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3:4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

篇1

【关键词】大陆 社会工作人才 研究综述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并于2011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自此,学术界开始较多关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状况。文章梳理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文献,并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缺陷做了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社会工作人才概念、内涵的界定

雷洁琼提出中国民政工作就是社会工作之后,王思斌对实际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作了区分,他指出,与专业社会工作相比较,实际社会工作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实际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二是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并没有受过社会工作系统的专业训练。在此基础上,袁光亮将社会工作人才区分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和实际社会工作人才,甑炳亮、王秀江认为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性的社会工作者和从事相关社会服务但没有专业性要求的社会工作人员,易钢则认为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人员构成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在界定社会工作人才相关概念之后,刘华丽对成功社会工作者所需要的素质进行了概括,认为一个成功的社会工作者对人性持关怀和乐观的态度、对自我具有合理定位且自尊自信、对他人尊重信任接纳友善以及诚实务实有活力。周宏、付尚媛、梁楠从初级、中级和高级社会工作者三个层次,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交叉建构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素质,朱雨欣等人还以西部农村为考察对象,也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体系进行探讨,李林凤还针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社会背景,提出社会工作者向少数民族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时应具备的素质除一般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素质外,还应具有掌握案主族群文化和特征、挑战并改变自己对少数族群案主具有的成见以及了解中国民族政策与法规等素质。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现状

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中国社会为什么需要社会工作人才,二是需要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现在已有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王思斌、仲祖文、戚欣、徐永祥等学者的研究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王思斌认为市场化改革的后果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仲祖文认为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保证;戚欣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转型的角度阐述了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迫切性;徐永祥则从社会工作对和谐社会的体制建构三个方面,即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职能转移的促进者和主要承担者、是第三部门发展的促进者和示范者、是公共财政体系的催生者,论述了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需求。

在社工人才需求量及现状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区域为例,如孙中锋、王邦虎以安徽为例,认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制度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普遍存在总量偏少、结构分散、身份尴尬、待遇偏低等问题,提出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探寻适合的模式,通过舆论宣传、科学规划、岗位开发、完善体制等路径来推动,进而促进本区域的社会工作发展。还有张小蕾对天津,石方军对河南,彭鑫对上海卢湾区等省市社工人才在年龄、专业化、职业化和服务领域等方面的分布及需求和存在问题的调研,研究结论大致相同。

另一是以服务领域为例,张时飞通过对广州养老院社工人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提出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三点建议,即率先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福利单位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率先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入手,推动农村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把发展社会工作的“核心服务”作为建设社会工作职业权威的重要突破口。周胜和周爱萍通过厦门市救助领域社工人才调研,认为明确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身份,进行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及经验总结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学院式培养,建立在国际经验借鉴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王德丰、陆士桢、陈树强、孙立亚、张作俭、马凤芝等先后撰文讨论了新加坡、美国、香港、挪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直接指导了20世纪末期大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发展。21世纪以来,周湘斌、李迎生、张朝雄等人在全面考察英国社会工作的资格教育及其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结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认可、多方参与以及专业教育和资格教育相结合的思路。

在经验借鉴基础之上,中国学者也努力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王立红、周光亮认为应依托需求发展社工教育、实行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并进行分层分类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周林波认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养与本土实践具有强大的“嵌套”关系,坚持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政府、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学院社会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顾海霞、罗观翠通过总结中山大学采用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通过尽可能地挖掘、动员、整合资源,以构建社会工作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达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崇慧、吕涛、姜敏以云南各高校为例,研究NGO与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培训、资料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力图总结“双赢”经验,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理想途径和模式。

地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是民政部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四个地区(上海市、深圳市、江西万载县和浙江宁波海曙区)以及四个试点单位(北京第一福利院、上海市第二精神病院、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和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上海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成立社会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积极培育社会工作者的行业管理机构,注重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江西万载县从三个方面形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格局,一是开发一批社工岗位,二是创建与高校社工专业和社工、从工(准义工)、义工的两个联动机制,三是培养三只社工队伍,即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本土化社工从业队伍以及志愿服务的社会化社工队伍。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未来取向

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反思和未来取向主要集中在学院式专业社工人才培养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文军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培养脱节”、“职业社工培养中价值理念与实务技巧的错位”等十个挑战分析;王思斌对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阶段、动因、非均衡性的分析,指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未来在数量与速度、人员与素质、专业化以及社会责任方面需要在发展中取得平衡。

史柏年总结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四个特点:后生快发、教育先行、师资滞后和拿来即用,并提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目标、道路、管理和人才培养四方面面临的严峻选择。向德平分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本土化理论和方法缺乏、专业价值观和理念缺乏、专业师资缺乏、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脱离实际、就业渠道狭窄等,提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教育要坚持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送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的取向。

总结与反思

从上述文献综述来看,学术界对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已取得若干共识。第一,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两部分,一是受过系统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一是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但实际上又从事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人员;第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中国转型社会建构和谐社会,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第三,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道路;第四,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嵌入到现有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环境中,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多方参与形式开展。

此外,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理论研究居多,来自于地方性实践并提升为本土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需要加强;第二,主要关注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实际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足;第三,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现有研究涉及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还很少。

篇2

社会工作源自于欧美的慈善事业,后来逐渐形成系统的帮助弱势群体以及增进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诞生于 20 世纪初,经过多年发展,当前全国已有两百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但面对教育功利主义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生源减少与就业困难的尴尬境地,因此需要大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专业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突破以课堂理论知识与实务技术知识为主的传统,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系统、专业、规范的实践教学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要义

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决定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理念认同程度以及专业技能应用水平。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核心要义,理解实践教学的内在客观性。

1.灵活多样性。社会是运动而非静止状态的,社会所发生的问题形式多样,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社会工作环境具有多变性和不可控性,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可塑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决定了实践教学需要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多种教学情境,模拟真实社会生活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验拟真的教学训练,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合作性。实践教学内容层次丰富,具有系统性特点,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志愿服务等。实践教学涉及教师、学生、学校、实习机构、服务对象等多个主体。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协调好不同内容、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保证教学效果。

