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9:3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

篇1

关键词 乡镇小学教师 自我教育 创造性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36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wnship Primary School Teacher Self Education and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

SHENG Ang

(Department of Applied Psychology,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education and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 of township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mainly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the township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wer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ownship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 overall higher score, score of each dimension in turn from high to low in order to encourage flexibility, motivation, evaluation, learning style instruction view. A high score of 2, the Township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elf education level on the whole, the dimension scores from high to low is self regulating, self confidence, self reflection.Each dimension and the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 teacher's self education 3 dimensions of correlation.

Key words township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elf education;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

1 问题提出

教师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①但是,我国基础教育目前占主体的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所欠缺。以往有研究表明,我国的小学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创造力教学行为却严重滞后于创造力培养观。②那么,除了创造力培养观对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影响之外,还有什么对创造性教学行为有影响呢?目前,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学生的创造性是由自己决定的,与老师的关系可能不大。另一种解释认为问题出自教师本身,认为教师没有将创造力培养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③本研究认为,教师本身是影响创造性教学行为的重要原因。

教师的自我教育指的是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改造以及自我提高的过程。④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能够正向预测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⑤那么,教师的自我教育又是怎样影响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此外,以往研究发现,乡镇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各维度上得分都低于城市教师。⑥这充分说明乡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的提高更加迫切,因此,本文首先将视角放在了乡镇小学教师上。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江苏、湖南两地的小学教师为被试,共发放问卷 103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为 100%,有效问卷 103 份。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1)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⑦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Creativity Fostering Teacher Index),是用来测量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量表。本研究采用张景焕等人在2008年 编制修订的评价量表对小学教师进行施测。该量表由 28 个项目组成,分为学习方式指导、动机激发观点评价和鼓励变通4 个维度。

(2)教师的自我教育量表。⑧本研究采用的自我教育量表是刘晓月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写的量表,她根据教师自我教育的理论框架编写了教师自我教育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自省、自信和自控3个维度。经检验:自我教育量表的总问卷、自省、自信、自控的Alpha系数分别为0.848,0.738,0.719,0.730,说明问卷的信度较高。

2.2.2 数据统计

运用 SPSS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乡镇小学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的现状

表1 小学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的现状

注:为了比较的方便,维度得分用各维度总分除以各自题项数。

首先考察被试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总体情况。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1,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总分的平均分为 4.24,标准差为 0.42。在学习方式指导、动机激发、观点评价和鼓励变通 4 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分别为 4.18、4.20、4.19 和 4.24。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鼓励变通、动机激发、观点评价与学习方式指导。

3.2 乡镇小学教师的自我教育现况

表2 小学教师的自我教育的现状

考察乡镇小学教师的自我教育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2。小学教师的自我教育的量表总分的平均分为 3.39,标准差为 0.51。在自我反省、自信、自我调控 3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分别为 3.75、4.00、4.01。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调控、自信、自我反省。

3.3 乡镇小学教师自我教育与其创造性教学行为的相关分析

表3 乡镇小学教师自我教育与其创造性教学行为积差相关表

从表 3中可以看出:教师自省与教师的动机激发的相关程度最大(0.593**),与观点评价相关次之(0.485**),与学习方式指导相关再次之(0.473**),与鼓励变通相关最低(0.455**)。教师自信与教师的动机激发和观点评价相关相同(0.525**),与鼓励变通相关次之(0.495**),与鼓励变通相关最低(0.486**)。教师自我调控与教师的动机激发的相关程度最大(0.593**),与鼓励变通相关次之(0.485**),与观点评价相关再次之(0.473**),与学习方式指导相关最低(0.455**)。

4 讨论

结果显示:乡镇小学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得分较高,得分最高的是鼓励变通,动机激发次之,观点评价再次之,学习方式指导再次之。以往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动机激发、鼓励变通、学习方式指导与观点评价。⑨这与本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乡镇小学教师的鼓励变通得分最高,原因可能是乡镇小学教师所受到的家长、学校、社会的压力较小,教学时间较城市中的老师相对来说较宽裕,他们在课堂上有时间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观点评价和学习方式指导的得分最低,这可能因为乡镇小学的班级人数较多,老师可能没有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一评价。

