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6:0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主成分分析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主成分分析论文

篇1

根据财政部等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相关要求,遵循全面性、代表性、以及数据易得性等原则,将港口物流企业绩效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①盈利能力状况;②资产运营状况;③债务风险状况;④经营发展状况。分别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等8项基本指标和7项修正指标共计15项指标对我国港口物流业上市公司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构建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为了使得所选取的指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本文将所选指标体系中的适度指标在分析前作正向化处理,即将资产负债率指标按公式X9''''=1/(1+|X9-A|)进行转化[8],其中X9为原始数据,X9''''为正向化后的数据,A为该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理论最优值,在本文中令A=45%。

2港口物流上市公司企业经营绩效评价

2.1研究对象本文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选取了截止2012年12月31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30家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为了减少异常值对结果的影响,本文剔除了4家ST企业,最终样本为26家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19.0及Excel。数据来源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www.resset.cn)以及新浪财经网(www.finance.sina.com.cn)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2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过程①原始数据标准化。对适度指标正向化处理之后,通过SPSS软件描述统计选项中的描述过程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所选指标量纲和数量级不同的影响,使其具有可比性。②计算标准化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根据步骤(1)中标准化后的样本评价指标数据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检验待分析的变量是否适合做主成分分析。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所选取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③计算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以及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的结果,其中“合计”即为特征根,“方差的%”为每个特征根对应的方差贡献率,“累积%”为累计方差贡献率。根据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大于1且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不小于85%的原则,由表3可以看出,符合条件的主成分有6个,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6.181%,基本可以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载荷矩阵的数值是主成分与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代表了主成分与原始变量的相关程度,由此可以得到主成分代表的原始标量的信息而对主成分进行命名。

根据本文所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对主成分进行命名比较困难,因此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方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5。根据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Z5(成本费用利润率)、Z3(主营业务利润率)、Z2(总资产报酬率)、Z1(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相关程度最高,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盈利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F2与Z14(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Z15(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Z13(总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反映了企业的成长状况,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成长能力因子。第三主成分F3与Z8(流动资产周转率)、Z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Z7(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效率,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资产利用效率因子。第四主成分F4与Z12(销售(营业)增长率)、Z7(应收账款周转率)、Z6(总资产周转率)相关度较高,反映了企业扩张资本能力以及资产周转状况,可以定义为资本运营能力因子。第五主成分F5与Z10(已获利息倍数)相关程度较高,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此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偿债能力因子。第六主成分F6与Z9(资产负债率)高度相关,同时,该主成分还与Z4(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高度负相关,分别反映了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及其盈利能力,因此可以将该主成分定义为经营能力因子。提取方法:主成分•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将标准化后的26个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代入到上述主成分得分表达式中,得到样本主成分得分矩阵如表6。综合得分为0是全样本企业经营绩效的平均水平,从表7可以看出,北海港、芜湖港和渤海轮渡三家公司的企业经营绩效最好,综合得分分别是1.902、1.596、1.448,中海海盛和宁波海运这两家公司的企业经营绩效最差,综合得分分别为-1.980和-1.643。排名最后的中海海盛和排名第一的北海港综合得分差为3.882。样本公司中综合得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有11家,低于平均水平的有15家。对26个样本按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得到的树状图如图1。

3研究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及最后得到的综合排名,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根据收集的26家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通过上述分析显示,仅有11家公司经营绩效高于平均水平,占样本总数的42.31%,低于全部样本数的一半,说明港口物流业上市公司整体企业经营绩效有待提高。通过背景分析发现,沿海一带港口受我国外贸环境疲软影响,增速放缓[17],而内河港口物流企业经营绩效则因经济运行环境的差异而存在不同。港口物流业由于需求不旺盛、运力供大于求、运价下滑以及竞争加剧是整体盈利能力不足、企业经营绩效不佳的原因。②样本企业经营绩效差异较大,两极差异显著。排名最后与第一名的公司综合得分相差3.882,差异显著。通过图1所示的样本企业系统聚类树状图可以看出,样本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根据综合得分的高低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经营绩效最好,综合得分高于行业均值超过1;第二类除最后两家外综合得分均高于行业均值,但不超过1;第三类企业经营绩效一般,综合得分均低于行业均值,但不超过-1;第四类企业经营绩效最差,综合得分低于均值超过-1。由此说明港口物流企业总体企业经营绩效差异较大,特别是排名在最前和最后的企业差异显著。③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样本企业自身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均衡。从表3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北海港虽然综合得分达到了1.902,但是其F5和F6两个主成分的得分为负值,说明该企业在长期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排名最后的宁波海运和中海海盛两家企业的F2均为正值,说明其长期发展态势良好,有一定的成长潜力。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很低,长期偿债能力较差。综合来看,样本企业各主成分得分排名和综合得分排名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港口物流业上市公司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均衡。④从地域来看,沿海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状况远好于内地省份。在本文选取的26家港口物流上市公司中,仅有芜湖港和重庆港九两家分别来自内地,且企业经营绩效差异较大。综合排名分别为第2名和第14名。广东上海等地港口物流企业较为集中。由此说明我国港口物流业发展不均衡,且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根据以上分析数据和结论,结合港口物流上市公司背景,有以下建议:①港口物流上市公司总体经营绩效不佳,受外贸影响和内地经济运行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港口物流企业应该发挥自身特点,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特点,利用现代物流的思想,整合资源,将传统港口发展成为物流园区,充分发挥港口物流网络节点作用,既提高自身经营绩效,也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②企业应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上述分析得到的样本综合得分可以看出,部分企业在某几个主成分上得分较高,但是各主成分方面不能够均衡发展,导致企业总体经营绩效排名靠后。例如中昌海运,主成分F5排名第1、F6排名第2、F4排名第3,但是主成分F1排名第23,综合得分排名第18,说明不均衡发展对企业综合绩效影响很大。③针对港口物流业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同质化严重问题,港口物流企业应该强化服务理念,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特色服务,树立品牌形象,充分利用资源建设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开拓内河港口市场,发展港口的第三方物流优势,才能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全面发展。④应该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由于各种利益驱动,使得港口建设重复投资、同质化现象严重,港口物流企业不能很好的把握港口建设与腹地经济区域发展的科学关系,导致无序化竞争严重,严重损害了港口物流业整体的经营绩效。因此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合理布局,实现港口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功能分配,加强与腹地经济区域的合作,促进港口物流企业经营绩效的整体提升。

4结束语

篇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为以成本形成过程为对象、以工程项目的职能部门和施工人员为对象、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三个方面。

成本形成过程为对象主要包括:一是把工程投标关。要提前测算成本,坚持低价标不揽、高额垫资不揽、资金无保障不揽。二是抓好施工准备阶段。要坚持专家治理的方针,制定优秀的施工组织方案。要阅读、审核好标书和图纸,搞好一类变更。三是重点抓好施工阶段。根据施工预算、各种消耗定额费用开支标准和已确定的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措施,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要坚持以技术为先导,合理安排工序,保持均衡生产。四是做好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期阶段的成本控制。应对竣工验收费用和保修费用进行分解,列出支出、回收计划,使成本从始至终得到控制。

以工程项目的职能部门和施工人员对象主要包括:项目部各部门、施工队、班组作为成本控制对象,既要接受项目经理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评,也应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成本进行自我控制。

