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英语知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7:5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下英语知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八下英语知识总结

篇1

1. neither pron. (二者)都不

2. route n. 路线

3. requirement n. 要求;必要条件require v. 需要;要求;命令

4. guide n. 导游

5. film n. 电影

6. southeast n. 东南adj. 东南的

7. wonderful adj. 极好的 wonderfully adv. 极好地 have a wonderful time 过得愉快

8. holiday n. 假日;假期;节日

9. fear v. 害怕;担心

10. brave adj. 勇敢的;无畏的bravely adv.勇敢地

11. excellent adj. 卓越的;极好的

12. Indian adj. 印度的;印度人;印第安的;印第安人India n. 印度

13. dark n. 黄昏;黑暗

14. awake adj. 醒着的

15. fox n. 狐狸

16. natural adj. 自然的;自然界的 nature n. 自然

17. environment n. 环境

18. temperature n. 温度

19. whenever conj. 无论何时

20. spring n. 春天

21. autumn n. 秋天

22. season n. 季节

【短语小结】

1. have a great time 玩得愉快

2. Mickey Mouse 米老鼠

3. Donald Duck 唐老鸭

4. roller coaster 过山车

5. on board 在船上

6. end up 结束

7. exchange student 交换生

8. three quarters 四分之三

9. Night Safari (新加坡)夜间野生动物园

10. all year round 一年到头;终年

11. space museum 太空博物馆

12. amusement park 游乐场

13. water park 水上乐园

14. hear of 听说

15. around / all over the world 全世界

16. in Southeast Asia 在东南亚

【句子运用】

1. Most of us have probably heard of Mickey Mouse, Donald Duck ... Perhaps we have even seen them in movies.

maybe, perhaps 与probably 的用法区别:

maybe 意为“也许;大概”,口语中很常见,但没有perhaps 正式。例如:

Maybe you put the letter in your bag. 也许你把信放在你的包里了。

Maybe he will help me. 也许他会帮助我。

perhaps 意为“或许”,表示说话人对当前的事有疑问,不肯定。例如:

Perhaps it will rain in the afternoon. 也许下午会下雨。

Perhaps I can see him tomorrow, but I’m not sure. 或许我明天能见到他,不过我还不能肯定。

probably 意为“很可能地;大概地”。说话人对某事的发生有相当把握时用probably。例如:

She is very ill and will probably die. 她病得很重,命可能保不住了。

2. The boats take different routes, but they all end up in the same place.

end up 意为“结束;最后成为/处于”。例如: How does the story end up? 这个故事是怎么结尾的?

We set off for Newcastle but ended up in Scotland. 我们动身去纽卡斯尔,可后来却去了苏格兰。

3. It was because I could speak English that I got the job.

这是个强调句,强调的是原因状语because I could speak English。强调句的结构形式为“It is / was + 被强调成分+that/who 从句”。被强调的成分可以是除谓语和表语之外的任何句子成分。假设有这样一句话:We held a class meeting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我们可以用下面四个句子来分别强调句中的主语、宾语、地点状语和时间状语。

It was we who held a class meeting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强调主语we)

It was a class meeting that we held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强调宾语a class meeting)

It was in the classroom that we held a class meeting yesterday. (强调地点状语in the classroom)

It was yesterday that we held a class meeting in the classroom. (强调时间状语yesterday)

4. I want to travel, especially to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such as 与for example用法区别:

两者都意为“例如”。for example 一般只列举同类人或物中的“一个”为例,作插入语。例如:

His spelling is terrible! Look at this word, for example. 他的拼写太糟糕了!看看吧,比如这个单词。

such as 用来列举同类人或物中的几个例子。注意such as后面不可用逗号隔开。例如: She likes drinks, such as tea and coffee. 她喜欢喝饮料,例如茶和咖啡。

English is spoken in many countries, such as Australia, Canada and so on. 许多国家都讲英语,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5. My English writing is good, but I need to improve my listening skills.

improve 意为“提高;改进;改善”,用作及物动词。例如:

It will help to improve your speaking. 这会帮助提高你的口语能力。

If the company refuses to improve its pay offer, we shall go on strike. 如果公司拒绝改进工资方案,我们就举行罢工。

