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1:3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地理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
物质
世界。
2.天体
(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和
星云。
宇宙物质
组成(举例)
特点
恒星
炽热气体
质量
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
星云
气体和尘埃
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
金星、地球等
绕恒星公转,质量小,不发光
卫星
月球
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
流星体
尘粒、固体块
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
彗星
冰物质
绕太阳呈周期性运行,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
云雾
状的外表;背向太阳的一面有一条扫帚状的彗尾
(2)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特别提醒: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3.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
吸引
、相互
绕转
,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及层次结构
天体系统
组成
特别说明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
太阳、地球及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太阳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
河外星系
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数以亿计
总星系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4)层次结构示意图
4.
行星(地球的普通性)
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1)
结构特征: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
(2)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5.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是目前能探测到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
条件
原因
影响
外部条件
安全的
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中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
稳定的
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自身条件
适宜的
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
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
适合生物
呼吸的
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原始大气的演化
有液态
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
6.
月相
口诀:上上上西西
下下下东东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对地球的影响
(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反应。
(2)对地球影响:a
.直接为地表提供光和热资源
b.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太阳能的利用、煤和石油资源)
2.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
厚度增大,亮度减小
温度增大,密度减小
大气层
日冕
光球
(1)概念:太阳_________时常发生变化,有时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耀斑
11
(2)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_______层、B色球层和C_______层。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C层上为太阳黑子、B层上为_____,其周期平均约为_____年。
(4)太阳活动现象: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
(5)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日冕物质抛射
;
(6)影响:a.导致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产生“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甚至使信鸽迷路
c.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d.对天气、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诱发地震、水旱灾害)
(7)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因素:纬度(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地形(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天气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1.地球的历史:约有
46亿
年。
2.认识途径:研究
地层
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1)含义:具有
时间顺序
的层状岩石。
(2)沉积地层特点:a.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b.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生物遗体或遗迹。
(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
相同
或者
相似
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
低级
、越
简单
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
(1)含义: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
宙、代、纪
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
5.41
亿年,包含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
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冥古宙(只有有机质,无生命);太古宙(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蓝细菌大爆发,出现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③地质矿产:重要的金属矿产
成矿
时期。
2.古生代
(1)时间:距今
5.41
亿年—
2.52
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包括
寒武纪
、
奥陶纪
、
志留纪
)和晚古生代(包括
泥盆纪
、
石炭纪
、
二叠纪
)。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地壳
运动剧烈
,形成
联合古陆。
②生物演化:
生物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
成煤
期。
3.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分为
三叠纪
、
侏罗纪
和
白垩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
板块
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含义:地震的能量以
波动
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类型和特点:
类型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共同特点
纵波(P波)
较
快
在
固
体、液体和
气
体中均能传播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
横波(S波)
较
慢
只能在
固
体中传播
(3)应用:获得地球内部
物质
和
结构状况
的主要依据。
2.地球的内部圈层
(1)一个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
(2)两个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个主要圈层:
地壳
、地幔和
地核。
位置范围
地震波传播特点
特点
地壳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
固
体外壳
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较
稳定
;到了莫霍面,传播速度突然
增加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
厚
;海拔越低,地壳越
薄。
地幔
地球内部介于
地壳
和
地核
之间的圈层,在
莫霍界面
以下到
古登堡界面
以上
能传播
横波
①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
铁
、
镁
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
增加
;②分为上地幔和
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
软流
层,是
岩浆
主要发源地
地核
地球的
核心
部分,即
古登堡界面所包围的球体
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波
①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铁
和
镍。
②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
液态
或
熔融
状态
3.
岩石圈:
地壳
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都由
岩石
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大气圈、
水
圈和生物圈,对应要素是大气、
水体
和
生物。
4.
大气圈
(1)组成:包裹地球的
气体
层,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密度变化特点:
①近地面的大气密度
大。
②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迅速
减少
。
③在2000—3000千米高空,与
星际
空间情况很接近,视为大气圈的
上界。
(3)出现各种天气现象(风、云、雨、雪等)
5.
