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07 14:0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实验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实验方案

篇1

绿色化实验的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大部分是常量反应,所以要减少反应物的用量,同时要循环利用反应物。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减少副产品的产生。制成的产品最好是对环境友好的无污染的。1.实验装置绿色化的改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必需的知识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污染环境的实验或存在问题的实验进行装置的改造,使其成为绿色化的实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绿色化学的意识和能力。像高中课本中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然后加入几滴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发生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在反应的过程中,会有大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产生,除了污染空气外,由于该气体的刺激性,使人咳嗽不止,有时候会使授课无法进行下去。如何改进实验装置才不会污染空气,同时还能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具有说服力。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做探索性的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绿色化的理念,还可以改进实验装置。可以让学生在开放实验中进行实验探究,对学生提出的改进方案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分析得出最可行的方案。最后改进的实验方案是:在一个大水槽中放入一块大理石,水面要稍低于大理石,然后将反应装置置于大理石上,在反应装置上罩一个大烧杯,罩住反应装置和大理石。由于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溶于水,采用这样的改进装置,实验产生的气体会全部罩在大烧杯中,会全部被水吸收,不会排到空气中,不会污染环境。根据绿色化学理念,我们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使其在封闭的装置中反应。用密封的装置进行反应,这样就避免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而且还可以循环利用密封体系中产生的一切物质。2.实验内容绿色化的改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的思想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实验部分除了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外,还是渗透绿色化思想最有效、最方便的途径。目前,高中化学实验中有不少实验已经渗透了绿色化的思想,做出了一定的改进方案,但还有一些有待于学生和教师努力。作为高中的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外,还应该做一些学术研究,比如改进实验装置等。其实防止污染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是不产生污染物。既然高中化学中大部分的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那么可以在不影响实验现象的前提下,采用一些不产生污染的反应物。像在验证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实验中,往往会使用一些酸和碱,比如氯化钠的电解反应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氯气,可以用硫酸钠代替氯化钠,可以有效地避免污染的产生。3.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保护环境应该从教室和实验室做起,从学生自身做起。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都存在废气和废物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都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中学化学实验中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一般都比较简单,可以回收的大部分都直接回收,不能回收的进行填埋。对于已经损坏的仪器,应尽可能地修复,继续使用,不能修复时要集中填埋。废液、废弃物的处理废液的处理比较麻烦,中学试验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废液一般是酸碱溶液、重金属盐溶液、钙镁盐溶液以及有机溶液等。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酸碱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稀释法等。

绿色化学实验方案

加强排污设备的建设,规范有害物质处理。绿色化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在传统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更高层次的学科。绿色化学的提出,是响应了我国保护环境的政策。所以,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作为中学化学一线教师,应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将绿色化学的知识、思想和原则渗透到化学试验中。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绿色化学,推动绿色化事业的发展。

作者:殷玲玲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

篇2

一、课题的提出与理论假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层面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有关化学实验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领悟和感受到科学给人类创造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严肃认真地对每一个实验,既要科学地、直观地展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又要以改进和创新实验为突破口,进行绿色实验的设计、废液的回收再利用等,以点滴事例的实践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所谓绿色化学实验,是指实验所用试剂、实验进行的条件、实验产物对环境没有或影响很小。探究绿色化学实验,既减少化学实验污染,又降低实验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绿色化学实验的研究,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各项基础功能。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包括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本身就具有解决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升“绿色化学”这一新的理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中学绿色化学实验探究》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锐意改革,共同努力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1.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绿色化学实验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实验方案的设计上,还是在实验教学的要求和评价上,不仅要注重学科训练,更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改变过去的在实验中“照方抓药”“因陋就简”的习惯做法,更不能把化学实验当作完成教学任务,敷衍了事。

(2)拓展实验功能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感受到绿色化学实验的魅力。

(3)实验绿色化设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身边的化学及化学实验,学生有更直接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将一些司空见惯的、枯燥无味的实验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去理解、认识,并进行绿色化学实验设计,让学生将其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通过绿色化学实验设计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使之成为“有用的化学”。

2.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以“绿色化学”为依据,具体原则是:(1)采用无毒无害的实验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如催化剂、溶剂)下进行反应;(3)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实现“零排放”;(4)会造成污染的废弃物集中收集并处理后转化为非污染物;(5)在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实验药品的用量能少不多,既不浪费药品,又将污染减小到最低。

3.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

(1)化学试剂的绿色化

化学试剂的选择尽量采用那些无毒无害试剂或有潜在环保属性的试剂。如白磷自燃实验,白磷有毒,燃烧产物P2O5对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采用镁粉和石英粉为原料,首先制备Mg2Si,然后将其投入水中,Mg2Si水解产生的SiH4在水面上遇空气立即自燃,整个实验安全、无毒、无污染,符合绿色实验的要求。

(2)催化剂的绿色化

化学实验中催化剂的选择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作催化剂,如重金属离子、强酸强碱;使用固体酸碱、酶无毒无害的物质作催化剂。

(3)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化学反应中应尽量提高试剂的利用率,即使化学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产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CO还原CuO的实验,为了防止未反应的CO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约加热CuO所需的能量,可设计将尾气中CO燃烧的装置。

