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02:3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厂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化工厂附属主要安装作业包括机械专业、管道专业、通风专业、仪表专业。附属专业主要工程量管道有3500米,机械设备32台,通风设备24台,风管1136平方米,仪表盘箱柜35台,表计73个。各个专业施工作业及施工逻辑的确定如下:
1.机械专业
附属机械专业主要包括工艺设备安装及起重设备安装。在进行计划条目编制时,机械专业需针对每台设备编制相应的作业。每台设备的作业条目包括:设备基础测量放线,设备吊装,设备安装,设备基础二次灌浆(需灌浆的设备),设备附件的安装,设备试运行。
2.管道专业
附属厂房管道专业主要有不锈钢、碳钢、铸铁管、铜管及压合管道,涉及5个系统。每个系统的计划条目设置有:管道测量放线,管道支架安装,管道安装、阀门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
3.通风专业
附属厂房通风专业涉及3个通风系统,主要分为咬口风管及焊接风管两种类型,通风专业还包括通风设备的安装。通风专业计划条目也需划分至每个系统,每个系统的计划条目设置有:通风专业测量放线,风管支架安装,风管安装,通风阀门及在线部件安装,风管泄露性试验。
4.仪表专业
附属仪表专业主要独立的仪表系统PLS、DDS系统及其他工艺、通风系统的在线仪表组成。仪表专业的作业条目设置有:各系统仪表机柜安装,各系统仪表机柜调试,各系统仪表单体调试,各系统仪表安装,各系统仪表管安装,各系统仪表电缆敷设及端接。
二、进度管理计划阶段需求分析
1.计划阶段控制
化工厂建造的计划阶段为主动控制。事先对计划任务进行认真分析,充分预计可能出现的偏差和事故,经过周密计划,使组织措施、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和资源保障计划尽量得到优化,用提高计划精度和可靠性来避免偏差和事故,或将其减到最小的程度。
1.1制定合理计划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期间的偏差,然后进行调整。因此,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是进度控制的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制订计划,计划制定得越明确、完善,就越能设计出有效的控制系统,也就越能使控制产生更好的效果。项目计划定义了每项任务的排序、工期和依赖关系,明确要完成任务的进度要求、技术信息和资源需求,是施工队编制施工任务单和工程进度控制的执行性文件。
1.2控制计划的“计划”
化工厂建造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实际上是取决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动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供应、机械配置、环境条件、施工方法等等。施工进度计划应当同资源配备计划一同出台,协调编排,以使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在资源配置上有保证,做好计划可行性分析,消除哪些造成资源不可行、技术不可行等等各种错误和缺陷,保障工程项目的实施能够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在此基础上力求使计划得到优化。
2.进度计划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化工厂建造施工计划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对计划的调整是必然的,只有按期调整施工计划,才能增强计划的指导作用。然而,怎样实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工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如何保证各类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如何能够取得与各方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对称交换等决定了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性。
2.1计划管理与技术管理
进度计划与技术准备实现数据交换是以施工图纸为纽带基于施工工作包单元。施工工作包含有其层级下的所有技术准备工作信息,包括图纸信息、需求计划、检查试验计划、工程量等等,通过施工工作包加载的图纸号,将计划的计划数据与技术的设计数据关联,根据施工工作包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判断技术准备的符合性和及时性,完成计划管理与技术准备的相互指导。
2.2计划管理与物资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管理基于施工工作包为管理核心,以需求计划号为纽带,将施工工作包对应的材料明细与物项的采购计划材料明细进行关联,将物资采购计划的执行状态自动匹配到施工工作包的物项供货状态,并通过对施工工作包计划时间的加载,对物项采购计划进行安排与调整,实现对物项管理的动态控制,对出现计划偏差的采购活动提出预警、加紧安排采购活动;对无法消除的采购偏差将采取调整施工计划的方式确保物项采购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2.3计划管理与劳动组织管理
施工工作包内容包含了施工范围内的工程量信息,参考核电施工定额或项目经验值,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计算规则,将工程量通过软件的计算功能计算出每个施工工作包的人力需求,按月或专业归集施工工作包的人力资源,与当前项目人力资源进行对比,判断人力需求的满足率,进而调整施工计划或动员人力进场。
2.4计划管理与施工现场准备管理
由于各专业施工类型不同,现场施工条件需求也有所不同,在系统中对工作包类型定义相应的条件需求,通过进度管理系统与房间移交系统的信息关联,动匹配施工工作包的施工现场状况,根据工程开工的先后顺序,对现场施工布局提前统筹安排,确保任务下达之前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提高计划安排的合理性。
三、总结
篇2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启示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行政效率,相继掀起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热潮。诚然,西方各国因其国情不同,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内容与进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凸显出一些共同的制度化取向。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政府筹集各种资源,通过民主的政治程序设定社会需要的优先目标;与此同时,又利用私营部门之所长,组织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具体而言,指政府通过政治过程作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等组织的参与,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目的是在政府部门不放弃公共政策制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挖掘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服务市场化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职能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它只是手段而并非目的,是为了解决官僚腐败及政府垄断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低效率等问题而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来提高供给效率及行政效率。
西方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
(一)私有化
把原有属于国有的公司或公用事业通过产权转移、拍卖、赠送、发行股票等形式转给私营企业所有或经营。英国是西方国家中实行私有化改革起步最早最突出的国家。在撒切尔首相上台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私有化改革。1998年撒切尔政府表示私有化无,把电力、供水、天然气等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改革。20世纪90年代梅杰执政以后,又把私有化领域继续扩大,邮政、铁路、运输等部门的私有化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可以说,英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示范性效应为各国私有化改革树立了典范。受英国的影响,西方国家随即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私有化改革浪潮。
(二)合同出租
