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2:0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71-02
笔者在通读了红皮书后,又结合大学生发展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内涵的理解是: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当不仅是专业人才,还应当是通才;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技术,还应有实际的操作能力;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不仅是合格的专业人才,而且人品好,德行高,是有社会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的公民;思考、交流、评价、判断的能力良好,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在一定的领域进行创新;等等。
一、当代大学生应当全面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科技和知识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
现在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相应地对劳动者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一样的要求。大学生光靠上大学学到的知识、技能去应对生活和工作,已经不大可能。社会要求其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且终身学习,遇到变换的环境能够灵活适应,有着很好的学习能力、会思考、能变通,综合素质良好。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知识爆炸”,整个知识体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科技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有识人士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须用科技人文科学来缝合。[1]于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势必会有所调整,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会更加严格,对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养成更加重视。
(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著名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20世纪,大学确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是以政治论为基础。[2]强调认识论的人,在他们的高等教育哲学中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故推崇自由教育,即偏向于通识教育。持政治论观点的人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深远影响,故其主张进行专业教育,认为培养社会上的有用人才比较重要。高等教育的两种哲学在历史上交替占据统治地位,经验即历史表明,当两者相互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它们各自都会得到繁荣并发展。[2]从全球来看,追求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一致追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的同时,问题更加显现,主要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不尽人意。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刻不容缓,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大学生应当追求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人才,应当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永恒主义代表人物赫钦斯道:“一个公民或一个国民的职能在各个社会之间,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人,作为一个人,他的职能,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个职能就来自他作为一个人的本性。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只要存在着一种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目的就都是一样的,就是把人作为一个人来改善他。”[3]大学生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作为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逐渐去完善自己,这是一个人的责任所在。此外,马克思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终极目的,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执意追求。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意义更加非同一般。而通识教育本质上同样是旨在注重理性的开发,目的即是使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成为尽可能完善的人。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是大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历史形成等原因,较偏重于专业教育。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专业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它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与职业教育有类似的地方,主要是培养人做事的能力。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承担的重要使命,然而在高等教育中,如果过度重视专业教育,就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养、思维上表现得专业情趣过重,从而难以成为适应性强的社会人才。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校长科南特指出,单单获得知识、发展专门技能和专门能力并不能为理解奠定宽厚的基础,而理解恰恰是维护我们的文明的基本因素。他说的理解,即是除了专业外的东西,你也要懂,不能只懂专业,不能片面发展,要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运用中能做到融会贯通。书中建议大学生学位所要求的16门课程中,应有6门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这6门课,至少有一门属于人文学科、一门属于社会科学、一门属于自然科学。高校教学知识结构只有安排的合理化才能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理论实践结合,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社会上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大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眼高手低,实际工作能力欠缺,这不能不说,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需要完善的地方。这样的一些报道总是很多,说许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并不被企业认可,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工作技能,其主要原因还是与社会脱节。笔者认为: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可以借鉴,上午进行课程学习,下午安排社会实践。进入高校的学生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工作,把学习与工作结合,更能够让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同时可以按照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有选择性地学习,而不是学校的填鸭式学习。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有意义的适合于我们的一些做法,多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个大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是第一位的。其次,大学生在大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学习,要学习知识,促进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再次,要多了解社会,多参加劳动和实践,要注重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精神。另外,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拥有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需要依赖于课程改革,应当实行通识教育的方式,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德育;(2)中国传统历史文化;(3)西方语言文化;(4)数学和自然科学;(5)社会科学;(6)体育;(7)美育;(8)劳动和其他的社会实践等。[1]只有合理的课程安排才能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四)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健全人格
对大学生的教育应该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但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问题颇多,倍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社会调适能力,即理解他人、对他人的需求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并且礼貌周到;第二是自我调适能力,即了解自我,镇定从容地应对各种具体情况。高等院校需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测验,分析和研究其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高校应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格发展,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五)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多方配合,需要长期以来的努力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需各方配合的系统工程,而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红皮书中写到,对公民的教育当然不能只在正规教育中进行,因为未来公民的培养主要在家庭、教堂、大街或游乐场;但是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不能不尝试改善公民素质,因为我们整个生活的福祉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我国大学生的成长同样也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社会环境。此外,在大学生的培养上,家庭也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特别是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上。书中也谈到家庭是最主要的道德教育力量。各方合力的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在研究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及其家庭状况,研究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资源,来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结语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高校恰当处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把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造就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另外,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保障也是至关重要,只有转变了教育观念,社会上有良好的环境,才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建忠.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篇2
【论文关键词】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殚精竭虑的事情,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同时也是依靠人去做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的认识,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从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到近代的费尔巴哈等一大批思想家都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他们都把“人”扔到人生活的社会之外去理解,因此,“人”在他们那里是一个看不见的抽象物。WWw.133229.CoM只有在马克思那里,“人”才真正显露其面目,“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而这一切,都应在人的实践中得到理解。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有效性。由此,也才能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有着比较科学的把握。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正是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据。因此,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正是劳动“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就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从中,可以这么认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发展也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诚如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也表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表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是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所讲的人并不是栖息在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类”和“种”,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个人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的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任务和主题。时代的任务和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因而重新审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误区。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以远期目标代替阶段性目标,造成目标的高不可攀与远不可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预期结果。由于我国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教育目标也要求高度的保持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常常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代替,按照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要的要求来实施任务。这样目标的设定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阶段性特征,使得目标高不可攀,人们失去信心。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归属上:片面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过分强调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目中无人”,使得工具性价值发挥到极致,忽视其目的性价值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教育中,存在着把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人为的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集体主义片面理解为反个性、反个人利益的整体主义,甚至贬斥个人欲望、利益、自由。这种过分强调集体、社会、组织,淡化了个人;强化了个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抑制了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不恰当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化、精神化的需求,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使思想政治教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单纯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特能动性、缺乏创造自为性的“自然动物”。受教育者的过于客体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疏导人心理、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严重地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确定上:只重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隘,陈旧。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其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十年一贯制,教育周期长、信息量少,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教育。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忽视其智育功能,使其内容空洞化。同样,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转折的关键时期,相对大学宽松的人文环境赋予学生更为强烈的成熟追求,进而也使得他们对于自身个性人格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渴望心理。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培养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因此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的安全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压抑个人的发展。
