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3 01:4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史料的来源和组成:选择恰当的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初中历史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为给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配备了大量史料,分别是导言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配合教学内容,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取舍,另外还会搜集其他有用的史料来充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不过,利用好教科书中的史料知识,充分发挥教科书的教育功能,这是史料教学的首选。在平常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充实课堂,也为了给人新鲜感,选用了很多课外的史料,书本中现成的类似的史料却没用,这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我们选择史料教学,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营造学生探究历史的氛围(如课本中的导言框)。(2)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诠释课本中的某些观点,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探究方法(如课本中的楷体字、图片、图表等)。(3)拓展学生的思维(如课本中的自由阅读卡、动脑筋以及活动课的材料等)。所以,选择恰当的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史料的呈现方式和研读方法:用好典型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史料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PPT、视频、音像、图表等。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呈现史料,可以营造相应的历史场景,尽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前,先播放电影《》中的视频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间呈现史料,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其思维,帮助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不怕远征难》时,通过播放四渡赤水的相关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意义的理解,使其明白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挽救了中国革命。在课堂小结时呈现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归纳总结知识体系的能力。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结束时,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测试的过程中,史料的呈现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试题表现出来。如我们南通这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图文并茂,选择题中的图片总保持在6幅左右,主观题中的材料阅读部分都是史料,均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史方法和思维方式。
研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通读和精读。通读也叫泛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知识、营造历史教学氛围而采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一般放在课后阅读或在一节历史课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要求学生宏观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基本结构。对课文中的楷体字内容大部分也可以使用通读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以加深其对正文中观点的理解。精读一般运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先由教师或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然后教师布置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己阅读并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时加以提问和点拨,指出关键的信息,直到学生了解或掌握相关知识为止。这种阅读方法一般用于对教材中重大事件、重要观点的处理,特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史料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科学利用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1.充分了解学情。准确选定史料、了解学情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个必备的环节。学情包括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既有知识经验、能力、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一般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选的史料应是浅显、易懂、比较感性的内容,晦涩难懂的、不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坚决不用。
篇2
生动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116-01
历史是生动的,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历史课堂却显得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抛弃照本宣科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致力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活跃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现象极为普遍,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沉闷,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初步浅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尽可能地提出疑问。教师可专门留出一段时间给学生进行提问,然后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剖析。
例如,教学“向人性的扼杀者宣战”的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在仔细审读课题的基础上提出疑问。有的学生问:“这个‘扼杀者’是谁?”有的学生问:“扼杀者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人性的扼杀?”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要宣战?”笔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即“主人公是谁,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结果如何”,然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让学生对教材进行提问,使学生对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思考,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这样教学,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知识具有抽象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若仅仅凭借教材上的图文说明,很难完整地还原历史面貌,导致学生较难把握所学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多元化整合,精心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原貌,为学生呈现形象生动、色彩斑斓的历史课堂。
例如,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笔者发现学生容易混淆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为此,笔者自制多媒体课件,用地图演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理位置,接着分别用四种不同颜色的动画箭头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在屏幕上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然后将各知识点归纳成对比表,向学生进行展示讲解。这样教学,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点。
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的运用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需要与其他教学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方可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动性。
三、采用歌谣记忆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记背兴趣
