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04:1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1

会长余华赐致辞时表示,感谢澳门余风采堂的老前辈在余氏宗亲会筹组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澳门余氏宗亲会必将传承余风采堂先贤们的伟业和优良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他将和理监事同仁遵守会章,贯彻宗旨,团结宗亲,共谋发展;发扬爱国、爱澳、爱乡的精神;坚决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共建一个更加繁荣、稳定、进步的澳门贡献力量。

珠海市政协主席余炳林表示,余氏宗亲会筹备委员会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和策划,从各地嘉宾给予的大力支持,使广大余氏宗亲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大家给予的拥护和支持,向该会成员指明了办会的方向和目标,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该会成员能承前启后,弘扬祖德,团结乡亲,薪火相传,勉励该会新一届领导层今后继续发扬光大余风采堂的创业精神,发扬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强与海内外余氏宗亲和社团的联系与合作,为澳门各项事业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发扬应有的作用。

该会理事长余干成致谢辞时表示,感谢来自五湖四海余氏宗亲及各界人士对该会的大力支持,在未来的日子将积极拓展会务,为澳门及余氏宗亲服务。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模式构建;复习课堂

在现有的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比较注重知识的回顾、习题的讲解,在课堂之上主要也是以教师为主,学生都是在倾听,这样的复习课堂的效果比较低。但是随著新课改的介入,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由教师主导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从教师主动解析题目,变成由学生主动解析,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分析能力,还让学生的成绩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样就也达到了复习课堂的教学目的。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的目标和任务

1.知识与能力方面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上,应该对其基础知识上进行总结和概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发展路线的探讨,让学生对以往的学习中发展历史每一个阶段的不同,和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和意义,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在针对历史时序中的有影响的重要阶段,教师也应该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读,以此让学生对历史的基础更加的了解,更加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应对考试。在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复习课堂中,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过滤,提高学生对课题中历史信息的解读,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身的看法,提高对问题探讨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应考的基础能力。

2.过程和方法方面

在初中阶段,学生最终都要面对中考,而中考的任何一科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与社会也是一样。所以在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到复习的课程,达到应有的目的。在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进行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断的深化对历史事件和知识的理解。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教学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比直接强化的学生的记忆要实用。再者,学生也能够通过复习课堂再次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温习,将原来已经熟知的知识重新进行分析,利用这样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探讨,积极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达到能够对相应题型的熟悉。而且复习课堂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识量。

3.情感与价值方面

初中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能够不断的对相应的知识与历史的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在学习与了解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的体会历史事件存在的重要意义,让其对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样就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能够不断的了解人类的发展史,还能够从中吸取到更多的经验,让学生能够以此为借鉴处理好现实中的问题,所以复习的课程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认清现实社会,让历史与社会学科成为学生提高自身价值的途径。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的教学策略

1.教学观念策略

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新的教学观念应用到其中,以此提高历史与社会故此课堂的教学价值。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内容都是针对学生的中考而进行的,这样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也让学生对很多信息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有了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地位转变成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互动频率,还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交流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讨相应的问题。再者,在新教改的改革内容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核心素养教育为主要的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主要的复习路线,并在德育的指引下,将历史与社会科学的真谛传达给学生。通过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思维的训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够也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上图)。

2.史学观念策略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思路就是针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阐述,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史学观念分为三种: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现代化史观。首先文明史观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从人类出现,文明出现开始,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有了观念,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观念不断的变化,出息了物质文明以及政治文明。所以在学生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上能够重新的捋顺人们的文明史。第二,全球化史观。在人类历史进步发展的过程中,是整个世界在变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兴起了不同的文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各不相干的部分和社会进行了接触和融合,这也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从全球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说历史存在的重要。第三,现代化史观。如今的社会是由历史不断演变而来,所以在针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生探讨先下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3.过程实施策略

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复习课堂的时间,制定有效的课堂复习计划,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的掌握相应的知识点。首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注重对知识的总结和规划,将专题的内容结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如图:公开复习课《20世纪的中国革命》。

在20世纪国内正处于革命阶段,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阶段之一,所在本节公开复习课程中,教师利用了能够展现更多细节的导图,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利用练习的方式将事件过程理解的更加的透彻。再者,学生通过图片中教师列举的思维展示,对其中的时间和图片进行分析和解说,让学生答题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和明了解,更加了解历史的真实境况,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遇到相似的问题,就能够对快速的进行解答。