水圈(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组成: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2)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主体)、
陆地
水、大气水和
生物
水。
(3)陆地水:①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②分为
地表
水和地下水。
6.
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
(1)
含义: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的总称。
(2)特点: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
篇2
关键词: 青海省高考 地理知识点 试卷分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第Ⅰ卷1~11题为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第Ⅱ卷的36题、37题及选做题(三选一)42、43、44题为地理题,分值分别为22分、24分、10分、10分和10分,共56分,地理试题共计100分。对2013年的地理试题进行分析,旨在把握新课标实施工作以来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以促进中学地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一、高考地理改革前后的变化
2013年新高考地理学科和往年相比有两大变化,即考试内容的变化(普通高中新课程)、试卷结构的变化(增加选答题、取消了跨学科综合题)。与旧大纲比较具体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命题指导思想来看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2.从考核目标与要求来看更全面、具体,增加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较高要求。如:“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等。
3.从考试范围和内容看,新大纲分为必考部分、选考两大模块。必考部分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三部分,增加的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考试内容变化较大。另外,必考内容中虽然没有明确初中内容,但考试范围与要求中还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新考纲内容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选考内容,青海省选考内容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二、地理试题统计分析
1.试题的地理科学要素知识分析
从地理科学要素知识考核情况来看,本套试题主要考核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空间的变化、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等多方面的知识点,其分值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区域地理的分值最高,约为52%。通过对地理科学要素知识考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套试卷重点考查学生掌握中学地理主干知识的情况及对多个地理要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详情见表1、图1)。
2.试卷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分析
通过对本套试卷的地理试题人文地理知识考点和自然地理相关知识考点的统计分析,得到自然地理知识约为64+10(选做题:42题)分,分值比例为93.3%,人文知识约为26+20(选做题:43、44题)分,分值比例为6.67%(详情见表2)。
3.试卷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分析
对本套试卷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发现,2013年青海高考试卷中,中国地理知识78+30(选修题:42、43、44题)分,约占90%,世界地理知识点12分,约占10%。由此可见,本套试题中与区域地理联系十分密切,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详情见表3)。
4.试卷中地理感性和理性知识分析
地理感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和地理数据。这些地理感性知识是直观的、具体的,是通过人们对地理事物的直接感知获得的。本套试题中,地理感性知识分值占37.5%,其中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内容分别占6.67%和30.83%(详情见表4)。
地理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这些地理理性知识是抽象的、概括的,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经过思维过程整理、加工后形成的。本套试题中,地理理性知识分值占62.5%,其中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的内容分别占31.67%和30.83%(详情见图2)。
5.试题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分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它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而不能游离其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人文性。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
在本套试卷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值分别占36.36%、48.86%和46.67%(详情见表5、图3)。
三、结语
篇3
一、掌握知识的能力
知识的增长是以能力为媒介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以知识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还可相互转化。由于基础知识是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而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自然成为地理学科能力最基本的成份。按照思维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又可分为三级:
(一)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范畴。识记地理知识,即对要求识记的地理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具体要求是:第一,对要求识记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初步的认识,即能说出它的要点、大意。第二,对于大纲中列出的地名(包括山脉、河流、城市等名称)能够准确地写出,并能在地图上填注或从地图上找出。第三,写出大纲中列出的常用地理数据,并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们。识记是理解的前提,是学习其它知识的支撑点与“迁移基地”,是发展高一级层次能力、领悟教材思想观点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589个知识点中,有约70%的属记忆性知识。因此,依据大纲,加强识记知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地理考察、模型、录像和图片是帮助学生提高识记能力的有效教学媒介。
(二)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