合同出租亦称合同承包、竞争招标,是西方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最重要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政府将原先垄断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权与提供权向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进行转让。政府确定某种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对外向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招标承包,中标的承包商与政府签订供给合同,承包商在合同许可的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并按合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在此过程中的主要责任就是确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监督承包合同的执行。在合同订立之前,公共服务的确定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机制起主导作用。合同订立之后,公共服务的提供就进入了经济过程,市场机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承包公共服务生产的组织在合同许可的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摆脱了原先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的各种限制。政府对承包商的合同管理代替了原先对行政组织的等级控制。
(三)公私合作
即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出租,与合同出租不同的是,政府不需要出资购买私营部门提供的服务,而是以政府特许或其他形式吸引中标的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或提供某项公共服务并允许承包商有投资收益权。公私合作可以发挥公私两种部门在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各自目标中寻求共识,彼此合作,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达到既能借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生产能力,又凭借价格机制显示真实需求。
(四)用者付费制
通过付费,把价格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中来,按“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消费者在使用政府提供的服务时必须向政府支付赖以收回成本的费用。与合同出租模式下政府出资购买由第三方提供的公共服务所不同的是,在用者付费模式下,服务的生产者一般是政府,享受服务的消费者直接向政府购买服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公用事业、垃圾收集、废水和污水处理、娱乐设施、公园、保健服务、特殊事项上的警察服务、楼房检查、住宅区服务等领域,广泛推行用者付费制。
(五)补贴制度
为了鼓励可收费物品和个人物品的消费,政府实施补贴制度。它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补助,是政府给予生产者的补贴。补助降低了特定物品对符合资格要求的消费者的价格,他们可以向市场上那些接受补贴的生产者购买更多物品。在补助安排下,生产者是营利的或者是非营利的组织,政府和消费者是共同的安排者,政府选择特定的生产者提供补助,消费者选择特定的生产者购买物品,政府和消费者都向生产者支付费用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补助,是因为这些行业的服务能使公众普遍受益,适当的补助能减轻这些行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这些物品的购买能力。另一种是凭单,就是政府部门给予有资格消费某种服务的个体发放优惠券,有资格接受凭单的个体在政府指定的公共服务供给组织中“消费”其手中的凭单,然后政府用现金兑换各组织接收的凭单。实行凭单制的公共服务供给与消费模式是公共服务生产组织为争取消费者手中持有的资源而竞争,这种竞争是在市场过程中进行的政府对消费者个体做出反应,公共服务生产组织同样对消费者个体做出反应,消费者个体的选择引发了公共服务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这部分代替了政府对这些组织的监督,这正是市场化制度安排代替政治化制度安排的优势所在。
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变了政府对公共服务“大包大揽”的局面,可从容配置行政资源,有利于政府缓解财政压力。政府直接从社会提取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市场调动资源的能力相对比较强,公共服务市场化扩大了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及技术力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这样一来政府既施展了“掌舵”作用,又充分利用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
有利于改进行政管理和精简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市场化使具体的“划桨”交给市场,政府在于“掌舵”,有效调整和优化了政府职能,微观的工作交给市场去做。如英国的“执行局”,美国的“法定机构”,政府可以撤销从事这些业务的常设机构,精简了政府机构规模,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有利于扩大民主参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能够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公众通过直接参与或者是通过协商、公决等形式影响公共决策,这样不仅能推进民主化,而且能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市场化后权力的适当下放,不仅减轻了政府的沉重负担,也有利于社会自治进程的发展以及“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立,促进政府和社会发展。
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启示
(一)市场化的制度设计
市场化方案的实施要求在宏观上应把公共服务市场化作为政府行政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市场化的制度设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由所有制形式多元化所产生的消费主体多元化和需求多元化的要求,这就必须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因此,要根据公共物品的性质,做好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对于纯粹的公共服务,如国防、外交、政策、环境等直接由政府提供和生产,而对于混合的公共物品,如市政设施、后勤服务、供应系统等则可交由民营部门、非政府部门来承担,同时探索多元市场化的形式,如市政服务领域采用合同出租,道路、桥梁建设实行公私合作方式,部分国企实行民营化,水、电、燃气供应系统实施使用者付费制度等,从而有效改善公共服务。
(二)有限的市场化
市场化方案中政府在部分公共服务领域的退出,决不意味着政府可以脱离公共服务供给。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转交的是服务项目的提供,而不是服务责任的移交”。市场化方案只适用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混合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因此,公共服务市场化不是全盘私有化而是有限的市场化。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纯公共物品,如国家安全、环境保护等都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如果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可以市场化的话,那么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就无从谈起了。
(三)协调各方利益体
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协调各方面利益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能够较好地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虽己初露端倪,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也有相当一段距离。即便如此这一过程仍然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政府管理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法规,不仅可以对市场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施加影响,以达到利于公众的目的,而且可以防止垄断权力的滥用,促使市场运行更加有效率。在这一渐进的过程中,协调各方面利益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四)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
