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成果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9 17:4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实践成果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实践成果报告

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实践;探究

一、提出问题:如何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课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据此,在思想政治教材的四本必修课程中,每个单元后面都设立了“综合探究”栏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探究活动课仍面临比较尴尬的境地。此外,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生活都持漠不关心的态度。高中生按理说已经初步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能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政治理论知识。一方面,为了落实综合探究活动课的实施,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公民意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实践案例: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培养公民意识

政治生活中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是“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这一探究活动是对整个单元思想和内容的整合。通过情境探究,让学生置身于政治生活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对政治生活的认识,思考应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如何做到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后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培养新时代中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观念,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

恰逢一年一度的居委会换届选举,我们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到海山街道梧桐社区工作站了解居委会的换届选举活动。这是一次体验式的民主参与。20个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老师的引领下,亲身体验了公民基层民主参与的活动过程。学生活动分为资料查阅、信息采集和成果报告三个部分。在走进社区前,学生要做足功课。首先是准备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需要了解居委会的相关知识,如,居(村)委会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居(村)民参加民主管理的形式有哪些,居民进行民主选举属于哪种选举方式以及村务(社区事务)公开的内容等。其次是活动开展阶段,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学生采集了如下信息:梧桐居委会的基本情况,居委会的成员构成,采访上一届居委会主任(叶祥基),了解本届居委会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本届居委会有选举资格的选民人数等。最后是汇报和总结阶段。在成果报告总结会上,学生以丰富的形式包括现场照片、选民代表采访、居委会主任采访、居委会选举的筹办过程摄像等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用PPT形式形成研究报告,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在班级作研究心得报告。学生坦言,活动过程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对政治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参与政治生活也增添了兴趣。

我认为通过这次居委会换届选举活动的参与,学生至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对居委会和村委会的相关知识理解更深刻;(2)对公民基层民主实践的意义有了感性的认识;(3)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实践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社会性原则。

三、成果总结:积极参与,重在实践

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对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优化。通过课堂上的探究式学习和课外的实践活动,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基于课时限制和学生负担较重的现实,一方面我们抓住一切可以让学生“走出去”的机会,另一方面研究如何实事求是地操作好实践活动。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很多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只要老师有激情和热情,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篇2

工作思路: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和条件。然而,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减轻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宣传环境保护,更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以身作则,以感染身边人做环境保护的执行者、守护者。近几年,随着浦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原本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乡村小镇,如今因工业大肆兴起,水晶工艺品厂的肆意搭建,废水废气到处排放,尤其是硅金属的污染,已经被世人重视。选择这样一个实践地点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奠定了的基础。

案例做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着“绿色环保”为主题展开,以五个一为活动主线进行,即一份民生和环保知识调查问卷,一次走访参观,一场环保进企业与工人同乐联谊晚会,一个环保游园嘉年华,一场绿色低碳科普宣传;最终完成,一份调研报告,一本实践日记,一本活动成果册,一次活动成果报告会,一次感恩教育。

此次实践活动倾注了同学们太多的心血,对于初次组队外出的我们来说,既没有经验又没有人脉,光有好的想法和鲜亮的策划书还远远不够,如何将顺利完成任务,又能出成绩,亮亮点是关键所在,在如此陌生的环境下,只能到处摸索着前进。围绕着活动主题,同学们群策群力,分析现状,根据同学自身特长,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例如,我们此行最成功的一项内容就是“低碳生活 绿色环保”――之环保进企业与工人同乐联谊晚会。场地,资金短缺,没有理想的合作单位,没有媒体支持,种种困难摆在我们面前,将如何一一化解。面对困难,我们不屈不挠,首先,我们将所有同学分成三组,宣传策划组,外界联络组,实施操作组。其次,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我们找到了浦江县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将我们的策划书递了上去,由于前期的充分准备,主题也正符合他们的意图,于是合作项目马上就谈妥了,他们的领导会出席我们的晚会活动且他们能解决媒体和记者。接下来,面临的是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的问题,原本我们打算放在城区最热闹的广场举行我们的晚会,可是面对只有几千块活动经费的我们的来说,除了吃住、车费之外,活动经费已所剩无几了。浦江县经济开发区离我们的实践基地不远,于是我们找到了一家名为“祥童”的童鞋厂,由于有政府部门的支持,且由于政府部门重要领导的出席吸引了电视、报社等多家媒体参与报到,这对企业宣传带来益处,于是经过商谈之后,他们愿意给我们出场地,并所有舞台布置和活动奖品都由他们出,这样一来,我们只要出人出力出一些准备材料就可以了。在大家的努力下,期盼已久的晚会如期来临了,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然而我们的种种创意,如废物利用环保SHOW,清理河道活动游戏等,赢来全场阵阵掌声,尤其是晚会渲染带给大家更多的环保理念冲击力,激励大家更加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环境。

