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3-30 03:2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初中英语课堂不同提问方式的教学价值
1.1层递式连贯性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层次连贯式提问,初中英语教师可按照逻辑思维模式,“由浅入深、由简入难”引入相应的问题与新课内容,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其价值在于保障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原本掌握的知识基础上,保障知识的连贯性,对新问题新知识进行探索。
1.2题点式启发性提问增加课堂合理性与科学性
题点式启发性提问可以通过一个案例、现状、社会现象等引出所设计的问题。例如,在八年级下学期Unit 7
Talking about how to keep healthy一课中,先不点题说明如何保持健康。教师可以先提问一些学生有兴趣的话题,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Do you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ll day?首先通过问题将keep、play、habit等词汇在黑板上使学生关注,慢慢引入健康的话题。启发性提问可以提高课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问题逐渐引入教学主题,引起学生深思的同时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3多角度式提问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水平
初中英语课堂采用多角度的提问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将英语词汇、语句、语法有机地连贯起来,多角度连续的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同时,不同的提问方式,也可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水平,根据学生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水平。其次,类比的问题,可以引入新的知识点、语法结构,举一反三,提高教学效率。其价值在于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英语知识,了解语法语言的结构特点。
2.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提升策略
2.1根据教学任务,做好提问准备
为提高提问的效率,教学质量。初中英语教师应按照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提问。英语教学过程中,从单词、词组、语句结构、语法等循序渐进设计提问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学生课堂对知识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因人而异穿插不同的问题,科学合理设计好提问环节。例如,情景教学,以课本内容为基准,学生举一反三,排练模仿情景剧,一方面可以生动形象的联系被动语态、反义疑问句等特殊语法结构,同时增加案例与相关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2科学、合理选择提问问题
初中英语课堂,问题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设置相应的难度,一方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信息,避免产生厌学抵制情绪,另一方面系统地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营造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交流环境,例如,“How old are you?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Do you like your Chinese lesson?Do you like your English lesson?Who is your favorite idol? 等一系列问题。问题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启发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同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利用学生对问题回答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将词汇、语句可以完整、正确的阐述。
2.3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技巧
互动提问是一个相互交流的缓解,初中英语教师的提问技巧,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种的提问技巧,使学生关注教师所提问以及传达的知识。英语教学提问的书序是: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措施,重视分析问题的环境,可以加深学生记忆。其次,科学利用肢体动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利用点头、微笑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提问活动中,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3. 结论
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式教学应用价值及对策展开深入探究。明确层递式连贯性提问、题点式启发性提问、多角度式提问等不同的提问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合理性与科学性,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水平。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根据教学任务,做好提问准备、科学、合理选择提问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技巧,切实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1] 崔强.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普[J]. 考试周刊, 2011(06).
[2] 张雁宾. 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 考试(教研版), 2012(01).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互动教学;价值;实践
1前言
处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英语是一门综合类的语言学科,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们读写英语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具淞己玫挠⒂锝涣髂芰Α3踔杏⒂锝萄В对于奠定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基础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意义,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升总体的教学成果,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采用互动教学方式的重要价值
互动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和沟通,促进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效果,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成果的不断实现。在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当中,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教学互动工作的顺利进行。将互动教学方式积极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之中,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在不断增加,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并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
3新时期中初中英语教学应用互动教学方式的具体实践
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互动教学方式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之中,能够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整体的教学成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3.1不断优化课堂导入效果,激发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积极采用互动教学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因而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全面充分的研究教学课程、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和内容,和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堂导入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取得学生们的配合,提升整体的教学成果。教师需要给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中进入到教学环节。
3.2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效果
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采用一些趣味性较高的活动,积极开展互动教学工作。首先,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对于这一点,教师需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些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大胆的说英语。其次,教师可以积极选择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使用英语提问,让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回答,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效果。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发挥课后互动的作用和优势,有效提升互动的实际效果,教师需要积极做好课堂评估工作,针对学生们的实际课堂表现进行全面点评,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准确的评价结果,学生也能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进行打分,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效果。
4结束语
新时期中初中英语教学应用互动教学方式的具体实践工作,对于不断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意义。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课堂导入效果,激发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效果,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的英语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亚平,时伟.高师院校与实践基地互动式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英语专业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78-180.
[2]陈平.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探析[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4):45-46.
