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基础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20:3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二语文基础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二语文基础总结

篇1

本学期,我们高二语文备课组依旧是19位成员,老中青结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师,这为备课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故本学期本备课组的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工作顺利,现将本期所做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教材,狠抓常规,突破课堂,寻求教学的高效

据此,落实了以下工作:

1.狠抓常规:(1)学生方面: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堂笔记、作业完成、课外积累以及课外练笔等一系列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要求及落实措施;(2)教师方面:预习的设计、教案设计、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以及听课学习等方面,都按教导处及教处要求认真落实。

此外,加强了集体备课的力度,形成备课组教学自控机制。

(1)每周四集体备课固定时间,定人定课交流备课设想。

(2)组内经常轮流听课、评课,做到目标明确,研讨有效。

(3)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

2.突破课堂:(1)精心设计、科学实施高二下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结合短篇小说教材,在四月份有效迅速提前开展了一轮复习,为高三提前铺路。(2)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继续发扬学校提出的全人教育。

二、夯实基础,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

1.夯实基础,配合本学期的先秦诸子和经典文化研读两本教材,强化古诗文和文言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具有进一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为高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写作上着重培养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和初步的文学创作能力,大家在落实常规的同时,积极在教学研究上进行探讨,设法增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再以写促读,以读促写,从阅读与写作两大块来改进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以求学生在进入高三前,建立一定的读写基础,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就阅读与写作的知识与策略而言,具体的教学方案如:

每周的时评热点编写成文作为学生写作材料的储备。两周一次的随笔有主题,有重点,有批改。每节课的课前演讲内容丰富多样。定期进行“学习写作”策略教学的讨论,围绕具体的作文篇目,大家共同商榷怎样的写作思维教学最为有效。

篇2

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高二语文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1语文要背诵的东西很多,同时需要教师拥有很高的文学涵养,这样进行教学的时候才会更加生动,在高考中,语文占的分数很高,所以学生要想顺利通过高考,必须学好语文,这也让老师有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我制定了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新课程理念以及学校的发展需求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苦练教学内功,优化教学手段,索求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进步。

二、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层面,高一(9)班总体基础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并且书写潦草,错字较多。

高一(1)班基础薄弱,且学习习惯有待改善。

2.语文积累层面,两个班阅读面都较狭小,阅读量少,只有少数学生有阅读名著的习惯。

3.语文思想层面,除少数学生对语文有较大兴趣之外,两个班的学生对语文尚未形成积极的认识,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也够高。

4.语文素养层面,除少数同学外,基本上只是为学语文而学语文,未想过语文与素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所学,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2.从高考层面吸引学生对语文的重视,掌握学语文的方法,激发学好语文的愿望。

3.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角度,激发学生加强对语文的认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提升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及热爱。

4.引导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5.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教材的学习为主线,适当扩大学习面,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积累,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认识。

2.精心设计教学,落实课前预习,精心设计课后巩固作业,做到精要简略,思路清晰,要点齐全,重难点突出。

3.适当开展课堂活动,在学生的说、读、写等能力上下足功夫,突出点,带出面,从而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

4.树立读书的榜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并通过推荐书籍、组织读书活动的方式,让阅读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科研工作

1.确定本学期教科研的方向和目标。

2.确立一个小专题进行研究。

3.按科研部安排,积极组织或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1)班、高一(8)班两个班的语文任课教师。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从上课状态来说,理科1班男生多,课堂气氛较好,但大部分学生并未真正跟着老师的学习步伐。文科8班课堂气氛较差,学生思维不活跃,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习惯仍未完全养成,有些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仍不会或不愿预习,课堂上听、记不能协调,不会主动记笔记;大多数学生虽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另外,较少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全盘接受教师灌输的观念上,在认识和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三、必修四

必修三和必修四兼顾了文体和人为。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必修三分别是:小说、唐诗、古代议论文、说明文,形象性、思辨性和应用性兼顾。必修四分别是戏曲、宋词、杂文、古代人物传记。小说和戏曲单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感悟中外名家的精妙之处,还要让学生把握这类文体额三要素——人物、情节、坏境,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唐诗和宋词要求学生除了要加强背诵,更要学会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古代一文论和杂文结合本学期的作文训练——议论文,应用文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人物传记单元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句式。

另外,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自读的指导和平时的积累。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

三、教学措施

1、重视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从周末的“七行本”作业中让学生积累议论文的论据素材。

2.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同时加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结合,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语言学习的成效主要还是从能否准确、流畅地运用母语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观点。

3.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4.转变作业检查和辅导的重点,周末主要以积累作业为主,每周一检查并评价。

平时兼以练笔和背诵默写为主。平时的练习册的作业以简单的预习和课内的加强和巩固为主,课外阅读和语言表达的拓展题主要在晚自习完成并当堂讲解,提高作业的质量。

5.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运用多媒体、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阅读自学、积累的好习惯。

6.每周坚持给学生印发一些与本周教学紧密相联的课外拓展资料。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3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还是担任高一(2)、(4)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决定做好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做好课后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记错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博览群书,多看相关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4一、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

遵循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高举新课改理论旗帜,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进行语文教育与教学的改革。语文教师应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充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三维目标,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学设想与教材处理:

本学期要完成“必修三”与“必修四”的讲授,“阅读鉴赏部分共计27篇课文。约70课时完成。“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约10课时完成。本期学习时间约为18周,教学任务应完成必修3与必修4两本教材。新编语文教材与传统语文教材有所不同,它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着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对必修三与必修四的教材处理是:

1、“阅读鉴赏”单元与“表达交流”单元教学、及作文教学相辅相成。

“阅读鉴赏”的每一个单元大约为两周完成,每教授完一个单元以后,按教材编排顺序讲解“表达交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教学主要依据“表达交流”知识点地排序来进行。本期大作文要求写六篇,小作文四篇,每两周一次大作文,四周一次小作文,都要求课堂完成任务。本期作文文体训练主要是针对议论文,每篇大作文与小作文都要配备老师讲授和指导资料,每篇作文都要求有学生习作范文及不合要求的病文,作文范文要起到示范作用,对病文要求进行修改。每次大作文完成应花至少四课时进行,总计作文课时为12课时。作文主要针对议论文形式进行训练。同时每两周依据“阅读交流”每个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自然。

2、“阅读鉴赏”单元教学与“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单元教学交叉进行。

为了避免教学的单一性,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每上完一个阅读单元后就进行“梳理探究”或“名著导读”单元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教材而不断地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

3、“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

“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部分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辐射开来,扩充教学内容及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梳理探究”部分,就会依据教材,教师与学生一起搜集编写知识资料,依据教材进行整体上的分析和探究,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文字材料,统一印刷,让学生课外进行阅读与背诵。如名著导读中的《红楼梦》《高老头》这些文学名著,主要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统一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料,并写出影评,基本上不占用课堂时间。

4、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5、以单元小测验形式检验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

新课改并不是就不考学生了,依然要用检测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解,书本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水平与能力的高低。所以,一个单元结束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测验,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6、因“校”制宜,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高老头》《威尼期商人》《水浒传》《谈美》等中外名著及美学论著。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仍带高一3、4两个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都能按要求学习,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作业也较认真。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仍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缺少主动性。当然,这与班主任的指导思想有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期末考试,两班与级均分差两分多,高分学生略显不足,主要是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力求合格率达、优秀率、提高率都有明显提高。努力拓宽语文知识面,扎实深化语基底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一手较好的钢笔字;写好议论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材分析

必修3

1、阅读与鉴赏: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

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感受与共鸣,质疑解难,启迪与想象。

2、表达与交流

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安排的专题分别是: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3、口语交际:讨论

4、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5、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

必修4

1、阅读与鉴赏: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

2、表达与交流: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

安排的专题分别是: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学习辩证分析。

3、口语交际:辩论

4、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5、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朱光潜的谈美。

五、具体实施

1、狠抓背诵默写和基础训练,注重课内外结合,立足训练提高,面向高考,以练为主,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2、认真抓好课前三分钟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3、狠抓背诵默写,实行在规定时间内人人过关的方法,务求背诵默写无缺漏。

4、狠抓课堂纪律,提高上课质量。

5、努力钻研教材和专业知识,认真备课,讲求上课质量,务求不虚掷课内时光。

6、注重语基的训练与指导,重视语法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的语文层次。

7、注重课外知识的讲座,合理运用“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把触角伸向课外。

8、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协同;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224

1“协同”的定义

Pickering和Garrod认为在对话过程中,说话的一方对另外一方所处的情境,包括时空、说话意图、上下文、前因后果、对方何许人也等,会形成一个动态的概念或情境模式(Zwan和Radvansky,1998)。对话双方相互协调,交互启发,默契配合,自动对焦,无意识地不断构建相互趋同的情境模式,在心理上达成“共识”(Common Ground),使输入与产出匹配,产出与理解一致,先前说过的话制约后续的话;一方的情境表征被激活后,反过来激活另一方的对应表征,从而使说话者相互理解话语意思,顺利进行交流。“这种说话者因互动而产生的大脑认知状态的契合就是协同。”(王初明,2010:297)互动协同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对话者在对话过程中协同彼此的语言表征,协同是顺利交流的基础,顺利的交流与谈话者之间的相似表征发展相伴随行。协同理论认为,协同的过程主要是自动的,对与自己对话者的显性模仿是次要的,协同得越好,交流就越成功(Pickering和Garrod,2006)。

2关于f同理论的研究分类

21英语写作教学

王敏和王初明(2012)最先开始了对协同在二语写作领域的研究。他们根据互动协同模型,通过续写任务的两个实验证实了协同效应适用于二语写作,对二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具有启发意义;袁丹纯(2013)对读后续写进行了后续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二语写作中协同效应的潜在因素;肖婷(2013)采用读后续写的研究手段来观察受试的写作表现,研究表明,协同能促进二语写作的准确性。杨媚(2015)通过借鉴王敏和王初明的研究方法,扩大了研究范围,印证了协同效应在二语写作产出中的存在。

22英语口语教学

王初明(2013)认为口语课堂适合研究互动协同,因为它充满对话、交互频繁,是观察研究互动协同最合适的场所;周丹丹和黄丹凤(2013)通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表达异议的方式以及英语水平对其的影响,考察对话中协同原则的使用。结果发现,口语水平不同的学习者对异议表达方式的选择表现出不同趋势。高水平者的表达方式更具多样性,也更能注意避免冲突发生;杨少娟(2015)基于英语专业口语课堂师生会话语料以及课后对师生进行的访谈结果,运用互动协同理论模式,揭示在外语学习语境中互动协同的特点和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发展所起的作用。

23其他英语教学分类

除英语写作、口语教学外,协同在英语教学中还涉及英语听力、语音、阅读等,但研究甚少。罗娟(2014)发现通过基于协同理论的听力策略教学对学生的听力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吴蝶(2014)在互动协同的视角下,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了课堂对话教学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发现对话教学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孙琰和王黎英(2012)以互动协同理论为依据,通过实证性研究,探索语音基础对学习者高职阶段英语学习的影响,以及语音在专业词汇识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4非实证研究