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施上:唯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途径单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仅仅归附为“传道”即以强制灌输为中心。灌输教育方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即向大学生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些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再加上说服教育法运用不当,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削弱。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要创新。要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价值中的高层次需要,只有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人更好的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每个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2.方式要得当。多样性、互动性的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追求个体生命自然而和谐地发展,促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传统做法,更多地采用民主讨论的方法、平等交流的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之中,增强现实感、亲切感、吸引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唱主角。
3.结合要紧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想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教育与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光靠正面灌输是不够的,必须结合运用管理手段,以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思想教育工作为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舆论支持,而管理工作又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法律支持,二者统一于管理系统之中,共同推进目标的实现。
篇3
关键词:信息素养;物理学;毕业论文;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刘婷婷(1978-),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孙海滨(1974-),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泰安 271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0GG04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75-02
信息素养是人们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它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1]是人们成为信息化社会中独立的终身学习者的关键。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及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整理、评估、利用、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将所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发能力。[2]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了获得最佳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必须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即实施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学科的专门信息素养,是高等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3]
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有效的一个现实途径。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物理学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交集。[4]在物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要素有机融入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资源中,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信息素养教育,以满足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迫切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5]
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以物理学专业为例
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重要学习环节的毕业论文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是全面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指出:“论文内容可以是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或应用开发。论文应具有完整性和一定的系统性,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比较充分的调研,分析具体,结论可靠。提交的论文应符合通常科技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内容基本正确。对论文的评价重点是学生的学风、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因此,结合物理学专业特点制订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将信息素养能力纳入自身能力建设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而得到不断的强化,并最终成为保障其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7]
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总目标是在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的同时,促进信息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具体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策略,学会运用专业数据库,具备检索物理学专业信息的良好能力;二是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并选择有益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会在所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学术创新;三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遵循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信息道德;四是在答辩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递、交流信息。
二、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这种渗透式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术素养,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1.通过论文选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是教师科研项目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题。例如,与教师科研项目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一维三原子链的晶格振动分析,一维线性谐振子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计算,相互作用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航天器变轨过程分析,光学涡旋的产生及衍射特性,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研究,光学实验中的图像处理与应用,等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增加科研实践机会,拓展物理学专业知识视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能力,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可以从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自主选题,也可以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选题。无论如何选题,都是以大量信息为基础的,充分利用信息,善于捕捉为己所用的信息,了解课题的学术意义、学术创新和国内外最新进展,就会大大拓宽研究思路。[8]
在论文选题过程中,课题检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题检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物理学专业数据库的检索途径、方法和技巧,如学会熟练运用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等中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了解SCI、EI、ISTP、EBSCO、IOPP、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IEEE Xplore等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文献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课题检索,掌握文献检索知识,丰富信息知识,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信息能力得到发展。
2.通过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在确定好论文题目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与课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课题在一定时期内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9]
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教师要指点学生注意文献资料的新颖性、价值性和真实性,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筛选、评价所获取的信息资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并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完成文献综述。当然,本科生的文献综述只要能够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述评即可。文献综述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充分了解课题的全面情况,把握课题的发展规律,熟悉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事该课题工作的主要学者的成就和水平;[10]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检索工具的能力以及根据主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文献综述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士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第四,文献综述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抄袭现象,便于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3.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占有的各类信息资源,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在综合归纳材料、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各个细节,如要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结构:一是论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中英文摘要、目录;二是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三是附录;四是致谢。在开始论文写作前,要列出论文的写作提纲。写作提纲要提纲挈领、主次分明、组织合理。在写论文的主体部分时,要注意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衔接自然、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格式规范。论文中的论据应该真实可靠;论证要合情合理;论述要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结论与全文观点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4.通过论文答辩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专业信息素养能力
论文答辩是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由答辩委员会就论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及修改意见的过程。论文答辩是学生展示、交流毕业论文成果及学业成就,检验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对所写论文的认知程度,对物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运用论文观点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文中创新点的解释能力。
三、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整合是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是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整合。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信息知识,拓展信息视野,锻炼信息能力,培养信息道德。因此,毕业论文写作既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创新、信息交流、信息伦理等内容渗透到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文献查阅、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文献综述、论文提纲与结构、论证方法、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图表处理、论文撰写与排版、文献引用等。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自己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信息能力,发展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享各类信息,充分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11]
参考文献:
[1]Abdelaziz Abid.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http:///IV/ifla70/papers/116e-Abid.pdf.
