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15:2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年级下学期英语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岔河英语教学法
岔河英语教学法的第二年,我们曾一度走入误区,从朗读到背诵到应用到拓展,到了八年级,面对八年级课本的大单词量,大篇幅课文内容,全新的教材内容(七年级还有小学部分的铺垫),不变的教学方法已根本无法适应改变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强度,不断的失败,反思和摸索中,我们慢慢找寻了一条适合八年级的改革之路。以单元为单位的朗读,分主题的背诵,学材中加入固定短语的应用,以及主题性知识拓展,这样不仅让学生从沉重的背诵任务中解脱出来,也让背诵的内容可以应用于主题性写作,一举两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数,期中考试中优秀率全区第三,及格率第五。并且这种方法应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教学进度,按正常教学每单元需要二周或者八课时,而这种方法只需五课时,全单元朗读二课时,知识应用二课时,专题总结讲解一课时,这为我们的期中、期末考试腾出了大量的复习时间,在本学期结束前,我们还结束了九年级上册英语书的一半。从效率上讲,学生单词背诵、短语背诵,课文背诵能力都有所提高,岔河英语教学法从七年级的以整本书为单位,到八年级的以单元为单位已成功过渡,对于学生来讲,跟着朗读变成一种习惯,因此放弃学习英语的人相对较少,每班有四、五个人左右,这对于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来讲,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岔河英语教学法的一套复习方案也应运而生,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最有力的检验。我们把这种复习方法称为“单元四步复习法”以单元为单位,每一单元用四节课,第一节课基础知识回顾,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背诵,巩固学过的内容,第二节课知识点应用讨论,以小组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知识点、语法现象的讨论、质疑、答辩、分析、弄懂,附一套小卷子试卷,第三节听力训练外加小卷子试卷讲评,第四节单元综合评价考试,学生自判试卷,四节课下来,一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及应用,拓展的知识就都到位了。
二、反思与借鉴是不断进步的基石
在今年的教学工作中,由于问题的层出不穷,迫使我学会了不断思考。
思考一:
数学与英语虽然有着文理的区别,但都属于不断加深的阶段,在八年级尤为明显,可不同的是,为什么孩子们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一点也不减,反而随着难度的加大越战越勇,这是为什么?思考数学课的上课全程,和数学老师交流之后,原来是问题放在课上解决,课上阅读,课上背诵,课上分析,课上讨论,课上解决,课下只是些巩固性练习,而英语教学大都把单词、短语背诵,做题放在课下,大量的课上时间用在老师灌输上,这样课下问题越堆越多,课上问题越来越难懂。
思考二:
尹子敏老师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在没有多少课下辅导的情况下,她可以让自己的物理成绩平均80分,同学们学得还相当轻松,课下追着她问问题的不多,但向她要下一章学材的却不少。我在想这难道仅仅是人格魅力吗?教学方法得当应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吧!她总是和我讲,今天孩子们学得多么多么好,“一节课两个问题没有一个孩子不会做的。”我非常吃惊一节课只有两个问题,她反问我,讲十个问题他们会几个?我什么也说不来了,因为很可能有一个都不会的,可能只是我自我感觉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就是我的贪多嚼不烂吧。
思考三:
三班的孙杨英语、数学都不好,可突然从每一天开始数学能够及格了,有时还是七、八十分,而英语恐怕只有退步的份了,我不明所以,问他原因,他自己都莫名其妙,说就突然有一天,好像透了,把所有知识点一连就懂了,我想这就叫顿悟吧!那么英语呢!是不是还是很多人在等待顿悟这一天,我不能让他们现在放弃,因为“顿悟”有人来得早,有人来得晚,前提是一直在坚持。
在教学中,我借鉴了其他学科成功的经验,并根据英语的特点做了适当的调整,让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有时站在别人成功的基石上,你会走的更高,学会反思将成为我受用一生的财富。
三、教育为实现教学改革提供可能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应该是一个实验摸索时期,从一开始的道尔顿教育计划到cz教育计划,再到分层不分班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组织形式的多边性恰恰在考验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在从积极教育为大前提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八一班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风,并且一次次实现超越自我的飞跃。
分层教学开展以后,由于部分学生无法正确把握自己的特点,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个教室上课,致使成绩迅速下滑,一度陷入低迷的状态,为此我们专门开了主题班会“正确认识自己”,我们给学生介绍了了解自己的一些方法,原则,同学们互相提一些建议,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所在的教室,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不仅更加了解自己,更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学习方法上的建议。
篇2
新目标英语课本的目录(catalogue),在每册教材中占一个单元的篇幅,里面包括标题(title),话题(topic),功能(functions),语言结构(structures),语言目标(target language),词汇(vocabulary),巩固(recycling)和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等项目。笔者根据自己曾在中学七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并总结反思后认为,在完成所有单元的教学后,利用目录引导学生复习,能起到提纲挈领、把握教材脉络、规整复习主线的作用。
