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怎样提高范文

时间:2023-04-01 03:5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英语怎样提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因材施教;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教师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层次,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及自主学习能力。

一、 以学生为主,建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我们首先要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向导。教师应该保护学生对于学习的那份热情,要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在教育过程中,鼓励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享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积极性。(1)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严格遵循学生在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注意赞扬与批评的语气,多关注学生的积极方面。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学习效果,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2)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说话的语气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语言应该适当幽默,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和蔼可亲,要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与学生谈话交心,作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对象,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对于英语教学潜在能力的认识

现今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个不断积累知识和习惯性记忆训练的过程,使英语学习与机械逻辑学习相联系,毫无情感可言。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更不符合语言的学习规律。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机械地接受一小部分语言知识,而忽视了言语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语音素质及发音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其有别于汉语的自身的特点。在学习英语中练习听力的录音机、能够播放视频的语音室等教学器材设施在教学过程中是不能缺少的,它们在语言的素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困惑的问题是怎样使学生理解英语的语境,甚至国内的某些重点中学也出现了汉语式英语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许多英语教师说的英语不够纯正,使外国人听起来就与汉语里的拼音没什么区别,不仅语音的问题不可避免,就连普遍的语法,单词的使用也存在错误百出的现象。我不禁感慨,这些教师自己都没能学好英语,怎么能教给学生?当然,这不仅仅完全是教师的过错,很多例子表明,即使是学习很好的口语也十分优秀的英语毕业生,一旦在一所中学待上一两年后,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都会有所退化。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地进修,为自身努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然后,学校的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及时地办理培训班,以提高教师的综合语言素质,或将教师送往高等学校进修,这样才能适应时代不停的变化发展。

三、利用游戏以及戏剧形式等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许多中学生对于游戏都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利用游戏丰富课堂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单词接龙”这个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新单词,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此外,让学生以戏剧形式进行人物扮演,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站在角色的角度理解语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教学初中教材“Unit 4”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对话,并且分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上台表演,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并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学生不再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而是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宜地安排英语交流学习等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互相的交流当中了解他人的学习方法,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也能够团结班级同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班级学习气氛,从而能够全面提高班级的学习效率。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分组预习,自主学习重要词汇和短语,互相交流不了解的新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中着重讲解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自主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活后,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也就能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五、重视个体差异的存在,因材施教

篇2

1.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导致英语成绩差。英语练习时,不是抄袭,就是想当然地乱写一通。

2. 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差,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结果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英语练习时,无从下手,只能凭感觉。

3. 由于没有很好地审题而造成偶尔的错误

4. 由于记忆模糊、差异区分不清而造成的混淆性错误。

5. 由于批改、评讲练习的方法不当而造成的重复性错误。

6. 有些中等学生,在做英语练习时,遇到拿不准的题目时,不是去看笔记、去翻书本,而是去抄好生的答案,结果是人家错,他也跟着错。

英语教师要想大面积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就必须注意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练习的正确率。而提高英语练习的正确率,仅仅依靠认真批改作业是不够的。以下是我的一点做法:

一、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减少并杜绝抄袭性错误

从正面教育入手,对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其亲其师,信其道,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反复向他们讲清,课外练习是课堂练习的延续和补充,做适量的作业,是进一步理解、消化、巩固知识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让这部分学生逐渐养成独立完成英语练习的习惯。对抄袭作业或主动把作业给他人抄的学生,要逐个进行教育并分析其危害性。

二、 指导学法,加强个别辅导

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做到对症下药。如有些学生记不住单词,我就给他们传授单词记忆的方法:

1. 根据读音记单词

如牛津初中英语8A的第一课中单词advertisement,如果学生死拼字母的话,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忘记。若根据读音ad-ver-tise-ment来记忆的话,则记的既快又准确。

2. 根据已学过的单词来记忆生词

如牛津初中英语8A第一课中单词ready可分解为read+y, 8B 第一课中的especially 一词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该单词与所学过的special进行比较,especially可分解为e-special-ly,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单词链来记忆单词,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记住所学的单词。

3. 根据前后缀记忆单词

如honest-dishonest,cheer-cheerful。

4. 根据分解法记忆单词

如handsome可分解为hand+some等等。有些学生句子会读,也知道意思,但不会用。究其原因,有些学生不会模仿。针对此类情况,凡课堂出现的新语言点,我都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口笔头练习。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应加强个别辅导。如每天下午利用一定的时间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的听写。通过对症下药,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些学生经过日积月累,英语基础知识逐渐牢固,英语练习中的错误就会逐渐减少。

