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老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5:4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老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当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框架。[8]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谈到:“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储皖中认为,人的主体性就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人不仅能自由自觉地支配、占有外界事物,而且也能自由自觉地把握自身,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9]教师教育发展只有遵循教育主体中人的主体性发挥,灵活自觉地利用资源,富于创造,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综上所述,从最初的洋务大学堂到当代社会的多层次多局面的教师教育培养体制;从单一教学到复合结构的培养内容;从封闭到开放,每一时代变迁都体现出了教师教育主体的独特性。教师教育应努力为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优质的教育工作者,以适应新时代给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与任务,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与推进,带来了教师教育的转型和变革,一方面取得了一些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从教师教育的主体角度反思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受教育者生源质量下降原来各地师范教育大多是提前招生,许多优秀的中学毕业生被吸纳为教师教育的对象,但近10多年来,对师范生的相对优惠政策取消,削弱了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的积极性。加之近年来,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给人的负面印象大于积极的一面,导致了社会上存在对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完全与传统上教师是受人尊重与爱戴的职业形象相悖。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感降低,影响了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教育的选择。在一项对未来职业进行选择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想成为教师的青少年儿童很少,而且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师范院校的人数也非常少。虽然根据调查认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的多达93%,而认为好教师不常有的人却占大多数。[10]这一现象正反映了当前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受教育者自身质量的重要性,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教育者主体积极性不高近年来,教师教育与一般性大学教育在教育模式上相混合。教师教育不再是师范类院校的特产,其他综合性大学或高校都可以培养师资,另一方面师范类院校又不再出产单一的中小学师资力量,而是求全求大,在专业设置和教学重心上都有所偏移。吴遵民在《我国30年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中指出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存在师范特色的弱化与泛化。[5]一些重点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的发展的转型期为了追求综合化,舍弃自身教师培养优势的趋势,一味盲目地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这又丧失了其基本的独立性。可见师范院校正在逐渐摒弃“师范特色”搞综合化,不仅使师范教育的特色渐渐泛化与弱化,而且在非师范教育方面也会遭到不断的挑战与挤压。这必然使得教师专业化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却反而下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重建教师教育制度正在成为现实的必然。顾明远在谈及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未能取得预期发展设想时提出以下原因:我国的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一种让社会尊重而羡慕的职业;教师的劳动工资制度受到限制;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都想把自己办大办高。政策上有值得商榷之处,特别表现在中等师范学校的消亡上,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11]另外从某种程度上看,在政策导向上的教师教育现状确实是打破了原先封闭僵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师教育逐渐转向多元与开放的形态。但因为学校氛围的不同和教师教育主体性资源的相对缺乏,其拥有的学科优势一时还不能体现,实际效果也不容乐观,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着虚化的危险。[12](三)教育模式决策的僵化教师教育模式可以理解为教师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和运行方式,包括:从事教师教育的教育者和培训主体;受教育者和培训主体;管理主体之间为教育与培训教师而构建的教师教育理念、目标、政策;教育中介物等之间形成的复杂的交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称之为教师教育模式四要素。[13]在社会快速转型期,经济在发展,教育日益深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教师教育也在总结经验,探索符合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在教师教育模式中,国际上常用的是“定向教师教育”和“非定向教师教育”,也即封闭与开放式教师教育。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构成教师教育模式的四个要素本身的内容或客体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13]通过教师教育100多年的发史来考察,教师教育模式的变迁历程更多地体现出了以下几点不足:第一,行政色彩主导过浓[14],国家对参与教师教育培养的机构和准入标准都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第二,重心仍是新教师的培养教育,忽视教师的在职教育和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脱节,是一种静态的师范教育体系。[15]第三,教育主体的教育活动空间受限。教师教育的主体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更多地还是依赖于学校的课堂,在这里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所谓的技能课通常也是在教室里完成,即使给你模拟的中小学环境,也不能与真正的教学场景相匹配,因此,习得的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不能适用,或是不能灵活掌握。第四,学制与学历模式的提升不足。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提升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将达到10%。[16]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配置离规划还有很大的距离,如何培养这部分高学历的教师需要在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上进行调整,实行职前职后有机协调。只有克服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育中教育主体性的创造、能动和自主的功能。我国教师教育必然围绕教育主体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篇2