6. On the one hand, more than three quarters of the population are Chinese, ...

英语中,分数由基数词和序数词构成。分子为基数词,分母为序数词。分子是1时,分母用单数形式;分子大于1时,分母用复数形式,即在序数词词尾加-s,基数词和序数词之间的连字符可省略。如:one-fourth 或one quarter (四分之一);two-thirds(三分之二);five-twelfths (十二分之五)。

population 意为“人口”,是个集体名词。population 用作主语时,如果说话人意在强调整体意义,则谓语动词为单数形式;如果强调个体,则谓语动词常为复数形式。例如:

The population of the country is growing rapidly. 这个国家的人口数在迅速增长。(强调整体)

Two thirds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country are farmers. 这个国家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农民。(强调个体)

注意:1) 指人口“多”或“少”时,要用形容词large 或small修饰population,而不用many或few。试译:这个村的人口比那个村的(人口)少。

【误】The population of this village is fewer than that of that village.

【正】The population of this villag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at village.

2) 询问“有多少人口”时,用疑问词what提问,而不用how many 或how much提问。试译:伦敦有多少人口?

篇2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小组合作;合作精神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我国很多地区目前依然是采用大班制式的教学形式。那么让每位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且有所收获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在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方式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意识,是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大胆改革和有益尝试。

二、如何合理分组

学习小组的组成应按照就近原则,前后四人为一组为宜。各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责任心和性格特点搭配分组,每组一个优秀学生为A,一个学习薄弱的学生为D,两个中等生为B和C,同桌是AD,BC搭配。A是分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可让小组成员民主选举,老师审核认定。A不但要智力好,英语基础好,而且要有责任心强、乐于助人。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A,对他们严格要求,督促他们积极有序地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同时要特别关注每组的后进生学习,倾听他们的声音,防止其掉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调整组合,因为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如何有效实施

1.课前合作预习。预习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大幅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初中八年级上Unit One Section B 2d Reading 部分时,学生第一次接触篇幅较长的文章,我先把要预习的材料发给每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由A同学组织预习。每个组员分工合作。实践证明,让学生开展合作预习,不仅提高了上课的效率,还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2.课中合作学习。在导入环节后出示一些图片、实物和提示词等,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小组间展开竞赛,看看哪组对话编得又快又好。在“练习(Practice)”阶段,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看图、看物问答,模仿对话,表演课文对话等等,穿插“对练”或“组练”方式,教师巡视监听,对有困难的组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充当“助手(helper)”或“引导者(guide)”的作用。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3.课后合作复习。课后复习可以让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所以为了让学生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新词、新句,复习操练是必需的。但是常规化的要求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复习的热情,所以小组合作复习是个可取的办法。让各个小组合作编对话。然后分角色扮演,不仅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帮学生复习旧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八下Unit 9 Section A 2c 部分时,展示了本地的一些名胜古迹的图片,让学生编写对话,下节课展示,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四、如何有效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和参与程度,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激励。比如,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有每周一次的班级小组“量化”考核,每周评出表现“最活跃”“最有创意”和“最佳进步”小组奖等几个奖项,给他们“加星”并且赠送小礼物,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合作

精神。

五、总结与反思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也遇到不同的问题:

1.由于课时紧,内容多,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落实到位。学生编对话合作学习机会不多。

2.有时候小组讨论表面看起来气氛很热烈,但实际有效性不强,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3.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小组合作中,A、B、C、D组员间要经常进行轮换角色。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A逐渐成了各组的“代言人”,而其他组员成了忠实的“听众”。

4.在评价时,许多教师只重视对小组的整体评价而忽视了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继续去探索和研究,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教育 文化教学 渗透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35-02

一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对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有一定的把握,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而近几年高考试题也逐渐走向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所以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能力十分重要。

二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在阅读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高中英语教材材料真实、广泛,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如在学习fork一词时,可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Why is weather the main topic among the English people? What do the English people use to put food into their mouth while having their meals? And how about we Chinese people? 学生会积极讨论,这时老师讲授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两国民族风俗习惯不同,这样学生了解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拓展了知识,还学习了另一个词chopsticks。

