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知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4:0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二生物知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二生物知识总结

篇1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6、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9、高尔基体: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

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

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

(2)细胞核结构: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

篇2

[关键词]生物教学 创新改革 学生素质 兴趣发展

一、导入精心设计,调节提高情绪

有人曾经把一堂好的课比喻为“凤头、猪肚、虎尾”,即开头要像凤凰那样引人入胜,可见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趣的开头、能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感中进入探求新知的阶段。如在讲授高二生物第八章《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优美的古诗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讲高二生物第六章《遗传和变异》时就借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的谚语和俗语来引入;在讲授高二生物第四章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时,就借用“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和“种在稼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入在于肥”来引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乐在其中。

二、语言哲理幽默,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人对科学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学生学得愉快。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三、方法科学灵活,调控留住学生

1、巧用比喻化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再如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口诀谐音助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猛)。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4、科幻法展开联想。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5、理论联系实际化。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四、过程有张有弛,兴趣稳定持久

一节课不可能全是,而应有张有弛。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穿插、介绍生物学科技新成就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生物学家生平和贡献,生活中的生物知识等,既可调节节奏,又能再次激发兴趣,既把能力的提高寓于获取知识的乐趣中,又能把智力疲劳淡漠于出奇制胜的情趣之外。例如我在讲种子的萌发、种子的结构、种子的形成中,结合农村中塑料簿膜育种、我国袁隆平等专家,怎样培育新品种的事例。在讲细菌、真菌中,除了讲它们的害处以外,还多联系人们利用它们造药治病、制作食品、净化环境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追寻科学发展的踪迹,一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增强求知的主观能动性。

五、结尾精彩回味,激发学生渴求

篇3

关键词:新课改;浙科版生物;探究;学习平台;生物教学

一、浙科版生物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存在的问题值得商榷。

1.科学合理的编排问题

以高二生物必修的三册书为例,虽然分别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命名,但在三册书中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第一册《分子与细胞》应该说是后两册书的基础,但编者也许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前后册联系颇多的内容却极少延伸,如遗传物质DNA及RNA在第二册中是中心内容,但在第一册第一章中其内容却只有寥寥几句话,仅仅提到了它们分别是脱氧核糖核酸及核糖核酸,又分别主要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其结构、组成等都没有作很好的铺垫,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第二册内容时早已无甚印象。笔者认为这对于有关遗传物质知识框架的形成是不利的。像这样的情况在必修课本中的很多地方都有出现。

2.课本内容的选择问题

整个高二必修内容选择看似条理清晰,但相对较庞杂,看上去不像教科书,却像是几本课外读物或者说是科普读物。编者想把所有的有关生物学的内容都讲个遍,但却限于篇幅又只能蜻蜓点水般地匆匆而过,以至于在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过程中都要参考翻阅大量的课外资料,同时导致教师对于许多内容讲得多怕浪费时间,讲得少又怕在考试中大量出现,而学生在自学及练习过程中又感到迷茫:怎么课本仅仅几句话提到的内容却在习题中大量出现,而大篇幅的内容却是寥寥数题呢?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如在第二册第二章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中有关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应该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之一,但课本内容却只列举了一个有关人类血友病的例子,相当简单,同时又没有把几种与血友病有关的基因型的个体的组合及产生的子代的类型的情况以遗传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很难一下子接受,而遗传图的书写正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课本大量采用了立体的彩图,虽然说增强了形象性,但对于学生的解题实在是帮助不大。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再增加有关的平面图。