三、 精心设计课外练习

英语课外练习的量要适当,不可粗制滥造,不可全文照搬他人的练习,英语课外练习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本节课所学的词汇、短语、句式结构,编出结构新颖的练习。百分之九十的练习答案都在当天所学的内容里,百分之十的练习答案要根据语境或根据以前所学内容作答。只有这样,学生在做英语练习时,才能有案可稽,学习、练习才有信心,学生才能获取最大的成功感,继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才能真正地提高英语练习的正确率。

四、 培养学生检查练习的习惯,减少偶然性错误

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的马虎大意造成的,漏做、少做、抄错等错误都属于此类。这类错误,学生只要认真检查一遍,是不难发现和改正的。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一方面要及时表扬能认真检查作业,其错误较少的学生,另一方面,对错误率较高的题,应在课堂上加以评讲,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对个别的错误,则采取单独指导。

五、 改进练习批改、讲评方法,提高练习的正确率

学生的英语练习有错误是很正常的,本人对作业批改、讲评作了一些改进:批作业只划出错误,不改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订正。若不能独立完成,可以和同学讨论,必要时老师加以点拨。将改正后的句子,重抄一遍。让其模仿该句式,再造一句。这样做,虽然麻烦一些,但几经反复,印象深,效果好。

六、 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正确使用错题集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如何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效结合起来,按照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初中英语教师,经过近年来不断地探索实践,我感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前,我们更注重知识的讲解和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然而,在英语学习中,“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初中阶段,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比较薄弱,学生对学科的学部分取决于兴趣。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教学中,要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其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其次,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让他们在运用中尝到乐趣,如开展一些情景对话,值日生每天用英语汇报情况,在学习中组织一些英语游戏等。最后,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教学要“以人为本”,寓教于乐,学用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用的是“满堂灌”方式、方法,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可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对于部分学生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客观教具和演示开始。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运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及谐音。语言总是和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

声、行、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牢固。教学中可创设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对话,如起居、节假日、生日聚会、拜访、打电话、看病、购物、游泳、体育活动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获益。教师上课要精讲,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大部分时间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活动,就象在舞台上表演一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实践,让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使学生课堂角色从传统教学中的观众变为演员,让他们学中用,用中学。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要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微笑着用英语进行纠正,既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学到了知识。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要做到悬念迭起,把课堂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让乐趣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毅力”是学好英语的保证

在人生道路走得比较远、比较好的人,并非都是特别聪明的人,但必须是那些肯下苦功的平常人;英语学得好的,也并非都是智商很高的人,而是那些常年坚持不懈,在听、说、读、写、译方面付出辛勤汗水的人。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语言学习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一个人不可能几星期、几个月内就能学好英语。要想使英语口语达到流畅的程度,最重要的是Practice(练习),不断地练习,没有“捷径”可循。

有时候,一个单词,背了十几遍都没有记住,最后花了好大的劲终于勉强记住了,可没隔几天又忘得无影无踪。一次次重复这样的失败,的确带给学生很多的失望甚至是绝望,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认为记单词是一件幸福愉快的事。此时此刻,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的专业知识或者一道题的标准答案,而是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用精神去感染他们;用希望去激励他们坚持下去;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内外结合,促进教学有效性地延伸,巩固教学效果。

篇4

针对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的好奇心和神秘感,教师在上初一导言课之前要认真准备,明确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和了解英语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广泛用途,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今后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学好英语打下基础。一般而言,初一第一堂课,我会请曾经在本校就读过的成功人士回到母校做宣传报告,讲述努力学好英语何等荣耀,何等重要,让这些衣锦还乡的人感染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压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欲望,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从来不敢和老师交流,对老师是一种害怕,更谈不上某个学科的什么自我发展了。现在,英语教师由于学科的非凡性,更具有教学上的绝对权威,更容易让学生变成机械的“接收器”。

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共同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过去我们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更多的是让学生适应学校或教师的要求去发展。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其中就包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靠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靠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最主要的情感因素。有句话说得好:许多人成功,是因为他们想使自己成功。

三、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及其重要的

对初中学生来说,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维护已培养起来的兴趣,使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一步步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初一阶段,学生对英语有着美好的憧憬,所以设置问题不宜太难,阶段性测试以激励为主,这样可以保持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

英语是一门用来交流信息的语言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书本上抽象枯燥的东西变成具体并有趣味的实践性的东西,培养学生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表面肤浅记忆变为更深入透彻、永久性的理解记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英语的反应敏感能力,使书本上的抽象知识活起来,真正成为一种交流工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往不断扩大,社会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初中学生已经知道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很多人还是学不好英语,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总结这么多年来英语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备课,根据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英语的特点,我们应注重课堂细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我们应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紧扣课文教学内容。及时抓住课堂“兴趣点”设立交际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把语言的机械操练转向意义操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许多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及课外的英语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成效。