[3]宣明洁.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互动生成”的初探及应用实践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7X):89-90.
篇3
【关键词】语音教学 词汇教学 语法教学 语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49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学生逐渐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上就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的呈现。对于英语学科的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模块的知识特点,结合不同模块知识对学生的要求,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通过对原则的把握,实施有效的教学。
一、语音教学应当遵循准确性、长期性、针对性、趣味性和交际性原则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对于语言性学科来说,语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语言学习最终的归宿。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已经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了,而语音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来说,语音是口语交际中用来传递信息的媒介,初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对音素、单词的发音和句子发音的声调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针对语音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的开展。
1.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是语音学习的首要原则,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学习语音知识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必须确保准确性,因为这一阶段学习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深远。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英语语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准确的讲解给学生。
2.长期性原则。长期性原则是指英语学科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对语音教学坚持不懈,贯彻始终。
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语音知识的教学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发音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不同的学生在发音上是有不同的特点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教学。
4.趣味性原则。语音教学不是书面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而且语音知识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觉得乏味,为了避免语音训练的枯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结合语音知识的特点,通过图片、动画等多样的形式使语音教学趣味化。
5.交际性原则。语音学习的最终用途就是交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相关情境,促进学生对语音知识的交际应用,通过正确的语调、重音和节奏等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二、词汇教学以拓展与交际为主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英语学科中的词组搭配和句子拓展等都是通过词汇来实现的,所以,对于词汇知识的教学,教师应该格外重视。对于词汇教学,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直观性与情景性原则。词汇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的,死记硬背的词汇只能达到短暂记忆的效果,而且词汇的学习是为了应用,所以,为了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教师应遵循情景性原则,在借助直观教具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单词并使用单词。2.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相结合。英语单词很多都是有内在联系性的,对词汇的学习,初始阶段主要是靠机械记忆,通过多次复习,反复训练,这是机械学习。当学生的词汇量增多,机械记忆就达不到词汇学习的要求了,所以,这时教师就需要通过讲解词汇之间的构词法、拼读规则、同义词或单词归类等方法,拓展学生的词汇知识。3.文化性与交际性原则。词汇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学生对词汇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含义的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含义,创设具体的语境,使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际。
三、语法是英语学习的结构性知识
语法是帮助人们传递表达信息的重要工具,对语法知识的学习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句型,然后运用句型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而训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关于语法知识的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实践性原则。语法知识的学习最终目的不是用来应对考试的,而是用来进行实践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通过语法知识,更好的进行英语技能的训练。语法知识的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把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通过实践使学生形成新的语言习惯,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2.系统性原则。语法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英语语言本身来讲,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语法正是这个系统的体现。因此,对于语法知识的教学,教师要遵循教材中的语法系统来进行讲解。
3.层次性原则。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都是出于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讲解主要是以识别、模仿和套用为主,语法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其层次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遵循语法本身的层次性进行教学。
4.激励性原则。语法规则比较抽象,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减少机械操练,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有意义的课堂操练活动。语法教学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语法水平来进行,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语法学习情境,激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真实情感的表达。
四、语篇教学以教学方法的运用为主
语篇学习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整篇文章内容,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捕捉重要的语言线索,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初中A段在语篇教学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篇4
