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2 08:4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是贯彻总书记"以德治国" 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切入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任所欲为等形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自古以来"礼仪之邦"的美称,会不会断送在当今的青少年手中。可见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作为动力和导向,在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些学生平时也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公共场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时,其"礼仪"规范就无法发挥,这是他们缺乏自信的表现。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信心,懂得在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的同时,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这一点。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所以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之一。我校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之中,校领导班子办学思想明确,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长抓不懈。
1、学校政教处在各个学期每个阶段的德育工作计划中,都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全校各班以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朗诵会、座谈会、专题讲话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一年来,政教处先后安排了四位学生代表在周一的升旗典礼上作"树立侨中学生文明礼貌新形象"的专题发言。有两个班集体向全校各班和全体同学发出了倡议,在全校形成了班班争创"文明班"、"模范班",人人争做"文明礼貌侨中人"的氛围,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我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
2、我们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用《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落在指导学生敢于实践与养成的实处。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篇2
【关键词】中职学生;礼仪缺失;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47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26-02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帮”的美誉。所谓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还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曾提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对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职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礼仪教育,对中职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思想道德素质和求职能力的提高、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礼仪教育的紧迫性
目前中职学校由于招生政策的放宽,所以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学校德育教育脱离学生实际,口号式的东西较多,抽象的大道理较多,而实质性、基础性、实践性的教育则太少,特别是文明礼仪等的基础道德教育则更少;加之家庭教育中只注意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日常生活,忽视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另外,社会的消极因素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污染力,如拜金主义、懒惰沉溺、网络传媒,垃圾文化等等。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中职生礼仪缺失,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
比如,一些学生缺乏社会公德,不关心别人,不尊重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在仪表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尊敬师长、集体活动、社交方面不懂礼仪规矩。师生间最基本的礼节在逐渐消失;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随手乱丢东西、在行为上不拘小节,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出口成“脏”等等。
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中职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中职生礼仪缺失失,反映出中等职校德育教育的缺失或是不完整,这不仅影响到学校日常管理,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更将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二、中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它是一种非法律的社会规范,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所以,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能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中职学生。
2、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在现代生活中,交往越来越频繁,而礼仪是人们交往规范的集中体现,任何社会的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人类越进步,日常生活越社会化,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而且有利于培养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更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加强礼仪教育,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在校中职学生来说,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人才选择异常残酷,用人单位愈来愈重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察。而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加强对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明素质,更有助于他们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
4、力口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教会他们关于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由此,校园将不会出现随手丢的垃圾,也不会出现各种争执与不文明现象,学生精神面貌也将大大提升。文明之花会在我们校园遍地开放,整个校园将将充满和谐与温馨。
5、加强礼仪教育,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通常是指这个国家、民族的言谈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群体公民素质与面貌。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有利于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三、加强中职礼仪教育的途径
