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03-20 17:5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化学案例

篇1

关键词:观念建构;定量观;中和反应;教学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6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23

本案例以初中化学沪教版第七章“中和反应”为例。

一、“中和反应”教学价值的再认识

通过查阅文献和下校调研中发现大家对“中和反应”的教学价值仅停留在以知识为本的层面上,具体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过程中是否发生反应,从而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分析其微观实质,并介绍有关应用等。没有对“中和反应”对建构定量观的价值进行深度的挖掘,甚至,某些教师本身也缺乏定量意识,如在一次龙岩市“中和反应”实验教学技能比赛时,有些教师对教材中的操作步骤“逐滴加入”按部就班,浪费时间,而有的教师能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估算所需盐酸的量,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操作步骤,刚开始时采用快滴或倾倒的方式,等到所加盐酸的量接近反应完全时,再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节约了比赛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没有将中和反应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单独将它编为一个课题,原因是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典型,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是最简单的中和反应,有利于建立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与结合的模型,具有丰富的观念价值。因此,中和反应的成功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他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微观实质,提高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能力,认识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的方式与数量关系,促进定量观等化学观念的建构。

盐酸溶液中含有H+、Cl-和H2O分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OH-和H2O分子,H+、OH-的浓度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成正比。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的组成及它们量的关系是探究中和反应微观实质的基础。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可表示为:H++OH-H2O,H+和OH-结合的比例为1∶1,这个比例是书写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依据。以上这些内容是学生建构酸、碱、盐溶液的组成及相互反应都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存在和发生等观念的重要载体。在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中又体现“物质的量变会引起质变,物质的量变是有范围的”的规律,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盐酸前OH-的浓度大,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变红色,随着滴加盐酸的量加大,OH-被消耗,c(OH-)愈来愈小,当氢氧化钠溶液中OH-恰好与H+结合成水时,溶液呈中性,酚酞试液变为无色,而当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时,c(OH-)又大于c(H+),溶液又呈碱性,颜色又变为红色。

二、教学设计

1. 目标设计

(1)围绕“酸和碱混合能否发生反应”展开探究与对话,理解验证没有明显化学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反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建立中和反应的概念,感受量变质变规律在化学反应中的体现。

(2)通过分析中和反应的微观动画,能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认识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并能根据H+和OH-结合的数量关系配平有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应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会中和反应与生产生活的密切性,建构化学价值观。

2. 教学过程

[知识再现]

(1)写出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式。

(2)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3)盐酸、稀硫酸为什么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4)上述各物质的水溶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有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再现,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为本节的学习扫清障碍。

[导入]酸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碱具有共同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共同的OH-,那么,将这两类不同的物质混合是否会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下列实验:

第1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第2组:石灰水和稀盐酸

第3组: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和稀硫酸

第4组:氢氧化铁的悬浊液和稀盐酸

[师生对话]

师:请分组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生:……

师:3组实验的氢氧化铜不见了,4组实验的氢氧化铁也不见了,说明3、4组的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反应,而1、2组的实验无明显现象,那么能不能说它们就没有发生反应呢?

生:不能。

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证明1、2组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反应?

生:可以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通过酚酞试液的变色来证明它们能发生反应。

师:对了!你是怎么想到的,能说说你的根据吗?

生: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可以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或反应物是否消失来判断,如刚才的3、4组实验,可以根据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铁悬浊液的消失来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而1、2组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是澄清的,在反应中看不到它们是否消失,但可以通过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它的颜色变化间接证明它们是否消失来实现。

师:小结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有明显现象和无明显现象的常见酸和碱反应的实验,创设认识冲突。然后,围绕“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为话题展开对话,形成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探究中和反应的实验作铺垫。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1]。

[问题]溶液温度升高、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分别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由碱性变成中性,盐酸与烧杯中的溶液发生了反应,并放出了热量。

[追问]红色的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酚酞被盐酸消耗,还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呢?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2]。

[问题]向烧杯中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又变为红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由中性又变成了碱性,溶液中还存在酚酞试液,说明[实验1]中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

[追问]以上实验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反应的结果是酸性消失、碱性也消失,那么,决定溶液酸碱性的H+和OH-都去哪儿了?

[动画演示]反应的微观动画。

[师生对话]

师: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含有哪些离子?

生:……

师:在反应前后,减少的离子是什么,不变的离子是什么?

生:……

师:H+和OH-结合生成什么物质?它们结合的比例如何?

生:……

小结: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过程中,H+和OH-结合生成水,溶液的酸碱度随之发生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取决于c(H+)、c(OH-)的大小,刚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中c(OH-)大,溶液呈碱性;当滴入稀盐酸时,H+和OH-结合成H2O,c(OH-)减少,pH减小;当溶液由红色刚好褪成无色时,氢氧化钠溶液中OH-恰好都与稀盐酸中H+结合成水,pH=7,溶液呈中性;当反滴1滴氢氧化钠溶液时,c(OH-)又大于c(H+),溶液又呈碱性,溶液又变成红色。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哲学中“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范围”的规律。

[问题]在上述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那么Na+和Cl-呢?

[实验]课本[实验3]。

[追问]加热至蒸干,产生的白色晶体是什么物质?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色晶体是NaCl。

[归纳小结]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H2O,Na+和Cl-结合成NaCl,它们结合的比例1∶1,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 H2O。

[板书]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盐+水 实质:H++OH-H2O。

设计意图:以课本实验、Flas创设问题情境,生成“话题”,师生围绕话题展开对话。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并以“符号”为纽带将中和反应的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信息融合其中,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中和反应,感悟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与结合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范围”的观念。

[练习]请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生对话]围绕“你是如何配平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展开对话。

生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

生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配平,1个H+和1个OH-结合成1个H2O分子。

教师:中和反应可以结合中和反应中H+和OH-结合的数量关系进行配平。

[练习]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吃一种叫“复方氢氧化铝”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Al(OH)3,请写出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用中和反应概念和实质书写、配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练习的过程中再次从定性和定量角度领会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学以致用]

请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被蚂蚁、蚊子咬了,皮肤会瘙痒、红肿,涂上稀氨水或肥皂水可以止痒、消肿。

