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个人季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5:1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万能个人季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万能个人季度总结

篇1

对于这样的“成绩单”,几位保险行业分析师均表示,1月“开门红”是受一些特殊因素刺激,但这种效应随着时间会减退,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预期今年二、三季度维持正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个位数可能性也较大。

正增长已“超乎预期”

从1月份保费收入来看,保险业表现功过相抵。平安证券保险研究员童成墩说:“1月业绩并没有全行业负增长,这样的成绩其实已经超乎大部分研究人员的预期。但‘开门红’是由保险行业节奏性特点所决定的,跟经济环境没太大关系,故而这种趋势不会延续到后三个季度。”

他指出,如果剔除国寿、平安的寿险两位数的保费收入,整个寿险行业保费同比增速几乎为零,这意味着接下来今年整个行业的表现还是要仰仗“三巨头”:“国寿有可能实现正增长,但是有难度;平安两位数正增长是可能的;太保相较之下负增长的可能比较大。如果说三巨头能带动全行业实现正增长的话,那么我认为整体实现个位数增长可能性较大。”

第一创业黄秋菡则表示:“保险公司主要是搞一些类似促销活动来做好他们新年前一两个月的事情,所以保费收入会增长较快,但从全年来看这种增长能否持续,应该从整个国民收入的预期来分析,2009年经济危机并不会很快结束,收入预期本来就有所降低,有的人甚至会失业,而保费增长和居民收入挂钩比较紧,由此可见增长一定不如2008年快。”数据显示,1月沪上寿险公司保费增幅仅为7.01%,而去年同期,沪上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2.46%。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中将保费增长回升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银保渠道销售能力的恢复,同时在个险方面,人销售情况也有良好的表现,同时造就了保费增长的回升。

转型增员初见成效

中国人寿日前公告,1月份单月原保险保费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19.4%。平安人寿本周也公布,旗下四个子公司1月份共实现保费收入172.81亿元,较去年的145.47亿元增长19%,其中平安人寿1月份实现保费收入133.1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08.20亿元的上涨23%。中国太保的公告显示,太保寿险1月保费收入70亿元,虽然同比下降14.20%,但环比增长了100%;太保财险1月保费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5.39%。

“国寿保费收入好于预期,是源于公司采取了相对温和的调整产品策略,既调整了银保渠道的投资型产品,又兼顾了分红等保障型产品的销售”,中金公司研究员周光在他的研究报告上写道。

平安的保费大增也离不开转型因素。平安人寿副总经理张振堂表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们突出高价值的核心产品,关注产品的内涵价值,在坚持‘分红、万能’并重的前提下,进一步突出分红保险的销售,适当收缩万能保险。”

据了解,各家保险公司都在今年提出了明确的增员计划,并希望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的特殊阶段,提高人整体素质。人寿计划3内个人人数量增至100万,平安计划增至40万,太保人寿也拨付了专项费用来鼓励分支机构进行增员。

能否持续尚待观察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开门红我也觉得很意外。”一家外资寿险公司的负责人坦言,他所在的公司1月份保费收入并没有同比大幅增长,“外资寿险公司一般要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才会迎来全年的销售高峰,而中资寿险公司的销售高峰却在第一季度。”

知情人士透露,这可能跟中资保险公司的考核机制有关。保费的考核通常是基于上年的数据,如果当年保费增长率大幅高于上年,该年的保费考核指标就可以完成。2008年底,一些被考核的分公司可能有动机将部分业务转移至2009年:一方面可以降低今年的考核基数,另一方面可以将部分业务计入今年的考核指标中,因此造成了年初的保费“井喷”行情。

不过,这样的增速能否持续依然尚待观察。“单单1个月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并不难,但全年保持这样的增速比较困难。”前述外资寿险公司的负责人分析表示,毕竟今年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公司20的销售目标制定得比较保守,力求保持平稳发展。

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也对国内寿险业全年保费增长持保守态度。报告指出,由于收入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就业形势也不乐观,保险需求将会受到影响。

保费影响正面为主

尽管业内普遍不看好2009年的业绩,但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小罡对经济危机对保险业的影响还是比较乐观的。他表示,2009年宏观经济的下滑难以避免,居民的风险意识和避险情绪必然增强,从这一点来说,危机时期也正是寿险展业的好时期。

他认为,经济危机对寿险和财险业务都具有双重影响:“对于寿险业务来说,一方面,由于客户风险厌恶的转向以及收入预期的下滑,投资型产品保费收入有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疲弱的经济前景提高了居民的风险意识和投保意识,储蓄类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反而有上涨的动力。”

财险业务方面,“由于新车销量和航运市场的低迷,车险和水险业务都将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出口信用风险提高,贸易摩擦加剧,客户对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产品责任险的需求增长比较显著。”王小罡表示。

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童成墩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支付能力和保障意识的双向影响都左右着今后保费收入的表现:“支付能力下降是负面影响,保障意识提升则是正面作用。个险渠道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不仅如此,两人还认为,经济危机将可能从以下几方面使保险业中有能力的公司获益:首先,经济衰退导致失业人数增多,这使得个险人增员更为容易;保费收入“零现金”制度的通行杜绝了人挪用保费的可能性,同时保障了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利益;人管理逐步强化、活动日趋活跃等因素对经营业绩的影响都是正面的。

投资影响负面居多

中国保监会披露,截至2009年1月底,保险业投资总额22363.6亿元,比2008年底投资总额减少101亿元。对于“是否减仓101亿元”的质疑,保监会回应称,保险机构1月份是增仓而不是减仓。对此,王小罡估计101亿元损失可能发生在债券市场上。

对于2009年投资收益的预期,童成墩指出,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13.9%的比重不算低,如果经济持续低迷,股市、债市都表现不好、利率维持在低位徘徊的话,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是非常不利的。黄秋菡则认为,去年险资的权益类投资亏损已到低点,很多股票市值已经很低了,2009年即使投资环境仍然恶劣,程度应该好过去年,“国家的一些政策对于市场的支持是支持这一预期的因素之一。”

同时她也认为,债市投资将是今年险资投资的不利之处,因为债券收益率是呈缓慢下降趋势,“目前险企投资的债券多为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债,长期债业内普遍不看好,因为考虑到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因素,长期债的利率可能为负。保险公司如果投资一些固定利率的债券,在短期内受的冲击会相对小一些。”

业务转型需匹配成本

不少个险渠道的人感觉到,前两年热衷于权益类投资的人在经济疲弱的背景下,对寿险产品的接受度正在提高,保险意识也逐渐回归理性。事实上,新年以来保障型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产品再度受到市场关注,而略带“投资回报”性质的保障型分红险成为投保人“新宠”,在一些公司中正逐渐取资型保险的地位,成为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

光大证券报告指出,保费结构的改善主要是银保向个险转移,万能向分红转移,个险和分红险的增长要快于总保费的增长。但部分公司的银保渠道仍旧保持快速的增长,可能导致保单内涵价值不足的问题。

篇2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微博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021-02

一、微博营销的定义和现状

博客营销是以知识信息资源为基础的内容营销模式,通过增加企业信息的网络可见度实现品牌或产品推广,其实质就是以知识信息资源为载体附带一定量的营销信息。但作为一个新生并具有相当用户群体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微博营销并不是万能的,想要成功制定微博营销策略,就必须了解微博发现的现状和特点。

微博营销是指以微博为平台,以关注者(粉丝)为潜在客户群,商家和个人传播产品信息,树立品牌形象,创造企业价值的营销模式。中国大陆的微博发展起源于2009年9月的新浪微博,在互联网营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微博营销对广大企业而言已不是新鲜的名词,众多企业都已推出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平台来达到其商业推广的目的,企业微博的和维护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2012年微博平台已经跃升为企业最重要的社会化媒体营销重镇。2012年,企业使用最广泛的社会化媒体平台的TOP5分别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博客、论坛与团购类。有45.0%的企业在新浪微博开展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腾讯微博的应用比例也有26.4%。可见,新浪微博成为2012年最热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而微博营销已跃升为主流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方式。

2013年6月16日,《2012-2013年微博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微博用户总量接近饱和已经接近停滞,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2012年第三季度腾讯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07亿,微博用户数量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平稳期,微博营销也在发展中渐渐走向成熟。

二、微博营销的流程和特点

微博营销经过4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微博营销体系,微博营从广告展示到精准营销,微博商业不断挖掘社会化大数据的价值。微博商业化产品系列化?微博聚拢了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积累了大量的个人需求信息。能够实现“精准营销”这是最初微博商业概念中重要的因数,就是分析用户社会化信息,辨识用户需求,从而最终提供相应的产品。以社交互动为起点的商务更强调对受众需求的“精准”把握,在微博上积累的用户兴趣信息,被认为可以分析出明确的潜在需求。新浪微博推出一系列数据分析相关的产品,并通过“数据中心”“微报告”等应用用户数据分析,以期能帮助客户了解微博商业化的前景。而在企业版微博中除了增加的各种美化插件外,还增加的微博数据和粉丝群体分析的功能。

(一)微博营销的具体流程

微博营销具体有两个途径,1.官方广告投放,目前在微博营销商业化上首选的仍是广告。从2012年新浪财报来看,这种简单的货币化已经起效,二、三季度共获广告收入3000万美元。虽然营销不等于做广告,但是在微博商业发展的初期,微博网站往往以简单的出售版面作为货币化的简单手段。虽然不能很好的利用微博本身社会化媒体的特点,但是由于其模式成熟、转化快,在腾讯微博等其他平台也都开始投放广告。2.依靠用户的微博营销,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营销模式,即依靠用户来传播企业品牌和产品信息的营销模式。微博生态中慢慢形成了形成不小的商业规模。在民间微博生态中,例如“买粉”和“红人转发有价”早已是微博上心照不宣的规则,在微博网站控制之外一整条以微博为核心的产业链已经形成。

传统的营销即是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企业的利润,而没有将顾客的需求放到与企业的利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而网络的互动性使得顾客能够真正参与整个营销过程,而且其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都得到加强。这就决定了网络营销首先要求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过程中来,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开始整个营销过程。

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每一个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可以是信息的者,所以网络上恶意传播企业负面信息或恶意评论也可能使得企业形象受损,这种攻击通常来自企业的竞争对手。另外如果不注重企业形象,大量虚假或者枯燥乏味的商品信息也会使得关注度寥寥无几甚至引起用户的反感,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二)不适合进行微博营销的企业类型

