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2:4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 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学期将过,我付出过辛劳,也有收获的喜悦。为了下一学期更好地工作,现作如下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习。

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究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作业。 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同时对学生的数字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对学生的每一道错题进行纠错。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2

一、做中学——积累操作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鲜活、灵动的数学,建立生动、丰满的认知表象,积累实践和操作的活动经验。

1.有趣

尽管操作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摸索,赋予操作活动更多的新鲜感。比如,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和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青青草原的美食节上,喜羊羊做了10个青草蛋糕,美羊羊做了6个青草蛋糕。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熟悉的卡通人物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情盎然地在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中开展操作活动。

2.有序

高效的操作活动必然要有合理的序列,使得教师能够通过各操作步骤的反馈及时调整,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的体验中开展后继操作实践。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操作序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①做一做: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

③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厘米宽?

3.有效

剔除操作活动表面的喧嚣热闹,要真正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得到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边做边想、边想边做。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将操作与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初步认识“11”;然后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1”,要求摆出的小棒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再比较优化,让学生理解“把10根扎成一捆,再在旁边放1根”的摆法最直接明了,使学生明白一捆就表示“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比中思——反刍生活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背景丰富而独特,教师应当认真地审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及时挖掘生活经验中起到有力支撑的有益部分,同时也要注意对新知学习负迁移的干扰。

1.建立起点。甄别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发现其中与数学学习的内容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一部分为教学起点,创设出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情境。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出示了理发店门前的旋转灯柱这个动态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里面是平移还是旋转”,学生往往会受到视觉错觉的影响,认为旋转是柱子在旋转,平移是彩条在往上走。由此展开教学,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沟通联系。让模糊的生活经验变得清晰,让生活经验“数学化”,用数学的眼光重新观察世界,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体积的概念,我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组织学生用“体积”的概念去重新阐释这个经典童话背后的数学内涵。

三、练中悟——启发思维经验

1.往前走。立足迁移,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通之处,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脉络,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和独立解题的乐趣。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在计算长方体侧面积的问题中,当已知条件给出的是底面周长时,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让学生把一个没有上下底的长方形纸盒沿高剪开,这时立体的长方体变成了平面的长方形,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感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分别就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突破了难点,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回头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培养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形成较为稳固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思维活动经验。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估算算法多样化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界一致认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学技能,估算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计算速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呢?下面是我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

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教学中增加“营养”,让估算贴近生活,进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把感性认识转化成估算意识,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估算的兴趣,让学生从估数开始接触到估算的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例题:第一杯子装有200粒黄豆,右边的两个杯子里的黄豆大约各有几百粒?让学生猜测大约有多少粒并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就在生活中,可以现学现用。估算与实际生意紧密相关,估算与其他的数学知识也密不可分,低年级估算能力要与准确熟练口算为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把估算的方法教给学生,如“去尾法”、“进一法”,例题;估算48+8时,教会学生可以把48看作50, 8可以看作10, 50+10=60, 所以估计48+8的得数不会超过60。

二年级下册例题:电话机单价98元,电饭煲单价192元,自行车单价403元,电风扇单价105元。妈妈带了300元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够吗?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多少元?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这样教学,让学生通过整理信息、观察、比较、分析,给学生提供了估算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估算就在生活中,学习估算也是很有趣和必要的。

二、鼓励估算算法的多样化

《新课标》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估算既然是一种计算,也会出现多种估算方法。估算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无论是“加减的估算”还是“乘除的估算”,估算方法都是先把算式中的数看成跟它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通过口算算出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生总结出的估算的多种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不必强调学生用其中的哪一种,让学生理解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合理的,就能存在的。我在教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数学内容中,逐步培养学生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估算能力,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只有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二年级下册练习题: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到剧场去看木偶戏,一年级有195人,二年级有198人,剧场共有400个座位。够吗?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最后让小组汇报,学生们的情绪很高,各小组都呈现自己的解决方法。

方法有①:直接计算,195+198=393,393

方法②:将195看作200,198看作200,200+200=400,400=400,够坐。

方法③:将195看作200,200+198=398,398

方法④:将198看作200,195+200=395,395

这样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对算法进行自主修正、反思、选择、确认,从而实现算法的优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方法之间的关系,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估算策略的多样化,也帮助学生形成优化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三、 加强估算的准确性及习惯

估算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技能训练,它有机地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以熟练的口算为基础,为精确的笔算服务。学生的估算能力越强,计算能力也会越高。估算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意和智慧。估算教学中让学生在“估一估”后再“算一算”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合理性,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从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二年级下册例题:每盒有48枝水彩笔,先估算3盒大约一共有多少枝,再用竖式计算。这样教学不但关注了笔算和估算的训练,也让能学生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算过程中应有估算,即利用估算来寻找精算的错误,其实估算中也会用到精算,精算与估算是一组不可分割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先让学生应用估算的方法估计商是几十多还是几百多,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样教学是让学生通过估算对计算的结果作大致的判断,计算结果出来后,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估算,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让学生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篇4

