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生物下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3-29 15: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生物下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八生物下知识点

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生物词汇;高词频;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5-03

Abstract: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plays the role of subgrade in biology study in the future. Teaching material,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based on course. The author obtain four copies of electronic Uyghur's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ical teaching materials' content by scanning and neatening. Then use statistical software statistics the words and its frequency in four copie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fter that, get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from them by manual statistics, choose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with high frequency, refer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published in 2011, analys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in line with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points through the word frequency of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yghur language, giving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our copies in Uyghur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High frequency; Curriculum standard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及应用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教材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

笔者通过对纸质版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进行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和词频,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词典,经过手工处理从中提取出生物词汇,对提取出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高词频的生物词汇,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现有教材中的专业词汇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重要知识点,然后结合维吾尔语言的特点,对现有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

1 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生物词汇是指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出现的生物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是笔者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小词典(该生物词典中包含中学教学的生物专业词汇),从获得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所有词汇中筛选得到的。

本研究中的词频是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词汇、生物词汇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词汇词频的高低反映着其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并且,其重要程度与它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因而,本研究通过选取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与之对应的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比较,从而推断出现有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符合程度。

2 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每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科学探究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细胞的知识,初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和技能;生物与环境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圈等概念和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知识;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系统,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的行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等知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的生殖发育,动物的生殖发育,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生物的多样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的分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生物技术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其分类,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知识;健康地生活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青春期生理和保健,传染病和免疫,医学常识等知识。

3 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笔者首先对纸质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由于OCR文字识别软件不完备等原因,使得获取的电子版教材文本中存在错误和缺失现象(扫描后的语句不完整,字母有遗漏、错写等),因而,需要对语料中的错误和缺失的信息进行手工处理。处理完成后,再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四册电子版教材中所有的词汇及其词频,由于维吾尔文中存在词缀和时态等问题,还需要对同一词的不同时态、不同词干的表达方式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词汇及其词频的统计和汇总,最终得到了教材中所有词汇以及生物词汇和词频的统计结果。对于复合生物词汇,其词频是对已有的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语料进行手工统计得到的。统计时是将生物词汇的词干作为标准来进行的。

3.1 生物词汇统计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总量和生物词汇数量进行统计,得到生物词汇在所有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数量约占词汇总量的15.1%,其中七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5%左右,七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6%左右,八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8%左右,八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3.3%左右。从比例分布上来看,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

3.2 高词频生物词汇对应的知识点分析

笔者对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各种校对、筛选处理,得到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4000多个生物词汇,对所有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比较耗时且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而笔者从四册教材的生物词汇中分别选取了词频最高的20个生物词汇,共80个高词频的生物词汇作为样本,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

以下是选取的样本生物词汇和频次:

由以上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如下:

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由以上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

1)七年级上册教材所有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细胞,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圈、生物、环境、生物的种类、生物体、细胞、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组成部分以及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水、空气、光)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三部分内容。

2)七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血,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体器官、人类生存需要的环境(水、空气)、疾病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内容。

3)八年级上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动物,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的几大分类(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对应课程标准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这三部分内容。

4)八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疾病,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与动植物的繁殖、繁育以及人体健康(疾病,传染病),此外还包含基因、染色体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健康地生活这两部分内容。

从总体来看,四册教材中的高词频生物词汇中都包含水、环境和人,充分说明了水这个概念在整个初中教材中的重要性,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水是万物之源,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这一概念的要求;生物的生存需要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万物。

由知识点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存在不完善之处:(1)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内容属于微观层面的知识。对于刚接触生物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和接受。(2)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器官,八年级上册跳转到生物的几大分类等,到八年级下册又跳转回来,学习人体疾病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两部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点没有很好地衔接。

4 结论及改进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生物词汇进行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每个学期需要学习的生物词汇总量基本相同,有利于知识的分步掌握。

2)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根据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选取的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的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3)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看,教材内容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

4.2 改进建议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维吾尔文语言学的特点以及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笔者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给出如下改进建议:

1) 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方面考虑,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微观层面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建议向后续学期调整。

2)从维吾尔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方面考虑,在教材内容设置上,应该增加一些维吾尔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等作为示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从每一册教材内容的衔接方面考虑,应该将七年级下册中人体器官这部分内容调整至八年级上册,使其与八年级下册中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将八年级上册中生物的几大分类(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调整至七年级下册,使其能够与七年级上册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的内容衔接起来。这样调整以后,方便学生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学习。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并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结果证明了现有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围绕着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进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综合考虑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然环境以及初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理解能力,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高维吾尔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维吾尔语初中生物教材,2011.6.

