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15:5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XX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层层分封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XX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要点解析】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 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 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权力 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

篇2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文科综合 相互合作

甘肃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开展近三年了。据调查,新教材实行后学生普遍反映最为难学的是历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现行的教材体例有关。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产物,现行的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个模块一个专题。以历史为例,必修一主要讲政治史,必修二讲经济史,必修三讲思想文化史。每一模块都是相当对独立的体系架构,这类似于专题式学习,在传统教学中,只有到高三复习时才会采用这种体系。这样,无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相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上述前提下,如何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经验总结,我在整合教学资源、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做了一点探索与尝试。

在新课程理念中,“重视各学习领域的合理配置,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科目间的联系,注重科目内学科、活动、专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模块或主题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是极其重要的一条。在这一理念启发下,我认识到,与相关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开展教育教学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办法。我认为,史、地、政三科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是非常有效、非常必要的。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历史课与政治课的相互补充

历史和政治同属社会科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历史更注重客观的史料和论从史出,而政治则是把这些史料通过整合、加工,抽象为一种理论。

历史与政治的关系反映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也是如此。虽然历史与政治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但实际上,历史不可能没有政治的影子,政治也贯穿历史每个角落,如新高一历史第一模块就是“政治文明”专题,而政治必修二则是政治生活;政治必修一讲“经济生活”,历史必修二讲“经济文明”,等等。总之,两门学科、两本教材在很多地方有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之处。

第一,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结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主要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三方面讲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民主政治建设情况,主要阐述的是这三大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及其演变过程。但是对于这三种政治制度的性质、组织形式、地位,以及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但是,如若不理解这三种制度的内在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必然会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困难。然而,与此相关的知识在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则有着比较详细的介绍。

第二,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结合。历史必修一第二十六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二目: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两者都讲了世界多极化问题,但是二者的视角不同,侧重点也就不同:历史课是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历史过程这个视角讲述的,主要讲了二战结束之后在美苏两极格局之下孕育着多种政治力量,比如日益走向联合的欧洲,经济实力增强的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第二十七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第三目——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中,进一步阐述了冷战结束之后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相对于历史教材的详细细致,政治教材中对当今世界多极化只作简单介绍,重点讲明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第三,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第十二课主要讲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确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何为计划经济体制,何谓市场经济体制,何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弄明白过渡问题的关键知识点。而在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于市场经济的涵义,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有着详细的阐述,并且重点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四,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结合。学习第八单元的难点包括: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什么是跨国公司,经济全球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行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与意义。而这些难点问题在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中都有所涉及。

古语有说:“政史不分家”,想来确有其道理。通过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在现行的新课程新教材中,历史和政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的,两科知识的结合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难点问题,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二、历史课与地理课的密切关系

篇3

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党员领导干部要想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必须首先弄清楚“学什么”和“怎样学”两大关键问题。

学习党史,我们应学什么?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在党史学习中要寻找“大道”。这个“大道”,就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读史使人明志。”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坚定信仰、获得力量、汲取智慧。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崇高的精神信仰,获取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汲取革命前辈的智慧,练就“观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判断时事的深刻洞见,处理人际关系的练达胸襟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能力”,是我们学习党史的落脚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在党史学习中要总结历史规律。通过对党史的学习,科学总结党的经验教训,理性地认识现状,科学地预见未来的方向。只有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工作。

学习党史,我们应怎样学?

