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7 21:1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111-01
在地理学中,地理知识常常寓于地图之中,而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也时常将地图作为辅助工具。依靠地图进行学习,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世界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地形特点、行政区划及其他地理信息。“以图导学”指教师以图像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具体认知某种地理信息。教师采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读图分析能力、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科素养。在此,笔者谈谈如何采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来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一、以图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然而,传统的以知识为主要教育点的教育理念,让一切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都在为成绩服务,学生处于“唯知识为上”的学习氛围中,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地理课堂中,运用图形进行知识点的讲授与对比,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从而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以图导课”是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尝试。
例如,教学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时,笔者将北方地区所辖的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及北京等区域的自然风光、气候地形等相关图片制作成PPT,用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笔者一边播放PPT,一边进行讲解,学生们顿时被吸引住了,笔者随即顺势引出:“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一起学习、探讨北方地区的地理信息。”这样,自然地切入了正式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氛围极为浓厚。
又如,笔者在讲解“北方地区气候”的内容前,利用多媒体将北方地区所种植的“玉米”“小麦”等作物的图片展示出来,并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北方常见的种植作物为玉米、小麦?”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并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将其原因归于气候问题,也有的学生考虑到了地势因素。这样教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理顺了学习思路,也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趣味填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感
初中生虽然比小学生认知事物更加理性,但是其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喜欢趣味性、竞技性较强的活动。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的这一偏好,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与教学内容组织“趣味填图”活动,那么,学生将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对地理信息的空间化想象与理解更加深入,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地理思维。
例如,教学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时,笔者在课堂的最后部分设计了“趣味填图”活动。在课前,笔者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纸上合作绘制台湾省的地图(两个具体地名留空)。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们抢答,猜、填非本组绘制的地图上空出的地名,答对一空得10分,答错则扣除10分,得分最高的小组为获胜小组,并获得“填图英雄组”奖状。此外,笔者还用多媒体展示台湾省地图,随意指出地图上的任意位置盲抽学生填地名,并要求学生以旅游向导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该地的信息(尤其是地形、气候等方面的信息)。这样教学,学生不再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其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程度加深。
三、引导识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不免会遇到需要自主读图的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图或其他图像,教会学生自主读图、识图,观察、分析地图,掌握地理学习技巧和方法,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我国草原牧区、山林地区及平原地区的城市村落分布地图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土地利用现状,要求学生思考:“地形、地势不同,对土地利用有何影响?”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课本中的插图进行分析,期间教师巡回指导,最终得出“山丘地带适宜种植林地,平原地区适宜耕地”的统一认识。此外,笔者还利用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土地利用问题。这样教学,实现了“授之以渔”,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点的同时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应用;策略
一、地图的重要作用
1.内容丰富,便于学生记忆和分辨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复杂繁琐的地理专业名词,如气象图标、山川地名、河流大洋等,对于这些大量需要记忆的专业知识点,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记忆力能力较差的学生,想要在短时间内记忆和分辨类似的地理知识更是“难于上青天”,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辅助工具,不是单纯字词的展现,各种地理知识都有自己专属的立体空间画面形式的地图。地图的出现可以将平面化的地理知识空间化,更丰富形象地展现各种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地图教学方式来认知地理知识,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在学生脑海中构建永久性的记忆模块,帮助他们记忆和分辨地理知识。
2.空间立体,便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随着多元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深入,当代初中地理课程中很多教学要点都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进行平面或者立体的地图展示,如多媒体、沙盘立体模型等。以多媒体展示地图为例,这种富有空间变化的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能力,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立体的影像进入大脑皮层,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层面的了解。各种空间感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知识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借助于空间思维的优势,学生可以通过对地图视觉上的观察分析将地理知识与现象结合在一起,发现其中隐藏的各种地理规律。深入学习的过程可以给学生的情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探索欲望的驱使下,他们会更愿意积极面对各种地理知识难点。
二、 地图应用的具体策略
1.以图激趣,强化学生地理学习自主性
兴趣是一种富有积极感彩的心理活动,可以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进而演变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正处于一个急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往往更感兴趣。针对现阶段大部分学生觉得地理教学枯燥的现状,教师可以借助地图的优势,以图激趣,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主性。