案例效果: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得到各界的关注,浦江日报、浦江电视台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报道,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经营管理系赴浦江实践小分队(指导老师金云燕)获得了2010年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篇3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一)把环境教育的知识寓于学科教学之中。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们立足课堂,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环境考察课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典型形式。另外可以进行动、植物的养殖,环境科学实验,环保宣传,乡土地理考察等活动。

另外,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跨学科性。小学思想品德课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美术与劳动技术教学中,应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美术方面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当同学们用废物制成各种各样的作品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环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

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

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如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环境教育内涵。

让学生在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年级以上各中队要成立废品回收小队,将家中即将扔掉的可回收的绣品垃圾集中起来,定时卖给废品回收处。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和考察社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白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

3、与生动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重点开展以绣品垃圾为主题的环保小制作(布艺)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倡动手做。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5.5—2005.6)

规划课题,提高认识,查阅资料,制定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2005.6—2007.3)

总结阶段(2007.4—2007.5)

结题、撰写论文。

七、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有关活动案例、简明校本环境教材、调查报告、学生环保科技小论文等。

八、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领导组:王庆念徐杰陆娟娟刘培张严

课题负责人:张严(负责课题的设计和编拟、主持并调控实验的全过程、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管理、进行实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主要成员:张惠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珍郁蓓蕾龚勇秦玲娣徐国洪及各教师(组织实验和论证、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总结。)

九、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并联系实际,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2.环保实践内容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3.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实落相应政策,寻求大力支持.

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篇4

以上学期我带领学生参加的《加强消费指导,培养勤俭美德———职校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有4项,一是进行充分准备,开展深入的调查;二是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规律性认识;三是撰写调查报告;四是进行成果报告。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调查了解同学的消费状况,反思自身的消费行为,查找和纠正生活中存在的消费误区;确立正确、合理的消费理念,掌握正确的消费方式,养成量力而为的消费习惯,提高理财能力;培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美德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侧重于消费情况的调查及对自身消费行为的反思,并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良消费习惯带给我们的影响以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风气带给我们的益处。由此可见,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跳出书本,走近职场,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带着良好的生活习惯走入职场,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承担起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重要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对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它有利于处理好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的关系、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关系以及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的过程。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的时候,我在寒假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即收集新年的春联。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此次“集春联品春联”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最终定为春节的来历及发展过程(分两个小组进行)、古往今来有关春联的故事(可以在班级挑选两个小组专门负责)、春联的收集与调研(在寒假期间要求每位学生随机抄写30幅春联,在开学后全班一起进行分析)、编写对联(全班同学一起学习编写对联,并由擅长书法的同学进行抄录并公开展示),这几个任务都是基于学生的认知需要,希望在研究过程中激发他们对知识追求的热情,并希望他们能够在研究过程中真切地体会到中国的年味,为自己通过劳动获得的成果感到真切的喜悦。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查找春联的相关资料,得出结论,更好地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调查研究方法,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的能力;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交际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此次“集春联品春联”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很好地处理了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关系,大家在活动中都有收集到不同的春联,经过共同讨论、展示又获得了共同的知识,而且他们更好地了解了广大民众的美好心愿,对新的一年新的生活拥有了美好的憧憬,并且在实践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搜集分析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三、农村中专校普通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利用本土资源

篇5

第一条为鼓励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调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本自治区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适用本办法。

对本自治区在哲学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适用本办法有关社会科学奖励的规定。

第三条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下列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

(一)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二)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第四条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励工作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注重原创性、创新性和实际价值的原则。