从书本上学,读“有字之书”。我们党十分重视党史工作,已先后编纂出版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为代表的一系列党史基本著作,系统记述并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此外,党的各种文献资料汇编,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口述等著作以及各种专题研究史料、纪念馆展览资料等,再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学习党史著作,是最基本的党史学习途径。

向人民群众学,在实践中学,读“无字之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力量。我们要拜人民群众为师,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在基层火热的实践中、从人民群众身上,把握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大势。

篇4

高中历史学科不仅难教,难学,也难复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记住了课堂所讲的内容,记住的如何巩固,没有记住的又应该如何记忆,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复习的节奏,又该怎样讲述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并且起到作用,就成为历史复习的难点所在。从基础知识掌握的角度来说,复习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引导学生回到课本中去,将厚课本“读薄”,将知识化繁为简地进行记忆。

一、利用课本目录,建构知识体系

历史的课文目录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的,利用目录进行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构建起历史知识大纲的同时,实现对历史专题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以必修一为例,这本书主要是关于全球政治的介绍,全书共八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及演变,第二单元则介绍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第三单元讲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四单元是介绍中国自鸦片战争起至解放战争中人民的反侵略和解放历史,第五单元主要以俄国为例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第六、七两个单元可以统一成是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变革,至第八单元就是总体介绍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可以看到目录的安排是遵循从古至今、从内而外、互相对比的结构,第一、二两单元可以做中外政治制度的对比复习,第三单元则可承接第二单元的民主政治进行复习,即“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这一说法,第四单元的中国反抗战争史则可以与第五单元的俄国社会主义相互联系,第六、七、八则是整个现代社会的政治大背景介绍和对比,尤以中国的改革为主。通过这样相互比较联系的复习,既可轻松地完成知识的回忆,也可快速了解专题的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打破原有格局,对目录进行重新整理,如第一、四、六、七可以串联起来当作是整个中国的政治史,第二、三、五、八则安排成外国政治史,如此一来,线索也会更为清晰明了。

二、联系课本,进行思维发散

高中历史的课本与课本之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间的互相影响,总结起来也可以成为学生复习的一个脉络。这种将课本拆开的复习方式,可以称作是专题复习。

如从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这三本的内容来看,就可以拆分并重新整合为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外国古代、外国近现代这几个模块的内容。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必修二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还有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就可共同构成整个古代中国全面的发展历史.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演变发展,这种复习的模块可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并进行扩展思考,从一个大的背景出发推断各种现象实际上的联系,最终对整个历史了然于心。

三、细读课文,重新回归课本

完成大体系的结构梳理后,最终还是要回到课本,通过课文的复习对建构起来的框架进行确认和填补。对课文的复习要细致认真,教师可以按照总结大纲的方式进行每一小节的知识整理,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定的历史规律。对具体单元小结进行知识要点的归纳,一般要注意涵盖以下几个问题: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目的、结果,以及经验教训和影响、作用。这样可以把历史知识点进行系统化,并有效地抓住重点,形成有条理的复习。

篇5

一、选做题的试题命制特点分析与学生存在问题

(一)选做试题的命制特点分析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09年考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2)2010年考民族关系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题,第一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判,此外还考查了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综合利用的特点。

(3)2011年考日本确立近代的内容及比较日英两国政体差异,注重考查考生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材料不新,但设问角度新颖,对教师的复习角度也提供了借鉴作用。

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09年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第一问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问更多关注史学观点和史学研究及人物评价方法,并非单纯考查考点的具体内容。

(2)2010年考亚洲觉醒先驱甘地题,试题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从历史结论向历史认知过程的转变,特别突出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多角度探寻历史,形成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等。

(3)2011年考拿破仑题,人物熟悉,但提供的材料学生不大熟悉,很好地考查了“材料在课外,答案在书本”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如能善于把学生不大熟知的设问转换成学生熟知的设问,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该题与选做1类似,也重在考查学生对事件或人物的评述。

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2009年考近代法国国家政治体制设置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并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2)2010年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的观点对立与否,该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限信息以及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3)2011年考康有为题,人物熟悉,但有关民主政治的知识却为广大学生所不大熟知,并进而考查了康有为与谭嗣同改革的观点异同比较。

(二)选做试题答题存在的症结分析

1.提取与解读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按提示语划分为四类型: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四是综合上述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如2009年与明治维新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说明”和第二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2010年孝文帝改革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指出”和第二问“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1年日本题第一问“据材料概括日本确立近代内容”和康有为题“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方面的主要思想”,便是这一类题型的最好写照,失分原因在于考生因不重视提示语、材料的引文出处和基础不扎实等而导致失分。

