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14: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约1度每天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
固体
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
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地幔2900km、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
风
所受的力
最后风向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
高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平行
常见天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雨区域
举例
冷锋
晴朗,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
暖峰
晴朗,温低压高
连续性降雨
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
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
运动方向
对应天气
典型天气
气旋
中间低,四周高
北逆南顺
阴雨天气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
反气旋
中间高,四周低
北顺南逆
晴朗干燥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气压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20到3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季:西北风
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35到5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分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
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的平均径流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水资源对经济影响:数量影响经济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效益。
现在水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数量,随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质量,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不断增多
面对措施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篇2
没有好的高一,必然没有好的高考;没有高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没有高三的从容自信!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技巧一:抓住一轮复习,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能力为主导,知识为基础是高考永恒的话题。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一轮复习正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盘点的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阶段的复习,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
技巧二:重视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高考试题也往往以地图为切入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采点甚至出现微观、局部地区,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读图能力和区域定位能力。因此,同学们平时应注重读图、填图、默图、甚至描图训练,只有把所有的知识都落实到地图上,才能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技巧三:关注时事热点、联系生活实际
地理时事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都是地理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理想切入点。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了解某些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某些时事与相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等。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经常看报,学会发现时事中隐含的地理信息,不妨可以自编一些地理时事题与同学交流、互相考查提高。
技巧四: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地理高考说明中要求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有的同学客观性试题做得相当不错,但进行文字表述时却常常不能到位,不是关键字抓不住,就是语言逻辑出现问题,使本该得到的分丢失。关键在于,平时就没有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记忆与表述。课本是我们学习规范地理语言的重要工具,从现在起,同学们应尽量使用课本语言进行表述和记忆,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述习惯。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以课本为本,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来进行。其目的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则以专题为主,遵循深化、提高的原则,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理与文科综合的关系
贯彻"重单科复习、少跨学科综合"的原则,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文综卷命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就是政史地知识的拼盘。因此文综复习必须坚持抓好单科的复习。当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宜的文综训练,显得很有必要,主要是训练学生做文综试题的感觉。试卷的长度、难度、时间等要切近高考。
3.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骨架,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有序地附着在高中地理基本原理上,形成条理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促进理解记忆,加强地理学科自身知识的贯通,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综合意识,增强学科内综合能力。同时,也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绝不能含糊。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
4.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地理复习中要牢牢地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基础、关键。热点问题只是试题的背景材料,是试题的"切入点"。高考命题中可用于设置的情景材料、背景材料极为广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应把重点放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上,可立足于学科知识,适当关注、思考热点问题,切忌刻意地去追逐热点。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能和中学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有机结合的热点事件;二是长期的热点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
5、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学科基础知识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高考试题的常规武器,也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高考理念,它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依托,是决胜高考的支撑点。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型,考生会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好像现在高考重能力轻知识。其实高考命题立意的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要求考生具有更厚实的基础。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从一轮考试结果看,考试出错的,还往往是在看似简单的基础知识上。如果我们不能跳出这一认识误区,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应考中,我们要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善于提炼主干知识,挖掘、整理、归纳,同时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网络。同时加强运用原理和规律解决区域中实际问题的训练。