[小结]

中和反应

1.定义:酸+碱盐+水

2.实质:H++OH-H2O(H+和OH-结合的比例为1∶1)

3.热效应:放热

4.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5.应用:改良酸性土壤、治疗胃酸过多、处理工厂的废水等

设计意图: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热效应、反应类型和应用方面进行板书,促进学生全方位认识中和反应。

三、案例评析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为本”的教学。定量观是初中化学基本观念,实施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有其自身策略,本节教学所采取的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定量观的建构。

1. 用观念的“眼光”分析教材

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背后的思想、观点,定量观是用“量”角度看待物质及其转化的思想与方法,它内隐于具体的知识当中,因此,实施定量观建构的教学要与具体事实相结合为主要教学原则,在教材分析时要用我们的“慧眼”将知识中隐含的观念内涵挖掘出来。中和反应蕴含着丰富的微粒观、定量观内涵,能有效推动学生认识复分解反应中离子的交换及结合的数量关系。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将中和反应停留在其知识的事实层面,而是将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所隐含“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规律”的思想揭示出来;不但揭示中和反应中离子的交换方式,而且将离子结合的数量关系昭示学生,并将此关系应用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发生的认识。

2. 实施对话教学,促进观念建构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而言的,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来构成教学关系。促进定量观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具体知识做出超越事实的思考,并在具体情景的迁移应用中,不断概括和升华。因此,实施对话教学能有效促进观念的建构。在本课中,教师以实验、动画视频等创设情景,设置①溶液温度升高、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分别说明了什么?②红色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酚酞被盐酸消耗,还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呢?你能用实验证明吗?③向烧杯中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又变为红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④决定溶液酸碱性的H+和OH-都去哪儿了?⑤H+和OH-结合成H2O,那么Na+和Cl-呢?⑥加热至蒸干,产生的白色晶体是什么呢?等话题。学生围绕着有关“话题”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互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地建构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热效应、反应形式。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融合式教学;初中化学教学;案例探讨

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是由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和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可以说,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的成效十分显著,对于促进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提升、更好地实现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相当大的助益。本文将针对融合式教学的定位、初中化学融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初中化学的融合式教学案例进行简要探讨,力求对初中化学融合式教学尝试有益的理论借鉴。

一、融合式教学的概述

融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首先融合了多种先进的教学理论,比如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融合式教学优势也在于它集重家所长,吸收了不同教育理念的精髓。第二,融合式教学因为融合了多个平台的教学资源,拥有多种渠道的学习资源的来源而实现了学习资源的融合,网络是学习资源最丰富的现代化平台,因此融合式教学具有传统教学难以企及的优势。第三,由于融合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超出了传统教学的校园环境限制,从而加入了更多虚拟环境氛围,也就是网络教学氛围,所以融合式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实现了学习环境的融合[1]。第四,融合式教学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突破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从而可以在融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教学方法中获得多层次的能力提升,这就是融合式教学的教学方法融合。最后,融合式教学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只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存在各种差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主要角色,教学的主动灌输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融合式教学彻底改变了师生之间的角色差异,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处于同一个平台之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讲述――聆听的教学关系,而是合作互动、交流探索的友谊式合作伙伴关系。

二、融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课前准备,布置任务。在这一阶段,初中化学教师应该首先建立一个网络化虚拟教室,使学生和教师共处在这个教室中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应在这个虚拟的网络教室向学生布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下达学习任务,在布置学习任务的环节务必要保证详细无遗漏。

(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一阶段相当于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阶段,但不同的是学生在融合式教学环境中会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完成学习环节。融合式教学模式会弱化教师的课堂中心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究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师查看并分析学生学习报告。一个阶段得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学习报告分析。教师可以启用系统设置的学习报告分析模块,通过数据搜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环节最终做出综合分析图表,根据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形形成教学评价[2]。

(四)教师调整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惑给予集中辅导,尤其是在多数学生都出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环节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教师可以将更优质的学习资源推荐给学生,帮助学生对已学会的知识深化理解,充实提高。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将教学的进度和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应该给予专门指导,保证融合式教学的有效性。

三、融合式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的具体案例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跟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课题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探究”,然后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接到任务后开展在线讨论自主学习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后的反馈结果生成评价。其中参与此次案例教学的两名学生在第三次尝试后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名同学在两次尝试后完成,还有三名同学三次尝试都没有成功,教师于是针对这个反馈结果对六名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开始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有一名同学说答不出来,另外几名同学分别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展开进一步提问,相继有学生不再回答。最后教师确定只有两名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思路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生成最终评价,并对此次案例教学的六名学生重新分配了不同的学习任务[3]。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与融合式教学的应用可以完美结合,通过融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具体辅导、因材施教,对于促进学生的良性学习心理,发展学生自主求知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完美体现出初中化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维性的有机结合,更符合化学教学中始终强调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采用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证明,融合式教学对于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宋梅.初中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案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篇3

一、恰当运用环境暗示,替学生营造一片快乐沃土

环境暗示主要是利用具体环境来实现对学生的暗示,它包括物化环境暗示、艺术环境暗示和心理环境暗示。无论是优美惬意的物化环境的陶冶,还是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感化,都能使学生在无对抗的状态下,乐意、自觉地接受环境暗示信息。

1.物化环境暗示:此时无声胜有声

物化环境暗示是指通过一些实物营造某种场景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参与活动。许多活动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因此,暗示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不可或缺的交流因素,若能引发人与环境之间的“共振”,则人与环境间的不断交流就能达到最为和谐的境界。例如:挂图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学校购置与教师自制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在学生迈入化学门槛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设计绘制仪器装置平面图,学生完成以后,组织评比,并将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用来布置实验室,与温馨整洁的地面、有序摆放的仪器、琳琅满目的化学手抄报、积极奋进的化学家画像交相辉映,给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良好暗示作用的化学学习心理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浓浓氛围。

