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基本思路范文

时间:2023-04-03 12:4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务筹划基本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务筹划基本思路

篇1

(一)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 2011年10月31日,财政部第65号令,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从11月1日起大幅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根据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增值税起征点的具体幅度调整如下:(1)销售货物的,由现行月销售额2000~5000元提高到5000~20000元;(2)销售应税劳务的,由现行月销售额1500~3000元提高到5000~20000元;(3)按次纳税的,由现行每次(日)销售额150~200提高到300~500元。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营业税起征点的具体幅度调整如下:(1)按期纳税的,月营业额从1000元~5000元上调为5000元~20000元;(2)按次纳税的,每次(日)营业额从100元上调为300元~500元。

需要提醒纳税人注意的是,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调整的优惠,只适用于符合小型微型企业的个体工商户,即使是同样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不适用该优惠政策。

(二)印花税优惠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1]105号)规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17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其他优惠政策 《财政部关于免征小型微型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财综字[2011]104号)规定,对依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认定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免征税务部门收取的税务发票工本费。

二、小型微型企业税务筹划基本思路

(一)恰当选择纳税人身份进行税务筹划 我国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的规定,一般纳税人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部分增值税应税项目为13%),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小规模纳税人所适用的征收率为3%,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

由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所使用的征税方法不同,因此有可能导致二者的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为小型微型企业选择纳税人身份的筹划提供了空间。小微企业为了减轻增值税税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决定如何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做出选择。

案例1:潍坊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为一家微型生产企业,预计2012年销售额为48万元(不含税)。由于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并不健全,不符合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若公司健全会计制度,每年需多支出2万元,于是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增值税税率为17%)。嘉禾食品公司从济南青田农牧有限公司(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购入原材料30万元(不含税),其他支出6万元。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纳税筹划方案。

方案一:嘉禾食品有限公司选择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应纳增值税=48×3%=1.44(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44×(7%+3%)=0.144(万元),公司利润总额=48-30×(1+17%)-6-0.144=6.756(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6.756×25%=1.689(万元),税后利润=6.756-1.689=5.067(万元)。

方案二:嘉禾食品有限公司选择申请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应纳增值税=48×17%-30×17%=3.06(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06×(7%+3%)=0.306(万元),公司利润总额=48-30-6-0.306-2=9.694(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9.694×25%=2.424(万元),税后利润=9.694-2.424=7.27(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税务筹划,方案二比方案一多获得税后利润2.203万元(7.27-5.067)。因此,嘉禾食品有限公司应当选择申请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二)合理选择企业组织形式进行税务筹划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仅对投资者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缴纳完企业所得税后,投资者个人从公司获得股息时还需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于小型微型企业而言,可以计算不同组织形式下其税负的大小,来选择税负最低情况下的企业组织形式。

案例2:2012年1月,青岛市民高炜准备设立一家微型商品批发企业,预计该企业年盈利100万元,高炜原计划创办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税后利润全部分配给股东。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税务筹划方案。

方案一:高炜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则应纳企业所得税=100×25%=25(万元),公司税后利润=100-25=75(万元),如果税后利润全部分配,高炜应纳个人所得税=75×20%=15(万元),个人获得税后利润=75-15=60(万元),合计纳税=25+15=40(万元)。

方案二:高炜可以考虑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该企业本身不需要缴纳所得税。则高炜应纳个人所得税=100×35%-1.475=33.525(万元),税后利润=100-33.525=66.475(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税务筹划,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6.475万元(40-33.525),高炜多获得税后利润6.475万元(66.475-60)。因此,高炜应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三)设立独立核算的子公司进行税务筹划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因此,对于国家税法限制的费用,小型微型企业可以考虑通过设立子公司增加扣除限额的途径来解决。但前提条件是不能违法,并且要测算好相关的数据,不要“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边节约了税金,那边却又多交了税金。

案例3:济南正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为一家小型生产企业,2012的销售收入预计为1000万元,但2012年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预计为200万元,业务招待费支出预计为50万元,没有办法压缩。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税务筹划方案。

方案一:仍采用原来的生产经营方式。则业务招待费超标额=50-1000×5‰=45(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超标额=200-1000×15%=50(万元),超标部分应纳企业所得税=(45+50)×25%=23.75(万元)。

方案二:该公司可以将销售部门分立出来,组建一个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销售。

这样,正佳照明科技公司将生产的产品以900万元卖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1000万元对外销售。同时,该公司将所发生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的一半分配给销售公司来承担。由于增加了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这样一个新的组织形式,也就增加了扣除限额,但因最后都是1000万元对外销售,没有增值,所以不会增加增值税的税负。

则正佳照明科技公司业务招待费超标额=25-900×5‰=20.5(万元),正佳照明科技公司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发生额为100万元,而扣除限额=900×15%=135(万元),因而该公司可以将所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全部扣除。

销售公司业务招待费超标额=25-1000×5‰=20(万元),销售公司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发生额为100万元,而扣除限额=1000×15%=150(万元),因而该销售公司也可以将所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全部扣除。

两个公司超标部分合计应纳企业所得税=(20.5+20)×25%=10.125(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税务筹划,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纳企业所得税13.625万元(23.75-10.125)。因此,济南正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应设立独立核算的子公司从事销售业务。

(四)利用起征点进行税务筹划 起征点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起点,即开始征税的最低收入数额界限。当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时,不用征税;当课税对象达到起征点时,对课税对象全额征税。目前,起征点在增值税、营业税中的应用比较多,这就为相关纳税人(个体工商户)的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在具体实务操作过程中,纳税人应充分考虑收入增加带来的利益和放弃起征点的优惠而增加的税收负担间的关系,避免增值率稍高于起征点而得不偿失。

案例4:淄博市个体工商户徐帆经营一家美发店,2012年6月的营业额为20800元,应当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已知该行业的利润率为40%,当地财政厅和国家税务局最新规定的营业税起征点为20000元。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税务筹划方案(只计算营业税及附加税费,暂不考虑其他税负)。

方案一:美发店月营业额为20800元。该美发店应纳营业税=20800×5%=1040(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40×(7%+3%)=104(元),合计纳税=1040+104=1144(元),当月税后利润=20800×40%-1144=7176(元)。

方案二:当月月末实行老年人理发优惠制度,将营业额降低为20000元。则该美发店可以免缴营业税及附加税费,当月税后利润=20000×40%=8000(元)。

由此可见,美发店当月实行优惠制度既可以赢得顾客,树立良好形象,实际上又提高了税后利润824元(8000-7176),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

(五)利用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对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税率为20%。财税[2011]117号文件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因此,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接近30万元的小型微型企业就有可能利用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对于超过这一规模的小微企业,则可以通过分立机构的方式来享受税率上的优惠。

案例5:山东新东方出版社下设四个部门:编剧部、广告部、印刷厂和读者服务部,四个部门资产分别为20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30万元,员工分别为40人、20人、50人、10人。2012年,该出版社年应纳税所得额为90万元,其中,编剧部、广告部、印刷厂和读者服务部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28万元、27万元、29万元、6万元。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税务筹划方案。

方案一:新东方出版社保持原有的经营方式。则应纳企业所得税=90×25%=22.5(万元)。

方案二:新东方出版社将广告部、印刷厂和读者服务部分别变更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出版社分立之后,每个公司都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则四个公司共需缴纳企业所得税=28×20%+27×20%+29×20%+6×50%×20%=17.4(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税务筹划,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企业所得税税负5.1万元(22.5-17.4)。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

篇2

关键词:税收筹划 避税 发展 途径

引言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纳税人更应该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府、税务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完善税务筹划工作,提高税务筹划工作的实行力度,解决好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为题,提高税收筹划回报的效益。我国税收筹划工作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虽然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意识增强,但是税收筹划理论和实务发展相对落后,如概念区分不清、税收政策体制不完善、筹划方法与途径不适应企业发展的环境、缺乏征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税收筹划的深入发展。