结合这一学习特性,教师可以在课时教学中采用地图的形象性特点抓住学生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新课。如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学习中,可以展示一些水资源分布的地图、水资源需求地图以及与水有关的中国地区彩图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很自然地将中国南方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北方干旱广袤的沙漠景象等与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图结合起来。通过图片导入以及鲜明对比,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现状、分布特点、需求特点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直观简约的展示形式更便于学生总结出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如总量不少但是人均低、南北方分布不均衡等。
2.索象于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地图,作为书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的存在不仅可以简化书本的文字描述,还能起到“索象于图、以图析文”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图作为形象直观的教学工具,更便于学生理解复杂的地理知识,扩大学生视野,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的学习中,关于世界人口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观察“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区与世界人口稀疏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三幅对比性地图。让学生明白世界人口的分布呈现一个不均衡的状态,如面积广袤的美洲人口数量不是最多,但是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小面积区域中人口密度反而过大。再通过观察“世界人口稠密^与世界人口稀疏区”地图,总结出世界上主要人口的分布地带,通过引导学生研读这些地带的地形、气候、温度、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总结归纳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原因”的概括性地图。从这些总结性的地区分布上,学生可以很明显看出地区所属的国家范围,如中国、印度等,在这个基础上研读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困扰就显得轻松许多,更容易明确人口过多导致的贫穷、住房紧张、资源破坏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利用以图析文的优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人口问题的治理,学生通过分析思考给出诸如“人口多的国家如印度可以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少的国家如欧美等可以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等解决办法。
3.引入板图,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板图属于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一种简化形式,相对于丰富翔尽的地图而言,板图更直观、形象、重点化地展示地理要点,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借助板图的优势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湘教版“中国的地形”教学中,教材中涉及到中国山脉走向的知识,通过常规地图也可以观察到山脉的走向特点,但是总体感觉较为混乱,不利于学生分门别类地掌握山脉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画出中国的轮廓图,利用中国山脉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依次进行勾画,如从东西走向,在黑板上描画出: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用其它颜色的彩色粉笔进行文字标注。再依次按照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画出所属山脉形状和名称。这种每勾画一组搭配一组山脉知识点讲解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中国每一条山脉的走向、特点,加深山脉差异性的记忆。同时,在结合对应山脉图片欣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图作为当代新课标改革后的重要教学辅助工具,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要好好利用地图,最大化地发挥地图的教学优势,看似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学习也可以变得津津有味。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学会发现地图教学的好处,懂得活用地图的技巧,将地理知识与地图完美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看图、用图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各种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向阳.地图教学三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2] 厉斯亮.最近发展区与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综合版),2010(08).
篇3
一、 根据地理学习的特点,多引导学生读图、用图、绘图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应重视对地理图像的运用,通过阅读、合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读图: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地图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便于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易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用图:引导学生读图不是说顺手拈来,越多越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认真考虑怎么使用地图才以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这一节内容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理基础知识的难度较大,因为在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的抽象思维,这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册书中最有难度的知识点之一,考虑到它具有空间性特征且学生此时刚接触到地理这一学科,如果使用大量的地图资料来学习的话很可能会增加知识点掌握的难度,于是我决定了只用书上两幅地图进行学习:P13“台湾岛”地图和P14“地图上的方向”,为了方便使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图进行了处理,如“台湾岛”把图中的指向标隐藏起来,首先利用这幅图让学生熟悉在一般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然后再让指向标显示出来进行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训练。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使用大量资料进行教学给人繁杂感,将所用地图中的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可将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比较学习。
有效的用图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一节的教学中,P35图“大陆的漂移”一共包括三幅图,分别展现了2亿年前、6500万年前及现在的海陆分布情况。我让学生在第三幅图(目前的海陆分布)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并据此依次填写6500万年前海陆分布图、2亿年前海陆分布图,提示学生会在填图时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2亿年前地球上仅有的那个大洋是太平洋,太平洋的面积会越来越小的结论。同时他们会好奇地发现亚欧大陆在两亿年前有两部分,这两部分是由于大陆漂移而组成了一整块。此时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小的哪一块是现在的哪里?这样不仅与之后的板块运动学说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绘图:在教学中让学生绘制简化图,有利于学生对图的记忆和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和四大洋”一节的教学中,考虑到让学生同时记住它们的名称、分布和形状不太容易,而这一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了首先读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然后让学生绘制简单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并填图的方法。这样首先通过读图进行观察比较,再通过绘图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形状。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初中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要在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和启发很有必要性。