[2]Tingting LIU,Haibin Sun.Analysi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Modern Applied Science,2011,(5):227-231.
[3]孙平,曾晓牧.面向信息素养论纲[J].图书馆论坛,2005,(4):8-11.
[4]黄波,殷玉华.信息素质课程教学设计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J].图书馆杂志,2010,(6):57-60.
[5]杨晓光,王丽娟,安秀敏.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运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3):93-94.
[6]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J].物理与工程,2011,(4):3-26.
[7]符勤.嵌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学案例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4):89-92.
[8]戴艳阳,钟晖.信息素养培养与文献检索课和毕业论文的关系[J].中国冶金教育,2009,(5):80-81.
[9]王琪.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49-52.
篇4
【论文摘要】构建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对于完善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剖析了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关系,进而结合各阶段学习内容,提出了构建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设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2010年到2020年的这十年时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高校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鉴于此,构建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对于完善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目标定位
(一)职业生涯规划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在西方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早在20世纪初,美国的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Frank Parsons就开始对职业生涯展开研究,他在职业指导活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人-职匹配”理论成为职业生涯理论的开山之作,其后,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纷纷对这一领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并对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模型、家庭职业的平衡、职业兴趣、职业人格特征、职业环境、职业锚等,其理论大致经历了职业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辅导、生涯发展与辅导三个阶段。
简言之,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因此,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身资质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根据主客观条件制定出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1]。
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和学校相结合,在对学生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实践训练的一个过程,帮助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真正了解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目标。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目标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个性化、系统化、长期化的连续性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其目标是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大学学制安排,开展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较准确的把握与定位,同时促进学校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和完善,具体而言[2]:
1.帮助学生自进入大学起就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专业定位;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学习观、就业观和职业观;
3.帮助学生确立大学各个阶段成长、成才的目标和任务;
4.使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能够稳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促进学风建设;
5.帮助学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有更好的起点和追求;
6.追踪职业发展变化,动态了解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变化,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变化,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个人全面发展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奠定了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潜能和才能等),人的能力的发展是提高个人素质及全体国民素质的需要。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能力只有在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人的社会性使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得以施展、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中。三是人的个性的发展,是指人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发展个性就是发展个性才能,发展独创性和个别性,培养独立人格。
大学生全面发展,是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与社会进步的结合,即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之中,不仅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还要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力争做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个人全面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旨在帮助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真正了解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较准确的把握与定位。因此,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全面的定位,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施展才华,激发自我塑造意识,促使自己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创造社会价值。
三、构建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职业生涯理论家舒伯(Super)以人的发展阶段为基础,强调选择是一个历程,而非单一的事件,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成长(growth)——兴趣、能力阶段,探索(exploration)——明确、 实施阶段,建立(establishment)——稳定、进步阶段,维持(maintenance)——更新、改革阶段,衰退(decline)——减速、退出阶段。 转贴于
南京审计学院马德林等(2010)认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体现针对性、务实性和前瞻性,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成长过程、学习过程,采取全程、动态、跟踪式的职业生涯设计辅导,并结合大学学制和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以本科学制四年为例,对应各学习阶段,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划分为:专业思想辨析教育(大学一年级)、学习目标定位教育(大学二年级)、成长目标指导教育(大学三年级)和就业目标选择教育(大学四年级),并详细勾勒出个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不过,笔者认为,以本科学制四年为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可以在整合各阶段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进而划分为: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二年级的专业基础学习定位指导教育、大学三年级的成长目标指导教育、大学四年级至毕业后初期的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二年级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低年级阶段,该阶段的职业规划指导教育主要是思想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进行学业规划。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在新生入学伊始,做好新生入学和专业学习教育,帮助学生认知、认可专业内涵,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适应大学学习方式,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明晰本阶段学习目标(如顺利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同时通过人文通识教育和学术讲座,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另一方面,还应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文体活动、人生励志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施展才华,激发自我塑造意识,丰富知识储备,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此外,笔者认为,新生经过一学期的洗礼和适应,可以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伊始适时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在全面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职业生涯理论知识,为个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等现象,笔者还认为应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灵活的专业学习机制,在该阶段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资质,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学习,既要鼓励学习优秀的学生转入其他专业学习,满足其专业学习欲望,又要引导学习困难、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的学生改换至其他专业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他们在完成上一阶段学习目标、比较清晰地认识专业知识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势必面临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的抉择,进入职业蓄势阶段,亦称为冲刺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应围绕职业蓄势这一主题,通过介绍、分析不同就业去向的形势,指导学生合理调整生涯规划,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更为清晰地目标,认识社会,全面发展各种素质,为后续的毕业夯实基础。
大学四年级至毕业后初期的就业指导教育,一方面既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通过职业测评,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认知,确立职业选择,分类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在毕业后初期,不仅要积极帮助、指导未就业学生就业、创业,还要适时地协助已就业学生进行心理调试,适应新环境,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
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过程中,高校应结合优秀学生群体、普通学生群体和困难学生群体的需求和特点,从横向分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以按年级阶段划分为基础的纵向指导相互结合,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体制[4],同时亦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侯德勤.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力[J].凯里学院学报,2008(2):118-120.
