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1:2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大学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大学生论文

篇1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着中国历代优秀的人才,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提出新的教育方法,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辅以校园文化、课程改革、社会实践等宣传途径,将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更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思想政治素质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对祖国充满热爱、忠诚的感情及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情感。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团结青年一代,更会成为鼓励当代大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郑成功、戚继光、林则徐等历代爱国英雄身上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一代的青年中许多人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动不动便对社会不满,怨老天不公,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启迪人们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不但要有强烈的爱国义情感,更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二)意志品质的有效提升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前许多大学生没有道德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骄傲自大、心胸狭隘,屡屡做出违背道德标准,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文化素质低下,道德水平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谨慎的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彬彬有礼”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上述思想的阐述和理解精辟而独到,是大学生们值得关注的内容。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当代大学生中的许多人缺少吃苦耐劳的毅力,独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现了家长跟到学校照顾起居的可笑场面,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立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恰恰是中国大学生身上缺少的品质。

(三)职业素质的重要影响

1.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

许多大学生好高鹜远,不肯脚踏实地地面对生活,跳槽现象频现,失信于企业的现象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专注统一、感恩思想,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岗位建设,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

2.团结协作意识的提升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协作意识差,人际关系淡漠,而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又是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谐统一”,这正好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不强。而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讲求付出,歌颂奉献,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全局意识,淡化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让其思想更加成熟。

4.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精神

时代需要文明,时代呼唤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分不开,万里长城、都江堰、圆明园、四大发明等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当代大学生如果能够将这些文明和精神继承,那么在世界未来的发展必将是不可阻挡的。

二、封建腐朽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作用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由于几千年腐朽的封建文化的左右,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批判继承。

(1)中国传统文化重德轻法,过于宣传“德治”,缺少民主法制思想,专制思想浓厚,不利于大学生们法制意识的培养;(2)过于严格的等级观念,强调天生的地位差别,不利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让部分大学生过于迷恋“官本位”,权力欲明显,认为当官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这在目前高烧不退的公务员考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过于强化从众心理,个体永远淹没于群体,让部分人正常的自我意识受到压制,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过于强化“无为”思想,如“君子无所争”、“木芳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思想,让一部分人的竞争意识受到压制,也为一批大学生颓废生活、无所事事提供了借口,而健康的竞争恰恰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这种“无为”的思想不利于大学生在竞争中创新和发展。(5)过于强调“关系和人情”,亲情和友情是一个人丰富情感的表现,但是过于强调各种关系和情谊,往往会造成对事实和公平的歪曲和损害,现实生活中,任人惟亲、家族腐败的现象其实是一种“重情重义”情感的畸形表达。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却对自己个人能力不作高要求,歪曲了社会的公正性,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三、新时代下积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在高校营造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文化的气息中,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下。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营造,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邀请国学名家到校园内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讲座,鼓励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型社团,进行自主研究,并通过文艺表演、电影节、知识竞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研讨会、读书节等各种活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目前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信息社会,网络教育不可忽略,如今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一个主力军,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正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我们要及时转变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提高教育的效果。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通过博客空间、QQ群、MSN等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但是网络宣传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太多的负面思想也在同时传播,这就要求我们要谨经营这块阵地,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机遇,达到正面教育效果。

还有就是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积极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在每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要注重个人言行举止,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一支文化底蕴丰富、礼仪修养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必然会对整个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课程载入的重要性

目前许多高校都重视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将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就业率的提高上,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应付态度对待。除了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应付了事,而更少有学校专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些年,随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热传,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注意到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但是我认为,要想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大课程载人力度,开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扩大化,同时丰富校内的图书资源,大量引进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为学生进一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

(三)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积极的社会实践

篇2

[关键词] 学习策略 大学英语 元认知能力

一、引言

关于英语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很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作出了研究。文秋芳对英语元认知策略的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前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强,英语学习富有计划性和主动性;后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淡薄,英语学习处于盲目、被动的状态。由此可见,学习者的学习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成败。在我国,学生的英语学部分只是盲从于教师,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了学业之后仍不知去如何学习,也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形成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策略。

20世纪70年代中期Flavell提出“元认知”这一概念,并强调它作为管理职能角色对认知过程的监控、调控作用,而且,作为元认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两者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知知识,是用来控制管理认知过程的知识。

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以及认知活动完成后所进行的自我评估,元认知策略是高一级的管理技巧,是成功的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提高学习效果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O’Malley and Chamot)。同时,二人认为元认知与认知、社交策略组成了学习策略。O’Malley和Chamot进一步将元认知策略划分为计划、选择注意、监控和评价四类并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方向和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和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的人。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教学现状与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展开了广泛研究。他们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策略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近几年来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还是偏重理论研究,具体应用研究还很薄弱;在教学环节上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策略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至今没有广泛开展起来。各类英语教材中几乎没有任何英语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学生缺乏学习策略使用意识,运用水平也不高,据笔者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谈发现有些学生甚至很少运用学习策略中的具体方法;学生认识不到元认知策略作为管理职能角色对认知过程的监控、调控作用,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英语学习可以用元认知策略来监控,以便达到最佳语言学习效果。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中心,帮助他们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思想,学会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自主性学习。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学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元认知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解决方法

