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生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3:4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与生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与生活论文

篇1

教学中应注意的一点问题是引导要适当、适度,不可随意主导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去,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而不可只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却忽视了教学的初衷。执教《认识乘法》一课时,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若是老师在开始之初这样组织语言的话: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有大树、白云、河流、小桥。生2:我发现白云飘动着,象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生3:我发现小白兔在开心地跳动,可是它是要到河这边来还是要过去呢?生4:我发现小鸡的头在一动一动,它是在啄米还是吃虫子……就这样,学生意犹未尽,几分钟过去了,还不断有新的发现,数学课便成了看图说话课、想象作文课,扭转了数学学习的性质,本末倒置,最后使得课堂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难以完成教学目标。但如果教师开始之初这样问:图上有几种可爱的小动物?(2种,即母鸡、小兔)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每2只小兔、3只母鸡在一起)这样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观察要求,使学生能有重点、有顺序的观察事物,教师再注意引导学生2只2只、3只3只地数,突出“几个2”“、几个3”,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这样一来,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就不会干扰学生的数学学习,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捕捉有效数学的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数学情境问题(生活现象),为以后的乘法学习奠定基础。

二、注重语言的简练性,突出重点

生活化数学语言还必须简洁精炼有层次,这样可以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最大限度地获取新知。生活化数学语言的结构及一些专业用语,有别于日常用语,学生难于理解。因此我们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繁就简,将专业化术语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化语言,将有关的事情、各种数量关系交代清楚,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得多。像是教学第二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便可就地取材,设计了练习题。我们班有男生15人,女生10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这种语言与日常用语接近,生活就是教育,学生了解了事情的对象———男生15人,女生10人,明白了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关系———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是低层次的生活化数学教学语言;随后,我告诉他们,这句话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表达:15比10多多少?这句话比刚才的应用题多了一些概括性和抽象性,是深一层的生活化数学教学语言;最后告诉学生可以用算式“15-10=5”来计算。这样对学生进行分析应用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慢慢体会生活化数学教学语言的简洁性、层次性,同时,这个过程也恰恰是学生分析、推理、概括、抽象等能力的提高过程。

三、趣味性的交流语言,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

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生活世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作为小学美术教师,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应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现就此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艺术课程”如何与“生活世界”相得益彰,相互联系?我们说,书本知识是人类长期总结、实践而形成的智慧的结晶。学生学习知识,也主要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毕业论文,生活世界。但是,有选择就有舍弃,有总结就有丢失。书本知识所舍弃的是什么呢?正是现实世界和生活世界中那些生动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东西。而艺术课程正是具有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形象性等特点。这些就只能结合生活世界、将艺术课程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1 从学生生活中选择艺术教育的主题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对于艺术教育主题,只要留心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就能很容易寻找到合适的艺术活动主题。毕业论文,生活世界。从生活中选择艺术教育主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学生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某一活动,某一节日,某一生活场景,某一情感为主题起点,由此扩展开成主题网络,如“剪纸艺术”、“书法艺术”、“民间歌舞”等艺术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二是以某一艺术要素为主线,到大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寻找形成主题网络,如以“对称”为主线可以扩展出“建筑中的对称”、“绘画作品中的对称”、“生命世界中的对称”、“音乐作品中的对称”等艺术主题。

从学生生活中选择艺术教育主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留心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富含艺术韵味的场景、事物以及学生能够体验到的情感,其次,以不同艺术门类的角度对其进行联想、设计初步的艺术教育主题;再次,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教育计划的安排调整主题。如,以“爱”这一情感表现为主题,可以扩展出“以爱为主题”的美术和音乐作品欣赏活动,绘画:我爱小动物;散文:共伞;表演:我们都是一家人等艺术主题。

2 将学生艺术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

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发展的。毕业论文,生活世界。因此,学生艺术教育不能仅限于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而应该贯穿于学生的一日生活之中。

2.1积累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感性经验

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积累感性经验,寻找艺术要素,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审美教育资源,如春天的嫩芽,秋天落叶,各种花卉的颜色,树木的造型;美妙的小溪流水声和宛转的小鸟鸣叫声;社会生活中的建筑造型,节日的街头,人和动物优美流畅的动作等蕴藏美。毕业论文,生活世界。教师可以组织寻找“生活中的画”、“大自然中的节奏”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摆脱日常知觉的局限,使学生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性质和艺术原理产生敏感,激发其艺术感悟能力。

2.2加强生活中艺术环境的创设

2.2.1营造积极鼓励的精神环境

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并时时激发学生的情趣,情感。学生期,孩子们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幻想奇特,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象中,创造的萌芽也正若隐若现。因此,我们成人应以赞赏的态度及时捕捉到这些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耐心科学的引导,力求在精神方面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他们能自由思索,大胆想象。

2.2.2创设丰富自主的物质环境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是学生艺术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创设“小小艺术活动角”,放置中西艺术大师的美术作品,中国民间工艺品及学生自已制作的作品等供学生欣赏,还可以放置各种绘画用具和废旧物品等供学生自主地进行艺术创作。在创设这一角落时教师要注意中西艺术作品兼容、各种艺术门类作品兼容、成人艺术作品和学生艺术作品兼容,还要经常更换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

3 发挥艺术教育在各领域相互渗透中的中介作用

中介作用是指“处于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要素这间起中间联系作用的环节”。“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不是彼此隔绝、互不相干的,而是直接或间接地经过一定的中介而互相联系着。艺术是学生教育不同领域交叉的地带,教育中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这里充满了未知,充满了可供探求的新领域,当然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机遇”。毕业论文,生活世界。因此,发挥艺术教育在各领域相互渗透的中介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中有美,语言中有韵味,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生活世界。

4 学生艺术教育的方法要符合学生生活的逻辑

学生的生活是一个感觉的生活,感情的生活和自由创造的生活,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是直觉的,充满情感的,因而在进行学生艺术教育时,首先要做到整体化的艺术教育,不能割裂各艺术领域之间的联系而应该使艺术活动成为不同艺术类型的共同审美要素之间进行互为感受、互为理解、互为表现、互为创造的过程;不能限制他们、轻易呵斥或盲目否定,而应该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一起用他们眼光来理解艺术,允许他们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

