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4 21:2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初中地理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随之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本学科重视的程度也相应有所提高,地理不再是家长和学生眼里的“小科”、“副科”。如何在初二下学期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理会考的复习效率,成为我近几年辅导学生会考的努力目标。我把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教学经验归纳如下:
一、实施地理复习的“三步走”
初二下学期从开学到地理会考,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要进行八年级地理下册的教学,还要把初中地理四册书的知识点复习完,时间紧促但任务繁重。我的具体做法就是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实施三步走的复习策略:第一步,用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教学;第二步,用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把四册地理教材的知识点给学生串一遍,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和把握,为后面的综合复习奠定基础;第三步,剩下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每册教材重难点有所侧重,引导学生重点突破,同步进行的是章节测试或全册测试,通过考试反馈学生的复习效果,随时调整复习方法,教师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构建地理知识的“经纬网”
地理会考试题的灵活性强,覆盖面广,这就要求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贯穿和灵活应用能力强,不能出现知识断层现象。指导学生复习时,要做到一个知识点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复习中国的农业时,可把中国的气候与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美国和俄罗斯结合起来,进行横向对比,得出地理位置对不同国家气候带来的影响,以及延伸到农业的影响;复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时,可把八年级上册的地形、气候、河流、交通、工业和农业的内容纵向联系起来,形成地理知识的经纬网,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抓好地理插图的“图形链”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是打开地理知识之门的金钥匙。在历年的地理会考试题中,读图分析的试题几乎占到总分的80。而实际学习中大多数学生的图表的识别和运用却是软肋所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所有插图、多媒体课件的示意图和教材阅读资料的图表,帮助学生掌握总结填绘图表、阅读图表、分析图表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使学生熟练应用图文理解知识,形成图文互换技能的方法与操作能力,真正利用“图形链”的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如在复习“两极地区”一课的内容时,对于如何判断两极地区两点间的相对位置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我引导学生回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思考,既然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那两幅图中自转弧线的箭头代表的都是哪个方向?北极地区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如何判断?南极地区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该如何判断?通过对比,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在两幅图中判别两点相对位置的方法,这样化难为易,很轻松地让学生掌握了读图的技巧。
四、关注地理热点的“影响力”
根据多年来的地理会考试题走势,时事热点成为地理会考不可或缺的话题。在复习时,一定要关注当年的国际国内时事热点,与时俱进,并和地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在平时的测试中把时事热点融入到试题中,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今年位于我国西南面的邻国――尼泊尔发生了大地震,我及时收集了该国地震的详细资料,并在综合测试中结合尼泊尔的地理位置、邻国印度及我国的相关内容进行编制试题,对学生加强地理热点的学习。地理会考中还真的出现了这方面的试题,因为做到了未雨绸缪,学生在这个题上面普遍失分较少。
篇2
一、研读考试说明,把握方向,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与一轮复习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方式不同,二轮复习时要密切联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这对于新课标高考特别重要,因为新课标高考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来命题的,而不同地区的同学选择的教材则是不同的,因此可以说某版本教材中牵涉到的案例不大可能作为考试的依据。切记:二轮复习不可过分地依赖教材。
二、强调各单元知识结构,.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
二轮复习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为主,故需要加强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复习时要打破教材的框架体系,将相互存在联系的知识放到一起来进行专题复习。例如,复习“气候”时,我们可以从气候的四大因子: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展开联想,使高、初中地理结合起来,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可能拓展其外延,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
三、重视区域地理,强化地图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在一定区域进行的,因此以区域为基本地理单元进行研究是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之一。获取地理信息能力是地理高考首先考察的内容,而地理学科最具特色的就是地图,其几乎涵盖了地理绝大部分的信息,同时记忆、理解地图比文字更形象、更容易,因此抓住地图就抓住了核心,二轮复习中要以图为纲。
四、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同学们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你们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提高实战能力,积累考试经验的需要。但是不能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
五、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为了让真正高素质的人才脱颖而出,新课标高考必将加强对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改变过分拘泥于课本的传统命题和答题方式,命题时会为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意境,让考生的思维不过多地受到限制,给考生留下一个相当大的答题和发挥空间。在复习时,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六、及时总结答题方法、技巧和模式
篇3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指导;总复习;高考
高三地理总复习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所有学过的地理知识的梳理、分析、归纳,来实现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体系,并逐步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地理复习指导中,教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秉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提升学生地理成绩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一、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的主脉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考亦然。备考实践证明,最好的复习材料不是课本,而是考试大纲,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大纲、教材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大纲有的、教材有的,高考一定考;大纲有的、教材没有的,暂时不考;大纲没有的、教材有的,高考肯定不考。”因此,高考复习时,首先要吃透考试大纲,分析其对考生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找出大纲与教材内容上的差别,进行针对行的复习。此外,考试大纲虽然对各个知识点和能力点作了规定,但没有具体谈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的问题,而这一点恰恰是复习过程中不可不考虑的。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卷的研究,发现并总结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指导,是提高备考效率的重要途径。历年高考通常是从哪个角度出题?目前还有哪些角度没有考过?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要心中有数。如在复习气候内容时,通过对近十年的高考试题研究,发现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复习中要注重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气候判断的类型和方法。气候类型的判断可根据气候图进行判断,根据气候资料进行判断,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判断,根据风向进行判断等。