此外,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小学教师的自我教育水平状况较好,其中,自我调控能力较好、教师的自信情况次之、自我反省能力再次之。以往有研究表明,中学教师的自我教育水平状况较好。⑩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似,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的平均分较我们的数据低,这可能是因为现在的教师学历更高,素质较高,他们有能力、有意识会主动地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此外,他们尤其注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这与以往研究一致。教师的自信水平有所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教师地位的提升,再加上他们的专业素质的提升,使得他们的自信水平较以前有所进步。在本次研究中教师的自我反省能力最低,这可能是因为乡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较严重,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往往比城市中的教师低,因而他们不愿意做自我反省。

结果表明,教师自我反省水平显著影响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教师的自我反省水平指的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技能对课堂教学经历的思考和反省。有研究表明,反思程度更高的教师比反思程度较低的教师更加努力,主要表现为更加喜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用来解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他们不拘泥于之前学过的教学范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时的调整,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指导、动机激发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

教师的自控能力,是教师支配与控制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有研究表明,作为教师自控能力之一的教学监控能力对创造性教学行为都有正向预测作用。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出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原因是拥有较高自我调控能力的教师,在教学之前,他们总会对自己的课堂做一个规划,但是任何的课堂规则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出乎意外的行为,例如:学生提出了老师不曾想过的问题。那么 具有较高自控能力的教师会不断对课堂规则进行及时的修正,能够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乡镇小学教师的自信能力显著影响创造性教学行为。教师的自信能力指的是教师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出现本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其一:自信感高的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影响力有积极的自我信念,对教学目标设定较高,采取较为复杂的教学行为,相信通过独特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从而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精神饱满,增强了教学的能动性。其二:自信感高的老师本身就是对学生有一种榜样力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老师的影响,自然会积极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而教师又恰当地给学生以评价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力思维有所提高。

5 结论

(1)乡镇小学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总体上得分较高,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鼓励变通、动机激发、观点评价、学习方式指导。(2)乡镇小学教师的自我教育水平(下转第143页)(上接第75页)总体上得分较高,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自我调控、自信、自我反省。(3)教师的自我教育显著影响创造性教学行为,自我教育的各个维度和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各个维度相关显著。

注释

① 蒋凡凡.教师的创新教学观与其教学行为及学生创新学习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5-26.

② 陈P.小学教师创造力培养观、创造性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0-31.

③⑤张景焕,刘翠翠,金盛华, 吴琳娜, 林崇德.小学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与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关系:教学监控能力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54-58.

④ 杨慧因.教师自我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5-36.

⑥ 何萍.中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8:40-41.

⑦ 刘翠翠.小学教师创造力培养观、教学监控能力与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2-33.

⑧ 张景焕,初玉霞,林崇德.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的结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07-112.

⑨ 刘晓月.教师的自我教育水平对其课堂管理行为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14-16.

篇2

一、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很大帮助。

二、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好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行为;反思与对策

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和表现。教学行为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指能够始终围绕着教学任务,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并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作出迅速而正确的调整,妥善处理各种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

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无效教学行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以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语文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现状分析

1.片面追求学生个性化,淡化课堂秩序。注重个性发展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亮点。但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和课堂的积极活跃,人为地淡化了课堂秩序,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对语文课堂进行观察,经常会发现这样的课堂状态:课堂上,有的学生兴趣所致,不加思考,不顾他人,率性所为;有的学生心不在焉,似听非听,似学非学;有的学生则游离于课堂之外,做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由有余而约束不足,而课堂秩序的涣散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

2.为质疑而质疑,冷落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明显增加,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3.为表扬而表扬,缺少适度批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肯定性评价。因为恰当的激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当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之时,教师给予肯定无可厚非。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如何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无效行为,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真正得到新课程的精髓,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要回答这个问题,头绪比较多,本文无法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一一寻求问题解决的答案,只是从教学理念上做一些探讨。

1.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2)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光靠说教是不够的,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趋向。

(3)尊重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2.关注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增强课堂效益意识。实现课堂效益的基本保障在于以学定教。增强课堂效益意识,要求教师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进行课堂教学。

(2)及时有效地获取学情反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多途径地、及时有效地获取学情反馈。教师要能从学生课堂的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并合理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的学习活动中获取反馈信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从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练习的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地查漏补缺;从课后征询学生的意见中获取反馈信息,认真加强“教”与“学”的协调。

3.关注生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源于生活,语文教学要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种以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形态。这种教学形态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强调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建构,它能使语文课堂生活丰满,充盈学生的生活经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语文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途径,需要注意两点:

(1)教材的生活化

目前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有不少课后研讨与练习,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都与生活相结合,颇具探索性,它们能引发并激起学生的探索和思维的活力。