2、创设宽松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也不在于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学生练习和实践。可以从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出发,学生喜欢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由学生自己决定,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己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英语课堂多一些轻松,多一些幽默,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在教学有关动物的文章时,就充分利用幽默风趣的肢体语言教学,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得知识。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语言自由交谈,自由表达思想。教师不妨采用“对话”式教学,把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做到时时让学生思考,处处让学生参与。不要怕犯错误,“恐惧错误就等于毁灭进步”,要改变那种压抑的环境,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

3、运用成就感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曾经说过,“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也有心理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勇气。

其次,农村学生不是我们潜意识里的笨学生,他们有好的记性,聪明的大脑。所以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尤为重要。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和能力。教学实践证明,由于方法不当而导致许多学生英语学习事倍功半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此,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1)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多听,多读,多写,多说,坚持不懈。(2)善于总结,勤于“过电影”,提高认识,使知识更加系统和完整。(3)乐于提问,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4)了解知识脉络,把握知识结构,指导学生将知识由点到面串起来。(5)以写促学,指导学生轻松实践。

最后,老师对孩子知识的检查应落实到位。农村学生家长大都文化层次不高,他们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同时因为家境原因不能请家教,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有奉献精神,手把手让知识过好关。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进步和成就,并且得到了老师的认可,那种由衷的喜悦所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爆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意料的。这种自信心的产生,是一种意识到“我有潜力、我能行”的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发现”的心理表现。这种成功快乐的体验不单要使知识来推动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依靠发展能力和自信心来推动学习知识,形成知识——能力——自信心三者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英语学科方面突飞猛进。

篇5

关键词:词汇教学;问题;有效性;对策

众所周知,要学会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大厦的砖和瓦。一定的词汇量是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英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一个人掌握词汇量的多寡和牢固与否,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他思想表达的丰富与准确程度。但是有些学生因记不住词汇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掉队,或干脆放弃了英语学习,由此可见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更是迫在眉睫。

一、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重视均衡发展,忽视重点突出

在教学If she goes to a different school, I won’t see my best friend.时,一位上课教师通过幻灯片引出本堂课所有的生词,并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朗读,对每一个词汇一一进行了造句,费了半节课的时间,显然,后面给学生操练对话的时间就不够了。外研版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词汇量加大,这无疑给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教学大纲对每个模块的单词都作了具体的要求,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出不同等级的要求,有的教师在处理词汇时往往平均分配力量,没有依据大纲的要求,而是对每个单词都同等对待,都“一古脑儿”地传授给学生,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单词只要求能听懂,哪些单词要求能听、说、读,哪一些是最重要的,要求听、说、读、写都行,这样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结果造成重点不突出,学生记忆负担过重。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对所有的学生用一把尺子来量,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提出同样的要求,其结果必然是学生达不到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体验不到成就感,慢慢厌学,便产生一种焦虑心理,以至于看到单词就害怕,从而降低了学习效果,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意味着词汇教学的失败低效。

问题二:重视语音语义,忽视语境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所谓的“词汇教学”让学生无所适从。在教学If she goes to a different school,I won’t see my best friend.时,一位上课教师将所有的词汇全部抄在黑板上,详细地讲解单词的拼写、音标、词性和搭配等,反复领读,学生跟读,不厌其烦。这种把单词单独讲授,而与一定的语境脱离的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觉得学习单词太枯燥无味,对单词渐渐失去了兴趣,觉得老记不住这一连串毫无联系的符号,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控制下,学习时得不到快乐,尤其在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接受不了教师输入的信息,导致成绩下降,这样又反过来加重了学生厌烦、抵触的心理。整个学习过程便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和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而陷入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语境教学,学生对词汇使用的情景不能准确把握,只知道根据词汇表中的中文含义死搬硬套,以至于写出像“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之类的经典笑话。

问题三:重视字面含义,轻视文化内涵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但即使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许多情况下,也会出现与别人沟通不了或出现尴尬的场面。这是因为习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更是语言的深层基础。然而,有的教师只按照课后的词汇表,详细地讲解单词的拼写、音标、词性和搭配等,对于单词的文化背景却只字不提,觉得这些一点也不重要,多讲浪费了上课的时间。殊不知,多讲解一些文化习俗的知识,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也由于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汉语,这样在词汇学习中学生就喜欢用汉语词汇的读音、类别、释义来规范英语词汇,用汉语的语言习惯来表达英语。比如说在听到一个外国人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中国学生的第一个反应却是“哪里,哪里,一点也不漂亮”。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当听到别人夸奖时自谦一番也是符合中国文化的,但在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习惯,当听到别人称赞时,西方人说声“Thank you”,便坦然、开心地接受,要不称赞者会以为自己判断力有问题,也会因此而不高兴,由此可见词汇的文化内涵是多么重要。也由于中国学生受汉语的影响,产生了母语定势的心理,这种心理无助于学生学习英语,反而拖了学习的后腿。这种方法违背了“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的教学原则。