总之,学生艺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更优雅,更精细的感情和感觉,培养学生更丰富,更广泛的理解能力,通过艺术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连接使学生能够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认识艺术的要素和组织原理,以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美化生活;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拓展生活经验,体验生活乐趣。艺术教育是人生的教育,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回归生活的艺术教育就是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让个体以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就是让教育真正回归到“人”的本位。

篇3

关键词: 摄影艺术 真实审美 创意审美

一、摄影艺术所固有的真实审美品质

通俗的来讲,摄影最为现实也最为直接的作用在于纪实。摄影将一切美好值得纪念的事物凝固成一个永恒的画面,让无数个瞬间成为停止下来的画面,亘古不变。正因如此,摄影作品所表达的都是来自不同角度的且是其独有的审美品质,即真实。每部摄影作品的题材,它的那每一个瞬间都需要依赖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的自然现象,所以真实便是摄影艺术的先天特征。虽然不同的体裁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的方法及原则都存在着区别,但是它们的同一性就是“真实性”,而通过拍摄所记录下来的每个瞬间,便是摄影者们的创意表达。摄影者的审美意愿如果能够和观赏者的审美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这样一来便会有利于真实审美品质的实现。因为真实,所以这一审美品质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同时这也是摄影艺术的审美独特且突出的优势。

摄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书法、舞蹈、绘画等,自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算起来至今也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可是摄影技术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从一项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如若追溯到200年前,考究当初发明摄影这项技术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既不是为了科技发展,更不是为了艺术创作,而是为了将现实生活中转眼即逝的各个片段以生动形象的影像记录下来。虽然在早期人们都采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来进行记录,但是这种方法长此以往既麻烦又能力有限,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寻求更为便捷的方法。虽然早期的摄影并不能跻身于艺术的行列,但是它却是一种最具创造性和科学发展性的一种文化现象。于是,摄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审美价值也就随之产生了。不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摄影艺术的“真实”审美品质都是与生俱来的。

二、摄影艺术重要的创意审美支点

摄影艺术所追求的是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并且是有着最为深入的高科技介入的艺术种类。倘若摄影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太过依赖于科学技术而忽略自身也要进行思考与创意,那么所拍摄的作品最后只能是没有灵魂的一道摆设。完全依赖于科技的摄影产物是有图像而无形象、有技术而无艺术、有形式美而无思想美,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的摄影者中是常见问题。例如在各类摄影展中,说明的通常是形式与拍摄技巧,很少会看到内容营造与拍摄意境的描述。再如进行摄影理论讨论的时候,很多摄影家都习惯进行摄影技术或技巧分析,而对于摄影艺术的内容、形象塑造和思想表达等都欠缺研究与讨论。这一系列现象充分表明了若想将摄影彻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还有待向更为深入的层次探究与提高。就目前的形式看来,摄影的器材不断地更新换代,越来越高科技化,从而导致摄影者进入了器材越高级创作越完美的误区。殊不知,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高端摄影道具误导了摄影创作者,使自身的创意性一步步丧失。

当然,摄影艺术固然讲究意境与内容,但是这并不代表在创作的过程中就不需要技术。对摄影者而言,摄影技术显然是其必备的创作实践基本功。倘若摄影者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便不利于艺术的融合,表现力和感染力等各种表现手法就无法自由拿捏。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来看,应该使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形式体现内容,若无形式的表现,内容自然无法显现;如果有形式而无内容,那么形式就如同空壳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其实摄影所要面对的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我们在进行摄影创造的时候将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整体上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感染力。笔者认为创意就是摄影者要具有的审美医院,即包含摄影技术也包括摄影内涵。

三、摄影艺术审美重构的时代推动力

在摄影艺术审美中要以真实为其固有的特质,以创意为其重要支撑点,且要明确其价值与意义。其实摄影艺术与其他类艺术都没有太大差别,其审美价值与意义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时代的不断发展,甚至是文化与科技的进步都会促进摄影艺术审美的不断提升。在摄影的实际创作中,摄影者要强化创意,使之既能够充分符合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又能符合摄影艺术的特殊品质。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不论是艺术创作原则还是摄影艺术特质都有此特点。这要摄影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懂得拿捏“真实”,不去逾越此规则,导致创意失真,其强化变为异化。只要遵守此规则,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高科技或题材处理,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和创意性都不会被轻易颠覆,而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而日渐加强。

总之,摄影审美的本质在于其真实性与创意性,如果能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就能从深处感受到摄影这门艺术。

参考文献:

[1]李长风.LiChang-feng摄影艺术的欣赏与创作[期刊论文].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VOL15,(1).

[2]梁辰.浅谈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期刊论文].新西部(下半月),2009,(5).

[3]张芳芳.摄影艺术探析[期刊论文].科学与财富,2010,(10).

篇4

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认识

1、概念:毕业论文是有特定的审定标准的论文,对选题、中心论点、资料论据、框架结构、语言表述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对象:毕业论文是和专家的对话。不要写大段的作家生平、作品介绍,在最后答辩时同样要注意,陈述时不要介绍论文内容,而应该注重在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自己的创新点、局限性、不足这些地方。

3、标准和要求:

1)论点明确,要在3-5分钟之内能陈述清楚自己的论点。论点新颖论文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

2)中心突出,无论分几个方面说明,都要始终围绕中心主题。

3)论据充分,扎实。所找的材料要贴切论题,别人的评论、作家的自述、各家的论争、以前和现在的对这个论题所研究的结果都可以做论据。

4)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分段代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层次。没有段落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反之,分段太多太碎的也不是好文章。分段不宜过多,3-5段。

5)表述要清楚明了。文字不要华丽,少用修辞手法,文章风格要质朴、清楚,语言要干净利落。

6)写作要规范。注释、引文要高度的严格,论点的提出要有依据,要做到学术规范。

7)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观点。

4、态度:要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尽可能的查找一切的材料,要高度的重视、思考一切相关的问题,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深度和广度。