关于协同理论的非实证研究几乎都是关于外语教学改革的。王初明(2010)探讨了互动协同研究在认识外语学习、改进外语教学中的新视角;张杰和张亚红(2012)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互动协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强调要重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关系。许艾明(2014)结合综合英语课型的特点,提出协同互动的教学模式,为提高综合英语学习效率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赵保成(2015)在互动协同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建立一种英语口语自主性练习模式;李清华和宾科(2016)提出了“互动协同的读写教学模式”,把“综合英语”“泛读”“基础英语写作”和“语法”四门课整合为“基础英语读写”课,突出读写结合,加强读写互动协同,全面提高读写课的效率。近年来关于协同在英语教学中的非实证研究呈递减趋势,而目前的热门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这也许是非实证研究越来越少的因素之一。另外,非实证研究也需要实证数据的支持。因此,有些学者如王初明等的文章探讨了协同在外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3结论

目前,有关协同理论在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基于实证的居多,且研究内容也由最初的写作发展到听力、阅读和口语等,向多样化趋势发展,这表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实证研究依然是协同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式,而且对于研究生来说,也较容易操作。但目前的研究范围还是有些狭隘,发展不平衡,除了英语写作与口语教学外,其他研究方向极少。因此,今后的研究还可以尝试研究协同理论在专业技能教学方面的应用,如口译、演讲、辩论等,积极开展更全面、细化、多样的协同英语教学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Pickering M J,S GarrodToward a Mechanistic Psychology of Dialogue[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04,27(2):169-226

[2]Savage C,E Lieven,A Theakston,M TomaselloStructural Priming as Implicit Learning in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Persistence of Lexical and Structural Priming in Four-year-old[J].Languag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2006,2(1):27-49

[3]Zwan R A,G A RadvanskySituation Models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3(2):162-185

[4]蠲牟煌英语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产出中的协同效应[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5]袁丹纯从协同角度探讨写作指令对二语写作的影响[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6]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

[7]王敏,王初明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J].现代外语,2014(4)

[8]杨少娟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互动与协同研究[J].高教探索,2016(7)

[9]李清华,宾科互动协同的读写教学模式[J].当代外语研究,2016(4)

[10]赵保成互动协同理论观照下的英语口语自主练习[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2(2)

[11]吴蝶互动协同视角下课堂对话教学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探索[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2]孙琰,王黎英互动协同视域下高职院校英语语音教学探微[J].海外英语,2012(10)

[13]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14]周丹丹,黄丹凤基于协同原则的异议表达方式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

[15]杨少娟口语教学会话中的互动协同研究[J].外国语文,2015(3)

[16]肖婷协同对提高二语写作准确性的影响[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17]许艾明协同互动在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

篇4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有意识的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反思,小到一节课,大到一个学期;近到上一节课说错的一句话,远到一种教学思想的深层次思考。虽然它们都还很肤浅,但我相信“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赵诣、王一凡、王洁成、王通等几名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进步。

三、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高一年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课堂上的合作探究,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学生之间互听互评,共同积累,共同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并且,通过评奖活动,选出了口才最好的学生,如郭奕江、申梦雪的、董阳等。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忽视,那就是“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再次,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最后,让学生进行摘记,并对学生的手抄本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写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语文教学中,除了“说”和“读”很重要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即学完一个单元,学会自己归纳,学懂了一些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经常温习功课,以后的学习才会觉得较轻松。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通过近两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饱尝了其中的艰辛与甘甜。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我们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难题。

(一)对课标的困惑

我们需要不用解读的课程标准。现在的课程标准有那么多解读的书本、文章多如牛毛。我想原因无非有二,要么是课程标准太难,太深奥,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也知道一般老师是读不懂的;要么是对一线教师的不相信,课程标准制定者害怕一线教师读不懂;

我认为课程标准应该通俗、详细,一看就懂,如此教师才能用好;应该把解读融入课程标准之中,这样才能做到专家研究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紧密结合。

(二)对课堂的困惑

我们需要不是表演的课。现在有的课放得很开,但收不拢,学生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离题越来越远;有的课,学生活动的样式很多,唯独读书不多,课堂上嘻嘻笑笑,气氛十分活跃。可仔细一想学生真正学到的语文知识可能很少。有的研究课,教学的着力点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深究,或是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或是思想内容的无限拔高。学生海阔天空,说短道长,甚至离开了书本去大谈从网上看到的新闻。不同的是,过去是教师主讲,学生旁听;现在是学生主讲(主要是尖子学生),教师插话补充。仿佛教学的重心已由教师转移给了学生,仿佛这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可是,读书的时间不多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样的课听多了,我们的老师都说我们现在不知道语文课怎样上了。

(三)对教材的困惑

1、对必修内容的困惑。

高二语文必修五和选修1 集中了高中阶段近80的古诗名篇、以及部分文言名篇,教学内容重,教学进度紧张。而且因为一味的赶进度,使得每堂语文课都上得满满的,而语文课所必需的一些课外趣味补充,因此都被忽略了,语文课索然无味。

篇5

上学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初中各年级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平均分都位于市所有参考学校首位,单科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大部分列市前二名,初二数学、初三英语、物理、政治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市第一名。高一、高二市统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平均分三项总排名均为市第6名(含市属三校),两个年级的总排名为市第5,单科合格、优秀率、平均分大部分列市前6、前8、前6名,高一英语、化学,高二数学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市第6名。校内统考科目成绩喜人。但有个别科目成绩不理想,在市或镇的排名靠后,个别老师的教学成绩与同级同科最好的相比,差距甚远。