二、提高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的对策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在实际词汇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

(1)用实物、图片、手势等直观法引入词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可看出兴趣的重要性,而直观教具的使用恰恰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在适当的时候,教师采取直观教学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引入新单词,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积极参与,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提高学习兴趣。此外,通过此方法,可以使学生把实物、动作直接和英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特别是对七年级的学生,如采用直观教学,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积极参与。

如学习“orang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一手举起桔子,并自问自答: What’s this?It’s an orange.再延伸举起两个桔子问:What are these?They are oranges.然后再展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这样反复操练,学生不但能掌握“orange”这个单词的词性、单复数,而且在运用时也琅琅上口。教师如能把桔子奖给回答好的同学,那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如在学习动词短语row a boat,play the piano,go skiing时,教师可用动作引入,一边做动作一边说短语,这样学生非常容易理解。接着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动作,有韵律地读出这些短语,同时做出划船的动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高涨。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那他们对待外语的学习态度将会是积极的,心中也就会很渴望学会这种语言,虽然学起来较难,巩固较难,但由于态度积极,他们便愿意下苦功掌握这种语言,以便达到他日能在同学、教师面前有好表现,甚至见到外国人也能说上两句。

(2)通过谜语教学词汇

猜谜语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有了兴趣,再积极参与,从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把单词牢牢记住。有些单词采用谜语形式来猜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便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①例如:What has a bed but never sleeps,a mouth but never speaks?(a river) ②I jump into water.(a waiter) ③What has four legs but only one foot?(a bed) ④What has many keys,but can’t unlock a single door?(a piano)等等,这些谜语都是浅显易懂的,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游戏辅助词汇教学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兴趣可增强记忆,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积极而持久的认识倾向,它与大脑皮层中思维活动的兴奋中心相伴随。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这种天性,我们不能压抑,只能加以引导。游戏便是一种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娱乐方式,也是孩子们偏爱的一种学习方式,不用说小孩,连成年人也不喜欢呆板、沉闷、枯燥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为零的。要想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词汇教学中更要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来减轻学生对单词的厌烦和焦虑心理。教师只有帮他们清除了这些心理障碍,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如在学习了电影种类的单词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电影种类写在一张纸上,让一学生到讲台前问班上学生:What kind of movies do I like?Guess!班上学生反过来问:Do you like thrillers /comedies /action movies /…?猜对了回答“Yes, I do.”没猜对回答“No, I don’t”,则继续让其他学生猜;又如在教了12个月份的单词,教师可设计一个幸运转盘,把12个月份的单词写在转盘上,在转转盘前,教师只要学生猜会转到哪个月,学生们先分别说出一个月份的单词,教师转动转盘,转盘停在哪个月,回答这个月的学生获胜;教师还可以模仿幸运52、你演我猜等游戏来巩固单词。采用游戏巩固单词,可以把枯燥的词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单词。

Add-on这个游戏结合图片、实物来做:

学生1:“I like milk.”

学生2:“I like milk and pie.”

学生3“I like milk, pie and cake.”

如此类推,看谁坚持说得最长时间、最多的词汇,这样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复述能力和单词的贮存量。

如在学习身体部位单词时,当听到tough your head就用手触摸你的头,看谁反应快,以此来训练学习的反应速度和单词的记忆能力以及身体协调程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减轻了学习英语的负但,还锻炼了其它方面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由“苦学”转变为“会学”

(1)利用音形结合、构词法教词汇

在教学If she goes to a different school, I won’t see my best friend.时,有一位上课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在学习新的词汇时,用已学的相近词汇去引出新词汇,如warm-warn,table-able,sofa-solo,city-pity,heat-beat,这样降低了新单词的难度,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原来还可以这样学习词汇。“英语词汇总量虽上百万,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无论就音形而言,还是就意义而言,每个英语词都同其他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分子。”由此可见,各个词汇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系统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利用词汇的这些特点,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当然对于这些特点,教师也不能够直接把它们说出来,最好能在集中教学词汇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这样的学习有学生的亲自参与,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总体来说,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方法:

①改换字母法。单词都是由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组成的,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和对比单词之间相似之处,记忆起来就会很容易。如fight-right-eight-might,horse-house,past-last;cause-because,read-spread;hour-our,through-though,away-way等。