1.1烙铁头与两个被焊件的接触方式。
接触位置:烙铁头应同时接触到相互连接的2个被焊接件(如焊脚与焊盘),烙铁一般倾斜30-45度,应避免只与其中一个被焊接件接触。当两个被焊接元件受热面积相差悬殊时,应适当调整烙铁倾斜角度,使烙铁与焊接面积大的被焊接元件倾斜角减小,使焊接面积较大的被焊件与烙铁的接触面积增大,热传导能力加强。如LCD拉焊时倾斜角在30度左右,焊麦克风、马达、喇叭等倾斜角可在40度左右。两个被焊件能在相同的时间里达到相同的温度,被视为加热理想状态。
接触压力:烙铁头与被焊件接触时应略施压力,热传导强弱与施加压力大小成正比,但以对被焊件表面不造成损伤为原则。
1.2焊锡丝的供给方法
焊锡丝的供给应掌握3个要领,既供给时间,位置和数量。
供给时间:原则上是被焊件升温达到焊料的熔化温度是立即送上焊锡丝。
供给位置:应是在烙铁与被焊件之间并尽量靠近焊盘。
供给数量:应看被焊件与焊盘的大小,焊锡盖住焊盘后焊锡高于焊盘直径的1/3既可,焊点应呈圆锥形。
1.3焊接时间及温度设置
1.3.1温度由实际使用决定,以焊接一个锡点1-4秒最为合适,最大不超过8秒,平时观察烙铁头,当其发紫时候,温度设置过高。
1.3.2一般直插电子料,将烙铁头的实际温度设置为(350~370度);表面贴装物料(SMT),将烙铁头的实际温度设置为(330~350度),一般为焊锡熔点加上100度。
1.3.3特殊物料,需要特别设置烙铁温度。LCD连接器等要用含银锡线,温度一般在290度到310度之间。
1.3.4焊接大的元件脚,温度不要超过380度,但可以增大烙铁功率。
1.4焊接注意事项
1.4.1焊接前应观察各个焊点(铜皮)是否光洁、氧化等,如果有杂物要用毛刷清理干净在进行焊接,如有氧化现象要加适量的助焊剂,以增加焊接强度。
1.4.2在焊接物品时,要看准焊接点,以免线路焊接不良引起的短路。
1.4.3如果需要焊接的元件是塑壳等不耐热封装,可以在元件本体上涂无水酒精后进行焊接,以防止热损伤。
1.4.4在焊接后要认真检查元件焊接状态,周围焊点是否有残锡,锡珠、锡渣。2.贴片式元件焊接方法:
2.1在焊接之前先在焊盘上涂上助焊剂,用烙铁处理一遍,以免焊盘镀锡不良或被氧化,造成不好焊,芯片则一般不需处理。
2.2用镊子小心地将QFP芯片放到PCB板上,注意不要损坏引脚。使其与焊盘对齐,要保证芯片的放置方向正确。把烙铁的温度调到300多摄氏度,将烙铁头尖沾上少量的焊锡,用工具向下按住已对准位置的芯片,在两个对角位置的引脚上加少量的焊锡,仍然向下按住芯片,焊接两个对角位置上的引脚,使芯片固定而不能移动。在焊完对角后重新检查芯片的位置是否对准。如有必要可进行调整或拆除并重新在PCB板上对准位置。
2.3开始焊接所有的引脚时,应在烙铁尖上加上焊锡,将所有的引脚涂上焊锡使引脚保持湿润。用烙铁尖接触芯片每个引脚的末端,直到看见焊锡流入引脚。在焊接时要保持烙铁尖与被焊引脚并行,防止因焊锡过量发生搭接。
2.4焊完所有的引脚后,用助焊剂浸湿所有引脚以便清洗焊锡。在需要的地方吸掉多余的焊锡,以消除任何可能的短路和搭接。最后用镊子检查是否有虚焊,检查完成后,从电路板上清除助焊剂,将硬毛刷浸上酒精沿引脚方向仔细擦拭,直到焊剂消失为止。
2.5贴片阻容元件则相对容易焊一些,可以先在一个焊点上点上锡,然后放上元件的一头,用镊子夹住元件,焊上一头之后,再看看是否放正了;如果已放正,就再焊上另外一头。如果管脚很细在第2步时可以先对芯片管脚加锡,然后用镊子夹好芯,在桌边轻磕,墩除多余焊锡,第3步电烙铁不用上锡,用烙铁直接焊接。当我们完成一块电路板的焊接工作后,就要对电路板上的焊点质量的检查,修理,补焊。符合下面标准的焊点我们认为是合格的焊点:
(1)焊点成内弧形(圆锥形)。
(2)焊点整体要圆满、光滑、无针孔、无松香渍。
(3)如果有引线,引脚,它们的露出引脚长度要在1-1.2MM之间。
(4)零件脚外形可见锡的流散性好。
(5)焊锡将整个上锡位置及零件脚包围。
不符合上面标准的焊点我们认为是不合格的焊点,需要进行二次修理。
(1)虚焊:看似焊住其实没有焊住,主要原因是焊盘和引脚脏,助焊剂不足或加热时间不够。
(2)短路:有脚零件在脚与脚之间被多余的焊锡所连接短路,亦包括残余锡渣使脚与脚短路。
(3)偏位:由于器件在焊前定位不准,或在焊接时造成失误导致引脚不在规定的焊盘区域内。
(4)少锡:少锡是指锡点太薄,不能将零件铜皮充分覆盖,影响连接固定作用。
(5)多锡:零件脚完全被锡覆盖,即形成外弧形,使零件外形及焊盘位不能见到,不能确定零件及焊盘是否上锡良好.。
(6)锡球、锡渣:PCB板表面附着多余的焊锡球、锡渣,会导致细小管脚短路。
最后在说一下焊接操作的坐姿,由于助焊剂加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是有一定的危害,如果操作时鼻子距离烙铁头太近,则很容易将有害气体吸入体内。一般烙铁离开鼻子的距离应至少不小于30cm,通常以40cm时为宜。
篇3
论文摘要: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影响和新的内容。本文在分析劳动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上,提出了在劳动法规定下,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直接影响到了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分配,其立法宗旨是“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凭证。在劳动合同的立法中,过于强调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将大幅度地增加劳动用工成本,对投资环境则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对用人单位的发展是极为不利。但是,若是强调用人单位的利益,则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的初衷和意义。劳动合同法保护的其实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者的合法权益,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只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和谐了,才能在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投资环境和企业发展状态。
1.1在劳动合同签订上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但最长不超过13个月。这种通过规定强制缔约与加大违法成本的措施,来引导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劳动者权益。这种规定使得用人单位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会面临强大的罚款责任。用人单位忽视或者故意不进行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但损害了劳动者的权利,也使自己面临被严厉处罚的局面。