1、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在回答地图有哪三个基本要素这一问题时,没有出现我预想的正确答案,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指向标、图例”,这是他们从教材13页地图中得到的答案,这时候如果我简单地作一个纠正的话可能会让学生不解,于是,我让他们自己从教材的文字叙述中获取正确答案,再提问“指向标是属于哪一个要素的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理解又可加深印象。
在面对这种难度的知识点学习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得出正确答案,这时,如果老师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教学效率不一定高,而且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采用教师引导,让学生自我纠正、自我评价的办法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追问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学生引导到一定高度,而且还拓展了教师思维,提高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让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置有效提问。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相对独立的关系,这些知识其实都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教师要擅于寻找这种联系,在教学中体现这种联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经纬网定位法”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问题:1、什么是纬线?纬线的形状有何特征?2、什么是经线?经线的形状有何特征?3、地球的自转方向?4、经度的变化规律?纬度的变化规律?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经纬网定位法的主要内容。复习前面所学经纬线的定义后,学生很容易掌握经纬线的指示方向,同时能更进一步地让学生了解在北(南)极面对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南(北)方。
3、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切入。
在地图上判别方向的三种定位法中,按难易程度排列的话依次是: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我的教学内容也按照这一顺序进行安排。在学习经纬网定向法时,先让学生熟悉并总结在方格状经纬网上判断方向的办法,然后再展示圆弧形经纬网,最后展示以南北极为中心的圆弧形经纬网。这样一来由浅入深,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节中学习五种地形时,在学生读图后提问:在这五种地形中,哪一种地形是贵州没有的呢?学生经过思考一般都可准确回答贵州没有平原,这时就可以将其余四种地形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追问,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贵阳市就是在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内,而贵阳到安顺一带分布着大面积的丘陵,贵州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就是山地,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及差别。
2、关注时事,将时事与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地理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联系实际、关注时事是有效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并且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中东》的教学中,联系了目前叙利亚问题、伊朗局势等相关问题,让学生了解这是一个战乱繁发的区域并有兴趣去探讨这类事件发生的根源。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有效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认为对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有效评价的必要性不亚于设置课堂有效提问,有效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答案的正确与否,优点和不足有一个较为的准确认识,对其准确掌握所学地理知识及下一步的学习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同时,如果教师擅长从学生的答案中去寻找闪光点进行及时肯定的话,也能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教学相长”,教和学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反思,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现今社会需求的人才。
篇4
1. 围绕过程突出丰富知识背景指导,掌握基础
英语教学更多强调对学生知识广度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多样化学习方式中掌握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将开阔知识视野思维作为提升素材的先决条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积淀素养,更符合学科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英语知识呈现,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自觉探究过程中发现英语知识精彩和丰富。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承受和接受能力,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和差异化的知识。在指导过程中,一方面,合理划分教学内容章节,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在多样化的学习素材内容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明确相应的目标要求,鼓励学生就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文化表达内涵等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更好自如运用知识点。
通过对过程的调控指导,能使得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感知。例如,在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的“Reading A:A trip to Hong Kong”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感知的前提下,针对“The beautiful and wonderful Hong Kong”,利用互联网和报刊杂志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关注香港的地理知识。同时,可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旅游经历,就“The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Hong Kong”和“How do you want to introduce Hong Kong?”等相关内容搜集整理相应的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眼界。
2. 重视表达加强交际交流协作指导,深化感知
英语交际性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听说读写等技能,有效运用词汇短语进行表达交际。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英语教学认为,以突出技能训练为导向,鼓励学生在自主表达和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加强学习和使用英语,更利于他们掌握运用。
突出语言交际目标训练,让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深入体会语言运用规则及方法。在指导过程中,一方面,多给学生设计富有导向性的思考话题,让学生能根据话题进行主动深思和探索,引导他们在相互对话的过程中学习,掌握运用方法;另一方面,多给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以讨论合作为基本,重视各自意见建议表达,让学生在勇于发言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反思交流过程和交际方式,将理解感知转化为实践表达运用。
通过相互交际交流来拓宽表达,能使得学生对自身的理解感知有更为灵活的运用。像在八年级下册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教学中,针对学生对“The different greetings about Rome”不同,可建议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就“The main idea about the article”和“What should we do in Rome?”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在彼此交际的过程中发现更多学习内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互动交流,尝试以主题演讲的方式,围绕“The interesting greetings in Rome”进行表达,让学生主动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陈述文章理解感知。