6、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经过一轮比较细致全面的复习,基础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充实,但没有经过系统地分类整理,要用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却调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专题复习,有助于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使考生在考试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能准确快捷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7、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高考命题的视角较为新颖,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巧妙,因此,应对高考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有一个良好的和训练有素的地理思维习惯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从而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习惯和地理学科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①构建地理知识体系,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训练,培养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地理学科的能力;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③加强学科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如注重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从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历史、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思考世界和我国有关地理方面的开发利用问题(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等)。
8、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城市、资源、劳力、市场、技术、政策、文化等)间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和思想的训练,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同时要加强地理阅读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练。在二轮复习时还要安排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专题。总结常用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正确方法,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认真观察、填绘、阅读、分析图表,形成空间概念,提高再认区域地图和读析图表的能力。
高中地理的学习指导方法一、自然地理
对于绝大多数文科孩子来说,自然地理是大家的薄弱环节,但是其实自然地理的学习是对于原理的把握和理解,必须从推导此原理的技巧开始,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原理进行推导,明白了原理才能更深切的理解地理口诀,才能对口诀进行熟记;自然地理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规律理解后单纯熟记的内容,比如洋流图,对于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多重复熟记,这些都完成以后还需要通过大量做练习加以巩固,从而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原理。
二、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考题相对灵活,而且有些知识是结合区域进行考察,例如农业的考察,与区域结合相当紧密,对于这部分学习,需要夯实基础,将课本看一遍,对于不明白的概念要及时弄懂,对于有些概念要及时进行区分;然后就是对于书中提到的涉及区域的地方进行看图熟记,通过地图加深印象;在明白了概念,也熟记住地图后进行背诵,其实这个时候大部分知识都已经理解,需要背诵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熟记已经不是你的难题。
三、区域地理
这部分的内容其实地理中的考察精髓,因为所有人文和自然的知识最终都要放到地图上进行考察,所以高考中的答题必定配备有地图。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在明白了人文和自然的知识后因为不认识所考察的地方,不能通过所知道的原理进行解题,成为了他们进一步提高的最大屏障,所以这部分的内容特别需要进行熟记和练习。对于区域地理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地图进行熟记,通过地图熟记的地方最为牢固,然后通过进行练习加以巩固。
四、注意的问题
在地理的三部分知识都明白之后,我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明白地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学会总结复习方法,对地理事物的成因分析,规律总结,图像判读要领等要能够自己表述,把记忆过程变成思维过程;要动态的观察地理事物或现象,对其形成条件,组成要素,构成原理,发展过程,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基本内容。
五、有计划的进行练习
篇3
[关键词]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27
一、地理高考试题的研究背景
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一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试题质量高,特色鲜明。文综新课标全国卷首次出现在2010年高考中,当年有6个省份采用该卷,到2016年高考已增加到25个省份。2016年高考中,广东、安徽、河北、河南、山西、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山东采用新课标全国卷Ⅰ,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采用新课标全国卷Ⅱ,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采用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使用的省份多,影响力大,因此研究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2016年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统计
(一)地理试题题型与分值
从试卷题型结构来看,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选择题(第Ⅰ卷)和非选择题(第Ⅱ卷)。其中,第Ⅰ卷的1-11题为地理选择题,满分44分;第Ⅱ卷的36-37题为主观题,其中一题24分,另一题22分,两题分值总计46分;第Ⅱ卷还有地理选考题3题,每题10分,选做1题。地理试题满分总计为100分。2016年3套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的题号、题型和分值基本一致,结构相同。
(二)地理试题考查知识统计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考查的内容有以下几部分:高中地理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的《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同时还涉及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从高考卷可看出,高考对地理知识的考核内容丰富,涵盖范围较广。笔者利用表格的形式(表1-表3),对2016年的三份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从题型、题号、试题形式、考查的知识点等角度入手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归纳。
三、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特点
根据以上对试题考查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可以看出试题重点考查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与区域地理联系紧密,同时考查注重多个地理要素的结合,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具体特点如下:
(一)注重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重点考查的地理主干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等值线;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③地理空间定位;④工业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⑤区域可持续发展;⑥社会热点问题,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每套试卷根据实际情况各有侧重。
(二)图表众多,信息丰富
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来,在新课标卷中,常见的图表类型有等高线图、统计图、经纬线图。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和分析。
(三)高考命题的立意已经由重视知识的考查向重视学习能力的考查转变
地理试题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有迁移应用的能力。能力立意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高考中对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侧重其对地理问题的认识、分析、判断、评价、论证的水平。
四、基于试题分析的教学建议
(一)夯实基础,抓主干知识
虽然高考逐渐从重地理知识考查转向重地理思维能力考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地理知识基础不扎实,想提高能力是不可能的。这要求我们高中地理教师注重教材知识,重视基本原理、规律的教学。
(二)加强读图训练,增强读图能力
地理图表包含大量的地理信息,是高考题的信息载体,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地理素养的基础,也是高考重点考说募寄苤一。我们在复习时要加强读图训练,提高学生对各种地理图表的判断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去绘制地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宏观的学习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性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教学的基础要求是培养学生获取和解释信息、传递和使用知识、描述和解释事物、展示和讨论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周顺彬,胡伟英,施美彬,等.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对高中教学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71012.