2.从社交礼节及习俗方面着手,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西方礼貌用语和互尊互让、平等待人的文化心理。英语中当表示感谢、请求时,经常会用到Thank you、Please这类礼貌用语。表示拒绝时,要说:I’m afraid、Sorry。教师需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西方人士交谈的规则。其次,涉及年龄、收入、财产、婚姻、家庭等话题涉及他们的隐私。所以在交际的时候,最好以天气、旅游、体育活动、新闻、影视等话题为引入方式。最后,“身势语”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增加交际表现力。如西方人在问候和道别时,除了握手之外,还有拥抱、亲面颊和接吻等方式,而中国人在公共场合很少有亲吻和拥抱动作。教学高二英语第三单元Body language时,教师可就不同的常用“身势语”,如握手、点头、亲吻、挥手等,及他们在不同国家表示的意思列一个表格或进行系统的总结。这样,相同身势语在不同国家的意思就能一目了然。

3.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在教授词汇过程中渗透文化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来自于神话、典故、寓言、传说等,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介绍与其相关的文化知识,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动物名词时,在西方狗是忠诚、可靠、英勇聪明的象征,“a top dog”意为“聪明的小孩”。而在中国狗则含有贬义。在教学part-time 这个词时,可以结合“part-time students”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半工半读是英美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用自己挣的钱付部分或全部学费,这在英美大学生中十分普遍。这就可以让学生以“College students should or shouldn’t take part-time jobs”展开辩论,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使他们深刻体会自立自强的含义。

4.在英语语法结构中了解文化

语法规则虽然是一些程式化、约定俗成的东西,但也含有文化的成分。英语和汉语的语法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可以从英语国家的历史、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加以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语法规则,也能为学习英语增添一些情趣。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

5.充分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在教授习语过程中渗透文化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如汉语中常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某事很容易做,而英语中的同义习语是“a piece of cake”。汉语中形容一个人“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状态,在英语中则说成“have butterflies in one’s stomach”。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外,还可指导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素材,并进行比较分析。

6.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外的文化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具体方法有:(1)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这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用英语直接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2)搜集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如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区别;中西餐桌礼仪对比;中西禁忌语之异同等。(3)观看录像、电影、VCD、DVD、听英文歌曲、演讲等。大部分电影和录像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英文歌曲也是英美文化的精粹,教师可多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英语流行歌曲,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语言,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力水平。(4)利用课外阅读渗透文化意识。在课堂之外,要将好的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重要的节假日等。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报纸。报纸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让学生们可以时刻感受到世界最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为学生们开辟了一个了解各国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风土人情的窗口。

总之,文化教学不能仅靠课堂教学的零星点缀,它应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新课标对教师的外语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讨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新思路,以适应时代对外语教学的要求。

篇4

21世纪初,经合组织有关研究项目组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融入未来社会?我国则根据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研制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英语学科提出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

在四个维度中,语言能力指听说读写看等方式;文化品格是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则强调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

二、课例背景

教学文本选自八下Unit6 SectionA第一课时听说部分1a-2c,内容是以两个学生对话的形式来呈现愚公移山完整的故事。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够根据人物对白总结故事情节要点,在此学习策略的驱动下,借助疑问词等叙述故事,并在讲述过程中恰当使用连词。难点一是将学生熟悉的中国神话故事内容转换成符合英语习惯和思维的语言表达,即语言能力的提升。二是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品格。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文化意识,文化自信,形成正确价值观。

三、教学步骤评析

Step1:Leading-in

因借班上课,教师通过PPT图片向学生展示老师本人曾经去过的旅游地-位于济源市的王屋山。

首先展示两张风景图供学生欣赏,学生同时思考如下问题:

Do you know which ancient Chinese legend happened here?

What’s the name of the legend?

老师继而展示更多图片,学生最终确认正确答案:愚公移山(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开门见山。一是通过观看老师旅游所拍照片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二是因为王屋山为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学生能在真实环境中感受文本特有的文化背景,激活学生对愚公移山故事的已有认知,为之后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做好铺垫。

Step2:Listening

Pre-listening

教师向学生展示故事l展的前半部分插图,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What do think is happening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ory?

[设计意图]插图是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同时也为读者设定了一个具体的语境。通过看图片并问答,学生走进本课听力的话题中。

While-reading

1st listening

学生在预测和探讨后,授课教师继而播放课本1b听力,即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半部分,学生根据所听,填入适当疑问词。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How does the story begin?

