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8 09:0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篇1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下丘脑功能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破坏动物的视交叉上核,原有的一些日周期节律性活动。

体温调节

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下丘脑以下横切脑干后,其体温就不能保持相对稳定;若在间脑以上切除大脑后,体温调节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现已肯定,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前部是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所在部位,它们感受着体内温度的变化;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以保持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

摄食行为调节

用埋藏电极刺激清醒动物下丘脑外侧区,则引致动物多食,而破坏此区后,则动物拒食;电刺激下丘脑腹内

侧核则动物拒食,破坏此核后,则动物食欲增大而逐渐肥胖。由此认为,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而腹内侧核存在所谓饱中枢,后者可以抑制前者的活动。用微电极分别记录下丘脑外侧区和腹内侧核的神经元放电,观察到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减少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多。说明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这些神经元对血糖敏感,血糖水平的高低可能调节着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的活动。

水平衡调节

水平衡包括水的摄入与排出两个方面,人体通过渴感引起摄水,而排水则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活动。损坏下丘脑可引致烦渴与多尿,说明下丘脑对水的摄入与排出均有关系。

下丘脑内控制摄水的区域与上述摄食中枢极为靠近。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后,动物除拒食外,饮水也明显减少;刺激下丘脑外侧区某些部位,则可引致动物饮水增多。

下丘脑控制排水的功能是通过改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完成的。下丘脑内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它能感受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变化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渗透压感受器和抗利尿激素合成的神经元均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内。一般认为,下丘脑控制摄水的区域与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核团在功能上是有联系的,两者协同调节着水平衡。

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小细胞能合成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肽类化学物质,称为下丘脑调节肽。这些调节肽在合成后即经轴突运输并分泌到正中隆起,由此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促进或抑制某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下丘脑调节肽已知的有九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促黑色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下丘脑内存在所谓防御反应区,它主要位于下丘脑近中线两旁的腹内侧区。在动物麻醉条件下,电刺激该区可获得骨骼肌的舒血管效应(通过交感胆碱能舒血管纤维),同时伴有血压上升、皮肤及小肠血管收缩、心率加速和其他交感神经性反应。在动物清醒条件下,电刺激该区还可出现防御性行为。在人类,下丘脑的疾病也往往伴随着不正常的情绪反应。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腺垂体

腺垂体主要由大脑基底动脉发出的垂体上动脉供应。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在该处形成袢样的窦状毛细血管网,称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远侧部

远侧部(parsdistalis)的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少数围成小滤泡,细胞间具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在HE染色切片中,依据腺细胞着色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嗜色细胞(chromophilcell)又分为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观察到各种腺细胞均具有分泌蛋白类激素细胞的结构特点,而各类腺细胞胞质内颗粒的形态结构、数量及所含激素的性质存在差异,可以此区分各种分泌不同激素的细胞,并以所分泌的激素来命名。

嗜酸性细胞

数量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4~19mμ胞质内含嗜酸性颗粒,一般较嗜碱性细胞的颗粒大。嗜酸性细胞分两种:

①生长激素细胞,(somatotroph,STHcell)数量较多,电镜下见胞质内含大量电子密度高的分泌颗粒,直径350-~400nm。此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或somatotropin)能促进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尤能刺激骺软骨生长,使骨增长。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致垂体侏儒症,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人则发生肢端肥大症。

②催乳激素细胞(mammotroph,prolactincell),男女两性的垂体均有此种细胞,但在女性较多。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胞质内分泌颗粒的直径小于200nm;而在妊娠和哺乳期,分泌颗粒的直径可增大至600nm以上,颗粒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数量也增多并增大。此细胞分泌的催乳激素(mammotropin或prolactin)能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和信息库。

⒉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⑴染色体

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一定,一般成对出现。

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例如,当一个婴儿的体细胞中的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就会导致先天性裂唇。

染色体的成分主要是有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⑵DNA与基因

DNA分子上面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

二、人的性状和遗传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眼睛的大和小;眼皮的单和双;兔子的白毛和灰毛。

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是最基本的遗传信息单位。

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在显性基因存在时所决定的性状表现不出来。如AA、Aa都是显性性状,aa是隐性性状。

三、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⒈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先天性聋哑等。

⒉优生优育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遗传咨询的目的是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四、生物的变异及其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⒈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⑴家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和四眠;

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⑵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时期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如蚊、蝇、蜜蜂等。

⒉蝗虫的生殖与发育

⑴蝗虫的幼虫经过五次蜕皮;要经历三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幼虫成虫。

⑵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如蟋蟀、蟑螂、蝼蛄等。

篇2

关键词:中考;复习策略;地理学科

中考既是学业毕业考试,也与高考一样是选拔性考试。从某种意义而言,中考比高考是更为重要的考试。作为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深深知道地理、生物等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地理无时不在,日常生活、外出旅游、投资做生意等更是离不开地理。为了保证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学质量,本县把地理、生物课程列入中考科目,各以50分分值计入学生中考总分。由于课程设置原因,这两门课程在八年级就已结业,到九年级学校还须安排一定课时进行复习,大大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和学校教学任务,还影响到九年级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本县的地理、生物中考就安排在八年级结业时进行,一方面可保证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减轻学生在九年级的学习负担和学校教学压力。这种变化需要广大地理、生物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调整复习策略,面对内容多、课时紧、任务重,如何利用有限课堂教学有效进行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中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为在有限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复习,教师应提前考虑各种因素,把时间和内容的安排精确到天,精确到每一节课。复习一般而言包括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于4~5月中旬,主要立足每年《丰都县地理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从近年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看,命题覆盖面广,考试范围以湖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2012)上下册、八年级(2013)上下册内容为准。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四节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三章第三节俄罗斯,第六节巴西,第七节澳大利亚。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七章联系与差异;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试题凸现灵活性,与社会和时政及生活相结合。但无论试题如何灵活,呈现方式如何新颖,试题始终不能脱离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考查。

