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9:0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图4.5p66)
3、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图4.10p71,4.11p72)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图4.13p75)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国家
俄语俄罗斯、中亚、欧洲东部
法语法国、非洲中部
阿拉伯语中东、非洲北部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3)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4)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维吾尔族和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3、认识各宗教代表性的建筑。(图4.15p77)
第三节聚落
1、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乡村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不同地方乡村差异很大,各地民居与环境密不可分。(图4.18p79)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篇2
关键词:学习能力 自学 合作 归纳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不单单对学生有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会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当中,受益无穷。下面笔者就结合教材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自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老师讲解指导的情况下,一个人借助工具书、报刊杂志、互联网等独立阅读教材,解决疑难问题,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通过长期坚持自学锻炼出来的。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重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传授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利用几节课的时间,教给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通过指导他们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慢慢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提高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具体做法:导入新课后,先用多媒体课件或者小黑板等教具出示本课时提纲式自学目标,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根据自学目标自学教材内容。提纲式自学目标一般包括简要提示、教材基本线索和具体要求。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1)以主要内容作为提示:A.我国最早的人类;B.北京人;C.山顶洞人。(2)基本线索: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群居,采集、狩猎;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3)具体要求:阅读教材、划出重点知识,说一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分析一下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对于不明白的问题用笔标记出来,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和目标地去注意听。通过精心设计自学提纲,使学生在阅读和讲述的自我学习中,既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注重问题讨论(包括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合作能力
课堂讨论或辩论,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有争议或探讨性的问题,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时,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合作者,要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启发、诱导、纠偏、归纳总结。课堂讨论或辩论如果组织的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非常有利。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时,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立足教材,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和思考,拓展思维空间。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时,我设计了一道讨论题让学生辩论:“《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这道问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时代性,学生非常感兴趣,进行了积极参与。下面是学生发言的摘录:
学生1:失败了,变法者商鞅被处死,反对变法的守旧贵族重新上台。
学生2:成功了,因为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是他的变法内容却还在执行。
学生3:成功了。商鞅被处死不假,可是他制定的新法在秦国得以推行。通过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并为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分析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呢?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去对比、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历史教学中注重比较学习,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一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区别异同。如讲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时,可以指导学生将唐太宗和汉文帝作一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是开国皇帝的皇子、非常强盛帝国的君主、守成的成功君主;(2)面临的都是前一个短暂王朝覆灭后留下的经济凋敝的局面;(3)都励精图治,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在位期间国力上升。不同点:(1)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2)汉文帝偏于守成,唐太宗则偏于创新,以天可汗迎四方来客;(3)汉文帝仁孝天下,唐太宗雄才大略;(4)汉文帝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般向外敌民族纳贡,派公主和亲,唐太宗则直接派将军队扫平。通过对人物的比较学习,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思维能力的提高。二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还可以找出一些历史规律。如通过对历史上两个短命的王朝秦朝和隋朝的灭亡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一个朝代灭亡的共性:严刑峻法,滥用民力,赋税沉重等。
四、注重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篇3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历史教学 运用 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它指在教学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采取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思多德曾说:“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世界在发展,中国在发展,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必须不断地学习,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一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一、以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要把书本上灰色的理论融入常青的生活中,离不开创设理论运用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能使我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历史史实的兴趣。
如在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歌曲视频《松花江上》,凄怆的乐曲唱出了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这让学生们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九一八”那段让国人痛心的屈辱历史,同时利用多媒体介绍发生的部分背景资料,这时我提出 “”爆发后,以为首的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国内其他各方的态度如何,最后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等问题,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使学生学习热情升温,这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使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了兴趣。