现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为例,选取几个案例分析和教学体会与各位同仁共享。
【例析一】穿针引线法
利用标题(title),从整体回顾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每单元需要用到的重点单词、句型和时态语法。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回忆,写出12个单元的标题;然后小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补充自己前面默写的标题;接着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老师通过提示内容或每个单元的内在逻辑性引导学生按目录顺序逐个理出12个单元的标题。
【评析】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动机与态度的不同,再加上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主动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看似简单的一个要求,学生完成起来并不容易。每个单元的标题就是本单元知识点的浓缩,该单元的句子、对话和文章基本围绕题目展开。这样做的好处是:标题集中呈现,利于学生直观学习内容。
【例析二】母子互动法
利用语言目标(target language),带动词汇复习。这些语言目标句子蕴含着要复习的词汇,或者通过这些句子的询问,引出要复习的词汇,句子和词汇好比母子,密不可分,词不离句,句带动词,由此引出彼,由彼又会联想到此。如在1.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I sometimes go to the beach.2.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never.等句子中,我们可以复习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hardly,ever,never等频度副词的意义、用法和使用的时态环境;通过对问句How often do you…?的不同回答,复习once,twice,three times a week,every day等表达次数的词汇;通过这一单元语言目标的回顾联想起milk,junk food,health,unhealthy,habit等关于饮食、健康的词汇。
【评析】举例说明是最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例句,并让学生仿句和自主造句是重温词汇、巩固词汇的有效途径,词不离句,句带动词,在句中赋予单词生命,使学生在具体句子中理解记忆单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增强参与热情,还能激发学困生的表达欲望,增强自信。
【例析三】千里寻亲法
利用语言功能(functions),整合语言功能相近的单元,进行归类和区分的比较复习。如第三单元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中用进行时态结构be+v-ing表将来的计划与第十单元I’m going to be a teacher in the future中用将来时态结构be going to谈论未来的理想;第六单元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谈论比较级与第十二单元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谈论最高级;第四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中关于how的提问与第七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关于how much/how many的提问;第五单元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中情态动词can表邀请的用法与第十一单元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中情态动词could表礼貌的请求及征询允诺的用法;第八单元How was your school trip?和第九单元When was he born?中疑问词when和how long引导的对时间的不同提问方式,以及过去时态的运用等。
【评析】把语法结构和功能项目相近的单元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复习,是一项较高难度的归纳复习,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完成。这种复习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易于抓住教材的主脉,不再混淆相似的知识点,解除学生积累的困惑,便于教材的合理拓展,让学生感觉学习主线简单清晰,增强学习信心。
【例析四】由此及彼法
利用语言结构(structures),总结不同的时态语法知识。例如由第三单元的语言结构be+v-ing联想到第十单元的语言结构be going to+v(原形);由第五单元的语言结构can+v(原形)引出第十一单元的could+v(原形)等。
【评析】相似的语言结构,不同的表达意义,学生可以通过一个单元言简意赅的语言结构联想到另一个单元的语言结构,从一个单元的时态联想到另一个单元的时态,从中不断体会到语言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时态间的差异性及其使用的不同范围。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will引导的将来时,为下学期语法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例析五】草船借箭法
教师围绕话题(topic),确定每个单元的主题作文,然后根据语言目标进行词语替换、改写、仿写等。比如第三单元标题(vacation plans),用where,how,who,when,how long等疑问副词替换What/are you/doing(for vacation)?中的what,并把目标语言编成chant(如下):
What/are you/doing(for vacation)?
Where/are you/going?
How/are you/going there?
Who/are you/going with?
When/are you/leaving?
How long/are you/staying there?
