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06:3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1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图4.5p66)

3、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图4.10p71,4.11p72)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图4.13p75)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国家

俄语俄罗斯、中亚、欧洲东部

法语法国、非洲中部

阿拉伯语中东、非洲北部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3)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4)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维吾尔族和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3、认识各宗教代表性的建筑。(图4.15p77)

第三节聚落

1、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乡村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不同地方乡村差异很大,各地民居与环境密不可分。(图4.18p79)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篇2

关键词:课前;课中;课后

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常规教学工作。

积极探索、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善于总结,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前

1.引导学生课前自学

自学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获得知识,养成自学的习惯,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前预习的自主性

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要求,参考老师平时教学的过程,自觉、主动地预习。

二、课中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是学生求知欲望的源泉。学生喜欢老师,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他们的主体精神也就调动起来。

2.注重“感情投资”,实现“和谐共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不要大声斥责他,不要当全班的面,把他搞成不注意听讲,坐不稳的典型,我劝你要轻轻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双手,把他从那童年美妙的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

教师用爱的春风吹开学生的心扉,在他们平静的心湖上荡起力求上进的波澜,鼓励其奋进;尤其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他们身上的“灰尘”和“细菌”用正确的道理去冲洗和净化,“理明则行投笃”。

教师对学生含辛茹苦的一往情深,学生对教师敬仰崇拜,教学双方都是艰苦的脑力劳动,都需要极大的热情,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耐心和关心。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在理解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师生都会体验到耕耘的喜悦,收获的愉快。同时,伴随着学生的赞叹和教师的满足。

学生喜欢老师,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他们的主体精神也就调动起来。一切最好的教学艺术在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中。

3.课堂提问有技巧

(1)先提问题,后叫学生。

(2)先提问中等生或学困生,再提问好生。

4.教法常新

喜欢多样化,讨厌模式化是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我们教学要力戒单调呆板的教学模式,做到“堂堂有异,课课有新”。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方法。

5.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

针对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针对课中的难点和重点,结合课中的知识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疑难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教学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时,课中有这样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被挖掘的秦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一开始,学生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接着,我让学生分析《战国形势图》,战国七雄的分布地理位置,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秦国的敌国都在东方,秦国担心,被消灭的六国可能有反对势力存在,并纠集起来联合反秦,所以,被挖掘的秦兵马俑都面向东方。

只有教师用心去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后

要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和教学延伸,总结一堂课的成功与不足,不断改进教法。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标施教”的教学理念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依标施教”过程中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一、依据《课标》选择教学内容是“依标施教”的基础

“依标施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前首先要准确地解读《课标》的有关要求。

【例1】 《课标》1-2-8内容目标: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除去标点和数字,该《课标》内容目标共41个汉字;同样内容,2012年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中却用了整个第三单元的篇幅来阐述,且要求在一节课内完成。选择什么内容才能“依标施教”的确让人“纠结”。经过研读和思考,笔者发现,应从宏观角度去解读该条课标的地位和作用,思路如下。

 

与《课标》1-2-8有一定关联或者相对应的《课标》内容目标至少还有:

1-1-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1-2-1: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1-2-6: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上述几条《课标》内容目标,或分担了1-2-8的一些具体要求,或为1-2-8的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些方法。例如,要描述一些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自然需要描述与之相关的地形、水域、气候等内容,那就离不开1-1-2;而如何来描述,则需要一些工具,于是1-4-2就发挥了工具的作用。同样,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首先要描述人们的社会生活,而1-1-3中对之就有所体现;1-2-1和1-2-6,要解决的是和1-2-8一样的问题,只是范围缩小了而已。

 

最终,在仔细分析《课标》的基础上,笔者将《课标》1-2-8内容目标具体分解为下列教学目标与内容: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料,学会从具体的情景中获取信息,了解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征,引导学生比较其与学生家乡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差异,在探究和比较中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道难题最终化解了,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

当然,“依标施教”绝不是“死板照搬”,完全可以做一些弹性处理。例如,《课标》2-3-8内容目标: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课标》在其要点中提示下列内容:马戛尔尼使华与闭关政策,与《》,八国联军侵华与《》。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步步加深。很显然,这么多内容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的,所以,笔者最终只选取了其中的“马戛尔尼使华与闭关政策”这部分内容。虽没有面面俱到,但是却很好地阐释了《课标》的要求。

