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20:5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年级生物下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八年级生物下知识点总结

篇1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试题;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55

从2014年开始,本人所从教县区将生物与地理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分卷合考,以各自总分的20%计为生物、地理的会考成绩,并将会考成绩计入学生参加中考后的总成绩,由当地各所高中量分录取。细算学生考得的1分只相当于0.2分,但从学生的生物学科整体成绩来看,有些学生成绩是18、19分之多,大多数能达到15分左右,但也有些竟然不到10分。如何做好生物学的复习,掌握方法是很重要的。

一、让学生了解生物试题题型及考试范围

(一)八年级生物试题题型

从本县区2016届初中毕业会考八年级生物试题来分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地理100分,考试时间60分),试题共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第二卷:非选择题(技能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填空题(共34分),简答题(两小题共6分)共50分。

(二)考试范围

生物学在七八年级开设,每学年分上下册共4册。知识点多,范围广,从2016届八年级生物试题来看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选择题1、2、4、5、8、10、18、22,填空题1、2、3、4、5分别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食物链、先天、血液的成分、关节的组成、艾滋病的可传染性、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植物的分类特征、人体的系统、人体的三道防线、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技能如非处方药的简称、急救电话、识别细胞的结构及三种血管出血的判断方法等。当然也有能力提升题,如填空题6(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首先将表格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连成一条直线,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回答酒精对心率的影响,从而通过探究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既能基本合格,又能体现层次性。

二、整理与构建知识网络,切忌片面地讲

八年级的课程较多,学生又认为生物是小学科因而不重视。因此,生物总复习的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与整理,从而更加清晰地构建知识网络,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重视章节联系、知识点联系,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使学生慢慢构建起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能走出课本,较熟练地归纳本节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复习中有所构建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而简单地讲解一些题目,如配套练习题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在以往的复习中,我们总是讲练结合、以讲为主或以练为主,毫无目标,更无线与网,从而导致学生无大的提升。学生经常抱怨付出的很多,回报却很少。因此,在做复习时,我们要把课本知识与对应练习结合起来,把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放在首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重视实验与结构图

生物是实验学科,让学生重视已知实验(课本中的大量图片信息),借助图片的直观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2016届初中生物会考的试题来看,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选择题有4个图共占8分。填空题有一个结构图题共占4分,有一个图表题共占5分,而这些图像又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课本。所以,我们在上课与复习时应特别重视课本图片材料。但是,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忽视图片,而只是学习与熟记课本中的文字基本知识,因图片学生难以解读所以经常放弃。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技能一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合作之下,学会重做实验,会做试验,这样不会让学生感受到灌输的感觉,产生怀疑的态度,使学生通过自身观察,彻底地验证实验结果。

四、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很多学生记忆能力较强,也喜欢记忆,这是基于人机械记忆的延续,也是习惯的长期养成,而能力培养需要转换与过度,具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教师往往认为生物学的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只要学生的记忆功夫就行了。结果学生在考试中,稍微遇到灵活一点、陌生一点的题目,便感到无从下手。就像2016届初中生物会考八年级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第6小题: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中的第(1)问将以上表格中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将其连成一条曲线便能说明这一点。分析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有记住知识本身,而是缺乏数学知识与生物知识的联系与交汇,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知道饮酒过量会有害健康,但到生物问题上就不会迁移了。

五、学会做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答题,试题有容易题、小题和难题、大题之分,在试卷设计上也往往从简单题开始,沿阶梯性设计,一般容易题和小题偏重于打基础,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难题、大题是知识点的综合与技能的应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生物会考试题来看,选择题占了整个试题的一半分值,再加上填空题,小题占的比重就更大了。分析原因:一方面,小题考查知识范围广,覆盖面广,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增加试卷的客观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会做题不仅有助于平时的学习,更为学生对知识的检测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两全其美。