3.内涵性。所谓内涵性就是要注重实践教学的价值观培养,这是对社会工作者最本质的要求。“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1]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专业价值观,促使学生在理想追求上表现出热爱人类并服务人类、维护正义、促进公平、爱护环境等一系列倾向。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发展过程。

1.初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认知学习。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对新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开学典礼、新同学见面会、安全教育、《学生手册》学习、班委竞选等,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对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了解,营造良好的班集体凝聚力。专业认知学习是加强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必要环节,包括专业介绍、导师见面会、新老交流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加深专业的认同感,树立专业理想,同时增加对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中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程(社会工作理论、社会调查、社会统计、SPSS软件应用等)及实操课程(表达交流与写作、个案、小组、社区及社会行政方法等)的学习和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却高于实践,理论作为对一般事物的抽象与归纳,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指导性,因此理论课程的学习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就要进行实操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检验并不断强化已学知识。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的学习应进行有机整合或融合,专业教师要利用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将两类课程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实务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获得有效提升。

3.高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指利用专业技能和方法进行各种类型的综合性实践与实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福利院、救助站、社区等实践基地尝试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独立开展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入企业与各类咨询机构,实际应用所学知识。通过类似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和行为取向,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个案、小组、社区等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2]。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模式以“灌输”为主,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课堂如同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学生如同看戏的观众。这种教学方法与社会工作专业特性背道而驰,远不能满足社会工作专业注重实践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而为了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就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将社会生产生活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件作为个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M解决的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

案例教学法一改传统的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度传授知识的做法,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就自己与他人对案例所做的分析发表意见,如此一来,学生在分析案例材料后,需要查找相关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推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教师来说,案例教学法也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控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并需要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共同研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2.项目教学法。该法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其典型特点是将学习过程的实践与研究活动相融合,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究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促使学生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4]。

“项目教学法”围绕一个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等,其主要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拟定项目主题。结合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知识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商讨一个或几个项目主题,确定项目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第二,研究工作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研究制订项目的可行性工作?划,明确每一项工作的分配、流程、标准以及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完成。第三,组织项目实施。选定项目主要负责人,明确项目组成员具体任务,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落实项目任务。第四,检查考核评估。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代表对项目执行与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优点与不足,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即项目完成预期目标情况如何。第五,评比总结归档。各项目组首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互评,然后交由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代表进行评分,最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将相关资料归档或集中展示。

篇3

[关键词]实务导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41-03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与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8世纪末19世纪初,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社会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加速了工业化、城市化,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并对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当时,贫穷、饥饿、失业、堕落等现象充斥着社会,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初期的社会工作以贫困救济和慈善事业为主,与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以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为代表。通过长期的社会服务实践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及不断借用其他学科研究的新成果,社工作逐渐成长为以助人的价值观为取向,运用专业方法帮助人、服务人的活动和职业。

从欧美国家社会工作的实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各国社会变迁与转型的节奏是高度吻合的,无独有偶,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着类似的轨迹。近代以来,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及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社会服务方面,一些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开展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孤儿救助、贫民救济和乡村建设运动,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随着“政企分离”、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和职业的要求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一、对我国现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中国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为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而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服务、社区矫正等领域急需一批具有实务能力的一线社工人才,针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从社工的角度,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社会工作实际是一种由政府系统实施的行政化、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知识、理念、方法等尚未普及,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因此在制订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时就会考虑到其行政化的一面,采用的是通才教育模式,培养目标定位在社会工作的管理上,并没有顾及现实的社会需求,导致社会工作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发生结构性失衡,出现了巨大的人员缺口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渠道不畅并存这一矛盾现象。[1]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科学理性

价值理念被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对社会工作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社会工作者也被形容为是价值注满的个人。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所秉承的专业价值理念大部分是照搬西方的,存在很多与中国本土文化不符的地方,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前沿理论的涉及相对有限。

这种现象同样体现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上。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所使用的教材,大多都是从欧美国家直接翻译过来的,从内容上看,过分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教育,忽视职业化教育的层面,造成课程体系严重失衡,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过大,过分采用课堂填鸭式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对象职业能力的重视不足,不利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实务能力操作环节流于表面

欧美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主要经历了以下三种模式: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学徒式”专业教育,20 世纪20 年代开始的技术理性式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20世纪80 年代以后逐渐盛行的交互反思取向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技术理性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强调以课堂为中心,是自上而下的知识传递过程,培养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受此影响,培养对象真正有机会参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有限,甚至没有接触过专业的社会工作实验室。

二、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助人的活动,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具体问题的解决,包括如何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城乡社区建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等等,涉及的内容之广要远远超过其他专业,可以说有需要的地方就有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空间,社会工作专业体现的其实是一种对“人”的关怀,社会工作者应该学会如何去处理各种实际问题。[2]

英国作为社会工作的发源地之一,经过100多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英国社会工作被看作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它关注的焦点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使自身福利受到损害的社会成员。[3]在课程设置上,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从一入学就要接受“为实训做准备的面谈学习”课程,此后更是需要承担专门的专业实训学习,用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在实务工作领域的运用。

对于培养对象实务能力的重视,同样存在于美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以美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为例,其全日制和在职学生都需要完成与课堂教育同时进行的实习项目,实习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服务对象的特征;与任何层面的案主打交道,发现他们的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基本的数据统计方法来描述实务过程;将所有社会工作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务领域。[4]

日本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同样非常重视培养对象的实务工作经验。其社会工作专业资格中的护理支援专员资格要求有至少5年(实际工作日900天以上)的现场经验,再通过笔试才能获得;护理福祉士资格的取得需要1095天以上工作经历,540天以上的实际工作日,并参加笔试和实际技能考试。