针对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无计划性和无明确目标方面,可以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计划性,如首先制订短期计划;其次帮助他们制订长期训练计划和具体任务计划训练。我们可以利用学习者合约来帮助学生制订计划。“签署学习者合约”被证明是教学实战中提高学习者自主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Dickinson提出的。这种合约要求学生不仅决定做什么,而且决定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使用什么样的材料、怎样达到自己的目标等,合约的内容越细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按时完成,然后,决定签署合约。

通过学习档案培养学生使用评价性策略,在学习档案中以书面形式记录学生的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某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可以是对照某一阶段学习目标,反省自己,对该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目的是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在这里,笔者还要特别强调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形成性评价策略。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如建立自我和相互评价表等方法,尤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SA)。自我评估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在评估方式,有很高的效度和信度;学生采用这一方法对自己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作出记录和反思;对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和改进作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教师提供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的依据。

四、结论

教会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来指导自己的英语学习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但是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应该首先接受元认知策略使用的培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传授相关知识并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练习,使学生能更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者应把元认知策略写到教材中,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在学习时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1).

[2]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篇3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礼貌;面子;文化价值取向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日常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拒绝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拒绝言语行为是最能威胁人的面子的言语行为,因此掌握礼貌拒绝策略有利于促进人们更好地在不同语境下表达拒绝。本文通过DTC补全对话的方式,依据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保全理论,按照Leech的礼貌原则理论,通过调查问卷,分别对来自中国的30名大学生和来自美国的30名大学生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

一、理论依据

1.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对别人的邀约、请求等表现出的不合作的状态,包括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拒绝言语行为实质上就是威胁听话人面子的一种行为。Brown和Levinson把拒绝言语行为划分为明显的面子威胁行为的种类。

2.面子理论

Brown和Levinson认为“面子”即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在Goffman的研究基础上,Brown&Levinson提出面子保全理论,并认为在会话过程中谈话双方的面子都会受到侵袭。因此,绝大多数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FTA)。

3.礼貌原则理论

基于Grice的合作原则,Leech提出了6项礼貌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1]。

二、研究方法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参考扬州大学邵群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美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的问卷调查问题[3],将问卷调查表通过直接传递或e-mail的方式发给受试者,所有被调查者全部用母语完成问卷其设定引发拒绝言语行为的场景。语料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社会地位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参考Beebe(1990)[4],笔者将收回的60份拒绝言语行为的问卷调查分为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而其中间接拒绝又分为12种。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大学生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既存在着共性又存在着差异。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策略的使用。中国人比较注重公众形象,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形象。

本文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发现两组受试者呈现了各自的差异,具有显著的文化特性,这种文化特性可能使中国大学生谈话时造成失误。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应注意学习其语用规则,保证沟通交流的顺畅,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Leech,G(1983)Principles ofPragmatics.New York:Longman.

[2]Brown.P.and S.C.Levinson.(1987).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篇4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信度,效度。

分类号G449

1问题提出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机能正常基础上的良好状态”,从而为心理健康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即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综合状态,而且是一种良好状态(well-being)[1]。这个定义同时也隐含这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既包括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人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不仅与个体的心理行为直接的关系,而且也会明显地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并且与生理反应也有间接的联系。因此,无论是心理健康的界定,还是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探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对人格的研究的探讨。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人格维度的探索及人格量表的编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首先,作为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反应倾向,人格的差异不能解释为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但却可以为科学认识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一种动态的机制。具备不同人格特点是个体无所谓好坏,但在某些情境下具备某种人格特点的人更容易适应,而在另外的情境下则是具备另外人格特点的人更容易适应[2]。这就把个体自身的特点(人格特点)与个体所处情境特点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进了心理健康评估和教育的范畴,因此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人格因素与其它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如对生活事件的知觉[3]、应付策略的选择[4]、社会支持的多寡[5]、以及追求目标的类型和强度、内心情感的表露等等,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这些相互影响的因素中,人格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量表的建构问题一直是人格心理学,特别是中国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的人格结构模型以及相应的人格测量工具能否直接应用于中国人,这个问题知道最近才被明确提出,但在心理学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无论是因素的数量还是因素的内涵都与西方的理论存在显著的差异,西方的人格测量工具在用于测量中国人的人格特点时,既存在“包含过多”的问题(即把不属于同一人格维度的内容强行组合在一起),有存在“强加于人”的问题(把中国人根本不存在的人格维度仍纳入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还存在“遗漏”的问题(即把中国人重要的人格维度漏掉)[6~10]。因此,建立中国大学生人格结构模型和人格量表势在必行。

2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过程

2.1中国大学生人格结构的探索及量表项目的编制

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与成年人是一致的,只是大学生群体年龄、经历相似,因此在具体人格特点上可能会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在广泛被试中建立的中国人人格7因素模型[6~10],量表的项目也以中国人人格量表[9]为基础。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定采用的是词汇学途径,即把来自字典、小说、报刊杂志、中小学语文课本及大学生描述自己熟悉的目标人物时使用的形容词汇总,并进行分类整理[11],从中抽取“无偏样本”进行评定,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确定的[12,13]。而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则是以进入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形容词为基础,编写反映某一人格特质形容词所描述的特点的项目。每一个特点至少写出3个项目,分别反映(1)具备该特点的个体的外显行为特点;(2)具备该特点的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活动特点;(3)具备该特点的个体的动机特点。将所有这些项目进行汇总后,经过被试评定和统计检验,选定构成人格量表的项目。最终通过施测和信度效度检验,建立了测量中国人综合人格特点的量表(QZPS)[9,10]。

