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学知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02:3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下数学知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四下数学知识总结

篇1

数学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活动享受快乐智慧展示自我

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以和谐的数学、快乐的数学、创新的数学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平台,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让大家感悟数学之美,拥有一双用数学观察世界的眼睛,拥有一个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的头脑,从而去发现,去创造。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希望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让数学爱好者能一显身手,脱颖而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中得到快乐,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活动时间:

4月18日4月30日

活动安排:

活动:发挥想象,奇妙创造

活动内容:数学绘画创作大赛

参赛对象:一~三年级学生

参赛作品要求:

以数字、图形等为创作基本素材,可运用平移、旋转等规律做图。绘画形式不限,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交给评委教师,参加校想象画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

作品上交截止日期:4月29日。

评委教师:柯晶晶

活动二: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我是小主编

活动内容:数学手抄报创作大赛

参赛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制作数学手抄报,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要求规范、整洁、美观,做出个性。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交给评委教师,参加校数学手抄报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手抄报内容可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名句、数学名题、数学趣题、脑筋急转弯、数学日记等。

手抄报上交截止日期:4月30日。

评委教师:何雅

数学活动方案二一、比赛时间:12月30日下午3:00-3:50(收、发卷以广播为准)

二、参赛对象:一至四年级全体学生,五、六年级兴趣小组学生。

1、团体奖项:以班级前20名学生成绩为依据,取团体优胜一名;

2、个人奖项:年级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

数学活动方案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地了解数学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爱数学,数学有无尽的乐趣;学数学,数学有无穷的奥妙;用数学,数学有无限的未来的情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7日20xx年5月21日(第十三周)

三活动内容

1、通过校园广播了解数学知识、著名数学家小故事。

2、进行数学智多星挑战赛。

3、进行数学手抄报比赛。

4、周五下午第二节进行活动总结及颁奖。

四具体安排

1、校园广播

2、数学智多星挑战赛

(1)活动形式

以年级为单位,由每级数学教师负责出20道智力题,于星期三早上贴到教室门口走廊,然后给每位学生发答题纸,回答题数不限。答题纸最迟在周三下午放学前交给数学教师。每班前5名答对题数最多的同学则评为班级数学智多星。每级答对题数最多的同学则评为年级数学智多星。

(2)奖励方式

每位交了答题纸的同学均获得参与活动的小奖品。数学智多星于周五总结会上颁奖。

(3)各年级负责老师

3、数学手抄报比赛

(1)活动形式

学生自己自愿组队,每组16人,出一份数学手抄报,内容包括:数学日记、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趣题、数学家故事和数学知识单元整理等。版面布局合理,色彩鲜明,做到数学味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版面为A3大小,有兴趣的学生到数学老师处领取白纸。最迟于周三上午上交。

(2)评比形式

每份作品不写姓名,只写编号。老师登记编号对应的学生姓名。发给全校学生每人一张选票。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手抄报投票。投票时间为星期四下午至星期五中午放学之前。(请学校大队委帮忙统计票数)

(3)奖励形式

篇2

一、“懒”是教学中的一种自然

“懒”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而是在课堂上不能太勤快,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告诉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动脑筋,去思考;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是学生们自己热情的参与、精彩的展示、思维的迸发。

在课堂中,教师“懒”一些,教师就张弛有度,教学就自然有序,课堂就激情四射而富有想象力,学生也就学得轻松、快乐。教师的“懒”使教师成为数学大自然的搬运工,而不是“教书匠”;教师的“懒”可以让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呼吸般的自由;教师的“懒”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懒”让教师心中装着学生

“懒”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光是教师的眼光、专家的眼光,更多的是学生的眼光,是蹲下身子去看学生,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法上,“懒”教师为学生而改变,为学生而存在,应急机智,合理应对,有理性的理答。“懒”是放手,但不是放纵,和学生们心灵沟通、思维碰撞,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教师用心偷一会儿“懒”,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懒”就是把学生装在心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尊重他们的差异,让他们按自己的节律去生长。

三、“懒”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成长

教师的“懒”不是告知学生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去总结、交流、反思、手脑并用,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勇于实践,开启智慧,探究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苏教版教材四下《搭配规律》一课中,我就通过自己的“懒”让学生去动手搭配,并做进一步的思考:如何用示意图表示出来。让学生去感知有序的搭配方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教师不急于让学生总结搭配规律,而是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几组,让学生根据操作感知规律,最后抛出“99个木偶,100顶帽子,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这个问题,迫使学生寻找更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的“懒”让学生感悟,体验,从而得出搭配规律;教师的“懒”让学生“活”了起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探索,解决问题,不断成长。