通过让一部分学生说出这整齐押韵的问句,另一部分学生根据即将到来的假期计划回答出来,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把他们自己的回答用几个适当的连接词窜起来,这样无数篇独具特色的关于“假期计划”的完整作文就轻轻松松诞生了。
篇3
一、明确各年级教学任务和要求,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1、七年级教学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七年级是学生初中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义务教育的跨越、提升和飞跃阶段。七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一是全面了解学生既有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行为特点、学习习惯、个性特长和心理倾向等,摸清底子,把握学情,指导帮助学生尽快由小学学习向初中学习过渡,搞好初中与小学教学的衔接,包括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学习方法的改进和知识体系的衔接等。二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生活能力,以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为今后两年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八年级教学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进入八年级,随着学科课程的增加,教材知识容量的增大,教学节奏的加快,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逐渐步入紧张和困难时期。这一时期往往会出现学习方法、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适应上的困难,并由此导致学生的分化。因此,八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重点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强化学习规范,努力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宽学习渠道,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开发学生思维,特别是通过课内外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特长;狠抓教学管理,在保证课程设置和学科教学全面到位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同时要注意发挥群体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搞好对学生学习的全面跟踪、分类帮扶和个别辅导,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努力避免发生两极分化。
3、毕业班教学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九年级是初中学习的最后一年,是初中毕业学年,也是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或走向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进入九年级,学生不但要继续强化知识积累,还要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梳理和整合,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网络,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九年级的教学主要任务是:立足学科教学实际,进一步培养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发展特长;排查教学缺漏,从未落实处抓落实,在已落实上抓巩固,在已巩固中求提高;善于捕捉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找准能力的提升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或走向社会谋求发展提供必要的素质准备和智力支撑。
二、理清各年级的教学思路,把握不同年级的教学特点
1、七年级的教学思路——把握学情,搞好衔接;掌握方法,培养习惯;打牢基础,拓展视野。一是把握学情,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与生活。普九后,小学毕业生直入初中,必然会出现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学习程度的参差不齐。因此,要在新生入校之前,早准备,早打算,采取走访原毕业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了解新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性格特长以及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基本情况。新生入校后,可采取考试、面谈、分组座谈以及观察记录日常表现等方式,尽快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思维特点、心理需求等,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据,以便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为了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并落实《初中生学习常规》和生活、纪律方面的有关规定,让学生明白初中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明白学习的纪律和规定,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通过思维的诱导、方法的指导和行动的引导,使学生熟悉教师教和自己学的基本思路,懂得在初中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要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如自觉预习的习惯,课堂随听随记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书写工整、作答规范的习惯,以及观察、记录、思考的习惯等等。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成才的根本,老师要舍得在这方面动脑筋,花气力。二是要搞好初中与小学教学的衔接。在学科教学上,对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低年龄段学生形象思维的特长,侧重学科知识的顺承和衔接,强化学生的识记和积累,并逐步培养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数学等坡度偏大、小学阶段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科以及新增科目,要适当放低教学起点,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并适当延长教学的时间,以保证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充分的反刍和消化吸收的过程。三是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通过学习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改革考试评价的方式方法,用新课程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和指导学生的“学”。四是立足学科实际,打牢知识基础。教学时遵循课标要求,突出学科特点,既要立足课本,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熟悉教材,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采用低起点、密台阶、小步子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课本透彻理解,对重点知识准确记忆。学科通过每单元的抽测、反思、补偿,实现“单元清”,年级通过每月的定期检测、反馈矫正和补偿教学,实现“月月清”。要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防止出现不顾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一味追求高难度、高要求等现象。五是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和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持续发展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科普调查、野外考察等活动,诗歌朗诵、读书征文、书画展评、影评、书评、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文学社团、社会调查、人文素养综合展示等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六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考试与评价办法,发挥考试和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要进一步转变考试的观念,重新审视考试的意义和作用,真正把考试变成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的过程、检查自己学习效果的过程,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体验进步的快乐,提高学习的能力。