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27 21:3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教育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学教育方案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16-01

由于我国社会新时展迅速,社会上的一些娱乐项目也越来越多,城镇条件较好的地方,学生们贪玩致使学习的兴致也越来越低,更别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这也就造成了数学学困生的产生,而且上涨的速度迅猛。为了使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有所提高,转化学困生的问题迫在眉睫,也是初中数学教师面临严峻的问题,学校也要加大对此问题的重视度,特制定以下方案。

1.让学生们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对数学学习更加认真

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初中教师到小学中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以及小学教师的教育方式。在小学五、六年级中可以将所学的教案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和初中教学的方式相比较,找到合适可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施教。让学生们更快速的能够适应初中教学的新模式。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老师很伤脑筋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好坏并非取决于学生们的基础底子的深厚,而是他们学习的心态,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去学习。比如。有的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粗心大意,看到题,粗略了看一遍就进行解答,不能够很好审题,对题本意曲解,从而出现错误。为了避免这一类的问题发生,老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能让学生冷静的分析题,进而准确的解题,让学生们能够掌握解题的思路,发现问题并能够纠正学生们解题的错误。避免重蹈覆辙。让学生们能够养成复习和巩固旧的知识点,在课前能够养成预习新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个积极向上的态度,虽然这个任务是比较艰难的,但是老师们不畏惧困难并有恒心完成。

2.对于学困生,老师要给额外的辅助教导

虽然学困生的底子比较差,但是老师也不能为了满足学困生而使整个课堂放慢速度。比如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让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加强教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于老师耐心热情的辅导,在无形中给学们一种动力,让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更加的有兴致。

比如在数学课中《求圆周长》的课程中,学困生不能够理解这个求圆周长的公式是怎么来的,老师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们进行演练,并让学生们反复的去做类似的题型,从而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3.老师将有趣的活动引入课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为更好的让学生们愉快的在课堂中学习,在现在教学模式中,老师们都能够在数学的教学中和一些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们学生的兴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一些有趣的游戏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玩乐就可以学到知识,而且也愉悦了心情。

在初中教学中,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画图或是剪纸等,让学生们通过动手就可以掌握知识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培养师生情感,为学好数学打基础

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对那门课程感兴趣与这门学科的教师感情有着紧密的关系。学困生由于数学学成绩较差,他们往往不与数学老师正面沟通或见而避之,更别提有问题向老师请教了,这就造成了学困生问题的积累,给学困生无形中增加了负担,因此更不好的去学习数学知识,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老师可以主动的去接近数学学困生,主动热情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对老师增加信任,让他们不再自卑,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的有信心。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运用生动的话语,以及灵活的肢体语言给学生们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充满动力。往往老师一个轻微的举动都可以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当学生们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老师可以耐心讲解,给学生们一种和谒可亲的感觉,会让学生们更易接触。学生在日常生活上有问题,老师了解后,伸出援助之手,让学生对老师信赖。当学生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老师要耐心的听讲,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促进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们对数学课堂更加喜爱。

总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就要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在这项艰巨的任务中,老师一定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上多做文章。以方案激发学生们对初中数学学习兴致,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使学困生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63―04

引言

南国农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教育技术学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本科专业224个,硕士点83个,博士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门槛,考试内容对人才的选拔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早在2006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初试从2007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需要按照教育学的招生考试方案,但是教育技术学具有不同与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因此在招生考试科目方案设置上,出现了分歧。[1]部分高校改变此前的自主命题方式,采用了教育部统一命题的教育学综合考卷,学科门类为教育学(代码04),另外一部分高校仍然沿用自主命题方案,按理学(代码07)招生。从2007年至2009年,这种新的考试方案已经实施了三年,那么这两种方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育学综合的考试方案是否适应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选拔的需要,这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1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变化情况