[3]王公月.例谈高考地理选修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复习策略――以2010年和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2).
篇4
地理要复习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区域部分、选修部分这四大模块,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做好地理的高三复习工作,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研读“课标”“考题”,理清脉络,把握高考方向。①研读新课标,把握复习方向。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纲要,也是高考复习的纲领和指南,因此在制订有效的地理复习计划前要认真加以研读。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明确课标对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明确课标中的变化趋势;明确课标中的试题范例。做到这几个明确,才能在复习中紧扣课标、把握导向、提高效率。②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分析命题特点。从近5年的各地试卷结构上我们不难发现,命制的试题似乎都有这样一种趋势或指导思想:第一,重视对图形信息的处理与加工的考查。第二,强调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三,注重能力考查。③整合教材,构建知识体系。高考非常重视对地理事物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的考查,尤其重视对知识因果联系、逻辑关系的考查。因此复习时就需要突破知识的原有结构,按照新的思路和方法加以重新梳理和整合,根据高考要求和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整合出重点复习专题,通过这种重组,建立起地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利于在答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抓住主干,提升技能。①重视主干知识,熟练掌握复现率高的知识点。一要注意构建好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二要注意系统性,如把自然地理划分为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等几个系统专题,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去把握特征和成因。三是多练,注重记忆性积累和运用性积累。②加强读图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识重要载体,经常是试题的切入点。比如,等值线的基础是等高线,其他等值线都是由其演化来的。所以,更应注意归纳和总结,可以将多幅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加以比较归纳,如等值线凸出或密集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现象,制出相关的表格,以便观察熟悉。可以将等值线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与分析,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地理思维能力训练要贯彻在复习的全过程。③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注意与区域知识的有机结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经常留意与当前国内外和现实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宇宙探索、重大纪念活动、生态敏感区、地缘政治敏感区等方面的热点、焦点,并用相关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3)优化复习,提高效率。如何让整个复习活动既富有艺术性而又不失科学性?采用“记――练――悟”高效复习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①记:复习课中,要求复习的知识多,容量大,难度高,要使学生在复习课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那么记什么、如何记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使学生听课要精,首先老师讲课要精,尽量使“内容图像化”,让学生记知识点,主动梳理知识脉络,强化记忆,提升能力。②练:记是练的基础,那么练就是记的运用。练要遵循先易后难,难易适度的原则。练习的题目尽量要典型,要有层次性、综合性。练习的时间安排适当,要求学生独立完成。③悟:当然,倘若没有思考感悟,学生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仅仅只是知识的再现,一旦遇到新材料、新情境的题就不知所措。因而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使他们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然后把获得的方法运用、迁移,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今后复习中要紧扣考纲,抓住主干、热点知识,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散乱”的知识串联起来,并重视审题和答题的规范训练,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升复习效率,取得2010年高考的胜利。
篇5
一、高考地理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高考的改革为了更加有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因此改革需要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让地理知识与生活更加融合在一起。
1、改革的内容
考试方面:考试内容的变化是高考改革的核心,当前高考地理考核的内容是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地理高考考试内容也更多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融合,因此需要地理教师根据考试内容的变化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教材的形式:考试形式的变化影响着教材形式的改变,考试形式的变化体现在试题数量、知识结构、题型结构和智能结构。因此要求教材形式要融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这样的教材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考试的评价:地理教学的教学方向是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技能与知识、学习方法和过程三个方面。传统的考试评价就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但是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情感、价值观等也融入到考试评价的标准里。
2、改革特点
不论是什么学科,其改革的方向就是系统化、综合化和科学化。结合近几十年来,高考改革的热莺头⒄棺芙岱治鲆韵录父鎏氐悖航萄内容更加生动。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结合,这种结合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考试内容上不仅仅是考察单一的知识点,会更多考察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命题考察重点偏重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试题内容加入乡土地理和社会焦点。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的态度。