理解知识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象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获得理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含义或现象。根据理解对象与要求的不同,我们将“理解”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认识(认得或看到)某种关系,即看出单个事实、概念与一般原理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看到某个事实、概念的工具作用。即看到(认识)一个物体、过程、思想、(包括概念)能够用来达到某种意图、目标或者用来解释某种现象。第三层次。领悟到原理及其构成过程及方法。有人把这一层次的理解,称为“流动的顿悟”。所以,理解知识的能力在地理学科能力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理解层次知识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大纲中列出的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140多个,约占知识点总数的24%。
(三)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该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运用归纳、分类办法将获得的地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把它系统化。二是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将获得的知识按一定的方式总结出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早在本世纪中叶就认识到,“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结构好的框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单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并提出了著名的学科结构理论。
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
(一)分析判断能力
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
(二)综合(概括)能力
思维的一大特点是高度概括性。人通过思维,就可以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由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经推测另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他们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因而培养学生这一层次的能力是各级各类初级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
观念,即思想。“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地理思想是人们对地理事象和地理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对地理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也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它规定和约束着人们地理思维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地理思维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健全基本地理观念是中学地理教学在认知领域的根本目标。立足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综观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要着重培养下列基本地理观念:
(一)整体观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地理环境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该系统中其它因素的相应变化。例如,在大江大河上游修建大坝,不仅会影响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还会影响到该区及其下游地区的大气温度、温度等要素,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二)生态观念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必须将自己融于自然,而不能与自然树立,要保护野生生物,维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尊重自然规律,逐步适应自然规律;要有节制、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人类利用一种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能破坏其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样,保护其它自然资源时也要考虑不要引起其它灾害。
(三)时空观念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此,时空观念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之一。中学地理教学中,时空观念包括变迁观念和空间观念。变迁观念是唯物辩证观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地理问题时要用联系、变化及转换的方法。空间观念,即具有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观念。中学地理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下列三个不同层次的时空概念,一是二维平面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地表的地理事物可以看作分布于一个平面上。二是三维立体空间。实际上地球表面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球形立体空间之中。三是存在于球形立体空间的一切事物都在沿时间维不断演变。
篇4
关键词 中学;地理学科;能力
一、掌握知识的能力
知识的增长是以能力为媒介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以知识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还可相互转化。由于基础知识是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而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自然成为地理学科能力最基本的成份。
1.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范畴。识记地理知识,即对要求识记的地理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对要求识记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初步的认识,即能说出它的要点、大意。识记是理解的前提,是学习其它知识的支撑点与“迁移基地”,是发展高一级层次能力、领悟教材思想观点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589个知识点中,有约70%的属记忆性知识。因此,依据大纲,加强识记知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2.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
理解知识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象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获得理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含义或现象。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靠地记住它;同样,也只有理解了的理论,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所以,理解知识的能力在地理学科能力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理解层次知识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的发展。大纲中列出的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140多个,约占知识点总数的24%。