2.概括归纳能力差,不能达到论从史出。在答题中考生难以找出材料与试题设问间的关联点,造成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语言不够准确精练,无法达到论从史出,即所得答案没有史实做支撑。如2009年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目第二问“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入政治活动作何评价”,2010年甘地题目第二问“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2011年评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情况。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思考之余发现症结存在主要缘于历史学科本身叙事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教师习惯于“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建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导致“苦教”与“苦学”的无效,只有摆脱以往旧模式,整合优化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交叉点,方能实现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内在联系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

选修教材的编写者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时候,均撰文提及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二者间的关系“选修教材从内容上看是对必修教材的必要拓展与延伸,是对必修I教材的延伸与扩展”,显而易见,虽然不同模块的立意及具体内容在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它们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却是一致的。教师在讲授选修模块时应善于整合选修与必修教材之间部分知识点存在的交叉和重叠之处,打破模块间的壁垒,并根据一定的主题(俗称的小专题)对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配置,进而形成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本人另撰一文,内容涉及新课程历史备课如何整合、配置必修与选修教材)。如2009年选修1康有为题目第一问的第一个小问题《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的地位,这一设问的答案可直接在选修教材第15课P107页体现出来。本题较难的第二设问“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的实质及其局限性”,实质可从必修3教材第20课康有为主张向西方的学习实际处在“仿制度”层面,即主张中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观点;而局限性一问可直接参照选修1教材第14课P100页“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来进行回答。再如2011年拿破仑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可回归到选修4教材第9课P42进行摘录相关信息,而第二问的综述题则可回归第9课P41进行参考回答。总之,学生答题欠缺的能力是如何根据题意在分散的必修与选修教材中选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当然,这一能力主要应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2012年选修教材复习备考建议

1.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不拘泥于选修教材,可渗透一些必修教材中有关的背景知识,注重与必修教材的衍接与深化,避免简单重复做无用功。

2.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基础知识,进一步优化选修教材复习效果。

篇6

    《高中历史课标》构建的历史课程体系,较现行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了显着的变化。

    一、在课程目标上,《高中历史课标》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新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目标上至少在以下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三是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在横断面上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而且在纵向上明确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模块目标和具体学习专题目标。如《高中历史课标》的第二部分即规定了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高中历史课标》的第三部分即规定了每一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下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从而使学生不仅明了自己所学的历史内容,而且明了对这些内容应学到何种程度。

    二、在课程结构上,《高中历史课标》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结构上作了重大变革。其变革,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学习模块

    在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内包含历史、地理与思想政治等三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

    《高中历史课标》依据上述原则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等3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苦革”6个选修模块。

    学习模块的设置,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二)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

    《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结构上的第二个重大变革,即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

    专题到的教学体系符合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我认为它有以下两个显着的特点:

    1.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

    长期以来,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体系,一直是历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从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历史课程改革情况来看,中学历史内容的组合序列经历了从循环到直线,再到部分循环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历史课程遵循全循环制,即初中学习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再学中国史和世界史。为改变循环式的教学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变为初中学中国史,高中学世界史,历史学习内容呈直线排列。直线排列无疑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因为我国现阶段施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如果把中国史、世界史分设在初中和高中,其后果是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接受完整的历史教育。为改变这一缺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改为初中学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学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改为必修中国近现代史,选修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历史学习内容呈部分循环的排列。这种教学内容的组合序列,应该说仍未避开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重复。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标》取专题型结构,则完全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的重复。

    2. 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专题的确定,渗透了两个基本理念:

    第一,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目标上,应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

    如,必修课程的“历史(Ⅰ)”中的9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历史地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同时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必修课程“历史(Ⅱ)”中的8个专题,属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必修课程“历史(Ⅲ)”的8个专题,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探讨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选修课程各模块中的专题,也都有其相近的教育目标。