1、礼仪教育应与思想道德修养结合起来。礼仪是一种既有内在道德要求,又有外在展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利益的内在要求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要相互尊重,诚恳和善,谦恭和有分寸。利益的外在形式是指礼仪的内在要求在人们的语言、行为、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正如孑L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思想,它强调了礼节,仪表在个人修养中的辩证关系。所以,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应与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坚持标本兼治。
2、进一步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在引导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同时,应制定和完善必要的各种规章制度,将礼仪要求纳入其中,如制定包括礼仪内容在内的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加强监督和反馈。还可以将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学生在校必修的一门课程,规定必须要达到的学分标准等。这对于规范中职学生自身行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3、营造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氛围。在礼仪修养过程中,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中职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发挥中职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中职学生的风范。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 的社会现象,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4、加强教师自身礼仪修养,塑造教师文明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不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无形中都可能为他们所效仿。所以,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教书育人,以身示教,注重个人仪表,从细节人手,表现教师高尚的人格和优雅的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去影晌、带动、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以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篇3
塘桥镇作为“围棋之乡”,学围棋的人口众多,是国内最早在学校开设围棋活动的乡镇之一。借助这种良好的学棋底蕴,从办园到现在,我园尝试在幼儿园开设围棋活动课,聘请了专业的围棋教师,并制定了教学规划,逐渐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学围棋之风。
我班开展“围棋礼仪教学”的研究,希望通过学习围棋及围棋精神,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学会“谦让”等礼仪的环境,并以此为基点,让孩子们学会“谦让”的美德。本文对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入学的随机抽取37例幼儿学员,以幼儿教学中“谦让”礼仪衡量为参考,通过两组幼儿在游戏中及在生活中的对“谦让”礼仪的比较,评价围棋礼仪教学的作用。并试图深入研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的探索,以构建合适的有效的围棋活动体系,以此为切入口,不断探索围棋活动与幼儿社会智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达到不断促进幼儿潜能素质开发和健康个性发展的目的。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对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入学的幼儿随机抽取37例,接受围棋礼仪教学19例,未接受围棋礼仪教学18例,其中接受围棋礼仪教学组男10例,女9例,未接受围棋礼仪教学男10例,女8例。两组幼儿入学之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 结合实际和研究的需要,运用行动研究、文献检索、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经验总结等一系列的教育研究方法,其中以行动研究和观察研究为主。
研究程序 本论文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现代课程理论和新纲要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借鉴与大胆创新相结合等原则,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
观察项目 1、在游戏中,争夺玩具情况发生的次数。2、在自主活动中发生冲突的次数。3、对幼儿在家表现进行调查问卷,家长评判幼儿的谦让及分享情况。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
结 果
1、在游戏中,争夺玩具情况发生的次数:围棋礼仪教学组19例,对照组1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随着独生子女队伍的壮大,很多传统的行为礼仪习惯正在慢慢的流失,谦让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习惯了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不能让给别人,或者样样东西都有占先的习惯。在生活中过多地接受成人的谦让,却很少去谦让别人,更不懂得如何谦让别人,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更缺乏一种尊重、关心、体谅别人的环境。因此幼儿的教学中帮助他们建立谦让的习惯,一直是幼儿的礼仪教育中的重点。然而在实践中,孩子对谦让的理解并不像对其他行为比如公平、合作、轮流等那样清楚,换句话说,即便教师一遍遍提醒,也很难让孩子真正主动地对同伴采取谦让的行为。为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根据我们的研究表明围棋教学能明显加强对幼儿“谦让礼仪”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例如我们班级中幼儿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幼儿在接触围棋活动的时间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两极分化,会玩棋的孩子就越来越喜欢下棋,不会玩棋的孩子就与围棋越来越疏远。为了阻止这种恶性循环,能使全班的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喜欢下围棋,我尝试了让能力强的幼儿来带动能力弱的幼儿,教他们下棋。在这个前提的支持下,我们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下棋,动员能力弱的幼儿向能力强的幼儿学习。在发动号召下,情况有了转变。每次区域活动时,在围棋桌前总能看到那些以前不喜欢下棋的孩子在认真向自己的好朋友学棋,有的一边和对方下棋,一边请教对方这样下对不对,还有的就坐在一旁看人家下棋,那眼神可聚精会神了。而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也会非常耐心地给好朋友讲解着每一个细节,说的头头是道,俨然一个称职的小老师。在他们的带动下,原来已经疏远围棋的幼儿,又慢慢喜欢上了下棋。学棋的幼儿一旦进入棋境,就会显得比同龄人知趣、沉稳、善问、且知礼节。
新《纲要》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关系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而良好礼仪的形成是在每个幼儿成长过程中都应该关注和培养的。但是围棋活动并不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内容,它是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所选择学习的内容。因此,协调好幼儿学棋兴趣和幼儿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发现,由于幼儿特有的认知特点,幼儿园围棋教育及相关礼仪教育必须坚持在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开展,而且学棋氛围的营造则是利用围棋活动这种载体来培养幼儿礼仪的必要条件。
篇4
关键词:礼仪谣 活动常规 自然熏陶 利用 礼仪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224-01