在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发生错误,这时候,教师可以再“懒”一些,通过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自主纠错,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一层次的体验、感悟。如《搭配规律》一课中,学生用示意图表示2个木偶、3顶帽子的搭配情况的时候,出现了遗漏错误,教师并不急于指出错误,而是请学生进行评价,并思考如何才能不重复、不遗漏,这样,学生对有序的数学思想有了深刻的体验,理解自然深且透,在这个地方教师的“懒”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懒”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严师出高徒”,但我要说“懒师更出高徒”。“严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什么,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懒师”关注的是学生怎样学到的,展现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懒”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而是通过数学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懒”教师是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数学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懒”教师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方法,注重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给学生提供展现思维的平台,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懒”教师在学生面对挑战性问题时,不会给予任何有关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提示,而是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磨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时自觉合作交流,分享思维的成果。“懒”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篇3

按照区、镇两级教研室工作要求,以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为促使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重视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本学期围绕“如何有效开发文本教学资源”为主题,开展校内教学研讨活动。

2、把好教学质量关,重视基础知识的过关测试,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力争各科成绩排在镇属学校前列。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一堂课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4、继续一人一课、随堂听课等形式,关注教师的业务成长。确定好每科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5、做好各级立项课题的检查准备工作。

三、工作具体措施:

(一)、规范教学行为,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根据学校统一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好教案;严格按照课程表、教学进度及内容上课;作业设计上能抓重难点并及时批改;认真辅导学生、及时总结教学心得。

1、每位教师期初定好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各学科组长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制订教研活动计划。及时上交教导处。

2、抓好教师的备课。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要详细、具体,要体现教法和学法;练习作业要有针对性;及时写出课后教学评价。

3、每星期都要组织教师分科、段进行集体备课,定时、定点、采用专题讨论、了解每级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形式互相交流、共同探讨。集体备课每周时间安排如下:

语文科:星期一下午第一节

数学科:星期四下午第一节

英语科: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体艺科:星期五上午第二节

4、抓好学生作业质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老师作业布置精当适量,不能变相体罚学生,书写格式要求统一、规范,以及爱护好作业部,保持清洁和齐全。教师批改及时、认真。学生作业有错要及时更正。

5、落实教学检查制度。

(1)单元知识检测尽量按计划(不能超过一星期)同科同时进行,语文一周、数学三天内做好批改、分析、评讲、记分等工作,并交教导处检阅。

(2)同级科的教师平时互检备课本及学生作业本,以便互相评议,互相促进。本期各科组长每月检查1次,学校平时抽检及期末全面检查,检查情况及时向教师反映,并做好书面记录。

(二)抓好教研组建设,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1、抓好教研组建设,健全并重视教研组资料积累。要求教师平时资料收集后交给科组长入档。

2、以“如何有效性课堂教学”为主题,开展校内研讨活动,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征集相关案例并开展评比活动。

3、加强教师间的课堂教学交流,开展教研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一学期科组长听课不少于15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0节。要求记录齐全,有听后思考记录,期末上交听课记录本。

4、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一堂课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本学期要求所有资料电子存档。

5、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通过理论学习、骨干教师示范、体验实践、教学反思、专题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学科教学质量,坚持常抓不懈。

1、各任课教师认真抓好教学质量关,团结整个年级段的力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学困生、优秀生档案。

2、做好学科质量过关、考查、分析工作。

3、抓学生基本能力的形式

(1)组织力量做好一年级学生汉语拼音过关测试工作。二、三年级写话比赛。

(2)阅读能力。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利用好学校图书馆,扩大学生阅读量,要求做好记录。本学期准备在4-6年级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竞赛。

(3)数学解答能力。要求每班在上数学课前进行口算训练,学期间进行数学知识竞赛。

篇4

作者简介:付春红,1980年生,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代数学及其应用。

【摘要】在当前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形势。本文在总结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基础部自建校以来高等数学教学教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适应现代教育形势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 启发式教学; 实际应用教学; 提高教师素质

Good experiences from the heuristic teaching Stratification and some new teaching methods

FU Chunhong(Basic Course Depatment, Shan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Shanghai, 201815)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f mathematics in college can not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is article firstly summarizes the reform of the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Basic Course Depatmentof Shan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and provide some renovatio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Hierarchical teaching; heuristic teach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06-01