②合成词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重新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单词,赋予了单词一个新的含义,这样的单词好理解、好记忆,有时还很有趣。如basketball,sunlight,housework等。

③归类法。把同一类的单词总结起来,便于记忆。如表示身体器官的单词: head,eye,face,ear,nose,mouth,neck,shoulder,arm,hand,stomach,leg,knee,foot;表示颜色的单词: red,green,white,black,blue,pink,yellow,orange,purple,brown等。

④词性转换法。对于缺少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必须从语法角度来掌握词性,利用词汇转换的方法来学习。常见的是动词与名词、名词与形容词、形容词与副词之间的相互转换。如teach-teacher,sing–singer,win-winner,rain-rainy, snow-snowy;bright-brightly;health-healthy-healthily;tooth-toothache等。

⑤前后缀法。在一个单词的前面加上前缀或在后面加上后缀,可以改变一个单词的词性与意义。如hope-hopeful-hopeless,care-careful-careless;like-unlike,possible-impossible等。

⑥首尾呼应法。就是把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作为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这样练习可以提高复习单词的熟练程度。如see-elephant-teacher-red-duck-know-…; right-teacher-radio-orange-…等。对于单词,学生自然也不会那么恐惧。

(2)英语解释法教词汇

在教学If she goes to a different school, I won’t see my best friend.时,一位上课教师就用了I am able to play the piano means I can play the piano来解释了be able to这一短语,并用相应的句型让学生操练解释,这位教师就采用了英语解释法。

英语解释法就是运用简单的学生已学过的词汇,利用与新词同义、近义或反义的词来解释新词,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掌握新单词的听、说、读、写。这种方法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而且还可以收到以旧带新、以新复旧的效果。“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多听、多读,通过听读这两条渠道向大脑输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有了大量的、足够的语言输入与积累,才能融会贯通形成语言规则。”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用英语来教学,用英语来解释单词、句子等,并用英语设置交际情境来启发学生用英语思考。英语解释法正符合了用听、说向大脑输入大量语言材料的要求。学生对于教师所说的英语能听得懂,又知道新单词的意思,这样增添了学生们学习的信心,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积极学习的信心。如可以这样解释下列单词:①holiday:time off from work;②invite:ask someone to dinner or a party;③housework:work done around home;④afternoon:between 12:00 and 6:00 in the daytime;⑤exam:an important school test;⑥different:not the same;⑦entrance:place where you go in等。当然,用简单英语解释英语单词,要求教师在课前做一定量的收集工作去查找最简单的词汇。

(3)创设语境教学词汇

在初中英语词汇中,有许多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意义也完全不同,如:Does he run(赛跑) faster than you? He runs(经营) a big company. Run(竞选) for President. The report ran(刊登) in all the newspapers. He ran(赶) a cow into a barn.等。正是由于词汇的多义性,所以讲授单词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使用这个词、怎么用。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利用设置语境,可以使学生通过语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从而对单词记忆得更加牢固。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任何词汇也将变得没有意义。因此,在引入单词时,教师可把新单词放入所设的语境中,要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猜测所学新单词的意思。如:water这个词,在讲授时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或动作,如浇水的动作和喝水的动作等,这些都必须是学生熟悉的行为,再呈现以下的句子。如:①I’m very thirsty, 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 ②The flowers are dry,I must water them every day. ③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we can drink it.从语境中我们可猜测出①、③句中的water是水,②句中是浇水的意思,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water不同的词性和用法。

利用上下文教单词的道理也是一样,比如说我们学习polite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语境:

T:Mei is my friend. She says hello to everybody she meets. She gives her seat to the old on the bus. I think she is polite. Do you understand the word “polite” now?

S: Yes, it means “有礼貌的”.

T: Yes, very good. You got the meaning. Now read after me: polite, polite. She is polite, and I am polite too.

S: polite, polite. She is polite, and I am polite, too.

T: Who do you think is polite in our class? Why?

S: I think Wu Yong is polite. Because he always says hello to the teachers and he often gives his seat to the old people on the bus.这样把polite放段落中学习,不但教会了学生这个单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语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从而更加牢固地记忆单词;而且还能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自如地去运用这一单词。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外语教学中,不存在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新教学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它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掌握词汇学习的一些策略,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世禄,张国扬.ESP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王文斌.英语词汇语义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林崇德.英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4]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1 学生口语能力低的根源

1.1 自身因素:由于少不经学,故许多学生总认为自己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型很少,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在想表达某个意思的时候,他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语法上,生怕语法错了便不成为英语而闹笑话,因此没有勇气没有胆量开口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总是“三缄其口,沉默是金”。这种自卑心理作祟下的“害羞”状态长期作用于学生,导致英语口语能力的日渐萎缩,非万不得已不用英语说话是边远孩子的通病。时机和时间的延误,是学生口语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出声,何以成语呢?