1.2在员工试用期上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约定及报酬草案给与了明确: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在劳动关系连续存续期间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试用期工资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的,实行同工同酬。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次数等做的更加严格地限制和规定,这给用人单位约定试用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劳动合同的这些规定,都给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在新进员工在约定试用期的管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3对企业员工招聘的影响
当前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这类企业中存在着不少用工不规范的现象。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征缴率相对较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这些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将大幅增加,进而推动企业总体成本上升。另外,由于《劳动合同法》规定,一旦劳资双方出现劳动争议而申请劳动仲裁,都应由企业提供证据。这就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较高的工作要求,各种档案、制度的建立都要进行专门的管理。企业招聘员工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如果招进来的职工不合适,要辞退就得额外支付赔偿金。这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挑战,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的招聘中需要把好关,在员工的日常管理中,也要防止人才的流失。
2在劳动法规定下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新劳动法的实施下,更是要注意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的行为,科学合理地应用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即持久获利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能否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形成注重发展的工作作风,有利于调和员工的价值观和信念。实施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改善工作态度、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同时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以维持组织的不断发展。
2.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把关新员工的招聘流程
吸收和招聘进新的员工是企业保证新的血液和运行的重要程序,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使企业必须更加注意新进员工的招聘流程。在新员工的招聘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了解和掌握企业和部门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的标准,找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此外,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一个大的工程,部门之间有具体的分工,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流程都要熟悉。各自负责的招聘、培训等工作也需要彼此的协调和沟通,工作的流程需要有连贯性,这样才能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
2.2组织劳动合同的管理
做好劳动用工管理是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和提高防范经营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并对对劳动用工方面的薄弱环节有清醒的认识。在出现相关劳动纠纷之前,就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劳动合同管理的相关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支撑劳动合同制度运行的配套规章制度。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内容。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权利义务的体现,《劳动法》规定的必备条款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并尽量细化,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第三,建立劳动合同台帐,强化劳动合同的日常管理。最后,还要注重用工资料的保管工作,避免劳动合同的丢失或者是损坏等低级的合同管理错误。
2.3加强企业员工的管理,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因此,要想在现代激烈的市场搏击中发展壮大起来,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力量,加强人才的管理,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优势人才。在企业的人才管理中,必须要加强企业的人才管理和培训机制。在企业中,要建立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企业实际运作中,单纯的依靠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员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相关的人才管理制度、培训机制和多方位的激励手段。传统的薪资激励在现代自我价值观有所改变的今天,这种制度并不能充分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需要对传统的薪酬制度上,进行完善和改观。人才的培养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必须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培训应该是系统化的,培训的内容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培养出自己的员工。另外,培训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技术的范围内,还应该包括企业文化,个人精神方面因素的培训,使企业员工在培训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技能,而且还增强了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结论:
在合同法的规定下,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适应合同法的内容,同时,还需要更多的细化和灵活性。人力资源的管理应该在借鉴各行业经验管理的同时,认真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企业的现状,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企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孟宪魁.浅谈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铁道工程学报,2006,(03).
