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2:0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1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复习效率 提高策略

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新授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复习课,甚至有个别教师直接忽略复习课,这其实是教学中一个比较大的误区,这一误区同样存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影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面对这一实际,生物教师应当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复习课的重要性,将复习课提升到与新授课同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生物知识,借由复习过程加深对新授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现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复习效率的策略的思考。

一、以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初中生要学习的科目较多,相较于语数外等主要科目,生物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只能算是副科,自然学生课余花在生物学科的时间就会少许多,教师不能指望学生在课余时间钻研生物学科。因此,除了专门的复习课之外,教师在每一节新授课上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只注重讲授新知识,忽略复习是不会取得高效率的。初中生物学科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理解性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记忆方法,使一些无意义的、难记的材料与知识点能与头脑中的一些鲜明奇特的形象相结合,从而强化记忆效果。

例如借助诗歌谚语帮助学生巧记忆,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的遗传性,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解释生物的变异性,以“飞蛾扑火”解释应激性与趋光性,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解释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记忆方法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二、引导学生科学做笔记

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做笔记的环节应该给予更多关注,记笔记并不是指一板一眼地抄下教师的课件,也不是指复制教师的板书。实际上,记笔记的过程更应该是对所学生物知识进行精加工从而加深理解的过程。当然,要使学生达到这一水平,少不了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关键词与条分缕析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与框架,实现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理解,拓宽知识面。在此基础上,将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与框架整理出来的过程即是学生复习巩固的过程。在这样做笔记的过程中,学生不会注意力分散,因而有利于保持注意与兴趣,从而有效组织材料。

如七年级下册第8章人的营养①这一章节教学中,针对缺乏无机盐的表现及缺乏维生素的表现,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力争以最简洁的列表形式加以总结与呈现。针对消化系统的结构组成,可以引导学生以更具体、形象的方式做笔记,不必拘泥于文字,只要能达到深刻理解记忆的目的即可。

三、借助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复习

生物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单向地讲解,任由学生坐在下面听,是不会出高效率的。提问不仅是引入新课、讲授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搞好复习的重要途径。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通过解决问题完成复习。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比教师罗列的重难点更准确,更适用于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复习,对知识领会得更好。

如七年级下册第9章人体内物质运输这一章节教学中,在明确人体内具有三种不同类型血管的基础上,提问其管壁特点、血流速度及功能等,并提问人体内的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与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相比较,即保证血液的流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血液循环的整体路径。即:

四、以生成性学习助推复习

生成性学习就是训练学生对阅读的材料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促进深层次理解。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一改新授课以课本为中心的做法,变为更多地在抓关键知识点的基础上抛开课本,引入课本之外的相关材料,且这些用于复习的材料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挑细选。这样,这些材料会成为学生复习的“拐杖”,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积极加工、整理与归纳,可以实现所学知识与自身经验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对复习材料加以认知与体会,只是简单记录与记忆,则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拟写材料中没有的、与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由此推动复习深入。

如七年级下册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这一章节教学中,有关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复习中可以生成性学习助推复习,即通过网络或阅读报纸杂志,精选与生物学科该部分知识密切相关的前沿材料,组织形成最适合学生当前阅读水平的补充阅读资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画出神经系统组成的树状图,从中选出最优秀的加以展示,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这一活动中取得进步,获得提升。

五、结语

本文总结了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常用策略,包括以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引导学生科学做笔记,借助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复习,以生成性学习助推复习,等等,借助这些策略,教师可以实现构建高效初中生物复习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应成为广大初中生物教师的追求。

注释:

①文中所列举的课例均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教材.

参考文献:

[1]赵占良.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教育目标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01.

[3]陈运保.教学的生成性及应对措施[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篇2

关键词: 生物中考 复习策略 复习思路 教学模式

福建省漳州市的生物中考时间是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与其他学科的期末统考时间相当接近。因此,如何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并对四本初中生物课本进行系统高效复习,是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在此,笔者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1.做足准备,抓住机遇

1.1提前规划,赢得时间。

根据历年的经验,只有在八年级上学期提前进行八年级下册的部分教学,才能从容不迫地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周密的中考复习。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要赶时间仓促结束课程而忽视教学质量。因此,在开学初,初二生物老师们必须同心协力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表,以此为依据,在平时的授课中调整好教学进度。那么在八年级上学期结束时,至少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新课程教学。

1.2研读资料,把握方向。

首先,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研读本市最新的《生物学中考说明》,也可以通过参加市初中生物中考分析会准确掌握考试范围、各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及考试题型等。这么做才能防止把知识点挖掘得太“广”、太“深”,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节省出宝贵的时间。但若挖掘得太“浅”,走马观花,则不利于强化复习效果。其次,在中考复习前要对本市近几年的质检和中考试卷进行分析,了解考试题型和试卷难度,归纳知识点的命题角度,收集或改编这些试卷上的难题和陷阱题,编成《生物中考复习的易错题集》,复习时就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针对性强。