二、写作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随便选一个题目的问题。选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是对自己以往学习的一个完整清理的过程。要认真回顾对哪些内容印象更深、更感兴趣,哪些是有可能写的比较好的,可能会接触哪些材料。题目本身的大小难易不是问题,是并不重要的,关键在于怎么写。怎么写永远比写什么重要,任何半点突破都是有价值的,和别人的差异就是价值。论题举例:

古典中的现代和现代中的古典(有着哲学思辨的意味)

论钱钟书知识的围城

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神

徐志摩诗歌的文体特征

日记(书信)在现代小说中的运用

鲁迅作品中的民俗现象

以上都是论题独到、论点新颖的例子。下面举反例:

论艺术美与生活美(论题过大)

论朱自请的散文(论题过大)

论骆驼祥子和小福子的死(论题过小)

要从某一部作品顺带谈一个问题,选择一个角度来深入的讨论。

2、收集材料:材料的收集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要带着问题进行,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逐步的凝聚眼光、集中思路,其中要注意一大一小两个问题:

大:收集材料的过程是完成文献综述的过程。跟自己论题相关的成果有哪些,重要的观点、已经运用过的角度和方法、概括前人的观点,这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放在论文的第一段来写。

小:要准确的记录材料的出处、出版社、时间、页数。

3、提提纲:提纲的逻辑关系、层次感对论文的步骤有直接关系。

4、初稿:初稿尽早尽快的写,要连贯,一气呵成,然后再进行修订。

5、修订:最后的修改和确定要放慢速度,仔细的斟酌、严谨的推敲,反复的打磨。

三、特别需要主要的几个问题

1、论文的看法和观点要尽可能的客观、公允。持之有据,论之有理。有材料来支持,有逻辑性认同,避免随意性,不要轻易说一些过头、过大的话,更不要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而贬低其他的观点。涉及到对应关系的时候更要客观公允。

篇5

关键词:油画艺术;生活;可观看性

油画艺术作为艺术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由西欧到日本引入之后,在我国本土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吸收、融合、发展和成长的过程,现在已经成为我国艺术画种中最为重要的画种之一,也已被各大艺术院校作为重要课程开设传授。油画艺术被引入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早已成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如今我们生活环境中,已处处不艺术。家中油画作品的装饰,生活中形式构成的不经意呈现,生活中处处可见有艺术形式的表现。

1 油画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吃饭、旅游、休闲等等。艺术则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加工、提炼和感悟,并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去呈现出来。用艺术去诠释自然、生活的规律。这样做的目的是:从微观上说,使人们心灵达到净化,情操得意陶冶的目的。而从宏观意义上说则是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融入自然,了解艺术的美、懂得艺术是生活中的审美、视觉和精神境界充分能够得到满足的目的。

人类的艺术史证明,艺术绝对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否则艺术会失去生命的养分与光华;而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课借鉴、可推陈出新不断发展出新的动力和精神灵感的来源。人类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艺术的存在,才能够丰富了人类的视觉审美的享受和精神世界的满足,也使我们思想变得更加的文明、充实,而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在推进着社会向更高的文明层次发展。

1.1 传统油画艺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油画艺术作品,博物馆、画廊、家中装饰等越来越多被公关所关注和接纳。传统艺术中较多油画作品是高于生活的内容,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说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油画艺术绘画作品。传统油画艺术作品的含义,往往是将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愿望,以艺术的方法去虚拟表现获得满足。

1.2 现代油画艺术,艺术脱离于生活,高于生活

现代艺术不散直接表现物质理想的,但却表达出对生活的艺术化的理解,这正是艺术家的高雅艺术的理想。正所谓艺术脱离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说的正是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1.3 后现代油画艺术,艺术等同于生活,艺术平行于生活

后现代艺术也是当代艺术,包括现成品、装置艺术、艺术观念,这类的艺术的视觉文化所传达的艺术审美表达的是一种观念,以艺术的形式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观者观看起的是一种理念的传达。这种艺术是等同于生活,平行于生活,甚至是低于生活的审美趣味的。

2 油画艺术与生活可观看性的表现

艺术与生活是一致的,同样油画与生活也是一致的。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艺术依赖着我们一条极其细腻的心灵来贯穿,所以我们要用心地去体会。在我看来有形物体主要是由一块块色彩元素构成的,也有赖于色彩周围的事物。因此一幅油画作品是沉浸在颜色颤动,重叠交错的气氛当中,在我的油画作品当中,我始终追求着这种气氛感觉,并成为我追求油画表现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无限渴望。

我们需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断地与大自然交流,从中获得充满活力的感受。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曾经有位学者说过,面对丰富多变的自然物象,我们将自然生活的美转化为艺术美不是靠文字或语言来完成的。观者之所以能从画中那些平凡的题材中看到自己从未发现的美,那是缘于画家眼睛超常的敏锐。一片景物,其所以美,是因为含有一种微妙难说的意义。

通常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构成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经过体验、加工创造的人类生活。油画创作能有效通过造型和视觉语言的表现力度来表达出对人、自然、社会及个人的内心体验,得到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洗礼。一切艺术均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从视觉审美的可观性来看,生活并不等同于艺术,艺术不全是生活,现实生活也不全是艺术。怎么说呢?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的照搬自然。如何观看艺术与世界的方式,是最精炼而又最具生动性的经典视觉艺术之作。观看先于语言,人类先会观看和辨识,接着才会说话。油画,摆放在那里,它用着一般现在时的语言强化着收藏者的满足感。从油画作品中结合当时画家的当地创作环境,社会的大背景以及对作品所赋予的含义,画面表面凹凸不平的肌理感,色彩用法所体现画家的情绪变化,观者可以从油画作品中品读到灵魂深处的精神体验。这种视觉的观看之道正是一个人自己对待对方的一种生活处事方式,而从这种方式中可以进一步肯定对自己的看法。油画作品在这里,你的眼睛选择看什么,从什么角度去看,都是眼睛延伸到这个人的意识。