微博营销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利用微博进行营销活动,需要慎重考虑是否有必要进行微博营销的企业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形:1.企业商品文化单一或为产品为初级产品,通过社会化媒体营销吸引客户效果过低的。例如矿石,木材,羊毛,蔬菜批发等2.容易引发投诉的企业,例如家政服务,私立医院诊所等,这些行业顾客交流少,投诉量大,如不能很好的处理用户的投诉评论等问题则最好不要设立企业微博,贸然设立企业微博公众平台却不注意谨慎用辞和回复评论反而容易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3.客户隐私程度较高的行业。这些类型的企业开展微博营销的效果较差,例如整形医院、大型金融理财项目等,由于涉及人身,财产方面的隐私,顾客在微博上进行交流的可能性很低,也不具备进行微博营销的特质。

(三)微博营销容易产生的误区

1.强行开展微博营销类活动很多企业为了增加关注度,会推出一些奖励活动,但这些奖励活动往往让人不知所云,只是单纯的转发,往往中小企业的活动的真实性也没有保障,这样的活动盲目的浪费企业资源,并不能达到推广自身品牌的作用。微博营销同普通的营销任何活动策划和实施之前都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活动目标,来指导后续的活动计划,包括目标人群的锁定、活动细则的确定、活动海报的设计、活动文案的撰写、以及前期和后期的活动宣传及总结等。如果目标不明确,又想提高产品关注度、又想增加产品销售,反而会使活动没有明显的效果。

2.企业和产品的信息在微博活动中过多陈述企业往往在营销的过程中,希望向消费者传播的企业和产品信息,越多越好。所以在微博活动文案的撰写中,会不受控制的将很多广告信息添加进去,使得文案内容过长,不便阅读,从而使微博活动失去了参与热度,减弱了活动的影响力。如果您是为了促销,也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果不是为了促销,就一定要谨记这条错误的发生;相反,如果注重时效性,互动性,亲和力的微博平台,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总结社会化媒体营销要在自主信息时代走向成熟关键的几点有:1、如何做到让目标客户触手可及并参与讨论;2、传播和对目标客户有价值的信息;3、让消费者与你的品牌或产品产生联系;4、与目标客户形成互动并感觉产品有他一份功劳。

3.盲目设置大量活动和礼品和奖励以拉动粉丝增长。企业设置大奖吸引消费者参与,换来的可能只是为了奖品而来的“无效粉丝”而并不是对企业形象传播和销售促进有作用的有效粉丝。真实用户的影响力永远是企业购买无效粉丝助阵无法企及的。更何况用户一眼就可以看穿你的粉丝是否是企业的真实拥护者,盲目进行虚假推广,设置不真实礼品只会让潜在顾客感到反感。所以购买虚假粉丝,购买评论甚至靠虚假的奖励来推动微博营销是不可取的。鉴于微博的交流平台性质,只在微博上商品信息,就和普通的商业网站广告没有区别。诚然,微博营销刚刚兴起时频繁的活动信息还能吸引粉丝的关注,但是当露骨的推销手段令人反感后,关注者的注意力难以持续,会心理上抵触微博营销所传达的信息甚至关注者会取消关注。

三、社会化媒体视角下的微博营销的成功要素

微博注重的是用户之间的传播,而非传统媒体偏重于单向传播。企业的微博营销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注重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人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单一的传播产品信息,而是要通过微博中的名人、制造信息爆点等方式来进行营销活动。

1.大V效应,大V效应是指微博中粉丝数较多的名人通过与企业达成一定协议或自发性的对某一企业或企业产品进行宣传的营销效应。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

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现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论上,不能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约束。今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并提出新认识。

篇4

所谓“物是人非”,时代不同了,市场不同了,最主要是消费者不同了,还是一个套路来做,可以吗?所谓“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总结,并从中判断未来的方向与市场,决定到底如何去做。既然如此,笔者就来谈谈电商的春秋与战国。

笔者还是非常赞同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论断,截止到目前,电商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0的春秋时期,2.0的过渡期以及当下3.0的战国时期。

1.0时期的中国电商,链接的是人与商品,人们选择电商更多关注于低廉的价格与产品多样性。这个阶段的电商在野蛮生长,因为人们的关注点,也由于初期的现实情况,致使了假货横行,便宜即是王道,看一看若干年前淘宝服装与箱包,你就会相信这个论断。

如果说大清王朝让中国落后于世界,没能向四大发明一样,引领全球的潮流,实现产业变革的话,那么此次的互联网革命,中国可以说基本上与世界同步,晚也就是几年的时间。因此,中国电商的2.0过渡期也就极快,与1.0时期相比,电商2.0链接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物流的逐步完善,让电商土壤更加具有活力。

可以说转瞬的时间,电商就从1.0直接跨过2.0,进入到了3.0时期,笔者倾向于把3.0时期定义为战国时期。一方面是多年发展后,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体系明确,综合性平台、商超性平台、垂直性平台、社区性平台均已完成,或是格局稳定,或是模式清晰;另一方面,平台中的各个单元,也更加清晰发展方向与方法。当然笔者不认为在商场中可以出现一个秦国,实现一统,因为市场需要良性竞争不断地优化与前行,淘宝不是万能的,在这个领域一定不能迷信!

电商3.0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转变是巨大的,因为链接的是人与商品、服务、空间体验。这其中,人与物、人与人的连接不再是一个点对点的直线关系,会形成更加三维并且立体的消费形态,即“场景消费”,精确到用户的需求、使用的场合、空间地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一个商家都应该塑造适合自己的商业生态链条和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场景。

3.0时代的到来,完成了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如果说1.0与2.0时代,人们选择网上购物的三大驱动是:低廉的价格+丰富的产品选择+方便的购物体验。那么3.0时代,三大驱动已经升级为:品质与价值+产品+服务和体验。这种改变,也是3.0时代下的重中之重――产品、品牌、供应链管理。

随随便便开一个淘宝店、旗舰店,抑或是特色中国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死的很难看。因为与线下的竞争不同,线上的竞争更加多元与激烈,线下还可以说是在一片湖中竞争,线上就成了大海。

在大海中如何跳脱出来,这需要系统地设计与谋划。因此,品牌的作用就更加凸显。好的产品是前提,个性的品牌是关键,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

日前,贝恩公司在北京了与阿里巴巴研究院联合开展的2015年度中国电商报告――《互联网品牌化和品牌互联网化》(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显示,得益于消费者追求优质品牌及产品意识的逐步增强,中国电商已进入“互联网+品牌”时代。2014年,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线上品牌产品份额达到了65%,在过去3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新增品牌销售额逾1万亿元,相当于中国零售市场总额的4%。

从数据上看,的确印证了电商品牌时代的到来,但另一方面笔者不敢苟同。首先阿里巴巴平台就如同线下的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购物中心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凯德牌、万科牌、万达牌等?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为品牌提供一个平台而已。其次,阿里巴巴平台的线上品牌份额个人认为有虚假成分,当然这要看个人对品牌如何理解,如果说工商注册了,就可以叫做品牌的话,这个数字只少不多,但如果是这样,可口可乐、海尔、华为就会哭死了。仅以农产品为例,满平台都在卖土豆,如何辨识,即便有品种不同,但在相同品种下,又如何去辨别,这就需要有品牌的支撑了。欣喜的是人们看到了三千禾、润土等不断涌现出来的农产品品牌。切记,一个地域不能叫做品牌,诚然土地不同是一种不同,有一定的辨识性,但是更主要的是人文的不同,品牌精神的不同,这才是关键,是能够让品牌屹立百年不倒的关键。在量身定制了品牌后,就会形成相对精准的消费群体定位,能够形成更加准确的市场分析,在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建立后,更能够形成良性的消费互动。当然,供应链管理并不是单一的产品生产与物流,这里还包括店面呈现、客服以及产品体验等多维元素,供应链管理需要细分成生产、消费、售后等多个环节全盘考虑。

电子商务在中国曾经鱼龙混杂,3.0时代的到来,使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然发展成了一个品牌化、品质化的公平竞争舞台。一方面支持品牌在平台上发现和满足分散在各地、形态各异的细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物流和交易的复杂性,使品牌能将触角涉及包括三四线城市在内的全国大市场。电商品牌化率的提升,将开创“品消合一,渠道共创”的全新局面,即品牌和消费者共同创造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从清晰的数字化目标入手,建立贯穿整个价值链的互联网化运营模式,全面打通与消费者在研发、营销、销售及服务等所有环节的直接触点,这是未来品牌制胜的关键所在。

3.0时代下,有几个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趋势一:农村与中小城市将成为电子商务高速成长引擎

随着一线城市电商人口逐渐饱和,中小城市成为电子商务增长的新引擎。从零售行业大局来看,渠道下沉、拓展低线城市也是大势所趋。电商早已过了早期刷墙、大篷车入乡的宣传时代,而开始对农村电商进行更为重点的培养和投入。国家大力提倡电子商务进农村,更是加快了这一趋势的养成,但电子商务进农村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是一个完善的结构,不仅仅是开个店,弄个体验中心这么简单,应该清晰地了解当下的市场,审时度势。

趋势二:移动端将是电商最重要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的消费时间碎片化更加明显。宏观来看,手机已经成为中国人使用最多的入网设备,中国人在移动购物上花费的时间迅速增加,仅去年就增长了35%。各大电商的无线占比在也飞速增长,唯品会和聚美优品在今年一季度无线端的GMV已经占到整体的60%以上。2015年第一季度,京东42%的成交额是通过移动端实现的。

趋势三:最后一公里才是王道

物流配送一直是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购物者对购物体验满意与否的关键。特别是对于低线城市的扩张和农村电商的快速崛起,物流配送的覆盖范围以及时效性对于电商以及品牌主来说,不仅仅只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是最后一道坎。目前,各大电商都在努力加强物流建设,扩大快速配送所覆盖的区域,对比2014年和2015年重点电商的次日达所覆盖的省份,即可发现快速配送的区域有了明显的扩大,同时在配送团队和配送设备上也有了很大的升级。除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更值得强调的是产品端的最后一公里进入,通过社区型平台的合作,实现更加精准、便捷的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打通。

篇5

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人寿就坐落在与英蓝国际一箭之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寿保费收入1138亿元,同比缩水7.5%,成为中国寿险四巨头中增速垫底者。其中,3月份中国人寿实现单月保费同比下滑10.4%。