第二章评奖范围

第五条围绕国家或者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基础理论、应用对策、历史经验、地方特色、区域优势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学术价值和明显应用价值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申报自治区社会科学奖。

自治区外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宁夏经济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成果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可以申报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六条下列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申报参评自治区社会科学奖:

(一)正式出版或者公开发表的专著、译著、论文、工具书、教材、古籍整理成果、社会科学普及读物以及研究(调研)报告等;

(二)不宜公开发表的被省部级以上国家机关采用、推广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有价值的历史经验比较研究报告等。

第七条下列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能申报自治区社会科学奖:

(一)已获得国家级奖励的;

(二)内容偏重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的;

(三)著作权有争议,且尚未妥善解决争议的。

第八条申报参评自治区社会科学奖的研究成果,原则上是本届评奖年度内发表的。评奖年度前发表未曾获得社会科学奖、并被实践证明有重大经济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申报参评。

第九条申报参评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个人,应当是在本自治区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和艺术家。

第三章奖励评审组织及其职责

第十条设立“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自治区社会科学奖的评审工作。

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其下设的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第十一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由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其中,专家、学者不少于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的五分之四。

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每届任期四年,可以连任两届。

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人选由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提出,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制定、修改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规则;

(二)评定自治区社会科学奖人选、研究成果及奖励等级;

(三)决定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活动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四)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学科评审组,由本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学科评审组负责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评审,提出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及奖励等级建议。

学科评审组的专家、学者由7名以上的单数组成,所提出的每个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及奖励等级建议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的专家、学者同意。

第十四条设立“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自治区文学艺术奖的评审工作,其组成形式及其职责参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其下设的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四章评奖标准和奖励年度

第十五条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的评奖标准是:

(一)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者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或者取得了重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在应用对策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或者取得了重大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具有突出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十六条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奖标准是:

(一)专著在本学科领域内有创新,对学科建设有较大贡献,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要作用。

(二)翻译引进的国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管理经验,对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论文在学术上有创新,在本学科领域中居于先进水平,并能正确阐明重要理论问题或者对经济社会发展、学科建设等有重要影响。

(四)工具书的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五)教材在内容、结构上有创新,体例完整,对科研、教学、社会实践有明显应用价值。

(六)古籍整理出版物注释准确,切合原意,对历史考证有新的发现或者有重要价值。

(七)普及读物具有时代特征,并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能够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作用。

第十七条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人数和奖金数额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依据本办法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提出建议,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在没有符合条件的人选的情况下可以空缺。

第十八条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每两年评审一次,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在没有符合条件的成果的情况下可以空缺。

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授奖名额不超过申请评奖成果总数的20%,各奖励等次的奖金数额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根据奖励经费的数额确定。

第十九条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评奖标准,由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制定。

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评审年度及授予人数参照执行本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第五章奖励的实施

第二十条下列组织和个人可以推荐自治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候选人:

(一)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

(二)自治区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事业单位;

(三)自治区级有关社会团体;

(四)十名以上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联名推荐。

推荐自治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候选人,由推荐组织或者个人向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交书面推荐意见。

第二十一条申报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申报人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或者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初选,经初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报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第二十二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按照下列规定评审:

(一)学科评审组对参评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初评,并向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及奖励等级建议;

(二)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组织各学科评审组组长对建议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和奖励等级进行复评,提出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和奖励等级建议;

(三)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复评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和奖励等级进行投票表决。对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奖人选投票表决时,应当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获奖人选得票数必须达到全体委员的五分之四以上;

对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成果投票表决时,参加投票表决的委员不得少于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总数的五分之四,获奖成果得票数必须达到出席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

(四)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将投票表决结果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与获奖人选、研究成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四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应当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社会科学奖评审结果在公开媒体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科学奖评审结果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书面意见。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在征询学科评审组的意见后,将有关情况报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处理,并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将处理意见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

第二十五条自治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由自治区主席签署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六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和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获奖结果,记入获奖个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专业职称和享受有关待遇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和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奖励经费列入自治区财政预算;自治区社会科学奖和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评审工作经费经自治区财政部门审核后,从奖励经费中列支。

第二十八条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评审程序,由自治区文学艺术评审委员会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第六章罚则