[2]杨群立.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J].山西建筑,2006,32(2):115-116.
篇4
论文摘要:面对老铃化的冲击,欠发达地区建立农村养老保津已势在必行。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津面临着个人自我养老、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的四难选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采取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城乡相对隔离,相应产生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致使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发达地区农村养老问题通过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等途径已基本解决,而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则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一、欠发达地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必要性
(一)欠发达地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是由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我国13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由于广大农村人多地少,农业比较收益低,以及相关的体制和政策原因,各类投资长期向城市倾斜,农村不仅经济发展慢,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尤其落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人差距呈现日益扩大趋势。1978年城乡居民收人比为2.57 : 1,1994年城乡居民收人比为2 . 86 : 1, 2001年城乡居民收人比为2 . 90 : 1, 2002年为3.11:1,2004年扩大到3.21 : 1。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城乡差距更为凸显。新世纪,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应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给予更多的关注,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给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现阶段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城乡社会的安定,进而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将大幅增加欠发达地区对农村养老保障的迫切需求
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根据这一规定,1999年我国就已经进人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而且据预测,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5%,而农村老年人口又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0 %,所以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冲击城镇,也会更猛烈地冲击社会保障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将面临“老龄社会”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挑战,许多人把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农村传统养老方式—家庭供养上。但是,随着农村计划生育的普及以及农村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使得“养儿防老”和“土地养老”的传统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障是计划生育政策得以在欠发达地区继续贯彻的必要条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一般实行的是一对夫妇生一个男孩或生两个女孩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将来一对夫妇要养4位老人和1一2个孩子,这是传统的家庭保障所无法承受的。也就是说,从家庭规模和结构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家庭小型化趋势不可避免,家庭人口老龄化和对老年人的抚养系数也将呈急剧上升趋势,这将使家庭养老不堪重负。历史上,农村社会已经习惯于家庭养老,由于子女多,个人无养老后顾之优。而现在的情况则急转直下,只有尽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才能有效地防止未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养老的危机。如果解决不好这一问题,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就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这将不利于国家和社会储备基金的积累,不利于农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所面临的四难选择
根据养老所依据社会单位的大小,现行养老模式理论上有四种选择,即:个人自我养老、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决定了个人自我养老的能力相当有限
个人自我养老主要是指个人在劳动就业期内将一部分现期收人作为老年经济生活保障储蓄起来,以满足老年生活需要的养老方式,也包括进人老年后,经过自身努力获得经济报酬的行为。它的存在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一是有足够的经济剩余;二是能够长期排除各种干扰而进行有效的积累。但结合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可知,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到目前为止也只能说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没有足够的经济剩余。同时,农业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欠发达地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又非常有限,农民收人得不到切实保障,再加上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缺失,使许多人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而有病不治致使累积到了不得不治的情况下那微薄的积累也流失殆尽。在此,还没有计算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费用。可见,欠发达地区农村个人自我养老很难排除各种干扰而长期积累养老资金。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决定了家庭养老困境重重
家庭养老主要是指子女对失去劳动能力且无收人的父母在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赌养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广大农村,家庭养老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形式,在农村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支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建国初期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与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效应,使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危机,但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可支配收人的不足制约着对老年人的供养水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九五”期间农村家庭总收人年均为3146.17元,总支出为2652.38元,年均剩余493.79元。这还不包括子女教育、意外风险支出等项目。因此农村家庭实际可支配收人并不多,欠发达地区就更少。二是现阶段,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人城市,使老人日常生活无人料理,如果进城务工经济来源不稳定,其赌养义务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履行。同时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青壮年不仅要赌养老人,还要抚养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投人逐年增加,教育收费越来越高。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如果供一个子女上大学,其费用是总收人的150%到20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就要陷人举债度日的境地,在赌养父母和抚养子女之间一般家庭首选的必然是抚养子女,使家庭养老陷人困境。三是农产品的低收益和农户收人的不稳定大大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风险系数。而欠发达地区多为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收人的减少,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物质条件遭到破坏,造成农业和农村社会再生产的困难,使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如仅依靠家庭养老来解决,势必会出现一个日益庞大的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群,而这个人口群的出现,意味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失利。四是受市场经济和外域文化的冲击,农村子女赌养老人的意愿也有弱化的趋势,不赌养父母的现象也明显增加。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集体养老难当重任
集体养老是一种借助明显大于家庭范围的社会力量养老的方式,通常是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集体组织为区域内具备条件的老年人发放养老金或提供养老服务。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实施集体养老需要有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作后盾,但农村改变了原有的农村经济结构,农民的劳动成果归家庭所有,集体经济日益弱化,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的基金很难提取,因此,在欠发达地区进行集体养老的可能性较小。