1前言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人才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和多样,同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是当前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各高校的首要任务。对于非数学专业的的学生而言,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各个专业的基础。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但是数学的特点是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论证方法的演绎性,给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教师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解惑作用。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讲的太细,讲的太多,讲的太透,而不是启发学生独立自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演绎推理中,分析少,综合归纳少;例题讲得多,数学概念、数学思想讲得少。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状况,如何改变传统的高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我院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进行了总结。

2针对工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采用了分层教学

我院在2011-2012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始,对工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采用了分层教学试点。依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及个人意愿,将该专业的所有学生分成了一个A班(提高班)和2个B班(普通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班级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要求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调整。提高班侧重于对知识点的深广度的延伸,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考研等需求。普通班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为后续课程做准备。

经过一个学期的分层实践:采用分层教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学期提高班的卷面平均分比正常班级高出5.9分。

3针对经管的国商和旅游专业的学生,采用了启发式教学

整个经管系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多数学生惧怕高数这门课,但是这门课不学又会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所以多数学生就变成了"被学数学"。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学习这门课,首要的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自创了三种教学方法:

"课前"唠叨法",有利于快速复习。

“陷阱法" :讲较难的知识点时,事先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自己跳进去,再让学生自己爬上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葡萄法":每讲解一个新的知识点,都会举一个前面与之有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联想和其相关的其它知识点,以此达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经实践教学效果突出,特别是在2008-200年第一学期上海市经管类高数统测中,整体成绩比市平均分高出10分。

4实际应用教学法

李大潜院士曾说过:"数学的教学不能和其他科学和整个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只是一个劲的在数学内部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中打圈,这不利于了解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来龙去脉,不利于启发学生自觉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就要求高等数学的教学不能只讲定理和公式的证明和解题方法,而应当和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该方法,学生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的加强能够在平时当中自觉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到目前,我校学生共参加了2届上海市大学生数学建摸比赛:10年首届有6队参加,2队获奖; 11年有7队参加,5队获奖且获得了最佳组织奖。

5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内涵、学术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有高素质的教师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另外,社会对人才标准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对教师素质的的高标准、严要求。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增添新的内涵,因为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为了提高我部门的教师的素质,我们各位教师尽力做到如下几点:

多听课:抽时间去听有经验的前辈的课吸取好的经验和方法。

集体备课:坚持每周周四下午的7,8节进行集体备课,并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加强和辅导员的联系,听取有关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修改来更好的适应学生。

教师之间加强交流:经常和所教专业的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并让其推荐有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篇5

1 利用语文学科的资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语文诗句,可以将学生从枯噪数学中解放出来,并使他们感受开放的、生动活泼的、充满人情味的并且总是饶有趣味的数学. 同时学生也开阔了视野,在不知不觉中还学会了欣赏数学. 案例1 在教七(上)《几何平面图形》的第一课时,笔者引用初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的诗句来说明三维的几何空间. 前两句表示时间可以看成是一条直线(一维空间),诗人以自己为原点,前不见古人指时间可以延伸到负数,后不见来者则意味着未来的时间是正数. 后两句则描写现实空间:天是平面,地是平面,悠悠地张成三维的几何空间. 全诗将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思考,感到自然之伟大,产生了敬畏之心,以至怆然涕下.

案例2 笔者在教学整数分拆的问题,即把一个整数分解为若干个正整数之和的数学问题时,形象生动的引用电影《刘三姐》中有一个精彩片断的数学故事,学生在寓教娱乐中解决了300=99+99+99+3整数分拆的问题. 刘三姐与三个秀才(罗秀才)对歌:罗秀才:“小小麻雀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看你怎么分得清?”刘三姐:“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

2 利用科学学科的资源

人们都说,数学是物理的工具,数学是物理的基础!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主要数学知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三角函数、几何作图法、有关圆的知识等)与物理知识相互融合呢?案例三给出了笔者的思考与探索.

案例3 直线等加速运动.