二、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历史课堂上,若只有教师的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其结果必然是一片死寂,学生不感兴趣,如果教师精心设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舞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首先播放了四段视频――《林则徐》、《》、《甲午风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既真实地再现历史情景,又让学生对本单元形成一条清晰的线索:侵略与反抗。
再如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这样神态各异、各具特点、又为学生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一一展现在屏幕上,同时在下方打上字幕并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学生边看边听边随声附和,如痴如醉。之后,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具有趣味性、可视性的片断,学生在观赏中体验历史情感,学习历史知识,自然进入探究角色,教学效果很好。
三、以问题巧设学习情境,点燃探究火化。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经过“意向――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
例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先引导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战争背景、主战派有哪些理由、利弊关系等等。先在网上搜寻这方面的内容,然后总结如下:主战派理由是,第一,曹操本人能谋善断,胸怀大志,又善于用人,身边有很多谋士。第二,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就显示了实力。第三,如果天下不统一,那战争就不会断。所以曹操有愿望统一天下是好事,因为这顺应历史潮流。第四,曹操兵多,而且最近又攻克了荆州等地,士气正旺。学生说,如果曹操能利用这些优势,这仗定能打赢。反战派则列举了许多不利的因素:第一,刘备有诸葛亮等谋士,而曹操的谋士中没有一个能抵得上诸葛亮。第二,孙权手下有许多有勇有谋的猛将。第三,孙权、刘备联合,力量更大。第四,孙刘一方拥有长江天险,这对曹军也是不利因素。第五,曹操的北方兵不习水性。第六,曹操军队长途跋涉,且水土不服。第七,曹操本人也开始骄傲轻敌,有时疑心病很重。学生的搜集、整理的过程,就是对这场战争的背景、利弊关系、战争胜负原因等的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组织活动课,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探究。
社会实践形式是多样的,对学生来讲积极参与历史活动课,进行探究,学生可拓宽知识面,扩大历史视野,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1、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兴趣小组,主要是组织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让他们运用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亲自动手做一些简单可行的历史小制作,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讲完隋朝大运河这一知识点后,让学生动手做一幅图,图上标出运河的起止点、中心、分为几段、全长等知识点,一目了然,学生很感兴趣。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第二历史课堂,如观看历史影片,游览历史文化古迹,自编自演历史小短剧。这些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寓教于乐,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激发了兴趣,且学生乐于参加,在快乐中学会探究。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独立的学习者,教师是咨询的答疑者,是讨论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既密切配合又严谨的学习气氛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提问、总结、辩证、归纳等探究活动,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充分地体现。
参考文献
篇4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实验已经进行了五年多,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种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也在全国使用。这些新版教科书让人耳目一新,令师生们感到欣喜。与此同时,教师们在使用新版历史教科书中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值得关注。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在历史知识点大量减少,历史知识的连续性被割断的情况下,怎么讲历史。我们在给基层的历史教师进行新教材新理念培训的过程中,有不少老师反映,课程改革以前是老师为学生梳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现在是让学生自己梳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这一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以前一节课的历史知识点比较多,还能讲满45分钟的时间,现在知识点大幅度缩减,有时候不到20分钟就能把内容讲完。据一些市、县教研员反映,这种现象在县一级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比较普遍。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
一、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学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是又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不论是旧教科书还是新教科书,由于篇幅、字数的限制,都只能叙述历史发展的概要,不可能把所有具体生动的历史细节呈现出来,因此显得比较单调。如果过分依赖教科书,历史课不论是由老师讲述,还是由学生阅读、讨论,都很难生动起来。
我们不能把历史教科书等同于历史。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极具魅力的。历史学家们用文字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记录下来,保存至今。从这些前人的记述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有趣、有意义的东西。例如,许多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就出自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历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其借鉴作用。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就是为了给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同志十分喜欢《资治通鉴》。他曾经对史学家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到,“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这些都说明学习过去的历史对当代人是有意义的,关键是学什么、怎么学。就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来说,关键是老师讲什么、怎么讲。如果历史教师对历史的讲述超越了历史教科书,向学生们呈现出历史的生动、具体、丰富的一面,学生们会觉得历史非常有意思,能从中受到启发。
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内容提纲,它为历史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线索。丰富生动的历史内容需要历史教师去选择、去组织。同样一个课题,如果历史教师只向学生叙述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或者让学生自己阅读归纳这些知识点,很难体现历史的魅力。只有向学生呈现具体生动的历史情节、历史材料,才能使历史变得有趣、有价值,发挥出历史的各种教育功能。从这种角度来说,历史教学是向学生呈现具体生动的历史,而不是复述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字。这些教科书中的文字,不论是由教师讲述,还是由学生复述,都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历史教学。只有以教科书为线索,师生共同在具体翔实的史实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形成对历史的认识,才是完整的历史教学。新课标大量削减历史知识点,最主要的意图就是为实现这一历史认识活动创造条件。
从上表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新教科书中,一节课的历史知识点被大大削减了。旧教科书中的第2课“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有三个子目: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在新教科书中,把其中的一个子目:“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提出来,单独作为一节课,知识点只有旧教科书的三分之一。仔细对比其他几节课,也可以发现同样的情况。当然,这种区别从根本上讲还是课改前的历史教学大纲和课改后的历史课程标准之间的区别,因为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
历史知识点大量削减,历史的连贯性相应地就差一些了。为什么课程标准要不惜牺牲历史的连贯性,大量削减知识点?