在对重点地区气候类型和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复习中,找出高考命题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了解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指导学生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对近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研究发现,虽然新课标中提出了创新,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角度不断变化,但所考查的重点都归结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也正是所谓的“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在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以章节为单元构建知识结构,使得所学知识“互联互通”。教师在复习中要科学指导学生对知识通过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和推理等思维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经过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吃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夯实基础,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能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如可利用“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的图,把初、高中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1)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变化;(2)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3)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特点;(5)南北半球大陆、海洋上等温线分布情况;(6)东亚、南亚两类季风的风向及其气候特点;(7)北印度洋洋流流向等等。
三、帮助学生读图识图,构建良好的思维模式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及考查中,图表是离不开的,尤其是地图更是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从近几年的高考看,高考紧紧围绕“熟练使用各类图表”、“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命题,因此教师在指导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教导学生利用图像进行理解和掌握,不要凭空死记硬背。如要结合地图牢记热力环流的过程、大气环流的过程、水循环过程、世界洋流模式、亚洲主要气候分布等。可以引导学生绘制相关地理简图,这样能够将地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便于理解。如动手绘制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我国雨带推移规律简图等,这些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有关地理知识。此外,应当利用地图进行知识推理和判读。以“气旋与反气旋”为例,结合气旋与反气旋的示意图及大气状况图,学生们可以判断气压的分布状况、气流方向、天气状况等。
教材为教师更好地“导”,为学生更主动地“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教教材”。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在备战地理高考的复习中应反复研读教材和考试大纲,以及历年高考试题,吃透其命题精神,把握其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传统应试模式加以调整,灵活运用各种复习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高考。
[ 参 考 文 献 ]
篇4
我国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是地理教育改革历史中最彻底的一次,高中地理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最终目的,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地理课。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现总结如下由于升中考时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导致学习在课堂上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因此在学期初始阶段,反复多次,从高中为会考、高中综合科等方面,教育学生转变观念,学好所有科目,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应该说,通过说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由于高中地理,尤其是高二第一学期内容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教材较初中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近一、二年)事件等;结合往届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的难易程度或易出现的错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冷铎,暖铎的形成。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购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第四,精心编写单元练习,力求每一份单元练习能覆盖该单元的全部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评讲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
另外,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们的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八科的学习,加之部分科任实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地理,即使是单元练习,也有不少学生抄袭,以应付捡查。但这又不是一个学科的老师能解决的。当然,亦难的找到时间辅导学生,晚修时间根本无学生看地理书.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许多好的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为使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将继续努力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2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2个班(13、14班)的地理课。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习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高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事件等,结合晋江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评讲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四、在教育教学中的反思与感悟
在这学期的地理教学中,我不断反思,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教学感悟。
1、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2、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3、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节课下来,总觉得课堂时间比较紧,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时好时坏,尤其是学困生,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3阴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地理学科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中掌握地理事物事物发展发生和变化规律。
三、致力于地理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
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自然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地理思想、地理方法,从而达到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的最终目的。
1、多教一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地理思想是在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地理中的智慧和灵魂。
所以,领悟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地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地理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有效途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
地理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示、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地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地理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讲难题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上讲台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去理解,去判断谁是对的,谁的方法最简单。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乐与表达并与大家辩论。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地理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地理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地理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