而平安人寿同比增速则由前两个月的12.16%直降至1.7%,其中,3月份平安人寿实现单月保费同比下滑19.96%。太平洋人寿第一季度同比微跌0.6%,3月份实现单月保费同比下滑2.9%。

四大寿险,除新华保险外,三家业绩出现负增长。而2011年年报显示,四大寿险公司净资产无一例外地出现负增长。全行业2011年寿险保费增速为5.13%,较2010年的28.9%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疯狂扩张

杨跃是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寿险公司某大区负责人,并曾长期在中国大型保险公司参与决策管理,见证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起起伏伏。他表示,中国寿险今天出现的行业性业绩全面下滑,是市场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日渐积累的必然结果。只不过以前中国保险发展的一路高歌猛进,掩盖了这些问题,并最终在业绩全面下滑时得到凸显。

杨跃所说的问题就是,由于保险公司的长期利益驱动,和对市场产品开发缺乏长期稳定的配置,一味地拼短期收益和流动性,再加上近乎残酷的市场竞争,导致无论是个人寿险,还是银保、电销等市场都已提前透支。

如银保分红类保险产品,中国平安寿险率先发力,并一度占领了市场50%左右的份额。当时的手续费为2‰,由于感觉不赚钱就开始削减部门和人员提前转型。后来,泰康人寿、新华人寿逆市跟进抢占市场,平安被削减分流的人才进入到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公司,并最终发展到要撼动平安寿险市场地位的地步,这时的平安寿险不得不捡起来。

于是肉搏战随即上演……

2000年10月平安寿险推出的千禧红寿险取得成功。新华人寿见状速以“红双喜”产品跟进。

2002年初按捺不住的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分别推出“红利来”、“千里马”等产品抢食分羹。

随后几大寿险公司开始在产品的周期上做文章,十年期、五年期、三年期分红保险产品陆续上市。达到极限的非安邦保险莫属,他甚至推出了一年期分红保险产品,被同行戏称为“垃圾中的战斗机”。

如今,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已经稳居寿险市场前两位无法撼动。太平洋寿险、新华寿险、泰康寿险则仍在为3~5名的排位进行拉锯战。

2004年保监会大量新批的保险公司和经营机构也想分一杯羹,恶性竞争和不择手段式的营销被过度使用,并最终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和银保市场10年发展后的提前透支。电销也在6年后开始提前透支,个人寿险也因机制问题在只用了不长的时间后就把整个行业做到了口碑极差。

一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目前保险业的基础资产和基金等产品没有太大区别,流动性低的不配,信用低的不配,新的没见过的不配。而在产品营销上更是登峰造极,不择手段。致命的销售误导如果不解决,行业发展就不会有出路。”

这名不愿具名的人士还透露,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窄,产品投资收益不能达到客户的期望值,而且回报偏低。与最近崛起的银行理财产品无法竞争也是造成寿险行业全面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跃向本刊记者分析,寿险业务好的时候,正是银行利率低、经济比较低迷的时候,尤其是分红险提供了资金安全及浮动收益的双重功能,很好地契合了大众的理财需求,并赢得了理想的市场份额。而随着中国进入了经济过热的阶段,各种形式的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占领了市场。这种环境下,分红保险在收益上显然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这时,为了加大保险产品的销售,一些包括手续费恶性竞争、手续费支付账外运作、欺诈、管理不规范等在内的问题开始凸显,随后就是一系列整顿。这使得寿险的业绩直线下滑。

而目前个险、电销、银保都成为监管机构整治的重灾区。

致命的营销

用接近监管层的那名人士的话就是,一路高歌猛进、近乎发烧式的激进之后,我们需要回顾过去,从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找到未来发展的突破口,以走好接下来的路。

这名人士回忆,保险业刚恢复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初,保险公司的地位和形象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让人充满了羡慕和自豪。“金银财保”是当时颇为流行的口号。这点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报考保险业的热情可以看出来。而那时的保险业也被诠释为充满保障色彩的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时至今日,为何保险公司的形象和地位会发生如此反转呢?用杨跃的话总结就是“正确的产品卖给了不正确的人”。

翻开沉重的保险业发展史可以看到,人寿保险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以前鉴于财产损失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主要发展财险),1997年,寿险保费占比第一次超过产险保费,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人寿险种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团体险,1992年后,个人寿险得到了飞速发展,销售量远远超过团体保险。

其中,引起保险行业质变的一环体现在营销方式上,1992年之前,中国寿险的营销方式一直是行业为主,具体保险公司在各行业设立兼职负责本系统保险业务的缴费投保工作。直到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进入上海,带来了海外擅长的个人营销模式,彻底打破了中国行业对本行业的垄断。

“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引领了中国保险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但其带来的后果是以保险行业公信力丧失为代价。今天大家谈保险色变的后果就是这样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在国外发达国家个人销售模式没有透支公信力。接近监管层的那名人士一语解开了谜底:“以美国为代表的保险业发展模式采用的‘精英’营销制度,一旦有销售误导的发生,不仅保险营销员要面临相对大的巨额罚单,而且所涉及的保险公司也可能面临诉讼破产。而中国保险营销员,一般是在其他行业找不到门路的情况下,才加盟做保险,底薪很低,甚至没有,要生存下去只能想方设法拉保单。这样就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对营销员的营销进行有效控制,种种问题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保险公司在册的保险营销员超过300万。“保险发展三十多年来被保险洗礼过的人超过3000万人。”杨跃表示。

中国之所以选择了目前这种营销发展道路,与中国保险业发展伊始引进的中国台湾南山寿险模式有关。但也不能说这种模式有什么不对。“中国第一代保险营销员也是本着传播保险福音的心态上山下乡,走村串户,普及保险知识的。这批人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业的骨干,其中一部分成为目前中国保险公司的高管。”接近监管层的那名人士向本刊记者说。

“问题是设计好的寿险产品当时卖给了承受力比较低的农民。再加上销售误导,问题就严重了。”

杨跃透露说:“保险业发展到1995年-1997年的时候,监管机构出于规模化做强保险公司的想法,放宽了保险公司的网点铺设,当时2000万元左右就可以批一个保险机构,而各保险公司为了抓住机遇,迅速上规模。往往是刚拿到批文就开始铺点。后来中国存款利率开始下调,保险公司因规模上得太快而造成损失惨重。”

接近监管层的那位人士也直言,当时保险公司对利率调整带来的风险没有充分认识。有人甚至认为,人民银行法定利率会一成不变,利率高了就一直高,后来一调低,发现问题就慌了。最典型的就是平安保险的投连险品种造成的严重行业影响,当时人们认为投连险只赚不赔。而这也使后来数年没有保险公司敢介入投连险,直到外资保险公司推出并获得成功,中国保险公司才重新迅速跟进。

“人海战术,短期培训,流动性大,后期服务跟不上,再加上人情卖保险等,导致买保险的人大多不是出于保障。”因此,很短时间个险就因为营销体制问题做坏了口碑。直到2000年左右银行保险新渠道的出现,中国保险业新一轮增长才重新找到方向。

杨跃向本刊记者分析,从1993年发展至今的19年间,中国银保业务经过两次高速发展和两次低谷,每一次变化都与整体的金融环境直接相关。第一次大发展是由于市场利率低迷时推出的分红险带动的,第二次大发展是由于市场利率高企时推出万能险和投连险带动的。

后来,追求投资收益的保险产品竞争力,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丰富而日渐下滑,银行保险也出现了许多销售误导、银行存单屡屡变保单的事件,这直接导致银监会两次发文严格规范银保业务。

外资:羊来了

与中资寿险公司相比,大的外资寿险在中国的分公司开到了12~13家,一般的开到了10家。保监会数据显示,外资寿险公司去年共创造保费收入386.36亿元,占去年总保费收入9560亿元的4%左右;今年前两月,外资寿险共创造保费72.38亿元,占寿险行业总保费2429.51亿元的2.9%左右,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大约为3.1%。不难看出,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正在缩小。但它们对中国寿险市场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其份额。

杨跃坦承,目前外资寿险与中资寿险享受的政策基本一样,但外资寿险铺设网点的速度远远不及中资寿险公司。外资寿险的进入,远远没有以前想象的“狼来了”的局面,实际上更像“羊来了”。

水土不服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外资寿险的CEO最初基本都来自欧美国家,对中国寿险市场了解不够充分,因此造成业绩达不到投资人要求而被频频更换。后来,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高管开始走上外资寿险的领导岗位,但表现仍不够稳定,走马灯式地轮换CEO造成了外资公司政策多变,稳定性不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发展速度。有很多外资公司成立没多少年,CEO已经换到了第三任或第四任。唯一没换CEO的外资寿险公司就是中英人寿总裁张文伟。

外资寿险公司和中国寿险公司的高管基本都是个险出身,因此业务开展时基本从个险入手。但中英人寿的张文伟一上任并没做个险,而是以经代为突破,银保为侧翼。而招商信诺的前CEO麦云翰,他也采取了避开传统个险,先做电销,再做银保的方式。这种走差异化路线并取得很好业绩的战略给中国新成立的寿险公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谈起电销行业,杨跃向本刊记者表示,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前中美大都会)是最早做电销并靠电销成就了自己的典型代表。他们在2004年最先发力,并经历了艰难的挣扎期,最后在几近被迫关闭之际,从香港引进了一个还本防癌险产品,使电销业务起死回生,并促成了电销在2005年的快速发展。

随后中英人寿迅速跟进,两年后泰康人寿、平安人寿等也开始发力。中资人寿规模大,电销业务的快速扩展使其声名下滑,并在市场发展上严重提前透支。新成立的保险公司现在做电销已经非常困难。

事实上,外资和中资寿险公司最直接的竞争,发生在中等收入人群的争夺上。虽然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份额固然重要,但能否实现价值传承则更重要。保障类产品是外资寿险的长项,也是价值传承中的重要体现。

目前,以上提及的外资寿险公司大多将网点覆盖到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在新的格局和形势下,它们纷纷拿出各自的市场竞争策略,开辟着中国寿险市场的另外一片天。

寿险出路

“全是逼出来的。”你如果不突围,你就得提前出局。针对中国寿险营销员的体制改革,不是没有保险公司作出努力。长安的一个保险公司,试图采用员工制营销员,并发展了几百人。一年后因成本过高,业务没有相应的增长而被迫取消实验。

