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中数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4:2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一中数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一中数学论文

篇1

1.利用错题资源精选例题,夯实学生的双基教师的备课除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会不断的总结分析学生的薄弱之处,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选例题,在适当的情况下引入“易错题”,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概念教学中,学生不重视概念理解,老师就可以在讲完概念后,通过例题进行辨析,加深理解。例如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念后,通过例题进行辨析,加深理解。例如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方面,“易错题”的演示、比较能达到更好效果。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错,还检查不出错在什么地方。老师就可以让一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纠错,找出典型错误,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2.利用错题资源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1)点评错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大多数老师都会评讲作业中的错误之处。但我们发现老师一再强调的地方,学生还是反复错,遗忘得也快。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来点评错题,通过分析其他同学错误的原因,理解并掌握考察的知识点,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总结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规律和技巧。

(2)利用错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切忌让学生去套用模式,禁锢学生的思维。通过“易错题”的讲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去猜测、讨论、交流,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易错题”

收集整理“易错题”,可以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反思自己学习状况的好习惯,并从中获得启发,避免因盲目解题陷入题海,有效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养成经常反思的好习惯每个学生都应该准备一本错题本,按照章节的内容,把平时上课、考试、作业中的典型错题摘录下来。在题目下面要注明错误的原因,如审题不清、概念模糊、考虑不全面等,可以用红笔圈出做好记号,让错误一目了然,并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如果有些题目能一题多解或产生变式,那效果就更好了。一章内容整理完毕后,在班级开展评比,秀一秀大家的错题本,把多数学生容易犯错的题目或有借鉴作用的题目放在习题课上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督促学生用好错题本,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错题本的建立是考前复习的好资料,督促学生在空余时间养成经常翻阅、思考的好习惯,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对于做得好的同学或进步大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同学,要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小组间的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三、总结

篇2

关键字: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重要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智力,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基本技能和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

1、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角度认为,问题是激发思维运动的主要因素,也可以理解为,思维运动的连续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通过这我们不难看出课堂提问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产生疑问—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思维启动的始点永远是一个问题。恰当高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检验教学效果、反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不可忽视的手段。它在学生认知过程中,能够不断增加学生的智力,及时帮助学生诊断学习的障碍,同时,当学生学习热情较低、教学课堂乏味、沉闷时,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还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理想效果。

2、创设高效的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和学习,这也是许多学生觉得数学难学的主要原因,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依然按照机械、枯燥的逻辑思维展开,一句句严谨、教条的“为什么”、“怎么做”会让学生由乏味、厌倦逐渐升级为恐惧和逃避,这种课堂提问显然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提出问题“什么是有理数”或者“有理数的性质是什么”等等没有思考和探究空间的问题,学生只要到书上找到对应的解释或概念就可以,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和总结,也谈不上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趣味性的导入手段,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在学习有理数运算时,教师可借用蒙托夫的数学小游戏,让学生在心里默想一个数,然后除以2、加上3、减去5、乘以2、最后再减去心中默想的数,教师说出预测结果是-4,当学生对教师的“神机妙算”产生好奇时,教师适时导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原理么?”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得到激发。

3、把握课堂问题的梯度

数学课堂的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使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被调动起来,又要使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实现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在学习“圆的概念”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去了解圆的概念和一般性质,首先让学生思考,“车轮通常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听到是与自己生活相关并且很简单的问题,必然会不约而同的回答是圆的,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方形的”,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也会明白,这些形状的车轮不能转动,教师再进一步提问,“椭圆形的也可以转动,可是为什么也没有做成车轮”,学生此时会陷入深度的思考中,可能部分学生会总结出:因为椭圆车轮的边缘到转轴的距离不一样,车子行驶会出现颠簸,而圆形车轮的一周到转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使教师及时的切入圆的概念,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乐趣。