《纲要》中说:要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如独立、自制、专注、良好的秩序等。[1]在幼儿期开展礼仪、品格教育不仅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效果,同时也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真正实施好园本特色课程礼仪教育呢?礼仪谣就是我们幼儿园“礼味”十足的教育资源。“礼仪谣”以简明扼要、简单易懂的儿歌方式总结各种礼仪方面的注意事项,有意识的介入到孩子游戏生活的各个环节,循序渐进帮助孩子理解,运用,直至养成良好的活动常规。我们也对礼仪谣进行了持续性的研究,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
1 环境创设,感知礼仪
“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人在幼年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染苍则苍,染黄则黄。
1.1硬环境
校园环境往往是大家进入园内的第一视线,在幼儿园,每一块墙面都会和幼儿来说话,童趣盎然且润物细无声。在孩子与环境交融中,含蓄地将礼仪内涵影响给幼儿,幼儿在对环境的观察感知或理解中,能不断清晰内容,领悟并修正言行。
1.2软环境
“教师是幼儿每日必读的书”,创设符合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的精神环境,老师起到了表率的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说话方式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都有意无意地教育着幼儿。
2 适时放手,体验礼仪
2.1消化
有一处是孩子们每天午睡前必去的地方,那就是教室特色版面的周围一带。和同伴你一句,我一句,喜欢缠着老师朗诵大家共同布置的礼仪小贴士特色版面。读到《入睡》:入睡前,先入厕。脱鞋子,摆整齐。上床后,不嬉戏,铺被子,脱衣裤,不趴睡,不蒙被。孩子们朗诵地劲头十足,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也会边走边情不自禁地一遍遍嘀咕着,还会互相提醒入睡前,先入
厕……
2.2吸收
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布置也是她们积极感知版面内容的快捷径。孩子们在参与中会产生特别的成就感:“这是我画的!”成功会让孩子一次次欣赏并介绍自己的“杰作”,在视觉到听觉的接收中,新一轮的感知与理解呈螺旋式上升之势,这一过程蕴含诸多礼仪教育契机。同时还能运用图文结合等多元化的方法来提升孩子的经验,多提供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朗诵,表现的机会,又以观看情境表演、内容图片并解释意思、动作表演等途径来学习新的礼仪谣,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礼仪谣,帮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礼仪谣,切实将礼仪谣的内容转化成孩子们自身的意识,并去指导孩子们的言行规范等等,达到循序渐进的最佳效果。
2.3转换
幼儿年龄小不能清晰常规内涵。如果将常规内容礼仪化,将枯燥的要求柔化,形散神聚,幼儿就会很快明白常规内涵。如,排队时,孩子们一开始排不好,我们让孩子们一遍朗诵礼仪谣《排队》,一遍排队。久而久之,孩子们就知道如何排队了,在朗诵声中去规范提升自己养成正确排队的好习惯,真正感知常规,领悟日常细则。
3 多元鼓励,懂得礼仪
3.1家园合力
《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1]我们开启家园互动的模式,通过家校路路通,或者是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等方式,使家长和孩子都知道常规的重要性,让孩子懂得怎样去遵守常规。当孩子在园表现出彩时及时反馈给家长,园内的评选,父母的表扬和老师同伴的认可,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让孩子反复期待,实现知行合一。
3.2评选人物
礼仪的教育始终坚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由老师和孩子共同评点“感动人物”这种方式,就是建立在满足幼儿童心,投其所好之上。“每日的礼仪宝贝”,“每周的礼仪之星”,“每月的礼乐天使”,到最终的“礼乐小达人”的评选,园内每周集体晨会上老师点名的亮点,每月在大厅展板上的展示亮相等等,这些来自同伴的“人物”极强地刺激着幼儿的好胜心,同伴的“优秀礼仪事迹”具体可感,当老师给“人物”授以红色缎带和奖章时,激励演变成新一轮的刺激,“我也要做礼仪之星!……”可见,“儿童在教育中发展,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在教育中实现人生。他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不是被塑造好了才置入生活之中。他们的发展就是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人生实践”。 [2]
3.3鼓励提升
争当“礼仪之星”是孩子间的话题,来自同伴中“人物”的强大刺激,孩子的羡慕也就成为自己的内驱力,提供同伴的“人物礼仪事迹”,孩子也会知道为什么他会成为“礼仪之星”?因为他坚强勇敢。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绿叶。”活泼外向的孩子喜欢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内向的孩子可能在集体面前的表扬会适得其反,让其不知所措,有时小范围或个别加以表扬,给予孩子自信心,提供一个表现的缓冲期,让她先在好朋友,小组成员面前表现,从而慢慢提升到全班幼儿面前大胆自信的表现。适时奖赏一个“红苹果”“小贴纸”或者“五角星”,幼儿成功后的幸福感指数明显上升,在这个幸福过程的享受中,刚才自己的言行就得到最大的强化,再现行为成为可能。
常规礼仪教育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当孩子行为发生认知冲突,只要围绕冲突的刺激,修正原先的常态表现,方可实现知行合一。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只有给予不同刺激和不同需要的满足,将礼仪元素恰当融入环境,配以熏陶和角色期待,让孩子体验和表现礼仪,从小做一个知礼,懂礼,行礼的礼仪人。
参考文献:
篇5
一、礼仪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身为礼仪之邦的华夏子孙,礼仪修养应该成为每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是贯彻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切入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曾说过:“礼仪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当今的中学生将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礼仪行为如何十分重要。加强礼仪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加强学校管理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优雅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的举止行为。
二、如何加强礼仪教育
第一、必须先从青少年自身做起
首先,青少年学习“礼仪”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很多问题处一半懂不懂阶段,特别是待人、交往方面。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反映出来,不说不做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无“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些学生平时也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公共场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时,其“礼仪”规范就无法发挥,这是他们缺乏自信的表现。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信心,要敢于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
第二、教师是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指引者
教师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指引者,因此礼仪教育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思想明确,坚持德育为首,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常抓不懈。
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把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形式多样的形式,如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朗诵会、座谈会、专题讲话等,加深“礼仪”观念。