(4)反应产物的绿色化

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应尽量是无毒无害的物质,或以一种环境友好的物质状态存在(如固态产物),这就是一种环境友好产品。如SO2的漂白性实验,在试管中先加品红溶液,再加少量稀HCl,然后放入一块带孔塑料板,将固体Na2SO3小心放置在塑料板上,在试管口套上一个气球,倾斜或振动试管,使固体Na2SO3渗入混合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红色褪色。加热,再冷却,可使二氧化硫漂白性实验不断呈现,并达到绿色实验的要求。

4.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实施步骤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内容,如二氧化硫的产生及酸雨的形成和防治、氮的氧化物及光化学烟雾、原电池的形成及电池中重金属的污染、有机化学反应中有害物质的处理等,这些内容都可使学生对环境污染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绿色实验的设计。

(2)改进实验,提倡绿色化学实验

①增加尾气处理系统。中学化学教材中许多实验是属于粗放型的,只注重实验结论,没有考虑到对空气的污染,如果教师能本着绿色化学的宗旨,改进现行实验,不仅能减少污染,还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这里举一例说明:高二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反应一旦开始,就不好控制,并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在试管中立即与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氮,其自身的颜色却很难观察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实验时,进行少许改进,既要控制反应,又要注意尾气的处理,更要使现象明显。为此,铜与稀硝酸的实验可这样改进:在一个洁净的针管中加入少许铜片,排除空气;另在一小烧杯中注入稀硝酸并微热,用注射器吸取少量稀硝酸迅速用小胶帽(眼药水瓶盖)盖住注射器吸口。当观察到蓝色溶液、无色气体时(活塞会随着气体的产生缓慢外移),打开瓶帽,拉动活塞,吸入空气,会看到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此时迅速将气体注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这样的实验既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又达到绿色实验的要求。

②用密封的成品化仪器代替有毒实验,避免了有害物质的产生。用密封的成品化仪器来完成有毒的化学实验,这种仪器和药品可循环使用,不存在污染毒害。如碘的升华实验,可用碘锤来完成(碘锤的两头向内凹陷,内封有碘晶体),具体方法是:一头滴冷水,另一头在酒精灯上加热,因冷水起到冷凝作用,碘升华后聚在碘锤上方内壁,反之也可。另外,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可采用密封有二氧化氮的U胖肚管来进行。

③把有害物质合理替换,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将某些易产生有害物质的实验换成无害物质的实验。在“比较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实验中,教材用的酸、碱、盐分别是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氯水、氯化钠,其中盐酸、氯化钠在通电时会发生电解,产生有毒物质(氯气)。如果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用硫酸钠代替氯化钠,既能达到比较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的目的,又能避免氯气的污染,一举两得。

另外,多媒体课件也是实验很好的替代品。如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会产生氯气,同时学生对离子的移动缺乏理解,如果用电脑三动画从微观的角度诠释微粒的运动,并显示两极的变化,效果比实验好。

(3)在分组实验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①学生实验微型化,有利于减少污染,增加安全系数。搞微型化,从用量上加以控制。可将试管中的某些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这样节省药品、污染少、操作安全、速度快。

②“三废”分类集中,引导学生回收利用。告诉学生大量废弃物长期倒入下水管道后可能产生的隐患:制氢气的锌粒和废酸可能在下水道富集引起爆炸、重金属盐类对水质的污染、眼镜反应的废液放久后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苯、苯胶、硝基苯等有毒致癌物这些废弃物的任意排放,会损害自然环境。在高年级中大力提倡“三废”的回收利用。如废酸、废碱的中和处理和循环使用,重金属离子的沉淀转化法,银镜反应的废液和洗涤试管中提炼硝酸银以备“卤素”实验之用。

(4)开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探求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新方式

在课题选择上,教师应侧重在不同年级,结合课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在高一设置这样一些课题:有关加碘盐的调查报告、本地区降雨酸度的调查、夏季各类水的用量及化验结果。在高二设置:白酒中甲醇含量的调查、电池的种类及回收的意义、白色污染的危害、水发食品中的甲醛含量的调查。

篇3

【关键词】活动与探究;高中化学;实验;改进;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对于化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相关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对相关实验的观察、操作、探究等形式来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学会探究的方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并不大,仍然停留在以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的状态,缺乏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

1.科学探究活动的特征

1.1具有双重的目标

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指向具体的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类问题,第二个目标是指向问题的本质,以此来解决问题背后的科学本质。

1.2具有具体的过程

科学探究活动不是一个概念或者一种口号,而是一个由若干活动环节组成的具体活动,对于不同的探究活动都有自己的探究目标,但是探究的具体活动过程基本相同。

1.3具有特定的方法

对于不同的探究内容都有对应的研究方法,例如,在社会学上有社会调查法,物理上有测量法,化学上有实验分析法。

1.4具有有效的工具

要进行科学的探究活动就需要恰当的工具来辅助研究,借此来通过表面现象来研究事物的本质。

1.5具有可重复验证的结果

通过科学探究后获得的结果是能够经得起多种方法的验证和证明,探究的结果也可以建立在别人的研究结果之上,作进一步的完善。

2.化学教材概述

苏教版化学必修教材在结构的编排上做了较大的调整,整个教材以多个专题的形式呈献给大家,在专题下又分为不同的单元,单元下又细分多个栏目这样层层划分的。每一个栏目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内容的呈现上,设计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科学探究为线索,通过不同的栏目设置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化学学习必须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升自身素养提供基本技能。选修模块为学生的化学知识拓展提供了有效地途径,为学生的化学拓展提供了选择性和多样性。例如,在选修模块中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就是必修模块中“物质结构基础”的进一步延伸。