语文教科书的编排将语文从条条框框的分析还原到多彩生活的展现,把本本、教条似的知识传授演绎成灵活多样、巧妙自然的延伸、迁移、拓展。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事半而功倍;脱离生活,语文教学就枯燥无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事倍而功半。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就语文大观园中美丽的景点有所体验并准确理解进而进行描述,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审美表达。这样把语文学习融入生活,便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把给学生造点压力变为给学生添点动力。由牵着学生走变为推着学生走,并期待他们能自己走。

(2)生活的语文化

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也说过:“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的确,语文的足迹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主持演讲、颁奖致辞、讨论答辩、座谈采访、写短信发邮件、听广播看电视等等,这些都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用武之地。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语文课堂教学注入生活的气息,语文课堂还原成为生活的窗口,语文课堂才能够成为学生思想成熟、精神成长的的一片芳草地。语文课堂的效率才能得到保证。

(注:本论文获北仑区2013年初中语文论文(案例)评比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崔承志姜连国《新课程实施中无效课堂行为分析》(《山东教育》2006.5)

篇4

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改革新发展

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省实验小学教师,首要一点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改方向。一是要学习新课程改革纲要;二是学习上级有关教育工作会议文件精神;三是学习教育报刊上具有导向作用的重要文章。四是学习教育名著,向名家、同行、网络等学习。学习形式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二是理论辅导与课堂教学研讨相结合;三是理论学习与教学经验交流相结合;四是校内特邀专家讲学与外派学习相结合;五是学习与考核相结合。坚持计划性、实效性,突出指导性,杜绝形式主义,唯学习而学习的倾向。通过学习要准确领会其精神,切实认识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其要求。找出本人与改革形成的差距,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学习,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真正确立“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以服务为本,以创新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正确把握数学教学的特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确立专题,加大研究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数学教研首先要抓好以“教学五认真”为内容的常规教研活动。主要采取以下四项制度:一是业务能力考核制度。每学期都要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次分年龄档次的封闭式限时教师业务能力考核。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评价,说课,单元测试命题,解题能力等。二是集体备课制。为增强集体备课的时效性,凸显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互动的功能。在集体备课时注意四个环节:独立备、集体备、修改备、总结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学生发展。三是课堂评优制度。每学期都要参与学校开展的不同类型的评优课,特别是青年教师评优课,不断积累课堂教学经验,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四是经验论文评优交流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每学期开展多层次经验论文评奖交流、学校数学经验论文评优,参与县市、省级等论文评选交流。其次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确定切口小、操作性强、有研究推广价值的专题,制定计划,积极进行研究,要把专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及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发挥专题研究实际效益,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双丰收。

三、注重过程,加大质量监控,深化评价体系改革

1.注重过程质量监控

要做到三控:一是自控:根据课堂标准,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反馈—矫正”的常规,同时面向全体学生,不断研究,改进教法,使每一个学生有所为。关注学生的发展,还要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对教学关键点进行自我控制,调节教学行为,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互控。在年级备课组中,通过教研,互相听课,以学生测试中反馈出来的问题,以单元为单位,以知识点、能力点为监控目标,寻找“教”的问题,互相取长补短,调整教学策略,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进行有针对性补救,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三是调控。一是通过对教学质量抽测听课,检查作业、备课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质量分析,督促教师改进教学;二是教师自身要经过自我反思,分析自己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2.深化评价体系改革

一是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师生素质全面提高。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着力优化教学评价,着眼于评价的发展性。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要关注教师的从教态度、责任心、改革热情、教学理念、教学成果,进一步确立评价指标,不断完善“教师自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三是要重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业评价,而且发现、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真正体现教育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获得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巨大教育力量和教育价值。

四、加强培训,刻苦砺练内功,培养出科研型教师

教师队伍培养的具体做法是:合理分类,多重目标,典型引路,因材提高。采取如下措施:

1.实行六项机制,加速培养步伐

一是实行数学备课组公开教学报告制。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备—说—上—听—评”的每周一课制,要求提前两天向教导处报告,由教导处派专人听课;二是校级公开课教学申报竞争机制。校级公开教学采取在个人申报的基础上竞争上课;三是名师展示课指派制。每学期将邀请外地,名师来校讲课,同时也制定本校名师同台“献技”。四是课堂教学开放制。每学期都定期组织课堂教学“开放日、周”活动,向教师开放,向家长开放,向校外兄弟学校开放;五是骨干教师去外地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主要是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六是“导师指导制”,实行名师指导“结对”承包培养,提升教学教科研能力。给每位教师营造宽松、和谐、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提供发展的平台,以加速名师、骨干教师培养步伐。