3. 围绕情感价值发展强化习惯养成,提升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是满足他们全面发展需要的基础条件。从课程教学中,多给学生积极引导,让他们在感受到正能量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意志,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特征,鼓励他们多从相关的学习提示中找出可借鉴的内容,让他们在汲取丰富营养的过程中不断健康成长。在指导中,一方面,多给学生明确的指导目标,从文化、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来深入挖掘其中的丰富人文内涵,丰富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另一方面,多指导学生就文本中表现出的情感、价值观等进行对比分析,引导他们就相关的表现进行综合比较,多给学生善意的提醒和建议,让他们能有所感悟。
总而言之,基于英语三维教学目标基础上的教学策略优化,更多体现对课程的深思和对学生的研究,彰显教师独具匠心智慧。围绕学生目标实现,多作引导和指导,让他们在主动实践体验中不断强化理解感知,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线索式教学;利用线索; 构建线索;总结线索
记得以前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线索也是现在语文教学中剖析文章结构时经常性提到的。地理教学和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然而却可以触类旁通。一次准备地理赛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十章《极地地区》,这部分内容上过了很多次,内容比较简单,大多采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对比的方式来上。由于是赛课,如何上出新意,与众不同?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在反复研读大纲、教材之下,决定从”极“字入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极”的意思是“顶点、尽头,程度上不能再超越。”,于是“醍醐灌顶”般联想到语文老师经常说的线索,确定了这节课的线索式教学法。我就带着学生从“极”字入手,突出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极”,自然环境的“极”(其中地形、气候中的气温、降水、风力都是“极”),自然资源的“极”(生物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都是“极”),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极”。就连板书设计也很有特色,不仅把“极”摆在了最中心的位置,突出了“极”,而且使板书的形状又看似南极轮廓的形状。从这次成功的使用线索教学以后,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的进行线索教学,大至整本书的结构梳理,小至某一章节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线索式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初中地理教学中线索式教学的细节。
一、利用教学线索,理清知识脉络
线索,是指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达到教与学的双向目标服务而设置的贯穿教学进程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体现了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都感觉乱七八糟的,可想而知学生更是云里雾里;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很高兴,学生也觉得学有所获。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除了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以外,重要的是教师有没有把本节地理课的内容梳理出一条合理的教学线索。而在日常评课中我们也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教学过程流畅,层次清楚。”实际上也是评价老师是否巧妙运用了一定的线索。在地理课堂中,有的时候是可以直接点出线索让学生跟着线索学习内容,如刚才提到的“极地地区”就是从头到尾围绕着一个“极”字;有的时候则是先按着线索的顺序上,在总结中点出线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美国》的时候,实际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内容就是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美国工农业经济发达,可以在按课本内容讲解完之后,提醒学生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America,我们把他翻译成美国,美在汉语当中是“好”的意思。你能说说美国有哪些“美”的地方呢?”于是学生记得了美国好,好在哪里。除了我们学的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美国的经济发展以外,还可以再做相应的“美”的补充。
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线索,合理的教学线索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和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和教学风格提炼而成的,教学线索能使教师于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找到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散乱之中显示出完整,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十分有效地突现文本内涵的最佳信息,帮助学生有效地理清知识网络。
二、构建合适线索,指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中找出教学线索往往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理课不是语文课,不需要学生自己辛苦的挖掘线索以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大;地理课的线索只是把地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的途径,好比精美项链的绳子,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地理知识获得上,所以地理课的教学线索主要是由教师找出来并指导给学生的。并不是每一堂地理课一定能有一个清晰地线索,也不一定每一堂课都去找一个“极”或“美”字这样的线索。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线索式教学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思考运用合适的线索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增效”。 教学线索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教学内容原有的顺序为教学线索
教材的内容在呈现知识点的方式上有很多种,多数教材的内容在呈现时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线索,如果这种线索符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教学内容原有的呈现顺序为教学线索。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内容较多,难度偏大,学生经常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教材编排的线索始终是“由近及远”。七年级下册的第六章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又分为两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七章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这当中又是按照围绕中国周围从东亚到东南亚到南亚再到北亚(还有欧洲的一部分)的顺序;第八章的内容虽然还是在东半球,但是从空间上看离中国更远了,这是位于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这部分的四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也有一个空间线索,就是先介绍一部分在亚洲的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的中东,然后是欧洲,再是非洲,最后是大洋洲;第九章从空间线索上说到西半球了,又分别选取了北半球的代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南半球的代表也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介绍;最后一章到了既在东半球又在西半球的极地地区。再如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有“中国的地理差异”、“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编排上也有相似之处。这种有着非常明显顺序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线索,要善于利用,不断强化,从而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本的脉络,有利于知识前后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这样的线索,老师不难发现,但关键是在教学中要主动地运用。