在考试方式上,要做到“四个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以问代测和以查代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逐步形成灵活、多样、开放、动态的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更重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在评价方法上,做到“四个相结合”:学生学习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态度、情感、表现以及实践能力、多元智能的综合评价,真正把评价变为教育、指导和改进的过程,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八年级的教学思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强化规范;夯实基础,发展思维。八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发展的关键一年。学生在度过了七年级的适应期后,进入了夯实基础、形成规范、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全面发展时期。由于课程增加,学科知识难度增大,能力要求逐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等也都相应加大,因而八年级也是学生容易发生分化的一年。八年级学生辍学问题最突出也正是这个原因。为此,学校必须切实做好管理与教学调控工作,采取得力措施,适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下大气力抓因材施教和培优辅差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到高材生的培养到位,偏科生的辅导到位,学困生的转化到位,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具体要做好如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确定出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统一目标,不偏爱高材生,不忽视偏科生,不歧视学困生,确保每一堂课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长进。面向全体还必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也就是在共同关注、平等对待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学情,上课时要对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同的要求,确保高材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尽力避免学生在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二是转差促优,保底拔尖。要善于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暗含期待效应,它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积极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才愿望。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过早给学生“定位”,高材生、偏科生、学困生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必须通过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审慎排查确定,同时要做好对学困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防止产生负面影响。对已产生分化的班级,要采取“抓两头,促中间”、“抓课内,带课外”等措施,及时转差促优,纠偏补弱。对高材生要高目标、高定位、高要求。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组建不同的辅导小组,固定时间,精选辅导内容,选派最优秀的教师靠上课,辅导。有条件的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报刊杂志,让学有余力的高材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尽最大努力创设其“拔尖”的空间。对学困生,要找准其薄弱环节,采取教师承包、学生结对等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思想帮扶、方法帮扶、知识帮扶等措施,促使他们得以尽快的转化和提高。八年级“帮扶”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初中的教学质量,各学校一定要制定学困生帮扶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收到效果。三是继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进入八年级,一方面课程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原有科目教材的容量和难度有所增大,而教学的时间并未相应得到延长。这种现状,往往会导致教师课堂教学的粗疏现象。各学校要特别注意引导教师立足课本,把握重点,夯实基础。学科教学不能随意删减基础性内容,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难度,不设难题、偏题、怪题,不让学生吃“夹生饭”。要继续重视知识的积累、巩固,重视课外阅读,把课本“读薄”,把课外拓展性知识“读厚”,积学储宝,厚积薄发,为初中最后一年的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四是切实抓好规范化训练。第一,抓好教师教的规范,以“教”的规范影响和带动“学”的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规范程度。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做好“备教”工作,该使用的教具一定要备足、找齐,该演示的实验一定要先行操作。课堂教学中,表达要顺畅,书写要工整,作图要规范,解题步骤要完整,作业批改符号一定要严格按规定使用。第二,抓好学生学的规范,向过程的规范要质量。“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作业要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或答卷,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解题步骤完整。教师要认真评析,细化要求。批改作业或试卷要有卷面得分或扣分,特别在学生答卷中,因规范问题可扣可不扣的分,要坚决扣去;在试卷讲评中,要有因不规范导致失分的专项统计与分析。五是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要善于运用“情景教学”、“问题教学”等教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运用题目训练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设置的问题都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有一定的探究空间,不能让简单、机械、重复的题目把学生挤入狭窄的思维胡同。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解题中暴露思维的过程,以便于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思维的盲点、弱点和偏差。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还要尽量做到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导而弗达,以激发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学生思维“爬坡”。要注意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变归一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和聚合能力。要开设好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毕业班的教学思路——分类指导,发展特长;强化积累,优化学法;融会贯通,提升能力。毕业学年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深化强化、融会贯通,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的关键一年。进入毕业学年后,课程的密度进一步加大,教学节奏不断加快,学生的分化和分类发展日趋明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发展需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要指导学生进一步优化学习的方法,激活积累,建构知识体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提升学习能力,使学生完成最后阶段的冲刺。