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主要包括:一个区段、整个工程的若干个构造物。工程项目可分为许多分部分项工程,其项目成本也分布于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中,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控制的好坏均会对整个项目成本产生影响,为此,应以分部分项工程作为项目成本控制对象,根据项目管理的技术素质和技术组织措施,编制施工预算,作为对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控制的依据。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从成本控制意识角度分析

从意识角度来看,建筑工程的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由于建筑工程推行项目法施工,各工程项目分散于不同的施工区域,企业管理层属于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无法对工程成本施加影响。对于项目而言,由于深受工期和超期罚款等合同条款的约束,在保证工程生产方面易于达成共识,对工期成本及项目盈亏却无暇顾及。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建筑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就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效益向生产低头的典型表现。

2.2从成本控制机制角度分析

从控制机制角度来看,很多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缺乏责权利统一的机制。比如说,很多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往往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最关心的问题是工程资金能否到位;而企业的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施工难题,搞好工程质量,确保顺利移交;建筑工人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工资能否保证,奖金能发多少。提起成本控制,一些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一个会计方面的概念,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财务部门虽然对成本控制理解较深,但其责任似乎也只停留在日常的成本核算上,况且自己也仅仅是一个项目部的职能部门,没有权利指挥管理其他各部门。

2.3从成本控制手段角度分析

从控制的手段来看,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成本管理与实践的探索,从理论上形成了一套关于成本预测、决策、核算、控制、监督、分析、考核的管理法体系。但是,建筑企业在运用这些方法以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还存在着诸如事前成本管理与事中管理的严重脱节等问题,建筑企业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成本管理方法。

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3.1优化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资源配置

工程项目运作的合理安排、劳动的组织、技术的进步和资源配置与工程进度的加快是项目最大的节约,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体现在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施工的合理安排与否、劳动组织和技术进步与否、资源配置科学与否决定着企业的成本水平。因此项目必须在工程上场后,对标书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或者根据现场实际变化情况,重新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完全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尽量避免无效的工作量和重复劳动。采取先进的劳动组织形式,合理配置劳动力、材料、设备和资金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消耗。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在不降低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改变一些传统落后的施工方法,使用可替代的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3.2分解预算成本,确定目标成本

工程项目中标后,项目以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确定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价值按成本项目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有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是根据工程量和预算单价计算求得,其他直接费、项目间接费、管理费、工程税金、财务费用是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费率计算求得。在预算成本的基础上确定计划成本,如在确定分解材料费成本时,可根据预算材料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得的计算分析价差和量差两方面进行,价差是根据材料预算单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综合材料采购降低率,然后乘以预算材料费即可,也可采用几种用量大的主要材料的采购降低率代替综合材料采购降低率,计算材料价差的降低额。量差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推算出可节约的重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用量,便可以计算出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人工费计划成本是根据预算总工日和职工平均实际日计算,还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单位工程量人工费支出计算出计划成本。

3.3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程质量成本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一个企业如果在工程施工中质量事故不断,那么这个企业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更没有效益可言。工程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包括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质量事故损失费用。在施工中,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工程项目技术质量检验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严把各道工序质量关,提高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避免返工及质量事故的发生,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4加强安全管理,控制安全事故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确保项目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项目施工中,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项目成本开支。一些工程项目盈得的利润往往被几次事故损耗一空。因此,在项目施工中,必须制订安全责任目标,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防止因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结语

实施成本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等方面也有深远的意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既是企业积极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又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我们应强化成本意识,不断地自我完善,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持续发展。

篇3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1.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1.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1.4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1.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成本控制的程序

2.1分解预算成本

工程项目中标,以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确定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价值、按照成本项目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的施工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属于有专门用途的费用,如间接费、利润、税金、概预算定额编制费和劳动定额测定费等,不包括在预算成本内,但为便于对比计算,也作为独立的项目反映。

2.2确定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的确定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按预算成本,二是按可能支出。在按预算成本确定计划成本前,一定要先计算税金、利润、概预算定编费和定额测定费够不够缴纳,如果向业主收取的此四项费用超出,应向税务局、公司和有关部门缴纳的数额,超出部分可作为暂实现的收入;如果可取的此四项费用小于应向税务局、公司和有关部门缴纳的数额,差额部分从直接费或间接费中弥补。按预算成本确定计划成本,主要的一点是把不可控费用剔除,然后按照各成本项目的预算成本折算成各成本项目的计划成本。

在按预算成本确定了初步的计划成本后,还须按预算工程量、材料用量、机械设备需用量和实际人工单价、材料采购价、机械设备使用、租赁单价等因素确定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人工费支出计划成本,要根据预算总工日数、内部职工平均实际工日工资计算,还可以按照分部分项的工程量和单项工程人工费单价计算人工费支出的计划成本。材料费支出计划成本,可根据预算材料费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机械使用费支出计划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按预算成本确定的计划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如各成本子项数额不相接近时,要调整计划成本数额,即如按预算成本确定的计划成本高于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以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作为最终的计划成本,其超出额可弥补其他成本子项支出的不足;如按预算成本确定的计划成本低于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要找出原因所在,其差额需从其他成本子项的节余中弥补。在计划成本确定的同时,必须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与方法,使成本的降低建立在可能与积极的基础上。

2.3实施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包括制度控制、定额或指标控制、合同控制等。制度控制指在成本支出过程中,必须执行国家、公司的有关制度。定额或指标控制指为了控制项目成本,要求成本支出必须按定额执行,没有定额的,要根据同类工程耗用情况,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节约要求,制定各项指标,据以执行。如材料用量的控制,应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领料,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要制定领用材料指标。材料购置实际单价超过预算单价,可能的话,要报经营部门找业主签证或直接找业主签证,以便在合同外另结算工程款。合同控制即项目部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根据已确定各成本子项的计划成本,与各专业管理人员签订成本承包合同,即按照费用归口管理的要求,确立各部门、各有关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制。

2.4进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要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划清成本费用支出与非成本费用支出的界限,划清工程项目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实际成本中耗用材料的数量,必须以计算期内工程施工中实际耗用量为准,不得以领代耗。已领未耗用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料手续;需留下期继续使用的,应办理假退料手续。实际成本中按预算价核算耗用材料的价格时,其材料成本差异应按月随同实际耗用材料计入工程成本中,不得在季(年)末一次计算分配。

2.5组织成本分析

项目部每月按成本费用项目进行成本分析,提出截止本月项目累计成本实现水平,并逐项分析成本项目节约或超支情况,寻找原因,之后,根据成本分析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成本分析会,总结成本节约的经验,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训,为下月成本控制提供对策。

2.6严格成本考核

项目竣工,工程结算收入与各成本项目的支出数额最终确定,项目部整理汇总有关的成本核算资料,报公司审核。根据公司的审核意见及项目部与各部门、各有关人员签订的成本承包合同,项目部对责任人予以奖罚。如果成本核算和信息反馈及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分次进行成本考核并奖罚兑现,效果会更好。

结束语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灵活运用,实际操作应因地制宜,科学的控制工程造价。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建筑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都是建筑企业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所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每一个建筑企业的共同点,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篇4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碰撞检查深度基准

IMPLEMENTATIONOFADESIGNANDMANAGEMENT

SYSTEMFORARCHITECTURALERECTIONWORKSDRAWING

AbstractThisarticlemainlydiscussesthebackground,purposeandimplementationofourCADsystemforerectionworkinarchitecture.Oursystemcangenerate3Dconstructionstructuredrawingfromtraditional2Ddrawings;letarchitectsdesignerectionsubsystems,suchaspumbingventilation,andelectricitydirectlyin3Dspace;helparchitectschecktheinterference;andgenerate2Dworkdrawingsthatfittheneedsofconstructionpracticeandimplementthequantitiescount.Thispaperalsodescribesthegenerationof2Dworkdrawingsmoduleindetails.