从英、美、日等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来看,教育内容都结合了实务课程和实习项目,整个实习过程遵循标准化步骤,严格地管理和人性化地指导,因此才能为当地政府机构、公共服务部门、非营利组织等领域提供大量的人才。在我国当前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转变理念和思路,加强实习环节,增强实务能力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为此我们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理顺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帮助培养对象去审慎对待当前的社会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实务过程中不断强化理论素养,增长见识,提升能力,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真正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三、实务导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培B目标方面

现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就在于目标定位不准确,在设计上过分强调课堂教育学习的过程,希望通过教育带动专业的发展,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距离。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流动加速、离婚率上升、青少年越轨犯罪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据此设定其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进行调整,以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功能正常发挥。

通过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能够依托人才培养机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社会服务部门的沟通合作,培育更加注重社会工作实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培养平台,只有这样,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更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培养内容方面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需要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内容体系,构建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内容体系。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缺乏适应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所选书籍大多借鉴国外经验,对中国本土做法的总结相对不足。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形成有本土特色的理论知识体系,注重总结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实务经验,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合理设计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实现人才培养内容与培养目标的高度契合,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次,需要增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务操作环境的比重。国外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为培养对象提供足够多的专业实践环节,利用实验室、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通过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模式,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训练其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能力。

(三)培养平台方面

社会工作专业的提供,需要建立在对服务对象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就应着重加强与服务对象的联系,尽快熟悉所服务社区和人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最终的流向是政府机构、社区、公益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尽早与上述组织机构建立联系,并保持合作。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离不开实践平台的建设。为此,人才培养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要实现无缝对接,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的外延式课堂。

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各类机构的性质和诉求,其所有制性质、与政府的隶属关系、服务对象、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必须要紧紧围绕其组织目标设计合作方案,取长补短,共同增益。

四、结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按照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预期,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3万人。[5]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能力素质不断提高,人才效能不断增强。为了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切实改变现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以此为突破口,构建更加契合现实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李万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沈阳化工大学为例[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7).

[2] 边燕杰,雷鸣.高校与社会服务部门合作共建“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教育[D].西安: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2010(6).

[3] 王爱华.英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篇4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特殊性社会群体;“介入式”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46-03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相对于侧重基本理论、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传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侧重于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工作一般指由那些掌握专业化的科学知识、方法与技能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管理者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以及相关的福利保障,调整社会关系,恢复和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项专门事业和一门学科。宁夏大学自2005年正式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每年招收一个班。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决定这一专业的实践性是十分突出的,为此,我们致力于探索一条增强社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迫切。“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是一种方法创新。它要求学生学习专业与实践对象高度一致与吻合;实践主体与对象在位置上(心理上的)实现互换;实践进程中双方在心理上出现可观察到指标变化;实践结果上双方获得可预期的成长(行为)改变。“介入式”社会实践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社会经验出发,依照教学内容和专业要求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学习小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起着参谋和顾问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参与、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一、“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的目标

1.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起步晚,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也还在逐步建设中,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还不高。宁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05年开设,很多学生都是在不了解本专业的情况下进入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这与其他老专业有很大不同,所以,如何使学生了解、理解,进而树立专业意识,仅靠课堂理论教学是难以完成的。通过“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让学生在接触、了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社会实践中,深刻领会社会工作专业的意义。

2.社会工作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方式,对“介入式”实践教学方法从目标、方法、效果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和研究,使这种实践性教学逐步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教学方法。

3.通过一系列介入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特别是自觉关注特殊性社会群体,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对社会问题的专业敏感度,帮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学习的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4.建立学习小组,引入小组学习的方法,小组学习的最大优点是教与学的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使小组同学既能取长补短,又能学会互相交流合作,包括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宽容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别人的方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民主与平等、竞争与合作的理念和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正是社会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条件。

5.经过一个完整周期的研究,对“介入式”实践教学方法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原因,解决问题。

二、“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1.与宁夏女子监狱合作,共同开展青年志愿者对青少年中的犯罪群体的“四帮一”帮教活动。在对少年犯进行帮教的“介入式”活动中,达到两个预期:一是大学生自身的感悟、自教育和自提醒能力的养成和提高,进而促进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同时,助人过程中得到的心理体验内化为一种心理需求会逐渐升华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帮教对象在大学生的帮助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进而加快他们改造的进程。

2.利用假期开展对银川市低收入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银川市低收入者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情况,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撑材料和依据。通过入户调查,使大学生“介入”到低收入者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中,了解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工作景况,体会低收入群体的艰辛和坚强,从而树立民生意识,加深对行政管理(含社会工作方向)专业的认识。

3.与宁夏儿童社会福利院合作,共同关注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生活,针对学习及心理上的问题开展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协助搞好宁夏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者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大学生在运用专业的方法帮助孤残儿童的“介入式”活动中感受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使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在大学生的帮助下了解和感知社会,促进孤残儿童的身心成长。

4.积极参与老年公寓的有关工作,了解、关注和帮助老年人的困难及身体和心理健康。配合行政管理(含社会工作方向)专业的相关课程:社会保障学、公共政策学、社会工作学、老年社会工作学等对老年人群体进行“介入式”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通过观察和与老人的沟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同时,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三、“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1.宁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文科专业,如何搞好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而又非常难以开展的环节。经历了两年的实践过程,通过一系列方案的实施,2005级行政管理(含社会工作)专业两个班和2005级法学(1)班的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加强,从实践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2.在活动实施的两年中,我们为行政管理(含社会工作)专业、法学专业建立了可持续的社会实践机制:我院大学生与宁夏女子监狱签订了“四帮一”志愿者协议书,今后,每年从大三学生开始进入“四帮一”志愿者团队,一年后依次往下传递,建立长效实践机制;我院与宁夏儿童社会福利院签订了共建社会工作者实践基地的协议,吸收大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

3.在活动实施的两年中,我们为行政管理(含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宁夏大学一贯重视和大力支持的教务工作,我院更是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列入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学院领导的全力推动下,本成果在展开的过程中,分别建立了宁夏女子监狱、宁夏儿童社会福利院、银川颐享园老年公寓等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