    第二,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内容上,应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应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从《高中历史课标》来看,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一般都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以下特点:

    一是历史的时序性。每一专题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一模块的专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排列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及规律。

    二是历史的整体性。由于学习时数的原因,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都在10个以下。如何通过这有限的几个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这是确定专题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全局的观念,以反映历史的整体性。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也体现了历史整体性这一特点。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各模块专题所反映的内容,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全貌。

    三是历史的多样性。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或文化思想领域,其活动都是多姿多彩的。如何通过我们所选择的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确定专题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体现历史多样性这一特点。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在政治领域中的专题,既有关于政治活动的,也有关于政治制度的。具体到制度层面上,既有民主制度,也有专制制度,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社会主义制度。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学生通过这些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专题学习,无疑会有助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高中课程中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创。在我国现行的高中课程结构中,即有必修和选课之分。如,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中,规定中国近现代史为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选修课程。

篇7

一、被调查的六所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介绍

1.陕西师范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五类,即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模块。共187 学分。⑴通识模块。该模块又细分为三小类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限定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有49 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6.2%,主要课程为外语、计算机、政治、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公共限定选修课共8 学分,公共限定选修课共4 学分。⑵学科基础模块。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本学科基础课两小类。相关学科基础课共5 学分,含高等数学和考古学两门课。本学科基础课39 学分,占总学分的20.9%,主要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史学概论等课程,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课。⑶专业课程模块。共41 学分,分为三小类。即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开设20 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开设12 门,分为中国古代史系列、中国近现代史系列、世界史系列、其他系列等4 个方向;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53 门。学校规定学生应从限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2 个学分,要求每个系列都要选,并且要选修一个完整系列。至于任意选修课,学校要求学生至少修10 个学分。⑷教师教育模块。共17 学分,分为必修和限定选修两类。必修课开设6 门课程13 个学分,限定选修开设两门课程4 个学分且必须全选。⑸实践模块。共24 学分。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教育见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

2.西南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六类,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⑴通识教育课程。共57学分,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小类。必修课45 学分,开设课程11 门。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外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开设,学生根据专业要求自主选择。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2 学分,全部为必修课。课程主要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四学期。⑶专业发展课程。共111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小类。其中必修课21 学分,开设课程6 门,开课时间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中西史学史、史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等。选修课进一步细分为八小类。包括专门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断代史类8 学分,4 门课程;晚清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世界史类20 学分,10 门课程;区域史类6 学分,3 门课程;博物馆类12 学分,6 门课程;民族学类8 学分,4 门课程;综合类16 学分,8门课程。⑷教师教育课程。共34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课12 学分,5 门课程。主要内容为:教育概论、心理学、中学历史教学论、教育技术应用、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等;选修课22 学分,11 门课程。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当代世界教育改革、教育美学、班主任工作等课程。⑸实践教学环节。共20 学分,含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五项。⑹自主创新学习,不计入总学分。

3.华中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比较简洁,分为两大类。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政治、教育学等课程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历史教育学等课程。可见,该校的专业必修课实际涵盖了外校通识类、专业基础类甚至实践教学类的课程,体现出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专业选修课大致开设有50 门,涉及面比较广泛。

4.东北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五类。即,⑴普通教育课程类,开设有外语、计算机、体育、思想品德、军事理论和综合知识等,学校要求学生应修44 个学分。⑵专业课程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系列课两小类。专业基础课共43 学分,专业系列课共58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应修99 学分。⑶教育理论和技能课,开设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实习和研究中等教育课程等,学生应修18 学分。⑷专业实践,主要形式是文物考察。⑸副修课程,开设的主要是有关学科课,共20 学分,但不计入总学分。