2.借助电教媒体,提高运用能力

篇5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设计学科为研究背景,依据教育学方面关于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对艺术设计学科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出具有艺术类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综合性大学具备多学科背景与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各学科都积淀了一定的教学理念、成果和方法,这些教学思想彼此之间融会贯通,如果经思考、研究、提炼和加工之后。便可能被纳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这样会进一步丰富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方法,使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更具兼容性,不同于纯粹的美术学院,形成综合性大学中艺术学院的特点,从而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力图为艺术设计类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

艺术设计类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实践行为相结合而实现的,因此,教学有效性即“教”与“学”行为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判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一是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考察,教学行为应遵循教学规律,符合教学原理,切合教学情境;二是从教学结果的角度来考察,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三是从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根据有效教学的涵义,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尽可能大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判既可以在教师实际教学时观察、记录情况,做出结论,也可以在教学结束后由教学感知者如教师本人、其他教师(同事)、学生、教育行政人员等,在对感知的教学进行回忆的基础上做出评估。

对于艺术设计类教学课堂,我们博采众家之长,结合不同教学论的观点,采用对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有帮助的方法,探索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构建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为了促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我发现的活动中。也就是说学生学习必须主动,这样实现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正如一本畅销书的书名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效果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一旦产生,对于后续的学习过程是非常有好处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产生有其“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也很重要“先天”因素是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并深深热爱专业,还有部分学生是对个别课程很感兴趣,这类学生稍加引导即可产生良好效果还有学生对课程认识不深,并无强烈的学习愿望,对于这类学生要重点引导,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主动性。因此对于“先天”素质不同的学生应分别辅导,达到量体裁衣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后天”因素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在课程初期全面完整地介绍课程重点、课程难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进程安排等,甚至有的课程要将重点内容打印分发给学生,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做到心有全局,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根据课程安排来制定适合个人的学习步骤,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这种课程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的培养对艺术设计专业还具有另一方面的帮助,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思考对于设计创作、思想创新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授课过程中要适当安排,调动并激励学生产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行为,寻找课程与学生关注的契合点,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且有序的学习环境。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就有一个在课程开始前展示教学日历的环节,教师将即将开课的教学日历贴在走廊的布告栏上,选这门课的学生在开课前几天可以看到这份文件,记录下来后可以回去做预习工作其他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提前了解他们后来都会上什么课,课程特点是什么,使学生对于课程安排有较系统明确的认识。这样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参与到课程中的意识,避免学生出现课前不做准备,上课时间进教室就是学习的心理暗示,进而产生良好的授课效果所以说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刺激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教学互动环节的科学设置

交往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教学关系是在特定条件下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典型的课堂由长时期在一起学习的几十位学生和教师组成,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创设了相互交往的课堂环境以这种教学观来衡量有效教学,即有效促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交往。用交往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个教学观很适合艺术设计类学科的教学行为艺术设计类教学很多课程并不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和学生进行大量的互动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更生动形象地传授了教学内容。学生解决了问题,同时这种教学方式经常会使思想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产生优秀创意的最佳阶段尤其是老师与学生常会有一对一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为亲近,接触机会增多,也就有较长的时间去汲取知识。在对话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理解和精神世界的建构起引导作用,教师的职责已不仅在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的身份在艺术设计类交往教学中可转换成“客户”或“评委”,“他将越来越倾向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体现在与学生的交流效果上,根据不同教师的授课特点,这个环节会具有其独特性。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该课程的专业思考阶段,而不是泛泛的进行交流,这样能够避免互动内容向与课程无关的方向发展教师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问题。并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决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课程内容被很好的传递出去。并被学生接受及消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行为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掌控能力以及完善的课前准备工作,这样能够使互动交往型教学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实践情境的科学营造

情境教学观认为,知识、学习和认知总是处于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从事的认知活动和发生这些认知活动的情境,决定了学生所学知识和学习成果在课堂外真实情境中的有用程度,课堂学习不同于校外学习,课堂教学应该反映真实生活现在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能够走出校门就走进企业的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情景,避免出现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的情形学习和认知处于具体文化背景中,如果学校学习更接近于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学习,那么学习会更加有效据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给学生提供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和课程任务科林斯指出“情境化学习的益处包括学生了解应用知识的条件:情境促进发明或创新;学生看到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情境建构适于应用的知识”按照这一教学观,有效教学即能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教学。