3.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该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运用归纳、分类办法将获得的地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把它系统化(列出知识结构)。如教学“中亚概述”一节时,按教材顺序完成教学内容后,二是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将获得的知识按一定的方式总结出来。
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学习结构主义理论,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不仅能大大提高知识教学效率,而且还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分析判断能力
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
2.综合(概括)能力
思维的一大特点是高度概括性。人通过思维,就可以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由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经推测另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他们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综合(概括)的结果要用语言文字表述,加强初中学生地理表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近几年,我们发现有所50%的初三学生不能顺利地将地理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有的错别字还很多。
三、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
地理思想是人们对地理事象和地理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对地理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也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它规定和约束着人们地理思维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地理思维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健全基本地理观念是中学地理教学在认知领域的根本目标。
1.整体观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地理环境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该系统中其它因素的相应变化。例如,在大江大河上游修建大坝,不仅会影响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还会影响到该区及其下游地区的大气温度、温度等要素,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2.生态观念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必须将自己融于自然,而不能与自然树立,要保护野生生物,维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尊重自然规律,逐步适应自然规律;要有节制、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人类利用一种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能破坏其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样,保护其它自然资源时也要考虑不要引起其它灾害。
3.人口观念
正确认识“人口”与“人手”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均资源观念,从小养成俭朴、节约的良好习惯;正确认识与评价计划生育政策。
4.评估与预测观念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意义上讲,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因而,学习地理应该具有评估一个地区地理环境的初步知识与能力,并能初步预测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潜力。
篇5
1、训练学生读图
读图是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基础和需要培养的基本习惯。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直观、详尽的包含地理知识的形式。学生们在学习各科知识中基本接触的都是课文,所以养成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习惯,不太习惯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读图的技能。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加强学生们的读图能力和习惯,在地理课上经常指导学生们去读图,将地图作为课文和图像结合的桥梁,尽量使学生们将地图中包含的信息与课文中的知识点对应起来,并鼓励他们去发现地图中包含的课文中没有的知识点。除了地理课本中包含的地图,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去阅读其他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加强他们对地图中直观语言的认识理解,养成读图的习惯。针对有些同学对读图“一窍不通”的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详尽地训练学生们读图的技能。例如,在读一张全国地图时,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先整体地看这张地图,了解我国的版图面积和形状,然后在一一仔细观察每个省的分布情况和形状,记住每个省的方位,最后,观察各个省的山脉河流分布情况,从整体到局部地阅读这张全国地图,从中发现关于地理的知识。
2、引导学生析图
析图就是分析地图,从地图中提炼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结构规律、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析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读图能力和养成的读图习惯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呈现各种地图,以达到以图思文的效果,这要在学生熟练掌握析图技能之后才能达到的效果。分析地图的能力,单靠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掌握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教师首先要诱导启发学生去析图,在经过了读图技能的训练后,学生其实已经有了初步分析地图的能力,但这还达不到析图的能力。教师还要教导他们分析图像的技能和技巧,比如,在分析山脉图时,教师要教导学生先分析了解各个大山脉的分布,然后再通过这些大山脉的分布将那些与大山脉相邻的小山脉指出来,进一步了解所有山脉的分布位置,在头脑中构成山脉的分布图,最后,再去了解记忆各山脉的特点。或者,也可以让学生们从大到小地分析各个山脉,自己给这些山脉排个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这样利于学生们对山脉图的分析和记忆。析图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学生们明确地图中包含的地理知识,将这些知识点一一地送入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加工分析,总结出地图中的地理特征和规律,加强对地理的学习和掌握。析图技能的掌握,除了教师对析图技能技巧的教导外,还需要学生们大量地分析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自己分析地图,锻炼自己的析图能力。在地理课程中,遇到教材中的插入地图时,教师不要急着帮学生们分析地图,提炼地图中的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们运用自己教授的析图技巧自己去分析该地图。比如,遇到地图后,教师设计问题来让学生们回答,教师询问学生们在地图中可以得到哪些地理信息,然后提问不同的学生,直到他们将地图中的地理信息补充完整,最后,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是怎样在地图中分析出那些地理信息的,以供其他同学学习借鉴。
3、教导学生画图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地图教学