3.探究性实验内容的改进要求

3.1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究性实验内容不仅要能够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要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时,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的认知水平,从而激发学生渴望探究和学习的欲望。另外,还要选择那些便于开展实验和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验。

3.2实验方法要新颖多样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尽量选取简单易操作,尽量包含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的选取实验的设备。实验的场所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实验室,还可以是室外。实验的手段既可以是利用观察法、定量分析或者定性分析法。

3.3实验内容要贴近生活

选取的实验内容要让学生能够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身边的化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对化学的本质和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活动与探究所设计实验的改进方案

苏教版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写从整体上来看,首先是给学生讲解一个较为高大的化学概念,然后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很好的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4.1离子检验与焰色反应的实验分析

开展NH4+、Cl-、SO42-三种离子的检验和焰色反应的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初步的物质检验,对以前学过的相关离子检验的方法进行复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完成对旧知识的巩固。对于这一实验的设计,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但是在活动与探究方面却还不够。这一部分的知识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可以很简单的理解,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欠缺。如果能够进行适当的改进,以家庭实验的形式,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效果会更好。

改进方案1:来自瓶中的彩焰

首先,在小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在瓶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盐,将其配置成为饱和溶液,再在瓶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配置好可溶性盐的酒精溶液备用。

其次,找一清洁的废旧香水瓶,并将调配好的含有可溶性盐的酒精溶液倒入香水瓶中。

最后,点燃酒精灯,将香水瓶冲准火苗挤压,使含有可溶性盐的酒精溶液喷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就可以看到不同色彩的火焰。

改进方案2:用木炭代替铂丝观察焰色反应

在观察焰色反应时,使用铂丝来检验的时候需要用钴玻璃的遮挡才能够清楚看到紫色的火焰,这样的操作过于繁琐。可以使用沾有酒精的干木炭代替铂丝,用坩埚钳夹住木炭并点燃作为火源,将要检测的离子盐撒到火上,由于酒精的燃点较低,离子盐很快就会燃烧,这种方法得到的现象持续时间长、火苗更清晰、操作更加简便。

改进方案3:用棉花做火源

再观察焰色反应的实验中,将占有酒精的棉花团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团上放上要检测的固体物质,直接点燃,就可以看到相应的现象,这样的操作火苗非常大,颜色也更加明显。

4.2碳酸钠的性质实验分析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物质的检验,并通过实验来了解碳酸钠的相关性质,已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实验2而言,这一实验的安全性较高,可以交给学生自己操作,唯一的不利因素就是对实验装置的打孔处理上,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实验装置的办法,提高实验的操作性。

改进方案:用具支试管、医用盐水瓶塞、一次性注射器、气球、细棉线来组成实验装置,避免了对实验装置打孔的麻烦,利用注射器有效的避免了盐酸的挥发带来的空气污染。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药品的数量要控制好,不宜放过多药品。

4.3Al的性质实验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该部分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明确的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但是缺乏必要的活动探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现象背后的问题,另外,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改进方案:铝能和水的反应吗?

实验方案1:将铝的表面用砂纸打磨干净,之后迅速放入水中,并对水进行加热,观察铝和水的反应。

实验方案2:将铝先与盐酸反应,去除表面的氧化膜,之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在放入水中进行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3:将铝片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之后用蒸馏水洗涤,再放入水中加热观察反应状况。

通过对上述实验的观察,总结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发现铝是可以与水反应的,之所以能够用铝锅烧水是因为铝锅表面有一层氧化膜,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过于爱干净经常用砂纸打磨锅,也不要用铝锅长期放置偏酸性和偏碱性的食物,否则就会影响容器的寿命,更会影响人的健康。

5.结语

通过探究性的化学实验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和化学概念,进而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中学到知识,享受到探索发现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的完成该课题的研究,笔者对苏教版的化学实验做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这些实验在现有的条件下都能够开展,基本上符合化学实验设计的初衷,但是也有部分实验没有凸显出新课改中对关注学生活动探究能力培养的要求,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文中虽然选取了部分实验做了简要的改进,但是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对化学实验设计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4

一、培训目标

从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改教学改革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通过培训,力争使我组每位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

二、组织方法

我组教师培训工作由教导处全面领导,各教研组根据学校培训计划,制定本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各组将本组教师培训情况记录整理,有级部统一组织考核,成绩交级部存入档案。

三、培养原则

1、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本组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

2、以学校培养为重点,校、级部、备课组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备课组是教师成长的基地,各教研组力争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把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诸方面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使每位教师在思想上、生活上都体会到其他组员的关心和帮助。发现有培养前途的教师积极向学校推荐加以培养,激励他们早日成才。

3、搞好本组教科研和注重教育、教学实际效果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我组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科研教学,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认真开展每周的个人展示课和组内的教学研究课。

4、规范要求和不断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我组教师严格按照学校统一的规范要求参加培训,又要根据教育的发展和需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注意发现在教育教学中有创意和特色的教师,发挥他们的特长,鼓励他们不断创新。

四、培训内容

1、落实学校“师德”教育是核心的培训的首要内容。认真学习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和政策方针,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的能力,牢固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理想,开展以“敬业、爱生、奉献、合作”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努力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家庭、服务于学生”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参加学校组织学习“师德教育”和听“专家报告会”。

