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22:4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

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55

在经历了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认为自然地理知识很“难”。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未及时转变。

按照课程安排,自然地理知识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的主体内容。而接触高中地理的高一学生,自然先学习“自然地理”这部分知识。高一学生从一个初中生蜕变成了高中生,刚刚经历紧张的初三的复习中考,本想好好休息放松一下,有点懈怠。加之初中生平时养成了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在初中因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对知识的了解和识记要求不是多深刻,所以“被动记忆”的学习方式好事还是很合适初中生的。可是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不仅内容多而且科目多课时紧,学生如果再被动的去学习,往往会出现学了背了就是不会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情况。到了高中,学生就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自主学习,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并能很好的去运用。还有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由于学习方法的转变成为“瓶颈”,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深奥难懂,难度增大。

二、自然地理的“难”是人为。

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待转化状态,逻辑思维还未占据优势地位。特别是高一地理开始就是难度较大、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地球部分”,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老师对课标研读不深,对教材无限“挖掘”、“拓展”。例如在地方时计算、回归年和恒星年的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比较、光照图的判读等等无限的扩充,势必造成学生感觉自然地理“难学”。另外,老师在测试练习(或者叫模块评价)时,如不考虑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借用一些高考题、模拟题进行练习测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成绩“差”,感到地理“难”、“不会”。这样就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出现了“厌学”地理,从而使学生感到自然地理不“难”才怪!

三、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受某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之高中地理又被“强行”划到高考的文科行列,所以在学习地理时,学生不由自主的用所谓的文科学习方法――“记忆超前于理解”。这就是说在尚未完全理解之前可以先进行记忆,等记忆巩固之后再回过头来“学而时习之”,长而久之,“死记硬背”变成了学习地理的主要方法。殊不知自然地理知识在学科属性上类似于理科,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应借鉴一些理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从微观入手,最后发展到宏观掌握。学习自然地理时,要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归纳总结一些地理规律、原理,如“洋流的分布规律”“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一(七)月气温的分布规律”等,然后应用这些地理规律、原理来解决地理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实用的方法,他们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自然地理知识就容易学会了,自然地理还“难”学吗?

那么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成为教育界许多同仁密切关注和努力探究的问题,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提问,利用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

首先在地理教学中提问很重要,提问的方式和方法要新颖,因为学生对新奇的事情才会感兴趣,这样才会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想,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他们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

二、通过地图,重视笔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习惯

其次,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思考。学生的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形象思维的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给以展示,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拨和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这样就充分的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眼睛,在初中阶段让学生读各种各样的图,可以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的潜力,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的驰骋。地理教学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和书上的文字,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就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深化,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篇2

关键词:人文地理;枯燥;教学方法;改变

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进行自然地理部分教学时能做到教得得心应手、教得用心,当把某一自然现象或规律给学生讲解清楚后很有成就感,而到进行人文地理部分的教学时很多老师会觉得课本上的内容学生自己都可以看懂,没什么可教的,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课堂上很安静,教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更没劲,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怎样,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两个:(1)人文地理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课本上的内容看懂比较容易,但是要真正理解却比较难。人文地理知识综合性强,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大。如果说自然地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那么人文地理更多的是研究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现象,其所涵盖的内容一点也不亚于自然地理。而这么多的内容基本上都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要把这些内容完全理解清楚需要联系很多的实际生活。(2)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是造成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时提不起兴趣觉得比较枯燥的根本原因。大部分教师在进行人文地理部分的教学时都会觉得该部分内容很简单,没什么可讲的,学生自己看书都可以看懂,把重点在书上划一下就可以,导致教师在备课时思想认识不到位,准备得不充分,最后的结果就是课堂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只是坐在下面听、划书。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很没趣,甚至有些学生早已在老师的讲课声中进入了梦乡。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该如何去做,才能让我们的课堂重新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觉得枯燥,也让教师在教学时不会觉得枯燥?我认为要改变这种“教”和“学”都枯燥的现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重视案例教学,将“本土化”的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

所谓案例,就是指教材内容中关键性问题的实例,即那些在日常生活素材中“隐含着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案例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案例理解普遍规律性的东西,掌握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的关键是精选案例,使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导向性,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知识迁移,通过个别推知并理解整体。实际上教材里已经有了一些案例,但这些案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比较远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仔细的分析准备外,还要再精选一些案例,而这些精选的案例就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让学生能够有一些直观的体会。所谓“本土化”的素材,实际上就是乡土素材,这是学生能够亲眼看到、体验到的东西,把这些素材当做案例用在教学中的时候很多比较抽象模糊的概念就能迎刃而解。

二、真正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或者说是填鸭式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大障碍。如果在教学人文地理内容的时候依然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走进教师越教越枯燥,学生越学越没兴趣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进行大的改变,把以往教给学生“这是什么”,变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在其中就起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

