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15:0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

篇1

落实依法保护环境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主要强调对环境污染企业的惩罚。当前时期,一些重污染企业,对于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清,并且由于污染环境后受到的惩罚代价力度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就冒着被惩罚的风险,继续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法律约束,让污染企业承担污染环境的责任,并且没有上限,加大震慑力度,从严立法。提高对企业生产加工过程环境污染的检测力度,发现污染的,社会人士可以作为诉讼方对污染企业进行诉讼,法院在办理此类案件中,应该坚持环境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认真落实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积极推动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等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推动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农业面源污染区等损害生态环境重点区域治理,促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办理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过程中,探索通过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或者修复环境、赔偿损失等方式,降低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害程度。

二加强我国环境科技的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措施

1企业要从自身做起

提升技术创新,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企业在现阶段,要从自身的发展方向做出改变,减少对污染行业的投资,转型发展,积极布局新产业,加大技术研发和投资力度。在节能降耗方面,要舍得投资,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环境的效益和价值。在生产加工制作过程中,要落实环境保护的理念,从基层员工到企业领导,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环境保护政策。

2提高对环保科技基础能力的建设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基础性技术研究方面,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相关的扶持政策,逐步建立起基础性的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从基础性的环境保护入手,减缓目前阶段环境污染的进程,为未来环境治理工作赢得时间。

3建设环境技术管理体系

对于环境技术管理,国家在这方面,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优化环境技术管理的程序。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而良好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对于帮助企业更好的落实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推广清洁生产清洁

生产标准能实现循环经济的运行,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和对企业清洁生产能力的审核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推进我国的节能减排的工作。在这方面,政府要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加工生产的转型。

5加强对绿色科技的研究和扶持

引进并消化国外先进的环保管理理念、经验和技术,例如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替换技术、再利用和再循环技术、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再将其运用到中国这个巨大的节能市场,相信能为我国的环保技术的创新和节能减排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结语

篇2

引言

当前,城市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市中心城建筑森林的苍白、环境污染的危害使不少城市居民期望能短暂地逃离城市。1995年在对上海市民的调查中发现,期望周末双休日能外出旅游度假者占被调查人数92%,其中期望回归大自然,去野趣浓、环境幽静、空气清鲜的目的地占51。4%。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外交通条件的不断发送使都市居民的愿望逐渐转化为行动,节假日都市居民大规模的郊游活动直接刺激了郊区旅游行的开发。此外,每逢“五一”、“国庆”长假,大量外地游客拥入大都市中心城区,造成城市核心区的旅游接待、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等不堪重负,这也促进了城市旅游规划部门下决心对郊区旅游地进行开发。如杭州市就根据自身西部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特点(西部旅游资源约占杭城旅游资源总量的2/3)①,提出了“旅游西进”、“西湖西进”等开发西部旅游资源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以拓展城市旅游空间、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有关大都市郊区旅游问题的研究成了目前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杭州市为例,谈谈大都市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空间相互作用问题,旨在抛砖引玉,为当前方兴未艾的大都市郊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些有益思路。

1大都市与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1.1大都市的内涵

大都市或称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迅速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接掌技术高度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度发达,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发展。城市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趋向,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推动使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从而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大都市区。可以说,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大都市区已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美国早在1910年就提出大都市的概念,并于1949年正式建立具体的统计标准用于国情普查,命名为大都市区(简称SMA);以后又分别改称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和大都市统计区(MSA)。类似都市区的概念在加拿大称为“国情调查大都市区”(CMA),在英国称为“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SMLA),在澳大利亚则称“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CEMD)。

世界各国甚至一国在不同时期对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都有不同的标准。美国1910年规定中心城人口只要达到5万以上。②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中心城区人口必须在50万以上,我国尚未建立官方的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标准,学术界对此亦未形成定论,但比较倾向性的意见认为中心城规模应在50万人口以上。

1.2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大都市区是由中心城和郊区组成的二元空间地域结构,因此大都市郊区就是指大都市区内中心城以外的地区。

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的大量外迁使中心城一定地域内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根本性改变,非农业用地比重不断提高。由于许多城市外迁人口仍要到中心城上班,郊区与中心城之间具有高密度的通勤流。中心城在向周边地域传染性扩散的同时,具有依托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呈点轴扩散的特性,因此大都市郊区内部是非均质区域,在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围合地带内保留有较多的乡村景观地域,大都市郊区地域范围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中心城地域扩张把周边郊区逐步纳入中心城范围;而郊区以外更远地域与中心城社会经济联系程度的日益密切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大都市郊区不断向拓展。

与中心城规模一样,不同国家对大都市郊区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标准。1960年美国使用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规定属于大都市郊区地域必须至少75%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劳动并且50%或更多的人品居住于毗邻中心城的县;人口密度不小于是50人/平方英里,或在周边县就业或居住于周边县的劳动力总量不小于中心城就业劳动力的10%或不少于1万人。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郊区小城市行政范围内至少有50%的人到中心城通勤上班并且位置邻近大都市。[2]在我国,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形成权威性的大都市郊区范围划分标准。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分为城区、郊区、市辖县和市代管县级市三个地域层次,可将其作为最简单的大都市郊区划界方法。但由于不同中心城及郊区的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行政区划边界不能完全反映中心城与周边地域的联系程度,个别研究可以采用行政区界与内部联系程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划界。大都市郊区是在城市郊区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城市功能郊区化发育时序不同,针对大都市区不同功能空间拓展的研究可采用不同的划界方法。

2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内在联系

2.1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互补性

大都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集中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成就,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悠久的历史,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是区域旅游中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受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历史开发因素的影响,大都市的许多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在中心城的边缘或近郊,因此郊区旅游与中心城旅游本身就很难截然分开。

大都市中心城集聚了数十万甚至百万计的人口,郊区与中心城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反差都市居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交通条件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他们有越来截止多的机会到郊区休闲放松、娱乐度假,郊区旅游地成为大都市不可或缺的功能区。

中心城土地紧张,交通拥挤,外来的游客的不断增加,使中心城旅游容量与游客规模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都市郊区旅游开发,成为拓展都市旅游空间、改善都市旅游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

因此,城市旅游与郊区旅游是大都市旅游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

2.2中心城、郊区在大都市旅游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都市区,就区域内部旅游而言,中心城是郊区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之一;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来看,中心城是外来游客的集散中心,前往郊区旅游的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中心城中转(在对杭州市民旅游出行调查中发现,前往宁波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近80%通过宁波市区中转,见表1)。此外,中心城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大都市郊区旅游线路组织大都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往返式结构。因此,大都市旅游区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中心型空间结构,中心城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它是郊区旅游的集散中心、服务中心扩散源和组织者。

表1杭州市民前往宁波郊区旅游出行路径

月湖保国寺东钱湖天童森林公园招宝山奉化溪口雪窦山

去过市民中经宁波市区比例(%)83.387.780.480.983.369.263.0

资料来源:为获取都市居民旅游出行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向杭州市不同学历、年龄、职业、收入水平、性别的城市居民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85份。以上数据就根据这些资源整理而来。

当然,在肯定中心城主导地位的同时,不能否认郊区旅游的能动性。都市郊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成熟的旅游开发对大都市旅游具有很强的促动力。北京市郊区的旅游开发,既丰富了北京市的旅游产品,又为市区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的分流作用使北京旅游显现出新的活力,而上海和武汉两市,由于郊区旅游资源比较贫乏,虽然中心城人口众多,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庞大,都市旅游发展仍不甚理想。