2.艺术环境暗示:山色空朦雨亦奇

艺术环境暗示是指用艺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含蓄地、间接地对学生心理和行动产生一定影响。洛扎诺夫认为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当学生在享受艺术美时,身心处于松弛状态,而大脑仍处于机敏状态,这种状态特别适宜于人的潜能开发。教师应着力发挥化学潜在的审美功效,创设美的课堂意境。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的现象美、实验装置的流畅美、化学家们的追求美、化学史上的发现美都是可以让学生领略的科学之美,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美产生新奇、愉快、向往的审美感受。再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道出了金的获取方法。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到,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他活不久。”道出了空气的性质。这些艺术手段的运用都能促进学生愉快学习。

3.心理环境暗示:蓬门今始为君开

心理学家泊恩海姆发现:凡是来自环境的刺激,是对整个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要素,因为它作用于人的心理,会从多个侧面、多种渠道影响着人们心理,这种立体式信息途径决定了环境暗示的多维性和情境性,而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环境的胁迫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运用心理环境暗示的时候,既要当好一名导演,又要让每个学生做好演员,在活而不乱、分而不散的和谐环境中“演”好每一台戏。例如:在做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笔者提醒学生保持安静,强调要用眼睛仔细观察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这就暗示着该实验的现象比较鲜明。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把本来很容易忽视掉的“一屡白烟”这一现象记住。在学习燃烧条件时,笔者提问:如果有人拔打电话“119”,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再问:通常用什么物质来灭火?待学生回答水后,笔者将氧气通到水中,水中白磷立即燃烧,学生非常惊讶,因为在刚才教师的暗示之下,水是用来灭火的,现在竟然水中生火,让学生在无意识之中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二、巧妙运用他人暗示,给学生找寻一方灿烂天空

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其有意识和无意识里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行为之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体态、活动等暗示手段给学生一些积极的暗示。

1.语言暗示:弦外之音荡涟漪

叶圣陶教诲我们: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但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毋庸置疑,教师的语言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若用的巧妙,则效果颇佳。例如:在讲评作业时,教师应尽量避免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点名批评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老师不太喜欢我。”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结果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教师也可以采取书面语言暗示,如在平时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对进步的学生写:“你进步真大”、“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对于退步的学生,可以写:“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比这次更好”。通过书面语言暗示,常常产生“蝴蝶效应”。比如学生的作业整洁了,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了,学生更加尊敬老师了,学习成绩进步了。因而,教师在书面语言暗示方面,不要怕耽误时间和精力,说不定教师手中的笔还真是一支神奇的魔力棒。

2.体态暗示:于无声处现真情

体态暗示就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愿望表露出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教育或顿悟教师的教育意图。心理学家马若琳指出:信息传播的总体效果等于7%用词,加38%口头表达,加55%形体语言。就是说,教师除运用语言暗示外,还可运用神态、体态等行为暗示,这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特殊信息传递渠道,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愠一嗔都能引起学生的生活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能体现暗示的委婉特点。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更易相信所见到的而非听到的事实,教师的行为是对学生最有力的暗示。笔者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努力通过行动做出表率,暗示学生纠正。例如:有学生做完实验不整理就走了,如果简单地当众责罚,往往起不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作用,所以笔者总是亲自整理,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以此暗示学生作出判断,选择行为,次数多了,学生也就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啦。

3.活动暗示: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是学习内容深奥,而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动机障碍。如能依托学生喜爱的活动平台,则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激活学生内在潜力,实现活动暗示的终极目的。当我们安闲地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我们的精力全集中在电影上,并没有有意识地去记忆某一个情节,然而,往往就在这种放松的精神状态中,对电影的情节却产生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心理学家毕希名教授认为,这种创造力的假消极状态,对于开发人的生理潜力却具有特殊的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情境,这种情境的设计与我们通常所采用的直观教学不同,直观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实在的观摩物,增强学生感性认识,而暗示法设计的情境,是让学生处于放松的假消极状态,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定期组织开展化学魔术晚会、化学新年晚会、科技节、小论文竞赛、家庭小实验等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心情放松,他们关心的是在活动中如何施展自己的才华,也就在无意之中巩固和学习了化学知识。

三、积极发挥自我暗示,为学生打开一扇自信窗户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用某种观念影响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并促成它转化使它实现为动作或行为。心理学家威廉姆斯指出: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地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比如美国拳王阿里每次回答记者的提问后,总忘不了说一句“I’m the best!”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例如:学生书写方程式缺这漏那是一个通病,这是由于学生书写时,常常缺乏检查意识造成的,一般在教师的提醒下能够改正过来。但考试的时候,没有了教师的提醒,只能依靠自己。几乎每个学生书写时都会忘记标上箭号而被老师打上“血淋淋”的叉,此时学生不妨把这种痛苦扩大化,想象这种疼痛是被利箭所射带来的。因为要记忆的东西经过强烈情感的过滤之后,就会使人记得更深刻、持久。以后,每次书写时,学生就想象成被利箭所伤,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错误几率。

尽管心理暗示对初中化学教学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但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当它和具体的教学行为结合的时候,教师“无心”的心理暗示,能在学生不设防时悄悄地潜入学生的心灵,才有可能使教师的暗示真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外,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故教师要坚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总之,只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心理暗示会对建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4.

[2] 张景浩.积极心理暗示效应应用个案.教育科学研究,2003(4).

篇4

关键词:几何画板;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探讨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相对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很容易因为学科的枯燥而觉得无聊,长此以往,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就会减退。几何画板其应用过程当中,操作性很高,是一种将数学图形与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的数学学习软件,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运用此种方法,在学生的视角看来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兴趣也能得到更长时间的保持,有助于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升起来。

一、几何画板的功能与特点

最开始是由一家美国的技术公司发明了几何画板,后来我国将其引进数学教育当中,它能将数学知识当中的点线面结合起来,运用不同的转换与展示方式将一些抽象的数学定理与数学公式具体化,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是具有一定的特性和功能方面的优势的。

1.把抽象的知识与公式具体化

能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定律及公式通过技术生动、形象、具体地延伸出来就是几何画板最大的一个特点,对于较抽象与晦涩的数学知识来说,这样能将其变得更容易理解,尤其是在几何知识的学习当中,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重难点知识有所突破,发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操作灵活使初中数学学习变得动态