(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养老名存实亡
社会养老是指在某一较大的区域范围内依靠全体社会成员或某些经济实体的力量实现养老责任共担的养老保障机制。广义上的社会养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置滞后,管理过于分散,其现行的缴费标准共设10档,每月2元一20元。参保农民的缴费水平普遍偏低,多数农民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只能领取4.7元,15年后每月可领取9.9元,这样的保障力度与农民“老有所养”的初衷相距甚远,失去了养老保险的意义。至于商业保险,由于缴费水平过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需求就更加有限。
三、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
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问题之所以会面临以上的四难选择,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人:一是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农村教育卫生、农村道路及农村生态环境等项目的建设,为增加农民收人提供经济条件、科学文化及自然环境的保证,加大对农村的人、财、物的投人,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通过减少农民数量来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人的迫切需要。三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努力减轻农民负担,继续清理和制止乱集资、乱摊派和乱收费现象。四是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五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二)针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政府要从观念上重视并加以引导
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尽管家庭养老受到挑战,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在不断削弱,但并不意味着农村家庭养老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毕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仍以农业活动为主,在这样的社会中,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化养老体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墩而就。因此,坚持和优化家庭养老是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特定时期的一种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养老方式,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对纯农业老年人口在其丧失劳动能力、子女赌养能力不足、生活确实有困难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等。
(三)建立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
长期以来养老基金主要通过存人银行或购买国债以期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但就目前来看,出现的利率倒挂现象使人们投保的信心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不断开拓农村养老基金增值的新领域:一是可以将农保基金投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因此项目风险小且未来的收人回报稳定;二是投资房地产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利润可观;三是委托给实力雄厚、规模大的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对基金进行运营管理,由金融机构承担风险,社保机构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例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受托管理的上海养老保险基金)。一旦农保基金实现增值,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就会转变其思想观念,增强有经济剩余的农民参加社保的意识。
(四)对奢侈品及烟、酒等对人体有损害作用的物品,增收一定比例的重税,专门用来弥补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基金之不足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针对目前出现的奢侈性消费现象来说,并非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带有一种自我炫耀的成分,对社会来讲过度奢侈就是浪费,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更严重的是,收人和财富分配的巨大差异使得奢侈消费行为成为带有歧视性的消费行为,如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不仅伤害个体利益、局部利益,也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实行重税一方面让有能力支付奢侈品消费的富人以税收的形式补助低收人者,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抑制人们的超前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篇5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撰写、定稿、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等环节[2]。要切实保证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要制定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指导老师和学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切实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
(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遴选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应选派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含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科研水平较高、思想作风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二)严把选题关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题涉及的知识要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应用文献资料、设计与策划、实验操作与计算机应用、创新与写作等能力。同时,选题还应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难度适宜,分量合理,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或取得阶段性研究的成果。
毕业论文选题要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毕业论文题目由指导老师提出后应交教研室主任和系教学主任审查,对于达不到要求的题目要坚决更换。
在毕业论文的题目确定以后,指导老师要制定指导计划,填写《××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对学生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毕业论文任务书经主管系主任审查签字后发给学生。任务书一经审定,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系主任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
(三)把好开题报告关
毕业论文选题后必须进行开题。学生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在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领域内,充分查阅文献,了解研究动态,设计研究方案,填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经指导老师修改后,由院系统一安排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上,评审小组不仅仅要审查选题的质量,还要审查其研究方案,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研究和论文写作阶段。
(四)加强实验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指导与检查
在学生进入实验研究和论文写作阶段以后,指导老师要经常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做好答疑和指导工作,对每个学生指导4次以上并填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督促学生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要修改2稿以上,直至满意为止,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在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各院系要按要求进行前、中、后三阶段检查。
1.前期:检查指导老师到岗情况,课题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否具备,安排是否合理,任务书是否下达到每位学生。
2.中期:检查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的措施。
3.后期:检查答辩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根据任务书及毕业论文规范要求,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组织对毕业论文文字材料、图表质量、实验数据及软、硬件成果的验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和开题报告拟定的方案,完成研究,取得预期成果,完成论文的初稿撰写工作。
(五)把好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关