三、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

1.采用多种手段练习,以练促学

在历史与社会复习的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提高练习的力度,并以此督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效率。在初中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能够通过课堂的复习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以此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典型、有层次、覆盖面比较广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对习题的里演练,达到对考试题型的熟悉。教师也需要在针对题型解答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反应,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的进行解题。再者,在复习的课堂中,学生还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将历史的知识点进行不断的巩固和加强,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当学生的知识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进行模式性的测试。

例如:在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讲古代史的发展里程建立成为简短的导图形式,以此加强学生的导向思维。(如图)

2. 指导解题方法归纳题型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上,教师应该针对相应的经典题型进行解题,并将相似的题型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提高解题的效率,减少解题的时间。

在针对历史习题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瓷习题的题型进行辨析,在审题的过程中做到“三定”:即“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这三种定向能够清楚的确定题型的答案的方位、来源、及思路。第二,在针对题型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题型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并寻找其信息的关联点,只有这样的分析才能够让题目更加的清晰好辩,让学生更加容易抓住中心点。第三,在针对历史材料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规范学生的答题方法,应该做到“四化”,即:提示化、要点化、术语化、序号化。这种“四化”方式的答题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踩中分数要点,提高整体得分情况。

3.建立错题档案总结反思

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给予一定的评估[4]。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习题的记录,并建立错题档案,将正确的解题方式和正确的解题思路阐述清楚,让学生更加清楚题型的问题所在,避免在日后遇到同样题型的时候出现丢分的情况。再者,针对学生模式试卷中的错误频率较高的题型进行整理,在复习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以此增加学生的认同度和熟悉度。在针对题型解答完毕之后,为学生留下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消化相应的知识,在消化的过程中牢记知识点的应用方式,在以后考试的时候学生要是能够需要相同的题型,就能够得心应手。

结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将知识储备进入到自己的大脑,但是也需要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复习,才能够更加的稳固。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学生应该充分的利用复习课堂时间,将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审视。而且教师在复习课堂上也应该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复习的内容M行有规律的总结的归纳。提高学生的能力训练,让学生在遇到相同题型的时候不出现丢分的情况。再者,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教师还应该建立错题的档案,将经常出现错误的题型进行总结,在进行细致的解答,让学生能够对题型熟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练习的过程中,熟悉习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自身的分数。

【参考文献】

[1]王丽红.《新课程下九年级历史有效复习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5页

[2]叶小兵.《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2期

篇3

一、我们是这样管理学生的

今年开学后我和Xx老师、Xx老师共同管理九年级三班——Xx。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分工协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此我们三个在班级管理上不是追求一味的一致,而是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1、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论语》是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许多同学在经历七八年级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之后,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到九年级之后,我们并没有因为学习任务的繁重就放松了对学生进行《论语》教学。我们从班牌“Xx”入手,在每节班会课上都摘录一句《论语》中关于学习、做人、办事的名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不仅使大家加深了对《论语》的理解,也为搞好其他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我们班的郑宇威、高建业、宋婉君等同学先后接受了记者采访,面对记者他们没有丝毫的紧张,谈起对《论语》的理解,几位同学更是得心应手。节目在电视台播出后,在校园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用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的成绩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采用Xx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工作。我们将全班52名同学分成13个大组,26个小组合作学习。二人合作不是“一帮一”的关系,是身份平等的合作伙伴,要互助共赢,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别人时,不仅是付出,也有收获,当你把问题给别人讲清楚时,不仅有一种成功感,而且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一个问题自己弄明白了不算真明白,只有给别人讲明白了才算是真明白。有的学生为了能够赢得伙伴的信任与认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当他以自己的实力“征服”了自己的伙伴时,他感到了自己学习的乐趣。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包容、学会欣赏,在合作中提高合作能力、获得快乐,在合作中创造学习的乐园,从而实现了“多机拉动”。通过实行合作学习,在使成绩差的学生提高成绩的同时,成绩好的学生也加深了自己的知识的理解,从而使整个班级的成绩都有了大幅的上升,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春风化细雨,关注学生的细节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话不无道理。汪中求说:“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永远只能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此文转贴于]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首先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一个正面影响。同时,我认真观察学生的细节。学生是在细节中展示自己的,因此我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然后选择好的教育契机把我的感受传递给学生,有效地引领学生获得自信,走向成功。

