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录用公务员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14:1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录用公务员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各区委县委组织部、区县政府人事局,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
现将《天津市市级党政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基层锻炼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天津市市级党政机关新录用公务员
(工作人员)基层锻炼试行办法
第一条为使新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接触实际,联系群众,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需要,根据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级党政机关凡录用不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大学毕业生(以下简称“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间,必须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基层锻炼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基层单位,是指本市市属企事业单位、各区县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机关。
第四条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选定新录用人员基层锻炼基地,并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机关的对口锻炼基地。
对从事计算机、翻译工作及职位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的新录用人员。可由录用机关自行确定基层单位进行锻炼。
第五条新录用人员的基层锻炼工作由录用机关的干部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录用机关的干部人事部门负责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确定的对口锻炼基地联系,分期分批安排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内到基层锻炼。
第六条新录用人员在基层锻炼期间的管理,由录用机关和对口锻炼基地共同负责。录用机关要明确专人随时了解和掌握新录用人员在基层锻炼期间的表现情况。
第七条基层单位要做好到基层锻炼的新录用人员的接收工作,并做出相应安排。工作安排原则上要符合新录用人员的职位要求。
第八条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可实行新录用人员基层锻炼导师制。由录用机关从对口锻炼基地选定党性强、作风正派、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员作为导师,对新录用人员基层锻炼期间的工作、学习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协助组织加强对新录用人员的考核和管理。
第九条新录用人员在基层单位要接受全面锻炼,重点是增强群众观念和为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学习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新录用人员基层锻炼期满要进行工作总结,并提交一份专题调研报告。
第十一条新录用人员基层锻炼期满,由基层单位负责对其基层锻炼表现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内容为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基层锻炼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能力提高情况。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各等次具体标准是:
优秀:模范遵守基层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基层工作程序和方法,工作态度认真,服务意识强,能较好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专题调研报告质量高,工作能力有较大提高。
合格:自觉遵守基层单位的规章、制度,能完成交办的各项任务和专题调研报告,在工作能力、效率和方法上能适应工作要求。
不合格:经常违反基层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能完成基层工作任务或工作中出现较大失误,未能完成调研报告,工作能力、效率和方法不适应工作要求。
第十二条新录用人员经基层锻练考核后,要填写《天津市市级党政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基层锻炼情况考核表》,并存入本人档案。
新录用人员基层锻炼考核结果作为试用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经基层锻炼考核结果为合格等次以上的,由录用机关按其所报考的职位安排工作。试用期间未经基层锻炼或基层锻炼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取消其录用资格。
第十四条新录用人员在基层锻炼期间执行试用期工资。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之日起实行。
篇2
关键词:西方文官制度 考试录用 公务员制度建设
为政之要,首在择人,更在以制举人。公务员录用制度是现代政府人事管理的重要支柱,其实质就是为了“知人”而“善用”。它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对于国家机关招募大批优秀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有效地实现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这一宪法权利。因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本国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其中,西方许多国家的录用制度确实成绩斐然,为我们国家的录用制度提供了借鉴作用。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我国《公务员法》明确提出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含义“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第二十八条更是规定了“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1]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尽管是在借鉴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几十年干部人事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此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起步较晚,尚处于幼年期,各方面发展并不成熟,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诸多不足之处。其中争议比较大的是考试录用制度的考试,考试缺乏科学性、考试方式单一;如报考一般办事员与报考主任科员使用同一试卷进行考试,很明显,把两种不同职位要求的人同用一试卷进行测试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因为考试的效度是有限的;同时考试内容缺乏公信力,频频有考试内容被培训机构押到的情况,影响了我国公务员考试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也不利于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二、西方文官录用制度的独到之处
1、“通专结合”的考录指导思想
从考试录用的标准方面,在上世纪60年福尔顿文官改革之前,英国坚持传统的通才观念,英国公务员的考选标准及科目注重于一般的教育程度及基础知识,而不看重特殊或专门的技术与经验,认为国家公务员需要广泛的知识和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但在政府工作实践中,英国人渐渐发现以通才论考录选拔公务员有很大弊端,在许多方面不适应政府工作,于是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就一直提倡改革,从英国克服自身公务员素质薄弱环节的实际做法来看,“通专结合”已经被很多国家认为是现代人才素质的理想结构。因此西方的很多国家也一直沿用“通专结合”的文官人才理念。
2、各级公务员都由考试选拔人才
英国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的范围较宽,不论是高级公务员还是中低级公务员,一般都要求通过考试任用或由考录任用的人员由内部晋升。英国文官行政职系考试分行政、执行、文书与助理文书4个级别,是一种纵向的分级考试法。
3、公务员考试分级
法国的公务员录用制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分级分类做得很细、很好。从分类上来说,法国文官管理局将公务员职位分为ABCD四类,适用不同的考选程序,考试的科目和标准,也可概括为四大类别:(1)一般文化程度标准。以测试理论为主,是用于选拔高级行政及执行人员时所采用的标准。(2)准实际技术标准。是一种说理测试,没有理论测试严格,用于选拔低级执行官员与文书人员。(3)纯应用技能标准。是用于选拔机械、劳作、看守等工作人员的标准,考试的方式是实际操作而非理论或文字表达。(4)有限的特别标准。是用于选拔专门技术人员的标准,考试的方法是非正式的谈话或对证明文件的审查,也可能没有正式的考试。从分级上来说,各级别的考试科目、内容均不相同,高级人员的笔试考作文、外国文学、经济地理、国际公法及演说、外国语的朗读与翻译等较高级难度和知识水平的科目;中级文书人员则考打字、速记、拼写等文书工作科目;专门技术人员如法官等考试则要求曾任律师两年以上者,其考试方法包括笔试、演说和口试等。每一种岗位级别的考试都成分体现了岗位自身的要求。而且,法国公务员的考任制与其教育体制相配合,低级人员招考初等学校的毕业生;中级人员招考中学毕业生;高级人员招考大学毕业生。
三、西方文官录用制度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借鉴
1、细化分类,区别考试内容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基本上都是按职位分类考录的,即把需补充人员的职位分为A,B两类:A类是从事法规制定、政策研究等工作的,B类是从事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工作的。两者的区别就是在公共科目笔试中,A类比B类多考一门《申论》。其实,仅分成A,B两类还不能起到分类考试“因岗择人”的目的,还需要更进一步细化分类,再针对不同部门职位特点,设立分类考试卷。要客观公正地考察考生能力与所报岗位的匹配性,不妨采用目前美国的做法:按专业把公务员的岗位分为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社区管理、市政规划、文秘等20余个类别,然后针对我国现有的考试科目,适当结合各个类别的专业特点再有针对性进行进一步测试。在考生的公共科目统一笔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后还必须参加相应的“岗位专业笔试”,依据这一成绩确定面试人选。
2、加强实践探索,科学设置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
考试的科学性是考试录用制度的“生命线”,是择优录用、保障考录工作公正的基本前提。我国目前公务员考录手段主要是笔试和面试,考试手段比较单一。而对西方普遍采用的情景模拟、心理测验、笔迹辨析等辅助方法缺乏研究和应用,因而无法全方位地对考生进行准确考察。二是考试内容小科学。公务员考试的基本出发点是“为用而考”,这就决定了考试必须紧紧围绕基本素质。[2]既然考试是录用制度的“生命线”,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选拔出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加强考试内涵的科学性建设也就成为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核心工作。因此在考试内容上,要测试考试内容的相关性。要求命题内容与报考职位的工作内容相关联,而且比例要适当;要求命题内容与应试人员将担任工作的职级相关联,以保证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3、引入先进、科学、准确的面试方法
针对不同级别的公务员,面试方法也不尽相同,面试考官的构成也不一样。面试考官由高级公务员、在职的中层公务员主管和心理学专家等组织,对考生进行多轮,时间跨度大的面谈与实际操作。首先进行行为测评:测评的重点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协调能力。其次是科学定位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岗位的能力需求:高级公务员主考官面试的侧重点放在考生的管理潜能、工作态度、事业心和兴趣爱好方面;中层公务员主考官侧重了解考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建议创新能力和判断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心理学专家的面试主要内容为人际交往能力、人际调解能力、自信心、毅力和坚韧性等。只有科学分析各个级别公务员所需具备的素质,然后将各个能力细化,有规律地进行测试,方能避免高分低能现象。(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政管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一、加强团队建设,做到人人想干事、会干事
团队是干事创业的基础,而共同愿景是建设高绩效团队的重要前提。在抓处室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创建高绩效处室、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作为共同奋斗目标和共同愿景,在筹划工作、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实施奖励等方面坚持用这些愿景统一全处人员的思想认识,对全年重点工作目标逐项分解,责任到人,并使大家实现个体和集体的融合,增强责任感、认同感,为完成年度绩效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增进人员之间的沟通。虽然处室实有人数只有编制数的2/3,工作任务比较重,但我们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团队,每个人都有着把工作做到最好的热情与执着。针对人员流动较大的实际,处室建立起一套新进人员业务熟悉流程,包括建立ab角工作制、新老人员搭配等等。工作人员及时通报各自工作,便于互相了解情况,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针对干部申诉案件办理工作政策性强、难度大的特点,将办理的申诉控告、惩戒、等复杂案例及时进行分析、整理,人手一份汇编,做到办理一个案件,积累一份经验。从制定年度计划到具体抓落实,全处人员畅所欲言,集中智慧干工作。由于形成了老同志不保留、新同志乐于学的良好氛围,处室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连续三年考核为局优秀处室,被授予“市直机关文明处室”。