Keywordserectionworkinarchitecture,interferencecheck,depthbase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建筑工程已经发展到大规模、多功能建筑项目大量投建的阶段.建筑物的结构日益复杂,功能日趋完善,对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和安装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流程是从建筑设计开始,结构工程师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而后,再由水、电、风等各专业工程师完成专业设计,最后由施工部门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在这样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专业工程师各自独立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专业协同设计之间的矛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建筑设计各专业的设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设计部门的工作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质量.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利用计算机协调各设计部门的工作,管理工程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技术文档,使工程项目数据的一致性得到较好的保证,提高设计资料和图纸的再利用性.

本文就我们开发的安装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论述.

2系统概述

2.1系统的总体构成

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建筑安装工程中经常出现的二维设计不直观、设计图纸不协调、施工图设计阶段图纸综合会审困难等问题.传统的方法是设计者凭借自己的三维思维能力在二维进行设计,这使得设计工作很不直观并且容易导致设计错误.各专业设计者各自独立进行设计工作,设计不协调问题不可避免.在各专业设计图纸汇总后,要求设计人员和总图人员人工发现和解决不协调问题,这将耗费建筑结构设计师和安装工程设计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由于采用二维设计图来进行会审,人为的失误在所难免,使施工出现返工现象,造成建设投资的极大浪费,并且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利用从建筑设计部门得到的二维建筑结构图,以建筑施工图为依据,通过交互手段,拉伸生成三维的建筑层立面图;

.以建筑施工图为参考,同时以二维的各安装工程专业平面设计草图为依据(若存在),通过交互式操作手段,各个专业分别在三维空间进行设计、分析和计算,生成各安装工程子系统三维施工图;

.由已有的各子系统管线图生成三维的综合管线图;

.发现并解决设计阶段出现的子系统内和子系统之间的管线和部件之间的碰撞问题;

.能够自动生成基本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二维施工平面图;

.由生成的综合管线图进行工程量统计.

.管理已经生成的二维、三维施工图.

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结构图

2.2系统主要模块介绍

2.2.1建筑三维施工图生成模块

从建筑结构设计及水、风、电等设计部门得到的设计底图,可以得到楼层设计的平面图.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相应的立面、剖面图,依据楼层高度、楼层特点等信息,通过交互手段迅速地拉伸生成三维的建筑施工图,在三维图中能够较为真实的表现出墙、柱、门、梁等的实际情况.生成的三维建筑结构在进行综合管线图的会审时,将作为参照物,并且还需判断各种管线是否会和建筑结构发生碰撞.作为管道集中布置的梁,建筑结构设计时都已经预留了相应的孔洞,梁的预留洞也作为施工图会审的重要部分.

2.2.2安装工程各专业系统三维施工图生成模块

在安装工程各专业系统三维施工图的生成和编辑过程中,生成的三维管线图所需要的管线如水管和部件(阀门、接头等),采用参数化图库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在施工图中调用所需插入的管线和部件.根据各专业设计的草图中管线的位置、尺寸标注、管径、长度等参数和部件的形状,由用户通过选择(或输入)相应的形状特征参数、空间定位参数、以及相关的材料类型等,可自动生成三维管线和部件实体.用户采取交互设计手段,在各种管线和部件的编辑修改工作中,对实体进行插入、拾取、编辑、删除、替换和修改.

2.2.3碰撞检查模块

综合管线图的碰撞检查工作是对设计所得三维图纸中的各种管线、部件之间,管线和梁之间,以及管线和墙、柱之间可能发生相互干扰现象进行分析和检测.通过局部视图的放大显示,可以用人工观察的方法粗略判断综合管线图上是否会发生各种碰撞现象,但在管线密布、人工判断比较困难的位置,CAD软件系统的自动分析和计算功能就成为必要的辅助手段.本软件提供了一定的自动进行碰撞检查计算功能、自动进行综合管线图的判交和合法性检查计算,将有可能发生碰撞的区域以图形方式标示在三维设计空间中,提示设计人员对各种管线图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2.2.4工程施工图生成模块

由于本系统的设计工作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所得图纸是以三维数据模型存储的,而生成的安装工程施工图必须是符合工程规范的二维施工图,才能提交施工单位具体使用.施工图纸是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形式提交的.从三维模型出发,能够以某种方式自动生成尽可能符合施工要求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再通过适当的人工辅助修改生成符合工程要求的二维施工图.如何高效率地自动生成符合工程规范的施工图纸是本系统软件开发的难点之一.

2.2.5工程量统计模块

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工程量计算在传统的施工设计过程中是与图纸设计分开的,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和预算决算人员进行人工读图,从各种管线图中统计所有的工程量.采用CAD技术,利用三维建模的方法,可以在设计阶段,每当插入各种管线部件图时,就将各种管线工程量的相关参数代入,设计定型后可以进行工程量的自动统计计算.例如,统计通风管线图时,可以根据三维风管的类型标志,由数据库取得风管截面尺寸、材料参数等信息,由软件进行自动统计计算.各种管线的截面数据、管线长度、管线接头的具体参数是进行工程量自动统计计算的主要依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建立三维模型可以很好的避免在传统的工程量计算中出现的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并且能够提高效率.随着各种管线图的修改,其工程量统计计算的结果也能随时反映出来.

3二维施工图的生成

3.1需求分析

(1)由本系统生成的建筑施工图、安装工程设计图均为三维实体,并用三维数据结构存储,而安装工程施工所要求的是二维施工图,因此必须由三维工程设计图生成二维工程图.

(2)国标建筑行业中对安装工程的二维施工图有详细的规范,而对三维施工图却没有相应的规范.因此,本系统根据设计需要规定了一些利于三维设计的规范和标准件及常用件的三维形象.这些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设计人员进行三维设计.生成二维图时必须解决这两个规范之间的相应转换,所得的二维图必须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我们设计的标准件和常用件的三维表示是比较直观的实体,而二维表示是国标规定的符号.因此,生成二维工程图时,必须用对应的二维符号代替三维表示.

(3)三维图中的遮挡关系必须在二维图中表示出来,因此,生成二维图时必须进行消隐.

3.2安装工程二维施工图特点分析

通常,在一些应用中,如机械设计中,三维图与二维图关系比较直接,在三维图中通过设定某一视点所观察到的视图与由对应于该视点的投影方向投影所得的二维图一致.而在建筑安装工程中,三维施工图通过设定视点观察到的视图,与由对应该视点的投影方向生成的二维图区别较大.以水系统为例,水管的三维表示为圆柱体,而二维表示则为其中心轴线;而阀门的二维形象为国标规定的符号.并且不同的管线和部件的消隐要求也不同.仍以水系统为例,水管二维表示即其中心轴线不遮挡其它管线和部件.而阀门的二维形象则要遮挡其它的管线和部件.因此,安装工程二维施工图的生成不能采取直接投影的方式,而必须采取用二维形象代替三维形象并结合裁剪的方式.