毕业班的教学与复习要注意如下六个问题:一是毕业班教师要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首先,坚持用足用好课本、强化知识积累的原则。无论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用好课本,用课本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答题规范和解题能力。分析新材料、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都离不开课本的知识。要坚持以课本带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上新课期间,各科教学必须做到知识点过关,单元章节过关。其次,树立正确的复习指导思想和方法。第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强化知识点、单元章节、考点过关训练,扎实培养基本技能;复习训练方法是:可采取“滚动式”复习,即依据课本,层层夯实,步步为营。第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务求能力;复习训练方法是:可采取专题复习法,即以知识网络为线,专题分块复习和考试。第三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注重综合、模拟、适应性、规范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复习训练方法是:综合检测,查漏补缺,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二是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夯实基础、注重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的原则。复习课、讲评课要灵活运用“学——讲——练——评——补”的复习、评讲课堂模式,杜绝满堂灌、题海战,力求题题清、堂堂清。各校各学科都要开展复习研究课活动,教师互相研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优化训练过程,科学地训练能力。第一,训练要有“机”。要把握住训练的时机。课堂教学是讲、思、练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必须做到当讲则讲,当思则思,当练则练。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当把训练置于学生已弄清知识产生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真正把训练作为消化知识、形成能力的有效手段,切忌动辄就练,以练代讲,以练代思。要改变只有“动手”才是训练的狭隘的训练意识,确立动脑、动口、动手都是训练的观念,真正把课堂教学变成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的过程。第二,训练要有“度”。要依据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科学安排训练的时间和份量。安排和设置训练,要以学生巩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为基本准则,切忌不考虑学科性质和知识、技能的习得规律,盲目增加训练的时间,加大训练的数量和难度,贪多求全,练而无度,不深不透。第三,训练要有“法”。不论哪种类型的训练,都必须做到方式灵活,方法多样,避免机械、呆板、高耗低效的训练。解题训练必须做到编题要科学,选题要典型,做题有指导。训练点要落在“大纲”或“课标”规定的能力培养点上,重在启迪思维,强化规范,培养能力;指导解题要注意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及时加以点拨,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讲相似题的不同处,不同题的相似处,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指导解题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方法和技巧,将学生引入方法和技巧的“迷魂阵”。四是做好分类指导,培优补差的工作。培优补差的目标是增大高分层、拔高希望层、提携中下层。培优补差的主阵地在课堂,培优补差要贯穿于毕业班教学的全过程。培优可实行“导师制”,培优教师定期会诊,与承包学生谈话,检查已布置的习题,全方位指导,让高材生优势更优,差科得到弥补,冲刺高分层。补差做到课内外相结合,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补差的内容有补思想、补知识、补方法等,沟通师生感情在补差活动中尤为重要,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制订培优补差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定奖惩,强化培优补差过程管理,考评应以成绩上升幅度为重点。五是有效使用中考备考资料。复习阶段,学校要为教师配备多种高质量资料,学生可以县教研室选编的调研题作蓝本。其它习题或试题,教师必须先做后选、先练后讲、先改后评。杜绝原卷、错题、重复题进课堂,同时要求教师把好训练关、批改关、评讲关。第一、二轮复习要强化规范化训练,每次考试后各科教师要挑选1-2份优质卷张贴展览,学生要有各学科纠错本,以防一错再错。第三轮复习可精选5-7套卷作模拟、适应性训练,对确有价值的试卷可以重点练、重点评讲。六是重视对学生心态的调适。要重视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系列主题班会课、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对待竞争,有效克服紧张、焦虑、浮躁情绪,并学会适当控制学习节奏,在心理、生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同时,每次大考前,尤其是中考前,要在校园内大力营造快乐考试氛围,把中考的六月看作是放飞理想的六月,是激情奔放的六月,是展示才华的六月,一改以往的灰色六月、黑色六月等恐惧、灰暗心态,使学生轻松自如进考场,快乐做题不慌张,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水平,提高中考成绩。
三、强化和改进教学管理,抓细抓实教学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和重点,共包括七个主要环节:备课、上课、练习、批改、讲评、辅导、测验。一是搞好对集体备课的监控。分管学校领导要具体参与集体备课。每周学校要安排一个下午或晚上的时间(不少于3课时)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研讨教学思路,进行最优化设计,形成文字材料后印发给基组每位教师。分管学校领导每周都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并写出评议意见。教导主任或年级主任负责对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和领导的评议意见进行验收、存档。二是搞好对教师个人备课的监控。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要有不同的要求:青年教师要写详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提倡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写示范性教案。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教案都要突出实用性,体现创新性和教师个性。三是搞好对课堂教学的监控。教师要设计出新颖、务实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尽情的展示,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继续实行学校领导、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校长、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年级组、班级和课堂。按照县教学常规的要求完成听课任务。四是建立学生定期评教制度。要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的评价,通过评价,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改进教学。每学期要组织一、二次学生评教活动,评议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写出书面的整改意见。五是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和调控。要求学生作业必须写明日期,教师批改作业也要注明日期,以便查看作业的量是否适中,布置与批改是否及时。作业批改中面批、精批、阅批和学生互批的比例,由各校根据教师工作总量合理确定。六是抓好对学生的辅导。辅导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是落实“帮扶”的重要途径。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导为重点。个别辅导要耐心、细致、热情,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得迴避问题,不准讽刺挖苦学生。集体辅导必须由学校统一安排,不得用自习课时间进行集体辅导。