QZPS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它的理论基础是真正本土的人格结构,因此构想效度完整;第二,量表的项目也是完全本土的,而且项目的编写和筛选贯彻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QZPS目前有3个版本,最初的225个项目的版本[9]和最新的180个项目的版本[10]。这两个版本的因素结构完全相同,只是项目数量有差别。第三个版本是有82个项目组成的[14],它只能对人格的7个大因素进行评定,无法评定大因素下的二级因素。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hinese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ty Scale,CCSPS)以QZPS中项目最多(225)的版本[9]为基础,通过被试评定,建立(检验)大学生的人格结构,并形成大学生人格量表。

2.2施测及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确定

2.2.1被试与评定量表

共1952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CCSPS。其中男女分别为1002和808人,142人未注明性别;一、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分别为416人、383人、381人、382人和215人,175人未注明年级;理工类学生714人,文史类学生689人,文体艺术类学生324人,125人未注明专业;生源地是大、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人数分别为347人、486人、354人和621人,144人未注明生源地。所有被试完成了QZPS的初版,由215个项目组成。被试对每一个项目能够描述自己的程度做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的5点评定。

2.2.2量表结构的确定

根据1952名被试的评定,对QZPS的215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因素的碎石图和解释方差的百分比,取7个因素比较合适,可以解释总方差的31.21%。经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逐步删除载荷量和共通性低的项目。这一过程共删除147个项目,余68个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在一个因素上的载荷量大于0.40,共通性大于0.30。七个因素解释方差的百分比(所包含的项目数)分别为9.25%(14)、8.50%(9)、7.01%(11)、5.92%(11)、5.21%(8)、4.48%(7)和4.23%(8),7个因素共解释总方差的44.61%。68个项目因素分析的碎石图见图1。根据27%的高分组和27%的低分组被试在每个因素上的得分计算项目的鉴别度指数,见表1。

2.2.3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维度

根据每个人格因素所包含的项目内容,将大学生人格的7个维度分别命名为:

因素一,活跃。由14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合群和活跃的倾向。高分表明擅长与人相处,积极主动,温和自然;低分表明与人交往中紧张、拘束,不擅言辞,甚至被动退缩。

因素二,爽直。由9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人际交往中言辞直率、不擅控制自己情绪的倾向。高分表明心直口快,直截了当;低分表明含蓄委婉、平和稳重。

因素三,坚韧。由11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坚定执着、努力进取的倾向。高分表明目标明确,坚定执着,踏实努力;低分表明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和容易放弃。

因素四,严谨。由11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认真仔细、严谨自制的倾向。高分表明做事认真,遵守规矩和自我克制;低分表明放纵随意,别出心裁。

因素五,利他。由8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关注个人利益、势力自私的倾向。高分表明势力浮夸,自私虚假和不择手段;低分表明诚信,随和友好和谦逊豁达。

因素六,重情。由7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为人处事注重感情或利益的倾向。高分表明注重情感联系,敏感投入;低分表明坚持原则,注重理智。

因素七,随和。由8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机智敏捷、温和柔顺的倾向。高分表明机智灵活,诙谐乐观;低分愚钝拖沓,刻板敏感。

2.2.4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7个因素之间的相关

CCSPS 7个因素分数之间的相关见表2。除个别因素间相关较高以外,绝大部分相关都比较低。相关系数低于0.15的16个(占76%)。说明7个因素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

3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3.1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内容效度

表3列出了CCSPS的7个维度与QZPS的7个维度分数的相关。从表3可以看出,“活跃”主要反映中国人人格的外向性维度(包括活跃、合群和乐观3个二级因素)的内容,“爽直”主要反映情绪性维度(耐性、爽直)的内容,“坚韧”主要反映处世态度维度(自信、淡泊)及才干维度(决断、坚韧、机敏)的内容,“严谨”主要反映行事风格维度(严谨、自制、沉稳)的内容,“利他”和“重情”主要反映善良维度(利他、诚信、重感情)的内容,而“随和”则主要反映人际关系维度(宽和、热情)的内容。即CCSPS的7个维度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内容。

3.2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效标效度

3.2.1被试与评定量表

721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CCSPS与SCL-90,男女分别为388和308人,25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分布为18~29岁,平均年龄22.58岁,标准差2.34岁。991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CCSP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15],男女分别为531和404人,56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分布为16~28岁,平均年龄23.04岁,标准差2.86岁。680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CCSPS和行为抑制量表(BIS)[16],男女分别为348和268人,64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分布为17~26岁,平均年龄23.12岁,标准差2.10岁。

3.2.2CCSPS与SCL-90、SCCS、BIS的相关

CCSPS七个维度与SCL-90的相关见表4,表5列出了CCSPS与SCCS分数的相关,表6列出了CCSPS与BIS分数的相关。

3.3CCSPS的信度

表1列出了CCSPS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各个因素α系数均在0.80以上。169名大学生被试间隔5周的重测信度,因素一至因素七分别为0.95、0.79、0.96、0.73、0.84、0.73和0.75。

综合上述分析,CCSPS有着明确的因素结构,与中国人人格结构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且信度和效度也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4CCSPS常模的制定