4.教书、育人是教学活动的双翼,在活动研究和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往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观测的育人环节,在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却可以观测到。在大学生对特殊社会群体“介入式”教学实践中,在与特殊群体对象面对面持续互动的过程中,大学生在心灵、情操、行为等多方面的变化是可观察的:特殊对象的冲击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对比感受”,进而形成自觉悟、自提醒的“拉升力”;特殊群体对象在与大学生的接触中,感受到青春、阳光、向上的冲击力,进而形成对他们的“吸引力”。这些正是“介入式”社会实践教学方法要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观察行为方面的改变”。

四、“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介入式”实践教学方法。“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是一种方法创新。它要求学生学习专业与实践对象高度一致与吻合;实践主体与对象在位置上(心理上的)实现互换;实践进程中双方在心理上出现可观察到指标变化。

2.基于问题研究的学习方法。通过一系列“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案的实施,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和分析问题,结合专业知识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着意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3.互动式学习方法。在各种实践项目中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大学生与特殊性社会群体的“介入式”实践而使双方产生良性互动。

五、“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的创新点

1.“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是一种方法创新。它要求学生学习专业与实践对象高度一致与吻合;实践主体与对象在位置上(心理上的)实现互换;实践进程中双方在心理上出现可观察到指标变化;实践结果上双方获得可预期的成长(行为)改变。

2.“介入式”社会实践是一种学习形式创新。本成果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将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需要学生们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者既能取长补短,又能学会互相交流合作。

3.“介入式”社会实践是学习内容的创新。本方法突破以往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比较注重围绕教材内容而设计的习惯思维,通过结合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系列实践方案以达到“观察行为方面的改变”的目的,使大学生产生从心理到行为的变化,以提升学生的自控、自省、自为的能力。

4.“介入式”社会实践是育人观念的创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育人观念的创新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方法寻求在大学生与特殊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得到来自于特殊群体对象以及在给予特殊群体对象帮助时的健康心理体验,不断产生助人快乐的心理需求,形成助人的心理需求模式,建构良好的行为方式,最终达到自教育的目的。自教育正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素质。

六、“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的推广应用情况

从两年多的项目实施过程看,我们的基本达到了课题设计的目标体系的效果。先后参与项目的有政法学院2005级的三个班,其中行政管理系的办公自动化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参与了项目的全过程,法律系一班的同学参加了与宁夏女子监狱四帮一活动的全过程,这三个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曾荣获学校评选的优秀班集体称号。从上面列表中看,项目达到的具体效果有:

1.有利于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树立专业思想,深入了解、自觉关注特殊性社会群体,培养专业敏感度,增强社会责任感。从参与项目的三个班同学的综合表现看,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度普遍提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学们普遍感到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热情有所提高。

2.有利于实现我院社会科学为社会服务的目标,是进一步使高校教学实践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3.有利于提升宁夏大学学生的社会认可度。本项目应用的过程中,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每日电讯、宁夏新消息报等都对“四帮一”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得到了很好的社会评价。

七、“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实施过程中的启示

1.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多层次、高质量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十分迫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并能够从事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人才意义重大。参加项目的三个班,涉及行政管理、法律、社会工作三个专业,都将直接为国家培养从事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专门性工作的人才。因此,我们努力探索“介入式”社会实践教学方法,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加深探讨,最终形成一种教学方法,并使这种实践性教学逐步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通过一系列介入式的实践活动,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活动的时间不足,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常常出现外出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冲突,往往是实践活动让位于课堂教学,这样就无法保证“介入式”社会实践的时间投入,这也直接影响了我们对这种教学方法的科学评估。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保证不少于一年的社会工作实务实训,所以,保证学生实践的时间,是我们要充分思考的问题;其次,“介入式”社会实践的深度不够,由于社会特殊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在“介入式”社会实践方法内容设计时,没有充分地估计到现实中的困难,没有将这些群体区分开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致使活动无法深入展开。今后特别要在如何坚持不懈地把各种活动进行下去,要有一套完备的、可行性的计划。切实避免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普遍存在的重形式、轻效果,表演性、走过场的现象。

篇5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学科建设;专业自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274-02

一、当今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征

1.生产化

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之一部分,本应有社会定力的作用,应当培养完整意义的人,但与后物欲时代对应的当今大学教育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日渐地成为服务站,成为服务于生产的工具,并以此作为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教育也有偏离人文教育的取向的迹象,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大学也丧失了其培养完整意义人的目标和使命,成为生产的工具。

2.科学化

社会工作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学科。1959年,剑桥大学的施诺指出,学术文化已经形成两个壁垒森严,互不沟通的世界,一个是人文的,一个是科学的。在今天,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社会工作在社会科学整体科学化的背景下已经日益地成为一门科学,而不是学科。作为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更加重视的是教育及专业本身的科学性,因此也更为重视将之在学科设置、教育取向上更大程度上看起来“更科学”,实证、量化等这些特征充分地体现出来。在研究和方法取向上更加重视的是作为科学体系的东西,而不是学科性的东西。技术取向代替了人文取向,因此,这种导向更多地将社会工作引致为一种技术和方法,剥离了其人文学科的本质取向。

3.实务化

科学化的主要直接后果之一是社会工作的实践挂帅。这一特征当然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西方社会工作缘起于实践领域,实务性可以说是其第一性。具体到中国,由于缺少了实践环节的实践背景,直接作为专业设置在了高校,因此,多少有些先天不足,这使得在美国得以大力发展的社会工作到了我们国家更加的突显出实践实务的重要性。结果就是,在当今的大学里,专业社会工作实务教育甚至超越了纯理论教育的位置,或者至少等量齐观了。这使得大量学子、专业人士的理论基础极为薄弱,无法适应实际生活中的专业价值冲突应对,忽视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种价值实践、道德实践的本质含义,重视了实践,但因为一味的重视实践而忽视了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内涵,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的本土化理论发展的困境可能因此而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解决,受此教育理念影响的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事实上也已经失去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本来意味,沦为纯粹的技术手段。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已经明显表现出职业教育的强烈取向,不能不令人担忧。