3.教材与习题的配套问题

高二生物浙科版教材启用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生物作业本,该作业本的编排顺序及难易程度相对体现较好,对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是很有好处的。但由于教材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自学复习,不利于其很好地掌握知识,反而使作业本成了累赘,学生要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完成一份练习,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生物难学的观念。还是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例,课本中出现的有关内容很少,但浙教版作业本中出现的内容却是重点,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要增加内容讲解,而学生则要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去巩固练习。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中学课程设置的深度、广度及结构应该考虑一般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因为人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逐步深化的,所以课程的编排要有系统的观点,不能把生物必修三册书独立开来,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基于以上三点,笔者认为,要想顺利地完成生物学教学任务需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来达到。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听课情况,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学生让他们制订不同的学科要求,可以在每堂课之前先预习书本内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来做相关的练习。对于课本中重点、难点作相应的标记,在课后或课堂上进行提问。这也就是所谓的学生预案。这样将会大大减轻教师因为浙科版必修课本内容编排相对较凌乱,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相对较吃力的现象。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学习小组对本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其他组相互讨论当堂进行解决。这样就使得一部分的内容实现了四次巩固:第一次,学生自己自学巩固;第二次,其他同学帮助巩固;第三次,教师总结巩固;最后,课后习题巩固。这样,一堂课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把课本中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立体知识。如在细胞的分子组成及结构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细胞比作一间大房间,房间里的人及各种家具就是细胞的结构及成分,人的进进出出及家具的搬动就是细胞内化学成分及各种结构的变化,这样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就会非常地形象,这对于他们的理解是非常有好处的。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实际

由于不同班级的学生,同一班级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生物学素养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一一加以落实。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每隔一段时间要做相应的反思。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学习呈螺旋式上升。

篇4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元素,也就是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设计并进行的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讲述、讨论、合作、实验、演示等。下面是一节高中生物课堂设计的案例:

课题:细胞呼吸(1)——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课堂教学中提倡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探究式教学,以问题的情景设计为突破口,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科素养这一目标。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高二生物必修教材(人教版)第三章第七节内容,细胞呼吸是新陈代谢一章重要内容,有氧呼吸是本节课等的重要内容,是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ATP的主要来源,是所有活细胞的重要特征。有关细胞学线粒体的结构知识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内容与本节有联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学重点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教学重点是有氧呼吸的本质。

三、学情分析与学法设计:学生在初中学过生物呼吸的相关知识,由于初中到高二时间隔开过长,存留在学生记忆中的仅仅是对人体呼吸的粗浅认识,本节课就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升华和意义建构,运用整体建构教学理论,先让学生感知本节课在生物教材中的位置,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课堂学习思路,运用演示实验教给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在教学重点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理解细胞呼吸概念

3、理解有氧呼吸的场所和生理过程

4、学会运用细胞有氧呼吸的原理探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1: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能源物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2:什么叫新陈代谢——有序的化学反应的物质保障是什么?

投影知识树1: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中进行的(教材20页),细胞不断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体现者活细胞对物质进出的控制,既有物质的输入又有物质的输出,大家预测一下输入输出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呢?发生了化学性的变化,就伴随着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提问:ATP作为细胞内能量的“通货”含量极少,又是怎样及时补充的呢?不断从糖类等能源物质的分解所获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细胞的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1.〈讨论〉:细胞呼吸与通常我们自己理解的呼吸是一回事吗?

投影知识树2:

概念1: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进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叫细胞呼吸。

〈学生实验汇报〉1.证明浸泡过种子呼吸消耗了氧气?(水的必要性是什么?)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种子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绘图展示)

二、概念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细胞生活在常温、常压下,意味着细胞内的生物氧化是在酶催化下的温和化学氧化。

三、有氧呼吸的过程

任何生理过程的发生多有它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它们是什么呢?

物质基础:酶、ATP、糖分子(C6H12O6)等:(生病不吃不喝,输液的成份是?)

结构基础:细胞、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1.问题 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呢?

问题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2.分析细胞呼吸的场所,学习细胞内生物氧化是逐步进行的实验研究方法,投影课件,师生讨论共同学习。

3.有氧呼吸的本质?