 

总之,准确解读《课标》,并且依据《课标》来选择教学内容是依标施教的前提和基础,而我们所能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夯实基础,无论如何不能偏离《课标》要求。

二、围绕“学情”组织课堂教学是“依标施教”的关键

“依标施教”过程中,除了要清晰地解读《课标》内容,根据《课标》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还必须非常关注“学情”这一关键点,以设定准确的教学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以2-3-8这一课标内容目标为例,它要求“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但这一《课标》内容原本该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了近代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海外殖民贸易等人教版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的课文内容后,才能与清末中国进行比较,看出孰优孰劣。而笔者的学生却连《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都还没学完。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笔者依据《课标》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以马戛尔尼使华这一具体的史实呈现宏大的历史背景,而不是用抽象的数据、理论来说明问题,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整堂课的设计都以马戛尔尼使华为线索,设置了礼品备置、沿途见闻、礼仪冲突、英使请求、回国汇报五个环节,把这节课所要涉及到的中英两国在技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的差异都渗透进去,使学生在有趣的史实当中,通过马戛尔尼的视角认识到乾隆盛世背后的种种危机,并分析清末出现重重危机的缘由。这样安排出于如下考虑:学生的知识存在着断层,要让学生跳过这一断层,很好地参与学习,应在教学难度上做适当的浅化处理,为学生准备好“跳板”——史料。在中英两国的对比中,笔者弱化了对英国的要求,侧重于对中国的社会状况的认识,也为学生顺利跳过断层作了铺垫。

 

另外,在问题的设置上也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和探究的空间,以自主地表达个人思想和观点。例如,“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想要告诉我的?你体会到了什么?”“对于马戛尔尼的要求,你会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等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认识自主地表达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引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最终的结论或者观点也都是由学生得出。这样,学生的参与意愿就很高,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

 

综上可见,我们首先要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然后还要结合学生的学情适当调整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和环节,这些都是使“依标施教”成功展开的关键。

三、因势利导是“依标施教”的重要途经

依据《课标》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并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形式和环节之后,还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因势利导,有效地达成《课标》的要求,这是“依标施教”的重要途经。

 

例如,《课标》1-2-8有一个隐含的要求:在探究和比较中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更深层次的要求,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往往难以达成,而通过因势利导,笔者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笔者的做法是:让前后四个学生为一个协作小组,根据上一学习环节得出的关键词,进一步梳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尝试进行板书设计,建立知识结构图。然后,请学生重新对自己的板书进行排列,并作出解释。

 

生:沙特阿拉伯是热带沙漠气候,那里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热带沙漠气候决定那里的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缺少淡水;石油资源丰富,出口后可得到大量的金钱进行海水淡化;有了淡水就可以发展工业和农业,衣食住行也就有了保障,而且那里的人们十分注意节约淡水,绿洲农业都是用很少的水来进行浇灌的。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回答中虽未出现“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字眼,但已包含着相关的思想,表明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被很好地激发了出来。笔者顺势进行了引导。

 

师:气候和资源其实都是属于自然环境的范畴,而生产和生活则是人文环境。在并不优越的自然环境下,沙特阿拉伯人民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各种有利条件创造出了富有特色的当地生活。

 

笔者的因势利导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题,并给了笔者重要的启示:因势利导,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课标》的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入手。

 

“知识与技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往往就是具体的知识点,要是通过教师的直接讲解,往往效率低下,效果很差,但是通过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结果就事半功倍。例如,1-2-8这一《课标》教学的第二环节是:“根据各种资料及你的理解,请用一种颜色填充阿拉伯王国,并请说明你选择这一颜色的理由。”结果有学生选择了蓝色,说其周边有很多海域。笔者就顺势展示了有关地图,让学生自己指出其周边具体有哪些海域,收获了比直接讲解好得多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因势利导有利于解决问题。《课标》2-3-8要求“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难点是“综合多种因素分析”。为此,笔者在课堂的总结阶段设置了“归国报告”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己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概述当时中国的发展状况,顺利地完成马戛尔尼的使华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的达成也离不开因势利导。对1-2-8这一《课标》,当学生点出了“应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之后,笔者马上话锋一转:“沙特阿拉伯王国那么缺水也能创造出那么美好的生活,那我们这里自然环境这样好,就更应该珍惜各种自然资源了。”有效地引导让学生感同身受,纷纷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