[2] 吐尔根・依布拉音,袁保社.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与应用[J].中文信息学报,2011(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http:///link?url=-zWJlwUESJW0Fr34Ln7qnje62gyfFY4RPTQNlfIzUhqHWXal2BVAo3ry-b9ts6krHOzvOHDC-SKhdBR_TB_uAAYnEsklHghcoZmRmg5POca.

[4] 生物小词典[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5] 现代维吾尔语统计软件系统.新疆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与舆情分析重点实验室.

[6] 汪京芳.学好初中生物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7] 吴丽莹.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下的新课标教学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8] 陈坚,范新新.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看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9] 王金刚,崔鸿,李娟.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科学探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

[10] 艾孜尔古丽,李晓,玉素甫・艾白都拉.中小学维吾尔语文教材用词数据分析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3).

[11] 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2(5).

[12] 李镗.中小学语文文本字词分布统计及应用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3] 常红.现代维吾尔语基本词汇研究概述[J].语言与翻译,2013(3).

[14] 宋矗马德元.现代维吾尔语词汇构成途径新探[D].新疆大学,2006.2.

[15] 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J].语文研究,2001(3).

篇2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体液调节》这一节课,首先在引言中,讲述了体液调节的概念,并且指出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然后讲述了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这四部分的内容。

《体液调节》一节中动物激素的内容,与第二章讲述的“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衰老”,第三章讲述的“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第五章讲述的“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八章讲述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内容有关。“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这一部分内容,与第三章讲述的“细胞呼吸”等内容有关。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动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

(2)情感目标。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树立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树立事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树立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科学探索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3.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教学难点。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以一个人在寒冷环境中打哆嗦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在寒冷环境中起鸡皮疙瘩或“打抖”的经历。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人体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结果,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之后让学生讨论什么是体液调节,在讨论中形成体液调节的概念。

六、相近内容,对比阅读

人们对事物的熟悉往往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而使熟悉得到深化的,对比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阅读时,要鼓励学生多对易混知识进行对比,以利于把握和记忆。例如,在《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学习中,注重DNA与RNA、核酸和核苷酸、核糖和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糖等的比较;在《细胞工程》的学习中,注重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等等。在布置给学生比较内容的同时,笔者还教会学生采用适当的比较手段,如列表比较、画概念图等,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图文转换、知识迁移等。

七、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简化记忆

生物学教材中基本概念与定义较多,而且表述简练、抽象,学生往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而不容易记住。如果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概括和“提纯”,就能增进对概念、定义的理解,便于记忆。如“DNA的结构”一节有一段约300字的文字,叙述了DNA的组成元素、基本组成单位、分子结构、立体结构。这节要求记忆的内容多又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归纳成“五、四、三、二、一”的记忆法:五种组成元素、四种脱氧核苷酸、三个小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一个双螺旋结构。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生物教材上有很多知识点比较零碎,给学生的记忆带来极大的阻碍,课堂上或课后可以鼓励学生找方法阅读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意成“携一本亮色书来读”;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铁臂阿铜目”;有丝分裂时期的特点编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为:“一支细线蓝子”。面对如此多的诙谐的口诀,学生不禁大笑,但笔者更致力于激励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自编口诀。

篇3

摘 要:微课短小精练,方式灵活机动。借助生物微课,根据实际情况,巧用微课,能够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升生物课堂效益。主要介绍微课特点,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微课突破重难点,提高生物课堂效益,以及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巧用微课;突破重难点;课堂效益

生物教学中有很多重难点,教师往往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或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其教学效果受到了教和学生的一致认可。相比视频教学,微课的特点更加突出,优势更大,其主要表现是:主题明确且具针对性;短小精悍,利于传播;资源容量小,方便移动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准确理解微课的基础上,发挥微课的优势,制作并巧用微课,可以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下面,笔者就自己利用微课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微课及其特点

1.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测试、教学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也包含在内。因此,“微课”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类型,而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学习方式灵活