要大力培育第三部门,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第三部门又称非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成熟、发达的第三部门是政府转变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这是因为,公共服务成本高、利润少,一般企业不愿承担,而第三部门的公益特性使其具有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发展非政府组织,这类组织的数量在英法等国相当于政府机构的2/3或3/4,他们有效的分担了政府原有的公共服务职能,协助和参与了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第三部门虽然数量不少,但仍存在着政社不分、经费不足、能力不强、法制缺陷等问题,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迫切要求。因此,我国应对第三部门进行重新定位,大力发展新的非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从而形成功能完备、行为规范的组织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化并非是最优选择。在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态度一定要谨慎,考虑一定要周密。既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功能,又要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克服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关系,明确角色定位,更好的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文化市场;管理;功能;方法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文化与发展”这一重要主题,并强调将文化问题列为未来10年中全球发展的首要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市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文化市场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以交易为焦点看待文化与市场经济一体化得出的概念,而近年来出现频率颇高的文化产业是从产业经济学、以生产为焦点看待文化作为生产得出的概念。也就是说,文化市场更多的是聚焦在文化流通环节。
1文化市场管理的功能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交流与人们文化需求增加而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兴起文化市场,经过30年的发展,文化市场成为经济发展中非常活跃的板块。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在新的传播媒体代替下,对文化的交流方式促进很大,改变很大,音像、手机、互联网等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为人们精神文化的索取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传播方式更为日新月异,文化市场将更加繁荣。这就给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文化市场管理的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维持功能。这是文化市场管理的首要功能,即文化管理人员通过其行政行为,在社会中建立起合理的、能够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生活规范以及道德标准,作为人民的生活准则。以维持正常的文化市场秩序,维持全社会和谐的文化市场人际关系,使得文化市场中人人都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遵守国家的文化市场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建立起和谐、互助、互爱的新型文化市场人际关系,使得人人都具有强烈的文化市场法制观念,联合其他部门共同为社会的稳定及发展做出努力。具体而言,文化市场管理的维持功能是管理文化市场,积极研究上级文化管理部门制定的文化市场的政策、法规并监督实施;管理文化娱乐市场、音像市场、文艺演出市场、美术市场、文艺培训市场等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文化产品及文化娱乐经营活动;管理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出租、放映;负责音像制品的进口管理;指导文化市场稽查工作。
②管制功能。文化市场管理的对象是文化市场中的个人和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具有双重性,既有自我性,又有社会性。他们各自基于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开展活动,因此具有自我性,同时,他们又要和社会发生必然的联系,因此又具有社会性。而他们的自我性和社会性之间必然会有所矛盾和冲突,从而造成个人之间、个人—社会团体之间、团体之间、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的不协调。对于这些矛盾、冲突以及不协调的现象,如果置之不理,不加管制,任其发展下去,则势必危及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为此,就必须以公正的态度,站在超然的立场上,采取必要的行政行为做适当的管制,使矛盾与冲突趋于缓和。具体而言,各级文化局的管制功能主要有:依法对文化经营活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对文化市场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章行为依法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提出处理意见,报本级文化市场业务管理部门做出决定;建立文化经营单位市场行为档案,对其进行日常考核;具体执行文化市场业务管理部门对违法行为做出的处理决定。
③裁判功能。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在发生各种联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争执、纠纷,在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时,其中的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能充当裁判者的角色,来判断谁是谁非,能够充当这个角色的职能是第三者,即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裁判有争议的事件。这种裁判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在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未予以撤销之前,当事人必须服从,不得抗拒,否则,将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所以,在文化市场管理中,各级文化局就承担了裁判的角色。
④发展功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文化局,负有管理文化市场的重任,也应该有相应的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有效地履行其行政职责。在实施行政行为、管理文化市场的实际活动中,文化局能够把握住文化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也能够发现文化市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还能够检验文化管理机关的应变能力、行政决策的正误和行政行为的优劣,还能够发现工作体制和工作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工作方法上的优劣以及行政人员的素质如何,从而调整工作体制、完善行政决策,改善行政行为和工作方法、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促进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自身的基本和完善,最终促进文化市场的进步与发展。具体而言,发展功能有: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成立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协会;加强调研工作,参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音像市场的宣传教育,引导市场发展方向;开展培训,提高文化市场从业人员素质等。
2文化市场管理的方法
文化市场管理方法系是指一定的文化市场管理组织或个人,为了完成文化行政任务而在开展工作时普遍采取的措施、办法或手段。文化市场管理方法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行政经验,它被认为是达成文化市场管理目标的途径,是文化市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对于顺利实现文化市场管理职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发展文化市场管理方法渐趋复杂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行政方法。行政方法是通过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手段是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自觉自愿地去从事文化行政部门所鼓励的工作或活动。这种方法既可以贯穿中国传统体制的精神,又最能代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以这种被称之为传统的政治行为和方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文化市场管理的重要方法。比如包括思想教育方法、行政指令方法以及、行为激励方法、参与管理方法等,而且对文化市场来说,它是市场经济比较充分作用的领域,上述的行政指令和参与管理方法并不适用,而且与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相背,但是这仍然是现在存在的方法。
②法制方法。法制方法是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和司法、仲裁工作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在这里是依照国家权力机关和文化行政部门的、具有管理规范性的法规、条例、规章等进行文化市场管理的行为和手段。其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定法律和建立各种法规制度,二是注重相应的司法工作,二者不可偏废。对于区文化局而言,主要的法制方法运用是依照上级部门颁布的与文化管理有关的法规、条例、规章等进行执法,在一定程度上制定一些规范性的文件并实施。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整个国家管理的日趋法制化,法制手段会在文化市场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篇4