1.2 语言环境差这一因素的影响。

首先,录取人才用考试制度这一做法是英语教学的沉重枷锁,桎梏使得老师们喘不过气来。迫于多年考试卷子题型内容的压力,英语成了外国佬历史语言研究课,老师们总是在不停地围绕着考试,今天着重语法,明天着重语法,后天还是在研究语法题。语法技能是够了有了,甚至超过了英语祖宗之地的孩子,可这样一来,英语口语训练也就没时间没了意思。除课堂上学生们见识着混杂的“中国式英语”,其他时间,英语气氛几乎为零。偶尔活泼的孩子摹上几声,迎来的往往是嘲笑和嗤鼻。口语能力在这样的季节里生长,能不低吗?

1.3 目前的边远农村,尚有少数没有解决温饱,文化素质极低的家长们能让孩子们念书已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和骄傲了,根本谈不上家庭教育质量。能提供给孩子们英语气氛的家庭是凤毛麟角。在这样的基础上起步,若一见面便大侃英语,那是不切实际的。这样做者也纯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可想而知,英语口语根植于这样的土壤能不低吗?

2 改变现状的途径

2.1 重视英语口语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首先,众所周知,英语课重要。但是,英语教学却一直处于传统的框架之中,从课时结构到教材重点到考试内容,都没有透出强烈的实用意识和能力意识。学生们总处于机戒被动地位,在动手与动脑之外没有动口讲,这严重忽视了语言的功能和特点。

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口语,打破“哑口无言”“有口无言”的尴尬局面。这是第一个要转变的理念。

其次:建立师生平等机制。

现在孩子们渴望着师生平等,不希望老师高高在上。有了平等的观念,学生就会感到轻松。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形成。

还有一点:尽量在学校建立自然的“小社会”。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很大程度上是环境造成的,尤其是学校环境逼成的。因为,学校太象学校,有的封闭式的学校几乎就是真空的世外桃源。学生没有见过社会的各种颜色。初出校园时,总以幻想思想,当一遇到与非教材教条所及,便胸有成竹,顿起彷徨,以至苦闷无措。

2.2 表扬要适度,既不拨高故意奖评,也不能漫不经心不在意学生的进步,教师的表扬用语,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实在,不显造作和勉强,不感到教师的生气凌人和有意蒙人。当碰到学生发生错误时,老师要以包容理解的心态对待学生,不宜指责和埋怨,最好的语言是“It’s better to say like this.”这样一来,课堂环境轻松了,学生们便会放开思想,畅所欲言。

2.3 情感投入,师生互动。

教师的情感投入比例和学生口语的成功与否有相当大的关系,投入热情和鼓励,学生便会被老师感染,进入到老师预设的内容中去,出现争鸣而忘了羞涩,学生会自觉与老师心灵配合,达到互动。投入冷漠和打击,学生便会无精打采,游离在学习内容之外,或一片呕哑,一片嘈杂,师生各自为战,个取所需。感情投入不仅于课堂上几十分钟,尤以平时更为重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份期待的目光,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甜蜜的微笑,一次真诚的晤谈,一回善意的指责,都是增强师生感情的砝码,教书先做人,教学先教学法,感情的筹码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便越接近正确的轨道,

2.4 兼顾大众,照顾个别,因材施教。

一母九子,各有其样,一掌五指,长短各已,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指导和训练,对开朗的学生,指导他们向理性深入,对内向的学生,鼓励他们向开放发展,成绩好的要加码以达到内化精进,以致能创造想象,让口语成为自己的东西,融入生命之中去;基础差的学生,则减负以达到 成功感从而生出兴趣来,不能让他们感到英语是当头一棒而望门而逃,要让他们有敲门的兴趣和信心,可以说对待大部分学生宜用一个宽松的标尺去衡量,上课能听懂,下课想对话,便是口语教学的一百分。

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了解学生,训练中要尽量做到面对全体,有要做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从而通过口语教学充分展示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敢于犯错误,在错误中成长,把学生从以往的“有问题――无问题”纠正到“无问题――有问题”模式上来。学生都能有问题了,提问题了,则个性化就形成了。

2.5 寻找说话环境,创舌交际情境,扩大用语对象。打下英语口语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仅用四十五分钟想学会一门语言,这近乎天方夜谈,怎么办?唯一的出路是寻找新的天地。