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工具,是最能直观表达地理知识的教学媒体,也是教师调动课堂气氛的常用手段。它能直观地传递地理的空间信息,能形象地表达地理知识,能具体阐述地理知识中抽象的概念,能系统概括杂乱无章的地理知识点[1]。将教材和地图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既能将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利用地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高中地理老师除了需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之外,还需具有灵活运用地图教学的能力,通过地图传授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地图对于教学来说主要有三个功能:第一,确定位置,地图上能够直观表示某个事物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能够明晰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第二,确定地貌,地图上能够直观表现出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学生可通过这些外部特征推导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研究地理事物的自然规律;第三,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地图上有众多山川河流、各式各样的地貌、洋流等,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本文从三个方面由浅入深,介绍如何运用地图教学:
一、提高识图能力
当前,地图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用教学手段,并且部分老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其中,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教学问题便是学生识图能力差甚至不会看地图,直接导致地图教学方法无法推行。看懂地图是地图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便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既要求老师传授学生一定的读图技巧及看图方法,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一定地图知识,了解地图的基础概念及基本要素。地图中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图幅、国界线、文字等,这些是了解地图的开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不同地图了解国家名称及方位,如美国、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还可以了解地理知识及地貌等,如等高线、降雨量、喀斯特地貌等。
二、提高学生对地理图册的读图能力
地理图册也是地图的一种,相对于地球仪等简单地图工具来说更具有使用性。高中地理不仅学习地形特征,还涉及降雨量、洋流、种群分布等各式各样的地理知识,仅是地球仪等简单反映地形的地图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需求,而地理图册则是根据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描绘出的具有图形特征的知识图册,它与普通地图相辅相成,具有相似的图形特征,但包含不同的知识内容[2]。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学生一面临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求助于地球仪,但是地球仪只是宏观表述地理位置和特征,并不能反映具体地理知识内容。因此,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申明地理图册的重要作用,并教授具体读图方法及学习法则,如洋流的判断、气候的辨别等,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地图将地理知识系统化
地图涵盖了各种地理知识,并且将地理知识整合成体系,高中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地图体系将地理知识系统整理,并围绕地图将地理知识系统讲授给学生。首先,老师将所需讲解的地理知识分类,简单易懂的归为一类,抽象难懂的归为一类,简单易懂的一类可以直接讲授,抽象难懂的则需要将知识体现在地图上,通过地图进行讲解。例如:高中地理中有个工业区的知识点,主要是讲解全国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代表城市、行业分布等。如果单纯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述,知识点显的杂乱无章,学生很难形成有效记忆,如果利用中国地图,将各个工业区标到地图中,并配有工业种类插图,学生就很容易记忆和理解工业区的分布位置和工业特点,甚至可以通过地理位置推断出工业区的优劣势[3]。当然,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运用地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需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基本特征判断是否适合地图教学。地图教学的目的在于直观、系统地阐述地理知识,发现内在规律,是否看重地图教学的评判标准便是地图能否让地理知识简化、形象化。总之,地图教学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地图及地理图册能力,又需要将知识点和地图有效融合,以便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作者:周杰 单位:安徽省六安中学
参考文献:
[1]殷勤.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与多媒体直观手段的运用探究[J].快乐阅读,2013(36).
篇7
我们的初中地理就是这样一门“传统中的副科”,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它既不是中考学科,同时也只开设到八年级,因此地理教师的任务就更重了。但是,从我对接触的学生调查情况来看,令学生头痛的是“地理尽讲些他们没去过的地方”,同时有些知识甚至就是必须经过长期的观测才能感受到的,比如说“黄河在开封段形成的地上河”,但学生们可能去长期观测吗?这一点恐怕连我们地理教师也无法办到吧。这就让他们熟练掌握地理知识无疑是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于是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对地理学科“望而却步”。笔者认为 ,许多学生学不好地理关键是没有掌握好一种适当的学习方法,而只是简单地把课本的方案读一读,在教师的要求下去呆板地背一背,这样,学生自然不具备必要的学科技能,其地理素养当然得不到提升。
其实,学习地理,我们是不能藐视地图的作用的。而要学好地理,就更离不开地图了。我们知道,地图和地理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性(综合性和区域性)所决定的。地图好比地理学科的“骨架”,所有犹如“血肉”的地理知识只有在这些“骨架”的支撑下才能有机组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地理学科体系。就好比你不能把一只鸡颈部的肉硬贴到鸡的脚部去,那不合理。同样,你不能把中国南方的湿热环境特征给“填进”西北地区去。这样,有了地图这副“骨架”,才便于我们去记忆,并引起一系列的联想 ,便于我们理解掌握,从而进一步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另外,由于地理学科
的研究对象――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范围很广,很难直接观察,故学习时必须经常运用地图。这样,一方面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启发我们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具体来说,在学习地理时,要书图结合,“左图右书”(并非严格这样摆放,只是说明地图和书本要同时使用),索象于图,求理于书。要一边看书,一边看图,将地理知识主动地“附着”到地图这副骨架上,更利于我们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助于对知识的自如运用,由此及彼,便于知识的确迁移,做到举一例而反三例。只要养成书图结合的习惯,那些看似复杂的图形、深奥的知识就自然而然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此时,无论是图,还是理论知识点,都利于我们记忆。这样一来,就会使传统的呆板的难记忆转变成了图理结合的愉快的容易记忆了。
那么,“书图结合”的重要性在哪儿呢?