——(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4.总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改写成ATP?(不能)

〈师生互动学习〉有氧呼吸的过程(反应式略)

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中

第二阶段:线粒体中

第三阶段:线粒体中

释放的能量:热能+ ATP中的化学能,1摩尔的葡萄糖彻底被氧化分解,释放2870千焦的能量,其中有1161千焦的能量存于ATP中,其他能量以热能散失。(投影课件)

有氧呼吸的本质: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角度分析——有机物逐步脱氢,能量逐步释放,逐步形成ATP)

四、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学生合作讨论

1、是不是细胞总呼吸就好呢?影响有氧呼吸外界因素?

2、如何使果实或蔬菜达到保鲜目的,原理是什么?

低温、低湿(干燥)、低氧(充氮气或二氧化碳)

五、课堂自检题:

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的是:

A.CO2

B.丙酮酸

C.ATP 和[H]

D.ATP

2.在动物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场所是:

A.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

3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在哪个阶段产生的?

六、课堂小结:强调细胞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本质,说明细胞呼吸这一生物氧化过程是在酶催化下的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总合。

作业与板书(略)

总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注意:

1.活动设计需要考虑活动的价值,是否符合三维的教育目标。

2.活动要重点围绕着核心教学内容来设计。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77-01

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生命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生命,引导他们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思想意识,生物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生命的起点,生命的不易

结合生物教材的知识,我就让学生了解人的胚胎发育和分娩等知识,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起点,生命的来之不易。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胚胎工程》这一章对胚胎发育的过程有简介,我主要通过科教短片和电影来教育学生。例如,《人的生殖》,男性每次可以产生几亿个,它们在女性的阴道内争先恐后地通过子宫游向输卵管,在到达输卵管时只剩下数千个了,最后能够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强壮的。受精卵再到子宫内发育10个月。可见,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它是多么珍贵!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为了让学生知道母亲分娩的痛苦,认识到为他们的到来父母所付出的艰辛,我让学生观看了第六代导演张杨的电影《向日葵》,该片是以主人公张向阳的出生为开头,用他儿子的出生作为结尾的。特别是结尾那些血淋淋的真实的分娩镜头真的让每一个人感到一种震撼。我注意到许多的女生甚至闭上眼睛,不敢观看。可每个人包括他们就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多么艰辛和不易!经历过这样一次次生命的洗礼,很多学生回家对待父母的态度有所改变,也有很的家长跟我反映,他们的孩子懂事了很多,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这些变化让人很欣慰。

二、了解生存的艰难,爱惜生命

在学习高二第一册《生物的生殖》,我讲到单细胞生物,在进行分裂生殖时,母体一分为二,变成二个新生命,母体消失,我和学生讨论到“死亡”问题。在我国的文化氛围里,人们很少在正式的场合讨论到这一话题。我要学生认识到“死亡”是自然界的规律,是生命过程的最后一环,不可避免。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生命的过程,积极看待生命,才知道生命承载的重担,体会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当秋风扫落叶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叹息,而是祝福,祝福它“化作春泥更护花”。“死亡”是生命的规律。我在讲述高二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学说时,联系自然界的实际介绍生物之间种内关系、种间关系。我和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一片草原上,有一群老虎,老虎对小老虎说:“你要努力的跑,要比跑的最慢的羚羊还要跑的快,否则你将饿死。“在另一个地方一群羚羊也在练习跑步,母羚羊对小羚羊说:“你要跑的再快些,要比跑的最快的老虎还要再快些,否则你将成为他们的食物。”我组织学生讨论这一故事的内涵,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你对认识自然界生存斗争有什么认识?自然界生存基本规则是什么?三、融生物科学史于探究性学习中

将生物科学史带入探究性学习中,能充分发挥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知识、提升生物科学素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就借助教材中的“科学史话”,作为探究学习蛋白质相关知识的问题情境,在呈现史料的基础上提问:你能从材料中获得哪些关于蛋白质的知识?胰岛素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什么样的功能?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总结要点,然后我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追问:“氨基酸怎样形成蛋白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相关内容,讨论、归纳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学生以“科学家探索蛋白质人工合成”为背景来学习蛋白质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感受到科学家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而且自身也经历感受、分析、综合、理解等环节,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从而有利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篇6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课程标准还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实验与生活实际联系不但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离生活实际并不遥远,运用可以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生活问题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并能应用课本知识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呢?带着这样的想法设计了下面这节课。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新陈代谢与酶》是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这儿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探究性实验,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学生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创新的基础就是探究,所以在教学中要安排一定量的探究性实验。

