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20:3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孔子曾经曰过的:“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1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2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5、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理论及其主题
--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4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篇2
一、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PBL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问题构建。要是所设置的问题的开放性不高,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根据历史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创设相应的问题。并且教师的问题应该保证开放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够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探讨,是学生通过类比发现知识之间的不同之处。很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第一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采取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相关,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比如“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也会不同。大家可以分别说说各地的风俗吗?”这个问题具有很高的开放度,同时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回族人民不吃猪肉”这个风俗。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相互探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创设了相应的问题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然就使得问题的创设失去了真正的意义。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帮助学生探究所创设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主动参与进来。如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或者对某些方面不太理解,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的探讨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中第二章“追寻生命的起源”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进行提问。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生命通过演化而来,教师就可以接着问“此演变过程是怎样发生的”。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事实上融入了这部分所要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产生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根据这一点,进行问题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3
一、备课组教学总体目标
本学期历史教学主要是完成必修一第七、八、九专题和必修二经济史的内容,而这学期我们对学生又进行了分科,即学习文科的同学将要面临历史的高考,所以对学生上学期不重视历史科的学习,应该作一些说明和鼓励,我们常说,科教兴国,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兴衰!根据现在四川省的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二、历史备课组整体教学策略基本要求
1、对备课组的基本要求:全组成员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使我们高一历史组更加优秀;互相交流进一步研讨教材及适合与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进度安排及周课时进度的安排
第1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3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周:古代的经济政策;讲评练习
第5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曲折发展
第6周: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及讲评练习。
第7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第8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第9周:大众传媒的更新、专题总结
第10周:期中复习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二)
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我组三位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如期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业务学习,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教学中。除认真组织学习《课程标准解读》外,还经常分析高考、会考方向及教改的趋势,狠抓教材的学习与新观点、新思维、新情景的学习研究,并注意发挥集体协作精神,与政治、地理相关学科老师共同研究高考、会考信息和动向,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展。
二、继续规范教学常规,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的研究1、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备课深入细致。加强集体备课,每一节课在上课前都认真的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哪一个知识点该怎么讲,大概用多长的时间讲,都认真的讨论过。在制定教学目的时,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2、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主讲、定内容、定时间。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都是全员参加,全员参与。
3、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问题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4、坚持听课活动。每周都要组织组内听课活动,听后还要组织讨论,吸取他人之长,以补自己的不足。
5、组织公开课活动。每两周安排的一次组内老师的示范课,听后集体评议,并时常请资深教师指导,以求进步。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多媒体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7、进行 “中学历史目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专项课题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果。论文多篇获奖,并发表在各级刊物上。
8、以学校博客群组作为平台,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反思。张xx、徐xx两位老师获得市级博客比赛“最佳互动奖”和校级博客评选“十佳博客”。
三、不足:
第一、平时的组题,要做到精选,并且要做到精做,提高单位时间的做题效率,尤其是出现原题时不能做错。前几次考试中,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原题,但学生普遍的失分较多。
第二、做题方法对学生传授的不够,同学们不能做到以不变来应万变。
四、下一阶段的工作要具体做好:
第一,让要加强集体备课,要把备课工作做到更细。并且要加强三位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
第二,注意习题的选题与练习,精讲精练。加大作业的批改,从作业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生的不足。
第三,一定的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把学校的指导方针落实到实处。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三)
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根据高二文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总体目标