1.1大港马棚口二村连片养虾池
1.1.1水环境质量大港马棚口二村连片养虾池水体中超标监测因子是COD、无机氮。COD在各月份各监测站位的浓度都非常高,均超出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97)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最高超标6.63倍。在5月的各站位(除进水口)、7月的部分站位(总进水口、池塘中央和总出水口)和8月的进水口无机氮浓度超标,其余监测月份和站位不超标,最高超标4.38倍。各监测站位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养殖区水体中叶绿素a的浓度较高。养虾池水体中活性磷酸盐浓度和粪大肠菌群数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对养殖活动无影响(表1至表4)。综合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计算出该养虾池各监测站位的营养指数(E)。总体看来大港马棚口二村连片养虾池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会对排放口周围海水造成一定影响。
1.1.2沉积物环境质量大港马棚口二村连片养虾池沉积物中各类污染因子的监测结果显示各污染因子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监测因子含量较低,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表4)。
1.1.3养殖生物质量大港马棚口二村连片养虾池监测的养殖品种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监测数据显示养殖生物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均未超过无公害食品标准规定值,养殖生物质量安全,且达到无公害标准。
1.2汉沽杨家泊镇魏庄连片养虾池
1.2.1水环境质量汉沽杨家泊镇魏庄连片养虾池水体中超标监测因子是COD、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COD浓度全年在所有监测站位均超出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97)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最高超标6.89倍。无机氮在全年均有部分站位超标,8月超标情况最为严重,最高超标3.93倍。活性磷酸盐在全年均有部分站位超标,最高超标20.93倍。全年各站位粪大肠菌群数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养虾池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表6和表7)。养殖区水体中叶绿素a的浓度较高。综合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计算出该养虾池各监测站位的营养指数(E)。总体看来汉沽杨家泊镇魏庄连片养虾池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会对排放口周围海水造成一定影响。
1.2.2沉积物环境质量汉沽杨家泊镇魏庄连片养虾池池塘中央沉积物各类污染因子含量微少,均符合《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中的第一类标准。
1.2.3养殖生物质量汉沽杨家泊镇魏庄连片养虾池监测的养殖品种为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监测数据显示养殖生物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均未超过无公害食品标准规定值,养殖生物质量安全,且达到无公害标准。
1.3塘沽海发珍品养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3.1水环境质量塘沽海发珍品养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水体中的超标监测因子是COD、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COD浓度除部分站位(5月、10月进水口和8月养殖区中央)外,其余站位均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最高超标1.76倍。无机氮在所有站位均超出了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最高超标4.61倍。塘沽海发珍品养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喂的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磷,尽管全年进口处(10月除外)活性磷酸盐浓度均达标,但在养殖池中和排水口处均出现了严重超标情况,最高超标31.4倍。全年各站位粪大肠菌群数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对养殖活动无影响。养殖池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养殖池水体中叶绿素a的浓度较低(表10和表11)。综合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计算出各监测站位的营养指数(E)。总体看来塘沽海发珍品养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会对排放口周围海水造成一定影响。
1.3.2养殖生物质量塘沽海发珍品养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监测的养殖品种为石斑鱼(Epinephelussp.),监测数据显示养殖生物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均未超过无公害食品标准规定值,养殖生物质量安全,且达到无公害标准。
1.4污染物排放量
1.4.1塘沽海发珍品养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塘沽海发珍品养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方式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系统,日排水总量为养殖总水体的15%。其年度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为:年度污染物排放量=养殖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养殖水体总体积×15%×365天公式中:养殖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各监测月份出水口浓度平均值-各监测月份进水口浓度平均值;塘沽海发珍品养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水总体积为35000m3。通过计算得出2013年塘沽海发珍品养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排放COD2.93t,无机氮1.04t,活性磷酸盐1.18t。
1.4.2大港、汉沽连片养虾池大港、汉沽连片养虾池为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养殖时间为5个月,养殖过程中极少往外排水。其年度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为:年度污染物排放量=养殖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养殖水体总体积公式中:养殖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养殖后期(8月)出水口污染物浓度-养殖前期(5月)进水口污染物浓度。通过计算得出2013年大港马棚口二村连片养虾池排放COD112.64t,无机氮总量为负值,活性磷酸盐为零。2013年汉沽杨家泊镇魏庄连片养虾池排放COD为负值,无机氮1.75t、活性磷酸盐1.09t。
2小结
篇5
关键词:公用事业改革市场化民营化
公用事业改革问题在近两年多来讨论的很多,有研究者认为民营化是公用事业变革的世界潮流,中国也应当走这条路。笔者不能苟同。
公用事业改革的市场化依据
传统理论认为类似公用事业等自然垄断领域是需要政府控制而不能通过市场经营的。这些领域通常具有收益的非排斥性和边际消费成本为零的特点。非排斥性是指面对同一消费品,一个人的享受不会影响也无法排斥另一个人享受;边际消费成本为零是指在一定界限内,增加一定数量的消费者享受公共产品的益处无需增加任何成本。非排斥性使得公共产品无法通过等价交换机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联系;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则使得,如果对公共品采取市场方式进行供应,就会限制产品效益的最大发挥,背离经济原则。