一、税收筹划三层次简述

(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特征

目前对税收筹划的定义虽然表述上存在差异,但是表达的内涵基本一致。从微观上说,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实行实际纳税义务之前对纳税负担做出的最低选择;从宏观上说,税收筹划指的是经济实体通过合法途径合理筹划经营与财务活动,达到最大限度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行为。

税收筹划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合法性。税收筹划是在税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操作的,这是税收筹划与逃税、偷税的本质区别,是税收政策应鼓励的行为。第二,策划性。税收筹划工作是需要纳税人进行积极的事前策划、恰当安排的活动。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差别,所征缴的税款也不同,纳税人需要对税收筹划进行策划。第三,低风险,高收益性。低风险高收益性,是税收筹划工作得以被人重视的重要原因,它不仅体现了立法机构的征税的意图,也反映出纳税人的现实收益。

(二)税收筹划三层次的构建

税收筹划的传统划分方法主要从行业、税种、主体等人们普遍认识的范围出发,主要强调狭义税收筹划即中级税收筹划层面出发。税收筹划的三层次从广义的角度将税收筹划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税收筹划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初级筹划是纳税人认识掌握税收体系的过程,它的投入产出性价比最高,征税机构最赞成推崇。中级筹划是纳税人熟知、理解和运用税收法规的过程,也是纳税人自我调节的一个过程,它的收益最大,是税收筹划的关键一环。高级筹划则要求纳税人不仅仅是作为客体的适应,而是要主动参与到税收改革的活动行列中来,探索适合企业和个人的税收体制,操作性最难,一旦成功,风险性最小,收益最大。这三个过程不仅层层递进,还是同时存在的,并没有先后主次的分别,税收筹划三层次的划分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基本思路。

二、税收筹划基本途径探析

(一)税收筹划狭义途径探析

从税收的三个层次来说,中级税收筹划即狭义的税收筹划。因此,税收筹划的狭义途径即中级税收筹划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缩小税基及选用低税率。这两种筹划途径经常一并使用。税基即应缴税额的依据,随计税依据变化而变化,它与产品的生产销售方式密切联系。在税率固定时缩小税基,或税基固定时降低税率,都可实现降低纳税的目的;规避纳税义务及税负转嫁。规避纳税义务是指对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征税项目的筹划,具有一定的刚性。纳税人通常使用在不改变原来资产的情况下,将部分资产所有权转为公司的做法,以此降低个人的纳税负担,并增加企业的税后收益。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自己应缴税款,通过相关途径如税负前转、后转,税负消转、碾转等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日常生活中企业通过提高原价转嫁消费税的做法就是典型案例;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延迟纳税。税收政策优惠筹划成本小、操作性强、收益大,有国家的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税基、税额、税率式减免实现减免税务的目的。另外可充分利用纳税义务实行的时间差,延迟纳税,节省利息资金,积累财富。

(二)税收筹划广义途径探析

广义的税收筹划是从三个层次对整体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税收筹划概念不清、纳税人复杂的纳税环境、各机构部门纳税意识不统一现象,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树立科学正确的税收筹划观念,加强区分税收筹划、避税、逃漏、漏水等概念和行为,提高税务机关依法治税的水平。纳税人也应当提高自身的税收筹划水平,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完善我国税收法制,使纳税人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第三,让国家通过政策优惠大力扶持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为更广泛的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工作提供必要的客观环境。

三、结束语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增值,使得纳税人群体更需要合法有效的途径维护自己的纳税权利与义务,税收筹划作为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税收筹划三层次理论的发展是我国税收筹划实践历程的印证。从遵守税法、筹划税务行为到改革税制,纳税人、企业、政府都需要树立科学的筹划观念,不断完善税征体制,创造合法支持性强的客观税收筹划大环境,不断开拓与完善税收筹划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白芸.税收筹划的博弈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3

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应该是精明的纳税人,他们知道用智力赚取大量利润,也凭借其智慧缴纳少量的税收。世界媒体大王鲁珀特·默克多在英国的主要控股公司—新闻投资公司,在过去11年中,共获利近14亿英镑(约21亿美元),但其在英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净额竟然为零,真是“绝顶精明”。这位年近七旬的商人,既精于经营,也精于纳税,是税务筹划的典范。

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合法合理地减轻企业税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企业不同,面临的税收环境各异,税务筹划的结果或许不会一致。相比之下,企业树立筹划意识并把它融入到企业经营决策的始终要比机械地学习、运用几个具体方法更为重要,毕竟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税务筹划意识,也就不可能有税务筹划行为。如此,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无异于纸上谈兵。

开展税务筹划对我国企业而言最大的障碍是筹划意识的缺乏。企业领导由于对财务、税收知识的了解欠缺,加上社会上偷逃税款成风,因此涉及到企业税务问题时,脑子里想到的就是找政府、找税务局长、找熟人,压根就没想过通过自身的税务筹划能合理合法地节税。对财务人员来讲,限于税法知识的欠缺,又认为领导在税务问题上神通广大,碰到税收事务就找领导,会计只能写写算算,未能为企业税务筹划有所作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依法治税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企业必须彻底摒弃这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做法。作为领导不仅要做到自身加强税收法规的学习,树立依法纳税、合法“节税”的理财观,而且要积极过问、关注企业的税务筹划,从组织、人员以及经费上为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提供支持。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消除自身核算员的定位思维,向管理型辅助决策者角色转变,而且应加紧税法知识的学习,培养筹划节税的意识,并将其内化于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通过开展税务筹划为企业获得财务利益来赢得更高的职业地位和领导的重视。

二、规范税务筹划基础工作

税务筹划的开展建立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健全、各项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基础之上,而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存在较严重的不规范现象,使税务筹划活动缺少根基。一是各项管理活动并非严格按照财务工作规程来做,不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甚至没有经过财务上的必要预算,更不需要税务筹划,就由企业的领导“拍板”决定的事例比比皆是。二是权责不清,企业中税收筹划主体不明:会计人员认为自己的职责是做好会计核算,提供会计报表,至于立项前的税收成本比较及相关决策是领导的事。在老板心目中,税收筹划是财务部门份内的事。三是由于管理不严、体制不善、会计人员素质低、地位差,导致会计政策执行不严,企业的会计账目时有差错:账实不符、账外账、小金库、无原始凭证、不按会计程序做账、随意更改核算方法等现象严重,税务筹划无从下手。为此,企业应从如下方面健全财务管理,为税务筹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决策科学化的管理

筹划性(在事件发生之前而非之后进行“谋化”)是税务筹划的特点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各项活动最终都会归结为一种财务活动,为使每项活动的财务效果最优,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严密的决策审批体制,保证必要的技术、人才、资金以及税务上的可行性论证,杜绝领导干部的“一言堂”。只有如此,才能开展正常的税务筹划活动,税务筹划也才能真正在企业中发挥“节税”的综合财务作用。

(二)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

设立完整、客观、规范的会计账目和编制真实的财务报表既是国家财务法规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依法纳税、满足税务管理部门要求的基本需要,同时又构成了企业税收筹划的微观技术基础。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证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便于企业对税务筹划进行本利分析,为提高筹划效率提供依据。实践证明,企业会计资料越规范,税务筹划的空间越大。为此,治理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会计账目不全、假账滥账现象,不仅是企业外部监管部门的工作,更是企业领导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明确税务筹划的主体