1、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我在教学进程中,将有目的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2、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我在教学中,将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我将采用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同时把教学计划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第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届高二文科共有2个班,共计93人,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5、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6、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国古代史》。
1、假期补课期间完成《中国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学。
2、下学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学任务。
3、第5-7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4、第8-9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后四节教学任务,进行一次模拟测试。
5、第10周复习准备月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6、第11-13周进行《中国古代史》第六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7、第14-15周进行《中国古代史》第六章后三节教学任务。
8、第14-15周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的教学,
9、第16-18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三章的教学,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10、第19周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德育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2、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用简洁有效的记忆方法记忆知识点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纵横联系,形成小专题和规律性的认识;重视对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指导,主要是通过高考题的练习来完成;重视对学生引导重新解读课本,仔细分析和巩固记忆课本上的内容,把基础知识落实到课本上;体现历史学科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重视有关人文主义的知识点的挖掘和引导。
3、教学任务: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掌握相关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能力。
4、重新认识、感悟新课程。通过深入学习,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专业素养。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科组的常规管理,认真对待。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xx版20xx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xx版《高中历史I、III(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必修I-III、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争与和平》,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安排
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七、八、单元教学任务及第五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复习任务,第三周周六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
第5-7周文科完成第九单元与选修III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及第八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I复习任务并在第六周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第8-9周文科完成选修III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教学任务及测试。理科复习必修III及进行第三次模拟测试。
第10周复习准备段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第11-13周讲评段考试卷及文科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理科全面复习加强练习,进行第四次模拟测试。
篇4
一、做“运筹帷幄巧预设”的将军
如果课堂是千军万马的部队,那么教师就是一名指挥作战的将军,他不仅要纵观全局,还要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只有这样,才能有获胜的把握。首先,灌输思想意识,明确早读的重要性。“一日之际在于晨。”高一文化课有9门,历史课一般一周只有3课时,这就需要早读课来弥补课时的不足;高二文科班选修历史,成绩要纳入高考,而理科班即将进行小高考,且理科学生又不擅长背书;而高三就需要早读课来备战高考。因此,每周一次的早读课必须要合理利用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须在心与眼之外,且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其次,改变“早读无味”的现状,增强早读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搞好早读,争取历史学习的“第一时间”,内容和形式要求“新”、求“好”,最好有“层次感”。只要有兴趣,学生读起来就会有声音,脑细胞就活起来了,书本知识也就能理解,知识也就容易记住了,良性循环也就形成。最后,加强早读指导,明确课堂任务。早晨的校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然而有些教师就像过去的私塾先生一样,很威严地说:“读书!”学生戒于教师的威严,虽然在读,至于读什么、怎么读,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应在每次早读课前一天就安排好早读课的任务,如复习某一旧课内容,朗诵某一目录提纲,背诵某一新课知识等。这样,让学生有的放矢,有目标可寻,学习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二、做“竹影扫阶尘不动”的仁者
教师仅仅把自己定位于“将军”是不够的,他更应该“任其竹影飘摇,悄然隐身,淡化自己,做一个静静的倾听者”,充分让学生享受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乐趣,自由地进行探究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一是“背诵默写”式。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要确立每节晨读课的目标,且不能好高骛远。常规做法是背诵上完的新课知识点,即早读课前20分钟学生自由背,后10分钟由教师监督默写,默写10道题,每题10分,默写必须满70分,不到70分的同学要到教师那里去重新再背。鉴于学生一般都比较害怕去教师那里背书,所以早读课时他们基本都能有效地背诵。二是“朗诵目录”式。目录是对一本书或某一专题内容的概括和总结,简洁扼要,符合现在考试要求。教师要告诉学生就目录边读边背、边背边想,想此目录在书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目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生一读到此就想到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等;看到第三课目录“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立刻就能想到汉到元每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由于目录较固定,同学之间提问起来也较为方便,能得心应手地提问对方,学生也比较能产生成就感,所以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加学生读书的情趣。三是“齐声朗读”式。
此种方法通常为预习课文时和学完课文后整体感知性的两种朗读。学前预习朗读,即选定书中某一特殊重要的段落,如像启蒙运动的影响等(这种段落一般很重要,但较难以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学生的这种朗读,可以了解将要上课的大概内容,还可以培养一个班集体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后感知朗读,此种朗读主要是尝试读学案(学案是每一课的知识剪辑,大家同步),一张一张地读、一课一课地读,直到读出理解、读出味道、读出感觉。方式有多种,贵在教师要善于总结,找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
篇5
如果说以往的高考是适应者夺冠,那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则是适应者生存,创新者夺冠。新形势下的高三历史教学,如何既使适应者生存,又使创新者发展,则是每位历史教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高三第二阶段的复习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时期。
一、第二阶段备考的地位和特点
(一)地位