高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地理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地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地理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地理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我认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地理,乐于学习地理,才是重要的。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4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使今后的教学更有进步,现将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复习“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六、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以促进我们的整体思维观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有这几项内容: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达到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而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有价值,抓住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5一、指导思想
高一地理教学要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的评价。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
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学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
篇5
关键词:高考 地理 复习 问题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对地理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水平的考察不可避免地参加了考试成绩的因素。因此,学生的高考地理成绩不仅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验。所以,在当前高考中对地理学科的复习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深刻掌握或者是重难点知识进行进一步学习与加深印象。本文通过对高考地理复习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为高考地理复习提供有效的借鉴经验,助力学生参加高考。
1.做好地理复习前的准备工作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进行地理复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套用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好的开始不一定是成功的一半,至少是一半的一半。由于高考带来的严峻压力,导致教师与学生在面对一天又一天变得临近的高考时,难免会心浮气躁,急功急利。教师的自控能力要强于学生,有些学生在这一阶段甚至会产生急流勇退、自暴自弃的心理,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进行复习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一是要让学生们重视起复习过程,明确地理复习所能起到的重要意义,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二是要让学生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去进行复习,无论过往的学习中对地理的学习水平与知识掌握程度如何,在复习过程中都可以从头开始,都不会做无用功,都会有收获。
2.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
在进行地理的复习过程中,不能再采用平时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与策略,而是要采用适用复习阶段的教学方法,制定出完善的备考策略。利用平时上课的教学策略无疑会浪费许多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复习阶段学生们对地理知识不再是零起点,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过程简练精确到位,具有针对性,才能使复习过程更好地发挥作用。
2.1适度教学原则
在地理教学的阶段,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与基础存在客观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求。在复习阶段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应该进行测验与了解,然后在制定复习任务时候应该进行多层次的分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避免出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说的状况,而导致产生自卑气馁的心理。在面对高考压力下的考生们的心理都是较为脆弱的,教师必须要保持关心与呵护。因此,在地理复习阶段必须要保持复习速度、知识点讲解方式与习题难度都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
2.2强化学生学习方法和地理能力的培养
在复习过程中,仅仅是单纯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必须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从地理学思维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将来面对考试时才能更好的分析问题,用最短的时间去明确试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学生自我学习方法的形成可以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效率,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们进行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不必要完全跟随者教师的思路去走,而是正确地利用复习过程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印证。这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来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保障复习质量。
2.3扎实搞好区域地理的复习
区域在高考中起着建构地理背景,创设情境的作用。在复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说明》中的能力要求有两点是有关区域的:一是掌握我们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地理特征。二是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国策、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了解区域首先在于掌握区域位置,包括区域的相对位置与绝对位置。在相对定位中,构成地理事物地理位置的界线往往是山脉、河流、政界、海岸,然后明确区域内各地理事物的分布。绝对定位指各地理事物的大致经纬位置,做到脑中有图,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区域地理事物的联系与差异,即是区域综合问题,需要利用系统地理主干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区域综合评价和区域的国土开发整治的复习也往往放在系统地理复习之后。
参考文献
[1]李光峰.普通中学如何提高地理会考合格率[J].素质教育论坛,2007,9(10):232-242.
篇6
“八年级会考,九年级暂停,阔别一年,进入高中再修地理”是当前我国地理课程设置的现状。这种设置,形成了对初中地理教学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地理知识薄弱。而在学生进入高中后,由于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联系密切,学生会感觉高中地理太难理解和学习,原有的知识系统的缺陷,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很大障碍,甚至造成很多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厌学、弃学,严重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此,文章对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的衔接加以探究。
一、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初中地理侧重于自然,主要讲述是什么,在哪是,而高中地理侧重于地理的“理”性,怎么样,为什么。再加上初中地理不受重视,九年级不设地理课,学生的地理基础可想而知。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了如指掌,也要理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知识设计和内容要求,对中学地理整体知识体系做到胸有成竹。哪些知识学过,学到什么程度,哪些尚需在高中阶段进一步拓宽和加深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了解和观察到的学情,结合高中地理课标要求,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上,初中学生只是简单地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昼夜现象和四季变化。而高中地理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增加了抽象分析、判断及准确计算地球运动程度,显得很深奥,给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了个“下马威”,学生会感到很困难、难消化。此时,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尽可能将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化难为易。讲到晨昏线的判断与应用时,学生在初中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学习起来很困难,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看动漫、看图、学习分析、进行练习,使难点细化,最后达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的目的。