(二)善于把握工作规律。任何工作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善于把握规律既是提高行政绩效的有效途径,也是执行力的表现。全处人员注意研究和把握工作规律,公务员管理业务流程指南,就是根据平时考核、奖励、辞职辞退、非领导职数审核等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为解决原有的职位说明书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尝试着撰写个人岗位责任书,并作为样本推出,在全市行政机关开展岗位服务无缺位活动。在非领导职务设置、年度考核记功人员奖励兑现等方面简化办事程序,较好地方便了服务对象。此外,对主要业务工作各环节的办理时间予以明确,让服务对象提前了解工作节奏,避免工作出现忙乱。我们还发扬处室的优良传统,坚持工作研究,撰写的《实施公务员绩效管理,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在全国人事系统论文评比中获奖,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人事部下达的《行政机关文化建设》、《公务员考核》等研究课题,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了我们的工作。
(三)坚持工作创新。墨守成规,执行力必然弱化,创造高绩效更是无从谈起。根据人事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坚持在提高预见性、增强针对性、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创新。工作中,人人都做有心人,一个咨询电话、服务对象一句不经意的抱怨和工作中反映出的一个小问题,都会引发我们对业务工作的反思。只要问题有代表性,就深入调研,探讨解决的对策或改进工作的办法,提交领导研究。比如不少单位反映新录用公务员动手能力弱、进入情况慢,我们就会同组织部有关处室在全国率先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组织各单位为新进人员选聘一名优秀的中层干部担任导师。工作有了成效后,不少区市、单位更加重视这项工作,还专门举行仪式,签协议、颁聘书,搞得有声有色。往届的人民满意公务员评选,受表彰的主要是担任处及处以下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今年的第三届人民满意公务员评选过程中,采取比例控制的办法,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同时改变过去主管部门初评的办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专家学者参与评审,监察部门进行监督,增强评选工作的透明度。
二、健全协作机制,力求资源共享、业务共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协作的社会,政府工作有着更高的协作要求。公务员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协作,而我们的工作只是这个“链条”体系中的一环,只有摆正位置,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公务员管理“链条”体系的整体效能。
(一)加强与局内相关处室的配合。公务员考核结果是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考核结果的运用直接影响到考核的权威性。只有考核结果兑现到位,部门才会更加注重研究考核的程序和办法,并运用考核手段激励队伍。为此,借助工资统发系统,与局内的工资、培训等部门实行联审,在年度考核结果备案时,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不能定为优秀等次,考核结果达不到国家规定等次要求的,不能晋升工资档次和级别,不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仅2004年市直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有816人因在试用期、处分期内等原因未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另有10名公务员、70名事业单位人员因考核达不到称职等次被取消了年终一次性奖金。对新进人员进入工资统发数据系统前,由局内三个相关处室共同审理档案;对新过渡人员,实行两级联审档案制度,从过渡考试出题到考试、阅卷,主动请监察部门全程监督。近两年来,有38人经审核被取消过渡考试资格;5人因考试作弊被取消过渡资格;2名垂直上划单位人员因身份原因没有进入工资统发,较好地保证了公务员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在公务员调任、转任、录用等方面,也与相关处室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
(二)密切与相关部门相关处室的协作。围绕公务员队伍建设这个主题,与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机关工委、财政等部门的相关处室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协作机制。每年办理考核结果备案时,工作人员的案头都备有这样几份材料:机关作风检查、效能投诉查处、公务员培训等情况统计,对不按规定兑现考核结果的予以纠正。在办理市委市政府表彰项目或者向上级推荐表彰对象时,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计生、等部门相关处室建立了联审制度,保证推荐对象的质量。1个单位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2名个人因群众满意度低被取消了表彰资格。特别是每年开展的公务员作风建设活动,都是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等部门的相关处室反复研究方案、共同组织实施。2004年先后组织三轮明查暗访,选树了5个公共服务示范窗口。根据竞赛情况,今年又与市直机关工委、外经贸局联合制定了《外商投资行政服务大厅服务窗口及工作人员日常考核实施意见》,加强对大厅内15个窗口单位进驻公务员的考核。
(三)建立与服务对象的联动机制。市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政工)处和区市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工作的参与者。每年研究制定工作思路时,都请他们出点子、提建议。去年启动的公务员奉献月活动,就来自于一个区市和一个市直部门的建议。在今年的这项活动中,有的部门组织公务员捐出一天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有的区市组织公务员捐献造血干细胞。每一项工作启动前,都广泛地征求基层的意见。针对各单位对公务员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把握尺度不一的问题,今年初起草了公务员年度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参考标准。标准出台前,专门召开了部分单位人事处长座谈会,虚心听取修改建议,使参考标准更具可操作性。今年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又通过登门拜访、开座谈会、网络等途径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对服务对象提出的7条意见和建议逐项进行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
三、发挥职能优势,为创建高绩效机关提供保障
高绩效机关必须有好的执行力,好的执行力必须有好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但好的制度同样需要有好的执行,只有将制度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用制度激励人、约束人。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处室紧扣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按照局党组的要求,注重发挥考核、奖励、职位管理的激励作用,促进高绩效机关建设。
(一)健全鼓励创建高绩效机关的政策导向。围绕鼓励公务员干事创业这一要求,在非领导职务管理、年度考核等建立了良好的政策导向,引导公务员立足本职岗位,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连续4年对市直行政机关公务员绩效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去年又将这项工作拓展到区市人事部门。公务员绩效管理评估为优秀的单位和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中为优秀的单位,下年度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提高两个百分点。对年度考核连续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给予记功奖励,并在非领导职务晋升资格条件上予以倾斜。
(二)积极运用考核手段促进机关绩效提高。会同市委组织部有关处室,一年一个台阶,逐步推进公务员工作。2002年重点完善考核框架和办法;2003年结合机关作风整顿,重点抓执法队伍公务员考核,对位于称职等次边缘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公务员进行离岗培训;2004年,结合贯彻实施新修订的《青岛市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完善日常考核;2005年试行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标准。这些举措使公务员考核工作体系相对完善、方法相对稳定、内容逐年充实,让每位公务员基本了解了考核什么、怎样考核、考核结果怎么兑现、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使考核逐步成为一把双刃剑。
篇4
【题目】乡镇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培育途径探析
【第一章】乡镇年轻公务员培养模式研究绪论
【第二章】乡镇初任公务员培养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乡镇初任公务员培养机制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结论/参考文献】乡镇新任公务员能力提升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完善 Q 县乡镇初任公务员培养机制的对策。
4.1 完善 Q 县乡镇初任公务员培养制度。
4.1.1 健全选拔录用机制。
为了预防有些对于基层工作感到不适应的考生被调配到这些岗位上来,导致人员流失以及对工作造成影响,组织部门需要完善选拔录用流程,详细地说就是增大考察的效用。在当前并不能寻找到更加合理、科学的笔试面试方法的时候,考察对于选拔录用工作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不过为图方便,许多乡镇的公务员考察基本都仅仅是发过来一个公函,只需要学校给出一个书面考察证明了事,基本只是走个形式,导致很多性格和能力与职位矛盾、只善于考试的考生能够滥竽充数。所以,对于通过面试以及笔试的考生,考察应当更加严格一些,面试、笔试和考察在总分中所占比例应当都大一些,量化兴趣爱好、性格、履历、能力以及品质等因素,合理的判定一个考生能否适应基层工作,为了让考察的公正性得到保障,可以参考面试官去其他城市进行考察的形式,避免考察的时候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对于乡镇公务员的招考范围做出改变。当下乡镇公务员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生,但是在他们里面很多人都不熟悉、适应农村生活以及工作情况,最终决定离职,把珍贵的编制名额给白费了,所以需要提高热爱、熟悉基层工作的人在招考中所占的比重。结合Q 县的实际,Q 县在 2007 年后招聘了一大批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基层特殊岗位服务人员。如果在招考中安排一半以上的名额专门把他们吸纳进入公务员队伍,就能让工作磨合期缩短,也可以减少培训成本,也能让 Q 县服务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要适当考虑籍贯、生活习惯等各种情况,招考时适当限制户籍条件,由于 Q 县不同乡镇相距较远,探索县内不同乡镇公务员对调制度,允许基层公务员在县内自由流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夫妻团聚、回户籍所在地工作,避免出现乡镇初任公务员任职以后时时分心,忙于借调以及考试的事情发生,在根源上提高了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
4.1.2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不仅仅可以对于公务员的工作绩效、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作出评判,提供用于提拔公务员的依据,同时还能很大程度上激励公务员进取、确保政府组织顺利达成目标以及更好的开发人力资源。将培养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除了能够总结过去,同时也可以让公务员认识到在未来应该如何工作才能取得更优秀的成绩。绩效考核除了有助于公务员发现缺点和问题,同时也可以激励公务员进步与发展。因此上级领导需要时常与乡镇初任公务员进行交流,并进行深入的交流,来及时查找出公务员的问题,然后和公务员一起商讨对应措施。[23]
创建绩效考核制度:一是对那些人员众多的职位来说,由 Q 县人事部门指导乡镇设立互不相同的个人目标和该职位的整体目标。二是单位分管领导应当对于完成绩效目标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对那些表现优异的人加以鼓励以及表扬,对不好的表现进行指正,引导下属公务员使用恰当的方式来完成目标。三是要健全晋升流程,提高晋升的公正性。
设置完备的晋升流程,在 Q 县全县范围内公布晋升考核方案,在面试答辩、进行命题笔试、考察资格、公开报名、宣布职位、制定方案以及决定任命、组织考察、民主测评和总结这些方面,提高公平公正性。[24]
4.1.3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对于公共治理以及公共服务来说,伴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限制标准会更加严格,此时,公务员身为公共事务的执行人,必须重视自身职业能力以及个人素质的提高。[25]
(1)新进业务员的岗前培训。对刚加入的公务员进行上岗之前的培训。在公务员由公开招考加入政府系统的同时,他们也应当接受政府组织的组织理念以及价值体系,以成为合格的公务员。Q 县目前的岗前培训时间过短,流于形式。Q 县公务员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系统的试用期培训计划以及岗前培训,扎实开展培训使乡镇初任公务员充分了解自身的职业目标以及职业特点。
(2)初任公务员不定期的职业培训。不定时的岗位工作培训可以使乡镇初任公务员根据各自职业的需要向着职业方向学习新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事业目标。在安排部署新的工作任务时,Q 县各个业务主管部门要邀请相关专家及时对业务人员进行跟踪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Q 县各乡镇单位也应该营建和谐工作的氛围,督促老公务员对初上任的公务员实行传帮带帮助,让新职员更快地了解环境,掌握自己负责的内容。
