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英语知识点汇总范文

时间:2023-04-02 23:5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年级下英语知识点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八年级下英语知识点汇总

篇1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性

自主学习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只有让学生找到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过程充满兴趣,学生们才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状态也在不断转变。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的阶段往往对于英语的学习显现出浓厚的兴趣,随着英语学习的推进,学习难度的增大,很多学生学习的兴趣却在不断降低,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兴趣的丧失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更不会去自主学习了。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兴趣的培养始终应当放在首位,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英语成绩才有可能提升。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太成熟,这使得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认知往往是通过更直观的途径,这个体现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则表现为他们对和自己生活联系的比较紧、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富有趣味性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数字时我会刻意让学生搜集父母及朋友的电话号码,也会让他们回家去了解家人的生日。又如,在学习“No Smoking”“Business Hour”等告示牌时,我让学生展开联系,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指示牌,很多学生大声喊KFC,WC,这不禁引得整个班级哄堂大笑,也有学生知道“No Parking”“Entrance”等,这是很好的课堂回顾。

二、 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学习更主动。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课学习的前要让学生做相应的预习,这不仅能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在教师的课堂讲授上学生对于知识理解接受起来也更容易。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们学会问,问题不仅是针对自己不明白没有弄懂的地方,也可以就某些东西或者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提问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很少会开口表达自己,学生有任何想法或疑问都慢慢消失了,这不仅不能让学生心里的疑团得到解决,长此以往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例如,学生对于英语中的语态一直搞不懂,很多学生语态的变化状态多了之后就容易迷糊,分不清语态到底应当怎样转换,学生如果不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问题只会在自己心里积压得越来越多,到最后对于学习内容越来越不懂。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也应当采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解释。课堂上我向学生举了这几个例子:We eat some apples.先让学生找出句子的主语(we),谓语(eat)及宾语(apples),然后我会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句子的被动语态,Some apples are eaten by us,再让学生来分析这个句子的成分,经过这个过程,学生逐渐明白了被动语态的结构:主语(主动句子的宾语)+be动词+过去分词+by+宾语(主动句的主语)。紧接着我会再列举几个例子让学生对于这个结构进行巩固,就这样,通过对于例子的直观分析,学生对于语态有了认识,也帮助学生找到了正确的学生方法。

三、 培养学生养成对知识自主复习巩固的习惯

当英语学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累积很多知识,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这样才能避免他们对于所学内容理解不到位并且在知识点之间产生混淆。语言学习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这些规律进行主动总结,从而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篇2

关键词:注重;地理学科特色;构建;高效;复习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3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学年我们八年级地理教学面临最紧迫的任务是迎接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下面结合我校在教学中的探索、学习以及自己的实践,笔者谈谈在复习过程中构建“高效地理复习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地理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标准,同时也是学业考试出题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成为我们把握复习和考试方向的标尺。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认真研读,特别是要对课标的“课程内容”部分进行细细斟酌和推敲,对于所必须达到的要求进行梳理,对部分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归纳。

新学期开始,我们备课组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地理学科特点及课时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4月下旬完成一轮复习,夯实基础;5月下旬完成二轮复习,实现专题突破;学考前完成第三轮复习,进行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二、明确各阶段复习重点,完成各阶段复习目标

第一阶段:立足教材,重视基础。课本是积累知识、训练能力的根基和依据,在复习的第一阶段,立足教材,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逐章复习,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对课本的一次全面的扫描。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一是夯实基础知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地理基础知识有点多面广、比较琐碎的特点,这阶段的复习是整个地理复习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较好地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各章节我们重点抓“知识体系、主要图表、基础知识点及应用”三方面内容,分别进行系统、全面而又认真地梳理。哪些知识点需要梳理、每个图表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每一个知识点包含哪些内容等,都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市中考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选用复习资料《世纪金榜》,每个单元都包括四个部分:1. 图文梳理,2. 核心要点突破,3. 中考真题体验,4. 综合检测。课堂环节基本上这样设计:第一环节:基础知识――对应知识梳理――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第二环节:精讲点拨――对应核心要点突破,第三环节:检测提升――对应的是中考真题体验与综合检测。每节课的最后都要有精心创编的习题或选择的最新模拟题,但一定要是精心准备的,不可贪多,也不可以没有思考性。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讲究实效。我们在复习中设计了以下几个专题:一是认识地理的方式――地图;二是地形、气候、河流;三是工业、农业、交通;四是民族、文化、旅游;五是人口、资源、环境;六是地理中的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七是世界区域的趣味专题;八是中国区域的艺术专题;九是地理眼观天下――时政热点汇总等九大复习专题。