二、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教师专业的发展是教师教学生涯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师要随着社会和教学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文理比较综合的一门学科,地理知识是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知识,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因此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持续不断地学习,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社会经济和教育矛盾会对高考的改革产生冲击和影响。当前的地理教师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在高考改革的浪潮中总结和分析经验,认识到自己专业素质的不足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和教学的发展。
三、高考改革对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在基础教学中教师是核心,因此教师也是高考改革的保证者和实施者。教学理念的改变是高考改革的开始,当前的教学理念不仅要传授专业的地理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方式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更多地去发现和思考问题。改变之前不断地记笔记,做习题等单一无聊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运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在讨论和探究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高考改革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具备和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如果教师只保持单一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那么教师的教学效率是十分低的。因此改革使教师增强竞争和学习的意识。高考改革可以使高中地理教学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调整和加深地理基础知识。地理教材的内容随着考试大纲不断变化,这使知识体系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教学效率更加提高。(2)不断更新地理知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求教学与社会更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关注时事热点,更新自己的地理知识,满足自己和学生的发展。(3)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地理研究的内容是地理事物动态发展的过程,但是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会导致事物的变化。因此地理教师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减弱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地理学科是可有可无的,高考地理的不断变革让许多教师不能明确自己的定位,繁重的教学压力使教师没有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因此高考改革对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
四、结论
高考改革要求地理教师以学生为根本,培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将先进的、新鲜的、科技的元素引入到教学中,使课堂生动化和有效化。我们要明确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使教师在专业上、人格品质上和实践能力上有一个全面的发展。然后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的反思,让教师时刻保持自我反思和批评的态度,认识自身不足从而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1]付景保.试论我国地理高考改革及目前地理商考命题的特点[J].饮州师范{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8(4).
篇6
一、突出主干知识,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高考试题虽然引用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必须落实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它们所蕴含的主干知识点是永恒的,而主干知识是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依据。
哪些是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呢?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大气、海洋、陆地和地图五个部分,这五部分内容是高三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加之自然地理本身具有很好的地理思维价值,因此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较难试题主要涉及这部分的内容,且所占分数比例稳中有升;人文地理涉及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各方面,而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各种人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所以高考这部分内容不仅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更侧重考查考生用人文地理观点方法分析评价区域人文地理现象,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点,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一起构成地理学科的主干体系。同时由于高考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的考查,从而使高考试题更多的是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合到一定的区域当中进行考查,形成独特的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应化繁为简,重点要讲透,难点要讲清,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应大胆删去。这是当前高考改革对高三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加强读图能力训练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独有的知识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地理试题信息很多时候都是以图(常见的有景观图、示意图、坐标图、区域图、值线图、综合图、虚拟区域地图等)的形式展现。只有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我们知道。地理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高低。
读图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复习时要抓住地图不放松,要掌握各类图表的绘制原理和分析图表的一般方法,平时多看图多记图(利用不同内容的地图对应记忆),从而使地理事物的存在位置,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都具体地“印”在脑海中,做到胸中有图。此外,还要学会简单图表的绘制,适当地做些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为图表的练习,即做到图文转换,图文结合,这样在高考中即使遇到设计新颖的图表,也不会手忙脚乱了。