然而,上述情形中市场之所以无法发挥作用,只是因为产权无法界定或界定成本过高,凡是无法明确界定产权的领域都是无法或不宜引入市场机制的。市场机制的根本要求是等价交换,交换的内容是产权,交换价格是人们对权力的评价,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权力的最佳利用。因此,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没有产权界定就无法进行交换。自然垄断性产品之所以无法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是因为产权不明或产权不能确定使得价格机制失去了对交易产品进行合理定价的作用,无法实现对等的权利交换。事实上这些行业并非完全无法界定产权,有的是可以界定产权的,问题是产权界定的成本可能太高,结果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来看都不经济。一般说的市场失灵,与其说是市场缺陷还不如说是市场运行条件不成熟。也就是说,只要能创作出界定产权的经济办法,从理论上讲所有事项都可以交给市场去完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组织机构的变化,一方面削弱了自然垄断的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创造了新的竞争领域,如路网的建造维护和运输服务的提供、电网建设和电力的生产、通信网的建设运营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服务等均可以分开进行,使这些以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经济活动,具有了竞争的性质和特点,为多元化的企业进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原来的一些公共物品越来越多地成为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产权界定”和价格机制来实现其消费的可分割性,排除不付费者的“搭便车”现象。例如通讯技术的进步,使电视收视付费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公用物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责任者与生产者的分离,即政府有责任组织相关设施的生产,但不一定亲自建设和运营,可以交由市场完成。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公共物品的产权实施成本降低。所以,许多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具有了某种程度市场竞争的条件,且现有营运及管理模式日渐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求,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效率。
市场化与民营化的区别
“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民营化应当可以理解为在某个领域民营资本逐步进入并最终成为主体或占据支配地位。民营化的支持者认为,民营化可以更好地引入市场竞争,提高公用事业领域经营效率。笔者认为,放开大门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从事经营和民营化是有根本区别的,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化而非民营化。造成误区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对市场化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有些确实是懂市场化,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有意对市场化进行曲解。曲解跟误解是不一样的。
毫无疑问,民营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建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则大量民营资本的进入将会解决资金不足、产品或服务短缺问题。二则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或竞争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提高效率,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然而,民营资本进入虽有助于市场化形成,但决不是唯一的路径。
首先,市场化就是按照市场规则去运行,不排除任何国有的成分,也不排除任何民营或外资的成分,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原则:一定要界定政府、投资人或者是运营者,或者是消费者的责权和义务的关系,只要把权力和义务划分清楚就是市场化。市场化一定要转变原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有些人比成父子关系,就是没有一个清楚的责任和权力,只要把父子关系改变成合同关系,实际上就是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其次,一些学者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公用事业的模式,在我国实行公用事业民营化。但他们忽略了西方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实行私有化或民营化是在国有资本占有相当比重的前提下进行的。事实上,时至今日那些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国有资本仍占有很大比重,而相反现在我们的开放程度超过了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再次,目前公用事业经营效率低的原因是因袭了旧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的模式,政企不分,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企业化经营,而不是国有资本太多,也不意味着国有企业一定低效率。大量的事实表明,国有企业一旦完成制度更新、机制转变,也将成为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革提升其竞争力,在公用事业领域应当也能做到。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或民营化程度有多高,而在于有多少企业真正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权力制衡制度。
民营化的消极影响
民营化期望通过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并非十分可靠。因为公用事业本身的自然垄断性,民营化往往只能改动“经营”而无法改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民营化的结果只是将垄断权由政府交给私人组织。如果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民营经济控制公共事业就极有可能造成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这种危害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争夺政府授予特许权和签订承包合同阶段的腐败问题;二是合同签订之后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中的数量短缺、质量低劣和价格不公平问题;三是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或者提供歧视。由于诸如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经营者完全可能通过任意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旦政府介入实行价格监管,有可能造成企业因不能满足其利润目标而选择放弃或提供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过分相信政府对私人企业进行监管、引导的能力和有效性,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本身的缺陷,二是私人企业对政府调控做出反应的积极性以及反应能力。一个典型案例是,2005年5月,香港东区海底隧道(东隧)不顾香港特区政府和市民的强烈反对,坚持自五月份开始对公路隧道收费大幅加价超过六成,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对香港过海隧道车流量将会更加分布不均的担忧,以及公用事业民营化模式利弊得失的重新思考。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许多城市近年来相继有大量公用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所谓“民营化”模式进行运营。如采用BOT方式建设的深圳梧桐山隧道,专营商对隧道的高额收费早已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圳市政府急于收回隧道经营权,但是专营商却抛出高价令政府难以接受,在多年谈判未果的情况下,深圳市政府只得于2005年兴建梧桐山新隧道解决交通瓶颈,但却很可能面临新旧隧道车流量不均、资源浪费的新问题。
篇6
一、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定义