在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行为中,走出课堂,走进美术馆,走进企业,这种教学行为常常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但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外界因素的波动性,使得这种课程并不容易形成固定的课程设置所以教师应在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多采用此教学行为,为学生营造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境,应从几点切入。首先是学习任务的布置,采用真题、企业虚拟项目、各类比赛等作为课程考察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有的放矢的研究作业设置的目的,增强设计的真实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介绍讲解公司的设计流程、产品的工厂操作流程等具有实践性的知识,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这些内容,不至和社会脱节另外从多年的教学绩效学生问卷中统计得知、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更感兴趣,相比较枯燥单调的理论课程,该实战型教学方式更受欢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也因为课程设计的实效性,使得学生更有动力进行专业学习同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设计实践经验,能够帮助掌控课堂,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变革进程的掌握

篇6

一、新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学反思概念的提出

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里的“人”主要指的是教学主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计划等进行不断的反思,以达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强化正确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总结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学思想,“反思”应贯穿于教学始终。它是以发现问题为基点,以提出解决方法为起点,以制订反思计划为中介,最终以形成反思性日记或论文为目的,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指导和完善新一轮的教学,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

1.是培养反思型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而这依赖于教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必须是反思型的教师,具备自觉的反思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以往,虽然已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反思的重要,但普遍看还是比较缺乏的,有的教师即使有此意识,也往往处于一种片面的、被动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状态。现在,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提出“反思”,要求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主动的、自觉的、系统的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借以提高教学效率。

2.是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主动力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之所以反思,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是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的素质有极大的提高。

3.教学反思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当教师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只有不断学会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不断学会学习的学生。为了学会教学,教师不得不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 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 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三、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

教学反思的实施,首先是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实施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

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已有的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2.反思教学策略

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

3.反思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4.反思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不仅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要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怎样具体实施计划等等。

篇7

    那么,什么是教学叙事呢?有些老师很迷茫,总是把它和教学论文、教学实录、教学案例等混淆不清。简单地说,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由于它叙述的是教师自己身边真实的教学事件,且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出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非常适合广大的教师撰写。

    一、教学叙事的特点

    与教学论文的区别:教学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附以论证;教学叙事是以叙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说明和议论,也就是说,教学叙事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与教学实录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是全过程的全部内容;而教学叙事则是视不同的主题有所选择,可以是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断。

    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过程进行表述,是预期,没有结果;教学叙事则是对已发生过的教学事件的反映,是写在教之后,有结果。与教学案例(研究)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但教学叙事叙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个案;而教学案例是教学的整合,可以是在教学叙事的基础上,以某个核心主题为对象,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多种角度的教学故事来进行研究、反思和讨论,是宗案。

    二、教学叙事的内容

    教学叙事就是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评析。即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和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反思。依据不同的目的和主题,从范围上,可以大到介绍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教学的整体情况、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情况等,但更多的是偏重于描述一堂课、一个实验、一个课题或一次探究、一次活动,甚至是一个学生、一个题目等;从时间安排上,可以是整个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情境、一个片断,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等;从侧重点上,可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甚至是课堂纪律、学生管理等。所以,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叙事更适合一般教师,因为它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灵活、传播交流容易。

    三、怎样写教学叙事

    1、确立主题 教学叙事首先应该有一个主题,告诉读者这个教学叙事所要反映的是什么问题。主题要因人因事而定,撰写者应该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立主题。

    2、介绍背景 教学叙事需要向读者讲述事件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但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关键是要说明事件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条件或原因。

    3、筛选材料 撰写者应该根据主题,从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中,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和选择,叙述特定的内容。不仅要说明思路,描述相关的过程,还要交代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教师的感受等等,这样将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整个事件的了解。

    4、附以评析 事件本身只是表面现象,心理与思想则是内在依据。对于作者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要有适当的评价和分析。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知其所以然。

    四、教学叙事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叙事的作用是记录与反思,发掘或揭示内藏于具体事件和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它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以参与教育研究。

    1、任何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都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但又不甘心停留于记流水帐,那么,撰写教学叙事就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因为教学叙事不仅记录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经历,有其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2、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教学叙事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通过实践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分析,明确那些成功教法的指导思想,提炼更加有效的教学行为,对于改进和指导今后的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篇8

1、进一步学习数学新课改理论、课程标准,学习成功的课改经验,学习一些中外教育理论。真正转变课程理念,并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自觉行为。