三、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高考是一种选拔高素质人才的考试,是全方位对考生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的考查,其目的为了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复习时,变教师为中心的复习讲课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复习活动,变单纯复习知识为结合能力复习,变死记硬背为对知识的整理加工,变记忆结论为思考过程,变被动做题为独立思考。变时间积累为提高效率。还要避免在备考时陷入这样的误区:研究什么知识内容不考,什么重点内容考。《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范围是需要认真复习的,因而,复习什么内容、抓什么重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和现实问题的复习,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好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为此建议在复习时做到以下五点:
1、讨论。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讨论,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接触不同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反思。(1)得出结论的条件有哪些,所依据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有哪些。(2)解题的思维分析。
3、求异。引导学生在常规的识记和应用的基础上,冲破原来的思维结构,加强引申性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自由思考、想象猜测。
4、辨析。缺乏批判性思考的人,易受已有的暗示影响,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辨别正误。区别真伪。可将易混淆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成题目。让学生反复辨析,细致比较。
5、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挑剔,不唯师,不唯书,养成多层面思考、多角度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
高考试题将更进一步地贴近生活、侧重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重视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命题的立意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有关理论联系起来,情境设置更加真实,全面地模拟现实。因而常以教材外的知识为切入点,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来呈现。例如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涉及到的问题有沙尘暴、西部大开发、石油进口、我国粮食生产、印度洋海啸、红色旅游、奥运会、“三农”问题等。试题中并不直接考查这些事物本身,而是以之作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要从中分析出这些热点和地理知识的结合点。
五、科学训练,强化答题方法
今后复习时要精心挑选,科学训练,运用精选试题系统训练学生的知识系统能力,使其在答题中学会审题,掌握技巧,准确地把握解题思路,规范答题。并不断总结答题的方法规律,熟练答题技能。
1、认真审题,充分获取有用信息
包括给出的文字材料、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等。审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审题干关键词:
审限制性条件(材料图表中的已知或隐含的条件);
审答题方向(问什么);
审答题内容(到底要我们干什么);
审答题方式(简述综述还是说明分析);
审渗透的规律系统。
2、精准组织答案
把握答案的方向性,就是实现知识与问题的对接,分析解决该问题所应用的地理原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理顺答案的逻辑性,就是将已知条件和所问问题,即事物的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各知识点环环紧扣;“知识链”的起点是情景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是指向问题:
做到答案的全面性,就是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
3、规范准确的表述
语言精练专业,切中题目要点,专业就是要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精炼就是不说废话,不离题。避免语言过于生活化或者不简洁;
篇7
关键词: 区域地图 地理复习 二轮复习 文科生 高效应用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与新课标的要求,现在高考地理命题多“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区域地图为考察背景,考查考生运用相关课程主干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在紧张而短暂的高三学习中,一轮复习基本是完善、强化基础知识,重在基础,但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未能完全构建,知识比较零散。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对高考主干知识进行重组、归纳及整合,从而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和条理化,使学生地理分析、判读、阐述能力得以提高。因此,地理二轮复习是高考应考能否成功的关键。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复习离不开地图,笔者在二轮复习中以区域地图为背景展开,在实践操作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利用地图册中的现有地图,或者教师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地图中可能的考点。
二轮复习是在一轮详细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二轮复习过后,很多学生成绩下滑,简单问题失误率居高不下。笔者认为关键是没有抓好二轮复习的实质。很多教师在二轮复习中多采用题海战术,学生花了很多时间,但能力的提高却十分有限。甚至很多学生在二轮复习中不知道怎么看地图、看什么、分析什么。如何落实二轮复习是关键,在复习中学生一定要回归地图册,以区域图为背景,落实一轮复习中的主干知识、基本技能并进行归纳总结。例如:以智利的地形图为背景材料(如图1)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经过小组讨论、问题汇总,归纳如下:
图1
二、利用区域地图构建知识框架,完善知识网络体系。
高考命题以热点问题切入,以关键区域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地图的判读、分析、获取信息,利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笔者认为二轮复习要抓住区域背景,必须以必修1、2、3为载体,不应该为了复习区域而复习,在此过程中,区域只是背景,必修1、2、3才是区域主干知识的必要储备。在复习中建立区域地图的复习框架,学生不仅学会看地图,而且相当于把课本必修1、2、3又复习一遍。近几年广东高考地理侧重于对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和应用,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以北欧区域地图(图2)为例,引导学生建立区域知识网络框架如下:
图2
三、完善区域地图,形成心目中的“复习地图”。
地理复习中地图的解读和分析往往是学生备考地理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地图定位问题,学生更是束手无策,经常成为考试的失分点,这是学生一轮复习的首要问题。
为了打好基础,笔者要求学生在高二开始一轮复习时就详细复习初中地理、世界地理及高中地理的三本必修。为了拓宽知识面,有选择性地复习选修教材。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强化“三步走”。
初期:教师提供底图,底图要求有经纬网、河流、湖泊、城市铁路线等要素。分专题要求学生进行填图训练(政区图、河流与湖泊图、地形图),经过初期的填图训练,结合部分重难点知识的训练,学生对区域地图有了较好的整体把握,形成了牢固的空间知识网络。这个阶段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填图,教师及时进行批改指正,及时核对标准答案,以防学生记住错误信息,影响后期复习。