1 第二阶段备考是在巩固第一阶段复习成果基础上的查漏补缺。课堂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安排、能力要求等应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完善和提升。
2 第二阶段复习是高考备考整个过程中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十分重要的阶段。进一步拓宽视野。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关系到教师备考指导和学生备考的成败。
3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第二阶段复习占去了高三教学的近一半的时间。故第二段复习在高考备考整个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特点
1 就知识范围看:第二阶段复习知识容量大、跨度大、学科内综合性强。学科间相互渗透广泛。同时还必须面l临着由专题史向通史整合的教学过程。
2 就能力要求看:完全按照高考的能力要求进行训练。已经突破了“基础”这个环节,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处处体现。
3 教师的备课难度明显加大:一是对通史教学具体目标的确定难度大。二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教学策略的运用难度加大。三是选择教学材料的难度加大。
4 教学环节的进一步优化,复习的针对性要求进一步提高。
其一,知识内容必须优化。不仅依据课标,还要和《考纲》的考点相联系,特别要重视那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
其二,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优化。对于《考纲》要求的主干和重点知识,备考时要兼顾到目前国内所有新课标教材的范围、观点和相关表述,以呈现给学生最佳的知识结构。
其三,“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优化。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了解教材中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拿出最佳教学方案。
其四,复习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复习的内容选择和方法选择应和高考能力要求相一致。
二、第二阶段备考的总体要求
(一)加强对《考试说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传试说明》是《考试大纲》的细化和延伸,是高考命题的本质规定和依据。对《考试说明》的研究重在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教学中加以贯彻。研究《考试说明》一定要弄清以下几个方面:
1 高考知识范围的硬性规定。《考试说明》对知识范围的规定,原则上是小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规定,但在具体知识点的要求上。又祥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这对我们的教学是有利的,所以要求师生要认真对照《课标》、《考纲》,对《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知识点要了如指掌。
2 对高考能力的软性要求。高考的能力要求是四个层面。每个层面又有三个层级,这四个层面和三个层级均是呈递进状态。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每项能力要求的内涵与外延,才能在第二段复习中以较高的能力标准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
3 对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定位。《考试说明》关于命题指导思想的表述,句句微言大义,字字价值千金。这一指导思想是我们高考备考的钥匙,也是打开高考胜利之门_的钥匙。对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理解和应用一定要越过“初步”这个坎,使它真正变成我们高考复习的指导思想。
4 题型示例的价值和作用。《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既是《考试说明》的组成部分,也是《考试说明》的最好注脚,还是2010年新高考的风向标。它的特殊性足以使其成为最佳的高考模拟题,认真研究这些例题,能亲身体验新高考试题的“温湿度”,能零距离地感受专家学者的意图,这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二)以新课程理念引领,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第二段教学之急务。
考查学生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贯追求,培养和提升学生能力也是我们教学的永恒主题。第二段复习的特点之一就是使学生最终形成稳定的学科能力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于解答问题。为此,我们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必须强化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 巩固基础。我们要在充分利用第一阶段复习已形成的优质资源的前提下,在巩固和扩大第一阶段复习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教学偏向:为巩固基础关注细节,重蹈薪授课覆辙,将二段复习课上成一段复习课的压缩,或使课堂成为知识的“流水帐”;为完善知识网络大量罗列一些“死知识”,不能很好的优化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内容;为发散学生思维脱离教材,盲目提高教学起点;为加强知识的记忆,过于依赖某一教材的表述;大搞题海战术,以考代教,以考代学。
2 强化开放性。《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中,首先应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在二段复习时尤为重要。其次,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大到放眼于社会,小到着眼于课堂,让学生关注社会、体味人生,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人文素质。《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是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同等重要的,这是新课程高考的最大亮点。也是高考成绩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必然也是我们备考中绝不能忽视的关键点,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实现这一考查目标的重要保障。
3 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效益的高低对于高考成败意义重大。必须坚决克服影响课堂效益的因素:一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二是教学随意性大,主次不分明,轻重不缓急,时间搭配不科学、教学进度无规划、因材施教无梯度,一些教学细节的处理也轻描淡写。三是课堂练习的盲目、无效,甚至负效。四是讲评课只有“讲”,没有评。只有克服这些课堂教学问题,才能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配置合理、关系和谐,才能增加师生间有恩维含量的交流和对话,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从而实现教与学的高效。
(三)以《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规范备考。一是科学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焦点。特别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但与热点的联系要适度,不要为热点而热点。不要过分以热点问题作为专题进行复习,重在学会用历史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近几年的高考实践证明,基础打牢了,思维方法正确了,回答热点问题自然会得心应手。二是关注地方特色。关注地方特色说到底就是关注山东的历史和今天。备考中要注意(1)把山东的历史放在
中国历史发展的大的环境中去比较和分析。(2)注意政史地三科的结合。因为近三年的山东高考文综试题有关“地方特色”的内容命制大都是在最后一个政史地三科综合题中。三是处理好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关系,《考试大纲》中指出“考虑到大学对新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必修内容也可以包含选修内容”。因此不能忽视选修教材的内容学习,特别是必修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选修教材就成为最好的选择。四是强化答题思路的规范、学科语言的规范和书写的规范性训练。
三、第二段备考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按《高考大纲》和《高考说明》的要求,重新整合教材必修内容,以通史的形式建立知识体系。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能完全打破学生已经建立的知识结构,切忌另起炉灶。
2 必须是新授课和一轮复习的查漏补缺,抓薄弱环节,抓高考得分点。
3 按时段划分知识板块,每一个时段的时间辖限、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要完整、系统、科学、清晰的展现出来。新课标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提倡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理念。在复习中的学科支撑应该在强调基础的前提下着力构建好知识网络,使之对学生形成“立体”支撑,从而使之站得“稳”、看得“清”、想得“透”、识得“全”、做得“准”。