例如,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动植物王国”,其原因是:

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B.云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云南省位于热带 D.云南的少数民族多

这一题涉及多个方面,但展示云南位于横断山区,各种不同气候类型集聚于此,再加之位于高原地区,所以该地区气候纷繁复杂――突显中国气候复杂这一显著特点,抓住这个特点,任何变化都不离主题。这一阶段复习主要严格紧扣考试标准规定范围,以《考试说明》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记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2.第二阶段:强化专题

这一阶段于5~6月上旬,梳理知识体系,讲练结合。打破4册课本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以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重点落实以下专题进行复习:地球;天气和气候;大洲;世界地区差异;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产业;中国的区域差异。

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开放性题目训练) 。地理学科训练尤其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学会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达到地理知识的巩固积累,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做练习时切忌仅满足于知识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汇贯通。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分析深入,下笔才能做到“胸中有文,诉诸笔端”。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地理规律性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及方法。

3.第三阶段:精准训练

这一阶段于6月上旬至考试之前,重点从基础考点――需要学生背诵内容、地图专项能力、答题技巧三方面入手进行强化训练。

教授可自己命几套地理中考复习模拟试题进行基础知识点实战强化训练,试题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可带领学生做读图专题训练。因为近年地理考试别注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重点突出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气候图、中国山脉图、中国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河流图、铁路交通图等方面的练习。可综合练习,演练完整的中考模拟题,从学生答题技巧、心里应对入手,重点培养学生应试能力。

二、关注重点内容落实

初中地理主要包括世界地理、中地理的自然和人文知识,知识容量偏大,每周2节课,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必须高效利用有限课堂进行复习,让每一节地理复习课学生都学有所获。复习过程中应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评”。

1.讲清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地理考试中,许多学生极易将相近或相邻的概念混淆一起(如山地与山区:山地是众多山体的统称,由山岭和山谷组合而成。通常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还有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仅仅进行想当然的直观理解,没有掌握概念的实质;有些学生随意缩小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或者反之,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法,将相邻及相近的概念集中一起进行对比讲解。而这些知识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地位极其重要,须有针对性地补充这些概念,否则将会形成一系列的难点。

2.讲透基本原理

地理原理在初中教材中只有概括性、描述性地零碎涉及,学生分散接受这些原理,学习效果可能较差。为此,教师有必要将这些原理整合归纳,向学生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练”,并引导学生进行应用,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论题是:何事发生在何地,以及为什么?即地理学的3个“W”(what,where,why)。地理学家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包括自然和人文现象。“人们面临区位选择”是对地理学3个“W”中关于人的活动进行分析的起点。因为对某一区位的选定是以放弃在其它区位利益为代价的,所以,地理学家在对这些问题分析时,必须设置分析的背景,即人们面临在哪些区位之间进行选择。

设想要建设一座水库,如果坝址已定,如三峡大坝,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坝高是多少,不同坝高的淹没范围,淹没地区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状况,移民数量和职业结构等;不同坝高的社会利益,包括发电、防洪和航运。这些都是水库建设选择的背景。以地理学家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学派强调经济体是在有差异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空间中进行选择,即强调经济体在社会文化中的“嵌入”。因此,区位选择的背景或区位选择的情景设计,或者思考人们面临什么情景的区位选择,均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理。

3.讲明读图要领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分析能力一向是地理学科必考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专题图形式进行学法指导。首先,仔细审题。要从试卷中呈现的地图加以定位。细读图下说明,了解属哪类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等。再对照教材和图册资料查找相应信息,再次认真读图。

例如,地形图包括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前者在平时学习中常见,学生会依据颜色、高度表和图例进行判读。而地形剖面图较陌生,教师则需在讲清概念后,训练学生能将这两种地形图有机结合分析。对于地图,老师可以适当缩小范围以减小他们的学习压力。

三、强化地理复习效果

1.知识升华为规律和技巧

地理复习不要只满足于复习知识点,而是一定要将知识点升华为规律和技巧,让学生了解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理要素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例如,复习整个初中地理最难的知识点经纬网时,一开始复习经纬线、经纬度等知识,后利用幻灯片带领学生找出度数变化规律,总结出类似“横纬竖经”,“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向东递增是东经,向西递增是西经”这样的规律,最后通过几个例题巩固地理规律,学生的难题可迎刃而解。又如,复习利用等高线判断山地不同部位时,难点是山脊和山谷的判断,除复习山脊和山谷等特点外,可带领学生认真观察等高线上海拔数值的递变情况,总结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的规律,并加强练习巩固,这样可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2.灵活运用区域比较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区域地理分值最高,包括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区域众多,学生很容易混淆,用区域比较法可化繁为简。例如,复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时,可利用区域比较复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用图片和表格把两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加以呈现,学生则一目了然,容易记住。还可以用区域比较复习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和发展条件: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悠久,所以在辽中南地区适合发展重工业;京津唐地区资源丰富而发展综合性工业;长三角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则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南方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所以在珠三角地区适合轻工业发展等。教师不仅在复习课上多用区域比较法,还应教会学生自己复习时常用。

3.掌握特殊记忆方法

篇3

摘 要:微课短小精练,方式灵活机动。借助生物微课,根据实际情况,巧用微课,能够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升生物课堂效益。主要介绍微课特点,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微课突破重难点,提高生物课堂效益,以及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巧用微课;突破重难点;课堂效益

生物教学中有很多重难点,教师往往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或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其教学效果受到了教和学生的一致认可。相比视频教学,微课的特点更加突出,优势更大,其主要表现是:主题明确且具针对性;短小精悍,利于传播;资源容量小,方便移动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准确理解微课的基础上,发挥微课的优势,制作并巧用微课,可以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下面,笔者就自己利用微课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微课及其特点