所谓“微课”,首先表现在它的时间很短――其视频一般都在5~10分钟左右。它化繁为简,让学生只学最有用的,从而使学生更易于掌握。

(2)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

学生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微课的出现可以解决学生水平上的差异问题。教师不可能反复讲授某一内容,而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而微课视频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来反复观看。更利于学生学习。

(3)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微课”只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因而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容易突破。相对传统课堂,教学活动指向更加明确、集中。

二、如何巧用微课处理教材,提高生物课堂效益

1.借助微课,促进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学习

课前预习,找准预热点。微课视频能提升学生预习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提前预习将要讲授的知识。

课后复习,巩固重难点。教师可以把生物各单元中的章节重点内容制作的微课视频随着教学进度发到班级QQ群中,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使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去学习没有掌握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突破重难点。

2.发挥微课优势进行课堂教学,有效突破重难点

生物课程中有很多微观领域的内容,教师往往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以微课形式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内容,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知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如借助微课展现显微镜下的血细胞的种类,将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有关血细胞的种类以及它们各自的形态和特点的知识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很快就认识了血细胞。通过微课的放大形式,学生也能在观察中总结其各自的特点。

3.活用微课演示实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生物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离不开生物实验学习。但有时生物教学实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设备、条件、时间等,教师无法演示,或没有时间操作实验。这些限制导致了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生物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巧用微课,把现实中难以操作的实验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弥补实验操作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4.借用微课章节复习,构建知识体系的内容

微课也适宜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巩固。教师在复习阶段,借用微课,可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时,我将本单元分为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鸟类的生殖与发育,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及生物的变异,人的性状与遗传,人的性别决定及遗传病和优生优育这八个部分分别用微课的方式呈现。如此一来,通过微课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复习已学知识的积极性,避免了复习课“炒冷饭”的结果。

“微课”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探索,巧加利用,完全可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运用“微课”的有效途径,加以巧用,可以在生物教学中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效率;方法

有效性的教学实施就是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展好相关的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能力均获得了提升与发展。因此,有效性的教学也历来为各科教师们所追求。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简要论述一下如何开展好初中生物的教学实施继而获得有效性的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能否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最大助手之一。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得到提升和发展,那么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几率也就越大。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善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注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加强相关的措施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初中生物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借助一些趣味化的方式在教学导入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通过这些趣味化的方式展现知识点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这个部分的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某一个切片中的细胞运动情况。在这个暂短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细致地对细胞进行观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让观察的学生对自己的观察进行陈述,并且一边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运动情况等视频。

通过观察学生的讲述可以有效地调动其他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则可以很好地帮助其余的同学更好地来观察细胞的运动情况。

在这样一个教学导入环节之后,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这种形式下被激发出来。而教师借助这样的方式并且长期坚持,必然可以很好地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堂生物课的学习之后,继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初中生物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二、联系生活开展教学

“理论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句话是每个教师都非常熟悉的一句哲理。我们的生物这门学科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往往是学生所熟悉的。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认识下,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积极地借助生活来开展初中生物的教学实施。借助将生活化的因素引入到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拉近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加强初中生物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联系生活开展教学主要是可以将生活中的因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创设出有效性的生活情景,继而做好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实施。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的《身体的防卫》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中就涉及到一个知识点——“过敏反应的机理”。该机理的反应过程为:“过敏原——(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附着在)某些细胞——化学物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平滑肌收缩等——(导致)局部红肿、喷嚏、哮喘甚至休克等过敏反应。”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且较为繁复的反应机理,但是这一机理就像是一个巩固化的反应公式一样,一旦掌握了这一机理,那么学生就能够掌握人的身体在何种情况下是如何过敏的,从而更好地掌握《身体的防卫》这一部分的内容。

因此,教师询问学生当中有谁是过敏体质,以及对什么事物过敏,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依据该机理来论述自己的一旦沾染了过敏原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例如:一个学生对青霉素这一药物过敏,因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这样进行论述:我的过敏原是青霉素,一旦我使用了青霉素这一类的药物,该药物就会刺激我体内的淋巴细胞从而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将附着着某些细胞上,然后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随即我体内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将增大、平滑肌将收缩,随后就会出现局部红肿这样的过敏反应。

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重复过敏反应这一机理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该部分的知识点,继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加强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

三、加强教学评价

透过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弱点,并且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多多鼓励、激励学生,从而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得到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将得到加强,继而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借助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师还可以借助该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施,继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升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实施。

例如:在完成了七年级第十三章的学习之后:

教师对学生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学习积极、态度端正、善于思考,望继续发扬。也希望你在后面几个章节的学习中多发言,多展现自己。

教师反思:注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多引导学生自我表现。

教师的话对学生往往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和良好的激烈作用。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注意加强教学评价,从而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性的教学实施。

参考文献

[1]邓厚玉.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J].软件·教学,2014年第1期.