2、落实学校“师能”培训是重点培训内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师能,因此,我们把师能培训作为重点。我组师能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强化教育理论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精通教育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较好的应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参加学校组织学习新课程培训讲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等(2)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参加学校组织学习“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怎样进行案例研究”等新课程理论;学习课件的制作、网络的使用。(3)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并努力出科研成果,这是对教师的高要求,也是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必备之路。(4)积极开展组内学习,本组组织学习新课程理论:“教师怎样听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等。

五、培训方式

1、参加学校集中授课培训。

2、开展好组内教研培训活动。

六、本组培训要求:

篇5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更为人们所关注。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在当今社会,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最实际和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一,不会交际就意味着无法与人交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口语交际日益频繁,因此,具有相应的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口语交际是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语文学习需要书面语的学习,新一论的课程改革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被提了出来,《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说明,口语交际已成为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受传统语文“重书面,轻口语”的束缚,口语交际往往仅限在课堂内四十分钟的教学。农村学生现状分析, 迫使我们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应试教育这一传统观念的约束下,我们学校和老师依然只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对于领导看不清摸不着的学生素质,只抱听之任之的态度。所以,如何拓宽口语交际训练渠道,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学校申请了一个关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研究的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中的很多话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适合。基于此,提出“农村学生口语交际系列话题研究”的课题,紧扣农村特色,广拓渠道,规范、扎实地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教学起个示范作用。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属基础教育类的语文科,口语交际指在各种交际活动中能正确、流利、得体地用口头语言表达交际思想的行为。

2.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实质是口语交际经验的类化过程,是语言知识要素和口语交际技能要素的获得与整合的过程。

3.本课题提出的口语交际规范训练旨在通过设计系列的口语交际话题,制定出一系列的话题项目,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渐进提高。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口语交际的研究在我国语文学科里比较早,我搜索了一下发现大多研究的都是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专门的话题研究不是很多,特别是相对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农村学生,该如何拓宽适合他们的口语交际话题,迄今为止我们还未能找到这方面的调研报告。因而,我们提出了“农村学生口语交际系列话题研究”的课题,希望能为口语教学探索一点经验。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2.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研究的行动准则

3.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研究指南

五、课题研究预期的目标

预期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努力使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使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更为宽泛,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为有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探索口语交际话题的内容和策略。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活跃我校口语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以便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经验总结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研究情况进行反思、探讨,及时总结归纳,为形成教科成果积累丰富鲜活的经验材料。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制定实施方案。2013年3月——2013年4月:学习理论,选择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2、探索实验方案。2013年5月——2015年5月:实施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调整方案。

3、总结成果。2015年5月——2015年7月:探索实验,总结成果,课题总结。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理念下,通过实质性操作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撰写的关于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典型案例,教学反思,教研论文,以及各年段实验教师开展的课题展示课,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

九、理论成果

篇6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废水排放;环境安全;安全处置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为改善我国的水环境,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污水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3]等。为提高水质质量,全国各类检验检测项目不断增加、标准日益提高,各类实验室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各类实验室主要存在于各大高校、各类科研机构、检测中介机构以及企业的检验研究部门。虽然全国各大高校多在城市的边缘或往边缘区域迁移,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处于城市中心,其下水管道通常与城市下水管道直接相通,并无独立的化学废水处理装置,这样的下水排放方式,使得高校和科研机构实验室排放的废水,会随着下水管道直接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如果对这类废水不做专门处理,将对周边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安全隐患。所属企业的科研部门,由于本身具有污水处理设施其实验室废水可得到处理。但对于多数高校、各级科研机构和检测中介机构而言,通常没有独立的化学废水处理装置,他们位置分散、污水中污染成分复杂、排放量不稳定且某些检测项目的废水还有高毒害性物质,给废水的常规化集中处理带来一定难度。

2实验室废水排放安全隐患分析

虽然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人体需要的也仅仅是微量的三价铬而已,正六价的铬具有很强的毒性。在《国际常见有毒化学品资料简明手册》介绍中,铬在自然界主要是通过大气、水和生物链来完成迁移。一旦铬富集到人体组织内,其代谢周期长、被清除速度缓慢,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环境综合实验》是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院环境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涵盖了水、气、声三大污染项目。每年都有8~10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在《环境综合实验》的所有项目中,无论哪个专业化学需氧量是必做项目。在化学需氧量测定项目中,采取的是国标方法-重铬酸钾法[4,5]进行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每完成一个化学需氧量测定项目,至少需要做7个样。每个样需要加入0.4g硫酸汞、10mL重铬酸钾(0.25mol/L)、30mL硫酸。这样,每完成一次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就会产生含有2.8g硫酸汞、70mL的重铬酸钾和210mL的硫酸溶液的废液;每个教学年度,单完成化学需氧量一项教学任务,就需要消耗硫酸汞168g、重铬酸钾4200mL、硫酸12600mL。单看氧化剂重铬酸钾的一种污染,环保部对于电镀污染企业水污染排放控制要求是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总铬限值1.0mg/L[6],在化学需氧量测定教学过程中,每完成一组COD的测定,其废液中总铬浓度达5mg/L。如果再算上硫酸汞、硫酸,以及其它实验项目,每个教学年度将产生大量高危的实验废水,如果这些废液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那对周边环境安全将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水处理中心具备对水、气、声三大污染的监测和治理能力,具有各种成套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处理装置,对于自身所产生的实验废水可以进行有效处理,但多数实验室不具备这样的便利条件。这类废水的直接排放是一个严重的环境安全隐患,实验室建设规模越大、数量越多其排放的废水水量就越多,其对环境安全威胁就越严重。