第二期:教师不再提供地图素材,各种模拟考试、练习题中有着丰富的地图素材,成为学生主要的信息补充来源。试题中的地图多是局部地图,应用中要求学生回到整体地图中进行区域定位、分析,对区域地图有整体把握和分析。
例如: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第41题以西北地区石羊河流域为考查地点(右图所示)。
图3
为了清晰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图分布情况,学生要回到地图册上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归纳。
操作步骤如下:
第三期:第三期的复习主要是二轮复习,高考冲刺阶段,此时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已经相当丰富,对知识点的处理也到了归纳概括的关键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在三个月内系统梳理知识,以地图为背景资料,对现有知识进行化繁为简、归纳梳理,形成主观问题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模板。笔者要求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切记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个体规律三个原则,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举一反三,这样在高考主观问题应考中就能拔得头筹。
经过“三步走”,学生逐步建立了心目中的电子地图,并且对地理知识点做到不陌生,答题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判读精准等。
地图是地理课程的第二语言,小小的地图承载了丰富的空间信息数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科生只有在高考复习中高效利用各种地图,才能把空间思维的局限性缩小,尽可能发挥文科生语言文字功底强的优势,科学学习地理,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鲁学军,周成虎,龚建华.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向的发展.地理学报,1999,9,VOL54(5).
[2]冯晓丽.如何利用地图复习区域地理.学术研究,2010(10).
[3]沈朝伟.“百图齐放,殊图同归”――例谈高效地理复习中的“多图一用”.地理教学,2014(5):51-54.
[4]杨山,陆静.中学人文地理教学中地理空间分析能力的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10):8-9.
篇8
一、二轮复习面临的问题
1.时间紧,任务重。高三地理的课时安排为5节/周,自习课安排2节/周。每月进行一次“月考”,考试和考后评讲试卷至少要耽误2节课。细算一下时间太少了:每月只有20节课的复习时间。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第二轮复习只有60节课的时间,却要复习8本书的内容,如果安排不好,情况可想而知。
2.学生的基础不扎实。一轮复习后,多数学生都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听听老师的讲述,好像都已知道;看看课本内容,差不多似曾相识。加之学习的科目多,根本不去认真看书,基础知识还很薄弱:一些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规律和原理不明、基本区域地理特征和差异不熟等。
二、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
大致安排如下:
1.3月份——进一步梳理知识结构并对学生进行应用指导,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回归课本,提高归纳、由厚变薄;联系拓展,由薄变厚。
2.4月—5月上旬——专题讲座与能力提升。重组知识结构,专题深入、训练解题。
3.5月中旬——解题能力训练(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解题思路的归纳与分析;新题的编写与训练)。进行解题方法的分类、归纳及分析;从审题到解题、从思路到语言表达进行全面的总结。
4.5月下旬——检测学生问题所在,针对性辅导。查漏补缺,结合纠错,消灭残留隐患。
三、二轮复习的方法。
1.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第二轮复习时除了要做适量的题目外,仍要重视对课本知识的复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力的建构只能是“空中楼阁”。但此时我们对课本的复习又不同于第一轮复习,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地毯式搜索”,第二轮复习重点应该是“重点突破”。第一轮复习是要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而第二轮复习中则是要抓主干知识,进行集中的能力训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
2.知识体系的重组和建构
在细化深化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将零散的知识编织成网,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网络的建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对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重点是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将系统地理知识与区域地理知识有机融合。二是区域知识结构。区域是高考命题的载体,区域知识结构重点是抓住区域特征,应注重从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理清各地理要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各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3.答题方法的训练
在复习工作中要注重常见题型答题结构的归纳。如回答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一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去思考,如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回答解决某种资源的措施一般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去思考,如解决华北缺水的问题;分析气候成因则从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去思考;分析某河流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要从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去思考。
复习工作应注重贯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思想。获取信息的过程,包含着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富于理性的思维过程和行为,因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是将这种意图进行行为化训练。如教给学生“二次审题”和“题组审题”的方法,并在练习中注意设置有训练意义的情境等。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上好讲评课和用好高考实战题。习题讲评课要讲出四个层次,即答案、解题思路、命题思路和错误诊断及“致错因素分析”。对高考实战题的处理要做到“一题三用”,即学生做一遍并订正讲评,老师带领下的试题命题思想剖析和赏析,考前的再体会,发现题目背后所蕴涵的学科思想。地理复习达到这个层面时,学生进入考场时的心态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理复习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大大地增强了。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 知识体系 题型分析 注意事项 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作为文科的一门重要学科,往往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加上其难度较大,往往被许多文科生认定为自己高考路上最大的“绊脚石”。高中地理的考试范围往往较广,因此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必须十分扎实,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从更广的知识层面上进行地理知识的分析。相比于高中政治和高中历史,高中地理的逻辑性更强,难度更高,在高考文综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也最大。