5.华南师范大学。同华中师范大学一样,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也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⑴必修课。进一步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小类。①公共必修课。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其他公共课程;公共实践教学;教育理论与教师职业技能课程。②专业必修课。由三个部分组成,共69 学分。分别是专业实践教学计16 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计39 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群计14 学分。⑵选修课。有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①专业限选课。分为历史教学方向模块和历史研究方向模块,前一模块含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等10 门课程,计28 学分;后一模块主要是专题类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世界史专题研究等11 门课程,计30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选中其中一模块,修满19 学分即可。②任选课。任选课也分为两类,即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包括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演讲学等六门课;公共任选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规定学生在任选课上必须取得16 学分。

6.江西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组成部分。⑴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共46 学分。内含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小类。前一类课程共36学分,后一类课程共10 学分。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1 学分。也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类开设8 门课程,共25学分。选修类系指跨系跨专业选修6 学分。⑶专业课程,共60学分。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共40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任选20学分两类。⑷集中实践环节,共23 学分,要求不少于25 周。

二、课程设置的特色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几所大学基本上都能立足自身实际,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显示出了亮点和自己的特色,下面分别叙述之。

1.西南大学。⑴在通识教育课程这块,比较重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培养。为此,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I 和程序设计Visual,两门课学分达8 分之多,且课时达144 个。相较其他被调查学校同类课程,无论是学分还是课时的分值都是相当高的。⑵在学科基础课程这块,基本开设的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比较独特之处。⑶在专业发展课的必修课程安排上,他们非常重视史学理论、史学史等课程的教学,安排的多是此类课程。看得出该校在这一块比较强调对学生方法论的教育,力争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专业发展课程的8 类选修课安排上,他们除了做到了广和博外,还兼顾了西南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表现为开设了一些区域史类课程,如川渝地方史、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等;还开设了民族学类课程,如西南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等五门课程;以及博物馆类课程等。⑷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上,该校非常注意贴合实际,注重对学生教师技能的培训。在必修、选修的16 门课中,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就占到了11 门之多。⑸在实践教学这块,除了正常的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以外,他们还专门在第六学期给学生安排了一个有1 学分和18 个学时的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课。该课正好放在教学实习的前一学期,对实习的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陕西师范大学。⑴在通识模块这块,和西南大学一样,该校也非常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和VF 程序设计,两门课学分达7 个,课时达162 个。⑵在学科基础模块的本学科基础课这块,除了一门史学概论外,安排的都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课。表明该校对通史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基础地位的认识。⑶在专业课程模块的必修课安排上,他们除开设了中西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文选、历史地理学等课程外,引人注目地开设了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⑷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特色是专和广的结合。必修课只安排了6 门13 学分,但选修课却达到了29门之多,学生从中选修4 学分即可。

3.华中师范大学。⑴在历史系基地班的教学中,该校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 课时40学分减至450 课时25 学分;增加了选修课程,并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和专题研究课两类。他们拓展了课程内涵,注重前沿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导专题课、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史学论文写作、史学信息介绍等。⑵历史系师范专业的教学上,该系强调加强基础,注重科研;拓宽领域,提高技能(师范技能);形成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课程结构方面,加强中外文化史、经济史、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史、国际关系史等课程的开设。

4.东北师范大学。⑴在课程体系方面,在基地班的教学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压缩了专业基础课,增加了专业选修课;增开相应的文史哲、文理科交叉的概论课和技能课。经过系统调整,该系的课程体系已基本与高素质、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⑵该校重视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重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教学。⑶还开设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课程,如东北民族与边疆史、奉系军阀史、中俄关系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专门史课程。

5.江西师范大学。他们在做好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既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兼顾课程的现实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力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此,在开设了本科生应掌握的一般专业必修课的同时,该校在专业选修课上动脑筋,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陶瓷史、万寿宫文化、江西地方史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考虑到中学历史课改的趋势,他们还为学生开设了西方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史、中西文化比较、现代化问题研究、普通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课程,应对课改提出的新要求。

6.华南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一样,华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省属师范大学。该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也充分考虑了这个前提。在课程设置的特色方面,他们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是在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他们把专业限选课分成历史教学方向和历史研究方向两个模块,规定学生任选其中一个模块的所有课程。历史教学方向的课程主要为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设计,主要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广东地方史、客家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领导科学、人生观通论、政府经济职能与宏观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历史研究方向的课程则以断代史、专门史等专题课为主,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深度,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