2、继续加强初中教学质量管理。一所学校能否生存和发展,关键看质量。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是县和学校的共同责任。我县今后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用好“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调查研究”这一广西重点课题的配套调研资料,即教研室组织编写的调研题。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分析,不要放任自流。二是做好每学期的期中、期末两次质量检测。这是评估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要以片为单位搞好每次检测的质量分析,并根据质量分析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三要严肃考风考纪,教师在考试后要及时批改试卷,认真进行讲评,作出详细的质量分析,学会通过质量分析找出自身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所存在的不足,并将质量分析与高材生、偏科生、学困生的帮扶挂钩。四是逐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促进教学质量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效益。
3、进一步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一是要致力建设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班级文化。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精心选择主题,开好系列主题班会,开展好各项活动,扎扎实实进行树立信心、敢于吃苦的教育灌输。要有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和个人奋斗目标。奋斗目标要醒目地展示出来,用目标激励学生成才。二是要及时准确地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学生发展脉搏,坚持以激励为主,以正面教育为主,给学生以积极、热切的期望,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扎扎实实的帮扶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三是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帮扶活动中的关键作用。班主任对学生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理解。在对高材生、偏科生、学困生的帮扶活动中,班主任要负责列出清单,对帮扶对象写出客观、准确、细致的“诊断”意见。要具体负责对学生的思想帮扶,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向既定目标前进。要协调好各相关学科的帮扶,帮助学科任课教师与帮扶对象进行更充分的沟通、交流,不断调整帮扶策略,提高帮扶的实效性。四是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协调学科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班主任要随时随地了解本班教学的真实情况,及时反馈给各个学科。班主任要有适当调整各学科课时和教学进度的权力,有调整各学科作业量的权力,有评价学科教学质量的权力。通过班主任的协调作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的优势互补。
四、加强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
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课题研究是近几年来教学研究工作的新趋势。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开展教学改革,是我县多年坚持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今后一个时期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下去。各学校重视开展针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教研活动,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实现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的和谐整合。各学校都要认真寻找、筛选、积累教学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以问题为研究课题,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建立课题研究的工作制度,落实评估奖惩的措施,激发领导和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县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分片举办课题研究培训,并组织各学校申报“*”规划课题。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整改学校要有自治区级以上课题,其他学校要有市级经上的课题。
2、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师发展机制。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程度,教师的成长必须立足于教学实践。校本教研要以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为主要研究力量,针对学校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研究,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的良性机制,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学习的一体化。二是重视名师的培养。名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惟有名师,才有名校”。培养名师、吸引名师、留住名师、用好名师,是学校必须认真解决好的问题。要重视通过校本教研来造就名师、培养名师,推动名师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名师队伍的建设,将会带动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篇4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管理机制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学常规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机构,实行岗位责任制,注意工作的协调和谐。学校班子成员分管年级,带管教研组,协管教学班,明确责任,站岗值班,校长刘占东抓全面,姚鹏主任主抓九年级毕业班,王建军、于晓静主任主抓八年级,张树林主任主抓七年级,张仲礼主任负责教学的后勤调配。
实施中层领导蹲点负责制,确保教研活动落实“中层领导员是教研组长的助手”,所有中层领导都被教导处分配到各个教研组辅助教研组长开展组内外的教研活动工作,做教研组长的助手,出谋划策,做服务协调类的工作。
学校规定中层领导必须每次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周必须到课堂听课达2节以上,校长及所有中层领导必须到第一线指导教学工作,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2、落实常规
学校始终将课堂常规的落实放在首要任务,制定了许多课堂常规的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备课
坚持“不备课不得上课”的原则,任何人是任何课都得备课才能进教室授课。其次,要正确理解,处理备课与编写教案的关系。我们要强调备课的内容。备课中心任务应是钻研教材和撰写教学过程,主要精力应放在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不要机械使用固定教案模式,而要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渗透新教学理念、体现个性的教案。要废除假教案,力求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备课是落实各个教学环节的基础,鉴于我校教师队伍状况,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校实行集体备课、说课,每次都规定了地点、时间、中心发言人,我们要求集体备课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三是备教法和学法指导,并且实行督查制度。
(2)上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我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3)关于作业布置和批改。
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作业要求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实行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作业批改与评价注意过程评价,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参与,师评、生评、自评相结合。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评语相结合。
二、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搞好校本教研
1、严格按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有新排课程总表。