另一方面,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并充分发挥现有的一些教学设施。例如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文明礼仪教育内容。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坚持每周一晨会讲话内容以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学生的共识,真正把指导学生敢于实践落到实处,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总之,教师在学生面前,要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待人接物时,能注意礼仪规范,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作榜样。
第三、校园文化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对学生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规范力量,使在校园的每一个学生养成自觉规范自己言行的良好习惯。
第四、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要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要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家庭礼仪规范。教师应及时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求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篇6
关键词:师范生;礼仪;教育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不学礼,无以立”。从孔夫子开始,礼仪就被列入必修的六艺之中。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园丁,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首先自己要做好人,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文明礼仪的典范,言传身教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应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教师礼仪教育与养成。
一、教师礼仪的涵义和特征
礼仪,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表示相互尊重、敬意、友好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程序。所谓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务活动、履行职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一是规范性,教师礼仪是教师职业从业人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从教师的言谈举止来约束教师,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具人格魅力及模范号召力。二是形象性。教师的形象不仅代表教师个人,更代表了学校的整体形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所以是否遵守教师礼仪就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三是限定性。教师礼仪,主要适用于教师职业场合。在这个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离开了这个特定范围则未必适用。
二、师范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在校师范生的道德修养“礼者,人道之极也”,礼与德本身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礼仪,作为一种基础规范,对学生“德”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关系。当前师范生礼仪的缺失正是由于得到没有相应的课程教育或专业的引导。如果我们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性的礼仪教育,纠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言语举止与不良仪表,帮助学生提高是非鉴别能力,陶冶情操,学生们的自觉性自然得到提高。在熏陶过程中,学生们道德修养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二)礼仪教育有利于塑造未来教师的整体良好形象“不学礼,无以立”,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同样,良好的礼仪教育也有利于塑造未来教师这一行业的整体良好形象,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近年来,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不少“害群之马”,虐待学生、收受红包等现象屡禁不止。这种“有知识无道德”的行为极大程度上践踏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只有在校生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培养出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助于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化。(三)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礼仪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基础的途径和方法。师范院校加强礼仪教育,提升了准教师的道德修养,塑造了一批良好的教师队伍,更间接性提高了更多孩子的礼仪修养与道德品德。
三、师范生礼仪教育的改进方法
(一)重视师范院校的礼仪教育纵观中国历史的教育,学生礼仪教育从来都是受到重视,在新时期,引进西方文明的同时应该充分尊重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自身礼仪修养。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为了参加高考很大时间都在学习文化课,很少有高中开设礼仪课,来到大学以后,学生礼仪教育作为选修课学习礼仪修养,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所以要想提高师范生的礼仪道德水平,必须更加重视师范院校的礼仪教育。(二)丰富和完善师范类院校礼仪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今后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是教师,教师的传承作用和示范作用是很突出的一个行业,所以说师范类院校建立和完善礼仪教育课程体系,对师范生自身行为习惯养成和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个人道德修养和礼仪修养也是良莠不齐,那么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礼仪课程,师范类高校完善和丰富师范类礼仪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能有效促进师范类学生礼仪修养提高,从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入手,完善学校的礼仪教育体系,加强师范生的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礼仪文化水平。(三)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修养礼仪修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也受到周围环境影响,高校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文化环境影响,良好的校训、校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和引导是一个潜移默化地熏陶的内化过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但要重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必要的硬件建设,更要加强校园软实力的建设,加强教职工的礼仪教育和个人修养,为人师表、以身示范。一个好老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拥有良好的教养,通晓礼仪,为人师表,用言传和身教来教育、感染学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新时代背景下,应对师范院校提出新的要求,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学习过程中,礼仪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梁晓庆.高校师范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林区教学,2012,08.