税务筹划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工作,企业必须有相应的执行主体具体经办才能使税务筹划真正开展。由于税务筹划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筹划主体专业要求较高,因此,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成立由领导、会计、税务专家组成的企业税务筹划组。税务筹划与会计具有天然的联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税务筹划的基础,会计人员做税收筹划的优势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功底,不足是对税法了解不够。同时,因角色定位我国会计人员目前难以参与企业的高层决策,由会计人员单独从事税务筹划效果不会理想。企业的领导者虽负有使企业发展增值的责任,也具有最高决策权,但他们对会计、税法的了解不够,做税收筹划既缺乏能力,又没有太多的精力,也无法充当税收筹划的执行主体。聘请税务筹划的中介机构参与可以弥补企业内专业人员的不足,但中介机构尽管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对于企业的具体业务、经营特点、发展方向等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三者合作模型,在领导的重视、会计支持、专家献计的情况下,把税收筹划工作落到实处。2.改变财务会计兼任办税人员的做法,在企业内设立专职税务会计一职。目前,许多国家的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税务会计,在企业中发挥着显著作用。随着我国税收、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会计政策和税法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异。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动性,要求会计不仅能够提供企业纳税义务发生和履行情况的信息,而且能够提供避税和节税的信息以支持管理决策。对此,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对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应否分离的讨论没有定论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借鉴国外做法,专设税务会计岗位。其职责除了编制纳税申报表、办理涉税事宜满足税务机关的要求外,应有更多的精力对企业税务活动进行合理筹划,尽可能使企业税收负担降到最低。

三、加快引进和培训企业内税务筹划人才

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高素质的人才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具体来看,事这项专业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条件有:

第一,精通国家的税法及税收相关法律,并时刻关注其变化。只有如此,企业才能选准节税活动的筹划点,了解什么是合法、非法以及合法与非法的临界点,在总体上确保经营活动和税务行为的合法性,“用透”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实经济中,许多企业对放在身边的税收优惠不知道使用,发生了应享受税收优惠的经济行为,但没有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也没有进行相关的税收申报,没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白白丧失了大量的节税利益,成为只知道辛苦创业、埋头拉车的“愚商”。

第二,不仅要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法律环境,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外部发展空间,而且必然熟悉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能力,给企业自身的税务筹划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因为好的税收筹划方法不一定对每个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合适。例如,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方法可以减少当期应纳所得税额,推迟所得税的缴纳时间,是一项很好的税务筹划方案。但是,如果企业正处于减免税阶段,运用加速折旧法则会使当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少,所享受的税收优惠额度减少,而在以后年度应纳税额反而增加,这对企业是不利的。因此,税务筹划人员要在熟悉内外环境的前提下,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适当的税收筹划方法。

第三,近年来,国家税制变动频繁而复杂,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企业面对的各国税制更是如此,这就要求税收筹划人员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操作业务水平。

此外,税务筹划活动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筹划人员为此还必须具备财务、统计、金融、数学、保险、贸易等方面的知识及严密的逻辑思维、统筹谋划的能力,否则,即使有迫切的税收筹划愿望也难有成功的筹划作为。

从国际范围内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税务筹划专业化及跨国税务筹划趋势十分明显。许多企业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聘请税务专家(税务顾问、税务律师、审计师、会计师、国际金融顾问等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税务筹划活动,以节约税金支出。如以生产日用品闻名的联合利华公司,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面对着各个国家的复杂税制,母公司聘用了45名税务高级专家进行税收筹划。一年仅“节税”一项就给公司增加数以百万美元的收入。

从我国的情况看,要解决企业因能力不足而带来的税务筹划水平低下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多种措施可供企业选择;

(一)聘请外部专业税务人员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

我国的税务业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最初的仅仅为企业办理一些简单的纳税申报等业务发展到现在已逐渐地介入企业的税务筹划,其为企业所带来的节税效应已令不少企业相当满意。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税务中介机构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纳税服务。

(二)引进高素质专业税务筹划人才。

在我国,出资雇用外界为税务活动出谋划策还不普遍的情况下,企业要想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提高纳税筹划的成功率,必须引进具备税务筹划能力的人才。国外一些企业在选择高级财务会计主管人员时,总是将应聘人员的“节税”筹划知识与能力的考核,作为人员录取的标准之一。我国也应朝着这一趋势发展,在淘汰不称职财务人员的基础上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强调财务人才的税务及其所应具备的其他知识背景。

(三)加快现有办理税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由会计办理涉税事务的情况下,重视内部税务筹划人才的培养可能是大多数企业最现实的选择。企业必须重视对现有财务会计人员税法知识的培训,促使其提高税收知识修养,掌握节税筹划的理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税务筹划的意识,从而能够依法高效地为企业开展节税筹划工作。在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企业所面临的税务筹划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这种培训工作更显得必要。

【参考文献】

[1] 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静.试论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当代经济研究,2000,9.

篇4

关键词:税收筹划;合法性;超前性;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038-02

税收筹划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税收筹划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税法规范的前提下,纳税人往往面临着一个以上的纳税方案的选择。不同的方案,税负轻重程度往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而税收负担的轻重直接关系到纳税人利益的多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参与竞争,其自身利益独立化,税收筹划必然成为企业理财工作的重点。

一、税收筹划面临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税收筹划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由于我国税制将与国际惯例接轨,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将日益完善和丰富,在整个税制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人将加入到纳税人的行列,使纳税人的总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纳税意识会不断提高,对税收筹划的需要会越来越大。

第二,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和税法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使得更多的税源和税基被纳入所得税等直接税体系,偷税的机会日益减少、风险日益增加,使得税收筹划变得日益重要。

第三,更多的跨国公司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事务所将涌入中国。它们不仅直接扩大税收筹划的需求,而且会带来全新的税收筹划的观念和技术,促进我国税收筹划的研究和从业水平的提高。

因此,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企业应加大对税收筹划的研究,合理合法地进行纳税筹划,才能有效地降低税收成本,节省税收支出。

具体讲,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以税收政策为导向,通过投资、理财、组织、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

二、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

1.合法性

税收筹划不仅应符合税法的规定,而且应符合税法立法的意图,这是税收筹划区别偷税避税的根本点。税收筹划和偷税避税的结果都是少缴税款、减轻税负。但偷税是以弄虚作假的方式实施的,不仅违反了税法的规定,更违反了立法意图,必将受到严惩,避税则是抓住税法的疏漏进行的,尽管不违反税法规定,但也违反了税法立法意图,顶多一时得逞;而税收筹划则是以税收政策为导向,不仅符合税法规定,而且符合税法立法意图。国家在制定税法及有关制度时,对税收筹划行为早有预期,并希望通过税收筹划行为引导全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与税收的合理分配,以实现国家宏观政策。因此,税收筹划不仅不违法,而且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所以这为企业搞好税收筹划奠定了法律基础。

2.超前性

“筹划”就是要企业做好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的意思。税收筹划就是要将税收作为影响纳税人最终收益的重要因素,对投资、理财、经营活动做出事先的规划、设计、安排。

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纳税人追求较低的税负和最大的税后财务利益是其税收筹划的内在动力,对不同的纳税人和不同的行为规定有差别的税收待遇,这是国家有意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的外在操作空间。这两点是税收筹划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只有存在可筹划空间,企业才可以选择较低的税负,取得最大的财务利益;只有纳税人有进行税收筹划的内在动力,国家才可用有差别的税收待遇,从利益上诱导纳税人对自己的投资、理财、经营活动朝着国家鼓励的方向做出规划、设计、安排,从而实现国家调控政策。因此,税收筹划是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与贯彻国家调控政策的统一,必须是纳税人对其投资、理财、经营活动后,对其既定结果以及纳税义务进行事后改变。这种改变目的只是少纳税款,并不能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要进行这种事后的改变只有采用弄虚作假的方法,势必异化为偷税行为。

3.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对纳税人而言税收筹划的最根本目的是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即使个人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不仅仅是少纳税金,使个别税种税负或纳税人整体税负的降低。这是因为税收筹划的结果――企业的税务计划只是财务计划、企业计划的一部分,税收筹划的目标必须服从以纳税人整个财务计划、企业计划这些整体目标。一种税少纳了,另一种税可能要多纳,整体税负不一定要降低;整体纳税支出最小化的方案不一定是使纳税人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不仅要考虑现在的财务利益,还要考虑未来的财务利益;不仅要考虑短期利益,还要考虑长期利益;不仅要考虑所得增加,还要考虑资本增值;不仅要考虑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而且还要尽量使因此承担的各种风险,如税制变化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降到最低。总之,税收筹划只有从财务计划、企业计划这些整体利益出发,趋利避害、综合决策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三、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