2.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些章节在编排上是突出了本节内容的核心,围绕核心编写的教材,教师也可以以核心为线索来组织教学,达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效果,也为学生的记忆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例如七下第八章第一节中东地区,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较大,如果单纯按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很可能让学生觉得内容多而记忆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核心内容“长期的热点地区”,然后围绕核心也就是线索“热点”,分析成为“热点”的原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资源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文化差异等都是原因,从而内容结构清新,层次清楚。再如八下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核心内容即线索就是“特色旅游”,围绕这一线索,让学生学习“特色植物”、“特色动物”、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是围绕“特色旅游”这一线索,提纲挈领,过程流畅,而且学生会牢牢记住。类似的可以采用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章节在初中地理中还有一些,如“欧洲西部“的教学时突出“发达”,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突出“因地制宜”等。
3.以学生认知过程为线索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规律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需遵守的原则之一,人类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只有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置教学线索,实施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初中地理教材中不管是教材结构还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实际上也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为线索的,教师要善于理清教材的线索,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例如在初中地理中公认的最难的内容是初一一开始学习的“地球和地图”的内容,和地球、地图两者都有关的就是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认识、掌握和区分。虽然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教学历来都是对比着上的,也是注重两者之间的区别,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总是会混淆经纬线和经纬度。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确立了以“横纬竖经”四个字为线索,在新课教学和练习、复习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这一点,让学生牢固树立“横纬竖经”的观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经纬度、经纬线混淆的难关,为学生初中地理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八上的中国自然环境的教学,我们首先不一定上来就按照课本内容来讲,可以先帮学生理清自然环境的要素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确自然环境的学习通常包括的几个方面:地势地形、气候和河湖;气候中又具体分为气温、降水两个方面。学习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然后再更深层次的研究各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点。
4.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
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力求改变以往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抻和创新能力。例如七年级下册《印度》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给学生看了印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泰姬陵,然后抛出参观泰姬陵的一个规矩“一年四季必须光脚参观泰姬陵”,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思考这个规矩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突出印度的气候在热带的特点,也对热带气候“全年高温”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中,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比较零散的铁路相关的知识和铁路干线的分布串联到一起呢?我设计了一个“招聘网管”的案例,由于设计比较新颖,学生一下子积极性调动起来,当知道这个“网管”是中国交通运输网络管理员时,便开始以此为线索,探究具备怎样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铁路相关知识的教学。
三、重视总结线索,提高学习效率
篇6
关键词:设疑导入法;地理教学;应用浅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27-03
课堂导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地理课堂导入是指地理教师在一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开始之时,针对教学目标,采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导入是否贴切,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说对于一节地理课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如何能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兴趣性所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牢牢地抓住课堂有效时间,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实例,对设疑导入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做一浅析。
一、设疑导入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课堂导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心理特征的差异,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与方法。目前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法、图像导入法、经验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活动导入法和设疑导入法,等等。[1]
其中,设疑导入法因其在课堂开始之初,就提出了学生以旧有知识无法解决或解释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思维碰撞,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更好地发挥主体性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文主要针对设疑法导入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一探讨。
二、设疑导入法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设疑导入法,是指教师在开始一项新的学习内容前,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导入新课。在问题中既能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提问可以说是设疑导入法的关键。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呢?问题的提出,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出发,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由“境”发问,提出问题。
由此可见,设疑导入法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两个: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一个精心设计的情景创设,能够水到渠成的将问题呈现出来。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现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望。同样,好的问题提出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激发思维的火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过程。问题的提出,与情境的创设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三、设疑导入法的操作步骤
1.疑从何处而来——问题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建构活动,学习过程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2]