What happened next?

Where would they put all the earth and stone from the mountains?

[设计意图]《课标》建议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因而,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授课老师将教材听力环节做了修改。

特殊疑问词是构成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素,学生通过听来对所给细节信息进行归纳,填入疑问词,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和概括。

2nd listening:

学生第二遍听故事的开头,在老师提炼的故事梗概挖空处,填入时间状语和连词。

[设计意图]两遍听力涉及听,理解和概括的认知策略,学生梳理细节脉络,其中时间节点标志着故事不同的发展阶段,连词让故事的叙述完整流畅。此活动岁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查找,书写有用信息来训练综合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

Post-listening

学生结对活动,在疑问词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对故事起因进行问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口头输出的方式,对学生完成听力活动的结果进行检测,学生主体参与,积极转换学习策略,已有背景信息在同伴的提问合作中生成强化。不仅能让学生将重点短语与表达用完整的句子输出,有效锻炼语言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深化对故事主题和主人翁的理解。

Step3:Listening

Pre-listening

授课教师提供给学生故事结局部分的插画,打乱顺序,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Do you know the correct order of the pictures?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end?

[设计意图]听前预测既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听力技能,又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所听的对话。“预测能够加速听力理解的过程,对其它诸如识别、选择、判断、归纳、推理、记忆等听力技能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While-listening

1st listening

学生听2a听力,根据所听内容将图片排序。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听并分析概括有效信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nd listening:

学生第二遍听故事结局,填入故事结局部分的时间状语和疑问词。

[设计意图]学生对故事结局从微观深入解读。经过此环节,最后的语言输出,即整篇故事的叙述已经显得瓜熟蒂落。

Post-listening

学生四人一组,在疑问词和连词的帮助下,讲述整篇故事。当学生讲述故事时,PPT上同时滚动播放授课教师特制的视频当做背景(视频是以上八张图片剪辑而成,配有《黄河人》作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创造真实情景,到认知语言框架,再到构建语篇策略,充分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实施明确的小组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此小组互学环节也重视课堂生成,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方式促进思维发展和语感形成。制作视频加上音乐原因有二:一是突出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的厚重磅礴气势,二是让讲故事这一语言功能的训练更立体和生动。英语学科的文化气质微妙渗透,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修养也得以熏陶。

篇5

关键词:游戏 高职学生 听说能力

1.引言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的教研教改活动中,外语外贸学院的大学英语教研室对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重新作了调整,其中一项内容是在第二学期面向所有在第一学期已经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的学生开设重点课程《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学习则退居次要位置。作这样调整一是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在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时,要求在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另外,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也是我校对学生推行博雅教育的要求之一。把对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到英语学习首要位置在我校尚属首次,我们面临着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的情况,特别是大部分高职学生还是处于“聋哑英语”这一状态,上好这门课程成了一个新挑战。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我们想到了把游戏引入教学过程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听说课堂的压迫感,既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目的。

2.研究述评

2.1理论依据

现在国内外的语言教育学理论都很注重兴趣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戏在听说课堂上的引入首先是为了激发高职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Schultz(1988)提到,压力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传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就是耗时和向学生施加压力的,这种压力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和学习效率,而且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有机会在一个毫无压力的状态下使用语言,有利于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和自然程度(Uberman 199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Williams & Burden,1997)。“情境”这一要素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游戏在要求学生完成某项任务的同时也为他们建构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这样使得语言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协作”和“会话”都是达成“意义构建”的重要手段,游戏过程中学生们为了赢得竞争组,都会通力合作,在协作沟通中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

2.2游戏的定义

本文所讨论的游戏专指引入课堂中的以学习语言为最终目的的一种课堂活动。Byrne(1995)认为游戏是一种带有规则和娱乐的活动,目的是让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使用语言。规则、竞争、娱乐和学习都是游戏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学习部分,是我们引入课堂中的游戏和一般意义上所说游戏的主要区别。