(3)公务员调任后的职业培训。晋升公务员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在部门间甚至单位间进行调动,调任的困难将给刚上任的公务员带来一个难题,因为调任就意味着更高的责任,这意味着他们还需要重新掌握一种工作能力。Q 县各乡镇要邀请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给公务员培训,以适应新岗位的工作需求,来推动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样才能给政府积累充足的人才。
4.2 在 Q 县构建健康和谐的单位行政环境。
4.2.1 适当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
为了提升乡镇出任公务员在基层工作的激情,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给在基层工作的人提供优惠。经济方面,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落实职位工资制,补贴在基层的工作者,落实按工给资的制度,提高乡镇刚上任的公务员的待遇。[26]
在个人发展上,拥有基层工作经历者可以优先任用,Q 县组织部门需要探求落实这种制度,以鼓励城镇刚上任的公务员积极自愿的选择基层锻炼。相关部门同时需要实行挂职交流的制度,通过派遣城镇初级公务员到市、镇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来提升他们的技能,开拓他们的眼界。
另一方面,各单位尽最大努力提供便利的工作生活条件,一是 Q 县每个乡镇都建有公务灶,可适当伙食条件和工作条件,让员工无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二是在增加员工薪酬的同时,积极督促人事、财政相关部门合理地给业务骨干和重要岗位的年轻公务员发放工作津贴,以提高职员做事的主动性;三是加大对新职员特别是从外地来任职的新公务员个人生活的关心,对他们的关心照顾能帮助新职员更好地习惯当地生活。
4.2.2 构建价值观一致的行政文化。
公务员的价值观对于管理政府来说很重要。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否决定于个人与政府的价值观是否相同,它不但影响并约束着新公务员,还对政府工作的速度与质量有明显影响。当职员个人价值观与政府价值观相同的时候,部门内部就会更团结一致,这种团结可以让新职员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也会促进年轻职员主动性的发挥。除此之外,拥有相同价值观的集体更容易达成一致的共识,自然也会怀揣着一致的目标,一个没有目标的组织轻易会被小风小浪打败,这样的组织注定是不会有很好的前途,对于政府公务员来说更是如此。[28]
因为个人与组织的价值观是相同的,人们只要努力地实现个人价值,就会带动组织价值的实现。新上任的公务员应该严于律己,做一个身心直正、受人尊敬的君子,从而避免自身变成一个自私、物质、消极并以自我为中心的小人。在行政系统里面,不仅注重高层工作,而且关注低层公务员工作,使他们的工作要求与整个系统工作目的维持同一。要引导新任公务员将价值观统一到组织价值观上,让二者在磨合中逐渐融洽统一,使组织和个人都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2.3 创建有活力的工作氛围。
建设公正的行政环境,提高团队工作效率。促进首次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形成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的理念,创造相应的氛围,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并在他们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构建学习式工作环境。Q 县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进步期,政府管理理念的内涵也需要更新同步,了解社会动态与发展趋势,改善与充实自身管理文化,建立的管理理念需要具备适应时展的特点,借此来强化整个政府抉择和实行政策的能力。Q县的乡镇新任公务员普遍在城市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思想比较开放,也能够适应较快的工作生活节奏,要把握年轻人的工作生活特点,营造适应年轻人发挥特长的工作氛围,激发他们的活力和潜能。
4.3 引导乡镇初任公务员加强个人素质提高。
4.3.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国民经济进步日趋稳定,人才供需悄然改变,就职环境中人才过剩等不平衡问题始终存在。高校毕业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立自强,主动的走出校门,扎根乡镇、服务底层便是能够锤炼自身,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方法。下基层,去乡村,投身到建设洪流中去。只有农民都达到了小康,才是实际情况下的全民小康,只有让乡村赶上时代潮流,才能算得上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新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优秀而有目标的大学生投入到基层,为了乡村的进步出力。乡镇初任公务员要正确认识基层,不断完善自己,积极促进乡村经济持续进步,让中国崭新乡村的开发焕发活力。[29]
Q 县是农业大县,乡村工作交错杂乱,5+2、黑加白的上班时间,容易被村民误会,若是缺乏乐于助人的无私态度和不求虚荣的工作心态,将难以承受压力而选择离去。新任公务员作出选择投入基层时,应理解基层环境的困难、任务的艰难,一旦选择了 Q 县,选择了乡镇,就应该勇敢担当,抱着不怕苦与累的决心。更重要的是,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历练机会。作为初入社会的新手,公务员将得到难忘的人生经历,获取无价的经验,感受诚挚情感,真实体会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所以,乡镇新任公务员需要把握好心态,不畏艰难,勇于付出,出色完成自身任务,竭力完善自己,更好的为 Q 县的发展增砖添瓦。
4.3.2 培养灵活的实践能力。
乡镇初任公务员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迅速融入乡镇,Q 县贫困乡镇艰苦的环境考验着乡镇初任公务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而且在学校里获取的经验在农村并非都适用与需要,这给他们的工作带来重重挑战。这就需要他们放下架子,多向身边同事学习,切身走到老百姓身边去,感受身边群众的切身需要。在日常中善于反思,联系实际促进成长,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才算得上称职的公务员,在乡镇收获对社会更加全面透彻的了解,成为党和政府优秀的干部后备力量。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乡村的状况日新月异,可这与乡村实现现代化,构建中国新乡村的目标之间相差甚远,农村新到公务员的参与使得新乡村的开发焕发活力,这些公务员在其中都是推动力,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乡镇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乡镇初任公务员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现代的管理理念带到农村。合理运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培养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历练中不断提高科学判断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从而加强自我修养。新任公务员具备优秀学识能力与工作想法。不管处于何处,皆需懂得合理使用手中的职权与自身经验来维护群众。
篇5
【题目】乡镇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培育途径探析
【第一章】乡镇年轻公务员培养模式研究绪论
【第二章】乡镇初任公务员培养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第四章】完善乡镇初任公务员培养体制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乡镇新任公务员能力提升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Q 县乡镇初任公务员培养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传统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加大了培养机制形成的难度。
3.1.1 公务员录用制度影响岗位适配。
一是考试内容不科学合理。调查显示,Q 县乡镇初任公务员的进入渠道 76%来自省考和国考考录,20%来自省选调生考录,4%来自村干部选拔。笔试考试的科目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其二是《申论》。面试的方式基本属于结构化面试的范畴,此方式为公平性竞争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但面试的具体内容不一定始终与实际工作有过多的联系。而公考热逐渐掀起了一个巨大的潮流,大量的考试辅导机构风生水起。因此,他们通过专业性的培训,为考生提供了一个非常科学高效的培训体系,使其深入了解每种科目每种题型的解决技巧。此外,部分考生采取范进式手段来碰运气,直到实现目标为止。可以发现,经历过这种考试的考生,可能仅仅停留于考试技巧上,而不能保证自己专业性水平的提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引起用人单位的不满,使这些考生无法与自己的岗位相匹配。
二是招考条件过于宽泛。Q 县每个乡镇在人才战略方面,设定了门槛非常低的招考条件,对员工的学历要求只是停留在大专以上,并不会对他们的专业等其他要素进行一定的约束。这种相对比较宽松的招考条件逐渐掀起了巨大的报考潮流,但各种问题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是性别所占据比例的严重不协调问题。由于乡镇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强大的劳动强度等,大多数用人单位都会优先录取男性员工。但众所周知,对于现代化的考试体系而言,女生比男生更有一定的优势。以城郊 W 镇为例,在 5年内一共招录了接近四分之三的女生,严重干扰了城镇的资源分配等一系列工作。其次是人员安排错位现象的发生。就员工的籍贯而言,外县籍贯 93 人,外地籍的所占比例接近三分之一。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外地籍乡镇公务员都无法适应工作地区的基本环境,在认同感形成方面的难度也非常大,让他们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17]
三是录用的专业匹配度低,根据问卷调查来看,农学专业虽然和基层农村的联系最密切,但其只占比 6%,工学、法律、医药学等在基层更加具有实际作用的学科占据的比例都不高,在乡镇初任公务员团体当中,多数学生出身于文科类专业,其中比例最大的是经济类,占比 28%,其余占比较多的科目包含了管理类、教育类、文学类等。而乡镇政府作为处理基层具体事务的机关,在面临当前脱贫攻坚战、环保攻坚战等时恰恰需要理工类和农学类专业人才。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大多对基层农村的真实状况认识不够深刻,对农村当下迫切需要的专业型技术更是了解不多,种种状况导致许多乡镇初任公务员在乡村每天的工作内容非常单一,无法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乡镇初任公务员项目的中间环节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在招录时,应该考虑到乡村的具体需求,这样一来才能够避免人力资源流失,并推动基层更好的发展下去。
3.1.2 公务员绩效制度影响考核公平。
绩效考评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一种关键的职能。主要含义是:评定者通过对具体方法的有效使用,参照相关的实际标准,准确地分析现存的绩效信息,最终科学地评价这些整合的信息。在每一个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中,它发挥着核心的作用。绩效考评手段有很多,比如 KPI 等。
现如今,我国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始终局限于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假如一直根据这种考核结果来进行一定的奖惩,肯定不会发挥出人才的实际促进作用,也不会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无法最终实现考核的组织目标。且这种考核评价体系过于简单,无法科学地衡量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即使已经将考核方法进行了规范化的界定,但是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难以保证所有部门都能够准确地筛选出优质的考核方法。研究发现,大多数的部门严重忽视平时考核的重要性,单纯地停留在年终评优上。在结构化访谈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量的初任公务员一致认为,用人单位基本不会过多地在乎他们的年终总结,在考核的时候只是随便应付一下,获得最高年终奖的人中,关系户居多。这种随意性的考核手段必将使不公平现象经常出现。此外,就考核对象而言,不管是他们的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性质,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18]
3.1.3 公务员培训制度影响职业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公务员培训的外部环境变化多端,对公务员提出了更大更多的要求。但是,政府始终单一化地对公务员展开一定的培训。即使有的公务员已经对自己的培训过程进行了一定的规划,但这些规划非常具有笼统性,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具体的培训流程等。这也从侧面说明大多数用人单位都没有实际地考虑到员工与具体岗位的配合度。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力量支撑就是全面的职业培训计划。假若用人单位内部单纯地制定了一些职业目标却无法制定高度匹配的实际培训计划,那么职业目标的实现难度会显得很大。
现如今,我国在对公务员培训的机制中,大多停留在对培训目标的指定、培训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可以发现,这种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原则性与粗放性。但是这种形式化的培训方式以及格式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公务员的成长,对他们的学习兴趣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他们职业水平的提升,无法实现对自身职业规划的认识。所以,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怎样制定科学的培训体系来促进公务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思考与处理的问题。