由于某些地理知识具有空间性的特点 ,学习的时候“按图索骥”,就能够获得各种地理现象和事物分布的知识,并以此来培养我们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概念。比如:在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时,只按照书本所讲“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而不去阅读相关的地图,那就很难理解和掌握。又比如我们运用地图帮助学习“中国的邻国”知识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正确掌握这些邻国的相互位置,了解这些国家的大体轮廓,同时我们会更进一步了解它们是与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相邻。这样,就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中国邻国”的空间位置关系图。因此,要能熟练掌握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的知识,必须与地图紧密结合起来 ,离开地图,就谈不上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同时,地理事物不仅具有空间性,也具有各自的大小、高低、形状及不同地理区等特性,而这些特性有的是用文字难以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来的,可地图却能做到这一点。这样,充分利用地图就利于我们形成各种地理事物的观念和概念。比如,我们在学习“七大洲的分布”时,只有在运用地图的情况下,才能直观、明白地理解它们各自的大小形状、相互的位置关系及它们在各半球的分布情况。但是,如果不使用地图的话,在我们的脑海中就很难形成这些直观的印象。
篇8
读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地图的标题,标题直接反映了该地图的实际属性,这是需要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信息。让学生懂得通过地图学习一些地理知识,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了这一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生读图时,教师一定要传授给学生一些读图技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各种类型的地图所呈现出的信息都是不相同的,一定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各种地图。学生懂得了如何看图例,才能够提高对地图的理解度,才能准确地掌握一些有用的信息,进而提高读图的效率。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地图的内容,让他们对地图中蕴含的一些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在阅读地图中,能够深入理解这些地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带来他们的压力,而且在识图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的教学效率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地图进行新知识的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地理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让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会随着教师的笔画和语言自然地转移,将视听有效地结合,还能够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和思维的活跃程度。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长江”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把长江干流略图大致画出来,从长江的发源地开始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可以先画干流,然后再给学生讲干流像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如在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时,可以把宜昌和湖口两地的名称用彩色的粉笔标在干流上;在讲到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时,再标注到适当的位置上,上游具有“水流湍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中游的特征是“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具有“江阔水深,便于航运”的特征等,一边作画,一边讲解,这种有形有意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地理略图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达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的学习效果。
三、结合现代技术展示地图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地图中的有些信息需要放大,若地理教师能够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将世界各国或者中国各地的一些风土人情、景观特点等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并通过投影或者电视录像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们,让他们在课堂内就能够看到世界各地的风土民情,通过信息的播放及时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既能够丰富学生的信息量,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从地图中轻松地掌握一些知识,让他们更加轻松地读图、填图;能够实现图文转换,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加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读图,能让学生少花一些时间,多学习一些知识。特别是对一些枯燥乏味的、难以理解的又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如果能够采用一些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篇9
关键词:时事热点;高中地理;教学措施将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是指在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在讲某一部分概念时,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可以是某一事件也可以是某一区域,以这一热点的讲解引出学生在这一区域的大体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对实际生活与课程知识的连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1-2]。
一、创建课堂情境,利用热点问题开展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从课堂获取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将社会热点引入地理课堂,创建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某一部分知识之前,找寻与该知识内容有关联的社会热点事件,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热情与理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讲四川盆地这一区域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2008年的汶川地震事件,教师先对汶川地震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引入话题“同学们听说过汶川地震,地震发生的时候你们可能还小没有印象,这是发生在我国较大的地震之一,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地震损伤惨重,但是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发生的时候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们有了解吗?像可乐男孩、英雄教师等,今天我们就走进当时全国的关注点,四川盆地这一知识内容,”在教师讲完很多关于当时地震时的背景以后,能够调动起学生对该地方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导入完成以后,教师将课堂重点过渡到知识内容,导出本节课的授课重点,即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在讲到四川盆地的自然灾害时,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与先导的热点进行结合,对四川盆地发生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地震这一灾害的发生预防逃生等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以期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实用生活技能。总之,将课堂内容与社会热点进行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通过社会热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设计与热点相关的地理题目,迎合考试出题方向