2.3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的力学关系

从空间力学角度来看,在整个大都市旅游区中,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作为旅游组织者,中心城对郊区旅游目的地具有辐射力(Ff),作为旅游目的地,郊区旅游地则对中心城具有吸引力(Fx)。

中心城旅游辐射力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征,用函数式可以表达为:

Ff=g*P/di2

式中,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i为中心城与旅游地间距离,g为经验系数。

辐射力Ff的存在产生两个结果:①与中心城距离越近,能得到中心城的旅游辐射力越大,游客规模越大,旅游开发程度越高;②远郊区受到中心城辐射力较弱,能获得开发的旅游景点独立性较强,来自中心城或经由中心城中转的游客比重下降。调查发现,奉化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区作为宁波市远郊旅游地,杭州市民不经宁波市区直达的人数占到30%以上,远高于宁波市郊区其它旅游景点(详见表1)。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目的地资源条件以及目的地至中心城的距离。用函数式可以表述为:

Fx=g*Ria*P/di2

式中,R为旅游景点资源条件,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为旅游目的地与中心城的距离,g为经验系数,a为参数。

由于资源存在条件抵消了距离的衰减作用,都市郊区旅游开发不是从中心城向外单调衰减,而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3大都市发展演化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3.1大都市发展的特征和阶段

自工业化开始以来,由于城市工业项目的布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第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城市出现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新区、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在城市边缘区发展。因此,大都市的形成以城市化为内动力,以空间拓展为主要特征,以城市郊区化为外部表现形式。在空间拓展中,都市区内部也相应地不断进行空间结构调整。

通常可以将大都市的发展分淡以下三个阶段:1、以集聚城市化为主的大都市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形成人口、资金、技术高度集聚的大都市。2、集聚与扩散并行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产业与人口继续向大城市集聚,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中心区的高度集聚,中心区用地紧张、环境恶化,城市用地开始向用地潜力大的郊区扩展,在郊区出现新的居住区和工业区,进入郊区化阶段,在中心城市形成与中心城市有密切交互作用的郊区,大都市区逐渐形成。3、多个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阶段。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多个大都市区强烈扩张,最终在地域空间上相交,形成多核心的、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连绵带,城市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3.2大都市不同演化阶段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在大都市形成初期,区域人口、产业的高度集聚使中心城日益繁荣,城乡差异不断扩大。中心城丰富的生活娱乐设施对周边郊区居民产生吸引,大都市区内旅游出行以郊区向中心城集聚为主。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削减了中心城向郊区疏散外来游客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都市郊区旅游不发育,只在中心城边缘、近郊区存在一些城市公园、传统风景名胜区,远郊区则只有极度少数交通相当便利、资源等级极高的景点得到开发。

在大都市集聚扩散并行阶段,人口的膨胀和中心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都市居民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出行欲望,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地将外来游客引入郊区旅游地,都市郊区旅游迅速发展。中心城用地不足使中心城边缘区以及近郊区形成以郊区化形式出现的主题公园、度假区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旅游地间联系的加强不仅促使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状旅游线相当发育,而且以次中心城市和高等级旅游地为核心开始出现旅游区。

到了大都市连绵带形成阶段,郊区化的不断深化使大都市区内部空间结构趋向均衡,都市郊区旅游地已完全融为大都市区的功能区。以乡村度假为主的旅游出行特征使都市郊区具有过夜接待功能的家庭旅馆、乡村别墅星罗棋布,旅游地在空间上扩展到整个郊区,并且相互间形成网络状结构。

4中心城规模、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4.1中心城规模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城市规模与辐射能力存在对应关系,城市规模越大,对周边区域辐射越强,以商务、学习、旅游为目的的城市外来人口也相应越多,促动郊区旅游的动能也越大。

城市规模越大,前往郊区旅游城市人口基数越大,郊区旅游越容易发育。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城乡景观的空间分异就越大,城郊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城市居民旅游出行率越高。据八樟?990年在夏季高峰季节对不同规模城市居民的出游情况调查,城市人口在1。1~1。5万居民出行率15~17%,城市人口在10~15万居民出行率18~22%,城市规模20~25万,居民出行率23~35%。城市规模30万以上,出行率35-40%。可见城市规模对郊区旅游发育的促动力是逐级增长的。

此行,城市规模影响城市居民郊区旅游范围,进而影响郊区旅游圈层的发育程度。日本学者研究发现中等城市居民周末旅游的最远距离为20公里,而大阪等大都市周末旅游出行可达100公里以上,并在大城市周围100~150公里以外的地方开成了隔夜旅游地带。我国北京市城市居民周末郊游可达秦皇岛、山西、泰山等地区,上海市民则把距离较远的浙江省一些著名旅游胜地也纳入了周末旅游范围。

4.2中心城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我国把城市按性质分为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旅游城市、边防城市、特区城市等)。城市性质不同,城市环境、居民职业结构、外来人口旅游出行向郊区扩散的规模和比例也大相径诞。

工业城市以工人家庭为主,工人的旅游出行率较低,加之城市环境污染往往比较严重,商务、学习、会议等目的的外来人口也较少,郊区旅游往往滞后于同等规模的其它城市,而区域中心型城市服务类、高学历人群比例大,居民旅游出行率商,加之大量的外来人口,郊区旅游一般开展较好。

历史悠久、自然环境较好的城市城区、近郊区往往有较多的风景名胜和城市公园,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这些目的地的存在可能会抑制郊区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但郊区旅游进入发展期限后,随着旅游出行规模的增大以及旅游目的的多样化,传统目的地因功能单一、空间狭小而游客规模不断减少,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及远郊区旅游目的地则以它们为依托得到迅速发展。

旅游城市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同样存在中心城旅游资源抑制郊区旅游发展的现象。但总体上,旅游城市以旅游为目的的外来人口多,对郊区旅游发展有很强的促动力,常会在郊区形成大量主题型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如杭州以西湖为依托建设了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在传统园林观光的基础上形成沿太湖的旅游度假区和游乐园。郊区旅游在发展丰富了旅游城市的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城市的发展。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我国旅游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众多小城镇中有一类或境内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或历史悠久,人文胜迹众多;或邻近大城市,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园风光。在旅游热潮中,它们逐步被发掘、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旅游兴镇”是这类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模式。如何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促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这类旅游型小城镇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游型小城镇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产业不忍割舍,旅游资源保护不力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开发旅游之前往往已在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布局了一些开采、加工型工业企业,这类工业企业不仅其自身动作对发展旅游业存在用地、交通、污染等方面的干扰,而县可能对旅游资源具有毁灭性威胁(如部分地区旅游价值极高的溶洞边开山采石甚至用溶洞当工业垃圾镇埋场),因此对它们的关、停、并、转势在必行。然而,目前许多小城镇往往为了眼前的一点财政发入不肯舍弃这类工业企业,没有尝到旅游业甜头的地方百姓也普遍缺乏资源保护意识。更有不少处于旅游开发初期或尝待开发的小城镇仍在旅游区盲目引进资源开采加工型、污染型企业。此外,由于旅游资源所有权、使用权与旅游开发收益的错位,也使得不少资源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积极性不高。

2、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旅游接待小平低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行为。城镇是区域文化的中心,浓缩了地方文化的精华。许多有着悠久历史并保留众多古建筑的小城镇本身就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小城镇的建设风格和特色对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知名度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建设时普遍只追求规模与速度,缺乏对地方文化的总结和提炼,建筑单调呆板,城镇特色不突出,建设品位不高。

现代旅游活动是“食、住、行、购、娱”的有要统一,但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只重视景点开发而忽视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旅游接待水平低下,这样不仅失去了许多创收的机会,而且破坏了旅游地形象。