4.专业化

忽视通识教育,专业化口径狭窄。今天的大学在知识爆炸与学术专门化下,学科与学系越来越精细。在这个意义上很多高校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定性与定位偏向于专科教育。一个突出的例子在于,当前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主修仍然是主要的修学取向,主修课程占到全部课程的至少一半,通识课程所占的比例通常不到40%,甚至更少。更重要的是,这些通识课程中,又以国家规定的政治必修课程为绝对主导。但是当今的社会工作领域工作对综合素养及专业修养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了。通识课程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跳出狭窄的一技一能的专家式的思维与观点,而能养成一种多知识角度的观点,也能更使得学生在培养独立判断,选择重要价值并爱之、好之、乐之,坚持之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

二、现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后果

1.大学教育本质的异化

大学是时代的一种表征。这虽然不是说大学要跟随时尚,但却要求大学有时要基于所信的价值,成为社会风尚的定力,成为文化的指针。但是当前的大学教育日渐地成为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场地,失去了社会风尚定力的作用,使得个体难以应对后物欲时代所带来的多重考验。大学到底出什么问题了呢?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

2.专业社会工作本身的异化

专业社会工作是对人的学科。重视的是价值及价值的实践。要求专业工作者具备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在比较宽泛的知识视野里寻求理解和沟通的途径和方法。它本质上是人文取向而不是技术取向的。当前高校存在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几种特征逐渐成为一种主导,这样的结果是使得专业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没有目标和价值的异化体。

3.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异化

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后物欲时代。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理性成为人们生活抉择重要的依据,工作将不再是生活中的最主要内容。物质不再是人们满足炫耀与刺激的有力手段。人类将进入艺术的时代,人们将通过艺术,而不是物质,来寻求身份的识别。同时,由于生活的舒适安逸,空虚、无聊必然成为未来人们遭遇的精神危机。不幸的是当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生产化、专业化和非人文化的取向使得专业社会工作者自身都无法应对休闲与工作的平衡,更多的精神上的困顿将使得其日渐丧失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在后物欲时代的价值体系下沉沦或逐渐消解,成为被消费和符号所操纵的工具人。当然也日渐成为马尔库赛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后物欲时代的这一特征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日益被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符号所殖民,生活世界也日益体现出符号化的特征,个体难以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成长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试图通过专业自律来解决社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化的助人工作,应当围绕学科建设的“专业化”和“学理化”展开工作。

首先,规范课程体系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依据、内容、层次、逻辑、评估等一套规范性的程序。社会工作专业设置应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工作教育首先是一个人的培养问题,然后才是专业知识的技能和训练。第二,基本知识理论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主体部分。专业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和手段的。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实现专业目标。要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者,不断地总结经验,促进专业理论的发展,研究新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以实现专业的发展。第三,训练基本思维能力和基础研究能力的课程。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有赖于工作者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而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或事。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程式化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社会工作者就必须具备灵活的思维创造性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的一项基本要求。

其次,通过教材建设实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办好专业和督促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但这仅仅只是一种奠基性的工作。在确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使师生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知识,成为教育者思考的主要问题。为此,许多教育者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来抓。翻译教材和编写教材相结合。注重课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大纲建设,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写作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把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写进教材。为实现教材建设的预期目标,许多系科要求各位教师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研究需要,预选课程,并统一安排,尽可能实现授课的连续性,保证教材建设的连续性和科学性。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材虽仍显落后,但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但是在本土专业性教材上仍然有很大的空白,抓住这个机遇,对于许多开设此专业和课程的院校来说,无疑是专业和师资发展的良机。

再次,特色专业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即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的实践性。这就为许多专业建设者提出了如何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办学院校及地区实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进行教学的问题,最终实现回馈社会的预期。

最后,实现体验式教学也很重要,使学生能够在对外交流学习中自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比较成熟地区体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的真实感。

2.重视人文取向和理论实践结合研究

同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等社会科学不同的是,作为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更不仅应重视社会学相关原理的理论指导作用,重视理论和学理层面的研究;更要重视应用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注重理论的效度,完成对实务操作的经验性研究,拓宽社会工作研究的广度深度,形成自己的学科研究载体和阵地,同时又能合理地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社会工作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当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创新成果。完整的社会工作专业应当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专业系统。

3.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

社会工作教育要真正走出当前异化的误区,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制度化建设才是关键和根本。国家和区域应当基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而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初推动者,教育界人士应当通过社会实习路径不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完善,推动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存在问题;教育行动化策略

作者简介:秦波(1981-),男,重庆璧山人,重庆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李学容(1971-),女,重庆綦江人,重庆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部分研究成果(编号:09-2-12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0-0083-03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 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不合要求的现象,社会工作专业也概莫能外,亟需改革调整。

一、当前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跟风开设不理智,培养理念不明晰

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200多所[1][2]高等院校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占全国高校总数十分之一。这些院校中既有国家重点院校,又有普通本科院校,还有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生存,纷纷向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向重点院校看齐,不再考虑本校特色和优势,也不管本校有无实力、有无必要开设该专业。如此追赶的后果是,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愈发紊乱,专业建设方向日益迷失,所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明晰,越来越偏离社会现实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教材选择不合适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尽合理,专业教育方向设计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3],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视或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甚至是根据现有师资设置课程。同时,一些主要课程国内尚无自编教材或质量不高,且几乎没有面向高职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各高职院校跟本科院校一样,主要选用翻版港台、欧美得来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港台教材也是欧美翻版),在社会工作知识、理论、方法、模式上,均未脱离西方和港台教材特点。如此严重缺乏国情了解、缺乏本土化研究的教育可能走向失败。