4 细化每一时段的知识内容。这里的细化不是死扣一些具体的知识点,而是按《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将分散在各模块的相关内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梳理,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其来龙去脉要一一理清,重在分析、说明。特别要从整个文明史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细化知识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若干小专题,专题的知识范围以教材为依托(不是为依据),不要额外增加知识点,专题不在大而在精。
(二)具体做法
1 明确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要定位准确,针对性强,在“实”字上做足文章。课堂的教学环节、要求应是:巩固基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留肓点、确保得分点。
2 知识的处理:以《课标》为指导,以《考纲》、《僦明》为依据,在优化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删繁就简,大胆的舍弃一些具体的知识点,最大限度的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3 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师生角色的彻底转换,教师授课应力求少而精,要在指在点子上,引到路子上,把握好度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感悟,以达到全面重温、识记、理解、巩固以往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一节课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本节内容。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放手发动群众”。
4 具体内容的处理重在讲思路,讲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多层面的分析问题,特别是讲评课。可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纵横联系、调动和运用形成的知识网络;实行开放性复习教学,选择能进行发散、逆向和迁移的专题案例,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发展。
篇6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从探究式教学的情境创设、小组讨论、总结提高等环节对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实践运用
历史是高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对历史进行“再现”,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必修1”第四单元第12课“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可以首先以“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副对联引入,让学生思考该对联的创作背景,对联中所指的“割地求和”与什么事件有关。一系列的问题引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与相关的视频或资料,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开展历史学习。
二、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尽量选择与学习主题紧密相关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必修1”第六单元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俄国十月革命有关的视频或评价等资料,增加学生对十月革命的了解。然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你觉得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偶然发生的吗?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条件是什么?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加深学生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小组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思维,拓宽知识面,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给学生分配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必修3”第一单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推崇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具有什么特点?学生A:因为董仲舒的儒家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备受推崇。学生B:新的儒家思想融合了阴阳五行、道家以及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并通过调整使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保障政治上的统一。学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要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的稳定,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多给予鼓励,及时纠正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四、总结提高,加深学生的探究体会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总结提高非常重要。及时的总结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效果,加深学生对历史探究学习的体会。由于有的教师历史教学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历史教学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陈述和勾勾画画,忽视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度学习和反思总结,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因此,在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归纳,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必修1”第四单元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日军侵华的主要材料,然后让学生根据时间顺序了解日军侵华的一系列战争,并对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时间及成果进行记忆,分析胜利的原因,并对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结束语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教会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并将其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林云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篇7
一、正确认识历史教材与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的关系
要有效地使用教材,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它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教材内容的编写必须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材只是我们的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和教学之间联系的纽带。而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处理教材,突出教学重难点,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读教学指导意见。因此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依据指导意见来优化教材,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明确了教材与课程标准、指导意见之间的关系后,对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应确立这样的认识:(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理解课程标准所阐释的课程理念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此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2)要认真研究教学指导意见,落实每一章节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3)要认真研究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优化教材结构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历史教材有大量的信息,各种图片和正文材料属于显性知识,挖掘和利用好它们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一些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例如必修二专题五的《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节,教师需要讲清楚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而教材只有一幅地图与此相关,那么教师就要充分运用好这幅图。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问题:(1)经过好望角的航线有哪几条?(2)最先到达亚洲的航线是哪一条?(3)环球航行经过几大洲几大洋?(4)最先横穿大西洋的航线是哪一个?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让学生了解整个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读图能力。