1.3思想动员,家校合作。

决心是奋斗的力量,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在中考复习前,班主任和生物老师合作,专门给学生召开一次隆重的中考动员会,让学生意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只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他们才有可能配合老师认真复习。动员会上可邀请本校历届在生物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谈谈心得,消除畏惧中考的消极心态,增强信心,鼓舞士气。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校教师的得力助手。由于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学习上不喜欢家长擅自过多干预,可是大部分人的学习缺乏计划和毅力,甚至部分学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的手写作业、自主复习几乎都是在家里完成。因此,特别需要家长配合老师落实作业是否完成和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为此,在中考复习前,务必要专门召开家长动员大会,传达生物在中考科目中的重要性和复习时间的紧迫性,让家长知道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校初中生物备课组精心设计了《生物中考复习提纲》和配套的《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每一天,笔者都会把生物作业的具体布置范围通过校讯通和班级微信群发送给家长,其中一项就是要求家长监督孩子默写《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中的两页,然后家长可以根据《生物中考复习提纲》很轻松地找到答案,用红笔批改并签名,当然错的只需要打“×”,孩子自己订正答案。笔者发现,把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明明白白公布,学生一般不会抵抗,因为是老师要求家长做的。事实证明,家校合作,双管齐下,作业的完成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有根据地提前复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明确思路,胸有成竹

2.1第一阶段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历年漳州市生物中考的难度不是很高,容易题、稍难题和难题所占分数之比大致为8:1:1,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教材为主,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中重要概念和基础知识的重温。为此,笔者布置的第一项家庭作业是提前细读下节课要复习的课本内容,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个大问号并折页。第二项家庭作业是默写出下节课要复习的《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中的内容,检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复习。这样进入课堂,学生有备而来,回答问题自然是对答如流。第三项家庭作业是完成上一堂课复习内容的精选配套习题,讲评后收集学生的易错题编入《生物中考复习的易错题集》。

本阶段,一周进行两次小测,一个月至少一次月考,以此检测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而且每次月考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写出本次考试的错题反思,分析的内容包括当时错误的想法和现在的理解,总结出怎么避免审题不清、怎么弥补不理解和遗忘的知识点等。通过反思,不但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讲评过的题目,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这一阶段的复概会在5月上旬结束。

2.2第二阶段专题训练,综合考查。

根据考试反馈,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科学探究、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遗传规律等是难点,往年中考,学生在这几方面失分较多。学生最怕的题型是曲线图和表格,在综合运用方面比如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知识点串联考查也是相对薄弱。针对以上情况,老师要精心出卷,涵盖上一次考过的和作业中的高频率错题,凸显主干知识,以全新的角度考查,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本阶段从5月中旬到5月底。

2.3第三阶段真题模拟,沙场练兵。

本阶段进行真题模拟考试,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氛围,检测复习成果,便于进行查缺补漏。真题试卷可以是近几年本市或本省其他市的中考卷和质检卷。本阶段从6月1日到6月20日。

3.提问教学,竞赛比拼

3.1精心设问,巧妙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但复习教学不同于新课教学,学生对复习旧知识不再有新鲜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自说自答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所以,复习课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尽量多动脑、发言和动笔,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在基础知识梳理环节中,全部以填空、填图、连线、判断等问题形式,把重要的概念、原理、结构图和一些规律性的重、难点内容呈现出来,唤起学生的记忆,创造学生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时刻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教师主要起到点拨、纠错、表扬、总结和提升的作用。每堂课的最后5到8分钟时间,笔者精选少量习题,按照难度梯度呈现,让学生当堂完成,检测课堂效果。

3.2多种提问,积分奖励。

第一种是随机抽签,采取个人积分奖励机制。把写有每个学生姓名的小纸条折成小纸团,统一放在一个盒子里。提问时,随机拿出一个小纸团看看抽到的是谁。下次提问前,仍然要把这个小纸团放回盒子里。因此,刚回答过的学生还有可能被抽到。事实证明,这种提问方法比较刺激,学生们都比较紧张兴奋,但是提问的覆盖面时窄时宽,随机性较强,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第二种是小组竞赛,采取小组和个人积分奖励机制。根据成绩优、良、中、差搭配,全班分成5个学习小组,限定每个人只能举手回答一次和组内求助一次。这种方法小组间竞争激烈,甚至连成绩中下的学生也能抢答,覆盖面广,学生主动性强。第三种是老师点名提问,采取小组和个人积分奖励机制,针对性强,难度不大的可以注重提问中等生和后进生,覆盖面也广。