在毕业论文定稿后,指导老师评阅并给出恰当的评语和成绩,然后交评阅老师进行评阅。评阅老师不能由本论文的指导老师担任。评阅老师对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论文的质量和价值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给出具体的评阅意见。评阅老师应按论文评审标准逐项评分,评定论文成绩和等级,并签名负责。凡被评阅老师评定为成绩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必须由论文指导老师小组进行复评,决定是否进行修改或答辩。经评阅老师评阅后,指导老师将全部材料和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前的准备。
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都必须答辩。各院系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按专业成立若干答辩小组。毕业论文的答辩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答辩小组提问与质疑、学生答辩、答辩小组评分等过程。
各院系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及学生论文的实际情况,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答辩主要考核毕业论文的观点正确与否,内容的新颖程度,论述的严谨程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与应变能力,等等。答辩秘书负责记录学生的答辩过程,答辩日期必须按实填写,答辩会纪要内容要详细具体,所有答辩小组成员签名都要亲笔手写,不能打印。对有异议的毕业论文,各院系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六)规范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占总评比例的30%,评阅老师评阅成绩占总评比例的30%,答辩成绩占总评比例的40%。三部分成绩相加构成总评成绩。三部分成绩均需及格,否则,论文要修改或重做。
二、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档案管理
毕业论文及毕业论文过程所有的原始管理材料都要归档。毕业论文统一用A4纸单面打印。各院系统一封面用纸,按学校要求统一封面格式。论文装订与归档的具体要求是:毕业论文一式三份:学生自存一份,交给指导老师一份,院系保存一份。毕业论文的具体装订顺序如下:(1)封面;(2)毕业论文诚信声明;(3)毕业论文任务书;(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5)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指导情况记录表;(6)毕业论文评审表一(指导老师用);(7)毕业论文评审表二(评阅老师用);(8)毕业论文评审表三(答辩小组用);(9)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一(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用);(9)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二(答辩小组用);(10)毕业论文正文(包括题目、目录、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各院系将以上材料送印刷厂装订,一人一册,然后分学年分专业分班级存档。同时,论文还要录入光盘保存并拷贝一份给教务处。一般论文保存五年以上,优秀毕业论文长期保存。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11个重要指标之一[1],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与相关档案的规范管理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的重要凭证[3],因此,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及相关档案的规范管理工作,值得每个高校认真对待、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教高厅[2004]21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Z].2004.8.12.
篇6
【关键字】 毕业论文 流程优化 WEB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是对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检验,是本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本科的不断扩招,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涌现出不少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使毕业论文的管理更加有效,是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1毕业论文管理流程概述
毕业论文是大学毕业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一般分为选题、写作、指导、答辩等几个过程。
在选题阶段,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参考题目,选题,并对题目做初步的研究分析,写出开题报告,列出文献参考索引。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能正常开题的学生下达任务书。
学生开题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定期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由指导老师帮助其改正一些论文中不完善的地方及格式版面上的错误。
学生的论文写作完成后,由学生所在系组织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由学生陈述论文的主体思想和概括大意,答辩委员会针对论文进行提问,学生回答,最后由答辩委员会给出论文成绩和评语。
2毕业论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管理及质量监督是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各高校也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毕业论文管理相关规定。但因为毕业论文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老师、学生、教学管理相关部门等诸多因素,因此也出现了许多影响到整个毕业论文管理质量的问题。
2.1指导老师师资力量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师资力量开始出现一些不足。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需要由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来担任,而且由于指导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为了保证论文指导的质量,一个老师也不能指导过多的学生。而在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独立学院,指导老师师资力量的不足就成为了制约毕业论文完成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2.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一般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一方面要完成学校里面剩余的课业任务,另外一方面也开始大量的在外寻找实习或就业的机会,往往忽视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学生思想上的不够重视也是制约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3指导过程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主要分三个阶段:一是开题阶段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方向性指导;二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学生所写论文的指导;三是论文定稿时对学生论文格式和和规范性上的把关。在实际的论文指导过程中,由于指导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不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论文的指导过程很难做到尽善尽美,而教学管理部门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掌控到整个指导过程的完整性,也制约了论文完成质量的提高。
3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设计
上述种种问题之所以出现,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整个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主要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参与,教育管理部门很难参与到其中,起到一个监督和控制的作用。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在日常的办公和教育管理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设计一套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来对完成整个毕业论文的管理。
3.1 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
笔者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蓝本,将该院的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1) 毕业论文管理周期管理及信息管理:毕业论文开始写作之前,由院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整个毕业论文的周期,具体包括信息准备时间、开题时间、答辩时间、抽辩时间等的设置。。
信息准备期开始后,由院教务管理部门指定相关的系教学管理人员,由系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准备,具体包括录入或编辑指导老师相关信息,录入学生信息等。
(2) 毕业论文开题:毕业论文的开题由选择指导老师、开题两阶段来完成。指导老师先录入或编辑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或论文方向,由学生自由选择指导老师,或选择同一名指导老师的学生已达到限定的人数,则不能再选。
学生选择指导老师后,先拟定论文题目,并做先期的初步研究,写出开题报告,提交到系统,经指导老师确认后方可开始论文的写作。
(3) 毕业论文写作及指导: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需定期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并提交阶段性的论文成果,指导老师针对每一稿的毕业论文给出指导意见,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修改结果给出论文写作的平时表现得分,或平时表现的平均得分不及格,则学生推迟答辩。毕业论文最终定稿后,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给出成绩和评语。系教务管理人员也可通过系统随时监控每一名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并做出监督和督促。