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提供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所选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初步进入到探究实验的环节中去。当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分析方案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分析评价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完善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酶的概念。

(2)理解酶的特性。

(3)学会设计实验,并能分析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设计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

(2)能够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修改并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

(3)能够通过小组成员交流、组间互评和师生反馈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设计实验的活动中,体会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意义,增强合作意识。

(2)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体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实践的意义及对待科学的态度。

四、案例过程

篇7

一、 复习巩固陈述性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

高三生物复习涉及大量陈述性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常常出现知识间混淆和记忆的不协调。怎样处理才能让学生乐意去记忆,促进知识的理解和保持呢?

1. 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基础知识

在复习课中要善于设疑,适时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原有知识。例如,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时可以设计话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生态农业”,同时提示学生根据能量流动的原理设计农业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学生就会调动原来储备的知识“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种间关系”等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自然也就激活了原有的知识,最后总结出设计生态农业系统的具体措施。

2.兼用多种方法,促进知识深加工

有关的研究资料显示“鉴别相似性与相异性”是效率最明显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高三生物复习中大量的相似的名词、概念可以采用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对知识和概念进行比较、类化,从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课本讲述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即基因的表达时,就可以将复制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即转录和翻译)从时间、场所、模板、原料、条件、过程、产物和特点等方面进行列表归纳,在课堂上呈现以下比较表:

总结是效率相当明显的课堂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复习课上,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总结,必须删除、替换和保留某些信息,其前提是学生较深刻理解这些信息。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时可以于课前告知学生专题内容的高考考核要求,让学生认真梳理,按照知识的内部联系课前建构知识网络图,课内小组交流、补充和完善。例如,复习“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专题,课前让学生把课本中涉及的下丘脑参与的调节找出来,在课堂上共同归纳出以下“下丘脑部分调节作用知识网络图”:

构建知识网络图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进行精加工的过程。通过构建类似的知识网络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非语言表述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 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生物教学的目的之一。任何一种技能的学习过程都是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这也是高三生物复习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然而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把熟记于心的概念、原理加以应用。虽然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智力因素的制约,但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过程。

技能学习的过程最关键的是“定型阶段”。以实验设计为例,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是建立在对课本经典实验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模仿课本经典实验的设计原则进行的。如果仅是背一道道实验设计习题的答案,那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相当低。

技能学习的“定型阶段”只需要认真地对待和分析几个“技能样板”。对高三学生而言,生物学科最有参考价值的“技能样板”应该来自于课本,尤其是课本的经典实验。指导学生对课本的经典实验进行剖析,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更有利于学习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

孟德尔的经典实验给予学生两个“技能样板”,一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二是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例如,剖析光合作用实验时,我们可以按照实验设计的内容进行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加以考虑。例如,这些实验的过程与方法、对照类型、单一变量、结果与结论各是什么?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剖析,对学生理解生物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解答实验试题很有帮助。

三、 程序性知识使用熟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学习程序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使用的熟练化是需要大量的针对性训练的。根据有关的实验统计,一项技能学生大约是练习24次才能达到80%的掌握水平,才能准确而迅速地使用这项技能。要反复地使用一项技能,又要让学生乐于不断地使用这项技能,变式训练应该是技能熟练和提高的最有效的练习。

1. 变式训练是提高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例如,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系列问题就可以将课本原题目P83选择题3采用以下变式训练。

变式1: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人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A. 左右相等

B. 左多右少

C. 左少右多

D. 左右均无

变式2: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以上的两个变式和课本的原题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掌握解决系列问题的分析方法。习题变式训练应尽可能选用课本的原题,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使学生有清晰的思路,逐步建立相应的思维模型,达成大幅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2.积累错题是提升解题能力最有效的策略