2、认真学习和落实各项教育教学常规。

3、认真学习1——6年级数学教材和教学参考,并详细作好学习笔记。

二、深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主体,课程改革要落实在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中,只有真正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本学期数学组注重抓实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每位数学教师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重点,让学生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地学习,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每一堂数学课都成为学生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1、每周到学校听课,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学生行为习惯、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和服务。

2、继续学习贯彻Xx市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教学常规》,到学校听课中检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3、加强课改实验专题研究,充分利用本区教学资源,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以点带面,开展课改研讨,加强集体备课,通过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观念,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三、改进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学期初我们就确定了本学期的研究课题,让区中心组成员围绕《如何上好复习课》进行研究、实践,积累第一手资料。

2、区中心组成员两人为一小组进行集体备课、说课,写出初案,再进行修改写出复案,由一名成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另一名教师课前针对本课设计抽测题,课后及时抽测部分学生,并写出抽测情况反馈,以便执教教师改进教学。在此基础上所有成员进行评课,执教教师及时进行反思。通过本期的教研,老师们清楚的明白,要想备好一节课必须做到:①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② 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③ 注意目标的全面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④选择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⑤ 明确教师角色,构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

3、充分利用网络教研,开通博客,建立中心组QQ群,上传一些学习资料,供老师们学习交流。

四﹑认真做好数学电教优质课的参赛工作。

本学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Xx小学Xx老师、Xx小学的Xx老师的电教录像课,我从老师定课题开始,就帮助老师准备素材,认真备课、说课,修改教案,按新的教学理念,一遍又一遍的反复修改教案,两位老师在录像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针对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师开展的《初始年级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课题研究,学期初开了课题总结会,对一些好的做法给予肯定,以便一年级的教师们今后能够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六﹑科研工作

本着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原则,区中心组学期初就确定了《如何上好复习课》的课题,让全组成员参加课题的实验研究,另外中心组教师人人申报省市科研课题,如申报的省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等,使教师们在科研方面得到促进,通过课题的研究过程使我们的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七﹑加强质量检测及分析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发展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迫切需要。考试是教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本学期加强了对毕业班的检测反馈力度,进行每月测试,质量检测后及时做好质量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把薄弱年级、班级和学困生的转化作为重点,实施重点帮教,进行跟踪指导。发挥质量检测对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促进功能。

1、二月份进行上学期三、五年级期末试卷分析和教材分析。

2、认真做好1—3年级口算、4—6年级解决问题练习册的命题工作。

3、认真做好2—6年级期中调研的命题工作。

3、认真做好毕业班每月(三月、四月、五月)调研工作及一年级期末调研的出卷工作。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以尽量不出错题为前提,本着为学校、家长、学生负责的原则,在试卷命题上狠下功夫,我深知测试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我力争做到试题编制体现新课程理念,增加了更为人性化的命题风格,试卷内容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儿童的特点,图文并茂,内容适度开放,评价标准相应适度开放的特点,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4、认真做好毕业班十份综合练习卷的命题工作。

为了提高我区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我区专门为毕业班出了十份综合练习卷。我在对这十份综合练习卷进行命题时,都按照新的教学理念,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出死记硬背的内容,多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具有创新思考的内容,这样命题的导向,就是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必须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和经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发展。

5、认真做好六年级每月调研的卷面分析工作。

每次调研考试后,我都及时把六年级学生的卷子认真翻阅,并仔细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当场进行卷面分析,并给老师们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对数学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和管理,对考试、检测情况进行监控和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和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八、认真做好区数学教师作业设计及听课评课的比赛及评卷工作,并选拔优秀教师于5月23日参加Xx市教师作业设计及听课评课的比赛。

九、认真做好1——6年级的期末成绩汇总工作及指定年级的集中评卷工作。

十、参赛及获奖情况

1、10名教师参加Xx市作业设计比赛,5名教师参加Xx市听课评课比赛。

2、本学期数学组有9篇论文参加省论文评比,13篇参加小学数学学数学用数学优秀小论文评比,还有9位老师制作的课件参加了省小学数学优秀课件评比。

3、三名教师参加Xx市电教录像课比赛。

4、本人被评为20XX年Xx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篇9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31-03

一、引言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又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1999年以来的扩招,使招生人数增加,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学校明文规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最多指导8个学生,讲师最多指导4个学生,并且要求一人一题,3年不得重复,这足以让很多老师为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毕业课题的现状不容乐观,毕业设计题目结合科研和工程实际的少,虚拟、模拟和陈旧性课题多,体现不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较强的特色,结果毕业设计成果没有多少参考(或应用)价值。