第二十九条已获得自治区社会科学奖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个人,发现弄虚作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创作成果的,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和奖金。

被撤销奖励的,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对有关人员给予通报批评,自撤销奖励之日起6年内不受理其奖励申报。

第三十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的,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取消其委员资格,并建议其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一条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在奖励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可以设立“自治区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并组织实施。

自治区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的评审年度及授予人数,参照执行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自治区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的奖励标准、评审程序,由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结合本专业的实际,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第三十三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和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有关的评审细则和其他有关规则。

篇6

基础会计 案例教学法 运用

一、基础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1.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老师在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时,更加注重教学实践的训练。通过案例使学生亲身走进案例中去,并以案例中的角色实现亲身经历式的实践训练,在这一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培养自身勤于思考、参与决策的能力,改变了原来那种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果不好的状态,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提高教学质量。

2.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将学生与实践联系到一起,毕业生往往反映学习的知识根本无法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案例中真实场景,通过切身的体会,了解企业成败的原因及经验,并不断从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相应的提升。

3.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在开展案例教学法时,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去记忆每一个案例,而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在信息不确定的状况下,独自决策和思考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重视的是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过程,对学生能否找到正确答案并无太高要求,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不断的锻炼。此外,这种教学方法提倡学生多向性、发散式的思维方式,进而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4.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任课老师必须深入到企业会计的工作中去,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将寻找到现实中的例子进行科学的筛选和加工,从而得到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并根据课程内容的更新对案例进行调整。老师通过这一过程,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会随之增加,同时,老师在和学生共同探讨案例、解决案例中问题的过程也是自身对知识的复习和强化过程。

二、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教材中针对不同理论内容都会配有相应的实例来进行讲解,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些实例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增加一些额外的案例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1.通过案例来加深学生对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比方说在基础会计教材中会计等式这一知识点教学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资产=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老师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位企业的创办者,然后让他们站在创办者的角度来依次回答以下问题:(1)在创办企业时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案就是资金)。(2)怎样才能够得到需要的资金?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总结,最终可以轻松地得到资金的两种来源方式即负债资金和股权资本。(3)在得到所需的资金后,接下来需要进行什么工作?有的人会说建造厂房、招聘员工,还有的会说购买设备和生产原料等。通过这种讨论过程,学生能够轻易的理解资金通过使用而形成了资金占用,而那些通过资金购买来的厂房、原材料等资源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资产。(4)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得出最初的结论“资产=权益”。资产和权益以及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个恒等的关系。

2.利用案例教学讲解差旅费核算这一部分知识点

在基础会计教材中,关于差旅费核算这一内容的讲解上并没有相应的流程讲解,但在现实生活中,差旅费核算对每一个企业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因此在教学时,老师有必要对这一内容进行特别的讲解。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实例列举出差旅费核算的各种情况:(1)出差前对差旅费的预借:比方说某公司一员工张三出差的差旅费为1000元,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支付。会计在分录时应该记录为:其他应收款——张三1000元,贷:库存现金1000元。(2)出差完毕归来后报销差旅费:①需要报销的金额小于预借金额,张三回来后需要报销的差旅费为800元,剩余的预借款交会。那么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800元,借:库存现金200元,贷:其他应收款——张三1000元;②如果报销金大于预借金额。职工张三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200元,不足部分甩现金补付。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1200元,贷:其他应收款——刘大勇1000元;贷:库存现金200元如果报销金额等于预借金额。职工刘大勇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000元。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1000元,贷:其收款——刘大勇1000元。通过对案例的完整分析,最后让学生归纳业务的发生规律,总结解题的技巧。

3.通过案例练习使学生在感性上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并能灵活运用

如:会计循环这一知识点。教材上是分会计循环(上)和会计循环(下)两个章节讲解的,循环的每一步骤也有大量的实例进行辅佐说明和练习,但这些实例和练习内容都比较分散,而且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不能很好地说明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由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最后由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这一业务处理流程。教学中在讲解这章节时,我们为学生准备了某工业企业—个月完整的经济业务为案例,让学生按照以下7个步骤完成对业务的处理: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根据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收、付逐笔序时地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逐笔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根据对账的具体要求,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与对应的总分类账进行核对。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最后对学生的处理结果进行批阅,指出问题和不足。