在几何画板的运用当中,数学知识点变得非常灵活,点线面的存在方式与组合千变万化,几何图形多种多样,数学规律变得更加具象及动态,学生操作尤为方便,学生可以在课堂当中自己动手操作,将几何图形进行个性化的组合、拖动,使自身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对其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3.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情景进行创造

在数学教材中,虽然数学知识的图片与文字有很多,但并不如几何画板所演绎出来的具体、直接,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了更好地体会图形与空间的变化模样往往绞尽脑汁,而在运用了几何画板之后这种情况便不会再发生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来更加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变化,而直接、具体的感受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总的来说,几何画板就是一个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使数学教学课堂变成数学实验课堂的方式,能大大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优势

1.知识点呈现更直观

与初中数学早先刻板的教学方式相比,几何画板技术可以使

数学当中一些数量与变量的关系呈现得更加具体与直观。比如在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当中,其可以具体演示其中一个变量在经过

变化之后使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化的动态效果,将其中变量与自变

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地展现出来,使初中数学教学从传统的束缚当

中挣脱出来,为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操作简单易掌握

几何画板其操作方式非常简单,灵活性很高,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参与过程当中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有很大的帮助,能将学生从以往只能单纯在枯燥、乏味的课本当中汲取知识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味性,也更容易理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由晦涩难懂到简单易学,其对所学习的知识点也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提升的同时,其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也都会有所提升。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运用几何画板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1.通过使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对函数及其图像有更好的理解

对函数来说,其表达式一般为二次函数形式,比如y=3x-x2,y=2x+9等。学生如果仅仅通过对书本上的公式进行学习,很难理解其中函数式的含义,但如果运用几何画板来使函数式与数学图形

相结合,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就容易得多,在其对函数知识有深刻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有更直观的感受与体验。虽然此前教师教学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的时候也会将函数图形展现在黑板上,但运用了几何画板技术之后,学生可以自行操作,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其数学思维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函数的时候,为了让其对y=-x+7与y=x+7的区别有更直观的理解与感受,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几何画板自己操作绘图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让其利用几何画板分别绘制y=-x+7与y=x+7两个图形,再对两个图形分别进行观察与对比,

让学生说出两个图形不同的地方。

2.可以运用几何画板对勾股定理进行验证,使学生的能力在发现中提升

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几何画板来对其进行验证,学生对知识有了新发现,自然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有兴趣,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自主思考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例如,学生对“勾股定理”进行学习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绘制一个三角形,将其三条边分别命名为a、b和c,并分别以a、b、c为边长画长方形Oa、Ob和Oc。再通过分别计算得出Oc面积刚好等于Oa、Ob面积之和,证明了勾股定理成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再画一个边长不同的三角形做进一步验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3.运用几何画板技术对几何学科角平分线课程进行教学,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在初中数学几何学科当中,教师对角平分线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技术让教学更简单化。

例如,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创建∠ABC及它的角平分线BE,之后对∠ABE及∠CBE的数值进行分别测量,之后让学生拖动A点以观察角度的变化,使几何课堂变得新颖、生动、有趣,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也更有成就感及主体意识,这样,在教学方式有所简化的同时,教学效率也得到了相对的提升。

在几何画板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其与数学教学当中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更真切、实际地对数学知识的要点进行理解。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应用几何画板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对其教学方式与技巧进行深入研究,并以自身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为基础,将几何画板的特点与优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让所教学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使学习变得简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积极、主动,有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案例;生活化;高职;基础会计;教学

《基础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其走进会计世界的钥匙,学好基础会计知识,有利于学生之后专业学习的顺利开展。但是,刚刚开始会计专业内容学习的高职学生来讲,他们没有会计专业知识基础,对于基础会计这样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还比较畏惧。学会基础会计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其会计学习思维的完善。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会计知识学习积极性,利用生活化案例丰富高职基础会计课堂,会让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更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 高职学生的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特点

第一,学生的基础会计学习兴趣整体不足。在高职阶段,《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甚至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一般来讲,学生需要在刚入学的第一个学年学习基础会计知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他们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数学能力较弱,自然在会计专业学习会出现理解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无形中加大了基础会计教学的难度。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有困难,会影响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热情,影响学生的基础会计学习兴趣。

第二,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科重视力度不足。作为一门重要的会计专业理论课,基础会计课程的作用就是为学生之后的会计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基础会计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只有重视并且学好基础会计课程,才能让会计专业学习更加牢固。但是,许多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基础会计学习对于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基础会计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对于生活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三,学生的思维特点。从高职学生的中考成绩来讲,这些学生大多是没考上高中的学生,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不足,思维方式有所限制,很难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快速转换自己的学习思维。因此,一年级的学生往往会利用学习数学的方法去学习会计知识,遇到理论知识就去机械化地记忆与模仿,或者死记硬背去掌握,没有自主去构建知识体系,影响了基础会计的学习效果。

二、 生活化案例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将生活化案例引入到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开动自己的脑筋,从高职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生活化案例的入手,可以服务于学生基础会计知识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 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化案例

要将生活化的案例成功应用于基础会计教学活动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案例,是应用其进行教学的重要前提。什么样的案例才是合适的案例呢?能够为学生理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案例才能对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活动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重视课前的生活化案例设计过程,通过有效的设计,让生活化案例在课堂中的呈现具有意义。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会计的科目与账户的知识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科目与会计账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虽然通过课本阅读,一些学生可以了解二者的区别,但理解的深度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化的事例,给学生进行形象地描述。教师将会计账户比喻成药店时放药的抽屉,而会计科目则是那些被贴在抽屉上标明药物品种与名称的标签。

除此之外,高职基础会计课堂中所呈现的生活化案例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不是从教师的生活经验出发去选择。将新鲜的会计理论与日常生活中在案例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在讲解课本中有关于企业材料采购的知识时学生需要对采购费用的分摊问题以及会计核算问题进行解决。在这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采购问题进行做好铺垫,使教学过程由简到难发展。像“李丽、王佳与赵安三位同学要去超市购物,李丽买了三包,王佳与赵安各买一包,平均每包物品的价格100元。三人一起乘坐出租车回宿舍,车费15元,那么每人应当承担多少运费呢?”用这样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 利用生活化案例切入知识点

