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2 18:5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一生物必修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一生物必修总结

篇1

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生物必修一知识高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生物必修一知识高中1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除病毒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单位)组织器官系统(玉米等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

1.病毒(HIV/SARS),没有细胞结构,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不属于真核或原核生物。

只有一类核酸:RNA或者DNA。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细胞学说(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建立的过程:

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细胞

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

19世纪(1838/1839)德国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核细胞产物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生物必修一知识高中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①对光:转动转换器调大光圈转反光镜

②观察:对光放标本至孔中央降物镜至片上方升镜筒仔细看

2.高倍物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转动转换器

注:用高倍镜观察,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凹面镜。

1.高倍物镜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① 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后再用高倍镜

② 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用高倍镜观察,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

③ 物象与实际材料,左右都是相反的。

④ 放大倍数,目镜长度与其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为正比。

⑤ 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小,视野内细胞数目变少,每个细胞体积比大。

例: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范围内由8个细胞

若目镜变为40x,物镜不变,则只有2个细胞。课本P4

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生物必修一知识高中3捕获光能的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2)实验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因为层析液中的丙酮是一种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

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略)

2、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总反应式:CO2+H2O (CH2O)+O2 其中,(CH2O)表示糖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薄膜上

水的光解

ATP形成: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①光的波长: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②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③光照时间: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温度:温度低,光和速率低。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酶的活性,光和速率降低。

生产上白天升温,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积累有机物。

(3)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生产上使田间通风良好,供应充足的CO2

(4)水分的供应当植物叶片缺水时,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影响CO2进入叶内,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生产上应适时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六、化能合成作用

概念: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

如: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

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举例: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

自养型生物: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性细菌

异养型生物:动物、人、大多数细菌、真菌

生物必修一知识高中4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2、细胞的核质比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3.中期

特点:①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形态最清晰,数目最稳定,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6.总结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不同点:1.前期纺锤体的来源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2.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植物细胞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

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例:蛙的红细胞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点:稳定性、不可逆性、持久性

二、细胞全能性:

(1)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具有本物种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2)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生物必修一知识高中5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

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4)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学说:(1)自由基学说(2)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焕蛩赜跋煜拢捎谙赴4换疃芩鸹蛑卸弦鸬南赴鹕撕退劳觥!鞠赴蛲鍪且恢终5淖匀幌窒蟆?/p>1.癌细胞: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形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癌细胞的特征:

(1)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转移的原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

3.致癌因子的种类有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4.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5.癌症的预防及治疗

篇2

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或观看实验视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师工作计划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生物教师工作计划一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共六大模块,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参照生物课程标准,共需36课时,共六章,本学期的教学资料有: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和细胞的生命历程。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资料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深圳学生在初中阶段开设的是科学课,一般科学课的教师专业是物理专业,所以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生物学基础打的并不是太扎实,所以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或观看实验视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

经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构成。经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本事、归纳、总结分析本事;经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确定和利用本事;经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本事和评价本事;经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本事、发散本事和迁移本事;经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具体措施

1、在教学处领导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研、教学工作。

2、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结合本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3、组织好每周年级组团体备课,定时间定资料定主备人(具体分工见教学进度表),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资料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教材处理方式和讲授顺序、训练习题选择和知识的检查及落实等,然后由大家团体讨论研究,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提出改善意见、完善讲授、训练资料及评价标准、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做好教后反思。

4、完成作业批阅和评价工作以及教案、听课笔记的检查。

5、认真做好新的教师传帮带工作,新教师要经常听老教师的课,备课组长也要跟踪听新教师的课,使他们迅速成长,尽快到达学校的标准和要求,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6、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每位教师认真钻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取制作课件,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7、加强网络教研,组织本组教师进取参加互联网互动平台,进取参加网络问题的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8、配合生物学科组搞好本学科团体教研工作,切实为提高学校生物整体教学水平和高考备考工作而努力,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9、完成本学期新课程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评价工作。