3.2 消极的单位行政环境不利于形成积极的培养机制。
3.2.1 薪酬待遇偏低影响队伍稳定性。
Q 县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财政收入体量很小,停留在保工资、保民生的艰难水平。由于财力紧张,该县的乡镇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2017 年该县乡镇初任公务员月收入在 3000 元左右,而在试用期的基层公务员月收入不足 2000。在该县 2018 年平均 4000 元每平方米的房价面前,面对高企的物价和全社会不断提升的平均生活水平,乡镇初任公务员在县城都很难维持体面生活。
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由于乡镇初任公务员普遍处于婚恋期,处于成家立业的起步阶段,消费旺盛,不少人都会在结婚前在县城乃至市区购买商品房。每月的房贷支出和通勤交通费已经占据了工资的绝大部分,甚至个别乡镇初任公务员每月房贷支出比工资收入还要高,还要靠父母接济才能维持收支平衡。再加上近年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乡镇政府公务员的劳动强度普遍较大,与在城市工作的公务员相比,工作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这对于十几年寒窗苦读考取公务员的年轻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乡镇初任公务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和经济双重压力,近年来在经济收入考量下离开的乡镇初任公务员不时出现。[19]
3.2.2 依赖型人际关系影响公平晋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格权威通常比具体的职务更加重要。此外,人情风的文化根深蒂固。首先,家庭类人情风主要包括已经深入相关管理机构中的亲戚、朋友等。不管是职位的升迁,还是实际工作的流动等,都牵扯到一定的裙带关系。其次,社会组织类人情风主要包括已经对社会道德产生一定破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等。
有 46%的乡镇初任公务员觉得当前工作单位的晋升依据主要是内部员工的个人基本能力;有 48%的乡镇初任公务员觉得当前工作单位的竞争环境非常公平,没有任何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有 45%的青年干部觉得当前工作单位的晋升依据主要是绩效考核评价机制;50%的单位都能为内部的员工提供公平系统的晋升体系;69%的单位都能为内部的员工提供不同种类岗位的实际任职要求;52%的单位都能为内部的员工提供科学的晋升体系且督促其严格执行;24%的乡镇初任公务员认为当前工作单位的晋升依据主要是关系。通过对上述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乡镇初任公务员对当前工作单位的晋升标准并不是很满意,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前阶段内大多数工作单位的晋升机制都不够完善且严重缺乏公开公平性,甚至个别单位内部还存在着一定的违规行为。
这种现象的出现,将挫伤某些有能力的初任公务员的积极性。腐败链条的始终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公平公正选拔体系的发展,对我国的公平晋升与国家利益产生了巨大的破坏。[20]
3.2.3 形式主义氛围影响工作积极性。
单位的科层组织对实现行政效率的提升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我国各机构的形式主义十分明显,使得相关行为活动始终存在着墨守成规、办事拖拉等形式各异的问题。长期以往,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在这种充满惰性的条件下,行政活动根本谈不上任何的效率。
3.3 乡镇初任公务员自身素质制约了培养机制的成效。
3.3.1 部分乡镇初任公务员的心理适应困难。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始终存在着,公务员的内心一直崇尚权威。对于当前阶段内的行政体系而言,维权是尊、官级为准等形式各异的现象时长出现。这种官本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公务员的价值判断。初任公务员无法适应当前工作岗位的实际现状与这种官本位思想存在着很大的联系。根据中国社科院在 2013 年的调查可知,在基层公务员中有将近 80%的人产生了轻度工作懈怠。体制改革、社会转型以及经济发展都会让公务员面临的压力增加,除此之外,压力的来源还有承担新的工作职责以及职务的变动,这些都会给他们添加一连串的心理负担,使得公务员认为自己无法在目前的工作中一展宏图,也不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继而觉得烦恼。在心理方面公务员也在面临越发严峻的问题,所以,在培训首次担任公务员的员工时,尤其应当重视开展初任公务员心理援助项目,同时还应该开导公务员,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前期碰到的应该重新选择职业还是接着发展这个问题。
3.3.2 部分乡镇初任公务员对环境适应困难。
外地户籍的初任乡镇公务员刚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乡镇任职的时候,除了存在语言交流困难,同时也需要花一些时间去适应当地的住宿、食物等各个方面。从问卷调查以及采访分析可知,一大半刚上任的乡镇公务员认为,工作和语言在陌生的乡镇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特别是较偏僻乡镇的初任公务员,受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影响,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对于进行工作造成了影响。要想做好工作,业务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是乡镇初任公务员因为在语言以及理解力方面与当地存在差别,难以获得当地居民的承认,这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压,不过他们是年轻的干部,应当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所以乡镇初任公务员在闲暇时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接触周围的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减少与当地居民的隔阂感。
篇6
1、继续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新引才思路,改进引才方式,开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柔性引进国内各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组团随省和*市赴国内人才密集城市参加大型综合人才招聘活动。进一步加强在外温岭籍人才联谊会、博士联谊会和留学人员联谊会活动。
2、大力开展校企人才合作。建立人事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完善院校人才输送平台、企业人才接收平台、人才信息沟通平台和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计划举办20*年温岭市第二届校企人才合作恳谈会,组织全国近50家大中专院校与我市300多家重点企业就毕业生输送、人才合作培养、毕业生实践基地建设等事宜进行洽谈。
3、加快创新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认真做好省“151”人才工程和*市“211”人才工程人员和本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推荐、培养和考核工作。在入选人员培养期内,按规定分别资助每人培养费和科研经费。同时,组织*市“2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员到国内知名高校参加高级研修班。对本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进行评比和奖励。
4、努力完善人事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完善人才市场导向机制。完善市场信息网络,实现与*市、全省乃至长三角各大城市人才市场的信息网络互连和信息资源共享。组织举办温岭市网上人才交流大会,开通人才服务热线。二是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制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举办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服务周活动,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双向选择平台。三是继续做好人事工作。增加数量,扩大内容,强化功能。
二、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促进人事管理法制化
1、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认真实施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及时制定我市贯彻实施办法。严格按政策做好公务员日常登记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上报及人员登记工作。认真实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等法规,加强公务员年度考核和奖惩管理。
2、坚持实行“凡进必考”考录制度。精心组织20*年度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公务员工作。认真组织20*年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锻炼一年制度,提高我市新录用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审批工作,做好教育、卫生等系统工资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发放工作。
4、全面完成干部安置任务。坚持实行营以下及专业技术干部采取笔试、面试、考核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妥善安置好干部,继续实行干部家属安置新办法。进一步做好企业退休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
三、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搞好事业单位分类和人员聘用
1、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一是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温岭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各主管部门做好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确保全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全面实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认真执行《温岭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办法》,做好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和合同签订等工作,确保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三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工作。对生产经营类和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按照“成熟一家,改制一家”的原则改制转企。四是坚持实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认真执行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省人事厅《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坚持公开公正选人,择优用人,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2、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一是深入开展机构编制的法规宣传。增强机构编制法规意识,营造机构编制依法管理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坚持“撤一建一”原则,实行机构编制总量管理。三是积极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完善财政预算和进人的约束机制。
3、继续规范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一是继续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开展登记管理工作执法检查,主要检查各事业单位贯彻执行《条例》情况、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和《法人证书》使用情况。二是按照省和*市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施登记档案电子化,为实现网上登记做好准备。
4、清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一是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市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数量。二是实行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用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人员。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采取人才(或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
四、坚持城乡统筹,重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l、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继续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发放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基本实现就业。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加大扶持创业工作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良好环境,将创业培训与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为创业者提供周到服务,促进创业成功率的提高,发挥其带动就业的特殊作用。