项目化管理模式主要是将项目管理转化为一种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安排组织中的各项活动,借助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实现对企业市场营销的有效管理,以实现对组织中的各项活动的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管理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大部分企业营销管理组织结构基本上是根据职能专业化设置的,这种营销管理组织结构往往缺乏一定的灵活性,部门各自为政,容易滋生本位主义,而且有时严重脱离市场实际,导致市场营销管理效率低下。同时,各个部门的职员长时间呆在该部门中,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虽然信息相对比较集中,但是信息容量有限,传递速度非常慢,致使办事程序复杂化。此外,营销管理组织结构中由于职能的重叠,也会出现工作责任的相互推诿,影响营销项目化管理的工作气氛,不利于营销项目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二)传统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缺乏强有力支持。大部分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策略都是采用最传统的模式,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经验和多年的感觉来开展市场营销,没有科学的依据支撑,不能保证自身市场营销的可信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导致企业逐渐失去市场,失去客户,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不先进,直接影响了企业对于市场的判断,会不断浪费企业的自身资源,企业总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市场营销活动,这样的没有科学理论支持的市场营销策略,往往很难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环境。同时,在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也缺乏国家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导致一些工作的开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影响了市场营销管理的整体效果。(三)市场营销结构不完善,人员责任不明确。当前,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由于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存在一定的问题,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不先进直接导致了企业市场营销结构不健全,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整个市场营销团队内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内部人员分工合作不到位,不能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自身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了营销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不高,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不能确保尽心尽力地进行营销工作,预先制定的营销目标无法按期完成,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四)缺乏市场信息的深入调研与研究。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工作时,工作的重点都有所偏差,由于受陈旧的市场营销管理思路的影响,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上过度重视项目的完成,拘泥在项目本身的要求中,导致了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缺乏市场信息的深入调查,没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和市场研究。其实,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来说,市场的调研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才能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带来有利的信息,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方案的制定提供足够的依据。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营销中,都缺乏足够的耐心去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和研究工作。
三、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有明确的市场营销目标作为指导。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来说,引入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更加有目标,这样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完美结合起来,确保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工作时不会偏离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要求。企业根据这样的发展战略来进行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可以让企业在发展中灵活选取发展方向,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二)能够明确市场营销内部人员的职责。在企业的市场营销项目组中,会分成许多小的项目管理部门,这样分散的部门会影响市场营销的管理工作,造成一些内部员工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内部人员工作的混乱,浪费有限的工作资源。在采用项目化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后,可以很好地使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度,在每一个项目部门安排必要的责任负责人,确保每一个项目管理部门都能做到具体工作的落实,确保市场营销工作的正常推进。
四、做好项目化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措施
篇7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不断修建,旧城区的改扩建等的进行,给排水管网的普及率在逐年提高。由于受到工程管理理念、模式、制度、方法,以及施工工艺、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市政给排水施工中普遍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1、施工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施工质量管控意识淡薄
与其他的工程项目相比, 市政给排水工程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其建设单位的特殊性质,而且工程项目所需的资金也多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直接调拨。 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市政给排水施工中,质量管控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多是将管理的重点集中于进度方面。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而不惜违背职业道德,在施工中大量使用劣质的管道材料,擅自更改管道的路线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对于施工质量的管控。 另外,在国内市政给排水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建设单位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管控问题,管控主体的不明确,部门设置重叠、强制性标准缺乏具体性等现象极为常见,从根本上进行分析,这与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思想麻痹、责任性不强、工作态度消极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导致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控。
1.2 施工单位质量管控能力不足
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施工单位作为组织具体施工作业的主体,对于施工质量管控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由于国内建筑市场中,大量规模较小、资金、技术力量薄弱的施工单位涌入,导致国内大部分施工单位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存在质量管控能力不足的弊端。 另外,部分施工单位不具备独立承包整体给排水工程项目的资质和能力,而不得不采取转包或分包的形式,这种现象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工程向项目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管控的难度,极易导致施工质量低劣的现象出现。
1.3 工程监理不到位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管控中,监理单位在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时,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较多,导致工程监理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 另外,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利用工程项目的特殊性,而拒绝或不主动配合监理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管控造成恶劣的影响。
1.4 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近年来,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管控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专项管理规范和制度,但是由于政府监督与管理力度的不足,导致其形成缺乏规范化管理的现状。 部分城市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行政管理或市政部门在进行给排水工程的招投标中,缺乏对于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的规范化管理,最终造成施工质量管控问题的不断暴露。