三、启示与借鉴

1.把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几所重点师范大学身上,在课程设置上他们努力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目的,并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大多做到了优化基础课淡化专业课,纷纷压缩了通史课的学时和学分。优化基础课就是要使基础课同时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个人可持续发展、后续课程奠基、继续深造等多元目标。

2.加强选修课程的设置。进入21 世纪,随着各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在人才培养上人们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即单一的专业知识训练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开设恰当比例的选修课程是尊重学生个性与个人成材选择的重要表现。

篇8

一、新课程高考的趋势

(一)一卷多选模式

一卷多选模式,即三个必修模块的试题相同,六个选修模块的试题内容不同,能力目标、难度相同,考生可选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模块的试题。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试卷体现了这一点。必做部分是三个必修模块内容,选做部分31题是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哞》之宗教改革内容,32题是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新土耳其缔造者凯末尔之内容。新课程改革出现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六个模块,选修六模块任选两模块,出现了选修教材的随意性。另外还有教材的多元化特点,即“一标多本”。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各版本对知识点的表述不同,有些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如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人教版说是中共“三大”,而岳麓版说是“二大”。因此对各种版本都有的省区来说不可能出几套试卷。一卷多选模式则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

(二)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

2007年广东高考题在结构上延续了旧教材高考的出题结构,题目的编排仍然按照时间顺序,先中国史再世界史。从题目的编排上并没有体现新教材专题史的特点。这是依据了200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以下相同),该大纲规定了新课程必考内容,但对考试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没有沿袭课标的专题知识结构体系,不是对模块内容进行整合,而是采用了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按生产力发展变化,人类文明发展和演进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三个阶段。考纲中出现的“古代”、“近代”、“现代”体系是与其相一致的。考试大纲按照文明史观对课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构建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文明史通史知识体系。

(三)设置新材料、新情景来带动历史知识的考查

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材料型选择题、问答题比例增加。25道选择题有15题以图、表、演讲词、报纸、诗歌、论著等材料形式出现。设置新情景也有体现,如24题: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这是创设一个全新的情景来考查学生对电视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题目。新材料、新情景题目的出现是新课程的特点决定的。

二、对策

(一)紧扣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令性文件。从高考改革的影响力和现实情况而言,高考必须以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的核心内容和每节课的要点。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认识专题的主线(或核心)是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二步: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这一课的重点着力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中的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了这一点就能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化的原因。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曲折发展进程,本课的重点在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即在夹缝中发展的民族工业。难点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二)内容的整合

新课标下的高考,面对的是课标的专题知识体系和考纲的文明通史体,这种二元知识体系对我们的新课及复习安排提出了挑战。我们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所谓整合,是指被整合的对象在不丧失自身特性,并且使其在保持过去已形成某些理念的同时,对知识进行的重新调整和建构,并不意味着对以往知识体系的全部。所涉及的知识范畴仍然局限于课标之内,只是按照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课标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和搭配,突出了历史的时序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标时序的紊乱和知识间的内在关联问题。我们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这样就将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整合起来。因为学生通史知识缺乏,所以,可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的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

(三)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新课程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细讲、哪些略讲?“课程标准”提出:

“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课程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的内容。至于广度和深度还是以课标为依据。

(四)注重材料题的训练

高考的新材料、新情景的题型是一种新题型,我们在平时让学生多接触这类题型。首先是挖掘教材上的材料。如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一课中有一幅图,图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们可以由这幅图作为材料设置问题:这幅图从哪方面体现了与欧洲的区别?(交通)为什么与欧洲有差距?(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根源是什么?(俄国农奴制的存在)。教材上的图片、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等多可以利用。就地取材既便捷,又实用,还能培养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其次,增加材料题这方面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新课程高考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创新,2008年的新高考一定会取得一个好成绩的。

参考文献:

[1]2007年新课程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娥眉网.