高中地理在试卷中的考查点往往不仅是地理知识,还需要学生联想到其他方面,例如人类的生产生活、全球的环境问题,甚至有些题的解答还需要学生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分析。高中地理的难度较大,复习起来较为困难,但是越是困难的科目越需要学生花心思复习,尤其是容易拉开差距的高中地理这门学科,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
一、建立知识体系,扎实基础知识
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庞杂,复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学生将地理知识归类,分模块建立知识大纲,这样的知识大纲条理更加清楚,复习和阅读起来更加直观。学生可以按照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顺序依次进行知识点的归类整理,也可以按照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例如,学生可以总结出日照这部分的知识,将日照这一大模块的知识独立出来,然后“切碎”成影响日照长短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程度的因素等等。
常考的知识点学生需要重点归纳作为复习的重点,例如河流的洪涝灾害这一部分,通常会被出成综合大题,因此学生在整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需要格外用心,要将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总结。知识体系的建立对于高中地理这门学科是十分有必要的,至于知识体系的排布方式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制定,怎么整理有助于自己理解和复习就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整理。
二、分析题型,总结出题目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于我们高中地理的考试来说也是十分贴切的,我们要想攻克高中地理这门学科,获得高分,就需要对高中地理考试的题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高中地理试卷中的第一大题往往是选择题,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较细,而且综合性较强,因此学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和耐心。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法。这类方法适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可以从答案中选择正确选项。2.排除法。如果在考试的时候,选择题的答案中地理现象罗列的较多,学生可以采用排除法可以将确认错误的选项排除,重点分析剩余选项。这一类方法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可以用于高中地理这门学科,还可以运用到别的学科。3.对比法。如果单选题有多个选项都正确,那么学生需要重新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重点词,将答案进行对比和分析,选择出最合理的答案选项。
高中地理的试卷中还有一种题型就是综合题,其考查形式往往是给出一段材料,然后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作答,这一部分题目也是学生丢分最严重的题目。综合题通常可以分为描述题、措施题、评价题等等,描述题通常是让学生描述某一位置的自然地理特征,或者是某一位置的地理成因,这类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学生记忆和背诵,需要答题者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将问题描述出来;措施题是指问题设置为针对某一地理现象,应提出什么样的治理措施。
例如,措施类题目最常询问的就是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生态不平衡的治理措施等。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分析题目,找出造成这一地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其次从技术角度加以分析,提出治理这一类地理现象的具体措施,最后,如果是资源短缺类题目,学生可以从开源节流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评价类题目通常是要学生写出这一类地理现象的作用、意义、影响等,这一类题目的解答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环境方面、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其次,如果题目具有两面性,学生需要从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两个方面进行叙述,最后,学生还可以从人类活动方面进行分析。
三、总结答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们在熟悉了题型和一般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之后,更需要注意答题的一般步骤,将答案能够更加有条理、更加系统地表达在题目中。一般我们认为,在解题的时候需要注重答案的条理性,最好能够将要回答的几个方面分类、分点描述,一句一段,这样的答题方式往往会让答案更加直观,阅卷老师在批改题目的时候也会更容易找到答案的重点。同时,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也需要具有分明的层次,最好将答案排版成层层递进的形式,将最浅层次的答案放到最开始的位置,之后层层递进,将最精彩、最有内涵的答案放到压轴的位置。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层次分明更容易找到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还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思维清晰的好印象。
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般的答题过程,熟悉解答大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考试的时候能保持更加清晰和条理的思路。首先,学生在接触到一道大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审题,将材料中的文字细看一遍,找出关键词,如果材料给的是图片或表格,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图片或者表格,从这些图片或者表格中挖掘出图表中隐含的条件,弄清楚出题者的意图。分析这些关键词或者隐含条件的相关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在脑中进行简单的归纳。
篇10
首先,要明确高三地复习训练题重要性。因为高三地理复习课习题训练如何选择也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考试、纠正错误、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和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的一种选择。它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起着再现、巩固、完善、充实、拓展、深化的作用;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地理复习课中如何选择训练习题?