10、规范实验室使用制度、做好各项文档工作。

新学期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认真地完成各项教研任务。

生物教师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工作核心,以规范常规教学为基点,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的研究、实践为重点,以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为切入点,以特色发展为突破点,力争使学校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特提出以下工作计划:

二、教学重点工作

(一)提高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全体教师上上下下以主人翁的精神,对自我提出更高的要求,领导做表率、骨干带好头、全员来参与,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运作,全体教师要团结协作,拼搏进取、视团结为生命,互帮互助讲奉献,力求在合作提高自我的整体素质,凝聚团队智慧,让学生的成绩得到切实提高

(二)继续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师们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本学科新《课标》。备课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施教;加强教学研究,狠抓过程落实。备课、讲课、听课和评课都以新课程为标准,教师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切磋教学技术,改革旧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此刻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学工作扎实稳步的向前推进。

(三)调整教育常规要求,突出实效性。

教师教学常规本学期,将本着抓过程管理、突出实效的原则,对教学常规重点做如下要求:

1、备课:备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备课至少要做到通读全册教材,熟读单元教材,精读课时教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撰写教案。做到:资料科学、准确、全面,结构完整;形式规范、合理、清楚;详略得当,切实可用。教案应具有创新意识,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参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现行教案;教案在上课前编写好。具体要求:具体要求要根据学生的情景,合理使用教案

(1)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讲评课、作文课)都要有书面的教案。电子教案除了要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传统教案应有的环节外,还应根据需要增加具有课件、资料库、友情链接等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新环节。

(2)要求重教法、学法指导的设计。针对本班学生具体情景,教案要有自我个性化的改善或创新。

(3)备课要有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4)每节课要有知识、本事、德育目标、重点、难点、学具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例题、练习、归纳、板书设计等)、小结、作业分类设计等。

(5)要有单元教学后记或反思。

2、听课:

(1)听课记录重在体现评课意见,包括他人评价和自我的评价;

(2)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2节。

3、作业:日常作业要求教师本着分类(根据实际情景能够分成2—3类)、适量、有布置就要有批改的原则,批改要规范,要求有等级、鼓励性评价、日期,等等

具体安排:

第一周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二、三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四周复习检测、

第五、六周基因的本质

第七、八周基因的表达

第九周基因的本质、表达复习、期中复习备考

第十、十一、十三周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十三、十四、十五周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复习检测

第十六、十七、十八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十九、二十周期末复习备考

生物教师工作计划三

一、本学期教材资料分析

生物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而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建知识体系,包括科学家访谈,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等部分。具体资料分析如下:

1、走近细胞主要是让同学们明白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组成细胞的分子,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资料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资料,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3、细胞的基本结构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结构,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5、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主要介绍降低化学反应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细胞的能量ATP;ATP的主要来源(ATP),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6、细胞的生命历程,主要介绍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分资料能够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资料的重点。因为本部分资料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

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资料的深度和广度。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资料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资料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学生经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职责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构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本事;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明白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明白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进取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构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3、本事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本事。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事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策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十分差;与初中的生物教材相比较,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涉及更广泛,资料更丰富也更抽象,知识的层次更深,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造成学生感觉高一生物难学,教师感觉高一生物难教,针对以上具体问题,教学过程宜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所学知识与高中生物知识相关的资料,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计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资料,了解章节资料的地位,使自我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资料。将章节资料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研究,使教学资料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资料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十分人文的一门学科,自我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仅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景,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篇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1为了提高高一生物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备课组努力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南,努力推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构建有科组特色的新课程体系,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使生物教学科研上一个新台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特制定新学期高一生物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共六大模块,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参照生物课程标准,共需36课时,共六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和细胞的生命历程。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于生物学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多数学校不开设生物,学生缺乏必要的生物知识基础,因此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或观看实验视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具体措施

1.在包组领导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研、教学工作。

2.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结合本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