“所谓制度造就人,也毁灭人。在行业统一采取行动前,单个公司是无力改变的。”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名业内人士大声地说道。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也表示,中国保险营销员体制走到今天,传统的人海战术应该彻底结束了。未来营销员体制一定要走集约化、专业化道路,否则保险行业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此背景下,以产销分离带动细化分工,重铸保险行业产业链,成为了保险营销体制改革创新的核心要点。在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看来,由保险公司或其他资本组建的全国性保险销售服务机构将成为未来保险产品销售的主流。

针对销售误导,杨跃表示,法律威慑是发展趋势。但在严厉的打击下,保险行业必定要经历产业链上的痛苦,甚至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直线下滑,但除此之外又别无良策。

创新,才是中国保险业的下一个出路。陈东升表示,要在保险产品上创新,在销售渠道上创新,在市场中摸索创新。比如过去寿险走县乡保险的路线,城乡一体化带来了新市场的崛起。

杨跃也直言,保险投资很多都得经过审批,甚至按额度走。在应用上也没有银行理财产品灵活,保险产品最起码也得一年期以上,而银行理财产品几天期的都已经屡见不鲜。但保险资金仍然混迹于短期和热钱的话,是没有出路的。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 施工管理 控制 原则

本文抓住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三个关键环节,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所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即是指在实现工程项目既定的目标,通过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和多种切实有效方法,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工期进度、现场安全管理、工程综合治理和施工企业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过程控制。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认真分析研究项目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着力解决如何才能高效的实现项目目标的问题。在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基础上,按照项目施工管理其内在的逻辑进行有效的方案规划,以及组织协调和控制。

1. 进度控制

1.1 科学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由于每一个工程的分部项目较多,为了合理的控制工程进度,应全面了解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图纸及已确定的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案,按照施工顺序逐一列出各个施工项目,尽量防止项目遗漏或重复。直接关系到工程对象的内容应纳入工程施工计划,而不是直接的建设项目和服务项目则可以不包括在内。还一些分部项目在工程施工顺序与时间上是相互错开交叉进行的,或是由一家专业工程队完成所有工程量,为了简化工程进度安排内容,尽可能把这些项目进行合并,以便使工程重点更为突出。合理安排工程的施工顺序主要是根据技术规范确定的建设进行,并与施工组织紧密结合,解决项目之间施工的时间先后问题和衔接过渡,确保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时间完成工程项目。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由于盲目赶工而导致的成本增加。

1.2 适时监控施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

施工进度计划重在落实。正确的做法主要是,每星期总结归纳已完成工程进度,及时监控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是否存在偏差,并找到出现偏差的原因,进一步实施赶工方案。同时,在每个星期监测的基础上,还要在每个月、每个季度甚至是每个年度进行进度计划的总结,尽量避免赶工期的现象出现。这是因为,一旦确定了工程进度计划就必须严格执行,不然将发生“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了后续施工。再者,施工进度计划在编制时已经考虑到了施工单位可以得到最优施工条件和资源因素,而赶工期将会额外增加企业的投入,提高工程成本。工程在投标报价阶段都是以施工成本为基础的,增加企业的投入也就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对建造成本控制也十分不利。

2. 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2.1 人的控制

第一, 人的控制必须要选择合适的人优秀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做到一人多能,使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影响工程工期、质量的前提下精简高效。第二, 人的工作积极性应该充分调动起来。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的专业工种众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可以想像要让这些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其管理难度非常大。在这个群体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让企业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产生一种归属感。当然,绩效考核评估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但它也并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完成绩效考核评估过程的也是人,因此难以保证这个过程公正性和公平性。此外,绩效考核评估工作往往比较适用于一些工作内容简单的方面,如砌砖的质量、扎钢筋的速度等,比较容易衡量。但对于工作内容较为复杂的方面作用不明显,如工程施工技术难关的突破,就无法用时间、质量或其他指标的加以评价。

2.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2.3 机械使用的控制

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施工质量比人工施工大大提高且有保证,在工程上应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这样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

3.成本控制

3.1 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3.2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 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又人人不管。

3.3 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3.4 目标管理原则

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3.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4.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验收合格后才开始竣工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正常的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尤其是现场签证、隐蔽验收记录等资料要齐全并随时整理。

篇7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破产

从表面来看,金融危机是由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金融体系的混乱、美元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导致的。但根本上来说,这是美欧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自然结果,是过度自由化的集中后果,金融危机标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破产。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观点

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新自由主义虽然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但它们在维护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干预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具体来说,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

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优先性。自利理性的个人被视为社会的唯一来源,社会只是为了保护个人自由的产物,它本身并没有构成与个人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新自由主义坚信,主要被阐释为消极而非积极意义上的个人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能以功利为借口牺牲个人自由,权力也不能侵犯权利。正如哈耶克指出的,“自由预设了个人具有某种确获保障的私域,亦预设了他的生活环境中存有一系列情势是他人所不能干涉的。”唯此,个体才会自主实现利益最大化,经济活动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社会公共利益才会自发实现。个人优先于社会、自由优先于功利、权利优先于权力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逻辑起点与归宿。

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的作用。新自由主义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基本的原则,个体包括企业集团应当自由地拥有私人财产,可以自由交易、消费和就业,自由选择的程度越高,经济、政治活动的效率越高。它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强调市场的自发调节是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实现自发秩序。

尽力限制政府作用。它认为国家干预首先会破坏经济自由,抑制“经济人”的积极性;而且会带来经济的低效率。弗里德曼指出:“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其次,国家干预必然会带来国家职能的扩大与权力的集中,后者会进一步威胁到个人自由。再者,国家的再分配非但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也变相地侵犯了某些有才华的人权利。

强权与意识形态的全球化。通过在里根与撒切尔的政治实践,在“华盛顿共识”中表述的新自由主义力图把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理念推向全球,鼓吹资本流动、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但新自由主义并不是一般地鼓吹经济全球化,而是着力强调要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为国际垄断资本进行全球扩张、控制全球经济扫清制度上的障碍,使垄断资本在国外的“自由空间”急剧扩大。

二、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自然结果

从表面来看,金融危机是由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金融体系的混乱、美元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导致的。但根本上来说,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自然结果。

1.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监管,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日益脱钩,造成金融市场混乱。解除管制特别是金融管制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主张,但没有国家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1980年~1982年间美国国会通过了两个法案,解除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1999年,美国政府正式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的金融管制法,从而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出现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局面。此后,金融机构就可以自由地追逐最大利润,投机性业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诸如次级贷款和由按揭所支撑的证券以及其他所谓“创新”不断增加。

而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虚拟资本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但虚拟资本市场更是缺乏有效监管。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概念也成了虚拟资本投机的工具,一度转化为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的推动力量。2002年网络泡沫破灭,美国虚拟经济进入了危机动荡期。美联储于是降息至二战以后最低水平1%,造成了超级低廉的信贷成本。逃离的网络资本重新开始投机,随即制造了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也开始泛滥。根据美国财政部对美国次贷担保债务凭证市场的统计:2005年次贷市场总值为1510亿美元,2006年为3100亿美元,2007年仅第一季度就达2000亿美元。在此基础上,华尔街的精英们甚至发明出了次贷的平方、立方、N次方等新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极度膨胀,导致美国金融服务业产值占到其GDP的近40%。以致面对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连布什总统都自嘲华尔街喝醉了,老是推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金融投资工具。

由于缺乏对宏观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监管,新自由主义并没有实现自由市场的秩序与稳定,反而是在利欲投机下导致的混乱与动荡。

2.对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的倡导,使得国家日益减少了公共服务职能,加剧了消费需求不足与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新自由主义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GDP增长的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少数富有阶层的口袋。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富有的1‰的人口只有30万,他们的收入与最穷的50%的人口的总收入相当。从1980年到2005年,最富有的1‰的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份额翻了翻。其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在新自由主义条件下,工人和工会在与资本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社会缺乏为工人提供援助的相应政策和计划,导致利润不断上涨,工资不升反降。进入21世纪以来,工薪家庭的收入水平或者停滞或者下降,他们不得不把房屋作为抵押进行借贷以保持超前消费的生活水平。到2006年,美国家庭部门的欠债越来越多,超过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0%和美国家庭部门可支配收入的130%。这种脆弱的经济状况给这次危机的爆发和急剧发展奠定了基础。

3.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全球化,加剧了金融体系的混乱与不均衡发展。长期以来以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为主的新自由主义倡导者致力于在全球领域强制推行自由化政策,即要求世界各国不论发展阶段与国情都要解除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管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外汇自由兑换,要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完全对国外资本开放。但是,这种全球化首先就成了垄断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财富并搅乱其金融体系的重要手段,亚洲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与俄罗斯的危机都是这种证明。其次,在新自由主义不断构筑的全球性自由化金融市场当中,缺乏有效监管的国际资本和金融机构更热衷于以股票和外汇为对象的获利丰厚的短期投机和炒作。这就使得国际资本对外汇的投机行为经常引发货币体系的混乱,而这无疑成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全面衰退的诱因。而在此次危机中受损的美国金融机构和资本利用自由化的金融体系迅速转嫁风险和损失,更是加剧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危机与混乱。

三、金融危机标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破产

新自由主义虽然是微观经济行为的有效论证,但它试图把微观经济逻辑无限制地推广到宏观层面与全球层面,它的这种核心理念在这次危机中遭到了完全的失败,这次危机也标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破产:

1.个人并不是社会的惟一逻辑起点。个人主义的个人自由并不是实现社会整体发展的充分条件:人是有限理性的;个人选择并不能自发实现社会集体抉择的最优化;个人也不能是社会唯一的价值关怀,社群、国家的利益在不同时刻都具备超越个人的重要性。这次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至上主张并不是带来稳定、秩序与繁荣的最佳保障。

2.自由竞争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对新自由主义者来说,市场和竞争就像上帝一样,“看不见的手”会带来美好生活而不是罪恶。不幸的是,近30年来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由于新自由主义政策,所有的国家都看到了不平等的增长:贫富差距拉大,个人生存选择权受到了更大的限制。