2.3游戏在听说课堂上的作用

2.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较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听不懂,不敢开口的“聋哑英语”在他们当中极为常见。在课堂上引入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中用心聆听,大胆开口。因为“这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Richard-Amato,1996)。Avedon(1971)也指出,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的竞争性上,他们在为赢得游戏上所作的努力甚至超过在其他课程上所花的功夫。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当学生参加这些带有竞争性的游戏时,他们迫切要赢对手的心情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游戏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寓学于乐,游戏增加了原本枯燥的听说课堂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3.2减少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压力

我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很怕当众发言,这种恐惧感产生的压力甚至让他们不想去上课。让学生忘记他们身处课堂的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参加可以让其放松的游戏。游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欢乐和轻松的学习氛围。身处课堂的学生面对的是不熟悉的单词、句子结构和表达法,这造成他们在课堂上感到不安、缺乏安全感,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放松和有趣,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上,大多数学生在游戏中都会尽力赢得游戏,而不是注意语言的形式是否正确,他们不再担心犯错误和被纠正。担心犯错和被批评恰恰是让学生不敢当众讲外语的主要原因。(Horwitz,Horwitz and Cope1986)

2.3.3给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

我们认为在课堂上玩游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因为学生有机会在所提供的场景下有目的地使用语言。Hadfield(1997)认为,“游戏除了和传统的练习一样提供了大量的操练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真实的沟通的机会。尽管这种真实性有人为作用的局限,但这起码建起了一座从课堂通向现实世界的桥梁。”近年来随着任务型教学的兴起,很多教师把任务型的活动引入听说课堂中,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游戏本身同样是一种任务型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沟通交流,它同样也为学生进行听说练习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场景。从表面上看来,所有的游戏都是为了让学生使用语言,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以自己的方式用英语沟通交流来达到想要的结果。这一过程就要求学生同时运用到听和说两种甚至更多的技能,这种真实的场景训练了学生创造性和即时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把游戏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有意义的语境中使用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语言,听说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2.3.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精神

听说能力的提高不是单靠学生个人努力就能达到的,他们必须学会聆听,包括标准的和带有口音的发音;学会有效传达信息,当众表达个人的观点,学会协商、妥协等沟通技巧。这些能力在一般的课堂上难以得到练习,把游戏引入课堂后,学生为了赢得游戏,自然就会努力和本团队的成员同心协力,合作学习,这种团队合作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

2.4游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准备游戏时要考虑到游戏是否同时具备娱乐性和教育性两方面的特点。在选择和设计游戏时应该明确游戏要达到的目标,仔细考虑游戏是否符合学生的水平、兴趣、课堂的场地、时间等因素。游戏还应该能让大部分的学生参与其中。

首先,游戏开始前教师应该清晰地向学生解释游戏的规则、做法,并且确保学生完全领会,这才能保证游戏的有效性。

其次,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教师应当充当一个组织者的角色,不要打断游戏过程。

最后,游戏结束后,教师应该对结果进行一个公平合理、有意义的评价,表扬做得好的,鼓励有进步的,总结不足之处。之后教师还应该反思游戏是否适用、是否有需要改进之处。

2.5实际应用情况

Urberman(1998)所作的调查指出,大多数参加过课堂游戏的学生对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目的游戏都是抱着肯定态度的。Huyen和Nga(2003)所做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学生表示他们喜欢游戏给课堂所带来的这种轻松的、有竞争的和促进学习的氛围;教师则反映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我们在本校随机采访了一些参加过游戏教学的师生,大部分受访学生还是比较认可把游戏引入课堂的做法,主要觉得游戏让本来非常紧张的听说课堂变得轻松起来了,“以前上课时心里总是七上八下,因为总想着老师会提问,老师讲新知识点的时候精神也无法集中。”“因为好玩啊,我现在逃课都少啦。”还有的学生说他现在敢开口说英语了,因为是“一大班人一起玩,没那么紧张了。”教师们的意见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游戏的引入的确是让课堂气氛活跃不少,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则反映由于经验不足,有时难以把握游戏所需要的时间,这对教学进度有一定的影响;备课时教师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准备才能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总的看来,我们把游戏引入听说课堂的做法还处于摸索阶段,有些游戏看上去很好,但是实际操作的效果却不如人意;有些游戏适合文科专业的学生却不受工科学生欢迎;有些游戏的难易程度还要作出调整。

3.结语

听说能力是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最薄弱环节,而目前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又需要他们能够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引入了游戏教学。其好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压力,提供语言练习的真实环境,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精神。从目前实践的情况看来,我们看到了成绩,也发现了问题,因此还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反思、改进,总结出适合面向高职学生听说课堂上使用的游戏,从而作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Avedon,M.E.and B.S.Brian.Learning Through Games.The Study of Game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71,315-321.