总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与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相比,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和成本,是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成果的“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谭若宁.高职会计教师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科技风,2011,(2).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针对性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多年来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逐渐远离了学生本身和真实的地理教学情境,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内容过分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评价方法热衷于唯一的纸笔考试,非常单一;仅注重量化评价,对质性评价方法非常不重视,严重的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课程评价理念:“地理学习评价应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要求更多关注学生“怎么学”,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必须变结果式的评价为过程式的评价。笔者认为一套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应除了包括阶段性的笔试成绩、作业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的情况、地理观察事件探究活动的表现等方面,这样才能以评价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不是单纯为了评价而评价。

一、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在此前提下,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拥有适当的自主选择权,在不脱离教学实践的前提下,让学生拥有学习方法的选择权,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同时,也学会对自己的表现给出评价话语权。如,讲到“地质构造”时,教师演示沉积岩地层的形成过程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向斜、背斜、褶曲、断层的概念,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岩层受到内力作用时的情况,如果背斜、向斜受到外力侵蚀作用,会形成什么地貌类型呢?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拿出细竹竿,手握竹竿两端向里不断弯曲,直致竹竿从中部折断。以此说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由此得出,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反而形成山岭,从而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学生会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学习的方法,在同学的帮助下和自己的努力下给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进行评价。

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达到了“能学”、“会学”、“想学”的目标。

二、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突出小组互相评价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应避免放任、随意和低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交流,做到小组安排合理、分工明确,讨论学习时间适度,学习内容有价值,交流方式、学习结果有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因此,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能力和合作的成效。

例如,讲到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时,要求学生讨论如何开源与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教师把全班分成4组,每组担任一个角色(如农业部门、企业老板、政府部门、普通市民等),通过小组的交流与研讨后,各小组发言人代表不同的角色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各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评,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对出现的错误或不足,给予小组互相研讨的机会,逐步将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总结升华,并在学生的小组合作记录表中给予评价记录。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看学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并利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并看学生是否在活动中表现出探索欲和投入程度如何。

三、关注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突出教师指导性评价

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注重“研”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又是一个亮点。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学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如何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这又是摆在我们教学和教研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我们的实践看,体现评价的发展性、主体性、多元化是搞好探究活动评价的关键。探究活动学习方式、内容的开放性,也决定了评价方法的多元性。我们认为,评价一般可采取学生的自评、互评与导师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开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法。还可以通过校内外的主题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展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开放性地展开探究过程及成果,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评价,体现评价的多元性、激励性、主体性、实效性。下面是我们研制的“地理探究学习活动评价表”:

班级学生姓名评价者

注:1.评价等级(在相应栏中打“√”):A.1分B.0.5分C.0.25分。

2.评价者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各占1\3比分。

四、关注学生体验活动,注重针对性评价

高中地理新课程重视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强调体验,同时也不能忽视结果。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在体验中,教师的适时的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概括、总结活动的收获,特别是地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原理等,对不同程度的体验内容和体验结果给出不同的评价。如在25个同学做“时区”演示游戏中,教师在固定一位同学所处的位置后,请其他同学说出此时自已所处的位置是什么时区,并总结出计算地方时及区时的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对活动后感悟的提升。

综上所述,不管是课堂教学评价,还是探究活动和平时学习活动的评价,都必须体现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思想,关注评价的教育和正确导向功能,发展和发现学习者身上多方面潜能。

总之,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学业成绩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且要注重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可以采取笔试、口试、作业检查、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等检查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课本学习的考察,还应考察学生从事野外观测、社会调查等活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才能学以致用,地理知识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派上用场。

【参考书目】

[1]程丹萍.《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理念及实践》.