表1描述建筑安装工程中管线和部件的分类、及其3D,2D形象和消隐要求.

表1建筑安装工程中管线和部件的分类及其2D,3D形象和消隐要求

分类组成3D2D消隐要求

水管各种上、下水及消防管道圆柱体polyline不剪裁其它工件

水部件各种水系统标准件.如阀门合成实体二维标准符号剪裁其它工件

水接头各种形状的接头合成实体二维自定义符号剪裁其它工件

风管各种通风管道方柱体长方形剪裁其它工件

风部件各种风系统标准件.如风口合成实体二维标准符号剪裁其它工件

风接头各种形状的接头.如三通合成实体二维自定义符号剪裁其它工件

电管各种管径电工管道圆柱体polyline不剪裁其它工件

电部件各种电系统标准件合成实体二维标准符号剪裁其它工件

电桥架各种电系统桥架方柱体长方体剪裁其它工件

本系统完成三维工程图设计后,要进行碰撞检查,以保证各子系统内及各专业系统间部件和管道之间已经没有碰撞关系,而只有简单的遮挡关系了,并且各子系统中大多数的管道及标准件均为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利用以上特点简化和加速二维工程图生成.

3.3二维工程图生成算法

二维工程图生成模块负责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生成.平面图是建筑安装工程所需的最主要的二维工程图并且是生成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基础.立面图和平面图的区别只是观察方向不同.剖面图是先用剖面线选取某个范围内的实体,并对一些边界实体进行裁剪,然后调用立面图生成模块即可.因此生成平面图是该模块的核心.下面着重讨论平面图的生成.

要生成平面图,首先对参加平面图生成的各专业系统中的实体按消隐方向进行深度排序,而后根据排得的顺序在对应的图层上依z增加方向画出各实体的二维形象,并根据实体的消隐特点用后生成的实体规定的裁剪轮廓裁剪已生成的实体,得到二维基本图.而后再进行一些手工修正,并加上适当的标注即可得到所需的二维工程图.二维工程图生成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二维工程图生成流程图

(1)排序方法

由于各系统中和各系统间实体的碰撞已经消除,可定义各种实体参加排序的深度基准如表2.

表2各种实体参加排序的深度基准

实体深度基准

水平时垂直时倾斜时

圆柱体中轴线底面中轴线

长方体插入点插入点中轴线

合成实体插入点插入点插入点

根据安装工程的特点,管线呈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占大多数,部件依据管道伸展方向,基本也为水平和垂直方向.可先对占大多数的水平和垂直实体根据深度基准进行排序,再对倾斜实体进行排序,插入在它所遮挡的所有实体之后.

(2)二维符号的定位

当一个三维部件放置在三维施工图中后,它对应的二维符号在二维平面图中所应该放置的位置也是已经唯一确定的,可以把这一位置对应关系反映到三维符号和二维符号插入点之间的对应函数关系上.在生成二维施工图时,可以根据三维实体的插入点计算出二维符号插入点,并以该插入点为基准生成二维符号.

4结束语

本文中所叙述的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是清华大学CAD中心与北京市住宅建设安装公司协作开发的.系统的原型已经完成.二维工程图生成模块中的实体剪裁,垂直及水平实体的排序等都已完成.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倾斜实体的插入排序及尽量减少对手工修改的需求.

参考文献

[1]GeigerTS,DiltsDM.Automateddesign-to-cost:puter-AidedDesign,1996,28(6/7):423-436

篇5

地产开发商常常重蹈同样的错误:不论住区规模有多大,以及楼盘所处方位,愿意画地为牢,犹如固若金汤。即便划定的规划路,也要千方百计地疏通各方,把已经法定了的城市道路划归既有,不归己死不甘心,一派为“民”请愿的姿态。殊不知,此种做法打乱了城市的格局,造成城市交通堵塞和城市居民的不便,城市商业价值得不到发挥。

什么叫做建筑?目前并无定论。按照国家现行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模3—5万人口或者用地达到50—100公顷的可定为居住区。一个居住区一般可3-5个居住小区。这样居住区除了必要的小区配套以外,就应该配置更高一级的公共配套设施,从广泛的规划含义来说,已经具备了城市或小城市的功能,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建筑的规模了。居住区人口超过5万人甚至6万人、用地面积超过100公顷的建筑,当然是城市性质的了。一切都需要按照科学规律来行事,否则必将遭受历史惩罚。请看:

有报道说,时噪一世的占地10平方公里华南板块的七个住宅区,单就每一住宅小区水平而言,华南板块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诸如星河湾、南奥花园等为代表的开发项目,在提供正面经验的同时,作为新城发展的居住区级总体规划把握和各小区的规划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硬伤。开发商只注重内部环境的培育,封闭式的物业管理,破坏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对城市景观、环境和城市空间结构造成很大影响。居住区域内是一个个独立的老死不相往来的楼盘,不能形成区域商业、学校、医院等服务中心。使用功能上遭遇了极大的障碍,城市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建筑开发,必须重视属于城市规划的住区整体设计,而非仅仅是居住地点的选择。必须具备小区以外的城市功能配套,生活、工作、购物、娱乐、休闲集中起来考虑,具备新的生活行为方式,才能充满生命般的活力。

北京北部地区的著名的特大级建筑回龙观、天通苑居住区,人口均达十多万规模,建筑面积数百万平方米。因为未考虑好就业、商业和交通,使得居住区一早一晚、朝夕朝落交通严重堵塞,形成著名的“睡城”

广州番禺祁福新邨,连续十年在一个地方开发出了占地4000多亩的住宅区,已入住人数达7万人。祁福新邨是大型住宅小区设施配套的代表。十年来在市政配套方面,总投资已达31.6亿元。除了一般设施外,还兴建了日处理生活污水约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拥有500张病床医院、大学一座,能为业主子女提供幼儿园至大学的一条龙教育服务。光小区保安人员就超过1000名,警犬40多头。小区土地尚可开发十年。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在配套上下功夫。在没有任何税收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房地产商不光开发,而且承担“吃、喝、拉、撒”的父母官的责任。董事长因此被人们戏称为“×镇长”、“×市长”。

2、建筑开发的规划属性与城市化的地位

1、“建筑开发”曾被诙谐的称为“造城运动”,建筑与城市区域新城镇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用城市设计的眼光来看待建筑的开发,确有很大的价值。新城镇规划与建设为建筑开发带来了更多机会,建筑开发也成为新城镇建设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两者共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然而,新城镇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城市经济发展阶段,与城市人口变化、文化传承、资源利用等等息息相关。由于对城市发展规律缺乏有效探讨,或者是由于目的性与出发点的差异,致使不少新城镇规划建设的建筑开发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将小区类规模住区开发模式用于建筑地产运做,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模式用于新城建设,而没有顾及由于建设规模变化而导致的配套、就业、交通、区域活力、区域生命力,以至于城市区域竞争力形成等等方面所产生的质的变化