1 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前,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冲击,许多学生都认为语文知识零散,没有其它科目好记,何况背了也不见得能考好。更令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的是:作文似乎永远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往往不及其它学科。然而,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它的的确确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该成为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和教研工作者普遍探讨和关注的重要课题。窃以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某些问题的见解,如果老师将答案硬塞给学生,他们大脑收取的信息仅是一种表层的"形"的概念,没有启发他们"理"的思维。表面上似乎已经学到了,而实际上只是将"书本"呆板地放在了暂时记忆中,很难成为供自己运用的学问。这种被动的学习,随着讲授知识的增多,学生们就会倍感吃力,大脑处于疲惫的状态,越记越糊涂,更有甚者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
讨论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对于一些枯燥和较难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交流、探讨,就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自己的知识学习中。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开心,"教"与"学"的运转机制真正进入了良性循环,整个课堂学生兴趣盎然,言完而意未尽。在讲授《花市》一文时,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老农"、"年轻干部"、"卖花姑娘"等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他们经过片刻的思索后踊跃发言,争先恐后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不仅使学生们学活了知识,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兴趣"这一"坎"就真正迈过了。
2 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这是传统的教师概念和教育动机。时至今日,"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异军突起。教,不仅只是教学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习方法,教师将"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开锁"。讨论正是学生将老师教给的知识实际应用的良好契机,是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语文知识只学了不去思索着运用,死板的知识识记将永远不会转化为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试着让他们自己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在知识与运用之间架设一条隐性的桥梁。
在讲授冰心的《小桔灯》时,我把整篇课文知识总结成了十大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课文之后讨论解答。问题如下:①本文作者是谁?请作出简要介绍。②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有何作用,其中"这"指代什么?③第2段所写内容对全文有何意义?④作者是怎样从语言、外貌、行动方面描写小姑娘的?你从中发现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⑤文章第5段的两处环境描写对表现小姑娘有什么作用?⑥作者是如何描写小姑娘的家境的?这又表现了她什么性格?⑦请复述小桔灯的制作过程。⑧作者收下了小姑娘制作的小桔灯之后有何感想?⑨文章补叙小姑娘的父亲的经历,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⑩小姑娘与小桔灯有何意在联系?课堂预习后,学生们征对这十大问题展开了讨论。他们时而热火朝天的议论,时而又沉心宁静的思考。对于较难的④⑥⑨⑩等问题,我时而给他们做旁征博引的指导。在整堂课中,学生们真正放开了思维,"你"说错了"我"更正,"你"说少了"我"补充,"我"有意见"我"敢提,"我"有疑问"我"急问。最后,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终于解答了全部问题,从而也就圆满地完成了该课的教学任务。
3 讨论法可以提高学生语文运用的综合能力
课堂讨论是一种课堂上学生之间的思想和语言交流,这就要求学生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清晰,主旨要突出,题意要切中。对于中学低年级学生,这样要求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经常为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们一定会极力发现自己学识的不足,继而会认真揣摩语言的运用,词语的搭配,规范自己思维的方向,力求言辞达意。讨论法更可取的一点是可以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立足别人的高见,明确自己的欠缺,从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篇5
1、为加强对突发事故处置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求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类重、特大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制订本应急处置预案。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3、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在突发事故来临时综合协调组织事故救援力量,迅速、及时开展救援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本乡辖区内及乡直属企业内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救援工作。
2、本预案中所称的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事故(国家有新规定从其规定):
⑴一次伤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
⑵一次死亡重伤合计10人及以上的事故;
⑶一次造成10人及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⑷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的事故。
3、本预案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事故报告
1、重、特大事故报告必须及进、准确、全面、不漏报。
报告内容为: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单位、事故简要情况、抢救情况、事故死亡人数(含失踪)、受伤人数(含中毒)、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报告受理单位为:××乡人民政府
2、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责任单位、企业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发生所在地的责任单位及企业的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事故伤亡人员的补报
企业职工负伤后,在30天内死亡的(因医疗事故而死亡的除外)均按死亡事故报告统计,超过30天死亡的,不再进行补报统计。
四、事故的应急救援
1、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快速组织、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自救为主,协调各方面救援工作,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事故救援工作的组织:重大事故设立现场指挥部,特大事故设立总指挥和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由乡政府主要领导干部担任,现场指挥部指挥由赶赴现场的乡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指挥部成员由乡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片办负责人、驻村干部组成,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下设办公室。
3、辖区内各责任单位及各直属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应急小分队,落实工作经费予以保障。
五、事故现场处置
根据事故类型,由指挥部确定相关人员负责指挥现场处置外,负责指挥现场处理工作的成员,应立即进入现场及时听取事故现场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对事故作出准确判断,研究抢救方案、布置任务、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投入抢救,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事故现场处置注意事项:
1、要想方设法抢救伤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伤亡人员的增加,努力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要高度重视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工作,认真做好事故善后事宜,以确保社会稳定。
2、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所在地的责任单位、企业要负责现场保护,维护秩序和相关证据收集工作,积极保护附近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易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六、事故调查处理
根据事故类型及时组织调查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程序和要求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调查组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现场证人及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取证,索取有关资料,各有关单位人员应无条件的给予积极配合,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
七、救援工作纪律
1、各责任片办的领导和相关人员都必须遵守本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应立即奔赴现场,开展有效的救援工作。
2、凡违反本预案有关规定要求的依照《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给予处分。
⑴不按时或隐瞒报告重、特大事故;
⑵领导干部未按时到达现场组织救援;
⑶责任片办及相关人员未按职责开展救援或救援不力,导致事故扩大、伤亡增加。
附:××乡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陈××
副组长:毛×× 余××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策略 指导 缺失 建议
引言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习英语中必须培养的技能之一,要求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养成阅读习惯且成功运用阅读策略,最终实现阅读目标,发展阅读能力。但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对文本进行分析,忽视了对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教学,造成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指导的欠缺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指导建议。
一、初中生特点
初中生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性格特点,一个是学习特点。从性格特点上进行分析,初中生处在幼稚与成熟的交替阶段,所以也是依赖性、独立性、自觉性的矛盾时间。所以整体认识能力相对较差,个性倾向不断发展,趋于不稳定阶段,所以家长的关怀以及教师的指导对于初中生的自我修养以及学习问题具有直接影响。从学习特点上来说,初中生刚刚跨过小学,对于中学的学习以及生活均处于好奇阶段,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厌学、逃学等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因为不断地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高,从而丧失信心的情况。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其需要教师――新的大家长对其学习上进行指导,并帮助其进行合理安排。
二、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缺失
就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来看,教师的指导方法缺失没有针对性,所以学生根本无法集中课堂注意力,具体总结阅读教学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Skimming,然后综合文章研究的内容对学生设定相关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一系列阅读,当然阅读的方式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有的选择大声朗读,有的选择笑声阅读,有的还会默读,有的学生完全在假装阅读。其次,教师会在课堂中间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例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每一位英语教师为学生上课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学好英语,所以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借助多媒体视频或者音频软件,来让学生了解阅读课文时候的读音以及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等等,但是往往这一类方法都会干扰学生,学生无法成功进行语言表达。最后,问题阅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为学生提前设定问题,在学生快读阅读完的前提下进行提问。很显然,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将过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了自学,而每一个学生其本身知识构成能力,所以想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成阅读工作,无疑浪费了阅读速度较快学生的时间,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三、初中英语阅读指导对策
在对初中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力等情况,确保指导对策能够适用于每一类中学生。
1.进行针对性指导。针对性指导需要对英语教师提出建议,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这样做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延伸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总结、学习、再总结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课文内容的阅读――学生发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内容阅读――教师准确表达文章叙述内容――总结与学生发言中的相似点,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很显然,在教师完成整个文章的阅读以及讲解工作之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为明确的对象以及学习目标,今后在针对性的环境下,不但能够产生阅读的兴趣,还会强化阅读能力。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进行策略指导中不要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我们知道学生的兴趣以及自由发挥有利于思维的养成,但是相对于高中生或者大学生而言,初中生还处在创建学习结构的初级阶段,其学习结构创建的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
2.技巧性指导。
首先,要推断词义。所谓推断词义,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对某一个陌生单词进行推断和理解。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来进行词义推断。
其次,略读。初中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所以其在略读上有明显的不足,要求教师去引导学生学会略读,只有学会略读学生才能了解文章所要表述的大致内容,对于后期学习有积极意义。
最后,明确主旨。教师要在综合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接受程度等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主旨的充分理解。
四、结语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需要教师本身的锻炼与提升,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情况动态选择,选择适合课堂教学发展的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另外,要从生活上关注中学生的发展,合理的关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冬兰,黄雪祥.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的缺失及建议[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11(3):53-57.