记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记忆和背诵是单调、枯燥的过程,学生希望能找到简易、巧妙的方法,快速、准确地记住所学的知识点。歌谣记忆法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将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标出,然后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记忆习惯,将总结出来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成方便自己背诵和记忆的歌谣。所编歌谣可以是对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填词,也可以是自编自创的绕口令式歌谣。在此过程中,学生记忆和背诵相关知识点的兴趣大增,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例如,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中主要介绍了隋唐在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方面的繁荣,用大量史实印证了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峰。该课内容繁多,记忆难度大,笔者采用了编制歌谣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歌谣如下:一桥一城一发明,诗仙诗圣白乐天,颜筋柳骨展子虔,立本擅画《步辇图》,吴带当风莫高窟,《霓裳》《破阵》《胡旋舞》。将枯燥的记忆内容转换成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爱的歌谣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背诵和记忆时减少抵触厌烦心理,也将教材的内容总结成更为简短的形式,方便学生记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学生在创编歌谣的过程中有所欠缺,教师要作出有针对性的指正,并适当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歌谣。
篇3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生活教育 教学策略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规定初中三年都要开设历史课程,但长期以来,受中、高考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历史课一直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感觉历史学习很吃力,课堂气氛沉闷。造成这种现象不仅是由于很多学校的专职历史教师很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历史教师没能从一开始就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历史的欲望。
《历史课程标准》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笔者试从自身的历史教学实际出发,尝试做到“小生活,大历史,处处皆教育”。
一、创设历史知识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开篇就是古代史内容,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居民与学生相距太遥远。怎样才能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遥远的历史产生亲切感呢?这就需要教师将历史与日常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设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中的“医学的成熟”这一知识点时,书本上只有“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等一段文字。如果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这样几个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难记住。但如果提问学生“平时家人生病了是怎样处理的”,则学生会说出打针吃药、或推拿按摩等答案。教师进而让学生区别哪些是西医方法,哪些是中医方法,甚至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比较中西医的不同,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等,从而得出中医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的贡献的结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很受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毕竟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所以以前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很有可能今人继续在做,也可能有所变化,但一定有相似之处。教师要将单纯的历史知识变成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场景,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中的“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想想节假日在乡下逛庙会的热闹场景,想想农历大年初一的欢乐情景,虽然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与我们现在的称呼有所不同,但人们欢腾庆祝的感受是一样的,这种模式的历史教学就使学生对历史不再感到陌生,感觉原来历史与自己很近。
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足迹,培养历史理解力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学习历史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的“状元实业家张謇”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请同学课后找找身边这段历史的足迹。由于事先布置,上课时学生举出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的讲了南通的大生纱厂,有的介绍了自己小学时参观过的张謇纪念馆、状元街,有的介绍了大生钟楼(南通第三棉纺织厂的标志,通棉三厂原名大生三厂,为张謇1914年所创办),甚至还有同学介绍了颐生酒(本世纪初由张謇始创,1906年在意大利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在学生找到了这么多现实生活中的这段历史的足迹后,教师无需进行太多的教学,学生已经对这段历史有很好的理解了。理解了张謇先生弃官从商、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理解了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从张謇的大生纱厂的变迁中也能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所以,由学生自己寻找历史足迹,探究身边的历史,更能培养他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鸣,培养人生价值观
英国作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历史,能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中的“官渡之战”这一知识点时,请同学们分析曹操的高明之处。同学们回答:“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经济上奖励农耕,实行屯田。”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一个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因素”这句话,从而使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袁绍骄傲自大,被曹操烧掉粮仓后军心已动摇,而相对来说曹操则镇定自如,积极寻求战机。这时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为心理因素而取得成功或者遭受挫折的例子。学生就会联系自己参加运动会、各类竞赛等活动时,因为心理素质而影响结果的情况。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都非常重要。
努力创设历史知识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学生一起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足迹,感受历史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历史理解力,积极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同点,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初中生 地理学习兴趣 培养建议
地理在初中阶段地位不高,家长对其不重视,学生对地理学习也没兴趣,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难以做到有效教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是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重视第一印象的作用
第一印象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其他事物之间,在认识过程中留下的印象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占有主导地位的效应。第一印象的突出效应对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第一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第一印象,包括教师着装、教学语言、教师仪表和学科知识等。教师着装应给学生以正式却不失亲切的师者风范;教学语言应谈吐得体、表达清晰、声音明亮;仪表应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人以学习的动力;知识方面,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育心理知识,都能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最初的第一印象。教师自身第一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二是地理学科本身的第一印象,2012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绪言就是“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师上第一节课之前,可以做一个学生对地理第一印象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喜欢地理,你心中地理课是什么样子,喜欢什么样的地理教学方式,等等,然后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地理的印象。