新城建设中,缺少新城镇发展的大思路,简单地采用建筑地产房地产开发模式,虽然前期容易起动,但物业配比、城市功能难以保证,导致新城镇建设机能残缺,最终城市发展目的难于实现,建筑遭遇失败。因此,在新城建设中,需要跳出房地产项目的框架限制,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研究城市问题;而在建筑开发中,也不能仅仅站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角度,而是需要用城市发展的眼光,从城市建设、城市设计的角度审视大型规模住区或建筑地产的开发。

2.建筑“造城”的更高原则

除了与项目开发一样,需要关注经济效益、关注现实的发展阶段外,“造城”还有许多需要遵循的高出项目的“造城”的开发要求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以城市、经济、环境等综合协调人居环境发展为目的,以最小的损耗实现最大效益,其核心概念是关注未来与资源保护,创造循环经济节约性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后,已经成为广受认可的城市发展重要原则。新城建设、建筑开发应当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交通规划、住区规划、经济发展、城市竞争力改善等多方面协调考虑。比如在规划设计中,注重公共交通、城市功能综合发展等问题;在邻里地区设计方面,注重土地的多种使用模式、安全邻里和睦的街道、非机动车步道等;在地区设计方面,注重建筑与公园街道等协调、增加绿地与绿色走廊;在建筑设计方面,注重减少对环境影响、节能、与气候协调、自我遮蔽的布局等。“建筑开发”的新城镇建设,更应当关注长久,关注未来。

?“建筑”开发规划先行原则

“建筑”地产规划先行对具有新城意义的城市居住功能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开发不应简单地全盘否定。在快速城市化发展今天,大城市中开发占地几百公顷甚至超千公顷的若干个建筑开发是必要的。大城市发展形态决定都市健康、安全、卫生因素的定位,国际城市主义的经验多数以发展都市圈的模式为典范。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若干个相关的周边城市组成的,在空间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有机分工相互依存,并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复合体。建筑开发承担了这样的角色,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郊区化的、生态的、经济的、功能健全的新城镇模式。它不是放大了的居住小区。因此,

决不能采用先开发、后规划的模式,也不应把喏大规模的居住区办成一个“小区”,交由一家开发商包揽一切,一个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一切。而应把“建筑”规划成几个住宅小区,每个小区用地规模在几公顷至一、二十公顷,以挂牌招标、拍卖方式出让给几家开发商分别开发,以免雷同和造成日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困难。

“建筑开发”有它突出好的一面,即规划设计易于体现个性特色,建筑布局比较灵活,生态环境易于上规模、上水平,集聚效应强,有利于管理和降低成本,容易达到最佳人居环境建设目标。

??创建城市“建筑”开发规模住区特色

建筑形式的抄袭、模仿,历史文脉延续的中断,“现代化”的借口使得城市逐渐丧失特色;还有一些不顾气候、文化、生活差异直接“移植”的欧美风情小镇,在中国大地上频频出现。雷同的规划、雷同的建筑、雷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国内不少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即使多数打着民族旗号的“穿衣戴帽”工程,也并没有真正使城市寻回民族特色。而突出的城市文化特色,在形成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知名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与条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特色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积累,美国的著名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了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类形成城市意象的元素,城市特色的形成需要从空间结构、道路、建筑形式等细节方面体现。因此,创建城市特色是建筑开发“新城镇”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开发“新城镇”的重要原则。

如何做好都市圈域的建筑开发新城镇的开发工作?如何处理好郊区建筑开发与中心城市发展的关系?新城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城镇建设理念和较好的借鉴。“新城主义”的建筑开发城镇建设基本理念分为三个层面:区域层面、城镇层面和住区层面。

区域层面:明确设定区域性绿色通廊,作为区域性不同地方之间的联系纽带或分割界限,形成区域基本构架。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或大的交汇点为中心核空间开发,形成节点状布局,整体有序的网络结构。区域中的人口和功能不仅应该具有多样性,而且要建立有机联系而不是相互隔离。

城镇层面:建筑开发中城镇建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有机联系的街道网络共同构筑生活空间。反对过分注重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城市特色和活力来自于丰富资源的混合使用。城市应具有包括公共交通、私人交通、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等多种交通运转系统,使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的土地组织在一起,以促进建筑开发城镇住区生活多元化的形成和城镇社区生命力的增长。

住区层面:邻里、分区和绿色分隔是“新城主义”住区的基本组织元素。新城主义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住区;位置和特征适宜的住区;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为一个可持续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新城主义关于城镇住区和邻里的组织开发模式有两种最具有代表:一种是“传统的邻里开发”另一种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前者传统的邻里开发模式:是以住区为社区开发的基本单元,住区之间以绿化带分隔。每个住区的规模约10~20公顷,半径不超过400米。可保证大部分家庭到邻里公园距离都在3分钟步行范围之内,到中心广场和公共空间只有5分钟的步行路程,会所、幼儿园、公交站点都布置在中心。每个住区包括不同的住宅类型,适合不同类型的住户和收入群体。以网格状的街坊道路系统组织住区,可以为人们出行提供多种路径便捷的选择性,减轻交通拥挤。

后者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的开发模式:将区域城市发展引导到沿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网络布置的不连续的结点上,充分利用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基本关系,把更多活动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放在一个能够通过步行到达公交站点的范围之内,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公交系统。每个区域城市都是紧凑的,组织严密的社区,是一个由商店、办公、住宅组成,围绕公交站点布置并且在步行范围之内的地域。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模式认为放射型街道对行人是高效的,强化了公共空间的中心地位,表现出不同于过去郊区化新城发展模式的空间特征。

四、建筑开发与“新城主义”的启示

国际城市开发的历史经验教训能为我们开拓思路,成为财富。这里我们借鉴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一位博士研究生文章的描述,来看看给我们的启示: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新传统主义规划,即后来演变为更广为人知的新城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的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的、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二战以后,美国掀起了一股郊区化的浪潮,城市发展也以低密度郊区化蔓延为主要外在特征。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城市化空间的扩展就超过了历史以来的总和。然而,这种郊区化的发展模式并未创造出一种美好、合适的社区,其发展的不经济性、生态与环境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对城市结构的瓦解作用、对社会生活的侵蚀效应日益凸显。过长的通勤距离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严重影响人们预期要达到的生活质量;对小汽车的严重依赖使许多不能开车的人(如老人和小孩)行动不便,邻里关系冷漠,等等。可以说二战后的西方郊区区划和规划产生的并不是城镇和社区,而是将土地切割成一块块私人拥有的小块土地,再以道路相联系。这样的规划和建设通常依赖房地产开发或交通工程的标准,而不是源于人性化的考虑和对当地特色的继承和发扬。缺乏可识别特征以及明确界定的空间,使人们不能形成可认同的场所和家园感,难以获得起初向往的郊区生活的安定感和归属感。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人们开始反思城镇规划理论和建设模式,希望寻求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途径。

新城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顺应了当今社会注重文化传统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得到了各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在商业上也颇为成功,立即成为近年来城市设计和规划领域的主流流派。

五、追逐人居环境“建筑”新城建设开发主流

加强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在联合国两次人类居住大会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进行了较多的论述,主要包括1)居民所需适当住房的保证;2)居民健康和安全的保障;3)人与城市环境、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4)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5)住区基础设施和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五个部分。

城市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居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场所的主导功能,完善居住区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系统生态功能,加强居住区的协调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创造出能使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居场所。即通常说的城市居住区的配套化、社区化、休闲化和网络化原则。