3 油画艺术与生活可观看性的意义

艺术是人工制造的事物,艺术的形成需要技术,艺术的呈现也是为了以实现审美为目的的。油画艺术的美是直接的人性的反应,是不使用艺术手段就无法传达的生命的直觉的必然体验。油画艺术和生活的关系的可观看性的观看之道,要主要观看画面的平衡感和和谐感。还要结合油画创作者当地的社会大背景,当地的人文背景和作者想赋予作品的内涵意义。艺术是揭示社会问题,解释社会问题,解决真实,艺术为了有效实现审美的问题,先视觉感觉,后精神内涵。而文化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和理解艺术。通过视觉感受,再透过固定的油画艺术的创作者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情节传达语义信息。通过油画艺术作品的色彩、构图、笔法、造型特征和艺术所传达出来的趣味性是视觉的可观赏性则是审美信息,是最重要的本质信息。不仅如此,还要从油画艺术与生活可观之道中看油画艺术作品中色调所赋予的情感内涵。暖色调代表温暖,温馨的感觉;冷色调则表示冷清,清凉的氛围。还要从画面构成的形状中解读画面所传达的含义,曲线表示轻松愉快的氛围。还有油画艺术作品的明暗光线所赋予的含义;投影变化的意味。

4 结语

欣赏艺术风格则是欣赏艺术家的人格。艺术家的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艺术形式中呈现出其人格魅力的某些方面,艺术的独立的美学价值也与社会发生广泛的联系,有两种形式,艺术油画艺术创作者以艺术而艺术,另一种是为人生而艺术。油画艺术与生活充满紧密的联系,其观看之道也是有律可循,将所有的存在现象都归纳在一个共同的规律之中,就会获得一个最完美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斯图尔特・霍尔.论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6

[论文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

教育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们现行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主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注重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因此,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性情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可以说,美术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它没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能更好地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和作用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97年5月,北京大学隆重宣布成立艺术学系,并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理解力,用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健全的人格,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我们知道,当下的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素描、绘画、版画、雕塑课程及欣赏课,它有了更宽泛的内容。在欧美很多国家,开始用视觉艺术教育来代替美术教育,它超越了传统的“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针对那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少数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倡导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过程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强调美术学科结构特点的同时,始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容标准是根据学生达成目标来制定的,注重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感性体验,发展美术创造的基本能力。中国现行的美术教学也开始以强调美术学科体系转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成为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篇7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一

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终于到了尾声。在四年前到校报道时,就不看好自己在大学里会有什么杰出的成就。往后的事实一再证明,当时的直觉还算是正确的。

只是自己不再彷徨,反而像那些存在主义者们那样,开始思考那些看似庸人自忧但与生命真正相关的问题。摆脱梦寐恐怖,走出疑忌歧路,逐获正当尊荣,这不仅是一向的希冀,也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方向。值得庆幸的是,一路之上得到多位师长和同学的帮助。

首先感谢的是导师李景宁副教授。李教授渊博的知识和对教育教学的热情让我感受到大学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这在师德逐渐消解的当下社会是难得一见的。李教授让我参与她主持的一项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提供大量的研究资源和各种学术活动机会。这些难以寻觅的良机使得我认真省思自己原本肤浅的教育认识,在实践中提升有限的水平。这一艰辛而收获丰富的过程将对我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进行教育活动建立了必要的基础。

肖信老师和罗秀玲老师在我开始接触教育学时给与指导,陈徽师姐和甘秋玲师姐对我的学习和成长一直给与关心。我难以忘怀吴全华教授和刘良华教授的讲课,如果说一位是批评家,另一位则是诗人。难以忘怀的,还有钱扬义教授的亲切期盼和那些烟,汪朝阳教授的快人快语,王辉博士对集邮的长年坚持,以及许多师长的印象。

也要感谢同学何根荣、黄海清、李茂、梁根、钟泉和周颖等人,以及师弟刘冠运。另外,还有阿颖、文慧、慧明、道乾和宇恒。没有他们的支持,很多事情都不能得到较完满的结果。我时常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拖欠的很多人情债,却是很难偿还。

我和许多人一样,在大学里寻找理想、学术道路和爱情,最后只能带着理想和学术信念离去。我不聪明,但是自我感觉颇是勤奋。自大学三年级开始坚持写作,作为表达自己思想和教育立场的方式;发表的多篇文章未必对学术有所助益,但是较能清晰地呈现自己的思想发展脉络。每当徘徊在图书馆的时候,绝不敢奢望自已有什么杰出的学术成就。只是越到毕业的时候,越有孤独寂寥的感叹。虽然还有很多遗憾,也知道这些遗憾一直存在,我还是走着自己的这些路。只是路途漫漫,现在只能说声:

再见,广州大学城!再见,华南师大!终有一天,我会卷土重来。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二

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经历了找工作的焦灼、写论文的煎熬之后,感觉好像一切都尘埃落定,想起了那句伤感的歌词:“timetosaygoodbye。”即将给自己的学生时代和校园生活划上一个分号,之所以说它是分号,是因为我对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活还有无比的怀念,对单纯美好的校园生活还有无比的向往。这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路口,并不是终点,我始终相信青春不会散场,坚信有一天会重返校园,以学生或老师的身份去延续这种快乐和幸福。

感谢我的母校北师大尤其是艺术与传媒学院所有的老师们,在这片净土读书七载,无形中塑造了我生命的气质、生活的方式,也练就了我乐观的心态和一颗感恩的心。尊敬的导师周星先生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学都是我生活上和学术上的引路人,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能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踏实做人、勤奋做事,做出一番成绩来回报他对我的恩惠。在导师周星先生的带领下,十二钗燃烧的那些友情岁月将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礼物。宿舍同学的互帮互助和深厚友谊更是赐予了我研究生生活不可磨灭的记忆,毕业前夕的寝室夜谈更是成为了研究生宿舍生活的美好回忆。在这三年中,我收获快乐并且成长:中间夹杂的参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累并快乐着”,那段忙碌的岁月在最后关头虽然我是以在工作中不幸摔伤而收场,但那些日子,与各地评委老师们和学生评委们结识的情谊成为了我人生路上的美丽点缀。当然,还有在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组委会的实习,更是让我感受在高压的工作下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及工作被认可和受到赞赏的成就感。