进入高三后,学生所做的练习数量和次数肯定要比高二多,学生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外,还应该自觉主动地将每份试卷上的典型错误摘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错题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积累三到五个题,那么经过一月、一学期、一学年的积累,再加上自己的经常反思和回顾,在脑海里就会形成较大的积累量。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应该可以厚积薄发、充分发挥、得心应手,取得高分。

篇8

关键词:新课程;“度”的把握;主体;引导者

一、教材的改革

在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教材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教材的性质及功能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正因为这些变化,传统的教材现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教育的发展。

1.实验方面的变化

实验方面最大的变化是新教材将过去的一些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除此之外,还设置了“模型构建”栏目,如“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这些模型的建构既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用模型的科学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通过这些探究活动的设置和开展,使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其创新意识,让学生亲自去寻找答案,发掘知识,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教材编写体例比较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每章的编写中增加了“本章小结”“自我检测题”,其中“本章小结”的内容是该章的知识要点归纳,在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总结;“自我检测”则通过典型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新知识。在每节的编写上新教材增加了“问题探讨”和“本节聚焦”。“问题探讨”是新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被编写在每节的开始,是由图片+情境+讨论题组成。其中的问题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科学史,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有一定作用。

3.课本插图的比较

与旧教材的插图相比,新教材插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插图均为彩色图,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2)增加实物照片和示意图数量,如“幼儿和老年人”它使得“人体老化细胞的特征之一就是含水量明显下降”这一知识点更为直观、形象;(3)增加了人物图的数量,加大对学生科学史教育,如“关于酶本质的探索”;(4)在习题中出现了教材中没有的概念图,它能形象地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知识体系的建立;(5)新教材中编排了一些流程图,如“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这样使得一直困扰学生的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得以直观形象化。形式多样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而又真切的感性材料,使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既有利于使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化、简约化,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兴趣。

4.练习题设计的比较

新教材的练习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每节的课后练习,另一类是每一章的自我检测。每节课后的习题包括“基础题”“拓展题”两大部分;每章检测题包括“概念检测”“知识迁移”“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其中,“概念检测”又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画概念图”,值得一提的是,“画概念图”是新教材出现的新题型,要求学生重视对概念的理解,把握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别。“知识迁移”和“技能应用”是新教材的两个亮点,其特点是既在内容设计上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更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科学。

新教材刚出来时,许多学校对新课程一头雾水,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安排课时?从什么时候开始开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初步进行,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教材顺序的教学安排,我们现在采取的是先上必修1,接着是必修3,而最难的必修2放在最后上。这样安排的好处体现在:(1)利用高一一年正好可以把较容易的必修1和必修3上完,而高二再上难度较大的必修2,这样时间正好合适。(2)难度最大的必修2放在高二上,一个原因是经过一年的高一学习之后,大部分的同学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对生物科目或者文理科选修的初步选择意向。这个时候对选修文科学生所讲的内容可以相应地降低难度,少花时间,而对选修理科学生可以相应的多花时间,加大难度。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的教学思想。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必须了解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笔者所任教的高一六个班,基本上可以分为2个层次:有四个班的成绩应该很不错,而另外2个班的成绩可能相对来说要稍微差些。以教学中画概念图为例:在那四个较好的班级,笔者经常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提供给他们相关的概念,或者有时候什么也不给,就让他们自己根据某一节或某一章的知识,自己画概念图;而对另外两个班,一般都是根据课后现成的概念图,只要求他们在现成的概念图上直接填相关的概念和关键词。在各个班绘出的概念图中,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比较容易混淆的地方。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让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苏科庚.谈人教版教材与原教材的比较[J].生

物学教学,2005,2(30):13-14.