[2]Byrne,D.Games.Teaching Oral English.Harlow: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5,101-103.

[3]Hadfield,J.Advanced Communication Games:A Collection of Games and Activities for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udents of English(Teachers Resource Materials).New York: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7.

[4]Horwitz,E.K.Horwitz,M.B.and Cope,J.A.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2):125-132.

[5]Richard-Amato,P.A.Making It happen.New York: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Group,1996:192-199.

[6]Nuyen,N.T.T. & Nga,K.T.T.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vocabulary through games.Asian EFL Journal, 2003,5.

[7]Schultz,M.and A.Fisher.Interact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Games for All Reasons.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8.

[8]Uberman,A.The use of games:for vocabulary presentation and revision.English Teaching Forum,1998,36,(1):20.

篇6

关键词: 翻译教学对比翻译法《落花生》翻译技巧

一、对比翻译法和翻译技巧

翻译课教什么,怎么教是教翻译课的老师经常考虑的问题。经过理论研究者们多年来的探讨,尤其是语篇学的引进,我们发现传统的以词句为单位讲解翻译技巧的方法暴露出自身的缺陷。脱离上下文,孤立地译词句,得出的译文是机械的死句,因为实践中的译文往往以语篇的形式出现,正如伦敦学派创始人、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菲斯(J.R.Firth)说过,“每个词用在新语境中是个新词”(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1]。其结果是学生学了翻译技巧,一到实践操作时,要么置之脑后,要么生搬硬套。因此,翻译教学应以语篇为单位。语篇教学怎样操作,魏志成先生的《英汉比较翻译教程》和《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他认为“比较翻译法指的是在比较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内、重视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以独立语篇的多种译文比较分析为示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译文参与比较评价”。[2]简言之,单个语篇讲解能以篇章为背景遣词造句,克服了以词句为单位只求得简单的文字对应的不足,但学生只知道该怎么译,却不知道不该怎么译,也不知道多角度地进行翻译。

翻译技巧是翻译家们长期实践的总结和译学研究者们探索的智慧结晶。我们常说的翻译技巧包括增词、减词、词类转换、抽象译法、正反译法、切分、合并等。其实在实践操作中还可以总结出诸多的方法和技巧――只要这些方法和技巧能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正如刘宓庆先生所言:“任何可以借以实现翻译实质中所包含的意义转换途径,都可以纳入方法论作为变通手段,加以研究,订出参照规范,翻译方法论的开放性和开发性主要体现在变通手段中。”[3]的确,英汉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上有很大差异,但通过长期实践的摸索、总结,总能找到化解这种差异的途径。在本科生的翻译课堂上,我们需要这些变通手段,因为具体讲解时,还是要落到翻译技巧上。笔者认为不是翻译技巧无用,而是怎样教翻译技巧的问题。如果选择适于对比的语篇讲解翻译技巧,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对国内两位散文英译高手张培基教授和刘士聪教授《落花生》英译中的一些精彩译笔进行对比,看看两位译家是如何有效地传达原文的,并从中归纳出一些翻译技巧以资教学之用。

二、《落花生》

《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们熟知的优秀散文名篇。它的显著特点是语言朴实无华,却寓有深刻哲理。应该说将这篇简短的散文译成英文不会太难,但要做到用词精致,语言地道,叙述生动也非易事。道理很明确:翻译是把源语的信息移植到译语中,而汉英语言属不同语系,文化背景截然不同,在信息移植过程中,“一路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是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4]所以对原到完美的忠实只是一个理想。译家的责任是如何运用有效手段,或者说恰当的翻译技巧把这种失真减少到最小程度。下面是《落花生》的原文,文中的序号为笔者所加。

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1)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2)。”我们几姐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妈妈说:“今晚我们可以做一个收获节,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如何?”我们都答应了。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

那晚上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来到,实在很难得!爹爹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都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姊姊说:(3)“花生的气味很美。”

哥哥说:(3)“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3)“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4)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5)

我们谈到夜阑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

三、翻译技巧举例

(1)“让它荒芜着怪可惜”

张培基译文[5](以下简称a):It’s a pity to let it lie waste.