一、教材内容结构比较

小学数学教材人教实验版与修订版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外,还注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从二年级开始增设数学广角单元,标有“数学广角”名称的具体内容编排如下表1:

表1实验版和修订版教材中“数学广角”内容比较

1.从内容数量上看,实验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未编排“数学广角”的内容,所以比修订版少了一课,另外,修订版教材中增加了六年级上册“数与形”的内容,而删减了之前实验版中的“数字编码”“等量代换”的内容。

2.从内容安排上看,相同内容所安排的年级进行了调整。例如,鸡兔同笼问题,之前的实验版安排在了六年级上册,而修订版则安排在了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则由之前的四年级下册调整到了五年级上册;相比实验版教材,对于简单排列组合和逻辑推理部分的问题,在修订版中被分散到了二年级上下册、三年级下册。

3.对于题目名称,修订版也做了调整。在实验版教材中,各个年级数学广角单元的标题都是“数学广角”,没有明确问题的分类,容易导致问题归类出现歧义;而修订版的题目则是“数学广角”然后紧跟一个小标题,例如“数学广角――搭配(一)”这种形式,使得“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4.对于内容的表达,相同内容的表述亦不相同。以“烙饼”问题为例,对话框添加了填空,总结烙饼问题的本质。此外,相较实验版而言,修订版教材则增加了文字,用来叙述题目背景和问题,再结合图片更为高效的描述给出解题关键信息,然后由小朋友或者小精灵的对话框提示解答思路,图文结合更为紧密,易于学生理清思路,学会表述答题过程。

二、教材内容呈现顺序比较。

1.“数学广角――优化”内容编排顺序的比较。

实验版:例1“烙饼”问题 例2“沏茶”问题。

修订版:例1“沏茶”问题 例2“烙饼”问题。

虽然“沏茶”和“烙饼”问题都属于运筹学中的内容,但是从两个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学生对于“沏茶”问题比“烙饼”问题更容易理解,因此修订版教材进行了调整,从易到难有梯度地进行安排,让学生在学习中由简到繁地过渡,便于学生接受。

2.“笛Ч憬恰―找次品”教材编排结构的比较。

实验版: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

修订版:掂一掂称一称卡片模拟称一称说一说。

相比实验版而言,在修订版教材中新加了一个“卡片模拟称一称”的过程,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容易地找到次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感知“找次品”的过程,符合“四基”中的“基本活动经验”,有利于学生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材例题和习题设置比较

教材题目主要是由例题、习题两大部分组成,以下围绕几个典型问题的例题、习题处理进行比较。

1.优化问题。

在修订版教材中,把“船只卸货”的例题进行了删减,只选取了“沏茶”“烙饼”两个例题。

考虑到“优化”属于运筹学中的问题,“优化”这部分内容无论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从学生对于 “船只卸货”问题的例题教学反馈中,我们发现它比“沏茶”“烙饼”问题要更困难一些,所以修订版教材中将其进行删减后,大大降低了“优化”这个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学习起“数学广角”更易接受,并且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2.植树问题。

比较两版教材中“植树问题(两端不栽)”的例题后发现,在修订版中,“植树问题(两端不栽)”解题过程中突出了“线段图”,并直接提示以递推方法总结规律。

这种显化图形的方式,使得“抽象”的文字在几何图形中“具体化”,加之直指要点的对话方式,符合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思考习惯,利于知识的理解,搭建了很好的“图形支架”,降低了学习难度。

3.“鸡兔同笼”典型习题。

实验版:今天要为学校买篮球和足球共6个,一共231元,问:篮球和足球各买了几个?

修订版:今天要为学校买篮球和足球共6个,一共210元,问:篮球和足球各买了几个?

对比实验版和修订版“鸡兔同笼”的两个习题,不难发现,题目中有一个条件进行了改变,实验版中“一共231元”改为了“一共210元”,其余条件无变化,钱数减少也就意味着计算时数据变小,即习题难度有些许的降低,从而突出了“鸡兔同笼”这一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理解、列式、方程思想、建模思维比计算更为重要,并且还可训练一题多解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

4.比较两版教材“找次品”中典型习题。

观察实验版和修订版中“找次品”的两道习题不难发现,两道习题题目完全相同,但观察解题过程,两版教材的“用图表示称的过程”这个部分的图示有细微的改动,实验版教材中图示只有“平衡”“不平衡”两个分支,后面部分是省略号,而修订版教材的图示“平衡”“不平衡”之后又分别给出了两个分支,这也就意味着提示学生之后还要称的次数,直到把“次品”找出。虽然这样的改变很细微,但其实在解题时相当于将称量的进一步思路和操作给出了明显提示,从而加深了小学生对分类讨论思想的理解,还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兴趣。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 给力;教学设计;新授; 练习;总结;课堂效益

严育洪老师在《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一书中说:教学也是一段旅程,在教学的“旅程”中,不同的教学设计就可能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情”.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 追寻课堂效益,是教师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给力.