总之,教学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师要善于钻研,勤于思考,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从方法中走出来,用活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篇2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新课导入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新知学习的情境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通过运用课件,将图片、声像等因素综合起来,呈现给学生,能够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不经意间便走进课堂,可谓事半功倍。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时,我通过播放上海女足队长高燕捐肾救母的感人视频,并提出问题“高燕为什么会感动国人?肾脏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视频的播放和问题的提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好奇之心,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我通过在网络上搜集科普短片,运用动画给学生简述肾脏在人体排泄系统中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气氛中开始了新知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轻松突破重难点

初中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原因,再加上生物学科的系统抽象的学科特点,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特别是对于课堂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感到非常难以理解,不明就里,如坠雾中。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将微小放大,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而又易于接受的方式。

1.便于资料展示

生物学科,更多的时候需要大量鲜活直观的资料,只有将这些真实的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相信老师,相信教材。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轻松便捷的给学生展示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一节时,对于我国珍稀动植物濒危的现状,学生并不容易理解,为此,为了讲清楚这一内容,我从课外收集了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如藏羚羊,金丝猴,银杉,朱鹮等的图片,伴上讲解,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料中了解了这些稀有动植物物种发展的历程和面临的现状,通过具体真实的数据,学生体会了地球上很多物种濒临灭绝,我们要自觉的加入到稀有动植物保护的队伍中,从而维护大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再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时,初中学生对化石的概念,不易理解,我便借助网络,给学生搜集了动植物遗体的化石,同时结合学生喜好,给他们出示恐龙蛋化石,播放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录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总结出了化石的概念,加深了印象。

2.可以化静为动

生物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静态缓慢的过程,很多学生对于这些变化,并不能够真正的理解,所以也就给生物学习带来了困难,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认知障碍,而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这一缓慢静态的过程逐步展开,化静为动,让学生亲历,从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植物的生殖”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画:花粉粒落在雌蕊柱头上,然后,逐渐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再慢慢地生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伴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缓慢的向下移动,同时随着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珠中。然后两个从花粉管出来,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结合。通过这样的过程,将课本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过程展现,让学生一览无遗,教学重难点也得以轻松突破。

3.便于总结知识

由于课堂知识点较多,教学内容又比较繁琐,传统的课堂总结费时费力,效果还不是太好。而运用多媒体来呈现,既方便直观,学生看起来又一目了然。如“鸟类”一节,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内容庞杂,在最后总结时,我通过放映课件总结,既省时省力,知识的脉络又清晰可见。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高效进行练习反馈

课堂教学时,必要的练习,既可以给我们了解学情,把握教学的侧重点提供帮助,也可巩固学生知识,而使用多媒体进行练习设置,既便捷又灵活。尤其是技术在课前预制的一些典型问题,教师通过按钮,可以及时呈现,在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还可通过一些动画提示如“答错了,再努力哦”、“您答对了,请再接再厉” 等温馨的提示来鼓励学生。将枯燥的训练转化为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画面,不但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而且大大愉悦了课堂气氛。

四、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反思

教学活动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教学的效益。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清晰的显现课堂教学的轨迹,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课后反思时,问题的发现及补救便显得更加容易。

篇3

随着时下“微文化”的风生水起,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新闻纷纷涌现,“微”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新常态。微课是围绕新课程标准及教学需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展开教与学活动的一种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微课巧妙搭配,提升初中生对生物生活化的理解,让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让课堂多维度互动,学生更积极活跃。

一、巧选素材,把生活带进视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优质、先进的教学方法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要有恰当的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对于微课而言,这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笔者时常在想如何把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带进课堂,如何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进而让学生既可以通过日常所见事物展开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通过教材的学习促进对生活问题的解决。微课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自从微课被引进国内课堂,便以其“短、精、快”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学,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材“动物的行为”一课为例。关于动物行为的概念与类型,学生们虽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但是并不具备清晰的认识与总结能力。此时,教师将“蚂蚁觅食”的场景带进微课,对于这一生物现象的解释,微课的插入改变了教师一味解说的冗长与单一,也打破了可视化教辅的边界。为了完成微课视频拍摄,笔者利用不同时段进行“埋伏”,使用放大镜观察,同时进行拍摄,在后期整合中,加入了漫画配图与特殊音效。教师在加工原创教学素材的过程中获得了乐趣,也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微课中再一次仔细观看自己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蚂蚁觅食”场景,对动物行为产生具象认识。