3、农居点建设零乱,农业与旅游业脱节

小城镇大多有广阔的农村腹地,拙朴自然的农村风貌对来自城市的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往往是许多旅游型小城镇的特色所在,但它们中不少尚未把农业及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机结合起来。许多旅游线沿途的农居点而已相当零乱且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具有一定旅游接待功能的村庄村民强买强卖,令游客望而止步;许多旅游区的农业用地缺乏统一整理和规划,地块零乱,各类用地参差不齐,破坏了游客对旅游点的美好向往。

二、游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

1、做好城镇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许多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加保护或不合理的开发都可能使原有的旅游资源毁于一旦,这就要求旅游型小城镇在旅游开发前就积极开展各项基础性研究,为今后的开发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前所述及的许多问题,就是因为基础工作过于薄弱造成的。

首先,旅游型小城镇应进行区域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了解这些资源的位置、规模、典故、民间传说、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在周边地区资源中地位、文化与科学价值、观赏及康娱价值等等。其次,根据调查评价获得的信息旅游型小城镇可确定本镇及各景区的功能定位、旅游线路组织、旅游接待设施的布置以及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第三,旅游型小城镇应划定旅游景区及控制性保护区范围,研究对旅游开发商、景区内工业企业及居民的政策,提出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2、加强小城镇规划,塑造旅游型小城镇形象

旅游业的展展将极大地促进城镇建设。旅游型小城镇应研究本镇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潜力,研究旅游业对旅游接待设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旅游型小城镇应制定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制定旧城改造方案和计划。

城镇是地方文化的中心,城镇建设是地方文化成就的集中体现,是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并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知识度和美誉度。建筑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基于旅游的文化性,旅游型小城镇更应重视城镇建筑的文化性和品位。此外,游型小城镇还应在城镇绿化、公园、小品建设上舍得投入。

3、实施农居点发行和农村土地整理

旅游景区内常住居民过多将对旅游活动产生干扰,旅游型小城镇应提出这些居民的搬迁措施。农村聚落长期以来在我国居民聚落中占统治地位,有些农村农居点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旅游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对它们则应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加以保护和改造。

农村景观远比城市景观贴近自然,城市游客对农村的生态性和自然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旅游型小城镇应加强区域土地规划和整理,通过平整地块、扩大生产规模、植树造林创造优美而富有现代气息的农村新景象。同时,镇域内可多种植些供应游客的土特农副产品,以增加农业收入。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 对策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全国一流,世界闻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具价值的物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建省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形成、深化。从建省之初提出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举措,到上世纪末相继出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再到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海南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生态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然而,由于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断蚀食和淡化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甚至冲昏人们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严重。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法规措施,但海南的生态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严重威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存在,保护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海南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海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工业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显著。不过,农业(农村、农垦)生产、旅游开发和房地产扩张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范围广,危害大,不容忽视。就破坏范围而言,农村散布全岛各个角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及,既包括农村周边生态环境,也包括生态保持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就破坏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国一样,所面临的一共性问题,如生态林地损毁、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污染等,一个都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呈缓慢退化之势。对于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态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已遭受摧毁的生态环境,促进其恢复的力度不够。

(一)农作物违规和无序种植对生态的损毁极其严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调研,亲眼所见,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生态区都已被或正被农业种植所蚕食、分割、截断孤立,完好无损、绵延完整的生态在海南已极为罕见。几乎所有农村周边小山丘上的原生态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农作物。高大一点的山岭,也多数逃不过被围剔的命运,只剩下顶峰、沟壑里一小块所谓的生态林,如琼海市官塘区的白石岭、万宁市礼纪镇的西岭等,在这些地方,山上山下,处处是槟榔,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哒热带雨林景区,实际上除山壑里还保留着原生态植物外,整个景区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园、龙眼园等果园团团包围。即使是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也被农业种植片片蚕食,层层分割,面积委缩、功能退化,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一些以往常见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种。

海南农作物违规、无序种植在上世纪末达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态推向灭绝的边缘。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橡胶、槟榔、橙桔、菠萝等,当时尤以槟榔种植最为疯狂。由于农民认为槟榔的经济前景较好,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曾一度出现家家户户种槟榔,到处垦荒种槟榔的景象。本世纪初,违规、无序种植的势头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业局提出“25°坡度以上种黄金都不行”的口号,下决心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但整体破坏格局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续破坏行为仍然发生,恢复措施乏力。

(二)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

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产养殖、陆地养殖、山区养殖等各种农业养殖并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品,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农村养殖几乎均无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户,生产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沟溪流,流进江河湖海。小户小排,大户大排,污染日积月累。农业养殖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导致毁林损地的一大要素。养殖所到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完全被毁。万宁市神州半岛风豪港湾原有的一大片葱翠美丽的红树林,就因水产养殖扩增而渐被砍光。

农药化肥是生态环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如今海南农业生产几乎是无作物不施化肥,无瓜菜不撒农药。由于农药化肥用量极大,残留物多,时间持续,加之用法不够科学,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非常惊人。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在海南各地乡村的田间地头,土质变差,水变浊变臭。昔日田沟小溪清澈见底、鱼儿穿梭的景象已难觅踪影。

(三)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围内,不论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更难应付。城市有专门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农村却没有,且农村范围广,地区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约占全省农村总数的一半,乡村公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进展极为缓慢。在农村,生活污水横溢现象依然普遍,日用废旧物品、塑料袋、建筑废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随意抛扔,随处可见,阻塞河沟,污染田地,妨碍观瞻,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数乡镇企业高耗低效治污无力直接危害环境

海南是工业落后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现象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乡镇企业经济单位已愈5万多户,其生产活动无疑与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高耗低效,对治污往往有心无力。其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气废烟、污水毒物甚至没有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成为生态杀手。在调查中容易发现,乡镇企业多的地方,环境污染总是相对较为严重。

二、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耕种土地供给,更多的化肥农药和扶助设施,从而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构成新的威胁。与此同时,热带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优质高效的农业,讲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节能环保,因而也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战胜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透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行和保障措施。

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割断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等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的环保标准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控,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海陆空立体监控体系,采用卫星传感、水质测验等科技监测与人工实地察看相结合,职能部门专业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临近地区和敏感地区的监控,也不疏漏边远偏僻地区的监控,实现环境监控全省实时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生态环境监控问责制。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监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查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科学果断措施尽快恢复被毁自然生态。对保护区内种植的农作物,采取政府补偿、奖励和农村自愿的办法,坚决予以推毁。恢复生态,切不可用人工种植公益林的方法,人为干预生态区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的多样性。海南雨水阳光充足,空气滋润,只要不人为破坏,生态恢复相对较快。

(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切实将绿色发展成绩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节能增效,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绩,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力,甚至放纵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分类处置垃圾、减少排污、节约能源资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培养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沟、污水处理厂、净化沼气池、垃圾处理场等。有条件的修建乡村公园,绿化美化乡村内外环境。

(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研究》的成果。

篇4

随着企业的生产指挥,经营管理等经营活动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如果这些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数据损坏,信息泄漏,不能提供服务等问题,则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高技术在带来便利与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和问题。

1、电力公司信息安全的主要风险分析

信息安全风险和信息化应用情况密切相关,和采用的信息技术也密切相关,电力公司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存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最为广泛:计算机病毒自产生以来,一直就是计算机系统的头号敌人,在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中,计算机病毒发生的频度大,影响的面宽,并且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也列在所有安全威胁之首。病毒感染造成网络通信阻塞,系统数据和文件系统破坏,系统无法提供服务甚至破坏后无法恢复,特别是系统中多年积累的重要数据的丢失,损失是灾难性的。