在开学第一节地理课时,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创设新颖的课堂导入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地理故事或地理游戏为切入点激发学习地理的动机,并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地理有趣、有味、有感,从而形成对地理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充分利用图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地理信息可以通过图表表达出来,而图表的直观形象性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接受。首先,在图方面主要采用常用的地图和一些地理景观图片。如学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时,开始上课时放一些关于东南亚典型的民族、海滨、历史、城市、农业等学生喜欢的景观图片吸引其兴趣。让学生找出图片中与我国某些区域的差异以提高兴趣。通过刚刚兴趣的引导,接下来用东南亚的地图整体学习区域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具体知识点的学习上,要让学生落实在地图上,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加强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表的处理上,最典型就是两个知识点的对比。如学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如果是南方地区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学习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知识,然后通过列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比思考自己家乡的相关地理知识。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日常所见所闻学习本地区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地理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1],教学中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带有兴趣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为例,如第一小节“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以家乡为出发点去全国各地旅游,让每位学生设计好线路并选择多种交通方式旅游,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选择的多种交通方式,引出要学习的“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各种交通方式及经过的铁路干线,教师提示学生“如果你知道这些旅游经过地区的铁路干线,那就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介绍”。激发其积极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是充分利用初中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既可以让学生了解选择这几种主要的交通方式的特点及原因,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
地理作为一门集社会性与科学性于一身的学科,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首先,地理教学是以地图呈现很多信息的学科,可以说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主要语言,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会很好地把地图展现在地理教学中。如全球的气候分布图、崎岖的地形河流图、美丽的地理景观图、多样的民族风光图、区域的行政区划图等,都是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更直观地表达出来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会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其次,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它是由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发展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与地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图把我国的地形图表示出来,让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形势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这样趁着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其把我国的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主要山地等地形类找出来。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易于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学习地理。
五、原有兴趣的迁移
兴趣迁移就是将原有的兴趣延伸到其他相关事物上,进而对其他事物发生兴趣。地理课虽然是在初中开始设置的,但是小学期间科学和社会两科的学习让学生多少已经接触到有关地理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之前对小学所学科学和品德与社会两科中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研究,以便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引申到初中教学中。具体来看,首先在人教版小学科学中有介绍有关地球与宇宙科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对初中生进行小学相关地理兴趣的调查和分析,把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相关地理知识整合起来,然后结合到人教版七年级-域”“人口”和“民族”三大节内容学习。将原有知识和兴趣进行迁移,不仅可以给初中生地理学习带来亲切感,而且可以更好地把小学与初中知识联系起来便于教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总之,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地理兴趣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可充分运用第一印象的效应并结合图表引导,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和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加之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微课;课堂教学;策略
历史教学中涉及很多的故事、人物典故等题材,许多知识点具有连贯性和故事性,适合以微课这种短小的多个知识模块方式来展示。微课具有主题鲜明、内容简洁、时间较短等独特的优点,将之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形式,也可以使学生在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期对教学重难点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同时运用微课教学,大大丰富了知识点展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保持较高的求知欲。下面就以初中历史课课堂教学中巧用微课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将“微课”引入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
“微课”作为一段教学视频引入课堂,首先是一节完整的知识点教学,具有其独立的体系,其次它体现了教学的某一环节,又兼具课堂教学的辅助。因此把“微课”引入课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利用“微课”教学中播放视频,既不能过多的重复讲述,不能忽略自身在课堂中的地位。因此,教学实践中,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时,一要注意利用微课引导课堂教学,上下衔接;二要在视频播放后,及时总结;三要让学生回答问题参与思考,教师答疑解惑。这就要求教师从设计制作微课视频要注意选好素材,教学设计要注意融入课堂教学,这样才能真正使微课教学富有成效。
二、借助微课过渡,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材每个卧是按照章节形式出现的,但是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跨度,内容相当繁多,学生记忆知识点的过程中感觉凌乱,不容易掌握。每一课的重难点加在一起很多,让学生都精准地掌握,有较大的难度。笔者创造性地使用微课,制作出相应的历史知识点,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审视自己在那个环节存疑,然后笔者设计相应的“学习资源包”最终帮学生答疑解惑,实现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交通之变》一课时的重点是:在交通、通信、文化生活等方面出现的新鲜事物和对中国近代生活的影响,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难点是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在通过谈话:假期你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假期里进行哪些娱乐活动?和同学朋友是怎么样联系的?师生交流导入新课后。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课,并配套相应的信息资源包,直接切入法“快速浏览全文,课本从哪几方面介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在这个微视频里,笔者依据子课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第一组观看情景剧《穿越时空的旅行》针对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找出自己哪里没有弄清楚;第二组出示屏幕助学资料,结合课本研究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撰写百字小论文。第三组观看情景剧,研究近代社会习俗变化。通过图示与资料的应用,让吃不透这一内容的学生,得以再次充电,重难点通过微课得到较好的突破。