这个论文选题对于我的意义在于它引导我用研究生期间所学的研究方法对一个我喜欢的行业进行摸索和研究,透过现象去挖掘和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本科时候酷爱电影但阴差阳错的撰写了电视栏目生存策略研究的论文,研究生期间攻读电影学影视文化传播专业却选择了社会学领域的休闲文化空间研究,我的大胆尝试和决定还在于导师周星先生对我在学术上的鼓励与宽容,再次对他深表感谢。

在毕业前最后的时光,仍旧要感谢我生命中出现的那些十分重要的师姐师兄、师弟师妹们,以及我结识的朋友们。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指点,同时也是我生活中一起同行的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信任、彼此鼓励、互相支持与帮助。

当然,在我求学期间,还要感谢我深爱的父母亲一直以来对我无怨无悔的付出、支持、关爱、尊重和信任,在我学习、生活、感情、工作上遇到困难时,是您们帮我抵御风霜,谢谢您们。我是幸运而幸福的,我知足并且义无反顾的在大家的关爱下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一路前行。

ps:顺利毕业,真的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不一一点名,各位就对号入座吧:)你们的关爱及与我一起成长的日子让我心存感激。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三

写到这里已是论文的结篇之词,我突然没有了之前流畅的思路,敲击键盘的手指变得有些沉重起来,总结与回首总是令人感慨万千。翻看着这厚厚一叠的数万文字,想起曾经为了要写六千字的论文而发愁,我不禁对自己微笑了。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十六年的学子生涯亦将挥手告别。这一路走来的点滴片段,此时此刻如同影像般在心底回放,无论快乐、忧伤、收获还是挫败,都是那样的珍贵与温暖。能端坐于课堂,凝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能留连在图书馆,啃读册册文献;从一门门课程的学习到一行行论文的撰写,能拥有这段学习的机会,我有着难以言表的珍惜与努力,惟恐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学业有丝毫的懈怠,尽其所能不辜负老师、朋友和家人的期望与关怀。

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陈凯,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完成,陈老师都给予悉心的指导,您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学思维、忘我的科研精神以及淡泊宁静的生活境界,让我在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都获益非浅。您的幽默风趣和出众口才更让我佩服万分。

感谢化学系的各位领导,感谢龙琪、陆国飞、宋怡三位化学教学论的老师,感谢你们在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中的关心,你们学者的睿智和师者的风范,让我在热爱的化学教育领域的领悟更深一层!感谢张凤、胡应杰、鲜华、刘少贤、陈昌云等老师在实验场地、实验器材和药品上的帮助和实验技术方面的指导,毕业论文期间得到了你们太多的帮助,尤其是胡老师那一句“实验要深入”被奉为我设计实验的关键原则。

陈博同学的渊博学识、教育理想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朱子丰同学的深厚科学素养、敏锐实验洞察力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他们共有的执着、热情,都是我学习的典范,也给予我投身实验研究的极大动力。他们在毕业课题实践过程中的交流、指导,使我获益匪浅,在这里诚挚地感谢他们。尤其是陈博同学在我实验失败时给予我巨大的精神鼓舞,让我更有信心站在今天的讲台上。

江虹、王炜祺、赵钧若、范淑平、蔡敏尧、马晓雯等学妹都是在相同课题组共同奋斗的成员,本篇之成文与她们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文中部分还参考了她们发表的部分成果。青春靓丽、才华横溢的你们让我对晓庄的校园更加留恋。谨以拙文向她们表示谢意。

本文还参考了部分江苏苏州高级中学的徐惠老师、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胡益民老师与导师合作的论文,虽然没有见过这两位老师,但是仍然要向他们表达我的谢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保志明老师、江苏艾迪生公司副总沙德慧先生也给予我很多指导,特别感谢他们。

最后,我要以无比的深情感谢我远在家乡的父母,你们的浩荡养育之恩、深刻体察之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和幸福。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四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XXX大学的四年的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XXXX是理论界一直探讨的热门话题,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xxx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费尽心血。没有xxx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经济XXXX系的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五

非常感谢xxx老师、xxx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们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六

光阴似箭,日月如棱。五年的时间,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那么的短暂,但是,这短短的五年是最真诚的青春,是最纯真的岁月,是最美丽的大学生活……我们的自学能力在这里得提升,我感谢所有的恩师:是您赋予我们最有意义的收获;是您带领我们走进知识殿堂,使我们不但丰富了知识;是您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给我们美的眼睛去发现世界的美,感悟生活的美;是你教会我们珍惜友谊和时间;是您给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是你们用博大的胸怀,给予我们最无私的关怀和奉献。

这在这次的毕业论文中,发挥了我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也算是我最后一次做学校的作业了,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还有我的班主任老师,以及任课老师,感谢他们的教诲,让我知道在社会上懂得怎样去做好自己,端正自己的位置,为社会贡献出我自己的力量。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七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篇8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方案,思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城市人们的生存条件,为此,要运用生态学等多学科的观点和途径进行园林规划布局,使园林在生态上合理,构图上符合要求。中国的园林文化博大精深。园林景观设计对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都起着重要作用。它要求园林设计师不断提高水平,对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反复推敲,创造出温馨的环境。对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园林规划设计应主题明确

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设计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论文大全。在园林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必须巧运匠心,仔细推敲,确定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一个明确的创作意图和动机,也就是先立意。意是通过主题思想来表现的,意在笔先的道理就在于此。另外,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必须同园林绿地的功能相统一。如某一公园以松竹梅为主题,设计为老年宫小院。在配置植物时,院外环绕草坪,草坪上种植常绿松树,并设鹤舞雕塑象征常乐、长寿。而另一公园以春花烂漫为主题,则在广场中央设置喷泉、花坛及迎新春的雕塑。两个主题,两种景色。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规划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题办法和手段,找到一条综合性的创作路径。