具有生活化特点的案例,往往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会计课本中的知识理论性较强,教师通过生活化案例的切入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地理解,可以减少专业术语带给学生的理解障碍,也能让书面化的语言变得口头化起来。

比如在学习前文采购费用分配问题时,教师提出生活化的案例,让学生去讨论,并给学生一段时间说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看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讨论点。一些学生认为这一问题十分简单,就是李丽9元,其它两人各3元。面对学生不以为然后回答,教师可以反问“为什么不是平均分配车费呢?”学生会快速给出他们的理由,因为三者买的东西重量不同。这时,就引出了新的问题,在采购费用分配时,是以重量为依据吗?在生活化案例的引导下,学生在不断的分析与讨论中深入到问题的思考里,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有利于新课内容的引入。

(三) 利用生活化案例理解解题思路

生活化案例在基础会计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会让学生的会计专业内容学习难度下降。在之前的学习之后,学生会了解基本的会计知识。在前文中提到的生活案例铺垫之后,教师给学生呈现一道标准的会计业务题目,有利于学生解题思路的明确。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去营造一个真实、形象的题目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配合或者声效的使用,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

比如,在呈现了生活案例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个这样的题目:宏大企业采购A、B两种材料,A材料100件,每件50元,买价总共5000元,增值税发票上注明进项税额850元。B材料150件,每件40元,计买价6000,增值税发票上注明进项税额1020元,运费总共1200元,让学生去分配购买A、B材料的采购费用。根据之前的生活化案例,学生的解题思路会更加明确。

总结

综上所述,生活化案例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兴趣,像调味品一样让会计学习变得更加乐趣。当然,教师要选择合理的生活素材,让生活化案例的引入可以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将生活化案例与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结合起来,需要教师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也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让生活化的教学成为基础会计教学的吸引点。(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吴艺娟.巧用实践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浅谈实践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视界.2013(23)

[2] 雍华平.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通讯.2010(12)

篇6

关健词:危险化学品 运输 防范策略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相应危险化学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流动速度显著提高,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次数,运输的风险系数增加。因此,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安全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而运输环节遍布于危险化学品从生产、销售到储存、使用的各个阶段。在运输过程中,如因交通意外或其他原因,造成危险品泄露,就会引发安全事故。轻则污染周围局部环境,重则发生燃烧爆炸,造成大范围环境污染,危及运输人员和周围人群生命安全。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运输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对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中的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希望对大家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一.危险化学品运输特性

一般会用到危险化学品的地方多是企业、工厂或者实验室当中,在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时候必须按照规定执行,以防发生危险对运输人员以及工人、实验人员造成伤害。正因为这样,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关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具有以下几种特点:最主要的是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的危险化学品都具有不同的性质。根具统计显示,现在世界上可以被称之为危险化学品的物质有三千多种,而且还在以每年一定数量增长当中,每种危险化学品都具有它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次就是危险化学品之所以能被成为危险化学品,最大的原因就是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危险系数。将危险化学品存放在仓库中或者在运输途中,都可能由于环境变化或者过于颠簸导致激发了危险化学品的活性,造成爆炸或者燃烧,对运输人员造成伤害。还有就是在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管理方面都有很多限制和规定,因为运输的是危险化学品,除了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规程以外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最后是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专业性很强,在招聘这种化学品的运输司机时,必须选择具备一定化学知识和较高文化水平的司机,而且司机必须具备符合规定的运输证。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也必须是专门准备的,用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的运输条件。

二.危险化学品运输中的安全防范

l.增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当前,由于从事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专业素养不够,在当前越来越频繁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中,不少工作人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危险货物运输和管理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危险化学晶的特性了解不够全面,再加上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监督效力不够,在运输和卸载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和纰漏。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做好对工作培训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尤其要重点关注驾驶员和押运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提升这两个岗位员工的技术素质、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道德意识。企业在正式运输之前要确保每个负责运输人员都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同时要求每位参与运输的人员在运输前、运输过程中、运输后都要对运输工具进行仔细的检修,一旦出现可疑事项要立即予以处理和上报。这些同样是员工培训过程中需要强调地方。通过培训的方式来减小因员工技术失误而安全隐患,为危险化学品运输增添一份安全保证。

2.严格把控车辆的准入关

车辆是危险化学品运输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参与运输的车辆的好坏对运输安全性有直接的影响,且随着车辆的使用和耗损以及企业业务的增多,车辆的更新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要严把车辆的准入关,杜绝一切不合格的车辆进入企业,参与到企业的运输中。另外为了进一步确保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性能,在进厂后,还要加强对车辆设备的技术管理,对在运输前后对参与运输的车辆进行严格的审查。此外由于参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与一般的车辆不同,企业在购入后可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装和调整,因此企业还需要对从事车辆改装和维修结果做仔细的检验,如果仍存有不合格的地方需要退回重检,决不允许任何一辆不符合资质标准的车辆参与到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中。

3.建立道路安全联控机制

如上文所言危险化学品运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危险源处于不断的移动之中,因此为了准确掌握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状况,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企业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联手建立起道路安全联控机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做全程监控,建立有效耳朵信息互动机制,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设立危险货物运输专用通道以及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检察卡,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从而有效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风险性。对于那些超载运行、防范应急措施和设备不到位、不齐全的运输行为要及时制止。从而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加强安全管理宣传教育

在对很多事故的事后调查中,人们可以发现,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是相比制度的不完善、设施的不齐全、技术的落后而言更加严重,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也不例外。制度、设施、技术等等都是可以通过外力弥补和改进的,然而再科学的制度、再先进的技术、在完善的设施,如果认识跟不上,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性仍令人堪忧。因此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大安全上岗的宣传力度,将“安全”放在生产的第一位,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意识,尽可能将生产以及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性降至最低。再有明确危险化学品的责任体制,建立追责、问责和责任倒查机制,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第三,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对相关运输条例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其生产运输的规范性。最后笔者认为政府的相关部门与相关企业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企业中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文化教育,鼓励工作人员相互监督,并积极接受来自外界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从而有效增强一干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