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是正确进行税收筹划实际操作的前提。下面以增值税为例提出一些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

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增值税是价外税,实行进项税抵扣制度,由于增值税的这些特征,导致一些原材料缺乏进项税发票的单位实际税负率偏高,致使税负不公。

某水泥生产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增值税进行税收筹划,通过调查,由于其原材料大部分从个人手中购进,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仅占20%左右。其一年的实际税负率高达12%,使该企业由于税负太高,一直不能盈利,经过调查,财税[2001]198号《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中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提出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其第1款第4条中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对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由于该企业附近工矿企业废弃不用的煤矸石较多,建议在原材料之中采用超过30%的煤矸石,并对生产工艺进行攻关,保证其质量。该水泥生产企业采纳了该策划,并且生产出合格产品并通过省经委的验收,最终获得了税务局关于增值税免税的认定,通过该项筹划,该水泥生产企业一年免交增值税及相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达200余万元,当年便实现了盈利。

由上例可知,增值税的税收筹划主要应着眼于税收优惠政策和税率的降低,另外还可通过将增值税纳税人变换成营业税纳税人以降低税率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篇5

P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

建筑施工行业不仅具有传统行业的一般特性,还具有建筑业独有的管理特点,比如人力资源不稳定、管理层次复杂、基础薄弱、粗放式以及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等。营改增之后,这些独有的特点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业务、资金、发票流转方向不一致的税务风险,在改革初期企业也会面临税负增加、管理成本上升等困难。企业面对这种新形势,应该立足于新的经济和政策环境,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积极进行税收筹划,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和获得长远的经济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一、营改增以及税收筹划的简单介绍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为减少企业重复纳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一项重要改革。其从2011年开始进行试点改革,直到现在,已经覆盖几乎所有领域,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增值税立法。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符合国家法律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对将要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之前进行筹划和安排。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事前筹划性和明确的目的性。这项活动有利于企业有效率的对经济行为进行选择,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国家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增加国家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一)抵扣链条不完整

营改增实行后,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就面临税负不降反增这样的困境,很大原因就在于抵扣链条的不完善。对于交通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合作的供应商或分包方(施工队)还存在许多是自然人,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只能取得3%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供应商或分包方成本中本身可取得进项抵扣的材料、设备就实现不了抵扣,从而使整个上下游抵扣链条不完整、不充分,客观上导致了税负的增加。此外,建筑施工行业许多作业环节机械化程度低,人工、地材占比高,也对企业的税收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增加了税收负担。

(二)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实行营改增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重复纳税环节,减轻企业税负,但是就目前阶段来看,这项改革的实施对于很多建筑企业来说并没有达到目的,企业税负反而有所增加。这是由于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在对市场票据管理上又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部分建筑企业虽然实行了营改增,但是没有全面掌握该政策,不能很好的实现快速转变,改革不彻底,管理上出现了困难,甚至采取“鸵鸟政策”,没有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三)对分包挂靠的影响

建筑企业管理普遍存在“以包代管”模式,总包方和分包方之间存在分包结算严重滞后,甚至工程接近完工还未签订合同。这就会导致进项税抵扣不及时,总包方需要垫付本该抵扣的增值税,造成前期资金压力较大,同时还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风险。而对于挂靠经营,双方从表面上看是利益共同体,但是在实际活动中,挂靠方实际属于各自经营的状态。被挂靠方和挂靠方往往存在收款方与合同主体、发票开具主体不一致的现象,给总承包企业带来了法律风险和审计风险。

(四)对企业纳税管理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营改增之后,需要增加发票管理岗位,购进税控装置等,管理成本大幅提高。此外会计核算科目明显增加,核算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复杂,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的增值税发票管理体系、核算体系等建设亟待完善,企业在纳税管理工作方面的的重点也应有所转换。

三、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与培育供应商,上下游抱团发展,共同降低税负

一是建议建立供应商(包括分包方,下同)信用评价体系,引导供应商成立法人主体,对于有法人主体或一般纳税人的要予以倾斜,建立尽量不与自然人合作,一般纳税人优先的制度。目前建筑企业税负增加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合作的伙伴还是自然人不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企业一方面应该尽量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质的供应商合作;另一方面要引导自然人注册成立个体工商户或企业,可以代开3%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可以尽可能多的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而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帮助企业减轻营改增初期的税收负担。

二是要积极鼓励供应商成为一般纳税人,要鼓励供应商进行规范管理,取得进项抵扣,降低税负。营改增从其本质原理上来说是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的税负,但实际效果出现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简易计税的存在,导致简易计税企业取得的进项未能很好的进入抵扣链条中。所以只有鼓励施工企业上下游都成为一般纳税人,使抵扣链条真正打通,实现充分抵扣,才能实现税负的整体下降。

(二)提升施工企业基础管理能力,避免“以包代管”

对于施工企业今后必须得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施工能力,而不能继续走以前的挂靠收取管理费的老路。挂靠行为实质上为“以包代管”,不仅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行业风险与经济责任风险,从税务角度来说也是容易导致增值税发票虚开的高危区域。此外,施工企业还要加大机械设备投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实行“机器换人”,从而增加抵扣,增加利润。

(三)按单项目做好税收筹划,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建筑施工企业应按单项目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做好税收筹划工作一方面是避免税收损失,控制税负;另一方面是基于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预防增值税发票的虚开。对于目前项目成本预算已经做得不错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做好项目的税负测算相对来说会简单很多,只要进行相应的价税分离即可。但对于原先预算基础薄弱的施工企业来说,急需要补齐这块短板,否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税务风险,比如一开始未重视税务管理,临近工程项目结束了,发现税负过高,于是铤而走险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是“以包代管”项目由实际施工人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公司。

(四)规范合同管理,进行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合同管理,而我们进行的增值税税收筹划的最主要抓手也是合同管理。我们财务人员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合同的前期谈判中去,一定要在合同中有专门的发票条款。同时对合同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流程管理,也即从合同的谈判、签订、执行、结算、审计、终止,一路都要有增值税管理的思路在里面,比如严格坚持先拿发票后付款的原则等。

(五)使用好信息化手段,加强财务集中管控,建设财务共享中心

面对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粗放式管理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强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一是实现票据集中管理,资金支付集中审核,从而实现对项目交易真实性的全程把控,严格做到“四流一致”;二是要对进项、销项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控,进而实现纳税申报半自动化,也便于进行进销项平衡;三是有条件的企业要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便于对财务账务、税务的集中管控,从而有利于税收的统一筹划。

四、结束语

从现阶段短期来看,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会给企业带来税负增加、税收管理风险增大等负面影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建筑企业一个发展的新契机,企业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更新管理模式,革新思想观念,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机制。建筑企业只有在这个改革的节点上,做好税收筹划,未雨绸缪,帮助企业平稳度过营改增初期,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永芹.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财务审计,2016(19).

[2]翟蓉芳.“营改增”背景下黄金矿山企业税收筹划新思路[J].税务园地,2016(12).