通过调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主管)公布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2007―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007年全国内地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共有85个(同一个学校不同院系的硕士点按不同单位计),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招生单位有40个,占总数的47.06%,自主命题的有45个,占总数的52.94%。2008年招生单位是84个,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6个,占总数的42.86%,自主命题的有48个,占总数的57.14%。2009年招生单位数量与2008年相同,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4个,占总数的40.48%,自主命题的单位有50个,占总数的59.52%,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与自主命题单位数量之比约为3:5。整体趋势如图1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减少,而自主命题单位的数量则在增加。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学综合考试方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2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笔者统计了西北地区七所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高校2007-2009年的招生情况。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是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从招生结果来看,如表2所示,2007-2009年间,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实际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没有满足招生计划,个别学校只能通过调剂争取一部分生源,有的学校实际招生人数甚至为零。而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这三年间实际招生人数较为理想,有些学校甚至爆满,单从数据上看,实行自主命题的学校实际招生结果比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学校普遍要好,这与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方案改革前各高校基本都能招满计划,录取余地相对较大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诚然,招生数量受学校知名度、学科实力、导师团队能力、地理位置、就业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招生考试科目是筛选优秀学生的过滤器,也是影响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这两种考试方案产生的不同招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科目。

二 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的原因分析

1 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轨

教育技术学虽然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的前期研究工作,确定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八门主干课程,即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基础、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同时允许根据专业特色适当调整本科培养方案。[3]而教育学综合所考察的四个主要内容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技术学本科主干课程差异明显,其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仅在一些师范院校作为公共课开设,而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这两方面内容一般不是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课程内容,教育学综合中基本没有体现教育技术本科的主干课程,与本科教学严重脱轨。

2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不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

由于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节,导致考生备考时,基本放弃了教育技术本科主干课程的学习,为了取得成功,从大三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教育学知识,这无疑是削弱了考生对本科知识的重视程度,也加大考生的应试难度。[4]而通过初试的考生,也无法从成绩上体现对教育技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用说反映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了。因此,许多考生放弃考教育学综合,选择自主命题的硕士点报考,使生源在院校间出现了不均衡,还有一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教育学综合内容,直接放弃了教育技术专业的深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对本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十分不利。

3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制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通过对西北地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网络访谈,发现有一大部分该专业的研究生来源于教育学或者其他社会科学专业,这一大部分考生基本上是应试型,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更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一点技术背景,而这些研究生所在学校的培养方案偏向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也基本是以计算机类为主的理工类课程,从本科到研究生,跨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差异明显,思维习惯并不一致,出现了不能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现象,部分学生,一直存在学习困难,无力完成导师分配的科研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显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不仅要体现考生对本专业本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也要体现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基本能力,因此科目的选择十分重要,关系到研究生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从以上三个原因,可以看出使用教育学综合考卷难以选拔教育技术学优秀人才,迫切需要新的考试科目设置方案。

三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选择方案

笔者对2007-2009年全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统计分析,参考AECT94定义中提出的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分为教育技术学本体理论研究,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教学应用,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艺术,教育信息管理与评价四个大方向,[5]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研究方向。然后对自主命题的学校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四大方向的具有一些公共的考试科目,笔者对自主命题学校所有招生方向和考试科目进行统计了解的基础上,依据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原则,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的两种考试方案,即:教育技术学统考或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两种方案。

1教育技术学统考方案

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客观性,顺应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趋势,笔者认为部分交叉学科应该突破二级学科按照所属一级学科统考的试行模式,体现两个交叉学科的学科特点,采用部分交叉学科统一命题方式选拔人才。教育技术学可以按照本科主干课程设置统一考试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网络教育应用、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这六门初试必考科目,自主考察的科目可以结合研究方向放入复试环节。这种统一命题方案使该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更具专业性,同时也能兼顾到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使通过教育技术学统考选的优秀人才更符合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

2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

笔者将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归纳为四大类,依据现有自主命题单位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设置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如图2所示,矩形框内的科目为必选科目,椭圆形内的科目为可选科目,招生学校可根据自己具体招生方向灵活选择初试科目。