在目前的局域网建成,广域网联通的条件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更加迅速,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在两三天内可以感染到区域内所有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病毒传播速度,感染和破坏规模与网络尚未联通之时相比,高出几个数量级。

(2)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网络的联通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企业有许多应用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用电营销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等,通过广域网传递数据。企业开通了互联网专线宽带上网,企业内部职工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收集获取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

网络联通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企业内部广域网上的用户数量多且难于进行管理,互联网更是连接到国际上的各个地方,什么样的用户都有。内部网,互联网上的一些用户出于好奇的心理,或者蓄意破坏的动机,对电力公司网络上的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进行入侵,攻击等,影响网络上信息的传输,破坏软件系统和数据,盗取企业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等,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更有极少数人利用网络进行非法的,影响国家安定团结的活动,造成很坏的影响。

如何加强网络的安全防护,保护企业内部网上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安全,保证对信息网络的合法使用,是目前一个热门的安全课题,也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安全问题。

(3)信息传递的安全不容忽视:随着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系统等生产,经营方面的重要系统投入在线运行,越来越多的重要数据和机密信息都通过企业的内部广域网来传输。同时电力公司和外部的政府,研究院所,以及国外有关公司都有着许多的工作联系,日常许多信息,数据都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传输。

网络中传输的这些信息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例如被非法用户截取从而泄露企业机密;被非法篡改,造成数据混乱,信息错误从而造成工作失误。非法用户还有可能假冒合法身份,发送虚假信息,给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带来混乱,造成破坏和损失。因此,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日益成为企业信息安全中重要的一环。

(4)用户身份认证和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急需加强:企业中的信息系统一般为特定范围的用户使用,信息系统中包含的信息和数据,也只对一定范围的用户开放,没有得到授权的用户不能访问。为此各个信息系统中都设计了用户管理功能,在系统中建立用户,设置权限,管理和控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访问。这些措施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加强系统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应用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过于简单,不能灵活实现更细的权限控制,甚至简单到要么都能看,要么都不能看。二是各应用系统没有一个统一的用户管理,企业的一个员工要使用到好几个系统时,在每个应用系统中都要建立用户账号,口令和设置权限,用户自己都记不住众多的账号和口令,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更不用说账号的有效管理和安全了。

如何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服务,是我们开发建设应用系统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共性的安全问题。

(5)实时控制系统和数据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电网的调度指挥,自动控制,微机保护等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在电力企业中起步早,应用水平高,不但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状况的实时监视,还实现了对电网一次设备的遥控,遥调以及保护设备的远方管理。随着数据网的建设和应用,这些电网监视和控制方面的系统逐步从采用专线通道传输数据转移到通过数据网络来传送数据和下发控制指控令。由于这些计算机系统可以直接管理和操作控制电网一次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数据网的安全可靠,信息指令传输的实时性等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安全,其安全等级要求高于一般的广域网系统。

同时,这些电网控制和监视系统中的许多信息又是生产指挥,管理决策必不可少的,需要通过和生产管理局域网互联,将数据传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各级领导和各专业管理人员察看,使用。数据网和生产管理局域网的互联带来了不同安全等级的网络互连的安全问题。

(6)电子商务的安全逐步提上议事日程: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电力市场,用电营销,财务管理等业务中的深入应用,电子商务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开始起步。例如:电力市场系统中发电厂和电网公司之间的报价,电力交易,电费结算等都将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实现和完成,这可以视为电子商务中常提到的B2B模式。用电营销系统中的电费计费结算,用户买电交费,银电联网代收电费等,是典型的电力公司和用户之间的电子交易,可以视为电子商务中的B2C模式;以后还有物资采购等方面的电子商务系统。

随着电子商务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逐步推广和深入,如何保障电子交易的安全,可靠,即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

二、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绝不能一哄而上,必须分清需求的轻重缓急,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结合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步伐,统一规划,分步建设,逐步投资。

1、做好安全风险的评估。进行安全系统的建设,首先必须做好安全状况评估分析,评估应聘请专业信息安全咨询公司,并组织企业内部信息人员和专业人员深度参与,全面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找出问题,确定需求,制定策略,再来实施,实施完成后还要定期评估和改进。

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着重点在安全和稳定,应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不能过分求全求新。

培养信息安全专门人才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与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设备的作用。

2、采用信息安全新技术,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安全需求的轻重缓急,解决相关安全问题的信息安全技术的成熟度综合考虑,分步实施。技术成熟的,能快速见效的安全系统先实施

3、计算机防病毒系统

计算机防病毒系统是发展时间最长的信息安全技术,从硬件防病毒卡,单机版防病毒软件到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到企业版防病毒软件,技术成熟且应用效果非常明显。防病毒软件系统的应用基本上可以防治绝大多数计算机病毒,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能够提供集中管理,服务器自动升级,客户端病毒定义码自动更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多种应用平台杀毒的企业版杀毒软件,是电网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的首选。个人版本的杀毒软件适合家庭,小规模用户。

4、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信息资源访问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阶段,就必须仔细分析,设计出合理的,灵活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机制,明确信息资源的访问范围,制定信息资源访问策略。

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可以通过采用增加安全访问网关的方法,来增强原有系统的用户管理和对信息资源访问的控制,以及实现单点登陆访问任意系统等功能。这种方式基本上不需要改动原来的系统,实施的技术难度相对小一些。对于新建系统,则最好采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技术,来实现不同系统通过同一个用户管理平台实现用户管理和访问控制。

5、开展信息安全专题研究,为将来的应用做好准备

电网实时监视与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要求更高,技术难度更大,应开展专题研究。

国家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对电网实时监视与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专门发文要求确保电网二次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安全,要实现调度控制系统,数据网与其他生产管理系统和网络的有效隔离,甚至是物理隔离。

6、电子商务安全需要深入研究和逐步应用

电子商务的安全牵涉很多方面,包括严格,安全的身份的认证技术,对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实现加密传输,采取数字签名技术保证合同和交易的完整性及不可否认性等。这些方面又与信息安全基础技术平台密切相关,因此安全基础平台的建设对于电子商务的安全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已经有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投入在线使用,我们必须加快对电子商务的安全的研究和应用,否则将来会出现因电子在线交易不安全,不可靠的而导致电子商务系统无人敢用的局面。

7、依据法规,遵循标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信息安全的管理包括了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任的分化,策略的规划,政策的制订,流程的制作,操作的审议等等。虽然信息安全"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的说法不是很精确,但管理的作用可见一斑。

三、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话题,国内其他电力企业也在积极研究和探讨,以下是一些粗浅的看法。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网络安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信息安全的管理和执法。企业首先必须遵守国家的这些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企业也必须依据这些法律法规,来建立自己的管理标准,技术体系,指导信息安全工作。学习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国际上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比我们先进,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起步比我们更早,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和经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标准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提高水平,少走弯路。

信息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工作中一项重要而且长期的工作,为此必须各单位建立一个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常设机构,明确领导,设立专责人长期负责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长能保证信息安全工作长期的,有效的开展,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2、开展全员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

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信息安全不仅仅是信息部门的事,它牵涉到企业所有的员工,为了保证安全的成功和有效,应当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用户,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减少人为差错,失误造成的安全风险。

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还应该注意安全知识的层次性,主管信息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或各级管理人员,重点是了解,掌握企业信息安全的整体策略及目标,信息安全体系的构成,安全管理部门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负责信息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技术人员,重点是充分理解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掌握安全评估的基本方法,对安全操作和维护技术的合理运用等;用户,重点是学习各种安全操作流程,了解和掌握与其相关的安全策略,包括自身应该承担的安全职责等。