我们知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距离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用字母表示为S=υt,而在直线等加速运动(即通常所说的加速度)中,速度的数值是时刻在改变的,我们仍用S表示距离(米),用v0表示初始速度(米/秒),用t表示时间(秒),用a表示每秒增加的速度(米/秒). 那么直线等加速运动位移的公式是:S=v0t+12at2.就是说,在初始速度和每秒增加的速度一定时,距离是时间的函数,但不再是正比例函数,而是二次函数.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v0=1米/秒,a=1米/秒,下面我们列表看一下S和t的关系.

t(秒)0123456

S(米)01.547.51217.524

图1注意,这里的时间必须从开始等加速时开始计时,停止等加速时停止计时. t的取值范围,很明显是t≥0,而S的取值范围,同样是S≥0. 它的图象如图1.

自由落移

我们知道,自由落移是直线等加速运动的特殊情况,它的初始速度为0,而每秒增加的速度为9.8米/秒,我们用g表示,自由落移的公式为:S=12gt2.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函数的表格:

t(秒)0123456

S(米)04.919.644.178.4122.5176.4

动能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方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物体在运动中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比如说,一个人走过来不小心撞上你,或许没什么,但如果他是跑步时撞上你,说不定会倒退几步,而假如你站在百米终点线上,想不被撞倒都不容易. 这是因为对方具有的动能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我们用E表示物体具有的动能(焦耳),m表示物体的质量(千克),用v表示物体的速度(米/秒),那么计算物体动能的公式就是:E=12mυ2.

来看一个表格(m=1千克):

υ(米/秒)0123456

E(焦耳)00.524.5812.518

υ的取值范围显然是υ≥0,E的取值范围也是E≥0,所以它的图象和前两个没什么区别.

通过上面几个问题的研究发现,二次函数在物理方面的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在于物理学上对取值范围的要求大部分都是要求该数值大于等于0,所以图象大部分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半,除原点外,图象都在第一象限.

3 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

21世纪电脑和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相结合,既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维的空间,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具体直观、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案例4 九(上)第三章《圆》这节中,笔者播放了《西游记》第10集(孙悟空画圆)的片段录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了一个圆,叫师傅、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一定站在魔法保护圈内,不然会被妖怪抓去这一情节来说明:点在圆内,点在圆外,点在圆上这一知识点;然后利用两幅Flash的动画效果来比较说明自行车的轮子设计成圆形,设计成三角形的情况,诙谐幽默,使教材“活”起来,原本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数学知识,学生在笑声中愉悦地学会了.

4 利用音乐学科的资源

许多教师都曾因为数学课枯燥,缺乏“声”“色”而烦恼,数学课如果尝试用“音乐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笔者的数学课堂就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面貌. 例如针对“汶川大地震”“学校捐款”为话题可改编数学教材的部分内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进行情感思想教育,同时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爱在我心中》《感恩的心》,学习效果更佳.

案例5 在教七(上)《条形统计和扇形统计图》时创设情景,凑巧利用我们班××同学的生日,全体师生为他唱起生日快乐歌,同学边拍节奏还边唱,不亦乐乎. 随后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画出图形”的统计过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数学习. 5 利用美术学科的资源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如教师板书时,字体的美观、内容的布局、简笔画的规范等这些也会给学生以艺术般美的熏陶. 我们学校正在征集校标设计图案,笔者设计了一些“不妨利用我们学习的圆、弦、弧等基本图形,给学校设计一个美丽的校标”、“请你利用学过的长方形,圆,等基本图形为我校设计一个美丽的花坛”等活动.

案例6 在学习了八(上)《中心对称》以后,笔者设计如下练习:“请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有意义的一些中心图形,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你能想出那些图形呢?学生们通过思考以后,在电脑上设计了许多有创意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语言之诙谐让人耳目一新. 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探究成功的乐趣.

6 利用社会学科的资源

德育是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领悟做人的真谛,培养爱国、敬业、节约、奉献的精神,从而获得学生的原动力. 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介绍《勾股定理》的证明、《中国最早使用负数》、《杨辉三角》、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 现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 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在学完函数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像特征的总结:如有的函数图像是直线、有的函数图像是抛物线、有的函数图像是双曲线、有的函数图像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像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跌起,有时低潮绵延,我们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6

一、创意教学的主要特征

台湾的吴清山教授在《台湾:创意教学的重要理念》一文中将创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做了对比,突出强调创意教学的教学理念具有以下六个特点:活泼多元、主动参与、资源运用、人际互动、学习动机以及问题解决。其中,他特别提到“创意的教学除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之外,学习内容和空间设计的多样化,亦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为了展现创意教学,需要将智能、用心与巧思三者相结合。换言之,创意教学的教师必须以智能为基础,充分运用巧思,而且用心去做,才能于教学过程中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笔者以为创意教学应突出以下主要特征。