不仅教材中的图会说话,教材每章的导语,课前提示,课文中的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和学习思考,课后的专题小节与测评、学习与探究等也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必修二最后的学习与探究之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关于探究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答案在历史教科书中难以找到,学生必须通过网络或到图书馆查阅书籍等方式才能完成,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了有效提高,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理解。
三、注意整合好教材内容
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按照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由于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时打破了传统的年展顺序,而以专题的形式编排,可能同一事件在不同的专题里会反复提到,教师就需要学会做减法对教材灵活处理和整合。
例如关于“欧洲联盟”这一知识点,在必修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中提到,必修二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中又提及,我们选择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在必修一把“欧盟”的来龙去脉清楚系统地介绍给学生。跨册内容可以整合,同单元内教材的整合则更加方便,它不仅能使专题结构更加清晰,也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必修三专题六的《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这两节内容讲的都是启蒙运动,只不过侧重的角度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两节内容整合在一起变为《启蒙思想》,从启蒙运动中政治启蒙和人本身的启蒙两个角度来进行介绍。
篇8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将历史知识按专题的形式进行编写,单独呈现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模块。以专题模式编写教材,打破了空间限制,将本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结合,把本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的舞台背景中进行叙述,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并形成全球史观。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编写体例打破了空间限制,割裂了时间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时只记住了一个点,无法形成线和面,也无法构建正确的知识时空体系。学生只知道某一历史事件本身,却不知道在这一历史事件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如果在高考中遇到综合考查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试题或考查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试题时,学生就很难考取高分。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题呢?具体做法是,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地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教材中的知识按时间顺序一一对应到阶段中去,最后再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体系。以中国古代史中的隋唐时期为例,相关知识点如下。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的政治(必修1)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的经济(必修2)农业城市及商业
隋唐时期的文化(必修3)楷书步入盛世雕版印刷术火药用于军事唐朝诗歌进入黄金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上图就打破了现行教材的编写体例,将三本历史必修教材联系了起来。同学们可以此为参照列出隋唐之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样以时间为序,以专题形式为依托的中国古代史就呈现在眼前了。以通史为基础,在阶段的基础上巩固专题,能把通史和专题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是准确解题的基础。高考历史试题由各种各样的信息组成,如文本信息、图表信息等。在这些信息中有的对解题有帮助,有的没有帮助。对准确解题有帮助的信息,我们称之为有效信息。反之,对解题帮助不大甚至没有帮助的,就是无用信息,又被称为干扰信息。实际上,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就是排除干扰信息的过程。在高考中,有些考生在面对试题的时候感觉不知所措或者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提取出材料或者设问中的有效信息。那么如何才能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审题的时候要遵循先审设问后审材料的原则。有些考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先读材料后读设问,这样做,一是会浪费时间,造成解题效率低下;二是会造成不能有效提取信息。因为,有些考生读完材料后,不知道材料说的是什么,看完设问后,还得再重新读一遍材料。最重要的是,先读设问,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有利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三、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欠缺,要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016年高考全国历史考试大纲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属于最高层次的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中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试题一般难度较大,有些考生在这方面容易失分。论证问题的前提是确定论点和寻找论据,这就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因为只有在熟料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找出充分的论据。另外,还得培养和训练逻辑推理的能力,因为论证问题的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探讨问题,就是探究和讨论问题,与创新性思维能力挂钩,所以要多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史论结合能力欠缺,要培养史论结合的学科素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对学生学科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的主观题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但是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好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能史论结合,要么直接摘取材料中的原话,要么直接摘取教材中的原话。