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3.组织好每周年级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具体分工见教学进度表),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教材处理方式和讲授顺序、训练习题选择和知识的检查及落实、高考要求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做好教后反思。

4.完成实验班练习编写、批阅和评价工作以及普通班课堂笔记和练习的检查。

5.认真做好新的教师传帮带工作,新教师要经常听老教师的课,备课组长也要跟踪听新教师的课,使他们迅速成长,尽快达到学校的标准和要求,以适应一种教学发展的需要。

6.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

每位教师认真钻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制作课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7.加强网络教研,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内质网互动平台,积极参加网络问题的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8.配合生物学科组搞好本学科集体教研工作,切实为提高学校生物整体教学水平和高考备考工作而努力,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9.完成本学期新课程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评价工作。

新学期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认真地完成各项教研任务。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2本学期我担任高二(86)、(87)、(88)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高二(88)班是文科班,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另外,学生间的差异较大,学习刻苦用功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学习成绩相差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除少数学生成绩比较好外,大多数成绩不是很理想,甚至很差。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会考”展开进行。由于会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于理科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依照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学生实际,为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会考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四、具体教学措施

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外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参加工作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这两个观点的教育,要使学生理解现今世界上形形的动植物都是逐渐进化来的,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有,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课外作业也要妥善安排,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要积极地自制直观教具,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挂图、标本、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进行教学。要重视密切联系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补充讲述当地常见的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种类。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四、具体教学措施

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外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参加工作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这两个观点的教育,要使学生理解现今世界上形形的动植物都是逐渐进化来的,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有,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课外作业也要妥善安排,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要积极地自制直观教具,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挂图、标本、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进行教学。要重视密切联系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补充讲述当地常见的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种类。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4本学期,我担任高二7-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高二生物教学个人工作计划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其次,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工作计划,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第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第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第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第六、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辅差,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以教材为根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导,夯实基础,活化能力;抓实训练,讲求效果;加强协作,优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二、基本要求:

(一)立足双基、夯实基础

生物必修3的教学要做到“立足双基、夯实基础、单元过关、梯度性提高。以基础为主,注重书本基础知识的讲解,尽量把每个章节中的重点的知识点讲清讲透,,配以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进行巩固,做到“堂堂清,节节清”夯实理论基础,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以讲带练,理清生物学知识,为全体学生的学业测试打好基础,为部分学生选修作准备。

(二)改善教学方法

1、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2、按照学校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备课,把时间花在备课上;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效果落实课堂上。

3、坚持互听课活动,每人每期互听课不少于20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每周一次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下周所有教学内容,主备人预先备课,人人发言,并有记录。

5.坚持落实组内公开课活动。

全员参加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做到全组“两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

7、同心协力,互帮互学,信息、资料共享,教学研究气氛浓厚。

8、注重教学中兴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好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动力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向课堂要质量。

力争上好每一节课,要加强备课,防止复习中的主观随意性,减少盲目性。课堂教学做到:一节课一个中心;抓重点带一般。重点知识要抓住基本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再现和归纳知识结构

10、向辅导要质量。

一要依据教学目标适当留作业;二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发现问题,为辅导提供依据;三要及时辅导,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另外要结合各类过关考试,进行考后分类辅导推进。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及要求

1、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描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和原理。

2、初步学会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现结果。

3、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理解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的问题。

4、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5、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四、参考资料《45分课堂作业》、《生物必修3同步导学》

五、建议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读书背书

2.树立生物学基本思想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教给学生一点联想

篇4

关键词:新课改;知识网络;生物学素养;高考

我们学校进行的“三全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着重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让我们在实施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当然也避免不了出现一些共性或特性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

2014年高考试题,非选择题29题(10分)(原题略)

此高考试题考点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2016考试说明》中指出,本考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这部分内容在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每年都有出现,是高考必考内容。