1.创意教学是兴趣教学,重视学习主体的经验。

教师选择课堂情景或者教法时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能结合教学目标的完成来设计教学情境。由于将枯燥的文字、数字转化成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用知识作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易触发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和应用知识,同时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2.创意教学是过程教学,体现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创意教学不是简单的情境教学,它要针对教学目标对一个情境反复加以系列化改造,也是一个逐步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与经验,不断有意识地让学生陷入新的知识困境,让学生经历新的认知冲突,不断感受学习化的过程,最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创意教学正是通过活动体验逐步达到揭示学科教学规律、结构及相互关系的目的,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行之有效的。

3.创意教学是问题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科知识应用和创新意识。

创意教学注重对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传授。创意教学活动就是知识的具体化,而创意教学正是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不断变换下感受到知识在不同情景下的实际应用,又在实际应用中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果教师长期用学科眼光关注生活,将对学生的实践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创意教学能更典型、更具体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创意教学是和谐教学,有利于建立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合作关系。

创意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师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构建。在紧张、闭塞甚至敌视的教学氛围中是很难产生创意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意教学的前提,而随着教学的逐步开展,创意教学则能滋润环境、温馨氛围。因此,创意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无形中会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了解、沟通和关怀的剂。

二、创意教学的实施策略

创意教学的设计者是教师,但创意教学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意。因此创意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本,了解基本的学情,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情志培养确定教法,设计活动,完成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创意、教师的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缺少思考、缺少创新意识的教师很难有创意教学法的显现。

1.实施策略。

(1)将熟悉的场景陌生化。

思维科学认为,“陌生能够调动人们思维的积极性,促进人们去思考、去探究,增强思维的活力,从而带来新鲜的感觉。这种新鲜感就是新认识的起点。往往导致创造性思维的新结果”。创意教学正是将“陌生”带入熟知的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它摒弃了从概念、从原则出发的逻辑推理式的课堂设计,规定了以观察事物为出发点,以学生最广泛参与为过程,以发现陌生视象,思考、总结、提升为归宿点的课堂路线。

(2)将思考的问题情境化。

教师要善于将要解决的问题情境化。教师要将学习的重难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展现生活情境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问题的理解。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组合,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境,因为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讲授抽象知识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教师要寻求方法,做到从直观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幻灯、影片和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进行创意使用,特别要善于使用学生作品范例来进行创意教学,通过观察、感受、分析、抽象、概括等引出问题,加深理解。

2.案例展示。

创意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下面展示的是一堂数学课的完整思路和一节语文课教学的创意设计。

案例一:

高二《数学》上册第七章第四节《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片段。

教师问题一:同学们,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大家的老师,而是一家花店的老板。国庆节快到了,我店即将推出一项趣味售花活动,详情请看店门前的销售广告(多媒体显示):国庆节期间,本店开展趣味售花活动,凡购买康乃馨和玫瑰的顾客,能以最低廉的价格购得鲜花,但你要懂得一些数学知识,因为花价要求如下:①1枝康乃馨的价格不低于1元;②3枝康乃馨与5枝玫瑰的价格之和不超过25元;③4枝玫瑰与1枝康乃馨的价格之差不低于3元。想一想:我如果买2枝康乃馨和1枝玫瑰最少需花多少钱?(停顿)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我们能否将它转化为一个数学模型呢?也就是列出什么数学关系式表示上面的关系?大家动手试一下。

教师问题二:看来买2枝康乃馨和1枝玫瑰只需花3元钱,实在很划算,下面,大家再来替花店老板算算,以多少钱卖花,可获利最大?请同学们谈谈思路。

教师问题三:我们的趣味售花问题是用作图的方法解出来的。下面,大家一起来小结一下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停顿)在列出了线性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之后第一步干什么?