3.其经济全球化实际内含着垄断资本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强权逻辑与双重标准。英美等国向来标榜自己是自由贸易的楷模,美国学者保罗・贝罗奇就戳穿了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贸易神话的虚伪性:“在历史上,自由贸易属于例外,而贸易保护才是常规。”西方国家经常指责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多,但它们不仅没有放弃国家干预,甚至还把国家干预这个看得见的拳头挥向它国。它们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却总是要求别国搞贸易自由主义。而新自由主义在向其他国家推广后出现的历次危机早已被人怀疑:它不过是垄断资本与国家资本为更自由地扰乱其他国家经济与社会秩序、更广阔控制世界经济活动、更大程度上攫取超额利润的意识形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强权与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进行的意识形态输出。它反映的只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国家理念,而这种理念不是普世的,也不是合理发展的唯一选择。

四、启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金融危机与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稳定发展再次证明了,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效地处理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把政府宏观调节与市场微观配置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这种体制能有效地处理好中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当前,只有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体系,才能更有效地处理好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国政府通过计划、协调、货币、税收等手段有力地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目前的国家干预的理论基础、调控方法和组织机构等方面的机制比较有效。当然,我国也存在干预水平有待提高、干预会失误等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总结而不断提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金融与货币的虚拟化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钩就会在加剧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同时,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金融创新中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球化中的经济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自觉抵御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新自由主义已经成功地作为资本的阶级工具,发达国家今天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门户,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行政府非调控化,解除金融管制,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正是为了发达国家资本输出和获取高额利润的需要。要求要求别国自由化。因此,必须对比分析新自由主义公开宣称的目的和它实际所做的一切,识破它的真正目的;对外更要控制金融开放的业务范围和节奏,设置适当的“防火墙”,防止国外金融危机对本国金融体系的传染。维持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确保经济安全与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英]哈耶克 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2][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3]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4]朱安东: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与现实,2008,(4)

[5]刘勇智:新自由主义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J].当代世界,2008,(10)

篇8

【关键词】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现状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GDP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个人财富也得到极大提升,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及财富配置的需求日益迫切,个人理财业务应势而生。

个人理财在我国是一个新兴领域,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率先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1995年,招商银行首次推出“一卡通”个人理财产品,它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为一体;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设立其独立的理财部;自此以后,其它商业银行也都相继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速度却很快,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个人财富的不断累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理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个人理财的行列,这将不断地推动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和我国个人的理财技能的发展。

2004年12月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时报》上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此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金融生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研讨的热点问题。从自然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金融问题,极具有创新性及启发性,许多学者从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经济金融各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现阶段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金融生态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2.金融生态基本概述

2.1 金融生态内涵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环境两个基本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制约、生成和动态平衡的。基于生态系统这一基本原理,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述“金融生态”这一概念,周小川行长将金融生态系统比作“水族馆”:金融机构像“鱼”,自身必须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动”,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像水族馆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气等,是生物生存和茁壮成长的必备条件;另外,如同水族馆中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有适当的规则来维系,金融监管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观调控就好像是水的温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鱼会冻死,也不能太热,否则氧气会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还不能忽冷忽热。这些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否则“水族馆”就会出现“生存危机”,金融体系就会出现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大部分特征,结合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为具体地分析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态化的形象阐释,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中既包括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也包括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各种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结合生态学系统构成原理,我们可以整理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原理,见图1。

2.2 金融生态特征

金融生态作为生态学在金融领域的体现,既有与自然生态学相类似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特性。因此,将金融生态应用于金融发展研究时,必须充分了解金融生态的特征。

金融生态是以信用经济为基础、以金融资源为运作对象、依托于一定的社会体系,在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实现资金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并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动态系统。其具体特征如下:

(1)双面性。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其主要中心是金融业,金融生态表现出了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面性。金融生态这个统一的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业内部环境,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这两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生态系统。

(2)动态关联性。金融生态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如同自然生态中各个生态因子紧密关联一样,他们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通过资金链条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逐步完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关联的系统。

(3)双重机制性。金融生态具有双重机制性,即适应性学习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由于各国、各区域的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各种外部因素不同,为了适用这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其金融生态内部因素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同自然生态一样,金融生态沿袭了自然选择的传统,金融生态也不断的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发展着。

3.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分析

3.1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在商业银行,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在销售网络方面的强大优势、在资金清算方面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办理各项中间业务的特殊权限,使其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个人理财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逐渐得到中外商业银行青睐,并迅猛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我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8%;201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的发行规模7.05万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理财市场规模更是达到300亿美元。

我国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公司在个人理财市场上也不甘落后,纷纷设立理财中心来推销理财产品,其中,保险公司在传统寿险、财险等保险品种的基础上推出了以下几种新型保险理财产品: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新型保险理财产品相对于传统的保险产品来说具有相当的优势,它在为人们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较好的兼顾了收益。

3.2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主要分为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两个方面:

第一,潜在需求方面。一方面,我国近年来持续的GDP增长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加,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持续增加,进而使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这为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的CPI也基本保持上涨趋势,物价的持续上涨给人们带来通胀压力。因此,来自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我国潜在的持久而旺盛的理财需求。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出,我国GDP及CPI在最近这些年的增长势头。

第二,现实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居民货币收入的大幅增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由以前的单一存款、手持现金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出现了现金、存款、债券、股票、外汇、保险、基金、黄金等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但观察目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不难发现,储蓄存款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现金、债券、股票等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投资心理,即缺乏主动性,避险仍然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要求。基于此,更符合居民心理的个人理财业务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居民在理财意识、金融资产的数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 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晚20年,居民理财意识尚属于起步阶段,加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地不完善以及金融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本文结合金融生态内涵,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等金融生态子系统对我国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金融生态主体方面

第一,作为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在理财产品的种类、结构、设计上都比较接近,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理财产品功能简单,同质化严重,理财产品易复制的特点在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一览无余,理财产品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而个人理财的目标就是针对客户不同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需求等,为客户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理财规划。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

第二,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晚,作为个人理财产品的最终需求者,居民的理财观念尚不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在个人理财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将理财看作为是一种新型投资,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缺乏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技能仍以本机构业务为主,理财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造成了金融机构在理财宣传、规划、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不深入,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理财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

(2)金融生态环境方面

第一,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即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体制。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与此同时,客户在保险公司投资的仍然是单一的保险产品,同样受到相关政策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无法真正地实现客户资金在各类理财产品上的分配与流动。这样的分业管理,导致各金融机构不能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针对性的投资组合,并帮助或客户实施投资理财计划,从而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功能大大降低,缺乏对目标客户的吸引。

第二,法制不完善,金融监管滞后,风险防范问题凸显。个人理财近几年发展迅速,不少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竞相给客户以高回报承诺,不少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视为竞争资金的手段,在回报率上恶性竞争,考虑其后果。在个人理财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个人理财的监管明显滞后,尽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相关法律均对个人理财相关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有所规定,但个人理财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适应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综合性的个人理财法规还几乎是空白,这显然不适应个人理财监管的需要。

第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我国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下的重要一员,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居民收入会有所减少,从而抑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理财积极性。因此,个人理财无论从投入资金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第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安全阀”,对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人们收入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后顾之忧时,人们才会增加自己的消费或者投资等方面的支出,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从而抑制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3)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方面

金融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的优劣评判依据是: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个人理财市场监管调节的有效程度。与国外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纯正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充分,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在个人理财市场中的巨大优势地位,使得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要改善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失衡现状就必须按市场化方向,完善个人理财自我调节机制,同时提高个人理财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增强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

(4)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战略

通过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运行特点的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战略性发展建议:

第一,加快我国金融机构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金融业内部已经开始彼此向对方的业务领域渗透和扩张,比如保险资金入市,券商股票抵押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保险公司推出的连结保险,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发售,开通“银证通”业务等等。目前,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已成趋势,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金融机构应从混业咨询、混业合作的思路出发,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拓展与创新,努力实现从单一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的转变,充分做好理财“混业”经营准备,为客户提供更具综合性的理财服务。

第二,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石,也是个人理财服务的落脚点。一方面,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合作,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丰富个人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应当对客户群进行细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在延伸业务的同时增长了对同一客户的服务周期。

第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我国与个人理财业务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显得较为薄弱,如何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填补其存在的法律空白是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市场准入、理财资金投向的合法合规、风险提示、客户知情权保护、金融机构与客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等问题,解决个人理财业务(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92页)法律关系的定位问题,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同时,为了给个人理财业务的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同时根据新业务发展和监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新业务监管体制。只有较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管机制,才能促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宽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有效解决相关规章制度缺乏的问题,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理财需求。

第四,培养复合型专业理财人员,提高专业修养,同时更新客户理财意识,拓展理财市场。居民希望理财服务人员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的专家,为自己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和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复合型的专业理财人员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个人理财资格认证制度应把综合个人理财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与风险管理、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个人税务策划和遗产策划及事业继承等作为培训和考核从业人员的标准,提高他们的专业修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同时建立相关个人信用体系,让更多的人放心将钱交由理财机构管理。

4.总结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不论是对个人,还是金融机构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从金融生态角度来看,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体地位的背景以及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监管、产品、法规及专业素质等四个方面对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在金融生态系统下充满活力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周小川.独家专访:周小川谈“金融生态”[N].人民日报,2005-03-28.

[3]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5-45.

[4]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4.

[5]闫涛,刘静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J].经济师,2008,2.

[6]闵静.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金融经济,2008,6.

[7]马荣镖.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金融管理,2008,6.

[8]许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8,8.

[9]王芊.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

[10]李诚丁.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西南金融,2009,4.