这道细胞代谢高考试题中等难度,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经典曲线题,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将这一曲线图分析清楚并牢记,本题得全分很容易。但是经过调研,此题学生并不能得到满意的分数,错误在于:第2问,只答A;第4问答“光照”;再错就是呼吸光合的关系没有弄懂;“大于”没答出来。

二、学情分析

生物学科,通过一个知识点的答题情况就可以暴露出学生学习中的一些共性或特性问题。以上是细胞代谢问题,而细胞分裂、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现代生物技术等知识点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学生角度:据资料显示,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源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局直,三分之二来自农场,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差距较大;学生存在的基础差异、认知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面对分块式分布的零散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欠缺。这是共性问题。

经调研汇总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发现,历届学生都认为细胞代谢的题就是难题,在课本中篇幅比较长,基本内容多,实验多,图解多,经典曲线多,学习记忆起来不容易。呼吸和光合的关系理解得不透彻,因为没有从生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角度去认识植物体本身。这是特性问题。

教师角度:我们学校高一生物开课,高二上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一年半学习四本教材,有些教师过于急功近利,新课程教学就多流于形式,在教学中不能有效组织教学,教学效果不显著。教师不能放开学生,课上虽然有情境创设,问题的提出,但是最后都是为了让学生主动说出准确答案,多数情况下是教师说的多,总结的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非常少。课下虽有习题巩固,但是没有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达到知识内化,更别提提高生物学素养。

三、解决问题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思维导图的书写就是最有效的方法,知识与习题间的连接再靠学生讲解的方式达到内化。

1.分组教学,激发斗志

采用分组教学,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让两组学生讨论,讨论后分别用自己的方式讲解,既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容量,又容易形成竞争机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个别学生对于有些题在较短时间内还没有弄懂的,就再多给一些时间,有必要的话可以针对每道题请会的学生做一下简单讲解,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课时,更好地体现训练的价值,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增强自信心的目的。

2.信任学生,有的放矢

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整理知识点,书写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细水长流,达到内化。每一个章节结束写一次,每个模块结束写一次,每一次考试结束后写一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总结,既熟练了基础知识,又将知识点与习题有效地联系起来。课上,对于学生在展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指出,而是通过“请学生打分”“问学生是否需要修改”“引导提问学生的思维盲点”等措施,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印象更加深刻,体系构架的更完整、更独特、更灵活。

我一直践行我的理论,小组讨论、学生讲解、思维导图书写。培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生物学素养,最终提高成绩,成就高考。这样锻炼了三年,在升入高三的下学期,次次模拟考试第一,学生做题速度和质量显著提高,一个知识点拿出来,可以扩展出很多知识点,即准确又全面,这就是思维导图的妙处。教学效果显著。

四、总结结论

学生的能力和成绩是一点点磨炼出来的,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鼓励与信任,让学生相信老师与他们同在,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路要慢慢走,踏踏实实走,一步一个脚印,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要相信老师。老师的方法很重要,小组讨论、学生讲解、思维导图书写,这是我目前比较有效果的做法。老师的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分数,这是现行的教育要求,所以老师和学生必须共同面对,要配合默契。

我知道,教育的路还很长,我会与我的学生一起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益,让我进步,同时也为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模拟实验法 生物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模拟实验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依据科学家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方法。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是科学家都已经作过了实验,研究过的内容。而现在的社会需要有创新和探究意识的人才,通过“模拟实验法”恰恰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其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基本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并加以讨论。“模拟实验法”正是把实验法的这几个环节中的部分或全部融入到生物学课堂中,怎样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这几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些环节更好的实施?