案例二:

在《祝福》一课中,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颇有特色。在让学生详细分析了鲁四老爷的书房描写后,学生发现景物描写可以凸显人物身份、突出人物的性格。教师请学生根据鲁四老爷的书房摆设进行写作,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设想文中“我”的房间应该如何布置,“我”的屋中会有一副什么对联,屋内会放着什么书,屋内会有什么特殊的摆设等,以突出“我”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学生习作一:五月的鲁镇老是昏昏沉沉,绵绵不断的梅雨,更是让这里有些不太精神、痛快。推开古色古香的老木门,本来采光就不太好的屋子,让阴沉沉的天气变得更加潮湿,阴凉。窗边是一张红木桌案,在窗户照进来的阴沉的光下,它显得那么陈旧,压抑。桌上有一个盘龙青花瓷笔筒,里面歪着几支没有精神的毛笔,与这盘龙的气势一点也不相称。桌边是一个一人高的红木书架,鲁镇的潮气太重,本来平整白净的书籍,也变得有些泛黄褶皱,旁边是一幅装裱精致的对联,左写“品节泰山乔岳”,右题“襟怀流水行云”,苍劲的笔体为阴沉的屋里提供了几分生气与灵魂。对联的两边是一对鸾凤相飞青花瓷花瓶,文雅的图案更使屋内的书香气变得浓密。雨依然没完没了地下着,本该书香四溢、精气充盈的书屋,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

学生习作二:走进书房,迎面是一幅字体清秀的却又刚劲的对联,道是:“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之先鸣。”东墙放着衣帽架,朝南的窗下是一朴素的木书桌和破旧的藤椅。桌上放着一盏煤油灯、一个旧式闹钟和一个相框,相框中的人正是这屋子主人的恩师。桌上放着许多手稿,虽繁多却并不零乱,书桌的左端放着一些书,其中却可以隐约发现一些《新青年》之类的纸页。在书中有一张纸条,写的是:“人淡似菊,屋小如舟。”若在盛夏时打开窗子可清晰看到庭内种的枣树、竹子与丁香花。四下里很是安静,只偶尔地有鸟鸣声入耳。

…………

上述两个个案的教学创意设计非常成功。第一个案例以一个卖花的情境范例,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尤其是在师生互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将引用例题用不等式组完整地表示出来后,教师亲自奖给这个学生2枝康乃馨和1枝玫瑰,全场一片掌声。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达到了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第二个案例,在教师没有对“我”这个人物进行分析时,这样的一个问题既让学生意识到景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要在归纳人物“我”的性格的基础上去描写“我”的书房环境。所以,学生会因为对“我”的不同理解而呈现出不同的书房环境的描写,而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点拨就越发触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的学习动机会更强。

如果我们用熟悉的方式按部就班地讲解函数知识,或者提出熟悉的问题“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等,恐怕就难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两个案例正是将熟悉的场景陌生化、思考的问题情景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经参与而思考,经思考而参与,突破了学习重难点。

三、创意教学的再思考

创意教学是根据现代教学论的一般发展原理构建的旨在通过创造性教学活动,唤醒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塑造学生创新品格、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科书;社会化;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106-3

一、小学数学教科书对学生社会认知的作用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生产生活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的了解。处于义务教育第一阶段的小学生认知结构处于初级阶段,还不需要接触社会生产的知识。应该着重加深其对社会生活常识、社会文化、社会角色的认知。这些正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所以培养起来效果会很明显,并且实践意义巨大。《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①《课标》是编订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所以,无论是学生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课标”的要求上看,小学数学教科书都必须为帮助学生社会认知提供相应的内容。而事实上,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与学生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和情境。有力的回应了上述学生的需求以及课标的要求。为了表达方便,我们把教科书进行简单的编码,用“一上、一下、二上、……十二下”分别代表义务教育课程标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到第十二册。用“X、Y、Z”依次代表插图、文本、和图文并茂的素材,用P代表页码。如用“三上XP15”来代表第十五页中的插图。

(一)社会生活常识认知

学生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可以进行的社会生活常识认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一些社会公共场所、城市、风景、动物等客观事物的物理认知,属于感性层面的认知。例如:一上XP38文具店中排满了各种文具的图。三上XP64呈现了火车站的场景。另一方面是对一些社会交往方式或者标牌的认知,属于对生活情境或者生活中事物的意义认识,属于低层次的理性认知。如认识路标、时间、购物方式、乘车规则等。例如,一上XP91几个钟表的图。三上XP7呈现公路上限速60的标志。三下ZP56呈现了日历及相关解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科书为社会生活常识认知提供的素材特别多,尤其是在插图部分。仅在三年级上册素材个数就达到75个,并且重复素材很少,重复最多的素材就是购物方式场景,共7次、但是购物的具体场景还是保持了多样化,并不一致。如XP27超市内买衣服场景,XP30呈现的是路边的水果摊场景购物。XP57是书店购物场景。XP71是室外游乐场简易小卖部场景购物。XP79是买电影票的场景。关于社会生活的常识认知是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基础,它关系着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教版的新教材也确实为学生这方面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设了众多与生活实际密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事实和数学应用技能。”有力的响应了新课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的号召。