3化学实验室废水的成分分析

针对不同污染物组成的废水,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度都不相同。化学实验室废水有别于其它污废水,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但总量少而且产量不稳定,有些个别实验废水还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使对于它们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多数实验的实验项目较为繁杂,从而使得实验室废水成分复杂,如果不做好安全处置,将直接威胁周边的环境安全。

通常可把实验室废水分为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两大类别。其中无机废水中主要包括多数一类污染物及其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和其它无机离子等;有机废水除含少量一类污染物(如烷基汞、苯并芘等)外,还含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等。

依据实验室开展的项目,分析清楚所产废水含有哪些成分,才好制定对应的处理方案,针对性的进行实验室废水的安全处置。本文对各种污染物质的具体处理方法不做详述。

4化学实验室废水的安全处置

鉴于实验室废水的特殊性,对于它的处理最好遵循:归类收集,循环利用,就地、及时处理[7]的原则。江华、刘德春[8,9]等研究显示,实验室废水的治理和工业、居民生活污水不同,很难用单一方法或某一种工艺来实现。

例如:含一类污染物的实验室废水,由于其生化处理效果相对较差,可以采取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重金属废水就可以用沉淀法去除。前文所提到的化学需氧量实验所产生的含铬废水中,相对于三价铬而言六价铬有较强毒性,处置时先用还原剂把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再用沉淀剂将其以沉淀的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去以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在实验室废水处理单元,从处理技术层面讲不是主要的困难,关于各种污废水治理方法的文章、书籍较为丰富。关键是对待实验室废水处理意识的淡薄和欠缺[10]。化学实验室废水难处理是相对于一些高校或科研机构不具备专业污水处理设施而言,而且难处理不等于不能处理。无论何种实验室废水从技术上总有解决办法,即便产生实验废水单位确实无法完成处理任务,也可以将其分类收集后送至专业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高校或科研机构不能意识到自身实验废水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威胁。对于此类废水的处理,出台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前提。国家环保总局曾发出通知,要求自2005年1月1日起,对科研、监测(检测)、试验等实验室、化验室、试验场按照污染源进行管理,纳入环境监管范围[8],这是好的开头。有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在实验室废水的处置上就有法可依,实验室废水处置工作才好依法开展,实验室周边环境安全才有保障。

其次,在具备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解决实验室废水处理的关键还要从环境安全管理入手,加强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意识,尤其是实验室废水安全排放的意识与责任,建立独立、完善的实验室废水排放系统和废水处置制度。这才是解决实验室废水安全排放的根本。

5结语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在“孵化”高科技的同时,也带来了废水排放直接进入下水道的周边环境安全问题。安全重于一切,鉴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国家环境及安全部门应尽快对实验室废水安全排放进行立法,为排除这一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具有严重安全隐患的高危污染源解决法律依据。并尽快强制各级各类实验室制定实验室废水安全排放制度,完善实验室废水完全处置措施,为我们国家的环境改善添砖加瓦,为人民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 21900-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CJ 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10.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4]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 11914-89.化学需氧量测定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89.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 8978-1996.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6.

[7] 高强.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J].高等教育在线,2009,8(2):113~114.

[8] 江华.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现状与研究进展[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2):29~31.

篇7

【关键词】有机化学 实验安全 防范措施 改革方法 实验事故

在化学这门学科中,实验室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则是化学实验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有机化学实验中,仪器大部分都是玻璃仪器,药品通常是易燃、有毒、爆炸性和腐蚀性的,学生在实验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在实验时如果提高警惕、严格依照操作规范、加强安全措施,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防范措施必须要随着实验的发展进步不断的改革,本文对有机化学实验中安全防范措施的改革进行了研究。

1 关于中毒和腐蚀防范措施的改革

在任何化学实验中,都会涉及各种化学试剂,许多化学试剂对人体来说是有毒的,如果不小心接触、吞食或者处理不当这些试剂,会对人体造成各种伤害。有机化学实验中,有的反应会产生有毒气体,不慎吸入会造成中毒,有时需要使用腐蚀性试剂,接触到皮肤就会造成腐蚀烧伤。因此对这些试剂使用时要格外小心,实验前和试验中都要做好防范措施。

传统的防范措施虽然能起到预防中毒和腐蚀的发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限制约束性,下面就介绍关于中毒和腐蚀改革后的防范措施。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使用处理方法,有机化学实验中有毒或腐蚀性的物质仍然可以照常使用,还可以避免中毒和腐蚀问题的发生。首先要对实验中的防毒问题引起足够重视,急性毒害较易观察,在避免方式上已经有一些成熟措施。慢性毒害却难以防范,难以及时察觉,症状一般表现为失眠、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定等,甚至导致未老先衰。改革后的针对中毒的防范措施,首先就是实验前进行相关资料文献的查阅,了解掌握有毒气体的性质,因而可以及时的采用防范措施。此外还要了解掌握有毒试剂伤害人体的途径,进而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切断中途通道。实验结束时,务必将手洗干净,防止药剂残留而进入体内。此外,实验时,使用挥发性的或有毒化学药品时,一定在通风橱进行,并且保证通风橱的良好效率;在实验中要带上塑料手套,检查好手套完整无损。如果有毒化学试剂接触到了皮肤,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然后再用肥皂冲洗。