德国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其应用科学大学以实践为导向,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主,其中一些成熟的运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由政府提供经费并制定法规和优惠企业的政策,支持高校学生到企业去做毕业设计。学生可从企业的网站或报纸杂志和校内相关部门企业课题信息,找到适合的毕业设计课题。

国内也有这方面的先例,如,2005年北京联合大学与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校企联合,配备双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其题目均来自于北京吉普的生产一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受企业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滞后等原因,使校企合作毕业设计而受惠的学生人数很少,如何构建课题信息平台,以使更多的学生受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目标

改变长年不变的既定题目与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教师将指导书、任务书发给学生,布置任务,老师定期指导,学生闭门造车,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接着就是毕业答辩,结果出来的毕业设计成果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要求从生产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样促进与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毕业生学习的自觉性,密切了毕业设计与生产的联系。明显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真枪实弹”的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指导假拟题目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实实在在地作项目的实际业务能力。以达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教师要有问题意识

教师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教师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只有找到问题,才能促进教学不断地改进,也会促进教师们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思考、研究设计教案和投入到校企合作的研修中去,这样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论文。问题意识会强化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针对毕业论文的设计,提出问题可以让指导老师带着思考和问题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此外,教师无论是指导毕业论文还是平时的授课,都要事先做好准备,积极查寻资料,正确认知自己的教学行为,带着思考去研究、指导,并且增加与学生的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们在“研修―实践―研修”的循环体验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在研讨中,教师之间的差距也显现出来,同时可以增加教师的危机意识,促进自己提升和改进。学校方面也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增加校企合作,让论文和实际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和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开阔指导教师的眼界,从而可以使危机意识越发强烈,而危机意识正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催化剂。要实现超越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就必须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或指导后要反思

个人反思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校本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与自身开展的对话,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和普通的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在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阶段的核心因素。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学反思要抓住其四点基本特点:(1)抓住妙点进行反思;(2)抓住疑点进行反思;(3)抓住失败点进行反思;(4)抓住常点进行反思。通过以往的实践证明,教师可以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中找回自己,重新拾取研究的权杖,通过处理自身出现的教学问题来走上专家的道路。强调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以回顾、观察、诊断和自我监控等方式,来针对自身的教学概念、行为、艺术等进行思考和改正,将教与学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反思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但是单纯的教学反思不单单只依靠自律,还要求学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规律、有计划地促进反思。常用的方法是“事后回顾”,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原来打算做什么?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已发生的情况的原因和具体采取的措施。

四、实施方法与措施

需求是推动科学和一切创新的动力,它推动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向前发展。问题导向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活动。以优化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来源、实施、管理与评价方法为内涵,深入企业走访、座谈、比较、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完善应用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或论文)阶段的教学工作。

由印刷企业提出(或由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发现)课题,学校组织人力收集、分类,并甄选出符合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并归于相应研究方向的教师名下,在校园网上课题及指导教师信息,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课题后,在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师)的指导下(由学校或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支持)按计划、按要求完成毕业课题,课题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应用于产生,经受生产实践的检验。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一)课题信息收集与

借助校园网,建立校企合作课题信息平台,为印刷工程专业教师与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实战课题,解决教师出题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提供平台。①收集500个以上的课题信息,甄选出300个以上适合作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②建立课题信息库。③建立课题跟踪信息平台,及时向企业反馈学生的研究进展与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实时的技术支持。④每年更新20%左右课题信息。

(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由学校老师根据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给出相应的成绩(为主),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的应用效果做出评价并给出相应成绩(为辅)。从而彻底打破理论与实际脱节,缺少相应的工程环境,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力薄弱的现状,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五、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成效

1.拓展了毕业设计课题选择范围和来源。改变了毕业设计来源于教师科研、虚拟及模拟性课题,缺乏真实性与实用性的现状。

2.开拓了校企产学合作的新模式。传统的校企合作是以教师为主体,着力在科研与实习基地的合作,而课题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服务企业产生需求为目的的合作。

3.创新了校企“互利”与“三赢”的新机制。企业获得了学校技术与理论的支持;学校得到了解企业需求、了解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机会,也会相应地提高教师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得到了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工程实践的机会。

4.创新了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评价体系,引入了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第四次讲话精神:“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六、结语

通过本研究课题信息平台的建立,高校可以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学生选企业的实际问题做毕业设计课题,可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服务,为企业分忧;企业也可从中选聘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员工,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学生不仅可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逐步树立起工程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缩短其工作适应期,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可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郝继升.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

[2]韩丽萍.毕业设计的变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3.