直接讲授课本上的知识点,虽然逻辑严密,脉络清晰,但是往往学生学过之后,不知道如何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印象也不够深刻。情境的创设,主要功能是,要将课本上将要讲授的抽象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起联系。在讲课之前,就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将能解决或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导入环节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将课本知识转换成学生所能了解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也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1)从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出发,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创设情境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身边的、可感知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出发,就会使得将要学习的地理知识更加形象、具体、生动。从学生看似熟悉的地理事物中,却引导他们发现了已有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中间蕴藏着地理规律和大自然的奥秘,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本来抽象,枯燥的原理规律知识,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笔者就选用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地理现象,来创设了问题情境。笔者实习的学校位于深圳,离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很近,许多同学都去游览过丹霞山。其中,丹霞山的日出日落景观雄伟壮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于是笔者在丹霞山景区的网站上,找到了指导游客观赏日出日落景观的“丹霞山日出日落时刻表(表1)”。引导学生观察时间表会发现,在一年当中,日出日落的时间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的,那么这种变化有没有规律性可言呢?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组织丰富的地理活动,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在导入环节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地理知识学习有关的地理活动,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能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例如,在讲述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中“34个省级行政区”时,教师在课堂开始先安排了学生进行一个分享活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假期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城市、旅游胜地,等等。大家都很兴奋,交流得非常热烈,兴趣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老师趁势可以提出问题,你知道刚才提到的这些地方分别位于我国哪个省份吗?这个省份的简称是什么呢?接下来学生就会兴致盎然地自己动手开始在地图册上寻找答案。自然而然的就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3)设计地理实验,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例如在讲到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时,老师提前一个月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家庭实验。让同学们买葡萄,挂在自己家里的阳台上。并且要记录下来在这一个月中葡萄发生了什么变化。一个月过去了,同学们发现葡萄虽然干枯萎缩了些,但并没有做出像超市卖的那样的新疆葡萄干。大部分同学的葡萄都发霉,潮湿,黏黏的。老师在课堂上又展示了新疆地区葡萄干晾房的视频,趁机提出问题,同样的方法,造成我们这里葡萄发霉潮湿的原因是什么呢?说明我们这里的气候跟新疆相比,有哪些方面的差异呢?通过这个实验的设计,自然而然的引出不同的干湿地区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种媒体,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讲到寒暖流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时,教师运用了网络上的卫星天气预报截图。根据同学们现有的知识基础,纬度位置较低的地区,温度应该比较高才对。截图显示, 11月14日,同一天,西欧和俄罗斯东部的气温的差异。位于俄罗斯东部的阿扬(AYANG)与位于西欧的贝尔根(BERGEN)相比,阿扬的纬度位置要比贝尔根低约5°,但阿扬的温度却要比贝尔根温度低。出现这种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呢?自然而然的引出寒暖流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问到点子上——问题的提出。
(1)问题的提出不应以难为主,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问应当分步提问,从易到难。成就动机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动机之一。前苏联俄国作家高尔基说:“就是对自己的一个小小胜利,也能使人坚强很多。”[3]教师的提问有层次性,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回答一些问题,学生得到鼓励,能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课堂导入的效果也能更好一些。
(2)问题的提出应当目标性非常明确。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要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只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在关节点处设置疑问,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这节课的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说出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所以在导入环节,设置问题的时候,就主要设置在让学生观察丹霞山的白昼长短时间是如何变化的,有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最后让学生思考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已经将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原因上,接下来再展开教学,必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设疑法导入在应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所选情景不能一味求新求奇,要贴合教学实际。在导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只注重了课堂导入的形式,忽略课堂导入的本质,甚至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与课堂无关的内容上,影响整个课堂的秩序或者课堂节奏。正确的做法是,所选情境不仅要与学习内容的中心问题联系紧密而且从形式上来说,要符合课堂教学实际,不能一味求新求奇。在学习必修三《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节内容时,笔者为了能让课堂导入更加精彩,选用了歌曲视频《我的家在东北》,因为歌曲视频中有几个画面和歌词体现了东北的河流,主要的粮食作物风土人情等信息。没想到歌曲视频一放出来,同学都兴奋了,唱歌的唱歌,有的本来就比较活跃的同学,甚至开始用夸张的腔调模仿赵本山的小品,引得周围的同学哄笑不止。费了好长时间才整理好课堂秩序,已经耽误了课堂时间,急急忙忙开始讲授新课,导入的作用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2.结课环节要与导入部分遥相呼应。地理课堂教学,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也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局。完美的结课部分会成为“点睛之笔”,能有力地促进地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在使用设疑导入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导课时提出了问题,在结束课时没有头尾呼应,没有重提这个设疑命题,出现悬而不解的状况。正确的做法是,应在适当的时候解开悬念,使前后内容相互照应,结构浑然一体,以加深学生印象,强化讲授内容。比如,在本文开头引用昼夜长短的导入例子中,提出了学生在本节课的设疑问题——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不是有规律的?经过了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它的变化规律。结课时候可重提这个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判断一下,我们所处的地区,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昼夜长短将会如何变化。既呼应了课前提出的问题,又让学生应用了本节课所学内容。
总之,做为课堂导入的一种重要形式,设疑导入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白文新,袁书琪.地理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