篇6

关键词:企业股权收购;纳税筹划;完善思路

企业股权收购在现代企业实现自身重组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企业通过自由实施股权收购的决策与行为,客观上可以达到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明显提高目标。但是与此同时,实施股权收购行为的企业应当按照现行税法来负担企业纳税成本,其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法定纳税种类。目前面临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现代企业必须要深刻认识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融入企业股权收购全过程的必要性,运用科学思路来拟定企业纳税筹划的实施规划,帮助企业实现纳税负担减轻的目标。

一、企业股权收购中的主要纳税种类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

在增值税的法定应税行为范围内,目前并不包含股权收购行为。然而对于多数参与股权收购的现代企业来讲,企业存货与企业固定资产都应当包含在非股权支付的范围领域[1]。股权收购的参与企业由于受到以上因素影响,则必须要遵守现行税法来进行企业增值税的足额缴纳。经过营改增的重要税法转型改革举措以后,现行税法条例针对增值税的法定适用范围进行了拓宽,并且将支付无形资产与转让企业不动产的两种关键行为都涵盖在增值税范围。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构成了多数现代企业必须缴纳的关键税收种类,处理企业所得税的途径方法目前可以划分为一般性以及特殊性的两种税务处理手段[2]。现代企业如果有必要实施全面重组工作,那么企业支付对价的关键方式就是企业股权支付。在此过程中,企业收购以前的各种类型负债与资产将会保持原有的税收计量基础,从而做到准确判断转让支付股权的企业经济利润损失以及收益数额。在一年的时间期限内,实施股权收购行为的企业应当禁止出现再次转让股份的现象。

(三)契税、土地增值税与印花税

在某些情况下,涉及联合经营行为或者投资行为的企业会选择房地产作为参与投资的基本要件,因此就会涉及土地增值税的依法缴纳过程。企业现有的土地使用权、企业股权与房屋所有权如果保持原有主体状态,那么企业不必缴纳特定比例的契税。除此以外,股权收购的参与企业主体应当准确计算土地增值税与印花税,结合产权转移的收购合同基本条款规定来确认以上两项税款缴纳比例与方式。

二、企业股权收购中的纳税筹划要点

近些年以来,参与股权收购的各个行业企业比例数目正在日益增多,客观上决定了企业股权收购的要素选择过程表现为复杂性。通常情况下,企业拟定纳税筹划的总体实施方案应当能够综合判断与考虑被收购企业性质、对价支付的方式、股权收购的预期绩效利润等要点。具体在合理确定企业的纳税筹划思路方案时,企业负责人员应当重点关注于以下举措:

(一)被收购企业的选择

被收购企业的种类与性质将会给股权收购成本带来直接影响,企业如果要达到税费节约的目标,那么对于被收购企业的种类性质应当着眼于综合判断,从而选择适宜开展股权收购业务的最佳企业对象。股权收购企业如果选择了政府重点倾向扶持的被收购企业作为对象,则企业通常可以享有减免特定比例税费的待遇[3]。与此同时,企业针对境外的被收购股权企业应当谨慎进行选择,这是由于境外企业涉及差异化的税收计算方式,企业必须要运用谨慎态度来进行应对处理。

(二)对价支付方式的选择

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的股权时,必须要按照收购合同来进行对价支付工作。但是实际上,收购股权企业如果选择了差异化的对价支付方式,那么企业的税收缴纳比例与金额也将会体现差异性[4]。通常情况下,企业如果选择了运用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来偿付股权收购对价,那么不利于企业减免自身的税款缴纳负担。与之相比,企业如果选择了股权对价支付或者有价证券的对价支付模式,则可以达到灵活减轻企业现有税负的目标。由此可见,对价选择方法将会给企业的纳税筹划总体实施方案带来不可忽视影响。企业负责人员在选择各种不同的对价支付模式时,应当经由全方位的判断与考虑。

(三)准确评估股权收购绩效

股权收购绩效只有在得到准确科学评定的基础上,才能为企业科学确定纳税筹划总体方案提供必要支撑。企业负责人员针对股权收购产生的预期绩效利润应当能够客观进行评估,旨在综合评定企业现有的盈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与经营获利能力。企业如果有必要完成自身的重组工作,那么关键性的前提因素就要体现在准确评估收购股权绩效,据此给出合理完善与优化股权收购思路方案的对策。股权收购企业应当善于利用优惠性的政府税收扶持与倾斜政策,旨在合理判断确定股权收购产生的预期绩效,运用更加灵活的实践举措思路来转变现有的企业纳税筹划模式[5]。企业针对现有的会计核算业务手段亟待加以创新优化,依靠全新的企业会计核算手段来准确评估股权收购绩效。单位会计人员通过汇总会计数据的原始资料表单,应当可以归纳得出详细与完善的会计基础数据信息,有益于会计工作运行实效得以明显提高,切实保障了会计核算基础数据的精准性。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含义就是企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机构通过专门设立会计核算职能中心部门的方式来执行会计核算任务,对于企事业单位原有的出纳岗位人员以及单位会计岗位进行取消,并且保留单位财务层面上的自、资金分配使用权利以及资金占有权利。在会计岗位人员的委派模式基础上,对于报账员的重要职能岗位进行单独设立,从而达到集中实施会计核算业务的目标。由此可见,会计集中核算的明显实践优势就是全面融合会计监督职能、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服务职能与会计管理职能,会计集中核算具有合理优化利用单位财务资源、保障会计核算结论与数据精准性、确保会计岗位职务独立性等重要实践作用。会计集中核算最为关键的优势应当体现为单位会计人员统一展开各项核算业务,会计核算业务不再零散分布于企事业单位各个岗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实践举措在当前阶段时期已经得到了全面推行,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职能部门以及会计业务人员可以做到统一负责会计核算事务。表1为纳税筹划手段运用于企业股权收购的具体实践要点。

三、企业股权收购的纳税筹划完善改进思路

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要点在于科学策划企业现有的涉税业务开展运行方式,旨在完整规划企业在当前时期阶段推行实施的完整纳税操作方案,节约企业纳税经费与成本[6]。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企业纳税筹划应当属于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组成要素,现代企业针对纳税筹划工作务必给予重视。在现状下,企业股权收购的开展运行过程一般都会涉及营业税、增值税、契税、土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等纳税种类。完善与调整纳税筹划思路应当综合考虑多个层面因素,而不要简单局限于特定层面的企业税收因素。企业如果有必要进行重组工作,那么通常都会涉及企业原有纳税规划方案的调整转变。在此过程中,负责实施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人员应当紧密结合企业纳税种类以及股权收购模式,运用灵活的多元化思路来调整企业原有纳税筹划方案。完善企业纳税筹划总体方案的举措思路重点体现为促进主营业务的预期经济收益提升,同时还会涉及企业本身的债务偿还能力提高。为了实现以上的目标与宗旨,那么企业中负责实施纳税筹划的具体人员应当进行综合判断与考虑,合理节约企业纳税成本,促进企业的总体盈利水准与能力提升。四、结语经过分析可见,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实践工作应当完整融入贯穿于企业开展股权收购事务的各个环节过程。企业股权收购在企业重组与合并的实践中占据关键地位,同时也构成了企业扩展现有业务经营种类规模的最佳渠道方式。具体在完善与创新企业现有的纳税筹划总体思路方案时,关键举措应当体现在被收购企业的选择、对价支付方式的选择、准确评估股权收购绩效等层面,借助于纳税筹划手段来促进企业的总体经营实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贺建涛.国有企业股权收购的纳税筹划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18).

[2]李霞.关于企业股权收购的纳税筹划及绩效探讨[J].财会学习,2019(19).

[3]黄存贯,刘俊.对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一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9(3).

[4]张捷.促进企业重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J].东方企业文化,2019(21).

[5]郭滨辉.股权转让所得税税政及税收筹划研究[J].会计之友,2018(9).