一、新授环节要给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效益自然就高.

案例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一课. 教者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迁移到对面积单位的认识中来. 在导出对面积单位的需要后,教师提出设想:面积单位会和什么有关?

学生思考得出:可能与长度单位有关.

大家一起来回顾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

师:1厘米、1分米、1米,如果画出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条一条的线段.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各自的实际长度.

师:面积单位会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块一块的;一面一面的;一格一格的.

师: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板书:正方形.

师:生活中听说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到底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是什么东西?

师: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大?

对应着黑板上1厘米的线段,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教师把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白纸贴在黑板上. ……

“任何学科的教学设计都要重视从生活中引出问题,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联系,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沟通. ”在教学设计时,正是基于教者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准确把握才能如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练习环节要给力

老师们一般都比较重视新授环节的设计,其实,练习部分巧妙地引导,不仅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练习题的引导到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一课练习环节,第49页“想想做做”.

第3题:用直尺把右边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追问: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第4题:下面有三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 再追问: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第5题:四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

教者把这三题进行了整合和引导. 连接两点可以画一条线段,学生很容易得出这一结论.

第4题:教师先问什么叫“每两点”,学生交流后,老师说:为叙述方便,我们可以给三个点标上序号,分别为①,②,③号点,先说说,再连. 因为有了抓手,学生很明确地说出: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连. 第5题:老师提出:假如加一个④号点,“每两点”还有哪些?连接每两点画出一条线段. 因提醒到位,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画出了6条线段. 师再问:在连点的时候,怎样不重复且不遗漏呢?讨论得出:按点的顺序连.

新课程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是源于教材,尊重教材,而在完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很多个人的思考. 而且无论我们的课堂怎么改,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只要是上课,我们就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及时地介入、精当地讲解、巧妙地引导仍然是我们教师必须锤炼的基本功.

三、总结环节要给力

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的、个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精彩的课堂总结总能让学生意犹未尽,留给学生自我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下面这一案例,教者设计时就很注意首尾呼应.

案例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一课总结环节.

出示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2( ).

橡皮面的面积大约是2( ).

学生很容易填出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米),橡皮面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分米).

教师并未就此收手,而是抛出发散的问题:2( ),“2”后面还可以怎样填?

学生纷纷打开思维的大门,把学过的有关单位的知识回忆起来,还可以填2千米、2元、2吨、2厘米……教师及时总结拓展:“2”后面填上不同的单位,表示不同的数量关系,以后我们还可以在“2”后面填更多的单位.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年级 预习方法指导

小学中高年级,是指三年级以上,三四年级属于“中”,五六年级属于“高”。这四个年级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为初中数学打基础。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数学知识是从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并能够利用数学知识指导生活。因而,学好数学很重要。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很有规律,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抓住数学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合作预习,加强效果

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能力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目标、学生的特点、擅长的方面以及独有的能力等进行分组,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组内人员各项能力和性格互补,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探讨学习,能够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敢于表现自己,为整个集体争光。数学课前预习,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展开。布置预习任务,小组内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各自抒发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同时也可以接收到其他同学不同的看法,多种看法进行碰撞,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预习效果,而不像学生单独预习那样,多数情况下只是走过场。小组合作预习的形式,给学生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动力,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预习工作,发挥它带动课堂教学开展的效果。例如,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课时内容特点,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小组间互相交流,初步解决问题,组长将组员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汇总给老师,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够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简单,更容易接受。可见,小组合作预习,学习事半功陪,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二、布置任务,加强效果

一门新课程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进行预习,这也是教学开展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充分地预习,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但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学生对其敷衍了事,只是翻翻书,走过场,完全达不到预习的效果。一方面,学生对预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预习没有什么用,另一方面,教师不重视预习工作,重心都放在课堂教学上。要想发挥预习的作用,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给学生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进行预习。小学高年级的学习,相比一二年级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理解和接受上有了困难,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也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一课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是初高中进一步学习的关键,关系以后的数学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是教学重难点,对学生空间想象力要求很高。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适当安排给学生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接触到的一些圆柱和圆柱物体,了解他们的应用,通过观察,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学生看到这些物体就不会陌生,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