三、利用微课传授方法,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传输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给学生方法试着自己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培养起唯物史观,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要实现教学目标,光凭课堂上的讲练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借助微课的辅助作用。通过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并多次演练。例如笔者制作了三个微课:“历史选择题型――原因类”“如何回答历史问题――根本原因”“如何准确解答材料解析题”。在这三个微课中,我通过典型题,引导学生分析,给出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通过微课的辅助指导,学生对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大部分都掌握了昨天方法,告别以前的猜测、空白现象。
四、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感知历史
篇6
关键词:基础 审题 运用 回归 解读 灵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今中考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脱离了原来死记硬背的框架,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中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到“问题立意”转变,并将继续深入下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初三学生经常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历史解题中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在最后复习阶段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应对策,成为当前初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常见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几乎每份《历史与社会》试卷都会从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设置一至两个基础知识题,每次考试出卷老师都认为这些是送分题,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是往往这些题学生失分最多。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生们都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分析试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失分原因就是因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些材料甚至摘录课本中的原句,学生竟然也不知道出处。
如选择题:
“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话出自的文献是( )A.《联合国》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上述材料选自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课书)第三课-新体制的确立,阅卷结束后对此题进行了统计,全班学生43人,答案选错的学生达25人人,占了全部学生的58.1%。其中有30%左右的学生知道这则材料来自课本,但具体在哪个文献不清楚。甚至有不少的学生都说在课本中没有阅读过此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对书本中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审题常常出现偏差
在平时的练习以及考试过程中,学生因为审题不清失分的现象也占据较大比例。因为审题常常出现偏差,导致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向出现错误。
如材料题:
材料:台州市频临东海,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滩涂面积广大,自然风光优美,神仙居、天台山驰名中外。
结合材料说说台州市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宜发展哪些产业?(4分)大部分学生在审题时出现偏差,甚至没有仔细审题,简单的认为是考察他们台州可以发展哪些产业,所以在答题时简单的把可以发展的产业一股脑儿都写了上去,结果答案是五花八门,得分很低。学生没有从提示中“结合材料说说”“发展区域经济”去审题,没有理解材料包含的两层含义:“台州频临东海,海洋资源丰富”和“台州旅游资源丰富”的意图。所以在复习“区域经济原则”时,练习这道题目,拿满分的学生不多。
3、拘泥于课本知识
很多学生在熟悉和掌握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只知道死记硬背知识点。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常常拘泥于课本知识,不从材料出发,不会灵活运用知识点。遇到一些灵活的题目往往就措手不及。
如选择题:
唐朝时,金华人要到洛阳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 )A、钱塘江-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C、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D、钱塘江-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很多学生在阅读了材料后马上知道题目考查他们的是“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大部分认真的学生在平时记忆的时候的掌握了大运河由北往南的四段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可是题目并非原原本本考这四段组成部分,而是其中截取了一部分,面对此种题目,部分学生就无从下手。殊不知他们在答题时已经拘泥于课本知识,没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没有明白出题意图,所以才会作出错误的选择。
当然,在改作和阅卷中发现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问题不止以上这些,我只是选择了其中比较常见的三个。如何在最后冲刺阶段能让学生尽量克服以上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正确的对症下药?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二、采取的对策
1、落实基础知识,回归课本
历史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学生必须记住大量历史年代、地点、人物及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典籍、文物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学好历史。“能力立意”虽已成为当今中考命题的主旋律,但我们只要分析一下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就不难发现中考对学科“双基”的要求并没有削弱,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基础知识仍然是综合运用能力的根基。可以说,掌握好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考试的关键所在。
在第一轮复习备课时,我们参考了《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和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竭尽所能地把所有知识点落实到位,学生在上课时做笔记非常认真,课后却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消化。由于教科书较多,如在复习抗争史时有些学生不仅新复习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甚至原来复习的屈辱史也遗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碰到题目时也不知道考察的知识点具体在从哪本书哪个章节。针对以上现状,我在复习时先让学生熟悉每本书的目录,了解每本书所包含的专题、章节及相关的知识点。以后在上课过程中经常用知识点提问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它们的出处了。
在第二轮复习时,让学生根据提纲到课本中找相对应的知识点,回归课本。对于平常在答题中常见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而那些出现频率不高但相对重要的知识点也不能忽视。在复习过程中,有时也设置很多基础知识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采用回答和抢答等不同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有时也采用学生互问互答方式,让学生学会设置基础知识问题,或通过平常的练习把握知识点考察的方向和角度。从实践的效果看,有些学生提问的角度还很新颖,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总之在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让学生把基础知识回归课本,只有基础知识学的扎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出题,学生都能得心应手解答。只有夯实的基础方能建成参天大厦。
2、认真解读题目,渗透审题技巧
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那才是第一步,在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会审题。审题是否正确关系到最后的解题思路和得分。近几年的中考中材料型选择题比例不断增加,在解答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之前引导学生最起码把材料仔细阅读两至三次,切不可囫囵吞枣读一次就轻易下结论,由于审题偏差,导致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向错误。