其中教育技术本体理论研究方向,其必考科目包括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论则作为可选;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化教学应用方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web及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教育应用和数学为必考科目,而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和教育传播学则为可选科目;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价方向来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必选科目,而教育传播,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则为可选;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技术方向,电视编导,影视音乐制作和多媒体技术基础则为必考科目,而普通物理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三维建模三门则可作为选考科目;其它方向,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

小结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教育技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6],因此,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方案不仅要体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色,更应服务于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为教育技术专业选拔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媛等.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汤苗苗,王琴,王良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0-12.

[3] 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谈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0.

[4] 张琪,陈琳.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断层扫描[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5-68.

篇3

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宗旨,以学校为基础,重在普及,激发中小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展现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活动主题:在祖国怀抱里成长

四、参加对象:全镇中小学生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镇中小学庆祝建国60周年“祖国万岁”合唱比赛。

1、以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人数为60—100人,服装统一。

2、每队选唱2首歌曲,曲目紧扣庆祝建国60周年“祖国万岁”主题。

3、各学校以录像光碟形式参赛,2009年9月15日前报中心学校。

(二)*镇中小学校园排舞比赛

1、以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人数为40人(男女生各20人),服装统一。

2、可选成品排舞,亦可创编组合。

3、各学校以录像光碟形式参赛,2009年9月15日前报中心学校。

(三)新创文艺节目展演活动

1、节目必须是本校新创,形式不限,内容健康向上,反映中小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时代性、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体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各学校以录像光碟形式参赛,2009年9月15日前报中心学校;城区学校巡回到各校评比,评比时间10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活动时间及安排

与*美育节同步,并于9月集中举行一次艺术节展演活动,同时进行总结表彰。

七、奖项设立

(一)*镇中小学庆祝建国60周年“祖国万岁”合唱比赛、中小学校园排舞比赛,分别设一、二、等奖。

(二)新创文艺节目展演活动,设一、二、等奖,并特设优秀创作奖。

篇4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函数的零点的概念及求法;能够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的零点作简图;对二分法的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思考: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2、指出:

(1)方程x2-2x-3=0的根与函数y=x2-2x-3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2)方程x2-2x+1=0的根与函数y=x2-2x+1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3)方程x2-2x+3=0的根与函数y=x2-2x+3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教解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有如下关系:

判别式

=b2-4ac

>0

=0

<0

二次函y=ax2+bx+c

的图象

x

y

x1

x2

x

y

x1=x2

y

x

与x轴有两个交点(x1,0),(x2,0)

与x轴有唯一的交点(x1,0)

与x轴没有交点

一元一次方程

ax2+bx+c=0

的根

有两个不等的

实数根x1,x2

x1<x2

有两个相等实数

根x1=x2

没有实数根

2、函数零点的概念

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zeropoint).

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3、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别方法: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例1求函数f(x)=lnx+2x-6的零点个数.

练习:P103第1、2题.

思考:怎样求解方程lnx+2x-6=0?

4、二分法

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二分法。

步骤: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确度ε

2、求区间(a,b)的中点x1

3、计算f(x1);

(1)若f(x1)=0,则x1就是函数的零点

(2)若f(a)·f(x1)<0,则令b=x1(此时零点x0∈(a,x1))

(3)若f(b)·f(x1)<0,则令a=x1(此时零点x0∈(x1,b))

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b|<ε,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a(或b);否则得复2~4。

例2、借助电子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

的近似解(精确到0.1)。

练习:P106第1、2题.