[11]刘伟.个人理财[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2]黄晟.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9

杨开胜很了解空降CEO可能面临的问题。赵明也明确表明了去家族化的希望和要求。毕竟,李克特集团的理想绝不是做一个简单的赚钱的机构,而是要正规化,成为颇具现代气息的企业。杨开胜个人及亲属的持股比例保证了对李克特有着充分的控制权,但他也让一些元老告老还乡,只留下了表妹李莉出任CFO以及一直兢兢业业于市场策划和品牌建设的妻弟刘田。

“并购方还派自己的CFO呢。”一个朋友对杨开胜说。他想也是这个理,内举不避亲。另外就是,对他们这个行业来说,除了讲师,市场与品牌策划也很重要。

漫漫选人路

三个月前,当杨开胜在小圈子内宣布要寻找一位CEO时,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十分不理解。公司业务增长势头很好,换一个人,会不会把这良好的势头给阻遏了,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呢?倒是孩子看着自己的父亲早出晚归的,说了句:“找个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也不错,毕竟父亲年纪也不小了”,让杨开胜颇为欣慰。

杨开胜明白,他们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企业发展到今天,有这个团队精明能干、勤奋向上的一面,也有大势使然。雷军那句“台风来了,猪都会飞”,让杨开胜很受震撼,于夜半时分,他常常扪心自问,能从一个小汽车师傅,做到今天的汽车修理技能培训,有偶然和运气。

但是,现代技术进步如此之快,环境变化如此之复杂,要是只盯着碗里的饭,不想着防范于未然,恐怕到时候再行动就来不及了。所以,要尽快推进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以及面向互联网的转型。

杨开胜决意找一个有互联网背景的人来推动此事。当然,这不是完全否定了内部提拔的可能性。但仔细想想,为了求快、求执行力,这些年,管理人员不是亲戚朋友,就是一些自己看着顺眼,性情颇多相似的地方上的年轻人。他们虽然浸行业多年,但资源、认知也难免狭窄,对互联网的理解,对于企业的新客户――90后、95后甚至00后的理解难免力有不逮。思索良久,还是决定找个外部人来接手,除了基本的领导能力、品质要求以外,杨开胜还列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喜欢这个行业;二要非常了解互联网;三是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通过猎头、朋友推荐的方式,和至少不下二十人进行了面谈。最后剩下三个人:赵明、李青,以及稍年轻一些的马腾。

赵明,男,41岁,技术背景,后来在美国一所排名很靠前的企业读MBA,在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出任过中国区二把手,还分管过产品研发,但在培训业的积累相对较少,给人感觉沉稳,思路清晰,表达是典型的美式思维,相当有条理,说话也很有分寸,也有一种典型的精明。

李青,女,43岁,做过大型国企的培训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对“培训”算是有一定了解,虽然,企业内的培训和杨开胜主营业务的培训差异较大,也不是一般人物,气场足、自信,领导能力强,她也深度接触过互联网公司,她所在的公司就是做电子政务方面的业务。

马腾只有37岁,自己创过几次业,上一次是进入团购,稍远一次,做的就是汽车方面的门户网站,后来卖给了一个大门户;码农出身,关键也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前景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应该说经验也很丰富,而且闯劲十足。

杨开胜对这三个人都很欣赏,相对于自己这个土鳖,他们比自己强,这是真心话。杨开胜也恳请董事会其他的成员谈自己的看法。

老王:“如果非要在这三个人当中选一个人的话,马腾比较合适。我们这个行业是个很复杂、很诡异的行业,也是一个很本土化的行业。一个人曾经创业过,就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这是前提。然后,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产品创新、并购,正确地转型。”

老牛:“马腾创业过,但是后来又放弃了,至少是创业失败了。我们的生意的确是很本地化。但是,这个行业已经过了冯仑所说的“野蛮生长”阶段了,需要的是精细化的管理,是先进的管理,需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要让学员满意。前端还需更深入地了解潜在用户的特性,抢在竞争对手前面了解他们的需求。一个体量这么大的公司的CEO,还是不要女人来做比较合适,尤其是国企出身的人。国企是个傻子都能赚钱,我去都能赚钱,我觉得选她来做CEO,风险比较大。”

老王:“我担心赵明这个人头脑太清晰,想得太细,怕是开拓性不足;再就是,我们的制度也不算太完善,要是把我们卖了,我们还帮人家数钱呢!到底老杨找个CEO来做什么?”

小易:“我还是觉得,老杨你继续再做一段时间比较好。虽然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这三个人离我们的期望还差得远呢。我们的初衷是找一个比在座的各位都要好的人来做‘宰相’,但是,我感觉他们的行业经验都太欠缺了。没有行业经验,没有三两年的行业深潜,就大权在握,风险很大。所以,从内部提拔、培养一个人恐怕是最优的。不如从内部提拔一个人,先做总裁,锻炼锻炼,三两年后再接班也不迟。

老牛:“机会等不起啊!这个行业竞争这么激烈。再不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管理水平,不转型,到时候就晚了。”

会议开了七八个小时。最终,出于对互联网的热切期盼,杨开胜一锤定音:赵明。

赵明上任

周五的清晨,杨开胜很早就到了公司。在一些基本的礼仪之前,他召集了元老、故交和亲戚朋友,说了以下一些话:

“各位可能很诧异,董事会怎么会找一个人来全权管理大家呕心沥血创立的事业?一开始你们可能的确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没想到我会退休,会削自己的权,以为我一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都不再是重点。重点是以后大家如何配合赵总的工作。我会对赵明说,不能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事调动是大事,要审慎。但是,诸位一定也要明白我的苦衷,我们的公司虽然是行业老大,但是,不是上天让我们成为第一的。现在我们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需要一个新的起色。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地配合赵总的工作,而不是下绊脚石,也许暂时会对诸位的权力、职位有影响,但是大家也是股东,长期来看,是有益处的。”

杨开胜又找来赵明。对他说了一些话:

“我和董事会都很信任你,也对你抱有很大的期待。我这个人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然,外企和民企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土八路’所打出来的事业,总是有很多土的思路和土的办法。以后呢,你就每个季度和董事会开会报告工作就可以,平时我就不再参与管理,不签字,不发号施令,不参与、不旁听会议,我也不许他们(也就是一些亲戚朋友和老部下)给我打小报告,你就放心大胆地干。”

赵明也说了一番感激和要努力工作、鞠躬尽瘁等等话语。他们的谈话就结束了。

在经历了新闻会、董事会会议、全公司中层干部以上及总部人员参加的欢迎晚会等等礼仪性程序之后,赵明就在杨开胜办公室楼下新设立的“CEO办公室”开始了他的工作。而杨开胜则在周六早上飞到马尔代夫给自己放假。

暗中观察

杨开胜是德鲁克的粉丝。他喜欢德鲁克的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管理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所以,他要学会做董事长,而不是CEO,因为在接下来的投资业务中,他更常见的角色应该是董事或者董事长。

虽然杨开胜不干预赵明的工作,但不代表他不观察,尽管这种观察未必是刻意进行的。杨开胜的微信朋友圈里会不断更新一些公司动态。大概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治理和管理特色吧,股东和员工、管理层直接连接着,动态随时直播。

“传统行业要互联网化啦!也许这个过程会有不舒服,但不颠覆自己,就会被别人颠覆。你不会希望小米有天突然就走进咱的行业吧!让我们一起拥抱变化吧。”这是赵明发的朋友圈内容,配图是他的办公室。CEO三个字没有了,现在是“赵明/Richard Zhao”。

必须得承认,这有点出乎杨开胜的意料,也很受振奋。于是杨开胜就点了个“赞”,然后写下评论:“兄弟们,加油!颠覆自己,拥抱未来。”喝过早茶之后,那条帖子已经被点了无数个“赞”,收到无数条回复,这其中也不乏赵明和各位同事的互动。

原来大家求变的心这么恳切啊!看来自己应该早做决断啊!竟然是自己阻挡了公司向新、锐、趣转型,唉唉唉……同时杨开胜又深感幸运,毕竟在看到趋势之后,采取了切实的行动。

紧接着,赵明还要求打破部门的边界,比如座位一个月换一次,不必穿白衬衣、黑皮鞋、西裤来上班,牛仔裤、运动鞋也没问题。许多设施也发生了变化,公司上下感觉不那么土了,连“小伙伴们”晒的照片,也像是年轻了那么一点点。

随着赵明对业务的逐级熟悉,他的战略思路也逐级明晰起来。形而下的动作更多是一个信号,一个变革的动员,一个新概念的引入窗口,只有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组织结构、营销模式做出整体的变革,才能真正地互联网化。说实话,杨开胜心里打了个战兢:我们这个行业真能过渡到这种模式吗?

杨开胜知道这是必须,但赵明能做到吗?当然,杨开胜会全力支持赵明。

明令禁止被冲破,小报告满天飞

第一件大事,建立起学员社区,这个是仿小米的论坛思路来建构的,毕竟学员是衣食父母,也算是他们的资源和资本。在品牌层面,计划做一系列汽车保养和基本维修的公开课,在各个视频网站做社区,同时强化4S店与他们的联系(比如到大众的4S店去录这个节目,专门谈大众车保养的基本经验),因为4S店原本就是学员们的就职去向,合作频繁,关系也比较好。在此基础上,做好学员与4S店两者的整合。

但是,这些事情都不是李克特现有人员可以做的,要么招聘人员来专职做,要么就外包。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尽管杨开胜已明令禁止其他人员与自己直接沟通,但李莉和刘田对禁令不管不顾,因为李莉和刘田都对此持有非常大的保留意见。当然,杨开胜很清楚,刘田自己习惯了发报纸软文、投(三四级城市的地方电视台)电视广告,他的思路一下转变不过来,觉得自己突然被架空了。

李莉对杨开胜说:“哥,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IT人员很贵啊!外包也不便宜。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如此激进地做这件事啊?关键是,能见到效果吗?学员人数能稳定增长吗……赵明又招募了一个人力资源总监,是他的老熟人;顺便找了不少老部下来。”

杨开胜想,这也是情理之中,份内之事。要开展新业务,难免要先花钱。李克特不是创业型公司,应该找熟练的人。

没过几分钟,李莉就回复道:“那么,业绩呢?只出不进,这恐怕不是好事。”杨开胜没有再回复,连抽了几支烟。

第二个问题是,网络营销、销售与线下销售的冲突。一直以来,培训行业都是以分校模式作为渠道来实现销售的。赵明执掌公司后,推动了游戏营销和直销渠道,并引流到直销系统,这引起了部分分校校长的不满。如果各个分校只是作为一个服务提供者,而弱化其销售功能,无疑会影响到其收入,而现行的考核与收入挂钩。这种行为引起分校校长的集体不满,他们与销售副总裁一起与赵明发生了不小的正面冲突。

“变革能否逐步推进,而不要一下子全面推进?而且,销售模式的调整能不能先找我们商量商量。”销售副总裁打电话给杨开胜。

杨开胜问:“线上直销有多大量呢?”