按教育部公布的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校数目,以及各专业类型、各年级学生人数,采用分层取样方式,从182所高校中抽取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被试。共计55098名被试填答了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其中男女分别为27310和27071人,717人未注明性别;大专生602人,本科生45768人,研究生8158人,570人未注明类型;理工类学生25903人,文史类学生23323人,文体艺术类学生5274人,598人未注明专业;生源地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人数分别为9954人、14367人、10373人和20003人,401人未注明生源地。被试平均年龄21.98岁,标准差为8.82岁。

5讨论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依据的是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系统研究的结果[8],并在成熟的人格量表[13]的基础上经过统计检验建立起来的。CCSPS的各个维度与QZPS的相关表明,CCSPS与中国人总体的人格结构是一致的,证实了其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而CCSPS与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分析也支持了CCSPS的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与重测相关则支持了CCSPS的信度。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大学生人格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是稳定、可靠的,可以广泛用于对大学生群体人格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中所提供的有关大学生群体人格特点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也为CCSPS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参考。

本研究第一次建立了完全中国化的大学生人格量表。无论是量表的结构确定还是具体的项目都完全来自对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没有借用任何西方的概念、构想和项目。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已经探明的人格结构的差异,采用修订后的西方人格量表仍难以准确测量中国人的人格[6,7,17,18]。因此,本研究建立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包括客观的认识并愉快地接受自我;对社会问题有独立的分析能力,不偏激,不盲从;与周围环境保持密切的接触。(2)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包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处理好与学习有关的各种事情;处理好与人际交往和感情有关的事情;学会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冲突和压力。(3)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包括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自身状况和问题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自助;能够及时发现自己以及他人早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求助和端正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态度。(4)做好走向社会之前的心理准备。包括建立明确的职业理念;明确自己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和要求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和寻找职业的基本策略。针对大学生人格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例如,容易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的人格特点,表现为既有较高的目标追求,但多愁善感、直率,同时又不够严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实现在个人理想、实际能力及现实表现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这一点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结论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可靠的人格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崔红主编. 心理卫生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McCrae R R, Costa P T. Personality, coping, and coping effectiveness in an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6, 54(2): 385~405

3 李皓, 陈龙, 裴华等. 人格特征与职工应激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11(4): 270~272

4 王学臣, 李义安. 大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2): 105~106

5 宫宇轩. 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 心理学动态, 1994, 2(2): 34~39

6 Wang D, Cui H, Zhou F. Measuring the personality of Chinese: QZPS versus NEO PI-R.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1): 97~122

7 王登峰, 崔红.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与实证比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3, 40(5): 109~120

8 崔红, 王登峰. 西方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适用性分析. 心理科学, 2004, 27(3): 545~548

9 王登峰, 崔红.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心理学报, 2003, 35(1): 127~136

10 王登峰, 崔红. 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心理学报, 2004, 36(3): 347~358

11 王登峰, 方林, 左衍涛等. 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 心理学报, 1995, 27(4): 420~427

12 崔红, 王登峰.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2): 89~95

13 杨国枢, 王登峰. 中国人的人格七因素分析. 第三届华人心理学家大会交流论文. 1999年10月, 北京

14 崔红, 王登峰. 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的信度与效度. 心理科学, 2005, 待印

15 王登峰, 自我合谐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4, 2(1): 19~22

16 王登峰, 崔红等. 大学生行为抑制的特点与行为抑制量表的编制. 心理科学, 2004, 27(6): 1490~1493

篇5

论文摘要:大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工作开展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工作思路.由于东西方经济成熟水平和文化的差异,简单地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通过分析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个人心理特点,为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当前高校职业辅导工作主要存在经验主义和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两种偏颇。经验主义是指完全没有理论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特别是匹配理论,表现为过度依赖基于匹配理论的各种职业测验,并直接根据测验分数进行职业辅导。这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对西方职业理论提出的背景及适用的社会经济环境缺乏理解,更缺乏能够有效解释和理解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符合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有效的职业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中国人心理特点,尝试阐述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生态模型构想,以期对改进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有所启示。

西方的职业决策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1908)的开创性研究,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围绕职业决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归纳为5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5)关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的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研究。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

早期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强调个人心理属性或特质与职业要求的匹配。以Holland理论为代表的匹配理论都是这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职业决策模型。

根据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基于决策者对自我的了解,对环境即工作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两者之间匹配关系的了解,其暗含的假设是:(1)自我是稳定的,并且当事人能够有效地认识自我;(2)职业或工作世界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有充分的信息途径获取工作世界的信息;(3)自我特征和职业工作所要求的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能够有效地了解这种关系。而事实上,我们更有理由相信:(1)自我是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并且个体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重新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对自我的了解也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2)现代社会的工作职业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获取工作世界信息的途径是有限的;(3)工作世界的变化将导致工作所要求的与之匹配的个人属性的变化。因此,尽管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职业辅导领域,但该理论总体上是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其主要局限在于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从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个人的特点和他所选职业的特点相一致将产生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像满意、稳定和成就等,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适合与匹配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

总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作为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它提出了一个理论上的理想职业的目标,但忽略了人的发展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深人的自我了解和对工作社会的了解。并且它所强调的能力和兴趣与职业属性的匹配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如人们有能力做的事情往往是没有价值感的,即缺乏兴趣的。

二、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

在20世纪中期,职业发展理论和研究的趋势之一就是对于帮助控制职业行为的认知变量和过程的关注越来越多。Gati等指出,职业生涯决策有如下特点:(1)存在必须做出决策的个体和有一个决策要做;(2)有几个备选项,决策者有某些方面的标准,可以用它们对比和评估各个选项来确定最适合的选项;(3)要在彼此冲突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由于许多决策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和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因此职业决策是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