(三)师资建设不重视,理论教学不扎实

高职院校为了分得高教“产业蛋糕”,“饥不择食”地扩展专业,条件上不允许、精力上顾不了、时间上来不及考虑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更谈不上重视建设。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半路出家”而来,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占比很低,而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更少。第一,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多未经过系统训练,而是鉴于新办专业需要,通过自学或学术交流后“现炒现卖”,短期内难以消化专业理论;第二,我国国情决定了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工实务,专业教师没有社工实际经验,必然使社会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实务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4],教育停留在理论,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四)实习实训条件不具备,专业教学不专业

社会工作是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及职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教育中,督导却成为了薄弱环节,表现为:第一,由于绝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或没有专业教育背景,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理论化或不能本地化。第二,社会工作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利用不充分甚至根本没有,学生不能真正进行模拟扮演、示范和总结。第三,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因难以找到适合学生实习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工专业机构和场所,学校通常把学生安排在相关政府机构(如民政、劳动部门)和社会团体(如工、青、妇等)中实习,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难于检验,实习效果欠佳。第四,督导难以保证质量,许多教师缺乏前线社工实务经验,不能给予学生正确指引和督导,有时反而是错误教导。

(五)培养定位不准确,学生就业岗位不明确

正是由于跟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高职院校忽略了自身办学使命和优势,办学定位不准确,具体表现为:第一,办学定位宏观、不清晰甚至模糊。第二,办学定位虽清晰但不恰当、不合适。再加上社会工作还存在社会认同度不高[5]、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明确等制约因素,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不明确,专业对口就业的比例相当低。

二、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教育行动化策略

教育行动化,就是将教育活动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去。笔者以为是指将教育培养活动与实践行为紧密结合,并以一线实践教学活动为重心,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实现教学相长,逐步显现和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和教育目标。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教育行动化,就是要充分体现社会工作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强的专业特点,在教育教学一线活动中实现改革。

篇7

一、社会工作对农村老年贫困家庭介入的必要性

贫困问题影响了人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追求,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人类文明和发展提出更大挑战。有经济学家提出,贫困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各国都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针对贫困问题进行的相关研究都过于宏观,加上反贫困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使反贫困效果甚微,社会各界逐渐开始关注以实践操作为核心的社会工作扶贫,而国家层面也意识到专业社会工作对于农村扶贫,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扶持与制度建设。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指导理念

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角度,社会工作者做的工作是帮助案主进行意识觉醒,让案主发现自己的权力和价值;在整个介入实践过程中,要着重确定平等合作关系,对权力的共享进行强调,避免在工作中存在居高临下的态度,更不能凭借专业知识端高姿态。实行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案主发掘自我潜能,重振自我和恢复自我支持网络,以最终获取权力。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干预技巧应多样化。常用的实践干预手段基本有以下几方面,关注案主的生活,感受案主的思想动向;实现共同合作,询问案主生活故事的同时将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充分展示出来,并明确双方角色;相互评估,包括评估家庭,并对附近的乡村资源进行共享,面对问题时共同协商面对、解决,要为案主提供充分的感情支持,帮助案主识别社会工作者的力量。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贫困家庭,重点要先涉及掌握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即对案主自身基本情况的把握,包括所居住乡村、乡镇的情况,案主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情况,均要进行相关了解和收集;(2)人生阅历,了解案主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发展阶段,关注其所引起的生活转换;(3)地理及社会人文环境,对案主自身生活环境进行了解,尤其是当地乡情及地理人文环境;(4)人际关系,分析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情况,对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进行辨识。

三、社会工作对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介入过程

(一)初次接触

对案主的家庭情况和基本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后,开始初次接触案主,要注意先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进行相关介绍,避免案主误解,可着重强调助人自助和实践性两个基本理念,使案主了解到社会工作者是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以确立合作双方的角色,明确基本的专业社会工作关系。

(二)工作方案与实施

接案后,基于对案主的基本了解后进行预估,同时制订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的工作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案主层面的工资。农村老年贫困家庭案主的身心健康会对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自信心产生严重影响,所以社会工作者要先要就个体层面改善案主的身心健康状况和缓解其心理压力,但根据实践经验,因为受案主自身资源限制及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限制和自身心理学知识有限等原因,对于这方面的心理介入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2)社区层面的工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于集体行动和社区和谐基础上,基于此,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要紧紧围绕案主乡情、村情,包括周边邻居的沟通和社会工作强化;(3)社会层面的工作,制度化或者政治性的支持能够供给长久资源,是最有效的支持方式,因此要积极将案主的农村老年家庭贫困状况反映到村、乡(镇)或县级政府,呼吁相关政府部门予以经济与政治方面帮助与照顾,争取社会政策帮助,同时使案主社会权利意识增强。也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募捐的方式,对农村老年贫困家庭进行经济方面的援助,目前主要在案主生活的乡村社区开展募捐,在实践中此种援助活动开展的效果较好,建议积极推广。

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和能够利用的社会支持网络情况,最终帮助案主恢复或建立起与子女亲属、社区以及社会的链接,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以帮助案主完成反贫困目标。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的是一个较漫长且繁琐的过程,社会工作者要充满耐心和爱心,关注案主的生活,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源。在一个阶段的介入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案主进行回访,对介入成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身体健康效果评估、心理健康方面评估、人际关系与环境评估、经济上反贫困效果评估和权力状况评估。

篇8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目标。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等领域,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

二、目标任务

年8月底前,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实践,进一步明确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社会工作政策制度体系,探索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模式。以社区居家养老专业社工介入服务为突破口,司法矫治、青少年辅助、社区建设等领域推行试点工作,提高社区建设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主要内容

我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按照建设“一个中心、二个试点社区、三个试点领域、四百名左右社会工作者”模式开展实践。

(一)设立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指导社工试点工作开展

根据第一批试点经验,挂牌设立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隶属区民政局。由区民政局分管副局长具体负责试点工作。中心主要任务:在省、市民政部门指导下,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对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进行指导,落实、完善组织部门牵头总抓、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方面积极配合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管理体制;定期研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积极做好与上级民政部门和相关社会工作机构的沟通、协调和联系工作,大力扶持民办社会服务组织。实现:有组织机构、有专业人员、有服务项目、有配套经费,确保试点工作有序进行。