三、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本节主要学习了函数的零点的概念及求法;借助计算器或

计算机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四、作业布置

篇5

关键字:卓越工程师;工程材料及成形;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04-02

高校工科教育长期以来的培养模式固定,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较深,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应用能力普遍偏低,实践能力较薄弱,加之工程教育往往局限于高校课堂,缺少工程师、企业家的参与培养,导致我国工程一线领军人才稀缺。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立足高校,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从专业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系统要求和具体措施[1],近年来,陆续有高校被纳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之中,在国家教育政策和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我校于去年也提出了建设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班的计划,旨在培养出一批创新能力出色、实践应用能力强的新型工程人才。在试点班的课程教学、实践、实习等环节加强了本科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是一门全面介绍材料基础知识和理论、机械零件成形技术及工艺选择的技术基础课程[2],也是体现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思想的主干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基础概念繁杂、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特点,教授和学习起来均存在一定难度,而学时少、实践性强的特点与人才培养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以该课程为试点,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构建层次化教学模式,重点发挥实践环节教学作用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通常安排在基础课程学习之后,生产实习和专业课学习之前,因此该课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应用巩固与提高,也是学生后续专业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作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表现吃力,对于课本概念也是死记硬背,考试时对于具体的材料应用、工艺设计等题型往往无从下手、答非所问,考试成绩普遍不够理想,挂科率较高。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交流得知他们对于所学材料知识的实际应用缺乏足够的实践认识,在金工实习中也是“比葫芦画瓢”,老师讲一步他们做一步,收获甚少。因此,综合考虑《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及老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思现行的教学模式,除了基本的课程实验外,有必要适时地结合课程设计和金工实习等实践环节,构建一种理论知识―课程实验―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的串联式、层次化教学模式。

首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老师就应优化教学内容,有重点、分主次地进行针对性的理论讲解,中间可适当穿插材料应用及成形的案例。其次,安排课程实验时,教师应该把握实验主线,在不偏离主体实验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比如尝试将单个的金相实验、热处理实验、拉伸试验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次,之前的金工实习一般安排在该课程学习之前,学生进行工艺实习时,事先没有充分的理论认识,常常盲目模仿;而如果将其安排在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大多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实习,走个形式,也失去了金工实习的实践意义。因此,将实习内容分段进行,穿插在《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堂教学之中,实行“课堂讲一段、学生做一段”的教学方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当然,由于课时和实习条件的限制,老师也应精简设计课堂内容,把握重点,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实习要求也应加强。最后,在理论知识、课程实验和金工实习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学生既有了材料相关知识的储备,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应用理解,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这时再进行课程设计,串联起所学内容,可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实践应用的双重目的,教学效果也必事半功倍。

在这种新型层次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尤其重视发挥实践环节的教学作用,不能为了实习而实习,也不能仅为了锻炼动手能力而实习,而应该要明确实习和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将操作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加大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实现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目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讨论教学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也由来已久,尤其在工科类的课程教学上应用广泛、效果突出[3]。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即是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得来,也不是仅仅依靠课本学习即可,它要求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之中,通过了解分析工程案例,将理论知识融于实际应用,提升工程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合理地嵌入科研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思考问题。将基本理论与应用实例相结合,通过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方法,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其独立思考,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工程应用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讨论式教学,精心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而讨论教学的前提则是要老师课前做好充分的案例准备和课堂设计,课前选择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要求学生预习思考,课上分组讨论,并相互评价。这样既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习信心,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案例教学与讨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侧重于实践大于理论,同时又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检测能力和相互评判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于课本知识和课程学习的理解。

三、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平台,加强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我校校情制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如何在《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嵌入创新元素,实现本科阶段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具体的工程实践入手,让本科生投入到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去。而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平台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相关活动,指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鼓励学生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开展科学创造、实验发明等创新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技能,使其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拟定以“XX钢热处理相变规律及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为题,启发学生思考,指导他们依据钢种特性制定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再结合金相观察、硬度检测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实验完成总结报告,使其对课本上关于金属材料的固态相变和热处理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这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情况从项目的申报选题、文献的搜集查阅、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有意识地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大创项目为平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将创新教育和实用教育融入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融合,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