复习的目标是专题梳理,整合迁移;纵横联系,适度综合;优化训练,提高能力。通过切块专题复习,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复习将知识进一步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

第三阶段:学考模拟,规范提升。本阶段的目标是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堵漏补缺;模拟训练,规范提高。通过适当的模拟试题训练,进行查缺补漏,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

三、突出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地图在复习中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重要的知识载体,地图集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于一身,掌握了地图就等于把握了地理的脉络。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学业考试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读图、析图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在复习中,我们充分利用地图来复习,依托重要的地图(教材、地图册)和典型试题,结合身边的地理、家乡的地理,把重要的知识、原理和规律讲清讲透,让地图会说话,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让学生形成内容丰富的“脑图”。可以让学生到讲台指图、说图、析图,加强图文转化训练,教师从中启发引导和点拨归纳,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利用地图教学还可以增加课堂的系统性和趣味性,改变复习乏味单调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我们地理学科的亲和力。比如在复习世界人口分布、人种、语言、宗教时,本部分知识点很多,内容琐碎,在精讲点拨环节,笔者对世界各大洲的人种、语言、宗教情况进行了整合,使琐碎的内容条理化,简练了很多,也让学生对本部分内容从大洲或地区的层面上有了整体的把握。如北美洲,以白色人种为主,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语言以英语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再如在西亚和北非部分: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简称“白阿姨”,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

还有复习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部分时,各农业区、带的分布是难点,可以对照图用口诀来“北畜南棉西灌溉,中间夹着玉米带,玉米两边种小麦”就好记多了。

我们让每位学生都设立专门地图本,每周都有绘图任务,开学第一周画“山谷山脊图”,第二周是“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包括东西半球各大洲大洋分布图和南北半球大洲大洋分布图。第三周是“世界人口、人种分布图”,每周都有做图任务,将复习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去,学生自己画的图,读起来更亲切,复习效果更好。

四、认真分析上年度学业考试情况,完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上学年学业考试试题特点:(1)考查面广泛,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考查基础,范围广;(2)强化(下转第36页)(上接第32页)了对读图能力的考查,去年学考共32题,有图题20个,26幅地图,无考图题12个,但很大部分无图题也是无图考图;(3)紧密联系实际,紧扣时代热点问题,体现了试题突出的实用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2. 学业考试考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有:基础掌握不牢、读图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审题不严,答非所问;思路不全面,推理不严密;答题不规范,表述不准确,错别字较多等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都需要在复习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对于双基部分要在复习和检测过程中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强化记忆;对于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的问题,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读懂题意,按照要求作答,规范答题,注意使用地理术语,表述有条理,作答有层次,这些要在课堂检测和学考模拟测试及讲评中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

篇3

关键词:导学案 运用 策略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40-02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我区在尝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道路上迈出了新一步,把素质教育,课改理念以及我区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制订推行了“导学案”的实施方案。“导学案”就是教师在课前根据《课程标准》与教材,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精心编排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近年来,我区导学案的运用,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行之有效,使学生的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从而使我区的教学成绩得到稳步提高。以下结合教学实践就运用“导学案”的几点策略略陈管见。

1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效导学

从掌握学习的观点出发,学习者在学习某特定课题前的准备远比教师的教授重要。为此,我们将由区骨干教师设计好的导学案,经过备课组依据校情的二备和教师依据个人教学风格三备的情况下,一般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上。学生以此为预习依据,了解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预习、阅读浏览或者查阅有关的新内容,初步解决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并能找出学习疑难点,自主地进行课前有效学习。