针对腐蚀问题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是小心谨慎的使用和进行实验,这些药品不能溅到衣服和皮肤上,尤其是不能溅到眼睛里。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要立即进行稀释和冲洗措施,不同的药品应该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若是强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应先擦干净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此外如果药剂腐蚀程度很严重或者不慎入眼了,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2 关于防火措施的改革

有很多化学试剂是易挥发易燃的,在使用和处理时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首先要做好易燃物质的保管,要放在远离火源最好是专柜的地方,避免接触白磷、电石和含钙物质,实验室里不要放有太多易燃物质,随用随取。其次是在使用时,要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对易挥发易燃的化学药品进行加热,如果不能使用敞口容器进行加热,不能直接加热,需要使用水浴;加热时还要防止物质外溢,要注意远离明火,保证实验室通风,以及时排除各种蒸汽。最后实验结束,处理易燃废物时,不能随便丢弃,不能倒入垃圾桶内,要妥善处理好,防止与水发生反应,如果废物数量很多,可以通过专门回收的处理方式解决。使用加热装置时也要格外注意。

防火措施中灭火器的选择和配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着火后,千万不能惊慌,要镇静、积极的应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火势扩大。首先要移走易燃物,切断电源;其次要扑火,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采取灭火措施,防止随意用传统的水灭法,一定要用灭火器,进行实验前一定要学会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便应对突发事件。

3 关于爆炸防范措施的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中,很多化合物容易发生爆炸,例如过氧化物等,在受热、碰撞情况下更加容易爆炸。蒸馏时有的化合物也容易爆炸,另外不能正确安装或者使用实验仪器,也容易引起爆炸。爆炸的防范措施包括很多方面,首先要严格按照要求使用易爆药品;其次当易爆药品反应比较强烈时,可以采取冷却措施;再次,操作气体时,要正确把握气体的纯度;然后,正确选用实验器材,保证仪器合格;最后,要确保实验过程的系统不能密闭,保证装置没有堵塞。

4 关于用电事故防范措施的改革

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前就要了解电源开关的具置和使用方法,确保加热设备内外干燥。接通电源时,不能用湿手插电源,先连接好电源跟加热设备,然后再接通开关,防止漏电的发生。要避免化学物质沾到电线上,如果不小心沾上后要及时清洗,保证电线的绝缘性。如果电器漏电不慎触电了,不能惊慌应沉着面对,及时切断电源,千万不能接触触电者。

除了上述的四种安全防范措施外,还要注意对烧伤、割伤、辐射等问题做好防范。针对烧伤,如果伤势比较严重 ,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预防措施就是在加热时,避免仪器排气口对着人,千万不能俯视加热的试剂,由于有机物沸点较低,加热时要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的沸腾,冲开橡皮塞而烫伤实验人员。针对割伤事故,不要对玻璃仪器施加太大的压力,割伤发生时,要及时取出碎玻璃,及时消毒,然后涂上药粉,包扎好。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存在危险是必然的,我们不能消灭危险但是可以采取措施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实验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安全事故以及改革后的安全防范措施。正确及时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危险的发生,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安全进行。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存在着各种潜在危险,实验室必须要高度谨慎,重视安全问题,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按照防范措施进行实验,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聪娜.透析有机化学实验条件的选择[J].新高考:理化生,2011(12)

[2] 刘洋.有机化学实验.立体化系列教材[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篇8

关键词:大学有机化学;常用溶剂

从市场上购买的有机溶剂由于长时间的储存、中途分装或者在生产过程中纯化不彻底等原因可能含有水、氧气、过氧化物等杂质,这些杂质对有机化学反应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在现有的纯化方法中[1-5],通常使用金属(比如:钠、镁)、金属化合物(比如:四氢铝锂)、强酸、强碱除去上述杂质。对于刚刚接触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的学生而言,在使用上述试剂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作者在近些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探索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常用溶剂安全、经济、便捷的纯化方法,现归纳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二氯甲烷

在每升二氯甲烷加入无水硫酸钠10克,静置过夜后过滤。加入五氧化二磷5克,回流4小时,蒸馏收集40℃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

二、乙酸乙酯

在每升乙酸乙酯中加入碳酸钾10克,静置过夜后过滤。加入五氧化二磷10克,回流30分,蒸馏收集77℃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

三、正己烷、环己烷及石油醚

在每升正己烷中加入无水硫酸钠3克,静置过夜后过滤。加入氧化钙10克,回流4小时,蒸馏收集69℃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

石油醚、环己烷的纯化方法与正己烷的纯化方法类似。

四、甲醇、乙醇

在每升甲醇中加入无水硫酸钠100克,静置过夜后过滤。加入氧化钙100克,回流4小时,蒸馏收集65.0℃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

乙醇的纯化方法与甲醇的纯化方法类似。

五、已腈

在每升已腈中加入4?分子筛100克,静置过夜后过滤。加入五氧化二磷10克,回流4小时,蒸馏收集81.1℃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

六、四氢呋喃

将四氢呋喃流经氧化铝色谱柱除去其中的过氧化物。之后在每升四氢呋喃中加入无水硫酸钠100克,静置过夜后过滤。加入氧化钙100克,回流4小时,蒸馏收集65.5 ℃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在每升纯化后的四氢呋喃中加入0.5克 2,4,6-三叔丁基苯酚作为抗氧化剂。