篇9

关键词:重庆;新课标;高考;历史;评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79-02

2013年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研究今年高考命题特征,为以后高效备考打下基础成为所有高中教师的必修功课。尤其在高考历史命题风格独树一帜的重庆市,今年更是迎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其命题模式、风格会何去何从早已引起大家关注,现在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如能有效把握今年的命题特征,在以后的新课程高考备战中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重庆卷历史第14题分值高达32分,占了总分值的三分之一,笔者拟谈谈对该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备考能有所启示。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今年重庆卷第14题以“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世界史部分凯末尔改革、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改革开放等内容。与近几年全国其他地区高考材料题通常以专题方式考查不同,本题考查的切入点只是“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但却综合考查了中西方的社会变革,包含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知识;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又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小切口,大综合成为新课标高考下重庆卷材料题的亮点。

一、小切口

“小切口”指的是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第14题以“服饰”问题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看起来命题切口很小,似乎与教材主干知识关联不大,但紧扣当前“关注民生”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又体现了历史学科近年来所倡导的以新的科学史观研究历史问题的发展趋势。《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今年重庆新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提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服饰”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能够充分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同时“服饰”这一切入点又体现了社会生活史观的研究方法,而社会生活史观正是当前倡导的新的科学史观指导下全面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说,“服饰”这一切入点是新课程理念的很好体现。笔者大胆预测,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切入点的“小切口”模式将在重庆的新课标高考中继续贯彻下去。

在“小切口”的命题模式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运用科学史观分析问题是师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能力。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必须对社会热点话题有一颗敏感的心,随时注意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热点相联系,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但切忌为了应试去猜命题热点而造成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舍本逐末。同时要学会运用新的科学史观来分析历史问题与当前社会热点。除了基本的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都是比较常用的科学史观,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科学方法,并运用到分析问题的实践中去。

二、大综合

第14题命题切口虽然小,但要求却不低,在考查内容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在考查目标上知识与能力并重,真正体现了今年新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综合性。

1.考查内容上的大综合――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第14题的三个材料分别讲述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凯末尔改革、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服饰变革。内容分布包含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板块,既有必修教材中的和改革开放,也有选修教材中的凯末尔改革,还有课外知识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全面分布的大综合模式能够有效的考察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真正发挥出高考的选拔作用,防止部分学生在高考备考中投机倒把。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命题模式在知识深度上通常更强调其基础性,知识广度往往会成为学生备考的难点。因此,在日常的备考复习中,师生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升知识的广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注意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相联系。在一轮复习时,当教材的基础知识涉及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帮助理解落实基础;在二轮复习时,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将必修、选修中所有涉及的知识加以整合,开展专题复习。第二,注意将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中国史与世界史知识相联系。新课标教材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分为三个模块,古今中外混编,这有利于将同一个专题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但与此同时同一个朝代或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又会出现在三本不同的教材中,容易造成时序混乱。复习的过程中务必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将不同时代的同一专题知识纵向联系;同时将同一时代的不同专题知识横向联系。如果新课学习已经较扎实,直接按照时序整合必修教材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开展一轮复习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第三,注意将必修和选修相联系。除了新课标教材在编写中本身存在大量必修、选修知识交叉,联系复习有利于知识全面理解巩固外。从今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是混编在一起的。这意味着重庆新课标历史卷不同于全国绝大部分高考卷,即必修、选修综合出题,没有针对选修教材专门出选作题。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务必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必修和选修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笔者甚至认为,从应试的角度看,必修、选修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应该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篇10

关键词:研读教材 优化教学 备课

自从2009年新教材实施以来,对于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很多教师倍感困惑,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专题设置的内容跳跃性强,有些内容很生疏且含量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讲清楚不容易,备课比较吃力。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个人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把握新教材备好课。

一、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思路

“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1]我们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是不仅仅让他们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还能够多角度探寻历史,能够思考和认识历史,从中汲取智慧。教师不可以机械地教书,不能要求学生死记历史事件,而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社会,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探求规律,明确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