1.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测试、教学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也包含在内。因此,“微课”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类型,而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学习方式灵活

所谓“微课”,首先表现在它的时间很短――其视频一般都在5~10分钟左右。它化繁为简,让学生只学最有用的,从而使学生更易于掌握。

(2)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

学生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微课的出现可以解决学生水平上的差异问题。教师不可能反复讲授某一内容,而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而微课视频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来反复观看。更利于学生学习。

(3)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微课”只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因而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容易突破。相对传统课堂,教学活动指向更加明确、集中。

二、如何巧用微课处理教材,提高生物课堂效益

1.借助微课,促进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学习

课前预习,找准预热点。微课视频能提升学生预习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提前预习将要讲授的知识。

课后复习,巩固重难点。教师可以把生物各单元中的章节重点内容制作的微课视频随着教学进度发到班级QQ群中,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使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去学习没有掌握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突破重难点。

2.发挥微课优势进行课堂教学,有效突破重难点

生物课程中有很多微观领域的内容,教师往往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以微课形式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内容,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知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如借助微课展现显微镜下的血细胞的种类,将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有关血细胞的种类以及它们各自的形态和特点的知识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很快就认识了血细胞。通过微课的放大形式,学生也能在观察中总结其各自的特点。

3.活用微课演示实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生物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离不开生物实验学习。但有时生物教学实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设备、条件、时间等,教师无法演示,或没有时间操作实验。这些限制导致了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生物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巧用微课,把现实中难以操作的实验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弥补实验操作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4.借用微课章节复习,构建知识体系的内容

微课也适宜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巩固。教师在复习阶段,借用微课,可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时,我将本单元分为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鸟类的生殖与发育,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及生物的变异,人的性状与遗传,人的性别决定及遗传病和优生优育这八个部分分别用微课的方式呈现。如此一来,通过微课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复习已学知识的积极性,避免了复习课“炒冷饭”的结果。

“微课”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探索,巧加利用,完全可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运用“微课”的有效途径,加以巧用,可以在生物教学中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原则;实用性;启发性;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133-0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组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从某种角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提问的艺术。

现代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有效性的提问。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新。我比较重视教学中的提问,但在设计问题时,仅仅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板块的内容来设计问题,而没有考虑到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整合性、针对性、延续性,因此,所提出的问题,不是过于肤浅,就是过于空泛或层次性不强,从而未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大家学有所得,因而教学效果低微。记得在教学湘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节《教育振兴民族》,在与学生讨论“教育的作用”这一话题时,我直接向学生提出:“用举例的方式说明教育改变个人命运;教育改变国家、民族命运”。问题提出后,发觉很多学生都不知该如何举例,他们面面相觑,呆如木鸡,不知所措,课堂气氛沉闷不堪,话题探讨名存实亡。师生都很尴尬。为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我只能以“一言堂”的形式来代替讨论。课后我想,这节课的问题提得实在是太大了,学生根本就摸不着头脑该如何回答。如果在提出此问题前,先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教育能改变个人及国家、民族的命运?”让学生回答后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回答上述问题,效果肯定会好很多。这节课的提问教训,使我引起深深的反思: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就要重视有效性的提问;仅提出一个或几个零散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是调动不起来的,因此,教师必须讲究提问艺术,注意提问中的几个原则:

一、提问要有目的,具有实用性

提问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提问而提问。提问一定是为教学服务。设问时,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问,这样问能服务于教学的哪一点?有什么好处?只有明白了这些问题,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具有实用价值,才能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二、提问要贴近实际,具有启发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思维训练。因此,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目的就是启发思维。通过提问,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设计的主体是教师,对象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中所预设的问题必须让学生能够回答、乐于回答、能培养学生聚焦文本的思维。如果教师提问时,能创设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并且所提的这些问题有思考价值,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还能从报纸、电视等媒体中得到这些信息,那就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讨论热情,调动学生创新思维。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小荷争露尖尖角》一课,针对“王群的生物资料丢失事件”的材料,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张小玲的行为是合理竞争的表现吗?如果你是王群,你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张小玲,你的心情怎样?这些问题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来感受一下不正当竞争的危害。我认为这样的问题设计过于单一了一点。因此,我在教学中,便引导学生在分析评价完张小玲同学的行为后,再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王群知道自己的生物复习资料是张小玲拿走的,她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呢?此问题是事件后续的设想,学生积极性很高,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许多设想。我再根据学生们的设想提出:王群对张小玲的不同态度会带来哪些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三种不同的竞争结局。这样的设计问题,用现实生活的不同情景引起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兴趣,再逐一引发学生向选择正当竞争还是选择不正当竞争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提问要有梯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步步深入的提问,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设问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却是随心所欲,没有一个系统的提问设计,即教学设计缺乏计划性、逻辑性。教师应以此为戒,三思而后问,对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只有这样,问题设计才会有梯度、有层次、难易兼有、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符合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规律,使问题设计,既要兼顾知识型问题的设计又要兼顾理解、应用型问题的设计。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学 朋友”中“如何拓展自己的交友圈”时,我用媒体展示:初中生小林不善于与同学交往的故事情节。提问:

1.小林怎么了?

2.她为什么会这样?

3.如果你是小林,你会怎么做?

4.如果我们身边出现这样的同学,作为同学,你会怎么做?