[3]崔正昀,蓝欣,马晓蕾.毕业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

[4]杨飒,王超.中德技术应用性本科毕业设计问题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张宁生,张建华,等.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

[6]陈木其.毕业设计中的选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1).

[7]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

[8]史增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9]李海标,等.新形势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9.

[10]宋爱军.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互融性的探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

[11].《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R].2010-07-13.

篇10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之必要

(一)职业道德要求。作为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常常反思,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个人是否已经做到最大努力,是否在混日子,是否爱学生,课堂时间是否充分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是否与目标有关联,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二)突破固有教学的要求。教师教学有着固有的模式,而一旦定格,难以改变,包括思维定势、权威定势和书本定势等。教师应该在反思中进行思维创新,寻求师生交流新方式及新的教学表达。

(三)个人完善的要求。教师在反思中进步,认清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教育,并努力寻求自身的完善,达到教学成果的提高,随着时间推移,个人素质也会相形见长。反思能激发教师的学习追求,反思产生困惑,困惑推进学习进步,进而在书海中徜徉,得到知识的提升。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论述

(一)反思总要求

1.反思的寻本溯源。教学是个历史过程,教师应该从历史动态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结合学生意见,进行教学完善。

2.学习反思。教师应该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学习他人长处,开展听课交流,与自身缺陷作比较,去粗取精,提升自我。

3.讨论反思。教师相互之间可以以讨论的方式,定期进行交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分享经验,总结技巧,到达共同提高。

(二)反思具体的操作办法

1.书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记录着教师当天教学情况,是教学主动探求自身教学不足的主要方式,应该真实记录,不偏不倚,直面错误更要肯定经验,做到持之以恒。

2.自我反思表格外化。教师可制作简单表格,以视觉形式外化,着重主管感觉,做到课后反思与周度反思结合。

3.互动讨论。相比与教师的自我反省、反思,通过自我寻找矛盾、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来说,互动讨论突破了反思的局限。教师们互动讨论借鉴,群体献智献策加强了交流,丰富了教学经验。

4.论文撰写和课题反思。教师应有写论文的思想准备,针对课堂提问、学习探究、课程引入、概念讲解等,自行撰写研究论文,这能从根本、大局上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目标,青年教师更不可推卸。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做到教学的反思、改进、提高。这样的感受是撰写过论文的教师都有过的。课题研究指教师以小问题大处理的方式,对困难问题进行谈话、观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寻求问题产生根源,进行课题方案研究设计,集中众智,得到解决之道。虽然各种原因使得课题研究困难,所以有借鉴性数少。其实课题研究应该小问题大入手,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科技图像。对有条件的学校,保存着优秀教师教课录像,教师可以自行发掘,在观看过程中记录觉得该学习的地方,思考这样做的目的,为什么,以及换我该怎么做。对于自身的录像,应敢于直视,发现其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方法。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应该进行对整体有所把握,考虑是否应该更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是否能进一步完善。

(三)反思需要内涵的提升

虽然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得到自我的提升,但反思大多只限于皮毛,难以根究其内涵。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经典教学课堂示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配合紧密,自学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无一不应用其中,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师与学生都大放光彩,为之激动。但是,在每年的教学实践中,此种课程少之又少,原因是因为这种只存在于教学参观与比赛中,教师内心上对此产生排弃。那么,教学不仅要反思,而且要在内涵上下功夫,做到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我认为内涵的提升应该做好几个方面问题。

反思正面性。根本目的是使教学行为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从感性的高度提升为理性认识,从各层面发挥反思闪光点。可以对下面几种情况进行思考:何种情景可以促使教学实践成功发挥;教学应该以何种理念作为支撑即理论性支持;应该怎么样进行教学;从成功教学案例中给我们的启发点等。

反思负面性。即对教学实践中缺点的反思,教学活动难免存在不足,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其归纳分析。应该进行以下思考:教学活动中的难处;难处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即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下次教学我会怎样改正发挥;从中我学到了什么启发等。

反思对比性。即对不同的教学行为对比反思。如大部分老师都担任着几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行为,进行正面与负面反思,然后理性对比,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启发。这种自我的对比反思,对教师个人要求较高,要有正面的勇气。因为同一教师的不同教学,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教师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应该冷静理性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推动自己教学成果的不断进步。

三、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进行理性反思,提升反思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顾志方.VB选择结构的教学与反思――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