2、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一线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利用市技工学校等培训基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拓宽培训项目和内容,在增强培训针对性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继续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失地农民的培训,加强与教育、科技及培训基地的合作,选择适应失地农民需求的培训项目和形式,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3、统筹促进城乡各类群体的就业。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和青年见习制度,促进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全市公益性培训机构和公共职介机构要为妇女、复退军人和残疾人等各类群体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以促进被征地无业农民就业为重点,实行就业和失业统计登记制度,落实扶持优惠政策,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搞好石桥头镇创业富民促进就业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
4、切实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引导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失业调控工作,有效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全面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在继续抓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建立劳务派遣机构,清理整顿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继续为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择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网络化水平。
五、完善制度,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社会保险体系
1、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全面实行“五费合征”征缴机制,把民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作为扩覆重点,提高社会保险的征缴率和覆盖面。在继续完成*市下达的养老和失业保险指标任务的同时,积极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60%以上。探索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办法,提高生育保险参保率。加大工作力度,促进高风险行业企业职工整体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实现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
2、建立适合更多人群的社会保险制度。及时调整并实施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政策,努力做到被征地人员“即征即保”。探索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办法,对农民工集中的企业,按照“低费率、保大病”的原则,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按期为所有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费,资金全部纳入统筹基金。探索建立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确保政策惠及所有参保人员。
3、加强社保基金征缴、稽核和监管工作。争取建立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委员会,统筹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控预警机制,真正发挥其作用。加强与地税部门的配合,加大对企业申报工资总额的稽核力度,防止少报瞒报工资总额现象发生。加强对养老金认领资格的认证,减少和杜绝冒领养老金的行为。
4、加强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社区工作平台,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六、实施《劳动合同法》,全面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1、着力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以民营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大力推进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工作,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以创建“和谐企业”为载体,大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年”活动,研究解决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完善市、镇(街道)两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明确职能定位,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合力,发挥作用。
2、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督工作,注重分配过程的公平,重视对分配结果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工资增长和岗位、职位工资水平。认真做好*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工资集体协商成为决定企业工资分配的主要形式,落实职工对工资分配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决查处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不法行为,建立企业工资预警机制,完善预防拖欠和保障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
3、深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改革。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围绕“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工作目标,继续执行市仲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加大办案力度,进一步做好案件审理工作。特别是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要认真审理好劳动合同争议案件,通过案件审理督促用人单位贯彻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坚持“调裁结合、以调为主”的原则,将调解的时间向庭前和庭后延伸,进一步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功能。积极探索三方参与处理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扩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办案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继续做好基层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工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4、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认真贯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强日常巡查、书面审查、举报投诉调查和专项检查,完善重点监察的方式方法。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查处程序和办案制度。继续将维护农民工权益列为工作重点,切实有效地维护其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工伤赔偿等合法权益。全面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实现劳动保障管理向社区、村居和企业延伸。大力推行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加强企业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
篇7
——创新人才培训理念。要树立能力建设,突出抓培训的观念,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各级人才执政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实现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的转变;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使人才真正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使各类人才真正认识到学习是成长进步之基,是提高素质之本,追求学习就是追求进步,把学习当作第一能力。把对人才的培养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实现由“阶段培训”向“终身学习”的转变。要树立质量效益的观念,充分认识对人才教育是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投入,舍得投入,敢于投入,加大投入,努力实现对人才教育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创新人才培训方法。要学习借鉴当今国内外先进的培训经验,不断创新各类人才培训的有效方法:一是注重目标。经过规范的程序确定目标体系。二是注重技术。目标体系确立之后,要制定与之相应的技术要领和操作措施,使所有参与培训的机构和人员都能够按照一套完整的、分步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技术要求开展培训工作。三是注重过程。要对实现目标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进行监督。对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技术措施是否得当、组织者和受训者是否满意、资金能否保证等情况,及时分析、调整和改进。四是注重效率。要把培训效率和效益作为对培训流程进行评估和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五是注重结果。切实通过培训,提高能力,提升素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广和运用广播、电视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全方位、大视角、深层次、高品位地培训各级各类人才,开拓教育基地。
——创新人才培训内容。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实际,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优化培训内容,分级分类推进,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认真开展公务员培训。结合实施《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全面开展公务员初任、任职、更新知识和专门业务培训;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认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采取政策推动、典型带动等手段引导和鼓励各系统主管部门结合行业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认真开展企业管理人才培训。人才资本的增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条件,增加人才资本的存量,提高人才资本的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靠企业人才培训,要通过培训,造就一大批掌握当今世界最新的企业理念、运营模式、竞争规则、经营之道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队伍。
——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健全和完善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除运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外,要适当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管理,制定和执行准入规则,要加强宏观指导,放手微观操作,努力营造宏观管好、微观搞活的生动局面,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培训教育的宏观调控机制,努力构建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的资源整合机制。要更新观念,放开视野,建立开放的人才培训“大基地”。选择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雄厚的高等院校,建立政治理论、经济理论、行政管理知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高层次学历(学位)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训基地,负责实施不同类型的培训任务;充分发挥驻外办事机构的优势,开辟人才培训基地,逐步确定一批中长期培训合作项目,探索省外培训的新形式;与发达地区的施教机构建立长期的人才教育培训联系,开辟大批量培训人才的新渠道。在积极拓展培训基地的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采取挂职锻炼、进修深造、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著名专家学者、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和优秀企业家中选聘教师,构建开放式、高层次的师资库,努力实现师资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
——创新人才培训服务。要逐步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服务制度。要坚持考试考核、绩效评估、总结通报等服务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考学、评学制度,根据培训需求设计和确定一批培训项目,并进行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积极引导培训机构根据项目要求,开发一批培训模块和培训菜单,为人才自主择训创造条件。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先进的评价手段,对培训项目和培训基地进行跟踪服务与评估,努力推进人才培训教育的长期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