二、互动参与,把学生带进视频

微课这一舶来品,凭借它的灵活性与延展性带给教师更多创造的空间。但是,很多教师把微课当成了“片段教学”的视频版,全程对着幻灯片念字幕,或者就着黑板写重点,这样的微课就违背了新理念的初衷,“集体观影”的形式与“一言堂”并没有本质区别。为了让学生全程参与到课程中,教师在录制生物微课视频时,经常邀请学生做“客串演员”,教师可作为“总导演”为“演员”分配角色、布置脚本,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也提前获悉了一些知识,进而又增加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例如,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一课,教师利用微课进行了课前导入,通过对比生活中常见的人的遗传性状,认识人与人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强化学生对“基因决定不同遗传特征”的认识。这是一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为了迅速点燃他们的兴趣,教师邀请了6个学生加入到微课视频拍摄队伍中。教师选择的这几个“演员”刚好可以组成3个对比组:卷舌和不能卷舌、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教师在他们的胸前分别贴上“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贴纸。教师发现,这几位“演员”由于亲自参与到微课的制作环节,在上课时格外认真、专注,甚至还带动了其他同学积极回答问题,热情参与互动,使课堂氛围空前热烈。随后,当教师展示双眼皮和单眼皮的挂图时,学生回顾起刚刚在视频中呈现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充当演员的“双眼皮”学生“唰”地站起来,宣称自己就是“显性基因”,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同时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一知识。

三、合作实验,把过程带进视频

生物实验是贯穿整个学科历史的。无论是植物生长还是人类疾病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实物或者替代物的分解剖析与反复验证。课堂实验是生物课的“常客”,甚至有很多重要内容需要单独设置一堂实验课由全班同学共同完成。微课的出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教师可以在课后完成实验,并录制成视频,正式上课时,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评析与总结,如此既节约时间又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实验中的不足,学生可以根据这一过程意识到自己缺乏哪些知识,进而在随后的学习中重点汲取。对于教师而言,和学生们在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观看实验视频,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为以后的生物实验积累宝贵的经验。

篇4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生物教学;探索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一、围绕学生的兴趣开展具有有效特色的生物课堂

初中生正处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时期,所以对生物知识也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生物课堂中展现教学的有效特色。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行为”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动物行为讲给全班同学,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行为目的、为什么动物会有不同的行为等问题,再将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探讨,最终找到问题答案;最后,教师将知识点进行点评、总结、归纳,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展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有效的生物教育目标

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解决知识问题,从而全面发展学生是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初中生物课堂也应该围绕这一理念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把“听懂了”转变为“学懂了”。例如,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这种自学模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活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生物教育目标的有效性。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学生的资源,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技能。

参考文献:

篇5

2017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1】

时间匆匆而过,这一学期任教七年级八年级共八个班生物课,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平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周例会,从不缺勤。

二、教育教学方面

由于从今年这届八年级开始改用人教版教材,这就需要我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把握三维目标教学。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

认真实施学校推行的以学定教,巩固训练教学模式,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本学期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业务学习方面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时组织教研活动,对学校实施的以学定教,巩固训练教学模式进行交流探讨,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其它方面

除紧张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参与学校的英语竞赛监考等工作,有人可能认为做一个科任教师太清闲了,但是,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充实了。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2、在教学上下功夫,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3、进一步强化教研工作,抓实教研工作,组织好生物实验教学。