园林规划设计应主题明确,要做到:第一,要有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和适度的文化品位,利用独特的创新视角和与时俱进的新思维,体现出人文关怀。方案确定之后,要透过细部进行传达,要经得住推敲。第二,要善待、慎待园林建筑。由于建筑构筑物、雕塑等硬件往往是公园绿地的要素,这些建筑在公园绿地中有时处于主景、点景和主题地位,因此在园林建筑设计中,要十分重视园林建筑构筑物的形象、体量和尺度,以及由此传达的思想文化,利用有深度、有品位、独特的形象来加强文化与生活的积累与沟通。第三,要重视原有绿地的减法设计,突出园林中的大树景观,尤其是对植物和过繁建筑物的删减,保证植被景观和植株的形态美、个体美,在提高绿地艺术质量的同时做到植物群落科学合理。

二、园林规划设计应体现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园林规划设计其主题是人本身,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本身,人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和尺度。因此,把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研究设计的目的与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扩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分析现代成功的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不管无心还是有意,所有的设计人都取自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印象,取自历史上由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原因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

三、园林规划设计应注重艺术性

园林规划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自然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论文大全。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影响最大而且稳定不变的主观因素是人类的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觉。论文大全。因此,自然景观也好,文学绘画也罢,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三维空间为主的园林景观视觉毕竞是其核心基础。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因此,园林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我国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正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综合。

四、园林规划设计应体现生态性

由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人本身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大自然,只不过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将其强行分开。人是需要回归自然来放飞心情、张扬个性的,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因此,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具体地来说,园林绿地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在生态原则和植物群落原则的指导下,注意选择色彩、形态、风韵、季相变化等方而有特色的树种进行绿化,景观与生态环境融于一体,或以园林景观反映生态主题,使城市园林既发挥了生态效益,又表现出城市园林的景观作用。

五、园林规划设计应体现经济性

现代园林设计应该汲取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色彩、材料、质感、造型等种种因素,结合相应的场所、环境、文化等要素,与植物、山水、建筑等统起来进行综合设计,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环境景观感受,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要求和愿望,适应人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充分利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势,创造出具有时代印痕的建筑艺术。在景观材料的选用上盲目跟风,包括大树、热带景观树种和其他一些新材料,有许多中看不中用,或根本不能“入乡随俗”的舶来品,导致保养负担过重。

独特的中国园林是把中国的文学、哲学、艺术和建筑融汇成一体。中国传统园林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把山水、树木花卉、建筑,揉合在一起,并以大自然的山川地貌为蓝本,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把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意境深邃的中国式写意山水园林。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园林有其历史局限性。而国内现代园林的发展,也正在进行着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这既需要秉承传统,又要适应现代。

参考文献

[1]任梦非.园林规划设计步骤(一)[J].园林,2000(1):14.

[2]陈满.论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风景园林网,2009, 9(16)

[3]孙华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规划简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150,154

篇9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艺术

 

语文教学评价是一种为确定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获取和处理有关证据的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水平评价和语文教师工作评价。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一、语文评价的标准要科学化

1.评价要有根据

评价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已有的水平。语文教学评价,要考虑到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要达到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评价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还应照顾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差异性。此外,语文课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每一个文本都有固定的感情框架,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要紧扣文本,要尽量和文本的感情基调相协调,要使评价语言和文本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2. 评价要适度

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师通过学生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及时的予以恰当的公证评价。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激情。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养学生骄傲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度评价,要避免廉价的表扬。

3. 评价要有诱发性

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能给人愉悦感,并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启迪;生动形象的语言最富有感染力,能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评价时,教师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运用最能激发想象的语句,这样具有诱发性的评价语言或评价标准,才能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深的认识。

二、语文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他们是不定性的,因此,在评价时不能在一开始就给学生定性评价,这样容易造成一棍子打死的局面,甚至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从教师的评价目的来说,可以是诊断性的、水平性的,也可以是发展性的。因为,评价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是对学生这一阶段学习或表现情况的概括、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这一阶段的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熟悉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轨迹,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

2.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并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因此,要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新课程也要求课程走向民主、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学生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认知,而这种认知将指引着他以后的学习走向语文教学论文,是学生自我提升和发展的一种良好方式。

3.注重“他人评价”

这里的“他人评价”,既包括其他同学的评价,也包括来自家长的评价。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学会统筹,学会关注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怎么写论文。由于存在个体的差异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也会形成对他人的评价。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更是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家长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后续培养。

三、语文评价的过程要动态化

1.语文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和体验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此外,语文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因此,使得语文评价过程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活动过程,它包括评价的准备阶段、评价的实施阶段和评价的总结阶段。评价的准备是评价的开始阶段,它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方案准备、物质准备。

2.语文评价的生活化

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接轨,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语文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化,要在生活中用语文,在生活中评价语文。生活化的评价过程不仅可以直观的记载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能较好的反应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能真实、深入的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再现学生日常生活中语文学习的状况。

四、语文教师要开展自我评价

1.理论要更新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思想进行自我评价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这是语文教改科学、高效、深入开展下去的重要条件。鉴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地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知识课而去搞瞒堂灌,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大讲思想教育等。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上的提高,还应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育学生优良的个性和较高的语文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形成大语文教育观,把正确、科学、高效的语文教学思想变成实际教学中可采用的理论,从而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

2.内容要全面

语文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方方面面。既有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反思与评价,又有对自己语文教学模式是否符合语文教学原则的评价;既有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反思,又有对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评价;同时,还要有语文教学主体的评价。

3. 方式要科学

语文教师应注意自我评价的方式。教师可采用记反思日记、职业发展预测和教学行为研究等方法进行自我评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注意:①自我评价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②自我评价是一个内在意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努力改进的意志过程。③自我评价是一个动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篇10