4、圆满完成职校招生工作

20**年12月底,一年一度的职校招生工作开始了。今年丰润职教中心和唐山市机车车辆厂合并,将来要建成国内最大的动车城。我们抓住这个有利的机会,对学生开展大力的宣传,使学生认清了当前的形势。对于有些对上职校犹豫不决的学生,我们进行个别讲解,使他们坚定了上职校的想法。面对家长的不理解,我们态度温和,耐心讲解,使家长了解了职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由原来不支持自己的孩子上职校转变为支持并帮助我们做其他家长的工作。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共有赵佳佳等9名同学顺利升入了职教中心,圆满的完成了职校招生工作。欢迎您访问

二、我是这样教学的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九年级是毕业班,历史是中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1、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今年我所教的三个班的学生素质较高,作业能按时完成,但对学习历史没有兴趣,成绩不是很理想。我在开学之初,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历史课,本是梏燥无味的一门功课。特别是世界历史很多是需要理解而且比较难识记的,如果教学方法不当,那么,学生也只会被动地去听,不加记忆,不加思考,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根据这种情况,我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深刻钻研教材、教参外,还认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引进相关的历史典故,穿插在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历史这门学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学期,我们学校在校长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努力下,逐渐走进了名校的行列,各地来我校参观访问的络绎不绝。这也成了敦促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在这一学期里,我主要尝试了两种教学模式。

第一种是将Xx的合学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历史知识是否牢固掌握,多数的内容是靠记忆。根据这一特点,我把成绩较好的和较差的分为一组,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指导成绩较差的学生背诵,并让他们互相检查背诵。这样做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第二种是在期中考试之后,我开始在一个班尝试采用道尔顿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历史学科的特点是主题多,知识点多,很多知识点设置成图片、活动、讨论等形式,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缺少理论性的陈述,造成学生不会阅读教材,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从而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政史地组的老师经过讨论,决定采用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首先由老师指定学案,通过学案指导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通过阅读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掌握知识,整个教学活动变成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的任务是答疑、点拨、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阅读学习虽然只实行了一个月的时间,但对一部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3、培养解题能力,为中考打好基础

中考时综合文科实行开卷考试。开卷考与闭卷考的一个很大区别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知识迁移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复习中,就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纠正学生认为开卷考就是翻开课本找答案的定势思维。在平时的练习、试卷讲评中我都会针对中考题型,给学生强调各种解题方法、思路。比如对于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要先读懂材料,学会进行对比,根据问题要求答题。材料长的须先读懂各句、段话中心内容,抓住关键字眼,依托已知知识并借助课本知识解题。

三、我是这样学习的

在当今的社会,教师如果不学习则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就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就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多么令人厌恶。因此,学习本身也是在拯救教师自己,自身素质得到迅速提升。如:

篇4

一、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

所谓“纲”,主要指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和《南京市历史考试说明》。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要对《考试说明》进行分析,了解命题的基本方向和难度。这样才能在复习工作中做到胸中有数,复习有路。

二、回归课本,整理知识

课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初三复习往往时间紧张,教学内容较多,相对习题量也较多,所以有些教师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征订大量的复习资料,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中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极大地加重了师生的负担。考试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习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考题;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考题的。复习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本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但是复习不是一味地看书,因为如果不细读、精读,学生就势必会产生味同嚼蜡之感。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本课或本单元学习目标。以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为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本课的内容标准是:(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同时指导学生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进行归纳整理,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

开始标志:珍妮机

棉纺织业 冶金业

采矿业 瓦特发明蒸汽机

动力革命 交通—轮船、火车

运输业

国家英国

?