(4) 毕业论文答辩及抽辩:学生论文写作完成后,由教务管理人员建立答辩小组,并录入答辩老师的信息,由系统随机将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中,进行答辩。
答辩完成后,由答辩老师录入成绩及评语。院教务管理人员设定相关参数后,在全院范围内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院级论文抽辩,并录入最终毕业论文成绩。
3.2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块设计
根据上述流程设计,将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分为院管理员、系管理员、指导老师和学生四个模块,四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图1所示。
图1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模块图
3.3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流程的优势
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和传统的毕业论文的管理流程相比而言,具有以下优势。
(1)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Web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到指导都不再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专门抽出时间进行面谈,大大的便利了老师对学生的论文指导。
(2) 便于管理和监督:毕业论文管理的网络化让毕业论文的管理变得十分的简单和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看院系的相关通知,管理人员不再需要一层层的将通知下发到个人。
毕业论文写作和指导过程中的平时表现成绩制度的制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抄袭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管理的网络化,也让各级教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的监控到整个毕业论文完成的情况和进度,以便能及时的对一些进度滞后的同学做出提醒。
(3)提高了答辩过程和成绩的公开性和公正性:整个毕业论文的答辩和抽辩的过程均由系统随机自动完成,由系统自动规避掉自己老师答辩自己学生的情况,并且整个评审过程中对学生和老师均进行匿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答辩过程和成绩的公正性。
4 结束语
本毕业论文的管理流程优化设计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使整个毕业论文管理流程更加方便、高效和公正。
参考文献
[1] 席振元.基于校园网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
[2] 王桂和,对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
篇7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一:
我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无限的激情和收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没有她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篇论文的最终写作。至此,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有用的素材,也在论文的排版和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正!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二: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三:
篇8
经整理发现,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影响毕业论文完成质量的原因有以下3点:
(1)毕业论文指导经验不足,师生比例失调
近年我国的本科学生在逐年增加,而指导教师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指导老师会被多名同学同时选择,一位指导老师要指导的学生相应的增加,但是导师的时间并没有随之增加,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位学生的论文进行及时规范,包括从毕业开题直到论文成稿,学生论文出现问题是没法及时吃力,往往容易导致学生论文出现论文整体缺乏逻辑性,论点、论据不够确凿详实,语言不精练,存在口语化现象等诸多问题。
(2)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够强
由于来自学校以及自身科研方面考核指标的压力,加之教学负担重,少数老师力不从心或者不上心,对学生论文投入精力较少,疏于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篇9
致谢词在学位论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位论文中毕业生用来向自己研究期间所得到过的帮助和支持表达真挚感谢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是毕业生研究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致谢词范例,仅供参考。
毕业论文致谢词范例一:非常感谢___老师、___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们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
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毕业论文致谢词范例二:为期一个学期的毕业论文(设计)已让我非常痛苦的接近尾声了,我的四年大学生涯也即将圈上一个句号。此刻我的心中却有些怅然若失,因为那些熟悉的会计系的恩师们和各位可爱的同学们,我们也即将挥手告别了。
四年间,每次走进会计系教研室都会让我感受到一种亲切热情的氛围。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恩师们都会悉心给以指导解答,让我倍受感动。也就是在这里,给我的大学生涯设计点上了第一个逗号。我的学术论文创作的开始,也是从这里起步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日的毕业论文(设计)其实从大一时已经开始了。会计系的老师们,给我四年的学习、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去发展、充实自我,而不曾虚度光阴。在此,我真诚的向你们道一声:“谢谢!”。
毕业论文致谢词范例三: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___大学的四年的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____是理论界一直探讨的热门话题,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___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费尽心血。没有___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经济____系的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毕业论文致谢词范例四: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_______________》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___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__学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__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篇10
论文致谢一:
时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还记得匆匆那年初到河北经贸大学时候的欣喜和激动。在这里的三年,充满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当然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现在想想都是必然的过程。三年的时间,听起来感觉很长,但真正融入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又感觉很短暂。在我的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衷心地感谢很多人。
首先,我要感谢我最敬爱的导师——郭立田老师。在我读研的三年中,郭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平时的生活中都特别照顾我,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循循善诱并且很慈爱,给予我很多关怀。我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都是做人的道理,是令我受用终身的。在我写作论文的过程中,老师给了我很多悉心的指导,从一开始老师就叫我多关注中国会计学会评选出的优秀论文,这样我才受到了启发,确定了论文题目。在之后的论文修改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心血,并且每次修改我都会大受裨益,从而扩展思路。老师的谆谆教诲,我都会铭记在心,作为信条来指引我前进的道路。在此向郭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的各位老师,感谢各位老师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提出的宝贵的意见,感谢杨淑君老师教导我只有努力,才能活得更从容;感谢李桂荣老师在我最需要工作经验的时候帮我找到了实习机会;感谢王砚书老师使我懂得了原来学习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各位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真的万分感谢。
其次,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是你们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磨砺意志同时也是收获最多的三年,是你们给我平日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同时也感谢你们让我收获到最珍贵的友谊。
再次,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父母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也给我最大的动力。感谢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是你们辛辛苦苦才能让我有读研的机会,是你们的爱鼓励着我,让我乐观自信变坚强。我一定会继续坚持并努力,尽早回报你们的恩情,你们的健康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
最后,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论文审阅与答辩的各位专家与老师,谢谢你们!