4、拓展课堂提问的广度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过度和移动,通过课堂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假如平行四边形的一组临边垂直会有什么改变?这两个边垂直且相等呢?除了四边形的边改变,如果对角线相等或垂直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整理出没种限定条件下的特殊四边形并比较这些四边形的异同点,教师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最大化的拓展,学生在总结和整理的过程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打破了问答式教学手段的束缚。

5、找准课堂提问的时机

课堂提问是一个要注意时机的活动,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来抛出问题,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适当的问题,才能在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下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学习兴趣淡薄、学习状态不佳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和热情。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课时,教师可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学生在回顾旧知识后,教师可及时的将新旧知识连接在一起,告诉学生“四边形内角和可以通过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来求出的,同学们自己尝试一下”,在学生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随便画出一个四边形,然后连接一条对角线,也可以让学生将任意四边形的纸剪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索猜想一下,四边形内角和究竟是多少度,并说说自己猜想的原因,通过这种适时的切入问题,并指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方式,不仅顺利的解决了教学的核心内容,还会大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结束语: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不仅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每位教师必须潜心研读的技能和艺术,作为初中的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反思和总结,以提高自身对这门艺术的掌握能力和表现能力,要多思考、勤分析,持续优化课堂提问的质量,不仅要问出学生的好奇和激情,更要问出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让问题作为教学课堂的引领者,让数学课堂因为有了提问而充满活力。

篇3

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文;班级管理

一、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性且不囿于课本知识进行班级管理

《慧人慧语》中说:“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做人是做事的主要内容。”各个学科的教学皆是如此,语文亦复如是。我经常告诉学生,美好的人生就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旅途,伟大的成功包括半个看似荒诞的梦想。要善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追求;做事情,搞创业,做发明,写文章,都要把“先要求最不同,再要求最完美”奉如圭臬。之后要有远大的志向,志须如宇宙恢弘,心要似莲花高洁。要善于分析万事万物,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比如说我告诉学生:“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提出不同的见解,感悟非凡的思想;做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活好,而是为了找到更佳的归宿,发现伟大的永恒。对先人的论述应懂得辩证地分析,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一定全面,而“己所不欲,若人欲之,也可施人;己所欲者,若人不欲,亦不可施”就较之完善。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的力量就像和沙子的水泥,团结的作用如同串念珠的丝线。我还告诉学生:一定要珍惜同学间的情谊,遵守学校的纪律,功在一人莫骄,功在众人可骄;谤在一人勿争,谤在众人须争。

二、学习语文、阅读诗歌、班级管理要联系生活

语文学习需经常阅读诗歌,阅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够获得独特的生活情感体验,能够调动起学生阅读诗歌的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对诗歌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每一首诗歌都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诗歌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阅读诗歌,能够加深生活的经验,反过来也能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因此,也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灵感的火花。阅读一首喜欢的诗歌,一定要找出喜欢它的理由,例举出诗歌的优秀之处,每一个学生都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们也会有独到而精彩的见解,把这种见解和其他学生分享,就会取长补短。使用正确的方法朗读现代诗歌,使朗读和理解有机结合,促进了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既能够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学习到诗人的动人情怀,走近诗人,洞彻诗人的内心深处,亲聆謦,对诗作产生共鸣。例如,教学《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走近作者,仰慕诗人的心灵境界,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学生自然就能领会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并学到了真善美。

三、班级管理应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视友好的师生关系

1.期待学生

管理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进行的活动,若要学生热爱学习、喜欢教师,教师必须做到敬岗爱业和关心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容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而且在管理与教学过程中,要对学习优者赞美,对学习差者鼓励。

2.遵循管理、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规律

《教育论》中谈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从教学任务上来说是责任与义务的关系,从人际关系上来说是平等的关系。”每一个教师都应将此牢记于心、耳熟能详。