有些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之前,先将初中地理教材重新蜻蜓点水般地讲一遍,然后再按部就班地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这种简单的重复,产生不了新鲜感,学生无法产生兴趣,只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而已。如果把初中地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时将初中知识穿去,用拓宽延伸的方法,让学生看到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加深学习印象,培养学习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通常以地理事物或事件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学习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控制度较高。而高中教学中,则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品质,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较高层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并能自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上的衔接。例如,有的学生由于区域地图掌握得不好,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立体图像,拿到一幅地图时,与整个区域地图或空间联系不起来,甚至看不出这幅图含有哪些地理信息,更不要说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了。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图文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了解地理事物、事件或现象的同时,逐渐在头脑中形成空间地图。注意把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学会用图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使知识与地图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其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长足发展。
三、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篇7
为应对高考,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高中地理知识分为必修Ⅰ自然地理学、必修Ⅱ人文地理学、必修Ⅲ区域地理学以及选修Ⅱ海洋地理和选修Ⅵ环境保护(以上教材版本为湘教版)。其中,高考中海洋地理及环境保护分别占了一小部分,主要还是以必修为主。必修Ⅰ主要是对自然地理环境中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及规律加以总结、概括。所以,地理学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必修Ⅱ主要是对城市、人口、农业、工业等要素加以概括,知识点较为分散,对于同学们的记忆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该本教材中有较多农业、工业、城市等分布的地图,同学们不仅要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记住,而且要能够将零散的知识融合到地图中去。在学习的过程中能锻炼同学们的空间想象力。故地理学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我们知道我们所学习的地理知识离不开一定的区域。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去考查自然地理事象及人文地理事象正成为目前高考的趋势。所以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上所述,在目前高考地理越来越高的要求下我们只有根据地理学科特点进行有效复习才能在未来的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复习现状
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对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地理学科在初中不参加中考只参加会考,所以他们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再加上在现行的江苏高考模式下,学习地理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班型学生的水平普遍较差,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学习态度及学习氛围上。有些同学在高一经过一年的学习后由于自身努力程度不够,或者自身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使得其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相对落后。到高二分班r这部分同学为了减轻自身压力就会选修地理。这部分同学要想在将来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先转变心态。俗话说心态决定一切,就是这个道理。再加上高二阶段学业繁多,更要面临学业水平测试。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高二这个阶段是学习地理动力及兴趣不高的阶段。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我就如何高效地进行地理复习谈谈几点看法。
三、进行有效复习的措施
1.课前复习检查
课前要针对上一节内容进行复习默写。我们知道地理科目在课时上相对较少且课与课之间跨度大,同学们对于上一节内容遗忘较多,如果同学们不及时加以巩固的话,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效果。
2.课中自主复习
同学们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复习。同时还要认真听老师对于重难点及相应的图进行的讲解和分析。对于课堂上没有深刻理解的内容,要在课下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及时消化。最后同学们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老师的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可以增强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的学习动力,提高班级的总体学习氛围。如果同学们的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复习效率就会显著提高。
3.巩固练习,自主纠偏
同学们可做一些与课堂同步的练习题以检验复习的效果。做错的同学可进行自主纠偏,自己回答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在试题中看到了什么?该问题能培养同学们在试题中找关键字词等关键信息的能力、圈画关键字词的习惯。第二个问题是:你能根据试题想到什么?该问题能让同学们回想出与试题相关的内容。第三个问题是:你是怎么做的?该问题能让同学们找到当时做试题的思路。第四个问题是:应该怎么做?如果当时做错了,该问题能让同学们根据前面的信息进行纠正,进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自主纠偏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错误和弥补纠正错误的过程。同学们一旦拥有了自主纠偏的意识和能力,以后做题时就会有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做题的准确率将会显著提高。
4.多次复习巩固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记忆是有遗忘的。所以,同学们要对知识进行多次复习巩固,尤其是对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复习巩固时要讲究先短后长的原则,即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要在短时间内及时进行复习巩固。下次复习巩固的时间可以比上次间隔的长一些。
5.班级氛围的营造
我们都知道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绝大多数考题都是以地图作为载体来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学们可以将世界地形图、世界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贴在教室里。这样同学们就能经常看见地图,对于读图、析图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篇8
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下面是小编整合的2021地理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共同阅读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2021地理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1光阴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地理学科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中掌握地理事物事物发展发生和变化规律。
三、致力于地理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
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自然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地理思想、地理方法,从而达到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的最终目的。
1、多教一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
地理思想是在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地理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地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地理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有效途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
地理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示、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地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地理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讲难题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上讲台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去理解,去判断谁是对的,谁的方法最简单。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乐与表达并与大家辩论。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地理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地理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地理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