2017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2】

初一上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结束了,回顾这几个月的工作,做为一名年轻教师,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积极改善我的教学方法。课前认真备课,积极从网上、报刊上搜索各种相关知识,努力使课堂知识能够联系实际,使学生有主观上的印象,更利于他们记忆,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这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讲课时要注重知识的逻辑性,重难点要着重讲,因为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强,所以要教师帮助他们理解一些比较难的东西,通常我会努力找一些他们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物,或在电视报纸里都见过的东西来帮助他们理解,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较好,一开始他们对某一知识点都不知所以然,一举例后他们都开始恍然大悟,我也感到比较舒心。学生能够学会知识,这是老师感到最高兴的事情。

平时我喜欢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通常是上完课后,还有中午放学去车站的路上同行的学生也很多,他们也很愿意和我说说自己学习上的事,还有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今天中午我和两个七年级八班的学生一起走的,我记得她俩这次期终考试考得不是很好,我就询问她们原因,有一个女孩告诉我她比较喜欢数学,对生物只有一点点兴趣,我就乘机教育他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上课要认真听,自己要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确实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是做为学生有些东西是你必须去学的,并不是每个人他做的事都是他感兴趣的。看着她们并没有多大反应,我又接着说,就像你的父母他们也不喜欢洗衣服啊,但是这是必须做的啊,她们终于呵呵笑出了声,并且表示赞同。我又继续说初中阶段是不能太偏科的,每门都要兼顾到,她们表示同意我的说法,看来后面就要看她们是否真的想明白了,是不是真的愿意付出努力了。我会进一步关注她们的学习情况,并且试着与更多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并且关注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帮助他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实施教学,尊重每一位学生,巧设情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力争使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都得到发展。生物一定要注重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尽量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并注重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生物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首先接触到的一门实验学科,在课堂中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积极向上,为教育事业更多更好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125班的生物课教学。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由于七年级学生才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对生物还比较陌生,因此我在学期开始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认真制定计划,注重课堂内容的兴趣性,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生活实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去进行教学,对于个别差生,能利用课间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生物学》老师,明白现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新教材,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多媒体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篇6

中考生生物复习高效课堂如何优化教学结构、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学校教师的一种工作价值追求。因此,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地探寻,怎样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让学生学的轻松快乐,学的兴趣盎然,学的优质高效。特别是进入中考复习阶段,知识量大、练习题多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此时需要教师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有效”设计第一轮复习

新的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课程标准思想,我在设计第一轮复习的时候,着重提出两点:

1.构建知识体系,要求融会贯通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我重视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基础知识和掌握具体知识。只要基础知识学的扎扎实实,运用起来才能娴熟自如,才能为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高创造好条件。

2.以点带面,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生物知识的学习是按照10个一级主题进行的,进入总复习阶段,如果还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那只能是简单的重复,不能站在更高层面上找到知识的内在关联。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应该以点带面,精心设计复习专题,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整合知识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1.整合知识,高效梳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经验、知识、能力的构建过程,学生的认知完成需要不断地反复循环才能实现。所以我在进行复习教学设计时,尽可能把教材处理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好更好。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多,学生很容易学过新的,忘了原来的。为此,我们要依据课程标准,精心梳理知识要点。例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的复习,可以设计为被子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病毒的繁殖方式(七年级上册)、人的生殖(七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两栖动物的生殖、鸟的生殖(八年级下册)。这样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殖的理解。知识梳理不能是简单的再现知识和面面俱到的重复,应该是对知识点的重新认知和深层理解,是一个知识同化的过程。在此整合、梳理过程中,最好用概念图的形式或者表格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清晰条理,便于理解掌握。

2.注重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

生物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还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从知识点出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许多生活、生产现象、综合性强的生物学问题,主要还是要综合运用学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因此,复习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优化教学设计,特别要注意优化知识点间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复习效果才能达到高效。

三、激发学生复习兴趣,打造高效学习基础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能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复习兴趣