三、鼓励参与,加强效果

学生不重视预习,主要是觉得预习没有多大用处,教师也不会对自己的预习工作作检查,所以学生认真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肯定,所以对预多是敷衍了事的态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肯定学生的付出,满足学生想要表现的心理欲望,让学生的预习效果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还要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给学生展示自己预习成果的机会,展示的可以是自己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预习时遇到的问题等,展示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台下的学生进行提问。在预习检查中,一问一答,学生汇报了预习情况,同时也对整个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习起来会更加的有兴趣。运用这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它是课堂上提问和解答问题的保证,这样在预习中,学生才会花时间去学习数学知识,花精力去查阅相关资料,积极思考,理解新的数学知识。重视预习,发挥预习的教学作用,是尊重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一种方式,他们表现欲望强,通过预习任务安排,然后在课前进行预习成果展示,在满足学生表现欲望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数学教学的内容,以便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预习很重要,它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手段,同时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教师需要重视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任务的布置,让学生更加认真的进行预习,了解教学的基本内容,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俊丽,袁晓玲.小学中年级数学预习方法指导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

篇7

一、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式意义

算式比较抽象,内涵比较丰富。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说算式的意义,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且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能将算式与直观图形进行有效沟通,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式的意义,同时又可以让学生觉得原来数学这么有趣,从而自然而然喜欢上数学。

[案例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性质”教学片段:

师:下面两道算式,你觉得相等吗?为什么?

178-(78+66)和178-78+66

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计算来说明的,结果当然有两种――相等与不等,对的还是对,错的还是错,谁也说服不了谁。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就请你们用线段图来表示这两道算式的意思吧,看看结果会是怎样?(在展示学生的作品后,教师课件出示如下标准的线段图。)

生1:表示结果的线段长度不一样!第一幅图显示在一条线段中依次减去两条短线段,而第二幅图只是减去一条短线段,然后加上另一条短线段。

生2:当然不一样,178-(78+66)不等于178-78+66;178-(78+66)而是与178-78-66相等。

评析:学习“减法的性质”后,教材安排了运用这种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学生由于过于关注“数”,因而对于结构相似的算式容易混淆、出错。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通过对线段图的解读,让学生较好地理解相似算式的不同意义,从而减少学生出错的概率。可见,借助几何直观可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算式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明晰概念本质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理和判断的依据。在平时学生的错题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错误都是由于数学概念不清或者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够确切造成的,又因为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难度也就可想而知。而适时借助几何直观,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从而让学生快速明晰概念的本质。

[案例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学片段:

师:看,这些小羊大家认识吗?小羊们要上一节体育课,老师给它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围操场跑一圈。想知道它们是怎样跑的吗?

生(齐):想。

师:我们来看,这是三只小羊的跑步路线图。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觉得懒羊羊跑得不对,它没有绕着操场跑一圈,而跑到操场里边去了。

师:你觉得它应该怎样跑呢?

生1:它应该沿着操场的边线来跑。

师:对啊,围着操场跑,就应该绕着操场的边线来跑。(板书:一周边线的长度)

生2:暖羊羊跑得也不对,它虽然沿操场边线跑了,但它没有跑完。

师:它应该跑到哪儿?

生2:它应该跑回到起点的位置。(板书:回到起点)

师:喜羊羊跑对了吗?

生3:喜羊羊跑对了,它是沿着操场的边线跑的,而且还跑回到了起点。

师:像喜羊羊这样跑一圈,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一周”。谁再来说说,怎样才是操场的一周?(生答略)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来,从这一点出发,描出操场的一周。(学生跟着教师比画,描出图上操场一周。)

评析: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跑步的情境。通过对三种直观的不同跑步线路的辨析,让学生明晰什么是操场的“一周”,即一周边线的长度,从而初步建立起“一周”的概念。而“一周”的概念明晰了,“周长”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可见,借助几何直观可以让学生明晰概念的本质。

三、借助几何直观,感知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做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结构。具体来说,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象、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数学模型比较抽象,不易感知。但若能将数学模型用图形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感知起来就易如反掌。

[案例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

教学伊始,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以下问题:

有一个长方形的果园,原来长80米,宽20米,扩大规模后,长增加了30米。现在这个果园的面积有多大?

师:想象一下,如果用一幅图来表示题目的意思,这幅图会是怎样的呢?请把想象的图画出来。(学生开始画图)

交流学生作品后,师课件呈现规范图形(如下图)。

师:你们会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

师投影反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先算出扩大规模后果园的长,再算扩大规模后果园的面积,即(80+30)×20=2200(平方米)。(教师适时进行课件动态演示)

生2:我先算出果园原来的面积,再算出后来增加的面积,最后把原来的面积和增加的面积合起来就是果园现在的面积,即80×20+30×20=1600+600=2200(平方米)。(教师同样适时进行课件动态演示)

师:刚才大家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色地解决了同一个问题。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等式:(80+30)×20=2200(平方米),80×20+30×20=1600+600=2200(平方米),你们有什么要说的?