①成立英语角,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聊天空间。这种聊天不是盲目无主题的神侃,而是在有准备前提下的展示和训练。先做好主题选择,然后以一本小词典《英汉词典》为后盾,尽量使用已知的知识,找一个势均力敌者便聊起来,不要怕出现不会表达的时候,不会了也可以临时抱拂脚,请教别人请教字典都可以。聊完了,进行小结,以收拾聊天中聊出来的宝石。

②利用凤凰旅游资源,走出校园门槛,找外国佬讲话,这样可以听到地道的外语。这些游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发音方韵和生活习惯。学生门既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口语水平。

篇7

关键词:提高;学生;英语;写作

初中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写作技能也是学习英语所有技能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英语作文都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在学习英语中,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很薄弱,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夯实学生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抓好基础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把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牢记,起初通过基础练习来训练学生写简单的英语小短文,同时让学生从背词句到背诵对话和课文,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量,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一个单元的内容,给学生设定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写作,写作内容可以接近该单元的内容,开始时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逐渐让学生写一些较难的,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英语的写作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发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对于不同年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例如,七年级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还不够,这时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如何正确记忆单词和正确书写单词入手,渐渐地过渡到进行句子的抄写和记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内容尽量以接近学完的内容为主。七年级学生比较好动,特别愿意玩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英语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说”的练习,使学生对学过的英语词汇得到巩固,进而增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为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通过游戏中的会话,可以使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人称、单复数和时态的变化。

三、初中生应注重句型转换、简单话题写作和看图写作训练

通过一段对英语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这时可进行一些基本的写作训练,这是训练句子和短文写作的最好时机。句型的转换一般包括同义句之间的相互转换和根据要求改写句子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例如,把It is a dog . 改写为一般疑问句为:Is it a dog?而She goes to shop. Does she go to shop?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学生逐步掌握英语句型的基本结构、语法的搭配、人称和数的变化。短文的写作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的内容进行,这样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之后再用笔头进行回答,或者写出课文内容中的语句,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人称表述课文的大概意思,或者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四、对学生进行反复检查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指导

复查写作训练中的错误是学习英语写作不可缺少的环节,针对大多数学生平时进行写作训练时经常出现时态、人称、名词的单复数的错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要让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对句子检查时,一定要看句子的成分是否完整,前后语序是否正确。

2.对词的形式进行检查时,要看动词的语态和时态是否正确,主谓语是否一致,非谓语动词的形式是否写得正确。

3.检查单词的拼写是否正确,尤其是动词的过去式和动词的过去分词是否有错误,看是否符合短文的写作要求,看是否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篇8

[关键词] 整体 情感意识

本人在农村初中执教英语已有8年有余,教过第一期新课程中的全部课程和第二期新课程七、八年级的课程。虽没有什么经验可言,但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整体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撰写了其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努力控制学生的两极分化

初中学生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农村学生,所处信息闭塞,不能及时获取外界的最新信息,对英语不够重视,两极分化严重,面临实际情况,本人认为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十分重视其起始教学,设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起始学科,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基础的英语,就初中英语知识而言,大家都位于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其年龄特征和起初的教学内容简单,学生学习兴趣大,劲头足,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所以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须十分重视英语的起始教育,把握机遇,想方设法延长学生的兴趣并使其转化为动力。

本人在起始课中,向学生广泛介绍英语的重要性: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用英语交际;大部分商业信件都是用英文写的;四分之三的书报用英文编排的;一半的电话用英语打的。从这些数据来强调英语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大语种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甚至还对学生说英语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在周围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存在,并告诫学生心中必须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而且还必须要好好学。只要把英语学好,以后自己就可以看懂用英文写的各种杂志,可以更好地操作计算机,可以同外国人经商,可以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比如,中国申办奥运需要英语,举办奥运会迎接全世界的朋友更需要英语,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求学生留意收集英语信息,并相互交流,这一举措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表演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组织学生表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对小学期间英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接受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树立信心,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缩小与尖子生之间的差距,减小学生的两极分化。

其次,因材施教和及时进行课外辅导是保持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基本策略。

由于学生学习习惯、意志毅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学生的英语成绩必然会有分化,但要减小差距,务必要保持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教师对此负有重要的责任。面对这种情况,本人重视因材施教的策略,确定了对后进生的教学目标,从基础着手,如识记重点单词、句子,朗读表演对话、课文,鼓励他们回答课堂上的一些简单问题、基本问题,并努力完成中等难度的题目。比如,可以安排后进生轮流用英语做“duty report”,内容可以日期、天气、学生到校情况、今天上什么课,然后进一步让他们找生活中的英语。让他们大开眼界,让他们感觉到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英语,大大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这样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学英语的乐趣,变得爱学、乐学。这样的练习还可以减小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本人对他们及时进行课外辅导,努力不使他们积重难返,采取了“及时”,“经常”的对策,查漏补缺,指导学习方法,一些疑难问题反复强调操练,甚至提供必要的课外练习。告诉他们,不要怕出现做错的,你们是学生,到学校是来学知识的,正因为不会才来学,不要怕做错,只要找出原因,彻底掌握了你就是获胜者。课外要经常提醒、督促、帮助他们学习,让他们做到持之以恒。只要长期坚持下来,所谓的后进生就会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令我们刮目相看的好成绩。