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大学生;人文关怀
校园文化对校园个体素质的发展起着激发作用。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使校园的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交流中心,是大学生求知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这里追求文明和进步,追求科学和民主,这是一种智力和心灵的活动,是一种净化和提升。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倡导“人文关怀”,主张对学生本身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重视对学生心灵、情感和生命成长的关怀,强调服务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求图书馆人用高尚的育人情怀,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服务和引导,帮助学生追求真善美,把大学图书馆建成既满足学生文献信息需求.又关注学生精神和心理健康、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校园文化中心.充分发挥图书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功能。
l大学图书馆服务主体——大学生需求分析
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是大学生.其人文关怀应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群体特点.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文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首先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希望成才的愿望日益强烈;然后是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学习环境、发展机会.对自己的受教育权、参与权、知情权等合法权利的保护有迫切需要。服务对象呈现的新特征和新变化,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提供服务。大学生需求变化大致归纳为以下4点:
(1)学习发展需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青年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学习、追求成功、盼望成才。近年持续升温的考研、考证、过级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2)人格完善需求。人格完善指气质、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具体表现为:讲文明懂礼貌,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有健康的心理,能承受挫折;有进取勇气、创新精神等。这些需要虽然学生不直接表达出来.但其价值取向已经反映出他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并力图成为人格有魅力的人。
(3)人际环境需求。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有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集体,渴望和谐的人际环境.期盼自己通过社交展现才华.产生友谊,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承认,获得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4)权益维护需求。高教体制改革使交费上学成为现实.校方与学生的关系有所改变,原来是国家出钱培养大学生,现在是自己掏钱接受教育.成为教育的消费者。作为教育消费者,其强烈的成才愿望、公平意识以及性格和需求的多样化对学校传统管理提出了挑战,要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呼声日益强烈。
2 人文关照——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来完善服务体系
关照以上学生需求变化.大学图书馆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需求.才能体现出工作的真正价值。服务要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展开,建立一种充分体现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服务塞旨的服务体系。尤其是当前,要尽量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
2.1拓展服务领域
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是对学生最根本的人文关怀。面对学生日益变化和提高的需求,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变化服务模式,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强调及时、完善、全方位的服务。图书馆应根据社会发展动向,根据学生关心的热点,及时更新、丰富服务内容,保证服务活动充满时代气息,始终吸引学生;保证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
2.2优化服务环境
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并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大学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中心,理应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智慧和力量。我们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物质环境整洁优美、舒适和谐。让精神环境、人文环境、学习氛围自由宽松、神圣高洁。使图书馆集环境美、藏书美于一馆。叉集心灵美、语言美、仪态美、风度美于馆员个体一身。充分体现一切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现代教育服务理念。
2.3提升服务品质
从教育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思考服务。大学生的思想、心智、身体都处于成长发展期,需要更多的理解、关心、呵护和引导,独生子女、就业竞争、人际关系等,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很大心理压力和思想影响,他们常常感到迷惘无助,无所适从。教育者的作用,就是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增强斗志。实现个人发展。大学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要求馆员具备种大学教育者的教育情怀,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也就是说,图书馆的任务不光是传递知识与真理,还要求它有一种感化、教育全体学生、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服务学生就是最好的体现。在日常管理服务中。应时时、事事把竭诚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放在心上,处处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标准和尺度检查我们的工作。我们追求这样的教育服务,但我们缺的恰恰是站在教育高度看待-的服务意识,缺的是从服务走向爱。
一个学生,如果初次借书就领受工作人员态度恶劣、水平低下,他对图书馆的兴趣必定大打折扣。所以,服务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升服务品质,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强调爱,以此树立并规范我们的教育服务形象。服务是最基本的,而爱则是教育良知,是用一颗爱心,一颗善良的心,去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温暖,感知善良,才能真正让我们的教育服务受到欢迎。
3人文关照二——坚持公平公正以维护大学生权益
高校收费并轨后,自掏腰包上学的大学生成为教育消费者,其权益意识逐步增强.追求“物有所值”的教育服务。2003年,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区某,认为自己是教育消费者,学院是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经营者,而学院在收取费用后,提供的服务存在诸多问题,遂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学院告上法庭。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宗高等教育消费索赔案,值得我们深思。
大学生权益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而享有的特殊权益:如使用权,是指大学生充分合理地使用学校教育资源的权利,如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知情权,是指大学生对学校基本情况有全面了解的权利,如规章制度、发展状况等。当前,大学生权益侵害主要有:教育资源匮乏、有偿使用的使用权侵害;教学质量、服务质量的基本权利侵害;还有教育管理行为对大学生权益的侵害,如不合理、不合法的规章制度等。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就应该尽可能实现学生的愿望、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的教育资源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学生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种文献信息服务,因此,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从管理到服务,都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要尽量消除限制,实行全开放服务;要重视学生的信息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方便使用权,切实改变管理和服务。把不便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读者,为学生提供完善便利的服务;要加强馆员的培训,培养敬业精神和乐业精神。严格考核馆员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使学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4人文关照三——关注就业热点为学生排忧解难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感受到了就业的严峻形势。在关系到自身前途与命运的人生重大选择中。毕业生急切盼望指点。尚未毕业的也希望未雨绸缪,早知早准备。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急剧增强。
当前,虽然有些高校已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但是。图书馆仍然能够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力所能及地协助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如利用图书馆的人才、信息资源优势,从书刊、报纸、数据库、网络等渠道充分挖掘相关信息。建立以职业领域技能素质、成功人士择业就业、创业典型事例和数据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职业设计指导数据库”供学生查询;又如推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项目,大量提供就业指导书刊资料,搜集就业指导专家、学者教授、成功企业家、公司高级经理人等各界知名人士针对大学生就业困扰所作的相关分析,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热点难点进行剖析。为毕业生提供权威、翔实、全面的就业指导等。总之。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大力弘扬青年创业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观念。
篇6
关键词文检课;科学道德;人文精神;文理兼容
【中图分类号】G640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予以培养和提高的,两种教育的融合特别是在课程中的渗透,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1、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和方法