主要有两个意图:第一,为教师充实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创造条件;第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创造条件。
课改前,人们对中学历史教科书有一个普遍的看法,即它是大学历史教科书的压缩本。作为历史知识体系,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完备的,但它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条文,只有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历史结论,缺少生动具体的史实。由于一节课的知识点密度大,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蜻蜓点水,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概括性地提一下,基本上不
二、新课标教科书削减历史知识点的意图
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结构来看,新旧教材的最大区别是知识点密度的不同。我们以课程改革以前的初中人教版全国统编教科书和课程改革后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作一比较:可能给学生讲述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史实,向学生展现历史的细节。历史缺少具体生动的史实、缺少故事情节,自然显得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缺乏具体情节的历史也很难让学生产生情感态度上的反响、很难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削减知识点,就是为了给老师足够的时间把最重要的历史知识点给学生讲透,让师生共同发掘出这一历史知识点所隐含的丰富的历史内容①。另外,一节课的历史知识点密度大,师生的主要时间用在掌握这些知识点,师生交流互动、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就少、甚至没有时间了。削减知识点,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师生互动留出了时间。总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大量削减历史知识点的主要意图是要让师生共同在具体翔实的史实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形成对历史的认识,并在这种具体生动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陶冶情操、发展各种学习能力。
新教科书的知识点大量削减,如果还用以前讲授旧教科书的思路来讲新教科书,45分钟时间就显得富余了,也达不到课改所要求的历史教育目标。
三、如何以教科书为线索丰富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前面提到,新课标历史教科书削减历史知识点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教师充实历史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让师生对每一个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能有时间深入探索。当然历史课不仅仅是探索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些历史教育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以历史知识为媒介。那么,应该怎样选择和组织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呢?这需要根据每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情况来定。下面举一个课例略作分析。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9课为“甲骨文与青铜器”,只有两个子目: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闻名于世的青铜器。与旧教科书相比知识点很少,如何把这两个知识点讲深、讲透?这是一个如何补充和组织教学内容的问题。以甲骨文为例,课文正文中对甲骨文的介绍仅用了一个自然段,100多字。加上楷体小字的补充介绍,也超不过300字。作为一种历史知识介绍,不论是由教师讲述,还是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以后回答,顶多十几分钟就完成。通过这些文字介绍,同学们对什么是甲骨文也会有一个概念上的了解。问题是,讲过或看过这段文字之后,能达到什么教育目标?如果只是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甲骨文,显然不能全面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因为我们从中看不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育目标。那么,怎么讲才能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呢?
1.课题导人。课题导入营造学习情境的重要环节,课题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的效果。案例: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两个人一组,用三分种时间互相交流,告诉你的同伴,你最喜欢的歌星或电影明星是谁,并说出原因。但是有个要求:不能张口说话。开动脑筋,看看除了口语还能用什么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开始!