篇8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切实履行公务员主管部门法定职责,积极参与全市依法行政工作。逐步提高人事法治水平,持续推进人事依法行政,建立结构科学、主体合法、权责明确、程序严密的行政执法体制和严谨、高效、便捷的行政监督体制,确立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人事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形成科学、民主、法治相统一的人事行政决策制度以及权力与责任挂钩的人事行政决策、运行机制,切实做到人事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各类人事争议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人事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或制裁,人才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全市人事系统尊重、崇尚和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全市依法行政工作
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实现执政为民的要求。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及市政府《意见》对公务员观念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充分认识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人事部门作为公务员主管部门在加强市区政府依法行政中的能动作用,完善全市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强化公务员队伍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建设,提高全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同时,以政府人事部门的积极作为参与全市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等专项工作,推进市区政府依法行政。
(一)将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市“五五”普法规划,健全领导干部专题法制讲座和集中培训学法制度,建立市、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继续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
责任处室:局教育培训与对外交流处牵头,公务员管理处配合。
工作目标:联系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大人事任免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市司法局、市政府法制办明确有关制度规范并切实加以落实。
(二)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公务员学习《决定》,深刻领会其基本精神,明确其确定的主要任务,增强贯彻实施《决定》,加强政府依法行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责任处室:局教育培训与对外交流处。
工作目标:联系市政府法制办明确有关制度规范并切实加以落实。
(三)制定并严格执行新录用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测查制度,对从事行政执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公务员,由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政府法制机构组织专门的法律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保证全市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40小时的法律知识学习。
责任处室:局公务员管理处牵头,教育培训与对外交流处配合。
工作目标:联系市委组织部、市政府法制办明确有关制度规范并切实加以落实。
(四)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工作要求,为完善行政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选拔推荐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
责任处室: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工作目标: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有关工作要求选拔推荐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五)按照市政府法制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要求,参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对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调整执法权限,下移执法重心,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制度,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公务员管理问题,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提出政策意见和处理建议。
责任处室:局公务员管理处。
工作目标:履行公务员主管部门职责,按全市统一要求派人参加各项专题调研和专项改革工作,相应提出政策处理意见。
三、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进人事依法行政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全局公务员依法行政自觉性
《意见》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依法行政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要求各政府部门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深入学习《决定》和《意见》。对照《决定》对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分析原因,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责任处室:
1、局人事处负责报告局党组组织局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决定》和《意见》;
2、局机关党委牵头、局政策法规处配合采取适当方式组织全局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决定》和《意见》;
3、局政策法规处负责落实人事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组织全市人事系统公务员学习《决定》和《意见》,总结我局依法行政情况并按规定上报市政府。
工作目标:购买学习辅导教材,组织集中学习,适度开展宣传。
(二)建立健全重大人事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研究制定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程序、听证、合法性审查以及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增强人事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力度,落实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处室:局办公室牵头,政策法规处和人事处配合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规范。
工作目标:研究制发相关制度规范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
(三)完善人事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按照《*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和市政府统一要求,及时审查人事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做到人事行政规范性文件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策规定,无违法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的现象发生,无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其他人事行政管理服务对象义务的现象发生。
建立人事行政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定期清理公布制度,对超过有效期的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程序宣布失效,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文件规定或相互抵触、依据缺失以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予以修改或废止。
责任处室:局政策法规处负责,局办公室及相关处室中心配合。
工作目标:发文落实人事行政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定期清理等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组织清理建国以来我局制发的人事行政规范性文件,汇总整理各处室中心初步意见,按照全市统一清理标准,提出清理审核意见,报经局领导审定后报市政府法制办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或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四)完善人事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政府人事部门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要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严格杜绝以收费、罚款等方式筹措行政执法经费的做法。要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必须全额缴入国库,纳入预算管理。
责任处室:局办公室。
工作目标:明确制度规范落实政府要求,保证人事人才工作经费。同时,联系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落实人事行政处罚罚款收据和账户管理等事宜。
(五)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目前,涉及我局工作职责的法律法规规章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湖北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市驻军干部随军家属工作安置办法》、《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等法规性文件。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政府人事部门作为行政执法机关必须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现象,做到既不越权又不失职,确保《公务员法》等人事人才政策法律法规得到正确有效执行。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侵害人才权益、扰乱人才市场秩序、影响人事人才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
责任处室:
1、局公务员处牵头,工资福利与退休管理处、教育培训与对外交流处、人事争议仲裁办配合,落实《公务员法》确定的各项制度规范;
2、局政策法规处负责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及其相关政策法规;
3、局政策法规处、人事争议仲裁办负责落实《劳动合同法》确定的有关制度规范;
4、局教育培训与对外交流处负责落实《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5、局流动调配处负责,人才服务中心配合落实《湖北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市驻军干部随军家属工作安置办法》;
6、市职改办牵头,局职称处、人事考试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审中心配合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
7、工资福利与退休管理处负责落实《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工资福利与离退休管理政策法规;
8、市办、处、自主择业办、培训中心负责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发放管理办法》、《关于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法规;
9、局人事争议仲裁办负责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等人事争议仲裁法律规章政策性文件。
工作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实施法律法规规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起草相关制度规范,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维护各类人才合法权益,配合政府法制机构、部门法制机构、部门机构妥善处理人事行政复议、诉讼、仲裁以及事项。
(六)规范人事行政执法行为。
1、政府人事部门在实施法律法规规章过程中,要遵循立案调查等法定程序,使用统一执法文书。对作出行政决定的事实、依据、理由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必须如实告知;
2、深化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梳理量化法律、法规、规章中有裁量幅度的人事行政许可条款,依法规范人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积极实施三步式执法程序,防范和化解人事行政争议;
3、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适时推行网格化行政执法方式,努力解决基层行政执法机构岗位不固定、责任不明确等问题,消除人事行政执法盲点和死角;