篇7
我们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为宗旨,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加强学校文化的内涵建设,把班级、学校还给学生、老师。在充分照顾年级特点,兼顾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鼓励师生共同设计确立体现各自风格与追求的“班级特色”展示平台,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走进云盘小学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特色彩旗,那可是我们专门设计的彩旗。每面彩旗上都印有精心挑选的关于礼仪教育的格言,如“礼仪是恭谦,行为要规范;礼仪是束缚,日久成习惯”。在和风中时时提醒孩子们做个讲礼仪的人。在各楼梯台阶上贴上了醒目的“云盘小学八走礼仪规范”,如“进出教室有序走,出操活动整齐走,课间午间不奔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走廊里面慢慢走”等。这时,只要孩子们抬起头来,在不经意间就能看见楼层上布置的礼仪警句等,这些无声的语言,时刻提醒着队员们要文明行走、以礼待人。走进教学楼,更是充满着中华礼仪的气息:过道里悬挂着云盘小学的礼仪歌,孩子们自己创编的礼仪童谣,精选的礼仪格言书法作品,礼仪经典故事等等。学校中央大道两侧,全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礼仪格言,这些格言,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座右铭……富有育人气息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礼仪教育的熏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激励着学校的每一个人员。
二、开辟多种渠道,搭建知礼平台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传统礼仪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特有的有利资源。但目前,有关礼仪行为规范教育的局部研究较多,整体探讨较少;目前使用的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礼仪教育也存在零散、分散或不全面等因素。为了将礼仪教育内容纳入课程体系,让学校礼仪教育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操作体系,我们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1.以课题研究为支撑。我校立项了“十二五”课题《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研究》,确立了以“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实施“小学生礼仪教育”校本化研究,在本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编写了校本教材———《礼约》,将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分解细化。使之成为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原本零打碎敲的教育内容变得更为科学、系统、规范。实验证明,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层次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凸显出我校新时期育人特色。
2.以阵地活动为依托。我们以校本教材《礼约》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全体师生形成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根据同学们爱听故事这一特点,德育处收集了大量的礼仪经典故事,要求老师一改以往繁琐的、空洞的说教,每天利用早会课,为他们生动地讲述这些经典故事。以“讲礼仪”为主题组织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笔描绘身边讲礼仪的画面,寻找身边学习的榜样,时刻提醒自己该怎么做。学校还开辟了礼仪墙不仅把优秀礼仪绘画作品展出,还直接在墙上作画,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做一个讲礼仪的人。在组织学生学习中外名人的礼仪格言的基础上,发动学生创作自己的礼仪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督促自己时时讲礼仪。发动学生设计制作了精美的礼仪书签,不仅颜色漂亮,而且印有礼仪格言和“云云笑笑”卡通人物形象,共十张为一套。每当学生在有关礼仪活动或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都会以此作为奖励,集满一套者则被评为“云云笑笑”好少年。学校精心挑选曲子,根据《云盘小学学生礼仪规范要求》填写歌词内容,形成富有特色的云盘小学礼仪歌。节奏欢快的旋律,富有内涵的歌词,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在创编礼仪歌的基础上,还做起了礼仪操,把有关礼仪动作规范融入到礼仪操中,作为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健身操。欢快的乐曲,优美的动作,为校园平添了生机与活力。我们从发动学生设计云盘小学礼仪形象,举行“我与礼仪有约”的启动仪式,发出倡议,郑重签名开始,号召每个学生从小遵守礼仪规范。围绕“礼仪教育”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童谣创编比赛、礼仪绘画比赛、礼仪歌大家唱等等。每次重大活动,由学生设计的礼仪卡通形象———“云云笑笑”就会出现在同学们中间。可以说,这些给人以“礼”的启示的故事、童谣、歌曲、格言等激发了孩子们讲礼仪的情感。
篇8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此,我们从本区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力求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文明礼仪教育上取得突破,并以此带动学校其它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立足于抓好这一最基础的教育,我们于去年底向全区中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印发了《福州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福州市教师礼仪常规》等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的文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一是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强化师德教育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整体优化学校文明礼仪环境。将师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列入“文明学校”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的评估体系。
二是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列入学生思品课教学内容,力求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三是强调各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与各项校内外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扎实有效。四是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在文明礼仪上率先垂范,并将其列为教师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篇9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此,我们从本区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力求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文明礼仪教育上取得突破,并以此带动学校其它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立足于抓好这一最基础的教育,我们于去年底向全区中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印发了《福州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福州市教师礼仪常规》等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的文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一是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强化师德教育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整体优化学校文明礼仪环境。将师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列入“文明学校”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的评估体系。