历史知识包含“史”与“论”两个方面。“史”指历史事实。它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历史知识的本源,它的突出特征是客观性。“论”指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论”属于历史认识论范畴,具有主观性和多元性。史论结合,即客观史实和科学理论的结合,它是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唯有尊重客观史实、确立唯物史观、贯彻论从史出,才能真正解答好历史问题。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导向,要坚持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的原则。从史料中来,即善于从史料中提炼出理论观点,尽量挖掘出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到史料中去,即自觉地把理论观点应用到史料的分析当中去,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9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各种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任何科技成果的应用过程又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多媒体教学也同样如此。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苏北地区百分之九十的学校多媒体没有普及,每个学校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只是用于信息技术课教学和平时开设公开课所用;二是学校的领导普遍缺乏重视多媒体教学,只规定年青教师一学期只开设一堂多媒体公开课就可以了;三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认为多媒体教学只是搞搞花架子,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才是实实在在的;四是学生无法适应多媒体教学模式,学生基础差,自觉性更差,平时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时老师告诉学生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说明了什么?自觉的学生还能在课本上记一记、画一画,不自觉的同学一堂课结束课本笔记一笔不写,上多媒体课更是象看电影一样只看热闹不做任何记录,这种情况使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钻研也失去兴趣,教师精心准备一节多媒体课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而学生却漫不经心,教师觉得不值得;五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研究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张店锣鼓各打各,谁要上多媒体公开课,谁就到网上去找课件,而不是互相帮助,统一安排,张三负责必修一,李四负责必修二,王五负责必修三,赵六负责选修1、4,还有专人负责第一轮总复习,第二轮、第三轮总复习,综合模拟测试等等。
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没有被学校领导、教师重视,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来得重要,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在讲解选修一的维新变法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解,无论如何也完不成教学任务,一单元用两课时都紧紧张张,用多媒体教学,用一节课就可以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而且效果非常显著,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这一单元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用两节课时间还讲的不深不透,学生糊里糊涂,用多媒体教学,先用几组图片展示分析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中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再用几幅表格展示维新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以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这样学生对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就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再进行归纳,从四个方面归纳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即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归纳好的维新变法历史背景,再让学生查漏补缺,比较自己归纳的历史背景和老师展示的历史背景,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的印象,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而且在归纳过程中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大大提高;在分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主张及特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列举大量材料著作等,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精选的试题。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中历史教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必须避免象记流水账,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象放映电影,从头到尾只是把上课放映程序叙述一遍,这样学生就会学无所获;第二是避免滥用课件,图片展示,表格材料的展示都要适当,不能滥用,使用的时间要恰当,每一段图片或表格展示都要能说明课本涉及到的知识点,应把资料展示变成突出重难点的手段;第三是使用课件一定要精心筛选,学生不易理解的材料可以删除,应做到少而精;第四,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可以关掉电脑,这既可以节约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讨论问题,再打开电脑时又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有吸引力的作用,第五,每个教学流程的更换速度不能过快,尤其是经过学生讨论后老师展示问题的参考答案时,应留有让学生再思考再完善的时间,不能把答案一现而过。第六,用过的课件要保存下来,以后再用时要认真进行修改和补充,使课件不断完善。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密切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对当今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又非常紧迫的任务。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创造物质条件。
篇10
人教版新历史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模块设计,我省选用的教材采用必修模块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块;选修板采用“改革与革命”、“战争与和平”两个模块。模块设计的优点非常突出:线索清晰,知识集中,便于学生完整地把握一个历史概念或现象。我们不要老想到这种设计极像原来高三的二轮专题复习,一定要建立在学生有扎实的基础之上,我们要相信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主干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专题式布局可免去教学中前抓后挠之苦,当然我们也从原来的“阶段特征”的紧箍咒中解放了出来。
但是,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知识体系的构建,纵向体系已由现行教材勾画出来,我们可在教材子目录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建立一个“基本史实发展——重点问题分析——相关历史概念之规律总结”的纵向体系;横向知识联系的工作就要由老师们在上课时帮助学生来架构了,譬如:在讲到“”一课时,有一个课后练习,问20世纪初中国有哪些主要思潮,按本节内容和教参提供的答案,只提到“民主与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就应当讲一讲还有经济史中的“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另外在进行重点问题的深度挖掘时,我们要打破模块界限,综合运用相关模块知识。
新版的第二个特点是知识的删补,相对旧版本而言,新版选修的“战争与和平”、“改革与革命”把一些重大事件讲得无比细致,彷佛在进行工艺品的打磨。在政治制度、民主法制、文化艺术等模块时又增加了一些世界史的内容,编者的用意在于知识求全,补齐“木桶上的短板”,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在处理传统教材一贯详细的政治、经济史时,新版采用了泛泛而述的方式。
教材的改编使老师们难以适应,如讲必修1,刚接触这本教材的老师首先是觉得讲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法制不能等闲视之,再是认为法、美、德民主制度很典型,又考虑到新版讲12课“与八国联军侵华”、14课“的崛起”等内容可拓展,于是总是在深挖,课程总也不能按进度完成。如果仔细想一想,有这个必要吗?编者的目的在于减负,考试依据新版教材命题就只能挖掘到一定的程度,挖掘过深要么就是对新版数个板块缺乏总体认知,担心知识没地方挂靠;要么就是在做无用功,讲了许多新版编者不愿过多涉及的内容。我们认为,应该严格按照课时安排,仔细研究新版教材总体知识框架,结合考试大纲及兄弟省份前些年的高考命题,把每一个知识点挂靠在具体的章节中,也要准确定位每一个知识的难度。
新版的第三突出特点是资料丰富,呈现形式有序言、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地图与实物图片、课后延伸等等。我们注意到新版虽然也有大小字、正文与补充读物之别,但不像老版教材那样有明显“补白、说明”的主从关系,有些章节中简直就没有差别,有些章节中的补充资料则显得无可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