这四个问题的设计,从分析现象入手,进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易到难,从知识、理解到应用、分析,层层深入,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既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注意结合话题、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要求,且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难度适中、内容全面、层次分明的问题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涌起波澜,让学生处于一种欲知而未知,欲说而不能的状态下,促使他们急不可待地希望寻求到正确的答案,从而积极地加思考和解疑。

参考文献

[1]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

篇5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3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中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分析是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在微课程设计选点时,我们最终选择了以“米勒实验”展开微课程设计,通过对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生命起源过程的第一步(即如何由原始大气到有机分子演变),进而理解生命起源的全过程,树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和乐于参与的话题,而且很多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体,对生命的起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七年级下册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相关知识,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近两年的初中生物专业学习,学生也初步具备分析米勒实验的能力,可以在微课及辅助材料的指导下自学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米勒实验的分析,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米勒实验的介绍,进行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教学环境与准备

联网状态的计算机、教师提前制作好的相关微视频、学习素材、微课程实施方案等。

教学过程

1.兴趣先导,情境引入

图片导入:出示现在生机勃勃的地球图片和原始地球图片。

师:这张照片美吗?它展现了现在地球上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46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设问)那时的地球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你认为这样的环境中会有生命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但科学家们已通过实验证明,正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为形成原始生命创造了条件。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进行了模拟实验。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所以,对现在地球图片和原始地球图片的强烈对比,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资料分析。阅读课本第47~48页资料,思考问题:①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有哪些?②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任务二:观看视频“米勒实验”。思考三个问题:①米勒实验装置中通入的是什么气体?②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什么过程?③米勒实验最后收集到的是什么物质?

分析米勒实:下面请观察米勒实验装置这幅图片(如右上图),探讨几个问题。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封的装置内,对水进行加热,沸腾后会产生水蒸气,这些气体混合在一起,模拟了什么呢?模拟的就是原始大气。接下来,米勒在密封容器中通过电极放电产生火花,这模拟了什么呢?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上的闪电。通过冷凝器冷却水,模拟降雨,最后在溶液中发现了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蛋白质的基本成分。

温故而知新:请你回忆七年级食物消化相关知识,你能说出蛋白质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吗?(稍停顿)

蛋白质可以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所以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米勒实验最终收集的溶液中含有的有机物就是氨基酸,所以这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多种氨基酸。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实验室里制成了另一些有机物。这些实验表明,尽管原始地球上不能形成生命,却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汇集到原始海洋中不断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在地球形成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设计意图:先通过资料分析,了解原始大气的基本成分,以及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成分的区别,为对米勒实验的分析理解打好知识基础。然后学生通过观看介绍米勒实验的视频,形成对米勒实验过程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教师定格在米勒实验装置图片,重点介绍米勒实验的过程及原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3.知识巩固,情感升华

小结:米勒实验最后收集到的是氨基酸等有机物,这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多种氨基酸。

情感升华:生命的诞生如此不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现存的生命,尤其是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呢?倘若地球上的一种生物灭绝了,那么它将会永远消失。因此,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生物,并保护好它们,保护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对米勒实验的分析理解,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希望学生能明白“生命的诞生是曲折不易的,地球上的万物皆有它存在的道理。珍爱生命,保护生物,保护地球”,这样的情感升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4.总结反思,自测评价

我们通过三道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请你将答案填写在微课程实施方案中。

①(单选)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下列哪种物质?

A.水蒸气 B.氨

C.氧气 D.甲烷

②分析并填空:

米勒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米勒的模拟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的形成性测验题和微视频配合度高,针对性强,使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更加有效。多样的题型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情感目标的评价。

教学反思

1.微课程设计,选准点很重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微课程设计应该选取一节内容中最重要、最难理解的或者最需要通过提前学习来获取知识的一个点。这样能起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我们团队的微课程设计选择了“米勒实验”这个知识点,这是我们积极讨论研究后选中的重难点。我们设想,学生预习了本节课内容后,最大的感触应该是太抽象、看不懂,而“米勒实验”应该是其中最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的一个内容,可以用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学习,以便课上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内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组织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推进高效教学

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的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更加有效。例如,我们选取了“米勒实验”的视频,把原始地球的动态状况和米勒实验的动态操作融为一体,直观地把原本抽象的模拟实验“演活了”,让学生对米勒实验中各种装置的作用一目了然。将传统的图片教学立体化,也非常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能比较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取长补短,相信团队的力量

在这次NOC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性。在进行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时,我们三人先一起厘清整体思路,设计教学流程,再深入探讨“如何导入”“如何过渡”等细节,制作PPT,一起完善修改。由一位教师负责录制微视频,另外两位教师一起根据PPT的思路,完成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这样的分工合作使我们制作的微视频和设计实施方案更配套,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使用起硪哺有效。此外,我们也学习了其他团队的微课程设计,听取了不少建议,如调整技能性检测的题目,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等。

设计亮点

1.教学目标精准,教学流程完整

对米勒实验的分析和讨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且该实验在实验室无法进行模拟实验,初中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选用了这个知识点来进行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完整,依次包含了情境导入、资料分析、观看视频、实验分析、情感升华、自我检测六个环节,它对重难点分析到位,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重难点。

2.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教学有效性

我们对现在地球和原始地球的两幅图片进行对比后抛出问题,直入主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使学习更加有效。另外,我们选取了一段“米勒实验”的视频,将抽象的思维可视化,能帮助学生理解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装置的图片,一边讲述实验过程,一边抛出三个问题,也有助于他们理解米勒实验的过程,并分析实验结论及意义,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3.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评价

篇6

关键词:学习品质;自主精神;向上精神;刻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83-01

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行为的倾向和特征的心理依据。学习品质和学习行为的辩证关系表明,学习品质的形成,是学习行为的结果。优良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既是学法指导的任务,也是学法指导取得真正成效的结果。这就要求在学法指导的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将两者统一起来。在此,笔者以一位从事多年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师身份,粗略谈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主要包括自主精神、向上精神和刻苦精神等。