[2]王延杰.在初中生物课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综合,2013年第12期.

篇5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生物课堂;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042-02

关于多媒体的概念,通常来说,狭义上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对计算机的综合利用,对声音、文字、符号、图像等多种媒介信息的利用和控制,以及将电视、录音、计算机等技术有机组合在一起完成的教学;广义上指将多个具有单一功能的教育教学使用媒体进行应用式组合,如投影仪、幻灯片、挂图的组合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到所学的知识,将晦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长和优势,能完善生物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初中生参与生物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化学生自主进行生物学习的效率,实现激发学生创新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1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问题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实际效果,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采用。在实际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1.1 多媒体技术存在与传统课堂教育教学手段脱离现象

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会认为,一旦利用多媒体之后,就可以不用书写板书了,于是放弃了粉笔和黑板。事实上,作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优秀的板书能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体系中的学习要点以及重点结构进行结合,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清晰的教学思路,有助于学生及时理解知识。而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出发,教师还可以及时调整板书。因此,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多媒体无法替代的功用。在初中生物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选择、组合媒体必须坚持信息最优化原则,需加强传统媒介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互补。

1.2 应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节奏不适应问题

教师对生物教学节奏的把控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教师为主导,对多种媒体使用的速率、利用频率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将多媒体技术进行交叉利用,最大程度丰富课堂教学质量。如将紧张的、轻松的教学画面穿插传授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讨论、交流和观察时间。另外,可以允许利用多媒体展示模拟实验,但是不允许利用多媒体的操作演示替代学生的实际操作[2]。

2 生物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所在

2.1 将抽象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

通过教育教学专家的研究发现,中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基本的认知规律在于先直观再抽象、先现象后本质。有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体在获取外界信息的时候,视觉获取的信息量约占84%,听觉获取的信息量约占12%。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多媒体技术教学既能让学生直观看到信息,还能通过音频设备接听到需要的信息,此外还可以进行动手操作强化获取信息,较之教师一味单调地“满堂灌式”教学效果好很多。另外,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直接参与和交流讨论知识信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记忆程度,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大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功能。

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植物的生殖”章节的知识点时,生物教师如果使用手绘图片进行教学,则获得效果较差。教师可通过播放对应的教学课件,将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制作成动画,通过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图片,对绿色植物传播花粉、运动、植物卵细胞、花的结构(图1)等生长过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能更深刻掌握种子形成过程、受精现象等知识要点。

2.2 提升学生的空间和时间思维想象能力

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能快速提升教学效率和信息传播速度,在课堂上全面灌输电、光、声、形等知识,利用图像、动画、音乐等技术,减小传递信息的距离。另外,多媒体还能直观展示给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多种生命构造和生物现象,视频、动画等技术能对微观世界如人体新陈代谢、遗传物质DNA等进行直观阐述,拓展学生时间、空间想象能力,轻松化解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

在学习“血管和心脏”知识点时,多数学生无法掌握的心脏规律为心脏瓣膜位于心室、心房间,动脉与心室间,为能开闭瓣膜,但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确保血液流动的方向,避免出现倒流情况。学生对心脏瓣膜缺乏直观感受,掌握这一知识则存在困难。教师可通过播放血液流动过程瓣膜活动的影像(图2为心脏结构图),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教学。

3 优化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措施

3.1 加强动画的演示

中学生物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大量抽象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时,单纯依靠教师“满堂灌”或者只进行板书教学则无法将知识点讲透彻、讲深入。可以用模拟动画的形式将部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转变为可观察的多媒体画面,将复杂的生物变化过程进行直观动画演示,辅之以教师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