七、1,4-二氧六环

将1,4-二氧六环流经氧化铝色谱柱除去其中的过氧化物。之后在每升1,4-二氧六环中加入氢氧化钾200克,搅拌1小时,静置过夜,蒸馏。每升蒸馏出的液体再加入氧化钙100克,回流4小时,蒸馏收集101.5 ℃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在每升纯化后的1,4-二氧六环中加入0.5克 2,4,6-三叔丁基苯酚作为抗氧化剂。

八、DMF和DMSO

在每升DMF中加入无水硫酸钠100克,静置过夜后过滤。加入硫酸钙20克。在80 ℃的条件下搅拌4小时,减压蒸馏出DMF,保存在棕色瓶中。在每升纯化后的DMF中加入100克 4?分子筛。

DMSO的纯化方法与DMF类似。

九、甲苯

在每升甲苯中加入无水硫酸钠20g,静置过夜后过滤。加入五氧化二磷20克。回流4小时,蒸馏收集110.6 ℃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

十、吡啶

在每升吡啶中加入氧化钙100克,静置过夜后回流4小时,蒸馏收集115.2 ℃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在每升纯化后的吡啶中加入100克 4?分子筛。

十一、结语

需要说明三点:

1.本文总结的纯化方法可用于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以及大部分有机化学实验。如果反应条件对溶剂要求较高,须严格按照试剂纯化手册中[2-3]的步骤对溶剂进行纯化。

2.在溶剂蒸馏过程中,需要待温度计恒定之后再接收蒸馏的组分。

3.蒸馏之后的废液需要进行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待烧瓶冷却,滴加乙醇与干燥剂反应。之后用1M盐酸或者1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为7.0。该废液可装入有机废液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D. D. Perrin, W. L. F. Armatego, 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 3rd. ed., Pergamon Press, New York, 1988.

[2]实验室化学品纯化手册,威尔弗雷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3]有机合成试剂的纯化和制备手册,冯骏材等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

篇9

关键词: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方案

站在时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突出强调要切实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对于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随着军队院校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走上教学岗位。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效果不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实战化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1.实战化教学意识不足。

目前文职教员主要从事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课程教学内容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联系实际较少。加上文职教员缺少部队生活学习经历,缺乏对实战的认识,不懂实战化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围绕武器装备搞教学,没有采用实战化教学方法手段,整体实战化教学意识不足。

2.不了解武器装备。

随着近几年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深化,院校自上而下有了较为浓厚的实战化教学氛围,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实战化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联系武器装备不紧密,实战化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的问题。由于没有学习过武器装备,不了解武器装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缺少实战素材,文职教员实施实战化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几乎只能生搬硬套贴近武器装备,讲一些空话套话。

二、培养计划

文职教员从走上工作岗位,就要经过一些培训和学习,才能从一名新教员逐渐成长为适应新形势教学要求的老教员。为了加快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结合学校目前在培养文职教员方面的政策和学校现有的条件,可以分阶段为文职教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1.入职培训阶段。

军校招收文职教员近10年历史,各个院校已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文职教员培训模式。对于新晋文职教员,我校会对他们统一进行入职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学要素培训,培养他们的基本教学能力。教学形势发生了变化,入职培训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为了深化实战化教学的意识,可以增加现有入职培训的培训周期,在完成基本教学能力培训之后进行实战化教学专项培训。实战化教学培训包括参观武器装备、随堂听课等环节,让新教员对贴近装备、贴近实战教学有一个初步印象;通过举办实战化专题讲座,强调实战化教学的重要性,强化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意识。

2.前期学习阶段。

我校文职教员在经过入职培训后,会由教研室指定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员作为新教员的导师。新教员跟随导师听课学习,导师负责培养新教员的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管理、课堂授课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能力。导师周期一般为2年,导师制对于加快新教员教学能力建设具有直观效果。为了让新教员更方便贴近武器装备教学,可以将现有的导师制模式改变成1+1模式,即第一年指定教研室内部导师,第二年跨学院聘用相关专业系导师。跟随专业系导师听课学习,便于了解武器装备,便于学习实战化教学方法手段。相τ来的导师制模式,增加专业系导师,就架起了文职教员与武器装备和实战之间的桥梁,让文职教员可以有目标的学习提高,这对加快新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中期提高阶段。

新教员在经过前期的培训学习后,已基本具备实战化教学的能力。为了让文职教员更直接了解武器装备,我校实施了文职教员跨学院到专业系代职机制。专业系代职机制,就是文职教员直接参与到专业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中,可以更加细致的学习研究武器装备,能够获得更多武器装备素材。把这些实实在在的武器装备素材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杜绝空洞的贴近武器装备。目前文职教员在专业系代职周期为一个学期,但每次安排代职人数较少,以至于大部分文职教员在工作好几年以后才有专业系代职的机会,这样增长了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周期,不利于快速提高文职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水平。在学校条件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提前文职教员专业系代职的时间,在工作第三年即可安排代职,同时增加每批次代职教员的人数,力争让文职教员可以较早完成代职。随着规章制度完善,资源丰富,条件放开,甚至可以为文职教员提供部队代职机会,让他们亲身体会部队生活,直接参与部队的训练演戏、战场抢修,这将为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培养提供宝贵经验。

实战化教学是军队院校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走上教学岗位,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提高非现役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建设方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校现有的文职教员培养机制为模版,对各个阶段的培训模式进行了升级和扩展,串联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建设方案,对院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36-02

长春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艺多学科发展、主要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本科大学。自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学校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下制定了学校工作方案,并于2011年5月申报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在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一、指导思想