二、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目标

1、完善、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初一1、2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初一3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四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线人数要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优生成才率要达到前八名。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

各科组、级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教学进度。

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高考、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主动权。

(1)高三级:尽可能把三轮复习的进度安排好,争取每次模拟考取得好的成绩。

(2)高二级:语文、数学、英语应至少超前二周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政治科要略有提前,物、化、历、生五科会考科目必须在第10周前结束新课。X科中的物、化力争把高三的内容讲完,政治历史争取把高三的部分内容讲完。

(3)高一级:地理科争取在第10周前结束新课,其他各科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应适当超前,为会考及市统考作好充分准备。

(4)初中部:初一、初二争取提前二周结束新课,初三力争在第6周前结束新课,为升中考复习提供足够时间。

3、抓好时间协调。本学期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和学科特点,把白天和晚上的自习课分到各科,以协调各科的教学工作。各科任教师要视当天教学内容和自习安排情况,合理调整好作业量,并教育学生利用好自习时间。

4、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好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5、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6、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7、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举办一次学生作业展览和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8、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除必须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之外,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9、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编好练习题、参加青优课评选。在形容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

的 期的教学工作检查将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运用情况。

10、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1、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2、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举行1~2次学科竞赛,继续开展上学期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激发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3、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五、行事历

周次 日 期 工作内容

1、 2月3日~10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

2、 11日~17日 制定各类计划

3、 18日~24日 学生作业展览;教师计算机培训

4、 25日~3月3日 高考综合科全市统一测试

5、 3月4日~10日 学风建设经验交流

6、 11日~17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

7、 18日~24日 教学常规检查

8、 25日~31日 全市高考模拟考,教研工作检查

9、 4月1日~7日 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

10、 8日~14日 目标分层教学青优课评选

11、15日~21日 教研工作阶段性总结

12、 22日~28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高考广州一模

13、 29日~5月5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

14、 6日~12日 高考工作视导

15、 13日~19日 市高考工作视导 优秀论文评选

16、 20日~26日 教学常规检查

17、 27日~6月2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高考广州二模

18、 3日~9日 市高考工作视导,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

19、 10日~16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7日~23日 期末复习、初三升中考

篇6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抓好辅导的落实,举行1~2次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2、 9月9日——15日 毕业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市完中语.数.政.生.化科组 长会议;市语.数.政.生.化镇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市 政治课题组会;高中物理竞赛

3、 9月16日——22日 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完中物理科组长会;市各 科镇中心教研组长会;“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 发动工作

4、 9月23日——29日 班优秀作业展览;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组长会;市 数学课题实验评比;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会;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师化学实验能力竞赛;完中计算机 科组长会;九月份文明班评比;参加镇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

5、 9月30日——6日 国庆节

6、 10月7日——13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新教师工作座谈会;市高中艺 术教育研讨会;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7、 10月14日——20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初、高中美术公开课;高一地 理、物理研讨课;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政治高中课 题组实验研讨活动

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检查;市高中艺术课(音乐、美术)教学 调查;初中地理教学研讨;全国中学信息学奥赛; 高一化学研究课;初中化学公开课;粤(顺)港澳 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初、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 十月份文明班评比

9、 10月28日——11月3日 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高二历史研讨课;高三物 理复习研讨课;政治科高考辅导讲座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学法指导工作调查;市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省中青年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高三 政治复习研讨课;初中计算机研讨课

12、 11月18日——24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研讨会;初中物理公开课;文学创作大赛 总结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标分层教学优质课评选;市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 工作调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评比,班主任工作调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之星评选;市中小学音乐 说课比赛;初中史地生教学情况调查;市中学生即 席作文竞赛;中学数学课题实验视导

15、 12月9日——15日 优秀论文评选,市中学生物说课比赛;市初中化学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实验研讨会;政治课题组实验工 作调查;高考备考视导;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探索性学习情 况调查;市学科带头人、新秀、教学能手复评

17、 12月23日——29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数学 课题实验工作总结会;十二月份文明班评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市中小学各科论文评选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月13日——19日 新教师期末复习督导

篇7

在社会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它的存在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说来只有具备一定修养的人,才能发现美的存在,在工作中,灵活运用它,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是社会生活的二部分,美也贯穿其中,但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来说并非人人都能发现并灵活地运用它,若能发现并灵活地运用它,那我们的课堂就“活”了,教学也就成功了。

吕淑湘先生曾说“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机勃勃的”。我想,这“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就是对美的发现和运用,那么怎样发现并运用美呢?

首先要善于创造距离美。瑞士美学家布洛说“距离就是美”。这个距离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正如我们的前方站着一位漂亮的少女,若距离太大,不能让人充分调动各种感观,也就不能产生美;若距离太小,可能因发现她有某处伤疤或缺陷而抑制了美的产生。“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距离太小之故,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所以“清”是因距离适中,作为教学中的距离美,指的是师生间心理的最佳距离,这个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若太远,学生有陌生感,甚至有紧张感、恐惧感,老师在学生心中就成了可畏而不可敬的对象。若太近,学生会因知道你的方方面面而过于随便,这也就会使教学无法进行。距离应保持适中,所谓的“把学生当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就是最佳距离。所以初接任新班时,多与学生交谈,参与学生活动或组织学生活动,了解其兴趣爱好,并能让各自的爱好、特长得以表现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中学生,其身心的发育正处在向成人过度的阶段,他们既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又有怕在异性面前表现差劲而受嘲笑的顾虑。所以,把学生当朋友,必要时助他一臂之力,这就为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比如,我在教高二语文