教学“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章节时,教师可播放动画,展示给学生尿液形成和排出体外的过程。观看完动画后,可以让学生讨论:血液在肾小球内流通是什么物质?哪些物质无法穿透囊腔?肾小囊中的液体是怎样产生的?毛细血管中包含哪些物质?等等。学生通过对动画展示的内容进行讨论,可以得出最终结论:人体血液中包含的成分包括葡萄糖、无机盐、水等物质;形成尿液过程包含肾小管重吸收以及肾小球的滤过等。学生利用动画的演示能开拓思维,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3.2 将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灵活结合

篇6

关键词: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将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前沿进展融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高等学校非生物专业类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1-2]。它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素质课,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培养学生精深的专业技能。近年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门公共选修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革,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课程的教学存在内容多、课时少、教材更新滞后、部分同学选课态度不端正、混学分的普遍现象,及旷课现象严重、上课不听讲、讨论不积极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并阐述了在此过程中进行的一些重要改革措施,最终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教学内容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和理论概貌,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思维模式以及新动态、热点问题。同时,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同其他自然学科交叉渗透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课程内容上,我们要重视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实用性,精选内容并优化知识结构[3]。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以及科普化、生活化和多样化。需要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和贴近生活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我们对教学内容这一部分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具体如下:(一)删减部分与中学生物课本重复的内容传统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部分内容与高中生物知识交叉,因此教师应该要适当参考中学生物课本,对学生已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删减部分高中生物知识内容,在深度、广度等维度上对原有知识进行拔高。如“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讲中,我们简要的概述了组成生命基本物质的蛋白质、核酸的结构部分,而重点介绍这些物质是如何在我们人体内起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得到这些物质,从而避免上课内容与中学生物相关内容重复,消除学生“重复学习中学生物知识”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增加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时尚新内容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迅猛,新成果层出不穷,现有教学内容以经典生命科学知识为主,对前沿知识涉及不多。因此,教师应该引入一些最新的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动态充实到“生命科学导论”的课堂教学中。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了“基因诊断与治疗”、“器官移植”、“医用生物传感器”、“基因沉默技术”和“干细胞治疗术”等时尚新内容。如在讲到医用生物传感器,我们把自己研究领域里的一些最新成果展示给大家(基于量子点-DNA纳米结构电化学体系的肿瘤标志物单细胞水平检测方法研究)。针对天津师范大学一名女生因携带乙肝自杀身亡的事件,我们向学生介绍了乙肝治疗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进展。通过对这些前沿知识的介绍和探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将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其他高校所遇问题类同),它作为一所特色型的工科院校,学生大多为工科专业,如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自动化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科专业,其所要求的知识点也有所不同。如通讯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核酸、蛋白质等相关知识对于他们今后在生物芯片和智能计算机的设计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机械专业类学生学习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对于其今后在仿生学上的造诣有着潜在的影响;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学习基于酶生物反应的生物传感器、基因探针等知识对于他们今后研究智能医疗设备具有重大的意义;仪器仪表类专业学生学习酶标仪、PCR仪对于其今后从事各类仪器仪表的研发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所学专业,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科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此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所需要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培养学生所需要的逆向思维,我们将“基因扩增分析”和“显微放大分析”知识点进行融合讲解,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一思维方式。