1.5对现状地形地貌考虑不充分
在道路改造过程中,经常遇到设计图纸未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对相邻构筑物、地形的衔接缺乏细部的处理,如道路红线边设计人行道高出或低于红线外地面许多而没有作处理,造成沿线居民无法出行或地块积水问题。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该类路段现状排水系统进行梳理,增设排水沟、雨水口等以解决现状地块排水问题。
1.6现状建(构)筑物等对新建管线施工影响的问题
道路新建市政管线施工时,常因为现状建(构)筑物等的影响,导致无法按原设计的管位标高实施,这种情况常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1.6.1现状建(构)筑物拆迁困难
在道路规划红线内建设的各种建(构)筑物、管线等需进行拆除迁移,拆除、迁移、安置补偿的费用相当大,甚至会超过或远远超过工程费用。同时还会遇到一些困难户、钉子户,特别是老城区改造项目,这项工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甚至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因此道路扩建时,能不拆的建(构)筑物尽量不拆。为保证工程进度,便于工程实施,原设计市政管道常需修改线位,绕开尚未拆迁的建(构)筑物。
1.6.2新建市政管离现状建(构)筑物过近
为减少拆迁工程量,部分路段道路红线紧贴现状建筑物,管线设计时未考虑与现状建筑物保留适当安全距离,离现状建(构)筑物过近,影响到现状建(构)筑物安全,施工时无法实施[3]。如将燃气预留支管设置在现状加油站油库附近,燃气管道接驳施工时将影响加油站安全。因此需对原设计市政管线管位进行调整,或采取适当支护措施,以确保现状建(构)筑物的安全。
1.6.3现状道路交通疏解的问题
在道路改造工程中,经常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保证现状交通,如果新建管线开挖管槽离现状交通疏解道路距离过近,将影响到疏解道路的安全及沟槽的稳定。有时为保证交通疏解所需车道宽度,导致管道开挖施工的断面十分有限,此种情况下需对沟槽进行支护处理,以保证现状交通的顺畅。同时,当新建管道穿越交通繁忙的路口时,减少对现状交通的影响,相关管理部门有可能提出意见,要求将路口穿越管道改为非开挖方式施工。
2、道路给排水施工对策
通过对市政管线工程设计在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在前期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时进行预防,可以减少大部分问题的发生。同时在后期施工阶段时,可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现场发生的各类问题,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1在勘察设计阶段进行预防
2.1.1勘察资料应核实准确
勘察单位应认真调查道路沿线管线及地质详细资料,避免错测、漏测,为设计单位提供正确详细的依据资料。设计人员应仔细查阅勘察及管线探测资料,核实管道开挖沟槽地段的地质情况,有无特殊地质,如存在淤泥地质,应进行地基处理;如遇岩石,应注意统计开挖石方量。如需保留利用现状管道,则应注意核查管道有无淤积,管线是否破损等,设计时应相应考虑管道清淤,管道如有破损则应废除新建。
2.1.2应认真完善设计图纸
设计时应考虑周全,注意完善细节处理,并应避免图面错误。新建管道和预留支管设置时应注意避让道路两侧现状建(构)筑物。设计过程中应做好现状管线与新建市政管线衔接,并对受影响的道路两侧现状排水系统进行完善,避免出现积水。新旧排水管道衔接时,最好预留一定的跌水高差,避免施工阶段管线实测标高有出入时,造成管线标高大范围的调整。
2.2在施工阶段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好工期工序,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尽量减少临时工程量的发生,譬如管线迁改、管线开挖支护等。沟槽开挖后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以免被积水浸泡。施工时应注意做好现状管线保护工作,确保各现状管线的正常运作,避免破坏现状地下管道造成经济损失。同时针对施工现场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管线平面空间受限或与其他管线有冲突时,应对管线位置进行调整。管线交叉标高冲突时,需协调修改管线标高或者设置管线交叉构筑物来解决冲突。现状管基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基础处理,以满足管道敷设要求。
结束语
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项目较多,所以只有在加强对于每一具体环节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防止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各种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全面提升我国市政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安全文化;结合;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建筑行业的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全社会共举的重要价值观,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建筑工程建设由于其行业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延误工期、降低工程施工质量,因而,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在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有相当比例是由于人为失误或者不规范操作而引发的,而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则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从根本上消除人为不安全因素。优秀的安全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还能有效保障整个项目的平稳、有序、优质发展,而鉴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严峻形势,建筑企业十分有必要将安全文化建设与施工现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和谐施工。
1.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建设施工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许多工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进行现场施工,而就按照我国当前施工现在来看,工程项目转包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也加大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
其一,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松散,管理难度较大。目前,项目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安全意识以及对施工规章制度的认知存在较大的不足。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外部监督,其对管理条款的执行力度也不强,工人自觉性较差,致使现场管理难度较大。
其二,施工环境变化较快,施工人员所面临的安全隐患逐渐增多。现在普通项目的施工工期较短,许多施工人员所面临的施工环境十分多变,并且由于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出现,使得作业人员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在增加。
其三,现场管理理念的偏差,容易忽视对安全方面的管理。目前,我国过程现场施工管理大多片面重视经济效益,注重目标导向型管理,其在工期较紧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为赶工期而忽视对施工的安全管理。
2.安全文化建设的优势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形成的以安全为中心的价值观,其目的就在于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构建安全的施工环境。安全文化包含安全理念、安全环境、安全行为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安全在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中地位。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积极融合安全文化建设,对于项目本身的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文化建设比较重视对人员的思想观念、行为品德等进行规范,是从心理上和思想上约束人的行为。在现场管理中,个人因素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所在比例最高,而将安全文化渗透到现场管理之中,则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2.2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查漏补缺,完善现场安全管理环境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能敦促各级人员经常排查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断检查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或者个人疏忽之处,确保现场施工环境的安全。