[2]王秀秀,陈,吴洁,陶晓静,高鹏.《安徽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

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 团队建设 自我管理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48-0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他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是学生走向成功、形成核心人才竞争力的必备素质。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培养优秀社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剖析

当代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大部分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独生子女居多,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在父母的精心照顾和宠爱下长大,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集中体现在时间管理、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较弱。

1.时间管理能力差,不懂得珍惜时间。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迟到旷课现象以及沉迷网络的比率远远高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时间观念普遍比较淡薄,不会珍惜时间,花在上网、聊天、听音乐、玩网络游戏等方面的时间太多,对于如何在学习上更好地分配时间和利用时间等方面做得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小没能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时间的价值,浪费时间成自然;二是不懂得时间管理的技巧,没有掌握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轻重缓急原则处理事情的技能;三是对自己要求太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2.缺乏计划意识,自我规划能力不足。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多数人是因为高考失利或成绩较差而被动选择了高职学校就读,大多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有的甚至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安排来读书,不喜欢所学专业,所以对学习不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计划意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十分欠缺。据调查显示,“75%以上的高职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发展、职业生涯没有规划,20%左右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左右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1}。

3.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效果欠佳。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普遍比本科学生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主动学习能力较弱,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面对“更深、更广、更难”的专业知识学习,在能力上和心理上更会感到吃力和无从适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效果不好。

4.自控能力较弱,团队协作能力不足。“90后”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比较放纵娇宠,纪律意识淡薄,自我严格要求不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而且比较自我,服务意识和协助他人的意识不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较差,在学习上不善于知识共享和互帮互助,遇到困难时往往由于自卑或拉不下“面子”而不愿意向同学和教师请教,从而轻易地放弃了目标。

二、团队建设在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中的积极意义

琼·R·卡扎巴赫与道格拉斯·K·史密斯合著的《团队的智慧》一书对团队是这样定义的:“团队就是一群拥有互补技能的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达到目的,并固守相互间的责任。{2}”团队的定义很多,概括起来团队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团队成员之间具有互补的技能。成员之间因不同的特长、技能而有不同的角色定位,这些技能包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技巧、人际关系的技巧等。(2)具有共同的目标。即团队成员要对取得的最终结果达成共识,把最终目标转化成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3)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团队成员之间,应象木桶木板之间紧密粘合一样,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和支持。(4)共同承担责任。成员间荣辱与共,相互承诺和相互信任,对最终结果共同承担责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个班级、一个宿舍、一个竞赛小组、一个社团都是一个团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各异,可以互补;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可以通过知识共享、互相协作共同建设良好的学风,进而促进学习;相互间荣辱与共,共同承担班级环境的建设并受益其中。

在高职院校,注重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通过构建团队合作学习、项目团队实践实训、参与科学竞赛和体育竞赛活动等团队建设途径,创新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模式,对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1.团队建设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目标管理。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内部,团队成员被赋予充分的自我管理权,要求个体在团队中实行自我指导,明确目标,能不断激发团队成员对成功的渴望,朝着团队目标努力。通过加强班级团队的建设,打造优秀班级团队,将团队理念和目标转变为学生的个人理念和目标,带动和帮助团队中的每一位学生根据团队目标制定个人行动目标和学习计划,促进学生遵守统一的行为标准及其共同价值观。在实现团队的目标与使命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我目标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

2.团队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团队组织能有效地以组织目标和集体荣誉感为动力约束学生个体的行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和特长,调动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和克服畏难情绪,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增强成功的自信心,约束个人行为,提升学生按计划自主学习的自控能力。

3.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学生自我技能提升。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和实训,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组织形式,例如各学科知识和技能竞赛、社会实践调查小组竞赛、体育活动竞赛等。在这样的竞赛团队组织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比较强,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动手动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技能和创新精神,能够获得比学生个人单独学习时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构建