(二)二个试点社区居委会探索社区社工队伍建设

选择街道桥、街道浦东社区居委会作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社区,在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社区社会福利、残障康复、青少年辅助、社区矫治、人民调解、就业援助、计生服务、社区养老等领域的社工工作。一建立机构,专人负责。依托社区事务服务中心设立社会工作站,配备2名兼职社工(所属街道各社区居委会人员中调剂),带领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在专家督导下开展工作。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外各项资源,按照社会工作方法、技巧,服务救助对象。三是敢于探索,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培育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服务意识,形成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运行机制良好的社区服务机制,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出经验,创出模式。

(三)三个领域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

进一步探索居家养老、社区矫治、青少年辅助等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摸式和途径。一是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日托站、温馨家庭活动、倡导社区志愿者为老服务、社会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的养老服务实行社工介入。深入调查老年人群的实际需求,以需求定服务,建立一支由专业社工带领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为老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培育民间养老机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扩大养老服务规模,全面满足城市老年人口在生理、心理、文化和交往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二是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治。充分利用高校社工专家资源,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采用社会学的理念和社会工作方法的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掌握矫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社区司法矫治服务中。组织司法矫治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建立一支由社会工作专家督导,社会工作师带领司法矫治工作者、志愿者服务社区矫治的社会工作队伍。三是大力推进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学校社会工作者队伍与社会非营利性社工组织相结合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一是要在我区每个中小学中配备一名心理学咨询老师,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技巧,开展在校学生心理疏导,及时消除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二是依托区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社工组织,整合相关青少年社会工作资源,在高校社工专家引领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各种活动,做好青少年校外社会工作。

(四)建立一支社区社会工作队伍

通过打造社区工作者,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建立一支专业社工引领,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社区社会工作队伍。一是全面培训,专业社工引领。对全区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聘请高校专家授课,由专业社工带领开展社会工作等方式,进一步在社区工作者中强化社会工作理念、方式和方法,推进社区工作者向专业化、职业化社工过渡。二是组织参加职业水平考试。组织全区45岁以下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力争四百名左右的人员取得专业资格证书。三是专业岗位人员再培训。针对从事专业社工岗位人员进行再培训,采取与高校学生、教师互动交流的方式,对专业岗位进行再培训,熟练掌握社工基本理论、专业技巧等运用于实践,全面提高社工队伍的素质。

四、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0-.5)

1、调研:在全区73个社区进行调查摸底,摸清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对象,同时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研,形成试点工作的初步思路。

2、培训:在全区范围内加强社会工作基本理论、方法、技巧和如何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培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

3、宣传、发动:在全区范围内,通过各类宣传媒体进行社会工作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尤其是要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6-.4)

1、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整合工作,建立我区长效培训机制。一是普及社工知识培训(.6-.12)。聘请高校社工系教师授课,在半年时间内,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轮训,确保他们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的知识、理论、基本技巧和方法,服务于社区建设。二是提高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培训(.12-.2)。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岗位技能培训。针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岗位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本社会工作岗位的方式、方法,服务社区居民。三是社会工作师资格人员再培训(.2-.4)。开展具有社会工作者资格人员的再培训工作,通过培训,造就一支全面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具有专业化知识和专业化技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服务社会工作各个领域。同时带领我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开展社会工作。

2、继续做好组织报考工作。按照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要求,动员45岁以下符合报考条件的社区工作者、其他社工岗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3.建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为专业社工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为社工专业师生提供实训基地,为我区专业社工从事专业服务做好督导,为试点工作的推进建言献策。

4、用制度保证使用专业社工。鼓励专职社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问题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解决长期困扰居家养老、社区自治组织的现象和问题,提高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5、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由专家组成的社会工作督导队伍,一是对社工进行考核评估,不断提高管理使用社工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二是对社工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专业培训,传授社工的理念和技能,不断提高社工服务的职业水平;三是指导社工正确地科学地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四是帮助制定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规章和制度,制定社工管理办法、社工考核考评机制等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方案。

6、建立社工带“义工”制度。梳理社区“义工”队伍,规范“义工”管理,通过专业社工带领“义工”的模式,开展社会工作。积极发动社区内有专业技术的各类人员和社会力量以兼职或志愿者的形式参与社区社会工作,形成我区特色的义工社会工作者队伍。建立完善“义工”招募、建档、培训、表彰、激励机制等方案。

第三阶段:全面铺开阶段(.5-.7)

1、推广试点经验:广泛宣传居家养老、司法矫治、社区建设等领域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建立社会工作者制度的成效,不断提高专业社工的知名度、可信度和美誉度,使之家喻户晓。在全区相关社工领域推行社工制度。

2、发动人事、编制、教育、卫生、司法等相关部门主动融入,为在全区全面推进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队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深化学校社工、医疗社工和矫治社工的岗位设置,协助做好这类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工作。

3、鼓励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和措施。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8)

1、认真总结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试点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

2、初步形成在社区建设领域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的方案。

3、提出在不同领域,如何普及提高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办法和措施。

4、建立健全专业化社工服务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领导,保障经费

篇9

关键词:小组工作;教学改革;考试改革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贯通宏观社会工作和微观社会工作的重要中介。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主要介绍小组社会工作的发展、小组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小组工作的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小组发展的过程和各阶段的技巧、小组的评估、小组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和思考等内容;通过系统、完整地介绍这些内容,使学生对小组工作方法的理论和技巧有较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并能联系中国本土实践,提高专业认知,增强实践经验。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小组工作”这门课程于秋季学期开课,本学期本门课程将进行考试改革,其考试形式主要包括:小组计划书撰写、实训技能展示、小组自评与互评和小组实践反思。