1、配套化原则

居住区的配套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建立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加强居住区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邮电通讯、学校教育、文化娱乐和防灾能力等项内容的建设,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居住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机构配套。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组织模式,既要做好居住区内各种关系的协调工作,又要为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

2、社区化原则

所谓社区化原则,其内容包括:①和睦的邻里关系。人际关系交往密切,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②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人与人的认同感,人对环境的认同感和人对居住地域的归属感等。③方便感和安全感。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和辅助设施齐全,并且形成一个可供共同监视的“可防卫空间”。④良好的组织管理系统。在居住区内建立各种组织、管理和服务机构,以此维持居住区的社会稳定,丰富居住区的精神文化生活。

3、休闲化原则

居住区因其与居民生活最贴近而成为除城市公共绿地、公园、游乐园和各种文化设施之外的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居住区的休闲化重点强调开敞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这一开敞空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比较开阔的、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要素较少的地域空间,二是指向大众开放的、为多数居民服务的空间。作为居民生活的社会性和私密性在时间与空间上相协调的一种重要场所。

开敞空间是优化居住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一项有效手段。在开敞空间的设计与建设中,要使之与居住区的建筑物有机结合,通过“形体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统一,既不脱离人们的行为模式,又因为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而充满活力。

4、网络化原则

篇6

关键词: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

1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1.1成本管理内容片面

(1)目前,许多国有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观念,仅仅注意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而忽视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制造成本而忽视了投标报价、供应过程和经营管理成本的管理。

(2)只注意成本水平本身的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许多企业由于受“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成本”的传统成本管理观的影响,仍然把成本的升降作为评价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片面强调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消耗和节约开支,忽视整体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影响了企业的信誉,为获取长期效益设置了障碍,又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损失,有悖于降低成本的初衷。

(3)只注重节约,忽视工程索赔的管理。“开源”与“节流”相结合是现代成本管理应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国有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节约”、轻“开源”的倾向,特别是对作为“开源”重要内容之一的工程索赔管理重视不够。

1.2缺乏成本竞争意识,市场应变能力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市场招标竞争激烈。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不少施工企业盲目揽任务,不惜赔血本中标,使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境地,有的企业不计成本盲目铺展,贷款垫资施工结果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忽视最基本的市场调查、缺乏最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3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成本管理作用弱化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长远、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全局、重具体轻宏观、重现象轻本质、重内部轻外部、重战术轻战略的弊病。有的企业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维定式束缚,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扩大投资、谋求业主多计价来实现成本盈利,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及企业成本管理追求极限的基本特征。

2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意识不强,干活不算账

因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企业虽然实行了施工项目管理,但对成本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程度差距较大。例如,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对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只管干完活、干好活,怎么省事怎么干;有时由于管理层各职能部门的脱节,有预算没有核算,干了额外活没有变更,没有记录;有变更没有预算;虽有项目经济分析,但弄不清节超的原因及哪个阶段的节超,哪个分部工程的节超。从而出现一些项目前期盈利、中期保本、后期亏损的不正常现象。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公司级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虽然企业要求项目部要做到先算后做,但实际经常是干了后算或边干边算。虽然项目部都配有预结算人员,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财务、材料、经营、预算等部门工作脱节,大部分无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的节超建议和措施,即使能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盈亏,但弄不清盈亏原因。尤其是有些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把业主——总包——分包关系理解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没有合同观念、经济意识,或者因没较大切身利益关系,要钱不着急;有的虽然意识到要找建设单位办理签证手续,但遇到建设单位不愿签或有意拖的情况,却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干完了活甚至多干了活,却因无完善必要手续和证据而收不回工程款。

2.2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的瓶颈,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职工的素质提高到能满足市场规律的程度。对于项目,特别是小型项目,人们都有一种临时观念,组织结构不稳定,所以干活敷衍了事,工作质量低下、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项目也有责任制,但没有将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则滋长了员工的消极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频繁,工作不连续,责任心也难以到位。项目盈利了,人人有份,项目亏本了,人人有责,但没有处罚,还可以前后推诿,这正好成为一些不负责任者的借口。有部分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却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一部分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建筑企业的急需人才。3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1)加强项目部对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意识及观念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实行项目管理的关键,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它未建立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就留于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核算部门作为一个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的职能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挖掘其内在的潜力,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监督力度,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增强成本核算员自身的素质建设和工作责任感。

各工程项目部人员应自觉认真学习和严格贯彻执行企业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与核算管理制度,并保持自律,不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干扰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使施工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生产中发生与施工成本相关的工程变更项及时收集整理并办理签证手续,定期向公司经营部门上报审核,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况,防止给工程竣工结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公司应制定相应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成本核算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作为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3)抓好成本预测、预控,认真履行经济合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成本进行前馈控制。

项目成本的管理,首先必须抓好项目成本的预测预控。工程签约后,公司和项目部应同时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另外编制工程施工任务单和所需机械台班,然后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公司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通过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部和公司责、权、利分明,双方按照合同中的责任,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4)选择、使用好劳务、分包和承包方,激励、用活企业操作层。随着国企内部机制的改革,企业逐步精减队伍,优化结构。为了满足项目的劳动力需求,必须选择一定量的劳务队伍,选用的劳务队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队伍进行综合评议,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定期考核的动态管理。劳务分包实行招投标制度,公司成立招标小组,评委由项目经理、生产、劳资、质安等人员组成,制定招标文件,邀请三家以上的分包方投标,根据投标方的标书、资信等确定中标队伍,劳务分包从招标到签约自始至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另外加强劳务资金的集中管理也很重要,项目部每月对劳务队伍的当月完成工作量进行核算,汇总后由项目经理进行审核、签字,报公司施工管理部门,施工管理部门根据劳务完成量与项目部报公司的已完成工作量表进行核对,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劳务分包合同核定拔付劳务费用的额度,报公司经理审批,工程发生变更的劳务增加费,如无经济签证,公司不予确认。项目部尽量避免分包合同以外的诸如临工、杂工等费用的发生。通过劳务分包的管理运作,逐步将市场机制引入本企业自身队伍操作层的管理,激活企业操作层的活力。

(5)加强现场材料管理,监督材料采购过程,严控材料耗用环节。资源消耗的减少,就等于成本费用的节约,控制了资源消耗,也等于是控制了成本费用。材料的管理重在采购环节和耗用环节,针对施工材料采购品种较多,价格不宜控制的问题,公司可以组织财务、材料人员,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建立一个近两年公司材料采购对比分析数据库,并随时添加最新数据,各项目部可以直接在网络中直接查询所需有关信息,比如采购价格、采购渠道、生产厂家等信息。这样采购人员可以很容易找到合格的供货商,采购监督人员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监督依据。在材料领用环节的控制过程中,应坚持定额领料原则,在项目开工以前,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按照施工预算定额编制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预算,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在施工生产中,对生产班组的任务安排,必须坚持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并向生产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内容,应与施工预算完全相符,不允许无根据地更改施工预算,也不允许不按定额而胡乱估工。在现场发生估点工后,根据企业的各自特点,联系相关业务部门如计划、劳资、施工等部门共同进行零工的测定工作。为了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结算的正确性,要求生产班组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实际发生的人工、消耗材料如实做好记录,相关业务部门应对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和验收。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加大对质量控制工作的精力投入,努力把我们建造的每一项工程都做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为社会创造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一.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质量管理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随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安全施工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企业信誉。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模式就决定了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大多数中标企业在中标后均会将工程进行分包,然而分包商的资质情况各不相同,其对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开展也不尽相同,这就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而且,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十分随意,远远达不到有关规范的要求。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人员配置不全、安全意识薄弱。当前,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仍然是只有寥寥数人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一人可能要兼管多项工作,导致管理人员只重视工程进度、工程造价这些方面,而忽视了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专门进行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而且许多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对工作极度不负责,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出现不少安全方面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有待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并不是导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是完善的安全资料能够直接体现出一个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资料不规范、不标准等问题,这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把握好施工安全资料这一关,可以极大的提高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是外出打工的民工,安全意识较差,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措施所懂较少。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完整的安全教育工作,与一些基本的安全施工常识也是极度匮乏,从而导致其安全生产的观念和意识也就异常淡薄,同时其安全操作的技能水平又较低,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或者工作开展力度不够,这也给安全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