1.在教学中积极引入团队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学习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学生分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实施教学活动或开展学习、实训、实践竞赛,引导学生朝着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创新。通过营造积极参与、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使学习基础和个体条件有着差异的学生平等地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任务,进行知识和技能互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为实现团队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或赢得竞赛,每个学生认真拟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搜集学习信息材料、实地调查与分析、参与小组交流讨论、撰写研究成果报告,展示交流成果,始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2.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团队氛围,提升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团体情感直接影响着个人情感,每个团队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理念,当团队成员将团队目标和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目标和理念时,就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适应团队的要求”{3}。因此,通过努力在班级团队中营造和谐氛围和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充分交流、友爱互助,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培养学生间相互信任、尊重和关怀的良好品质,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们在与他人共同分享想法、经验和信息的同时,感受到团队的力量,积极地融入到团队当中,渴望被他人认可、被集体接纳,渴望成为集体中的优秀分子,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为了班级团队的利益约束和改变自已的行为,增强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3.加强基于竞赛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自我设计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积极举办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的科技竞赛活动,是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知识整合运用能力、自我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例如,高职院校中普遍开展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能力运用竞赛、工程制图建模竞赛等。通过积极参与这些竞赛活动并认真准备,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设计、动手动脑能力,磨练了意志。高职院校应从制度上和实践上鼓励学生更多地参加科学竞赛,营造浓厚的团队学习和竞争氛围,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团队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协调能力。开展以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建设为目标的各种体育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协调能力,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经历、体验和锻炼。例如,大学生运动会、各类体育比赛、“暑期三下乡”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紧密合作,经历组织协调管理和团队协作的磨炼,深刻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亲身体会积极协助他人,共同为团队利益贡献自己才智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忍耐性和自控力,增强学生团队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使每个学生在团队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5.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各类学生社团是一种典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团队组织。学生社团通常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第二课堂”,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规范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帮助社团进行准确定位和方向把控,制订科学合理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指导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实践和锻炼舞台,督促社团学生共同遵守和执行社团决定,在社团组织的层层管理和约束下进行自我要求、自我管理和自我锻炼,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以不断增强。

注释:

{1}赵枞安,陈昀岚.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探索.黑河学刊,2008(11)

{2}卢照国.和合视角下团队建设中的自我管理.绥化学院学报,2011(4)

篇9

【摘 要】在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中,人们大多只关注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而忽视了作业观的转变,导致作业形式的改革一直滞后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局面,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效果。怎样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已经成为摆在一线教师面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新型的政治作业模式应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针对性的特点,把基础型、实践型、合作型作业、选做型、自主设计型、开放型等几种作业模式融会贯通,使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平台和有效手段。

关键词 思想政治作业;新课程改革;新型作业理念;新型作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30-01

一、传统思想政治作业模式的不足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政治课教学绝不是教条式的说教,学以致用至关重要,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传统政治作业流程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教师评定—学生接受”,呈现出专制性、单一性和统一性的特征。作业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这必将降低学生对政治作业的兴趣,最终泯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面对开放型教学课改的新目标,传统化的作业模式很难适应新的形势,政治作业必须创新。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作业理念和作业模式的创新

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作业应由过去侧重巩固知识,应付考试的单一功能转变为知识、能力并重,发展思维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统一的多种功能作业,使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平台和有效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对作业进行改革。

1.基础型作业。上课前,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少而精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围绕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的落实。比如,在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①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因素?②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③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强调教学新理念的同时,基础知识仍不应放松。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减轻了课堂教学的负担,把握了教学的重点。

2.实践型、合作型作业。实践性是思想政治课的本质属性之一,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政治课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思想政治课作业要向社会开放,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实践活动。新课程也要求学生树立合作理念,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实际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调查、整理,通过小组合作,最终以调查报告、举办讲座、咨询活动、学校宣传栏等形式,把实践结果展示出来。例如,在学习 “投资的选择”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题:让学生制作“家庭理财方案”。学习小组的操作程序是:同学间研讨确定课题—分工—各自查阅资料、调查、分析等—集体讨论—撰写研究成果报告。小组学生在完成家庭理财方案的同时,还提出不少真知灼见:树立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收藏等多种渠道、多元化的投资理念,改变只将资金存进银行里的单一理财的做法;要学会对投资风险和回报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收益,减少投资风险;建议有关部门通过编印免费宣传报。通过这种作业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并在小组间出现了一种互相合作、竞争的学习局面和态势,使学生在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巩固了政治知识,同时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归纳、整理、应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3.选做型作业。“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教师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习惯、现有的知识储备等内容的基础上,面对全体学生设计多元性问题,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即使同一问题也有多个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能挑选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基本要求是:做你喜欢做的作业;做你认为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作业;做你能够胜任的作业。通过选做作业,让学生在适合自己思维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高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作业质量。