以必修(3)为例 ,其主要内容是人类历史上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仅仅记住古今中外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事迹及其成就,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文化发展的因素除了不同民族的交流,还有战争。学生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外,还应理解、尊重世界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研究每一模块的意图

在学习每一模块时,应潜心思考每个模块编制的思路是什么?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体系结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掌握到何种程度?如必修(1)内容是政治发展中关于制度、思想、变革、、局势等方面的阐述。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进程,认识政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现实。 如在政治制度改革教学中,制度变迁的历程不是主要的,认识制度变迁的原因和规律是重要的。再如:必修(2)内容主要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经济思想。其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差异,经济发展对于世界局势的影响,认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理解经济与政治的联系。

三、确立每一专题的核心

每个模块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专题由若干课题组成,专题既是学习探究领域,又是教学的单元。确定每一专题总的核心、关键、重点对于教学至关重要。

必修(1)第7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内容上要求学生了解法、德、英、美四国的政体;从核心上要求学生理解四国法律的权力结构。知道这一专题的特点体现了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限制最高领导者对行政权力滥用。所以,法、德、英、美政治制度产生的背景是革命或统一的过程,不能作为教学重点,政治的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才是教学重点和核心。

必修(3)课标列出八个专题,每个专题的内容都比较多,若详细地讲述,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每一专题的主旨、核心、重点。如:第一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旨:中国历史上主流思想文化 的发展脉络。核心: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变化。重点: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四、找准每一节课的角度

在专题教学中,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其特定的探究角度,是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修(3) 的《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角度不是历史事件,而是历史思潮的发展。这一课是属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一部分。

每节课的角度,不是源自课本,而是要依据课标来确定。找准了角度,也就是找准了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教学重点,[2]依据课标备课组织教学,就会减少教学上的偏差。课程的角度确定精准,就可以深化内容,从这一角度进行探究,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

五、重新组织教材

只能用教材,不能单纯地教教材。新教材的专题式结构不足之处是难以让学生对历史有整体性的认识,弥补的主要手段是重新组织教材。 内容的线索是结构,清晰而有逻辑性的结构学生才能学明白。在遵循历史原本的逻辑结构,教材的逻辑结构,学生认识的逻辑结构基础上重组教材才能够优化教学。

必修(2)中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材的结构是:中国近代的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新中国以来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间结构是: 1840―1911―1949―1978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构是:转型―发展―多样化。

整合教学内容的方法:要从学生理解历史的角度进行整合,从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整合,从不同版本教材的长处进行整合。

六、对历史现象进行梳理

专题设置式的新教材,教学内容主要以历史现象的呈现为主,对史事的过程欠缺整体性的描述。在基本史实不甚清晰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历史就成为教学的难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梳理历史现象。

在梳理过程中方面要全,如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城镇贸易、海外贸易。事例要突出,如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特点要呈现,如经济贸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本质需把握 ,如商业发展受到阻碍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存在。

七、关注课题之间的联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3]这就需要关注模块之间、课题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如:必修3与必修1、2的联系,即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如:诗歌和小说的兴盛,市民阶层与大众文学的关系背后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必修(2)的有关内容相关。

八、探索适用的教学方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备好课最终目的是要讲好课,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讲好课的重要步骤。在我看来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用的教学方法。适合教学内容的方法, 适合教学目标的方法,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适合教师运用的方法,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学生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被动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的接受学习 ;探究学习 ――主动的探究学习和指导下的探究学习。所以,教学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不同情况下是否适用。我们最终目标运用教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问题的核心,能找出问题背后的历史发展进程,对相关史料能够客观深入地分析应用,能够形成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独特见解并积极地表达和交流。

以上是本人对新教材备课的拙见,在此冒昧与大家共飨,有不妥之处敬请教育界的同仁批评指正,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收获,共同走向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z].2010:1

[2]叶小兵.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z].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