在平常讲解练习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审题技巧。例如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五审”,第一、审题要明确题目结构;第二,审题要搞清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第三:审题要搞清题目的基本类型,根据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审题要认真推敲备选项,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第五:审题要明确涉题理论观点。另外,审题还要明确题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社会学科考试的要求,历史往往与地理、国情教育、语文等学科发生“天然的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的互补性,做好答题的准备。当然,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之上,还必须辅之以正确的解答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对于材料解析题的审题主要是“四审”,第一、审题先要了解常用问法:(1)“根据材料X,指出(或概括、归纳)……”(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概括、归纳等)……”(3)结合所学知识,……(4)“综合x材料……谈认识(紧扣材料主题、史实+理性思考后的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第二、审关键词:(1)提示词:基本思路、答题的方式(2)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程度等限制(3)中心词:答题所围绕的中心内容(4)求答词:须回答的具体方面;第三、 审分值;第四、审问题间及问题内部的关系:并列、递进、因果等。
学生只有在认真解读题目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审题技巧,才会减少审题偏差,把握好正确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向,才能正确答题,并获取高分。
3、灵活运用知识,培养解题能力
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把课本知识条条框框化。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和构建历史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下,学科能力的逐步培养是最后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考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再认再现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四大方面。《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任重道远。
三、反思
针对初三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采取了上述对策,在短时间内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点困难,因为这些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为了使以后学生解题时尽量少出现类似的问题,教师在初一、初二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教会学生学会审题,不断向学生渗透解题技巧。在考试结束后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失分理由,并且能在以后的预习、复习中引起重视并不断改进。
经过初一、初二的训练和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解题技巧,到了初三,学生的基础知识、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都会不断地提高,但这些问题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对这一项艰巨而任重道远的任务,我们依然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道德课堂 素质教育 能力和技能
一、 教师应注重钻研教材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大纲对各章节的要求以及重点和难点,从而做到有主有次,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弄清各章节内部联系和区别 ,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教学理论体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辅助知识, 如"读一读,做一做"以及选学内容,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读图,识图及其运用和分析问题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死记硬背一些地理常识,更重要的是能把所记所见的地理事物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地图上,进而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发展的高度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自觉形成学习地理重视地理的风气和良好习惯。
二、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教学中注意地理课与其他各科的联系,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针对初一学生刚涉足地理及英语的浅显性,再讲地球一张时,可用提问方式问学生:“地球用英语怎样讲?”学生回答:“Earth’’,同样如“中国’’等,既学习了地球知识,又复习英语单词。如给初二学生讲中国旅游业时,关于中国十大游览胜地如兵马俑,长城,故宫等可联系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讲述,吸引学生兴趣。讲革命纪念地如遵义,延安,北京,井岗山等可联系中国现代史讲述,通过历史地理的联系,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还可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使学生立志于报效祖国的学习之中去。通过人口,资源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人的发展要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爱护环境的作用。把地理课作为一门获取知识的桥梁和途径,学生只有把学习地理的压力和负担,变为学习兴趣和动力,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
①、巧引歌曲。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电脑、大屏幕播放光盘,先让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
②、巧用古诗文。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③、巧插趣味故事。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四、注意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延伸
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材中的“活动”“阅读材料”等栏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教材中的景观图、彩图、漫画、示意图、新闻报道、数据图表等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们学会动脑、动手,培养观察、阅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五、重视学生地习能力和技能运用能力的培养
能力培养方式多种多样,各种课外活动、填绘图表、自制地理教具、分析图表、演讲、撰写小论文等等,都是能力培养的好途径。如通过办墙报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同学们通过学习初中地理知识,找到许多保护环境资源的材料,经过认真仔细地编辑、书写、描图,一块“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板报办成了,让黑板“说了话”,同学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六、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道德课堂”主要的理念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广泛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课堂这一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自主学习式、小组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我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时,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情况,然后学生同桌为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提高和改进地理教学的方法很多,如联系历史,用发展的观点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但无论如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地理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适宜提高学生兴趣和爱好.适合学生身体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徐立松.孟胜修,王燕津,李通《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北京教育(普教版)
〔2〕王占琦.《中学地理教学的点滴体会》河南教育
篇8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模式;程序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是遵循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以“实践性原则”和“个体性原则”为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新课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讲求课堂的互动,这种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种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思路的全面转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自己思考的内容往往就保存在内心之中,没有机会进行展示和交流。尤其是对于类似于思想品德课程这类的文科学习,学生的活动机会更少,基本就没有动手自己解决问题的情况,学生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往往会心理厌烦,进而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学活动,展示自己内心的见解,最终总结出思想品德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二、初中思想品德活动式课堂教学基本程序