4.自主设计型作业。政治教学是以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宗旨,因此,政治作业的布置还应具有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主人翁责任感的功能。学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自主设计作业,自行完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定点和非定点作业。这里的定“点”是指知识点,定点作业是指教师指定知识点,学生围绕指定的知识点设计作业;非定点作业则对知识点不加以限制,学生自选知识点设计作业。学生根据知识点,参考相关资料自选合适的题型,并要求学生必须提供答案。另一种为释疑作业,这是学生布置给教师的作业,要求学生必须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疑惑,以作业的形式直接告诉给教师,主动求得教师的帮助。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学生因害怕教师而不敢直接询问的尴尬,也能培养学生自己出问题“考”(即问)教师、争当考官的主体意识。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变学习压力为学习动力,可以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究下去,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所要求实现的。

5.开放型作业。这类作业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布置这类作业时要有意识地选择答案不唯一的题目,允许多种答案并存,不必强求一致,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闪现学生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时,请你从多角度为择业者提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这类题型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达到政治学科的教学目的。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新型的作业模式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更加浓郁,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加深,有效提高了学科成绩,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有广度和深度,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审视两年来的作业布置,虽有其成功的一面,但也有不少问题值得反思和改进。

三、新型作业模式的反思

一方面,新型作业模式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自主选择范围更大,对大部分学生都能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学习效果显著,但同时也使少数学习懒散、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找到了投机取巧的机会,这提醒我们在改革作业模式的同时,也应不断完善作业的评价机制。

另一方面,新型作业模式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针对性的特点,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了解学生,能熟练驾驭教材,还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课外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而且从作业设计、检查指导到评价监督,教师的工作量较原来的传统作业模式有了很大的增加。

篇10

    一、通过地理灾害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狭义上,生命教育即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塑造、改变着世界,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变的进程和力度还在不断地加大、加深,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尤其是在地震、海啸、台风等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仍然渺小而脆弱,这些可怕的灾难甚至在瞬间吞噬人类的生命。因而,通过地理灾害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珍贵,唤起对生命的重视、热爱,同时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加深对人地共融共生关系的探求、理解以及地理学科的价值认同。

    例如,针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中“火山与地震”这一部分教学,教师可事先将学生分为3~6个小组,提前一周左右时间让学生收集关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前的征兆和来临时的应对措施、危害等资料。上课时先播放经过剪辑的关于火山喷发和大地震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灾害短时间内毁灭家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震撼感,体会生命的脆弱和可贵。接着启发学生找出火山与地震的分布和成因,然后分小组介绍之前要求准备的内容,最后教师可以用“2008年5月12日地处汶川大地震区的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创造零伤亡奇迹的案例——因为学校平时重视了劣质教学楼的加固,坚持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紧急疏散演习,因而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发挥了巨大效用”作小结并升华:虽然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柔弱的生命也是伟大而充满奇迹并值得珍惜的,我们可以用知识努力去守护生命。

    二、利用地理灾害教学强化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部分前言第二条“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中阐述到: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区域——涉及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灾害教育可以强化生存教育。

    例如,对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气候中“多特殊天气和多旱涝灾害”进行教学时,可以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针对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洪涝、干旱灾害进行自学归纳——六种气候灾害发生的时间、表现、分布、造成的危害、应对措施、安全常识,然后分小组介绍学习成果,这样既对我国的气候灾害进行了普及教育,同时通过对这些灾害的了解,提高学生应对这类灾害的基本生存能力。当然,结合2013年初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因雾霾天气造成重度空气污染现象,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什么是PM2.5?什么是PM10?持续而严重的空气污染原因是什么?造成哪些危害?治理空气污染应该怎么办?可以做什么?我国还有哪些气候灾害?如果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课后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后面每节课留五分钟时间,在全班分享各小组成果,直到分享完毕。当然,如果是地理教师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以此为主题,唤起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达到在地理灾害学习中生存能力逐步提高之目的。

    三、结合地理灾害教学倡导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理解其内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生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开篇第一部分前言第一条“课程性质”中写到:“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明确了“生活性”是地理课程的五大基本特征之一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地理技能。地理灾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活也为人们认识地理灾害提供了素材,地理灾害教学用活生生的实例,警示人类居安思危、趋利避害、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丰富生活教育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