除以上之外,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还要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一旦事故发生就立即作出反应,进行施救,从而将事故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虽然我们都不希望危险化学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意外,但是还是要防患于未然,确保一切事项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三.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报警,组织抢救

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现化学品发生泄漏,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泄漏进一步扩大。同时,要隔离现场,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危险源警示牌,疏散周围群众,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杜绝火源,防止起火

如果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具有可燃性质,应立即消除现场附近的所有可以引发燃烧的因素。车辆停车,关闭引擎和电气设备。现场的手机全部关机或远离现场后再开机使用,避免电火花引燃可燃气体或可燃粉尘。要对破损的容器进行应急处置,尽快堵塞漏洞,防止危化品进一步泄露。堵塞漏洞可使用的物品有软橡胶、胶泥、塞子、棉纱、棉被、肥皂等。

3.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化学品伤害

泄露的化学品,如果具有腐蚀性或毒性的话,要立即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其危害强度,防止对人员、环境造成伤害。如是氯气泄漏,可用大量水对现场进行喷洒,降低空气中氯气浓度。可以使用弱碱性物质和氯气进行反应,生产无害物质。比如在水中或地上加入苏打粉(碳酸钠),或者把漏气的钢瓶破损处放置于石灰乳水中。不但能加大氯气溶于水的速度,利于氯气被吸收、收集,而且最终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钠对人体和环境没有毒性。如果是氨气等碱性物料泄漏则在用水稀释的同时,用酸性溶液浸泡。进行处置时,工作人员应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毒面具、防毒靴、护目镜等,防止化学品通过呼吸、皮肤沾染等方式与人体接触,避免伤害人体。另外,有些危化品,比如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等,在处理过程中除了防止燃烧、爆炸、毒害以外,还要防止冻伤。由于上述物质使用加压液化的方式存储,一旦出现破损,液化的气体会因为外界气压下降而迅速气化。气化过程会吸收大量热量,造成局部空间温度急剧下降。处理人员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很容易发生冻伤。

4.加强对现场环境监测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过程中及之后一段时间,还应对现场环境加以监测。特别是剧毒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泄漏更要注意。安全、环保等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和检验设备现场检测,对泄漏的化学品进行详细的分析,测定其性质、种类、危害程度、扩散范围和泄漏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后续处理方案。该项工作要持续进行,直至判明危险源已经受到完全控制,并消除干净。对于危化品污染进入周围水体、土壤,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的情况,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危害的发生。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 学业不良 ;学生 ; 教师在人一生的发展中,青春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艾里克森在心理社会期理论中,认为这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危机就是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如果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就会使个人迷失方向,所作所为就会与自己应有的角色不相符合,也可能在适应困境时出现一些不当的异常行为,学生就会出现学业不良。

我在初二第一学期,新接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在第一个星期,学生接二连三的告学生小军的状,其他老师也反映小军学业不良常见表现的一些情况。经过我调查了解,发现小军存在严重的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跟不上;自控能力差;学习习惯和态度都不够好。家长也认为:孩子升学没有多大希望,能混到毕业就很不错啦。所以对小军的学习,放松了管理,只要不出大事就行。

我随后多次相约小军,心里想着:应先和他交个朋友,与他面谈。开始小军有些抵触,不愿说心里话。我并不在意,先让他谈喜欢的人,喜欢的事,找自己的优点------陆续谈了几次后,小军放开了,戒心没有了,和我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又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造成小军的学业不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社会角色,是因为小军还没有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而是把以前的一些不良行为继续延续甚至扩大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

小军父亲因刑事犯罪,导致小军父母离异。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而爷爷奶奶的经济状况比较差。但他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一切,产生了自卑心理。在学习上,成绩又一直不是很理想,以致感到自己不论学习还是做什么事总是不如别人,这些又加深了他自贬自卑的心理。

(2)、家庭缺乏教育或教育方式不当

小军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都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求保证温饱,不注重对孙子的思想教育,过分溺爱。虽然家境不宽裕,就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想着法去尽量满足孙子。该管的不管,该说的不说。导致小军懒散,觉得学习太苦,不求上进。

(3)、社会不利因素的诱导

小军喜欢交朋友,喜欢玩儿游戏。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对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小军经常出入网吧,接触一些宣扬暴力,攻击性的影片、游戏,且结交了一帮社会上的朋友,不分原则,乱讲义气,参与一些打架斗殴事件。这些朋友都是一些不喜欢读书、学习的人,对小军也有影响。

(4)、学校教育的不当

学校中的老师有的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只看学生的学习表现,一时一事。甚至有时会错误地讽刺、挖苦那些学业不良学生,看不起学业不良学生,更不要说爱学业不良学生。于是,这些老师不能敏锐地觉察小军在人格发展方面潜在的自卑倾向,不会发现小军的优点,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小军的自信心。相反,对小军的一些鄙视、责骂,更使小军产生厌学情绪,最终造成其破罐子破摔的现状。

我找到问题的原因之后,心里想着:我绝不能放弃小军,一定要转变他。于是,就想办法对症下药,采取了如下一些转化措施:

1改变观念,树立人人能学好各学科的观念

在我们教师眼里,有的学生就是“笨”。因为有了这种观念导致我们对学业不良学生关心不够,投入不多。但我们不能忽视教学之中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决定因素。面对这一部分学生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意识,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当要求,用每一名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这是做好学业不良学生转化工作的前提。我也相信小军的学业不良一定能转变,因为我对他充满了自信。

2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获取自信心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于学业不良的学生来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所以在平时我让小军多做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不放过,以增加成功的概率。让他去享受哪怕是很小的成功的欢乐,在成功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在学习中尽量多给小军一些鼓励,想方设法找出他的进步给予表扬,刚开始我故意降低试题难度,让他感觉到自己会做了、有“进步”而增强自信心。