1.引入活动内容
通过适当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渴求。课堂引入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引入环节的设计,教师有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情境教学引入、复习知识引入、图片导入、提问导入等多种方式都能够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其实,初中思想品德活动式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要重视“引入”环节,以上的这些方法都可以应用,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教学模式中的引入要给学生更多的活动信息,因为初中思想品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离不开信息,要让学生在信息的指导下有了活动的具备思路。例如,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学会调控情绪》这节课,教师要打破教材的限制,设计一些直接指向主题的信息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当你考试得第一,同桌却没有及格时,你怎么办?”“你在学校和同学吵架了,回家后妈妈还一直唠唠叨叨,这时你怎么办?”“联欢会上同学们都兴致勃勃,但是你因为家里爷爷生病了,心情不好,这时你怎么办?”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忆生活经历,整理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来整理出下面的活动内容:如果学生有不良的情绪反应,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讨论选择更为合理的调控情绪的方式;如果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较好,教师要加以鼓励,并让他将“秘诀”传递给其他同学。这个步骤就是要让学生介入到学习主题之中,最后能够以生活经验为主。
2.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式教师模式离不开“合作学习活动”。合作与交流已经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主流创造方式之一,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堂引入合作环节,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培养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任务,让学生展现出独特的设计、创新能力,反映出对许多思想品德问题的独特理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随时鼓励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比如,在教学《培养爱国情操》时,为了让学生从切身角度来分享对祖国的自豪感,笔者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建“纸上旅游团”――让学生分享自己去过的名山大川、革命圣地等旅游景点,然后大家分工合作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网上阅读)的形式进行完善和交流。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更让大家深深地体验到了人民的勤劳勇敢,河山的壮丽,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提供有趣味性的、较强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
3.体验知识生成
知识只有经过体验才能迁移成能力,体验就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活动中,让大家从感知形象活动的角度来体验知识生成。初中时期是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生成时期,该时期他们活泼、好动,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欲。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资源采取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生活模拟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
比如,我们在学习《学会合作交往》时,笔者就设置了“真心行动、快乐体验”活动。从一开始的“学会打招呼”“朋友握握手”到其中的“传递真心话”,然后再到“肢体语言巧运用”等系列活动。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找寻新朋友,握手,写真心话,在活动中应用各种方式,如语言、举止等方面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与人交往,如何有效地沟通。在这一系列体验活动中,学生个个笑逐颜开,课本知识无形中已通过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交往的快乐,有效完成了教学目的。
4.总结提炼知识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演调动了课堂气氛,课堂结构严谨,有层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学习新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而且,通过课堂总结教学可以使一般知识上升为理论,点出了该节课的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知识的个性与共性联系。例如,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合作!竞争!》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活动任务,让学生收集企业竞争、班级竞争的相关案例,并以各种方式展示这些内容。然后,教学就要进入总结环节,教师要提出问题: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是什么?良好班集体是怎么体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建立良好班集体中,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在学生总结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学的知识点就深刻地记录在学生的头脑之中了。其实,思考对学生来说意义很重要,是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最佳途径,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我总结的空间。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活动式课堂教学基本程序要依靠“引入活动内容―合作完成任务―总结提炼知识”来开展,全面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数学教学;师生互动;创新
数学传统教学存在这样的现象:在许多教师的观念深处,常常把学生当成知识接收的“容器“,一味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的讲和问,却很少顾及学生的议和答,学生的真实思维不是被打断,就是被教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阻隔了师生心灵对话的通道,失去了相机诱导的良机。据笔者所知,多数数学教师在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有:一是多提问,一堂课不间断的提问,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二是多讨论,教师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生推举代表发言。这两种形式确实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优点。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笔者认为面对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教师只有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实现与学生的真正沟通、交流,师生之间的知识和感情层面才能产生碰撞和共鸣,形成实质上的互动,那么,师生互动如何去实现呢?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互动氛围
我国师生关系自古以来讲求“师道尊严 ”。学生对教师唯言是从,不关注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这种关系下的课堂气氛沉闷、单调、乏味,学生主体意识得不到激发,思维放不开,能力得不到发展。怎样才有师生间真正的平等,这当然需要教师们继续学习、深切领悟、努力实践。但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是传统的角色,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学生们仍然是知识的容器,那么,把师生平等的要求提千百遍,恐怕也是实现不了的。很难设想,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师道尊严意识的教师,会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知道,历史上师道尊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其实是维持传统教学的客观需要。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参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纲要中提出师生积极互动的深切含义。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纲要提出的师生互动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其理由就在于此。