刘士聪译文[6](以下简称b):It’s a pity to let it lie waste like that.

译文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译文的地道,即用与源语有相同使用频度的词语来译原词语。原文的“荒着”,两译文都译成lie waste,可见两译家不谋而合,都想到了这个地道的英语短语,这种搭配的优点在于译文生动、自然,如同lie thick,lie dead,lie open等一样,形象立体,活灵活现。还可推想到这样的句子:He stands tall. There flows a river in front of our house.

二是增词法,即根据句法、意义或修辞的需要,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但有其意的一些词。刘译中增加了like that,这种口语化的增词,活灵或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增译这一潜在的信息,显然是根据修辞的需要,或更确切地说,是根据风格的需要。这种恰到好处的增词英译汉中也有,如:This typewriter is indeed cheap and fine.可译为:“这部打字机真是价廉物美。”同时,两译文所用技巧不同,也反映了译者翻译观的差异。张培基先生在其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一书中提出的翻译标准是“忠实、通顺”。谈到“通顺”时,他说:“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7]张先生对两种语言很捻熟,常能找到合适的对等语,译文地道、规范。刘先生提出“韵味说”,他认为“译作的‘韵味’就是原作的艺术内涵通过译文准确而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时所蕴涵的艺术感染力,这种艺术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共鸣……总之,文学作品的翻译应把传达原文的审美韵味作为至高的追求”。[6]在实践中,他身体力行,此句译文可见一斑。

(2)“就辟来做花生园罢。”

a. Why not plant some here?

b. Let us open it up and make it a peanut garden.

这是表建议的口语体句子,有下列句式可供选择:①Why don’t you do sth?②Why not do sth?③You’d better do sth.④Let’s do sth.李明认为“第一种过于正式,第三、四种语气都平淡,而且没有商量的口气”。[8]

语体是判断文章风格的基本标志,有口语体(colloquial language)与书面语(written language)之分,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用词和句式。用词:ask for/request;hand out/distribute;try/attempt;begin/commence。句式:Why don’t you come and have dinner with us next Saturday?/May I invite you to dinner next Saturday?不过,英语与汉语稍有不同。英语的语体既可体现在用词上,又可体现在句式上,而汉语主要体现在用词上。例如:①He spoke in a confident manner.②He spoke confidently.③He spoke dead sure.上面三句话可以分别译为:①他信心百倍地说。②他很有把握地说。③他蛮有准儿地说。[9]

(3)姊姊说:“花生底气味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

a. “Peanuts taste good,”said my elder sister.

“Peanuts produce edible oil,”said my elder brother.

“Peanuts are so cheap,”said I,“that anyone can afford to eat them...”

b. “It is very delicious to eat,”my sister took the lead.

“It is good for making oil,”my brother followed.

“It is inexpensive,”I said with confidence.“Almost everyone can afford it and everyone enjoys eating it...”

首先,这里要注意发话词的变通。“汉语中的发话词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基本上是一个封闭体系。‘说’可以说用得很普遍,而用的场合又往往并不恰当,只不过读者习以为常罢了。反观英语文学,发话词很多,是个开放体系。作者如果反反复复,只用一两个,读者一定觉得乏味,在某些场合甚至会觉得不恰当”。[10]两译家根据汉语思维重悟性,语言结构讲意合而英语重理性和形合的特点,对原文中数处“说”分别作了处理,如say,take the lead,follow,ask,continue,go on,suggest,conclude等,表达了说话者当时的情态。试看下面类似的例子。

①他们听见远处大炮隐隐约约地响着。

They heard the muffled booming of artillery from afar.

②收音机的响声在扰乱大家。

The squeaking of the radio was disturbing everybody.