生物知识源于生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而又充满生物智力活动的氛围,并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一个自主发现的空间,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创造,使之自然而然地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例如,复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炎热的夏天,中午不能用井水浇灌菜园?为什么发生洪涝灾害时,植物会枯萎?这些问题能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探求愿望。

2.精心设问,设疑于重点难点

复习课中设问,要紧扣精心重点和难点,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复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可以从呼吸作用的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与光合作用进行比较,通过表格的形式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这样设疑,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通过分析比较进行思维,能使学生加深知识的更新和理解,有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优化教学结构,构建高效课堂

生物复习课和新授课有很多区别,复习课内容多,量大。所以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优化课堂结构就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上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用于学生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1.精讲多练,合理安排上课时间

生物复习课教学上,应该根据复习内容、学生水平,明确重点,突破学生存在的难点,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调控学生的课堂活动。不能老师拼命讲给学生听,不给学生记忆、练习的时间,也不能让学生只练,老师不讲。复习课应该充分体现“精讲精练、边讲边练”的原则,复习课堂上也应该有精巧的预设,有精彩的生成,有思维的对话。精讲有技巧,学习有智慧,才能成为一节高效课堂。

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生物课程标准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探索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篇7

现以复习课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三节性状的遗传》为例,教学流程介绍如下:

1绘制一棵当堂知识梳理树,贯穿课堂始终

此过程安排在学着乐,乐着学的课前预习阶段:(时间5分钟)。上课后,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根据复习要求,回扣课本,查漏补缺,梳理知识点的要求,绘制一棵图文并茂的知识树。知识树要求突出“章题―节题---问题―答题”的思路,并在每棵知识树上绘上相应的图示,意在图文并茂,一目了然。要求全部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各人归纳绘出,同时找同学到黑板绘出,为以后找同学到黑板才艺展示用。(知识树略)

评价标准:主动到黑板绘制者奖1分,绘制正确者另加2分;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后交给组长,由组长给出评价,满分2分,记在课堂任务完成奖分上。

2师生两方面参与课堂活动全过程

此过程安排在你争我辩快乐无限的课堂小组合作阶段(时间10分钟).有些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长与组员之间自学讨论,互问互答,查漏补缺;书面出题,全面达标;登台演讲,才艺展示等方面内容。

A.根据学生绘制的本节复习知识树,各抒己见,将自己的复习成果互相展示,重点解决本课的三大方面的知识:(1)基础知识,(2)拓展技高知识(3)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知识的知识。评价标准:组长评价,满分5分,组内成员课堂展示交流者奖1分)

学生主动列举复习探究题(略)

3典型题例分析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即当堂基础知识点,拓展拔高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知识点。

此过程安排在走进中考 抓住机会,突出个性,展示自我能力的课本知识拓展拔高阶段(时间15分钟)自己做完成后,组长来评价,满分5分; 班内主动展示交流课堂收获者奖1分。

例如:【2007中考】31、羊毛的白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形状的基因,其遗传方式与性别无关,若用B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b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请根据下表分析回答:

(1)第二对杂交组合中白羊的基因型是

(2)请写出第一对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2011 中考】32、下图显示纯合体的棕毛豚鼠(雄)与纯合体黑毛豚鼠(雌)相交后产生下一代的遗传结果。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用T、t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

(1)根据图中所示遗传结果,从理论上可推断出在豚鼠的毛色这一对性状中

――――色是显性性状。

(2)试写出图中相应豚鼠的最可能的基因组成:黑毛亲本豚鼠――――;――――子一代豚鼠:

(3)某同学家里买了一只黑色雌性豚鼠,不知其基因组成如何,请选用最简便的方法帮助鉴定:

①选用毛色为――――色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雌豚鼠,根据所生后代的毛色即可鉴定;

②若所生后代中既有黑色毛个体又有棕色毛个体,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 ;

③若多次后,所生豚鼠全是黑色毛,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

【当堂达标测试题】(相信自己,一定很棒)(10分钟)见附后

【课堂收获与评价】(5分钟)