在一堂课里穿插这三种提问方法,气氛一次次被点燃,学生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数学效率自然就高。但不管是哪种提问,教师都要当场表扬和鼓励学生,并在每堂课后及时公布个人和小组的积分排名。教师可定期买些笔芯、糖果和小本子进行适当奖励,保证人人在意甚至喜欢这种竞赛机制。对于回答不上来或错误的学生,课后一定要找他们谈话、辅导和鼓励,避免他们失去信心成为“局外人”。

综上所述,激活生物中考的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必须善用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上述几种策略只有有机结合并认真加以打磨,才能使中考复习课的效率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 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进行整合,与以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有实质的区别,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通过教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课件”中所呈现的内容,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信息技术就不再只是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方式。

一、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到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风的形成过程、日食和月食、岩石的形成过程等,是我们无法直接看不见的,凭借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口述或图片展示,没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枯燥乏味,还很难讲清楚。信息技术融合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如果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或在互联网搜集到可用信息,可以将漫长的气候变化随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将罕见的日食现象即时地再现,也可以将人的眼睛难以观察到的岩石的形成过程,通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其规律: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使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现行的小学科学课教材,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些内容在编排上与学生生活实际脱;有些内容适合农村学校,有些内容适合城市孩子,有些实验的实施难度较大,不合实际。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油菜花开了》、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花》、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秋冬季的生物》、第五课《动物的栖息地》、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做一个生态瓶》等课,这些知识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许多现象是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亲身考察或经历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信息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即使无法亲身感受,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途径得到了解和掌握,比如《秋科季的生物》一课,由于要求学生对秋天和冬天的动植物进行观察,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学生生活中见到的动植物的种类太单一,如果教学只在课堂上进行,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内容也不够丰富,所以我要求学生课下坚持对生物进行观察,在网上随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对疑惑不解的地方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记录下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学生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让学生“亲身经历”的新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而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21世纪人类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活动也应该围绕学生展开。比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岩石的组成》一课时,课上是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对教材进行分析、细化、处理,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岩石标本掌握岩石的名称、形状、颜色、硬度等信息,通过网络搜集每种岩石的产地、形成的条件和形成的过程等资料,并在网站讨论区里记录下岩石的这些信息,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整理所有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形成总结性报告,一节课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各不相同,学到的知识也更多了,在整节课中运用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很好的互动,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挥,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扩展和延伸。如在讲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材料进步的历程》时,我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一种你感兴趣的材料,总结材料进步的历程,形成书面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了大量资料,有的学生对纳米材料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超导体感兴趣,还有的学生对防弹材料很感兴趣,专门找了防弹材料的发展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当今世界,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面,掌握生物科学、天文科学、地理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对各科知识的学习要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帮助学习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要对各科知识的最新资讯能够及时的了解,让学生了解当今科技的最新发展及其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充实知识内容,丰富知识结构,把握科学发展的最新脉搏,以适合教育教学的需要。

篇4

关键词:教师点拨;思维定式;归纳总结

今年三月,“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教改实验在我县全面展开。“自学与指导,展示与点拨,训练与总结”成为我县推行的主要教学模式。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但很多教师又走入了一个误区:课堂上不敢过多引导,点拨不到位,这样课堂效果就大打折扣。怎样才能恰当点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笔者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方法,下面浅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点拨

生物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每个新的知识点必然有其相关联的旧知识。在新旧知识结合处恰当点拨,便于学生由旧知识理解新知识,促进知识融会贯通。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三个章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清楚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学习的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结合反应式把三个章节相互联系: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营养;有机物的充分分解需要氧气的参与;这些物质需要循环系统的运输。这样知识之间相互联系既能使知识系统化,又能加强对旧知识的巩固。

二、在学生突破难点时要恰当点拨

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的,教师只有在学生冥思苦想而得不到结果的关键时刻,“恰到好处”地予以点拨,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品尝到“探究”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正如《论语》中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例如,教师在神经元一部分教学时,神经元、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之间的关系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通过自学与合作达到预期目标,这时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点拨。我们可以用一段干树枝打比方,使问题形象化。把树枝的细小分支比喻为神经元的突起,分支末端看成神经末梢,树枝的主干相当于一条神经,树皮相当于外面包的鞘,韧皮部的一条条细丝相当于神经纤维,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三、在学科交叉处点拨(搭桥铺路)

学科间存在交叉性,生物学也是如此。课堂上,教师要在学科交叉处及时为学生搭桥铺路。例如,在学习呼吸运动时,学生由于物理学知识的欠缺,在呼吸原理的理解上出现障碍,教师要及时点拨,向学生渗透必要的物理学知识:

1.气体存在压力。

2.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减少;反之,气体压力增大。

3.气体总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往压力低的地方扩散。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体会其中的道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吸气和呼气过程。及时为学生补充知识缺漏环节,为学生扫去障碍,推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篇5

关键词:生物学 备课 授课 理论与实践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125-02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只有认真地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并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传授知识,才能真正作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备课是授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1.1备大纲

通过学习教学大纲,明确各章节的侧重点,让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讲解,做到心中有数。

1.2备教材

务必做到准确把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对易混淆的概念要作记录并给予详细注解。

1.3备习题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为做到有问必答且每问会答,这就要广泛做题,一方面做到有备无患,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2 教学质量高低最终取决于授课的水平

2.1有效的授课方法是授课质量的保证

2.1.1分析比较法

有些概念或知识点需要向学生反复讲解,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学生难以掌握。此时,运用分析比较法讲解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如讲生物大分子变性、降解时,以核酸、蛋白质为例进行如下比较:

核酸:变性指组成DNA双链上的碱基之间氢键断裂,双链解开。

降解指组成核酸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大分子核酸转变为小分子的核酸和核苷酸。

蛋白质:变性指维持蛋白质特定空间构象的作用力或非共价次级键如氢键、二硫键、离子键、配位键等断裂,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

降解指组成蛋白质相邻氨基酸之间的肽键或酰氨键断裂,大分子蛋白质转变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通过以上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这些易于混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区分它们了。

2.1.2系统归纳法

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包含内容十分琐碎,难以记忆和理解,为便于理解和掌握,可将该部分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如讲基因表达时,系统归纳如下:

首先,明确基因概念――有遗传效应的DN段。基因复制是通过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DNA复制来完成,而基因表达则通过DNA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其次,要清楚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怎样传递到细胞质中去-以mRNA为媒介,因此,基因表达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前者在细胞核内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后者在细胞质中进行,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蛋白质的过程;最后要明白氨基酸是如何被运送到核糖体中的mRNA上-运载工具tRNA,这样就完成了基因表达。

这样就把看似杂乱无章、内容繁多的知识点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基因表达过程的来龙去脉有了深刻的认识。

2.1.3口诀法

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此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如在讲生物体内的渗透作用时,为让学生记住渗透作用中水的流向,可教给学生这样一句口诀:水往高处流,高指溶质浓度较高的水溶液,即渗透作用中水总是从低浓度溶液中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

有兴趣才会有积极主动性和创造力。若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比做一台“机器”,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是机器的“发动机”。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3教学语言要正确、规范

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教学语言正确、规范与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授课质量。

2.3.1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如讲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就错了,应该讲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为每种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

2.3.2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因此要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达概念、叙述原理。如讲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是不科学的,因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应该改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3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水平,它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不做题,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生物学教师有必要在课后布置一些灵活且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后,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某蛋白质由两条肽链组成,在合成该蛋白质过程中生成3.0×10-21g水,那么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多少个脱氧核苷酸?这道题,虽有一定难度,但考察知识点均为是教材内容,因此学生并不感到无从下手。布置作业应该少而精,既不浪费学生宝贵时间,又巩固所学知识,锻炼了能力。

4 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讲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及如何调控时,笔者在课堂上先把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一切生物能量的最初来源,其强弱直接决定植物的产量水平,受到光强、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课下指导学生运用以上所学知识到实验室和田间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把这些影响因素的改变与光合强度的变化结合起来,通过此操作帮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验证,借此,深化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认识水平。

综上所述,结合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当然了,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熟练掌握决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和提高,同时还要经常与同行间进行交流和探讨,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等.生物化学(上、下册)[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韩贻仁,樊廷俊,杨晓梅.分子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篇6

一、微课与微课程

微课就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从教育技术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微型课程首先由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提出,也被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

我国最权威最早引入微课概念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他根据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育自愿――“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二、微课的特点

1.主题明确,针对性强。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应该主题更加鲜明,重难点更加突出,问题更加聚焦,目标更加明确,语言更加精练。“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特别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所有教学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不仅注重教师的“教”,展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整合,更注重学生“学”的设计。可以说,微课是传统教学精华的进一步浓缩。

2.短小精悍,易传播。

“微课”容量小,一段微课视频时间通常控制在15~20分钟,根据心理学研究,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一般在15分钟左右,“微课”在时间上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语言精练、准确、明晰,干脆利落,紧扣主题,新颖独特,引人注目。论据求准求精求简。课程内容整体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理有据。而且微课视频格式普通,容易在网络中上传和下载。