4、按照行政相对人的守法记录,对不同市场主体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既严格执法、履行职责,又不执法扰民。建立监督检查记录制度,完善人事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制度。
责任处室:局流动调配处。
工作目标:按全市统一部署不断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做到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规范。
(七)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1、认真贯彻《*市执法责任制工作条例》,定期梳理人事行政执法依据,明确岗位执法职责,切实做到职权清晰、责任明确;
2、建立健全人事行政执法质量评议考核机制,根据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考核内容,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推行动态量化考核并纳入政府绩效目标管理体系;
3、加大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责任人员,依照《*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予以严肃处理。
责任处室:
1、局人事处负责明确岗位职责事宜,并采取措施落实《*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
2、局政策法规处负责梳理执法依据,起草人事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指标体系,组织执法检查,并配合局人事处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
工作目标:有安排,有总结,有落实,杜绝出现故意或重大过失违法执法行为。
(八)接受外部监督,树立和维护人事依法行政良好社会形象。
1、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的同时,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拓宽公众意见反映和诉求渠道;
2、完善人事依法行政报告制度,建立依法行政统计制度,定期对行政决策、政府立法、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制宣传培训、政府法制组织体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及时总结并面向社会公布人事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3、依法受理处理人事案件,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完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公开程序,健全机制,加快人事政务网站及其信息的维护和更新;
4、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和解、调解等手段办案,依法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认真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
责任处室:
1、局政策法规处牵头,各处室中心配合,落实依法行政统计、报告制度,依法受理处理人事行政复议案件,组织相关处室参加行政诉讼并履行行政诉讼判决裁定;
2、局办公室负责制定人事和人事行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面向社会公开,按规定办理人大、政协议提案,依法受理处理人事和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事项。
工作目标:规范完善相关制度,及时受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认真调查依法处理投诉举报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
四、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市政府打造法治政府的决心。积极参与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是政府人事部门参与全市重大决策的渠道之一,持续推进人事依法行政更是建设法治人事,保障人事人才管理秩序,维护人才合法权益,优化人才环境的重要工作,是提高人事人才工作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贡献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全局同志高度重视积极作为。
篇9
一、围绕“工业立县、农业强县、商贸兴县”三大主体战略,人才人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
一是公务员登记工作圆满完成。公务员登记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我们按照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严肃纪律不松懈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对全县16个乡镇及党群政府部门的1214名干部进行了档案审核,报市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审批,离岗备案的247人,建立起了公务员数据库。目前公务员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现正在进行对97年1月1日以后至05年12月31日前调入行政机关的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及考试考核工作。二是按照人事部出台的《公务员考核规定》,研究起草了我县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的意见,自05年以来的25名新录取公务员已全部到指定乡村锻炼。
(二)积极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人事保证。
去年以来,我局响应县委关于大力加强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号召,积极为民营企业引进人才打造平台,创造机会。一是先后组织了42家企业参加北京、天津、石家庄、衡水等地人才交流会,达成就业意向3901份,签订就业协议148份,引进中高层次人才246名。二是充分发挥我县人事人才网站功能,为县域企业免费招聘信息。共免费为50家企业人才招聘信息1300多条,有500多名大中专生在网站进行了自我推荐,今年共为民营企业推荐大中专毕业生456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453名,选出能工巧匠2**名,为企事业单位免费人事230人。三是我们分别举办了全县民营企业专场人力资源洽谈会、龙华工业园区专场人才交流会,有87家企业、1800多名大中专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共签定就业意向930份、签定就业协议324份。四是制定了《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吸引**籍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就业优惠办法》,有96名本科以上毕业生积极回乡就业。接收省“三支一扶”毕业生6名,其工作生活都得到妥善安排。
(三)进一步做好干部安置工作。
安置工作关系到全县政治稳定和安定团结,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局认真按照省市文件要求,采取多项措施,确保了全县干部稳定,一是制定了企业干部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深入一线调查摸底,及时掌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及时发放企业干部各项解困资金,今年已发放养老金补贴13.02万元,发放医疗保险补贴10.17万元。三是“八一”建军节期间走访慰问了较困难的企业干部,发放了特困资金600元。四是完成了全年的干部安置任务。
(四)积极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职称评审聘任工作。
一是开展了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组织了1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能力培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完成了高中级236人、初级276人的计算机培训和23人的外语培训。三是进行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上报工作。共审核上报高职42名,中职278名,为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21名,初职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三是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聘任意见,教育、卫生等系统3017人(其中教育2608人、卫生336人,其他单位73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得到聘任,其中2869人(教育2592人,卫生277人)工资已兑现。
(五)圆满完成机关事业人员工资改革工作。
这次机关事业人员工资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广大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我局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政策,严肃工作纪律,采取合署办公、分口把关、各负其责的办法,严格审查、严密操作,确保工作改革顺利完成。全县有13612名机关事业人员进行了工资调整,月增320万元,其中在职人员10454名,月增236万元,人均月增226元;离退休人员3158名,月增84万元,人均月增264元。
(六)完成了20**年度全县综合表彰奖励和人事考核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对20**年度全县各项工作进行了综合表彰奖励,共表彰先进单位1**个,先进个人1179人,其中二等功26人,三等功2**人,嘉奖9**人,其他40人。制定了20**年人事考核实施意见,对政府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了年度考核,参加考核8803人,其中优秀885人,称职7916人。
二、深化县乡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去年以来,我们以深化县乡机构改革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制定了《**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调整部门编制核定意见》,完成了县直12个部门的“三定”方案。二是对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进行了调研和摸底,对我县乡镇职能转型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方案》,以报省待批。三是起草了《**事业单位“八定”工作意见》、《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意见》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工作,现已登记241家,年检率100%,变更登记14家,注销2家,新登记4家。四是进一步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发放了《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和人员编制管理的意见》。
三、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采取大力宣传、目标考核、社保稽核等手段,加强社会保险工作力度,确保了扩面、征缴、发放各项目标的完成。
(一)养老保险。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增扩面974人,完成率150%,申报2480万元,征收2177万元,按时为3162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985万元。按照省市关于企业退休人员三年调整养老金待遇文件精神,完成了调待工作,我们对60名离休人员增加离休费,月增23100元,人均385元,对2985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调整,月增37.3万元,月人均125元,从20**年7月1日起执行,10月份已补发到位。目前,企业职工养老金由2004年人均408元增加到人均756元。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险1889人,扩面701人,征收1365万元,发放604万元,清欠141.6万元;机关事业财政开支人员参险准备工作全部完成。3、农村养老保险参险5.4万人,征收7.7万元,扩面1人,为8**6人返保8.3万元。
(二)失业保险扩面400人,申报失业保险费135万元,共为292名失业人员支付失业救济金53万元,并对全县所有参险单位进行数据整合,目前已完成3500人的核实录入工作。
(三)医疗保险。一是基本医疗保险扩面5895人,征收医疗保险费1131万元,其中统筹基金726万元、个人帐户405万元,支付医疗费用387万元。二是大额医疗保险征收105万元,今年已报市审批医疗费用280万元。三是离休干部统筹,有235人参加,征收离休干部统筹费109万元,支付97万元。四是加强了对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定点门诊的监督检查,制定了两定单位考核标准,起到了很好的督查效果。
(四)工伤保险。今年坚持以民营企业和高危行业为突破口,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成就,全县参保人数达到9291人,完成任务数的102%,征收工伤基金10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万元,支付95万元。
(五)生育保险。征收生育保险征收5.2万元,支付4.2万元,按照省市的规定,制定出我县生育保险统筹改革办法,年底前启动。为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我局制定了《人劳局20**年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和《人劳局关于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规定》,开展了两次基金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没有发现违纪问题。今年我们还对企事业单位3400多名离退休人员进行了换证普查工作,共查出死亡人员21名,追回养老金14230元。