欧美其他国家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影响A提高了生产力

B资本主义彻底战胜封建主义,确立起自己的统治

C整个社会出现两大对立阶级

D世界格局: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这是第一轮复习。

从2006年开始迄今,南京历史中考采取开卷形式。开卷考能力,同学们避免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困扰,但试卷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题目也更灵活了,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常多下工夫。我认为在复习中基础必须搞扎实,因为不扎实的话即使开卷考试也不会运用理论。应该在复习的时候让知识系统化,不仅要分成知识板块,而且要注意板块之间的联系。

经过第一轮复习后的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历史基础知识,记住了不少的历史概念,然而,他们还看不清整部(或阶段)历史这座庐山的全貌,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还只停留在感性、零碎的层面上,还没有站在理性的高山上去看事物,没有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脉络,弄清知识体系,当然也就不可能识其“庐山”真正面目去宏观把握历史了。老师要让学生登高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何登高山?要让学生学会对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构建。如在复习一个单元时可以对本单元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构建。也可以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成:战争篇、改革篇、文化篇、科技发明篇、人物篇等,按教材可分为古代篇、中古篇、近代篇等。

本文以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构建如下网络:

近代篇:

无产阶级的斗争

与资产阶级统治

的加强无产阶级的斗争国际工人运动

诞生

资产阶级统治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有了上述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存储,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具备了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能力,学生才能由历史的点发展到线、到面,并进而形成由分散到整体的立体历史以形成对历史的立体感知。由此,也就规定了历史板块复习的目的和任务。那就是: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及培养他们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三、优化训练,勤于总结

考试是一门学问,中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中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平时考试的试题要精选,注意试题的新颖性、典型性,难度、梯度和计算量适中。一般说来,考试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让试题的难度、分量、熟悉程度影响自己的情绪,力争让会做的题不扣分,不会做的题尽量得分。然后认真、仔细读题、审题,细心算题,规范答题。其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讲究快速、准确。平时做题应做到:想明白、说清楚、算准确,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每次考完后,学生自己都应认真总结,教师也要尽可能讲评到位。教师讲评最好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④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教师自己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四、以“错”揪错,查漏补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有人把试卷看成是一张一张的网,每次考试都相当于在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渔网上漏掉,就要及时修好渔网,下次捕鱼时才不至于有鱼再从这个洞里漏掉。学习知识也是这样。乌申斯基对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作过心理学的阐释。他说:“幼年时期,从6岁或7岁开始到14岁与15岁止,可以称为机械记忆最强烈的时期。到这个时期,记忆已具有很多痕迹,而且利用词的大力支持,儿童可以迅速地和巩固地掌握新痕迹和新联想;但是内心活动即阻碍这种掌握的联想之重新组织与改造,还很微弱。这就是为什么幼年时期可以称为学习时期,而教师就应当利用人生的这一短促时期来丰富他的内心世界,使能运用思维能力所需要的表象和表象的联想。”有的同学做题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做过之后不问对错就放到一边。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多数有用的经验都是从错误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发现了错误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时间长了就知道做题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出错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做一道题你从不同角度想出5种方法,与做5道同类型的题用的时间可能差不多,前者的效果肯定比后者要好得多。中考碰到平时做过的陈题可能性不大,而解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要求都不会超出大纲,都会在平时复习中遇到,关键是要能触类旁通。

历史复习只有抓住细节,复习之网才会牢固,才会收获丰硕之鱼。

参考文献:

篇5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尺。新课程确定的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应努力实现从以往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这就要求课前应当对教学进行预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落实。

笔者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预设主要应包括如何达成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如何完成、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设计哪些问题、课堂中意外问题的准备等环节。如,历史九年级下册《梦想成真的时代》关于知识能力部分,我们可以预设通过设疑法、小组讨论、多媒体直观教学等方式来实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否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憧憬未来的科技,从而让学生树立起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

但需要强调的是,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当多从学生怎样学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实际中,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还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否则往往容易出现“教学”一味跟着“预设”跑的现象,从而失去很多教育良机。

二、师生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在的课堂应当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互相交流的课堂。新课程不否认教师的引导作用,但更强调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积极地充当他们的好朋友、领路人,学会与其交流、互动探究,在探索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整合历史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要求讲清知识点,所以不少教师只把教科书当作惟一的课堂教学资源。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这就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进行教材深加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