高等教育的终始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需求。人的全面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物质创造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上,也体现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结合上。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一切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两种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其人文精神。两者各有侧重,不可或缺。科学教育使人求真,人文教育使人求善、求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全面发展的标志。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和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等途径予以实现。哈佛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人文学科几乎占了一半。理工类学士学位必须修习的课程中人文学科占了25%,主修人文学科的专业课也仅占40%。由此可见,国外著名大学中人文教育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我们还应该看到,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文精神,而科学教育中同样蕴含有人文精神。所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发掘,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共同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和自然,将有利于他们对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领悟。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文检课中的融合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简称文检课)作为一门公共课,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是与英语、计算机同等重要的工具性课程。但是,文检课却没有受到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同等的重视,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课程本身的局限。笔者认为,文检课不应过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借此凸现课程的价值。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在文检课中得以实现。首先,文献检索学是一门科学,则必然有其知识内涵,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文检课是科学方法课,学生可以掌握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学习”,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文检课对大学生进行的主要是科学教育。同时,大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更为自觉地从课堂以外的途径,能动地学习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为成为社会需要的、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点的,富有主体性的人才而努力。
大学生学习知识主要凭借兴趣,他们关心环境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社会及科技问题,现代著名作家、作品以及古典名著,艺术与美等课题也始终让大学生们着迷。在文检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自己真正有兴趣探究的课题,在遵循认识规律和文献检索与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自行探究,形成自己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观点。
3、文理兼容是文检课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方法
季羡林教授指出,21世纪文理不分家。近年我国高校非常重视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以清华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理工院校纷纷设立了人文学院,开设人文课程。同样,文科学生也需要吸收自然科学的养分,接受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熏陶,借鉴科学思维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相通和融合。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了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就等于拥有了两者相通的钥匙。文检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并且反复强调这一点,强化学生的认识。具体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实现文检课中两种教育的融合。
3.1激发学生利用文献检索技能进性科学探究的动力
大部分学生在学文检课以前,对课程的了解均十分有限,对为什么开课的理解也很模糊。因此,在开课伊始教师应该对课程的全貌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阐明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及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查找和利用能力是信息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评价能力也是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文检课教学中应该补充的内容。当然,要激发学生学习文献检索知识,掌握文献检索技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仅靠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学生亲手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的实践,方能够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快乐。引导学生对检索课题自行探究,运用数学和逻辑等科研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推理,总结课题发展的规律,预见其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据此撰写出课题综述或述评,得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检索报告和论文是文检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
3.2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
文检课的前期课程,除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外语,还应学习哲学。用科学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来指导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的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念就是实践。所以,学生必须在掌握科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检索实践,掌握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和技能。检索实践既是检索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是辩证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判断检辩证思维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检索实践过程中有判断过程,需要判断检索类型,根据课题判断适用的光盘型、网络型和印刷型的检索工具,并且加以选择及综合运用。检索实践也存在科学的推理,需要运用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新颖性、真实性和适用性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利用文献检索的结果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3.3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
文检课教师需要主动自觉地学习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学才不至游离于改革的总体规划之外。建构主义是切合文检课教学的理论指导。该理论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文检课教师设立的问题情境,可以与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活动的过程完全相同。同时采用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协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由于存在有学科和专业的障碍,文检课教师并不总是万能的。通过协商与绘画进行的思维碰撞,始终存在于文检课的师生之间,从而可以是双方不断的修正错误,接近教与学共同的目标。教师应改成拿高分利用获取信息技能上的优势,在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检索技能的同时,有目的的学习各种学科专业知识,给学生树立一个不断学习的榜样。这样学生可以从课程当中,从教师身上,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学到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3.4 教师人格的力量
文检课教师同样是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同样担负有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事实证明,教师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启发学生与之进行思想交流的热情和方法,现代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些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对其产生综合的影响。不能想象,一个本身即认为文检课可有可无的教师,会教出有活力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从事文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热情,才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自己也会从中得到强烈的满足感。
4、 加强哲学教育和德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4.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如上所述,哲学是文检课的前期课程。与之相应地,文检课的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自觉运用。通过文检检索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实现人的认识与实践的相互统一。文检课应用“引导-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逻辑思维方法,也离不开形象思维方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方式,设计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运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对该课题进行纵横比较,宏微兼顾地思考和实践。最后,在合理利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积极有效的联系,始终参与学生课题调研的全过程,并且给以适时适当的点拨。作为文检课的教师,应该自觉运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组织教学,妥善处理重点与一般、普通与特殊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的关系,以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4.2科学道德教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高校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包括科学道德教育。科学道德主要表现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待科技成果利用的严肃态度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在文献检索实践过程中,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规范的检索报告格式,学生要对检索过程做准确、详细的记录。这样既可以揭示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的情况,又利于总体的意义建构。学生会意识到求知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投机取巧也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利用文献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合理使用他人成果与创新的关系。鼓励学生,敢于而且善于在总结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文献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调查结果、观点等)应在论文(及综述)中予以明示。潜移默化的科学道德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可以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课题调研,以培养与人协作的精神,这也是科学道德的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1肖峰.论两种教育的融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0(2):58~64