如果说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理想的职业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么过程理论更关注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所有过程理论都是围绕个体的认知决策的微观机制展开的,阐述的是相对理想化的职业决策机制。都试图描述理性的职业决策过程和模式,但理论的多样化和概念的不统一本身表明,职业决策过程比预想的要复杂,现有的任何一种模型都只是从某一侧面对这一复杂的过程进行了相对合理的描述。各种过程理论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是,决策过程极端地依赖决策者对价值的评估、概率的判断等等,而对于人生的决定来说这些正是最困难之所在。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决策就变得简单了,简单到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过程。

三、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

早期围绕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主要是经验导向和问题导向的,主要集中在职业决策困难方面,即决策困难的类型和表现。职业决策困难,表示个体在特定的时间里,无能力作出一个特定的决策。个体在作职业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难题,其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或是由于个体还没有学会或运用一套作职业决策的系统方法。决策困难是没有学会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龙立荣等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进人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

这一研究取向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职业决策困难的检测工具和量表开发使用中,以及围绕这些量表结构和应用的研究中:Career Decision Scale ( CDS)(Osipow,1987)、Career Factorn Inventory (CFI),Career Decision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 CDDQ)等。围绕决策困难的研究在西方理论界也未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表述。由于这一思路的起点是经验和问题导向的,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服务于职业辅导的实践,即分拣和筛选出决策困难者和需要帮助者,以及了解决策困难者的具体状况。但这些工具的基本概念的中国适应性是值得注意的。

四、国内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如果说匹配理论是要回答“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决策”,关注认知过程的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做一个好的决策”的话,那么价值观的研究就是要关注“决策的依据和目标是什么”。

西方关于职业价值观或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s, occupational values)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我国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复制性的研究或对国外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成分和结构没有一个一致的表述。金盛华(2005)认为,我国心理学领域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尚无稳定的理论基础,并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很难互相验证。并且,被试在抽象的、非真实职业选择条件下对价值条目的取舍和判断,并不能够有效地预测在真实的职业选择时候的行为。这种抽象的价值判断更多反应的是应然层面而不是实然层面的状态,对于具体的职业决策没有必然的预测性。

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习得;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平衡与对等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EdwardSapir(2002)曾经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英语作为西方语言的代表,带着国际语言的通行证,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向着东方古老国度长驱直人,一路卷着“英语热”的狂潮,源源不断地将西方文化输送到了中国,并以语言所特有的穿透力给中国的民族语言与文化注入了异族成份。

如今,英语及其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汉语语言的使用及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带来重大变革。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身着西式服装,手捧代表爱情的玫瑰,在情人节(SaintValentine’Sday)的派对(pany)上向情侣表达爱意。

在亲朋好友的生日宴会上,人们吃着具有西方色彩的西式蛋糕,唱着西方传统的生日歌(HappyBirth—daytoYou),没有了寿桃、寿糕和寿面,看不出一丝中国式生日的痕迹。更令中国古人难以预料的是,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红白喜事”风俗,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已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人们已不再遵循红与白的界律,而纷纷效仿西式婚丧嫁娶的风俗。可见,西方文化的入侵已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将面临极大危险,甚至有被完全异化的可能。当然,造成这一危险局面的因素很多,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作为“英语热”狂潮的弄潮儿——大学英语教学。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文化现象

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英语语言技能习得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平台。现阶段,我国各大专院校针对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虽然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语言习得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参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但课程中充斥着大量反映西方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各类语言材料,而与中国有关,反映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料可谓凤毛麟角。不仅如此,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宣传介绍。杨杰瑛(2003)在其《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人》,就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教育。林汝昌先生(1996)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文化导人分三层推进的文化教学思想:(1)讲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重点是导人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2)较为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据每篇课文或每册书的内容,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3)导人更为广泛的文化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形式。可见,为了全面准确获取英语语言技能,我国英语界已把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导人提到了极高的意识日程,并在研究与教学中付诸实践,这在无形中为英语语言传播西方文化又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使得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推向了弱势边缘。

当然,语言与文化互为一体,相辅相成。英语教学不可能游离于文化之外,2004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后文简称《课程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说明:“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如果只放在以单一西方文化构建的语境中进行,那么,根据文化迁移理论(陈莉萍,2001),中国大学生的本族文化特质将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与同化,并在英语学习实践中趋附“亲西方”的文化倾向。

“亲西方”的文化倾向对中国大学生传统民族价值观的培养十分不利。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当我们看到指代中国航天员的英语词汇“taikonaut”出现在西方媒体时,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当听到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英语报导时,我们同样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然而,这些有关中国及中国文化的语言资料在现今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致使积压在中国学生心底的传统文化沉积和火热爱国热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无从展示和表达而表现出异常压抑与郁闷。当看到《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中由美国球星卡尔-马龙(KarlMa—lone)描写的文章AthletesShouldBeRoleModels时,对其中所提及的令许多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大牌球星,如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Barkley)和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等,我们除了对其报以崇敬与羡慕外,一种本能的民族自豪感却在每一个中国读者的心底隐隐作痛。中国也不乏星级的体育明星,姚明、刘翔、李宁、邓亚萍等等,这些令中国人感到光荣的明星尽在眼前,关于他们的英语资料也唾手可得,可为什么在中国大学英语教材中却无从查找?一个既不是学者也不是专家的普通美国球星所写的普通文章,在中国却被作为经典带人大学英语课堂,让中国大学生字斟句酌地拜读,品味美国人的光辉与荣耀,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悲哀。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一方面,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广大在校大学生,身为国家栋梁之才,将来既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主力军,也是引领中国主流文化的先行者,同时还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当这些未来的治国先锋站在国门与西方进行对话,交流中一味追捧西方文化,而对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无从谈及,这将是每个中国人所不愿期待的一幕。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亲西方”文化导向已给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民族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中西文化对等交流教学模式的建立