一、自主精神

学习的自主精神是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而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一个重要前提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教师教给学习方法后,就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一种学习方法,只有当它被学生有效地运用来进行学习时,才算真正被掌握。因此,教师必须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课堂教学,探索自主学习品质的培养。

1、立足学生认知水平,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讲可能仅仅是一种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外在物”,只有将其“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课堂学习才会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师要依据课标,客观分析教材,立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制定出具体化、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

2、组织信息素材,通过领悟、推理和分析获取知识

学习实际是一个不断处理信息、形成知识网络解决问题的内化过程。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实验与探究”、“科学・技术・社会”等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思考、质疑、创造。在此基础上教师备课时充分收集的科学实验与科研成果、生产生活实例、生物科学史等教学资源,都是学生学习的信息素材。教师根据学习要求适时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提取、分析、整合,从而领悟、推理出结论性的知识。

例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中,在设计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好有关生物反应器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先了解现今人类在这方面的成就,然后由学生总结出生物反应器的概念及研发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对于仿生的教学处理,教材中只是以简单的文字列举常见的仿生实例,这需要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准备较详细的资料。比如可以向学生介绍长颈鹿的身体结构和特殊生理功能,请学生总结宇航服模仿长颈鹿的制作原理。最后,调动学生联系生活,多举例生活中了解到的仿生实例,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科技为社会造福的情境中。

二、向上精神

学习的向上精神指的是在正确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支配下,自觉完成或逐步加深学习内容的意识。要求不断地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愿望是向上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而这种愿望又是促使学生不断掌握新的学习方法的内在动力。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方法,自然会产生向上攀登的意念和情感。因此,学法指导也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难度适当,拾级而上,诱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

1、注意精讲点拨,拓展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精选知识点,讲授时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理论(概念、观点、原理),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认识中的疑点、模糊点和新知识,进行精讲点拨,启发诱导,设置认知冲突,突出基本观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动物的运动”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运动的产生”进行精讲,最好有模型和视频配合讲解。运动的产生,学生可能误解是由骨活动而引起,在这里,教师一定要强调是“骨骼肌接受刺激而牵拉骨,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完成运动。”关于“其他系统协同完成运动”的教学,教师也需要举例生活中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实运动的完成,是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协同配合。

2、孕育问题意识,让设问和释问贯穿学习全过程

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知识点背后隐藏的问题,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面对问题会形成强烈的知识和技能的“饥饿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和行为。

三、刻苦精神

学习上的刻苦精神指的是学生为完成确定的学习任务而顽强地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意识。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由此而变得一帆风顺,学习方法只是克服困难的钥匙。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必须指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学习方法来克服困难,从而一方面巩固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刻苦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先苦后乐,苦中有乐”,注重培养学生的苦练精神。

篇7

关键词:多媒体 生物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54-01

1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精彩课堂实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书本和教师授课为主,一度表现为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的视线和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尽管如此,多媒体教学也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教学时要将上述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目标。

比如,在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的讲授时,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分别演示了正常植株的彩色图片及其含水量各不相同,然后提出问题“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哪里来的呢”,由此将学生引入根吸入水分的情境。此时,教师就完全可以提供一些设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答案,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软件或者课件观察模拟植物根部的动作,然后尝试性地用实验设备解剖植物的根来寻找答案,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根尖结构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等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一些检测题,让学生自测一下这节课的收获,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做出解答,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我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者呢?精心的创设一种探究氛围是最好的办法。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前,我用幻灯片展示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只小鸭正对着一个孕妇,若有所思。起初学生们都笑了,接着听到了窃窃私语。于是我问:“同学们看了这幅图后想到了什么?”有的说这是一个孕妇和一只小鸭;有的说,小鸭子在和孕妇探讨,肚子里的是女孩还是男孩;还有的说小鸭子看见孕妇不开心在给她讲故事。从这样的假设回答上,不难看出思维活跃是初中孩子特有的特点,虽然有些不切实际,有些异想天开,但至少说明了这样的创设情境是正确的,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这样的课程感兴趣,还能想着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也有利于继续后面的课程学习。本节课很轻松、顺利地完成了,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以其成熟的视听及演示效果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对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成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人教版“花的结构和花序”的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内容时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前教师用Flash制作课件,上课后,首先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蓝蓝的天空下呈现出的“花的结构与花序”几个大字,然后随着背景音乐为学生们展现出一幅百花争艳的美丽图片,接着放大其中一朵桃花,用特写的镜头呈现出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部分,并一一标注出来,配上相应的解释,这样就能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组成花朵的各部分。随后屏幕上出现几个问题:花的结构都包含哪些部分?为什么包含这些结构呢?在学生们回答之后,抛出一朵白菜花,同样对其采取特写,并且显示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子房发育和胚株发育的动画,这样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利于记忆。之后,再展现月季花、玫瑰花,巩固花结构,分析单性花和两性花,进而展现蒲公英、向日葵花的花,分析花的颜色、大小,并及时归纳和总结花的结构、花序的区别以及如何传粉和传粉的意义等。花的结构不难理解,但是花序是一个难点,如在讲解向日葵花时,因为它是一个花序而不是一朵花,采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将重难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便于教师讲解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收。

4 多媒体有助于打破教学的时空界限,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要想收获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和生动。譬如,在讲授《生物进化历程》时,倘若只用传统教学方式,出示几张挂图来讲解,只会让学生觉得没趣,但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上展示远古时代的画面并配以生动的讲解,只需几分钟就可将学生的兴趣提上来,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等。面对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们纷纷举手,提出了各种问题。多媒体教学在提升课堂效果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改良;实验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笔者在对湛江市(以下简称“我市”)的中学的初中部实验教学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开展率普遍较低,甚至出现空白现象。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校本实际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充分发挥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优点,架起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桥梁,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等,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现状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那么,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教学内容在我市实际开展情况如何?为此,笔者对市区四所中学的七、八年级开设生物实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一所公立重点中学,一所私立重点中学,两所普通中学)。它们的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如下表。