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按照“育人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着眼于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目标,站在战略高度和国际视角,小范围、大幅度、多样性地开展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工程应用性教育与实际工程的适应性,努力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1.基本思路

根据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精神,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以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为着力点,以长春工程学院多年积淀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办学特色与优势以及行业和社会资源为基础,以学校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依托,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总结CDIO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经验,通过学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合作,统筹规划学校教育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培养造就一批安心基层有作为、发展提高有基础、适应现场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2.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能够探索基层一线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规律;形成有效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基层一线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业考核模式;建立主动适应、自我约束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机制;探索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具有示范性作用的经验,形成长春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办学的鲜明特色,显著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同类高校中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三、专业领域

1.专业领域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领域的确定是根据长春工程学院办学定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以及办学优势与特色,结合学校传统专业优势,以长春工程学院特色专业为重点,结合校级试点专业,选择基础好、特色鲜明、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积累丰富,特别是有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良好基础的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专业作为申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这5个专业不仅是吉林省特色专业,而且在东北地区同类高校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具有长期依托行业办学的得天独厚条件和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所选专业具有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2.生源与规模

实施“卓越计划”的每个试点专业学生规模在40人左右,组成途径主要是在招生时实行计划单列,招生宣传时明确试点教学组织要求与有关政策,录取后直接组建试点班级;也可在大学一年级阶段从非试点班级中符合条件的学生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批准转入试点班级。对参加试点班级学习,确属不适应者,或个人提出申请需要转入非试点班学习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

3.培养层次

培养层次主要面向本科层次学生。

四、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形式,着力提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指导实践环节。

1.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1)优先引进具有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人才,特别要加强从企业引进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学校工科专业师资队伍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

(2)制定教师到企业锻炼计划。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培训和轮训,保证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在4年内达到每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

(3)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工科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应具备至少2年的工程经历”的规定,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经费和待遇等保证性政策,实施工程实践培训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职务聘任等环节的制度,调动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和顶岗工作,进行工程实践锻炼,自觉丰富工程经历、提高工程能力的积极性。

(4)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科技合作,通过承担和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改造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

(5)实施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实现教师队伍来源的多样化,每年选拔和组织一批工程教育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到国外相关高校考察和培训,特别到我校与英国西苏格兰等开办的国际合作工程教育的国外高等学校学习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产学合作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建立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任企业高管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授和工程教育试点工作组成员。每个试点专业根据企业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特长选择不少于5人的企业教师,主要参与工程师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制定与修订;企业指导教师承担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并负责指导学生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2)邀请大型企业高管作为学校试点专业组织机构负责人和兼职教授。试点专业负责定期邀请相关兼职教师为学生开展企业管理、团队精神、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讲座(报告),每学期讲座(报告)次数不少于3次。

(3)制定兼职教师的薪酬政策,保证与校内教师同酬,学校投入专项经费作为聘请兼职教授及学术交流活动经费。

五、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人才培养(4年制)模式采用“3+1”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其中本科阶段3年为校内培养,进行理论课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生产、设计、施工、运行等实践,完成基于岗位的项目课程模块、工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技能、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部分专业课程在企业学习,聘请企业工程师现场讲授,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进行。

六、国际化培养

学校以国际视角、战略眼光思考和创新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开展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合作教育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办学经验和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提高工程一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深化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的内涵建设,拓宽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际视野,努力使“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七、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出发,构建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七个系统、八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七个系统”即教学决策系统、教学指挥系统、教学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价与诊断系统、教学信息反馈与调控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舆论宣传系统。这七个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闭环体系。“八位一体”即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教学总结和诊断评价、反馈调控”八个实施环节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了教学过程全程监控,并通过及时调节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质量管理体系。

八、政策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和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试点单位成立由企业参与的工作组,具体组织专业试点工作。

2.经费保障

学校每年拨专款给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必要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工程教育改革项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企业培养方案实施、教师培训和聘任、学生生均教学附加经费等开支。

3.学生待遇

学校将采取提高试点专业学生奖学金覆盖面及贫困生助学贷款覆盖面、优先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等措施吸引学生加入“卓越计划”教学改革试点班。

4.教学管理

(1)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级学生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等教学管理规章和办法,构建校企共管的教学管理机制,明确试点工作目标,及时总结试点工作,推广试点经验。

(2)重视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评价检查。

(3)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中期检查和最终验收标准,建立年度检查、中期评价、结束验收的实施质量保障机制。

(4)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奖励办法,对中期评价、后期验收取得成效的试点专业集体给予重点奖励,形成有效的奖励机制。

(5)制定配套的知识、能力、品德教育大纲和考核纲要,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要求。

5.毕业标准

学生学业标准包括两部分,既要达到试点专业全学程最低学业标准要求,又要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在企业学习的最低学业标准。学生在学有余力时可以选修本专业更多的选修课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全部课程,德、智、体合格,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和在企业学习的最低学分要求,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6.学籍管理

学校制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试点班级与普通班级之间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建立学生参加试点专业教育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适于改革试点的学生可申请转入普通班级继续学习。

7.教师评聘与考核

改革教师评聘、考核和培训制度。建立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教师考核与评价标准,设立“工程型”教师称号,给予相应的津贴补贴。建立试点专业教师年度考核和评职的优惠制度,确保和调动教师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九、结语

学校工作方案是从学校工作层面为成功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而制定的具有创新性和体现本校特色的工作计划。其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组织机构、专业领域、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政策措施、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内容不仅要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而且要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予以具体落实,并接受评估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