其次,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形象美。这个形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部形象,包括言行举止、音容笑貌、衣着打扮;二是内在形象即扎实的基本功,包括普通话水平、板书水平、知识面、启发技巧等等。

形象美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得体的衣着、端庄的举止,威慑的气势是稳住课堂教学秩序的重要一环。若教师衣着花里胡哨,或过于暴露或浓妆艳抹,走进课堂,学生的反映将会如何?指指点点者有之,评头论足者有之,不屑一顾,鄙夷厌恶者有之,想入非非者亦有之。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再若,教师进入课堂,就精神不振或“温柔”有加而阳刚不足或哕哩哕嗦、“嗯”、“啊”点缀,当断不断,学生将会恹恹欲睡,如此这般,质量怎能保证,素质教育怎能体现?教师在黑板上大笔一挥,把“愤怒”写成“喷恕”,把“怀疑”写成“怀凝”,“三峡”写成“山峡”,“幽默”写成“幽墨”,“脉络”写成“脉落”,这种形象在学生心中是要打个大大折扣的,学生也就因此而当听不听,当学不学,教学怎能成功?

中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基本接近成人,他们会因教师形象的不美而厌学辍学,也会因教师美好的形象而勤奋好学。魏书生常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常常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教学获得了成功,这正是他内外形象美的具体表现。

能把抽象复杂的课文形象转化为直观的简单的图画形象,是树立形象美的切人点,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教《守财奴》时,把让葛朗台醉生梦死的钱设计成了一枚形象逼真的古铜钱。这种直观性的具有美感的实物一下吸引了学生,并由此引入对“情”、“法”的思考,在引导分析过后,又用对联的形式给予学生一个完美的总结,最后在扩展学生思维时,我又设计如下思考:葛朗台爱财如命,贪婪吝啬,人人唾之,但纵观其一生,他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于是学生十分活跃,踊跃回答:‘学习他的理财之道”、“学习他对事物的执着精神”,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较强的应变能力是树立内在形象美的关键。任何一堂语文课,教师准备得再充分,也还是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语文课堂上的意外情况一般有似下几种:一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预料到。比如我教《守财奴》时一学生提到“欧也妮怎能够与堂兄查理谈恋爱”?全场哗然,哗然者,一部分的心思想到了中学生敏感恋爱问题;另一部分则认为青年男女恋爱是正常现象,此问题提得太没水平。对此问题我能避而不答或搪塞了之吗?面对几十双眼睛,显然不能的。于是我从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兄妹”、“父女”、“母子”等等的婚恋讲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又引人《婚姻法》中有关近亲结婚的规定.学生终于明白了:中外的区别,文化背景的区别。我的解释虽有些牵强,但没有使课堂冷场或尴尬,反而全场暴响了热烈的掌声。二是学生启而不发,这是教师最头痛的事,这也是大多数教师普遍遇到的问题,为了保险,于是很多教师大讲而特讲,结果成了一言堂,教师的主导性完全没有体现。我认为,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师生间心理距离过大而产生紧张感、恐惧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启发性,过于笼统或唐突,即“问题”与学生的理解力问的距离过大,归根结底其原因应归结于教师,这教师没有深钻教材或没有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所致。三是学生不能按照教师的意愿完成任务,出现偏差。四是对提出不同观点的学生,教师要显出大家风范,要诚恳地对这种学生给予表扬,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应允许其观点存在,不能一棍子打死、给予否决。

篇8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2、 9月9日——15日 毕业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市完中语.数.政.生.化科组 长会议;市语.数.政.生.化镇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市 政治课题组会;高中物理竞赛 4、 9月23日——29日 班优秀作业展览;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组长会;市 数学课题实验评比;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会;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师化学实验能力竞赛;完中计算机 科组长会;九月份文明班评比;参加镇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

5、 9月30日——6日 国庆节

6、 10月7日——13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新教师工作座谈会;市高中艺 术教育研讨会;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检查;市高中艺术课(音乐、美术)教学 调查;初中地理教学研讨;全国中学信息学奥赛; 高一化学研究课;初中化学公开课;粤(顺)港澳 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初、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 十月份文明班评比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篇9

第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一,语文高效课堂的理论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狰指出高中语文教学: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这三点要求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的“育人功能”、鼓励个性发展以及实施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 关于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第一,它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第二,它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

2 关于“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应用能力就是要求高中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生活中不仅能准确领会他人的意思,而且能够恰当、简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应用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高中语文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体味到语言美、书写艺术美、作品中的形象美、情感美等等。要让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打好底子,提高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增强追求美的意识,提高发现美的能力,学会识别和抵制低劣丑恶的文化产品和现象,学习对美的表现和创造。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小养成探究意识,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我们的科技要发展,我们的国家要强盛,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当然,培养提高探究能力,也是人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高中生完全有可能而且也应当发展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文化,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文明人。要下功夫改变长期以来习惯了的单纯接受学习的方式,大力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增强探究兴趣,养成探究意识和习惯。探究性学习是开放性的,它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这种学习注重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且还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 关于“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

共同基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完成所规定的学习内容,都达到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多样选择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以及语文学习基础的差异提出来的,教学要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目标,为学生的多样发展创造条件。

二 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需求

1 教师的需求。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具体要求是:  ①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②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刊,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卡日长。

③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则,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 学生的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践者。学生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完成以下任务:

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一学期(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的学习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3 资源的需求。  最起码得有教室。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场所。还得配备阅览室、资料室,供学生探究时查找资料所用。

