为中国音乐之发展传播作出巨大贡献。此外Fritz Kuttner、Walter Kaufmann、Fred Lieberman、Lindy Li Mark等大量美国学者也在中国音乐之领域默默耕耘奉献着。
三、美国学术界对中国音乐的研究
在当时,美国学术界对中国音乐之研究出发点是理智而非感情的,主要以文献为基础进行纯学术研究,研究课题以古琴、律学、乐论p历史、京剧、昆曲、祭祀典礼等中国正统文化传统课题为主,且多为文史哲研究,少“乐”之研究。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吕振原对古琴的研究,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Fred Lieberman对古琴、音乐理论的研究,德裔美国音乐学家Fritz Kuttner对中国古代律学、中国音乐考古的研究,印第安那大学Walter Kaufmann对音乐历史p乐谱的研究,匹兹堡大学Bell yung对古琴、广东戏的研究等。其次,一些人类学家、语言学家也涉足此方面的音乐研究,如哈佛大学语言学家赵如兰对京剧p宋代音乐史料的研究,匹兹堡大学东亚语文系主任杨富森对京剧的研究,加州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Lindy Li Mark对昆曲的研究;阿里桑那大学人文系副教授刘邦瑞对昆曲的研究等等。此外,一些汉学家虽不以音乐研究为主,但因其研究内容与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故其也展开对音乐的研究,如达慕斯大学宗教学教授Robert G.Henricks在其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嵇康的生平、思想与诗歌》一文中对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的研究,以及其著作《三世纪中国之哲学与辩论:嵇康的论文》是仅有的一本嵇康13篇论文英文译注本等等。此类研究多为纸上论乐,具有精密专研之特点,而少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之实践;此外,其语言研究、社会研究、历史研究之成分远多于“乐”之成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之一当然与美国各大学、各研究机构所拥有的中国文献资料有关。在当时厄美国学术界,汉学研究活跃,中文书籍馆藏丰富,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馆藏中文书籍均达二十万册以上,馆藏的中国音乐书籍、戏曲书籍与其馆藏中文书籍成正比,且以文史哲等理论研究居多。其次,与当时的研究学者文化背景有关。据调查统计,韩国先生在文中列出的在美国大学任教又从事中国音乐或戏曲研究的18位学者中,11位学者在音乐系任教(这11人中,有些拥有文学、历史、语言等非音乐学士或硕士背景),其余则任教于语言系、人文系、戏剧系等;此外,吕振原、唐健垣、Fred Lieberman等还是古琴名家。因此,这些学者的研究领域以古琴、京剧、历史、理论占多数也不足为奇。此外,若从现在的时空看,笔者认为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中国尚未实行改革开放,与国外的文化交流甚少,美国学者若想进行田野调查实属不易,因此文献成为其主要研究方式。二是当时美国对中国文化(特别是音乐、戏剧等)极度不重视。当时美国正处冷战时期,研究课题多为政治、经济等战争性课题,少文化研究,深知在研究中国音乐时,也将音乐置于政治中研究,如西北大学Arnold Perris的《音乐的宣传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条艺术》( Music as Propaganda: Art at the Command of Doctrin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加利福尼亚大学Nancy Guy的《台湾的京剧和政治》(Peking Opera and Politics in Taiwan)等。
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民族音乐学科在中国逐步兴起、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学者运用民族音乐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民间音乐,美国学者对中国音乐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乐”的研究也与日俱增。如美国国家民俗中心亚洲项目负责人、加州大学博士Nora Yeh对南音的研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民族音乐学教授Helen Rees对云南纳西古乐的研究,匹兹堡大学博士J.Lawrence Witzleben对江南丝竹的研究,夏威夷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Frederick Lau对笛子音乐的研究,匹兹堡大学博士Li Pinghui对台湾北管乐团的研究,布朗大学博士Chen Yanzhi 对中国乐器和器乐的研究,马里兰巴尔的摩大学博士John E.Myers对琵琶曲的研究,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民俗学博士葛融对陕北民歌的研究等等。此类研究均以大量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音乐形态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涉及曲式、音乐发展手法、音乐风格、地方特色等。
那么这些研究对于美国人对中国音乐的态度之转变会作出怎样的贡献呢?至少,当中国音乐在海外不断被推广后,不会有人因为不习惯而发出“中国音乐是地狱之乐”的误评,不会因为不熟悉而发出“‘梁祝协奏曲’与‘青年钢琴协奏曲’是中国垃圾”的谬论,不会因为不了解而出现“图兰朵”中皇帝穿白袍的滑稽场景。
注释:
①引自[日]德丸吉彦著,王耀华、陈新凤译:《民族音乐
学》,P1
②转引自韩国《自西徂东:中国音乐文集》,(台湾)
时报文化出版社,初版,1981,西方人的中国音乐观,
P124―P154
参考文献:
[1]韩国.自西徂东:中国音乐文集[M].(台湾)时报文化
出版社,初版, 198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