篇7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将是世界与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接受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意义重大,他们在了解奥林匹克文化悠久与博大的同时还可以继承它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知道这个世界需要更干净、更人性性、更团结。
现代意义的奥林匹克运动包涵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它的精神文化对于大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其主要精神表现为:参与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和平精神、奋斗精神。奥林匹克的精神文化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巩固和促进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特别是能够对大学生的负面的价值取向起到极好的引导和矫正作用。当代大学生处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并且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从易变到定型的时期,是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客观因素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的,因此,加强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奥运会是通过竞技的方式来展示最高水平的力与美的盛会,其实质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人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当今大学生具有参与性强,情感丰富,悟性很高,热爱体育的特点,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和渗透对于矫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价值偏向、树立其全面发展的观点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有利于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奥林匹克文化蕴涵的“了解、友谊、团结”精神,能化解“自我中心”,消减个主义。在激烈的竞争和较量的背后,奥林匹克运动显现的是人类理性的光辉和对共同价值的追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奥林匹克文化进行揭示宣传,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境界,纠正个人主义的错误价值偏向,最终确立集体主义的观。
3.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全社会的运动,提倡重在参与。有了积极参与的意识,再加上公平竞争的精神就使得奥林匹克运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可以鼓励人们超越自我,推动社会发展。这一点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即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公正平等,它是人类社会竞争的典范。竞争,特别是公正的、平等的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发展潜力。善于竞争和敢于竞争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竞争激励的现在,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这对大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有不可代替的意义。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与奋力拼搏的精神。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是在向世人们昭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尽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人的奋斗如运动场上的追求一样是永无止境的,对大学生而言进行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正好顺应了这一教育要求,使大学生在磨练中,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锻炼自己了的意志,培养了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品质。
5.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尊重他人与团队合作的精神。现代社会既需要竞争精神,也需要合作精神。既要善于凝聚人力和人心,也团结众人的力量去努力和奋斗。善于合作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基础。因此,向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特别有利于培养其尊重与合作的精神。
二、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的教育的途径
1.开设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专题课程。现在我们正在接受和门课程的教育,从中了解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十分曲折,知道它从产生到现在如此辉煌的不易,这对大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有直接的教育意义。
2.体育教学注入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结合起来,与学校运动会结合起来,与学校群体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
总而言之,大学生加强学习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的形成,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发扬公平竞争精神和奋斗精神,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大学生锐意进取的精神。
奥林匹克文化在高校的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我们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正在接受《奥林匹克文化赏析》这门课的教育,不能说这门课对我们的人生到底有多么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从这门课中学到的不知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些知识,更体验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现实存在性,不得不说,奥林匹克文化不是我们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学得完的,它所包涵的精神内涵,对一个未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讲,有百利而无一害,这就是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孔繁敏等.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曾卫平 燕成 普通高校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价值意义[j]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2009
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文素质;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99-02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强调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新型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对学生的专门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及应用意识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一步深入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举措,为社会、为各行业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较高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卓越人才,已成为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卓越计划”培养目标中提出:卓越工程师首先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
正如建筑大师梁思成所说:建筑师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作为复合应用型人才需要拥有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它既包括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包括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因此,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卓越人才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手段
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拥有合格的文化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更应具备合格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竟争环境下,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衡量标准。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品位的人格修养,更能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力、适应力和战斗力,从而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形成大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