一、关于小组计划书撰写的考核

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共32人,采取自由分组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小组计划书。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考查学生小组筹备的能力。重点包括:第一,明确小组前期的工作角色与职责,即小组初期工作者扮演着初级角色,处于中心地位;第二,开展需求评估,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本,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评估服务对象真实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小组介入计划;第三,收集小组成员的资料,主要通过访谈、问卷、量表、文献回顾、机构资料查阅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一手资料和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第四,确立小组目标,将小组目标概念化,最大限度地帮助案主;第五,制订小组计划书,明确小组理念、理论构架、活动设计、所需物资等小组工作核心内容,不断修正和完善小组计划书。

二、关于实训技能展示的考核

以组为单位,在撰写计划书的基础上,利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实训技能展示。这个环节主要考核的重点为:第一,建立小组的类型,主要包括:成长性小组(发展性小组)、教育性小组、治疗性小组与支持性小组;第二,明确工作者和小组组员的角色和地位,制订小M规范,处理小组冲突,增强小组凝聚力;第三,小组动力,即对小组中的沟通与领导技能的把握;第四,小组活动方案的展示,提高小组活动与小组目标的契合度;第五,把握影响小组发展的主要事件,学会处理组内冲突;第六,两个年级的小组分享,达到同辈督导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小组技能水平。

三、关于小组自评与互评的考核

针对小组实训内容,以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内评估和组与组之间评估。小组评估是以小组组员的需求为重点,对小组工作的需求、目标、范围、过程与结果进行全方位、持续和综合的评估。评估的目的是评价和分析社会工作者开展小组服务的效果,进而达到发展问题、分析问题、改进方法、完善决策、保证效果的目的。在小组自评与互评环节,主要考查学生从小组成员、小组工作者、小组整体和小组环境这四个层面的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如表所示。

四、关于小组实践反思的考核

本环节考核重点针对“小组工作在XX群体中的运用”案例,主要包括小组工作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运用、小组工作在妇女群体中的运用、小组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运用以及小组工作在其他群体中的运用。促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践服务,对案例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加强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拓展学生专业学习的思维与视角。最后提交小组工作实践反思总结,在以下四个方面中挑选两个方面深入思考并总结:第一,小组价值体系与专业伦理的反思;第二,小组过程的反思;第三,小组工作技巧的反思;第四,小组本土化的反思。

五、本课程考试成绩构成

本门课程考试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30分,期中考试10分,期末考核60分,总分100分。其中课堂表现30分包括实训技能展示成绩和小组自评与互评成绩;期中考试10分为基础知识测试成绩;期末考试60分包括小组计划书撰写成绩和小组实践反思成绩。

篇10

[关键词]残疾人 社会工作理论

[中图分类号]D66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23-01

引言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领域中一种特殊的社会工作方法。伴随社会工作的推广,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也得到发展和认可,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显著效果。每一个理论都由它所对应的理论体系构成,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亦是如此。作为新兴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尚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从目前的研究上讲,它是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政策理论三大部分构成的。加深研究和探讨残疾人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有助于认清其理论特色,更好地与实际社会工作相结合,促进两方社会工作理论吸收借鉴,对提高残疾人服务的水平有帮助作用。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概念

王思斌教授对社会工作的定义,“残疾人社会工作(或残疾人工作)的理论是关于残疾人现象的看法和如何解决残疾人所遇问题的理论”。这只是针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简明定义,这个定义表明,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运用一定的原则和特有的论证方式解释和阐释残疾人现象和残疾人相关问题,已经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残疾人社会工作范围涵盖很广,包括多种方面。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残疾人个人、残疾人群体、残疾人家庭等进行的有目的的社会帮助,是专业的社会服务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康复,精神抚慰,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提供咨询,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帮助残疾人恢复自信心融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其中康复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康复过程中,残疾人社会工作起到医学不能替代的作用。简而言之,残疾人社会工作涉及到残疾人的康复、家庭、生存等各方面,其在挖掘残疾人潜能、促进残疾人自身发展方面的重要功能可见一斑。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

“平等、参与、共享”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此基础理论是在总结前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借鉴国际残疾人运动的经验而提出的。现代文明社会越来越注重残疾人的人道观和人道主义思想,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工作领域得到发展。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

首先,经过多年的各方不断努力,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日趋规范化和专业化,丰富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这离不开残疾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指导。主要表现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残疾预防的定义,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内容,都作了规范化、专业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阐释。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政策理论

与上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发展程度相比较,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政策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相关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政策理论主要包括:残疾人政策的定义、残疾人政策的本质、残疾人政策的制定者与参与者、残疾人政策执行能力的加强、创新力和公信力理论在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残疾人政策监管和评估理论研究等等。显然,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事业、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政策理论研究,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政策服务宗旨势在必行。

三、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残疾人问题涉及民政、卫生、教育、法律、公安、交通、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当前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各部门分别承担相应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有:

(一)民政部门

政府对残疾人的相关特别扶助政策、救济政策和其他福利措施的出台执行,主要是民政部门负责。其中包括残疾人福利工作政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就业工作、残疾人保护和扶持的政策等。

(二)卫生部门

这个部门中的大部分工作属于社会工作,卫生部门起到连接的纽带作用。如协商处理公费医疗、医疗保险、工伤处理和后期康复等相关待遇和补偿问题,并且参与针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白内障、聋哑儿童三种残疾人的矫治与康复训练活动,并开展相应的社区康复试点工作。

(三)教育部门

该部门强调要保障残疾儿童、残疾少年的受教育权利。残疾人教育和教育康复在青少年方面,教育部专门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并检查和验收残疾人教育的落实情况。这对我国年轻一代残疾人基本素质的恢复和提高,对他们的发展和获得更高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在解决残疾人社会问题上有联系中国国情和残疾人现状的独特做法,但其行政色彩程度仍旧明显,专业化水平在国际领域属于较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还需不断扩大,加大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引进。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下,不断从上至下的完善理论与体系,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造福于残疾人,促进他们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仉兴玉.做好残疾人工作需要强化五个意识[J].中国残疾人,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