比如,必修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这节内容,我的做法是:首先,展示两张和鲁尔区相关的图片,图片上没有任何文字,用图片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工具,让学生去思考通过这两张图片老师想讲什么内容,然后慢慢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鲁尔区的钢铁工业,进而又引出鲁尔区发展的条件,接着再引导学生分析鲁尔区的这种工业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通过老师不断的引导,最后学生自己能总结出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以及导致衰落的原因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学会怎么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三、让多媒体变成提升课堂效率的能量倍增器

相比较单凭老师自己费尽口舌的讲,也许呈现一段视频或者是一张图片会更加直观,效果往往也要好很多。由于人文地理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于现实生活,而高中生又大多缺乏生活基础,很多课本上的现象联系不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得原本容易理解的内容变得抽象复杂。而到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来弥补学生生活基础不足这个问题。或者展示视频,或者展示图片,或者利用Googleearth这样的软件等等方式来把一些看似抽象的概念、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视觉和听觉上去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炼,不断提升个人魅力

学生往往都喜欢语言风趣幽默、思维敏捷睿智、行动果断又平易近人容易相处的老师,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那么课还没上效果就已经大打折扣了。教师的个人魅力虽然和教学内容无关,但是它能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所以个人魅力就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X”因素。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做到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这样才能让这个“X”因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影响学生、去改变课堂。我们掌控不了学生对我们的看法,但是我们能够掌控我们的教学方法、掌控我们的用心程度,通过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我们总可以找到让每一节课堂激情四射的那个点,总可以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人文地理的知识,总可以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枯燥。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创新.地理教学,2003.

[2]杨爱玲.地理教学中地理案例的分类与编写.地理教学,2004.

篇3

以“世界地理——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学习为例说明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环节,设置学习情境。播放《BBC地球系列:非洲》前三分钟。设计意图:铺垫与非洲相关的情境,激发探究兴趣。用时2~3分钟,不宜时间过长。第二环节,由学生提出本节课学习问题: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成因。绘图说明四条河流及水文状况。教师活动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归纳同类,合并出自主探究的提纲。设计意图:自己提出问题,准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探究环节。15分钟。教师巡视、督促,保持教室里的安静。学生自主探究,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标出等待小组合作解决。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己学会的不用老师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四环节,解决疑难合作探究。6分钟。教师宣布组内开始探究疑难问题,加强敦促。组内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交流、解答。设计意图: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第五环节,展示6分钟,评价8分钟。教师组织学生,督促学生,倾听学生,随机选择小组展示和评价。小组黑板上展示相应问题的解答思路或答案。强调绘图说明。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学生表达能力。第六环节,教师点拨或精讲。学生总结和评价本节学习情况。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第七环节,练习和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基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重在组织、督促和激励学生,教师对重、难点知识、能力提升点进行点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庞杂但很有规律,所以老师传授给学生分析区域问题的方法,具体学习内容大多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区域地理的学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一段时间后学习效果便可显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经验与结论

(一)教师在课堂中的变化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实践的改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否则学生还是依赖教师的讲授,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师要提高学法指导能力,相信学生,课堂上舍得留给学生安静自主学习的时间。当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提纲,学生自主整理笔记,笔记再也不是简单抄写老师黑板上的板书,而是学生自己思考、查阅学习材料、地图后整理出的学习成果。实践证明,区域地理的内容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自然地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课堂更多是教师启发式讲解,不宜大量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那样学生学习进程推进慢,效果比较差。

(二)学生成绩的提升10班10月月考地理平均成绩比对比班高出4.3分。在3月考试中比对比班低2分,提升了6.3分。学习成绩的提升原因之一是课堂教学改革,但学生学习成绩稳定、持续的提高还要进一步观察。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师生沟通渠道增多,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师生矛盾减少,学生对老师更加信任,学习积极性高。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归纳有如下重要信息:学生对区域地理自主学习的方式比较认可,但有明显的不适应,学生觉得区域地理知识比较凌乱,还是希望老师多讲解。这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固定分区,对地理学到处可见的其他“分区”的妙处没有时时提醒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比较认同,觉得老师在课堂上留有十几分钟的自主学习时间是比较重要的占60%。对上课时老师“组织小组讨论、在黑板上展示学习成果”的环节持“比较同意”的态度占42%。这些数据同时也说明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持质疑的态度,长期在学生心中形成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一定时期内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以上学生反馈的信息说明,老师要坚持课堂改革,不可半途而废。

(四)结论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要有学校领导支持、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配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比如高中阶段区域地理的学习适合教师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内容。通过对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推广到高中人文地理的自主学习,以至其他高中地理内容的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篇4

一、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动静结合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因此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必须“满堂动”,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必须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设计思路去活动,其实这种课堂活动应该是在学生的质疑和思考中的活动,否则整堂课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其实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就应该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1.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四个动:要让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动起来;要让学生人人都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让学生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进行质疑;要让学生都进行知识的整理、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提炼。例如,等值线图是地理的常见图式,是地理的重要考点,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总量线、等盐度线图、等pH值线图、等震线图”等图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对等值线图的判读进行归类总结,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等值线的规律以及判读等值线的步骤和方法。