案例1:学生初次使用导学稿,不少学生还存在误区,以为只是单纯的一份练习而已。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教师预先将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以达到先学后教的目的。以八年级(上)(新目标)unit8第1课时(section a 1a-2c)为例,本课时教学的侧重点在听、说并学习一个新句型。在导学稿上的学习目标就明确提出:学会运用“what did you do on your school trip? i went to…”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型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课前预习题的设置分二大题,第一题让学生到课本中找出本节课将要学到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子,并流利朗读,属基础题;第二题要求学生用所给单词、词组造句,属提高题。针对分层班,第一大题的设置主要是针对b组学生,这题答案很直观,学生只要去看书就可以直接从课本中找到完整答案,这样b组学生完成预习作业也比较容易,有成就感,不会轻易放弃预习的学习。在讲评这道题时主要把b组学生的预习成果用投影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及时表扬,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b组学生整理这道题时,教师将第二题a组学生的成果继续展示,同样给予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一如既往地做好预习工作,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2 课堂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有效导思

首先,在学案中教师已经在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中创设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放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逐步找到接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力求保证教学双方思维活动能够达到同步协调。

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行为规范、性格特点等把全班分为a、b、c、d四层。a层学生为大组长,并有权从b层中选聘小组长,大组长和小组长遵循双向选择原则共同选择自己的组员c和d层。合作学习小组可以由4、5或6位学生组成。教师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案例2:教师根据预习中出现的新的知识点和语法现象,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导学稿上通过提供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导学稿中的有关内容,自己比较并归纳其用法,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或讨论,或对话,教师巡回解答疑问,然后

息交流,汇报结果。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探索经历,所以课堂上就敢于大胆地站出来表现自己,讲自己所知道的,提自己的疑惑,通过交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七年级下(新目标)第九单元第4课时中also, too, either 的区别,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导学稿上的实例进行讨论后自行归纳,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可以了。

3 课堂学生活动展示,教师反馈矫正

在英语课堂互动模式上,教师就内容发问后,对正确或不正确的回答并不急于反馈,而是进一步发问让学生反应,然后教师才做出反馈,其他学生也做出反应,接着教师再一次给与反馈。教师应增强对学生的了解,从反馈形式和内容上加以改进。如,注重评语的多样性,引入分层评价;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采用合理纠错方式,多用期待性评价。除了要特别关注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差异,设计的练习题要有层次有梯度,在总结达标后的反馈讨论中,也要有阶梯性,要适应不同的学生。在运用学习反馈时,对经

验、错误等方面的反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3:蔡塘学校裴雪云老师的做法:(1)根据学生自学检测的反馈,教师对本课内容及练习进行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并对解题分析、解题方法等作示范性讲解。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基本不讲,重点讲这节课的难点和学生掌握不太好的内容。教师要根据课堂进程及时调整精讲的内容,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教师通过课堂检测情况,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并对存在问题加以突破,促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3)教师要尽量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并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矫正。

4 课后教学后记反思,师生反馈改进

写“教后记”,也就是教师课后就所教的内容进行反思并及时记录所思所想。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捕捉灵感,不断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整合自己的教学理论,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学后记,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后的自我反思、自我小结。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任务的最有效形式,是那些具有某种内在反馈的形式。这种反馈不需要教师经常干预学习。换句话说,当学生为了看到他是在怎样进步和决定下一步做什么,而能够检查他自己的表现时,这样做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这里所说的反馈就是指学生的自我小结。因此,写“学后记”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案例4]七年级(上)(新目标)unit9第3课时reading一位教师的教学后记:课前自学比较充分(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阅读背景资料),学生有备而来;通过预习检测反馈,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课堂四个环节,重点放在“导读思考”(30分钟)。首先让学生静心阅读,先从整篇文章输入——再到段——到句——再回到文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能,设计的问题从标题联系到文,最后从文章中能感知,就文本内容进行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的学习得到充分体现,能力得到提高。设置的问题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次课堂检测反馈,当堂巩固了知识,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但是,感觉自己阅读文章任务的设计还不够清晰,有梯度。一位学生的“学后记”:本节课上课前根据老师的导学提纲,我自己先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对本单元的新单词和重点句子我有了初步的印象。我能流利朗读单词并查阅相关的背景知识,感觉上课听起来更有针对性了。课堂上同学之间的讨论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要继续做好预习工作,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