3.关爱学生无微不至

良好的师生情感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纯洁的心灵沟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于激励和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美术高考热”不断升温,每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日趋增加,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全国各大专科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但对于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和已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绘画基础教学方面,不能轻易认为用绘画造型可以替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基础,从而忽略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的独特个性。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定位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把他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设计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在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强调基础,强调绘画功底,在这种情形下着实培养了一批批写实功夫和艺术表现力过硬的画家,以至于这些画家至今还陶醉于花费数月表现一个比真的还真实的手工绘画作品的满足感受中。现在的书店里,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素描、色彩书籍被命名为“正规画法、正规范画”的字语,难道除了他们的画法外,其他人的绘画风格都是旁门左道吗?何谓“正规”,艺无止境,但凡形成一定的范式或风格,即是走到了终点,接下来就是必然要打破他,超越他,这样艺术才能进步,我们才能创新。如今是一个数字技术、多媒体影像可以轻松去复制作品,可设计艺术却不能去反复、去拷贝,因为设计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创新性;现在我们的创新设计、原创设计和国际上一些优秀的设计相比显得有些滞后,看看近年来一些产品造型专业的萎缩状况,一些大型的优秀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都来自于国外的设计师即可而知。我们的一些设计师的创造力相对就显得有些苍白,这是不是过分强调基础忽视创造力培养的结果,是不是所谓“正规”的绘画基础教育造成的?这就需要每个从事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们的“绘画基础”和功底的了。

过去,我们传统的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传统绘画教学中能体现出其合理的教学目的性,因为那毕竟是在培养画家;但在现在的设计教学中假如还过分强调虚实、强调素描明暗调子,而忽略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花上过多时间去进行追求光影的虚实和物象的体积、质感的表现时,会不会觉有些得太奢侈,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既然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才,而不是画家、艺术家,那么他的必要性又有多少呢?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会使我们学生失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创新了。所以把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放在课下,把能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不失为一种目的明确的基础训练。

篇5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数学素养

一、背景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是一门主要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对人类理性思维的形成和个人智力发展的促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数学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活动来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其总目标是使学生在六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数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数学学习中提出了“学生应提高和发展的能力”明确的要求。而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故针对每个阶段不同的难点,应逐步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数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我发现、自主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学所特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将这些基本原理运用到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

二、新课标下存在的难点

为了适应义务教育的需要,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做了相对应的改动,其中初中教学内容较之前相对增多了,且部分高中的部分内容又移到了初中。同时,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与缓解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难度,在初中教材中又增加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跨度,使得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加大了难度,不仅在技能上,而且学习方式上都存在。

传统内容的新变化求使初中数学在思维方式上较初中也有着很大的差异,然而大多数的初中数学却只停留在形式化的表达上,没能有效地揭示数学的本质特质和属性。而现今的初中教师却一贯沿用着原有的教学方式,没看到初中数学的定位不同所需要的处理方式和教学的不同。

另外,在课堂学习中能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很少。据官方调查数据显示,信息技术的经常使用情况所占的比例不到两成,故使得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教师的口述来,没有直观性,使得学生的理解也不能很到位,这对初高中数学的教学有着不利的影响。

三、正视问题,解析困难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数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难点与疑点,我们应正视,同时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和能力,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继承和发扬我国重视的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良好传统,让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初中数学素养。

首先,在数学知识、技能的衔接问题上,我们应看到主要存在于有理数、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函数解析等,故针对不同的学习课程要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函数解析等适合放在所有新课之前单独讲授,而像有理数、因式分解就适合在讲授有关内容时穿插在单调性与最值的习题课中,另外像三角形中的位线关系就适合单独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传授的方法。数学解题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叫做变换法,也称转化法,当你遇到的问题直接解答有困难时,可以通过变换成其他形式的等价命题使之变得更为简单。其实,整个解题过程就是将未知转向已知。在传授逻辑推理时,更要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同时在日常的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将这一概念穿插其他,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点本身的繁琐性与独立性,故在知识点传授时,显性的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隐性的思想是潜藏其中的一条暗线。由于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故要有意识地使用提示语,使思想方法显性化,使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无意识默会走向有意识习得。同时可以将关注重点迁移,体现函数与方程思想,突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