四、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劳务输出、就业培训、劳动监察等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积极落实再就业政策,认真做好再就业工作。去年,我们认真宣传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目前全县新增就业岗位1650个,新增就业人员1560人,城镇登记失业的384人,失业率为2.4%,免费为310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360人,再就业率达90%以上;新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27个,已为330名“4050”失业人员申请享受养老保险补贴待遇,每人每年可享受到1800元以上的社保补贴。有7人申报小额贷款计35万元。年内新发展就业实体10个。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培训工作。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以劳务输出工作为重点,抓住培训、管理、维权、基地、品牌五个环节,创新转移工作机制,增强输出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在就地转移工作上,我们实现输出和转移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由“自发型”向“组织型”转变,由“外输型”向“内转外输并重型”转变。一是以就业局职业介绍所为龙头,乡镇职业介绍所为辅助,民营职介所为补充的输出机制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目前完成新增劳务输出16980人次,就地转移17720人次,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22%和139%。其中就业局职业介绍中心开发用工岗位6000多个。二是充分利用就业培训补贴政策,通过入厂、入校、进村入户、订单培训等形式进行各种就业能力培训,已完成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技能培训1466人,引导性培训6800人,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1725人,创业培训310人,分别完成任务的108%、105%、104%、103%。三是积极创办培训基地,着力推进岗前培训。今年已新建培训基地2个,企业实训基地4个,共为蓝天板业、景津集团、**保安、川老板酒店等新招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737人。四是创新城乡统筹输出机制,开拓用工渠道。我局今年5月份与天津西青区劳动局成功合作,投资30多万元在**建成我省一流的派遣公司———津达劳务力派遣有限公司,现已输出城乡劳动力2500多名,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五是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在就业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已新形成集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失业登记、职员培训、失业保险、政策咨询、劳动档案于一体的综合大厅。对全县8600多名企业职工档案进行了集中管理,统一服务。免费对1600多名失业人员档案进行托管。
(三)依法签定劳动合同,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去年以来,我局围绕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一是开展了“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创建活动,深入园区调研,制定了创建和谐工业园区的指导意见,推动了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等各项业务的开展。到目前,新签订劳动合同6820份,鉴证5200份,建立用工登记3210份,签订集体合同31家,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61家,劳动用工年审317户。职业技能鉴定128人,劳动能力鉴定57人。二是开展了两法一规定的学习宣传月活动,组织了知识问答、知识竞赛、上街宣传等活动,并举办了由企业厂长参加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知识讲座3期,为明年正式实施打下了基础。我们还举行了大规模的劳动法规集中宣传活动两次,企业劳资人员培训班一期。三是为企业印发了工资指导线、指导价位、人工成本构成等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制度,颁发了最底工资标准。
(四)严格劳动执法监察,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去年以来,为使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开展了专项治理月活动。一是开展了非法职业介绍机构专项检查。对我县职业介绍所进行了清理整顿,查封11家,摘牌5家,限期整改2家。4月份我们妥善处理一起赴马来西亚劳工问题,使我县打工人员平安返回。二是开展了砖窑厂非法用工专项检查,对县内所有砖窑厂检查后发现,多数窑厂用工不签合同,我们及时下达了整改指令书,并查处了一起非法使用童工案件。三是开展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执法监察,受理投诉举报案件43起,已结案29起,共为20多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68万元。四是在全县3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全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9起,立案6起,调解3起,结案率100%;完成工伤调查209起,认定工伤164人;接待来信来访6起,全部办结。另外,我们还按时办理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遗属定补、抚恤金发放等项业务工作。
篇10
20*年11月5至12日,我市进行20*年我市党政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39名)网上报名。截止报名时间结束,报名人数为4351人,初审通过人数为4188人,缴费人数为3146人。今年5月23至24日,我市从高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考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3名)报名,报名人数达到1366人。5月25至26日,我市从卫生类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招考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97名)报名,报名总数为701人。整个考录工作继续实行“阳光操作”。由于措施有力,监督到位,确保了公务员面试的公平公正。一是考官异地交流。二是考生随机抽签确定面试顺序。三是实施全员全程封闭管理。四是采取当场公开亮分方式。五是纪检、监察部门和代表委员参与监督。今年,我市为进一步增加公务员面试工作的透明度,除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全程监督外,还引入旁听制,专门邀请有一定文化基础、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的市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旁听。
二、继续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我市组织五次共有82家企业分别赴齐齐哈尔、合肥、杭州、椒江等地进行人才招聘。截止6月底,我市共引进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610人。并召开企业人才引进座谈会和深入企业进行引进人才使用培养情况调查,摸清了企业人才需求和人才管理情况,为有针对性引进人才提供了参考。市人才交流中心根据春节后人才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举办了第二届“春季人才招聘周”。期间,企业进场设摊415家次,张贴信息328家次,提供岗位4326个,进场求职者超过37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986人。除此以外,,市人才交流中心在每周日照常举办“人才集市”,共举办26期。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快捷便利作用,及时人才招聘信息,进行网上招聘。*人才网共新增会员135家。
三、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
今年开始,我市按照台州市的统一部署,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是指聘用单位与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实施的对象是除参照《公务员法》进行人事管理和垂直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外的所有事业单位。其核心是坚持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社会化管理为手段的原则,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聘用关系转变。此项工作已于3月底全面完成。
四、清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
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人员俗称临时工,我市98%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存在临时工现象,临时用工总数近5000人,年工资额超过6000万元。此次清理规范是清退部分编制外用工人员,对列入财政部门预算的机关事业单位招用劳动合同用工人员,一律实行派遣管理,即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对象确定后,用工单位与派遣机构签订派遣协议,派遣机构与招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人员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与用工人员协商约定,但不得少于规定的本市最低月工资标准。用工单位必须依法为用工人员办理养老等社会保险。至现在,我市通过劳务派遣为14家企业单位招用劳动合同人员843人,为181家行政事业单位招用劳动合同人员1946人。
五、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
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继续对下岗失业人员核发《再就业优惠证》,并对其中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且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调查核实后由市再就业办在再就业资金中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已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46本,其中就业困难人员359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4.6万元,发放人数达123人;银行小额贷款贴息补助18人计1*69.28元;社保补贴22人计55066.67元。下岗失业人员中有135人实现再就业。
六、开展创业富民促进就业试点
根据十七大提出实现社会充分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要求和省政府关于“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部署,我局在石桥头镇开展创业富民促进就业试点,积极探索以创业促就业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整个试点从3月1日开始至5月1日基本结束。做法主要是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对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和登记造册;针对各类对象,分层次开展各种培训;加强就业管理,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举办就业推介会;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开展就业困难援助活动等。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局正在总结经验,下步将在全市全面推广。
七、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年12月25日,市政府印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行办法》,规定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本市城镇居民,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和18周岁以上的全日制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等,均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以户为单位参保,符合参保条件的家庭成员必须全部参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纳的费用按年并按整户一次缴清,实行以户编号、一人一证的医疗保障号码制度。7月份,我市将全面启动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此外,继续做好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和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扩面工作。至6月底,我市新增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分别为5770人、5887人、38120人、5209人。新增被征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障2616人。
八、重视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继《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分别于1月1日和5月1日实施以来,我市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出现了“三多”现象:一是劳动争议案件多。5月份,市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4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倍。二是劳动合同争议案件多。1-5月份,涉及工资报酬、保险等劳动合同争议案件占到所有争议案件的16%,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三是小标的争议案件多。自《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不收费制度以来,小标的劳动争议案件逐渐增多,5月份小标的争议案件占总量的8%,是同期的5倍。市劳动仲裁院在案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尽管人手少,但还是积极及时受处劳动争议案件。今年,已立案调解或裁决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3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