生(齐):它们的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适时板书:(80+30)×20=80×20+30×20。

师:大家会读这个等式吗?

生:80加30的和乘20,等于80乘20的积加30乘20的积。

评析: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并没有让学生直接计算,而是引导学生想象出这个果园原来和扩大规模后的几何图形,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出示制作好的几何图形课件,让学生根据图形尝试解决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解决策略更多,学习自信更强,最重要的是在“式”与“形”的结合中,学生初步感知到乘法分配律这一数学模型。可见,几何直观是帮助学生直接感知数学模型的有效载体。

四、借助几何直观,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思想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过实践的检验,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自身知识、思维的发展而逐渐感悟的。如果教师能借助几何直观,把数学思想形象展现出来,那就可以大大缩短学生感悟的时间。

[案例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集合”教学片段:

师出示:三(1)班有20人参加跳高比赛,18人参加跑步比赛,其中8人既参加跳高比赛又参加跑步比赛。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学生开始列式计算)

师:如果用“韦恩图”表示,你会画吗?(学生画后,课件演示,如下图。)

师:这题中,有8人既参加跳高比赛又参加跑步比赛。还可能有几人?(生答略)

师:最多几人?可能是19人吗?最少几人?为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中的“韦恩图”不断变化,如下图。)

篇8

[关键词]引导;转换;从教到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理论依据

著名的教育学家江山野教授在其经典教育观中指出:“一个完整的教学关系不是静态的、固定的关系,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关系,从学生角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根据这一基本思想和思路,江山野教授把教学过程划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刚入学的前三年左右)。

在这个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每一点知识都要靠教师来教,在学习中每前进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

第二阶段是基本上依靠教师的阶段(三年级到小学毕业)。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已经可以不完全依靠教师了,他们已经获得了一些自己学习的能力(25%的知识是可以自学的,老师的教的比例下降到75%)。”

二、具体措施

1、从教师的教学方式讲引导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阶段到基本依赖教师阶段的转换。

有别于低年级主要运用的演示教学法和讲解法,在此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运用活动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亿有多大》这一课,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来研究一亿有多大。比如学生可以选择探究“一亿本数学课本有多厚”,“一亿个小朋友受拉手有多远”,也可以选择“一亿个苹果有多重”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他们才会有兴趣去积极的进行研究。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就尤为关键了,这不同于低年级的演示教学教师先进行演示后再让学生去模仿,而是引导学生分步骤、分工合作,来完成课题研究。让学生制定研究的步骤,如具体的准备实施,具体的试验步骤,以及所需的信息采集和记录。并根据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分工。这样在一堂活动课中让学生满怀兴趣的去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逐步具备了自主意识。这里的自主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二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因此我认为在这一阶段充分的运用活动课程来让学生培养自主意识是很关键的,如果这样的一堂课程依然是像低年级数学课堂一样的师生确定课题,老师进行分工,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任务…,这样学生不仅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而且依然是完全依赖于教师的安排部署,没有自主意识的体现。

2、从数学语言的表达讲从完全依赖教师阶段到基本依赖教师阶段的转变。

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体现他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数学思维,更需要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语言的表达是数学思维的体现,同时数学语言的表达也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示范、重复重要的数学语言,让学生字字句句的学会重复。而要让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阶段转换到基本依赖教师阶段,教师需要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一课时,展示算式23×16+77×16这个式子后:

师:说一说23×16和77×16这两个乘法式子的意义。

生:“23×16表示的是23个16是多少”,“77×16表示的是77个16是多少”。

师:发现什么了吗?

生2:23个16和77个16和起来就是100个16

师:在算式中表示出来就是(23+77)×16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乘法分配律式子表示的意思,“如19×48+19×42表示19个48和19个42的和是多少”这样只要学生会说式子的意义也同样就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因此让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阶段转换到基本依赖教师阶段的转换中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思想是很重要,也是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

3、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讲从完全依赖教师阶段转换到基本依赖教师阶段的转换。

学生在低年级完全依赖教师阶段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教师演示知识的形成,学生模仿解决的方法和步骤。而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基本依赖教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一定的归纳、概括学习方法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课堂中,我们在教会学生估算、理解算理、学会进位的方法等等这些细琐的环节之后,学生也许学会里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却不知道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应该如何下手。因此教学的最后还应该让学生“回头看”。所谓“千金难买回头看”我们回头看应该是一看解题的思路发展,二看书写的步骤发展,三看自己、概括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书写格式。只有清楚的知道这三个问题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弄懂了一个知识。

在四年级以上的数学知识中,各块内容都日趋深入和复杂,如果只是单一的依赖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只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并且调动不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学习中教会学生总结、概括解题思路和书写步骤才能使知识让学生真正内化。