1 工程质量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工程质量不仅关系施工企业的兴衰荣辱, 而且关系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施工企业必须树立牢固的质量观,形成一种以质量寻求企业长远发展的观念,并将这种观念“根深”于每个员工脑中。在工程进行施工前,所有员工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了解及熟悉各施工环节,一旦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者发现那个环节存在问题,应该在第一时间里将问题汇总,并及时的将问题解决。除了施工人员,施工企业应该对材料的质量及成本进行控制,这对保证工程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企业应该加强施工原料检验管理制度, 务必将不合格材料拒之门外。此外还应该做好施工材料进货检验记录工作,对每一批的材料以及设备进货记录做好备案,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都在标准化的前提下进行。

2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控制

施工过程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 为保证工程质量,务必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实行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监督整个过程并对那些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因素进行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对施工材料的供应做好质量管理,另外还应尽量避免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确保每个施工环节对建筑以及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最小。除了施工工艺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每个工作人员也应该重视这点,他们应该优先完成建筑结构方面的工作,然后才开始建筑饰面方面的工作,对那些容易被污染的材料所涉及的工作最后进行。

3 建筑工程完成后的内部检查工作

施工过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为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还应对刚完成的工程进行内部检查验收工作,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相关工程负责人。如有必要,还需要对工程实现第二期的检查验收,只有在各项指标都合格的前提下,才能将工程交付给业主使用。

三.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

为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个质量管理体系中,时刻将工程的质量控制点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心。在实行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控制人员的行为及状态上,避免由于人的特殊行为而引起工程质量的情况。另外,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来针对性的选择施工设备。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将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作为评判标准。由于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应该在正式施工之前,就应该严格按照控制工序的顺序进行,工序的顺序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最后工程的各项技术参数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务必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一旦技术参数出现错误,对建筑的耐久性以及实用性所造成的影响将是永久的。

四.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

施工技术控制是指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点以及施工企业各部门所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在进行正式的工程施工前就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防止这些隐患在施工过程中“爆发”出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杜绝那些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对操作不规范的人员,应及时予以纠正。做好工程质量交接检查工作,上一批技术检察人员应该准确无误的将各项问题转达给下一批人员,避免由于交接不当而带来的危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施工安全对建筑工程和建筑施工企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企业要重视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企业安全设施与质量管理的投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六.参考文献:

[1] 周立伟,张宏春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J]. 工程监理,2009(12).

篇8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招标投标 对策分析 监督执法 评标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招标投标, 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竞争方式,实质上是订立合同的一个特殊程序。它起源于私有制条件下建筑商品的生产与交换, 是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制度。

目前我国的招投标市场发展迅速,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采购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据测算,通过招标节约的建设投资一般在10%~15%,有的地方和行业甚至更高。但同时我国建筑市场发育尚不规范, 市场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够,配套的改革措施还不完善。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违规操纵、互相串通、明招暗定等诸多不规范的运作,给招投标过程带来很大的风险,同时也给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埋下隐患。本文针对我国国情,现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想法,以供探讨。

一 建筑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

1、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法律意识淡薄

进人WTO以来的建筑市场,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加大执法力度要和国际惯例接轨是必然趋势。从法制环境看,虽然我国的招投标法律体系日益完善,目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及一些地方法规等作为指导我国招投标活动的法律,但不配套、不细致、不完善和不严谨也不可否认。这就给投机取巧者造成机会。如《政府采购法》第77条规定了投标人之间串标是受到处罚的情形之一,但却没有明确如何认定串标。再如,《招标投标法》第53条对串通投标行为规定了处罚办法,但人为掌握的空间大,定义也不明确。 如处罚对象从规定上分析应是所有参与串通投标的单位,但一般情况下,串通不成都不会受罚,发现串标,则受罚的只是中标者。又如,规定“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但何为“情节严重”没有具体规定。

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等也使建设工程合同的权力得不到法律的完全保障。

2 招标人存在的问题

2.1.在不具备招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就办理招投标手续,如建设资金没有落实、施工现场拆迁满足不了施工要求等。

2.2虚假招标,明招暗定。

虚假招标投标是表面上通过招标投标来选择施工单位,而实质上招标人已经通过其他途径暗中指定了施工单位,整个招标投标过程只是一种形式。如招标机构依据业主的授意,往往通过量身定做招标条件,提高投标资质等级或设置门槛来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事先内定中标人施工,后补办招投标手续。甚至要求排名第一的局外投标人放弃中标机会,让内定单位中标等等。这种虚假招标行为严重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使整个招标投标活动流于形式,架空了整个招标投标制度体系,对招标投标市场建设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2.3 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的准确性存在不足

工程量清单指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按法定的工程量计算方法计算的全部工程的分项工程量明细清单。工程量清单为投标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竞争性投标的基础,从而利于投标人进行商务标的编制及专家进行评审。所以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有些招标人为了赶时间,在没有详细建筑施工图或图纸尚存在不确定性时,就开始招标。此时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多半是以估算为主,造成清单工程量不准确,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晰,导致投标报价偏离。另一方面,按国际工程惯例,投标人应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确认,但目前在我国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常发生中标单位提出因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漏算或少算,而向业主索赔的事件,从而使业主在投资控制方面面临失控的风险。

2.4 现场踏勘和答疑中造成投标人间身份的泄密

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招标人必须组织进行工程项目的现场踏勘和答疑工作。目前,部分招标人安排集中进行现场踏勘及答疑工作,这种做法虽然带来了组织工作的便利,但“集中”导致的投标人间身份的泄密将严重干扰正常投标人投标策略的制定。同时,又给不法投标人提供了相互串通投标的可乘之机,从而损害了招标单位的利益,并违反了招投标法中关于“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的规定。

2.5规避招标,化整为零

业主往往以工期短或专业性强为由,通过“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等手段人为的将工程肢解,不进行招标。以规避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3投标人存在的问题

3.1 提供虚假信息

由于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某些内容及过程需要保密, 客观上造成了不便于社会监督,减少了投标人因为弄虚作假导致投标失败的风险。另外,即使一个企业因为弄虚作假在一个投标项目上被揭穿,也由于我国的市场清出机制不健全,并不致于遭到像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受到市场的驱逐。所以,投标人提供虚假信息参与投标并谋取中标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政府招标投标监管的滞后,全国统一的招标投标信息监管平台尚未建立, 这给了弄虚作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3.2 围标、串标