通过工程学院机械系、工程训练中心和机械实验中心师生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校《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已实现了从校级精品课程到省级精品课程的突破,并得到了广东省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的立项支持。目前省级精品课程的网站也在建设之中,除了常规的课件资源、授课视频、习题测试、电子教案和效果反馈等板块外,还预备开展线上师生互动、在线答疑、交流讨论、工程实例分析等功能板块,旨在克服该课程学时少、课堂学习消化吸收有限等问题,帮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巩固理论知识,并进行工程实例的学习,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在建设和利用《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精品课程网站的同时,我们应以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前提,加强网站资源对教学的服务支持[5]。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在课程实践、创新项目、课程设计及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上的学习时间,从而将各种学习形式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模式的混合,使信息化教学成为课程教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深层次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与课堂内容及实践环节,实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的高效教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达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与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11-17.

[2]刘子利,郑勇,刘希琴.深化“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工程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11,(11):44-47.

[3]高道祥.“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S1):60-62.

篇6

一、督导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园)。

二、督导时间

2017年9月1日(星期五)。

三、督导内容

(一)开学条件保障

1.组织师生返校情况。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学生是否是按时返校。

2.落实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开学收费是否规范。

3.课程开设情况。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是否在起始年级全覆盖使用,小学科学一年级、小学书法是否开设,教材与教辅资料的选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在开课前将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是否按要求设计课程表。

4.后勤保障情况。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是否经过建修维护,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

5.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是否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7年修订)》,做到上墙、入屏,并开展“三爱”和“三节”教育活动以及安全防范主题教育活动。

(二)安全管理到位

6.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组织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认真整改,并实行台账化管理。

7.食品饮水安全与卫生防疫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饮用水是否经过水质检测。

8.校车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制定管理制度,是否加强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

9.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是否落实学校“三防”建设,是否抓好重点领域治理(防溺水、防踩踏、防火等),是否防范非法入侵校园,是否加强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是否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和环境保护工作推进情况

是否按照进度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是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是否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测评,是否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和落实。

四、人员安排

本次督导由联系片区领导带领各联系学校干部组成督导组,深入各联系学校进行开学工作督导。

五、工作要求

1.规范督导流程。督导组要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检查、座谈访问等方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束后各片区督查组要认真填写《xx县2017年学校秋季开学督查表》(见附件),并按照基本情况、亮点工作、存在问题与困难、整改意见和工作建议的格式汇总,于9月4日(星期一)上午12:00前交督导室。

2.严肃工作纪律。各校及督导组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开放、系统、共享、多元、安全、高效的网络思想为指针,根据国家、省、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部署,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信息化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结合现代化学校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创建达标工作,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防止重复建设,避免浪费,提高整体效益。

2.注重实效。各校要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以服务为导向,加强应用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撑。

3.示范引领。要重视创建过程,充分调动创建积极性。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有效引进新技术,整合应用系统和优质资源,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主要目标

1.校园环境数字化:完善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提升教育装备水平,中小学生机比达到5:1,师机比达到1:1;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备建设,实现校园网络千兆快速交换和校园安全无线漫游,完成网络中心标准化改造工作,建成具有技术先进、高扩展性、高安全性和覆盖全校的校园数字化环境。

2.教学资源数字化:加快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校园门户网站和特色专题网站建设,建立内容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平台,打造教育影院品牌,实现教学、教研和学习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强教师共建共享意识,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

3.教育管理数字化:在现在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区教育OA系统建设,实现校园OA无纸化办公;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综合系统建设,建成区域监控安保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单点登陆方式,基本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全覆盖。

4.教学应用数字化:加强教学应用综合平台建设,实现教务、教科研、网络备课、教学等功能;加快德育、体卫艺、实验室和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定期开展师生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和创新大赛活动,全面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题培训。