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

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益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追求,而课堂教学的优化的核心是怎么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设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个性。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情感易于被激发。学生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就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所以在外语学习中,情感意识在英语课堂中显得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也就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他需要完成的任务,他的学习往往会更深入、更全面。所以,作为外语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要在学习上多鼓励,思想上多了解,生活上多关心,这样,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任与好感,进而对所学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对自己的学习有了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自然就会很好配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像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为例,在上课的时候,首先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看是否有学生因病而缺席的,或者精神状态不佳的,要仔细询问,了解清楚,叮嘱大家注意身体。就是这些看上去极为简单的问话,既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也起到了语言交流的作用。例如,教师(T)问:“How are you doing?”,“You look so tired. Did you go to bed very late last night?”,“If you have a fever , please tell me.” “ Take care of yourself.” 学生(S)答:“I feel terrible.”,“I have a headache.”,“I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on TV last night. My favorite team won.”,“I am sorry, I am afraid I must go to have a rest.”等等。在这些简单的对话当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而是一个交流者,师生是良好的交流伙伴。教师不可以板着面孔,不停地挑剔学生的语言错误,而是应该不断地以微笑、点头来鼓励学生,使对话交流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而且,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有话可说,可以进行诱导性的提问。尤其对于一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重视,更需要恢复自信心,这样一来,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就会越来越有兴趣。兴趣与成绩成正比,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浓,所学的知识也就越多,学习的动力就越强烈。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学活动自然向预定目标前进。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能否顺利推行,一要看新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即要有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二要看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即要有好的教师来教学生。身为英语教师,我们应首先承担起自己的重任——用多姿多彩的课堂来吸引、感染学生,向学生展示英语教育应有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教师自身应不断“充电”才能有足够的能量释放给学生,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函授等多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还应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以口头和书面无记名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经常与同行进行交流,实行经验共享;向校教务处或中心学校教务处建议聘请同行专家作讲授、指导;教研室“送教下乡”的活动来本校来开展。这样教师可以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种现象可以说在学校里是常有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英语课。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整体水平,不是一日之功,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照顾和帮助他们,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英语老师做到与班主任、各学科老师、家长等各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我敢肯定地说,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一定会是辉煌的、可喜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自主学习精神;教学工具;基础知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从而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就是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不具备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怎样才能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呢?总的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保证英语的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构建英语教学对话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精神

现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学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要促使学生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和不融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和学生进行沟通,改变以前学生单一进行沟通的方式。而沟通的内容尽量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这样可以提前为这节课的教学做一个铺垫,从而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

二、充分利用教学工具,结合课外资料进行教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要将课本的知识和课外资料相结合进行教学,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在教学的同时,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师要侧重于引导学生积累基础知识

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成绩提供可能性。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改革使教材新增了许多单词,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积累词汇和巩固语法,只有这样,学生的英语成绩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必须要不断创新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与时代的发展不相符。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与此同时,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华茵.浅论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6).

篇10

一、课堂阅读教学实施分层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阅读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当调动每一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当保障英语学科的教学针对所有的学生,重视学生学习英语过程当中的情感感受。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阅读能力等存在的差异性关乎学生的两极分化,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现状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阅读教学“Let’s plan a surprise for Michael!”的时候,需要设置具备相应梯度的阅读题,能够让优等生结合上下文把握生字词的内涵,可以明确段落间的逻辑性和课文的主旨;让中等生能够理解事件,可以推理、评价事件;降低学困生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实现基本的阅读教学目标就行。并且,教师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应当重视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思维的启发,以使学生可以完成相应的阅读理解问题。

二、指导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在日常的阅读训练当中,需要指导学生怎样进行泛读和精读,怎样迅速地把握段落大意和中心句。当今,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常常发声阅读,尽管如此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可是如此的阅读方式难以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为此,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务必指导学生默读,这是由于默读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而且能够实现理想的阅读效果。教师能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活动,适当地奖励阅读速度快的学生。并且,教师还能够指导学生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这其中涵盖默读、浏览、略读、计时阅读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应用这些方式进行阅读,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加高效,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的教学方法,以及注重指导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只有如此,才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