2.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四个“静”:让学生静静地看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让学生静静地想学生自己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静静地听同学们的见解;让学生静静地练学生能独立完成的练习。在这种静静的“看、想、听、练”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地理知识和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掌握和提高。因此,如果地理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能够做到松弛有度,那么学生的思维和情绪也就能够达到完美的结合,课堂的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地理教学中要做到严慈结合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与学术的权威,学生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只有惟师是从,处于绝对服从的被动地位,而教师过分依赖个人的知识魅力和压制的方式去影响和管理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就喜欢学生上课时“规规矩矩、专心听讲”,而如果在课堂上学生未经允许而主动参与和插嘴,教师往往就会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与训斥,在教师这种看似严格要求的状况下,学生处于紧张的情绪中学习,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会受到限制和压制,学生对课堂教学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师生关系不平等的课堂教学,会大大地封闭学生的视野、限制学生的思维、挫伤学习的兴趣,并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的激情、向上的动力、创新的灵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一种和谐与详和、友爱与宽松的课堂氛围,以便让学生爱课堂、爱学习。但是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一些教师由于对新理念理解的偏差,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不敢管,或不敢严格要求,从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其实这是对学生不良行为和错误的放纵,从而使学生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消除和解决,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在“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基础上,做到严格要求,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三、地理教学中要做到放收结合

要切实领会新课程,真正落实新理念,就应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新教材增强了知识的开放性,必然也就要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的开放性,要想“抱着学生、搀扶着学生过河”,已是不太可能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同时也要放得开、收得回。放得开也就是要愿意、善于、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自主质疑和探究,适当的放可以为学生提供纵横驰骋的旷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的灵感可以尽情地释放,大胆的放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当然放不是放纵,在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巡视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体悟,从而关注学生在探究和讨论中的思维的闪光点、思维方式的科学性以及学生的观点、见解、思维的障碍点和困惑点,而对于“收”,也就是教师要能够控制得了局面,不能够放任自流,要有教学中目标和要求,要有引导和点拨,要有反馈和总结,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课看似热闹,其实华而不实,课堂讨论中心不明确,主题不突出,形散而神也散,从而造成课堂气氛乱而无序、课堂组织杂乱无章,这样的课难免效率低下。例如关于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分析,教师就可掌握好放与收的尺度:1.明确要求,学生阅读。让学生阅读相关知识,并熟悉知识要求;2.合作交流,展示观点。让学生分组展示各自的观点,通过观点展示,可知学生对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解释和理解思路是不同的;3.教师点拨,总结提高。在经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后,对于不明确的知识,教师可总结学生的思路,并统一认识:要理解和掌握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就一定要熟悉热力作用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的关键是要环环相扣,掌握两条逻辑线索:一条是沿着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另一条是沿着大气的温室效应(保温作用)即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各自观点的比较、正确认识的形成,这种放与收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进而能够点燃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的动力。

转贴于 四、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分合结合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合作教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从中形成了共识:进行合作教学能提供较为广泛的思路和反馈信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能够大大地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学生通过合作来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从而使知识趋于完整,结论趋于完满,但是在实际的合作教学中,由于对合作教学的曲解,合作教学方式中出现了以下现象:1.在这种学生之间的合作中,一些学生一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独立思考,而是问同学或问老师,自己没有独立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因而也就缺乏独立思维的能力;2.教师作为“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缺失了,一些教师成为课堂的“旁观者”,这样的合作方式,教师与学生完全没有建立起“指导—参与”的合作关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该合作时就合作,该学生独立思考时就独立思考,教师该发挥作用时就发挥作用,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效果。例如,关于自然地理计算类复习专题课,就可设计出以下环节来进行:1.设置问题,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的章节顺序,梳理自然地理中所涉及的地理计算有哪些方面;2.学生回答,交流讨论。学生自己归纳后,小组成员之间加以讨论,经过学生之间的补充,可以归类出自然地理中所涉及的地理计算主要有“比例尺和海拔高度的大小、时间和区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等值线(经纬网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等深度线)中有关比例尺、坡度、气温和温差、风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以及锋面移动速度和时间的计算等”。3.提炼方法。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总结和讨论每一类的计算方法,老师加以点评和矫正,从而得出正确的方法。如,时间的计算方法:(1)关于时差和区时的计算:关于时差的计算:同区相加、异区相减;关于区时的计算(某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差×1小时)。(2)关于经度差和地方时的计算(关于经度差的计算:某地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1小时。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3)日期的界线有两条即0点所在的经线和国际日期分界线(通常用180°经线来计算),零点所在的经线自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其余的范围为旧的一天。4.训练反馈。通过一些经典的习题,对学生进行计算方法的应用训练,并通过提问和检查,来及时掌握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从而针对学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从而可弥补知识掌握上的缺漏和解题能力上的不足。这样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中,也就是在科学合理的“分分合合”中,学生既能够通过知识的归类整合,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又能够通过独立且适量的习题训练,来掌握时间和日期计算的方法。

新课程、新理念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地理教师更需要以研究者的眼光,用正确的辩证观来审视课堂教学,并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反思和探究,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更好地贯彻新理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