二是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列入学生思品课教学内容,力求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三是强调各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与各项校内外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扎实有效。四是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在文明礼仪上率先垂范,并将其列为教师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篇10
[关键词] 幼儿礼仪 礼仪教育
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俗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再看看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呢?我想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的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公关接待中的失礼现象。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老师要教,在家家长也要时时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礼仪教育有利于孩子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孩子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有利于孩子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幼儿期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写道,“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青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亚里士多德也曾说:“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幼儿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礼仪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他应该渗透与日常活动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儿,马上给予表扬。每天每组选出一个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并且在课余时间老师给孩子讲德育故事,跟孩子讲礼仪,并让孩子上台表演,让孩子实际操作,是礼仪的概念在幼儿心中扎根。
以实际生活为教育内容,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的理解,是在学习中实用一句句礼貌用语的过程中慢慢加深的。对于3-4岁的孩子,早上一句简单的问候,遇见熟人主动问好,与人道别的一声“再见”,最熟悉的“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既是最常见的最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与行为,又是孩子的生活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教育内容。但尽管如此,他们还停留在简单的肤浅的模仿阶段。因此我认为,文明礼貌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学会尊重,学会交往,学会理解,学会欣赏,学会关心。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开展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情境。因此,我就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他们学会交往,培养幼儿的爱心,并且在爱心的驱使下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我带着孩子们到家长的工作单位参观,让他们认识和体会到不同职业劳动的价值;请他们到老师家,小朋友家,院长室做客,他们懂得了要用礼貌用语和别人交往;带他们去看望生病的小朋友,他们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在我们的义卖活动中,孩子们亲自当解说员,小服务员,他们向全国的小朋友,家长,老师讲解宣传海报,拉着许多家长的手说:“阿姨,您请买我们的作品吧,才一元钱,那样就会帮助贫困地区。”
培养孩子懂礼貌讲文明必须由家长做起。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尊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要有理智的爱孩子,我相信老人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哦,父母平时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话,做到以身作则。流行歌曲尽量不要放在家中,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优美的钢琴歌曲,或者一些静心的轻音乐,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这样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艺术的情操。所谓教不过父子过,家长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人道歉,像孩子遇到相似的情景,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别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得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不要当他只是小孩子说话什么都不懂,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坏习惯就会慢慢形成,如果孩子说粗话,就要进行思想教育,不要打骂,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造成逆反心理。这样做,只能使孩子一时作出有礼貌的样子而不能持久,更不能使他懂得礼貌的实质。
综合因教学设计可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来,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向右而展开礼仪教育,安排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是螺旋式上升,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教学活动。
面对独生子女自私、任性、攻击、缺少同情心等问题,教育者往往将侧重点更多地放在对幼儿的教育,然而独生子女存在的一大缺陷就是交往能力差,幼儿面对的多是长辈和老师,他们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随机渗透和熏陶却远大于长者的谆谆教导。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貌用语,还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而区域活动正式为由而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的交往空间,幼儿可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如扮演“娃娃家”、“理发店”、“医院”的各种角色,培养幼儿帮助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