所谓“围标”,是指几个投标人(供应商)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进行投标,通过限制竞争,排挤其他投标人,使某个利益相关者中标,在下一工程招标时,再以同样方式使其他投标人中标,或者给付一定的“利润”,从而谋取利益的手段、行为和现象。围标行为的发起者称为围标人,参与围标行为的投标人称为陪标人。所谓“串标”是指投标单位之间或投标单位与招标单位相互串通骗取中标。围标和串标是不成熟的建筑招投标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由于认定围标、串标事实所需要的证据较难收集,而无论是《刑法》还是《行政法》对这种违法犯罪事实的认定,都需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作为前提,再加上围标、串标者采取的手段都比较隐蔽,只要围标、串标者之间不发生内讧,最终被依法查处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就凤毛麟角了,从而使得围标、串标现实风险大为降低,风险收益与风险成本比值放大,所以围标、串标现象屡禁不止,影响较坏。,

3.3 盲目压价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养人的成本,不惜低于成本投标,特别是针对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程,往往采用最低价中标的评标方法,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4 评标的问题

篇9

论文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产业发展

 

2007年12月, 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简称“ 两型”) 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随着两型社会的建设和湖南省“ 一点一线”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全省经济的腾飞, 作为省域经济重心,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 不仅为长株潭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而且对全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状况

(一) 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目前三市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50余种,主要矿藏有铁、锰、钒、铜、铅、锌、硫、磷、海泡石、重晶石、石、煤等,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石,海泡石储量居全国首位,锰和磷矿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

(二)水资源丰沛

长株潭三市的生产、生活水源90%依赖湘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达到2069立方米。但湘江多处水资源污染严重,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存在浪费现象,全省的资源利用效率仅为22%,特别是经常出现季节性缺水,再加上废水处理能力低,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三)能源资源严重匮乏

长株潭是缺能地区,全省天然气、石油资源极其短缺小论文,煤炭保有储量为30.45亿吨(折合标煤18亿吨)仅占全国总储量的0.2%,电力仅能满足需求的55%。90%以上的能源都需要从外地调入。

(四)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长株潭地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本来就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地规模不断的扩大,对土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使得耕地数量不断的减少,后备资源不断萎缩,局部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五)资源消耗高,回收利用率低

2008年单位GDP能耗只有长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株洲和湘潭都偏,湘潭的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工业增加值中仅钢铁、有色、化工、建材4 大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便高达40%多。同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也较大,全省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08,不仅资源禀赋较差,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小,资源质量不高,而且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2008年长株潭三市能源消费状况

表1

 

 

 

单位GDP能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单位GDP电耗

吨标准煤/万元

升降%

吨标准煤/万元

升降%

千瓦时/万元

升降%

全国

1.102

-4.59

2.19

-8.43

1375.29

-3.3

全省

1.225

-6.72

1.98

-11.8

975.49

-9.92

长沙

0.888

-6.10

0.74

-13.7

549.1

-5.48

株洲

1.390

-7.09

1.54

-11.9

1016.3

-13.97

湘潭

1.816

-7.73

2.88

-14.1

篇10

论文关键词:京津高铁,乘客评价,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一、基本研究目的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乘客对京津城际高铁有不同的诉求,总体来说有:降低票价、改进购票方式、灵活班次、改善车上环境、实现转乘、完善周边设施;同时,京津城际铁路还有着自身的优点,如:速度快、班次多、环境舒适。同时,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还具有方便短程出行和旅游的特殊竞争优势。

如此之多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乘客究竟会做出何种选择?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身份的乘客对京津城际铁路的选择倾向,并用尽可能简单的变量判断和解释不同身份乘客的选择,下文将采取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6.0软件,对不同身份的乘客的选择进行判断和预测。

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原理[1]

(一)主成分分析的含义:

主成分分析是用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项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指标,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选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以达到简化数据的目的。这些指标可以尽可能多的反应原始数据的信息,这种统计方法就是主成分分析或主分量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选取对原变量做线性组合后方差较大的几个量(这些变量反映的信息是最完全的)交通论文,这些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主成分之间不相关,且方差递减。

(三)、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

p个变量组成p维空间,而n个样品就是p维空间中的n个点,做线性变换,将构成的坐标系旋转产生新的坐标系,新坐标轴使之通过样品的最大方差的方向。此时主成分问题就是寻找p维空间的椭球体的主轴问题。形象的说,以二维主成分为例,由横纵坐标来代表,基于数据的二维正态分布假定,这些样本数据在这个坐标上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点阵。在极端情况下,椭圆的长轴上尽可能多的集中了变化的数据,而短轴方向上数据变化极少。那么主成分就由二维降到一维了。对于多维的情况,变量就形成了一个P维空间的椭球体免费论文下载。那么找到多维椭球体的主轴和相应能最大限度反应信息的最长的几个轴,就达到了主成分分析的目的。

(四)、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

将原始资料库()做线性组合:

上述线性方程组应满足如下条件:

1)、,

2)、线性无关,即两辆协方差为零,这是为了使得第二个主成分中不再含有第一组成分已经说明了的重复。

3)、方差依次递减

如果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需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本文的所有样品均为被调查者频数,故不需要进行标准化数据。

(五)、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少数几个变量就称之为因子。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内的相关性较低。

因子分析分为R型因子分析和Q型因子分析。R型因子分析是对变量进行分析从相关系数矩阵出发,而Q型因子分析从相似系数矩阵出发,对样本进行分析。

(六)、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R型因子分析【2】

简记为:

满足下列条件:

1、

2、,即各因子不相关且同方差

,即各个特殊因子不相关且异方差。

其中F是表示因子列向量,是的共有向量交通论文,成为公公因子。称为因子载荷,是第i个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负荷,他表示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不能被公公因子包含的量,成为特殊因子。

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模型以F代替X,由于故达到了简化模型的目的【3】。

二、调研数据收集

根据连续五次的跟踪调研数据,发现有超过90%的乘客认为京津高铁对旅游的促进作用非常大,因此选取京津城际高铁的“短途旅游优势”为变量之一,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定量描述这一指标;选取乘客出行乘坐列车最关注的几个问题为其它城际高铁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速度、班次,乘车环境;同时,通过调研收集的数据分析,选取价格、购票方式、班次的灵活性、灵活转乘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等指标,对乘客的态度进行评价。调研数据显示,乘客的身份有:公务员、学生、企业人员、工人、农民、科研教育人员等。将数据计算、整合,为分析做好准备。

三、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结论

定义矩阵: 其中代表不同的职业的乘客,代表不同的出行时间。将数据输入SPSS16.0如下:

对城际高铁所体现出来的短期旅游优势的定性数据进行分析,化为可以和其他乘客诉求和高铁自身优点同时进行运算的指标。

通过AnalyzeData Reduction Factor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贡献率表。表示各个主成分在方差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是主成分贡献大小的标志,也是主成分得以存在的判别基础。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Componen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1

2.794

69.852

69.852

2.794

69.852

69.852

2

1.180

29.509

99.361

1.180

29.509

99.361

3

.025

.623

99.984

 

 

 

  4

.001

.016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