1.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问题是激发思维的火花,它促使人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这一环节是“模拟实验法”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往往有几种:

1.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产生质疑并提出问题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情境是一堂课的起点,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境的设计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使用恰当的情境能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同策略来同化和顺应新知,为学生走向成功(解决问题)开好头。所以,情境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比如说就高二年级“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课在教学引入环节中设计的情境:

教师播放一段时长2分钟的FLASH短片,要求学生仔细观看(动画简介:开始时,为一系列的色盲检测图,经过必修二的学习,学生对此很熟悉,马上投入其中,并说出检测的是某个数字或图形。而一分钟后,当学生精力集中时,图片迅速转换,变为一副较刺激的动态图,并伴随较大声响。)此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惊吓后的心跳加速,呼吸加剧等一系列现象……师问:你能说出你的身体受刚刚这个刺激而产生的现象是通过什么调节来完成的吗?生A:神经系统。生B:体液系统。师:感受到外界刺激的是我们什么系统?生C:神经系统。师:而使我们心跳加速的又是什么激素呢?生D:肾上腺素。师:所以,准确的来说,能出现刚才这一现象,我们通过的是……。众生:神经——体液调节。……以此引出课题。

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等”那么,比较上述两者,同样是以学生活动来设计情境,情境2显得自然,更贴近教学目标。“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这一现象既能连接着上节教学内容“体液调节”,隐含着复习回顾激素的生理作用,让学生在切身感受到某种激素调节的作用的同时产生想了解如何产生这一现象的强烈愿望,对下一教学环节的实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情境创设承上启下,连接自然,目的指向性很强。相反,情境1的设计给人感觉很生硬,在设计活动中前后问题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萌发,探究新知的氛围没有真正地调动起来。

1.2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或自然现象从而提出问题

通过学生亲身观察或体会到的现象,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高一生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问题的引出,可以先说一说学生都亲身体验或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有关植物是怎样吸水与失水的问题。还是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几组实验现象:将同样大小的萝卜条分别放在甲乙两个量筒中,其中甲中装有适量的盐水,乙中装有相同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取出两个萝卜条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会很清楚的发现两个萝卜条的大小有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很容易提出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因此 ,亲身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3由教师提供数据实例等,让学生分析并提出问题

有些实验现象不容易让学生观察到,可以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在高二生物“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实验中,可以先给学生出示几组数据(不同时期酵母菌种群的数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从而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一旦能够提出有效问题,那么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有理可循的,下面的步骤也就不难进行。

2.作出有效的假设

当发现提出问题之后,往往要等针对你所提出的问题做一个初步的判断,从而做出假设,那么这个假设的提出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有的学生会说:“老师,是不是怎么假设都行啊?”。我告诉他:“当然不是”。事实上,我们要做出的假设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一般情况下,是根据你所提出的问题而做的假设,举个例子: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这一实验中,学生在影像资料中会发现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可是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吗?”,那么做出的假设就要与问题相关联,假设: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或者温度不影响酶的活性。而有的学生就会抛开问题自己做出不相关的假设:高温会使酶失活。虽然这句话是没错,可是却与本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不相关的,这样的假设被视为无效的。因此,正确的假设为整个过程的"敲门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重视对结论的讨论过程

篇6

关键词:高中生;解决生物习题;挖掘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20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的改革,更是教法的改革,“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已成为过去,迎来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主体教学理念。高一、高二阶段,学生面对的是新鲜的知识,充满学习和探究的欲望,然而,临近高考的高三学生,重心已然移向如何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那我们应如何再次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状态下高效、轻松并快乐地学习呢?

笔者认为,如果高三学生能合理利用习题,挖掘出习题的内在潜能,那么他们就会对学习有成就感,应对高考也会游刃有余。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挖掘生物习题潜能的看法。

一、挖掘习题考查方式的灵活性,让学生多角度熟悉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面对试题找不到与已学知识的连接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学生对基础知识不太熟悉,或者理解不到位;其次,学生不了解相应知识点经常以什么方式进行考查。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基础知识落实的同时培养学生挖掘知识点考查方式的能力。此外,资料上的习题很多,其考查方式往往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针对同一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深入挖掘其内蕴性,由浅入深,延伸结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对考查方式的研究中。