计算机是学生探究问题时所必须选择的先进工具,学校应建没计算机学习室。

根据学生选择的需要,学校还应该建设用于表演和实习的活动场所。

三 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语文高效课堂的理沦是划时代的,它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如果确实依据理论去操作,那么,新的课程改革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现实如何呢?现实的师资,现实的学校建没能够满足课改的需要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

1国家应该适当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2地方政府也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态势适当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以满足新课改的迫切需求。

3鼓励多方吸纳资金,满足教育的优先发展。

第二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

一语文高效课堂的形式探对

1 接受性学习。即学生完全听老师的讲解,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其日的只是为了考试。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这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

2 研究性学习。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布置研究专题,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研究々题。在确定研究专题的基础上,要提出研究的程序、形式和研究的目标,以引导学生进行顺利地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个人选择一个研究专题,也吖以三个五个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共

同研究一个专题。可以自己查找资料,也可以分工查找资料。可以到图书室阅览室,也可以到计算机室在网上查找资料。除此之外,研究性学习还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走进社区,走进人群,深入特定的环境,收集并整理第一手资料,为撰写研究报告准备条件。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唯一的。1提倡研究出成果。成果包括研究程序、形式和目的的制定,查找的各种资料,调查走访日记或调查报告,研究学习阶段性小结或研究成果报告等等。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展示,有的成果可以在橱窗板报上展示,有的开办研究专题墙报,有的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报道,有的可以刊登在校报校刊上,有的还可以利用研究成果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向报刊杂志投稿。2注重研究的过程。不管研究的成果如何,只要参与了研究的全过程,并且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认识,也应该给予认可,因为通过研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爿惯和提高学生健康的研究品质。3最近推行的xx省xx中学的课案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要分出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着几张课桌,进行学习。每小组负责一个由老师事先布置的研究题目进行讨论,然后由各小组的组长在班上交流汇报讨论结果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老师只是在一旁引导。这种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模式相比,只不过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锥形,或日一种简单尝试而已,它大量的工作隐藏在幕后老师的指点上,学生只是扮演了老师的台前替身。

二 语文高效课堂的内容需求

1 对老师的需求。是的,如前文所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就语文科而言,语文老师非是一个“杂家”是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的。你看,语文科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有五册,包含“阅读与鉴赏”(包括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表达与交流”(包括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试想,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对以上内容知之甚少或全然无知,那么他能够胜任这一学科的教学吗?

2 对学生的需求。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1积累・整合;2感受・鉴赏;3思考・领悟;4应用・拓展;5发现・创新。就某一节课而言,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初步的探求能力。面对教材,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有疑才有利于探究,无疑则不会有进步。高效课堂还需要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学会应用现有的工具进行探究;还要善于总结善于展示。要提倡探异求新,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要尊重他人的成果,更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谨、求实的学风。

3对条件的需求。

对条件的需求,主要指语文高效课堂提供给学生的探究条件。1要有一定的时间,以保证学生的探究和思考;2要有资料库(包括计算机室)供学生查找资料;3要有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活动场所,比如训论辩论场所,演讲竞赛场所,排练表演场所等等;4要为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进行社会调查提供多方保障;5要为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提供便利条件。

三如何处理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形式要求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固定的;没有哪一种形式可以作为样板供人们模仿。因为新课改是一场全新的变革,不是三年五年就结束得了的,各地也都是在摸索实验,所以,高效课堂的形式不可强制推行任何一种模式。只要我们的实验让学生学到了应该学到的知识,我们的实验就是可行的。  怎么处理这一矛盾?  1 教育行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领导要了解和关心学校的教学情况,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并支持教师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实验。而不能一味地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条件。

2 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必须具备较好的业务素养。要明白,教师教学生,不是教学生学什么,而是教学生怎么学。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的那样,教学生,就像教小孩学走路那样,一边牵着小孩的手,却又随时准备松开手让他自己走。

第三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

一 语文高效课堂的继承功能

语文高效课堂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对旧课堂的继承之上,才能谋求它的发展和创新,尽管它是全新的事物。

20世纪20年代后期,语文学科教育的体系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发展期的探索呈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尝试构建“知识――传授”的教学体系;第二个阶段是探索并进而构建“能力――训练”的教学体系。

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适应了当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和社会发展的走向相吻合。但是,“社会主义的教育以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为目的,往往忽视了人的内在发展需要,或者是把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放在次要地位,具有的只是工具性价值。” (《当代世界教育思潮与各国教改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6)这种教育理念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经济动物”、“机器人”,问题越来越突出。

这次新课改,把语文课程的目标设计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称为“三维目标”),把语文新课程模式概括为“‘(语文)素养――养成”型。“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养成”则是指接受和探究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一模式是对过去课程模式中部分内容、目标实施方式的扬弃,但更多地是包容和整合。

我们新课改下的语文高效课堂,一定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而不能单纯地顾及某一个方面。

二语文高效课堂的创新功能

1课堂形式的创新。 (前文有述,此不赘言)  2教学理念的创新。  3课堂模式的创新。凡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模式都可以大胆尝试,还要体现“大语文观”,即语文光靠课堂是不够的,它必须与整个社会结合起来才称得上创新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试验。  4课堂目标的创新。课堂不能只是单一的灌输知识,也不能简单地训练能力,更不能一味地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必须统筹兼顾,不可或缺。

5课堂评价的创新。一是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他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二是对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其所有创新的地方,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之问的矛盾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创新。

1 首先是继承。扎扎实实地传授知识,扎扎实实地训练能力,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 其次是创新。高效课堂的创新重点体现在课堂目标的创新上,必须是“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才符合新课改的创新要求。