篇7

关键词:纳税筹划;内涵;应用;误区;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086-02

纳税筹划常常被称为“合理避税”或“节税”, 纳税筹划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合法性。表示纳税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业务,属逃税行为。征纳关系是税收的基本关系,税收法律是处理征纳关系的共同准绳,纳税义务人要依法缴税,税务机关也要依法征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在现实中,企业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常常有多种税收负担高低不一的纳税方案可以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决策选择来降低税收负担、增加利润,纳税筹划便成为可能。

二是筹划性。表示事先的规划、设计和安排。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即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流转税;收益实现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交纳财产税。这就在客观上为纳税前做出筹划提供了可能性。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额已经确定,再去图谋少缴税,就不是纳税筹划,而是偷逃税收了。

三是目的性。表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选择低税负,低税负意味着低税收成本,意味着高资本回收率;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有别于违反税法规定的欠税行为),纳税期限的推后,也许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如避免高边际税率),也许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减少利息支出)。不管采用哪一种,其结果都是税收支付的节约,即节税。

从纳税筹划的起源和定义可以看出,纳税筹划不仅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种方式,更是企业领导决策的重要内容。这也正是纳税筹划活动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普及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我国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必然性及现实意义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必然选择

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竞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运筹,其中纳税筹划也应是企业筹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原因在于:(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自的日益扩大,企业在逐渐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和主体利益观念日益强烈。经营实体如何在不违反税法而又充分利用税收的各种优惠政策条件下,预先调整企业的经营行为,以达到合法地节约税负支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影响举足轻重,亦成为现代财务管理面临的紧迫课题。(2)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大量外资涌入。涉外企业的增加不仅引发一系列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需要国家宏观调控,而且由于外资企业大都有着强烈的纳税筹划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企业为维护自身权益、增强竞争力而进行纳税筹划的需求。(3)税收强制性特点使纳税活动受到法律约束,企业必须依法纳税。随着税收征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偷漏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如果采用偷、骗、欠等违法手段来减少应纳税款,纳税人不但要承担税法制裁的风险,而且还将影响企业的声誉,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企业不得不转而用合法又合理的手段来追求其财务目的,即只有在不触犯税法又不违背税法立法意图前提下实现的税负最小化才是有效的。所以,纳税筹划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

(二)现行税制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经济利益保护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但筹划的实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环境和配套措施作为前提。从理论上讲,只有一部完善而又全面的税法细则并认真地加以实施,才有可能避免或消除纳税人的避税行为。然而,事实上,现代经济条件下,由于税法除了组织稳定的财政收入职能外,还拥有宏观调控等效应,各国政府为了鼓励纳税者按自己的意图行事,无不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加以利用,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税收政策,使得无论多么健全严密的税制,税负在不同纳税人、不同纳税期、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总是存在差别。对某一应税活动往往有多个纳税方案,这就给纳税人寻找降低税收成本、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和众多的机会。

(三)开展纳税筹划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一项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自主化、利益独立化,权利意识得到空前强化。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为己的特征,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是十分正常的。对企业来说,在税款缴纳过程中,依法纳税是其应尽的义务,而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纳税筹划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维护自身的资产、收益,亦是其应当享有的最重要、最正当的权利。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虽然国家千方百计营造公平竞争的纳税环境,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发展不平衡,各地政府往往把税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和经济结构的手段。因此,税法中各种特殊条款、优惠措施及相关差别规定大量存在,从而在客观上造成相同性质征税对象的纳税人的税负存在高低差异。因而,纳税人也就可以采取各种合法手段避重就轻,经过运作,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税收规定纳税,从而使自己得以节约税收成本。下面具体分析国内企业纳税筹划的新思路。

(一)利用本国税法规定的差异实施纳税筹划

利用本国税法规定的差异实施纳税筹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税负的差异实施纳税筹划

比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生产企业实行“先征后退”增值税的规定等,这些以企业性质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为纳税筹划提供了机会。其典型的例子是,许多内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国外办企业,然后将国外企业资金以外资的名义转手投入自己在国内的企业,通过这种曲线的形式来获得“合资”企业的资格,从而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随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二为一,这种思路将会被放弃。

2.利用行业税负差异实施纳税筹划

从事不同经营行业的纳税人的税负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缴纳营业税的不同劳务行业税率不同;(2)从事货物销售与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企业缴纳增值税,而提供其他劳务的企业则缴纳营业税,税负存在差异;(3)不同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不同,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确定没有完全脱离企业财务制度造成企业间税基确定标准不一致,从而导致税负不同;(4)行业性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税负差异。由于存在行业部门间税收待遇上的差别,利润转移、转让定价已成为一种常规性的避税手段。而且纳税人还可以利用从事行业的交义、重叠来选择对其有利的行业申报缴税。

3.利用地区税负差异实施纳税筹划

我国对设在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等区域内的纳税人规定较多的税收优惠。众多的地方优惠区内企业也较优惠区外企业的税负轻。但是并非只有完全是在“优惠区”内经营的企业才享有优惠税率,对于在特定地区内注册的企业,只要投资方向和经营项目符合一定要求也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这样,一些企业通过在特区虚设机构,利用“避税地”方式来进行避税。

4.利用纳税环节的不同规定来进行纳税筹划

由于消费税仅在生产环节征收,商业企业销售应税消费品不用纳税。所以一些消费税的纳税人就利用消费税实行单环节征税的法律规定,通过设立关联销售机构,利用转让定价尽可能多地减少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从而达到少缴消费税的目的。

(二)利用税法缺陷实施纳税筹划

即利用税法条文过于具体实施纳税筹划。因为任何具体的东西都不可能包罗万象,很可能是越具体的法律规定越隐含着缺陷。比如,个人所得税采用列举法列举了应税所得的各个项目,但是这些项目不可能把所有形式都概括进去,而且各个项目有时难以区分得特别清楚,所以纳税人就可利用不同项目、不同的税率的规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纳税项目,降低实际税负。

1.利用税法中存在的选择性条文实施筹划

税法对同一征税对象同时作了几项单列而又不同的规定,纳税人选择任一项规定都不违法。企业利用其选择性,通过分析测算选择低税率的方式,就可达到避税的目的。例如,现行税法中规定,房产税的纳税方法有两种:一是按房屋的折余价值以1.2%的税率计征房产税,另一种是按房屋的租金收入依12%计征房产税,但因没有明确规定相应的限定条件,再加上审批和管理制度中的漏洞,遂使纳税人通过选择性方案实现纳税筹划成为可能.

2.利用税法条文的不严密进行纳税筹划

许多优惠条款对给予优惠的课税对象在时间、数量、用途及性质方面限定的定性不严,也产生了利用这些限定条件进行避税的方法。例如,现行税法规定对部分新办企业实行减税或免税,但对“新办企业”这一概念没有明确规定其性质,致使许多企业通过开关的循环方法,达到长期享受减免税的待遇。

3.利用税法条文的不确定实施纳税筹划

篇8

关键词:转让定价;形成机制;实践;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2

发端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最终从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市场传导到了他们的实体经济面,从而普遍陷入到了财政困境之中。美国政府在审视自身产业空心化现状的同时,也同时承受着因转让定价所带来的税收痛点。将目光转移到我国,外资企业在超国民待遇下得到了全面发展,但其中也存在着令人不解的疑问,即外资企业在经营中即使存在着账面亏损,但却不见得他们会因资金链断裂而最终倒闭,甚至还能长时间继续存在,直到受到大陆人工等成本上涨的压力而撤出中国大陆。从中可以逻辑推论到,或许外资企业也利用转让定价来逃避我国税收监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获得重大突破的新形势下,如何辩证认识转让定价,并对此进行合理应用,则构成了包括经济学界、税务界应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本国H公司作为考察对象,尝试对转让定价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实践进行探索。

一、转让定价形成机制所植根的经济环境

在分析转让定价形成机制之前,需要对其机制得以形成的经济环境进行解构,进而才能为监管转让定价提供合理的价值判断。具体而言,可以囊韵氯个方面来认识经济环境。

(一)国内资本集中促进跨国企业的产生

从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解读我国跨国公司的产生动因,其首先在价值层面表现为资本集中的过程。资本集中可以区分为:因并购或兼并而成立的跨国企业类型,以及因母公司战略决策、通过资产投资而成立的跨国企业类型。在我国,当前最具代表意义的跨国企业中,联想集团的跨国类型则符合前者,即以资本收购的方式而并购了IBM的PC业务以及谷歌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与之相对应的华为公司,其跨国类型则属于后者。我国企业不同的跨国策略,则植根于企业决策层的战略意图,也是对当时企业所存在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权衡。