根据《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目标突出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即英语教学应最终服务于学生的语言交际,而文化交流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新编大学英语》(第4册,2005)前言所称:“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媒介,而且思想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因此,在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表达、传播本国文化的能力。”

据此,在学生英语语言交际中,中西文化间应保持对等关系,即二者的含量及地位相等,如用数字表示,应是1:1的比例,而且这一平衡比例应落实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教材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程晓堂,2002)“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什么样的教材最适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如何编写科学适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课程要求》(2004),“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重要理论依据。据此,我国近年出版了大量关于英语专业和非专业的英语教材。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广大学生,目前各大专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包括《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等。如果从传授语言技能角度来看,这些无疑都是深受普遍欢迎的好教材。但从文化视角来看,上述教材普遍存在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严重问题。笔者对现行最具影响力的三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所含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的比例非常小,参见下表:

上表显示,三大英语教材中,中国元素的缺失情况相当严重,各类教材所承载的语言内容大都源自英美国家,体现的是西方文化,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大学生,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两个代表不同文化的教学主体在实践中相遇,并发生碰撞,由于教材中国元素的缺失,以及学生特殊成长阶段的可塑性心理,致使西方文化随同英语语言一起传输给中国大学生,随着学生语言技能的不断提高,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必将对学生的本族文化产生迁移作用,并对后者带来巨大影响。

因此,为了保持语言习得和文化传承间的平衡关系,以及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对等地位,大学英语教材应按相应比例增加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英语语言材料,正如(1997)所言:“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二)课堂教学

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由于所用教材中国元素的严重缺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存在明显“亲西方”的不良现象。课文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词语讲解等无不围绕西方文化而进行。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只以传授目的语的语言技能为己任,缺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双向对等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势必在课堂教学中陷入“一心只围西方转”的尴尬境地,并给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带来不良影响。为改变英语教师只顾目的语语言技能传授而不顾本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相关部门及任课教师应按中西文化平衡比例调整和改造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1.相关知识补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关知识补充是各类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顾名思义,相关知识补充指的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额外知识。目前,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偏重语言技能的传授以及英语教材中的“亲西方”文化倾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限于语言知识的增加,或限于文章作者生平简介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介绍。尤其是后两类的相关知识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英语教学的西方文化内容含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比例失衡情况更为严重。

实际上,相关知识补充,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利用得当,是调整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一剂良药。针对大学英语教材中语言资料的西方化特征,任课教师可就文章主题、内容情节、历史背景、语言结构等,通过对比法、文化旁白和同化法等(杨杰瑛,2001),按一定比例,增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相关知识,以求得课堂教学中的中西文化比例平衡。

2.中西角色交流.

中西角色交流主要适用于由外籍英语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英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来到中国执教,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中国学生带来了地道、原版的英语语言,极大方便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另一方面,来自英美的外籍教师,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无意中向中国学生传播着西方文化。目前,由于教学双方文化意识的缺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是在单一文化语境中进行,致使外籍教师借助西式语言资料向中国学生传递来自西方的文化信息和基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

为改变这一现状,由英美外籍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从文化层面,按对等平衡原则组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其中,中西角色交流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一个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代表中西不同文化的教学双方,以语言技能实践方式进行现场文化交流与对话。假如课堂教学的主题是西方节日,那么外籍教师就可被视作了解西方节日的专家,中国学生便可通过课堂语言交流方式从其身上学习掌握有关西方节日的各种知识,而外籍教师也可把中国学生看作精通中国节日的专家学者,在课堂语言交际中向其了解中国节日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虽然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材料饱含西方文化特征,但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师生语言交际却涉及了浓郁的中国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国元素的不足,进而达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西文化的平衡与对等。

篇7

广东大学生科技竞赛第一品牌

“拿手指当鼠标,你试过吗?”

“新型中药煎煮器,你见过吗?”

“怎样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考虑泛珠三角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你研究过吗?”

在2005年4月25日至26日的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现场,来自广东49所高校的大学生展示了他们富有创意的近千件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韩大建、团省委书记邓海光以及教育厅、省科协的领导出席了该次盛会。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学技术活动的“奥林匹克”竞赛。“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全国竞赛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每隔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七届,历届大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是广东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的第一品牌。

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2004年7月启动,经过广东省30多名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初步评比,选出912项优秀作品参加活动的终审决赛。“挑战杯”参赛作品涉及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等领域,包括自然类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和科技发明制作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成果。

“挑战杯”的评选分成自然科学类的和哲学社会科学两大类,获得特等奖的自然科学类作品有中山大学罗玛同学的《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天线》,广东工业大学刘传森等同学的作品《嵌入式智能脉像诊断仪》,广州大学古村落保护规划小组的《广州三元里村历史文化保护计划》,深圳大学白羽的《蟑螂特异变应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等13项作品,获得特等奖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类的有中山大学杨颂德等同学的《垃圾邮件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李泽敏等同学的《城市乞丐生存状态与广州形象报告》,华南理工大学范闽同学的《我国个人收入性别歧视的微观计量分析――基于广州市IT业的实证分析》等10项作品。