二、教学方法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通识课,其内容非常丰富。传统的讲授法常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也是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可谓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旨在对传统的教学法进行补充。(一)专题式授课模式实现模块化学习我们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一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将教材内容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概括,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前沿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每个专题都用一根线索贯穿,创造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集体探讨,在讨论中掌握相对应的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我们在讲授《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一课程时引入了“基因沉默技术”专题,向学生讲解了基因沉默技术这一高效的基因敲除技术在今后基因时代的各个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4]。我们引入产前诊断这一专题,向学生介绍产前诊断的历史、目的、常用方法及范围,重点提出了近亲结婚的危害,引起同学们对产前诊断的重视。(二)以热点新闻为切入点引出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从当前的一些热点新闻入手,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如在讲解“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这一知识点时,我们首先从社会名人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高调宣布切除乳腺和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利用基因试图治疗癌症这两起事件入手,向学生讲授个人患病几率与其自身所携带的基因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引出基因诊断与治疗的概念,使学生对基因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我们又由近段时间蔓延的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非洲“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恐慌出发,引入对“未来的灾难:瘟疫与传染病”这一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对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基本特征及预防的讲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也让学生能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有很好的应对措施。我们还通过揭秘“全球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换个头重新来过”这一事件出发,向学生介绍器官移植的分类、历史等相关知识点,引起学生对“器官移植”这一知识点的兴趣。(三)提出问题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在进行课堂讲授时,教师通过提问事先设计好的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引出相关知识点。如讲授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内容时提出:胶原蛋白能美容吗?根据你平时的观察,你认为血糖低会出现何种身体不适状况?我们可采取何种措施?有人说,剧烈运动或洗浴后吃糖可防止虚脱,为什么?多吃糖为何会蛀牙?为何人们认为多吃鱼虾等食物能补脑?女性减肥成风,拒绝脂肪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这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四)辩论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但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利的因素[5]。如转基因食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的人对转基因食品抱有积极的态度,有的人对转基因食品抱有消极的态度,那么我们到底对转基因食品应该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好好思考,针对不同的观点让学生进行辩论,陈述各自的理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7]。(五)学生课堂演讲实现自主学习当今社会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认知癌症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首先通过培训让学生学会在网络上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知识,在学校图书馆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然后指导他们进行文献综述,由他们来讲解癌症这一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最后教师做相应的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六)寓实验于教学之中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加设实验课对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如我们可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测定这一关乎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的兴趣。通过制作植物微型标本和动物人工琥珀标本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标本的制作方法,而且还能对这门课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七)进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在现代课堂中最常用的是幻灯片和视频。这两种简单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我们在讲到人类的起源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个视频-baby从受精卵到出生的全过程,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人类究竟是如何来的。(八)尝试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依靠互联网而进行的网络教育逐渐走入大众视野,MOOC翻转作为网络教育最新诞生的主角依靠互联网的便利迅速席卷全球,国内外顶尖大学纷纷推出了自己的MOOC课堂[8-9]。它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学习者在课前基于视频等教育资源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课堂则通过师生互动答疑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较大的作用。例如基于MOOC视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利用在线写作批改系统可以即时批改,促进学习动机;为方便学生移动学习,平台支持学生利用手机扫描APP二维码,通过手机移动学习完成相关课程内容。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我们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一些改变,将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进来,搭建长效激励平台,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三、总结

本文针对《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材不协调和学生上课态度不端正等问题,针对性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删减部分与中学生物课本重复的内容、增添时尚新内容、以热点新闻为切入点引出知识点、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改进措施来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甚至有部分学生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今后我们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引入新的内容、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新的考核机制,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富创造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霁,吴敏,曾冬云,等.“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的实践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04-207.

[2]徐丹.《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程的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196-198.

[3]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20-121.

[4]麻鹏达,刘晶莹,梁宗锁.生命科学导论教材中补充基因沉默技术相关内容的建议[J].生物学杂志,2009(6):100-102.

[5]唐建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探索与体会[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2(2):12-18.

[6]周亚平,金卫根,陈传红,等.《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6-168.

[7]唐建军,吴敏,陈欣,等.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通识课程开设讨论课的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4(3):12-16.

[8]陈柳.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生物教学;画龙点睛;教学方法

一、巧妙使用微课

随着现代通讯业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共享力度大大提高,微课应运而生。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值得大力提倡,它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可以将微课教学用于课前的预习,进行教材解读;可以将微课应用于新课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将微课用于题型精讲、考点归纳、方法传授等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反复揣摩和领会。所以,微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二、引人入胜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精心设计的导入可谓是点睛之笔,能牵动学生的思绪,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求知的兴奋状态。

在导入“基因工程”这节内容时,先展示一张会发出绿色荧光的小鼠图片,如何制造出这样能发光的小鼠,基因工程就能实现大家的愿望。再如,在引出“植物向光性”时,引用了南宋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中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由红杏出墙联想到满园春色,那么“红杏出墙”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植物向光性的体现。

我国的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如果使学生感到生物课的学习能乐在其中,便可触动学生思维中最活跃的“那根神经”。

三、巧妙的顺口溜

顺口溜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有很强的概括性。在生物教学中,一些知识点比较繁杂,学生不容易记住,而此时教师如果能将繁杂零碎的知识点巧妙地编成顺口溜,把它用于课堂教学,既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提高总结概括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比如,上完“有丝分裂”后,对有丝分裂的过程就编了一个口诀“膜仁消失两体现,形定数晰赤道齐,点裂加倍均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通过对每句口诀仔细说明之后,学生很快就会对有丝分裂的全过程有很清楚的认识,这个知识点就能很快消化了。再如,用“甲携(缬)来(赖)一(异)本(苯)亮色书(苏)”一句话记住八种必需氨基酸。利用“胡(胡萝卜素)三叶(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记忆色素带上四种色素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

顺口溜以生动的言语,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学者开心、教者轻松的学习方法,我们又何乐不为呢?