(二)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刺激税收筹划

正如在本文开篇之处所指出的那样,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国际经济发展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面对财税困境,本国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策略逐步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与此同时,跨国企业为了摆脱实体经济发展现状,也主要利用转让定价来获取税收筹划所带来的红利。放眼我国,无论是从财税理论界,还是从实务界都并不如美国、欧盟对转让定价如此关注。就其原因可以解释为,全球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已经趋于成熟,且在美国的产业回归意识形态下,必将回收本国的跨国产业资本。而在我国,集团化公司的“走出去”战略,仍是夯实我国顶层的核心意图。

(三)国际的税率结构提供税收筹划可能

从原理来分析转让定价所带来的税收筹划红利可知,在跨国公司内部引入外贸系统,由处于高税率国度的子公司以低价的方式将产品卖给处于低税率的子公司,这样就使得处于高税率国度子公司的税基下降,从而实现了避税的目标。反之,处于低税率国度的子公司以高价将产品卖给处于高税率的子公司,则因税率低而最大化的保留了集团公司利润。可见,正是因为国家间存在着税率结构差异,使得跨国公司存在通过转让定价实施税收筹划的可能。

二、转让定价形成机制分析

通过对上述经济环境的解构,这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转让定价的形成机制。

(一)形成转让定价的动因分析

现以H公司为,H公司作为高科技集团公司,在全球广泛设置研发结构,并依托自身的核心技术参与到全球程控交换机项目的承包中来。从这一经营背景中可知,H公司能够充分利用全球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并通过多产品项目战略成为了全球主要的手机品牌厂商。正是因为H公司海外分公司分布广泛,从而使其能够针对并利用不同国度的利率结构,最终为其实施转让定价提供了势能。再者,集团化公司大多是以事业部制为主要组织架构,进而在强化运营成本控制和提升各事业部协作效率的目标驱动下,借助转让定价来完成中间产品在集团内部的流通,这也符合当前的主流趋势。

(二)形成转让定价的成本分析

事实上,随着各国对跨国公司实施转让定价策略的抑制和规范,使得当前转让定价面临着惩戒成本。惩戒成本可以理解为,H公司在面对不同国家税务机构惩戒所要支付的罚金,或者因不服税务机构裁决而主要支付的法律诉讼费用,以及为此而产生的时间成本。在收益-成本比较下,H公司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将以最优化的目标来决策是否执行转让定价策略。从美国和欧盟所反馈的信息可知,发达经济体已经有了很成熟的转让定价策略的制度安排,并对偷漏税行为历来给予严惩。因此,H公司在海外所面临的转让定价实施成本日益高昂。

(三)形成转让定价的内控分析

H公司作为集团化公司类型,在财务内控领域执行“统借统还”制度。这就意味着,受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所决定,各事业部单元并未获得财务自由的权限。由此,在集团公司内部实施转让定价,其则是变相将利润留存转移到母公司,并满足母公司的统借统还之需。从中可以知晓,包括H公司在内的我国跨国公司,其所实施的转让定价策略构成了母公司财务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统筹安排下最大化的规避税收。

从以上的形成机制分析中不难发现,笔者并不认为转让定价原理或手段应成为形成机制的主要要件,恰恰相反,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将直接导致国家在税务规制的顶层设计上,偏离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为此,我们应辩证的看待转让定价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三、面对转让定价形成机制的价值判断

这里主要从税务机关的角度,来对转让定价形成机制进行价值判断。这也体现了本文立论的态度,即转让定价作为跨国集团公司税收筹划的创新形式,对他国或本国税收制度安排无抵触现象,那么就需要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但需要对其进行理性引导。

具体而言,可以建立以下两个方面的价值判断:

(一)转让定价符合资本的逐利性本质特征

资本具有自我增殖的本性,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则体现为追逐国际垄断利润,而作为资本人格化的代表,H公司董事会、经理局也必然会在追逐利益的策略上进行谋划。为此,由于H公司面临不同的国别税率结构,所以在这一税差势能下必然选择以转让定价作为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并满足集团公司盈利的要求。就这一点而言,转让定价是H公司经营策略的一部分,是具有合理性的。

(二)转让定价对我国税收将造成负面影响

正如在本文开篇之处所提到的那样,我国许多外资企业在财务账面上出现亏损的情况,却能长期在我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这从常识上来看显然是行不通的。为此有业界专家指出,这些外资企业可能存在着转让定价之嫌。由此可见,在违背经营常规情形下所作出的转让定价策略,必将违背企业真实的经营现状,从而需要遭到税务机关进行规制。

以上从两个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是在辩证视角下完成的,对于税务机关而言,需要对事实上不规范的转让定价行为进行规制,而需要正视合理范围内转让定价的存在意义。

四、企业实践

根据以上所述,以F以H公司为例,将从5个方面构建出企业的实践路径:

(一)充分了解所在国税收征管制度

H公司在跨国战略中已经在欧洲、非洲建立起了自己的海外子公司,欧洲作为其研发基地所在地,并也作为其终端产品的销售地。非洲主要以程控交换机项目为主,进而对推动非洲国家的通信事I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当前H公司面对美国市场仍举步维艰,即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下其终端产品产品难以进入美国市场。为此,H公司应未雨绸缪着力研究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税收政策,从中来为自身制订转让定价策略提供制度基础。

(二)科学量化集团内产品转让价格

由于转让定价主要发生在跨国集团公司内部,所以在有效进行税收筹划时,还应科学量化集团内产品转让价格。在上文的价值判断中已经提到,合规的转让定价是具有合理性的,但已实现转让定价而人为在账面上做出亏损的表象,则是需要被规制的。笔者认为,科学量化的重点是从高税率国家将产品转让到低税率国家,因为低价转让交易被监管机构所发觉。量化的基础是母公司利润预期,以及高税率国家的税率结构,并在价格转让合理区间中选择具体定价。

(三)建立与所在国良好的生态环境

跨国公司若要在实施转让定价中获得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则需要在提高当地就业率和拉动当地消费等两个方面下功夫。H公司在海外设立分公司十分重视与当地社会环境建立友好的交互关系,且在员工雇佣上向所在国提供了数目可观的就业岗位。因此,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H公司在他国经营时得到所在国政府的支持,进而所在国政府就对其税务机构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这样一来,就能显著降低H公司实施转让定价策略的成本。

(四)努力寻求母国政府的外贸干预

从研究美国的税收政策中可以发现,美国对外国子公司从美国向母国所进行的利润汇款也将征收所得税,且根据美国单方面制订的法律,其要求跨国公司母公司提供汇款清单。从中不难知晓,针对转让定价而言美国仍将不遗余力的给予规制。随着特朗普上台执政,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更为浓厚,H公司若是进入美国市场,则需要在必要时努力寻求我国政策的外贸干预。当然从干预的手段来看,其主要以给予美国公司同等的税收规制措施。

(五)实践中自觉杜绝道德失范行为

H公司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在国际通信市场中也拥有着良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是企业的稀缺资源,所以H公司应在自觉杜绝道德失范行为上做出表率,进而在合规的转让定价中获得税收筹划红利。再者,随着我国跨国公司数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税收征管部门还可以联合第三方税务机构,对企业管理者、财务人员进行有关转让定价的岗位培训。从而,使我国跨国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时,能够以更为理性和策略性的手段来规避他国税务风险。

五、实证讨论

应重视利用预约定价安排减少转让定价风险: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使用传统的转让定价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价,因而税务机关和企业在无形资产估值和定价方面很容易产生争议。为控制转让定价的风险、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确定性,华税律师建议企业本着积极、合作的态度,与税务机关充分协商沟通,就双方的分歧尽量达成一致意见,并在合理预测企业未来赢利能力和可比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转让定价方法,争取最终达成预约定价安排。此外,由于税法法规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方面的概括性和模糊性以及税务机关在一些重要的争议事项上往往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建议企业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不确定的事项应及时寻求税务机关或专业人士的意见,确保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并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转让定价的涉税风险。另外,还需要高度重视同期资料的准备工作。根据《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当根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纳税年度准备、保存、并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其关联交易的同期资料。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在主题讨论中,本文的价值取向在于企业可以应用转让定价策略合理避税。

六、结语

本文认为,如何辩证认识转让定价,并对此进行合理应用,当前应构成了包括经济学界、税务界应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本国H公司作为考察对象,对转让定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践进行了探索。通过在形成转让定价的动因、形成转让定价的成本、形成转让定价的内控这三个方面做了形成机制分析,最后将企业的实践路径归纳为:充分了解所在国税收征管制度、科学量化集团内产品转让价格、建立与所在国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寻求母国政府的外贸干预、实践中自觉杜绝道德失范行为。

参考文献:

[1]刘伟.跨国公司在华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最优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肖恺乐.针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反避税措施[J].涉外税务,2013(1).