篇7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原生态美术;实践教学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极为悠久的灿烂历史文化。其中,原生态美术文化在传统艺术中有着重要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以给当代艺术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因此,现代高校美术教师要不断加强原生态美术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出传统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作用,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加入到多元化原生态美术的学习与创作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与艺术修养,还能够实现原生态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
一、高校艺术教育视角下原生态美术教学的
重要意义
(一)完善美术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现代高校艺术教学发展中,原生态美术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高校通过合理引进应用原生态民间美术资源,能够创新完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内容,同时还有利于实现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目标。高校美术教师通过实践开展多元化的原生态美术教学活动,以实物、多媒体图像视频以及展览等形式介绍原生态美术知识,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各种传统民间美术知识文化。此外,高校美术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关于原生态美术内容的创新创作活动,让学生以实地考察、艺术参观等方式进行课外补充学习[1],不断强化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校美育的核心包括了民间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通过积极开展原生态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美术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使学生心灵能够在欣赏原生态美术作品时得到有效升华。原生态美术普及教育不仅能够起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还能够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传承发扬民族美术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基本特质就是其文化民族性,其不仅能够体现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还可以有效传达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格与气质。一个民族倘若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传承,最终将会丢失民族精神与灵魂。因此,国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原生态民间美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力以及凝聚力,其能够全面反映出民族的丰富思想感情、生活内涵以及精神面貌。现代高校大力发展原生态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实现对民族优秀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发扬目标[2],还可以凝聚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促使他们切身体验感受到民族发展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所在。原生态美术文化既是民族文明发展的象征,也是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本身拥有着众多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原生态美术文化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术的艺术精华。现代高校除了要传授学生先进的美术专业创作技巧与方法外,还必须通过开展原生态美术教学活动,增进广大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科学认知。
(三)提高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高校艺术教育视角下,各地区高校在美术实践教学中要注重科学遵循大学生学习心理需求特点和审美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文化修养与艺术审美水平,促使他们能够在多元化的艺术实践学习活动中体验感受到原生态美术文化的魅力。原生态美术是对人类基本审美的一种追求,其能够充分表现出人类对于自然与人生的认识,是人们集体意识中所表现的一种喜好倾向。原生态民间美术通常融入了人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其能够表现出社会劳动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高校科学高效开展原生态美术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艺术审美能力,同时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促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原生态美术教学不再利用传统说教方式,而是以感性化形象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能够在产生艺术审美情感共鸣状态下充分吸纳原生态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德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感受领悟人生道理与美的真谛。
二、高校艺术教育视角下原生态美术教学实践
(一)创新完善原生态美术教学方法
高校艺术教育视角下,美术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重视深入挖掘利用原生态美术教育资源,创新完善原生态美术实践教学方法。比如,美术教师可以创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课堂上向学生直观清晰地呈现出多元化的原生态美术作品,围绕这些作品向学生生动有趣地讲解其历史背景文化、民族特征以及制作生产工艺等,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实现对传统优秀美术文化的传承发扬目标。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不同原生态作品的特点展开鉴赏交流分析活动,鼓励各个小组大胆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想法,最终教师做一个总的点评。通过这样的实践学习过程,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与文化素质修养能够显著提高[3]。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联合社會企业搭建学校实践实训基地,发挥出自身原生态美术教育资源优势,如此,大学生不出校就能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美术。
(二)强化课外原生态美术实践教学
现代高校美术教师在原生态美术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外,还必须强化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学习。因此,高校要有效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课外原生态美术文化活动中,帮助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比如,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原生态美术学习需求特点,组织大学生参与到社会民间原生态美术作品参观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学习不同方向的原生态美术知识,并归纳学习经验与感受,以及对日后美术创作带来的灵感。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定期邀请社会专家到校开展座谈交流会、原生态美术讲座等,为师生带来一些经典的原生态美术作品,并进行科学详细的讲解互动,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广大师生的原生态美术文化意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高校美术教师平时多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课堂,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领略评估原生态美术文化的学习价值,培养自身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三)合理创建学术研究平台
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美术教育发展情况和办学条件,适当加大对美术教育建设发展的投资力度,有效设置原生态美术文化研究机构,并创建出先进完善的学术研究平台,这样能够辅助师生更好地开展科研学习活动,以学术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突破口,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应用在本校原生态美术实践教学推广中,这样能够为学生普及最新原生态美术研究知识内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有部分高校创建出了专门的原生态美术研究机构[4],以科研创新实践方式带动教学,并以科研成果去帮助高校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原生态美术文化,引导学生发扬民族精神,提高他们的民族凝聚力。
篇8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课程; 模块化教学; 教学研究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285-03