大学生科技成果“第一拍”

2003年11月,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竞赛中,青年企业家宋祖德以20万元拍下华南理工大学《洪水救助体系》,启动中国大学生科技成果“第一拍”后,紧接着又有12项“挑战杯”参赛作品正式签署了科技成果转让合同,转让总金额高达2275.6万元。来自清华大学的一项信息技术作品,则创下了单项成果转让最高价――800万元。自此,把“点子”变“金子”已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梦想。而“挑战杯”也由此“火”了起来。

“为了备战‘挑战杯’,鼓励学生创新,我们学校设立的‘百步梯攀登计划’项目,就是资助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每年投入150万,全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了该项活动。”华南理工大学的团委书记白涛介绍说“为备战第八届‘挑战杯’,我校在2004年举行了中山大学2004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共计168份,其中以自然科学类作品为多,共计73份,社会科学类作品数次之,共65份,科技发明类作品也难能可贵地达到23份。参赛选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既不乏长达百来页的理论陈述,也有精心制作的实物模型或演示光碟。”中山大学的负责人说其校内已经掀起了一股“挑战旋风”。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开幕式上说:“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孕育着民族的希望。在知识决定命运的今天,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应创造新知;不仅在课堂上学,还应在实践中学。而‘挑战杯’的举办,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实践的平台。”

把课业和科研联系起来

曾经在“挑战杯”获奖并与福建著名企业“七匹狼”公司签约500万元的合作开发意向书的庄希勤同学,其所在团队的参赛项目为《华信二手车鉴定评估》。他说,我们都是利用午休时间和下课后,抓紧时间写一段东西。在电子平台上,大家用不同颜色的文字进行阐述和激烈的争论。为了调研,每一个组员都开动了各自的社会网络,使劲打电话,使劲发email,在汽车检测站、学院、二手车交易市场和工作室中来回跑。一开始我们感觉到功课和项目冲突,有点力不从心,但是渐渐地我们找到一种方式――把课业同项目联系起来。

该项目的研究成员大部分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他们把自己参赛的商业计划当作是对每一门功课最好的复习。在进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过程中,结合进《生产运作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知识,既做好了计划书,又深深体会了知识的运用。

而团队中汽车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为了解决方案中有关技术的难题,整天和教授们一起钻研,半年后俨然成为熟悉汽车构造理论的“小专家”。

在商业计划书中,他们把面临的市场比拟成柠檬市场,也是源自经济学中一个基础的概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专利者被哈佛等名校录取

记者在本届“挑战杯”期间,在东道主华南理工大学追踪采访到了当年拍卖到20万元的《洪水救助体系》的主创者王硕。这位学建筑的大四学生现在已拥有一家“创意都市建筑科技研究所”,接下了很多大型项目。还没毕业的他,因为多次获得创新发明的专利,已经被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几所世界名校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回想两年前,他邀集了跨7个专业14个人做了《洪水救助体系》,不过是因为一时的兴起,他怎么也想不到,这项创新作品,为他今天带来的一切变化。

篇8

关键词:大超联赛;校园文化;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G841.73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21-03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希望借助高水平体育比赛来提高自身的声誉和社会影响,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的产生,为高等院校提供了展现自身形象的良好舞台;同时,中国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缺乏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和表现平台。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和对学校的忠诚度每况愈下。大超联赛将力争做到将校园文化与篮球文化的完美结合,溶入娱乐、文化、公益、健康等多种向上的积极元素,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高校校园精神文化 、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

1.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2分析与讨论

2.1大超联赛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诸因素的影响分析

2.1.1大超联赛对校园人爱国主义观念的影响爱国主义教育都在宣传,也都在做,但是让大学生们亲身参与的爱国主义活动并不多,鉴于这种情况,联赛的组织者希望通过全体观众合唱国歌的形式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意情怀,所以每次主场比赛前全体同学“合唱国歌”这个活动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实际上增强了学生们的国家荣誉感,提高了爱国主义精神,一位现场的大学生对记者说:“唱完了国歌,真感到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对我有很大的震动。”。大超联赛每场比赛前,所有现场观众一起合唱国歌这一活动,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通过调查可以显示见表1,以下是大超各参赛学校上座率情况调查表。

每周各个大超参赛学校的比赛场馆,都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海洋。从以上图表中看到,常规赛平均每场上座率达到91%,大超联赛13个城市15个赛区,平均场馆坐席为2 100个。总计有288 228人次到现场观看了大超联赛。也就是每周同学们不但可以看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了,同时在自己的国歌声中接受着最实际的精神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

2.1.2大超联赛对于校园人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集体主义长期以来都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是校园精神文化重要的体现形式。

通过在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赛区比赛现场发放1 000份观众的问卷,当问到球队经过激烈苦战最终战胜对手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有70%的人是为要想战胜对手必须依靠集体和团队的力量,如图1所示。当问及您认为当代大学生最缺少哪几种品质的问题,分列前四位的是集体主义、爱校情感、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如图2所示。对十七所大超参赛学校的主管领导的调查,大超联赛对于学生及球员的教育价值,排在前两位的是集体主队精神,如表5所示。大超联赛不但是一项运动赛事,同时也承担了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责任,承担了营造大学校园篮球文化、体育文化氛围的责任。