陈卓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对理想和未来的“寻找”,又是对当下生活和状态的一种“判断”,在“寻找”与“判断”中交替时间片断的方向和确定,以达到人生境界的把握和掌控,是理性而充满智慧的,是思考而富有哲学意味的。她尽自己的可能,通过雕塑的形态进行具体描述和概括,倾诉自己心情和观点。那些真空在哪?那些记忆之城在哪?在没有空气的世界心灵会是透明?人生的经验或者情感的经历,对于艺术、对于哲学以及其他真的那么重要吗?记忆的保留或者消失究竟因为什么?昨天、今天、明天的区分与判断只是在某种时空、某人特定的概念,在艺术中,无论是怀念、追寻、向往,这种过程是人与现实的交汇与对白。如果把“真空”分解“真”和“空”,这两种状态矛盾吗?陈卓的作品“80真空”,金属的质感,炫亮耀眼,仿佛时间的记忆锻造在表面,而心脏被尘封在作品里面。这种质感和光亮使我想到了太空,抑或航天员的感触陈卓凭借作品一样可以抵达。而看她的陶质“80真空”,作品的某种气质来自地球的深层,洁白轻柔、细腻温润、飘逸模糊、闲适舒畅,通过真实、平缓、沉静的情感诉说,实现了与自然、生命以及观者的对话。选择金属、陶质并通过这些材料的特性,在三维空间打开属于自己的门和通道。在陈卓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当代艺术家应该被公众认可的精神品质,这种担当体现“80真空”里的“真”非常可贵。

雁西:你如何评价中国当下的“当代艺术”?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陈卓:其实,这个问题挺大的,我认为:当代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艺术的媒介类型,突破视觉感知的范畴向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知领域发展了。但当代艺术无论其面貌、媒介、表现手法、品位、格局以及艺术价值取向多么纷奇不同,它们都应该传达人本主义和普世主义的人文精神,生成了一种优良的艺术语境并承担社会责任,当代艺术品应该具有被公众认可的精神品质。

有人说:“一千个中国艺术家就有一千种中国当代艺术。”这虽然是调侃但也就是对中国当下当代艺术的真实写照了。当代艺术在中国迅速发展,难免出现投机、猎奇、丑化、抄袭等众多问题,而这种艺术实践又无形的影响着公众艺术审美和认知,所以说当代艺术家需要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艺术表象,在对文化传统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以新的思维和表现语言将个人的创造力和艺术维度正确传达。当代艺术应当表现时代主流价值,不应为了小己私利而创作所谓的“当代艺术”。

雁西:你的雕塑有什么特色?你如何评价自己的雕塑语言?

陈卓:真实、平缓、沉静是我的雕塑一直秉持的情感诉说,我喜欢让作品和自然、和生命有对话的关系。

我的雕塑语言就是通过材料的特性在三维空间中去诉说心语,平静而沉思,与观者进行心的交流。

雁西:你的雕塑作品主要想表达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它具有可代替性吗?

陈卓:我的作品就是自我感知、内心情感感受的一种物化表达,它的形式可能是雕塑、可能是绘画、也可能是首饰等等,艺术形态终归是为思想服务的,明晰这个核心就好。例如我的雕塑作品《寓言系列》的材料是陶瓷,因为我想要传达的是那种自然、社会、人和内心的对话和关系,而陶土这自然属性的材料加上釉色和火焰的升华后使它有了新的生命,这不仅是创作者给予的,还有我们艺术家所不能完全掌握的地方,这就是陶瓷艺术的魅力。而我需要作品这个主角有三维空间去表达自己,就像舞蹈一样,舞者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会说话、都有表情,在这个层面上我的这系列作品陶瓷就是最好的材料,雕塑就是最恰切的艺术形式,不需替代。

雁西:你的雕塑作品是否能够充分表达了你的观点?你认为哪些方面有待改进或有空间?

陈卓:艺术家的作品一定是在最大程度地阐述她的话语态度、表达个人观点的。从事艺术学习创作十余年,随着我的不断成长、成熟和智慧提升,在经历不同时期后回头再看自己的作品,我一定会有不同的解读感受了。也许同一个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的艺术表达是不同的,但也许都是最好的,这个问题和空间就留着以后我再去改进吧,我自己也很期待。

雁西:你和你的雕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为什么用雕塑来创作?你有可能放弃雕塑吗?为什么?

陈卓:是一种对话和依赖的关系,就像是沙漠中干渴的人终于跋涉到生命之河,畅饮甘甜后那种清透的身心满足。我需要在创作过程和我的作品去满足和释放这种情愫,并从这个作品中再审视自己,这个瘾我戒不掉了。我也喜欢绘画,但现阶段更喜欢用手去感触和塑造新生的过程,我认为艺术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元、包容,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也在尝试和创作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这样很好。艺术不分家,我不会放弃雕塑或者绘画。我曾经很多次感慨我的学业、事业和生活是与艺术相伴并会延续下去的,很庆幸,也很珍惜。

雁西:雕塑在你的艺术创作中占什么样的比重?有什么样的关系?

陈卓:恩,我的艺术创作中雕塑、或者说立体作品占70%的吧,近两年纸本绘画比较少了,前些年我也画油画、壁画、综合材料等,绘画过程也是很享受的。这几年我是以陶艺和首饰为主了,例如2010年到2011年我学习了首饰制作并收获很多,我理解我的首饰作品就是mini版的雕塑,这是很有趣的。所以说,绘画、首饰、雕塑在我的艺术创作中是个三角形的关系,缺一不可,互相支存。它们三个有时是钝角、有时是锐角、有时候是直角,每个人的精力和侧重点不同,我的艺术创作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表现吧。当然,它们也有可能是等边三角形,均分180度,估计那会我就是无敌勤奋的女艺术家了。

雁西:你认为未来的雕塑艺术会怎样发展?你理想中的当代艺术是什么?