3.资源容量较小。

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在线播放;方便下载实现移动学习;适合观摩评课反思研究。

三、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和完善其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教科书上有很多实验需要学生做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课堂时间的限制,一些实验时间长、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教师多选择用讲述法或观看教学视频的方法开展,使得学生对这些实验毫无体验,听得、看得索然无味,渐渐对生物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以“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为例,本实验需要时间长,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实验结果很难在45分钟之内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一般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直接由学生猜出实验结果得出实验最终结论,这两种方法都没有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若上实验型微课,就能很好地实现实验目标。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实验小组,分别领取1号实验任务,2号实验任务,3号实验任务,4号实验任务,用手机或相机录下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每天呈现出的实验结果,教师将这些视频制作成5到10分钟的微课,课堂上每个小组派代表演示整个实验流程。这个实验操作简单,1号、2号、3号、4号实验结果都很明显。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4个实验小组各有优点,学生间取长补短,对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操作中的不严谨之处做了分组讨论,最后总结。这样,学生体验了整个实验流程,提高了生物科学素养,微课成了非常好的课程资源。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耗时特别长。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展示整个实验流程,但可将整个实验过程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在课堂上播放。虽然教材对这些实验有专门配套的视频资料,但是教师自己录制的微课或者让学生自主探究录制的微课适合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参与度高,在操作过程中呈现的错误可以及时修正,呈现的亮点可以及时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学生打开实验探究思路,总结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不再怕实验,不再觉得实验只是“纸上谈兵”。

篇7

关键词:种子;结构;分类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鲁科版教材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的第三节是“种子植物”。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种子的结构,理解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采用了萌发的大豆和玉米种子,通过学生的解剖观察让学生掌握了幼苗和胚之间的关系,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化成了学生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经验,大大降低了难度。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活动,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及观察规律。

情感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2)强化学生爱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播放配以优美音乐的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视频,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提出问题,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幼苗是由什么萌发来的吗?教师总结:能够产生种子的植物我们称为种子植物。教师引导:是什么力量使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成一棵完整的植株甚至是一棵参天大树呢?种子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今天让我们用观察的方法来揭开种子神秘的面纱!

2.探究新知

(1)观察菜豆种子。幻灯片出示注意事项:①清点实验器材:培养皿、小刀、小木板、碘液、滴管、放大镜、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萌发的大豆种子、萌发的玉米种子、盛杂物的小烧杯。②强调注意事项:观察要由外而内;注意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既要快速完成观察,又要注意保持安静有序。③观察顺序:观察外形;剥去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对照课本结构图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观察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对照课本上的种子结构,识记种子的结构。根据观察思考:①菜豆种子的子叶有几片?②剥掉种皮后的菜豆种子的各部分是各自独立的还是连在一起的?③你知道种皮内的结构名称是什么吗?

根据菜豆种子的结构引出问题:所有种子的结构都是这样的吗?

(2)观察玉米种子。幻灯片出示注意事项:①观察顺序:.观察外形;按照图示虚线的位置,用小刀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②注意事项:注意使用小刀的安全;注意切线的位置;切玉米种子时要放在小木板上。

对比菜豆种子的结构思考:①玉米种子中占绝大部分的是哪一结构?②胚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③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什么部位?必要时教师可以引导点拨:比如滴加碘液变蓝是哪种物质的特性呢?

(3)总结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了种子的结构,知道了各结构的作用,也明白了结构与功能间的适应关系,那么到底是哪一部分和萌发成新植物有关呢?

(4)进一步探究:观察萌发的大豆和玉米种子,将大豆的种皮剥掉,观察新植物幼体;剥离已经萌发的玉米幼苗,观察新植物幼体仅仅由胚发育而来。教师质疑:种子的结构中胚发育成了新植物幼体,种皮的作用是什么呢?

(5)观察种子的着生位置:老师提供松球果、苹果、桃子,学生观察它们的种子在哪里?学生能观察到着生于松球果鳞片叶基部的松子,但是不能观察到苹果和桃的种子,可能学生会说出苹果和桃的种子在里面。巧加点拨:像苹果和桃子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着,这样的植物我们称为被子植物。通过PPT给学生展示更多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6)种子植物和人类的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种子的结构,还认识了我们身边的种子植物,那么种子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能够说出种子植物的食用、药用功能。教师出示棉花、割胶图片,出示南方的小木屋,提出问题,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种子植物的哪些作用呢?引导学生归纳种子植物和我们的衣食住行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现代意识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生物学科在我国初中教育中的地位不容乐观,一直是初中学校眼中的“小学科”,老师眼中的“豆芽科”,学生眼中的“副科”。但是我认为,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为我国培养新时代生物科技人才的重要阶段。在生物教学中,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培养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教给学生合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初中学生在未来21世纪有所作为。以下是我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经验,与同行共飨。

1.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启蒙

现代意识是指现代人所具有的意识,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人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当前的素质教育就正是启蒙和培养他们适应现代意识的最佳时期。