新课程要求对初中学生进行恰当的生物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初中生物日常教学,达到生物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初中生物分组实验开设情况不理想,原因如下。

(一)教学观念陈旧

新北师大版生物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但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老师及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还是以应试为出发点。我市虽已把初中生物列为中考科目,但学生学习时间短(两年,四册书)、课务重、考试分值低(占部分25%),未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校领导的重视。此外,很多地区的中考仍未加入对实验操作的考核,仅仅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致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只要记住实验步骤和结论即可,实验教学只是一种形式。

(二)学生认知制约实验教学开展

初中生的生物学知识储备不足,社会经验不丰富,学生认知情况、学习能力、学习经验和实验能力等十分欠缺。因此,许多学生虽把生物实验当作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不喜欢生物学理论学习,看完做完实验不能对现象感兴趣,对过程、结论缺乏认真思考,甚至对分析问题厌烦;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合作意识、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对生物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待于培养。实验教学目的不明确,实验教学课沦为活动课。

(三)大班分组实验教学的尴尬

生物实验教学课主要是培训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使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级有6个平行班,每班人数50~56人。由于是大班教学,学生被动的状态和难以控制的课堂纪律,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关注到每位学生,不能对他们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评价。一方面,实验教学课一般采取的是分组实验,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不同,甚至出现小部分学生会游离在实验活动之外。另一方面,在实验课堂上,一般先是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实验探究,这会花掉大部分时间,教师只能匆匆几句就被迫结束课堂教学任务。一堂看似热火朝天的实验课,但学生收获并不大,实验教学课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二、初中生物演示实验现状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他们以前未能发现的东西,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帮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但是,传统模式的演示实验一般由教师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步骤进行一次“重复”实验,其结果是忽视了探究对学生的重要性,导致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毫无悬念的结果,使学生失去了通过深层探究完成自主学习的机会。实验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三、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优势结合

(一)改良初探

近年来,随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学生实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实验教学的分量越来越重。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实验安排情况如下表。

在减负的浪潮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为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并轨”作了多次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1.ABC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验效率

在课堂实验教学时间短、实验器材设备缺乏、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验中教师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合作小组,每组6人,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动手能力强的为实验操作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各个岗位定期轮换,每人的各项技能都得到锻炼。

2.将演示的舞台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表达

在实验课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做,学生跟着做,探究活动课只能算是模仿实验课。教师总是担心学生犯错,不能很好地按照规定的步骤实验,不能记住要注意的事项,忍不住再三打断学生实验。于是,学生高涨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便在老师的关怀之中渐渐熄灭。

学生最有兴趣之时,便是学生“出错”之时;学生最易出错之时,便是学生最富创造力之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大放异彩。

3.下面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的《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活动为例谈谈实验教学过程

(1)共同确定目标。教师根据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依据书后课后练习,共同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在共同确定训练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训练目标、重难点,使学生对一堂课的训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进行《观察种子的结构》的探究活动时,我们将目标确定为以下几个:①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剖种子,观察种子各结构的具体生理位置(鼓励方法创新);②解剖和观察大豆、花生、玉米等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③用一种最简易的方法区分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教师适当的解释说明,既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可以了解到本次实验操作的重点安排,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这个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2)教给学习方法。这是从定训练目标过渡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重在提出问题,教给方法,提供给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桥梁,学生则重在独立学习思考,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例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学生进行观察解剖活动前,教师提出问题:采用怎样的解剖角度才能更全面地呈现种子的基本结构?通过让学生在大脑中猜测、推断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学生真正动手之前就已经将各个方案进行了类比,这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也提高了正确率。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学习前提出要求:①在实验操作之前,每人先独立思考、自学(有的还要求学生写出思考的要点)。②明确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并在组内进行初步汇总。整个流程下来,学生不仅了解了自己负责的内容,更能站在总体的高度把握整个实验流程,使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4)成果展示。这一阶段主要是采取擂台竞技的形式,让两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展示实验过程和汇报成果(交流心得体会),然后全班师生对他们的展演进行评比,评出优胜奖,给予一定的鼓励。学生的实验过程不要求与课本一致,有创新的应适当加分。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界限,将两者并轨,在有限的时间内成为课堂实验操作的主人,从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5)知识梳理。实验完成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的知识是不全面的、零散的,师生小结显得尤为重要。实验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总结,适当记录,将学生探究得到的零散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既准确,又系统化。

(二)思考与对策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重新对实验教学进行认识和定位,实验教学是一门与生物学科互相配合的课程,是推进生物素养养成的关键措施。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切实感受生物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唐新明.开启学生的心智:中学生物教育艺术探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2]黄南平.初中生物学生实验的现状与思考[J].宜春师专学报,1996(05).

[3]叶春茂,冯淑辉.初中生物学科演示实验的现状与对策[J].生物学通报,2001(08).