2.1.3大超联赛增加了学生的爱校情感大超联赛通过推出各参赛学校的主场色,为增加学生的爱校情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在各参赛学校的宣传活动,让每一位同学明确了自己学校球队的主场颜色,每次学校主场的比赛,学生都会不约而同的穿着自己球队主场颜色的衣服来到现场,共同打造魔鬼主场的气氛。联赛的组织者通过主场色的推广手段,真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爱校情感和母校情结(表3)。

2.1.4大超联赛促成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大超联赛的主办宗旨之一是致力于提高广大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因此,采用各种形式、方法、手段进行宣传工作。通过大超联赛在大学校园里开展的对于中华骨髓库的宣传活动,并邀请到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作为公益活动的形象大使,带头到大学校园现场献血的举动,使中华骨髓库的各项公益活动深入人心,促进了当代的大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来。通过广大学生参与中国的公益事业,对于当代大学生确立人道、博爱、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是很好的教育渠道。本文对捐献现场1 000名学生的调查,通过大超联赛对中华骨髓库的宣传,是否会主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6所示:

以图5表明,有81%的大学生愿意主动捐献出造血干细胞来拯救白血病患者,说明大超联赛的组织者,通过对中华骨髓库等各项公益事业的推广,对于当代大学生人道、博爱、奉献的人生价值观的宣传有积极的影响,使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1.5大超联赛对学生球员价值观的影响国内、外对价值观的研究不少、但对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价值观的研究却不多见。以下是大超球员对于各种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的调查问券的回答选择,从中可以看出大超联赛对于球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图6可以看出通过大超联赛,每一位球员都有了自己定位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有16%的球员选择了能有机会进入职业联赛;38%的球员选择能够帮助球队获得联赛冠军;19%的球员选择能够成为大超明星球员;16%的球员选择能够保送研究生继续效力;11%选择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从图6可以看出,对于很多大超球员已经进入了职业联赛,你们保持什么样的心态的?有43%的球员选择大超联赛的锻炼使他们有了这样的机会。可以看出球员对于大超联赛锻炼的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44%的球员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以平常心来对待。可以看出球员通过大超联赛的锻炼,判断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都更加趋于理性,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从表4可以看出,球员对于几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都是非常积极向上的。有86%的球员选择在场上的表现会影响到场下的观众。大超球员已经认识到自己在学校是一个公众性的人物,自己的言行会对周围的同学有影响,所以他们都会尽自己的所能为学校争取荣誉,在同学之间起到榜样的作用;有79%的球员选择会主动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来拯救白血病患者,大超联赛使球员的价值观念有了深刻的影响,培养了球员奉献、博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94%的球员选择会主动参与社区小球员的辅导工作,大超联赛与社区共建以后,使球员能够近距离的接触社区学校,对于社区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有82%的球员选择大超联赛使他们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1.6大超联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以下是通过大超联赛的各种活动在各参赛高校中的推广,对1 000名大学生的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程度(表5)。

从表5可以看出,通过大超联赛在各参赛高校中的推广,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程度较深刻有(平均选择系数>1):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意志精神、爱国主义、健身价值。说明大超联赛弘扬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在当代高校中,它主要表现为爱国、爱校的统一。爱国、爱校是校园师生的精神支柱。大超联赛通过培养增强校园人的爱国、爱校情感,以此来作为创造良好校园精神,发展校园文化的关键。团队精神和意志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素质,通过大超联赛,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团队的真谛,真正懂得只有拼搏向上,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真理。同时,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健身的行列当中,使同学们真正享受体育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通过大超联赛赛场内合唱国歌活动,增强了在校大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协作观念得到加强。

2) 通过大超联赛各种赛事推广活动和公益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学生对学校的忠诚度、凝聚力和爱校情感。

3) 大超联赛对于当代大学生人道、博爱、奉献的人生价值观的宣传有积极的影响,使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球员价值观的影响是深刻而有意义。

3.2建议

1) 大学体育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大学体育活动和大学体育价值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大学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

2) 教育部门(大学生体育协会)要和体育业务部门加强合作、统一目标,充分利用竞技体育部门的优势,以大超联赛的成功运作模式为借鉴,推广到其他高校体育项目当中,为培养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和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蔡俊生,陈荷清,韩林德.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

[2] 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1.

[3]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51.

[4] 席焕久.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167.

[5] 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9.

[6] 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41-156.

[7] 易剑东,何明辉,熊俊华,等.体育文化的阐释[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

[8] 周宪,许钧.文化批评的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 汪子为.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篇10

1.在结构游戏中进行计算活动

2.在角色游戏中进行计算活动

3.在体育游戏中进行计算活动

4.在智力游戏中进行计算活动

二、操作学具多样化激发兴趣

三、活动体验,鼓励探索,开发幼儿思维的潜力

1.巧用生活实例,唤起幼儿的想象

2.引导幼儿多角度操作,启发幼儿探索的思维

3.引导知识的迁移,挖掘思维的深度

四、创设数学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3)通过解难练习,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1)安排内容的渐进性,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3)注重幼儿的差异性,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

幼儿数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完善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达到预期目标。“兴趣”亦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活动中,应重点着眼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兴趣上实施,这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1]邓东皋.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