3、充分利用企业网络条件,提供全面,及时和快捷的信息安全服务

山东省电力公司广域网联通了系统内的各个二级单位,各单位的局域网全部建成,在这种良好的网络条件下,作为省公司一级的信息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应建立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平台,安全公告,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提供安全软件下载,搜集安全问题,解答用户疑问,提供在线的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经验的场所。网络方式的信息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是信息安全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方式。

4、在发展中求安全

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技术和防护系统黑客技术,计算机病毒等信息安全攻击技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它们的认识,掌握也不是完全的,安全防护软件系统由于技术复杂,在研制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势必决定了安全防护系统和设备不可能百分百的防御各种已知的,未知的信息安全威胁。

不是所有的信息安全问题可以一次解决

人们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是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不可能一次就发现所有的安全问题。信息安全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系统和设备,也仅仅是满足某一些方面的安全需求,不是企业有某一方面的信息安全需求,市场上就有对应的成熟产品,因此不是所有的安全问题都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5、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

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安全的需求也是逐步变化的,新的安全问题也不断产生,原来建设的防护系统可能不满足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这些都决定了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定期对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改进安全方案,调整安全策略。信息安全是一个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而发展的永恒课题。

篇5

论文摘要:农村作为社会的结构,总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以能源为动力作为物质基础的。因此,开展以农村为主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特别是把农村节能工作列入到规划中,加强节能管理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万元产值能耗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农村能源的综合建设,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能源建设方针:“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开发与节约并重”。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把农村能源产业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抓紧抓实,因为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具有光辉的发展前景。

搞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一是建立建全组织机构;二是加强对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领导;三是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四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五是加强农村能源产业和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六是加大对科技、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训;七是不断地深化改革,端正指导思想,加强法制建设方向;八是抓点带面不断开拓新领域,使新能源和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1 农村能源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建设

农村环境问题,是当今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质量的恶化,对农业生物、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环境问题可分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农村地区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这两类环境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能源不但给农村提供了动力,而且带来了生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也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如新柴的消耗量方面,19世纪以前,由于需求量不大,砍伐情况并不严重,保持了生态的平衡,没有产生污染现象。而在最近的百多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生物质能源供不应求,使生态和污染方面都出现了问题。由于矿物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也为农村带来了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由于能源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对农村和能源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等都造成严重的危害和重大的损失。

2 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农村环境的重要影响

矿物能源的开发,包含了开采、贮运、加工、转换到消费。在这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如煤在开采过程中,首先是开采占地,它破坏了地表的生态系统,影响了农业生产。另外井工开采易造成地表的沉降或裂缝并改变水体形态及渗漏而影响农田灌溉,同时也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开采时的排污以液体、气体、固体同时存在,如酸性矿井水、泥浆、瓦斯、煤矸石等。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特别经数次堆放,会造成自燃、流失等大气污染,在煤炭的燃烧利用过程中,又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和灰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又如水陆石油的开发会造成海水域的严重污染,影响水产业的发展和造成农田的污染。石油在燃烧时也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转贴于

3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采伐对环境的影响,如导致资源的枯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破坏生态平衡;秸杆等大量燃烧,导致土壤肥力减退、农业减产等。如木柴在燃烧时会排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充分时会排放大量尘烟和颗粒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2)自然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自然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海洋能等。由于不同的能源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如水能在开发利用发电时造成的河川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库区大面积淹没及周围生态、自然环境、地表、土质、农业生物等影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用地热发电时,由于开发利用过程中废热污染和排放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汞等。特别是其中的硫化氢在高浓度时会致人死亡。利用潮汐能发电时会造成海域的污染等。在太阳能大规模集中开发利用的地区,可能会造成太阳能的回流,影响局部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变化和生态失衡。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大量的有毒和可燃性气体,如三氢四磷、四硫化硅等。会对居民带来危害。开发利用风能发电时,会造成噪声的危害等。

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能源时,必须充分考虑对局部环境的危害,并制订出预防措施。

4 几个重要的能源环境问题

(1)气候变化。近百年来,地球气候已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其原因就是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温室效应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极地冰雪的部分融化、海水变暖和膨胀,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居民的安全受到危协。另外带来的是干旱和沙漠化的扩大、旱涝频率上升和虫害增加等。

(2)酸雨的出现。

(3)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造成的。酸雨的出现,造成土壤酸化,肥力减退,农作物减产,森林衰亡,植被枯死,水体酸化和水产的影响等。

(4)臭氧层破坏。主要原因是氟里昂的大量使用,矿物能源的消费和生产化肥产生的氧化氮造成的可导致过量辐射的影响。

(5)烟雾。烟雾是燃烧含碳量高的燃料造成的烟雾污染,主要是煤的矿物能源消费排放的影响污染物占百分之八十,烟雾能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严重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也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篇6

一、何园理景的分析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位于扬州市徐凝门大街西侧。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光绪年间武汉黄德道何芷忉重修。

山庄的大门位于刁家巷(而非今址),是一座高大的磨砖门楼。周边的丁家湾康山街等,在清代属富人区,聚集了大量官僚巨贾的豪宅。何园位于住宅之后,坐北朝南。正门藏于偏僻小巷,多少显出园主人为人低调,不愿露富的心理。而高耸的围墙,却至少暗示了它的存在。扬州的诸多住宅、园林,多由高墙围合。它们构成了扬州地区街道空间的主要特征。

门内与穿廊相接。门上为串楼,与楼下廊子扣合为复道,于此左右分行。

左转折入园的东部。其南半部有馆舍。西贴墙,其他三面空临。馆舍南部栽有修竹。游人至此可置身与喧嚣之外。中央为船厅,是旱园水作。鹅卵石与瓦片铺地,纹路作波光粼粼状。另有梅花鹿图案若干,船四面为明窗。瓦片铺地和动物图案,可能主要从俯瞰观赏的角度出发,材料平实,一如扬州砖雕的朴实风格。于平地观,难以窥其全貌。每去何园,总能看见游客在廊道上指点欣赏铺地图案,可见猜测属实。

厅外东南一角有老槐荫蔽,山石少许。东北一角有贴壁假山,逶迤西去。可登山于半月台赏阅,或俯视园景。楼下有屋两间,走廊东向,壁间嵌有坡撰书的刻石一部。壁间刻石,是扬州园林的一大特征。既可为游览增添雅兴,又可加强走廊的韵律感,并同白墙形成对比。

何园的西部园林,比东部大了许多。如同一副画卷。园之中部,凿一水池,房廊绕其四面,惟有山石独占西南一角。池中东部有一方亭。侧面架石梁南北出。方亭尺度远大于其他江南园林。究其原因,一般解释是此亭可作戏台。水可扩音,而回廊可作看台。此说有一定道理,反映了园主人不同于苏州园林的实用主义倾向。另一说为该亭模仿了蓬莱仙岛,叫做“小方壶”。此手法远在唐代曾被大量运用,看来还是一种传统构想。不知可信否。我认为该亭于回廊上观赏尺度比较适中,仍可归于从俯瞰观赏的角度出发的手法。

筑于池水之西的湖石假山,突兀于水际。山上有瞪道盘旋,山腹有洞室回曲。更有两株白皮松,植于山半,枝干遒劲,势欲凌空而去。旁有意大利进口杨树一株。何园内的进口植物品种,多少反映了园主人作为外交官的国际眼光。白皮松的用法,我以为值得商榷。白色湖石衬托下的白皮松略显苍白。