(二)文化认知

一个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表现不仅在于掌握了多少社会生活技能,具有多少社会生活常识,还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内化了多少社会文化。我国的文化历史渊源流长,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儿童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培养其国家意识和公民觉悟。对儿童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校教育中的教科书是文化的缩影,是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以一定的逻辑结构、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再现社会文化。国家和社会需要通过文化传递来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以保持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对社会文化的认知几乎为零,小学阶段我们需要开始向学生展现一定的社会文化,这一方面、语文、历史等意识形态较强的文科中表现十分明显。数学虽不是文科之列,但作为伴随学生各学段学习始终的学科,在传递文化上也应有所贡献。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呈现的文化主要有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国际文化和城乡文化四种类型。其中,仅传统文化就提及了20项。例如:二上XP84赛龙舟、四下ZP61西游记、五上XP21中国结、六下XP89剪纸艺术。除此之外还有认识石狮、长城、故宫等都在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没有仅仅停留在让儿童认识、感受传统文化都的层面上,而是在呈现的基础上鼓励儿童参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如参加赛龙舟表演,学习剪纸等等。提到国际文化的也有19处,涉及到英国。古希腊等十个国家。都是一些简单的介绍,并且和数学史有关的居多。例如:三上YP82英国数学家三百年前最先使用“×”、;五下ZP60埃及古老的建筑金字塔、六下YP65数学家波那契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波那契数列”。在城乡文化的呈现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城市特征的素材数量均超过了乡村特征的素材数量,并且城市特征的素材内容丰富多样,充满现当代气息,而乡村特征的素材多与动植物及农业劳动有关,显得十分单调和乏味。例如十二册教科书均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城市特征的元素,高楼、汽车、工厂、街道、广告牌、高架桥、街道、公交车、出租车、公园、动物园以及城市生活等。而具有乡村特征的元素有:农民、果园、农具、村景、农作物、拖拉机、家禽、田野、池塘、乡村生活等。民族文化占总体比例偏低,其中以汉族文化为主、少数民族文化仅提到6项、包含在内的也只有蒙古族等四个民族。由此可见,教科书在文化呈现量上有自己的比重权衡。更偏向于传播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需求的文化。

(三)社会角色认知

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必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分享。尤其是现代社会,工业的高度发展致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角色越来越繁杂,我们必须呈现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角色,使儿童不仅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还要了解他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各行各业有不同的贡献。使儿童在感情上亲近、尊敬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不同的社会角色的认知也可以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形成有价值的职业理想。帮助儿童正确的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使儿童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也可以得到充足的发展。人教版新教材对呈现的这回角色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有:教师、医生、运动员、科学家、警察、消防员、司机、农民、营业员、邮递员等。

二、小学数学教科书培养学生社会生活基本技能

(一)操作技能的培养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属于示范级别的,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获得的技能。如:用米尺量身高、购物付款等。例如:三上XP27购物付款、五上ZP25买票逛公园、六上YP5看地名索引确定位置。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技能在以往的数学教科书中却是被忽略的一部分。由于以往的数学教科书过于注重学科本位,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脱离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其对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也就仅仅依赖于应用题的教学,“而那些所谓的应用题大多是把某些特定的数学知识放到一个人为编制的、特定的并且结构良好的问题情境中,无法与现实生活接轨,既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的智力技能。对操作技能的培养更无半点涉及。”②

综上所述,操作技能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技能,也是其进行智力技能学习的客观基础。新一轮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增添了这部分内容,完善了对学生社会基本技能的培养。从细节之处进一步提高了小学数学教科书在学生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

(二)智力技能的培养

智力技能又称智慧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实现的认识活动方式。智力技能属于教复杂层次的技能,学生需要经过计算和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如:在几条路中选择走那条路最近、设计一个运输方案等。如:三上YP3选择合适的方案把货物运走、三上ZP115怎样搭配出营养早餐、六上YP102怎样设计储蓄方式村更多的钱。