当下学生的考试题注重实际应用性,强调通过一个以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热点中所涉及的地理知识,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设计课后练习题、选取课后练习题时,要注重与社会热点的联系,地理题目的题干可以选择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地理主观题是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设计题目时,教师可以根据一个社会热点对题目进行延伸拓展。在一个综合考查巴西地区的题目时,题目中要考查巴西的地形、河流、农业、环境等问题,这些综合的小题贯穿于一个大的题目中需要一个前提背景,这个背景与社会热点相联系,能够拉近现实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加强题目的关联度,更有助于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养成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的习惯,通过分析思考的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发展。将题目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在热点问题背景的启发下,拉近学生与题目的心理距离,并且通过对题目的分析与解答提高学生对热点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分析思考的能力。
三、开展讨论课堂,积累热点知识
当下的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考查,教师要注重在平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以期在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中,学会运用课本中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与知识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后搜集与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热点话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在不同的小组分享热点问题以后,教师针对问题出现的潜在知识点进行总结提问,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学以致用能力。在每节课开始之前,由小组代表分享一个与地理相关的热点案例,可以是某地区的自然灾害,可以是城市的活动,也可以是著名景区的新闻,总之,在学生分享完成以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案例进行剖析,向学生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每节课结束以后,教师带领班级同学进行问题的解答。通过分享案例的方式,既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将知识点进行剖析,分离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考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息息相关,教师要善于从热点问题中汲取与地理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点,通过热点问题的学习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热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养成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身体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的综合体,包括 体力、智力和心力(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是能力的灵魂,因而成为学科能力的核心。根据现行课程方案 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中学地理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心智(心力和智力)发展(阶段性)特点,我们认为中 学地理学科能力可分为下列三个层次。
一、掌握知识的能力
知识的增长是以能力为媒介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以知识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还可相互转 化。由于基础知识是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而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自然成 为地理学科能力最基本的成份。按照思维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又可分为三级:
(一)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范畴。识记地理知识,即对要求识记的地理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具体要求是: 第一,对要求识记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初步的认识,即能说出它的要点、大意。第二,对于大纲 中列出的地名(包括山脉、河流、城市等名称)能够准确地写出,并能在地图上填注或从地图上找出。第三, 写出大纲中列出的常用地理数据,并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们。
识记是理解的前提,是学习其它知识的支撑点与“迁移基地”,是发展高一级层次能力、领悟教材思想观 点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589个知识点中,有约70%的属记忆性知识。 因此,依据 大纲,加强识记知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地理考察、模型、录像和图片是帮助学生提高识记能力的有效教学媒介。
(二)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
理解知识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象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获得理性认识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含义或现象。
根据理解对象与要求的不同,我们将“理解”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认识(认得或看到)某种关系,即看出单个事实、概念与一般原理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家 ”、“地中海气候”等都是“名词”,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属性。
第二层次。看到某个事实、概念的工具作用。即看到(认识)一个物体、过程、思想、(包括概念)能够 用来达到某种意图、目标或者用来解释某种现象。例如,看到“乌云”,能意识到暴风雨的来临;知道某地位 于板块边界地带,就能推测到这个地方可能多地震。显然,这种理解对人的活动有一种预见的意义。
第三层次。领悟到原理及其构成过程及方法。有人把这一层次的理解,称为“流动的顿悟”,并提出一系 列关于理解原理的标准: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它;②举出关于它的例子;③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认)识 (区)别它;④辨别可能代表它的行为或不能代表它的行为;⑤了解它与其它原理之间的关系;⑥明白它可能 有的用途;⑦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中运用它;⑧预料应用它的结果;⑨陈述一个与它相反的原理。