湖石假山西部,有黄石假山拔地而起,与东西两片湖石假山相接。三山一水掩映处,有潜山馆过此北行上楼,有五间楼屋。背面倚墙,面南临水。全园景色,尽收眼底。楼屋东面,有一株棕榈,高与屋檐相平。

沿楼廊东行,廊分为两道。一道由东向北折,重返园之东部。另一道由南向西折,转入复道。经复道西行三折,转入园之南部。廊道曲折,上下两层,空间丰富。复道回廊上下错落,左曲右折,同时起到了弱化建筑体量的作用。复道上的空花拦板,全以铁制,自有一种西洋格调。

隐一门于园墙东壁,好似山穷水尽。一转首,别有洞天,道近而门现。门内有住宅,可登堂入室。只见隔墙的广玉兰,花如白色云朵。楼南叠一湖石假山,上有蹬道与屋相接。深得城市山林闹中取静之妙。

由园左北出,重返西部园林,可循廊沿池步随景移。壁上有颜真亲卿帖石,属另一处壁间刻石。随廊西折,直抵楼屋之下,即所谓蝴蝶厅。

牡丹厅山墙面上清水砖墙拼合成的凤吹牡丹图案砖雕,是扬州砖雕中的上品。

墙上什锦窗每洞各不相同,与墙后南部何家住宅玉绣楼一一对景。青砖百转千回不见斧凿痕迹,是扬州砖雕的另一佳品。

玉绣楼与前部花园复道回廊浑然一体。传统的院落空间围合,但因为园主人常与洋人打交道的缘故,充满了有着西洋格调的细部。如围炉、百叶窗、拱形高窗、梁下装饰等等。它们构成了晚期扬州古典园林近乎怪异的独特风格。

何园之中,东南北三面上置串楼,下构回廊,层层叠叠,参差错落,迂回曲折,把全园楼阁亭台连成一气,构成了一个割不断的整体。全园景色,因而分成上下两个层次,转换成前后左右四面,把每一个景点由不同的角度,转换成近景、远景、实景、借景和仰视、鸟瞰诸般景观,实在是建筑何园的匠师们的高超之处

二、扬州园林模式语言

扬州园林相对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其他园林而言,具有独特的模式语言

复道回廊

扬州古典园林的建筑物,除去山石水池,主要有厅堂、楼阁、轩馆、亭榭、斋室、房廊等。

复道回廊是扬州园林的一大特色。以何园为代表。而鲜为人知的是扬州个园的抱山楼早年也是通过回廊同冬景部分连为一体的。复道回廊为人提供了观赏园林的多重视角。这与苏州园林以平视为主的赏园方式是有所区别的。

从俯瞰观赏的角度出发

多视角的的观赏角度,有助于我们理解造园者的独具匠心。

如:前文述及过的地面铺装图案含蓄的形式美、水中亭台的尺度、屋顶造型和山墙面的精美砖雕等等。

弱化建筑物体量

扬州园林二层建筑和复道回廊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园林的自然美和雅致美,增添了人工的痕迹。但造园匠师的高超技巧,使得扬州园林仍然保持了清新雅致的秀美的南方风格,并得以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

如:通过回廊的回转曲折、高低错落,强化其轻盈的充满亲和力的形象。

何园中心环水池部分的复道回廊就是典型的一例。

又如:避免大体量建筑形态的过多变化以至喧宾夺主。如个园抱山楼。虽然体量横跨整个园林,却将首尾隐于夏山秋山之中。整体造型看似简淡,却将其他亭台衬得小巧可人。自身全貌,却很少进入游人视线。

这一手法,与同济大学南北楼何其相似。而王澍的文正图书馆,更是直接来源于江南园林这种“大象无形”的处理手法。

高耸的围墙

是扬州园林空间的一大特征。清代扬州盐商追求住宅的宽敞气派加之不愿露富的矛盾心理,造就了这一独特现象。让人想起徽商在家乡的毫宅或者晋商们的大宅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扬州民居清石乱砖墙的砌法,使得原本压抑的空间增加了一层尺度的层次。而手工的痕迹,更给人亲切之感。这一点,与密斯早年推崇砖墙的理由完全相同。试想,如果墙体换以苏州园林的粉白墙,将会何等压抑。

三、扬州园林风格的成因

根据文献资料试列苏州扬州两地园林发展时间表

南宋苏州网师园始建。

明朝苏州拙政园始建。扬州何园片石山房始建。个园寿芝园始建。

康熙扬州西北郊保障河(瘦西湖)沿岸园林逐渐出现

乾隆扬州园林进入黄金时代。城市山林、西北郊保障河一带别墅园林兴盛。宋宗元重修网师园。

嘉庆扬州湖上园林趋于衰落。扬州大盐商黄应泰建个园。瘦西湖萧条。苏州建留园,时称寒碧山庄。

道光扬州湖上园林一蹶不振无复旧观,城市山林有所发展。

同治扬州园林出现回光返照迹象。建寄啸山庄。

光绪何芷忉重修何园。小归大官僚两广总督周馥所有。大官僚盛康修苏州留园。

苏州作为江南重镇,园林风格长期受到吴越民风的滋养,尤其在康乾以后江南园林得到较长时间的长足发展以至成熟。反观扬州扬州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命运起伏与国家漕运紧密相联,故发展轨迹起伏较大。因此扬州园林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扬州园林从晚清开始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趋向于实用性和西洋元素的运用,此时其模式语言主要来源于全国尤其是皖南或江西、两湖富商的审美趣味和建筑风格。此前扬州园林模式语言则主要来源于其作为吴头楚尾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民风。这种相对的硬朗和雄健,多少也受了皇家园林、扬州八怪画风的影响(甚至汉唐雄健风格的潜移默化?)。

不幸的是这种风格没有能够获得足够长的时间和稳定的环境发展成熟。但扬州园林对新鲜事物的不断吸纳和实用性、解决近代或西洋风格与中国传统审美习惯矛盾的一些手法,是我们在全面认识江南园林时应当引起注意的。

篇7

摘要:《自然保护概论》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方法与建议,为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老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保护概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2-02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保护概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地球各圈层生物与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保护自然环境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作榛肪晨蒲А⒒肪彻こ套ㄒ档谋匦蘅纬蹋对丰富学生的基础生态学知识意义重大,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关注环境领域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理解与掌握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自觉主动地把“自然保护概论”的课程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增强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宏观管理意识。

二、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与现状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环节存在一些弊端,如下:

1.教材选取未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及查阅的课程相关教材发现,相关教材偏少,知识内容略显陈旧。大部分教材主要侧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际自然保护事业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很适合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学生,而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能会觉得以上内容跟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课程内容与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重复。本校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还有《环境科学导论》和《环境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上述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与《自然保护概论》有较大的重复度。例如,《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包括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教学内容;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自然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均有涉及。这必然引起知识点重复教学,导致学生的惰性心理。

3.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目前,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并未开设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等专题,如果能够在理论授课结束后开展相关专题的野外实践,必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根据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及环境科学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针对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1.明确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结合环境专业的特色,在遵循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重点阐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如: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石油污染、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每个专题授课2-4个学时。通过对相关环境问题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明确人的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口意识、消费意识和文化意识,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2.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由于自然保护概论的教材主要倾向于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基本原理与知识,因此不能过多地依赖教材,需要补充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授课老师查阅学科相关的资料,掌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并整合,在理论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在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可结合气候监测数据和古书记载,阐释近年来频发的洪水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与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可适当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非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NIPCC)两派学者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模拟的可靠性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温上升的贡献性大小问题的争论。