3 创新评价机制,鼓励个性发展。

对高效课堂的评价,一是阶段性评价,二是选拔性评价(就是高考)。

篇10

在这诉诸理性而表达的价值探索中,教育界人士纷纷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新的历史坐标,并在这个坐标上积极塑造顺应时展的、自己独特的教育品牌。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构建的目标教育体系,就深深体现着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相信,它将为我们的高中教育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摹本。

《中国教师》:“实施目标教育”是近几年来暨阳高中提出的教育发展思路,实施这一战略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张建华:提出“目标教育”这一发展战略,是由我们的主客观情况决定的。21世纪初,随着国家关于普通高中段教育宏观政策的推进,张家港的很多高中学校都相继扩大自身的办学规模,我们也不例外。

2005年,我来到暨阳高中。当时,我们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张家港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学校。但在这种急剧高速的发展中,学校似乎缺少点什么。当时,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升学率”“应试教育”在转。学生、教师都承受着一种难言的痛苦。当然,学校是回避不了升学率的,今天的普高校长,恐怕谁也不可能超脱到对升学率漠然处之,问题是用怎样的方式去实现理想的升学率,这是关系教育根本的大问题。

中央教科所前所长朱小蔓说过“一所好的学校就是一个好的德育模式”。可见,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校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诚恳的人。但这种培养是靠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是硬性的说教。只有让校园每一处景观、文化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方能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也只有这样的熏陶才是根深蒂固的。于是,从“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价值取向出发,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学校文化建设。

那时,我们针对高中生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楼、办公楼、校园景观等进行了命名和规划:暨阳楼、求真厅、杨阳路、知谨园……这些饱含寓意的楼名、路名,构建出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环境文化。

在南京市教科所专家的指引下,我们在继承学校历史传统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出了学校的核心理念――志合行键,提炼出了学校精神――知行合一,以及“志以远 学以朴 身以简 言以信”的校训……这样的学校精神文化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形成了我们暨阳高中人独特的气质和内涵。

但是,在构建学校独特的教育品牌时,我们犯难了。因为学校品牌凝聚了一所学校以教育理念、管理哲学和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所以它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符合学校的现实,更能指引学校未来的发展。经过反复地探讨、论证,我们逐步构建出了目标教育模型。希望通过实施目标教育发展战略,塑造我们的品牌,构建我们的学校特色。

《中国教师》:目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界,也有学者提到过“目标教育”“目标管理”,那么,暨阳高中的“目标教育模型”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它的构建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张建华:应该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就提出了目标管理思想。所谓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活动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我们知道,办学的关键是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人,教师,作为具有鲜活生命体的人来说,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而目标管理就非常符合教师的特点。因为它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依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协调控制每个学校成员行动的管理过程。

具体到暨阳高中,我们的目标教育是基于我们在教学法方面的追求为背景形成的校本教育管理模型。当前,学校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它们有着各自的具体而直接的目标,即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遵从这样的规律,我们的目标教育体系运行基础主要由目标教学系统、目标管理系统两部分构成。

在我们学校,先由学校核心管理班子提出学校在一定时期的教育总目标,然后由学校内部各部门和学生、教师、家长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教育(学习)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教育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教育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

在高中学校管理中引入目标管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而且,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学校起着提高管理效能的重大作用;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各层次各岗位的职工都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从而使教职工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目标管理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有利于完善和巩固岗位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中国教师》:暨阳高中的目标教育体系的运行基础主要由目标教学系统、目标管理系统两部分构成。那么,目前,在目标教学方面,你们是如何具体开展工作的?

张建华:在目标教学方面,我们的“目标设问”教学策略,以及 “三主一目的”课堂评价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所谓“三主一目的”课堂评价体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轴、达成率为目的”,以师生“互动、民主、平等、对话”为主线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而“目标设问”教学策略,则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育理论的指导,逐步构建起来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它是指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预设预习思考问题,在学生预习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个教学程序用关系式表示就是:课前预习课前尝试课堂示标设置问题课堂预习学生讨论学生分析检测反馈。

通俗地说,所谓“目标教学”,首先一定要做到目标的明确。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和老师都明确: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这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倡导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丰富。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动脑、动手,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教师就由前台走向幕后,由传统课堂中的“演员”,转化为“导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真正让学生明确角色,确立主体地位,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目标教学法的又一个内容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我们的教育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化成“能力的培养”。现在,从幼儿园开始,很多学生接受的只是保姆式的管理,仅仅是教师一味地向他灌输书本知识,学生自己不会看书、学习。因而,我们的目标教学法倡导的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工作,要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首先教师就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对老师实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为此,我们每学期初都要定期组织行政人员的公开研讨课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观摩课,分别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包括我在内的行政人员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0多人,都要执教开课,平均每天就有2到3人开课。没课的老师一起听课,然后教研组安排大家在一起研讨。在研讨当中,大家都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促进教师群体能力的提高。

《中国教师》:在目标管理方面,你们又是如何具体实施的呢?