4、从培养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来讲从完全依赖教师阶段转换到基本依赖教师阶段的转换。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倡导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而怎样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参与的深度又应该有多少?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经考虑的问题。而在小学低段的教学中我们给予学生的参与应该是两方面一是观摩教师的教学过程,另一个是教师引导下的练习过程。要让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阶段转换到基本依赖教师的阶段就应该增加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兴趣与深度。

增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度应该是有多维度的,也应该有一定的梯度。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这一课时。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具有间隔特点的图片,(竹笋、甘枳、斑马线、路灯-------)等让学生思考。介绍植树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在课堂上这样简单的基础性的学科问题让学生每一个人都动脑、动手,参与其中。

而在探究第一个问题:只栽一端的情况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数学活动找出树的棵树和间隔树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能清楚的通过数学活动得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同桌二人讨论,通过二人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让每一个学生依然很好的参与课堂中,同样也解决了课堂中稍微复杂的问题。

当在完成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情况时,需要给学生构建三种植树问题的问题模型及解决的策略。这样的问题显得比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样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经过分工,互助来完成模型的总体构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稍难的问题,体现合作的力量也教会学生用同学间的互助来解决问题。

而在学生学会了植树问题后还有一个本堂课很关键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从植树问题延伸到生活中类似的数学问题。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植树问题,但是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怎样学会变换和应用呢?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类似的敲钟问题、锯木头问题、站牌问题,等。在这样具体的问题中让学生寻找它们与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找到联系。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不是植树问题的植树问题。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第一次学习植树问题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四年级大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之前的学习,其中有一部分聪明的学生能体会其中的关联。教师应该给予这样的学生整理思考问题的机会,也要给它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这样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从他一个人的想法带动全班人的思维开窍,就像草原上的星星之火,给予他点燃的机会。这样也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亦是很自主的参与其中。所以在教学中并不是教学难点就只能是教师教学生思,甚至是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在课堂中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困难的问题,都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深度是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阶段到基本依赖教师阶段的一个转换方式。

四、在教学实施中所显现效果

在这几年的四年级数学的教学中,我根据以上思考将其具体的实施在自己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很大的收获。其中一方面是在这样的引导方式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确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并体现了对教师依赖的逐渐减少。体现了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开始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其次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是因为自己的兴趣而学,从而也很好的发掘了学生的潜力。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对策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做了充足的准备,才会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对于本文研究的小学数学预习问题来说,笔者认为数学预习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小学数学知识点较为简单,但是它是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自己的做事方法,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条理化.

一、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步骤

(一)浏览教材,了解知识点

通过浏览教材,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明白的,哪些内容是自己还没有读懂的,动手画出知识的要点和难点.

(二)细读内容,把握重点内容

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了目标.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消化这些知识.这些方法有:

1.可以上网或者查找相关资料来消化主要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时,学生可以观察年历,找出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多少,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2月有多少天,等等.学生通过资料可以很清楚地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3月8日是妇女节,6月1日是儿童节等等一些节日.还可以知道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有31天,4,6,9,11月有30天,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也能根据教材的介绍(拳头来记忆)知道如何记忆大月、小月.这些知识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相关书籍、相关网络知识轻松地了解清楚,而教师上课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上面.教师要讲的是学生真正不懂的地方:大月和小月是怎么回事,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平年、闰年的设置问题等难点.

2.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抽象概念具体化.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到家附近的超市去看看物品的价格,思考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如果可以的话,家长给一部分钱同孩子一起去买东西,然后问问孩子,这些物品,应该给售货员多少钱?如果给50元,够不够?售货员应该找多少零钱?家长在讨价还价的时候,可以问问,我们是“几折”买到的这东西.

3.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分类与比较”时,我安排学生课前和家长一起逛逛超市,要求学生留意察看商场里面的商品是怎么摆放的.还让他们同妈妈一起收拾衣柜、鞋柜,整理自己的书包等等,让他们感受分类的重要性.

4.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时,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形状,可以用直尺量一量长和宽,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做总结.

(三)尝试练习,检验预习效果

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一练习过程可以在新课开始之前留出一定的时间完成.同时,也可以从练习反馈的结果大致了解学生预习完成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等等.

二、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上文分析,对于小学数学预习步骤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学生在进行数学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来确保预习质量呢?接下来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

同中学生以及高中生相比较,小学生学习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如果预习计划过于困难,他们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预习的过程中,设置的预习目标要符合小学生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可操作性,例如,“预习教材第几页到第几页”这种预习要求就很模糊,小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最终造成预习效果不好.除此之外,还要对预习的要求进行详细划分,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使得预习内容能够做到“由简入繁”,提高小学生预习效率与质量.