二、挖掘习题的可变性,落实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

布鲁纳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在做题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某些看起来类似的题目混淆,不能清楚地区分而导致多次失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就要注意挖掘习题中的可变点,适当地将学生易错的内容添加进去,或者让学生改编习题,以变式题的形式进行落实。遗传习题是学生的难点,很多学生甚至放弃解决。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笔者采用了一题多变的方法进行复习。

例题: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两种,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褐色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给出这道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和曾经错过的题型进行改编,最后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学生改编几个典型例子列举如下:

1. 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她有一个蓝眼的哥哥,且双亲均为褐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2. 已知某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她的母亲是蓝眼)结婚生下一个蓝眼女孩,求该男子的表现型及基因组成。

3. 人群中每100个人中有1个蓝眼,已知一个褐眼男人与一个蓝眼女人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4. 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她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一对异卵双胞胎女孩。请问:

(1)两个女孩均为褐眼的概率是多少?

(2)两个女孩分别为一蓝一褐的概率是多少?

上述变式习题基本涵盖了与 “分离规律”概率计算有关的各种题型,通过训练,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内容,又掌握了各种题型的特点及解答技巧,同时还避免了因题海战术带来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探索历程中,让学生的所学所知横向沟通、纵向加深,使学生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原先的思维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应变能力。

三、挖掘习题解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

习题解法的多样性,不仅仅是数学学习方法中的佼佼者,在我们生物课程中同样是值得提倡的好方法。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熟练程度不同,所以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存在多样性,了解习题解法的多样性,有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的能力。在必修二《遗传与进化》遗传概率的计算、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DNA分子结构、DNA分子复制、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等习题的解决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各抒己见,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总之,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有利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全方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四、挖掘习题答案语言组织的规范性,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失分

近年来,生物高考的非选择题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核呈普遍上升的趋势,集中体现在要求“解释原因”、“描述现象、归纳结论”和“设计步骤”等。阅卷教师透过学生的答案不仅可以考查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还能清晰地看出学生的组织语言的能力,审视出学生思维过程及科学的思维品质。因而,可以这样说,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查恰恰是“文、理”学科整合的典型例证。所以,我们平时在学生完成书写之后,一定要将规范的正确答案呈现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分析应该答的知识点和语言的规范组织。

另外,还要注意叙述中尽量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俗语口语,如:“生长状况相似的”不能说成“长得一样的”,“盖玻片”不能说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不变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褪色”说成“无色”,“不变”不能说成“无现象”等等。

五、挖掘习题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考对学生思维的考查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与实际(下转第31页)(上接第20页)的联系,才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习题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习题都应与时俱进,不断有新信息、新材料充实题目,也要经常以新课标要求扩充习题。一些单科卷的高考题中甚至出现了开放型、探究性习题,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真正可以与社会生产生活接轨,不能做“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

例如,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复习中,我们可适当联系:农作物栽培、粮食贮藏、果蔬贮藏、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疼。而涉及到“生物与环境”,我们还能讨论:赤潮、富营养化、酸雨、光化学烟雾、沙尘暴、温室效应、生物防治、生态农业等。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各个章节都会与生产实践相联系,我们应该适时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很好地落实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六、挖掘习题蕴涵的教育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习题的教育性体现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锤炼知难而上、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

比如:当我们问到“你这道题为什么做错了?”很多学生会回答到:“我没看见……”、“我把……看成了……”、“我以为是……”、“我算错了”……这些看似理由的回答实质上是学生做事不认真的表现。还有一种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学生不做与实验步骤书写有关的习题,总是一片空白。这是为什么呢?经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是根本不会写;一部分学生是知道大概框架,但觉得写不全所以不写,最终等到教师讲解时抄上完整答案(占多数);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会写,但觉得字太多太麻烦,最后因不想写而空白。这种现象说明一大部分学生存在懒惰和躲避错误的习惯。此外,对于题干中科学发展史的相关内容,学生往往一闪而过,导致审题不清而失分。

总之,教师在习题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应积极渗透对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发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