1.1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竞争意识

竞争是生物界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生命科学中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但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比较丰富,为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竞争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七年级上册中第2单元第2章《生物与环境》中的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中的重点内容,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其中就富含竞争的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竞争的概念,然后请学生举出一些竞争的现象,最后可以补充例子,说明现代社会中也存在很多竞争,为学生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提供有利的情境。

1.2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的意识是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前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容也有不少,尤其体现在实验教学中。比如,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中第5章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的实验,探究了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教学中,首先介绍消化液对食物消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消化食物时食物的量、食物与消化液接触的面积、消化液中消化酶的量与消化食物的关系。然后对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探究主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暴饮暴食会引起消化不良?继而作出假设。假设我是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时,能提出哪些问题,并且进行小组交流。这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被激发了,根据前面的介绍,学生可以得出答案:(1)过量的食物会刺激消化道,引起消化不良。(2)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用此方法,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的学生作出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但是这何尝不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呢?

2.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兴趣的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认识、学习、实践、形成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动力,就有了学习的方向、目标,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比别人强。我认为学生能否主动接受教师所授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尤其在没有生物中考压力的前提下,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生物课堂上注重情景教学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促使教学模式的快速转变,在整个转换过程中,教学情景的设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初中生物是一门以植物、动物和人类为线索并进行系统探究的学科,大多数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佳。而情景教学则不同,它以声音、动态图像及flas等现代技术再现书本所描绘的情景表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对整个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例如,在讲到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时,学生根本无法想象出其出芽生殖的过程。这时我将事先制作好的flas在课堂上演示:水螅的母体上首先生出了一小芽,小芽长到一定程度后会成为一个小水螅,脱离母体后便独立生活。使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生动化、具体化,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效率,激发探究兴趣。

2.2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是使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多做实验,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利用好实验,不仅要保证学生实验的完成率,还要有较多的演示实验,应该将演示实验与授课相结合。初中生物学的很多知识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演示实验来展示,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有兴趣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七年级下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节,主要介绍细胞这一知识点,而学生又是初次接触细胞这一概念,很难理解。这时我就大胆尝试,将课堂搬到实验室,把实验和授课相结合。让学生一边看着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一边对照着书本上的模式图,找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关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也是采用以上方法,并且鼓励学生主动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发现了生物的乐趣,同时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直观认识,为今后学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夯实了基础。

3.在生物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初中生物的特点是基本概念较多,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这些基本概念很抽象,难于理解,需要教师有意地教给学生学习生物的有效方法。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事半功倍,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循环。生物新课标要求我们把教学的施力点放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适应社会及其发展的能力。

3.1比较法

比较法是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是学生理解和思维的基石。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讲到植物呼吸作用这一知识点时,如果从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方面一一介绍,则不仅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最重要的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动脑筋思考,只是一味地等着老师将知识点传授给自己。在教学中,我先复习光合作用的知识,再介绍什么是光合作用,然后让学生在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方面与光合作用做一个对比,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从而得出答案。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有的同学还能找出这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给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呢。

3.2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都是从整个大自然中得来的,因此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更要注重联系自然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又有利于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一节时,我并没有按照书本上组织学生活动展开新课。那样,学生不仅要花费时间裁剪纸蝴蝶,而且上课的时候还要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玩抓蝴蝶的游戏,着实有点幼稚,也有点不符合当下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将课堂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到学校的草坪前亲眼看看嫩绿的青草,看看活跃在青草丛中昆虫的体色,从体验中找出大自然中“生物适应环境”的奥秘。让学生知道,在我们周围就有很多生物知识。

3.3培养探究性学习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探究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乐于进行生物探究,在探究中掌握生物学知识,是真正从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的方法。在七年级,《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一课中,讲授生物的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布置了一个课后活动,探究周围的哪些生物由于受到了环境污染而无法生存。这个探究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展开,学生的兴趣较高。学生通过调查、找资料发现了很多生物由于当地环境的污染而无法生存的现象。在总结时,我顺理成章地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这一生物学基本理念。本次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造、求知的欲望。

总之,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应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发挥,更好地培养生物科学意识。

参考文献:

篇9

自主探究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计划、装置、方法和步骤,自主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结果、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实验。这类实验现行的新课标、新教材、以及各级各类考试中已经明显加大权重。因此这类实验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生物学的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新课程目标“学以致用”的落实,最终关系着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培养和新课程的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类实验是要求利用以有的生活,生产经验和知识能力进行的一种开拓意识的创造性活动,它能较好地调动学生亲自实验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欲望,能更有效地培养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思维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要他们之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设计出不同于教材的、新的完整的实验并非易事。因此,对这类实验的教学应遵循能力培养原理,运用逐渐分化,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法,要求学生在经历过模仿式和分段式实验的前提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再过渡到自主探究实验。教师应尽量为实验提供或创造条件,讲清实验原理和实验的目的要求,然后让学生们自主、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把自主作探究实验作为开启学生新思维的钥匙,否则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失得其反。下面我就以现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中,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的探究实验为例、谈谈我的引导式“五步”探究实验教学。

第一步“设问”以生活现象、课文内容或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探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实验的问题是:①为什么人的皮肤被轻微刮破后,流血不久就会自然停止?