高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地理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地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地理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地理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我认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地理,乐于学习地理,才是重要的。
2021地理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2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初二年的地理教学工作,一学期下来,我收获颇丰,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的体会是老师间的竞争合作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体会到学生的学习任务要实到位才能保证他们的成绩,要教好一个学生不难,但是要教好整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就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在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师风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认为,要想在学生心目树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还要在道德行为上以身作则,以已服人。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是做好备课工作,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时加入生活元素。对此我每学期都订阅了地理教学参考,通过认真阅读研究和经常上网了解相关的学科信息,还关注每天的新闻时事等,通过这样可以说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当然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了解和测验了解他们的原有基础,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和安排活动,备教材,也备学生。
再者,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是关键。在课堂上老师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作好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信息反馈,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让学生过于活跃,否则不利于控制课堂纪律,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我觉得对于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对学生不能放任自由,所以我选择传统与自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也是我的一个心得体会,把主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然后采取组内合作和组间竞赛来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出优胜组,此法颇受学生欢迎。
还有,适量适时的练习、作业和测验也是必要的。课后通过对学生的作业、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每次测验中总结学生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强调订正。让学生改正后告诉我为什么,确保他们真正懂,使知识真正得到理解巩固。
最后,为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对学生分层次进行适当的培优扶差。对于中等生,主要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对后进生,要进行思想补差和知识补差,二者不可偏废。坚持对差生进行分类补差,采取集体和个引辅导的方式,逐人逐科落实。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许多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等等。因此经常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使我长进不少。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1地理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3本学期我担任了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高二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和高一两个班的),并担任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与备课组其他老师顶高温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三天培训期间,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面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内容作了介绍;广东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
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重点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
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
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要措施:
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
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
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要正确引领并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专业成长,必须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个人时间管理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加强日常工作的归纳、总结与反思。
2021地理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4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使今后的教学更有进步,现将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复习“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六、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以促进我们的整体思维观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有这几项内容: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达到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而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有价值,抓住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021地理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520__年_月开始我担任了二中学校三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
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__》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
篇9
一、课上高效记忆
学生们只有懂得如何去记住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最终站在学习效率的“金字塔”的顶端。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看似短短的课堂时间,其实是重中之重。下面,我将着重阐述一些引导学生们寻找记忆窍门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紧紧抓住课上得宝贵时机。
1.理解记忆法。
这是一种把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抽象成对自己来说容易记住的内容的一种方式。曾有一位老师这样做:在七大洲辨别的学习中,这位老师把学生们分成七个小组进行讨论,先让他们自行观看七大洲轮廓图,然后想出记住他们的办法。最后他们竟编成这样的口诀:“亚洲南面三半岛,非洲东南一大岛,北美东北最大岛,南美三角几无岛,南极像朵鸡冠花,欧洲海岸最曲折,大洋洲上有驼峰。”且不论韵律,但这样的口诀由大家一起讨论得出,记忆深刻,同时他们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可见一斑。
2.电影图像记忆法。
就像拍照时胶片曝光一样,用人眼对图像的长时间观察对大脑相关区域进行“曝光”,达到记忆效果。有一位老师曾运用过这种图像记忆法: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学习中,让同学们先看分布图两分钟,紧接着闭上眼睛,尽量让图像在脑海中浮现出来,这些图像在很多同学的脑海中会像放幻灯片一样出现,没有反映出来也没关系,可以再睁开眼睛“拍”一遍。另外,这个方法在中国地形区的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中国气候分布等学习中效果同样非常明显。
3.区域联系总结记忆法。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地理事物也是一样的,想要存在,就必须具备其存在的各种条件。举一位教师的例子,在八年级地理的东北区域学习中,他首先让学生只看地图册,然后让他们根据地图和学过的知识,列出有关东北的所有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相联系的是哪些呢,学生们就会自己摸索。按照这种方式,学生在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就会感觉有章可循。
4.区域对比差异记忆法。
事物之间有互相联系,就注定有差异,所以我们可以依靠地理中知识点的差异进行对比记忆,这也正是地理学独具的特点。在不同区域,如果它的地形、地势、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气候等条件相似度很大,它们会具备相似的区域性特征。但是其他原因也会造成区域之间的明显差别:比如同处黄河流域且纬度也差不多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就有着显著差异。这些特征,就需要在教师引导后,让学生们自行探索,发现这些差异并形成记忆。
二、课后合理温习