(二)教师要做好预习引领工作

学生刚开始数学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教师的引领在这时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认真研习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规律,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如,预习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一课,教师布置如下预习任务:(1)分别裁出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大小“印”在脑海里;(2)寻找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物品;(3)根据裁出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估一估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面积;(4)画出1厘米、1分米,比较一下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引导性强、目的明确、操作性强的预习作业,学生能够避免预习的盲目性,达到预习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生数学预习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存在的,在今后的小学数学预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强化以小学生为主体的预习模式,使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雷爱玲.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7(15):126-127. 

[2]王俊丽.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6(3):22. 

篇10

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评价,我们通常是借助考试这样的手段来评价学生,依据学生的分数把学生的数学能力划分为优良中差,这样的评价往往是一种终端显现,有着偏差性,忽视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张春莉老师负责组织六省、市优秀教研员及一线教师立项课题进行研究,为学生编写的一套系统、科学、贴近学习实际的数学学习评价工具――《小学生数学能力评价手册》,我有幸成为该课题编写的这本手册的实验教师,进行了两年的实验,2009年9月到2010年6月我具体实验的是六年级一个班级的实验;2010年9月到2011年6月我具体实验的是学校四年级的一个班级实验。

2.实验的过程

参与实验两年以来,我在自己的实施中有这样一些现状:

2.1 从学生方面来看

2.1.1 无法保证对实验班级授课的老师的延续性

这项实验我们学校进行了两年,每个年级中同一个实验班级随着年级的递增,担任教学的老师也会有所不同。换了不同的老师对这同一班级实验是否有影响呢?这样的实验结果有可比性吗?

以我们学校为例:

四年级有2个实验班,一个是四(2)班,三年级时数学是李老师授课,现在是我,一个是四(5)班,三四年级均是刘老师授课。

这样的实验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对比。一种是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对比,另一种是两个不同延续性教师的实验班级之间的对比。

2.1.2 2. 学生是有差异的,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通过这样的能力评价手册来评价自己?

我现在所执教的参与实验的班级有几名非常特殊的孩子,一名孩子什么作业也不写,拒绝听讲,与家长沟通也无效,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够希望通过这本实验手册进行评价呢?还有二名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的孩子,平时的作业几乎都是在家长或者同学或者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的孩子,如果让他们单独完成那肯定是无法完成或者是全错,这样的结果对他们自身也是一种打击,肯定是学习数学的信心受挫,那就只有带回家完成,虽然他们能呈现正确的答案但是这样作业我们如何评价呢?

2.2 从教师方面来看

2.2.1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老师是需要一定的准备的。老师需要了解一些情况才能更好地开展实验。

(1)对研究课题的准备

老师对能力评价手册的课题知道思想了解深入到什么程度?能够领会评价手册体现的过程性评价实质吗?

(2)对研究对象的准备

老师对学生了解吗?学生没有接受《评价手册》训练之前是什么的状态?在更新教师的时候也是继续沿用以前的实验班还是可以由老师自己来挑选学生进行实验?

(3)对研究内容的准备

老师对这样教学实验相关的实验知识了解多少?实验中样本班级和标准班级的制定,实验中因变量和自变量的了解,相关联的因素的确定,实验中如何监控……这些需要做研究的方面,我们实验的老师知道多少?

2.2.2 实施中的难度

在实施中最显著的一个难度就是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精力来很好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甚至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实施让学生自我评价,更没有学生自我评价后相关的交流和反馈。因为绝大多数数学老师都是执教两个班级数学,平时的教完课后,还要批改作业本,除了这本课题组实验的《评价手册》还有其他的辅助练习册和课堂作业本等等,如果有的老师执教的班级数超过50人,这样上午上两节课,紧接着批改两个班级超100人的作业,中午抽空还要辅导找学生订正,下午没有课来补充,学生就放学了也不能留孩子,这样处理平时的教学内容已经很紧张,更没有宽松的氛围关心孩子的"自我评价"以及组织学生交流自我评价。

2.2.3 实验后的收获

作为实验老师,第一年担任实验班的老师,我所做的认真批改学生参与实验的练习,并且在学期结束时候把学生的实验的《评价手册》保管,我从中得到的最多感受是有的题目比较灵活,我可以补充到其他班级的数学教学中。

我没有办法量化出考量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对自己的收获也没有办法量化。

第二年我担任的是四年级一个班级的实验教师,我有了一项新的举措,就是摘抄学生平时的错题,关注学生的错误生成,及时给予纠正。

我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参加了一次这个课题的研讨,给我的观念带来的革新,觉得这样的研讨会很有必要,能够交流进行思维碰撞。

所以我想从老师收获的角度来看,我们能不能结合所教的年级,所教的内容实时安排研讨,共同总结实验中的得与失,让老师实验后有所收获。

2.3 从评价手册方面来看

该课题评价手册的编制都是建立在科学、系统、贴近学习实际的基础上编制的,的确是非常棒的学生学习评价工具。不过,我们在实施中也发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2.3.1 个别题目存在错误