(学生两人一组,不说话,用其他方式交流。)
教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式交流思想的?对,是用文字。有哪位同学知道咱们中国的文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学生的几种回答:(1)黄帝;(2)半坡遗址;(3)商朝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有自己的理由。相传黄帝让他的官员发明了文字,但这只是传说。后来在半坡遗址发现了带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说明我国早在六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文字的萌芽,比传说的黄帝时期还早。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则是商朝的甲骨文。现在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好,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案例评析:这个课题的导入以游戏开始,游戏内容是当代中学生最熟悉的人物以及每天都要使用的汉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谈论他们最感兴趣的歌星或电影明星,但是又不许说话。同学们基本上都是用笔写字来交流的。通过这个活动,调动起同学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切身体验到文字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提出“中国的文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利用同学们的答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要讲的课题。
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的总结非常重要。因为学生们有几种不同的答案,而且不一定每一个学生在陈述时都能准确说明自己的理由。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学生每一种答案的合理性做出清晰的说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比较准确的历史概念。例如黄帝时期发明文字只是一种传说,确切的证据是在半坡遗址发现的,比传说的黄帝时期还要早,但那只是文字的萌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这样,学生对文字发明的时期就有了比较准确的概念:文字不是在某个确定的时期发明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老师虽然没有明确把这句抽象的话说出来,但是在对学生答案的总结过程中,已经隐含了这个意思。给初中生讲述抽象的道理学生不容易理解,而用具体史实则容易让学生对某个历史问题形成比较准确的认识。
2.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换言之,给学生讲什么、怎么讲,是历史课堂教学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以问题为核心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是课改以后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案例:
教师:同学们,对于甲骨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学生答案:(1)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2)甲骨文是做什么用的?(3)甲骨文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4)甲骨文是什么样子?(5)我们能看懂甲骨文吗?等等。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甲骨文充满了好奇,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探索这些问题。先看第一个问题: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有哪位同学知道,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述甲骨文发现的经过。
教师对学生的讲述作归纳、补充。
案例评析:教师觉得已经将教科书中的内容叙述得很清楚了,这是因为教师自己具有较丰富的历史背景知识和工作生活阅历,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奇的。但是初中学生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是空白、未知领域。教师不一定能全面了解,因此,要让教学符合学生的理解力、认识力,符合学生的需要,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如果让学生自己把不理解的问题、想知道的问题说出来,教师再选择教学内容就比较容易了。
在这一案例中,教科书已经把甲骨文介绍得很清楚,还需要补充什么?教师把补充内容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说说他们对于甲骨文想知道些什么,根据学生的问题补充和组织教学内容,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展现自我的机会,实践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或讲述了一段历史故事之后,就接着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教学,没有对学生的回答或讲述做总结,这有可能出现教学漏洞,因为尽管有个别同学可能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或某个历史故事,但是由于自己的表述能力或知识的限制,不能把问题说清楚。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反应,完善学生陈述的历史内容,使学生的回答条理化,这是教师在运用问题来组织教学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3.提供历史细节。学生感觉历史枯燥是因为在他们所知道的历史仅仅是一些年代、地名、人名、物名,或者是一些政治经济制度、措施的条文,对历史的结论、评价等。如果没有具体的历史过程、历史情景来支撑这些抽象的、概念性的文字,学生就很难理解。历史教学就是要为这些抽象的文字添枝加叶,使干枯的树干变成郁郁葱葱的大树,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历史。案例:
教师: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甲骨文是什么样子?我们能看懂吗?我先出示几个甲骨文字,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字表示什么?(用投影出示牛、羊等表示动物的甲骨文字)
几个学生分别说出这些甲骨文表示牛、羊等。
教师(问一名学生):你根据什么说这个字表示牛?
学生:因为这个字像牛。
教师(逐个问回答问题的学生类似问题,然后归纳):同学们识别甲骨文字的依据是看它像什么。甲骨文基本上是象形文字,要表示什么东西,就画出它的大致形状来。同学们刚才都猜对了。
- 上一篇:初三英语学习方法总结
- 下一篇: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