陈卓:恩,未来的雕塑艺术会是那种向少而精、直面的“刺激”而发展。我们见证雕塑艺术当下的发展,我这所说的“刺激”不仅是看到优秀新鲜超越传统经典的好作品的精神感受刺激,更有趣的是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和自己较劲、和材料、和艺术、和精神较劲的头脑风暴的刺激,这也是创作之源,艺术家需要具备这种精神。从狭义上讲我理想中的当代艺术是那种能精准把控精神命脉的倾诉,形式不重要,真实、准确、含蓄、有思考、有智慧的那种,这种感觉好说却不好做,那种如遇知己般特别对特别舒服的感觉很难得,其实艺术就是一种精神食粮。

雁西:你的雕塑和传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陈卓:传统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每一位艺术工作者都是根植于传统之上,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汲取营养,成长、成熟、发展起来的,而后在自我精神生态中去建立自我艺术语言体系进行创作艺术,我亦如此。

雁西:你创作过程中的收获或突破?还需要在那些方面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陈卓:我认为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自省和自修的过程。从初学艺术至今,我收获的不仅是创作艺术的技法形式和理论观念,最重要的是能够自我审视、和自己的真实内心对话,将心境释放转换成可视可感知的作品,以“物”的方式与人们交流。

以个人单位,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纵向的生长过程,我们艺术家每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自我精神生态中的一个节点体现。艺术创作是需要不断的去实验和探索的,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我们艺术家得到精神的满足。

雁西:你怎样看待今天的艺术市场?你对艺术市场化的趋势有怎样看?

陈卓:当今,艺术品不仅是意识和精神活动的载体,更作为可交换的商品参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个国家不仅需要多元的文化批评,同时也需要艺术市场的健康机制和行为。我国当今的艺术市场在经历起伏波折后正逐渐走向成熟和正规。画廊、拍卖公司和艺术博览会构成艺术市场结构的三个主体环境,民众百姓也通过它们更真实地接触到艺术、当代艺术。健康成熟的艺术市场需要正确的艺术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我们艺术家具备社会责任感,平衡好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创作积极、体现人文精神、有创新的艺术作品。任何一种健康的艺术市场将促进艺术的繁荣发展,对整个社会文化生态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成熟健康的艺术市场会更好地推动艺术家成长,他们两者相互影响互进互利。

雁西:作为一名艺术家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你所认为重要性是如何把握的?

陈卓: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真诚,对艺术的真实、思考与感悟。真诚的与自己对话、真诚的将自己的特质和个性表达。

艺术持久的生命力是需要对生命本身于予尊重的,艺术家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精神供给、辩证思考和修正坚持,并对时代文化精神、人文情怀体察关注,对艺术尊重对自我真实,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用心去做艺术,做一个有价值艺术家。

雁西:你如何看待艺术中的批评性?你的自我批评表现在哪里?

陈卓:艺术批评就像是艺术品的良师益友,既督促帮助艺术家进行自我审视剖析,又很好的推动艺术科学繁荣发展,丰富和提升艺术理论。当然,这也同样需要一个健康客观的良好艺术批评环境,更需要艺术批评家有着良好的学识、个人素质和品格。

艺术家是敏感的人,也是一个自我肯定和否定的矛盾体。能够自我审视,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批评是需要有自我秉持和智慧的。我认为艺术家的自我批评之一,应该是经历过此时期后能够回过头审视自己、总结自己,以此来提高修正完善自我。还有就是需要有能辨别有分歧的态度和非正确引导话语的能力,并能正确对待中肯有益的批评语言,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不断个人修正中创作我的艺术,我与我的艺术共成长,想想这些还是挺幸福的。

陈卓

2004年7月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装饰专业 获学士学位

2007年7月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 公共艺术与理论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 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

2010年9月至今 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装饰艺术系

学术活动:

2007年 作为天津美院中方代表教师与德国哈勒美术学院完成实验性教学课题《SHADOW》,课题成果出版画册。

2008年 获德国DAAD国际机构艺术组织邀请赞助,赴德国哈勒美术学院进行课题《BlACK≠ 黑》的教学实践及艺术考察,课题成果出版画册。

2010年9月-2011年7月 天津美术学院公派访问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首饰设计工作室

参展获奖:

2007年 陶艺作品《怪物》获首届中国美术教师年度作品展优秀奖陶瓷作品《80真·空》系列 于天津美院美术馆 个展

2008年 藏书票作品《元生》系列入选第三十二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

2009年 艺术设计作品《80真空》入选第十一届天津市美术展览陶瓷作品《80真·空》蓝石艺术空间 群展

2010年 设计《无题系列》作品入选《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藏书票作品《BIRD》获得 2010年第三届伊斯坦布尔国际藏书票比赛最高荣誉奖

藏书票作品《tIRtOUS》获得 2010年第三届伊斯坦布尔国际藏书票比赛荣誉奖

2010年 《追忆Ril-Neal》个展 上海田艺格画廊

2011年 首饰作品《弗里达之痛》、《迷蝶》入选 2011年中国姿态艺术作品展

2012年 首饰作品《弗里达之痛》、《浮》、《迷蝶》入选第三届

天津市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

作品、:

2007年 论文《谁引领了谁——谈设计与时尚的关系》发表于《北方美术》

2007年 论文《土与环境,历练后的新生——浅谈陶土之陶艺创作感受》发表于 《美术大观》

2007年 陶艺作品《怪物》发表于《中国雕塑年鉴2007》

2007年 作品《80真·空》系列发表于 《雕塑》杂志

2008年 论文《艺术解读生态学之精神生态与生态自我》发表于《艺术设计与教 育论文集》

2008年 藏书票作品《元生》系列发表于《第三十二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作品集》

2009年 艺术设计作品《80真空》发表于《第十一届天津市美术展览作品集》

2009年 多幅水墨绘画作品发表于德国《BlACK≠ BlACK》画册

2010年 论文《浅析生态雕塑》发表于《亚洲超越设计展论文集》

2010年 设计作品《无题系列》发表于《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

2010年 藏书票作品《BIRD》、《tIRtOUS》发表于伊斯坦布尔《 第33界FISAe国际藏书票大赛作品集》

2011年 论文《浅析“公共”与“生态”—— 公共艺术和生态学的共同性》发表于《艺术设计与教育论文集》

2012年 论文《浅谈艺术创作的生态方法论 》、《浅析生态美学 》发表于《天津美术学院教师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