四、灵活的多媒体技术

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用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把教学难点在课件中予以突破,用醒目的颜色、字体等方式把教学重点在课件中予以突出;适度运用原则,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思考,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原则及效率原则,在较短时间内,收获较多知识。

比如,在讲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程”“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等时,这些内容抽象、复杂,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理解,用多媒体动画可以模拟这些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摆脱空间的限制,把学生带入生物的微观世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形象的教学工具

恰当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当教具给学生以直观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比如,在讲到“细胞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时,可以让学生搜集食物、饮料包装说明书,分析主要成分;“DNA的结构”这部分知识也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充分利用模型展示,帮助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

六、清晰的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眼睛”。优秀的教学艺术家非常重视教学板书艺术的运用和研究,有位特级教师曾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住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等情况精心设计板书,让艺术的板书设计成为自身教学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七、精要的收尾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内容连贯性强和良好的开头是一节好课的必需条件,但是完善精要的结尾,亦如画龙点睛,会使全课内容再起波澜。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使新知识更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使学生的理解、消化和形成知识网络更加快捷有效。

总之,要上好每一节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适用但不滥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为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1.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毛衣

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2.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

找 移 转 调

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

移: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光圈和反光镜

3.微量元素

新铁臂阿童木猛!

Zn、Fe、B、Cu、Mo、Mn

4.八种必需氨基酸

甲携来一本亮色书

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5.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序和宽窄

色素带排序(由上至下):胡叶ab

即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色素带宽窄(由宽到窄):ab夜壶

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6.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两反应,(光反应、暗反应)

光暗交替同步行;(光反应为暗反应基础,同时进行)

光暗各分两不走,(光反应、暗反应都包括两步)

光为暗还供氢能;(光反应为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提供氢和能量)

色素吸光两用途,(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

解水释氧暗供氢;(分解水释放氧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氢)

ADP变AT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能转变成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

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在光反应的基础上进行暗反应,先固定CO2再还原C3)

二氧化碳由孔入,C5结合C3生;(CO2由气孔进入,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化合物)

C3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又需氢;(C3化合物的还原需要酶、能量、还原剂氢,经历多步反应)

还原产生有机物,能量储存在其中;(C3化合物被还原生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C5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不曾停。(C3化合物被还原,分离出C5化合物,继续固定CO2)

7.有丝分裂过程

前中后末由人定(各期人为划定)

膜仁消失两体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

形定数晰赤道齐(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膜仁重现两体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8.遗传方式判定

核、质基因,特点不同。

父亲有,子女没有,母亲有子女才有,基因在细胞质;

父亲有,子女也有,基因在细胞核;

基因分显隐,判断要细心

无中生有,此有必为隐;

显性世代相传无间断;

基因所在染色体,有常有X还有Y,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难逃,是X隐;

父病女必病,是X显;

篇9

当然,无论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必须牢固地记住这些基础知识。但是,常有学生抱怨生物知识点太多、太杂,需要记忆的量太大,很难记得准确和长久。

如何帮助高三学生在生物复习中,获得一些高效的记忆方法呢?笔者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总结出了以下高效记忆方法:

一 发掘学生自身的记忆优势

1.自信记忆法

人们常说,世界是由自信心创造出来的。心理学表明,如果用一定能记住的信念来记忆知识,则记住它就成为容易的事情了。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下定决心去记,并确信一定能记住,这样就会使记忆力大大增强。虽然,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记忆力的确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后天的锻炼则更为重要。例如,关节越练越灵活,人的头脑亦如此。

2.兴奋记忆法

俄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合理安排记忆时间,如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来记忆,记忆多长时间效果最好,多长时间后再一次进行复习。

二 发挥教师的引导智慧

1.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增强记忆的良好手段

第一,利用一些直观材料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复习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等知识时,可以利用一些实物来向学生来展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第二,尽量多地进行综合演示实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强化记忆,增加知识的网络联系。