智力技能也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一种技能,属于小技巧范围。在以往的数学教科书中,也一直以应用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智力技能的培养。只是由于以往的应用题过于求难而不求实。情境过于模式化、缺少真实化的素材,所以学生解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寻找其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机械地、模仿地作出解答,造成了学生思维定势。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克服了应用题求难不求实的弊端。首先在内容编排上,取消了应用题板块,将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活动四个板块,把以往的应用题融合在了综合与实践活动板块之中。在综合与实践部分的主题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无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示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我们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思维去考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得出结果、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掌握一些社会基本技能,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科书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

教科书是学生社会化进程中最主要的意识形态载体,国家为了保证个体社会化的有效运行必然要对教科书中的价值取向进行控制,且这种控制是不可消除的。本研究发现,虽然数学学科的意识形态较弱,但是其内容却明显的体现着国家主流的价值观。本研究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国家、人与自热几个角度逐层扩展的方式对小学数学中体现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分类统计。最终总结出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倡导的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按照以上关系可依次表述为:认识和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和孝顺长辈,分享、合作与交流,热爱祖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其中出现频数最大是分享、合作与交流一项,仅三年级上册就达到达到68次之多。其中包括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老师带同学们集体郊游、班级搞联欢晚会等。如三上XP2大家一起进行小组学习、三上ZP6男同学们一起做凳腿、三上ZP22大家一起郊游。频数排在第二位的是保护环境一项,其中一部分是通过认识动植物来间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呈现世界森林锐减、徒弟荒漠化分布图、植树节介绍、计算东北虎和野牛的体重。频数排在第三位的是热爱祖国一项,主要是通过传递传统的文化和国家标志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量一量五星红旗的周长,展示春节联欢晚会大图。

当今社会由于独生子女过多,所以学生严重缺乏分享、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而这却是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必需的一个环节,所以教科书采用大量插图来营造合作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此外:“资源和环境问题早上已经是全球化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保护环境、善待自然是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品德。无论是哪个国家还是什么时期,热爱祖国对于一个公民来说都是必要的品德,是永恒的话题。”③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还未具有国家和集体意识,所以我们要从小让他们接触一些国家文化和成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材中具备大量的思想性内容,其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完全一致。所以,小学数学教科书虽作为理科教材,但对于学生接受和内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却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四、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社会角色的性别刻板印象

虽然小学数学教科书对学生的社会化有如上积极作用,但是也它也存在副作用。比较明显就是存在严重的社会角色的性别刻板印象。“社会学里把角色分为两种: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所谓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爸爸、妈妈等。所谓自致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如:医生、教师等。”④本文主要从自致角色的角度出发,分析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自致角色中存在的性别暗示。仅以三年级上册为例:在三年级上册义务教育实验版教科书中出现的自致角色共有7种,按照出现频率大到小依次为教师16个、工人3个、售货员6个、售票员2个、打字员1个、农民1个、裁缝1个。16个教师中女教师14个、另外两个男教师均为体育教师。售货员中也只有一名男售货员,并且是室外水果摊的售货员。3个工人、一个农民和一个打字员均为男性。售票员和裁缝均为女性。由此可见,此套教材仍然没有打破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在自致角色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刻板现象。女性被赋予的职业角色都是一些比较稳定的服务性行业,如教师,裁缝,售货员等,而男性被赋予的角色则分布较广,角色本身就富有创造性,和社会生产相联系。而不是偏“内”的服务性行业。女性的角色还被禁锢在“男主外,女主内”封建思想之中。最明显的比较即是:女教师的出现更像“妈妈”出场:如老师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指出学生的错误等等。而男教师则通常出现在体育竞技场上,或是指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可见,男性从事的职业较丰富多彩,更富有创造性、刺激性和社会价值。而女性从事的职业范围比较窄,且多从事辅的,这明显与现实生活中女性从事各种行业的事实不符合。”事实上,现代女性无论在先赋角色上还是自致角色上都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思想的禁锢。“妈妈”这个角色的活动不只局限于家庭生活内部了,“妈妈”也要出去工作赚钱分担家庭的开支。女性职业也不局限于服务行业了,而是遍布在商界、政届中的各个岗位上。所以本册教材对社会角色的呈现上是存在严重的刻板现象的,这样会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性别观念。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阻碍作用。

综述所述,小学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物化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开展课程的最主要依据。它承载着国家和社会期待学生所学习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出版克服了传统数学教材“难、繁、偏、旧”的缺点。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⑤并通过丰富的插图、新颖的题型、和真实的问题情境有效的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挖掘了理科教材一贯被忽视的社会学价值。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②魏佳:《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③张颖:《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社会学分析》,《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④朱晓斌:《从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看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