1个人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找1-2人登台展示,整体总结梳理本节学习的知识。

篇8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应采取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每个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初一年级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上,选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为主。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初二年级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思维能力,如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能力、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等。阅读范围可侧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在继续培养学生猜词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学生面对生词的心态。初三年级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上。如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等。在注意广泛选材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解题方法的训练,继续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态。

二、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和激发兴趣工作

针对中学英语阅读材料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特点,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阅读材料的兴趣,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美国古典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和美国乡村音乐的片段,使学生产生英语阅读的欲望。兴趣是阅读的原动力,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感兴趣,阅读效果才会更佳。因此,在教课之前,教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教好阅读课文的基础。 专家justin kaley的mind map就为阅读课文中的相关点作了很好的辅垫。

三、倡导多轮式的阅读教学模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教,教些什么,学生该如何学,学些什么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应根据阅读文章的难易程度来决定该采取几轮的阅读模式。

1. 一轮型的自助式阅读模式,即“选题――阅读――答题”的模式。

如果阅读文本简单易懂或一些非文本类的阅读,如新教材go for it!八年级第八单元的section b 3a,我就要求学生一次性阅读。当然这种阅读之前,教师可事先发给学生若干问题,让学生自行选择其中的一两个问题,学生犹如在自助餐厅中自己取菜一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答案,之后在小组内共享答案。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不同的学习程度和能力,领着问题去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中显得信心十足,轻松愉快地开展阅读过程,并在小组中分享体验了成功的,培养了彼此的合作精神。

2. 两轮型的指导式阅读模式,用于有一定难度的文本式阅读。

其间学生会有两次阅读过程,其中一次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模式主要由“预测――阅读――指导――阅读”等环节组成。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阅读文章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时就应用了该模式。 学生看到标题及文中图片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预测文中的情节和文章主旨,学生马上想到了 is it easy to learn english songs? how can we learn english songs? why should we learn english songs? what should we learn about english songs? 通过该环节,使学生一下子拉近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且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加深了对信息材料的理解。然后进入第一次的阅读过程去印证这些预测与原文的接近程度,学生们兴趣大增,自然而然地进入阅读状态。但是该文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有些语句较长,有些语言点不能一下子看懂。这时就需教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如“nearly all the singers sang very clearly and looked comfortable on stage. both winners were very modest and said that they didn’t think they were better than other singers”等句子本身有些难度,教师可以在powerpoint上对这些句子进行paraphrase 或个别的中文说明等。之后让学生进入第二次的自主阅读过程,自然感觉比第一次的阅读熟悉很多,从而能细心地去读,对全文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理解题目。

3. 三轮型的检查式阅读模式,其间会有三轮即三次阅读过程。

篇9

中日初中物理教材插图比较研究一、问题的提出

教材插图是指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片、照片、图像、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的系统,习惯上把它们看作是教材文字系统的补充[1]。插图作为教材显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插图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

基于这种思考,本文通过对中日初中物理教材中插图部分的比较研究,分析两国教材插图的特点及其差异,期待对新课改实践中物理教材的编写和教师使用插图的物理教学有所启示。

二、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声现象”为例,对中日新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比较研究。

1.研究对象的选取

教材取样为中日两国目前的主流教材。由于日本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综合理科教育,故选其综合理科教材中的物理部分进行研究。日本《理科的世界》丛书分1年、2年、3年三册,是日本初中一至三年级使用的综合理科教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个学科的内容。本研究选择第一册即1年课本中物理部分《音的性质》一章为研究对象。国内教材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选取其中《声现象》一章为研究对象。

样本教材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样本教材基本信息

2.研究工具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根据插图在教科书中出现的位置,将插图分为章首图、栏目图、文中图。