[3]李锐.我国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制的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

[4]高阳.当今跨国公司税收筹划新趋势――专访毕马威(中国)全球转让定价服务总监饶戈军[J].国际税收,2013(11).

篇9

一、煤炭企业全面筹划增值税的基本思路

首先是依照现行法规来筹划企业增值税。从本质上讲,纳税筹划的基本宗旨就在于实现针对各项日常经营的科学规划。作为企业而言,如果要着眼于最大化的自身利润,则需将遵守现阶段税法视作最根本的前提,据此才能实现税款支出的适当减少。煤炭企业虽然面对相对较重的增值税负担,那么企业也要遵从当前法规来妥善筹划税收,以此来规避深层次的企业纳税风险并且实现核心性的纳税筹划目标。纳税筹划具备显著的专业性特征,因此与之有关的人员应当拥有高水准的专业素养,针对其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与税收流程都要全面加以掌控。其次是对于多层次的要素予以考虑。从现状来看,仍有较多煤炭企业仅限于关注税负的节约,但却忽视了综合性的纳税筹划要素。与此同时,单纯关注税负节约的方式也很难达到最优的综合筹划效果。因此在全面拟定纳税规划时,应当将非税收的要素涵盖在其中,对于多层次的要素予以综合衡量。煤炭企业只有做到了上述的纳税筹划措施,才能获取最大化的企业税收利润,在减少税负的前提下保障煤炭企业能够拥有更优的增值效益。第三是各方之间强化沟通。煤炭企业针对当前的各项税收机制并没能透彻予以掌握,对此欠缺必要的阐释与理解。在此状态下,企业以及税收主管的有关部门还需致力于开展密切沟通,通过运用全面沟通的方式来设置相应的纳税规划。因此可见,税务机关也要引导煤炭企业运用相应措施来优化增值税的总体规划,确保上述规划能全面服务于企业现阶段综合收益的提升。例如近些年来,煤炭企业可以凭借信息化手段来沟通信息,确保获得实时性的纳税政策信息,据此调整现阶段的企业纳税规划。

二、纳税筹划的具体措施

进入新时期后,煤炭企业正在面对日益走高的煤炭市场价格,企业因此将会承受相对较重的增值税。煤炭企业本身属于采掘业范围内的核心行业,具体在涉及到缴纳税收时无法抵扣采矿权的价款、地面塌陷补偿、治理环境的价款与其他有关经费。由此可见,煤炭企业在目前阶段承受着较高比例的税负负担。具体在拟定综合性的纳税规划时,企业有必要关注如下的纳税筹划要点:

(一)在法律准许下尽量抵扣增值税

煤炭企业有必要将抵扣税负的措施限制于法规限度内,而不能超出当前法规针对增值税设定的最大限度。依照现阶段的增值税有关条例,企业应当全面明晰没能被纳入抵扣范畴的各项增值税。在此前提下,企业针对其他种类的增值税应当予以最大化的抵扣处理。例如针对检修费与维修费而言,应当视情况实现全方位的税费抵扣处理。通过运用上述的税负规划措施,煤炭企业就能拥有相对更优的综合经济收益,同时也不必缴纳某些额外性的增值税。

(二)对于煤炭运费予以科学筹划

煤炭企业不能够欠缺科学性的煤炭运费规划,因此在当前实践中,全面开展纳税筹划的关键举措就要落实于科学筹划煤炭运费。与此同时,煤炭企业在当前现有的各项支出中,销售运费占据了较高的支出比例。在此状态下,煤炭企业有必要更多着眼于运输费的全面减少,确保在现阶段的整体销售价格中纳入煤炭运费。然而不应忽视,煤炭企业针对销售运费在科学筹划的同时,企业还需格外关注计算销项税额的有关基数。在某些情形下,企业有必要与社会运输单位之间密切进行配合,确保上述部门能够接管企业现有的某些煤炭运输业务,从而实现了计算基数的合理化并且显著减少综合性的增值税整体税额。

(三)全面施行煤炭循环经济

与煤炭行业的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煤炭循环经济在客观上更加有助于综合运用某些副产品。具体在全过程的煤炭生产中,通常都会涉及到活性硅酸钙、氧化铝、煤矸石与其他种类的副产品。除此以外,煤炭生产还可能伴有煤泥等多样化的副产物。由此可见,煤炭企业针对上述的各类副产品就要将其纳入当前的循环经济范畴,通过施行综合性的副产品利用措施来体现最大化的煤炭企业效益。除此以外,煤炭企业还需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企业结算模式,确保运用全面结算的手段与措施来直接实现自身的节税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要素以及人员要素给企业带来的显著影响,当前仍有某些煤炭企业并没能做到全方位的增值税节约。因此为了实现优化与改进,企业就要在结算模式中纳入包工不包料的新措施。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117-01

1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殊作用

从企业经营过程来看,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在资金的往复循环中获得利润,为后续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资金回报。财务结果是所有业务过程的综合反映;财务数据是涵盖了所有业务流程的集成指标,是企业经营绩效的晴雨表。从经营结果的分配来看,有三个主体参与了企业的最终营业利润分配:第一个分配主体是与企业存在借贷关系的金融机构。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往往要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通过金融机构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金融机构借给企业的资金是有利息的,而企业利息支付的承担主体是营业利润,这样,金融机构就通过借款的资金利息参与了企业利润的分配。第二个分配主体是国家。国家通过所得税等形式向企业强制征收税款,参与了企业营业利润的最终分配。第三个分配主体是股东。股东通过获取股利等形式参与企业营业利润的分配。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尽量降低营业闲置存量资金,减少借款以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通过加强纳税筹划管理,合理避税,以减轻企业税务负担;通过股利分配筹划等形式,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以提升企业的总体价值。

2 财务管理的定位与思考

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起到参谋作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高质量决策参考信息。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财务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完善的财务机制体系。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好的财务管理系统应能够对业务过程进行实时跟踪,能够帮助企业最高决策者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完整、有效的财务数据是财务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企业的财务数据不是孤立的、枯燥的数据,而是能够体现经营过程情况、相互关联的数据,从财务数据上表现的问题进行倒推,可以找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以财务数据指标作为源头,进行业务过程的层层还原,找出发生问题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处理,以确保企业在规范运作的情况下正常运转。

3 企业财务管理上的主要问题

第一,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大多数企业往往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事实,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

第二,企业财务控制不到位。目前很多企业大多仍是家长式管理,财务是由老板单线控制,但是往往又控制不住,于是出现了财务整体管理混乱、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缺乏风险控制系统等情况。多数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缩减财务人员,很多企业甚至从财务到会计再到出纳本应该由三个人完成的工作交给一个人来完成。有些企业虽然也有公司管理规定和相应的财务制度,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因难以严格把关而导致制度和规定名存实亡。

4 改进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