3用教师无限的爱,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学业不良学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所以我特别“偏爱”小军,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接近他,让他感到老师在关心他,慢慢养成有事就主动找我的习惯。哪怕是对他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舞的目光,一次表现的机会的给予,都给他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从内心去尊重小军,生活上去关心他,精神上去鼓励他,真诚地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一起探讨学法,提高其学习能力。使他 “亲其师,信其道”,迸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实践证明,小军在不断地转变,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4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通过多次家访,帮助小军爷爷奶奶转变教子认知,提高教子能力,改变从前不当的教育方法,重新树立起教育孩子的自信心。减少唠叨,从小事开始,有事就和小军商量,让小军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爷爷奶奶的艰辛。爷爷奶奶也从正面去多多的鼓励和表扬小军,让小军去发现自己,逐步去改变。

5改变社会不良环境对该生的影响

帮助小军提高认知,和他一块儿学习《弟子规》部分内容,让他自悟、自省自己的行为,并建议他远离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班级内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帮助他和感染他一心向学。还让他担任班级环境卫生小组组长,他很吃苦,带头打扫,环境卫生多次受到了学校的表扬,从此,小军更是多了微笑。

6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篇8

第一:备好教学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案”下的备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教学案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具备“厨师”的能力。

1.要认真的备课标、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不能再单纯从我怎么讲课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了,教师要做的事情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读教材;二是深入研究学生。

2. 必须用好教材,精选开发素材,精选认知策略,精设反馈渠道,选好教法学法,用好教学手段。

3.在抓“重点”,突“难点”,解“疑点”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教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 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设置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 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活读书、读活书,进行知识的链接、能力的拓展,使学生有意识地获取鲜活的现实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6. 教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怠。教学案中应该体使教师和学生应学会反思。

综上,我们的教学案设计如下:

我们的教学案经过个人初备、集体复备、个人再备这三个环节。教学案是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产物,而不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学校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行之有效的备课机制,要制订制度,落实规范,创设平台,使备课组教师有时间与空间进行集体研究。

第二:用好教学案

找最好的模式不如探寻适合自己的模式,怎样才能使教学案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我们是将教学案内化于课堂教学中,重构适合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流程。

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自学――答疑――提升――检测

1. 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鉴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课外时间限制性,我们将学生的自学安排在课堂中完成)并结合教学案中的导学部分所设置的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作以下处理:

(1) 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 要求学生把预习中的简单问题先自行解决或通过初步的讨论解决,对于复杂的问题在教学案中的学生问题记录栏内作好记录,以便在答疑中解决。这样做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

2. 答疑

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作了记录、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通过生生答疑、深入探讨、教师答疑的方式完成。在答疑过程中我们通常作以下处理:

(1) 对教学案中探究部分设置的问题作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

(2)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学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形成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及时解决。

3. 提升

师生归纳、提炼升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虽经过自学和讨论相结合,但获取的认识是零散的,只是初步的结论。因此,需要把已学过的分散知识进行归纳,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通过寻求相互之间的联系,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联系图,使之系统化。所以简明扼要的知识结构联系图,是对知识的概括,是对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小结归纳,也是培养学生的系统、发散、创造思维,使学生的自我归纳能力得以有效训练。

4. 检测

学生经过自主、合作学习后,其效果如何,需要经过检测来完成。选取适当数量的题目作为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反馈,通过学生达成率的检测来促进教师及时反思教学情况。检测题要讲究适量、适度、适时。量不求多,求精,杜绝题海战术;在深度把握方面,每节课上的练习题中,浅题、中档题、难题三者之比为7∶2∶1;在测评时,要注意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篇9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汉语;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97-02

来华医学留学生进入到本科实习和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临床实习成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中的重头戏和关键环节。留学生如果没有较好的临床医学汉语基础,将无法顺利完成临床见习和实习,各项专业技能的习得也必将遭遇拦路虎。

一、来华留学生在医院实习的普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临床带教老师快速的工作节奏及有限的专业英语术语表达水平,大大限制了其对留学生细致带教的程度;全中文病历及医嘱系统令留学生望而生畏;张口方言的患者更是让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留学生们百般无奈。留学生们空怀满腔学习热忱而不知所措,久而久之索性逃避或放弃临床实习。

二、案例教学法为留学生医学汉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教师于教学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1]。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开发学生的分析、综合及评估等高级智力技能,而这些技能恰恰是临床医生这一类专业人才所必需的[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临床病例及讨论病例的机会,安排学生面对面地讨论或通过电子通讯等设施进行沟通。学生根据所学医学知识分析案例,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及诊疗计划),从而体现学生参与度对案例分析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汉语教学中的优点如下:首先,能够实现教学相长。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通过共同研讨,教师能够发现自己对于该病例教学思考的欠缺点。其次,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生的大脑兴奋点不断被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保持最佳学习状态[3]。再次,生动具体、直观易学。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临床病例,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汉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并不预先告诉学生应该去学习哪些临床专业词汇和表达,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临床病案去思考和收集此病案所必需的临床词汇和表达,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汉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在案例教学的小组讨论阶段,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诊疗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临床经验的交流,不仅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起到了互相激励的效果。

2.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知识不等同于能力,知识应转化为能力。案例教学法正是为转化知识而生,为培养能力而发展。通过临床实践,留学生不但要能认识汉字,看懂病历,还要掌握足够的口头表达,为今后的执业道路奠定良好的开端。

3.重视双向交流。学生拿到病案后,首先要自我消化,通过查阅相关专业知识,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当学生捕捉到相关信息后,需通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诊断依据及诊疗计划)。学生的答案可以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反馈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4]。通过这种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在教师不断深入了解留学生对于临床汉语表达的实际需求的同时,留学生也品尝到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成就感,从而燃起学习热情。

四、医学汉语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1.教学前的准备及热身:在案例教学前一周,教师根据教学主题选择1例典型病例,并根据病例提出相关的问题(例如:疾病的名称、症状、体征的中文表达),让学生思考。每次由主修该疾病学科的留学生担任组长,学生们通过思考、查阅教科书及相关文献,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讨论并寻找问题答案,并提出各自相应的问题(例如:哪些器官、症状或药物不会表达),再次展开新一轮的讨论。