师生平等,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把握教育时机,引导互动
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两个互动的主体。学生的“动”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但基于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没有教师的参与引导,很难动得自如、动得深刻、动出创新。一句话,在教学中,学生的言听计从是由教师领导着进行的,只有当教师不失时机地把握教的机会,引导、点拨、质疑、启发、调节,才能调动课堂氛围,激发互动,把握什么样的教学机会及时“出击”激发互动,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看书自学遇到难点、疑点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其中不断点拨,适当提出一些“爬坡”性问题,引导、启发、解惑。
2.求异、探新、延伸遇到困难时,提建议导向诱思,提供信息“铺路架桥”,教给方法,开拓思路。
3.学生因一时成功而自满时,及时设置障碍,然后让他们探索冲破障碍。
4.学生遇挫感到气馁时,提供通向成功的信息,帮助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激发互动的教学时机多数情况下靠自己创设,因此,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的互动,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根据所要讲授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对如何互动做出精心的设计。
三、授学生学习的“五权”
“教学”,名思义可简单理解为“教”与“学”,师教生学,但归根究底,“教”是为了“学”。“教学互动的根本在于善教与乐学”。善教才能使学生乐学,善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讲究教学艺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授予学生学习的几个权利,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主动探讨问题,促进教与学的协调发展。
1.开拓视野,给学生观察权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而观察力是人们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构成人智力的一个重要成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某一个知识点以前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促进其观察力的发展。
例如,在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欣赏一系列民间艺术剪纸图案,通过对这些图案的观察和研究,鼓励学生先总结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再考虑它们有何性质?这种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出来的结论,比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的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当然,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对于不妥的地方适时纠正和补充。
2.刨根究底,给学生“探究权”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在数学教学中实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它提倡的是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引路人和倡导者。它一改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死读”与教师的“死灌”,而是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与发现,学生应按自己的个性,从自己的角度彻底搞明白“是什么?为什么?”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的,从而自然地提出问题:三条线段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三角形呢?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从而得到三角形三边关系。
3.耐心倾听,给学生“发言权”
新课标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必须是在教师指导或引导下的“数学”的“过程”、“再创造”过程,要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则必须让学生开口说话。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几何命题证明”时,由于求证一个命题要分三步:①按题意画出图形;②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③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其中的第一步许多同学能做,第二步出现的问题很多,这时教师不能让学生拿到命题马上去做这三步,到第一步做好后应停下来先让学生说一说“已知”、 “求证”,用几何语言表达清楚,对于不严谨的地方教师及时修正补充,这同时也在逐步培养学生的几何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充分尊重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存在学习上的差异,简单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让中等学生回答,较难的题让优秀生回答,全面动员全体学生尽可能开口说话。
4.积极鼓励,给学生“动手权”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唯一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动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中要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时,可先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平行四边形ABCD的各条边,进行比较得出,再运用几何方法证明。在得出“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时,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课桌的桌面宽,比较同桌的宽是否相等。
5.充分信任,给学生“讨论权”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加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是很重要的。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和由衷赞美,期望每个学生能学好,由衷的赞美学生的成功。教师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切的期望,并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四、区别教学层次,广泛互动
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等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本着使全体学生互动的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层次策划教学过程:
(1)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对程度较差的学生,采取“小步子,慢速度,多台阶”的教学原则;对程度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比较放开走。
(2)落实知识分层。相同的知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同。例如找规律教学,对程度较差的学生只要求在一些常见的图中找出即可,对程度中等的学生应做出适当的变化;对程度好的学生则要求较复杂的图形背景,引申拓展。
(3)点拨分层。在问题讨论、探究性问题等教育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地点拨,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主要是从知识生长点及疑点、难点处进行较为详细的辅导,而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偏重于算理的点拨和学法指导。总之,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学生情况,选择教法、学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身于学习活动之中,教与学和谐共同发展,产生教与学的高效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泠沅.面向21世纪数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 探究 同课异构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在新课改条件下,有效教学被具体化为一种教学理念,即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不同的教师可表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然而,同一版本的教材,要在不同的地方让不同的学生和教师使用,不见得适合文化环境飞速发展的今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同课异构”的现象。
一、同课异构中存在的问题
同课异构的核心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表现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单纯改变各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这一点也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现代教育观点的改变、新课标的实施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师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体现自身对教材的解读和整合,刻意变化课程中各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这样的操作体现了教师在努力迎合新课标的实施,且有不少的出彩之作,但也不乏败笔之处。这样的问题又让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不知该还是不该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及怎么整合。