篇9

关键词 合作探究模式 问题式任务驱动法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背景与主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无法由他人来替代。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的讲解与题海战术,缺乏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可采取以合作探究的模式,通过设置问题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

笔者在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上了一堂校级生物公开课,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用了基于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方式。该教学设计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习者学习。因此,教师提前设计好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分小组完成任务,课堂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情况,注重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随机抽取了小组成员汇报学习成果。

2 教材分析和处理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六节的知识,是安排在学习了鱼、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后,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也做到了知识的连贯性。在本节内容之后,教材安排了哺乳动物、动物的学习行为等内容,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次教学采用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本节的重、难点分别是鸟的基本特征、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一些细节,如鸟类是恒温动物等,以利于学生对哺乳动物一节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完成任务情况,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小组完成任务,并对学习过程与结果做一个全面的评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概述鸟的基本特征以及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学习并完成任务,提高分析总结与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鸟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爱护鸟并热爱自然的情感。

为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笔者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约5人,要求每组学生提前预习鸟的相关知识。教师准备好问题、鸟的模型及相关图片;学生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学习并完成学案。教师随机抽点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展示方式由学生自己决定),最后进行点评。

3 教学过程

3.1 利用科普故事导入,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完成问题任务,问题任务的种类有很多,如游戏、问题等。在学习之前,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与生物学相关的科技信息来设置问题。所提出问题应贯穿整课堂,有一定的主线。本节课中,笔者讲述鸟类迁徙的科普知识后,提供以下资料并提出问题:鸟类为了生存,每年迁徙长达几千公里。从鸟类飞行时间之长,飞行速度之快,是什么样的身体结构使鸟类能够完成如此长远的飞行呢?

学生回答:因为鸟有翅膀、羽毛。

接着,教师继续追问:对,有翅膀。那么,除了翅膀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进入“鸟”的学习!

导入的设计意图为创设问题情景,通过观看鸟类迁徙的视频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3.2 基于问题任务,引导合作探究

问题驱动教学注重学生合作探究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将学生分组,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向小组分发学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给出的任务并完成学案。学案如下:

【问题探究】

问题一: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谈谈你的理解。

问题二:家鸽或麻雀总是不停地找食吃,为什么?鸟的呼吸特点是什么?

题三:鸟类是大自然的成员之一,它对环境极其重要,你喜欢将野生的鸟拿来饲养吗,为什么?(鸟与人的关系)

【课堂小练】

鸟适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家鸽的身体呈 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有利行动作。

(2) 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 ,生有几排大型的 ,胸部有很突出的 ,其两侧有发达的 ,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 直肠 ,使粪便可随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有利行。

(4) 飞行时,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体内的 经呼吸作用,散失到体外,以便保持体温恒定。

3.3 基于问题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杜绝“满堂灌”,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串和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回顾教材,查阅资料,完成学案中的问题任务。笔者通过展示各种鸟类的图片以及鸟的骨骼模型并提出以下问题:① 从鸟类的外观特征与骨骼上看,与之前学习的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② 在生活中,触摸鸡与触摸鱼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此时,学生通过观察鸟类的骨骼模型及图片,思考鸟类与鱼、两栖动物的不同点,得出鸟类体表被毛、骨骼轻而薄、中空、不具有鳞片等知识点。同时,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鱼与鸡体温的区别。

此设计意图在于通过生活经验与对鸟类骨骼的观察,促进学生对鸟类的认识具体化,得出鸟的体温是恒定的。并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学生完成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教师再次强调鸟类的骨骼模型,并提出问题: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要提炼出此次问题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鸟适应飞行的特点。教师辅导各学习小组完成学案,阅读学生的答案,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模型与图片,思考问题,完成学案。

此设计意图在于教师通过强调模型与图片来诱导学生分析并得出鸟类身体成流线行、骨骼轻而薄、气囊辅助呼吸、胸肌发达等适宜飞行的特征,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4 基于问题任务,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除了学习知识与能力,还有包括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只有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理解生活、适应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健全的人,人的健全包括生理和心理。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极为重要。教师提出问题:鸟类是大自然的成员之一,它对环境极其重要,你喜欢将野生的鸟拿来饲养吗,为什么?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回答问题并完成学案。本问题的意图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入手,让学生明白鸟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爱护鸟并热爱自然的情怀。

3.5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

教师在每个小组中随机选择2名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展示方式由学生自己决定),检查学生学案完成情况,对小组参与情况与汇报成果进行评价。

每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展示学习成果,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肯定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3.6 教师总结,注重过程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的总结,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形成性评价。教师应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杜绝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笔者通过此表对鸟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更正学案上回答错误的地方,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混淆概念进行纠正。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本节知识,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纠正学生错误的知识概念,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4 反思与小结

本节课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W策略是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为目的,注重问题间的内在联系。课堂通过师生的质疑、讨论、分析、思考、合作、评价和总结来完成的。为了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为了展示真实、高效的课堂,提升学生的能力,本次教学以合作探究为模式,合理的运用问题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并辅助读图分析法。多种教学方式的采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上,教师强调对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成果展示的两方面评价,避免了仅以学习知识为主的单方面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本次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情况良好、主动性很高,培养了学生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的情怀。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生物教学;兴趣;教学效果

中学生都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好奇心很强。而这种好奇心则是由于他们听了闻所未闻的事情,或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情景而引发的。这种“事情”或“情景”,大部分来源于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创新。

前不久,一位读大一的学生到学校来,她与我聊天,回忆以前中学的老师和课堂,她对我说了一句话:“老师,你以前上课我们都觉得很赞!”学生能够认可我,是因为我愿意去挖掘学生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我也大胆地改变课堂模式,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教室和课本。

一、开学第一课,激发兴趣

很多老师往往会忽略开学的第一节课,都认为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自习”是给学生的见面礼;或者有的老师精心准备了开学初的第一节课,但按部就班、正规地上堂严肃的新课,我认为并不是很好的选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关键。因此,我的第一堂课,常常是结合当地的物质资源和生物学知识,与学生聊聊、谈谈假期里遇到的事和物。如暑假采花生、挖地瓜的生活体验和植物品种,盐晒制的原理,码头海鲜的满载而归,毛毛虫到蝴蝶的转变,蝌蚪和青蛙的差异;寒假舞龙舞狮所用动物的意义,用于庆祝节日花草树木的种类,餐桌上各种食物的来源等,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感受到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无所不有,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何乐而不为呢!