张建华:第一步是确立目标。根据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发展战略规划,我们要制定学年与学期的目标计划、各部门有部门的目标计划、各教师有各教师的目标计划、各学生也有各学生的目标计划。

目标确立以后,第二步就是实施目标。比如说高三年级的目标管理,主要是围绕高考而展开。我们通常会将高考总目标分解到高三每个班级、学科,使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目标。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从而做好日常教学、学校期中、期末考试,以及模拟考试等一系列的过程管理,共同为完成全校的工作目标而努力。

第三步,每个年级、班级、教师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应该怎么办?基于我们目前的师资水平、生源质量,我们别无选择,唯有提高教师的目标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培养职工的目标工作能力,以及我们行政人员的目标管理能力。

当我们真正把这几方面能力培养起来,那么管理就高效了。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培养相关的能力,必须要把这些能力进一步进行分解: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哪几方面的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哪几方面的能力,作为我们管理者应该有那几方面的基本管理能力等等。

为了提高教师的目标教学能力,2006年,我们组建了教师发展处。教师发展处的工作目标很明确,主要负责学校的教科研以及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工作。比如说,抓好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和管理;抓好学校教学工作的调研;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研训中心的管理;负责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训基地活动的管理。几年来,让我感到很欣慰的是,教师发展处组织、管理的备课组集体研训活动起到了实效,对教师目标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教师》:您所谓的“备课组集体研训活动”,具体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张建华:像我们暨阳高中这样超大规模的学校,一个年级就有18个班级。因为规模大、人数多,所以我们是分学科、分年级地构建备课组。比如说,高三数学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高一生物备课组。有的备课组教师少一点,像音乐、美术组;但绝大多数学科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像高三数学一个组里有15个教师,完全可以开展常规的研讨活动了。现在,每星期有固定的两节课,备课组的教师们都按时到各自的研训室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目前,我们的集体备课主要实行的是“一课三备”制,就是备一个教案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师个体备课。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书写个人的学教案,完成第一次备课。在第一次备课中,由备课组确定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作为主备课人,主备课人负责书写学教案,通过公文流传系统发给组内每位老师进行预习。

第二个阶段,备课组集体备课。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体研训活动时,先由主备课人就备课内容的学教案进行说课,然后组内每位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修改建议,从而对主备课人的学教案进行充实、完善,完成第二次备课。

第三个阶段,又是教师个体备课。在“第二次备课”形成的学教案基础上,组内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所教学生认知水平等具体情况修订学教案,完成第三次备课。课堂教学使用的就是第三次备课的学教案。

《中国教师》:“一课三备”制作为新事物,开始时教师们能接受吗?

张建华:说实话,有些教师是不能接受,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受传统思维惯性的影响,转变起来很痛苦。传统的思维惯性越大,改革的阻力就越大,人的内心也就越痛苦,这是学校在改革中必然要经历的与生俱来的阵痛。

怎么办?必须推行一系列强制性的措施。当时,我们组织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到备课组蹲点,督促,并对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强制力的推行、实施,现在,“一课三备”制已经逐步内化为教师群体共同的追求了。

最近几年,教师的集体研训活动推进了目标教学的进程,这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师》:那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职工的目标工作能力,以及行政人员的目标管理能力的培养,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张建华: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主要还是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围绕这六个方面,我们每学期都组织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多数学校,身为二、三线的教辅后勤人员自我感觉低人一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己无关。殊不知,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教育者,全员育人是每一位教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学校不仅明确了职工的基本工作要求,同时又结合自身岗位(例如门卫、清卫、舍务指导教师等)明确了育人的职责和职工的目标工作能力。要求每位职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关于行政人员的目标管理能力,同样需要培训和再教育,通过各自的工作实践提升自我工作能力。比如,我们最近在研究各个处室、部门的学期工作计划。实际上,各个处室的工作计划比学校整体的计划还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处室工作是循环的,这个处室上个学年做的工作,可能这个学年还要做。比如去年九月份学生处做什么事情,今年九月份还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要思考上学年做的时候,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怎样改善、提高、完善?如果不去思考、改进,去年怎么做的,今年还这样做,这样机械地重复做同一项工作,那这个处室的职能就永远没有提高。所以,每学年的年初,我都会对行政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除了工作能力以外,思想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对他们进行灌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管理的质量。

而当行政人员的工作做到位了,那么校长就轻松了。如果说领导班子推进一项工作时,校长的执行力是1,到副校长就减为0.8,再到中层就减为0.6,而真正贯彻到学生身上可能只有0.3,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衰减的问题。如何解决?怎样使各个层面的执行力都是100%?学校的管理至关重要。

《中国教师》:回顾实施目标教育几年来走过的路,总结来看,学校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张建华:就目前来看,我们的确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最直观的就是我们高考升学率的提高。从暨阳高中2006年到2008年高考情况来看,我们每年完成指标、超指标的人数在整个张家港市都是第一。2008年,我们本科上线人数是488人,相比较教育局下达的任务――本科上线人数361人,我们超额完成了127个本科指标,和兄弟学校相比,我们是遥遥领先。另外,在平时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很多教师已经有了目标教学的意识,都自觉地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而从深层次看呢,目标教育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教育教学效率,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今天,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于是很多学校为提高升学率都加班加点。但我提出,暨阳高中不擅自多补一节课。我们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育教学效益和质量,将有限的课外时间还给教师和学生。

《中国教师》:据了解,自1980年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在教育岗位上,您扮演过很多不同的角色,阅历丰富,积累厚重,可谓是“教育的行家”。在近30年的教育生涯中,您心中理想的教育是怎样的?目前,您是否实现了这样的教育理想?

张建华:我心中理想的教育就是回归教育的本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更重要的是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目前,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恰恰成为了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了衡量教育品质的唯一标准,于是,很多学校便通过“时间加汗水”来获得学校暂时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这无疑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这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违背了教育的本真。鉴于这样的现实,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提出“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

我想,要真正回归教育的本真,其突破口就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那么,孩子们就有了更多课余的时间去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没有完全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目标教育为载体,更好地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