比如:四年级(上)第72页第三题,用计算器计算,你发现什么?中的第(8)组题目

154×8692=

451×2668=

这一题共9组题目,除了第8小组,其余每一组数都是回文数的特点,上下两题得数应当是一样的,这一题其实应当把第2道算式中的2668改成2968就符合练习的宗旨了,当然这应该是排版印刷的失误造成的。

2.3.2 极个别的题目不符合教学进度的设计

比如:四年级(上)第5页的第二题的最后一题432÷48

该篇练习是“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一)”也就是把几十几四舍后堪称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不需要调商。但是第二题最后一题432÷48,不仅仅是需要把48“五入”看成50来试商,还要进行调商,当天新授课就布置这页练习,许多学生表示不会做,很难。

2.3.3 少数题目设置难度偏大

我们的这份实验手册编制的题目能否是面向全体学生,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上面的练习来评价自己呢?在实施中我发现有的题目难度偏大。

例如(一):

四下第61页“拓展关”第十题算一算,想一想。先出示两组题目

13×93= 84×24=

31×39= 48×42=

第(2)题请学生试着再举两个这样的例子。

班级里普遍感到有难度,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够自主想出来,还有许多孩子无从下手,就连我们大人也一时无法思考得出。

如果说这一题是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这样安排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比较合适,那么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例(二)

第41页的第七单元的《单元闯关》其中第41页的“应用关”的第五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第一行第一题:11×23+11×75+22

第二行第二题:61+6×610+39×61

这两题都是变式题型,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难度明显高于数学书,并且在其他的配套的练习册中也没有这样的题型,即便是在我们实验的这本《评价手册》中第七单元前面的练习中也没有相关的题型训练,前面只有两页练习其中第39页的练习都是基本题型,可是在单元闯关中突然出现这样的变式题型,学生很难应对。

2.3.4 个别题目意义不明确,有歧义。

在四年级下册的课题实验《评价手册》第68页拓展平台中的第四题:周日上午,小强骑自行车到距他家5千米远的书店看书,中途自行车坏了,修车用去了一段时间。接着出示了一幅折线统计图描述他往返的情况。

其中第(1)题:从图中可知,小强从家到书店用( )分钟;从书店回家用了( )分钟;小强往返一共用了( )分钟。

最后一个空让学生有两种争论,一种是小强从家到书店用(60 )分钟;从书店回家用了( 30 )分钟;小强往返一共用了( 90 )分钟。

另一种是:

小强从家到书店用(60 )分钟;从书店回家用了( 30 )分钟;小强往返一共用了( 120 )分钟。

前者的观点是,顺应题目已经出示的语境,最后一空应该是小强往返在路上一共用了90分钟;后者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小强往返应当是指从离开家到回到家所花的时间是120分钟,既然要算途中修车的时间那么也要包含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

3.实验的思考

3.1 教师需要有培训的机会

参与课题实验的老师需要有培训的机会,特别是我们在一线具体实施《评价手册》的老师更需要一个进行课题相关理论的培训和统计学相关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专业的角度有针对性的实施课题的实验。

否则,老师们勤勤恳恳地参与研究,但是对于手中最珍贵的研究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却不知道如何对比试验结果,如何统计,如何分析,这样是最可惜的。

很多时候不是老师们没有研究的意识而是专业的素养还没有及时更进。

3.2 需要建立交流的机会

正如前面我提及的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我参加了一次该课题的研讨,给我的观念带来的革新,觉得这样的研讨会很有必要,能够交流进行思维碰撞。

所以我想能不能结合所教的年级,所教的内容适时安排研讨,也许是大家都教学了一个单元后,也许是半学期教学后,能组织不同学校的老师共同总结实验中的得与失,让老师实验后有所收获,及时调整实验措施。

3.3 协调老师一直跟踪教学和不跟踪教学

教师跟踪教学,这样对实验可以有一个完整性的研究,老师连续两年执教同一个年级,可以很熟悉实验的内容,及时弥补第一次实验中疏漏的地方,改进第二次的实验。

3.4 建立完整的实验档案机制

做实验最宝贵的就是获得实验中的最真切的资料,所以我们在实验中最好能够建立实验档案机制,及时上传实验中的问题或者是可以总结的良好的经验,上传到相应的网站,这样记录确保时效性,过程性,延续性,既是对正在着手的实验做资料的归并和保存,也为后面一次的实验留下宝贵的经验。

3.5 补充相应的补救练习

当我们运用能力评价手册,学生评价后发现自己仍然存在不足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提供帮助学生二次评价的习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补充巩固练习?这样我们不仅仅落实在评价,更关注学生评价后真正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允,等,《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