二、走出教室,接近自然

在学校,学生呆得最多最久的地方就是教室,学生都很喜欢体育课,一上体育课学生就像放出笼子的小鸟,欢呼雀跃,我思考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创新还不够,形式不够丰富呢?文化课的课堂能不能也进一步开放?知识来源于生活。贵州省教科所的张学杰老师打了一个比方:“同样是美术课,学画苹果。中国老师画好一个样板给学生临摹,‘照葫芦画瓢’;在美国,老师把学生带到果园里,让学生自己看、自己琢磨。”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得会学;不仅要有理性的知识,还要给学生更多感性的认识。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住进了楼房,孩子开始不识稼穑,于是在一些文化课的课堂上,我改变以往的上课方式,例如,生物课《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遍校园,认识和记录:盛开的红花紫荆,随风摆动的杨柳,整齐的连翘,低矮不显眼的车前草,自在畅游的金鱼,自由飞行的蝴蝶、蜻蜓,躲于石块下的和搬家的蚂蚁……各种花花草草和虫鱼鸟兽。同时让学生小心摘下一片自己最喜欢的树叶,制成标本,并附上自己的座右铭或格言,在班级的展示栏里,把制作成的标本重新组成一棵树,学生为其命名“生命树”,这还成为班级环境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的很多课堂不一定就是要束缚在教室里,才能学到文化知识,就像美术课、作文课,都可以让学生找一个能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角落,以做到事半功倍。确实生活即课堂,学习即活动,一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推荐这种接近自然,以自然为素材的“快乐教学方式”。这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创新方式。

三、动画课堂,视觉感官盛宴

纯粹和死板的文字教学会使视觉疲劳,大脑迟钝,注意力转移,如何使文字转化为图画,怎样让静态变为动态,如何让那些遥不可及的事物呈现在眼前?这些问题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已迎刃而解。多媒体教学能将文字、图片、录像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屏幕上出现的彩色画面,能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从而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识活动中去。

如,在学习“花的结构”这一章节中,我运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中国的十大名花,这样使学生对花的形态和颜色获得感性认识,这为学习新内容创造了情境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蝉蜕”是一味中药,是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蜕下来的外骨骼,但蜕皮是种罕见的生理现象,而多媒体的视频动画让学生亲眼目睹昆虫的蜕皮过程,真实的大自然景观,学生感同身受。“老师,这个蜕皮过程就像我的衣服被剥下来一样。”学生感叹道,学生也记住了昆虫的蜕皮现象。《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段语文课本的动画视频也帮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学生也感觉到,很多课程都是融会贯通的。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让动画走进课堂,能使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动手操作,亲自体验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书本的知识,只是给学生一个定向思维,而实验操作却能让学生发现事物的不同,因此,我更加认定实验操作是很有必要的。在八年级上册有一个演示实验:发酵现象。我就把它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体会一下二氧化碳的魅力,也让学生感受一下动手操作的乐趣。学生首先按着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有的学生实验现象不明显,他们就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做,我就让他们总结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有的学生实验结果很成功,我就让他们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原理。在实验的末尾,我再呈现一道错误的实验步骤,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漏洞并纠正,很快学生都能及时找出,并给出满意的答案。

所以有句话说得很好: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知道了,做过了就记住了。很多学生都会追着我问:“老师,什么时候去实验室上课?”“下节课我们去实验室上课吗?”学生会时常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我找到一只大蝗虫,下节课我们要上蝗虫(节肢动物),我捉过来给你当活标本,好不好?”“老师我发现了一只大蜗牛。”“老师我养了一只鳖,明天我带过来。”很多课堂上,我都能够用到真实的、鲜活的实物,以展现给学生最真切的教材。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脑想想,知识就在生活里,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得的事物中。郭沫若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

五、表演课堂,学生的舞台

记得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为我们编排的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那时的画面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我觉得好的课堂,能够影响学生一辈子。很多学科老师都认为课本剧,表演课是文科课堂(特别是语文、英语)的专利,自从课改以来,许多创新的课堂如辩论赛,抢答赛、小品表演、课本剧等都进入了课堂,学生都焕发出新的活力。以下是我在课改中的一次尝试和蜕变: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介绍的是生物技术方面的内容,里面涉及许多食品的制作和原理,“把这堂课上成一节丰富的导购美食课”。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里形成。我和同校的王老师进行了全新的备课,共同探讨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小组长的培训及任务的分配和课程资源的收集准备等。

1.课前导入:播放视频――本节课的节选视频。

2.自主预习:阅读课本本节课的内容,完成相关的知识点。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角色扮演――“我是一位小小食品推销员”。

牛奶组、酒水组、饼干组、果脯组、综合组。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结合课文内容,课前收集各种与细菌、真菌有关的食品,向顾客们推销介绍自己的食品(介绍内容:所利用到的细菌、真菌,食品的保存方法或原理等)每个小组摆满各式各样的食品,琳琅满目。

这样的课将学生带入一个活生生的生活情景之中,让人感到轻松,富有情趣;让学科知识趣味化和艺术化,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知识和成绩,学生有动力,没压力,教材被老师教“活”了,学生更学“活”了,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多了。当然这样的课堂并不是提倡节节如此上,只是每一节课就像一道道菜肴,老师们就是一个个的厨师,要想自己的菜肴受到顾客们的青睐,厨师就必须善于创新,善于添油加醋,改变调味料,这样才能吊起顾客们的胃口。

在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尚无定法,也没有统一规定,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教学创新去引导学生,使其学习方式上具有兴趣、自主、探究、综合、合作、科学等特征,也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富有活力,才会更远更久。“教育恒久远,创新每一天。”教师只有常怀一颗创新的心,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创新,事事创新!

参考文献:

[1]任勇.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