其次,根据插图的内容将文中图分为科技生活图、数据图表图、史料类图、引导图、实验图、结构图、原理模拟图。

然后,结合梅耶的研究成果,将插图按照功能分为装饰型、表征型、组织型、解释型四种类型,制定出本研究的分析工具――教材插图记录表(见研究结果中表2前两行)。

其中装饰型插图是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其学习兴趣但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插图;表征型插图是用来描绘课文中一个单独内容的插图,如标题“航天飞机”一课中一幅航天飞机的图画;组织型插图是描述说明文中各个成分之间关系的插图,如概括课文核心内容的一张图表;解释型插图是用来说明某一系统工作原理的插图[3]。

三、研究的发现

通过对两个版本教材中声现象一章的插图进行统计与分析,其整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插图整体信息统计

说明:本文以《声现象》一章中为例,包括知识点总结和课后习题中的插图,由于日版教材中知识点总结和课后习题集中在教材最后,故按照其所占面积折合成相应的篇幅。

1.插图的数量和密度

人教版教材《声现象》一章中插图总数与日本理科的世界中《音的性质》一章中插图总数相等。但是由于日本教材篇幅较少,所以就插图的密度来讲,日本教材远高于中国教材。由此可见,日本教材编写时更重视使用插图。

2.插图的分布

(1)从插图的位置来看

由上表可知,中国教材中栏目图是日本教材的2倍还要多,而日本教材中文中图数量高于中国教材。栏目图属于典型的装饰型插图,对于知识的学习过程影响不大,而文中图主要用来促进各类知识的学习。可见日本教材在编写时更加注重文中图的使用。

中日两版教材在“声现象”这一章各设计了1幅章首图,但取材不同。日本教材的章首图是一幅场面恢宏的音乐会场景,其中有各种各样的乐器,例如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圆号、鼓等,打开本章,使人一下子就有一种身临音乐会现场的感觉,仿佛能清楚地感受到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也为讲解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如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色、音调、音质等打下基础。中国教材的章首图是一群大象,如果只是看插图信息,让人很难立即与声音联系起来,教材在插图旁做了文字解说,提示读者“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4],不过大象使用的次声波并不是本章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由此可见,日本教材本章章首图在直观性、切合主题内容、选材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等方面更有特色。

(2)从插图的内容来看

由上表可以看出,两版教材的共同特点是都比较重视实验图、科技生活图和原理模拟图。其中实验图日本教材更为重视。

日本教材中实验图不仅数量多,而且重视通过实验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日本教材中的实验图多为实验现象图和实验操作图,侧重于展现实验的操作过程或是实验现象的对比,通常是一个实验用多幅连续的插图来表现。中国教材中的实验图多为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操作图,侧重于实验结果或实验装置的展示,通常是用一幅表示实验结果的图或是直接呈现一组实验装置图来代表整个实验。例如,日本教材在讲音调与波形的关系时,用了8幅图,其中有2幅实验装置图,4幅实验现象的对比图,2幅实验操作图。中国教材同样在讲解该知识时,只用了2幅实验装置图来代表整个实验。

不同点是相较于日本教材而言,中国教材更重视数据图表图和史料类图,日本教材较重视引导图的使用。

中国教材中数据图表图数量较多,且这类插图通常配有多幅与生活相关的小插图,这些小插图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表格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学习。而日本教材中的数据图表类图较少有这类配图,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如同样在讲分贝这一知识点时,两版教材分别用一幅表格图来列举在不同分贝强度下人的感觉,中国教材中该表格共配有4幅小插图,分别是飞机起飞、嘈杂的马路、一般谈话、轻声耳语的场景,这些小插图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将表格中的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分贝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日本教材中该表格共配有2幅小插图。同时中国教材本章还选用了3幅史料类图,分别是曾侯乙编钟、回音壁和圜丘,而日本教材中本章没有史料类图,这说明我国教材在编写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史教育。

引导图是指教科书中出现的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的图片,如日本教材在引导学生探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振幅与音调的关系、波形与音调的关系时分别用了一幅引导图,从而能够形象地指引学生寻求正确答案,把问题放到一个情境中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3)从插图的功能来看