②贫血的的人多数都是脸色苍白、你知道其原因吗?这种现象说明血液是什么颜色的?

③血液由哪些成分所组成的?各成分分别有什么功能?

④你知道煤气是怎样使人中毒的呢?

⑤医生为什么在诊断某些疾病时,要先看血液检验报告单?

第二步“假设”启发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根据提问和自己已有的经验作出假设。

①皮肤轻微刮破流血会自然停止、可能是血液成分中含有一种能止血和 凝血的成分(如血小板)

②贫血的人脸色苍白、不红润是由于体内血液中的某些红色成分(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被减少的缘故。

③血液的成分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其中有一种成分可能是红色的。

④血液中的各成分分别表现出血液的功能。(如运载氧、防御、止血和凝血等)

⑤煤气中毒的原因可能是血液中的某种成分失去了结合氧气的能力,使身体里缺氧而中毒的。

第三步“实验”指导学生根据假设、利用现有条件,提供必备的器材、启发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计划。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验证实验结果。

实验一:①取1支洁净试管加入少量的柠檬酸钠,然后注入从家畜(或家禽)体内的10毫克血液、静止一段时间后,贴上标签甲,观察提问,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什么?

②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注入从家畜(或家禽)体内抽出的10毫克血液、贴上标签乙、静止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二、分组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取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并要求学生对照课文彩图、比较各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大小。

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示学生注意:既要观察明显清晰的现象、又要观察细微隐含的现象,更好注意观察实验目的所要求的现象)

比较加入了柠檬酸钠的血液与未加柠檬酸钠的血液静止一段时间后,各发生了什么现象,老师追问、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观察、会发现加入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呈黄色、中间有一白色的薄层,下层呈暗红色、未加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凝固、中间一团呈红色块状、周围有淡黄色液体(血清)。边观察边提出下列问题:A、抗凝剂对血液有什么作用?B、抗凝剂除柠檬酸钠外是否还有其他药品呢?C、什么是抗凝剂?D、为什么体内的血液未加抗凝剂也不会凝固?

②观察试管甲、乙现象时,应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的重点是:A、甲﹑乙试管的血液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B﹑甲试管静止一段时间后分为几层,各层分别是什么颜色?大致比例是多少?C﹑上下层交界处的薄层是什么颜色。D、观察试管乙的血液时、注意内外的颜色、状态的改变。

③详细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的有关现象(如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大小等)。

第四步“总结”组织学生用科学方法、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出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同时写好实验报告单。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的操作、验证、分析、观察可得出下列结论:

①血液主要由血浆(位于上层呈淡黄色)和血细胞(位于中下层呈暗红色)两部分组成。

②血液中血浆和血细胞的体积各约占一半(即约占二分之一)

③抗凝剂(如柠檬酸钠)对血液的凝固有防止作用。

篇10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概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11-02

一、引言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科学中的“规律、原理和方法”都是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得以表述的。所谓的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及本质特征的反映。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生物教师有必要重视概念教学,运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进而运用生物学原理、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二、核心概念教学的学情背景

初中生物学是孩子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系统生物学知识的学科。虽然学生在生物学上的生活感性经验丰富,但其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能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形成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为将来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核心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从思维特点上看,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仍然是偏重于经验型的。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与有关课程的衔接,又要难易适度,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从学习动机上看,学习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构成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推动人们认知活动的内部机制。所以教学中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浓厚的科技活动兴趣,使他们真正喜爱这些活动,又要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兴趣水平,培养他们形成科学志向(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于核心概念的教学,首先还是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原则着手教学。从实施过程上看,教师都要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教学单元,教师最终希望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教师要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根据基本问题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使学生参与基本问题讨论和过程学习。当然,这些活动和过程要有助于学生达到基本理解,最终完成知识建构,形成核心概念。

三、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课堂实施途径

初中生物学中在核心概念不会太难,但在每个单元中均有所涉及。例如,七年级的“生态系统”、“食物链与食物网”、“DNA”,还有八年级涉及的“先天”、“社会行为”,看起来似乎浅显易懂,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概念的建构是需要讲究方法才能符合中学生的思维习惯的。教学可以直接给出概念,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概念。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不过初中学生的概念教学,必须符合渐进性原则,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研究能力的水平。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进行教学。针对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教学目标,关于“反射”的概念就是本课的围绕核心概念,以往是通过模型、比喻或模拟法可以让抽象问题更易理解和直观化。不过根据现有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一)实践体验