“目前的量虽然不大,但让人心里不舒服,撇开我们来做,多少有些怪。”

杨开胜能说什么呢?自己要出面对赵明说什么吗?好像不太合适,可是自己是董事长啊!杨开胜有点纠结。他选择了沉默,因为他深深地理解,变革不容易,需要为一个坚定的人坚定的背书,这才是真正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吧。

杨开胜奉劝销售副总稍安勿躁、看得更长远后不到五分钟,李莉给杨开胜的短信到了:“收入增长放缓,同比下降12%;支出大幅上升,上涨了37%。”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数据出来后,赵明给杨开胜打了电话,希望当面谈一谈。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他们畅谈了六个小时,赵明谈的是面向互联网后的业务新格局,是如何构建起轿车用户社群的大产业链,如何盘活现有的学员数据,当然也希望杨开胜和董事会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担心一时的得失,必须先有投入才有丰厚的回报。

杨开胜必须承认,赵明描绘的新格局,让自己很是心动。但杨开胜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我们是否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支撑这种大格局、大战略?如果不足够,该如何提升能力,拓展资源?我们现有的资源能支撑多久?

杨开胜必须把各种风险讲足讲够,才能充分表达自己是多么地希望这次转型成功,而不是赌一把。

赵明表示,他完全理解杨开胜的忧虑,也历数了对各种风险的认知。杨开胜得承认,赵明还是非常清醒的。

但是,杨开胜依然对这么大的格局既兴奋又担心。李克特集团真的具有这种优势,或者能发展出这种优势吗?可是如果真的等到“野蛮人”闯进来,恐怕就来不及了。变,有可能死;不变,将来一定死。杨开胜还是应该支持变,但他觉得要在合适的时候,让步子再稳一点。杨开胜相信不要越俎代庖,而是要帮忙。

然而,就在此时,负责销售的副总裁因为前期的不愉快,在一次会议上愤然拍案而起,选择了离职。“赵明,你做过业务吗?你懂销售吗?如果不懂,就对我指指点点,是不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销售业绩下降,难道全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吗?”杨开胜后来听说,销售副总裁对赵明指着鼻子如是骂。据说,赵明对此不置一词。

刘田和赵明也因为代言人的问题大吵了一架。知名影星Jack一直是他们的代言人,而且事实证明,效果很不错。但赵明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选择更符合年轻人品味的另一位影星S更具价值,而且S的代言价格比Jack要低30%,李克特要向一家互联网公司转型,而不是再原地踏步走。

刘田跑到家里来跟杨开胜说及此事,杨开胜心里一沉。的确,选择Jack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学员的父母比较喜欢Jack,而父母往往是孩子们是否选报李克特集团服务的关键决策人。

“难道你没和赵明谈及这个点?”

“怎么没说!他说,现在谁还没个手机?年轻人谁还那么老实地听父母的话,都早熟得很。”

杨开胜有点愤怒,更多是不安。也许互联网转型太早了?还是自己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人?

就在此时,李莉打电话告诉杨开胜,离职的销售副总裁去了行业老二出任首席运营官,主抓销售和讲课质量管理,此外,已经有两个销售骨干也跟过去了。为了招聘新的人员,人力资源部已经连续加班加点好几个礼拜。

刘田说:“哥,这不是小事。投入的钱看似省了,其实很可能埋下隐患。现在新业务又没见开展起来,回来的收入非常有限。搞了几次活动也是叫好不叫座,公开课看的人不少,但有什么用呢?”

杨开胜的担心最终变成了现实。新的数据出来之后,李克特的市场份额被主要竞争对手吃掉了6%。

杨开胜突然明白,自己其实只需要一个负责新业务部门的副总裁,而不是一个新CEO。是这样吗?

李坤华:本刊特约撰稿人

点评

许正

直方大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人,原GE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杨开胜现在面临的困境,根本原因全部源于他自己。

拥抱互联网进行转型,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能否实现,绝对不是仅仅依靠愿望本身,需要的是管理上的真功夫。而在正确实施转型方面,杨开胜没有做对任何事情。相反,他犯了三个很严重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在公司治理上,杨开胜不可以一开始就完全放权。因为企业转型不是创建一个新的公司,而是要从原有基础上逐步走出去,一步步去实现。制定企业转型的战略,也绝对不是刚刚空降的CEO可以承担的重大责任,因为外来的CEO对企业的发展过程、组织的现状、产品以及市场都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制定的转型战略,不见得是恰当的。因此,杨开胜断然撒手,转身去做自己所喜爱的VC业务,可以说是在这个阶段对公司不负责任的表现。

杨开胜应该和请来的CEO赵明之间有一个分工,规划一个逐渐退出的安排,在公司的转型战略制定和措施上,他应该帮助赵明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退出,最后当赵明可以完全接手这个公司的时候再全身而退。

第二个错误,发生在企业转型期的组织变革和文化的转变方面。一个外来CEO和企业内元老,尤其是这种家族型企业的亲朋好友之间一定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是矛盾和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创始人断然退出不闻不问,是非常不可取的。

创始人在这个过程里应该扮演一个“扶上马送一程”的角色,在组织内部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应该以一种剂和帮助组织融合的角色,促进组织的转型和向新的文化的转变。企业转型碰到挫折是常见的,在这个过程里,老的部下会用过去的成功来判断当下的业务,甚至判断当前CEO的能力,内部产生离心离德乃至分崩离析,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创始人和董事长一定要起到掌舵的作用,能够真正帮新的CEO走过这个艰难的过渡期,帮助新的CEO,乃至整个新的组织走上新路。这个“扶上马送一程“,不单纯指的是新任CEO赵明,也指的是处于转型期的新的组织。

第三个错误,是新任CEO赵明驾驭企业转型的能力并没有被验证过。他虽然有在跨国企业的工作背景,还有名校MBA的学历,但是一个成熟企业的管理和创新型企业的管理,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如何引领企业跨越企业转型期,可能赵明也是没有经历过。杨开胜在选择CEO人才方面,仅凭喜欢这个行业,以及拥有管理经验这些粗线条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能恰恰相反,在大型企业工作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流程化的、系统化的,但是对于如何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取胜,尤其是管理转型中间的各种不确定性,他们并没有经验,他们过去的能力甚至可能成为这方面的阻碍。因此,将大任交给这样没有经过能力验证的CEO本身就是风险极高的一件事情。而在这个阶段,杨开胜完全撒手是非常不明智的。

事实上,当他请赵明加盟公司的时候,那种将权利完全交给赵明的表态,充分表明自己的信任和授权,其初衷固然非常好,但效果却事与愿违。他和赵明之间应该形成一种过渡型的心理契约,也就是自己作为创始人会逐渐退出,在这个过程中会倾听赵明的意见,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在双方交接的过程中,达成一种交接的默契和自然过渡,而不是完全放手。

面对业务急剧下滑、内部元老出走、人心动摇,杨开胜现在陷入了困境。他甚至走向了极端,觉得他应该请来的是一个主管新业务的副总裁,而不是公司的CEO。

这些痛定思痛的反思可能有道理。因为经过这些挫折,他意识到所谓向互联网转型,更像是开发一种新的业务,而非整个公司的转型。整个公司的转型,这个过程中的市场代价、不确定性和风险,被证明是巨大的。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本。 杨开胜更需要反思的,除了狂飙突进式的拥抱互联网的战略是否恰当之外,还有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公司的董事长,能否有效地管理这个转型的过程,他需要做的是区分好自己的进退和公司稳健发展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杨开胜要做的是将业务顺利地交给新的管理团队,不单单是新任CEO一个人。对于杨开胜来讲,他需要深刻理解的是,拥抱互联网的转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战略、组织、人才选拔、推进的步骤和时机,比起当年的创业更加复杂,如果管理得不好,反倒会进入转型的陷阱。这个可能是对刚刚经历野蛮生长、而又想功成身退的杨开胜最大的考验。

此时此刻的杨开胜还有机会。但是他必须重新调整思维和心态,而不是简单地断言,将互联网业务变成一个副总裁掌管的业务。如果他再用一种狂飙突进式的思维,将新任CEO草率清出局的话,受损害的不仅仅是这个企业当前的运营,还有杨开胜本人在企业中的信用和威望。

当务之急,他需要重新思考使他进入转型陷阱的三件事:

我的转型战略到底是什么?

如果战略确定,我如何帮助新的CEO和管理团队有效地融合,进而有效地实施战略?

在这个过程中,他要检验:赵明是不是真的、合适的CEO人才?

如果杨开胜能从这个事件当中吸取教训,把他过去创业家的单点思维变成系统思维,对他,对这个企业,都将是莫大的好处。反之,如果他自己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和提升,这个企业的转型之路将愈发堪忧。

林钢

亨得利集团副总裁

在当今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创新、转型和变革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商业民主化时代的到来,“野蛮人”闯进来、彻底颠覆行业规则的案例已是不胜枚举,做为管理者,你唯一能确定的是未来是不确定的。变,有可能死;但不变,将来难免一死,或是苟延残喘。为此,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管理层每时每刻需要在各个层面找到平衡点,如:为现有客户改进现有产品的核心性创新,从现有业务拓展进入新业务和新客户群的相关性创新,以及为尚不存在的市场和用户提供完全不同产品/服务的突破性创新。

但是,CEO们很难让投资者和董事会相信,他们的创新和变革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为股东源源不断地带来漂亮的成绩单。有研究显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稳定成熟型企业进军新业务的失败率往往高达90%以上,原因依次为:组织对变革的抵触、现有架构和体系的不支持、管理层决心的缺乏、期望值的不现实、跨部门管理协作的缺失,以及考核体系的不严明。而对李克特培训集团尤其不幸的是,在公司业务相对顺利和成熟之际,企业的创始人选择急流勇退至二线,由一个海归空降兵来接替并推动全面改革时,“土八路”管理层出于对“海龟”空降兵的质疑及权力受到威胁的不安,有的采取了观望和回避的态度,有的怀疑和摇摆,有的抵制甚至破坏。

从赵明的角度,尽管初期有杨开胜作为大股东、董事长这个角色的强有力支持,但随着一系列大刀阔斧但尚欠火候的改革,各种阻力和挫折接踵而来,尤其是核心团队成员的倒戈以及市场份额和利润的下挫,正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抛开空降兵折戟沉沙民企这种老套但并不鲜见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要进行前面提到的相关性创新尤其是突破性创新,组织通常需要采用与以往不同的管理方法去推动这些变革和转型。对李克特培训集团这样的业绩成熟、增长稳定的企业,我个人的建议如下:

在业务内容上,不要一上来就在核心业务上全盘推行变革,而应该选择试点,如成立E-Training业务板块,以点带面地开展转型并积累经验。

在组织架构上,变革团队应该与核心业务团队相分离,因为人们的注意力和公司的各项现行游戏规则,不可避免都会聚焦在日常核心业务上,没有适当的距离,团队将无法摆脱这些巨大束缚而专注于创新。

在人才结构上,团队成员最好由了解本公司、了解外部客户需求和懂得互联网运作的3种不同背景的人才组成,并掌握多种技能――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财务、运营、信息系统以及互联网等。

在资源支持上,资金应该单列于传统的预算之外。大胆的变革和创新通常需要持续的投资,而且通常需要较大的前期投资,如果资金来自于传统预算,很容易会被认为是对现有核心业务的“侵蚀” 。

在考核体系上,管理层应承认团队在早期取得的非财务成果和学习曲线,要避免采用成熟业务的财务评估指标和激励机制,否则很可能被视为“污染”日常业务的财务数据而不断受到质疑,从而危及潜在的突破性创新。

最后,如何能面对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呢?首先是应用互联网思维:一要“跳出传统的产品定义,让用户重新认知”。在iPhone出来之前,我们不知道手机原来可以这样,原来可以不用键盘打字,原来可以有整面的屏幕,原来可以有各种智能应用。二要“以不一样的方式挣钱”。360的免费杀毒软件,用互联网思维革了软件公司的命。虽然很多产品都是免费的,但其从游戏、搜索上赚得大钱。其次,要实现相关性创新尤其是突破性创新,必须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组织结构、营销模式等一系列方面做出整体的创新和变革,才能真正做到拥抱互联网。

非常不幸的是,李克特培训集团在上述这些方面都还没有准备到位。

周鸿

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一家汽车修理技能培训的传统企业,为了迎接互联网浪潮,老总主动让贤,聘请外部CEO......寄托于空降CEO、建设网上社区、开通网络销售,就能成功转型为互联网企业?对此,我不敢苟同。

我一直认为,成功真的是在恰当的时机不小心做对了一件事情。现在你把互联网的CEO拉出来,每个人再给他一亿美金,很难再做一个百度、再做一个腾讯,再做一个360。过了这个村未必会有这个店。

如今,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不胫而走,越来越热,但我很担心互联网思维最后变成了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传统企业在转向互联网的过程中,要提防被互联网概念所误导。

其实,传统企业转型是基因问题。

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价值毁灭者,也是一个价值创造者:互联网摧毁了很多的行业,同样也产生了很多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对传统企业来说,面对互联网的挑战,马上就追随,好像是找死;但不去改变、不去追随,又是等死,所以是一个两难的局面。

最大的挑战是企业基因的问题,就像让海洋动物要到地面上生活,陆地上的动物要到空中飞一样。如果你的基因没有变化,一个猴子跟鲨鱼怎么讲陆地上生存的要领,也不足以支持它的转型。

我也看到很多大企业,在这个时候就会请大的咨询公司做出所谓的转型战略,或者希望专家为其支招。比如今天让我谈互联网的趋势,其实说句实话,互联网的趋势我也不知道,那些“知道的专家”都是马后炮的总结、“正确的废话”。

我对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只想谈四个关键词。

第一,用户至上。

传统经济的企业强调“客户(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二维经济关系,即商家只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那就是用户。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买过你的产品、使用过你服务的就是有价值的用户,而是不断买产品而且持续和商家有互动、有反馈的用户,才是最有价值的用户。

因此,在互联网,很多东西不仅不要钱,还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去用。

很多传统企业都看不懂这种游戏规则,认为这倒贴钱的行为简直就是疯子。但互联网经济就是这样,如果不能汇聚海量有价值的用户,那就很难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

第二,体验为王。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消灭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顾客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在没有互联网的传统时期,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有了互联网之后,游戏规则变了。他们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方便在网上讨论,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权,越来越有话语权。

今天,所有的产品高度同质化,但最后,你发现能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是用户体验。

什么叫用户体验?只有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超出预期才叫体验。

《商业秀》里面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拉斯维加斯有一家酒店,顾客退房结账完毕准备离开的时候,酒店会为顾客提供两瓶饮用水。退房的客人驾车去机场,中间要走40分钟荒漠,天气很热会口渴。这家酒店的回头率特别高。这两瓶水根本不值多少钱,但是超出了顾客的预期,让顾客感动。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得好,超出用户的预期,即使你一分钱广告都不投放,消费者也会愿意去分享,免费为你创造口碑,免费为你做广告,甚至变成一个社会话题。

在过去,厂商把产品销售给顾客,拿到了钱,厂商就希望这个用户最好不要再来找自己。然而,在这个用户体验的时代,厂商的产品送到用户手里,产品的体验之旅才刚刚开始。

第三,免费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电子商务、广告和增值服务。但这三种商业模式,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拥有一个巨大、免费的用户群。

因此,互联网经济强调的不是如何获取收入,而是如何获取用户。这正是传统厂商容易误读互联网的地方。很多厂商进入互联网的时候,立刻就想怎么赚钱,简单地认为只要有了互联网的技术,有了网络作为分销、推广平台,就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认识一定会导致失败。

即便是硬件,也正在步入免费的时代。硬件免费不是指的不要钱送人,而是指硬件以成本价出售,零利润,然后依靠增值服务去赚钱。因此,硬件不再是一个价值链里的唯一一环,而是变成了第一环。电视、盒子、手表等互联网硬件,变成了互联网厂商与用户之间沟通的窗口,依托这个窗口,互联网企业创造出新的价值链,就能通过广告、电子商务、增值服务等方式来挣钱。

第四,颠覆式创新。

在互联网上,颠覆式创新非常多,也发生得非常快。不一定要去发明一个可口可乐秘方,也不一定要去弄一个伟大的专利,现在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多地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用户体验的创新,一种是商业模式的颠覆。

商业模式颠覆,用大俗话说,就是你把原来很贵的东西,想办法把成本降低,甚至能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得免费。淘宝、微信、360,这种例子太多了,免费的商业模式,包括互联网手机、互联网硬件,颠覆的威力非常强大。另外,用户体验的创新,也特别简单,就是把一个很复杂的得很简单。

你要想做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能够降低门槛,无论是钱的门槛,还是使用障碍的门槛,它就能产生奇迹的力量。

很多时候,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从你的身边出发,观察你的用户,观察你的供应链,观察你的上下游,你会发现还有很多很复杂的问题没有被简化,很贵的东西没有更便宜,甚至免费。这里面就一定蕴含着颠覆的机会。

郭继军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

这个案例讨论了当下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经典困局。总结来说,他们遇到了企业发展中的三个转型挑战。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过程催生了一批“粗放式管理、大胆扩张、充分利用政策转型红利”而制胜的企业。当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政策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企业需要实现“粗放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

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高度依赖家族式信任关系下的管理模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家族内的管理人才在数量、资历、经验和利益各方面都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而需要一个“家族式到职业化管理”的转型。

互联网在国内的高速发展对传统企业产生了颠覆式威胁。传统企业在面对这种威胁的情况下形成了“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的转型要求。

这三重转型要求的合力需要企业在顶层战略、业务模式、人才体系、内部运营、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同时发力,而且还要面临传统和新生的各类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激烈竞争,风险是非常高的。

在这样的高风险下,案例中的杨开胜没有使用“组合拳”管理和转型手段,而是简单地引入了一个CEO来推动企业的综合转型,这样他所得到的结果就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在我们对各类企业的转型研究中发现,成功转型的企业有若干共同的特点和关键成功要素。首先,企业高管团队形成很好的互信关系,全程参与,积极推动转型的发生;第二,在转型的启动初期,高管团队通力讨论确定清晰的转型战略和明确的落地实施策略,包括对转型过程中的冲击的预判和应对措施;第三,需要明确转型对每个高管个人责权利的影响,并透过这些高管传递企业的转型信息,实现转型文化层面的思想统一。

回顾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问题。

老杨作为企业的董事长和高管团队的一员,简单地认为新CEO赵明有了自己的授权就可以代表自己全程推动转型过程。可是,赵明在李克特培训集团里没有“成就”,从而也没有相应的“权威”来推动转型,CFO、负责市场策划和品牌的副总、以及销售副总都不完全认可赵明的管理,从而导致企业的高管团队无法高度一致地推动转型,反而掺杂了各种不信任因素。

杨开胜在聘用赵明担任新CEO的时候,并没有和赵明认真确定李克特集团的转型战略和思路,而是“盲目信任”。老杨和赵明应该认真思考是不是需要执行三管齐下的转型战略,譬如是不是先做精细化管理和“去家族化”,然后再推动互联网转型。老杨和赵明对负面的效应也没有事先认真地思考并制定应对策略,所以老杨被问到业绩问题的时候只好“连抽了好几支烟”。

老杨和赵明都没有和管理团队沟通并得到管理团队对转型目标的认可,责权利也没有认真明确。老杨自己都不断怀疑“李克特集团有这样的优势吗?”销售副总也没有将自己的未来利益和转型挂钩,所以当企业的销售业绩下滑的时候,他选择离职加入竞争对手;而刘田对更换形象代言人完全不认可。

李克特集团的转型,在内部没有足够的沟通并设计合理的转型KPI和回馈体系。当线上业务产生引流效应的时候,分校校长们对收入降低就产生了不满。转型文化的建立和获得绝大多数员工对转型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简单来说,要让大家看到暂时的困难和下滑是另一个起飞的开始。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给杨开胜几点建议。

第一,在新来的CEO还没有在企业里形成充分的权威之前,老杨需要“扶上马送一程”。两人应该和整个高管团队一起设计转型的目标、策略、行动方案、管理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责权利、风险规避方案等等。这个转型战略需要针对李克特集团的特点,设计可行的转型方案,而不是一蹴而就。从案例来看,李克特可能需要先完成“精细化”和“职业化”管理转型,再尝试“互联网化”的转型。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除了需要引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外,一个专业化的内部管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从案例里看来,李克特的高管们还是非常习惯家族式的管理和汇报模式,加速“家族化向职业化”的转型进程,提升家族成员的职业化管理能力对接下来的转型应该有比较大的帮助。

第二,老杨和李明两人应该商量决定两者的责任边界,发挥各自的优势,比如老杨在企业内的威望以及赵明在行业和互联网领域中的经验。可以考虑一个专心负责日常运营,而另一位负责组建公司的转型团队,负责设计和执行转型关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