由上图可以看出,两版本教材的共同特点是,解释型插图所占比例都不高。不同点是,人教版教材中装饰型插图最多,其次是表征型和组织型。日本教材中组织型插图最多,其次是装饰型和表征型。

梅耶将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分为三种形式:选择、组织、整合。经过研究发现:装饰型插图对上述三个过程没有影响,表征型插图只影响选择过程,组织型插图影响选择和组织过程,解释型插图则影响选择、组织和整合三个过程。而我国教材中却使用了过多的装饰型插图,比例高达37%,对学生学习过程影响较大的组织型和解释型插图的比例总和仅为33%,日本教材中装饰型插图比例为18%,组织型和解释型插图的比例总和高达66%。显然我国教材中组织型和解释性插图使用量有待提高。

插图比例的不同也反映了两版本教材对知识类型的侧重不同。装饰型插图与文本内容无关,故不能表征知识;表征型插图正面反映了事物本身的特征,能够表征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组织型插图呈现了事物的内部结构,能够表示概念性知识和部分程序性知识;解释型插图的出现可以对概念性知识进行解释。而元认知知识的习得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且这方面的知识不能完全简单地从教科书上学习得来。组织型插图和解释型插图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感,对学生元认知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教材中表征型插图和组织型插图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9%和27%,解释型插图比例仅为6%,可见我国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对概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日本教材中表征型插图占19%,组织型插图占53%,解释型插图占10%,可见日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并注重促进学生的元认知知识。

插图比例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两版教材编写理念的差异,表征型插图有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而组织型插图和解释型插图则说明世界系统的内部构成和作为系统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有利于学生科学地解释世界。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既要让学生认识世界,也要让学生能够解释世界,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借助于组织型插图和解释型插图。教科书的编者运用了大量的装饰型和表征型插图,说明在某种程度上认为科学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去认识世界;而对解释世界、解释某些自然现象的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还不够重视。

四、本研究的启示

对教材编排部门来讲。首先,应该减少装饰型插图的数量,增加组织型和解释型插图的数量。装饰型插图所引起的情景兴趣不具有持久性。组织性插图和解释性插图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内部的联系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提高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应该提高组织型插图和解释型插图的比例。其次,要提高插图设计者的自身素质。插图设计者除了具备画家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之外,还要具备教材插图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如要体现插图的教育性、要符合知识类型等。再次,还要增加插图设计者与一线教师的沟通。

对教师来说。首先,教师要重视插图教学。教科书中插图的潜在作用是无法忽视的,插图所提供的信息有时是文本所不能表达的。其次,教师要看懂图。再次,教师还要提高指导学生读图的技巧。最后,教师还要根据教学情况适当的补充一些插图。

――――――――

参考文献

[1] 张贺华.3-6年级科学教科书插图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篇10

一、初中地理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初中地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而初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κ挛锍渎?好奇的年龄阶段。探究性教学是对封闭式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层次开展探究活动,并以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基本方式,自主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初中地理实施探究性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不断完善地理知识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疆域”这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地球仪,指明我国所处的半球和经纬度。动画展示的方式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在记忆相关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记忆内容改编为顺口溜,或以对比、表格等形式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将中国、俄罗斯、蒙古、日本等国家的地理位置进行对比,从而分析我国海陆兼备的地理区域优势。同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结合预习内容对相关地理信息和资料进行收集,以这种“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课堂导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设计巧妙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探究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进而积极地开展地理探究学习。在设计课堂导入时,教师需要紧密联系教材,也可以从教材延伸至社会实践,或设计几个问题,或提供几组图片,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得到知识。例如,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这一节内容,讲述了自然资源的意义、分类以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让学生想一想,哪些是自然资源,并引导学生去思考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借此可以向学生提问:“石油资源的分布区域在哪里?”“水资源的作用有哪些?”“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有什么不同?可以将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吗?”通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就此进行探究性教学环节。

(三)加强互动交流,检验探究活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