到2015年,创建不少于25所区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10所市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基本建成覆盖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与手段的现代化,使教育信息化各项指标和应用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四、重点工作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足配齐电脑,教师实现人手一机标准,学生用机比达到5:1;进一步完成网络设施布局建设,实现信息点校园全覆盖,采用裸光纤组网技术,主干速率达千兆及以上,千兆到桌面,带宽利用高。学校建成无线网络,实现校园无线漫游,方便师生各种教学和管理应用。

2.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提升行动

学校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应符合《区中小学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暂行)》,用五年时间,全面完成学校网络中心机房标准化建设工作。建有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和防病毒系统(独立互联网出口学校还应建有防火墙系统、入侵防护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组成的网络安全体系,拥有满足各类应用服务、核心数据实时备份的服务器群和高性能存储阵列,全方位保证数据安全。

3.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提升行动

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到2012年,全区中小学全部通过“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达标创建评估”一、二类标准,其中一类学校通过率不低于50%,位居全市前列。通过达标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水平,真正起到“以评促用”的目的。

4.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行动。

进一步加强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区中小学门户网站建设标准”,完善校园门户网站的各项功能,集成学校各种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并以学校门户网站为主要载体,实现校务公开,融合信息、资源、研修、博客等分类应用,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

5.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提升行动。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围绕教师研修网和瑞博数字化平台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学科教学基础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通过采购、交换和录制等多种办法收集优秀的资源,打造“教育影院”品牌资源库,鼓励学校和个人筹建校园资源网站和学科专题资源网站,积极做好省市各类教育资源网宣传和应用工作,增强教师共建共享意识,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

6.学校OA系统应用提升行动

不断完善区教育局OA系统的各项功能,全面实施校园OA办公系统建设工作,实现校园OA与教育局OA系统无缝对接,并通过OA系统实现不同系统的单点登陆,整合短信平台的短信提醒功能,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校园低碳无纸办公。

7.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提升行动

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满足教育管理的各项需求,逐步建立独立的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安保系统、教师信息人事系统、教科研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等应用系统,基本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全覆盖。

8.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应用提升行动

以教师研修网为主要平台,以学科组为载体,有组织的开展网络研修活动;以协作组为活动单元,鼓励教师自主交流、自主研修;以名师名校长为骨干,建立名师网,整合各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进一步提升网络研修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网络辐射作用。

9.教学应用平台建设提升行动

加强教学应用综合平台建设,实现网上排课、学生选课、网络备课等多种功能,并以瑞博数字化平台为载体,开展网络教学,实现网上授课、网上辅导答疑和网上批改作业等功能,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分层教学创造条件。

1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行动

定期开展师生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和创新大赛活动,全面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达标培训工作,全方位提升教师数字技术运用的能力、教学软件选择与制作的能力、数字环境下驾驭课堂的能力、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课外交流与指导的能力,到2015年,要求80%的教师达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五、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分工和职责。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所有中学和24个班级以上的小学要单独设立“教育信息技术处”中层机构,配足配齐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工作机制,制定各类信息化管理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

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投入,坚持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区教育局将设立数字化校园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各中小学也要建立数字化建设配套经费,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利进行。

3.建全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吸收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加入服务平台,建立区、校和企业多层次的支撑服务体系,为全区教育信息化提供及时、快速、高效的服务,全面做好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4.加强考核督查

要结合各类达标创建及评先工作,加大对数字化校园创建学校的考核督查力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现代化学校、示范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内容之一,并纳入对学校和校长的年度考核之中。

篇8

一、20**年7月29日召开学校行政会,研究组织开展暑假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多渠道开展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1、通过学校门口的电子屏幕滚动播出防溺水的安全警示及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口号。

2、通过学校网站进行防溺水的警示教育。

3、考虑到我校在暑期进行修缮(课室贴瓷片)及很多学生的老家在外地,7月30日~7月31日不召集学生返校,但要求班主任在7月30日~7月31日按原班级逐一打电话给学生及发短信给学生家长,重申“五不”规定,(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监护人和教师看护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叮嘱家长做好子女的安全监护。7月31日下午4:00前班主任将通过电话接受了安全教育的学生人数报级长,下学期初给每位班主任补贴50元的电话费。学校行政也将电话抽查班主任落实情况。