1 当前中职计算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下同)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现行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与这一目标却有相当距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由于生源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现行的招生体制下,中职学生较大程度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律意识差,计算机上机只想上网聊天、看视频、玩游戏。
1.2 部分教材过于重视计算机理论
过于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学生技能训练不足,毕业后实践能力差。如不少计算机教材仍把编码 、数制及转换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实际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效果极差。
1.3 现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涉及过多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的每一个方面,结果是“都学”,但“都学不精”,而学生实习就业后往往最需要的是对岗位所需求的计算机技能熟练掌握就行了。
1.4 现行的计算机教学对教师要求高
现行的计算机教学要求计算机教师是“全才、通才”,而实际计算机教师往往只在部分领域、模块有较深入的研究。
2 中职计算机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模块化教学”方式最早见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模块技能组合课程模式(MES)。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模块化教学的目的是,强调以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先让学生接受公共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与职业相关的技能模块的训练,以满足市场对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需求。
2.1 模块化教学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导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模块教学中,模块的设计是以就业岗位、市场需求为依据的,如果未学习该模块,将影响就业,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高。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在产品展示中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我们就开设Photoshop入门模块;幼教专业学生需要在教学中制作课件,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在模块中就重点设计了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作为她们的职业核心模块。
2.2 模块化教学强调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体,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因素,对计算机理论的学习较难接受,而模块化教学,其核心是将相关知识、技能组合成若干模块。如公共模块的文字录入模块、Windows操作模块等;在职业模块,如数控专业的简单程序设计模块,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技能训练中,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若干模块的训练,逐步达到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模块化教学提供灵活的选修模块,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及个性的差异,传统单一的计算机课程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差异。选修模块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设备资源,同时这种“多样性、可选择”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4 模块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特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我校众多的计算机教师中,由于学习、工作、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所擅长的领域也各不相同。将课程划分为若干模块后,教师只须完成自己精通的若干模块。如,精通程序设计的教师选择程序入门模块,精通音频、视频编辑的教师选择媒体处理模块。该模块的设计、教学及考核方案都由相应教师完成,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模块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积极性。
3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方案探索
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我们根据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对这两个模块的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并进一步细分,让每个模块都成为独立的教学单元,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同时又是完整的学习、训练和评价单元。
下面以我校的幼教专业为例,详细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具体的模块划分与实施方案(表1)。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划分为若干模块的教学,可以将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分解转化为单项的技能训练。把每一个技能模块串联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技能体系,这种分模块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训练与具体专业紧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
4 模块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的组织方式,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如何进行模块的开发设计,如何建立模块化教学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怎样让课堂教学和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能培养融合在一起等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探索和完善的地方。
4.1 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模块设计的合理性
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选取与学习、工作、生活相关的案例,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具有前瞻性,这也应该是模块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在幼教专业所需模块的设计中,在实验开始阶段,我们把文字录入与图文排版作为职业模块的重点。但在与幼儿园领导、老师及顶岗实习学生的调研交流中,我们逐渐发现,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在学校的普及,课件的制作、网络资源的使用及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处理,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常用的计算机技能。因此我们把应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调整为幼教专业的职业核心模块,网络基本操作作为公共必修模块,同时增加多媒体素材加工作为职业选修模块。
4.2 重视提高教师素质
模块化教学中,教师只须完成自己所擅长的若干模块的教学。与改革前相比,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这绝不是降低对教师的要求,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理论水平与技能,让自己能站在更高层次开发出任教模块对应的完整、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案例;二是制订每个模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考核标准。这就要求教师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一定层次的课程开发者,真正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双师型”计算机教师。
4.3 要逐步完善模块化教学的评价考核体系
模块化教学打乱了原有的教材编排,评价标准也将随之变化。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可能会导致教师教学的随意性,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学生也可能会在选修模块中“朝三暮四”,从而失去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在实践探索中,我们的经验一是模块考核评价标准在个人设计的基础上,由教研组集体定稿;二是在基础模块及职业核心模块中可采取考教分离的评价方法;三是在选修模块中,只有学生通过该模块的考核后才能选修下一模块。
5 结论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改革,对解决常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而由此产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改革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S].教职成〔2009〕3号.