人文素质教育传授的主要是人文、史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这一类学科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非逻辑思维方式即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有效的填补和交叉融合,有助于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同时,人文素质教育对升华大学生精神领域、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拓展思维方式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助推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创新素质的培养实质上是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仅仅依靠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不可能真正满足需要的,还必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有效的手段扩展知识体系,丰富知识结构,助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科技卓越人才,教学任务大部分着眼于就业机会较多的理工科专业和与实际工作中相关的专业技术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不例外,他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普遍认为在社会和各个行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仅有掌握一两门实用的专业技能才是当务之急。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大部分情况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辅措施,作为活跃课堂与促进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途径和手段,作为培养大学生课外活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助推力。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过于简单
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被列入必修课范围的课程主要是“两课”,而体现其他人文素质的课程更多地集中在选修课之中。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将远远低于必修课程。另外,学校在人文课程的设计上也普遍存在内容相对简单化的情况,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和全面发展。这也将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与技术教育不能相互补偿协调发展。
(三)科技发展给人文素质教育造成困惑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趋势促使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偏爱,致使大学生将学习的兴趣主要集中于应用型、实用型的学科上,而忽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方面人文学科的学习。另外,大部分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看的更多的是:与所需岗位的专业是否对口,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是过硬,专业成绩是否优秀,计算机等级是多少,英语是否过了四、六级等等,而不太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用人单位的这种用人观念,将会误导社会、学校、学生和学生家长,导致社会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忽视,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和学习态度。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巩固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
一所高校要发展要进步,不仅要追求科学文化的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强实力,更要有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应注重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为此,迫切要求我们改变重技术、轻人文的传统教育观念,改变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科学教育“补充剂”、“增色剂”的观念,改变片面按照市场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建立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全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素质教育。
(二)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谈到中国高校建设时曾说:“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趋向和行为规范有直接或潜在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兴建校园人文景观、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实施素质拓展计划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考风、教风等,为优化学生素质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采用鼓励和自主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其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目标,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在“两课”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合理地增设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并及时更新、调整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设置和授课计划,真正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课堂教育与实践训练的相互融合
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育形式,还必须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首先,学校应该积极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真正的将人文社科知识“内化”于心,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准备。其次,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行业、深入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实践经历,拓展知识领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应用学习成果、了解社会、熟悉行业、适应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能给予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另外,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社团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课堂教育与实践训练相互融合的有效方法。
(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性、引领性的作用。作为老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应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起到积极向上的引领作用。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人文社科类课程的专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有意识的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职业道德、自主学习、综合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的目的。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一方面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现有教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和进修工作,通过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适当引进人文社科类专职教师,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力量,充实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为指导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奋斗历程,需要全体师生乃至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卓越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重庆科技学院教改项目资助(No.201162)
参考文献:
[1]王苏华,张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59-61.
[2]张涛,郑祖强.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3):73-75.
[3]王静.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颜玲,肖小聪.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30(2):94-97,101.
[5],张好徽.浅谈“卓越计划”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4(4):82-83.
[6]江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术道德 问题与策略
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仅败坏了校风和学风,扭曲了科学至上的学术准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重视与加强大学生的学术道德进行规范,是高等教育而临的一项紧迫仟务。
一、大学生学术诚信的内涵和现状
(一)学术诚信的内涵。
学术诚信即,学术态度要诚,学术行为要守信。就大学生而言,学术诚信主要体现在考试纪律的遵守,科研论文独立完成、不存在抄袭、剽窃。南京林业大学的陈勇、孙松平把目前我国大学生学术失信界定为:平时作业、毕业论文抄袭、考试作弊。还有的学者对大学生学术失信的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获取高分或某些特殊的证书为目的而违反公平和公正原则的任何行为,比如:考试作弊、作业抄袭、剽窃等。
(二)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现状。
1. 修改或伪造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是获取科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任何研究,要想获得科学、客观、可靠的结论,都必须尊重实验事实,大学生认真做好科学实验,不仅仅可以获取客观、可靠为实验数据,而且有助于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的分析问题能力。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往往缺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不愿做枯燥的、艰辛的实验或调研,以敷衍应讨的态度对待实验,致使无法得到合理的实验数据。为了顺利完成功课或者论文,只好“借鉴”他人的实验数据,或者依想象,轻率地修改、伪造实验数据,蒙混过关,搜索同类的研究成果,然后将别人的数据、图表略作修改就变成自己的所谓“结论”。
2.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当今学术界反映最强烈、最为严重的学术诚信缺失行为就是抄袭与剽窃行为。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学术蝗祸”。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抄袭别人的科研论文,不研读书目,不认真开展相关研究,东拼西凑,应付了事。甚至直接从网络上直接下载,稍加修饰直接上交或者发表。
3.杜撰参考文献,不诚实地利用他人成果。学术研究只有建立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他人成果和思想精华,才能做到推陈出新。在论文的结尾部分注明所用成果的出处,不仅体现了作者是否尊重参考文献的所有者以及是否具备起码的学术适德,而且也是为后续研究者研究提供检阅资料的方便着想。有些同学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没有端正学术研究的态度,对待论文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列出并未阅读的参考书比对参考文献做“伪注”。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管理的滞后性。