2.3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能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提高工程效益
施工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教育来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尤其能够提高对施工危险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事故发生的急救措施,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个人整体素质,避免因施工安全问题导致的额外成本支出,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3.促进施工现场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3.1制定安全文化规范,完善和落实相关规章制度
在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建设中,必须注重对安全文化制度的落实,强制推行安全制度。现场管理者首先必须在原有管理体制基础上加强补充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安全文化制度强制推行,并通过宣传、培训、考核等手段进行协同作业,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以便从制度上落实安全文化制度。
3.2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环境,实施明确的安全管理措施
外部施工环境的安全是安全文化建设最突出的表现所在,其对现场安全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大力推行安全文化环境建设,针对施工现场所存在的弊端开展建设,例如完善个人施工防护设备、建立安全施工预警机制、完善现场警示标语以及标识,排查施工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现状,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个人责任制度,全员参与、意识到位,营造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良好氛围,共建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机制。
3.3建设安全行为文化,规范员工的行为模式,提高其精神面貌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员工的安全行为准则、施工行为标准、施工纪律以及精神面貌等,规范员工的施工行为对提高现场管理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规范样的安全行为,企业要落实: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安全考核上岗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安全认知,并且要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从安全文化知识考核、安全操作规范考核以及安全事故急救与防范等入手,严格执行安全考核上岗制度。
(2)通过奖惩制度,约束员工的不良施工行为。明确告知员工具体考核方法,本着对员工负责的原则,开展不定期检查行动,重点排查员工的不良施工、生活饮食等行为,并与其自身的福利挂钩,结合一定的奖惩机制,共同约束员工的不良行为。 [科]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关键词:风机,油,磨损,铁谱分析,红外光谱
1 前言
某化工厂3#风机轴承油于2010年5月27日进行了更换,该设备运行一周后,发现前轴与轴瓦的油的色泽发黑。该化工车间委托设备研究所对该风机的油变质原因进行诊断分析。3#风机设备的部位为轴与轴承铁谱分析,轴承结构为滑动轴承,使用的油牌号为DTE13M,其方式为飞溅。
2 原因分析
根据油色泽变黑的情况,对油进行了外观色泽的观察、水分分析、元素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铁谱分析免费论文下载。分析结果如下:
2.1、对油进行了外观色泽的观察,发现油的色泽为浅黑色,油品浑浊铁谱分析,可以见到明显的悬浮颗粒。
2.2、对油中的水分%(质量分数)进行分析,水分测定的标准为GB/T260-1988,分析结果为痕迹,说明油中含水量没超标。
2.3、为了确定油样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对2#风机和3#风机油同时进行机械杂质和元素光谱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表1
样品名称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标准依据
2#风机
2#风机
机械杂质 %
0.003
GB/T511-1988
微量金属铁 ug/g
3.57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铜 ug/g
13.9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钠 ug/g
11.2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钙 ug/g
101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镁 ug/g
1.84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铅 ug/g
1.08
SH/T 0715-2002
3#风机
机械杂质 %
0.007
GB/T511-1988
微量金属铁 ug/g
3.52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铜 ug/g
60.9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钠 ug/g
7.46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钙 ug/g
102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镁 ug/g
1.82
SH/T 0715-2002
微量金属铅 ug/g
篇10
“癌症村”接连曝光引发关注
伴随着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传闻被热炒,有关“癌症村”的报道不断出现。事实上,早在2009年,某周刊以《中国百处致癌危地》作为封面故事,讲述了我国百处致癌危地。同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学生孙月飞作了题为《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的本科毕业论文,他在这份论文中表示我国“癌症村”的数量应该超过247个,涵盖我国的27个省份。这也是后来被社会上引述次数最多的数据。
在群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2013年“癌症村”再次被提及引发持续关注。而今年2月份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中阐述,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被网络及媒体作为“癌症村”存在的官方的表述广泛引用。
但由于缺乏权威数据,网络流传的“癌症村”的数量并不统一,但绝大多数报道均将癌症等疾病高发的矛头指向饮用水受到污染。署名为“徐超-环保研究员”的新浪微博用户表示,我国数十“癌症村”中,64个由水污染导致,排名第一。“癌症村”分布图和水质图惊人相似!
记者从百度搜索“癌症村”、“水污染”关键字就有100多万个相关网页。记者发现,关于“癌症村”的汇总基本是依据媒体报道划分的,这些报道的时段集中在本世纪头10年。
网传“癌症村”周边生态堪忧
记者结合有关报道和网络上盛传的“癌症村”地图,赴河北、天津、山东、陕西、海南、安徽等省市实地探访发现,村民普遍感到患癌症的情况严重,却无法提供确切数字,他们怀疑水污染的恶果正在集中爆发,已是事关未来发展的问题。
在河北,黄骅中捷农场十六队是《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中提到“癌症村”之一。记者日前赴当地采访,在村边正好碰到3位外出工作的村民。他们抱怨说,村里的水早就不能喝了,现在全都在喝桶装水。50来岁的村民李学文从外地迁居这里10多年。他说,村里抽出来的水颜色发黄,村民不敢喝,只用来刷锅、洗衣服。这里得癌症的不少,这几年有10多个,但不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除了十六队外,中捷农场场部、刘官庄村、辛庄子村也是当地的“癌症村”。据辛庄子村村民介绍,因为受附近化工区的影响,村里很多人现在都闹着要集体搬迁,为保障饮用水,村里2年前买了1台大型净水机,2天放1次水,5角钱可买50斤。
在陕西,商洛市商州区贺嘴头村从1991年到2003年间,全村共有46人因癌症死亡,高峰期时几乎1个月死亡1名村民,多以罹患食道癌、胃癌为主,这2年数量有所减少。党支部书记贺智华告诉记者,去年村里去世2人,分别是癌病和正常死亡。村民赵淑媛说,过去这里河的上游都是造纸厂流出红水,还有酒精厂、金属化工厂,现在河边的沙子挖下去2米多就是红色或者黄色的,村里有深井吃水,但村民自家打的井6米深,水质仍然浑浊。
应高度重视生态危机
接受采访的“癌症村”村民普遍希望,能够尽快改善他们的生态环境,同时弄清楚到底村里的疾病与饮用水不安全是否有关,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应成为污染的转移地。专家则认为,应高度重视“癌症村”所反映出潜伏的危机。
记者在中捷农场暗访发现,当地多个村就处于一个化工业园区的周边,区内化工厂大小有十几家,一些厂区内不时散发着刺鼻的味道。而据附近村的村民反映,这里的化工厂都是被其他省市淘汰后转移到这里的,在当地最长的已有十多年,他们都认为村里的水就是被化工厂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