[2]张可柱.中学生物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篇9

北京汇文中学 周平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高考改革的推进,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本文结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和高三复习的要求,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高三生物复习策略,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人类已经进入了社会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高考改革的推进,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高三生物复习课是对高二学习内容的复习、深化和扩展。因此,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新于教材,要对教材进行有意的调整、扩展和深化。高三的学生和高二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高二学生遇到的是新知识,高三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旧知识的复习,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教材却是相同的,如何使之统一起来是师生面临的一个挑战。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这有利于指导复习的展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的测试需通过一定的知识结构来体现;而知识的网络在课本中隐藏,能力的层次在大纲中贯穿。我们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运用了“任务驱动”理论,进行了高三生物的教学模式构建及其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从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式的构建特别是应用等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它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高三生物复习主要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例题,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伸和拓展。这决定了教师只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要求或自己的某些需要而去完成某项工作。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来自于满足某种需求,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二、 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1、明确培养目标:

构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必须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根本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把科学研究方法和知识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立足教材和大纲教学。

实施教育必须以具体大纲教学为基础,以教材为依据。为此,要构建科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悟学科特点和大纲精神,认真设计每一项“任务”,科学组织、指导学生,使学生自主获得有用的信息,积极主动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突出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明确师生的地位尤为重要。教师只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现代教学新模式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4、适当选取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应用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应选取与生活联系紧密、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能够有所作为的内容,同时还要体现学科内的综合。例如我们在生物实验专题的复习,生物热点专题的复习中采用了这种复习策略,受到了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 模式构建及其应用

1、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为主要结构。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2、模式的应用

从教学模式图可以看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为主要结构的四个阶段,现以具体的一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生物热点问题复习”

第一阶段:呈现任务。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块,巧妙的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有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水平,从一个实际问题或某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出发提出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其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我们在备课时先将这个大的课题分解成许多小的模块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生物、克隆等11个小专题。要求学生分成3-4人小组,选择课题。当一个带有挑战性的任务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紧密的联系,学生就会拟定新的学习计划和完成任务的初步实施方案。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二阶段:明确任务。学生接受了任务,对完成任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的环节就是将任务要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当学生接受任务后,借助一定的情境,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对任务将进一步剖析,发现问题。由于任务是纷繁复杂的,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的有用信息。这时,教师应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我们提出了学习指导,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够在网络的海洋中寻找相关信息和电子幻灯片的制作。学生面对承当的任务,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分配研究任务,然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展开学习。首先是获取相关信息阶段,学生可从多种途径(互联网搜索查询、图书馆查阅图书杂志等等)发现检索信息,从中选择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其次是分析整理信息阶段。学生根据所要调研问题的几个方面,对已知的部分与热点内容构建联系、分类、综合及查错,从中还可对未知的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三复习中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也是理科综合能力的重要一部分

学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不断深入研究,不断积累相关的学习资源信息和不断总结学习方法,逐步丰富学习经验和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完成任务。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践也证明: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将会更好补充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但是教师在此阶段特别要注意提示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专题与课本的交叉点上,注意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因此,我们提倡学生们分小组共同完成某既定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共同交流,完成报告,借助于计算机,以电子文稿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利用学生提供的材料加以适当的修改和内容的添加后,制作成网站形式,在教室的电脑和网络教室后供学生学习和复习。

第四阶段:任务评价。评价是学习者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当学生用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将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和小组与小组互相评价,修改不足之处。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点,学生更加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之间和互评和适当的对其成果加以点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应注意处理好的问题

1、任务要紧贴复习目标,体现主干知识。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很紧张,所以任务的选择就变得很重要。任务应该与教材结合紧密有要高于教材,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点,注重学科内的综合。我们在高三复习阶段所选取的内容包括:人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图表的构建);蛋白质;育种方法;细胞的分裂;遗传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和对照的类型等。 2、任务要系统有度。提出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同时对学生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反之,所需解决问题知识的层次过深、跨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或过剩,很可能出现半途而废现象或者感到无事可做,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任务要有事可做。要选择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当学生明确任务后,学生就应该在教师的指引下,或通过同学之间讨论,或自己探索来完成具体的事情,明确将要完成什么任务。而不能让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无事可做,或者由教师自导自演,这样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也违背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初衷。

4、任务要有果可评。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是为教师进行下一任务设置提供依据。反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可评的任务,学生可能漫无边际的像只无头的苍蝇乱闯,教师也鞭长莫及,收效甚微。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生物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会继续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材•教法,1999,第九期。

2. 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J],电化教育研究,2001,(2,3).