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靠地记住它;同样,也只有理解了的理论,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所以,理解 知识的能力在地理学科能力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理解层次知识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的发展。大纲中列出的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140多个, 约占知识点总数的24%。
(三)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该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运用归纳、分类办法将获得的地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把它系统化 (列出知识结构)。如教学“中亚概述”一节时,按教材顺序完成教学内容后,小结时可列出下列知识结构:
附图{图}
“中亚概述”知识结构
二是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将获得的知识按一定的方式总结出来。例如:学习西亚石油资源时可以“一、 二、三、四、五”为线索将有关的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所谓“一”是指一条以波斯湾为中心南北延伸的石油 带,所谓“二”是指陆上和海上石油运输线,所谓“三”是指 1/2、1/4、90%三个数字,所谓“四”是指四 大产油国, 所谓“五”是指五大输油路线。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早在本世纪中叶就认识到,“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结构好的 框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单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并提出了著名 的学科结构理论。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学习结构主义理论,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不仅能大大提高知识教学效率,而且还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 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
(一)分析判断能力
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 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
(二)综合(概括)能力
思维的一大特点是高度概括性。人通过思维,就可以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 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由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经推测另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概 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他们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 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 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它任何一个地区(特别 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综合(概括)的结果要用语言文字表述,加强初中学生地理表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近几年,我们发 现有所50%的初三学生不能顺利地将地理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有的错别字还很多。
第二层次的能力是初中地理思维能力的核心,它直接体现出学生地理智能的高低。因而培养学生这一层次 的能力是各级各类初级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
观念,即思想。“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毛泽 东)。地理思想是人们对地理事象和地理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对地理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也是对地理知识 和地理方法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它规定和约束着人们地理思维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地理思维的有效性。帮助学 生健全基本地理观念是中学地理教学在认知领域的根本目标。
我们认为,只有在形成和发展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地理能力的基础上,全体学生都树立与健全基本的地理 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地理行为习惯,其地理教学才算是全面完成(认知领域)地理教学任务,才算是成功的地 理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学地理学科在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伟大事业中的价值,才能进一步提高 地理学科的社会地位。立足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综观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要着重培 养下列基本地理观念:
(一)整体观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地理环境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该系统中其 它因素的相应变化。例如,在大江大河上游修建大坝,不仅会影响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还会影响到该区及其 下游地区的大气温度、温度等要素,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二)生态观念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必须将自己融于自然,而不能与自然树立,要保护野生生 物,维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尊重自然规律,逐步适应自然规律;要有节制、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 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人类利用一种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能破坏其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 境,同样,保护其它自然资源时也要考虑不要引起其它灾害。
(三)人口观念 正确认识“人口”与“人手”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均资源观念,从小养成俭朴、节约的良好习惯;正确认识与评价计划生育政策。
(四)时空观念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 版,第49页)。因此,时空观念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之一。中学地理教学中,时空观念包括变迁观念和空间观 念。变迁观念是唯物辩证观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地理问题时要用联系、变化及 转换的方法。空间观念,即具有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观念。中学地理教学要 帮助学生建立下列三个不同层次的时空概念,一是二维平面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地表的地理事物可以看作 分布于一个平面上。二是三维立体空间。实际上地球表面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球形立体空间之中。三是存在于球 形立体空间的一切事物都在沿时间维不断演变。
(五)评估与预测观念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一 定意义上讲,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因而,学习地理应该具有评估一个地区地 理环境的初步知识与能力,并能初步预测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