3.采用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鉴于“自然保护概论”的学科交叉性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专题多且相互独立等特征,可构建“选题-导学-自学-小组讨论-演讲-反馈”的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图1)。授课教师在导学前应高度重视“选题”过程,增加案例切入式选题方式,将小组讨论和自学过程安排在课堂外,灵活安排学生的讨论形式与内容,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环境的创造者和合作的协调者的角色。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又与课程的考核方式密不可分。授课教师应当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对于某个问题提出与已有观点相悖的观点,敢于提出并能用已有的资料去证明的行为就应该鼓励。并通过采用案例、专题等形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授课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钻研。对于出勤率高、课堂表现积极、作业按时完成的同学应该得到更高的平时成绩分数。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授课教授可采取课程论文的期末考核方式。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课程论文,每个人分别查阅资料撰写,完成自己的部分,最后综合成稿,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贡献给出成绩。

四、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及相关经费投入。为加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建议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可开设一个周,重点考察典型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生态系统等地形或生态系统。同时,为保障基本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主要为野外实习经费。给野外实践教学以经常性投入,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2.选择多方式实践教学途径。为克服实习经费短缺带来的限制,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保护概论的实践教学可打破原来的统一组织安排的模式,采取多方向、多课题、多时段、多地点进行。首先,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框架列出几个大的方向,如参观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等,由学生选题。或者由学生自主拟定方向,呈报授课教师审查和批准。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

实习场所也可以安排在学生家乡周边、课余活动场所、郊游场所或其他课程实习场所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教学实习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距学期末有1-2个月的时间,学生还可以结合所选实习地点的情况,利用周末或假期,在完成其他活动的同时关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完成实习。

总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过程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增加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专业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篇8

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上网,多次被评为国家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的环境期刊。从2001年以来,《环境》杂志连续编辑出版论文增刊,所刊登的论文均通过了省环保厅职称评审委员会有关专家审稿,得到了各级各类职称评审机构的充分认可,深受广大读者、作者和各界专业人士的好评。

为发展环境科学、探讨环境理论、促进环保工作,结合广东省人事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刊物等级划分规定的通知》(粤人发〔2005〕300号)文件的要求,满足一些因在内部刊物刊登的、现被视为无效论文作者的要求。本刊拟于2014年7月编辑出版论文增刊,即日起向社会公开征稿。现将征稿事项函告如下:

一、征稿范围: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论文。

二、征稿对象:广大的环境保护工作者、环境科研人员、环境监测监察人员、环境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环保管理人员、创建绿色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以及环境科学爱好者;其他社会各界需要的人士。

三、稿件要求:观点明确,内容严谨,格式规范。严禁剽窃、抄袭,所有来稿,文责自负。

需要者,请速与本刊联系。本刊将根据论文质量和来稿时间择优刊登,收满即止。截稿日期为2014年6月25日,请大家务必遵守时间安排,过期不再收取任何稿件。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发往本刊编辑部(邮件名请注明“论文增刊”),并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地址和联系电话。

《环境》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167/X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7-0300

联系人:丁小姐 、沈先生

电 话:(020)85516961、(020)85513915

传 真:(020)85516961

地 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35号环保大厦16楼

篇9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术期刊;研究内容;词频分析;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6707

环境经济学是伴随着人类活动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环境经济学被介绍到中国。1978年中国制定了《环境经济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讨论会,决定将“环境经济”列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中的第一项主题。同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成立,由此推动了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这表明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环境经济学已成为一门瞩目的独立学科。环境经济学虽然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学科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环境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十多年来,环境经济研究在中国发展快速,不但表现在环境经济理论和框架体系不断充实完善,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的环境经济领域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学者们翻译、撰写了环境经济方面的教材和专著,还发表许多研究环境经济的论文,开展了环境经济各领域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环境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1]。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提高和完善。基于此对2005~2014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以下简称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篇名包含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这个角度研究近十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动态和发展路径。

一、近十年环境经济研究

数据样本统计(一)“环境经济”期刊论文篇数统计

从中国知网中检索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剔除重复及不符合主题的论文,共有462篇,其中核心期刊本文核心期刊指中国知网上所检索的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0篇,其他期刊论文262篇。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从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中国知网全部期刊论文这一角度来研究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但环境经济研究成果的体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中国知网检索数据库收录文献中除了期刊论文,还有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和其他形式的研究论文,在2005~2014年间,这些论文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共计338篇。

此外,统计分析2005~2014年这十年的文献,是为了了解在新阶段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进路。而在1978~2004年的27年间,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发展等重要阶段。在这27年间收录在中国知网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论文和其他形式论文共456篇,其中期刊论文有406篇。

(二)基于期刊的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为了能较好地表征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研究的客观水平,本研究的检索统计工作不仅关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更关注期刊论文的质量变化。核心期刊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较高水平,故本研究的重点在核心期刊论文。据上文可知,本研究全部实际有效样本为46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的实际有效样本为200篇。

在相关论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引证分析、数据分析和词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近十年来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重点对论文期刊类型、主要议题、作者人数等方面进行数量分析。同时分析文献的被引次数,以衡量期刊论文的影响力。

(三)数据样本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只是从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期刊论文这个角度来分析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数据样本必然存在局限性。由于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的广泛性,涉及环境经济的具体研究对象很多,仅就期刊论文来说,属于环境经济范畴的论文众多。篇名属于环境经济领域范畴的其他关键词的论文有至少十多种,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GDP”、“ EKC”、“环境绩效”、“环境损失(损害)”、“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性”、“排污权”和“环境税”等,见表2所示。据《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统计显示:1980~2008年这29年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章共有10 618篇。本研究检索统计了2005~2014年环境经济研究领域核心期刊论文,属于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共有10 506篇。由此可见,近十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数量比过去有大幅增加。

由此分析,2005~2014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核心期刊论文大约占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范畴的核心期刊论文的1/50~1/60,也就是说大多数有关环境经济的研究论文在其篇名中并没有直接使用“环境经济”。故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并未包含环境经济研究的所有领域,但本研究的贡献也正是对以“环境经济”为篇名的论文的深度分析,以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略见环境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全貌。

二、数据样本论文分析

(一)研究阶段分析

通过对全部462篇数据样本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2005~2008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逐年递增,到2008年达到峰值,2009~2011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略有下降,2012~2014年数据样本期刊论文稳定在40篇左右。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近十年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从数量上看为稳定发展的阶段,从质量上看为深入扩展研究的阶段。

进入21世纪,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并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环境经济学研究将重点关注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环境价值核算体系、环境经济分析方法体系、环境经济评价体系、环境保护经济手段体系、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环境投融资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体系等[1819]。

四、结语根据本文数据样本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近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些特点。第一,从数量上看,年核心期刊发表篇数变化不大,但论文的深度有所扩展,涉及的领域更广,所使用的分析手段也更多,近十年环境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比以前的有大幅增加。第二,在影响力方面,发表于理工类核心期刊上的环境经济类论文的影响力更大;另外,采用数量分析、科学实验以及工程实践的论文影响力也较大。这说明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种趋势是朝着定量分析、技术支撑的方向发展。第三,在研究内容上,依据词频分析结果,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有所扩展,研究深度有所加强,但较多的研究还是探索性的,结论是建议性的,其实践意义、应用意义和指导意义还不够强。

参考文献:

[1]沈满洪,葛察忠,董战峰,等.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3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邱威,张建华,刘念.含大型风电场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与解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9):816.

[3]李国柱,牛叔文,杨振,等.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1):1524.

[4]李刚,张彦伟,孙丰云.中国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3944.