学校不分主课副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开课一视同仁。以往对非中考科目忽视,如健康教育课和劳动技术等课程少开或干脆不开,现在一律保证开足。对活动课和选修课,列入课程表且加强监督,不准挪作考试课。所有课程的计划和实施情况,学校都全程跟踪,全程评估。
2、学校有教学常现管理实施细则和分学年(期)的教学活动动计划,同年级学进度,教师有所有任教学科的分学期(年)教学计划。
学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从教学计划的制定。设计到备课,上课、学生的作业和培优帮困、教研活动等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校本课程、活动类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
我校根据校情制定了本年度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建立了“立足以校为本、面对学生学习实际,依靠教师集体智慧,着眼师生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机制,确立了“个人反思,群体互助,专家引领,整体提高”的教研思路,拟定了“学习案例分析,教学互相观摩,针对问题研讨,反复实践体验”的教研程序,本学年在师生两个层面上培养习惯,以教师、学生、校情三个基点开展系统化的校本教研,有力推动了全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制定了层次性的教研领导制度,推进了教研活动有健康开展;着重发挥教师的个体主观能动性以及年级组管理模式,通过制度把教师的教学反思常规化。
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我校积极配合县教研室活动,组织教师广泛参与新课程培训和在*三中、*三中、*三中、*第一实验小学、*二中等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学校集中收看魏书生讲座、示范课的视频,通过专家引领把校本教研引向深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实施“一个课例,多次研讨”、“一个课例,多人研讨”的研究模式,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反复研究过程,使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处理分析教材、运用课堂教学技巧以及把握课堂的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学期认真落实滦政教字【20*】57号文与【2009】9号文精神,通过学习研训、课堂研训、合作研训、反思研训等方式,全面开展了校本研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领导亲自抓教学,落实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
苏霍姆林基曾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家。”校长是领导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有比一般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
自*教育局关于校长半天工作日文件下达后,我校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同志在中学校长调度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原则,抓好课堂教学,上好常态课、保底课,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校长亲自带领下,踏踏实实谋发展,认认真真搞教研。校长亲自主持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并多次讲话,规划教研教改方案,提出合理布局。
校长多次在全体任课教师会上做教研讲座,亲自深入课堂听课,参加公开课评议,从知识到教法均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教学给予客观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帮助教师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局《关于“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第一次集中检查情况的通报》中被认定为成绩比较突出。
在校长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我校教师教研积极性空前高涨,教研教改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局面,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在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的深入开展过程中,校长、教导主任率先研究课堂教学;在课堂达标活动中,我们立足校内,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探索如何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动”促“思”,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学习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加大教育科学研究,寻求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1、投身课程改革,优化创新教学行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负责任的常规教学观的教师必将受到淘汰。教师必定要走出封闭、狭隘的视野,在新课程环境下重视塑造自己。新课程将会让教师们认识到: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新课程教学不断向如何促进学生“学”的重心转换,将使得教师在常规工作中产生强烈的紧迫感。为此,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精神、课改经验,进一步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课改,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民主平等和谐为本的师生观,优化教学行为。并处理好六大关系:①教书与育人的关系;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③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④教学常规与教学创新的关系;⑤优生与差生的关系;⑥教师的教学习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关系。
2、加大教研力度,提高业务素质。我校围绕素质教育,不断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方针,把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切实把实施教研教改作为教师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化的途径,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不断加大了教研教改力度,认真开展了新“双三课”和“七个一”活动,做到了教研教改的科学管理,增加了科技含量。
(1)我校制定了《教学工作三年规划》,有指导思想,有目标,有措施,成为指导教学工作的大正方针。
(2)各教研组制定了教研活动计划。要求计划符合教学实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切实可行,并付诸实施。
(3)明确常规教学的基本环节及其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抓好常规教学中的“备、教、改、导、考、评、析”的基本环节。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教导处本学期先后两次对“备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在大会上通报,并且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4)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作用,多形式开展素质教育专题教改实验。我们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专题下,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学科教育科学课题。语文组开展“传世经典《论语》的解读”的专题实验。数学组开展“阶梯式分层教学模式”的专题实验。英语组开展“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的策略研究”的专题实验。历史组开展“初中历史课中如何使学生更快乐学习”的专题实验。本学期主要从这四科开展试点,以便总结经验,争取下学期各科全面铺开。
(5)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教师开展讲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了一节课,每学期上了一节公开课(示范课),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6)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业务大比武,确定了学校各学科带头人,也为培养骨干教师迈出了第一步。