3. 钟志贤,《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览要》[J],中国电化教育,2000,(2).

篇10

活动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具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等特征。其中,“活动”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活动,它具有独特的规定性: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对独立的实践性主体学习与发展的活动。活动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其发展历程较为曲折。卢梭是第一个全面论述活动教学的,同时也为活动教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巴西多、裴斯泰洛奇和杜威等人也相继对其进行过论述,但都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力。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皮亚杰的推动下,“活动教学”才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研究。目前,我国对“活动教学”的研究集中在理论论述,对其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还相对较少。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活动教学,体现了面对全体学生的新课改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全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亲身体验,形成经验,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的提升,培养了他们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 设计理念

下面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为例,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活动教学的一般流程,进行了教学设计。设计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基本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2 教学设计

2.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之后的延续,是“种群与群落”的升华,剖析了生物在种内和种间如何发生联系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如何联系,也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学习奠定基础。

2.2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能够从资料中归纳出有用的生物学知识,但还不能将生活中的事物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

2.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说出信息的种类,并列举出相关例子;能分析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游戏,认同现实生活与生物学知识密不可分。

2.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资料,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5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请四位学生上台,两人为一组,进行游戏。

游戏一:“你做我猜”。

① 两人一组,每组在3 min内尽可能多地猜词语,多者胜出。

② 一个人用语言描述或者形体比划,另一个人猜,语言描述不能直接说出要猜的词语的字,如果说出则无效跳过。

③ 如果遇到不会描述的词可以直接跳过,以节省时间。

④ 输掉比赛的两人继续体验游戏二。

游戏二:“哑巴喝饮料”。

① 准备5个不透明的、外观完全一样的杯子,分别装上白酒、白醋、白糖水、盐水、苦瓜水。

② 任意选一个杯子,喝下“饮料”,通过自己的表演(不能说话),让其他人猜出正确答案即可。

(2) 新课展开:

学习信息的种类时,教师通过以下3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习。

① “你做我猜”游戏中,参与的同学根据什么来猜测纸板上的词语?(游戏中,学生对纸板上词语进行的语言描述,像这样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我们将其称为“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物理信息除了刚才提到的声音外,还有:光、温度、湿度等。)

② 我们如何猜到瓶中所装为何种饮料?(根据游戏二中同学品尝不同饮料所表现出的不同神态、表情甚至动作,来引出第二种信息种类――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即是动物通过的特殊行为,对同种或者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如:鸟类的求偶现象。)

③ 台上品尝饮料的同学又是如何知道瓶中所装为何种饮料呢?(台上同学品尝饮料后,感受到饮料中的能够产生味觉的化学物质,引出化学信息的定义: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学习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教师叙述:

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那么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还有哪些呢?请大家阅读教材106-107页“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师要求学生分享答案,并补充完善:资料一: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飞行。

资料二:莴苣、茄、烟草种子的萌发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资料三: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保证种群的繁衍。

资料四: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师生总结: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生命活动;③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3 教学效果及反思

实践中发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对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信息的种类,列举出相关例子;并且可以结合资料分析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实践中还发现,学生在找出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时,容易遗漏某些信息或出现其他问题,如认为饮料是化学信息。其实是饮料中带有味道的化学物质才是信息。教师应当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纠正改错、补充完善。另外,在讲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后并不能直接得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此时,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答案,总结概括出更准确的知识点。

基于以上论述,在高中生物课堂实施活动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课前准备。活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开展活动。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也是整堂课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