篇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具有现代海洋工程基础知识、海洋装备设计基本技能和计算机语言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许多不定因素。尽管很多学者从20世纪初就意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是解决人口、空间和资源压力的最有效手段,但系统的海洋学科建设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才出现于一些大学内,因此,海洋工程与技术教育相对其他学科来时是一个很新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油气资源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结构物也从固定的导管架平台向深海的浮式半潜、张力腿和Spar平台发展,海洋结构物从单一功能的固定式结构物到多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弹性结构物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培养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亟待解决。

一、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海洋工程的项目投资一般比较大,涉及范围和企业广泛,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然而,目前高校大范围的工程实践都是以某课程为核心,没有在总体的培养方案框架和教学大纲下定为各实践环节的功能作用,阻止了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另外学生多,实验设备少,实践场所容量小,导致多数同学都是看着老师将实验做完,用笔记下完整的操作过程而不能进行实际的上手操作。最后,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在相关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导致教师自身能力落后。

2.改进措施。由于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起步较晚,现有国内海工高校、企业和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参考国外先进海洋工程装备与系统的建造经验,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优势与专业地位。结合海洋工程高校现状、企业特点和学生老师队伍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积极组织与开展相关教师及知名海洋工程企业编写以工程为背景、以功能为目标的海洋工程模型试验教材,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功能,围绕海洋工程结构物及系统装备最新的响应原型试验,更新目前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具体建设措施包括:a.开展以“海洋工程试验、海工企业实习和海洋结构物设计”三要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的课程为海洋工程认识实习、海洋工程结构与制图、海洋平台生产设计和海洋平台结构设计,该部分课程将安排到南通中远船务、上海外高桥和沪东中华造船等海工企业进行学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描述海洋工程结构与设备的功能要求、内部结构;第二模块课程为船舶静力学、船体结构静力学及海洋环境载荷,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海洋平台的钢材料性能、结构建模方式及平台响应分析方法;第三模块为海洋工程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部分内容已被安排到具有专门的海洋工程培训机构的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与实践海洋工程项目分析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检测和设计方法。b.建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任务为保住学生了解海洋工程试验试验教学的意义以及其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了解海洋水池试验和水槽试验的具体规章制度,掌握一些设备如造波机、浪高仪和数据采集仪等操作方法,熟悉整个海洋工程试验过程;第二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海洋工程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对造波机、浪高仪等设备的造作能力,帮助学生验证一些有价值的波浪理论,并从实验中观察一些奇特现象,以补充理论的不足;第三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试验中数据采集方法和判断数据是否正确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海洋结构响应测试方法,完成整个海洋工程的实验方案设计。c.建立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块。其中认识实习的时间大约为10天,由基础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校内教师和校外聘请指导教师相结合,采用讲座、录像与现场参观等方式给学生指导;生产实习时间大约为半个月,主要由校外企业老师带学生进行实地现场观摩整个海洋平台托航、布置和安装等过程,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海洋平台设计任务。②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的海洋工程水槽和水池模型试验教学模式是针对过去的视频化或观摩化教学,主要包括三种开放类型:第一类型为实验的场地和测试设备开放;第二类为实验时间开放,允许学生课余时间与老师联系后进入实验室操作;第三类为模型试验类别开放,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已将本专业模型试验分为波浪模拟实验、结构水动力性能测试实验以及结构强度测试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灵活选取。③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与老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一种主管能力,其来自于经验而付之于实践。结合海洋工程发展的现状、海工企业工作内容和教师队伍的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请进来、走出去方法,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a.聘请校外高校、研究所和海工企?I专家来院给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的海洋工程知识培训,及时更新老师自身固有的设计思维,符合海洋工程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过程中,江苏科技大学专门组织4名教师进入到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协助完成学生的设计任务,实行校内学科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b.深入国外海洋名校和海洋工程企业,进行访问交流和工程实践。海洋工程实践能力来源于海洋工程实践锻炼,面向各种实际海洋平台设计和生产等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和体会。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始终将国内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杰出人才培育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来做,抓住我国海洋战略发展的机遇,定期将校内优秀青年老师送往国外知名海洋工程类高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派送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训,实时了解海洋工程发展的动态,最后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海洋工程类会议以及撰写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海洋工程领军人才而努力。