篇9
关键词:学分制,个性化考试,分块考试,分层考试,多形式考试 。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和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与以往实行的学年制在教学目标、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职业学校须进行教育观念、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以促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一、 学分制呼唤"个性化考试"
考试是教学本身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可以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考试的过程是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教师掌握教学目标的过程。考试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考试的方法、内容、形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考什么,怎样考将有力地引导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引导学生向什么方向努力、怎样学习。
实行学分制的目的在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而传统考试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内容只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体现,考试指挥棒的指向偏离了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阻碍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妨碍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为了促进和适应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各学科的考试必须根据各学科的性质、特点、教学目标等进行改革。
中职《基础英语》是国家规定各专业均需开设的必修课。这门课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掌握了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学分制,中职《基础英语》必须实行"个性化考试",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使具有不同学习性向的学生能发展其特长及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几点建议及设想
(一)考试内容应全面,实行分块考试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创造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类具有八项彼此独立的智能,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着,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由此可知,每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就拿语言能力来说吧,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人语言拟想能力强,有的人语言理解能力强;语言理解能力强的,它的其它语言能力不一定强,相反,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他的其它语言能力不一定强,也有的学生各方面的语言能力都强的。为了使考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试的内容必须全面,除了考查词汇、语法知识外,听、说、读、写内容都应包括其中,而且所占题量与分数比例应尽可能均衡,以使不同个体能在不同方面发挥其特长,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更充分地发挥其潜能。
在以往的《基础英语》考试中,往往只考词汇、语法知识及听、读、写能力,而"说"基本上被忽略,"说"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把"说"的教和练置于一边,不予以重视。为了适应、促进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学分制的实施,"说"应成为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基础英语》考试应包含"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内容。
把词汇、语法知识及听、读、写应用能力的测试内容集中于同一份试卷是《基础英语》考试的一种惯用法。这种考法,由于受题量、题型的约束,考查的内容范围较窄,不够全面,例如,在一份试卷中只能用两三篇文章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有的擅于阅读科学性文章,有的擅于阅读历史性文章,有的......。由此可见,这样的考法不能很好地、公正地考核个性各异的中职生。笔者设想,在《基础英语》考试中,把笔试部分的内容分解为听、读、写各自独立的三个模块,语法、词汇为另外一个模块,总共分为四个模块进行考核,每一模块都安排在一份100分试卷中,在最后的考试总评分中,每模块(包括"说"模块)各占20%。
分块考试能使考查内容更全面,题型也可相应增加,更能满足个性各异的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性。 转贴于
(二)考试难度应适当,实行分层考试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并向普及化方向发展。高校招生人数迅猛增加,使许多优秀初中毕业生流向了高中,致使中职学校生源减少,中职学校在招生时不得不降低招生门槛,由此导致学生文化水平、能力等参差不齐,相差悬殊,尤其英语这门学科。以往所采用的统一内容、统一难度的考试模式已经不适应于考核差异悬殊的学生,一旦试题难度偏高,只有部分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发挥其水平,部分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却会惨遭失败,自信心和自尊心会大受挫伤;如果试题难度偏低,部分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但部分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却会因为无法发挥其实际水平而感到"没劲" 。这样的考核缺乏公平性与激励性 。面对新情况,考试这支指挥棒应灵活转变,以适应以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的的学分制,适应于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
在学分制下,实行分层考试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适应学分制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分层考试的优点是:通过设计出不同难度的试卷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都能各得其所,都能充分发挥其水平,获得成功,取得跟其水平相当的学分;让学生体验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快乐,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分层考试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不同素质发展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考试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激励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目前,各职业学校的《基础英语》笔试分层考试一般都采用A、B卷(A、B、C……卷)各自独立的二份或多份试卷考核学生。这种考试方式如前所说的确实有其优点,但它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的选择余地有限,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选考B卷的学生没机会做A卷/或其他卷的题(他们有可能会做A卷/或其他卷的部分题),选考A卷的学生没机会做B卷/或其他卷的题(在他们无法做部分A卷的题目时)。可见,A、B(A、B、C……)卷独立分开会减少学生选择的机会,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考试试卷应作进一步的改进,以下为笔者的建议及设想。