第一,地理训练题的选择和编制必须备好“训练题”:在准备训练题时,教师应分析该训练题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试题覆盖了哪些知识,考察了哪些能力。因此,在选择地理训练题时,要明确三点要求:“为什么要选择这道地理训练题?”,“这道地理训练题设计要到达课程标准的哪个课标要求?”和“以什么形式设计这道地理训练题?”
第二,地理训练题的选择和编制的具体操作办法是:
(1)利用好历年高考试题。往年的高考试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教师可以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思维,设问角度,思维价值等,要求学生:对这些试题不仅仅满足会做,更重要的是了解命题的意图,分析解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还要熟悉研究往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主要考察哪些地理知识、考察了哪些地理能力。因为高考地理试题对高三地理复习课训练习题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高考地理试题,认识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取向,对提高地理教师有针对性选择训练习题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好各校的诊断考试题。自身力量编制试题能力有限,视角存在局限性。各校的试题都是精心选择或由教研组、教研究室组织设计制作,一般质量较好,可以借鉴。
(3)利用好教材编写训练题。因为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历年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有不拘于课本”,许多训练题应尽量回归课本。
(4)利用好学生实际编写训练题。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编写针对性强的训练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态,调节习题难度。自己编制的试训练要适应自己的学生。决不能照搬外校整套试卷。因为很多命题人高考能力尺度把握不准,试题不免有些难、偏、怪,使学生失去应对高考的信心。
其次,要确定高三地理训练题的设计题型。现在高考地理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高三地理复习又分为一轮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为了提高高三学生高考地理综合能力,我们根据高考题型和地理复习课的类型把地理训练题类型设计为以下几种题型。
第一,要有专题复习的地理训练题的题型。在专题复习中,有针对性的地理训练习题更为重要。二轮专题复习决不能搞成一轮复习的翻版,根据二轮专题复习的目标任务,课堂上更需要教师精讲、精炼。经过几年高三复习的经验,形成初步的专题复习课堂模式。即在课堂上,利用前20分种拿一道地理综合题以小测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然后以讲练结合的形式对知识点和做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一般采用多媒体手段,把近几年来部分相应的依据高考题自己设计的习题或在高考题基础上加以改编创新的习题展示出来,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解题思路,会进行知识迁移,在重复做一些雷同该专题课堂反馈的地理训练题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的练习题。在讲解内容上大胆取舍,大胆跨越,打破章节,重新整合。把同一类问题精讲一个,让学生学着分析其他几个,从而达到讲一个,归一类得一法。
第二,要有定时高考地理综合训练题的题型。在编制高考地理综合训练题时,教师就要熟悉往年高考题,根据高考题的导向和联系教材有针对性的自选、自编综合训练习题。来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高考中地理综合题占了总分值的一半以上,所以在复习过程,必须要有专门的地理综合题的训练题。设计的地理综合训练题时,力求立意新颖、独到、难易适中、有梯度、有启发、有激发思维的情景,材料要贴近生活。自己设计的训练题,还要运用各种地图,图文结合、以图导题,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和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要有定时训练的地理选择题训练题的题型。高考中要想文综的高分,选择题得分高是基础,在我们这些偏远山区,学士底子薄、基础差,综合题得分率低的情况下,抓好选择题的分值更重要。所以在地理复习训练题中,要设计专门的地理选择题,每12个小题为一组,专门专时训练,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