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创新创业素质关系着学生以后从事海洋工程事业的思维模式,是海洋工程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1.开设海洋结构物概念模型设计,结构分析,材料特性等创新教学实验,增设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创新型概念模型制作和概念模型在流场中的水动力实验。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院级和校级课外竞赛活动,并鼓励创新性好的设计参加全国航行器大赛及创新杯大赛,与校外专家交流,增加学习海燕工程的兴趣,提高实践意识。

3.尽量将实际工程的物理现象用基本的数学语言和模型给学生描述,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基本波浪理论、结构力学和数理方程等理论知识思考和解释海洋工程中的物理现象,进一步探索其中有意义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篇10

一、教学现状及难点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体会及与其他教师的经验交流,认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在教学上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理论知识概念抽象,缺乏学习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学生难以理解;2.取材不当,以低端数据库系统平台为基础,如FoxPro,Access等,对大型数据库系统服务器的管理和应用涉及较少,无法培养学生个体的职业能力;3.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多样性教学手段,与学生缺少互动;4.考核机制不合理,理论化的应试不能反映出学生的掌握能力;5.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但整个实践过程不够系统化。

同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也是程序开发,网站后台构建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分析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教学中的难点,实施基于项目化的教学方案,就教学标准、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落实

“项目化”教学应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在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逐步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但这不应只是教学方法的改变,要真正意义上实现“项目化”教学,离不开前期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也不能和后期绩效考核脱轨。现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将该教学方法落实到位:

(一)学前岗位调研,确定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是通过对应的工作岗位来解决,所以在进行数据库课程教学前首先要进行市场岗位的调研,分析在哪些行业中会大量应用到数据库技术,而各行业的又有哪些不同的需求,确定毕业生在就业领域中对该技术的掌握要求程度,根据专业的性质及从事的岗位特征来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目标,从而明确课程的定位,合理安排课程的课时数及进程。

(二)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强化课程的结构整体设计。

开课前必须由任课老师集中讨论、确定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大家对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结构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课程项目载体选择是否合理。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任课老师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并不定期的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从教学方法、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研究,摸索出了符合实情的教学模式。

(三)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实现。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综合使用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项目驱动与团队合作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促进知识的加深和迁移。指导学生分组设计完成不同系统的开发,其中强调系统的开发要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形成系统模式,让学生参与整个系统实践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步骤,最后由其他同学和指导老师来评价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四)优化教学内容,开发“1+N”课程包。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强化基础训练,使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在实施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时,开发“1+N”课程包,包括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到应用开发等方面。“1”既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工具软件的操作,SQL语言、数据库的设计等,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教材实现;“N”为拓展知识能力,可以包括软件工程、关系数据理论、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Designer)、ODBC管理,这部分知识点需要在教师的点播下让学生自主完成。

三、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考核方式要多样一些,应将考核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检查“学生会做什么”,建立一种全新的创新教育激励机制,我们可以将成绩的组成分为平时的上机任务的完成占30%、随机抽查题源的操作测试20%、具体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开发占50%等。 为了避免在分组的设计任务中,有的同学不积极参与,要求每组同学在合作的基础上,最后上交组员分配表及负责的任务的分配说明书一份,概念设计中的E-R图,数据库文件,实验报告各一份等书面材料,这既能促进小组内部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项目设计后,不但要形成软件,还应鼓励学生撰写相应书面报告,在报告中阐述其设计思路、运用的知识及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