在同一份试卷中,试题可分为两大部分:"基础题"和"提高、综合题"两大部分。"基础题"部分是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均需掌握的基础知识题,是所有层次学生的必做题;"提高、综合题"部分分为A层、B层/或更多层次的题,A层题为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主要适于A层次的学生;B层题为较A层题容易的题,主要适于B层次学生;(有更多层次题的,以此类推)。"基础题+A层题"与"基础题+B层题"/"基础题+其他层题"的卷面总分均为100分,学分则根据各学校的规定按一定的比例折算。若原来选做A层题的学生因某些原因无法完成A层题中某(些)题而选做B层/或其他层相对应的题时(如:由A层的写作题改选B层的写作题),则其该(这些)题的卷面分应相应降低,以符合学分的计算。
" 分层不分卷"的试卷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更有利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更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考试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实行多形式考试
不同的考试形式考核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状况,例如,情景测试(提供情景性材料,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回答一些问题)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态度等;而论文式考试(常以论述题、作文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个性各异,如果考试的形式过于单一,则只能考核学生的部分个性发展状况,也只是对部分学生有利,对部分学生却极为不利。为了使考试能面对所有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相对优势,教师应设计出多种考试形式,为学生创造各种平台,帮助学生取得成功,从而"激活"学生个性中的"动力机制-----情感,最终达到唤醒内在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在听、说、读、写各模块的考试当中,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不同知识、能力、思维、兴趣等情况设计出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例如,在"说"这项考试中,可设计出让学生朗读句子、短文,看图口头作文,编故事,根据情景编对话,就某话题分组讨论,师生互问互答等形式供学生自由选择,教师根据试题层次高低、学生考试情况给予评分。阅读、写作模块考试可适当采用开卷考,允许学生查字典等相关资料。
采用多形式考试能使考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相对优势,激发其学习兴趣,也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篇10
一、重视实验辅导,保证学生化学实验效果
尽管初中生具备一定化学学习基础,但是其知识储备量还不够多,实际操作能力也不够好,甚至很多学生在进行厨房小实验时,不知道实验要用哪些材料,不明白实验的目的,不清楚实验的操作要点,也不懂得如何深入剖析实验的表面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化学厨房小实验是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因为学生无法从中学到有用的化学知识。由此不难看出,为了充分保证学生进行化学厨房小实验的效果,教师要重视并做好实验辅导。
例如,在让学生进行铁生锈实验时,教师要告知学生这个实验要用到的器材主要有铁钉、蒸馏水、试管和塑料瓶,实验的目的是弄清铁钉生锈的影响因素,告诉学生实验过程中有些安全注意事项,并敦促学生及时进行实验记录,强调在实验结束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和小论文。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形成过度的依赖心理,在明确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或小组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充分做好实验准备,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从中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此外,教师有必要在进行实验辅导之前,以实际教学情况和需要为依据制定好实验研究计划,适当增减实验次数,合理挑选实验器材,以充分保证化学厨房小实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安排有趣实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热情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做好化学厨房小实验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要求学生做好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有趣的化学厨房小实验。
例如,“铁树开花”实验:选择几条长度相等或者相近的细铁丝,把它们的下端都拧到一起,然后插到木制暖壶塞中,并将其一起放到表面光滑的玻璃中间,再把铁丝的上端分开,使之变成类似树枝的样子,然后选取若干棉花团,并将其蘸上酚酞试液、绑到铁丝上面,等到简易的“花树”制成后,将浓氨水滴入玻璃,迅速盖好玻璃杯,不用多久,棉花团就会渐渐由白变红,仿佛之前那株平平无奇的“铁树”开满了红花。实验原理:浓氨水呈碱性,也有挥发性,而酚酞是一种重要的酸碱指示剂,当挥发的氨气和棉花团蘸上的酚酞试剂相遇,酚酞会变红。涉及初中化学知识的有趣化学厨房小实验还有很多,如“焰色反应”、“番茄电池”、“喷雾作画”和“白糖变黑雪”等实验,这些小实验有较强的趣味性,加上操作步骤十分简单,学生基本上都很有参与热情,愿意自己在家动手进行实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化学理论。
三、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一般来说,在课堂中开展化学实验时,都是教师在讲堂进行实验演示,学生坐在座位上观看实验过程,这样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同时,即使有学生自主实验环节,学生也基本都是直接按照教师教授的步骤来完成实验操作,这样学生没有积极思考,不知道如何通过个人努力独立完成化学实验,因此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化学厨房小实验是一种探究式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如何借助专用的化学药品、器材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化学厨房小实验。同样都是制取二氧化碳,但是,将实验材料更换成生活中常见的吸管、汽水瓶、食醋和鸡蛋壳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思考、认真观看、仔细记录、全面分析,以便既能够充分运用课堂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实验要点,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探索出全新的制取方法和操作步骤。如此一来,学生既可以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巩固、深化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科学探究能力。
四、充分运用厨房材料,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通常,开展化学厨房小实验是无法使用专用化学药品和器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厨房材料来进行实验操作,以便学生能够树立创新思维和意识,养成勤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