高校扩招后,学生规模扩人,教师承担的任务骤然增加,由此造成了教学管理上的问题。一名指导老师需要负责几十名学生的科研学习,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配备指导教师,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科研工作上的茫然无助和措手不及,在进行科研创作中缺少领门人,这种茫然让他们只能把目光聚焦在电脑上的沾沾凑凑,其科研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二)学业评价制度的片而性。
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提高学习水平的保证。然而,我国目前大学生学业评价却存在只重视考试成绩,无视或者忽视科研激励和科研创造,学生的奖励措施中也很少涉及到科研方面,学生的科研激情不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不强,科研成果不佳,科研行为不当等问题随之而来。
(三)大学生学术失范的惩戒机制不到位。
可以说,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各种学术不诚信行为,除了对考试作弊有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外,国内高校基本停留在对科研诚信问题持宽容态度,甚至学生自身对学术失信问题不当回事,调查中大学生对其论文抄袭的原因是因为不懂得引注规范,有部分同学表示是受老师、教授抄袭剽窃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不是专家教授,没有学术责任。
三、大学生学术失信的矫治
(一)培养大学生学术诚信精神和责任意识。
改变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必须把大学生纳入学术共同体,承认大学生学术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大学生学术诚信精神和责任意识。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学术诚信规范;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大学生加强自身学术道德修养。
(二)建立大学生学术诚信的激励机制。
对于大学生学术失信者而言,学术道德己经不再具有价值和魅力,只是实现自身私利而不择手段的工具,学术道德已经失去了己有的激励作用。因此,建立大学生学术诚信的激励机制迫在眉睫。一方面,高校要改变教育理念,把大学生纳入学术共同体的范畴;另一方面,发挥教师的学术诚信示范作用,使教师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楷模、效仿的榜样。从而激励大学生成为学术诚信的坚守者与捍卫者。
(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学生学术主体地位。
对高校来说,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核心应是以大学生为本。在学术方面,也必须尊重与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始终未把大学生纳入大学生学术共同体的范畴,导致大学生没有承担学术诚信的责任与义务。大学生缺乏学术理想和学术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大学生学术失信的始因。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新视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65-02
一、前言
随着教育的进步与改革,我国的党和政府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指导力度。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的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已由单纯地“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向“作出贡献”转变,部分高校也将社会实践列入培养计划的必修环节,为社会实践制定了学分,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新视野下社会实践的内涵及体系结构
1.新视野下社会实践的内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属于广义上的社会实践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的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于创新的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人类实践活动的普遍性。只有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视野下出发,才能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质,并以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的满足作为根本标准来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即是只要是满足人类实践活动普遍性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特殊性的大学生活动都应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畴,并依托学校情况构建适用的体系,这就是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的新视野。因此,本论文将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工、理、医、管等门类的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中明确规定的属于新视野范畴的社会实践实施情况,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基于新视角下社会实践的普及程度。
2.新视野下社会实践的体系结构。
三、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1.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培育全面发展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的大学生,就是祖国最重要的人才储备。因此,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系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还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息息相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其中,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国家社会基层的全方位了解,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育情感、磨炼意志、锻炼行为,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能将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大学生的学习性实践、成长性实践和社会化实践。社会实践是高校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可以根据实践中得到的反馈信息检验和反思现行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推动高校教学向现代化发展,与社会更好地接轨。
3.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一是可以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宣传党和国家的思想、政策、方针;二是深入基层,运用自身所学,为广大群众带去知识普及和科学技术。
四、广西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培养计划分析
通过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各年级专业的本科指导性教学进程及学生访谈中得出以下分析。
1.除小部分课程没有安排“实验见习讨论”或“实践”学时外,其他课程均单独列出相应的学时。《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是以制作课件讲课、拍摄微电影、上网络课堂自我学习等形式进行课程的实践部分,而其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则主要是以实验室实验或实训操作的形式作为该课程的课堂实践内容。
2.本科指导性教学进程表中单独列出了“实践技能课程”部分,其中“军事理论与技能”、“临床技能培训(周)”、“毕业实习(周)”3个方面是各个年级的进程表均规定为必修课程,对实践的学分、学时、开展的学期做了明确规定。
3.2011级~2013级的本科指导性教学进程表“实践技能课程”中单独列出了“社会调查”的规定学时及次数。但是在2014级的本科指导性教学进程表则将“社会调查”必修项从“实践技能”部分删去,而是加到了独立成项的“第二课堂”里面做成详细的规定。
4.从2014级开始,本科指导性教学进程表中增加了“第二课堂”单项的必修学分要求,并在《学生手册》中独立成章详细列出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其中包括“第二课堂学分”的含义、要求及积分折算学分的标准,同时就第二课堂的七个方面分项目做了详细的积分执行标准,以鼓励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5.广西中医药大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传统保健运动会、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礼仪大赛、急救技能大赛、PPT讲课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心理健康月等等多类别的系列活动充实学生在校园内的社会实践经历,让学生在学校里也能得到身心锻炼。
6.广西中医药大学每年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校园内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学生暑期参加“1+1”基层培养计划、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时事热点,运用专业之长走进社会、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广见闻。
五、问题与思考
1.目前大学生的校内社会实践活动更趋于是一种“精英实践”,积极参与活动的大多是一些思想积极的同学或是学生干部,大部分学生则会选择一些耗时短、易完成的活动以达到修够学分的目的,如讲座、报告会等。因此校内社会实践活动虽丰富多彩,但是仍未形成“全员实践”的模式,如何激发大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是新视角下社会实践体系实施的难点之一。
2.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均与学分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不得不参加活动,但是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在接到活动通知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参与这个活动能不能获得积分”,能则参加,不能则无人问津,这导致了学生的功利性价值取向,需要学校及老师提前做好价值引导。
3.社会实践的主要实现途径“第二课堂”缺乏完善的统计系统与制度。目前,统计每个同学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主要是依靠“个人报名―班干现场点名核实―上报学校逐人统计积分”的形式进行统计考核,过程中难免存在易发生错漏、重复统计、工作量巨大等问题。
4.现行的社会实践注重于对学生的育人功能,但是却弱化了社会实践的“为社会做贡献”的本质目标。
5.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目标、促进教学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治学质量、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长期工程,这并不是团委、学工处、教务处等几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因此需学校全体教师全体参与,大力支持和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实践,实现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做出贡献的需要。
六、结语
基于新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极大地拓展高校学生对社会实践本质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在多层次的社会实践中获取更多提升自我、回报社会、接触基层的机会,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陶德麟,王展飞.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