例如:在复习“酶的特性”时,向学生演示:把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插入盛有H2O2和FeCl3的混合溶液、新鲜鸡肝研磨液和H2O2混合液的试管中,结果发现前者只是火焰更旺一些,而后者则可以复燃。这样,学生就能记住此现象并理解了酶的高效性。

2.激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在复杂、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的对象之间建立联系是提高记忆的捷径。

3.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将杂乱的知识有序化,将枯燥的知识韵律化,是学生迅速记忆的“直通车”。

例如:记忆八种必需氨基酸的名称时,可概括成“家来借一本亮色书”(家——甲硫氨酸,来——赖氨酸,借——缬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这样每一个字代表一种氨基酸,不仅简化而且顺口,易于记忆。

又如,在复习“DNA的粗提取实验”时,把其实验步骤简化为:(1)取(取鸡血并加蒸馏水搅拌使其破裂);(2)溶(加2mol/L的NaCl溶液搅拌使其溶解);(3)析(不断向内加蒸馏水使NaCl溶液至0.14mol/L,使DNA析出);(4)复溶(将凝结的DNA再加入2mol/L的NaCl溶液中);(5)复除(过滤取其滤液,由于DNA溶,而蛋白质不溶,所以可进一步除去DNA中的蛋白质);(6)复滤(进一步过滤,取其滤液);(7)复析(向滤液内加入冷却的酒精,由于DNA不溶,所以用玻璃棒慢慢的搅动时DNA就缠在了玻璃棒上);(8)鉴定(将玻璃棒放到0.015mol/L的NaCl溶液中,这样将DNA溶解。再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二苯胺和NaCl溶液及溶有DNA的溶液)。同时,还可进一步总结此实验步骤:一次加酒精,二次析出,三次加蒸馏水,四次调NaCl溶液,五次用玻璃棒。通过这种知识简练化法,不仅可压缩记忆的内容,而且利于理解和掌握。

4.把知识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事物以及现象帮助学生记忆,使之成为学生主动记忆的“剂”

如,在复习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的特点时,可以分别联系实际分析每种生态系统内动物、植物与该环境相适应的特点,这样既可以记住每种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特点,还利于掌握每种生态系统的特点。

5.将相近知识对比化、易混知识比较化,从而加强学生生物复习的记忆效果

相近知识和易混知识,笼统地记忆起来易造成含糊其辞,混为一团。但是,如果把它们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再进行记忆,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事物的印象,从而帮助学生牢固记忆

例如,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变换教学用具,穿插提问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等方法。

7.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复习记忆的成果

篇10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高中的一些知识点在初中就已经初步涉猎过,在授课时可以前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课教学。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是生物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例如,在开展“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回顾,以使进入新课学习时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高中的生物生活的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如果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切入新课教学,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内容时,利用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教学。比如北京的沙尘暴,是由于西北的植被破坏和滥砍滥伐,使水土流失沙丘裸露而造成的,说明森林和植被的保护对人类的生活影响是多么的巨大。我们还可以结合当地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就会明显提升。又如讲解选修教材有关基因工程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目前争论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导入,给学生说明转基因作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多媒体导入新课

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导人新课,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心领神会,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在新课导入环节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营造浓厚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生物素养

(一)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针对目前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实验课,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可以将学有余力或是对生物学习具有强烈欲望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例如: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植物标本,动物蝌蚪的饲养,溶液培养法栽培植物等等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既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养成善于观察的研究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举行知识技能竞赛活动

在一段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要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相机进行一些知识竞赛或是实验技能操作竞赛等,以比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营造浓厚的教学竞争氛围。例如学了种群特征后开展有害生物(灭鼠、蚊、蝇、蟑螂)防治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推广开来后可以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种群密度,降低其危害性,保障人群健康。这些活动的开展即使学生学了知识、又训练了其技能、更增强了其生物科学素养。

(三)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具有广阔的实践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的机会,培养实践运用能力。例如:可以再学习了生物和环境的知识后搞一次生物摄影比赛,使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生物,关注人与生物的和谐发展。可以以自己身边的生物、自己饲养的动物,培养的植物为主要对象,拍下人、动物趣味、和谐的瞬间。再如:也可以搞一次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粘贴画,可采用叶片、蛋壳、废旧物品等多种材料制作各种生物图片,从而增强他们爱护生物、保护自然的意识,提供学生亲近动植物的机会,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精神。

三、因势利导,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