“体验教学”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感受知识奥秘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观摩或直接使教学活动情景再现,使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所描述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得到知识经验的一种学习方法。

学生的思维是广阔的活跃的,尤其是在课外或生活中,他们较于成年人还多了一份好奇心,任何事物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触动他们的心灵,他们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生物学的很多概念都是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能够在课堂上有目的地体验生活中他们因不熟悉而没有了解其奥秘的科学,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知识的深刻了解。而且这利用了场景再现,符合中学生的情景记忆规律。例如,笔者在讲解新课之前让学生配合教师完成一个小游戏:两名学生被蒙住眼睛,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伸手碰到热杯子,其他学生观察受试学生做出的反应。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说明人们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导出“反射”这个名词,让学生再举一反三,并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完成膝跳反射。通过体验膝跳反射,真实感受人体简单反射的存在,激发学习热情。这时,教师对活动细节的指导,是保证活动顺利地开展的有效做法,学生对活动的说明与分析,不仅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也培养观察分析问题能力。此时,学生对于“反射”的体验初步形成。

在学习“反射”这个概念以后,通过组织体验游戏,又一次点燃了课堂,引发学生应用本节概念解决问题的热情。这些都是通过体验形式达到学习掌握,并能够应用概念的效果。

(二)结合生活经验,教师点拨,总结共性,得出概念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发愁:讲过的概念,虽然老师经常反复提到,但仍有同学不能掌握。那是因为,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不然发现,如果这个概念是他们自己总结而来的,他们不仅会有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会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与快乐,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例如:在本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膝跳反射等活动已经体验这种有规律的“反射”时,有必要利用类比的方式,举一反三地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例子,通过这些现象总结他们的共性,得出正确的,科学的表述方式,达到概念的形成。这种方式,也将科学与生活现象以一种严谨的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需要让发散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找到一个结合点。要在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课堂教学上发现这种联系,需要教师的问题的精密设置,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学会发掘相同的例子,并大胆推测总结众多例子的表象。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表述为通过具体生物学现象,利用实例和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辨别,对生物现象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反射”在教材中的定义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本节课的具体方法是教师精心设疑,引导出学生对反射概念的总结归纳,同时,通过课本阅读,教师引导对核心概念中“外部”和“内部”刺激的理解,利用概念分析膝跳反射的刺激和有规律的反应分别是什么,并用习题进行反馈,达到对“反射”概念的掌握与应用。

(三)多形式的应用反馈

课堂的反馈学习不仅可以检验课堂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概念的学习得到应用,达到“了解—学习—应用”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补充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可以通过在了解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地举出相关的例子,可以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习题分析,使同一概念以不同形式对学生产生多次新刺激,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认识、理解并掌握应用这些概念,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快乐、扎实高效。

例如,课堂上,在学生已经知道“反射”的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并尝试思考这些反射都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吗?教师利用图片情景补充例子,并引导知道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第一次反馈是以“吃到酸梅会分泌唾液”和教材中“望梅止渴的典故”为例,进一步理解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达到第一次反馈。在课堂上展示杨梅的图片,全班体验复杂反射,请学生表达感受,享受学习的乐趣。第二次反馈是利用习题:尝试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要学会判断这两个概念,首先学生要先判断是不是反射的行为,再根据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分原则去判断。所以这样的习题,就是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延伸应用。

(四)图表归纳

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应用水平是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和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概念教学还必须把握系统性原则,如果说思考的一般目的是为了“了解事态”,那么系统性的逻辑思维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了解事态”。以问题串推进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师生共同总结板书,提炼本节知识体系。课堂总结对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师生共同总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课主要学习内容的再认识。

四、核心概念教学的原则

在这种核心概念教学的课堂实施中,教师遵循了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规律,并且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1.兴趣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习做最好的铺垫与指引。

2.创造性原则:学生的创造性包括许多方面,思维的独创性为其核心。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的一种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指个体经过独立思考,独特和新颖地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举一反三就是一种实施性比较高的方式。

3.个性化原则: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个性”和“人格”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概念,都是对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即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促进能力发展和取得工作成就的重要条件,有个性才能有创造性。现代教育的价值观认为,教育就是要充实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其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并且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能力发展的差异程度也不同,教师应当学会面对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课堂的学生体验,表达交流,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表达欲望,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发散思维,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在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探索,基于学生的现实基础,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能够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观点,不同见解做出灵活快捷的反应,以多种形式达到核心概念的建构。而如何准确定位教师在教学课中的角色,让教师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处理好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将是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