2.面面俱到,重点反而不能凸显,难点也未必能突破。初中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标要求突出科学探究,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于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许多实验,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在多媒体上播放的实验等,尽其所能将相关的大小问题讲全。这样做反而没将这个知识点讲透,使得教学思路显得混乱,重难点不能凸显,学生也被“引导”得云里雾里。
3.“伪探究型”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不自觉地寻求最有效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别关注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整合时难免出现矛盾心理,并最终选择先达成知识目标,再进行实验探究。这样的操作在表现上既有实验教学,又有高效的教学效果。以(华东师范大学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阿基米德原理一课为例,有不少的教师先告知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再让学生操作实验,以验证性的实验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减少了学生犯错的机率,教师上课感觉非常顺畅,但学生学习方式更被动;学生的课堂表现看起来似乎起点更高,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却有较大的欠缺。
4.主体的角色仍未转变。在常态课中,教师仍旧常常以讲解为主,极有条理地按自己的思路将一整堂课讲完,学生在教师的滔滔不绝中常扮演忠实的听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似乎在公开课中才更受关注。
5.整合教材时常脱离学情。在平时,教师备课常就一节课备一节课,少有整章一起备的,也较少联系整本书的内容。另外,教师备课时常根据教材备,对学生的情况却关注相对少,一般也是根据往年的经验进行备课。这样的备课习惯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了折扣,这个问题在年轻的教师身上尤为突出。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常开公开课进行磨课以提高能力。
二、教材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整合方式多样性。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不同的教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或特色,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有效教学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也就是说,在坚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教师应保持对教材的理解应坚持整合方式多样性。因此,不必用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来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富有创意的、新颖的、灵活的教学是应该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2.教学内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因此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两者在教学中的作用略有不同,即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主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态度和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内容的整合情况直接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演绎。
3.教学内容强化过程性。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是现代课程观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论和过程的统一、过程和方法的统一,即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生成概念、探寻原理、追究本质,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
4.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情感交互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的张扬。
三、整合教材的策略
1.合理组织,促进自主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操作能力,尽可能将各教学环节设计成学生活动,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作为“助理”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教师将每一个知识点整合成探究活动:“根的形态和组成”由学生观察菠菜、豆苗、大蒜苗和葱的根并总结完成,“根的结构与功能”这部分内容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观察豆芽的根毛、根尖和根尖四个区域的特点,并让学生通过观看根尖结构挂图,对照课本知识归纳根尖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细胞的功能。在整节课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手动脑,教师则根据学生情况精心指导,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动手做实验,而不是看领悟早的同学做实验。
2.引导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在学生活动的内容上,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活动内容,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学生探究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探究性实验。在问题的设计上,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并充分渗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在观察豆芽的根毛、根尖和根尖四个区域的特点时,如果根据课本的活动步骤直接让学生对根尖进行观察,则会出现学生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先找出根毛,再对根尖进行定义,然后让学生用肉眼和放大镜对根尖进行仔细观察,在充足的活动时间下,学生能够惊奇地发现短短的根尖居然会有这么细微的差别,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根尖各区域细胞特点进行探究的欲望,也培养了他们耐心观察、仔细实验的习惯。
3.讲练结合,培养归纳推导能力。要使学生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将讲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在活动的编排中,教师要仔细推敲如何提问,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尤其要让学生发表意见,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得到的结论等与全班同学分享。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在探索中培养归纳推导能力。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在观察根的结构挂图这一活动环节中,当学生归纳出各区域细胞的结构特征后,根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原理,要求学生对照挂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比较,尝试着归纳和推理根尖各区域的功能并及时做出评价和鼓励。
4.学以致用,促进知识迁移。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教学过程常常与实际生活脱节,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抽象难理解,为应付考试而不得已死记硬背。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科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其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可在知识巩固这一环节将现实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思考解决。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移栽苗木时,常用带土球起苗法进行栽植,对起苗过程中不能带上完好土球的植株,要把裸根沾上泥浆,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这是为什么?请解释原因。又如,在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第一章第五节检验水的存在一课中可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常常使用护肤品对皮肤进行保湿和补水,那么这些护肤品中到底有没有水给我们补充呢,你能否对此进行验证?此类问题源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得到及时合理的运用,学生也会慢慢习惯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当然,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它需要教师关注学生、钻研教材、用心磨课和不断积累。
参考文献:
[1] 姚利民. 有效教学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 上一篇:七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
- 下一篇:初三英语知识点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