例如,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课,如何引导学生轻松掌握本课知识呢?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标题认识入手,在宏观上认识到此节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其次,让学生知道这种格局的建立和形成必然是由原因、依据、构成的内容、作用、特点及评价等几个环节构成;然后,把这个大的结构再进一步细化,让知识点简单明了,再按细化的构架去针对性地对具体知识进行补充;最后,按着细化后的知识构架结合相关的知识把各环节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加以归纳和总结。经过这么处理,教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处理,知识点更加明确清晰,学生学习也就更加容易轻松。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教师既要有能力将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知识,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增长智慧,培养历史感、时代感、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祖国前途和人类前途自信心的重要武器。”这正是我们对历史教材重新整理、解放教材的真谛。

四、利用课堂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课程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力和人力。只要是能在课堂实践中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切物力与人力,都属于课堂教学资源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史料,如插图、实物、多媒体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我们都要以紧扣教学目标、为有效服务教学任务而展开,对于一些华而不实,盲目追求哗众取宠的做法,我们应当予以坚决地摒弃。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缩短与历史的时空距离,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达到激发学生情感、兴趣以及开启学生智慧之源的目的。

五、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篇6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

新课改要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教好政治,不能一味死教苦背,因为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枯燥乏味,这样很难调起学生学习的胃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习政治可以让人变得聪慧”“学习政治可以提高人的思辨能力”“学习政治可以修身、齐家、治国”等话语鼓励学生,在平时放下架子,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说说重大时事以及自己对一些事件、现象的看法思考,在课堂中适时地进行一些辩论、模拟表演等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吃透课标 以课标引领教学 夯实基础

教学中注意精讲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这里的重点即贴近课标要求的内容)。因为历年的中考经验告诉我们:绝大部分考题不超出课标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熟悉课标,并将教材与课标相对照,找到切合点。遇此问题教学中要讲透讲明白,适当引用一些辅助教材如新闻媒体、历史知识、哲学典故等加以阐明,也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知识网络图等加深印象。

三、注重时事,联系实际,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法,也是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命题的基本原则。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都注重了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并与课本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如:案例解析、漫画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进行创新思维谈亲身体会、感受和启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围绕重点知识,收集国际国内科技、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并通过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科技发展成就、关注环保、关注人文,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很认真,对基础知识点把握也很好,但考试成绩却不怎么理想。经过我的调查发现:一是学生掌握知识过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太差;二是学生对不同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欠缺,答题时往往未审好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急于答题,其结果是张冠李戴,答得很多,却得不到高分。针对学生中的这些弱点,我对出现的不同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是什么”类型题包括概念类、说明类、表现类、反映类等题型的变化。“为什么”类型题包括原因类、意义类、地位类、作用类等;“怎样做”类型题包括方法、做法、渠道、措施等。在平时上课时我尽量把每个知识点归属哪类题型讲清,再将这类题型的具体解题方法要领细讲,让学生明白只有审好题型,用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解题才能得分、得高分、得满分。经过一学年的反复强化训练,很多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训练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强化平时训练,要做到训练有素,在教学中要注意选取一些开放性试题进行细致研读,感悟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要求,摸索解决开放性试题的思路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分析、拆装”整合各种知识点,让学生学会审题,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评析材料中人物的言行”这类典型试题,此思路一般是“定性(什么性质的行为)找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有什么影响 亮观点。可见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要切实抓好总复习这一重要环节

中考总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是初三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中考成绩。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全面复习就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系统的复习教材的各个知识点。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始终遵循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决定思想品德中考成绩优良与否的首要因素是看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脱离基础知识的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2.重点复习,挖掘考点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挖掘考点。在复习过程中,我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中考指导,通过对照比较,找出三者的切合点,这些切合点就是当年要重点复习的考点,并对这些考点设计典型体例,进行强化训练。

3.要正确处理社会热点问题

与时政热点紧密结合是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鲜明的特征。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不难发现,它们都注重了教材内容与党和国家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结合,以热点材料为背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因此,在总复习时,一定要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处理好社会热点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社会热点问题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总复习时,我通过多方面收集材料、信息,然后让学生找出教材中与热点问题的结合点,最后,我进行归纳总结,并设计典型题例进行训练,这样让学生熟悉了教材,把握了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加深了对时事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复习效果。

4.以历年套卷进行整体训练

进行考前整体训练至关重要,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又有利于了解试题的发展趋势,在中考前我让学生做了一定数量的模拟试题,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开放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