[5]张音波,陈新庚,彭晓春,等.广东省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5):10211031.

[6]郭长雷,王丽婧,梅凤乔,等.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29(7):9799.

[7]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07(3):4043.

[8]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政策[J].求是,2007(20):5860.

[9]段晓峰,许学工.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4555.

[10]陈耀龙,程文涛,陈小兵.高级住宅小区生态设计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7):9799.

[11]刘向华,马忠玉,刘子刚.意愿调查法在环境经济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5(4):3638.

[12]傅京燕.OECD国家环境经济手段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未来与发展,2005(3):4345.

[13]谭灵芝,鲁明中,陈殷源.我国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81186.

[14]蔡秀云.三种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势比较分析[J].中国税务,2009(12):2223.

[15]刘彩利,王京芳,薛斌.环境经济手段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驱动机制[J].软科学,2005,19(5):2729,38.

[16]李小蓿李汉平.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271335.

[17]陆菁.贸易与环境经济分析的实证研究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6(2):203209.

[18]董小林.环境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9]董小林.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economy

research in the last decadeDONG Xiaolin1,2, XUE Wenjie1,2, SONG Cheng1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

篇10

关键词:交通,环境保护措施

 

一、前言

回顾我国“十五”交通发展,我国交通事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社会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1957亿元,年均增长18.7%,超过建国以来51年完成投资的总和,是“九五”期间完成投资的1.92倍,其中公路建设完成了19505亿元,使高速公路的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1万公里,“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全部建成;新建农村等级客运站3232个,停靠站点10.2个,新增农村客车1.23万辆,乡镇客车通达率98%,建制村通车率81%。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字,截至2005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16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1852万辆,占总量的58.6%。私人汽车中,载货汽车452万辆,载客汽车1384万辆。博士论文,环境保护措施。

二、交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具体表现在:

1、交通建设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1)、地形地貌的变化,导致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

高速公路的路线一般较长,与地方的道路和管渠等交叉在一起,由于高速公路的运营是处于一个全封闭状态下的,因此高速公路的标高或高于原地面或低于原地面,致使大量的开挖或回填不同程度地对周围的地形地貌产生破坏,相应的破坏了土体原有的自然结构和水循环路径,改变了沿线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了其生长、活动的规律,可能会导致某些生物或植物的生存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循环系统。

(2)、植被的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因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开大挖,破坏了原地表植被,导致了土表裸露、土质松软,增加了水土冲刷量,造成河流、沟渠淤积、积水淹漫农田等水土流失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3)、水资源的污染,导致水中生物的大量死亡

沿河公路的修建过程中,部分单位的环保意识差,将钻孔桩用泥浆直接排放到河水中,导致河道淤塞,影响船只正常通行;同时由于泥浆中添加了Na2CO3(俗称碱粉或纯碱)、NaOH(氢氧化钠)等化学材料,对河水的水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水中生物的大量死亡。

2、交通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1)、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开动时会产生废气和固体微粒。废气中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化物、甲烷、乙烯、醛和铅颗粒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 渗透到水、土壤中, 并逐渐积累, 会对沿线的人类和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使其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 甚至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 这种污染的程度随着公路运营时间的增长及交通量的增加而不断加重。

(2)、汽车所产生的噪音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影响

公路运营过程中,汽车车体振动、发动机运转、轮胎与路面摩擦、鸣喇叭以及公路沿线提供各种服务设施、设备均会产生噪声, 在公路沿线形成一条噪声带, 这些噪声对附近的人群产生心理(失眠等) 和生理(血管收缩、听力受损等) 上的影响,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尤其对公路两侧人口密度较大的敏感区域(学校、住宅区、商业区、医院等) 干扰较为突出,而野外区域的干扰则较小。

(3)、汽车产生的油污染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滴、漏油和车辆在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污油都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渗入土壤中从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4)、汽车在夜间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光污染

光污染是一类特殊形式的污染,它包括可见光、激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造成的污染。可见光污染比较多见的是眩光。例如每当夜晚在马路边散步时,迎面而来的机动车前照明灯把行人晃得眼都睁不开,这就是一种光污染,叫做眩光。博士论文,环境保护措施。

三、保护措施

1、全球环保措施的发展

由于在前期的人类活动中,人们只是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现在大自然已经开始了“回报”人类了。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臭氧层空洞、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和各地酸雨现象等的频频发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工作,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口号。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Development) 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①发展援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增大经济援助的力度,其援助比例达到其国家生产总值的0.7% ;② 环境保护:工业化国家应当恪守“京都议定书”官员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规定,保护地球环境,防止全球继续变暖;③ 清洁水源:节约用水,并到2015年实现一半以上缺乏清洁饮用水源的人口提供洁净饮用水;④ 能源开发: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及电能的提高,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⑤绿色贸易:促进世界生产及贸易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我国交通环保措施

我国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并针对交通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交通行业由能源消耗型的行业向节约型行业转变的口号。在资源、能源和资金约束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节约土地,节能降耗,以保证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节约土地就是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从严把关,尽量利用荒地和废弃耕地。节能降耗就是要努力降低交通建设、运输管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发展循环交通经济,推进节约型行业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博士论文,环境保护措施。博士论文,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必然会造成对环境的影响,要全然避免和杜绝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指引下,合理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尽量予以控制,使这种危害降低到最小。

(1) 做好路网的合理规划

我们在确定路网规划时,要从全局出发,树立公路建设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系统观念,必须考虑将拟建设公路占用农田数量减少到最少,将公路对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及国家自然保护区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要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为以后阶段的公路环保设计提供依据。

(2) 进行公路建设项目预可、工可的环境评价

在路网规划或线位选定后,都应按照交通部1996年颁布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规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超过规范和相关规定的方案要坚决摒弃。

(3)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宣传工作,同时制定严格的环保控制方法

通过宣传,使得环保观念深入到每个单位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人人为环保”的态势;同时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对于不按照环保办法执行,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单位予以重罚。

(4) 采用各种手段,减小噪音污染

研究表明:交通状况,音源、声音传播与噪声量密切相关。因此,防治噪声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强交通管理, 上路前进行车辆噪声监测, 管制重车百分比,交通量及行车速度;二是调整纵坡,减少纵坡过大可能导致汽车爬坡时增加的噪声量;三是改进路面结构类型,改善面层混合料成分,适度修正横向刮纹间距或改作纵向拖纹处理,以谋求降低交通噪声;四是尽可能采用降噪效果好的路堑型式,尤其是路线通过敏感区时;五是适当设置遮蔽物,可在公路两侧设置隔声林带、隔音墙、隔音堤等,以降低噪声位准;六是实施减少噪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改善车辆本身构造。

(4)汽车排放污染的防治

汽车排放的废气与固体微粒对大气的污染最为严重,这些污染会引起金属腐蚀,对建筑物和雕塑品造成破坏,抑制动植物生长,给经济、文化领域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汽车排放标准,机动车上路前需进行尾气检测;完善汽车的自身结构,改进发动机,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明使用电动车、太阳能汽车和其它不污染环境的新型能源车;采用现代燃料,优先使用无铅汽油,增加以液化石油气或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气瓶车,推广气体燃料,使用符合规定的剂和燃油添加剂;研制和推广废气减毒装置,完善汽车保养和修理制度,推广节油装置。通过以上的措施,可将汽车排放物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的程度。博士论文,环境保护措施。

四 结语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博士论文,环境保护措施。因此我们在发展交通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位置和处境、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综合国力的的增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全文新华社2003.7.25

2、高艳龙,张榕情如何建设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公路2003,24

3、廖新辉张阳浅谈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广西交通科技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