论文致谢二:
时光匆匆而过,随着论文的完成,我在复旦大学的硕士生活也即将要画上句点。最后论文的完成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又让我体验了钻研求知带来的快乐。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陈超教授。这篇论文是陈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开始到最后的完稿都离不开陈老师的指点和教导。陈老师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其次我要感谢管院,自从本科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习以来,十分幸运的得到了各个专业老师们指导和教育。会计系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培养了我对于财务研究和工作的兴趣。在金融硕士项目的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继续接受管院的老师们的指导,更有幸得到机会得到UCLA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的授教,在这里也要感谢我们项目的外籍教授们和管理学院所有工作人员对我们金融硕士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使他们让我的本科和研究生生涯在求知进学之外更多了很多欢乐和回忆。在复旦6年的岁月不但让我的获得未来工作中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让我懂得了生命真正的意义。感谢复旦、感谢管院、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论文致谢三:
在论文完成之际,也就是即将结束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回顾我在复旦大学的这两年中,有很多感慨和感谢。
感谢我尊敬的导师,王小卒教授。他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极大地指导和建议,让我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不论是在开始的选题,还是到后来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王老师总给我许多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让我在论文写作中一遍又一遍地将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对我的思维方式是巨大的提高。在此对王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和深深的祝福。
感谢管理学院的其他老师,曾在课堂上传授给我的知识,让我在论文写作中受益匪浅。感谢黄丹同学、梁姝同学、王星宇同学等在我论文写作中提供的帮助,感谢我的寝室同学给我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和精神上的鼓励。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每一段旅程都会结束,新的旅程又会开始。祝福所有的老师和朋友,也祝福自己!
论文致谢四:
时光荏苒,眨眼间,即将在复旦过完我的6年大学生活。四年本科,两年硕士,那一个个场景依旧浮现在眼前,那一张张笑脸仍然荡漾在心间。终于到了要离开的时候,太多的感慨与感谢诉说不过来。
首先感谢复旦,经过6年的复旦生活,我再也不是当初青涩懵懂的少年,复旦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氛围培养了我,使我学会思考,学会做人,使我拥有理想,满怀责任,使我从心底里骄傲,我是个复旦人。感谢管理学院和财务金融系的领导、老师们,浓郁的学术氛围,国际化的交流环境,一流的硬件设备,让我能够在学习、工作的每个阶段中都得到最好的熏陶和培养。
当然,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张晓蓉老师,从本科阶段担任我的导师至今,一直以来无论是授课教书,还是带领研究,对我都有莫大的指导和帮助。她教会我不只是知识和方法,更是教会我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融会贯通,如何举一反三。老师谨慎钻研的研究态度一直感染着我,也令我在学习研究上能有不断鞭策自己和提高的动力。
最后,要谢谢我亲爱的同学们,有我最亲密的室友兼闺蜜薛凯文,有和我一起上课、一起实习、一起玩闹的高祎腓、冯达妮、郭晨程、戴君琳......是你们陪我走过了每一个在复旦、在南区、在北区的日子,对你们的陪伴,我充满了感谢。
到了要离开的日子,真心的祝福我的母校、我的导师、我亲爱的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论文致谢五: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就要告一段落,而我的校园生活也即将结束。回顾这三年的时光,会发现很多让我感动的点点滴滴。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敬爱的导师——李桂荣教授。
在生活中,导师是位和蔼可亲的长辈,关心我的生活,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在我的学习上,导师从来都是严格要求,让我在学术上不得有半点马虎。从日常的学习到论文撰写,我看到了导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论文写作的每一个环节,导师都严格把关,倾注了导师大量心血,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都是导师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