当然,课后的及时回顾,对知识印象的加深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作业的布置、评价。作业布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记住课上内容,更好的消化吸收的知识。然而经过长期发展,作业布置本意被扭曲,大量地理作业席卷而来,这些作业不但没能让学生们真正记住什么,反而造成了学生们的兴趣缺失问题。所以让学生减少这样的心理负担,并从这种大量效果不佳的作业中解脱出来是十分必要的,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而不是要每次都布置。但凡布置就一定要有重点,让学生们不仅将知识很好的消化,更要达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效果。对于每次安排的作业,教师也要认真的做作业评价,客观地将学生做作业的优缺点指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同时也能增进师生感情交流,让学生真的感受到自己在学习地理。作为教师,不要总是抱着让学生在考试中多拿几分而教学,而是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能力而教学,这样进行下去,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差。
三、地图贯穿始终
篇10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模式 新课改
新课改背景下教材的编排由传统的“灌入式”转变为“探究式”,这一改变主要是对新课改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象理念的贯彻。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面临着由旧教材到新教材的过渡及传统教学理念向现代新型教学理念的过渡。为了有效理解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探索出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授课质量,有效推动新课改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
一、对新课改的概述
1.新课改产生的背景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在资源以及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冲突不断加剧,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推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上述种种表现都给初中地理课程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加强对国际问题以及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关注,编写一些符合时展要求的地理课程是极其有现实意义的。
2.新课改对初中地理的基本要求
第一,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地球仪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主要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及相关图表的能力,能够进行简易的地理观测,能够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
第二,能够理解地理环境中地形以及气候等自然要素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它们会给人类的生产活动带来哪些影响;对人口、文化、经济三者发展的差异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对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简单的掌握。
第三,对我国、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以及学生所在家乡的地理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认识我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并依据某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关地理概述,总结出该国家或者地区所具有的地理特征。
第四,对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系统的了解,并根据所学知识对人类活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大致的了解。
3.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的重大意义
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它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强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重点加强了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分析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理念。既达到了传授知识的目标,同时也满足了素质教育的需求,帮助学生为将来高中地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于时代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中考中都不把地理纳入考试的科目,所以通常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就以会考的方式完成地理在初中阶段的任务。即便是把地理作为考试科目的地区,地理的分值通常也只占总分中极小的比例。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学校和教师通常都不会重视地理学科,导致学生也不重视地理学科。在升学的压力下,学生通常会将时间用在学习语数外以及其他必考的科目上,这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就成为地理学科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拦路石,对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2.多媒体技术运用较少
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所具有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借助图片以及大量对真实情景的模拟对教学进行辅助。虽然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板书以及图片展示的方式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其教学效果无法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相提并论。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地理信息立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听觉感受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快速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3.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新课标中对许多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对人类在生活中所面临的资源以及环境等问题进行大致的认识,学会基本的地理信息分析技能。但是由于地理不属于中考科目,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说,只能对那些会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对那些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常常是一句话总结或者直接跳过,课下也不对学生布置大量的任务,因而,学生也不会充分地重视地理学科,进而丧失学习地理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创新初中地理教学模式,有效推动新课改模式的贯彻落实
1.革新地理教学理念,贯彻落实新课改模式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有效地革新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只有学校、教师、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对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将地理从不被重视的尴尬地位上解放。首先,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地理学科,认识到地理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讲解要做到详略得当,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后,学生要转变以往不重视地理、只重视语数外的观念,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搜索功能、海量的信息存储、逼真的情景再现为地理教学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比如,在讲授“锋面雨形成”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而逼真地展现冷暖空气的形成、变化以及交锋,再通过对降雨的过程进行逼真的动态展示,学生就可以全面理解和掌握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3.补充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素质
初中地理教学要严格遵循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考试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同时也要注重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与地理密切相关的环境和经济等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还要注重对与高中地理相关的知识的深入讲解,为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4.革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革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比如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法、问题教学法以及探究性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新课改模式,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初中地理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要求和生活中对地理知识的需求,进而有效地实现地理的素质教育,推动新课改模式的实行。
参考文献
[1]张敏.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