以教学“消化性溃疡”为例,教师预先提出以下问题:病史中患者“呕血”、“黑便”的症状如何描述?溃疡常见部位“胃”、“十二指肠”如何表述?“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用中文如何表述?随即引入以下各层面的中文表述:(1)关于病因的描述: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药物因素,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iry drug),食品、嗜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胃食管返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等的中文表述。(2)关于诊断方法的表述: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检测)、胃镜(gastroscope)和胃镜检查(gastroscopy)的表述区别?(3)关于诊断的表述:摄像头位于胃镜的末端,经口腔、咽喉、食管进入胃内后,找到溃疡部位并拍照,诊断的同时可以镜下止血治疗,取活检(biopsy)进行细胞学检查(cell study)区别良性(benign)和恶性(malignant),结合胃镜下良、恶性溃疡的图片讲解区别的描述。(4)关于并发症的描述:出血(hemorrage)、穿孔(perforation)、阻塞(obstruction)、幽门梗阻(pylorochesis)、返流(regurgitation)、胆汁返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5)关于治疗的描述:药物(例如:“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H2受体拮抗剂”H2 receptor antagonist)、手术等。

2.案例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1)首先由组长(留学生甲)复习病史,其余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疾病的判断,进行补充询问遗漏的、特别关注的或与预后相关的病史,教师在旁观察并记录可能漏掉的问题。(2)由留学生乙进行重点查体过程的表述,其余学生可对遗漏的体征进行补充说明,并对出现的错误表述及时进行纠正,教师在旁仔细聆听,并记录遗漏的问题。(3)在病例资料复习和查体描述结束后,小组中留学生丙总结患者的病史特点,并表述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以及进一步确诊需要做的检查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等,其他学生补充。(4)小组全体学生对疾病的诊断、各种相关检查结果的判读、治疗方案的中文表述进行充分细致的讨论。(5)组长对该病例进行总结(中文病史摘要)。(6)教师对案例描述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对可能遗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能明确的术语表达给予明确答案,强化基本理论知识,对讨论中未能解答的新问题给予答复,并且对该主题目前新的医学词汇给予简单的介绍,指导学生课后对相关表达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

研究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深切体会到,为了确保达到有实效的教学效果,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教学保障。

1.所选病案要真实可信。由于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如果被学生发现是虚构病例,学生可能以假对假,把角色扮演变成角色游戏,从而丧失锻炼能力的教学效果。案例需注重真实的细节,让学生犹如来到病床前,认真分析各种临床数据,仔细搜寻相关汉语表达。

2.所选病案要客观生动。案例不能是一堆症状、数据的罗列。教师要摆脱乏味教科书的编写方式,案例可随带附件,诸如该病例的有关发病诱因、起病经过、入院前的就诊过程等,还可以提供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一些与病例相关的图文资料。

3.综合协调病案的多样化、相关性和典型性。教学病案应只提供激烈的临床治疗矛盾冲突,隐藏处理办法和结论,留给学生去决策和处理。同时,应注重案例的相关性,所选病案紧扣教学内容。并且,所选病案内容需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典型病例往往涉及较多系统,涵盖的专业知识较丰富,有助于留学生从多方面对所学理论加以验证,并在此过程中完整、清晰地梳理出相关汉语表达。

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汉语课程中的实施,留学生通过对病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建立适合自身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并深入病例、体验医生角色,在良好的口语表达氛围中,使医学汉语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Savery JR. 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1).

[2]Thistlethwaite JE,Davies D,Ekeocha S,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case-based learning in 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 BEME systematic review:BEME Guide No 23[J]. Med Teach,2012,34(6).

篇10

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提问模式;教学方法

初中时期是学生各方面知识得到普及的关键时期。在针对学生的教育中,不能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学生在此阶段,心理思想等方面需要全面得到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混乱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当前我们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思想情操与个人理想上做好工作。因此,密切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利用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模式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一、针对生活化案例教学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当前的教育课本。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为主。意义是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同时要求通过思想品德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每位思想品德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法以其生活化、典型性等特点,能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尤其是针对法律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起到重要作用。

二、以提问模式实施教学,提升学生思维

学生步入初中后,心理等方面已经得到一定的成长。在个人的想法、思考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后续的成长中需要有人为他们引导方向。依据现在学生的发展情况,笔者建议教学中可以实施引导性的教学方案。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讨论研究能力,活跃思想品德课堂的气氛。同时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思考空间。我们知道初中思想品德内容源自于生活,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兴趣为基准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问题来诱发学生开展发散思维。如:在学习“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教学内容时,笔者以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开门之前》为背景来提出问题,即:你觉得这幅漫画说的是什么?想要反映什么?想想怎样才能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样以问题为线索来引导学生思维,诱发其自主地探究法律规范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拓展学生的思维范畴,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三、生活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流程

1.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实际案例

选择科学的实际例子很重要,是整个教学方案开展的基础。

教师在选择实际例子时要遵循上面的原则。选编案例的方法有

多种。

2.选择具有典范特征的案例

在我们初中的教学材料中就有一些案例供我们使用。这也是比较方便的选择,而且范例也具有典范特征。如:在学习《教师伴我成长》时,可选用教材中的案例:数学课上坐在副班长小强旁边的几个捣蛋学生正在“嘀嘀咕咕”地说个不停,弄得大家都很烦。老师再一次警告后,要求小强站起来坐到教室最后一排的空位置上,但小强气呼呼地坐在座位上就是不动,大家预感到一场冲突即将爆发……通过让大家讨论这个老师当时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冲突将如何发展,引导大家换位思考,构建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3.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发现案列

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实际教学例子进行收集。这种办法也是选案中比较实用的方法。这需要老师在看电视、报纸或者上网浏览新闻时,注意到具有教育意义的例子。这些资料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和影音资料。另外,还可以动员学生收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如:在人教版八年上《我与父母交朋友》这一课的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讲自己父母和自己的故事。让大家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身边事例中感受父母的爱。

四、灵活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多元化思考能力

当前教育模式发展较快,新课改不断延伸。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本中,也进行了不断的改善。课改内容与以往相比,内容覆盖面广,形式也更加开放。如:现在课本中存在的名人名言、想一想等内容。这些内容还会配上一定的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依据这些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老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研究能力、思考能力的发展。

总之,当前的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素质教育是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结合学科的内容多渠道地启发、锻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书.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