其次,还要注意发话词的位置。相比之下,汉语不忌重复,不仅体现在用词上,还体现在句式上。引文中的三人“说”置于直接引语前,一线儿排开,并未给人以罗嗦之嫌,如果英译文也照本宣科则给人以机械、呆滞的感觉。两译家把这些发话词或置于直接引语前,或置于其中,或置于其后,错落有致,体现英语的多变性(flexible)。

(4)……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

a. ...win people’s admiration with their brilliant colors...

b. ...attracting you with their beautiful colors...

“鲜红嫩绿的颜色”,这里“鲜”和“嫩”是色泽的代称,泛指娇美;“红”和“绿”是颜色的代称,泛指各种颜色。如果死扣原文字眼,译成freshly red and tenderly green,译文读者能懂其意,但失却了原文的涵义。两译家深悟其意,分别译成brilliant colors和beautiful colors。这是一种引申,即在译文中将原词语的意义加以延伸,具体地说,这是采用了抽象译法:与具体译法相反,即把原文中带有具体意义或具体形象的词进行处理,目的是为了译文的通顺、流畅。[11]例如:

①这几天心里七上八下,老是安静不下来。

His mind was in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

②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雪中送炭。

A real good friend should be offering timely help.

英译汉把带有具体意义或具体形象的词进行抽象化处理也有:

①Henry knows he can depend on his family,rain or shine.

亨利知道不论境遇如何,都可把家庭作为靠山。

②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

少时所学,到老不忘。

(5)“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a. That’s what I expect of you.

b. This is what I wish you to be.

刘宓庆先生认为:“词性转换既是一种译词法,又是一种句法变通手段,而后者往往是由于前者的变通而实现的。任何词类都可能也可以在双语语义对应的要求下转换词性,改变原语句法结构形式。因此,词性转换大大拓宽了双语语义对应转换的通道。”[3]“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中的“希望”是名词,两译文分别用了动词expect和wish,采用了词性转换译法,即通过转换原文的某些词语的词性,以符合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从而使译文通顺自然。例如:

①他的演讲给听众的印象 很深。

His speech impressedthe audience deeply.

②该厂产品的主要特点 是工艺精湛,经久乃用。

The products of this factory are chiefly characterizedby their fine workmanship and durability.

英语属静态语言,在一般情况下,较多用名词、介词和副词,而汉语则是动态语言,动词用得多一些。例如:

①学生家长普遍认为 学校不再对教单词拼写感兴趣。

There is a popular beliefamong parents that schools a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spelling.

②公众舆论都反对 这个提议。

Public opinion was againstthe proposal.

③学生们都应该德、智、体 全面发展。

All the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morally,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

④他一声不吭地走了。

He left withouta word.

四、结语

从以上篇章对比看出:讲解翻译技巧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有语言的、有语体的,根据选材还可以涉及语用、文化、修辞、美学、语篇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取材,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教师既可用例子演绎某一技巧,又可用例子归纳某一技巧,甚至归纳出新的技巧。通过名家译文对比分析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因为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还可以把学生的译文与范文进行对比,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师对翻译理论及技巧的讲授与评析,可以催化学生对知识的转化速度”。[12]

近些年来,由于引进了西方译论,特别是翻译的文化转向,理论研究者们的目光纷纷投向文本外的研究,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这拓展了译学研究领域,把翻译引向了纵深的研究。但另一方面却冷落了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虽然口口声声“继承传统,洋为中用”,但在实践上,觉得前者,尤其是翻译技巧不登大雅之堂,由一统天下的传统规定性译论倒向了描写性译论一边,这种忽“左”忽“右”的倾向,只能证明翻译科建设不够成熟,使得翻译理论不能正常健康地发展。对此,林克难教授的话颇有见地:“微观上,各人有各人的规范,看似势不两立;但从宏观上看,两者井水不犯河水。”[13]也就是说,两者只不过是研究手段不同而已。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描写性译论的同时,继续加紧传统规定性译论的研究,两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Firth,John R. Modes of Meaning[M].周方珠.翻译多元论[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93

[2]魏志成.英汉比较翻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代前言VI.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1999:11,175.

[4]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董明.翻译:创造性叛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54-155.

[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4-15.

[6]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37-139.

[7]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7.

[8]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34-140.

[9]萧立明.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1:164-165.

[10]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18.

[11]傅敬民,吕鸿雁.当代高级英汉互译[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