(7)狠抓“三”落实,即落实教学常规、落实集体备课、落实每月月考与每次考后质量分析。
(8)加强毕业年级工作管理。以学科内的备课协作来优化教学内容,克服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现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大胆启用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同时在备课组内狠抓协作备课,严把“二关”,即内容关和过程落实关;以校际间的联考协作来强化内部绩效考评机制,激发教师的成功欲。通过这种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自尊意识和自强意识。每一此质量分析会,大家都能真心实意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切实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以此稳定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每学期由学校中层领导主持的新课程标准学习活动及讲座,共有讲座8次,新课程的学习讲座,使老师们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任务,具体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通过老师对不同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的自学,教研组学,使得新课程标准在我校老师中已深入人心。
(10)广泛开展撰写教研教改论文活动。广大教师把自己平时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体会等认真进行总结,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有价值的东西,以书面的形式撰写出来,进行全校交流,做到了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11)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基本构想,在各教研组教研中进行“磨课”、“下水作业”、“磨题”活动。磨课营造了研究的氛围,对教师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策略、方法的有了更深层感悟,不仅澄清模糊认识,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老师们的有了更多的收获与积累,出现了许多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成为新一轮磨课主题的产生的基础,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理念、教材都已经实现了重大的变革。但是教师手中的教学参考资料、辅导用书中还充斥着大量的旧题、陈题甚至是已被删除的教学内容的题目。把这些题目布置给学生练习,浪费了学生的许多精力,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此,我校推行的“下水作业”制度规定,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先做一遍,以便发现作题的价值,决定取舍,也更多地了解解题思路。另外,每周由各备课组确定一个单位时间进行集体“磨题”。先由命题教师和“下水作业”教师提出磨题意见,备课组教师集体教研,磨去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不科学的题目以及陈题、怪题、错题。磨出具有新意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新题。各科作业都在作业量总体控制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出精题、出新题,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12)根据教研室的要求,我校深入开展新“双三课”教研活动,每学期中,35岁以下的教师每人上一节合格课,中学一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上一节优质课,各学科教学带头人上一节展示课。并通过观课、议课、说课活动,不断提升教研教学水平。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3个教学班。除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因年龄较大在学校干点力所能及的老同志外,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去小学支教4人),平均年龄37岁。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1人,其他全部具有专科学历。从职称看,35个专任教师中,中高1人,其他全部为中一。专任教师中有县级教研骨干教师3人。
在和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通过“规范管理、培训提高、改革增效”相结合,坚持不懈的抓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教材观、评价观,已逐步成为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航标。
二是教师师德观念得到更新,良好的师德师风已经形成。原来存在于教师中的职业观念不正、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喜欢找客观原因等现象已经看不到了,把教书纯粹当作谋生职业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师中有违师德的不良言行基本杜绝,做到了师德师风“零投诉”。
三是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提高。现在在课堂第一线的教师中,60%的人达到本科学历,40岁以下的全部参加自考等学历进修。
四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教研意识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逐步提高。
2、主要工作及措施
(1)、抓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利用每周五集体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我,使教师能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以身作则。
(2)、抓组织领导: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维护教育形象,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做到“校长挂帅亲自抓,中层领导具体抓”。
(3)、抓制度管理:完善制度,明确目标
我校结合当前实际,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规划和目标,即《教师培训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考评方案和细则》、《教研制度》;同时,还制订了《师德管理制度》、《师德考核制度》、《学生评师制度》、《师德管理制度》等;学校严格制度管理,认真师德考核,使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抓师德师风:学习先进典型,塑造良师形象
一是树立和宣传身边的典型,组织教师学习校外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同时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事迹,树立教师榜样。
二是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的“教师从教行为规范”和“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们找准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三是通过搞教师“每日十问”活动,通过“教师每日十问”的设计,为教师形成反思习惯,解决教学问题,提升专业水平,优化自身素养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
四是加强舆论监督作用,强化师德整改效果。认真开展学生及家长评教活动。全体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学方法与态度给予客观评价。学校领导班子将材料综合之后,找老师个别谈话,对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促进了教师教学的责任心和工作作风的不断提高。
(5)、抓培训学习: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升自身文化技术水平的学习。如提高学历、计算机技术、普通话知识等的学习,给教师定任务、提要求、出政策、给方便。
二是通过新课程的培训,促使教师观念更新。各级各类培训,我校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基本上达到了“培训有记录、学习有收获、观念有更新”的目标。
三是以课堂达标活动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确实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学校规定上课的教师都必须经过教研组内说课、组内听课、组内评课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